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02 学校文件--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_637533037138557481.pdf&name=02 学校文件--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pdf

Dreamer 织梦者8 页 380.858 KB下载文档
02 学校文件--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_637533037138557481.pdf&name=02 学校文件--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pdf02 学校文件--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_637533037138557481.pdf&name=02 学校文件--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pdf02 学校文件--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_637533037138557481.pdf&name=02 学校文件--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pdf02 学校文件--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_637533037138557481.pdf&name=02 学校文件--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pdf02 学校文件--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_637533037138557481.pdf&name=02 学校文件--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pdf02 学校文件--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_637533037138557481.pdf&name=02 学校文件--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pdf
当前文档共8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02 学校文件--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_637533037138557481.pdf&name=02 学校文件--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pdf

校党发〔2019〕7 号 关于印发《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工作方案》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学校 十一届党委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遵 照执行。 中共北京交通大学委员会 2019 年 1 月 25 日 — 1 — 北京交通大学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好 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 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 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 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按 照中央要求和上级部署,学校教务部门、各学院和广大教师,积 极探索,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堂管理,把党的理论创 新成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挖掘各门课程 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取 得了一定的育人成效。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融入 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培养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就深化课程思 政建设工作,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推进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特制定以下 工作方案。 一、确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抓好课程教学这个主阵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全 过程,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将知识、能 — 2 — 力、价值塑造有效融合到每门课程当中,促使各学科、专业的教 育教学,都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促进各类 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努力将立德树人落 到实处。 培育一批学生真心喜爱、充满思政元素、发挥德育功能的综 合素养课和专业课;培养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 学名师和团队;形成一系列可推广的具有交大特点的课程思政教 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 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二、贯穿课程建设全过程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借助课程的学术内涵、完整体系, 深刻提炼出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将其转 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具体、最生 动的载体,发挥课程育人、价值引领的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教育 理念,在课程建设中,将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贯穿课程大纲、教 学设计、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综合素养、 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 量评价中要将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作为一个重要的监测点指标。 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审定中要注重知识传 授、能力提升和思想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精品课程、 重点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应设置思想价值引领或者育 德功能指标。任课教师要将课程思政要求融入到专业教学,力求 — 3 — 思想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列入课程教学目标和考核 标准,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养成中,传播马克思主 义理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职业道德、科学精神、 工匠精神等。 三、挖掘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思政元素 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是打牢学生专业基础,增强专业本领的 法宝。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学中要将专业学习和思想价值引领 等育人功能统一起来,将课程思政育人工作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指标点结合起来,注重分类引导,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性质特点, 把握好挖掘拓展育人功能的重点。要引导教师在学生思想引领和 价值塑造中用情用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知识学习、意志 锤炼、品行修养的全方位进步过程,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做到 润物细无声,防止盲目泛化和附加式的生硬说教。哲学社会科学 类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 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类专业课程要突出培 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 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 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工程技术类专业课程要 突出培育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 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成长为 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人文艺术类专业课程要突 — 4 — 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 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树 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外语类课程要注重中外比较和思想引 领,帮助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在国际比 较中坚定信心。体育类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改革体育教学 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 弘扬体育精神。 四、以专业导论课为重点,引领课程思政建设 专业导论课是帮助学生形成较系统的专业认知的重要课程。 各学院要把专业导论课建设作为重点,率先落实课程思政的有关 要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 过程中。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要从专业的学科价值中挖掘独特 的行业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从专业的学科实践中分享每 个教师独特的学习经验、人生体悟、事业感受,从专业的发展历 程中挖掘人类的奋斗精神和经验教训。 学校要做好统筹推动工作。 在专业导论课开课前,各学院要组织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集体 备课,研讨专业导论课课程思政建设,要以立德树人为抓手,实 现内动力优化,推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成长,将立德树人落实到 课堂教学中,将“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中国梦结合起来,关 联到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中;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 入手,结合“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 5 — 职业道德观。 五、做好通识核心课开发建设,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优势 公共基础课、通识核心课受众面广、影响学生数量多,特别 是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中的绝大部分课程都具有鲜明的意识 形态属性,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可替代的重 要职责。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要加强顶层设计,丰富通识核心课 的课程资源,结合交大的学科优势、专业特点和学生成长成才需 要,做好通识课程开发工作,拓展学生学识,加强学生的艺术修 养、人文情怀和跨文化思维能力,提高口头和书面的交流沟通能 力,同时启迪学生心智,使他们能够懂自己、懂社会、懂中国、 懂世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现有条件下,各学院 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团队学习、理论宣讲、互动交流等教学形式, 进一步开拓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视界,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 理论水平。 六、加强组织引导,树立典型示范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实现育人效果,关键在教师。要 把教师理论学习制度落实到位,提升理论学习的深度,组织教师 更加自觉、刻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教育教学的实践,做到育人 者先自育。强化任课教师的思政意识,引导广大教师用好课堂讲 坛,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 历和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鼓励教师探索将实现民族复 — 6 — 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全员育人、全 方位育人的课堂教学管理体系。 专业课教师要与思政课教师互动,形成育人共同体。定期组 织座谈,围绕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共性问题、重点难点问题进 行讨论,其他学院可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帮扶联系小组,针 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经验和不足,进行一对一的互动借鉴, 取长补短。 做好典型引领工作。各学院推荐一到两门课程,开展课程思 政建设试点,推荐对象必须自觉自愿,不得摊派,重点推荐师德 师风优良、人格魅力大、育人经验丰富的教师。学院要做好课程 思政建设工作的总结和宣传工作,挖掘育人典型案例,对育人效 果显著的教师及事迹做好宣传推广工作,起到引领示范、带动辐 射的作用。课程思政建设试点课程,可列入教改项目,由学校予 以专项经费支持。 学校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党委统一领导下, 做好课程思政的整体规划、统筹保障、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和师 资培训等工作。要探索建立课程思政管理和评价体系,制定合理 的激励机制,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教师教学的创作 性。各学院党委要强化政治责任和领导,把课程思政工作纳入重 要日程,统筹谋划,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各学院年末 要提交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专题报告,报告要包括总结经验、分析 案例、推广效果、学生评价、成效及不足、教师体会等内容,全 面提升课程思政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7 — 北京交通大学学校办公室 — 8 — 主动公开 2019 年 1 月 25 日印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