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实施“宪法小卫士”2019年行动计划的通知.PDF.pdf

[驱逐]expel9 页 285.159 KB下载文档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实施“宪法小卫士”2019年行动计划的通知.PDF.pdf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实施“宪法小卫士”2019年行动计划的通知.PDF.pdf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实施“宪法小卫士”2019年行动计划的通知.PDF.pdf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实施“宪法小卫士”2019年行动计划的通知.PDF.pdf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实施“宪法小卫士”2019年行动计划的通知.PDF.pdf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实施“宪法小卫士”2019年行动计划的通知.PDF.pdf
当前文档共9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实施“宪法小卫士”2019年行动计划的通知.PDF.pdf

苏教办法函〔2 〕5号 0 1 9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实施“ 宪法 小卫士” 20 19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学生“ 学宪法讲宪 法” 活动的通知》要求,决定继续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实施 宪法小卫士” 行动计划” )。现将有 “ 2 0 1 9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 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系列 重要指示精神,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引导青 少年学生了解宪法知识、理解宪法内涵,自觉尊崇宪法、学习宪 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 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二、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行动计划分别确定了小学、初中、 高中、大学四个学段的学习实践目标与任务,引导青少年学生认 真参与宪法与法治知识在线课程学习、法治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撰写和在线能力测评等。具体要求见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 —1— (ht ,以下简称普法网)发布的《行动计划 t p: / / qs pf w. mo e . g o v . c n 学习实践目标与任务》(见附件)。其中,在线能力测评由学校 在组织青少年学生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之后进行,截止日期: 20 1 9 年 1 1 月 3 0 日 , 专 题 网 址 : 。 ht t p: / / s t a t i c . qs pf w. c o m/ x f 20 1 9/ f r e nc h _g ua r d. ht ml ? n=0 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青少年学生逐项完成相应学段的学习 实践目标与任务。完成任务后的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登录普 法网账号,进行撰写心得体会、上传实践活动照片、打卡、测评 等操作。普法网将对学生上传的文字、图片等内容进行审核,择 优在网站专题页面和微信小程序中向全国学校推送,作为先进案 例供各地学校参考。 三、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校要广泛动员,加强组织部署, 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健全工作机制,尽快部署实施,使学生及 时了解并参与行动计划,切实扩大活动参与面,重在普及、重在 参与,组织青少年学生有效开展宪法学习,确保宪法教育全覆盖。 (二)提高思想认识。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行动计划实施 情况将作为 2 学宪法 讲宪法” 活动的重 0 1 9年第四届全省学生“ 要评价依据,以及“ 七五” 普法考核的重要评价指标。省教育厅将 对各地各校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书面通报。 (三)做好支持保障。各地各校要指派专人负责,学懂弄通 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指导。各级各类 学校提前在普法网注册,为学生批量生成账号后,再组织学生参 —2— 与活动(详细注册流程见普法网注册页面)。 请各设区市教育局、各高校安排一名联络员,加入江苏省依 法治教工作群(QQ 群号:6 8 8 3 58 08 5)。省教育厅联系人:李 怡,联系电话:0 。 2 5- 8 33 3 50 1 5 省教育厅办公室 2 01 9年 9月 1 2日 (此件依申请公开) —3— 附件 行动计划学习实践目标与任务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系列重 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相关任务安排和中央 宣传部等部门《关于组织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 求,在青少年学生中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 威,现制定发布 2 宪法小卫士” 行动计划学习实践目标与 0 1 9年“ 任务,主要内容如下。 一、小学阶段 目标:初步了解宪法常识,初步树立法治意识,通过实践感 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树立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 养成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任务 1:在学校集体诵读《宪法》条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学习宪法与法治知识。完成后在微信小 程序中打卡。 任务 2:与家长一起做一件与宪法、法治相关的小事,在微 信小程序中写下事件与感想。完成后在微信小程序中打卡。 例 A:在生活中,某些路口会出现闯红灯现象。学生自己严 格遵守交通法规,如发现家长或其他同学闯红灯及时进行劝说引 导。 例 B:根据《环境保护法》,公民应当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 —4— 物进行分类放置。目前,部分省市已出台了垃圾分类的地方性法 规。学生主动了解地方垃圾分类法规,与家长或小伙伴一起学习 并践行垃圾分类。 任务 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请写下自己对 祖国的祝福。学习与国旗、国徽相关的知识,观察身边的国旗、 国徽等是否有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如果发现,请老师或家长协助 向相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完成后在微信小程序中打卡。 例如:观察身边国旗、国徽的图案是否准确,在尺寸、形状、 颜色等方面是否有不规范的地方;观察日常生活的陈设布置中是 否使用了印有国徽的座签,礼品店或文具店里有没有出售印有国 徽图案的商品等。参考网址: http://qspfw.moe.gov.cn/html/bureau/20190505/15518.html 任务 4: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参与学生法治知识能力 测评,取得铜牌以上成绩。 二、初中阶段 目标: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 进一步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和程序 思维,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初步具备运用 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 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任务 1:寻找学校、社区的普法宣传栏,认真阅读并学习其 内容,写下学习心得。若发现宣传用语使用不规范的情况,请老 师或家长协助向相关部门建议并宣传正确用法。完成后在微信小 —5— 程序中打卡。 例如:路边一些普法宣传栏、博物馆内的介绍说明中,混淆 “权利”与“权力”;在某些宣传展板中,将“法治”错印为“法制”等。 任务 2: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中国地图使用不规范的情况,在 教师指导下通过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学习国家主权与领土 等知识,在微信小程序中写下学习心得。完成后在微信小程序中 打卡。 例如:中国地图的使用应该参照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 心出具的标准地图,但个别网站的地图对中国领土的标注不完 整、不准确。参考网址:http://bzdt.ch.mnr.gov.cn 任务 3:做一件与环保相关的小事,在微信小程序中写下事 件与感想。完成后在微信小程序中打卡。 例如:随身携带水杯,拒绝一次性纸杯;买东西使用帆布袋, 拒绝塑料袋等。 任务 4: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参与学生法治知识能力 测评,取得铜牌以上成绩。 三、高中阶段 目标: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 架、基本制度以及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牢 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初步具备参与法治实践、正确维 护自身权利的能力。 任务 1:学习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知识,发现生活中 知识产权保护的典型案例,在微信小程序中写下学习心得或感 —6— 想。完成后在微信小程序中打卡。 例如:网络社区允许上传原创图片的作者开启版权保护功 能,禁止其他用户直接保存图片。 任务 2:学习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与案例, 结合实际生活在微信小程序中写下心得或感想。完成后在微信小 程序中打卡。 例 A:食品外包装应当印制有关商品的基本情况,包括商品 名称、商标、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日期等信息,以保障消费 者的知情权。 例 B:在外消费时主动向商家索取发票等销售凭证,自觉养 成分类整理发票的习惯,制作一本属于自己的“发票收纳本”。遇 到商家以各种理由不提供发票的情况,可向当地税务部门举报。 任务 3: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参与学生法治知识能力 测评,取得铜牌以上成绩。 四、大学阶段 目标: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识与 理解,基本掌握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基本具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 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坚定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任务 1:了解建国以来我国国防领域的重要事件,在微信小 程序中简单阐述该事件对我国国防事业和民族复兴的推动作用。 完成后在微信小程序中打卡。 —7— 例如:了解“辽宁号”航空母舰对我国军事体系建设、经济发 展和文化传播的意义,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任务 2:利用假期与课余时间参与法治相关实践活动。在微 信小程序中上传参与各项活动的照片,并写下感想与收获(不超 过 300 字)。完成后在微信小程序中打卡。 例如:参观法治教育基地,观摩司法审判(网络或现场)和 行政执法活动等;参与由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大学生普法志愿者入 社区、乡村、中小学活动;设立法律咨询台,发放法治宣传资料, 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和法治文艺演出等,宣传普及法律法规知识, 运用掌握的法律知识为群众释疑解惑、提供法律援助等。 任务 3:了解社会热点法律问题,思考正确的应对和处理方 式,结合身边的案件或事件写下学习思考与体会(不超过 300 字)。完成后在微信小程序中打卡。 例 A:禁止“校园贷”。近年来,校园贷的问题在校园造成不 良影响。2016 年 4 月,教育部办公厅、原中国银监会办公厅联 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 的通知》,要求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实时预警 机制和应对处置机制等。 2017 年 9 月,教育部明确要求取缔校 园贷款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 款。如果在校园或身边同学中发现了“校园贷、回租贷、求职贷、 培训贷、创业贷”等情况,及时向学校反映,以维护自身和同学 的合法权益。 例 B:拒绝传销诱惑。某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容易成为传销 —8— 组织的目标。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开展了防范传销的安全教育活 动。请了解传销的危害与相关防范知识,保持警惕。如果发现身 边的同学或亲戚朋友接触、误入传销,请及时向学校反映,以维 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任务 4: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参与学生法治知识能力 测评,取得铜牌以上成绩。 —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