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 2020 年年度报告.pdf

Weanhear.(软弱的心脏)6 页 187.903 KB下载文档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 2020 年年度报告.pdf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 2020 年年度报告.pdf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 2020 年年度报告.pdf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 2020 年年度报告.pdf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 2020 年年度报告.pdf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 2020 年年度报告.pdf
当前文档共6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 2020 年年度报告.pdf

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二届学术委员会 年度工作报告(2020.08-2021.07) 2021 年 7 月 21 日 因刘伟校长未能参加本次会议,受校长委托,我替他宣 读一下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二届学术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 各位委员: 经过严谨的工作程序,刚刚,我们完成了本年度教师职 务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这也是校学术委员会本年度最为重 要的工作之一。在此,我代表学校,向辛勤参与本次工作的 校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学年,我校学术委员会继续坚持守正创新,进一步完 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依规调整了部分委员组成,并充分发挥 学术治理职能,为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按照 议程,下面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第十二届学术委员会,向大 家报告本年度校学术委员会的工作。 一、完善制度建设,细化工作规范 本届学术委员会始终以建章立制为工作基础,着力加强 各项工作规范。本年度,学术委员会在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 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1/6 在学术委员会运行规则上,2021 年 4 月 30 日,《中国 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工作细则》正式印发。本细则自 2020 年 12 月起开始修订,经反复酝酿,广泛向党委教师工作部、 研究生院、教务处、科研处、理工处、人事处、人才办、各 学院(系)以及全体学校、学部学术委员征求意见,并于专 题座谈会讨论,历经十余稿修改,最终由第十二届学术委员 会第八次主任办公会和 2020—2021 学年第 26 次校长办公会 审议通过。新的工作细则进一步规范了学术委员会的工作程 序,尤其是全面规定了职务行为及相应的委员聘任和退出情 况,为有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制度依据。 此外,学术伦理委员会制度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中国 人民大学学术伦理委员会工作细则(试行)》于 2021 年 1 月 19 日正式印发。该细则健全了学校学术治理机制,强化 了学术伦理监管,既是规范我校各类科学研究活动的必要制 度约束,也是全国高校中探索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术伦理建 设与审查的重要尝试。 在专项工作上,2021 年学术委员会与有关职能部门制定 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业技术一级岗位设置试点工作有关 文件,深入贯彻了破除“五唯”等上级要求和精神,有效指 导了我校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业技术一级岗位设置试 点工作顺利开展,对我校人事制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来说 意义重大。 2/6 二、加强组织建设,调整委员组成 自 2019 年 5 月至今,本届学术委员会已运行两年有余。 因部分委员发生党政职务调整或辞职、退休等情况,严格依 照章程和工作细则的规定,学术委员会发生一定人事调整, 现向全会进行通报。下面我进行简单报告,详情请各位委员 参见面前的汇编手册。 部分调整基于职务行为,主要有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及副秘书长调整、公共课委员会主任及副主任调整、研究生 院、教务处、科研处主要负责人在学风建设委员会、学术伦 理委员会、申诉委员会三个专门委员会以及马理与思政委员 会中的任职调整等。 因郭英剑、王华主动申请辞职,王子今、陈岳退休,故 以上四人不再担任学校、相应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增补 陈方等人担任相应委员职务。 此外,在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调整后,为保持学科适当 平衡,新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数学学院分别增加了一位 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 以上调整均按照文件规定,经过严谨审慎的审议程序, 由学校党委常委会确定学校、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由学校 学术委员会及其主任办公会确定学术委员会内职务。 稳定而平衡的学术委员会委员结构是学术委员会顺利 高效开展相关工作的组织基础,是维护学术委员会公平公正 3/6 与学术民主的重要保障。学校诚挚感谢各位委员对学校事业 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也希望调整后的学术委员会继续勤勉 尽责,推动学校学术治理迈上新的台阶! 三、坚持职能建设,充分履行权责 本年度,学术委员会依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 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共计召开全体会议 2 次,主任办公 会 4 次,学部学术委员会 20 次,专题会与座谈会等 3 次, 并进行通讯投票 5 次。审议议题涵盖学术管理制度、学校发 展规划、学科专业设置、教师职务评审、人才项目选拔等诸 多方面。 一是履行审议学术管理制度职能。本年度,学术委员会 审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业技术一级 岗位设置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 领域专业技术一级岗位设置试点工作实施办法》《中国人民 大学关于开展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业技术一级岗位设置试 点工作的通知》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袁宝华讲席教授”评 聘与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这些文件有效完善了我校学术 评价与管理体系,尤其是对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 指导意义。 二是履行审议学科专业设置职能。6 月,第十次主任办 公会审议通过 2021 年向教育部申报备案数字经济、数据计 算及应用专业。 4/6 三是履行教师职务评审与人才选拔职能。2020 年,在疫 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学术委员会灵活而审慎地制定工作方 案,新评各级教师职务 213 人,新聘各级教师岗位 116 人。 本年度,各级学术委员会继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充分发扬学术民主,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师职评岗聘开展,再 次圆满完成了工作。 此外,学术委员会充分利用其公开规范的制度优势、相 对稳定的人员构成,在新教师引进、“杰出学者”聘任与考 核等多项人事人才工作中继续发挥关键作用,获得了全校上 下广泛信任与好评。 四是履行弘扬学术道德职能。2021 年 3 月,学风建设委 员会与图书馆合办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大师精神宣传教育展, 以“弘扬高尚师德师风,树立教书育人典范”为主题,精选 “老一辈无产阶级教育家”“人民教育家”“吴玉章人文社 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等 14 位人文大师,以图文并茂 的形式生动展示学校人文大师的学术成就和教书育人的为 师风范,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校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弘 扬了 “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精神传统。 五是履行咨询与建议职能。第八次主任办公会、全体学 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参与审议《中国人民大学“十四五”规划 (学术委员会征求意见稿)》,为学校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积极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此外,学术委员代表出席 2020 5/6 年度院长抓学科建设述职评议考核会、新学期工作部署会、 “我为师生办实事”学部工作专题调研会、优秀教材评审会 等,对学校学科建设与学术资源配置踊跃建言献策。 一年来,各级学术委员会脚踏实地,积极履职,在学科 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各项事项上发挥了 重要作用,推动学校学术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随着工 作的开展,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学部工 作还有待细化、制度文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日后,学术 委员会需要继续探索和思考,力求将工作做的更好。 各位委员: 学术委员会的成绩离不开各位的奉献,未来的发展更要 仰赖各位的支持!生逢其时,与有荣焉,重任在肩,惟行惟 勤。希望各位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学术委员会发展作 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6/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