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20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Vide 空欢喜15 页 285.761 KB下载文档
2020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2020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2020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2020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2020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2020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当前文档共15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20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 专业名称及代码 养老服务与管理(690301) 二、入学要求(招生对象)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职毕业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参照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本专 业主要岗位类别、技术领域,如表 1 所示。 表1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公共管理与服 务大类(69)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公共服务类 (03) 专业职业面向表 对应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代码) 卫生与社会工作 2070901 社会 (Q85);老年人、 工作者 残疾人养护服务 4100105 养老 (Q8514);社会看 护理员 护和帮助服务 (Q8521);康复辅 具适配服务 (Q8522) 主要岗位类别 职业资格证书 老年照护 养老评估 养老经营管理 老年社会工作 养老管家 养老服务“1+X” 职业技能等级 证书:老年照护 师、失智老年人 照护师等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养老行业的运营管理、健康管理、护理照护、康复保健、信息技术运用、助老产品开发、 适老化环境规划等岗位群,培养掌握老年人能力评估、老年健康照护、老年心理护理、老年生活照护、老 年安全照护、老年营养与膳食指导、老年活动策划、运营管理等知识,具有对活力老人的健康指导能力、 对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能力、对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能力,具备 “尊老、助老、护老;爱心、细心、耐 心、责任心、恒心” 的基本职业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双磬、身心 健康,具有“博学笃行”和 “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全国经济杜会发展 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 的领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医学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能力。 (3)具有较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2.知识要求 (1)具有法治思维能力,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素养。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基础医学概论、老年学概论、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 学、人际沟通与交流、老年政策与法规等。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包括临床医学概要、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老年护理技术、老 年病学、老年病康复治疗技术、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老年人康复与训练、老年疾病预防与照护、营养与 饮食保健、老年经济学等。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中与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的方针、政策与伦理。 (5)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熟悉养老服务与管理现状。⑥具有相关临床医疗政策法规与行业规范的知 识,熟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国护士管理条例》等法规或行业指导。 3.技能要求 (1)老年人基础护理技能。熟练掌握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如排便、排尿护理、老年人喂食、老年 人卧床护理等。熟练掌握老年人口腔护理、头发护理、皮肤护理等清洁护理,掌握老年人常见辅助工具使 用等操作。 (2)老年人急救护理。熟练掌握噎食、呕吐、跌倒、心跳骤停等危险情况的处理,学会常见急救技 术。 (3)老年人康复护理技术。熟悉老年人常见基础疾病及病理。熟练掌握老年人常见康复护理技术。 系统掌握各系统疾病康复技能,如语言康复、肢体功能康复等。 (4)老年心理护理。熟悉各种常见老年人心理问题,熟练掌握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调适方法及掌握 各种沟通技能。 (5)养老机构管理。熟悉我国老年化情况,掌握养老机构筹备建设知识与技能,掌握养老机构的运 营管理知识,有创新能力。 4.素质要求 (1)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有较强的服务 意识,热爱职业岗位与服务对象,认识作为老年服务行业的自身价值,建立积极的专业情感。 (2)精益求精:熟悉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工作规范,养成严谨务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 合法的服务行为意识。 (3)自我完善:具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岗位需求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能力。 (4)和谐共处:具有与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形成合作意识和 团队精神,充分发展个性、自主性和独创性,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老年人服务实践中。 (5)尊老爱老:具有“尊老、助老、护老”意识,在为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中,具有“爱心、细心、 耐心、责任心、恒心”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养成对老年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服务情操。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各门课程应该准确描述课程目标、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核心课程 6-8 门) (一)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五大模块: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选修课程(公共任选 课、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和毕业实习五大类。学时分配见表 2。 表 2 本专业各模块学时分配表 模块 性质 理论学时 公共基础课 必修 320 318 22.15 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232 90 11.18 专业技能课程(含 毕业实习) 必修 318 1382 59.03 专业限选课程 限选 178 42 7.64 1048 1832 100% 合计 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选修课 模块 性质 学分 总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选修课 选修 6 108 3.75%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按照国家和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要求进行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具 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以及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设置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大学英语、 计算机基础应用、体育与健康、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军事理论、形势 与政策、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职业素养与认知、老年相关中医学基础知识和社 会学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设置包括人体解剖学、老年职业素养与安全、中国传统文化、养老产业认知、中医养生功法、中 医养生与食疗等课程。 3.专业技能课程 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需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娴熟的职业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置包括老年健康评估及健康管理、老年人能力评估、老年基础照护、老年常见疾病照护、老年 心理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老年人生活能力康复、老年中医康复技术、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活动策划、 实用养老机构管理等课程。 4.选修课程 主要由新理论、新技术以及专业拓展课程组成。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职业品质、职业 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课程设置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医学英语、人际沟通与礼仪、适老建筑与环境设计、老年产品及营销、 化妆与修饰等课程。 5.毕业实习(跟岗实习) 通过临床实习,将前期所学知识及技能,在临床实践中提升和固化,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及较好的老 年照护专科技能及养老机构经营管理技能,能够较熟练应用照护程序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照护,具备上岗工 作的能力。本专业临床实习 43 周,实习单位主要为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老年病房、各级养老机构。 (二)专业核心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 1.《老年基础照护》 (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对老年人进行日常生活照护,为居家或机构老年人提供基 础照护服务,达到初级老年照护师考证要求。 (2)教学内容:老年人的常见老化改变、基础生活问题、老年人生活照顾技术等。要求学生掌握老 年人饮食情况的评估分析方法并给予适当的照料;掌握老年人排泄的照料方法,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处 理;掌握为老年人布置睡眠环境的要点,并对有睡眠障碍的老人实施恰当的照护;掌握老年人全身各部位 的清洁方法及照料中的注意事项。 (3)教学方法:本课程以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临床工作需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采 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讲授与演示、案例导入、任务引领、模拟仿真、角色扮演、病例分析、 小组讨论、以问题为中心教学、以团队为中心教学、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临床 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及临床沟通、应变能力的培养。 (4)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网络课程网站建设,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等网络 教学资源,将临床典型病例、练习题、操作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放入网站,方便自学,同时实现师生网上 互动,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老年常见病预防及照护》 (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对老年人常见疾病进行健康管理和宣教,指导老年人积极预 防疾病并发症,做到自我管理,实现健康老龄化。 (2)教学内容:老年人常见疾病病因、治疗、及照护措施。要求学生熟悉老年人常见疾病机理,掌 握老年人常见病治疗及护理措施,掌握老年人常见病家居照护方法及健康宣教知识。 (3)教学方法:本课程以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临床工作需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采 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讲授与演示、案例导入、任务引领、模拟仿真、角色扮演、病例分析、 小组讨论、以问题为中心教学、以团队为中心教学、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临床 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及临床沟通、应变能力的培养。 (4)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网络课程网站建设,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等网络 教学资源,将临床典型病例、练习题、操作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放入网站,方便自学,同时实现师生网上 互动,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3.《失智老年人照护》 (1)教学目标: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学习,让学生了解失智老年人特殊的照护需求,掌握为失 智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的有效方法,为学生日后的顶岗实习和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的专业信念、知识与 技能基础,为失智老年人照护师证书作准备。 (2)教学内容:失智专业照护理念、失智症相关基础知识、失智老年人的沟通技巧、常见行为和精 神症状的应对和照护、常见生活障碍照护等内容。 (3)教学方法:本课程以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临床工作需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采 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讲授与演示、案例导入、任务引领、模拟仿真、角色扮演、病例分析、 小组讨论、以问题为中心教学、以团队为中心教学、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临床 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及临床沟通、应变能力的培养。 (4)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网络课程网站建设,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等网络 教学资源,将临床典型病例、练习题、操作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放入网站,方便自学,同时实现师生网上 互动,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4.《老年社会工作》 (1)教学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进一步熟悉我国养老的现状及养老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老年人的困难,激发老年人的潜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达到社会工作师考 证要求。 (2)教学内容:老龄化与老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技 巧、特殊问题老年人的社会服务等。 (3)教学方法:本课程以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临床工作需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采 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讲授与演示、案例导入、任务引领、模拟仿真、角色扮演、病例分析、 小组讨论、以问题为中心教学、以团队为中心教学、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临床 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及临床沟通、应变能力的培养。 (4)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网络课程网站建设,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等网络 教学资源,将临床典型病例、练习题、操作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放入网站,方便自学,同时实现师生网上 互动,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5.《实用养老机构管理》 (1)教学目标:课程基于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岗位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着力培养学生在管理岗位 的基本素质以及组织、策划、管理、协调、决策、 控制等方而的能力。学好本课程,将更好地提升学生 的专业价值、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教学内容:养老机构基本认知、养老机构建设、养老机构内外部管理、管理方法及社区居家养 老等模块。 (3)教学方法:本课程以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临床工作需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采 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讲授与演示、案例导入、任务引领、模拟仿真、角色扮演、病例分析、 小组讨论、以问题为中心教学、以团队为中心教学、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临床 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及临床沟通、应变能力的培养。 (4)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网络课程网站建设,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等网络 教学资源,将临床典型病例、练习题、操作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放入网站,方便自学,同时实现师生网上 互动,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6.《老年心理照护》 (1)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对健康和不健康的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评估、识别心理问题, 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等服务。 (2)教学内容:健康老年人的心理照护与不健康老年人的康复咨询两大主要知识体系,内容涉及老 年人的心理保健、老年心理评估、老年躯体疾病、身心疾病、心理疾病的心理特征及相关的心理护理和调 适 方法,以及心理咨询、心理相谈和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 (3)教学方法:本课程以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临床工作需要,根据不同内容的特点,采 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讲授与演示、案例导入、任务引领、模拟仿真、角色扮演、病例分析、 小组讨论、以问题为中心教学、以团队为中心教学、校内实训、临床见习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临床 思维和临床应用能力及临床沟通、应变能力的培养。 (4)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网络课程网站建设,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等网络 教学资源,将临床典型病例、练习题、操作录像、多媒体课件等放入网站,方便自学,同时实现师生网上 互动,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时间分配(见表 3) 表3 学期 理论、实 践教学 一 考试、 机动 入学 教育 军训 16 2 1 2 二 18 2 20 三 四 五 18 18 2 2 20 20 22 实习前 教育 21 六 总计 毕业 实践 教学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70 毕业 教育 21 1 21 1 42 9 1 2 合计 1 1 23 1 126 (二)教学进程安排表及说明(见附件 1) 总学时 2880 学时,平均周学时 27 学时。教学进程表及说明见附件 1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包括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等。教学团 队结构和专业技术职称有合理的比例。 (1)专业教师生师比≤16:1; (2)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应达 80%以上。 2.专业教师的基本要求 (1)热爱卫生职业教育,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教学相长; (2)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 (3)原则上具有护理专业教育背景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他专业教育背景(如老年服务与管 理、社会工作)的教师,应具备至少一年以上时间在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护理实践进修的经历; (4)任职期间应具有一定岗位实践经历,专任教师每 2 学年累计在行业一线工作时间应达 90 个工作 日或以上; (5)具有较为深厚的护理专业知识、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必要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熟练 掌握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 (6)熟知护理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3.专业带头人的基本要求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副教授(副高)以上职称; (2)具有系统和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对本专业国内外的状况有一定的 了解,对行业企业对专业的需求非常了解,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对本专业的某一方向有较深的研究或将专 业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要求有机紧密地结合; (3)科教研工作业绩突出,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较高学术价值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过本专 业著作、译著、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主持过相关教科研项目或获市级以上科教研成果。 4.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已聘任讲师以上职务; (2)具有较系统和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对本专业的某一方向有一定的 研究或将专业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要求有机紧密地结合; (3)有一定的教科研成果,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或参编高校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获得 校级以上教科研成果获、其他校级以上荣誉和表彰或参加市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研究。 5.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 (1)热爱卫生职业教育,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教学相长; (2)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5 年以上临床老年服务工作经验,精通相关老年服 务与管理技术; (3)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教学要求,掌握现代教学技术,能够按照教学计划要求 承担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且教学效果较好; (4)身体健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 65 岁。 (5)与学校签订兼职教师聘用协议,服从教学安排与管理,并认真履行协议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要求 专业教室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 Wi-Fi 环境,并实施 网络安全防护,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紧急疏散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的基本要求 围绕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主线,配备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达到培养高端 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本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设置包括人体解剖实验室等。 3.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拟医院老年病房的真实情境,按真实设备、真实流程设计,使实训环境、实训条 件更贴近真实的工作岗位,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1)实训室设置 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应设置基础护理实训室、健康评估实训室、康复护理实训室、老年护理实训室、 社区护理实训室、精神心理护理实训室、护理礼仪实训室等。 (2)主要实训设备 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仪器设备配置满足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需要,主要实训仪器设备(以 40 人/班 标准配置)详见附件 2。 (3)实训基地功能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配备了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融“教、学、做”为一体,满足培养 学生老年服务与管理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基本需要。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加深了 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老年健康评估及健康管理、老年人能力评估、老年基础照护、 老年常见疾病照护、老年心理照护、失智老年人照护、老年人生活能力康复、老年中医康复技术、老年社 会工作、老年活动策划、实用养老机构管理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老年人的沟通能力与实 践操作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还可为师生开展老年服务学科研究、基层养老机构照护人员职业技 能培训提供条件,是一个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 (4)专业课的实验实训开出率,达到教学计划和大纲规定的 90%以上。 4.实验(训)基地管理 (1)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实验(训)基地的管理工作; (2)制定完善的实验(训)室管理制度、实验(训)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训)操作规程、学生 实验室行为规范,以及实验员管理办法等,并严格执行; (3)实训指导教师由“双师型”教师或临床一线的技术人员担任。专职实训指导教师须按学校有关 规定参加临床实践工作。 5.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1)毕业实习基地的基本要求 1)有相对固定的、满足毕业生实习和老年照护职业资格需要的三星级以上的综合性养老机构为毕业 实习基地。毕业实习基地有完善的实习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2)拥有一支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兼职实习指导老师。实习指导老师综合素质好,职业能力强, 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胜任护理专业实训和实习指导工作。实习带教指导老师与实习生 比例 1:2~4; 3)有毕业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和实习手册。实习大纲规定项目的完成率应达 90%以上,并有出科考试 和鉴定。 (2)教学见习基地的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计划的实践教学项目选择各级各类医院的老年病房、康复病房、社区服务中心、康复医 疗机构、养老院、学校等作为教学见习基地; 2)临床指导教师、专业设施配备和见习场所等能满足开出见习实践项目的基本要求,带教指导教师 与见习生比例为 1:10~15; 3)与学校之间交通便捷。 (3)校外实训基地管理 校外实训基地由学校与医院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实习管理实行三级协同管理机制,即学校(实习办 公室)—医院(科教科或医务科)—实习科室(带教老师)共同完成。学校和医院的实习管理部门在临床 教学中分别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毕业实习生的管理和考核工作。各部门应经常性地深入各实习科室进行 实习教学检查,及时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三)教学资源 1.教材 原则上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教 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 可根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办学特色与需要,选用一定数量的“工学结合”校本特色教材。突出职业 能力培养的要求,并能根据现代老年产业的发展及时修订、更新。 实验实训(指导)教材应与课程标准要求相吻合,与教材内容相配套,能较好地体现现代老年服务与 管理理论、技术、方法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图书 专业图书资料生均≥35 册;专业相关期刊种类≥15 种。 3.数字化教学资源 通过校院(企)合作方式共同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专业课程教学网站, 开发随身课堂、网络课 程、微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课件、实训操作视频、理论与技能测试等各种网 上学习资源。将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教学图库、实训指导、考核手册、习题库、参考资料以及相 关教学网站链接等信息放置于学校课程网站中,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 围绕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夯实基础、突出技能、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改革原则,在教 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强调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更加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 教学方法的开放性,体现“教、学、做”为一体,推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革。 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结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方法组织实施。实践教学主要通 过示教、角色扮演、仿真练习、临床见习、床边授课、案例教学等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职业 能力和职业素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使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应用,注重人文关 怀、实践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五)学习评价 1.学生学习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主要以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为考核点,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1)突出过程与阶段性评价。结合课堂提问、技能操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强调目 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 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 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2.考核建议 实施“过程性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学业考核与职业态度考核相结合” 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以专业岗位技能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重点。每门 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形成性考核成绩(40%)和课程终结考核成绩(60%)构成。形成性考核包括作业(含实 验报告、学习过程考核(含阶段性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和职业态度考核(含学习态度),课程终结考核 包括期末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 技能考核标准邀请行业一线专家共同制定,技能考核评定由专业老师和行业专家共同完成。 (六)质量管理 1.教学管理组织 根据本专业办学规模和教学管理实际需要,设置老年服务教研室。成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指导 委员会,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立教学督导 小组,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成立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员队伍,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2.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文件规定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医疗卫生事业、健康产业与专 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基于护理行业调研及护理专业职业能力分 析制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规范编制专业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进程计划表、实训教学计划、 实习计划等各类教学文件。根据学期教学进程计划表安排教学任务,下发教学任务书,编写授课计划和教 案等。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制度,实施定期检查(开学初、期中、期末) 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日常教学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针对教学 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和观摩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 量的不断提高。 九、毕业要求 学生达到以下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放毕业证书。 1.在校期间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项要求。 2.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全部课程(或修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 定的全部学时学分),所有课程考核合格,并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 3.完成本专业的毕业实习(跟岗实习),通过实习轮科考试,经实习管理部门鉴定合格。 4.通过毕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试。 附件 2 实训室名称 老年基础照护实训室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主要设备一览表 单位 数 量 (台/套) 成人女性护理人 个 10 成人男性护理人 个 2 高级成人护理人 个 1 护士工作台 个 1 住院病人一览表及病区呼叫系统 套 1 医院办公系统 套 1 医用人体秤 个 1 病历车 台 1 电子病历车 台 1 电子钟 个 1 普通病床 张 16 多功能病床 张 4 多功能电控病床 张 4 床旁桌 个 21 床旁椅 把 21 床头设备带 套 21 床上用品 套 42 平车 个 1 轮椅 个 2 担架 个 1 脚踏凳 个 4 约束带 个 10 支被架 个 2 拐杖、手杖、助行器 个 2 序号 1 实训设备 实训室名称 单位 数 量 (台/套) 电热煮沸消毒器 个 1 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个 1 紫外线消毒车 台 2 持物钳(镊)、置物钳筒 个 20 治疗碗 个 40 治疗盘 个 40 有盖罐 个 20 三叉钳 个 2 卫浴设施 套 1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个 1 紫外线消毒灯 个 2 洗手池 个 6 手烘干器 个 6 手消毒检测仪 个 2 隔离衣 件 20 防护衣 件 20 医用防护面罩 个 20 医用防护口罩 个 40 治疗车 台 20 晨间护理车 台 5 洗头车 台 2 床上洗头盆 个 2 气垫褥 个 10 压疮仿真模型 个 2 红外线治疗灯 个 1 牙模型 个 1 抗血栓泵 个 2 玻璃体温计(口表) 支 40 红外线体温计 个 10 体温计甩降器 个 5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显示仪 个 1 电子血压手臂 个 5 序号 实训设备 实训室名称 单位 数 量 (台/套) 吞咽与呼吸机制演示模型 个 2 鼻饲与洗胃模型 个 5 鼻饲泵(营养泵) 个 1 透明女性导尿模型 个 4 不透明女性导尿模型 个 4 透明男性导尿模型 个 4 灌肠与肛管排气训练仿真模型 个 4 灌肠筒 个 20 电子导尿灌肠模型 个 1 药柜 个 1 器械柜 个 8 发药车 台 5 超声雾化器 个 5 压缩雾化器 个 2 皮内注射模型 个 20 上臂肌内注射模型 个 20 臀部肌内注射模型 个 20 静脉注射手臂模型 个 20 静脉注射泵 个 2 快速过敏试验仪 个 2 输液泵 个 10 输液架 个 20 输液椅 个 5 冰袋、冰帽、热水袋 个 5 坐浴椅及盆 个 2 血气分析模型 个 2 自动静脉采血器 个 4 抢救车 台 2 全自动洗胃机 个 2 电动吸引器 个 2 氧气瓶 个 10 氧气瓶推车 个 10 序号 实训设备 实训室名称 健康评估实训室 老年疾病照护实训室 1 老年疾病照护实训室 2 重症监护实训室 ICU 单位 数 量 (台/套) 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 个 2 智能化胸腹部检查教学系统(教师机) 个 1 智能化胸腹部检查教学系统(学生机) 个 20 听诊器 个 10 台式水银血压计 个 10 医用人体秤 个 1 叩诊锤 个 20 心电图机 台 5 标准化病人综合评估系统 个 1 开放式健康评估辅助教学系统 个 1 多参数监护仪 个 2 模拟人 个 2 闭式引流拔管换药模型 个 10 胃肠减压器 个 10 多功能创伤护理模型病人 个 2 床单位 个 5 创伤护理模拟人 个 1 局部创伤模型 个 10 换药车 台 6 无菌换药包 个 6 闭式引流拔管换药模型 个 10 瘘管造口术护理模型 个 4 鼻饲与洗胃模型 个 5 胃肠减压吸引器 个 10 外科打结技能训练模型 个 3 外科基本技能训练模型 个 3 多技能外科训练组合模型 个 3 骨科牵引床 张 1 牵引用物 套 1 开放式外科护理辅助教学系统 个 1 功能支持设备 套 1 基本设备 套 1 序号 2 3 4 实训设备 5 实训室名称 老年护理实训室 社区护理实训室 实训设备 单位 数 量 (台/套) 模拟重症监护病房(ICU)教学系统(模 拟中心监护站) 个 1 序号 6 模拟重症监护病房(ICU)教学系统(急 危重症模拟人) 个 儿童用床 张 1 儿童专用设备 套 1 多媒体设备 套 1 影视资料 套 1 网络资源 套 1 老年护理模拟人 个 5 评估量表 个 20 老年人行动体验装置 套 2 老年护理模拟人 个 5 老年人助起立床 张 1 老年人坐式便椅 个 1 老年人助行器 个 2 老年人取物器 个 3 老年人静脉穿刺训练手臂 个 5 快速血糖仪及其附属装置 套 10 胰岛素注射笔 支 5 胰岛素注射练习模块 个 5 老年痴呆症病人护理用物 个 1 老年人运动平板 个 1 老年人肩、肘、腕关节训练器 个 1 老年人下肢关节活动训练器 个 1 老年人脊柱牵引器 个 1 老年人肩关节周围炎康复训练器 个 1 文件柜 个 1 办公桌 张 2 办公椅 张 2 激光打印机 台 1 多媒体设备 套 1 影音设备 套 1 1 7 实训室名称 单位 数 量 (台/套) 墙面健康宣传栏 个 1 家庭访视包 套 2 生活用床 张 1 家庭生活设施 套 1 新生儿家庭访视包 套 2 儿童预防接种模型 个 5 操作台 个 1 凳子 个 5 家庭访视包 套 2 平行杠 个 1 肋木 个 1 阶梯 个 1 PT 床 张 1 楔形垫 个 1 砂磨台 个 1 木钉板 个 1 平衡木 个 1 姿势镜(移动式) 个 1 轮椅 个 1 手杖 个 1 腋杖 个 1 前臂杖 个 1 框式助行架 个 1 序号 实训设备 注:实训设备的台(套)数为同时满足 40 人/班开设实训教学的装备要求。在保证实训教学要求的前提下, 可根据专业的实际班级数及班级学生数对实训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并根据需要增加实训室及相应的仪器设 备数量。 (邹立琴) 2020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普专)教学计划表 考核方式 课程 序 结构 号 分类 课程编号 1 2000101 2 公共 基础 课 课程名称 二 三 四 五、六 校内 校外 实验实训 见习.实习 21周 20周 20周 20周 43周 4*2 总课时 理论 军事教育 1.2.3. 4 4.0 148 36 112 4*3 4*2 4*2 2000102 体育与健康 1.2.3 6.0 108 4 104 2*18 2*18 2*18 3 2000103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2 1 3.0 48 20 28 /2*8 2*16 4 2000104 大学英语 1 3.0 54 30 24 3*18 5 2000105 概论 4.0 72 60 12 20001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7 2000107 形势与政策 8 2000108 9 10 2.3 1 3.0 48 36 12 1.2.3. 4 2.0 32 26 6 职业生涯规划 2 1.0 16 16 2000109 就业与创业指导 4 1.0 16 16 200011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2.0 32 22 2.0 32 32 11 2000111 创新与创业教育 12 2000112 中国共产党历史 2 1.0 16 14 2 13 2000113 劳动教育 1.2.3. 4 1.0 16 8 8 33.0 638.0 320.0 318.0 4.0 74 54 20 1 学 前 1 周 1 2410201 人体解剖学 2 2410202 老年职业素养与安全 1 1.5 30 20 10 3 2410203 中国传统文化 2 2.5 44 38 6 4 2410204 养老产业认知 1 2.5 48 48 5 2410205 中医养生功法 2 4.0 72 36 36 6 2410206 中医养生与食疗 2 3.0 54 36 18 17.5 322 232 90 2*18 2*18 4*2 4*2 3*16 4*2 入 学 教 育 2*16 和 军 4*2 事 训 练 2 2*2 周 (共 2*8 *7= 6*7/4*8 148 学 2*15 时) 10 1.2.3. 4 小计 专业 技能 课程 一 学分 小计 专业 基础 课程 课程学期开设周学时数及周数 实践 考查 6 考试 课程教学要求及时数 4*2 /2*8 4*2 4*2 2*8/ 2*2 2*2 临 床 集 中 见 习 1 周 /4*4 4*2 2*2 2*10/3*8 3*16 4*18 3*18 1 2410301 老年健康评估及健康管理 3 4.0 72 36 36 4*18 2 2410302 老年人能力评估 3 1.0 32 16 16 2*16 3 2410303 ★老年基础照护 3.4 7.5 134 86 48 5*18 4 2410304 ★老年常见疾病照护 3 4.0 72 36 36 4*18 5 2410305 ★老年心理照护 2 2.5 42 32 10 6 2410306 ★失智老年人照护 4 7.5 32 16 16 2*16 8 2410308 老年中医康复技术 4 4.0 72 30 42 4*18 9 2410309 ★老年社会工作 3.4 4.0 72 36 36 11 2410311 ★实用养老机构管理 4 4.0 72 30 42 13 2410313 临床见习 3.4 2.0 50 14 2410314 毕业实习(跟岗实习) 5 43.0 1050 83.5 1700 318 282 50 1050 134.0 2660 870 690 50 1050 小计 必修课:总学分/总课时 6 临 床 毕业 集 实习(跟岗 中 实习) 见 43周 习 1 周 3*15 4*10 2*18 2*18 4*18 50 25 25 1050 25*43 24 16/19 23 17 25 考核方式 课程 序 结构 号 分类 课程编号 1 2410401 2 专业 限选 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学期开设周学时数及周数 实践 一 二 三 四 五、六 校内 校外 实验实训 见习.实习 21周 20周 20周 20周 43周 考查 学分 总课时 理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 3 1.0 18 18 2410402 医学英语 2 1.0 18 18 /2*9 3 2410403 人际沟通 2 1.0 16 16 2*8/ 4 2410404 适老建筑与环境设计 2 2.0 32 32 2*16 5 2410405 老年产品及营销 2 1.0 18 18 2*8/ 6 2410406 化妆与修饰 2 1.0 18 18 7 2410307 老年人生活能力康复 3 2.0 36 14 22 8 2410208 老年活动策划 4 2.0 32 12 20 9 2410109 中国传统礼仪 2 1.0 16 16 10 2410010 美育 2 1.0 16 16 13.0 220.0 178.0 42.0 147.0 2880 1048 732 小计 (必修课+专限选)课程总课时/平均周学时 考试 课程教学要求及时数 2*9/ /2*8 2*18 2*16 50 1050 24/26 20/21 25/23 总学时 毕业考试: 必修课 1.专业实务 2.实践能力 21/19 2880 每学期开课门次 11 11 12 11 每学期考试门次 4 3 6 6 每学期考查门次 7 8 6 5 1 200000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 培训课程 2.0 36 2 2000002 走进《黄帝内经》 1.0 18 3 2000003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1.0 18 4 2000004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1.0 18 5 2000005 医学文献检索 1.0 18 6 2000006 《共产党宣言》导读 1.0 18 7 2000007 中国书法 1.0 18 8 2000008 应用写作 1.0 18 9 公共 选修 10 课程 11 2000009 大学语文 1.0 18 2000010 音乐鉴赏 1.0 18 2000011 艺术鉴赏 1.0 18 12 2000012 美术鉴赏 1.0 18 13 2000013 古典诗词鉴赏 1.0 18 14 2000014 民歌鉴赏 1.0 18 15 2000015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 统 1.0 18 16 2000016 中华诗词之美 1.0 18 17 2000017 中国近代史 1.0 18 18 2000018 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 1.0 18 小计 19.0 342 说明: 1.第一、二学年的每学期教学安排为20周,其中第一学期安排2周军事训练,原则上每学期最后2周为复习考试周; 2.第三学年进行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按每周25学时计算。 3.《时事与政策》安排周一至五看半小时《中央新闻》,另每学期安排时事政策讲坛8学时。“概论”全称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大学英语》参加全国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计算机应用基础》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 5. 公共选修课安排在双休日或课余时间上课,在校期间每生需修学分不少于6学分。 6.学生寒假1周、暑假2周到当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进行社会实践。 7.★为专业核心课程。 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