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夏韩国高丽大学交流小结.pdf
你的生活需要一次KUISC 2016-12-14 08:26:45 正正经经地开始回顾过去在韩国高丽大学参加国际夏令营(Korea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Summer Campus)的一个多月。坐 在书房里,像是刚刚读完了一本厚厚的书,确信自己手里攥着许许多多冲撞着的思维的星星,可落到笔尖,又害怕写得肤浅。 高丽大学 的确就像是一本于我而言非常不一样的而又及其容易靠近和融入的一本书。高大是很不一样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靠在一起,融为一 体。 结缘高大 高丽大学国际夏令营,时间是在六月底至八月初,时间跨度约为四十天。在复旦,这个项目属于二类项目(假期项 目)。对于我们而言,它并不是普通的二类的项目:首先这是一个几乎免费的二类项目,高丽大学提供给我们的支持与帮助秒杀几乎所 有需要自费的二类项目和大部分一类项目(学期交流),高丽大学会为我们提供往返机票,免学费和住宿费,中韩两地的助教会帮助我 们完成一系列申请的事项,我们按着步子做几乎不费力气;其次,这也是一个选拔制的二类项目,学生需要选修高丽大学和复旦大学合 作开设的全英文课程,成绩最优者才会被教授选拔去往韩国参加夏令营。 这些全英文课程都属于“通识课”的范围。其实大一的时候,我 在复旦大学的课表中就看见过高丽大学和复旦大学合作的课程,但是当时也只是随便看了一眼,没有真正考虑过要去修这些课。毕竟大 部分学生选通识课都是挑给分好的、轻松的的课上,全英文的课程还是有一定的挑战和风险的。 课程惊险 我也是如此,修习高丽大学 教授开设的课程真的是纠结出了癌。 选择高丽大学的教授开设的课程是个不小的挑战,首先教授是全英文授课,对于英语的要求其实还 是比较高的;另外是视频课程,教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就非常重要。 我选择的课程是社会学郑一畯教授的《Historical Sociology: Focusing on Korea》,课程前半期教授主要会讲解一些重要概念,后半期结合韩国的历史及现状讲授。上课之初复旦这边的助教发 了三本参考书,这是我在复旦选择的课程中唯一老师会为学生准备教材的课程,不是开书单,而是把参考书印好发到学生面前。当时抱 着沉甸甸的书,心里既是充实和感动,又是不轻的压力和恐惧。当时觉得这个学期真的不用睡觉了。 大二下选择这门课其实也是一时冲 动。前两周选课期间我去旁听了基础韩语2的课程,课上再一次碰见了曾经遇见的学姐,又看了一次宣传片,好吧,高大的宣传片拍得 实在是太成功了,我现在还记得global KU 和KU the future的宣传语,那个极具磁性的男性嗓音。宣传片真的很燃,真的是被打败 了。 其实当时非常纠结,因为大二下专业课任务非常重,我自己还有英汉双语翻译的二专课,几乎每天都是塞满的。后来纠结了很久, 还是在选课的最后一晚退掉了和这门课时间冲突的专业课,把这门课选上了,选上这门课的时候有种破釜沉舟的自我释放和破罐子破摔 的疯狂感。那个学期,一共选了28.5(本专业)+11(二专)的课程。整个人都是处于爆炸的状态。 只不过,爆炸之后,才会有好看 的烟花嘛。 真正的跨越,是要迈出第一步去尝试之后才会发现自己的人生的深度可以因为一个小小的选择而有这么大的不同。 上这门 课的时候精神是高度紧张和集中的,当时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过关,不集中的话教授讲课随时会听不懂,和教授的互动也是建立在听 懂的基础上的;课前需要按照课程大纲将要求的参考资料阅读理解提出自己的问题;课后需要对资料中的重要概念进行记忆。课程期中 是闭卷考试,期末是论文,期中考试之前和期末之前教授会从韩国飞到中国,和这边的中国学生见面交流。Workshop的时候教授会带 着在高丽最优秀的学生过来和大家一起上课,讨论问题,做pre。所以这门课的任务就是:平时上课+期中考试+期末论文 +workshop+参考资料阅读。的确不轻松,但是也不用害怕,有热情有付出我想是一定会有收获的。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很不轻松, 有时还会有被碾压的感觉,但是得到的锻炼和挣扎之后的成长是潜移默化、细水长流的。 苦尽甘来 接下来就是苦尽甘来的故事了。 期中考试之后,基本上能否被选拔上就已经敲定了。 高大和复旦的助教会帮助我们订机票、通知事项,高大这边的老师派邀请函给我 们,办签证,一步一步,水到渠成。高丽大学这边的老师和助教非常尽责,我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和麻烦,老师和助教让我们最大程度 地享受在高大的学习和生活。 夏令营开始的时候正好是复旦期末季,这也不需要担心。考完了在学校的试直接飞到韩国就可以了,可能 会错过第一天的开学典礼和前几天的课程,但是和教授沟通之后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过来的时候,上午考完了专业课的最后一门课, 下午就直接飞过来了,晚上在宿舍安顿好,第二天正好去上课。 一周的安排是这样的:在高丽大学,周一到周四是上课时间,你可以 根据自己选择的课程上课,安排课表,高丽大学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顶尖学府的教授开授课程,教授的阵容绝对不是盖的,完全可以根 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到最合适的课程,这些牛校的教授介绍、课程介绍都可以在高大夏令营的官网上查询,有来自斯坦福、康奈尔、宾夕 法尼亚等等的教授。由于专业,我自己选择的是文学相关的课程,是高丽大学韩流研究中心的一位教授上课。其实我倒更加推荐学弟学 妹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不要被专业和转学分束缚。 周五,上午是跆拳道、韩国传统厨艺和传统乐器的文化体验活动,下午是学校 组织的field trip,带领学生感受韩国多彩的地方文化,由学校为大家安排的Buddy带领大家分小组行动;周六周日是自由时间,搭着6 号线地铁可以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来到这里,你会遇见不一样的人,这些同你不一样的人形成你的生活圈,同你交往,形成了另外 一种的生活。 这边我遇见的一位教授,他会在早上开始上课的时候站在门口为学生开门,在你进入教室的时候第一时间跟你问好,他会 记住你来自哪个国家,用你那个国家的语言同你交流,暖暖地握着我的手,对我说,“谢谢你上我的课”;另一位教授,上课总是手里一 杯咖啡,讲得满头大汗,手把手教我们写论文的时候怎么找文献,怎么写注释,怎么在高大图书馆里搜索;教授们非常喜欢和你合影, 毕业典礼的时候等着你,合影的时候轻轻把手搭在你的肩上;我的韩语课老师,在我做pre的时候坐在后排一边记录一遍哈哈哈地笑, 憨憨的可爱;遇见的在高大念书的学姐,总是在第一线的学习和生活上帮助你,知道你在异国的难处,约好一起见面的地方还会贴心地 问你那个地方你认识吗,要不要一起去,总是很用功很用功地即使在暑假也在学习学习学习,永远不是去阅览室就是窝在图书馆,宛如 一根废柴的我真的是无地自容。 来到韩国之后,和你在复旦上的课程的教授也会一起吃饭,一起交流和沟通,大家围坐在一起,聊聊 天,谈谈近况。我的郑教授真的是个超级大暖男,他总是约我和南大的一个学姐一起去爬山,想要向我们介绍真正的首尔,但是后来因 为天气原因,没能如愿。最后一周,郑教授让他的一位研究生来高大接我们,带我们到他家附近他最喜欢的一家饭店吃饭,一起喝酒, 聊聊困惑,郑教授用筷子蘸着酒在桌子上写汉字,一边想,一边写。 我在复旦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的教授,因为课程一个问题没有讲清 楚,郑教授会站在路边等你走到他面前,继续跟你讲清楚;郑教授很用力地握住你的手,对你说,“来了韩国一定联系我”,有什么问题 随时写邮件给我。 我是多么幸运啊,遇见了这样优秀而温暖的人呀。 你会遇见不一样的人,看见不一样的世界,发现自己原来的生 活只是一个角落,只是照见了狭隘的阳光罢了。 你得走出去,学会突破你自己的原来的世界,发现,啊,原来可以是这样子的啊。你会 在心里默念。 高大,就是帮助实现你这个愿景的地方。 你的生活需要一次KUI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