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高信芬—缅怀恩师吴征镒先生.pdf

紫玫瑰rose2 页 1.635 MB下载文档
高信芬—缅怀恩师吴征镒先生.pdf高信芬—缅怀恩师吴征镒先生.pdf
当前文档共2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高信芬—缅怀恩师吴征镒先生.pdf

IN MEMORY OF WU ZHENGYI 缅怀恩师吴征镒先生 高信芬 (196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生物标本馆馆长,研究员。 我在大学期间对学校以外的事情很是孤陋寡闻,对校外的植物系统分类学专家,除了我们使 用的植物学教材编写人,知道名字的也就是植物学教材中提到的吴征镒院士和俞德浚院士了。1985 年研究生扩招,招生名额比上一届名额增加了不少,但是我记得俞德浚院士那年还是只招收一名研 究生,而吴老招收6名,研究方向是云南植物区系研究和重要科属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当时我对植 物区系的概念一无所知,更别说研究了,然而1983年我在植物分类学报上阅读了路安民老师介绍 Dahlgren分类系统的文章,才使我在报名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系统分类学的方向,也是在报名 以后才借书来学习植物地理学这门必考的专业课程,也很幸运地考上了,面试的时候没有见到吴 老,人事处的老师直接把我带到了陈介老师的办公室,是陈介和李锡文两位老师面试的,具体指导 老师是陈介老师。 吴老考我拉丁文,促进我的拉丁语学习 8月底报到后,陈介先生带我去见了吴老,吴老简单地了解了一下我的情况,也了解到我在大 学里没有学过植物学拉丁文。我们第一年是在云南大学学习基础课程,在所里的时间很少,因此第 一年也没能见吴老几次,后来每次见面的时候吴老都要考我拉丁文(吴老那时腿脚不太方便,平常 不在标本馆,只是在需要看标本的时候才会来标本馆)。我很清楚地记得吴老考我的第一个单词是 纪 念 文 集 Impatiens,问我是什么意思?我不知道,他告诉我是没有耐心的意思,指凤仙花果实一碰就弹裂开 来。我前面有杨亲二和孙航两位师兄熟练地掌握了植物学拉丁文,我对此却是白纸一张,于是我拼 命地记拉丁单词,希望以后老师考我的时候我能回答上来。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又问了我一个单词是 palustris,我还是不知道,内心感到很羞愧,不过吴老还与上次一样,耐心地向我解释了单词的意 思,却并没有任何不悦或者批评我,这样直到第六次考我的时候,我才能回答上来,以后他便不再 考我拉丁词了。大多数植物学名的种加词都代表了该物种的一个形态学特征或者生境,或者以地名 命名,再或者以人名命名,知道种加词的意思以后就比较容易识别物种了。 植物区系研究学习 在昆明我的研究方向是系统分类,但也从吴老那里学习到不少植物区系研究的方法和原理。第 一次系统的学习是在1986年夏季,昆明植物所在贵阳举办了大约一个月的植物区系地理的培训班, 吴老主讲,担任助教的老师是李锡文、陈介、李恒三位研究员,以及云南大学的孙必兴教授,其他 的老师来了多少我是记不清了,这次学习给我非常深的印象,第一次知道了植物区系研究该怎么 做。那段时间正值中央电视台播放《红楼梦》,吴老是红楼迷,而当时宾馆的住宿条件不怎么样, 吴老的房间里没有电视机,我们每天在晚餐后都要先替吴老在会议室占好座位,在播放的时候请吴 26 老过来看。在大一的时候我曾看过《红楼梦》小说,只是快读了一遍,几年过去后对该书的很多情 生活和工作学习上的关心 我在昆明工作的时候,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在上海财大上研究生,我苦于如何为他 找工作,有一次在陪同吴老下班的时候闲聊,无意中谈起了这件事,吴老得知他学的专业是数量经 济以后,就建议先去云南省计经委或经济研究所联系一下,并问我是否需要他写封信去,我决定先 去了解一下再说。我拿着老公的求职简历去联系,还真是对了,对方单位愿意接收,只是我老公是 个孝子,考虑到昆明的海拔高,他妈妈的高血压比较严重,就放弃了昆明而选择了四川省计委的经 济信息中心。而我也在结婚后于1992年1月离开了昆明,到了现在的成都生物研究所工作,并在随 后的几年里一直没有什么科研项目,只是在标本馆里看标本,开始为四川植物名录收集整理资料。 在我心里一直觉得愧对吴老的关心和期望。除了在1993年吴老到访成都生物所时我陪同吴老在生物 所老标本馆里看了一天的标本外,再到昆明的时候已经是1996年吴老的80寿辰了,吴老生日过后几 天,我老公也带着两岁的女儿来到昆明,一起拜见了吴老,那天吴老特别高兴,亲了亲我可爱的女 儿,这一幕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 只是到了我女儿上了小学以后,我去昆明的次数才陆续多了起来,几乎每年都会去一次,每次 去到昆明都一定要去看望吴老、陈介老师,还有一直对我关心备至的李恒老师,常见吴老拿着放大 镜看资料和写作。2002年我去看望吴老的时候,吴老特意吩咐小杨把他刚刚完成的《中国被子植物 科属综论》书稿拷贝给我,并让我到成都后拷一份给唐亚。我大概是昆明所外第一个拜读此书的弟 子吧,可见吴老对所外弟子在学术上的关心! 2004年7月众弟子为吴老庆祝米寿,我幸得参加。但到2011年吴老95岁生日的时候,众弟子给 吴老祝寿时,很遗憾我从7月1日到8月20日有一个西藏的考察,主要是采集蔷薇属植物的居群样品 和西藏植物多样性的补充调查,从四川乡城经香格里拉去西藏,沿喜马拉雅山脉从东到西,一直到 了日土,后来又去了藏北。吴老生日那天我从波密到林芝,记得中午时我在色季拉山上给吴老打了 纪 念 文 集 一个电话祝寿。后来再见吴老已经是2013年他住在医院里的时候了。我本来是想着在吴老98岁的时 候再去昆明给吴老祝寿,很可惜今年他的98岁生辰,我只能以此文缅怀。 28 2009年5月看望吴先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