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环〔2019〕119号-关于举办2019年度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活动暨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选拔赛的通知.pdf
重 庆 市 生 态 环 境 局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 庆 市 总 工 会 文件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重庆市委员会 重 庆 市 妇 女 联 合 会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渝环〔2019〕119 号 关于举办 2019 年度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大比武活动暨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 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选拔赛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 、经开区生态环境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总 工会、团委、妇联、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两江分局、 两江新区总工会、团工委、妇联、市场监督管理局: 按照生态环境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 — 1 — 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 6 部委《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 动的通知》 (环办监测﹝2019﹞35 号),市生态环境局、市人力资 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和市市场监管局决 定举办 2019 年度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活动暨第二届 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 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对重庆提出“两点”定位、 “两地” “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 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 文明思想,以练促学,以比促练,全面提高我市生态环境监测水 平,在广大生态环境监测人员队伍中营造扎实学习专业理论、刻 苦专研技术的良好氛围,打造全市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二、组织机构 市生态环境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共青 团市委、市妇联和市市场监管局共同定期举办全市生态环境监测 专业技术人员活动,成立大比武活动组委会及办公室,同时组建 专家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组委会人员名单见附件 1)。组委会办 公室设在市生态环境局监测处,负责大比武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日 常管理工作;专家委员会负责审定大比武活动的各项技术工作; — 2 — 监督委员会负责对大比武活动全过程的公正性进行监督。本次大 比武活动由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重庆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 站具体承办,重庆市渝北区生态环境局等单位协办。 三、大比武活动内容及安排 本次大比武活动分为生态环境监测综合比武(以下简称综合 比武)和辐射监测专项比武(以下简称专项比武) 。由市生态环境 局组织专家统一命题、统一评审、统一排名,确保比武公开、公 平、公正。鼓励生态环境部门、其他部门以及社会各级各类监测 (检测)机构积极报名。凡是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 、 近三年经营管理活动中无违法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从事生态环 境监测业务一年以上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各级各类监测 (检测) 机构均可参赛;代表监测(检测)机构参赛的人员,应当在本机 构工作满一年以上,且近三年无违规、违纪和违法不良记录,并 由所在单位出具其证明材料。 (一)综合比武类。 1.比武内容。 本次综合比武分为理论考试、现场操作两部分。理论考试主 要考核对生态环境监测形势与政策,以及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质 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综合评价等方面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掌握和熟悉情况;现场操作竞赛拟设以下 2 个项目:容量 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光度法测定水(海水)中六价铬。综 合比武技术方案见附件 2。 — 3 — 2.参赛人员。 理论考试: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各区县生态环境监测站、 其他部门以及社会各级各类监测(检测)机构自行选拔推荐符合 参赛条件的人员。 现场操作:理论考试成绩前 120 名的选手。 3.时间安排。 6 月 13 日下午 14:00 举行举行全市理论统一考试,具体安排 见附件 3;6 月下旬,组织开展现场操作竞赛,相关通知另行印发。 4.成绩计算。 个人总成绩按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和现场操作竞赛成绩(按 40%折算)之和计算。团体总成绩按参赛单位进入前 120 名选手 的个人总成绩之和计算。 (二)专业比武类。 1.比武内容。 本次专业比武分为理论考试、现场操作两部分。理论考试主 要考核对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综合评价、 辐射防护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和熟悉情 况;现场操作竞赛拟设以下 2 个项目:放射性表面污染定量测量、 应急监测。专业比武技术方案见附件 4。 2.参赛人员。 理论考试:市辐射站、各区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其他部门以 及社会各级各类监测(检测)机构自行选拔推荐符合参赛条件的 — 4 — 人员,每个机构至少 2 人参赛。 现场操作:理论考试成绩前 30 名的选手。 3.时间安排。 6 月 14 日上午 9:30 举行全市理论统一考试,具体安排见附件 5;6 月下旬,组织开展现场操作竞赛。相关通知另行印发。 4.成绩计算。 个人总成绩按理论知识考试和现场操作竞赛成绩之和计算; 团体总成绩按每个机构参赛人员总成绩前 2 名的平均值计算,未 进入现场操作竞赛的选手,现场操作成绩按 0 分参与计算。 四、重庆代表队的组建及参赛 (一)综合比武类。 7 月-8 月,对综合比武个人总成绩前 60 名的选手,开展集中培 训、考核,分批次淘汰,确定 5 名参加国家综合比武选手的名单;9 月-10 月上旬,对这 5 名选手开展第二轮集训。 (二)专项比武类。 7 月-8 月,对专项比武个人总成绩前 10 名的选手,开展集中 培训、考核,分批次淘汰,确定 4 名参加国家专项比武选手的名单; 9 月-10 月上旬,对这 4 名选手开展第二轮集训。 10 月 21-23 日,按照生态环境部要求,组建重庆代表队,参 加第二届全国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 五、奖励办法 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 5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次活动先进个人和单位进行奖励。 1.对获得综合比武个人总分前 10 名以及专项比武前 3 名的选 手,给予本届大比武活动一等奖;对获得综合比武个人总分 11—30 名以及专项比武总分 4—10 名的选手,给予本届大比武活 动二等奖;对获得综合比武个人总分 31—60 名以及专项比武总 分 11—20 名的选手,给予本届大比武活动三等奖;出现个人成绩 相同时,并列获得相应等次奖项,一等奖第一名成绩相同时,现 场操作竞赛成绩高者为第一名。 2.对获得综合比武团体总分 1-3 名、专项比武总分第 1 名的 代表队,给予本届大比武活动团体一等奖;对获得综合比武团体 总分 4-10 名、专项比武总分第 2-4 名的代表队,给予本届大比武 活动团体二等奖;对获得综合比武团体总分 11-20 名、专项比武 总分第 5-10 名的代表队,给予本届大比武活动团体三等奖;出现 团体成绩相同时,并列获得相应等次奖项。 3.根据大比武活动的组织和成效,对组织有力、成效显著的 10 个区县(自治县)生态环境部门,给予优秀组织奖;对 2-3 个 组织保障有力、贡献突出的承办、协办单位,给予特别贡献奖。 4.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破格条件: (1)对获得国家综合比武和专项比武个人一、二、三等奖选 手,由所在区县和单位推荐破格申报评定上一级专业技术职称。 (2)对获得我市综合比武和专项比武个人一等奖的选手,可 提前 3 年申报评定上一级职称,免论文发表要求。 — 6 — (3)对获得我市综合比武和专项比武个人二等奖的选手,可 提前 1 年申报评定上一级职称,免论文发表要求。 (4)对获得我市综合比武和专项比武个人三等奖的选手,在 申报评定上一级职称时,免论文发表要求。 5.对全国综合比武和专项比武个人奖获得者、全市综合比武 个人一等奖第一名和专项比武个人一等奖第一名并符合推荐条件 的选手,由选手所在区县(自治县)总工会在次年度五一集中表 彰时,向市总工会按程序优先推荐“重庆五一劳动奖章” 。对获得 综合比武和专项比武一等奖的青年选手,符合申报条件的,优选 6 人,由选手所在区县(自治县)团委在次年度向团市委优先申 报“重庆市青年岗位能手” ;对获得综合比武一等奖和专项比武一 等奖的女选手,符合申报条件的,按程序向市妇联推荐参评重庆 市“巾帼建功标兵” 。 6.对于获得大比武活动团体一等奖的参赛单位,符合申报条 件的,按程序向市妇联申报次年度重庆市“巾帼文明岗” 。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相关单位、区县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充分 调动环境监测人员积极参与,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良 好环境和氛围。各参赛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具体实施方案, 做好组织发动、培训考核和推荐。请各参赛单位于 6 月 3 日前反 馈参赛选手登记表(附件 6)和参加人员汇总表(附件 7) 。 — 7 —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各区县(自治县)生态环境部门要坚持理论与实作结合、练 兵与比武结合、活动与日常结合,以“严、真、细、实、快”的 工作作风,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进 一步掀起学习环境监测基础理论和钻研环境监测技术的热潮,全 面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加强宣传,树立典型。 各相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大比武活动的实 施情况,扩大活动影响,树立良好形象。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环保、 了解监测,推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七、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重庆市生态环境环境局 生态环境监测处 汤敏 电话:023-89181932 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业务发展科 杨海蓉 电话:023-88521221 电子邮箱:cqhkyzgb@126.com 附件:1. 2019 年度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活动暨 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选拔 赛组委会成员名单 2. 2019 年度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 武技术方案(综合比武) 3. 综合比武理论考试具体安排 — 8 — 4. 2019 年度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 武技术方案(专项比武) 5. 专业比武理论考试具体安排 6. 大比武活动参赛选手登记表 7. 大比武活动参加人员汇总表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总工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重庆市委员会 重庆市妇女联合会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年 5 月 28 日 — 9 — 附件 1 2019 年度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活动 暨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 大比武选拔赛组委会成员名单 一、比武活动组委会 (一)人员组成。 主 任: 辛世杰 委 员: 曹巨辉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市生态环境局副巡视员 周 平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王 平 市总工会副主席 谭涵之 共青团重庆市委党组成员、副书记 李真真 市妇联副主席 王戈阳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二)主要职责。 负责本届大比武活动的领导工作,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审定 大比武定活动实施方案和参加国家比武选手名单。 二、组委会办公室 (一)人员组成。 主 任: — 10 — 曹巨辉 市生态环境局副巡视员 成 员: 张 懿 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处处长 吴云和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 人员管理处副处长 张伟军 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部长 刘文洋 共青团重庆市委青少年发展与权益 维护部部长 向敏青 市妇联妇女发展部部长 周 雪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证认可监督管 理处处长 向 阳 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人事处处长 任 利 市生态环境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处 处长 苟 渊 市生态环境局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处 吕建明 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罗财红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 吴 忠 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站长 段成海 渝北区生态环境局局长 曾 咺 市生态环境监测协会秘书长 (二)主要职责。 组委会办公室负责大比武活动的具体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 作。负责组建专家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等,指导本次大比武活动 — 11 — 技术责任单位和大比武活动保障负责单位的工作。 三、专家委员会 (一)人员组成。 主任委员: 罗财红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 委 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12 — 员: 张卫东 杨三明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 翟崇治 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 周 谐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委委员 杜恒雁 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副站长 潘光伟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总工 卢 益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总工 杨清玲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总工 郭 平 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副总工 李衣维 市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副总工 钟成华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 李贤良 重庆海关技术中心教授 周雅琳 重庆市第二师范学院教授 刘跃晨 重庆市水利局水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 孙 军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 张 镝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教授 李 炜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教授 (二)主要职责。 负责本届大比武活动的技术审定和技术争议的仲裁工作。具 体包括: 1.负责制定《理论考试评分细则》及《现场操作竞赛评分细 则》 ; 2.负责核实大比武结果; 3.负责大比武过程中技术争议的仲裁; 4.对优秀选手组织开展集中培训; 5.完成组委会办公室交办的其它工作。 四、监督委员会 (一)人员组成。 主任委员: 涂兴渝 市生态环境局驻局纪检监察组副 组长 委 员: 郭 乐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 人员管理处 陈 琳 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副部长 刘华婷 共青团重庆市委青少年发展与权 益维护部副部长 陈晨蓉江 市妇联妇女发展部副部长 杜 洋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证认可监督 管理处副处长 — 13 — 黎俊伯 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监测处副 处长 谈 贇 市生态环境局核与辐射安全管理 处副处长 秦发廷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 (二)主要职责。 负责对本届大比武活动全过程的公正性进行监督。具体包括: 1.对本届大比武活动相关技术的公正性进行监督; 2.对参加本届大比武活动的选手参赛资格审核进行监督; 3.对本届大比武活动理论知识考试和现场操作竞赛公正性进 行监督; 4.对本届大比武活动的最终审核结果进行监督; 5.完成组委会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 — 14 — 附件 2 2019 年度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专业 技术人员大比武技术方案 (综合比武) 为做好 2019 年度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 (综合比武)活动,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第二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 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制定本方案。 一、理论知识考试方案 (一)考试要求及重点内容。 1.基本要求。 本次考试重点在于考核对生态环境监测形势与政策,以及生 态环境监测技术、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综合评价等方面基本概 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熟悉情况。 2.考试范围。 考试内容涵盖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大气、温室气体、 声、 固体废物、土壤、生态(含生物)等要素,涉及生态环境质量监 测、污染源监测和环境应急监测等领域,覆盖手工监测、现场监 测、在线自动监测及遥感监测等监测手段。 3.重点内容。 主要内容包含生态环境监测形势与政策、生态环境保护基本 知识、生态环境监测基础知识、生态环境监测相关质量标准、生 — 15 — 态环境监测分析技术方法及技术规范、生态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 质量控制知识、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与评价技术方法等。 其中监测技术方法、质量管理技术要求、综合评价技术方法的具 体内容如下: (1)监测技术方法。 掌握地表水、气、土和污染源监测的布点、采样、样品保存 及运输的基本内容;实验室基本知识;容量分析的原理及应用;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及其应用。熟悉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及地表水自动监测技术方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的 基本原理和应用;应急监测技术方法;环境噪声点位布设及监测 技术方法;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处理方法。了解海水、地下水、固 废和生物样品采集要求;温室气体监测技术方法;液相色谱法和 离子色谱法的特点和应用;生物监测方法和生态遥感监测手段。 (2)质量管理技术要求。 掌握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基本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概念 和基础知识。熟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通用要求和生态环境监 测机构补充要求;生态环境监测全过程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 术措施和应用。了解常用数理统计基础知识。 (3)综合评价技术方法。 掌握水质监测、大气监测报告的类别和特点;环境质量监测 报告的基本内容。熟悉综合评价适用的相关环境标准;应急监测 — 16 — 报告的特点和应用;环境质量综合分析方法。了解报告管理的基 本程序和要求;生态环境监测报告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考试形式和题型。 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 120 分。题 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分析 和论述题等。 (三)评分方法。 考试结束后,由阅卷入员根据试题答案和评分细则,在监督 委员会的监督下,对每名参赛选手的答卷进行统一评判。 (四)主要参考资料。 考试主要参考资料包括当前生态环境监测相关形势政策类文 件、现行标准规范、分析方法类书籍等,具体如下: 类别 序号 1 形势政策 2 3 4 现行相关 标准和技 术规范 1 2 名 称 备 注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国办发[2015] 56 号) 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 制度 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办发 [2016]63 号) 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 量的指导意见(厅宇[2017]35 号) 国家和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生态环境监 测的工作要求 质量标准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 -2017);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土壤环 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 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规范和质量保证 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 17 — 类别 序号 3 4 名 称 备 注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 机构通用要求(RB/T 214-2017)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 审补充要求(国市监检测[2018]245 号) 原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第四版(增 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补版).中环境科学 出版社,2002. 原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第四版(增 2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补版).中环境科学 出版社,2003. 参考书籍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上册、 第四版.中国环境 3 下册) 出版集团, 2015(上 册)2018(下册). 中国环境监测 4 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基础理论考核试题集 站.中国环境出版 集团,2018. 注:标准还包括其修订单和补充说明;监测分析方法以国标、行标方法为首选方 法,但不作为唯一方法。 二、现场操作竞赛方案 (一)竞赛项目。 为体现生态环境监测五个统一,并基于环境要素较全面、监 测分析方法类别广泛、竞赛项目为日常工作中重点及难点项目、 能切实反映人员的技术水平、所需各种条件易于保障、对现场人 员及环境影响小等原则,现场操作竞赛拟设以下 2 个项目,每个 项目满分 100 分: 1.容量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 方法依据: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酸性法) (GB/T 。 11892-1989) 备注:高锰酸盐溶液允许提前配制。 — 18 — 2.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铭 方法依据:水中六价络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67-87) (二)竞赛时间。 每个比武项目的时间为 150 分钟。 (三)评分方法。 现场操作竞赛评分依据主要以样品分析的准确性为主,辅以 考查参赛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及原始记录、结果报告的规范性。具 体评分细则另行制定。比武期间,现场设有监督员。比武队员一 经发现有违纪行为,由监督员带离比武现场,该违纪人员的本项 比武成绩按零分计算。 (四)现场操作竞赛物资准备。 1.组委会提供物资。 实验场地、外接电源供给、排风、洗涤用水、废液桶、考核 样 (不含内标) 。 2.禁用物资。 各种文字材料、设备服务模块、移液枪等自动、半自动移液、 配液及滴定等实验装置。 3.自带物资。 除组委会提供的物资外,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器皿量器、纯 水、试剂材料、记录、标签、计算器等其他物资均由各代表队自 行准备。 — 19 — 附件 3 综合比武理论考试具体安排 一、理论考试时间 2019 年 6 月 13 日下午 14:00——16:30 二、理论考试地点 银鑫世纪酒店(银鑫世纪酒店线路图见附件 3-1) 三、参赛人员 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各区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其他部门以 及社会各级各类监测(检测)机构自行选拔推荐符合参赛条件的 人员。 四、其他事项 (一)答题用相关文具、计算器等由参赛选手自行准备。 (二)参赛选手的食宿自行安排。 (三)理论考试为闭卷考试,选手按编排的考号就座,并将 身份证放于课桌的左上角,以备监考老师查验。 (四)参赛选手 13:40 进入考场,无故迟到超过十五分钟(从 正式竞赛时间 14:00 算起),取消竞赛资格,作缺考处理。竞赛进 行三十分钟后,选手方可离开考场。 — 20 — 附件 3-1 银鑫世纪酒店线路图 公交车:608 路车-宝桐路站下车, 轻轨:3 号线-回兴站下车。 酒店前台电话:023-66558888 酒店联系人:徐辉 电话:13911311149 — 21 — 附件 4 2019 年度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专业 技术人员大比武技术方案 (专项比武) 为做好 2019 年度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 (专项比武) ,制定本方案。 一、理论考试 (一)考核的要求和重点内容。 1.基本要求。 本次考试内容涵盖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综合评价、辐射防护等方面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包括辐射环境监测和辐射防护,包括辐射环境质量 监测、辐射设施监督性监测、辐射环境应急监测以及辐射环境监 测相关安全与防护等领域。 3.考试重点内容。 主要内容包含辐射环境监测与辐射防护相关基础知识,辐射 环境监测相关安全和防护标准,辐射环境采样、监测技术方法及 技术规范,辐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知识,辐射环境监 — 22 — 测数据综合分析与评价方法等。其中基础知识、监测技术方法、 质量管理技术要求、综合分析评价技术方法的具体内容如下: (1)基础知识。 掌握电离辐射与辐射防护基础知识;实验室基本知识。了解 电磁辐射基础知识。 (2)监测技术方法。 熟悉实验室放射性分析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掌握 X、γ空气吸 收剂量率、表面污染、空气中氡等现场监测技术方法;辐射环境 监测布点,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制备等;辐射环境质量监测、 辐射设施监督性监测和辐射环境应急监测方案的制定。熟悉辐射 环境应急监测技术方法;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技术方法;电离 辐射环境监测中放射性物质的化学分离方法;辐射环境监测数据 处理方法。了解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技术方法。 (3)质量管理技术要求。 掌握质量管理基本要求;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熟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通用要求和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补充要 求;辐射环境监测全过程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和应用。 了解常用数理统计基础知识。 (4)综合分析评价方法。 掌握辐射环境监测报告的基本内容。熟悉综合评价适用的相 关标准;核与辐射事件辐射后果评价方法。了解报告管理的基本 — 23 — 程序和要求。 (二)考试形式和题型。 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 120 分。题 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计算题等。 (三)评分方法。 考试结東后,由阅卷人员根据试题答案和评分细则,在监督 委员会的监督下,对每名参赛选手的答卷进行统一评判,并对考 试成绩进行统一排名。 (四) 参考标准及书籍。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 现行辐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规范和质量保证与质量控 制技术规范。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证能力评价 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 (RB/T214-2017)及相关文件要求。 电离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潘自强主编 原子能出版社)2007 其它辐射防护、监测相关书籍。 二、现场监测竞赛 参赛人员:理论统考成绩前 30 名的选手。 参加竞赛的个人及单位自行携带测量仪器,如α、β测量仪、 γ能谱仪、X、γ剂量仪等。承办方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帽子、眼 — 24 — 镜、围脖、衣服、手套、个人计量片等)及其他辅助用品。 (一)放射性表面污染定量测量。 放射性表面污染定量测量方法依据:表面污染测定 第Ⅰ部分: α发射体和β发射体(Eβmax>0.15MeV) (GB/T14056.1-2008) 。 放射性表面污染定量测量考核内容:设备的选择和使用、设 备的原理、监测规范性、原始记录填写、表面污染计算、污染控 制。放射性表面污染定量测量时间与报告记录填写时间总共限定 为 10 分钟。原始记录表可按需要填写,记录纸由现场提供。放射 性表面污染定量测量满分 20 分。 (二)应急监测。 应急监测模拟γ放射源丢失处于未知环境,放射源外有屏蔽体 并有窗口控制开关,放射源放置在指定区城内,由遮掩物遮盖, 通过规范应急监测,判断放射的核素类别和处于的位置。应急监 测方法依据可参考重庆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IAEA 应急时通用 监测程序(IAEA-TECDOC-1092)。应急监测考核内容:设备的选 择和配备、监测规范性、核素识别、位置判断、原始记录填写。 应急监测作业时间限定 20 分钟。原始记录表可按需要填写,报告 版式现场提供。应急监测满分 60 分。 — 25 — 附件 5 专业比武理论考试具体安排 一、理论考试时间 2019 年 6 月 14 日上午 9:30-12:00 二、理论考试地点 银鑫世纪酒店(银鑫世纪酒店线路图见附件 3-1) 三、参赛人员 市辐射站、各区县生态环境监测站、其他部门以及社会各级 各类监测(检测)机构自行选拔推荐符合参赛条件的人员。 四、其他事项 (一)答题用相关文具、计算器等由参赛选手自行准备。 (二)参赛选手的食宿自行安排。 (三)理论考试为闭卷考试,选手按编排的考号就座,并将 身份证放于课桌的左上角,以备监考老师查验。 (四)参赛选手 9:10 进入考场,无故迟到超过十五分钟(从 正式竟赛时间 9:30 算起),取消竟赛资格,作缺考处理。竟赛进 行三十分钟后,选手方可离开考场。 — 26 — 附件 6 大比武活动参赛选手登记表 参赛队名称: 比武类别: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毕业院校 所学专业 从事专业 工作时间 专业技术职称 身份证号码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手机 区县生态环境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部门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27 — 区县总工会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区县共青团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区县妇联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部 门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说明:选手报名时须提交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和二寸彩色照片一式两份,照片反面注 明区县或机构名称,姓名,登记报名表单张纸正反打印。比武类别处填报综合比武或专 项比武。 — 28 — 附件 7 大比武活动参加人员汇总表 参赛队名称: 姓 名 年 龄 性 别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比武类别 联系方式(手机) 备注 备注:1.本表于 6 月 3 日前反馈至电子邮箱:cqhkyzgb@126.com 2.领队及司机请在备注栏注明 — 29 — 抄送: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市辐射站。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 — 30 — 2019 年 5 月 28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