张楚楚:后疫情时代阿拉伯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走向.复旦教育论坛,2021.pdf
复旦教育论坛 2021 年第 19 卷第 5 期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21. Vol. 19,No. 5 后疫情时代阿拉伯国家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走向 张楚楚 (复旦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新冠疫情的暴发与蔓延,在阿拉伯世界催生了新的高等教育需求,并且导致阿拉伯国家通过提升 人力资源带动经济结构调整、通过提升软实力拓展地缘政治影响的需求变得空前迫切。在此背景下,尽管 疫情给跨国人员交流带来巨大的阻碍,阿拉伯各国并未放慢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而是通过调整留学生 政策、促进合作办学与联合科研、改革教育体系等方式,加大力度推动本地教育的对外开放。不过,该地区 高等教育的发展尚面临办学质量难以提升、教育结构失衡加剧、本地保护主义抬头等难题,致使该地区利用 疫情契机提升本地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 关键词:新冠疫情;阿拉伯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政策;留学生 DOI:10.13397/j.cnki.fef.2021.05.013 The Policy Tre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rab Countries in the Post-COVID-19 Era ZHANG Chuchu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ublic Affairs,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 The outbreak and spread of COVID-19 led to unprecedented urgency for Arab countries to meet the changing demand of higher education,promot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through upgrading human resources and expand geopolitical influence through their soft power. In this context,although the pandemic has brought huge obstacles to the exchange of transnational personnel,Arab countries have not slowed dow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ead,Arab countries have stepped up efforts to promote the opening-up of their higher education by taking new policies such as international student policies,joint research and operation of university policies,and education system reforms. However,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region is still faced with such problems as the difficulty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niversities,balancing education structures,and encountering the rise of local protectionism. All these factors bring challenges for the region in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pandemic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local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COVID-19; Arab countries;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education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ents 高等教育国际化,系指“旨在将本地教育机构与 重塑,留学教育与国际交流合作首当其冲。QS 的一 学生、教师等主要利益相关者整合入新兴全球知识经 项民调显示,受访留学生中,超过 60% 的留学计划受 [1] 济的进程” 。新冠疫情暴发后,全球教育产业经历 到影响 [2]。 · 89 · 复旦教育论坛 2021 年第 19 卷第 5 期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21. Vol. 19,No. 5 一些学者由此指出,在世界各地为防控疫情实施 留学市场逐步降温,这意味着原本对海外留学生吸引 旅行禁令的背景下,高度依赖留学生和教师空间流动 力较为有限的阿拉伯各国需要大幅改善留学环境与 与面对面参与的跨国招生招聘、国际交流计划及联合 优化大学治理,方能缓解海外留学生的大量流失及其 研究活动严重受阻,导致原本深受民粹主义与逆全球 给本地高校带来的经济损失。 化思潮打击的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雪上加霜 [3-4] 。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导致阿拉伯世界的消费与出 此种趋势既给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 口遭遇重创,加上许多企业纷纷裁员,加速了当地就 等主要留学目的国带来巨大冲击,也波及高等教育基 业岗位的流失。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新一波失业 础相对薄弱的亚非拉国家,致使后者出现本地生源回 潮或将导致该地区三分之一的劳动力面临失业或降 流、海外生源下降等难题。 薪 [8]。大量待就业或失业的青年或将进入高校继续 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冠疫情所带来的教学与科研 深造,给高校师资带来了极大挑战,一些高校亟须通 在线化、数字化、虚拟化与低碳化不仅为发展中国家 过调动国际师资解决本地的师资缺口。不仅如此, 高等教育的提质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且可能造成 阿拉伯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留学输出地,但在疫情 全球高等教育空间格局的深刻变革。倘若亚非拉国 期间,不少阿拉伯学生不得不推迟或取消海外留学 家,特别是对教育重视程度较高的东亚、南亚与中东 计划,其中一些学生倾向于留在本国继续深造。由 国家加强政策支持,或将取代欧美国家成为新的全球 于这一群体希望在不走出国门的情况下也能接受国 [5] 留学目的大国 。 际化教育,阿拉伯各国为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有必要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阿拉伯世界的高等教育遭 遇明显冲击。一方面,由于出行的限制,学生与教师 从软件和硬件层面全面提升本土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水平。 的流动性受到干扰。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疫情暴发 (二)适应本地的发展模式转型战略 以来,阿拉伯世界已有 70% 的国际学生返回母国,其 传统上,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大体上可以 [6] 中 通 过 线 上 学 习 继 续 学 业 的 国 际 学 生 仅 占 60% 。 划分为两种类型——地租型和准地租型。前者包括 另一方面,阿拉伯多国深受油价下跌与新冠疫情的 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石油资源富集的国家,石油及 双 重 打 击 ,经 济 困 境 日 益 凸 显 。 从 2019 年 至 2020 相关产业的租利收入构成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年,该地区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准地租型国家也被称为“阿拉伯石油产业链条上的第 [7] 由 3.8% 升高至 10.1% ,许多国家的总体教育经费显 二梯队国家”,包括约旦、突尼斯、摩洛哥等。此类国 著下降。 家尽管自身的石油资源并不丰富,但通过接受产油国 然而,一年多以来,阿拉伯多国纷纷出台助力高 的经济援助、向产油国输出劳工获取侨汇以及发展为 等教育国际化的新政策,该地区诸多教育机构加大力 产油国服务的炼油业和运输业等产业间接从阿拉伯 度改革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并积极开展国际招生与国 石油收入中获益[9]。 际交流合作。以阿联酋为代表的少数国家甚至增加 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预算。 随着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低迷,阿拉伯产油国纷 纷提出了摆脱单一石油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式,非产 面对新冠疫情蔓延带来的多重困境,为什么阿拉 油国也相继制定了经济多元化、减少对石油经济依 伯多国将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作为重要议事日程? 附性发展的战略规划,其中包括沙特“2030 愿景”、阿 当前各国采取了哪些新政,具有何种特征?阿拉伯多 联酋“2030 愿景”、约旦“2030 愿景”和埃及“经济振兴 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政可能带来何种前景,面临何 计划”等。阿拉伯各国的转型战略中将发展非石油 种挑战?本文试图基于 2020 年以来阿拉伯各国教育部 相关行业视为经济多元化的必由之路,并重点提出 文件与主流媒体报道的分析, 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 发展制造业、金融业、高科技产业、文化娱乐产业等 一、阿拉伯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政策的背景 行业。为此,阿拉伯各国需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掌 握专业技术的高质量人才,同时需要从全球范围内 (一)满足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需求 吸引人才,为本地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多元化改革贡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阿拉伯各国出现新兴的高等 献力量。 教育需求,对当地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出更高的要 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冲击与油价下跌等阿拉 求。一方面,由于疫情对人员跨境流动的限制,全球 伯世界的新旧矛盾产生叠加效应,致使该地区各国的 · 90 · 复旦教育论坛 2021 年第 19 卷第 5 期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21. Vol. 19,No. 5 经济遭遇沉重打击,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代表的能源业 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趋势。 及航空、旅游等行业首当其冲。阿拉伯各国产业结构 (一)调整留学生政策 转型的紧迫性加强,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人力资 留学生招生政策方面,由于疫情期间为避免人 源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则再度成为各国议事 员聚集而难以举办线下考试,阿拉伯多国调整与简 日程的重点。 化了高校招生政策。一些学校为吸引更多的留学生 (三)契合本地的地缘政治利益 近年来,随着阿拉伯多国出现权力更迭,利比亚 战争、叙利亚战争与也门战争相继发生。而后小布什 入学,甚至降低了录取的门槛与要求。自去年以来, 摩洛哥正式取消了精英大学(Grande École)的选拔性 入学考试 ① ,而是与普通大学一样实施申请制,由各 时代的历任美国总统均试图在阿拉伯世界实行战略 校通过线上审核申请者的高中成绩等申请材料开展 收缩,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动荡与失序。在阿拉伯 录取工作,由此大大降低了精英大学的录取难度 [13] 。 世界出现权力真空的背景下,沙特、埃及等地区强国 在阿尔及利亚,政府也出台了新政策,简化了各高校 及阿联酋、卡塔尔等中等阿拉伯国家为寻求自身安 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录取要求,规定申请者不再需要 全,逐渐从战略依附走向战略自主,并不断扩张地区 提供此前学习阶段的各科成绩作为研究生录取的参 影响力,谋求地区大国地位,由此形成多极争霸的地 考依据 [14] 。 区格局。近年来,阿拉伯诸国的地缘政治竞争呈现外 留学生滞留政策方面,为应对疫情对出行与继 溢趋势,各主要国家不仅在阿拉伯世界争夺主导权, 续学业的影响,阿拉伯多国出台了针对海外留学生 而且试图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亚、东南亚等地拓 的 签 证 应 急 措 施 。 例 如 ,针 对 2020 年 3 月 1 日 以 后 展自身的影响力。 签 证 过 期 或 在 他 国 居 住 超 过 6 个 月 的 外 籍 居 民 ,阿 作为一种文化外交和提升软实力的有效手段,国 联酋将根据本国与外籍居民现居住地之间的复航日 际教育交流日益受到阿拉伯多国政府的重视。例如, 期延长逗留期限。卡塔尔、科威特等其他阿拉伯国 在“2021 年全球软实力指数排行榜”上位列 34 名的埃 家也实施了类似的政策,为具有居留许可者暂时免 及将教育交流与文化输出作为提升国际形象和地区 除了关于停留时间的规定,并为持探亲等类型签证 话语权的重要手段,把周边的尼罗河流域国家与东非 者提供了签证延期。 国家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对象。又如,摩洛哥向萨赫 更重要的是,阿拉伯多国(特别是阿拉伯半岛的 勒与西非的邻国开展文化的外向辐射,从而增强本国 产油国)实施了更为宽松的家属陪读与毕业生滞留 [10] 政策。传统上,以沙特、阿联酋、卡塔尔为代表的阿 新冠疫情暴发后,欧美国家国内矛盾持续积累, 拉伯半岛产油国由于外来人口比例偏高,加之这些 介入阿拉伯世界政治纠纷的意愿与能力进一步下降, 国家对本国公民实行高福利政策,因而严格控制外 给该地区大国与中等强国创造了更多的战略空间。 来人口的定居与入籍。即便是在当地深造多年且毕 一些阿拉伯国家试图利用疫情带来的政治真空与发 业后在当地工作的海外留学生,也由于移民条件的 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巩固自身的地缘政治利益。为 苛刻而难以获得永居与入籍的资格。不仅如此,海 此,阿拉伯多国加大力度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维度 外留学生的家属陪同入境也曾面临诸多限制。据以 进行战略扩张,因而不仅没有因为疫情而放缓高等教 往政策,海外留学生仅可独自前往阿联酋等阿拉伯 育国际化的步伐,反而强化了与周边地区的教育交流 半岛的产油国求学,其父母、配偶与子女等家属无法 与合作。 获得长期居留签证,这也给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极 文化价值在周边国家的推广 。 二、阿拉伯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政策的内容 大不便。 新冠疫情暴发后,此种政策导致上述国家在全球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颇为丰富,实现手段也可 留学市场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一方面,在新冠疫情 谓多种多样,包括学生与教师的跨国流动、创建联合 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低龄留学生的家长对子女的身心 学位和研究实验室、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办海外 健康更为担忧,而高龄留学生则对家属更为牵挂,因 分校、吸引世界名校在本国建立校区、教学内容和形 此,留学期间家属陪同的需求显著上升。另一方面, [11-12] 。本文主要从留学生政策、联合 鉴于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活动和就业市场带来巨大 办学与科研合作、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考察阿拉伯国 打击,许多留学生在选择留学目的国的时候,将毕业 式同国际接轨等 · 91 · 复旦教育论坛 2021 年第 19 卷第 5 期 后的就业和居留机会作为更重要的考量因素。 为应对疫情期间留学生招生日益困难的局面,一 些阿拉伯半岛的产油国将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未来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21. Vol. 19,No. 5 时提升英语在摩洛哥的普及度,增强摩洛哥毕业生在 国际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并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前 来求学。 安置等问题提上日程,制定了诸多政策,为留学生的 除了摩洛哥,沙特的改革力度也引人注目。今年 家属探亲与毕业滞留提供便利,其中改革力度最大 年初,沙特教育部出台了一项新计划,允许并鼓励世 的国家为阿联酋。今年年初,在阿联酋举行年度首 界著名高等学府在沙特建立校区与研究中心。按照 次 内 阁 会 议 后 ,阿 联 酋 副 总 统 兼 总 理 、迪 拜 酋 长 谢 新政策的要求,有意向在沙特建立校区的海外高校需 赫·马克图姆·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宣布,在留 要遵守沙特的政策与法律,而且需要设立高校董事会 学生家庭具有足够财力支撑的前提下,阿联酋政府 与国际协商理事会协助其安排教学活动与管理工 将允许持有阿联酋学生签证的海外留学生为家属担 作[19]。尽管海外高校在沙特的办学自由度仍然有限, 保陪伴签证 [15]。 但此举即将改变此前沙特没有海外高校校区的历史, 另外,2020 年 10 月,阿联酋大大放宽了 10 年“黄 旨在为本国学生、特别是因疫情或经济原因无法出国 金居留签证(al-iqaama al-dahbiya)”的适用群体。新 留学的学生提供接受国际课程教育的机会。日前,印 政策规定,凡是世界 500 强大学博士学位持有人、医疗 度驻沙特大使奥萨夫·萨义德称,沙特正在积极与印 专业人员、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等领域工程师、阿联酋 度洽谈,试图吸引印度最顶尖的工程教育与研究机构 科学家理事会成员或获得穆罕默德·本·拉希德科学 ——印度理工学院于沙特开设校区[20]。 卓越奖章的科学家、在阿联酋认可的大学中平均学分 其次,为了在疫情期间巩固与强化自身的文化影 绩点达到 3.75 分以上的高素质人才,均具备申请 10 年 响力,阿拉伯各国在引进国际分校的同时,掀起了本 居留签证的资格,旨在为有志于留在阿联酋从事创新 地高校在周边地区建立分校的热潮,从而推动“引进 创业的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居留便利[16]。今年 1 月,阿 来”与“走出去”的双向互动。2020 年,埃及的公立高 联酋进一步放宽人才居留与入籍限制,在总统谢赫哈 校在一年内签署了三项海外办学协议,包括坦塔大学 利 法·本·扎 耶 德·阿 勒 纳 哈 扬 的 指 示 下 修 改《国 籍 与吉布提大学合作建立吉布提校区,曼苏尔大学在科 法》,允许外籍投资者及医生、科学家、创新领域发明 摩罗开设专注于医疗与护理专业的校区,以及艾因夏 家、艺术家等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加入阿联酋国籍, 姆斯大学在坦桑尼亚首都建立校区[21]。 并允许其保留现有的公民身份[17],这不仅对于阿联酋 相较于埃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高校在海外办学 而言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而且在阿拉伯半岛的产 方面更为滞后,但近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政府与高 油国之中也是一项极具开拓性的尝试。 校两个层面着手推进相应的计划。2021 年初,在应 (二)推进联合办学与科研合作 邀参加卡塔尔协商会议(majlis al-shura)③ 的例会时, 首先,作为世界主要的留学生输出地,阿拉伯国 该国国立综合性大学——卡塔尔大学的校长哈桑· 家在新冠疫情暴发后,面临本地学生出境留学受阻的 拉希德·迪尔汉姆详细阐释了该校未来几年的战略 困境。为满足本地学生多元化的教育需求,阿拉伯各 规划,其宗旨在于增强本地高等教育的优势与影响 国加大力度引进办学资源,通过优化配套服务与设 力。其中获得协商会议多名议员支持与赞赏的一项 施、提供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吸引欧美传 重要政策在于,卡塔尔大学将致力于在亚洲与非洲 统教育大国与印度、中国等新兴教育强国的优质教育 多地设立海外分校,逐步推动卡塔尔高等教育“走出 资源进入本地。 去”战略 [22]。 2020 年摩洛哥首个全英语教学的高校——高等 再者, 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危机 理工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签订谅解备忘录,双方计 与经济损失, 阿拉伯各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全球各地携 划在教师培训、联合教学与科研、学术交流等方面展 手开展科研合作、联合应对全球性问题是历史的必然。 开 深 度 合 作 。 同 时 ,摩 洛 哥 高 等 理 工 学 院 将 投 资 2020 年 2 月, 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理工大学附属非营利 1400 万英镑,用于支持考文垂大学在卡萨布兰卡建 性机构——摩洛哥先进科学、 创新和研究基金会与加拿 设校区 [18]。建成后,该校区将成为英国知名高校在摩 大蒙克顿大学在两国大使的见证下, 签订了为期五年的 ② 洛哥乃至马格里布地区 的首个国际分校。此举有助 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前者的资金支持下, 开展国际会 于推进摩洛哥与英语国家的学历互认与学位互授,同 议与系列讲座、联合科学研究与发表、科研人员访问交 · 92 · 复旦教育论坛 2021 年第 19 卷第 5 期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21. Vol. 19,No. 5 流等学术活动[23]。同一时间,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 尔大学。按照新政,三所高校将在学术、行政和财务 勒曼建立的米斯克基金会与东京大学签署谅解备忘录, 运作方面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免受政府对学校课程设 计划在沙特合作成立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储未来科 置与学术研究的行政干预,并获准根据就业市场的实 学技术中心,旨在与东京大学开展大数据与网络安全、 际需求设置专业领域与相关课程[26]。 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机电一体化和机器人技术、生 在院系与课程设置方面,为适应多元化的教育市 物医学等领域的科研合作, 并为获得东京大学录取资格 场,阿拉伯国家一方面参照西方国家的标准推动改 的沙特籍留学生提供奖学金[24]。 革,另一方面吸收中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大国的文 (三)改革高等教育体系 化特色与教育经验。2020 年 6 月,沙特文化部部长巴 新冠疫情暴发后,为了满足难以出境的本地学生 德尔亲王通过推特发布消息,表示沙特将允许高校 对国际化教育的需求、提高本地高校对海外留学生 开设音乐、戏剧与艺术院系,并称该政策是沙特文化 的吸引力,许多阿拉伯国家还对本国教育体系开展 复兴的重要步骤。在此之前,由于瓦哈比派宗教集 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试图从高校学制、高校管理、院 团的阻拦,沙特认为艺术专业有违本国的价值观,并 系设置、授课内容等方面强化本国教育与国际教育 且在很长的时间里将看电影、听音乐会等大众娱乐 的接轨。 活动视为有伤风化的行为。作为沙特的首次此类尝 在高校学制方面,摩洛哥的改革备受关注。受法 试,这一专业设置的改革举措将首先在三所高校开 国殖民统治与文化同化政策的影响,当代摩洛哥的高 展试点,包括在沙特首个非宗教主导大学——沙特 等教育体系主要是移植法国大学体系而建立的。近 国王大学开设艺术与文化系、在女子私立大学—— 年来,摩洛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表现在于,通过 阿法特大学开设电影艺术本科专业,以及在著名公 引入英语世界教育体系达到“去法国化”的目的。然 立大学——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设立戏剧艺 而,由于不同党派争论不休,这项改革屡屡受挫。在 术文学硕士点 [27]。与此同时,去年以来,沙特正式将 新冠疫情的背景下,面对留学生人数的锐减与高校收 汉语纳入国民教育的各个阶段。除了沙特,其他阿 入的下降,通过改革学制拓展留学群体的需要日益迫 拉伯国家也有相似的举措。例如,埃及于 2020 年将 切,于是,增加英语授课比重与对标英语国家学制再 汉语正式纳入本国教育体系,使汉语成为继法语、德 度被提上议事日程。2020 年,摩洛哥国民教育、职业 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之后的又一门埃及中小学 培训、高等教育与科研大臣赛义德·阿姆扎吉宣布, 生可选择的外语,并将汉语作为大学预科的选修课 “摩洛哥将调整高等教育学制,旨在与具有开放性与 程。另外,去年以来,日本国际合作中心的阿布扎比 [25] 灵活性的美国大学教育体系保持一致” 。自 2020- 办事处分别与阿联酋的哈利发科学技术大学和扎耶 2021 年度起,该国将针对新入校的大学生实施四年制 德大学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将在未来的新学年增加 本科学历教育,取代原先的三年制本科教育。此次改 日语选修课程。 革是继 19 年前学制改革后的第二次重大学制改革,旨 在由欧洲学制逐步过渡至美国学制。根据改革方案, 三、阿拉伯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新政策的挑战 各大院校将充分利用新增的学年强化学生的英语技 (一)办学质量难以提升 能与通识教育。 尽管不少阿拉伯国家对教育国际化的资源投入 在高校管理方面,一些阿拉伯国家推动了高校的 与政策倾斜颇为引人瞩目,但当前在全球范围内,阿 自由化改革。传统上,阿拉伯各国政府对高校管理的 拉伯国家高等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通过 行政干预较为严格,对公立高校的财政支持和管控力 梳理近年来世界各大高校排行榜,作者发现,阿拉伯 度较大。新冠疫情暴发后,为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 国家的高等学校较少出现在 QS 世界大学排名、THE 同时塑造“尊重学术自由”的形象、进而扩大本地教育 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ARWU 世界 机构的国际市场,沙特政府颁布了《新大学法》。作为 大学排名等全球知名大学排行榜之中。 沙特“2030 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法决定将 29 所高 后疫情时代,尽管阿拉伯各国纷纷出台了有利于 校纳入新大学系统,首批实施新系统的高校包括利雅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但是当前推行的国际化措施 得市的沙特国王大学、吉达市的阿卜杜勒-阿齐兹国 并未从完善学术质量保证机制、完善教育认证标准、 王大学及达曼市的伊玛目阿卜杜勒拉赫曼·本·费萨 加强民办高校质量监管等制度层面破解教育难疾。 · 93 · 复旦教育论坛 2021 年第 19 卷第 5 期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21. Vol. 19,No. 5 不仅如此,如前文所述,疫情期间,为填补海外留学生 智能技术,并促进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与基因组学等 的生源空缺,以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为代表的不少阿 领域的应用。 拉伯国家的高校降低了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入学要 (三)本地保护主义抬头 求。纵然此举在短期内有助于减少国际学生的流失, 在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的暴发加剧了逆全球化 但从长远来看,生源质量的下降恐怕会进一步影响阿 的趋势,阿拉伯世界也受到此种浪潮的冲击。在一些 拉伯国家高等院校的国际声誉。 阿拉伯国家,民族主义与本地保护主义在民间不断膨 更糟糕的是,近年来阿拉伯各国提升教育质量与 胀,并蔓延至高校。 高校知名度的主要手段在于一面通过高额的薪酬引 2020 年 2 月,伊拉克政治学者在天天电视台声称 进海外优质教师,一面通过优厚的奖学金吸引优质的 “美国人与犹太人”制造了病毒,并指责二者垄断了生 国际生源,但由于国际油价低迷与新冠疫情肆虐对阿 物实验室[30]。这一论调迅速被伊拉克及其他阿拉伯国 拉伯世界整体经济的双重打击,加上疫情背景下海外 家的诸多媒体和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此类仇恨言论 教育投资的急剧减少,此种政策恐怕难以持续,致使 的攻击对象还包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东亚人等。 教育质量的瓶颈更难突破。在经济抗压能力较弱的 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埃及等国家,来自西非与中非 国家,一些不依靠政府财政的私立高校已经出现因经 的留学生常常被本地学生称为“艾滋病、埃博拉与新 费短缺而削减教员的现象。例如,黎巴嫩的贝鲁特美 冠病毒携带者”,其中大量留学生因不堪忍受校园歧 国大学于去年秋季辞退了超过 1500 名教员,其中包括 视与校园暴力而选择退学。 [28] 已经在该校执教 25 年之久的资深教师 。 同时,由于当前阿拉伯多国经济严重受挫,就业 (二)教育结构失衡加剧 市场迅速萎缩。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不少阿拉 虽然近年来阿拉伯各国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 伯国家的本地青年担心,引进海外留学生与高层次人 视程度与日俱增,但阿拉伯各国的政策制定大多是从 才会挤压本国公民的就业机会,进而游说本国政府限 实用主义出发,以市场为导向,旨在服务于国家发展 制海外留学生在本地就业,或将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的短期利益。由于阿拉伯各国具有实现经济转型、优 进程形成掣肘。例如,今年以来,卡塔尔协商会议多 化产业结构、拓展增收渠道、创造就业岗位的迫切需 次探讨“卡塔尔高校师资本土化”的议题,不少议员赞 求,因而在开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存在重应用 成提高卡塔尔高校中本国教师的比例、培养本土行政 性学科而忽视基础理论课程、重理工科与商科而忽视 干部在高校中担任领导职务等提议[22]。 社会科学等弊端。 新冠疫情暴发后,由于阿拉伯各国高校面临国家 四、结语 拨款减少、私人捐款锐减、本土与国际学生流失导致 作为一起备受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事件,2019 年 教育服务收入缩减等困境,许多高校的财政压力日益 末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产 沉重。在此背景下,许多高校将更多资源集中于成果 生了重大影响,也是左右国际高等教育格局的重要变 转化较快、直接商业价值更为明显的学科,而加倍削 量。对于以阿拉伯国家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后发国家 减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等人文学科与基础学 而言,新冠疫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既给 科的规模,致使学科发展的不均衡状况加剧。去年以 这些国家的跨国人员流动造成了许多困难,也成为这 来,摩洛哥与突尼斯显著缩减了非热门学科的科研经 些国家开展教育变革、赶超世界教育强国的催化剂。 费,用于补贴医学的教学与研究。同时,近期阿拉伯 去年以来,各阿拉伯国家并未因疫情的冲击而放慢高 各国重要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也主要集中于生物医 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而是通过制定新的留学生支持 药、环境保护、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领域。例如,2020 政策、合作办学与联合科研以及教育体系改革,加大 年 9 月突尼斯与摩洛哥两国的教育部签署了总额达 力度增加留学生的派遣与接收、推动国际学术交流、 216 万美元的双边合作协议,重点推动医疗、环境保 强化本国大学的国际通用性。各国希望抓住新冠疫 护、大数据与人工职能等领域的学术交流、联合培养 情带来的机遇,促进本国高等教育的提质升级,并在 与学历互认[29]。又如,今年年初阿联酋穆罕默德·本· 保持世界主要留学生输出国地位的同时,将本地发展 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与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宣 为受国际留学生青睐的留学优选目的地,改善自身在 布建立“人工智能联合研究项目”,旨在联合研发人工 全球高等教育格局中的不利地位。 · 94 · 复旦教育论坛 2021 年第 19 卷第 5 期 然而,疫情所带来的经费短缺等困境,以及当前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21. Vol. 19,No. 5 [9]LUCIANI G. The Arab State [M]. London: Routledge,1990: 76-79. 阿拉伯世界所推行的新政策对短期利益的注重,加剧 [10]WATERBURY J. What Will COVID-19 Mean for TNE in the Middle 了该地区原有的办学质量总体偏低、教育结构严重失 East? [EB/OL]. (2020-05-30) [2021-08-01]. https://www. univers 衡等问题。同时,新冠疫情引发该地区本地保护主义 抬头,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意味着阿拉伯世界提高本 地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完成弯道超车的教育强国之 路仍然任重道远。 ityworldnews.com/post.php?story=2020052514244818. [11]The World Bank.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ertiary Educ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EB/OL]. [2021-08-01]. 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handle/10986/35316. [12]刘佳 . 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教育资源流动[J]. 现代远距离 教育,2006(2):12-14. 注释 ①受法国殖民的影响,摩洛哥的高等教育制度移植了法国制度,除 [13]Aujourd’hui Le Maroc. Enseignement: Vers la suppression des examens? [EB/OL].(2021-01-04)[2021-08-01]. https://aujourdhui. 了通过申请入学的普通高校,还有竞争极为激烈、需要通过选拔 ma/societe/enseignement-vers-la-suppression-des-examens. 性入学考试来录取的精英大学。后者以专业化培养而著称,旨在 [14]MAZZOUZI R. Changes in Algerian admission requirements for 培养各行业精英。 ②“马格里布” (al Maghrib)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意为“日落之地”,引申 为“西部”。传统上,马格里布地区主要指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 突尼斯三国。 ③卡塔尔协商会议为该国的国家咨询机构,由 35 名议员组成,主要 负责讨论内阁制定的法令与提案,但没有立法决定权。 advanced degrees draw sharp criticism [EB/OL]. (2021-02-01) [2021-08-01]. https://www. al-fanarmedia. org/2021/02/changes-alg erian-admission-requirements-advanced-degrees/. [15]Mostaqbal Watan News. Al-imaaraat tatamid ijraa’aat jadiida lliqaama waljinsiiya lltalaba al-waafdiin [EB/OL]. (2021-02-14) [2021-08-01]. https://www.mwatan.news/search/term?. [16]Al-Bawaaba Al-Rasmiya Lihukuuma Dawla Al-Imaaraat Al-Arbiya 参考文献 [1]HAWAWINI 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ertiary education and business schools: A critical review [M]. Fontainebleau and Singapore: Springer,2016: 5. [2]QS. Global International Student Survey [EB/OL]. (2020-04-24) [2021-08-01]. https://www.qs.com/portfolio-items/international-stud ent-survey-2020/. [3]RUMBLEY L. COVID-19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Mobility,agility, and care [J].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2020(102): 14. [4]MARGINSON S. Covid-19 and the market model of higher education: Something has to give,and It won’t be the pandemic [EB/OL]. (2020-07-20) [2021-08-01]. https://www. researchcghe. org/blog/ 2020-07-20-covid-19-and-themarket-model-of-higher-education -something-has-to-give-and-it-wont-be-thepandemic/. Al-Muta’hada. Al-iqaama al-dahbiya: t’ashiira iqaama tawiila al-’ amd [EB/OL]. (2021-01-30) [2021-08-01]. https://u. ae/ar-ae/ information - and - services/visa - and - emirates - id/residencevisa/long -term-residence-visas-in-the-uae. [17]Al-Hurra. Shuruut al-hasuul ala al-jinsiya al-imaaraatiya lkl f’it wafaqaa llta’dilaat al-jadiida [EB/OL].(2021-01-30)[2021-0801]. https://www.alhurra.com/uae. [18]L’ Économiste. L’Université de Coventry ouvrira un campus au Maroc [EB/OL]. (2020-01-29) [2021-08-01]. https://www. leconomiste. com/flash-infos/l-universite-de-coventry-ouvrira-un-campus-aumaroc. [19]Saudi Gazette. Plan to attract foreign universities in the pipeline [EB/ OL]. (2020-01-29) [2021-08-01]. https://www. universityworldnews.com/post.php?story=20210220132323843. [5]ALTBACH P , DE WIT H. Covid-19: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20]NIAZI S. UGC allows top universities to set up campuses abroad [EB/ revolution that isn’t [J].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2020(102): OL]. (2021-01-14) [2021-08-01]. https://www. universityworld- 16-18. news.com/post.php?story=20210114093632924. [6]The World Bank. Impact of COVID-19 on Tertiary Education in the [21]SAWAHEL W. Several varsities to build new campuses across Africa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EB/OL]. [2021-08-01]. http://docu- [EB/OL]. (2021-01-14) [2021-08-01]. https://www. university- ments. worldbank. org/curated/en/347151590785257483/COVID-19- worldnews.com/post.php?story=20210118135712692. Impact-on-Tertiary-Education-in-Middle-East-and-North-Africa. [7]Al-Jazeera. IMF warns on rising debt in COVID-hit Middle East, Central Asia [EB/OL].(2021-04-11)[2021-08-01]. https://www.aljazeera. com/news/2021/4/11/imf-warns-on-rising-debt-in-virus-hit -middle-east-central-asia. [8]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COVID-19: Labour Market Impact and Policy Response in the Arab States [EB/OL]. (2020-05-03) [2021-08-01]. https://www. ilo. org/wcmsp5/groups/public/---arabstates/---ro-beirut/documents/briefingnote/wcms_744832.pdf. [22]Al-Watan. Ta’wajah linshaa’fruu’u lijaamia qatar fi asiyan waafriiqiian [EB/OL].(2021-01-26)[2021-08-01]. https://www.al-watan. com/news-details/id/254431. [23]Al-Mumlaka Al-Magrabiiya. Kanadaa...tawqii’u bruutuukuul tafaahum baina jaamia muunktuun walmu’sasa al-magrabiiya ll’uluum al-mutaqa’dima walibtikaar waalbahath [EB/OL]. (2021-03-03) [2021-08-01]. https://www.maroc.ma/ar/. [24]Asharq Al-awsat. Inshaa’markaz muhamad bn sulamaan l’uluum wa taqniyaat al-mustaqbal fi jaamia tuukiu [EB/OL].(2021-02-15) · 95 · 复旦教育论坛 2021 年第 19 卷第 5 期 [2021-08-01]. https://aawsat.com/home/article/2132091. [25]Al-Fanar Media. Al-magrib: tagayiiraat nizaam al-ta’aliim al-jaami ’i la tlaqi qabuulan kaafian [EB/OL].(2020-11-20)[2021-08-01]. https://www.al-fanarmedia.org/ar/2020/11. [26]Shiift Mkt. Nizaam al-jaami’aat al-jadiid wa ru’ya al-mumlaka 2030 [EB/OL].(2021-03-13)[2021-08-01]. https://makkahnews-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21. Vol. 19,No. 5 challenges [EB/OL].(2020-10-08)[2021-02-20]. https://www.universityworldnews.com/post.php?story=20201005185420616. [30]PLATOV V. Rising Racism Amid Worsening Situation in the Middle East[EB/OL].(2021-05-18)[2021-02-20]. https://journal-neo. org/ 2021/05/18/rising-racism-amid-worsening-situation-in-the-middl e-east/. paper.com/article/1533456. [27]Asharq Al-awsat. Istihadaathu masaaraat ta’aliimiya jadiida llfunun fi al-jaami’aat al-su’udiiya [EB/OL]. (2020-06-14) [2021-0801]. https://aawsat.com/home/article/2333206. [28]Al-Joumhouria. Sarfu 1500 muwa’zaf min aljaami’a al-amiirikiya fi bairuut [EB/OL].(2020-06-23)[2021-08-01]. https://aljoumhouria.com/ar/news/541437. [29]SAWAHEL W. Morocco and Tunisia form alliance to tackle shared · 96 · 收稿日期:2021-06-17 基金项目:复旦大学咨政研究支持计划“后疫情时代阿拉伯国家的 涉华舆情监测与舆论引导研究” (IDH4300010/016) 作者简介:张楚楚,1989 年生,女,天津人,政治学博士,复旦大学国 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东政治与区域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