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亚洲史的方法(2019目录).pdf

破碎之光perplexe5 页 411.626 KB下载文档
亚洲史的方法(2019目录).pdf亚洲史的方法(2019目录).pdf亚洲史的方法(2019目录).pdf亚洲史的方法(2019目录).pdf亚洲史的方法(2019目录).pdf
当前文档共5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亚洲史的方法(2019目录).pdf

“亚洲/东亚史的研究方法” (复旦大学.2019 年秋季学期) 【说明】 本学期的这一博士生课程,主要围绕的是“亚洲/东亚”、 “历史”尤其是“文 化史”的问题,以三个单元约十讲,结合若干具体历史与文献案例,讨论亚洲 史(东亚史)研究的立场、方法与史料。 本课程的计划和要求: (1) 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各占一半,每位选修者需要准备一次课堂发言, 所有选修者均需要参加讨论。 (2) 请注意课程大纲所开列之参考论著及文献,要求选修者尽可能阅读 (至少大体浏览或选择其中部分精读),以便加深对课程之理解。 (3) 选修者在学期中,需交两篇亚洲/东亚史相关论著的书评或读书札记 (1000-2000 字,评论书目另发) ,学期末需交一篇 2000-3000 字 的报告,两者各占分数的 50%。 第一单元:导论:东亚/亚洲史的可能性 【如何处理区域史、国别史和全球史之间的关系?】 第一讲,从“元寇/蒙古襲來”事件說起 第二讲,东亚史研究的可能性 第三讲,亚洲/东亚史的研究方法 【阅读论著】 葛兆光《結論:预流、立场与方法》,载《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 的历史论述》,北京:中华书局,2011。 葛兆光《借邻居的眼睛重新打量东亚与中国——有关中国大陆朝鲜燕行 文献研究的评述与思考》,载《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 , 北京:中华书局,2014。 葛兆光《一国史与东亚史》,载《中国文化研究》 (北京)2016 年冬季号。 【日】宫崎市定《亚洲史论考》三册,张学锋中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日】上田信《海与帝国:明清时代》 (讲谈社中国史之一) ,广西师大 出版社,2014。 【美】斯图亚特·戈登(Stewart Gordon) 《極簡亞洲千年史:當世界中心 在亞洲(618-1521)》 ,馮奕達中譯本,湖南文藝出版社,2017。 【美】罗兹.墨菲《东亚史》,林震中译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魏凤莲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日】杉山正明《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与世界史的大转向》 (周俊 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武安隆、熊达云《中国人の日本研究史》 (アジアのなかの日本歴史 12, 东京:六兴出版,1989) 【美】康灿雄《西方之前的东亚:朝贡贸易五百年》 (陈昌煦译,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16) 【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 济圈》 (朱荫贵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日】冈田英弘《世界史的诞生:蒙古的发展与传统》 (陈心慧译,台北: 广场出版,2013) 【美】司徒琳编《世界时间与东亚时间中的明清变迁》(中译本上下册, 三联书店,2009) 【美】Pamela K. Crossley, Helen F. Siu and Donald S. Sutton ed..:Empire at the Margins: Culture, Ethnicity, 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6) 【美】Peter C. Perdue: 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美】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美】狄宇宙(Nicola Di Cosmo) 《古代中国与其强邻:东亚历史上游牧 力量的兴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美】巴菲尔德(Thomas J.Barfield)《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 (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Mr. Selden’s Map of China: The Spice Trade, a lost Chart and the South China Sea,Bloomsbury Press,2013;中文本: 《塞尔登 先生的中国地图——香料贸易、佚失的海图与南中国海》 (黄钟宪中译本,台北: 联经出版公司,2015) 。简体字本《塞尔登的中国地图——重返大航海时代》 (刘 丽洁中译本,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第二单元:东亚/亚洲史研究的学术史:以明 治、大正日本东洋学为中心 【亚洲/东亚史的研究风气,是从欧洲、日本开始的,逐渐形成潮流,那 么,这一亚洲/东亚史的研究潮流产生的背景、意义和问题是什么?】 第一讲:“明治維新”与日本“东洋学”之兴起 第二讲:日本東洋史學者及二十世紀中國所受日本之影響 第三讲:个案:近代东西学术中之南海及东南亚研究 【阅读论著】 葛兆光《边关何处——从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日本满蒙回藏鲜之学的背景 说起》 ,载《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北京:中华书局,2011。 冯承钧《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西学与中外交通部分) ,载《冯承钧学术 著作集》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王古鲁《最近日人研究中国学术之一斑》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附录”部分: “明治维新以来日人研究中国学术之趋势” 】(上海:生活书店,1936) 。 王古鲁译《塞外史地论文译丛》 (商务印书馆,1938;山西人民出版社重印 本,2015) 。 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第一卷,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李孝迁编《近代中国域外汉学评论萃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桑原骘藏《中国学研究者之任务》,中译本,载《新青年》3 卷 3 期。 石田干之助《欧美における支那研究》(东京:创元社,1942)。 高田时雄编《东洋学の系谱(欧米篇)》 (东京:大修馆书店,1996)。 方豪《中西交通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重印本,2008)。 向达《中西交通史》 (商务印书馆,1934) 。 第三单元:文献资料:以东亚汉文资料为中 心 【有关东亚与中国的朝鲜、日本和越南汉文文献,尚没有特别好的整理、 利用和研究。如何看待这些庞大的、出自异域的文献?】 第一讲:为什么要关注域外史料? 第二讲:有关东亚与中国的日本文献举例【附说:明清中国有 关日本的文献举例】 第三讲,有关东亚与中国的朝鲜史料举例【附说:明清中国有 关朝鲜的文献举例】 第四讲:朝鲜通信使汉文文献、有关琉球的汉文文献及越南有 关中国的汉文文献简介 【阅读论著】 葛兆光:《文献概说:关于朝鲜、日本文献中的近世中国史料》,《想象 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第一章,北京:中华书局,2014。 1-26 页。 葛兆光:《文化间的比赛:李朝朝鲜通信使文献的意义》(《中华文史论 丛》2014 年第 2 期) 。 裴英姬: 《燕行录研究史回顾》(《台大历史学报》43 期,2009 年 6 月) 夫马进《燕行使与通信使》,(伍跃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左 江: 《燕行录全集考订》 (载《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四辑,中华书 局,2008) 王勇、孙文: 《华夷变态与清代史料》 (《浙江大学学报》38 卷 1 期,2008) 徐凯:《朝鲜<同文汇考>中的清代史料及其价值》 赖永祥《一部中琉关系史料——历代宝案》 ( 《大陆杂志》第十卷十二期, 1955) 刘志强《有关越南历史文化的汉文史籍》 ( 《学术论坛》总 203 期,2007 年 12 月) 吴政纬《从中朝关系史看明清史研究的新面向——以<燕行录>为中心》 (《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第 51 期,2014 年 6 月) 【参考文献】 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100 册(韩国首尔: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 所,2001)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越南汉喃研究院编《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25 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成均馆大学大东文化研究院合编《韩国汉文燕行 文献选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朝鲜通信使文献选编》5 册(上海:复旦大学 出版社,2015) 金庆门《通文馆志》(首尔,首尔大学校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影印本, 2007) 辛基秀、仲尾宏编《善邻と友好の记录:大系.朝鲜通信使》8 册(明 石书店,1993) 瑞溪周凤《善邻国宝记》(田中健夫编《新订善邻国宝记、续善邻国宝 记》,收入“译注日本史料” ,东京:集英社,1995) 策彦周良《入明记》 (牧田谛亮编《策彦入明记の研究》上下册,京都: 佛教文化研究所,1955)。 《华夷变态》 ( “东洋文库丛刊”第十五上,东京:东方书店再版,1981) 《大越史记全书》 (陈荆和编校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8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