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党字1号 关于印发《济宁医学院2023年党政工作要点》的通知.pdf
济医党字〔2023〕1 号 关于印发《济宁医学院 2023 年党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分党委、党总支,附属医院党委,各部门、单位: 《济宁医学院 2023 年党政工作要点》业经学校研究同 意,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中共济宁医学院委员会 济宁医学院 2023 年 3 月 9 日 -1- 济 宁 医 学 院 2023 年党政工作要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强基固本, 聚力筑峰,实施“强校提质”行动,系统推进综合改革,力争实 现关键性突破,全面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1.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和山东省委《关于进 一步加强新时代干部队伍政治能力建设的意见》。加强党对学校 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 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 、 做到“两个维护”。深化省委巡视和省委专项审计反馈意见整改 落实。严格执行《党章》等党内法规,落实“三会一课”、主题 党日、双重组织生活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做好党委换届工作, 组织召开学校第四次党代会。 2.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扎实开展 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 论武装走深走实。提升“第一议题”制度和理论中心组学习成效, 强化理论学习巡听,持续推进“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 等平台使用。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校内巡 -2- 察;加强阵地管控,落实“一会一报”“三审三校”等制度,推 进融媒体建设,强化网络舆情监管和处置,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 作主导权。提升内外宣质量,讲好济医故事、树好济医形象。 3.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落实党建“对标争先”建设计 划,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以“四项工程”为牵引,完成基 层党组织换届,深入实施党组织书记政治能力提升、 “双带头人” 质量攻坚、党支部书记骨干培养计划,持续开展“一学院一品牌、 一支部一亮点” 、党支部评星定级工作。以“六个融合”为抓手, 常态化开展“发现榜样” “双培养” “亮身份、作表率”等工作, 设置“党员先锋岗”,遴选党务工作者先锋岗和党务工作先锋, 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以“三个结合”为保证,落实二级学院党政 议事规则,开展重点工作、重点领域检查,建立党务工作限时办 理清单。 4.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实施“强基计划”,强化干 部教育培训,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当先锋、作表率” “书记第一讲” “我来讲党课”等活动,用好“知行讲堂”。实施 “赋能工程”,开展校内双向挂职、校外挂职锻炼,适时开展干 部选任工作。优化年轻干部“选苗”机制,培养一批优秀年轻干 部。做好干部日常管理,遏制懒政、怠政、旁观、躺平等不良风 气。实施“领航行动”,用好处级班子和处级干部考核、党建考 核结果,树立任人唯贤、有为有位鲜明导向。推进“五个一批” 干部储备,实行干部“导师制” ,加大复合型干部培养选拔力度。 -3- 5.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 纪委二次全会和省纪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落实健全全面从严 治党体系任务要求,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 管党治党责任全链条,加强对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情况的监督 检查,促进“四责协同”。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项要 求融入党委职能部门职能职责,推动各战线各领域各环节管党治 党工作更加具体深入。聚焦“两个维护”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 精准化、常态化。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 做细做实日常监督。推动完善党内监督体系、纪检监察专责监督 和制度规范体系建设。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严格落实中央 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四风”。落实“三个区 分开来”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6.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落实加强新时代学校统一战线工作实 施意见,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做好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和民族 宗教工作,打造“一家一品”“同心·健康行”特色品牌活动。 召开第八届教代会暨第九届工代会第五次会议,持续提升“暖心 工程”质量。夯实团学组织建设,实施“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 落实团干部“专兼挂”制度,召开团代会、学代会、研代会。坚 持以人为本,实施精准化服务,提升离退休工作管理服务质量。 深入开展文明建设,创建省级文明校园。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7.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全面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 -4- 设,规范现代产业学院管理,出台《现代产业学院管理办法》, 建立理事会制度,实现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新突破。优化校企合作、 深化产教融合,开展合作期满校企合作办学绩效评价。 8.推进教学内涵建设。积极推进“四个一”工程,加强一流 本科专业建设,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3~5 门,省级一流本 科课程 5~10 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 30~40 门。动态调整专业 设置,新增新医科专业和交叉专业,落实精神医学专业、法医学 专业服务黄河国家重大战略特色项目,完成教育部护理学专业认 证,推进药学专业认证。 持续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年活动,举办课程、课堂与信息化教 学论坛,做好课堂教学改革试点,立项校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 目 5~10 个。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组织青年教师培养培训、骨干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团队建设系列活动,举办第二届校级教 学基本功大赛、教学创新大赛、临床教师教学竞赛等,组建翻转 课堂、对分课堂、BOPPPS、PBL 教师团队,评选学校教学名师 3~ 5 名。建设创新创业实训中心,立项创新创业工作坊 3~5 个, 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40~50 项。优化教 学条件,建设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太白湖校区计算机辅助考试中 心,实施智慧教室二期建设,建设互动型智慧教室 10 间。 9.强化教学质量评价监控。完善教学质量长效监控机制,开 展二级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估。坚持综合 督导与专项督导、过程性督导与结果性督导、日常督导与随机督 -5- 导相结合,强化督教、督学、督管“三督”职能。完善校院两级 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开展线上教学督导检查。完善教学评价 体系,做好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督导评教、教师评学。做好教 研项目研究管理,组织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评审及推荐、奖励 申报及评选。 10.增强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评价体系, 加强全过程管理。优化调整教学基地,落实淘汰机制,推进非直 属附属医院建设,新增实践教学基地 5~10 家。发挥督导检查作 用,组织开展常规实习检查,医学毕业生综合技能考试和专项督 导等。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开展第五届实践教学名师奖评选、第 二届临床教师教学比赛和首届临床教师技能操作比赛,完成新一 届兼职教师聘任、实践教学评先评优和临床教研室管理人员调 整,召开第十八次实践教学工作会议。组织校级大学生临床技能 竞赛和参加各专业各层次专业技能比赛。 11.优化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成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和 招生资格审核,构建学校、二级学院和基地全方位导师培训体系。 动态调整招生计划,适度增加招生数量。健全留学生管理机制, 做好留学生日常管理。加快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完善管理体制机 制,优化校外教学点设置;加强教学全过程管理,加大非学历继 续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 三、发挥学科领航作用,强化科研创新能力 12.强化学科引领作用。对接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落 -6- 实高水平学科建设方案,搭建高水平学科梯队,完善“345 雁阵 式”高水平学科发展体系,打造特色学科,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 发展。做好学位授权审核申报工作,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持 续实施一流学科培育计划,临床医学 ESI 学科排名保持前 1%并 位次前移,药理学与毒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学 ESI 学科潜力值 分别增幅 20%。 13.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完善科研平台管理规章制度,建立 各级各类平台年度监督考核机制。实施高层次科研项目培育计 划,立项国家级项目 22 项、省级项目 40 项。实施高层次科研成 果培育计划,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 1 项、省部级社科奖 1 项。 依托山东省新一轮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单位及山东省高等学 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积极推进产学研融合,加快科 技成果转化。 推进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医学检验所)建设, 继续开展产前检测样本和精神分裂遗传资源库样本收取和使用 工作,探索建立样本使用制度。实施“科研诚信专项整治活动年” 活动,开展科研诚信宣传教育。完成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系统升级。常态化开展科研实验室安全演练,确保实验室事故零 发生。持续举办中国(国际) “微山湖”系列学术会议,提升“微 山湖”学术品牌影响力。 四、激发人才驱动力,推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1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 -7- 首要位置,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召 开庆祝第 39 个教师节表彰大会,表彰优秀典型教师和从教三十 年教师。开展师德师风考核,加强师德舆情监控,严查师德失范 行为。培树先进教师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5.完善人才引育管用机制。实施人才引进目标责任制,引 进优秀青年博士 30~40 人, 全职和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4~6 人。 做好人才管理服务,完成高层次人才、在职博士毕业人员、二级 教授和产业教授的中期及期满考核,开展高层次人才及新入职博 士层次认定。 16.深化师资队伍建设。组织第三轮岗位设置与聘用、2023 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修订教师国(境)内外访学管理办法,做 好 2023 年度访学研修、在职攻读学位推荐选拔,完成 2022 年度 泰山学者年度评估、申报。完善校院两级培训制度,持续实施教 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青年教师导师制,开展 2023 年度新入职 教师岗前培训和骨干教师专项集中培训,健全新入职教师上岗制 度,开展教师教学发展活动暨“一院一品”评选活动。 五、强化政治思想引领,优化学生服务管理 17.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推进“三全育人” ,强化 “五育并举”, 提升“大爱济医”文化育人品牌、“启心润德” 心理育人品牌、“资困、励志、强能”资助育人品牌。加强课程 思政建设,立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1~2 个、校级课程 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2~3 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3~5 门、校 -8- 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0~30 门。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 用,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建设思政课、辅导员名师工作室, 逐步形成“大思政”格局。突出思想引领,提升“青年大学习” “济医青年论坛”“青马工程”活动实效。提升“大爱讲堂”等 育人品牌影响力,继续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 18.强化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强化学生“一日生活制度”和 学业预警制度,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深入推进学风建设,发 挥“身边人”“身边事”榜样示范作用,健全激励机制。落实安 全教育管理工作责任制,健全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网络体系。丰富 心理健康教育载体,构建全覆盖、全方位、全员关注的心理育人 机制。发挥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作用,建设二级学院心理辅导 站,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考核机制,升级改造日照校区心理健 康教育中心。加强就业创业工作载体建设,实施“青鸟计划” “扬 帆计划” ,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六、提高综合治理水平,增强服务保障能力 19.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推进新时代 教育评价改革,健全内部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内外常态化交流机 制,内外互联、优势互补,持续提升干部、教师岗位胜任力。坚 持依法治校,增强制度执行力,开展“依法治校年”活动,建设 “法治济医”。推动“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开展中期总结、 评估、调整。深入推进高校财务治理任务落实,强化预算执行管 理,突出预算刚性约束,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启 -9- 用线上财务审签系统,完善财务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履行审计监 督职责,开展全面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调查,强化基 建和修缮工程审计,发挥审计监督在防范经济运行风险等方面作 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政府采购程序,推进资产管理信息 化,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20.强化服务保障能力。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度,健全校园 安全“网格化”管理,建设“平安济医”。加强保密教育,完善 涉密人员管理,落实保密工作责任。提高档案服务大局能力,加 强信息公开和督办工作力度。推进智慧教育示范校建设,开展 5G 网络应用服务试点,做好城市节点工作,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优化网上服务大厅流程。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改善馆藏资源结 构,开展学科情报服务,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建设书香校园。提 升后勤服务保障水平,巩固绿色学校创建成果,做好水、电、暖、 气、餐饮、宿舍、物业、绿化养护等日常运行和维修维护。完成 太白湖校区学生公寓和食堂建设、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改造,做好 体育馆建设项目立项等工作。 21.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 在第一位,严格落实上级和驻地最新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巩固疫 情防控成果,及时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维护平安健康和谐的 校园环境。 七、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提升责任担当能力 22.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拓展国际合作项目,推动与周 - 10 - 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交流。坚持“引进来” “走出去” 相结合,落实国家级和省级引智项目申报,选派学校骨干教师赴 国外进修交流,促进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选派优秀学生赴国 (境)外交流、学习和深造,拓展学生国际化交流项目和渠道。 23.开创附院发展新局面。实施“岗位胜任力提升”工程, 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培训。实施“学科提升”工程,创建国家级临 床重点专科 1 个。实施“职工学历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全院 学历结构。实施“区域引领”工程,持续推动医联体建设,发挥 远程会诊和专科联盟作用,拓展医联体服务范围。深化“12353” 工程,全职引进培养博士 20 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 5~8 名。 加大科研创新力度,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经费突破 100 万。 实施医院管理提升行动,推进职能部门绩效分配方案改革。实施 医疗质量提升行动等,切实提高患者满意度。完成太白湖院区产 权划转,科学谋划附属日照医院建设。 24.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省市重大需要, 加强校地、校企、校际融合发展,推进与驻地党委、政府合作项 目落地。拓展司法鉴定领域,推进日照分中心建设,建设法医病 理虚拟解剖实验室、环境损害鉴定实验室,成为省内最大科研人 体组织器官样本库,举办全国司法鉴定人培训班、齐鲁法医高峰 论坛、山东省医学会法医学分会系列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中 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济宁医学院 学报》办刊质量,举办第八届中华诊断学论坛。 - 11 - 济宁医学院党委办公室 - 12 - 2023 年 3 月 9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