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pdf
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 一、遗址概况 辛店遗址位于安阳市北部柏庄镇辛店集南部一带,西南 距殷墟约 10 公里。2016 年发现该遗址,遗址南北长约 1400 米,东西约 750 米,总面积约 100 万平方米。遗迹分布密集, 文化内涵丰富,时代跨度长,出土文物种类多,是一处殷墟 时期以“戈”铭为主体的“居、葬、生产合一”的超大型青 铜铸造基地和大型聚落。 2021 年共布设探方 6 个,总面积 530 平方米。此次发掘 区域商周遗迹分布密集,遗迹叠压关系复杂。目前发掘商周 时期遗迹共 59 处,其中包括商周时期房基 3 处、独立熔铸 一体铸铜作坊 1 处、灰坑 52 处、墓葬 3 处,以及宋代道路 1 处、水井 1 处等。发现铸铜相关遗迹 16 处,其中独立铸铜 作坊 1 处,陶范堆积坑 15 处。出土各类器物共约 12000 余 件,其中包括有陶范约 9500 余件、炉壁约 2000 余块,以及 铜块、鼓风管、磨石、骨器、木炭等与铸铜相关遗物。在发 掘区西侧下层发现 2 处洹北商城时期灰坑 2 处。 二、价值意义 (一)辛店遗址遗址范围较大,遗迹分布密集,文化内 涵十分丰富,时代跨度长,出土文物种类多,价值高。辛店 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展示了真实意义上的“大邑商”的范畴, 对于研究殷墟时期都城的布局、范围等都是一次突破性的发 — 1 — 现。遗址论内涵十分丰富,出土青铜器、玉石器、陶器、卜 骨、漆器及各类陶范数量众多,表现出极高的青铜铸造水平, 为研究商代晚期铸铜技术的交流、传播、青铜制品流通、管 理与使用等方面,提供了十分宝贵资料,具有重要的考古和 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二) 从考古发掘情况、地层关系、出土器物等判断 辛店遗址开始于先商时期(以下七垣文化为主体包含二里 头、岳石文化因素)一直延续到洹北商城时期以及殷墟时期 (殷墟一期~殷墟四期)、西周、东周、北朝等,最晚到宋 金时期。 (三)从 2016、2018-2019 年辛店遗址考古发掘情况来 看,这是一处超大型铸铜遗址,从考古勘探与发掘现场考察 这一遗址的总面积要超过 100 万平方米,是目前殷墟及其他 遗址中所仅见。发现与铸铜相关的中小型建筑、大型取土坑、 沉淀池、制作场地、溶炉遗迹、烘范窑、铸铜场地等与铸铜 相关的遗迹异常丰富,出土各类陶范、芯、模等近 3 万块, 炉壁残块约 5000 块,磨石、制范工具、骨蚌器等 100 余件。 考古表明当时的殷都区域内各个遗址都是不同的手工业生 产基地,特别是铸铜遗址更多,而辛店铸铜遗址同殷墟遗址 内发现的铸铜遗址一样都殷都内手工业生产基地之一,推测 可能该处与殷墟核心区距离相对较远,所以规模更大。 (四)殷墟四期这里开始出现了集中成片的大型的高规 格的建筑群,通过文物勘探发现这些建筑规格非常高,其中 最大的建筑东西长度达 80 米,还发现有一排陶排水管,体 — 2 — 现了这些建筑的非常高的规制。这些大型建筑的出现表明辛 店遗址在殷墟四期时地位日益提高,规模日渐扩大,成为殷 墟核心区 10 公里之外最重要的聚落城邑,是当时殷都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正是由于辛店遗址的兴起,使得殷都成为真 正意义上的“大邑商”。 — 3 — 附图: 图1 辛店遗址位置图 图2 发掘区航拍图 — 4 — 图3 洹北商城时期 H55-1 图 图4 H55 出土陶片图 — 5 — 图5 图6 H23 图 F4 出土陶鬲 — 6 — 图7 出土铸铜相关器物 — 7 — 图8 H22 陶范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