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英国伦敦大学学院2023暑期访学项目3+1周.pdf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伦敦大学学院 2023 Summer Study Programs 2023 暑期访学项目 University Experience and English Course+ Professional Workshops 语言课程+专业研讨课程(可选) Subjects: 专业研讨课方向如下: EARLY YEAR/PRIMARY EDUCATION & EDUCATION TECHNOLOGY 学前与初等教育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TESOL) TESOL EDUCATIONAL PSYCHOLOGY 教育心理学 学 校 简 介 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简称 UCL)建校于 1826 年,是一所世界 顶尖公立综合研究型大学,为享有顶级声誉的英国老牌名校,英国 G5 超级精英大学之一。UCL 排名稳居世界 Top10,在 2023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 8。UCL 拥有 29 位诺贝尔奖获 得者。在最新的英国研究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中,UCL 被评 为英国研究实力最强的大学。 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简称 IOE),成立于 1902 年,是世界 领先的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中心,欧洲的师范培训与教育研究航母。截止 2022 年,IOE 已经连续 9 年蝉联 QS 世界大学排名教育专业世界第 1。 项 目 介 绍 课程目的:旨在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对国际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的理解和吸收, 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课程时间:(二选一) 1、语言课程:2023 年 7 月 17 日—8 月 4 日(3 周) 2、语言+专业研讨课程:2023 年 7 月 17 日—8 月 11 日(4 周) *具体出发、返回时间可能根据航班等因素微调。 项目信息: 1. 沉浸式英国课堂,体验英国 G5 高校——UCL 的相关课程; 2. 前三周为语言课程,侧重于语言和学术技能的提升,根据学生英语水平进行小班教学,能 充分地交流和互动; 3. 第四周以专业研讨课程为主,学生可选择相应方向跟随 UCL 教育学院高素质和经验丰富 的教授导师进行研讨学习; 4. 课程以外设置相关课外文化和社会活动,包括社团活动、现场参观等,充实课余时间,体 验英国社会文化。 1-3 周语言课程 (University Experience and English Course) 核心课程内容: 1.学术英语(EAP) 在英国大学学习所需的语言和学术技能 综合技能: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 英国大学生活问卷设计及调查 撰写学术研究报告 2.UCL 与学术文化 对英国/UCL 学术文化的介绍和探索 UCL 指南和研究领域 UCL 校园和布鲁姆斯伯里地区参访 授课形式: 现场研讨会和班级授课 指导性学习 学术讲座(可选) 英国社会文化虚拟访问(可选) 第 4 周专业研讨课程 专业课程方向:可从“学前与初等教育/TESOL/教育心理学”中任选一个方向参加。理论 课和讲座是所有方向学生一起参加学习。之后按照专业和兴趣分类,由不同导师分组指导,每 组学生须完成课题选择、调研、形成总结报告,并汇报演讲。UCL 教育学院提供考核成绩和 专项结业证书。 每个方向均有多位 UCL 教师担任导师,具体依据学生人数和导师的日程确定每期可选导 师。 学前与初等教育导师及参考研讨专题如下: Dr Josh Franks UCL 教 育 学 院 早 期 及 小 学 教 育 讲 师 早期及初等教育方向博士 西方儿童教育主流理论概述与实践:西方儿童教育的主流理论和方法,从教育理论、课程 设置、教学实践、教师教育的角度深入讨论英国幼儿和小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对比不同理论 对政策制定的影响。 Dr Sin éad Harmey UCL 教 育 学 院 国 际 读 写 能 力 中 心 读 写 能 力 教 育 讲 师 早 期 读 写 能 力 教 育 方 向 博 士 ,毕 业 于 美 国 俄 亥 俄 州 立 大 学 小学与学前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及实践:英国小学课堂课程设计思想和实践框架,包括课程 设计、课堂教学、练习设计、教学评估等不同方面。通过不同科目(比如读写,数学等)的案例 对英国小学教学设计的特点进行分析,对英国学前及小学教育的优点进行总结并对潜在的问题 进行批判性的讨论。 Prof. Man olis Mavrikis UCL 教 育 学 院 教 育 人 工 智 能 与 分 析 教 授 教育人工智能博士,毕业于爱丁堡大学 未来的先进教育技术与方法:人工智能、学习分析、人机交互和教育技术等交叉学科在教 育领域的应用现状。通过具体项目案例展示先进教育技术对学习、教课和科研的支持过程,及 其在课程设计、开发、评估等具体方面的应用。其中包括开发数字化学习环境,通过提供直接 的、个性化的、适应性的学习反馈技术支持学生进行学习;以及如何通过获取和智能分析学生 数字世界及物理世界的数据矩阵来提高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理解。本专题也将对面向 未来的初等教育技术进行展望。 Dr. Eirini Gkouskou UCL 教 育 学 院 早 期 及 小 学 教 育 讲 师 教育科学博士,毕业于希腊帕特雷大学 博物馆教育与课外(第二课堂)学习:在幼儿及小学教育中,针对课内和课外环境下科学 教学方面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包括科学知识转化为校园科学学习的过程、STEM 教育、博物馆 教育以及探究式学习等内容,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绍英国初等教育在这一领域的先进成果。 Dr. Rachael Levy UCL 教 育 学 副 教 授 , 少 儿 阅 读 发 展 领 域 专 家 教育学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 教师素养与职业发展:英国小学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全科教师培训框架以及培训的核心内 容;英国教师全纳教育素养和职前培养有关问题;传授批判性、研究型和探究式的教学和学习 方法;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TESOL 导师及参考研讨专题如下: Prof. Andrea Revesz UCL 教 育 学 院 二 语 习 得 方 向 教 授 , 二 语 习 得 研 究 期 刊 副 总 编 应用语言学方向博士,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二语习得基础理论:二语习得中的理论与方法,讨论在这个领域中的一些普遍问题以及影 响第二语言发展的内在与外在的因素;二语习得理论与最新研究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Dr . Jim Mckinley UCL 教 育 学 院 应 用 语 言 学 副 教 授 , 文 化 传 播 媒 体 系 教 学 主 任 语言学博士,毕业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第二语言学习研究:教育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所用的普遍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 讨论 TESOL 专业领域对研究设计、评估以及研究过程等具体问题。 Dr. David Mallows UCL 教 育 学 院 TESOL 专 业 副 教 授 教育学博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 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英语课堂教学相关问题:包括英语语言课堂实践案例分析、课堂计 划、课程内容反思以及课堂教学技巧的使用。 Dr . Kazuya Saito UCL 教 育 学 院 TESOL& 应 用 语 言 学 副 教 授 第二语言教育博士,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英语听说教学与研究 :语言学习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听说能力方面的特 定教学技巧展开深入讨论。 Dr. Ana Pellicer-Sanchez UCL 教 育 学 院 TESOL& 应 用 语 言 学 副 教 授 应用语言学博士,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 英语学习者:英语语言特征、语言与话语研究、影响语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因素,以 及如何在课堂学习中解决这些问题。 --------------------------------------------------------------------------------------------教育心理学导师及参考研讨专题如下: Prof. Roberto Filippi UCL 教 育 学 院 心 理 与 人 类 发 展 教 授 , 多 语 言 与 认 知 实 验 室主任,心理学博士,毕业于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 心理学及神经科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应用状况; 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如何为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信息支撑;探讨上述应用和实践 的效果评估体系。 Dr. Liory Fern-Pollak UCL 教 育 学 院 心 理 与 人 类 发 展 副 教 授 , 认 知 神 经 科 学 博 士 , 毕 业 于 帝 国 理 工 &布 鲁 内 尔 大 学 。 大脑与行为的发展:基于神经生物学、荷尔蒙理论和遗传学等讨论大脑与行为之间的相互 关系;从进化的角度讨论情绪的发展和模仿行为在学习中的作用;借鉴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社 会和生态学理论加深对儿童发展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Dr.Nina Politimou UCL 教 育 学 院 心 理 与 人 类 发 展 讲 师 , 发 展 和 实 验 心 理 学 博士,毕业于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 教育心理学当代热点(理论):影响教学与发展的个体因素、教育机构因素和环境因素; 提升学生对心理学关键概念和理论的理解;探讨如何将这些概念和理论应用于当代儿童发展和 教育实践。 Dr. Matt So merville UCL 教 育 学 院 心 理 与 人 类 发 展 讲 师 , 硕 士 研 究 生 教 育 心 理学课程主任,英国持证心理医师,心理与教育方向博 士,毕业于剑桥大学。 教育心理学核心话题(学术研究与应用):以心理学、神经科学相关学术研究作为证据, 讨论典型和非典型受教育者的注意力、记忆过程和语言能力等的神经认知基础,以及这些认知 能力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Dr. Keri Wong UCL 教 育 学 院 心 理 与 人 类 发 展 副 教 授 , 心 理 学 博 士 , 毕 业于剑桥大学。 教育中的个性差异和区别-基于精神病理学:从精神病理学角度揭示教育环境下的个性差 异,将会包含破坏性行为和教育场景下的忧郁/焦虑等个体表现的理论和历史证据及研究。 Dr. Marta Francesconi UCL 教 育 学 院 心 理 与 人 类 发 展 讲 师 , 临 床 试 验 神 经 科 学 和神经病学博士,毕业于罗马大学。 在教育中建立心理健康适应性 :心理健康研究的应用以及培养心理适应性的方法;讨论 和分享影响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其表达和应对方法以及该主题在全球范围内的最新研究和发 展。 项目组成员完成三周课程后可获得 UCL 语言中心颁发的语言课程结业证书,参加四周项 目的学生可额外获得 UCL 教育学院颁发的项目结业证书。世界名校的短期课程结业证书可作 为申请海外名校留学的重要背景材料之一。 关于食宿: *根据当时资源情况安排入住学生宿舍或公寓,餐食自付。 申 请 条 件 1. 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教育、英语、心理学、师范等专业背景优先,3 周项目不限 专业; 2. 选择四周课程的同学需满足以下任一语言要求:CET4-550 分及以上/CET6-425 分及 以上/雅思 5.5 分及以上/通过项目部面试;选择三周课程的同学可以免英语成绩申请,并可申 请免面试; 3. 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国家形象和学校名誉。 往期专业课程学生反馈(线上) 在本项目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 Dr.Sinead Harmey 的《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在这节课中她首先对幼儿教育阶段在年龄上进行了区分,同时介绍了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学生的一天,同时在教育原则、教 学评估等方面进行介绍。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教室的布局,我发现在教学客观环境上的各种细节也可以贯彻不同的教学 理念,同时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计划相匹配。我们国内如今在幼儿教育阶段在环境上有很大改善,比如蒙台梭利幼儿园等都 很注重儿童全方面的素质的锻炼和发展,在环境上也仿照西方对儿童的感知、协调等能力进行锻炼。但是在小学阶段由于教 育理念和目标的不同,我们的环境设置上就开始不同了。小学阶段的环境布局内容和理念值得我进一步的思考。同时,在幼 儿阶段,同一个空间的不同布局、不同空间的不同能力的使用,也值得我进一步学习。 另一个是 Prof. Manolis Maviki 的《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earning Analytics in Education: a glimpse of the future》,以前有幸参与过清华大学未来教育论坛,让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尚俊杰教授提出的未来教育畅想,其中尚教授对 计算机、互联网与教育在教学、评价、教育理念等方面作出思考,同时提出游戏化教学的策略。这与本次讲座的内容不谋而 合,随着新冠疫情的发展,线上教学技术加快成熟,对幼儿和小学生而言,智能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 面。Intelligent exploratory learning environments(IELEs)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学生的学习数据是如何与教师进行 交互同时建构学生学习模型的,我想这将会是我们国内教育的发展方向,更加深度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工具帮助拓展教育的 功能和深度,这值得进一步探究。--李同学 从开始了解海外留学项目起,作为英国的 G5 院校,世界排名第 8,UCL 就一直是我的梦校。因此能有这个机会参加线 上学习项目对我而言是次无比珍贵且荣幸的机会。而位列教育学世界排名第一的 IOE 学院组织的这次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专业课题教育讲座,更是使我受益匪浅。 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参加全英的课程。虽说我本科正在就读的是英语专业也是全英授课,但比起作为英语母语的教 授们还是有些区别。最初我觉得辨别教授讲课的重点对我而言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但我记得第一节讲座教授说他希望我们不 要对知识死记硬背,光顾着抄笔记而忘了理解。所以后来我试着跟着教授们的逻辑节奏去听课,也能引发一些自己的思考, 这样一来是我可以分辨出哪些是全新或是重要的知识记在笔记本中,二来也锻炼了我的英语听力和逻辑思考能力。而在课后, 也十分感谢 DCN 的各位老师,课前转发课间提醒上课,课中邀请学姐助教协同上课,当我在课后有问题时不辞辛劳为我额 外给教授发邮件。 对我触动最大的是最后一节讲座关于博物馆教育的课题,这是国内教育较少强调的。而对于教育行业,我们需要设身处 地拓展思路。这节课很好的传递了综合素养的重要性,让我体会到为人师表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教学而更是教育,是为了培养 综合发展的新一代人才,那么,这也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让自己的狭窄视野限制孩子们的光明前途,生活处处为课堂。-贺同学 第一次上课进入 zoom 平台,我就被课程的氛围吸引了。老师要求我们所有人都打开摄像头,这是非常新鲜的。因为之 前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上学校的网课,同学们甚至老师都是关闭摄像头的。而在 UCL 的课程里我不仅看到了热情的 Professor 们以及近两百个和我一样参加课程的同学们,突然就感觉很有动力,感觉老师同学们都很重视这门课程、很多同学更是通过 在课堂中的投入隔着屏幕传递来了求学的如饥似渴和决心,这也让我非常 Inspired 呀! 通过本次学习,我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教授们将二语习得分成非常细致的部分讲授给我们听:二语习得包括听说 读写许多层面的习得,分析二语习得时我们要分别研究学习者、人体学习机制共性的规律,更要了解和学习历史上关于二语 习得规律的种种理论学说。SLA 可依据是否在自然状况下习得分为 Naturalistic 和 Instructed 两种,而环境和学习者本身的 内在因素两者相互作用着影响二语的习得。而学界对于二语学习者对语言的习得更是有着种种不一的理论依据。比如 Krashen 就非常强调可理解的信息输入。我也了解到了践行二语研究绝非易事,其中困难重重,但是前人的努力让这一切“柳暗花明 又一村”、这也是吾等未来师范后辈需要继续为之奋斗的所在。老师们热心地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课外阅读资料和文献,还有 老师细致入微地教我们如何做数据收集。我还很喜欢温迪雅老师的经历分享,她的分享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人生不设限, 你要敢于梦想敢于跳出舒适圈并踏踏实实地为之努力;同时,学会人际交往、学会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十多天的课程下来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整个课程循序渐进而且满满干货,我感到受益匪浅、如沐春风。--华南师范大学 李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