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期中冶新能源报.pdf
中 冶 新能源 MCC NEW ENERGY NEWS 领跑新兴产业,助力美好中冶 2022 年 4 月 7 日第 3 期 中冶新能源联合行业领军企业共同举办中国电池材料镍金属资源 LCA-CFP 研究合作项目启动会 近日,由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远锂科股份有限 公司、明和产业株式会社、国际镍协会联合发起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镍金属资源 LCA-CFP 研究 合作项目启动对接交流会通过视频会议方式顺利举行。 近年来,“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行业带来广阔发展机遇,对其全生命周 期进行碳足迹管理也成为了行业合规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其中,三元电池材料技术尤其是高镍三元 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使得电池用镍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工作的战略意义不断凸显。 本次研究合作启动会的顺利召开,将集中合作各方资源与优势条件,制定电池用镍金属资源 LCA-CFP 研究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厘清“MHP→硫酸镍→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回收资源再生” 的电池用镍资源全链条碳排放足迹,并出具相关研究报告以面向政府机构、电池企业、整车企业进行 推介,为推进我国相关行业政策和标准制定、促进我国新能源材料企业响应“双碳”战略、支撑满足 全球市场准入法规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国创中心主任兼总经理原诚寅表示作为中国科技部推动建设的唯一一个汽车行业国家级技术创新 中心,致力于探索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双碳”战略研究与落地实施。此次五方合作将快速推动新能源 汽车关键材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足迹评估方法论研究,形成基于科学、符合国情、融入世界的碳中和 体系专业领域示范,支持国家和行业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推动全球低碳环保方案的落地实施。 2022 年 4 月 7 日/星期四 责任编辑:孙雅涵 李浩然 战役一线 新兴产业领跑者 Emerging Industry Leader MNET MONTHLY 中冶新能源全面筑牢企业疫情防控安全门 近期,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局部聚集性态势,河北唐山市、邢台市、邯郸市、石 家庄市、保定市及北京、天津等企业周边地区相继出现确诊病例,防疫形势严峻复杂。为 切实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中冶新能源党委科学决策,多措并举全面筑牢企业疫情防控安全 门。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重要性,坚决 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和侥幸心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抓紧抓实抓细 各项防控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底线;二是常态化坚持“网格化”防控体系, 严格执行员工离返唐报备制度,每日在轻推工作群内印发全国疫情风险等级情况和存在确 诊病例地区情况,切实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三是加强门岗管理,印发《关于 进一步加强公司正门、物流门管控的通知》,严格履行验码、测温、登记程序,严防疫情 输入,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四是加强消杀管理,定期组织对办公楼、食堂等人 员密集区域进行消杀,督促员工保持良好的宿舍卫生环境;五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不断 完善常态化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疫”不容辞 中冶新能源吹党团响志愿集结号 “疫”不容辞,志愿集结。连日来,中冶新能源广大党员及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党组织号 召,纷纷投 身到疫情防控一线。 公司党团齐行动,让 “志愿红”成为疫情防 控中的最亮底 色。 疫情防控工作必须分秒必争。3 月 19 日,中冶新能源党委第一时间传达唐山市、曹妃 甸区政府工作指 示精神,全面系统安 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组织党团青 年志愿者成立服务 队,第一时间奔赴一线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请大家有序排队,保持一米间隔,准备好核酸检测码……”3 月 19 日-23 日,在曹妃 甸区连续 5 天组织开展 的全员核酸检测过程 中,志愿者们不 知疲倦地进行核酸检 测义务服 务。为了解 决区政府医务工作人 员不足的问题,中冶 新能源青年志愿者主 动请缨,在开展 全员核酸检 测过程中协助医务人 员开展“核酸检测码 ”扫码工作, 切实提高了企业全员 核 酸检测效率 。一幕幕忙碌的场景 、一个个坚毅的眼神 ,还有那熠熠生辉的 党徽团徽,共同 描绘出中冶新能源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画卷。 在这场分秒必争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冶新能源党委、团委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引领广大青 年干部职工并肩战 “疫”,冲在群防 群治第一线。用实际 行动彰显着中冶青年 的英勇顽强和无私担当! 2022 年 4 月 7 日/星期四 责任编辑:孙雅涵 李浩然 MNET MONTHLY 新兴产业领跑者 Emerging Industry Leader 公司动态 公司商标注册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近日,公司申请注册商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图形商标“ ”、英文商标“MCC New Energy” 获得商标注册证,中文商标“中冶新能源”即将完成公示。商标注册核定使用商品/服务项目涵盖镍、 钴、锰、钪、铝合金、镁合金、3D 打印机用金属箔或金属粉、硫酸盐、碱金属盐、氢氧化锂、碳酸锂、 研磨、精炼、废物再生、水处理、能源生产、化学试剂加工和处理、工业品外观设计等,包括申请注 册的全部类型,即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基于尼斯分类第十一版(2020 文本)-《类似商品和服务区 分表》中的第一类、六类、四十类、四十二类(共 45 类),共计 40 小项,涵盖了公司战略发展规划 下的主副产品涉及的全部领域(详见《商标注册证》)。 根据《商标法》《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商标管理办法》,公司于 2021 年 5 月 11 日启动商 标设计工作,面向全体员工征集设计,注册商标于 5 月 30 日完成初步设计,6 月 13 日报公司党委会 审议通过。本次商标注册以中国中冶名义申请,由中国中冶授权我公司无偿使用。根据国家知识产权 局商标局基于尼斯分类第十一版(2020 文本)--《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相关规定,为充分保护公 司产品和商标权,本次注册将图形与文字分别注册(“ ”“中冶新能源”“MCC New Energy”), 公司可根据需要单独使用图形、单独使用文字,也可以将文字和图形组合使用。 商标是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产品的标识符号,是公司重要的无形资产。公司商 标注册成功启用,将有力推动运用商标策略拓展市场和公司战略发展,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影响力、 知名度、美誉度。助力打造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行业领军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助力打造充满活力、影 响深远、极具特色的中冶新能源品牌和企业名片。 附件 1: 公司商标释义: (MCC New Energy) (1)图案中的字母包含 N、C、M、A,可组成高镍三元前驱体 NCM&NCA。作为新能源行业三元前驱 体材料制造领域的新兴企业,NCM 系列产品是公司打入动力电池供应链的主产品,也是公司当前最主 要的战略品牌产品,在公司生产经营中占据主导位置;NCA 前驱体是公司在实现技术多元化、产品多 元化,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未来公司将实现 NCM&NCA 系列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全面 掌握高镍三元前驱体制造的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打造全球动力电池回收与新能源电池材料制造领域的 领先企业。 字母颜色主要选取公司主产品 NCM 前驱体的颜色—黑色。 (2)字母外围的三个墨绿色柳叶条形呈环状设计,代表了公司建设运营的三元前驱体项目、副产 物无害化处理项目和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项目。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三个项目都是绿色、环保、 循环利用的代名词,体现了公司安全健康、绿色环保、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也表达了中冶新能源在 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创建全球尊享的绿色环保品牌和低碳领军企业的壮志雄心。 (3)中文“中冶新能源”选取的是公司简称,字体为汉仪综艺体简加粗,颜色设置为黑色,黑色 是朴实、厚重、典雅的象征,体现公司脚踏实地、行稳致远的经营管理风格。 (4)英文 MCC New Energy ,“创建全球尊享的绿色环保品牌和低碳领军企业”作为公司战略发 展方向,深耕国际市场、创建国际品牌是必然选择。 2022 年 4 月 7 日/星期四 责任编辑:孙雅涵 李浩然 公司动态 MNET MONTHLY 新兴产业领跑者 Emerging Industry Leader 我司报送的财税论文《浅谈企业税务风险》 022 我们扬帆远航 荣获 2021 年度建筑财税优秀论文奖 2022 我们扬帆远航 近日,2021 年度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举办的第四次全国性的建筑企业财税论文评选活动落下帷幕, 我公司财务管理部员工杨小兰报送的财税论文《浅谈企业税务风险》获得 2021 年建筑财税优秀论文三等 奖。 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制造企业,财务管理部主动适应公司经营发展新形势,超前研究新问 题、新情况,力求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积极开展论文研究。杨小兰撰写的《浅谈企业 税务风险》论文,从企业税务风险、税务风险管理和税务筹划三个方面,总结了企业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为一名 2018 年入职的老员工,杨小兰在出纳和税务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 作。此次其撰写的论文斩获大奖,也是她多年辛苦付出的成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生存环境面临更加严竣挑战。在此背景下, 企业不仅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更需要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手段,减少税收支出,提高 经济效益,加强企业整体竞争力。 财务管理部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创造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提升企业财税管理水平,为企业持续、健 康、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务决策支持。 (投稿来自:财务管理部) 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一起“3.21”东航 MU5735 航空器特大事故,造成 132 名人员全部遇难,举国震惊。集团公司一周内召 开三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短期内连续发生 7 起安全事故,共计 13 名员工工亡,损失惨重,影响极大。这 些血淋淋的安全事故,让我们倍感紧张、恐惧,更多的是一种震撼,震撼生命的脆弱与宝贵。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一个人呱呱落地,始成为人,展现美好年华、锦绣前程,参加工作贡献力量, 享受人生的幸福与快乐。然而,由于事故的发生,使人的美好年华嘎然停止,如歌生命画上句号,给国家社 会造成损失,给家庭亲属留下惨痛。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时刻关注安全、关爱自己。 3 月 31 日在全国电视电话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亲自主持并曾反复强调,“安全生产必须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人命关天,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做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任何 人不得碰触”。“以人为本”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安全生产关系到人的生命, 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繁荣。我们要时刻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然而“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是有些干部、员工对待安全生产态度的真 实写照。正是由于没有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安全意识淡薄和安全责任缺失,往往酿成惨烈的 安全事故,留下了长长的遗憾,使人感到惋惜和痛心。 安全生命如歌,勿忘安全。我们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牢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时刻保 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吸取安全事故血的教训,把“安全生产是最大效益、事故是最大的 浪费”的安全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保安全” 的思想氛围。我们要在技能上夯实安全生产根基,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 产操作规程,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安全培训,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做到安全生产,具 有确保安全生产的岗位技能,实现安全最大化。我们要在工作上全面落实安全制度,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要 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按部就班,认真排查安全隐患,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再投入生产,不嫌麻烦罗嗦,踏 踏实实、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制度,不违章、不违纪,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到遵章操作、规范生产,维护 安全。 生命如歌,展示生命的珍贵,描绘生命的绚丽。歌颂生命的伟大;勿忘安全, 我们在公司的安全生产中,要从珍爱自己的生命出发,不忘“爱惜自己,家人在等你回家”的嘱托,牢 记“安全工作重于泰山”,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手牵着手共建安全堡垒,肩并着肩共铸平安长城, 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公司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让生命之花永远绽放,让生命更有意义、更有 前程、更有作为,谱写出美的人生篇章,作为中央企业的一员更要以最严厉的态度坚守“安全红线”,以最 严格的要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以最严厉的手段深化隐患整改,以最有效的措施保障安全生产。 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企业、为了国家,请您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投稿来自:安全环保部) 2022 年 4 月 7 日/星期四 责任编辑:孙雅涵 李浩然 MNET MONTHLY 新兴产业领跑者 Emerging Industry Leader 巾帼英雄 巾帼英雄---萃取车间陈春梅 中冶新能源萃取车间主任陈春梅,废寝忘食,长期驻守在生产一线,平均每日工作时长都在 17 小时, 最长连续工作 36 小时,全力以赴保障萃取工序产出合格的镍、钴、锰液,硫酸镍结晶工序顺利产出硫酸 镍产品,为公司稳产达产做出了突出贡献。荣获中冶集团 2020 年度劳动模范。 巾帼英雄---公辅车间张卫颖 巾帼英雄--品质管控部范喆 中冶新能源公辅车间班长张卫颖,主要负责纯 中冶新能源品质管控部制程主管范喆,2021 年连 水生产及废水处理工作。作为兵头将尾的她,没有 续驻厂两个多月,坚持每天工作超过 12 小时,全 想过自己是班里唯一的女性,而是样样干在男同事 力以赴完成了 IATF16949 体系导入需要配合的各 前面,为企业生产保驾护航。这朵傲然绽放的“铿 项工作,为公司顺利通过 IATF16949 质量管理体 锵玫瑰”,用辛勤的汗水,诠释了中冶新能源巾帼 系认证审核、实现产品质量提升和产品上车贡献 女将的使命与担当。 了重要力量。 2022 年 4 月 7 日/星期四 责任编辑:孙雅涵 李浩然 巾帼英雄 新兴产业领跑者 Emerging Industry Leader MNET MONTHLY 巾帼女“兵”展风采 郑艳萍,女,1993 年出生,共青团员,2019 年 7 月,入职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现任化 验室成品物性检测化验员。 郑艳萍自 2015 年毕业后,先后在北粮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唐山澳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检验工 作。2019 年 7 月入职公司后,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严谨、客观、细致的工作。在日常分 析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细心审核、勇于负责,严格执行化验室规章制度。 初到化验室她从基础的检测方法入手,学习各项检测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努力提高自己的实际操 作和理论水平。不断在工作中突破自己,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让工作变的得心应手。 2020 年 10 月调入成品班组,主要负责成品的日常化学法和物性检测,严格把控每一个数据,为生 产把好第一道关和最后一道关。后来她开始多面发展,学习其他检测方法,多样且繁杂,她不骄不躁, 努力学习,虚心求教,力求熟练掌握各种法检测方法。 作为一名化验员,想要干好化验工作就必须强化学习,不断提高个人技能和业务素质,将自身 化验专业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不真实不合理的数据严格进行复查审核,确保数据准确不出 问题;在保证数据准确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检测效率,缩短三元成品在库房的留置时间。为了保证 三元成品在下午 2 点之前报出结果,她早晨 7 点钟就已经到岗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提高检测效率 上,她花心思、下力气熟记各种型号的控制标准和检测参数,将其做成卡片张贴在工作台面上,保 证其他同事也一目了然。她敬业精业,在今年年初,三元成品物性出现波动时,她加班加点检测样 品,做到了数据及时、准确、可靠,认真履行了化验员的职责,创造了一流的工作业绩。 作为化验室的工作骨干,她深知,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与同事团 结合作,互相紧密配合挖掘集体的潜力;认真学习掌握化验知识和方法,努力提高自己实际操作和理 论水平,力求工作程序化,系统化,调理化,流水化。 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任劳任怨,勇于担当,起到了表率作用。她团结同事,待人真诚,是 同事们眼中的知心朋友。她自觉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计较个人得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 了领导和同事们的称赞,是新时代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职业女性。 2022 年 4 月 7 日/星期四 责任编辑:孙雅涵 李浩然 MNET MONTHLY 新兴产业领跑者 Emerging Industry Leader 行业动态 2 月我国新能源车销售 33.4 万辆 动力电池装车量 13.7GWh 3 月 11 日,中汽协公布 2022 年 2 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 月,我国新能源 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6.8 万辆和 33.4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2.0 倍和 1.8 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 分别完成 28.5 万辆和 25.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7 倍和 1.6 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 完成 8.3 万辆和 7.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1 倍和 3.4 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13 辆和 178 辆,同比分别增长 7.5 倍和 5.4 倍。 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2 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 31.8GWh,同 比增长 236.2%。其中三元电池产量 11.6GWh,占总产量 36.6%,同比增长 127.2%;磷酸铁锂电池 产量 20.1GWh,占总产量 63.1%,同比增长 364.1%。1-2 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 61.4GWh, 同比累计增长 185.7%。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 22.5GWh,占总产量 36.6%,同比累计增长 87.6%; 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 38.8GWh,占总产量 63.2%,同比累计增长 308.2%。 装车量方面,2022 年 2 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 13.7GWh,同比上升 145.1%,环比下降 15.5%, 同比继续保持大幅增长。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 5.8GWh,同比上升 75.6%%,环比下降 19.9%; 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 7.8GWh,同比上升 247.3%,环比下降 12.3%。 动力电池回收火爆,我国 4.06 万家相关企业发展如何 截至 2021 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 784 万辆,占汽车总量的 2.60%。今年 1-2 月,我 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82 万辆和 76.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6 倍和 1.5 倍。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动力电池退役量逐年增加,同时,原材料涨价压力下, 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变废为宝”的动力电池回收领域。 据 SMM 统计,2021 年全年回收板块提锂产量约 2.2 万吨碳酸锂当量,同比增加约 46%。未来, 随着国内回收领域从政策引导转向深化,锂资源需求大幅上涨,中国回收提锂板块将明显发力, 预计 2025 年中国回收提锂产量将增至 9.1 万吨,五年复合增长率可达 35.4%,占国内资源供给的 约 22%,届时回收板块这座“城市矿山”将成为国内锂资源供给的主力军之一。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 12 月底,173 家有关企业已在全国 31 个省市区设立回收服务 网点 10127 个,培育的 45 家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动力电池回收利 用体系初步建立。 企查查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现存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 4.06 万家。近 10 年来,我 国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长,2021 年急剧增长至 2.44 万家,同比增长 635.17%。 2019 年我国新增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 1367 家,同比增长 25.87%。2020 年新增 3321 家,同比 增长 142.94%。 2 月 28 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着眼于满足动力电池等生 产需要,适度加快国内锂资源的开发进度,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 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回收比率和资源利 用效率。 (摘自:电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