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地区精准脱贫-项目总结报告.pdf
偏远地区精准脱贫 项目总结报告 日期:2022/5/31 一、基本情况 实施区域 青海、贵州、甘肃、四川、 项目时间 云南、陕西、河北、江苏、 湖南、江西、福建等省的偏 远地区、脱贫攻坚重点地区 2018/01/01-2021/12/31 受益对象 预算资金 偏远地区贫困家庭及受灾群 受益人数 众;易地搬迁安置区及周边 逾十万人次 居民 20,000 万元 实际支出 17924.04 万元(其中 1062.9 主要目标 万元工程尾款待支付) 根据国家扶贫攻坚战略方向和偏远贫困地区的具体需求,助力提 达成情况 升乡村医疗卫生和教育服务能力,援建帮助困难群众改善生活条件, 同时助力推进乡村环境改善,培育文明乡风,激发乡村活力,以期实 现扶贫、扶志、扶智,不仅仅帮助偏远地区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宿命、 达至物质富足和精神富足的幸福生活,同时通过搭建助人的平台,让助 人者与受助者都体会到助人为乐的真谛,共同促进社会良善的循环。 2018 年-2020 年期间,针对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省 份的贫困地区,以及河北、江西、湖南、江苏、福建等省份的山区、 偏远地区,共援建 3 处易地搬迁大爱村、175 户安居房;援建 4 所学校 和 6 所幼儿园;援建 1 所乡镇卫生院和 1 个农村卫生室,对 1 家县中 医院捐赠医疗设施;在 3 省五村协助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试 点。 荣誉表彰 1. 2019 年,云南省昆明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授予“先进集体” 称号 2. 2019 年 10 月,中共沅陵县委、沅陵县人民政府授予慈济慈善事业 1 基金会“脱贫攻坚红旗单位”称号。2019、2020 年,福建省龙岩市 扶贫攻坚战役指挥部授予“社会扶贫模范”称号。 媒体报导 媒体名称 链接网址与标题 搜狐网 搜狐 https://www.sohu.com/a/336818660_373202 微观什邡 什邡市携手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对口帮扶喜德县脱贫攻坚 同心四川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29301264734950 02&wfr=spider&for=pc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6.17”地震 珙县灾后重建工作 四川省台 http://www.huaxia.com/jxtf/ctjl/jldt/2019/08/61911 办 81.html 慈济慈善基金会再次援建四川名山中学 搜狐 https://www.sohu.com/a/422366445_120055141 甘肃靖 远:从迁村到援建新校舍 22 年爱延续 甘肃省台 http://www.gstb.gov.cn/ltkx/202103/t20210310_12337 办 439.html 慈济基金会援建的若笠乡富民小学和幼儿园落成 甘肃统一 http://gsswtzb.gov.cn/news/show-31245.html 战线 把温暖送给最需要的人——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帮助定西 临洮困难群众温暖过冬纪实 龙岩文明 http://www.gstb.gov.cn/ltkx/202103/t20210310_12337 网 439.html 连城:慈济捐赠助力脱贫攻坚 二、立项与审核 (一)项目背景及社会需求 为响应国家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号召, 在本会主管机关国家宗教局与各级台办、统战部、民政等相关部门的牵头与指导下, 针对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省份的贫困地区,以及河北、江西、湖南、 江苏、福建等省份的山区、偏远地区等进行精准脱贫帮扶,特设定该专案。 2 (二)项目主要目标 根据国家扶贫攻坚战略方向和偏远贫困地区的具体需求,助力提升乡村医疗卫 生和教育服务能力,帮助困难群众改善生活条件,同时助力推进乡村环境改善,培 育文明乡风,激发乡村活力,以期实现扶贫、扶志、扶智,不仅仅帮助偏远地区群 众彻底摆脱贫困宿命、达至物质富足和精神富足的幸福生活,同时通过助人的机会, 让助人者体会助人为乐的真谛,共同促进社会良善的循环。 (三)立项审批 本会发函: 慈证字第 20180111003 号《关于偏远地区精准脱贫三年计划专项申 请的报告》,主管单位批复: 国宗办函[2018]40 号《国家宗教事务局关于同意慈济 慈善事业基金会申请偏远地区精准脱贫三年计划专项的函》 三、实施情况 主要内容 (一)项目主要实施内容 结合社会需要以及我会业务范围,2018-2020 年期间,我会从家庭 帮扶纾困、援建安居工程、助力教育均衡、促进健康提升、助力乡风 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对贵州、甘肃、四川、陕西、福建、江苏、江西、 湖南等省的偏远地区开展了援助与帮扶。 1、家庭帮扶纾困,提振脱贫信心 针对偏远地区居民的需要,特别是低保、五保、残疾家庭以及因灾 因病因意外导致的贫困边缘户,通过寒冬送暖、个案帮扶、医疗补助 等方式,给予必要的生活保障,包括过冬物资的发放与经济补助,以 助其度过难关。同时,也以“感恩、尊重、爱”的理念,通过志工的陪 伴与鼓励,增强受助家庭和个人的信心,进而勇于翻转自己的命运。 2、援建安居工程,安身安心更安生活 为“挪穷窝 拔穷根”,为让部分贫困群众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搬 迁到更适宜居住的地区安居乐业,慈济多年来一直协助偏远地区易地 3 扶贫搬迁工作,援建安居工程。 3、助力教育均衡,促进人的发展 (1)为完善下一代的教育质量,援助学校建设成为慈济这几年来努力的 目标之一。多年来,帮助改善偏远地区办学条件,以提供更加均衡 而有质量的教育环境,也积极响应“搬得出,还要稳得住”的扶贫 搬迁政策,针对易地搬迁扶贫安置区,援助建设小学、幼儿园,使 搬迁出来的贫困家庭能更加安心居住,适龄学童得以就地入学,为 下一代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困境儿童和清寒学子提供条件,帮 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同时也与援建学 校共同努力,将热爱祖国、孝顺感恩、自强不息、立志奉献、服务 社会等精神理念传递到学生的心中。 (2)资助开展教育人文交流活动,搭建教学交流平台,提升乡村教育质 量。2018 年起与当地教育有关部门合作,为四川等地老师举办 “深 耕‧ 生根”教师成长工作坊,以提升教师素质素养和教学能力。 (3)开展新芽奖助学和清寒助学计划。针对家境相对困难的学生实施奖 助学或清寒助学,助其安心完成学业,并以持续关怀陪伴,培育其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扶智到扶志,鼓励莘莘学子自强自 立之时,更懂得回馈社会,形成爱的循环。 4、促进健康提升,防止因病而贫 (1)援助偏远地区医院改善医疗条件,援建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卫生室, 改善就医条件和便利性。如在陕西山阳县中医院捐赠病床 500 张, 在四川喜德县援建冕山镇中心卫生院。 (2)开展健康卫教行动。倡导健康饮食与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帮助居 民和少年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升文明卫生素质。 (3)资助开展地区性疾病筛查与医疗援助计划。与青海玉树州热哇基金 4 会合作,对玉树州罹患脊柱侧弯、先天性心脏病及先天性髋关节脱 位等疾病的青少年患者进行筛查,并协助亟需治疗的藏族青少年到 成都、西宁、北京等地医院医治,共资助 39 位青少年进行手术治 疗、恢复健康,从而展开新的人生。 5、助力乡风文明建设,探索乡村振兴试点 (1)在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屋场村,以“修旧如旧、牢固安全”之理念, 援建具有特别历史意义和人文精神的古建筑“九祖祠(社仓祠)”, 并与坊楼镇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开展屋场村乡村振兴计划与乡风文 明建设,关怀弱势群体,关爱留守老人与儿童,传承慈善精神,带 动村民互帮互助,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 (2)在江苏阜宁孔荡村、福建福鼎西昆村两个孔氏后裔为主要居民的乡 村,通过对接各种资源,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促进村民了解和践行 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孔裔特色乡村;开展“老吾老、幼吾幼”、环 保宣导与垃圾分类实践、义检义诊等慈善公益项目,建设里仁为美、 守望相助的乡风文明,促进环境整治与村民健康。 (3)与福建省顺昌县、连城县人民政府,先后签订乡村振兴合作框架协 议,在顺昌上凤大爱村(慈济援建的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助力开展 福乐美善社区建设;在连城四堡镇开展“大爱乡村美好生活馆”试 点,均取得良好的进展。 (二)项目实施团队 本会副理事长王端正、秘书长林碧玉,多次带队与各地政府领导 进行沟通、协调;项目处同仁与当地志工团队结合,共同开展项目评 估、实施、监督,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关怀工程施工人员、学校 师生、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村民等群体;基金会各部门根据财务制度 和行政流程对项目的支出进行审核把关;各工程项目除由监理单位驻 5 点监工,并出具工程报告外,也委请有工程建设经验的志工针对工程项 目进行不定期的关怀;各地志工团队提供讯息,基金会信息组通过网 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月刊等平台对项目进展进度及时予以跟踪 报导。 (三)项目变更情况 1. 援建四川凉山州喜德县李子乡新田小学、大兴幼儿园、中江县富兴 镇卫生院等项目,已于 2020 年对接启动,因项目评估、设计、土 地取得等过程需要时间,到 2021 年才动工建设。因国家脱贫攻坚 战于 2020 年收官,本会的“偏远地区精准脱贫专案”也于 2020 年 基本结束,故未列入该专案。 2. 原计划援助陕西省山阳县十里铺镇卫生院,因土地无法取得,致工 程未进行; 3. 原计划支持建设贵州省三都县马尾绣产销中心,助力产业扶贫,因 当地项目整体推进进度未按原计划进行,致该子项目未进行; 4. 受 2020 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配合防疫政策,部分人文 交流、志工实地关怀活动未按计划开展。 风险管控 风险分析: 1. 援建工程可能发生质量、安全、进度滞后等问题 2. 志工到偏远地区开展帮扶活动可能发生意外事故 3. 捐赠资金可能无法得以持续性保障 4. 项目成效可能达不到预期 5. 帮扶对象可能不够精准 风险防控措施: 1. 由受赠单位(一般为县、镇级人民政府或相关职能单位)直接或委 托相关单位作为工程招标和建设责任主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严 6 格履行评估立项、公开招标、竣工验收等流程,督促勘察、设计、 施工、监理等单位严格规范开展工作,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和工程质 量管理,委托第三方开展工程决算审计。本基金会依据与被捐赠人 签订的捐赠协议,协助完善设计方案,依据捐赠协议约定的条件按 进度支付捐赠款项,并对捐建工程的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完工后 使用情况等进行跟踪了解,并督促受赠单位针对相关问题及时采取 改进措施。 2. 志工到偏远地区开展帮扶活动时,要求团进团出,做好出行交通、 生活等保障工作,并购买意外保险; 3. 做好大额资金的预算;持续接收捐赠; 4. 本会和志工持续关心项目使用情况,促使援助项目能持续发挥最大 效应,造福当地; 5. 由当地民政部门或学校等提供拟帮扶对象名单,由慈济志工亲自访 视,并在访视过程中务实了解其需求。 执行过程中是否发生风险并进行及时处理: 总体情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风险。其中,江西屋场村九祖祠援 建项目,镇政府通过邀标选择的第一家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实际 未能达到设计单位对古建筑修缮的要求,且进度缓慢。志工团队在每 月一次亲往屋场村关怀的过程中,及时督促,并多次与镇政府一起, 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意见。2020 年 11 月 20 日本会向莲花县坊楼镇政 府正式发出《关于屋场村九祖祠援建项目进度追踪的函》,并派员向 镇政府递交并再次督促。2021 年,坊楼镇政府与原施工单位终止合同, 重新招标,选择新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新的施工单位积极推进, 于 2021 年 6 月竣工,并得到监理方、镇政府及村民的认可。 项目监督 1. 对于工程援建项目,要求受赠单位和业主单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 7 严格履行评估立项、公开招标、竣工验收等程序,并委托第三方开 展工程决算审计。本基金会协助完善设计方案,并对捐建工程的施 工过程、竣工验收、完工后使用情况等进行跟踪了解,敦促被捐赠 单位、监理单位及时就相关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同时,由有工程专 业背景的志工,针对工程施工期间进行必要的关怀。 2. 对于寒冬送暖、教育助学、个案济助等子项目,都由政府或相关单 位提供名单,志工亲自参与入户访视,评估需求,并亲手进行物资 或资金发放。志工既是捐款人,也是执行者和监督人代表,用非常 审慎的态度使用每一分善款。 3. 基金会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基金会理事长、理事、秘书长、财 务处、项目处等,依职责和权限,对项目资金的支出进行审核。 实施效果 1. 以“换穷貌、改穷业、挪穷窝、拔穷根”为着力点,积极参与扶贫 攻坚战,较好地改善了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共在偏远地区援建 3 个易地搬迁大爱村,安居房 135 户,在易地扶 贫安置点和有迫切需要的乡镇援建小学和幼儿园共 6 所,援建中心 卫生院 1 所、村卫生室 1 所,援助 1 所县医院改善医疗条件。落实 “搬得下、住得稳、能发展”并进而“能致富”的易地扶贫搬迁政 策,使困难群众从干旱缺水、或常受洪涝灾害影响的区域搬迁出来, 也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就医、就学条件,使易地搬迁的家庭能更 加放心居住、安心发展。 2. 以改善教育环境与提供奖助学金为重点,帮助阻断贫困“代际遗 传”,为下一代的发展奠定良好根基:共在偏远地区援建 1 所九年 制学校的教学楼,2 所中学的教学楼、宿舍楼,开展新芽奖助学帮 扶 2414 人次;同时也与援建学校、老师、家长等一起努力,将热 爱祖国、孝顺感恩、自强不息、立志奉献、服务社会等精神理念传 8 递到学生的心中,从扶智到扶志,鼓励莘莘学子自强自立之时,更 懂得回馈社会,形成爱的循环。 3. 以寒冬送暖、个案长期济助、急难救助为基础,精准帮扶贫困家庭: 寒冬送暖共惠及 17996 户、49684 人;个案济助共帮扶 276 个家庭; 急难救助共帮扶 3600 户、12054 人;医疗救助共帮扶 39 个孩子进行 大病治疗。同时,慈济志工也用实际行动和温馨关怀,鼓励暂时困 难的家庭和个人,一起透过努力,扭转贫困的命运;偕同社会各界 人士,一起付出爱心,传递社会温暖。 4. 以助力乡风文明建设为重点,探索参与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 路径与模式: 在 5 个试点村镇,通过系统和持续的陪伴,均较好 地激发出村民邻里互助、爱护环境、参与乡村建设、传承好家风好 家教的热情,并成立志愿服务队,村容村貌得以明显改善;因村民 精神理念和素质素养提升,也更好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收入的提 升;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和形象的打造,乡村文化活力得以复苏, 试点村镇的特色逐步显现,村民之间关系更加和谐,整体民风改善, 村民增强了对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更加关心集体事务,政府推进 的各项工作能更快地得到村民理解共识和支持。各试点村镇均得到 了政府各级部门的肯定,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更良好的基础。 5. 在群众所需、慈济所能的基础上,偕同在地志工力量,将守望相助、 可持续发展等根本理念,融入到项目的所有内容与环节中,启发人 人爱护环境,防灾减灾,互帮互助,为共创生态永续、社会祥和、 心灵富足的小康盛世,贡献更多人的力量。 四、项目成效自评 社会需求 针对性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 进行全面部署,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聚力攻克深 9 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我会在多年来一直从事 慈善救济、助力脱贫的工作经验基础上,及时启动“偏远 地区精准脱贫专案”,根据国家政策导向,针对偏远地区 的具体情况,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因地制宜,经过 实地访查,按照实际需要,开展适切的、多方位的帮扶计 划。 项目设计 公益性 针对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青海等省份的贫困地 区,以及河北、江西、湖南、江苏、福建等省份的山区、 革命老区、偏远地区等进行帮扶,帮助欠发达地区改善基 础设施条件,提升人文素养,以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同 时,要让爱的循环扩大影响层面,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造 福行善,努力为和谐社会奠基。 可行性 援建项目应进行严谨的可行性论证,并获得政府批复。 其他帮扶项目均经过初勘和评估,确定有需要、可执行, 且有当地政府或相关单位的认可与支持,方立项实施。 创新性 1. 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助力帮扶地区、家庭和个 人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2. 注重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受助者的内生动力,发掘受助 者的优势与潜能,使其从内心先富足起来,建立知足、 感恩、愿意付出的生活态度,进而改善生活习惯、家庭 氛围、邻里关系,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帮助下, 实现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 3. 在开展助力乡村振兴试点时,支持各地实施团队探索多 种模式。 4. 除了物质的帮扶,亦同时注重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乡 10 村特色的打造、友善社区的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 5. 鼓励志工和社会爱心人士亲身参与,在参与过程中更加 了解国情民情,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启发爱心善念, 鼓励人人用爱回馈社会。 延续性 1. 多年来我会一直在多省开展慈善救济、助力脱贫的工 作,2008 年起,开始在甘肃省开展长期扶困迁村计划。 在此基础上累积的帮扶经验,用于“偏远地区精准脱贫 专案”,并不断根据新的形势进行完善。 2. 对已经援建的项目,我会一直延续关心。例如,2012 年在甘肃省靖远县援建五合乡白塔慈济大爱村,目前仍 在持续开展助学生关怀、环保倡导等活动,也鼓励大学 生为自己的家乡服务。2016 年在福建省连城县因灾援建 幼儿园后,仍持续在当地关怀贫困人群、开展寒冬送暖 等,并于 2020 年 1 月与连城县人民政府签订乡村振兴 合作框架协议。 3. 对于我会设立的“偏远地区精准脱贫”专案所开展的项 目,虽然该专案于 2020 年结束,但我会对欠发达地区 和低收入人群帮扶的脚步没有。目前,仍然在四川省凉 山州、青海省玉树州、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等地区继 续开展综合性的帮扶行动,助力均衡发展。 4. 根据我会于 2018-2020 年在三省五个村镇开展的助力乡 村振兴试点经验,我会响应国家号召,除延续在上述五 村继续参与乡村振兴以外,亦在河北、山西等省份开展 更多的助力乡村振兴项目。 总结与持 经验总结 1. 在偏远地区实行的精准扶贫计划,配合地方政府补齐民 11 生短板,偕同在地志工力量,让当地百姓共享社会进步 续改进 成果,同步促进基础建设与人文素养提升。同时,更注 重启发捐赠者和受助者的爱心,让爱的循环不断扩大,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 不仅仅在物质上进行帮助,亦在素质提升、能力发展、 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帮扶,并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进而从短、中、长期帮助受助地区和个人,摆脱贫困, 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不足与改 善对策 1. 个别项目在项目团队成员构成方面还可以再完善,争取 由不同专长的志工组成项目协调团队,持续跟进项目的 执行进度。 2. 个别项目由于疫情原因,不能持续前往实地关怀。待疫 情好转后,可跟进了解项目使用情况,以发挥项目的预 期效应。 未来的规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 划与展望 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 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第一个五年。我会将持续根据新的形势、新 的需要,秉持直接、重点、务实之原则,以亲耳、亲眼、亲手、亲脚 为基石,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提升民生福祉,参与推动乡村振兴、生 态环保、文明建设、人才培育等工作,争取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 会公平与进步、构建永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