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6-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申报书(第二批) (案例).pdf
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 课程名称: 机械原理 专业类代码:0801 负责人: 蒋丹 联系电话:xxxx 申报学校: 填表日期: 推荐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二○二一年四月 填报说明 1.专业类代码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 中的专业类代码(四位数字)。 2.文中○为单选;□可多选。 3.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为近 5 年内讲授该课程教师。 4.文本中的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 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5.具有防伪标识的申报书及申报材料由推荐单位打印留 存备查,国家级评审以网络提交的电子版为准。 6.涉密课程或不能公开个人信息的涉密人员不得参与申 报。 1 1.基本情况 实验名称 凸轮(4 课时) 实验所属课程(可 填多个) 性质 实验对应专业 实验类型 虚拟仿真必要性 实验语言 是否曾被推荐 ○是○否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程图学 ○独立实验课 ●课程实验 机械制造 ○基础练习型 ● 综合设计型 ○研究探索型 ○其他 □ 高危或极端环境 □ 高成本、高消耗 □ 不可逆操作 □ 大型综合训练 ● 中文 ○中文+外文字幕(语种) ○外文(语种) 共大于二次: 实验已开设期次 1.时间、人数 春季学期 2. 时间、人数 秋季学期 3. … 有效链接网址 (要求填写标准 URL 格式的实验入口网页,不允许仅为文件 下载链接) 2.教学服务团队情况 2-1 团队主要成员(含负责人,总人数限 5 人以内) 序号 姓名 出生 年月 单位 职务 职称 2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承担任务 负责人,实验指导, 1 实验教学 2 线上指导 3 实验教学 4 线下实验 5 技术支持 2-2 团队其他成员 序号 姓名 出生年月 单位 职务 职称 承担任务 1 2 … 团队总人数: 人 其中高校人员数量: 人 企业人员数量: 人 2-3 团队主要成员教学情况(限 500 字以内) (近 5 年来承担该实验教学任务情况,以及负责人开展教学研究、学术研究、获 得教学奖励的情况) 3 4 注:必要的技术支持人员可作为团队主要成员;“承担任务”中除填写任务分工 内容外,请说明属于在线教学服务人员还是技术支持人员。 5 3.实验描述 3-1 实验简介(实验的必要性及实用性,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实验系统的先进性) 3-2 实验教学目标(实验后应该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 3-3 实验课时 (1)实验所属课程课时: 32 学时 (2)该实验所占课时: >2 学时 3-4 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限 1000 字以内) 知识点:共 个 1. 2. … 6 (2)核心要素仿真设计(对系统或对象的仿真模型体现的客观结构、功能及其 运动规律的实验场景进行如实描述,限 500 字以内) (3)针对 ESP 智能模拟病人的评估、干预和治疗: 1)病情评估:包含对智能模拟病人的语音问诊、查体、监护的操作。通过语 音与智能模拟病人进行交流,完成对智能模拟病人的病史采集,以及对智能模拟 病人的心音、肺音听诊,完成病情的初步诊断和评估。 2)生命支持:包含止血包扎、吸氧、静脉开放、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 除颤器(AED)、机械通气等急救操作。 3)药物治疗:包含案例药物包中各种药物的使用,剂量的选择和药物的使用 途径。 4)问题考核:包含案例中的客观题和主观题的答题和考核。 3-5 实验教学过程与实验方法 7 3-6 步骤要求(不少于 10 步的学生交互性操作步骤。操作步骤应反映实质性实验 交互,系统加载之类的步骤不计入在内) (1)学生交互性操作步骤,共 步 步骤 步骤目标 步骤合理 目标达成度 步骤 序号 要求 用时 赋分模型 满分 1 成绩类型 操作成绩 2 实验报告 3 预习成绩 … 教师评价报告 (2)交互性步骤详细说明 3-7 实验结果与结论(说明在不同的实验条件和操作下可能产生的实验结果与结 论) 8 3-8 面向学生要求 (1)专业与年级要求 (2)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 3-9 实验应用及共享情况 (1)本校上线时间 : 年 月 日 (上传系统日志) (2)已服务过的学生人数:本校 人,外校 人 (3)附所属课程教学计划或授课提纲并填写: 纳入教学计划的专业数: 教学周期: ,具体专业: ,学习人数: (4)是否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是 ○否 (5)社会开放时间: 日 年 月 (6)已服务过的社会学习者人数: 人 4.实验教学特色 9 , (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的实验设计、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特色,限 800 字以内) 实验设计(选题、产学、团队、支持;目标、内容、过程、成果; 能实不虚) 教学方法(目标、内容、过程: 线上线下、虚实结合……) 评价体系(过程性、多元化评价) 5.实验教学在线支持与服务 (1)教学指导资源:教学指导书 教学视频 电子教材 课程教案 (申报系统上传)课件(演示文稿)其他 10 (2)实验指导资源:实验指导书 操作视频 知识点课件库 习题库 (申报系统上传)测试卷 考试系统 其他 (3)在线教学支持方式:热线电话 实验系统即时通讯工具 论坛 支持与服务群 其他 (4) 名提供在线教学服务的团队成员;1-2 名提供在线技术支持的技术人员; 教学团队保证工作日期间提供 8-12 小时/日的在线服务 6.实验教学相关网络及安全要求描述 6-1 网络条件要求 (1)说明客户端到服务器的带宽要求(需提供测试带宽服务) 30M 上行的宽度 (2)说明能够支持的同时在线人数(需提供在线排队提示服务) 100-10000 6-2 用户操作系统要求(如 Windows、Unix、IOS、Android 等) (1) 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版本要求 (2) 其他计算终端操作系统和版本要求 11 (3) 支持移动端:○是 ○否 6-3 用户非操作系统软件配置要求(兼容至少 2 种及以上主流浏览器) (1)非操作系统软件要求(支持 2 种及以上主流浏览器) 谷歌浏览器 IE 浏览器 360 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其他 (2)需要特定插件 ○是 ○否 如勾选“是” ,请填写: 插件名称:(插件全称) 插件容量:M 下载链接: (3)其他计算终端非操作系统软件配置要求(需说明是否可提供相关软件下载 服务) 6-4 用户硬件配置要求(如主频、内存、显存、存储容量等) (1)计算机硬件配置要求 (2)其他计算终端硬件配置要求 12 6-5 用户特殊外置硬件要求(如可穿戴设备等) (1)计算机特殊外置硬件要求 (2)其他计算终端特殊外置硬件要求:○无 ○有 如勾选“有”,请填写其他计算终端特殊外置硬件要求: 6-6 网络安全(实验系统要求完成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二级认证) (1) 证书编号: (2) 请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 7.实验教学技术架构及主要研发技术 13 指标 内容 系统架构图及简要说明 VR AR MR 3D 仿真 二维动画 开发技术 HTML5 其他 Unity3D 3D Studio Max Maya ZBrush SketchUp Adobe Flash 开发工具 Unreal Development Kit Animate CC Blender Visual Studio 其他 服务器 实验 教学 CPU 核、内存 GB、磁盘 显存 GB、GPU 型号 GB、 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Linux 其他 运行环境 具体版本: 数据库 Mysql SQL Server Oracle 其他 备注说明(需要其他硬件设备或服务器数量 多于 1 台时请说明) 是否支持云渲染:○是 14 ○否 实验品质(如:单场景模 型总面数、贴图分辨率、 每帧渲染次数、动作反馈 时间、显示刷新率、分辨 率等) 8.实验教学课程持续建设服务计划 (本实验教学课程今后 5 年继续向高校和社会开放服务计划及预计服务人数) (1)课程持续建设 日期 描述 第一年 10 所、1000 人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其他描述: (2)面向高校、社会的教学推广应用计划 15 日期 推广高校数 应用人数 推广行业数 应用人数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其他描述: 9.知识产权 软件著作权登记情况 以下填写内容须与软件著作权登记一致 软件名称 是否与课程名称一致 ○是 ○否 每栏只填写一个著作权人,并勾选该著作权人类型。如勾选“其他”需填写具 体内容;如存在多个著作权人,可自行增加著作人填写栏进行填报。 著作权人 著作权人类型 16 ○课程所属学校 ○课程负责人 ○企业人员 ○企业 ○学校团队成员 ○其他 权利范围 软件著作登记号 如软件著作权正在申请过程中,尚未获得证书,请填写受理流水号。 受理流水号 10.诚信承诺 本团队承诺:申报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原创性,课程所属学校对 本实验课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实验软件、操作系统、教学视频、教学课件、辅 助参考资料、实验操作手册、实验案例、测验试题、实验报告、答疑、网页宣传 图片文字等组成本实验课程的一切资源)享有著作权,保证所申报的课程或其任 何一部分均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实验教学课程负责人(签字): 年 11.附件材料清单 17 月 日 1.课程团队成员和课程内容政治审查意见(必须提供) (申报课程高校党委负责对本校课程团队成员以及申报课程的内容进行政 审,出具政审意见并加盖党委印章;团队成员涉及多校时,各校党委分别对本校 人员出具意见;非高校成员由其所在单位党组织出具意见。团队成员政审意见内 容包括政治表现、是否存在违法违纪记录、师德师风、学术不端、五年内是否出 现过重大教学事故等问题;课程内容审查包括价值取向是否正确,对于我国政治 制度以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解和表述是否准确无误,对于国家主 权、领土表述及标注是否准确,等等。) 2.课程内容学术性评价意见(必须提供) [由学校学术性组织(校教指委或学术委员会等),或相关部门组织的相应学 科专业领域专家(不少于 3 名)组成的学术审查小组,经一定程序评价后出具。 须由学术性组织盖章或学术审查小组全部专家签字。无统一格式要求。] 3.校外评价意见(可选提供) (评价意见作为课程有关学术水平、课程质量、应用效果等某一方面的佐证 性材料或补充材料,可由课程应用高校或社会应用机构等出具。评价意见须经相 关单位盖章,以 1 份为宜,不得超过2份。无统一格式要求。)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