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4周教职工政治学习材料_20230925075258.pdf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第 4 周教职工政治学习材料: 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7 月 5 日至 7 日,习近平在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和省长许昆林陪同下,先后 来到苏州、南京等地,深入工业园区、企业、历史文化街区、科学实验室等进行 调研。7 日上午,习近平听取了江苏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对江苏各项工作取 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希望江苏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 新作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 新提升。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江苏要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 得新突破,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 的内涵型增长。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多元化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 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习近平强调,要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省之要,巩固 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数字 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 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畅通国内国际双 循环,积极打通堵点、接通断点,不断创新吸引外资、扩大开放的新方式新举措, 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推动外贸创新发展,不断巩固和拓展国际 市场。 习近平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 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要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教 育事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加强 公民道德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 习近平强调,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做好重点群 体就业工作。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浦江经验”,完善社会治理体 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要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防范重特大 安全事故发生。 习近平指出,全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江河湖库将面临主汛 期洪涝灾害的严重威胁。同时,一些地方旱情严重,森林火灾风险加大。各地区 各部门要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 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强化灾害隐患 巡查排险,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努力将各类损失降到最低。交通运输部门要 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源和电力部门尤其是央企要全力做好能源电力保 供工作,确保经济社会运转不受大的影响。 习近平强调,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全面抓深抓实各项重 点措施,取得较好效果。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 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 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搞贪大求洋、盲目蛮干、哗众取宠;坚持 出实招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数据造假;坚持打基础利长远,不搞 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劳民伤财。二是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恪尽职守、担当 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斗争,严肃整治拈轻怕重、躺平甩锅、敷衍塞责、得过且 过等消极现象,完善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三是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不 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抓落实,聚合众力抓落实,以钉钉子 精神抓落实,聚焦实际问题抓落实,在抓落实上取得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