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本充足率报告.pdf
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上半年资本充足率报告 1 目录 一、资本充足率计算范围 ........................................................................................................ 3 (一)资本充足率计算范围 ................................................................................................ 3 (二)被投资机构并表处理方法 ........................................................................................ 3 (三)监管并表与财务并表的差异 .................................................................................... 3 (四)纳入并表范围的被投资机构 .................................................................................... 3 (五)资本缺口及资本转移限制 ........................................................................................ 4 二、资本及资本充足率 ............................................................................................................ 4 (一)资本充足率 ................................................................................................................ 4 (二)资本构成 .................................................................................................................... 5 (三)门槛扣除限额与超额贷款损失准备限额 ................................................................ 5 (四)重大资本投资行为 .................................................................................................... 6 (五)实收资本变化情况 .................................................................................................... 6 (六)风险加权资产计量 .................................................................................................... 7 三、信用风险 ............................................................................................................................ 7 (一)信用风险计量 ............................................................................................................ 7 (二)贷款质量及贷款减值准备 ........................................................................................ 8 四、市场风险 ............................................................................................................................ 8 五、操作风险 ............................................................................................................................ 9 六、资产证券化 ........................................................................................................................ 9 七、其他风险 .......................................................................................................................... 10 (一)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 10 (二)银行账簿股权风险 .................................................................................................. 10 (三)银行账簿利率风险 .................................................................................................. 10 (四)流动性风险 .............................................................................................................. 11 1、流动性风险管理 ........................................................................................................ 11 2、流动性风险分析 ........................................................................................................ 12 附表:资本构成信息 .............................................................................................................. 13 2 一、资本充足率计算范围 (一)资本充足率计算范围 公司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算各级资本充足率。并表资 本充足率计算范围包括公司以及符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 公司直接或间接投资的金融机构。 (二)被投资机构并表处理方法 按照监管要求,公司在计算并表资本充足率时,不同类型被投资机构并表处 理方法如下表所示: 序号 被投资机构类别 并表处理方法 1 拥有多数表决权或控制权的 金融机构 纳入并表范围 2 对金融机构的大额少数资本 投资 不纳入并表范围,将核心一级资本投资合计超过 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10%的部分扣除,其他一级 资本投资和二级资本投资应从相应层级资本中全 额扣除,未达到门槛扣除限额的部分计算风险加 权资产 3 对金融机构的小额少数资本 投资 不纳入并表范围,将投资合计超出公司核心一级 资本净额 10%的部分从各级监管资本中对应扣除, 未达到门槛扣除限额的部分计算风险加权资产 (三)监管并表与财务并表的差异 根据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和工商企业不应纳入资本充足率并表范围。2023 年 6 月末,公司不存在上述子公司,因此公司并表资本充足率计算范围和财务并 表范围不存在差异。 (四)纳入并表范围的被投资机构 公司依据原中国银监会 2012 年 6 月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 》 3 计量资本充足率。并表资本充足率计算范围包括公司以及符合《商业银行资本管 理办法(试行)》规定的公司直接或间接投资的金融机构类附属子公司。2023 年 6 月末纳入资本充足率并表范围的被投资机构信息如下: 单位:万元 序号 名称 注册地 2023 年 6 末 账面价值 持股比例 所属行业 1 重庆开州泰业村镇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开州 3,155 63.10% 银行业 2 东源泰业村镇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河源 5,100 51.00% 银行业 3 枞阳泰业村镇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铜陵 8,102 84.55% 银行业 (五)资本缺口及资本转移限制 2023 年 6 月末,公司持有多数股权或拥有控制权的被投资金融机构不存在 监管资本缺口。报告期内,公司内资金转移无重大限制。 二、资本及资本充足率 (一)资本充足率 2023 年 6 月末,公司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算的集团 并表口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 13.11%、 9.71%、8.64%,法人银行口径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 率分别为 13.09%、9.68%、8.61%;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 本充足率分别较上一年末下降 0.31、0.04 和上升 0.08 个百分点。2023 年上半 年,公司完成了定向增发工作,募集资本金 21.35 亿元,同时公司利润继续保持 稳步增长,资本得到有效补充,资本充足率继续保持足够的缓冲区间。2023 年 6 月末资本充足率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和公司的管理目标。 单位:万元 项目 2023 年 6 月 30 日 2022 年 12 月 31 日 集团 集团 母公司 4 母公司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3,406,226 3,388,607 3,020,833 3,002,967 一级资本净额 3,826,128 3,808,239 3,440,740 3,422,599 资本净额 5,168,236 5,147,690 4,734,730 4,715,675 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39,418,548 39,334,130 35,292,292 35,254,643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8.64% 8.61% 8.56% 8.52% 一级资本充足率 9.71% 9.68% 9.75% 9.71% 资本充足率 13.11% 13.09% 13.42% 13.38% (二)资本构成 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公司监管资本构成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项目 金额 核心一级资本 3,447,567 实收资本 234,160 资本公积 406,267 盈余公积 328,474 一般风险准备 637,599 未分配利润 1,823,780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2,025 其他 15,262 核心一级资本扣除项目 41,341 其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扣除递延税负债)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41,341 3,406,226 其他一级资本 419,902 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 419,632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270 一级资本净额 3,826,128 二级资本 1,342,108 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可计入金额 899,664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441,904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540 总资本净额 5,168,236 (三)门槛扣除限额与超额贷款损失准备限额 截止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相关资本投资及净递延税资产余额均未超过门 5 槛扣除限额,无需从资本中进行扣除。相关门槛扣除限额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资本扣除限额 适用门槛扣除法的项目 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小额少 数资本投资 291,929 核心一级资本 84,787 二级资本 207,142 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大额少 数资本投资 其他依赖于银行未来盈利的 净递延税资产(扣除递延税 负债) 与上限的 差额 金额 17,232 216,808 项目 金额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1 (仅扣除全额扣除项 目)的 10% 340,623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2 (扣除全额扣除项目 和小额少数投资应扣 除部分后)的 10% 48,694 323,391 340,623 123,815 截止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计入二级资本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为 44.19 亿元,符合监管要求。相关超额贷款损失准备的限额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计量方法 权重法 项目 金额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441,904 可计入二级资本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的限额 443,209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计入二级资本的部分 441,904 (四)重大资本投资行为 报告期内,本公司不存在重大资本投资行为。 (五)实收资本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本公司由于定向增资发行股票,实收资本(股本)由人民币 2,180,000,000 元变更为人民币 2,341,600,000 元。 6 (六)风险加权资产计量 本公司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计量风险加权资 产。其中,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采用权重法,市场风险加权资产计量采用标准 法,操作风险加权资产计量采用基本指标法。2023 年 6 月 30 日,本公司风险加 权资产计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项目 金额 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39,418,548 -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 36,522,976 - 市场风险加权资产 1,091,766 - 操作风险加权资产 1,803,806 三、信用风险 (一)信用风险计量 公司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权重法的相关规定确定 适用的风险权重,对合格缓释工具覆盖的部分采用缓释品适用的风险权重,计算 风险加权资产。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信用风险暴露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项目 缓释前信用风险暴露 缓释后信用风险暴露 表内信用风险暴露小计 53,395,502 50,907,413 表外信用风险暴露小计 9,798,092 5,930,010 672,657 391,097 63,866,251 57,228,520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小计 总计 7 (二)贷款质量及贷款减值准备 公司的贷款五级分类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3 年 6 月末 项目 金额 占比 正常类贷款 31,508,361 98.18% 关注类贷款 285,315 0.89% 次级类贷款 104,147 0.32% 可疑类贷款 150,197 0.47% 损失类贷款 43,276 0.13% 32,091,296 100.00%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 公司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适用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 具确认和计量》,并搭建了新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运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基 于发生信用减值的阶段划分、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折现率等 参数,结合宏观经济前瞻性调整计量损失准备。 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减值准备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 期初余额 690,889 本期计提 95,795 本期核销 -45,814 核销后收回 1,537 其他变动 -2,647 期末余额 739,760 注:上表数据与审计报告口径一致,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减值准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其他综合收益的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减值准备以及所有未逾期应收利息的减值准备。 四、市场风险 公司依据监管要求,采用标准法计量市场风险资本。公司按照《商业银行资 本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分别计量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风险和 股票风险的资本要求,并单独计量以各类风险为基础的期权风险的资本要求。公 8 司标准法下市场风险资本要求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商品风险、股票风险和期 权风险的资本要求之和。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市场风险资本要求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标准法 项目 利率风险 80,710 股票风险 - 外汇风险 2,244 商品风险 - 期权风险 - 交易账户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特定风险 4,387 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总额 87,341 市场风险的风险加权资产总额 1,091,766 五、操作风险 2023 年以来,公司积极推动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落实和完善,防范和应对 各类操作风险。一是持续加强规章制度管理,开展规章制度后评价工作,不断完 善规章制度和内部程序。二是推进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优化和运用,开展操作风 险点与控制性措施评估,定期完成关键风险指标监测、重检与优化,持续落实操 作风险事件信息收集。三是强化员工行为管理,定期开展员工异常行为监测及排 查,多种方式开展员工培训,不断提升员工专业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四是强化 外部风险防控,开展声誉风险事件防控、网点安全保卫、数据库恢复等应急演练, 提高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报告期末,公司采用基本指标法计量的操作风险加权资产为 180.38 亿元。 六、资产证券化 公司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采用标准法计量,风险权重依据公司认定的合格外 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及资产证券化类别确定。2023 年 6 月末,公司资产证券 化风险暴露为 9.53 亿元。 9 七、其他风险 (一)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是指银行在金融衍生品和证券融资交易中,因交易对手在 合约到期前违约而造成损失的风险。 近年来,公司不断优化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交易对手在与公司发生 衍生工具交易前,需满足公司客户准入标准的相关规定。公司对交易对手的信用 状况、风险管理水平、资本实力等进行全面评价,核定授信额度并定期审核。在 进行具体交易时,公司需事先查询交易对手的授信额度是否充足。公司后续将持 续加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识别、监测、计量和控制的管理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整体可控。 (二)银行账簿股权风险 公司银行账簿股权投资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及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 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股权投资中归属于银行账簿的部分。 2023 年 6 月 30 日,公司根据《资本管理办法》计量的银行账簿股权风险暴 露情况如下表所示: 股权类型 公开交易股权余额 非公开交易股权余额 单位:万元 未实现潜在的风险损益 金融机构 - 102,019 442 公司 541 508 -3,070 合计 541 102,527 -2,628 注:1、公开交易股权余额是指被投资机构为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非公开交易股权 投资是指被投资机构为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 2、未实现潜在的风险损益是指资产负债表已确认而损益表上未确认的未实现利 得或损失。 (三)银行账簿利率风险 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指利率水平、期限结构等不利变动导致银行账簿经济价值 和整体收益遭受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缺口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公司 10 建立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治理架构,明确了董事会、高级管理层、总行资产负债 委员会及相关部门在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中的职责,保证了利率风险管理的有 效性。公司的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由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进行集中管理,稽核部负 责内部审计。 公司搭建了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体系,并定期或不定期对政策制 度进行重检,确保管理政策制度与不断变化的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 特征相适应,并与总体业务发展战略、管理能力、资本实力相一致。 公司银行账簿利率风险管理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加强对利率波动的研究和预 测,结合 SHIBOR、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利率变动对未来市场利率走势进行预 判,并运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系统将利率风险集中到“司库”进行统一管 理,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 FTP 价格传达政策导向,引导业务结构优化,提升定价 水平。二是运用资产负债管理(ALM)系统对利率风险敞口进行计量和管理,通过 重定价缺口分析、动态预测、压力测试等方式,评估不同利率冲击情景下公司的 净利息收入和经济价值变动,并提出合理的管理建议,及时进行策略调整,降低 利率波动的潜在负面影响,实现公司净利息收入的平稳增长。 2023 年上半年,公司银行账簿最大经济价值变动敏感度处于合理的水平, 整体银行账簿利率风险可控。 (四)流动性风险 1、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 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强化宏观经济 与市场趋势分析,动态量化预测未来风险情况,前瞻布局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实 现风险与效益的平衡。二是持续加强流动性风险计量和监测,进一步完善流动性 风险限额管理体系,强化对业务条线及附属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适时调整限 11 额,提高限额的适当性和科学性。三是加大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力度,加强 优质流动性资产使用管理,确保流动性储备充足,进一步提升流动性风险应对能 力。四是加强主动负债管理,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统筹安排各类资金来源的规 模和节奏,提高市场融资能力。五是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及时识别可 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六是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定期开展流动性 风险应急演练。 2、流动性风险分析 2023 年上半年,公司流动性管理状况良好,各项流动性管理机制有效运行。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主要流动性指标(1104 法人口径)均优于监管要求:其中 流动性比例为 60.24%,流动性匹配率为 138.1%,流动性覆盖率为 142.3%,净稳 定资金比例为 104.25%,流动性管理指标均优于监管要求。 12 附表:资本构成信息 单位:万元、% 核心一级资本: 数额 1 实收资本 234,160 2 留存收益 2,789,853 2a 盈余公积 328,474 2b 一般风险准备 637,599 2c 未分配利润 1,823,780 3 累计其他综合收益和公开储备 421,529 3a 资本公积 406,267 3b 其他 15,262 4 过渡期内可计入核心一级资本数额(仅适用于非股份公司,股份制公司 的银行填 0 即可) 0 5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2,025 6 监管调整前的核心一级资本 3,447,567 核心一级资本:监管调整 7 审慎估值调整 - 8 商誉(扣除递延税负债) - 9 其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扣除递延税负债) 10 依赖未来盈利的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 - 11 对未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进行现金流套期形成的储备 - 12 贷款损失准备缺口 - 13 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 - 14 自身信用风险变化导致其负债公允价值变化带来的未实现损益 - 15 确定受益类的养老金资产净额(扣除递延税项负债) - 16 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的普通股 - 17 银行间或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间通过协议相互持有的核心一级资本 - 18 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小额少数资本投资中的核心一级资本中应扣除金额 - 19 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大额少数资本投资中的核心一级资本中应扣除金额 - 20 抵押贷款服务权 21 其他依赖于银行未来盈利的净递延税资产中应扣除金额 41,341 不适用 - 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大额少数资本投资中的核心一级资本和其他依赖于 22 银行未来盈利的净递延税资产的未扣除部分超过核心一级资本 15%的 - 应扣除金额 23 其中:应在对金融机构大额少数资本投资中扣除的金额 24 其中:抵押贷款服务权应扣除的金额 不适用 13 25 其中:应在其他依赖于银行未来盈利的净递延税资产中扣除的金额 - 26a 对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的核心一级资本投资 - 26b 对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的核心一级资本缺口 - 26c 其他应在核心一级资本中扣除的项目合计 - 27 应从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中扣除的未扣缺口 - 28 核心一级资本监管调整总和 29 核心一级资本 41,341 3,406,226 其他一级资本: 30 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 419,632 31 其中:权益部分 419,632 32 其中:负债部分 - 33 过渡期后不可计入其他一级资本的工具 - 34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270 35 其中:过渡期后不可计入其他一级资本的部分 - 36 监管调整前的其他一级资本 419,902 其他一级资本:监管调整 37 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本银行其他一级资本 - 38 银行间或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间通过协议相互持有的其他一级资本 - 39 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小额少数资本投资中的其他一级资本应扣除部分 - 40 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大额少数资本投资中的其他一级资本 - 41a 对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的其他一级资本投资 - 41b 对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的其他一级资本缺口 - 41c 其他应在其他一级资本中扣除的项目 - 42 应从二级资本中扣除的未扣缺口 - 43 其他一级资本监管调整总和 0 44 其他一级资本 419,902 45 一级资本(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 3,826,128 46 二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 899,664 47 过渡期后不可计入二级资本的部分 - 48 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540 49 其中:过渡期结束后不可计入的部分 - 50 超额贷款损失准备可计入部分 441,904 51 监管调整前的二级资本 1,342,108 二级资本: 二级资本:监管调整 52 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本银行的二级资本 - 53 银行间或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间通过协议相互持有的二级资本 - 54 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小额少数资本投资中的二级资本应扣除部分 - 55 对未并表金融机构大额少数资本投资中的二级资本 - 56a 对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的二级资本投资 - 56b 有控制权但不并表的金融机构的二级资本缺口 - 56c 其他应在二级资本中扣除的项目 - 57 二级资本监管调整总和 0 14 58 二级资本 1,342,108 59 总资本(一级资本+二级资本) 5,168,236 60 总风险加权资产 39,418,548 资本充足率和储备资本要求 61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8.64% 62 一级资本充足率 9.71% 63 资本充足率 13.11% 64 机构特定的资本要求 2.50% 65 其中:储备资本要求 2.50% 66 其中:逆周期资本要求 - 67 其中: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资本要求 - 68 满足缓冲区的核心一级资本占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 3.64% 国内最低监管资本要求 69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5% 70 一级资本充足率 6% 71 资本充足率 8% 门槛扣除项中未扣除部分 72 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小额少数资本投资未扣除部分 291,929 73 对未并表金融机构的大额少数资本投资未扣除部分 17,232 74 抵押贷款服务权(扣除递延税负债) 不适用 75 其他依赖于银行未来盈利的净递延税资产(扣除递延税负债) 216,808 可计入二级资本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的限额 76 权重法下,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额 739,523 77 权重法下,可计入二级资本超额贷款损失准备的数额 441,904 78 内部评级法下,实际计提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金额 不适用 79 内部评级法下,可计入二级资本超额贷款损失准备的数额 不适用 符合退出安排的资本工具 80 因过渡期安排造成的当期可计入核心一级资本的数额 - 81 因过渡期安排造成的不可计入核心一级资本的数额 - 82 因过渡期安排造成的当期可计入其他一级资本的数额 - 83 因过渡期安排造成的不可计入其他一级资本的数额 - 84 因过渡期安排造成的当期可计入二级资本的数额 - 85 因过渡期安排造成的当期不可计入二级资本的数额 - 15

东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上半年资本充足率报告.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