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向“最美奋斗者”李向前同志学习的通知》(郑州铁院党〔2019〕82号).pdf
中国共产党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文件 郑州铁院党〔2019〕82 号 中共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关于开展向“最美奋斗者”李向前同志学习的通知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校属各单位: 2019 年 9 月 25 日,“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 会堂隆重举行,278 名个人、22 个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 号。为了落实学校《关于印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 育工作方案〉的通知》 (郑州铁院党〔2019〕75 号)有关要求, 校党委决定在全体师生中开展向“最美奋斗者”李向前同志学习 的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对“最美奋斗者”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作 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 等组织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评选表彰新中国成立 以来涌现的英雄模范。这对学习英雄事迹、培育时代新人、走好 新时代长征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强调,在我国社会主义革 - 1 - 命、建设、改革的非凡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奋斗者顽强拼搏、不 懈奋斗,涌现出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他们用智慧和汗水、 甚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书写了可歌 可泣的壮丽篇章。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模范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学 习。要广泛宣传“最美奋斗者”的先进事迹,弘扬英雄模范忠诚 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传承爱国奋斗精神,奏响新中国奋斗交响 曲,高唱新时代奋斗者之歌,用英雄模范的感人故事激励全党全 国各族人民坚守爱国情怀、坚定奋斗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李向前,党的十九大代表,1995 年毕业于我校内燃机车专 业,现任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 内燃机车钳工。从事铁路机车检修 24 年,累计检修机车 5236 台, 维修、复检内燃机车 12360 台,全部达到了“零故障、零问题、 零疏漏”的标准,创造了享誉全国铁路的“三零”纪录。先后荣 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铁路“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带头人、全 国铁路技术能手等称号。2019 年,李向前同志被授予“最美奋 斗者”称号。学习李向前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忠诚、矢志不 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把初心使命转化为 埋头苦干、开拓创新的自觉行动;学习他追求卓越、技能报国的 伟大情怀,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融入工作实际,努 力践行“大国工匠”精神;学习他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奋斗精 神,不向困难低头,勇于迎接挑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 的业绩,实现人生价值。 二、总体要求 - 2 - 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紧围绕学习贯 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紧扣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学习以李向前为代表的 “最美奋斗者”的先进事迹,以“最美奋斗者”为榜样,始终做 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定践行者,做新时代长征路上的不懈奋斗者, 建功新时代,奋发新作为,凝心聚力推进学校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学习安排 1.认真学习先进事迹。认真抓好自学,全校党员干部师生员 工要认真学习李向前同志的先进事迹,同时,深入学习全国 278 名个人、22 个集体“最美奋斗者”的先进事迹及其奋斗精神, 在学深悟透、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 (责任单位:党委宣 传部、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2.开展中心组集中研讨交流。校处两级领导班子围绕爱国主 义、理想信念、担当奉献等,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进行集 中研讨交流,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各 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3.开展教职工主题学习活动。按照校党委统一部署,各党总 支、直属党支部组织教职工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教学技能竞 赛、练功比武等形式,引导教职工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在奉献 教育的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责任单位:各党总支、直属党 支部) 4.开展学生主题学习活动。响应校党委号召,在全体学生中, 以“向最美奋斗者学习,争做铁院新时代奋斗者”为主题,举办 演讲比赛、召开主题班会、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等,引导广大学生 - 3 -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以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 神,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责任单位:团委、各 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5.开展主题宣讲。邀请最美奋斗者李向前等,到校开展爱国 奋斗精神主题宣讲,引导广大师生将爱国奋斗精神内化于心、外 化于行,进一步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做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定践行者,做新时代长征路上的不懈奋斗 者。(责任单位:党委宣传部) 6.培育选树先进典型。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大力挖掘、 及时培育选树“铁院新时代奋斗者”教工党员先进典型;学生工 作部、团委积极选树“铁院新时代奋斗者”优秀学生党员典型, 激励广大师生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建功新时代,奋发新作为。 (责 任单位: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团委、各党总支、直属党支 部) 四、学习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结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关要求,迅速对本次学习进 行专门研究部署,细化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落细本次 学习活动各项任务。 2.周密安排,突出学习实效。各级党组织要结合学校及本单 位实际,发扬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学习同部署安排各项 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中思、学中用、学中干,把学习成效转 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扎实行动。 3.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网、 “两微一端” 等新媒体大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 - 4 - 用,宣传展示学习成效。引导广大学生践行工匠精神,努力成长 成才;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教师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争做郑州铁 院新时代的奋斗者,为实现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 贡献。 附件:1.李向前先进事迹简介 2.【身边的大国工匠】 “望闻问切”给火车头“诊病” 3.培养新时代铁路人需要“高速重载” 4.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带头人-李向前:追寻攀登 者的足迹 中共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19 年 9 月 29 日 - 5 - 附件 1 李向前先进事迹简介 李向前,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 年 9 月出生,河南登 封人。1995 年毕业于我校内燃机车专业,现任中国铁路郑州局 集团有限公司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内燃机车钳工,全国铁路 首席技师,国家铁路集团“李向前机车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负 责人。1995 年 8 月参加工作,从事铁路机车检修 24 年,累计检 修机车 5236 台,维修、复检内燃机车 12360 台,全部达到了“零 故障、零问题、零疏漏”的标准,创造了享誉全国铁路的“三零” 纪录。其工作室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本人先后荣获 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铁路“新时代•铁路榜样”、全国铁路“百 千万人才”工程专业带头人、全国铁路技术能手等称号,被授予 火车头奖章。2017 年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2019 年,被授予 “最美奋斗者”称号。 1995 年,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李向前,走进了 洛阳机务段宝丰检修车间的大门。从此与内燃机车结缘。李向前 暗下决心:不能在业务上丢人。在别人休闲娱乐的时候,他一头 扎进了《内燃机车》 《钳工基础》 《金属工艺学》等书籍,还总向 师傅们借一些实用技术资料。他拿着书籍和资料蹲地沟、钻机械 间,一边对照图片,熟悉配件名称,掌握配件安装位置;一边拆、 修、装和测量各类配件,熟悉配件检修工艺,了解掌握其工作原 理。书被翻出了毛边、沾满了污渍,手也磨出了老茧、浸透了油 污。几十斤到几百斤的配件,他拆装一遍又一遍,配件数据、故 障现象、处理过程……46 个笔记本记得满满的。看到小伙子学 习的劲头,师傅们也热心将自家的“看家本领”教给他。工作半 - 6 - 年时间,他就成为班组“问不倒”“难不住”的业务通。掌握了 机车静态部件检修技能后,李向前在早晨上班前、晚上下班后、 机车密集出入库的时候,经常拿着手电筒,蹲在段管机车走行线 弯道处,观察机车走行部各部件的受力情况,以及车体与转向架 的摆动幅度,倾听弹簧、车轮转动的声音,区分细微差别。经过 长期锻炼,他的耳朵对声音异常敏感。凭着这份执着与对工作的 热爱,李向前的业务技能得到了师傅和工友们的高度称赞。2005 年,他代表郑州局集团公司参加首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竞 赛,获内燃机车钳工组第一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参加 工作以来,经他亲手维修、复检过的 1 万多台的内燃机车从未发 生过质量问题。 2010 年,李向前调入车间技术组,负责技术把关工作。岗 位变动后,他对全路内燃机车运用工作有了更多了解。当时,全 路内燃机车增压器故障较为普遍。内燃机车增压器被誉为柴油机 的“心脏”。一旦发生故障,就会造成增压器排气管喷火、冒黑 烟,严重时会烧断接触网线,造成事故。“有没有一种办法,能 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有了这个念头的李向前开始迈向创新的 领域。他一有空就上网搜索,查阅技术资料。一番查找询问打探, 他发现全路各机务段和生产厂家都没有良好的解决办法。在段里 和车间的支持下,他带领车间技术骨干成立了课题攻关组,在震 耳欲聋的柴油机轰鸣声中启航。经过半年上百次的计算与实验, 他和他的战友们终于设计出了增压器废气分流装置,引导废气排 放方向,彻底消除了废气直接灼烧接触网线引发的事故隐患。在 增压器技术攻关时,他们发现带火星的柴油机废气会顺着烟囱排 水管倒流到动力间,有可能引发机车火灾。他们又实施了将直线 - 7 - 型排水管改造为注水 U 型管的方案,既防止了废气倒流,又不影 响排水效果,一次技术攻关解决了两个安全隐患。创新源于现场。 工作中,李向前看到职工修复的轮缘涂油器喷头三番五次返工。 “喷头能不能试验后装车呢?”在车间的支持下,他和班组职工 一起领来材料,根据控制阀工作原理,加工底座、连接风管、制 作支架……经过半个月的调试,他们制作的涂油器喷头试验台诞 生了。从此,返工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 2013 年,以李向前名字命名的“李向前内燃机车钳工铁路 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作为工作室负责人,他按照“培养一批 骨干、建立一支队伍、强化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依托工作室 平台,通过精选题、建团队、抓机制、解难题,激发了全段干部 职工创新创效热情。他结合机车报活系统、乘务员反馈信息、机 车调度在小辅修发现的问题和季节性故障,定期组织工作室成员 召开研判会,筛选攻关课题。工作室成立以来,他们先后完成了 内燃机车增压器防断网导流罩、东风 7 型机车温控阀故障、燃油 泵电机故障等重大技术攻关 6 项,破解现场生产难题 127 个。内 燃机车柴油机工作时震动大,经常诱发油水管路裂漏等故障。工 作室团队在实践中经过多次分析、试验,摸索出了一套通过乙炔 加热,消除应力、提高管路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生产后, 油水管路裂漏故障从原来每月的 60 件减少到现在的 6 件。如今, 工作室已经成为洛阳机务段技术创新的主阵地。2018 年以来, 他们先后对 23 个技术难题把脉会诊 47 次,拿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13 个,修订检修作业标准 8 项,规范检修作业流程 5 项,编写 《汽缸盖快速检修法》《机车轮对双向套箍法》等 7 项创新工作 法。 - 8 - 附件 2 【身边的大国工匠】 “望闻问切”给火车头“诊病” 2016 年 6 月 6 日 来源:新华网 “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用耳听”就能判断出机车故障 ——这种近乎古书中神医扁鹊治病般的精湛绝技,在郑州铁路局 洛阳机务段高级技师李向前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凭借着一套独创的“锤敲、眼看、手摸、鼻闻、耳听”看家 本领,这位铁路工人创造了检修机车 4000 余台零故障,维修、 复检内燃机 1 万余台零质量问题的纪录。 电话里听声排故障 今年 3 月 19 日,作为 110 机车故障急救员的李向前接到求 救电话,DF7-3105 内燃机车牵引电机突然失去动力停在区间, 希望他立即赶往现场处置。 李向前没有慌张。略加思索后,他开始电话指导司机断开牵 引电机主回路,让电器部件失电恢复原位。不到 1 分钟,一场紧 急故障,竟然被李向前在电话里轻松搞定。 然而,故事并未到此结束。 就在电机故障处理完成重新启动时,李向前坚持要听一遍机 器运行。通过电话听出机械存在的异音后,他再次指导司机查找 齿轮箱小齿轮即将脱落的故障,避免了一起行车事故的发生。 从事检修工作 21 年来,很多机车的疑难杂症都是李向前通 过这样的“望闻问切”发现,这种近乎传奇般的精湛技艺,常常 让工友们叹为观止。 对于绝技,李向前说,除了技术上做到“顺序检查、不错不 漏,耳听目视、仔细周到,手触鼻嗅、灵活熟练”,还要有“鸡 - 9 - 蛋里挑骨头”的找茬儿精神,“火车安全事关重大,稍微出一点 纰漏都是‘天大的事’,没有人能承担得起。 ” 这种类似中医“望闻问切”的绝活儿,李向前开始提出时还 颇受争议。在不少人看来,用中医看病的方法给火车治病那是在 “忽悠人”。 李向前却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人老了会生病,火车运行久 了同样会有故障。” “拿‘闻’来说,电气线路检查中,如果闻到异常的塑料气 味,就说明电气绝缘出现了老化,就有可能出现问题。”李向前 说:“‘眼睛看’也有很多门道儿,比如看排气管内废气的颜色, 就能判断出内燃机的故障。如果是白色的烟雾,可能进了水;如 果是青色的烟雾,说明机油系统出现了问题。” “闭着眼睛都知道零部件位置” 5 月 28 日,位于洛阳机务段 130 公里外的宝丰检修车间内, 气温已到 30 摄氏度以上。李向前在给一辆刚入库的机车做“体 检”,沾满油污的服装早被汗水浸透。 “线路上跑的几百台机车到点就得进来‘体检’,跟人一样, 身体健康才能多拉快跑。”李向前说,机车上的零部件极多,一 名检修工需要对机车结构、部件名称及工作状态非常熟悉,“就 像医生手术时需要熟悉患者的器官一样” 。 1995 年从郑州铁路机械学校毕业后,李向前就来到洛阳机 务段宝丰检修车间,一干就是 21 年。刚进厂那会儿,李向前就 听工友们调侃,“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检 修段的”。 但来自登封农村的李向前不这么看。“我从小就喜欢鼓捣手 - 10 - 艺活儿,最大的梦想是当火车司机。现在当上了火车检修工,也 不错!”李向前说,看到师傅们能把一辆“趴窝”的火车修好, 心里除了崇拜、就是羡慕。 带着这股痴迷劲儿,李向前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了研究火 车的构造和零部件上。他利用业余时间蹲地沟、钻机械室,反复 练习拆、修、装、量,不懂就向老师傅讨教。配件数据、故障现 象、处理过程等记满一个又一个笔记本,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对 于火车检修技术的学习始终充满‘饥饿感’ ”。 机车体积大,“时蹲时跪时弯腰”是李向前日常工作的真实 写照。普通人 1 个小时下来就会腰酸背痛,但检修工常常一干就 是 4 到 5 个小时,所以检修工大多腰肌劳损严重。 “但我是真喜欢干。和机车打交道久了,闭着眼睛都知道各 个零部件位置,听一下声音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李向前说。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会变,也不会过时” 2014 年,凭借着在技术攻关、设备改造、人才培养等方面 作出的突出贡献,李向前成为郑州铁路局唯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 贴的“蓝领专家”。 李向前却出人意料地提出,要把津贴拿出来成立专项基金, 支持那些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想法的年轻人。 “手艺人一生就是学习、积累、再传授,我的技术也是师傅 手把手教我的,不是我的私产。”李向前说,现在“80 后” 、 “90 后”跟当年不一样,得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教授。“设立这个基 金也是想告诉年轻人,只要肯吃苦,耐得住寂寞,低学历也能成 为行业里的领军人物,一样有前途! ” 在企业为他成立技能工作室后,李向前感到“师带徒”的责 - 11 - 任感更强了。为了让更多人掌握内燃机车检修的“秘籍”,在检 修库内、整备线上、作业点前到处都能看到李向前拿着自己动手 制作的“教具”,手把手地给徒弟们传授绝活儿的身影。 李向前说,和高铁动车比,内燃机车已经不是最先进的了。 未来火车运检不仅需要埋头苦干的精神,更需要知识型、技能型、 创新型的铁路工人队伍。“但不管怎样,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 会变,也不会过时。 ” - 12 - 附件 3 培养新时代铁路人需要“高速重载” 2018-03-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为一名来自铁路系统基层一线的共产党员,我感到使 命光荣、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为确保祖国大动脉安全畅 通、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久前,十九大代表李 向前受邀回到母校——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宣讲十九大精神, 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在该院机车车辆学院,李向前的知名度很 高。他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国务院政府特 殊津贴专家等荣誉,是该院杰出校友代表。 2010 年,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聘请李向前为铁道机车专 业技能训练首席指导教师。近日,从教育部传来好消息,李向前 所在的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轨道交通技术教师团队荣获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全国获此殊荣的 7 所高职院校之 一。 “伴随着共和国铿锵的足音,铁路承载一路向前……”校歌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之歌》唱出了这所伴随着共和国的铁路 事业一起发展起来的 67 年老校的深厚历史积淀。 1951 年,中国铁路枯木逢春,随着京汉、陇海铁路合拢修 复,郑州铁路管理局中级技术学校应运而生。此后,在 1999 年 与郑州多所学校合并后,全国铁路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 术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诞生了。 “学校从成立之初就有铁道机车、铁道车辆等专业,该教师 团队的发展就是校史沿革的真实体现。”该院副校长董黎生说, 从最早的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如今的 CRH 高速 - 13 - 动车组,团队始终与国家铁路事业相适应、同发展。 团队带头人、机车车辆学院院长张中央告诉记者:“面对铁 路六次大提速及‘高速重载’特点,我们及时调整专业方向,重 点打造铁路或轨道相关专业的‘升级版’ ,辐射带动学校 20 个相 关专业发展,涵盖了高铁和地铁的所有工种。” 早在 2010 年,学校就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组建 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16 年,学校又与莫斯科国立交通大学 合作共建亚欧高铁学院。团队在培养有俄语文化背景的铁道技术 应用型人才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为中国铁路“走出去”储备了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现在,越来越多的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人的身影出现在中 欧班列线路上,该院先后培养的数万名毕业生遍布全国轨道行 业,为我国铁路事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走进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车车辆学院,教学实训实验室 里陈列着各种机车仿真设备,让学生们能够准确掌握实际操作技 能。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2000 年,团队开始着手申 报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这个专业在当时的国内高校几乎没有, 我们就到广州、深圳、上海等地铁发达的城市调研。”团队成员 韩增盛教授回忆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从无到有的艰辛过程。 经过团队的多方努力,专业在 2002 年获批并实现当年招生。 为了让该专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在韩增盛的带领下,团队开始了 又一次“创业”,强师资、编教材等一系列工作相继展开。至今, 由韩增盛主编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一书还是该专业的经典教 材,被各大高校城轨类专业所使用。2010 年,城市轨道交通车 - 14 - 辆综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被批准为中央财政支持项目;2011 年, 该专业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2014 年,团队带领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老 教师们以身作则一直指导年轻教师带队参赛,做了很多工作,但 最后却把荣誉让给了我们,这让我很受感动和教育。 ”团队成员、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车车辆学院副院长徐彦说。 早上 5 点刚过,铁道机车专业教研室主任张铁竹就翻身起 床,她要趁着这段时间去养老院探望年过八旬瘫痪在床的母亲。 一说到母亲,被称为“铁娘子”的张铁竹眼含泪水:“我这辈子 最对不起的就是老娘。”铁道机车专业几乎是男性的天下,她却 总是身先士卒。 每年,张铁竹都要带学生到机务段现场实习 3 个月。每次, 她都将学生亲自交到跟车师傅手上。一个学生送上车了,她就带 着其他学生继续站在轨道边等下一趟车,一站就是一天。 在团队中,年轻教师跟着老教师学,老教师带着年轻教师干, 一脉相承的实干精神让团队在 2013 年、2014 年连续两年取得了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二等奖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荣誉。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孔凡士表示,他们将不忘初心, 努力建成全国一流高职院校,培养更多的新时代铁路事业接班 人。 - 15 - 附件 4 “百千万人才”工程专业带头人-李向前:追寻攀登者的 足迹 2018-06-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磨旧的工装、谦逊的眼神,不善言辞却身怀绝技,他就是洛 阳机务段机车钳工李向前。工作 23 年来,他探索前行、步步登 高,以百折不挠的韧劲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破解了一个又一 个技术难题,从一名中专生逐渐成长为“大国工匠”。近日,他 又被集团公司评为 2017 年度“模范共产党员”。 为您讲述一个,关于先进的故事。 1995 年,李向前从技工学校毕业后,来到洛阳机务段宝丰 检修车间从事内燃机车检修工作。面对价值上百万元的内燃机 车,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为提高业务技能,他系统学 习了相关书籍,经常带着业务试题背诵,虚心好学劲儿感动了许 多师傅。师傅们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他。 两年后,李向前的检修技术突飞猛进,仅凭“锤敲、眼看、 手摸、鼻闻、耳听”就能判断出机车故障。一天,他下班走到整 备线,听到正准备出库的机车走行部发出异常的声音,随即示意 司机停车,然后钻到车下进行检查。果不其然,机车齿轮箱有异 物,他及时通知调度室扣车抢修,避免了一起可能因机车走行部 故障造成的事故。 机车体积大,“时蹲时跪时弯腰”是李向前日常工作的真实 写照。普通人 1 个小时下来就会腰酸背痛,但他常常一干就是六 七个小时。“我从小就喜欢鼓捣手艺活儿,最大的梦想是当火车 司机,现在为机车检修,也不错!”李向前说,每次把一辆趴窝 - 16 - 的火车头修好,就感到特别幸福。 成功总是垂青不怕吃苦的人。2013 年 2 月,原铁道部专门 以李向前的名字建立了“李向前内燃机车钳工铁路技能大师工作 室”。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解决了内燃机车齿轮箱漏油、 抱轴瓦发热、增压器故障断网等 50 多个技术难题,累计节约成 本达 760 多万元。 2014 年,凭借着在技术攻关、设备改造、人才培养等方面 作出的突出贡献,李向前成为原郑州铁路局唯一享受国务院特殊 津贴的“蓝领专家”,而他却出人意料地提出,要把津贴拿出来 成立专项基金,支持那些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想法的年轻人。 而李向前的家境如何呢?熟悉他的同事都知道,他家里用的 是老式发黄的家具,看的是旧式“大疙瘩”电视,住在登封农村 老家的父母体弱多病,父亲做过心脏手术,妻子靠送饮料补贴家 用。听到要捐出 5000 元基金,他的媳妇还与他闹过别扭。 “检修工也是手艺人,一生就是学习、积累、再传授。我的 技术也是师傅手把手教我的,不是我的私产。”李向前说, “现在 的 80 后、90 后有个性、有思想,得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传授技 术。设立这个基金也是想告诉年轻人,只要肯吃苦,耐得住寂寞, 低学历也能成为行业里的领军人物,一样有前途!” 貌不惊人却身怀绝技,一举成名绝非偶然。2005 年,31 岁 的李向前参加首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取得内燃机车钳 工组决赛第一名的好成绩,进而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2017 年,李向前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现场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使他这名一线技术工人备受鼓舞。 2018 年,喜讯纷至沓来。1 月 24 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召开 - 17 - 2017 年度铁路工匠表彰会,李向前从全路 200 多万铁路职工中 脱颖而出,荣获首批“铁路工匠”称号,受到总公司表彰。5 月 底,铁路总公司“百千万工程”专业领军人物和专业带头人当选 人员名单揭晓,李向前被评为总公司“专业带头人”。 近一个时期,集团公司党委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巡回宣讲。报告会上,李向前用朴实的语 言讲述了一名铁路职工成长为“大国工匠”的新时代“郑铁故事”。 他表示:这是党组织长期培养的结果,是企业给了自己出彩的机 会,无论干什么事,都要一往无前,越努力,越幸福!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 18 - 2019 年 9 月 30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