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北京交通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Need26 页 28.982 MB下载文档
北京交通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北京交通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北京交通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北京交通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北京交通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北京交通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当前文档共26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北京交通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毕业生就业质 年度 报告 BEIJ ING JI AOTON G UN IV ER S ITY 2021 ⻌  ❩  ❜  鸑  㣐  㷖 1.1 1.2 CONTENTS 目录 CONTENTS 目录 2021 届毕业生 就业基本情况及分析 毕业生就业 趋势分析 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06 1.1.1 本科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06 1.1.2 毕业研究生规模与结构· ···································08 2.2 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08 1.2.1 分学历分学院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09 1.2.2 本科毕业生分学院(校区)、分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09 1.2.3 硕士毕业生分学院、分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14 1.3 2.1 1.2.4 博士毕业生分学院、分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19 本科毕业生签约情况及分析····································21 2017-2021 届毕业生规模及毕业去向落实率· ·····················36 本科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37 2.2.1 2017-2021 届 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37 2.2.2 2017-2021 届 本科毕业生深造情况····························38 2.3 2.2.3 2017-2021 届 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38 毕业研究生就业趋势分析· ····································39 2.3.1 2017-2021 届 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39 2.3.2 2017-2021 届 毕业研究生就业地区流向· ·······················39 1.3.1 本科毕业生签约地区流向···································21 1.3.2 本科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22 1.3.3 本科毕业生主要签约单位···································23 1.3.4 本科毕业生签约中国 500 强企业流向· ·························23 1.3.5 本科毕业生国内深造情况···································25 1.3.6 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情况· ······························25 1.3.7 本科毕业生签约行业分布···································26 1.4 1.3.8 本科毕业生分类就业情况···································26 毕业研究生签约情况及分析····································27 1.4.1 毕业研究生签约地区流向···································27 1.4.2 毕业研究生签约单位性质···································28 1.4.3 毕业研究生主要签约单位···································28 1.4.4 毕业研究生中国 500 强企业流向······························29 1.4.5 毕业研究生签约行业分布···································31 1.5 1.6 1.4.6 毕业研究生分类就业情况···································31 全体毕业生主要签约单位及就业行业特色· ·······················32 1.5.1 毕业生主要签约单位· ·····································32 1.5.2 毕业生就业行业特色· ·····································32 未就业毕业生情况统计及分析··································33 1.6.1 未就业本科毕业生情况统计及分析····························33 1.6.2 未就业毕业研究生情况统计及分析····························33 01 BJTU 02 BJTU CONTENTS 目录 就业质 3.1 3.2 跟踪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抽样调查····································41 3.1.1 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 ································41 3.1.2 毕业研究生就业满意度调查· ································41 毕业生求职过程调查· ········································41 3.2.1 本科毕业生求职过程调查···································41 3.2.2 毕业研究生求职过程调查···································42 3.2.3 本科毕业生求职渠道调查···································42 3.3 3.4 大道交通 筑梦一流 北京交通大学始终以立学储才、救国兴邦、交通强国为 己任,在 125 年的办学历史中,向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 多年来,学校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各个 环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学 校坚持以“学生满意,用人单位满意,社会满意,国家满意” 为宗旨,以“稳定毕业去向落实率,增强就业力,提高就业质量”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 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 位育人格局,我校已连续多年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编 写及就业状况调查工作,科学分析、深入把握毕业生就业状况, 并将结果反馈于人才培养,全面提高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 为目标,以“深度开展就业指导,深度提供就业服务,深度 拓展就业市场”为方针,切实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及育人成效, 所培养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高度认可,毕业生在社会经济发 展的各个领域建功立业。 3.2.4 毕业研究生求职渠道调查···································42 毕业生就业匹配度调查· ······································43 3.3.1 毕业生专业需求度调查· ···································43 3.3.2 毕业生专业与工作相关度调查· ······························44 用人单位调查···············································45 3.4.1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调查····························45 3.4.2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能力评价······························45 就业创业特色工作 4.1 以“一把手”工程为统领 , 4.2 服务战略,拓宽领域,以更宽的视野打造就业新渠道···············47 4.4 长效联动,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创新驱动人才·····················48 4.3 4.5 努力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育人新格局····························47 全程规划,全面辅导,构建立体化生涯教育新体系·················48 立足实情,多方联动, 更好的落实“招生 - 培养 - 就业”一体化育人新要求· ··············49 03 BJTU 04 BJTU 2021 届毕业生 就业基本情况及分析 1.1 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2021 届毕业生共有 7533 名(研究生含委培、定向),其中博士毕业生 424 名,硕士毕业生 3463 名,本科生 3646 名。 本科毕业生 硕士毕业生 PART . 01 博士毕业生 48.40% 45.97% 5.63% 图 1.1 毕业生结构 本部分将从毕业生规模、结构、毕 业去向落实率、就业流向以及行业分布 等方面对 2021 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进 行统计和分析。 1.1.1 本科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本报告中涉及 2021 届毕业生就业数 本科毕业生中男生 2192 名,占 60.12%;女生 1454 名,占 39.88%。 据统计截止时间为 2021 年 8 月 31 日。 男生 女生 Page. 06-08 60.12% 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Page. 39.88% 图 1.2 本科毕业生男女比例 08-21 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Page. 21-26 Page. 27-31 本科毕业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220 名,占 33.46%;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426 名,占 66.54%。 本科毕业生签约情况及分析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毕业研究生签约情况及分析 Page. 32 Page. 33-34 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全体毕业生主要签约单位及就业行业特色 33.46% 66.54% 图 1.3 本科毕业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 未就业毕业生情况统计及分析 05 BJTU 06 BJTU 本科毕业生生源涵盖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毕业生人数位列前三位的省区为 :北京市 252 名,河北省 244 名,山 东省 238 名。各主要生源省区人数分布如下图: 1.1.2 毕业研究生规模与结构 毕业研究生中男生 2001 名,占 51.48%;女生 1886 名,占 48.52%。 300 250 252 244 238 男生 237 150 150 100 女生 203 200 北京 河北 山东 河南 山西 湖南 144 内蒙古 143 新疆 140 江西 139 安徽 137 四川 125 124 121 115 吉林 辽宁 广东 云南 图 1.4 本科毕业生主要生源省区人数 本科毕业生分布在 13 个学院(校区),其中毕业生人数位列前三位的学院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492 名,交通运输学院 372 名, 经济管理学院 361 名。各学院(校区)本科毕业生人数如下图: 51.48% 48.52% 图 1.6 毕业研究生男女比例 毕业研究生分布在 13 个学院,其中毕业生人数位列前三位的学院为:经济管理学院 1038 名,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435 名,土 木建筑工程学院 426 名。各学院毕业研究生人数如下图: 1200 500 1000 492 1038 800 400 372 361 352 339 300 600 319 296 283 435 400 272 426 420 418 320 200 200 100 168 电信 运输 经管 计算机 机电 威海校区 理学院 电气 土建 软件 140 133 语传 建艺 0 119 经管 电信 土建 计算机 法学院 机电 电气 194 理学院 105 96 70 63 46 软件 建艺 法学院 语传 马院 图 1.7 各学院毕业研究生人数 图 1.5 各学院本科毕业生人数 * 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简称电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简称计算机,经济管理学院简称经管,交通运输学院简称运输,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简称土建,机械与电子控 制工程学院简称机电,电气工程学院简称电气,马克思主义学院简称马院,语言与传播学院简称语传,建筑与艺术学院简称建艺。下同。 运输 256 1.2 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截至 8 月 31 日,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0.51%,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7.69%,博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8.58%; 截至 12 月 31 日,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0.90%,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7.98%,博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 98.31%; 报告中其他部分所采用的的统计数据截至 8 月 31 日。 本科 硕士 博士 90.51% 97.69% 98.58% 图 1.8 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 截至 8 月 31 日 07 BJTU 08 BJTU 1.2.1 分学历分学院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学历 表 1.1 2021 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人数 本科 3646 硕士 深造率(%) 签约率(%) 毕业去向落实率(%) 3.32 95.21 97.69 58.53 3463 博士 424 84.17 5.42 97.41 学院 人数 电信 928 计算机 773 本研合计 毕业去向 落实率(%) 人数 95.99 352 98.81 本科毕业生 492 毕业去向 落实率(%) 人数 92.33 384 98.37 硕士毕业生 396 毕业去向 落实率(%) 人数 99.22 36 99.24 39 经管 1396 91.55 361 77.29 899 96.33 139 土建 698 94.56 272 90.07 366 97.54 60 运输 791 机电 659 电气 539 理学院 490 马院 94.56 97.42 93.69 90.82 372 339 软件 273 99.27 168 法学院 189 73.54 119 203 建艺 229 威海 319 合计 7533 85.71 94.32 94.36 94.27 283 88.34 296 89.13 368 95.28 283 46 语传 96.51 238 86.49 -- 165 -- 140 96.97 博士毕业生 毕业去向 落实率(%) 37 100.00 29 100.00 96.67 100.00 -- -- 60.50 70 95.71 90.51 3463 97.69 -- 94.79 -- -- -- -- -- -424 -98.58 以下为本科生分学院(校区)、分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情况。 电子科学与技术 人数 40 表 1.3 电信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深造率(%) 55.00 09 签就业协议率(%) 7.50 BJTU 98.70 50.00 50.00 100.00 66.26 12.40 90.24 85.00 毕业去向落实率(%) 92.50 57.82 26 19.05 61.54 2 46 7.69 43.48 492 19.57 表 1.4 计算机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92.52 99.32 88.46 100.00 80.43 97.83 100.00 98.37 人数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19 57.99 11.87 90.87 93.6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学信息技术) 23 65.22 0.00 保密技术 1 0.00 30.43 13.04 91.30 91.30 61.54 7.69 92.31 92.31 352 51.35 26 13.51 55.11 11.36 表 1.5 经管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91.30 100.00 23 合计 17.39 100.00 43.48 37 信息安全(保密技术) 0.00 23 信息安全 91.30 81.08 90.06 95.65 91.30 83.78 92.33 专业 人数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财务管理 26 34.62 7.69 69.23 69.23 工商管理 34 47.06 14.71 58.21 4.48 保密管理 工程管理 15 20 会计学 58 经济学 49 金融学 67 46 40.00 35.00 15.22 66.67 16.67 66.67 0.00 金融学(理科试验班) 8 62.50 合计 6 361 10.20 63.04 34.62 经济学(理科试验班) 5.17 51.02 26 6 13.33 20.00 68.9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会计学(理科试验班) 签约率 (%) 147 专业 物流管理 1.2.2 本科毕业生分学院(校区)、分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专业 91.77 物联网工程 100.00 -- 7.79 97.79 97.30 105 96 78.7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铁路信息技术) 100.00 -- 231 100.00 98.81 93.65 通信工程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合计 100.00 63 毕业去向落实率(%) 自动化 50 18 签约率 (%) 98.58 16 94.36 3646 99.58 签就业协议率(%) 通信工程(试点班) 83.33 93.98 319 99.65 深造率(%) 通信工程(理科试验班) 30 82.14 133 97.83 人数 90.51 * 注:深造率 =(国内深造 + 出国(境)深造)人数 / 毕业生总人数; 灵活就业率 =(单位用人证明 + 自由职业人数)/ 毕业生总人数; 签就业协议率 = 签就业协议(三方协议)人数 / 毕业生总人数; 签约率 = 深造率 + 签就业协议率 + 签劳动合同率; 签劳动合同率 = 签劳动合同 / 毕业生总人数; 毕业去向落实率 = 签约率 + 灵活就业率 + 自主创业率。下同。 表 1.2 2021 届毕业生分学院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专业 7.69 0.00 53.46 10 9.42 BJTU 73.33 73.33 85.00 95.00 79.31 81.03 70.59 68.66 71.43 70.59 76.12 73.47 86.96 89.13 83.33 83.33 65.38 75.00 66.67 74.52 65.38 75.00 66.67 77.29 表 1.6 运输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专业 人数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交通工程 31 61.29 16.13 77.42 90.3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牵引电气化) 54 75.93 5.56 87.04 96.30 合计 电子商务 交通工程(理科试验班) 交通运输(中外合作办学) 交通运输(城市轨道交通) 交通运输(高速铁路客运组织与服务) 19 11 47 22 36.84 15.79 72.73 0.00 59.57 14.89 36.36 40.91 89.47 72.73 80.85 100.00 100.00 95.74 86.36 100.00 87.91 96.70 交通运输(民航运输) 20 80.00 10.00 90.00 交通运输(铁道运输 , 理科试验班) 17 70.59 29.41 100.00 100.00 14.29 75.00 92.86 交通运输(铁道运输) 交通运输(智能运输工程) 物流工程 合计 91 32 28 372 专业 人数 铁道工程 环境工程 土木工程 合计 47.25 35.16 81.25 9.38 60.71 60.48 19.62 表 1.7 土建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93.75 85.75 95.00 100.00 96.51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53 60.38 13.21 86.79 88.68 272 50.37 25.00 87.13 90.07 203 31.25 25.00 49.26 28.08 人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93 3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国际班) 专业 56 283 75.00 88.18 87.50 90.64 人数 材料化学 14 材料化学(理科试验班) 专业 人数 车辆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61 45.90 45.90 96.72 98.36 62 80.65 3.23 88.71 65 工业工程 25 机械工程 93 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 合计 33 339 53.85 18.46 52.00 12.00 62.37 16.13 48.48 27.27 59.00 11 20.35 BJTU 84.62 92.31 84.00 92.00 94.62 98.92 84.85 90.27 23.53 48.06 25.09 44.64 26.79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78.57 14.29 50.00 25.00 88.89 0.00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50 76.00 纳米材料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46 工程力学(基础学科试点班) 8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试验班) 9 15 76.09 73.33 6.00 0.00 0.00 54 信息与计算科学 54 72.22 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信息学 , 基础学科试点班) 6 66.67 16.67 15 86.67 6.67 统计学(理科试验班) 9 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试验班) 应用物理学(基础学科试点班) 专业 传播学 9 3 296 人数 49 18 90.91 英语 47 合计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76.47 88.24 78.80 88.34 79.27 78.57 87.56 91.07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100.00 100.00 100.00 87.50 100.00 87.50 92.00 92.00 78.26 78.26 88.89 80.00 88.89 80.00 3.70 88.89 92.59 1.85 79.63 79.63 77.78 11.11 66.67 0.00 66.67 66.67 0.00 100.00 100.00 4.39 85.81 86.49 66.67 75.68 表 1.11 语传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葡萄牙语 西班牙语 77.78 0.00 统计学 93.55 95.28 24.87 44.12 100.00 合计 深造率(%) 49.74 4 数学与应用数学(交通系统科学 , 基础学科试点班) 表 1.8 机电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表 1.10 理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数学与应用数学(基础学科试点班) 深造率(%) 16 专业 表 1.9 电气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48.98 4.08 16.67 22.22 59.57 2.13 26 53.85 140 49.29 12 BJTU 19.23 8.57 88.89 83.33 93.33 88.89 83.33 93.33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72.22 83.33 65.31 69.39 84.62 100.00 71.43 82.14 70.21 85.11 表 1.12 软件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1.2.3 硕士毕业生分学院、分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专业 人数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合计 168 50.00 8.93 98.81 98.81 软件工程 168 50.00 8.93 98.81 98.81 以下为硕士毕业生分学院、分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情况。 专业 人数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电子与通信工程 84 4.76 52.38 98.81 98.81 电子科学与技术 表 1.13 建艺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专业 人数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环境设计 31 38.71 6.45 61.29 96.77 城乡规划 10 30.00 10.00 建筑学 48 60.42 12.50 数字媒体艺术 29 44.83 3.45 视觉传达设计 合计 15 46.67 0.00 48.12 133 7.52 表 1.14 法学院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80.00 77.08 60.00 68.97 69.92 85.42 合计 93.98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合计 119 27.73 10.92 52.10 60.50 10.92 表 1.15 威海校区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52.10 60.50 专业 人数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37 81.08 2.70 89.19 94.59 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办学)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办学) 合计 22 46 52 32 28 102 319 90.91 89.13 2.17 67.31 5.77 75.00 9.38 89.29 0.00 72.55 5.88 78.06 13 0.00 4.39 BJTU 100.00 95.65 82.69 84.38 92.86 82.35 87.46 40 81 52 10.00 6.17 74.07 0.00 11 18.18 396 5.56 128 70.00 98.77 100.00 98.77 67.31 100.00 100.00 62.50 100.00 100.00 63.64 5.47 100.00 63.89 表 1.17 计算机学院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90.91 99.24 90.91 99.24 专业 人数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计算机技术 156 2.56 47.44 97.44 99.36 控制科学与工程 4 25.00 21 4.76 电子与通信工程 深造率(%) 27.73 通信与信息系统 100.00 人数 119 控制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专业 法学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100.00 100.00 表 1.16 电信学院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8 105 软件工程 48 信号与信息处理 32 网络空间安全 合计 384 5.56 3.81 49.52 0.00 97.83 96.15 90.63 96.43 91.18 94.36 BJTU 99.05 100.00 90.48 100.00 100.00 49.48 100.00 98.10 100.00 100.00 43.75 2.86 100.00 25.00 37.50 0.00 14 66.67 97.92 100.00 98.18 97.92 100.00 99.22 表 1.18 经管学院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专业 人数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工程管理 82 0.00 59.76 92.68 96.34 产业经济学 工程与项目管理 33 17 工商管理 196 公共管理 8 工业工程 管理科学 国际贸易学 10 金融 金融学 劳动经济学 0.00 1.52 0.00 84.69 75.00 97.45 75.00 83.33 100.00 98.80 98.80 85.71 84.38 85.71 93.75 70.00 100.00 100.00 80.00 100.00 100.00 71.21 6.67 10 96.00 68.75 0.00 15 96.00 71.08 3.13 66 52.00 85.71 0.00 32 100.00 66.67 0.00 96.97 100.00 62.50 0.00 93.94 64.71 37.76 4.00 7 技术经济及管理 会计学 0.00 6 83 69.70 0.00 25 会计 0.00 20.00 92.42 90.00 专业 人数 环境工程 17 道路与铁道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力学 土木工程 合计 100.00 20 审计 123 0.00 65.04 95.12 96.75 动力机械及工程 物流管理与工程 25 物流工程 信息管理 应用统计 资产评估 合计 59 0.00 45.76 8.00 24 8.33 27 10 10.00 899 96.61 100.00 100.00 59.26 96.30 96.30 80.00 1.00 84.85 48.00 54.17 0.00 96.61 56.73 表 1.19 运输学院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100.00 90.00 91.99 100.00 90.00 96.33 人数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电子商务 5 0.00 40.00 80.00 80.00 9 交通运输工程 140 控制科学与工程 12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167 物流工程 27 合计 368 系统科学 8 11.11 2.86 77.78 76.43 2.99 77.84 8.33 75.00 100.00 95.00 97.60 91.67 95.71 99.40 100.00 48.15 96.30 100.00 3.26 73.64 95.65 97.83 15 37.50 BJTU 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热能工程 75.00 合计 8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0.00 47.06 76.47 82.35 8.51 46.15 8.24 9.09 0.00 6.29 16 238 98.11 97.27 98.11 97.54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3.45 77.59 98.28 100.00 0.00 75.00 5.00 100.00 75.00 100.00 74.71 4.35 82.61 0.00 87.50 0.00 100.00 85.71 80.00 3.45 3.53 合计 95.65 100.00 签就业协议率(%) 283 238 95.65 100.00 深造率(%) 10.00 人数 60.87 表 1.21 机电学院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10 15 84.62 100.00 71.58 6.25 23 84.62 100.00 100.00 71.70 6.56 100.00 77.65 72.73 32 87 80.85 7.69 00.00 专业 电气工程 深造率(%) 14 100.00 0.00 12.50 机械电子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专业 安全科学与工程 366 工业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81.82 159 58 100.00 48.48 23 车辆工程 87.50 0.00 22 人数 50.00 33 85 专业 0.00 企业管理 13 93.94 8 旅游管理 47 表 1.20 土建学院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100.00 97.70 95.65 93.75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93.75 80.00 100.00 100.00 78.09 98.23 99.65 80.00 表 1.22 电气学院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100.00 100.00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3.36 88.24 99.58 99.58 3.36 88.24 100.00 16 BJTU 99.58 99.58 专业 人数 光学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光学工程 60 化学工程与技术 6 化学工程 基础数学 计算数学 14 2 4 生物学 13 物理学 16 统计学 系统理论 应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合计 24 165 0.00 100.00 100.00 100.00 3.33 61.67 0.00 33.33 0.00 64.29 100.00 98.33 100.00 100.00 83.33 100.00 100.00 7.69 23.08 84.62 25.00 8.33 6.25 工业设计工程 2 美术 100.00 73.33 93.33 100.00 55.15 表 1.24 马院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92.73 81.25 80.00 96.97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21 19.05 47.62 85.71 30 13.33 3 6 新闻传播学 10 15 10 28 63 0.00 33.33 0.00 50.00 46.67 表 1.25 语传学院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100.00 66.67 83.33 100.00 50.00 85.71 89.29 1.59 55.56 17 BJTU 87.30 合计 法律(法学) 法学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0.95 62.86 100.00 100.00 0.95 62.86 表 1.27 建艺学院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0.00 0.00 50.00 50.00 0.00 69.23 50.00 96 5.21 52.08 19 24 70 100.00 签就业协议率(%) 25.00 32 100.00 深造率(%) 4 2 合计 100.00 0.00 艺术设计 深造率(%) 67.44 83.33 66.67 70.00 100.00 设计学 表 1.26 软件学院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6.98 27 0.00 70.00 43 法律(非法学) 毕业去向落实率(%) 0.00 建筑学 85.71 100.00 签约率 (%) 73.33 13 人数 签就业协议率(%) 46.67 城乡规划学 专业 深造率(%) 6.67 105 105 100.00 100.00 100.00 80.00 合计 软件工程 人数 33.33 81.25 人数 专业 100.00 100.00 60.00 4.85 75.00 专业 100.00 50.00 50.00 20.00 98.33 85.71 0.00 0.00 100.00 签就业协议率(%) 人数 合计 0.00 0.00 深造率(%) 专业 英语笔译 毕业去向落实率(%) 0.00 合计 新闻与传播 签约率 (%) 15 5 马克思主义理论 外国语言文学 签就业协议率(%) 33.33 人数 马克思主义哲学 深造率(%) 3 专业 科学技术哲学 表 1.23 理学院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0.00 3.13 76.92 95.35 100.00 97.67 0.00 100.00 100.00 31.25 68.75 90.63 表 1.28 法学院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100.00 83.33 100.00 94.79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0.00 66.67 81.48 92.59 0.00 63.16 0.00 54.17 0.00 61.43 93.33 100.00 93.65 18 BJTU 78.95 87.50 82.86 100.00 95.83 95.71 1.2.4 博士毕业生分学院、分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以下为博士毕业生分学院、分专业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情况。 专业 人数 电子科学与技术 2 电路与系统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控制科学与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 合计 1 合计 100.00 100.00 91.67 100.00 39 18 1 4 11 36 工程管理 3 工商管理 50.00 10 7 2 0.00 85.00 表 1.30 计算机学院博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100.00 100.00 50.00 100.00 100.00 94.44 0.00 100.00 0.00 100.00 0.00 75.00 2.70 91.89 表 1.31 经管学院博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100.00 100.00 75.00 100.00 97.30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27 系统工程 2 合计 50 控制科学与工程 系统科学 100.00 100.00 75.00 100.00 97.30 0.00 85.71 100.00 100.00 0.00 100.00 0.00 100.00 5.88 90.20 25.00 6 18 1 2 100.00 1 100.00 79.31 96.55 0.00 100.00 100.00 8.33 100.00 100.00 0.00 92.86 92.86 92.86 95.00 100.00 95.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0.00 100.00 100.00 信息管理 13 0.00 100.00 100.00 0.00 100.00 0.00 100.00 0.00 97.79 19 BJTU 95.00 100.00 97.79 合计 37 100.00 100.00 100.00 97.79 专业 人数 合计 18 电气工程 18 96.67 100.00 12 100.00 75.00 0.00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0.00 96.55 毕业去向落实率(%) 18.18 1 91.67 100.00 签约率 (%) 22 机械设计及理论 75.00 100.00 签就业协议率(%) 机械工程 85.71 76.67 50.00 100.00 深造率(%) 100.00 85.71 75.00 表 1.34 机电学院博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100.00 85.71 50.00 0.00 100.00 0.00 100.00 100.00 11.67 机械电子工程 77.78 0.00 0.00 100.00 100.00 66.67 安全科学与工程 100.00 100.00 100.00 66.67 毕业去向落实率(%) 100.00 100.00 100.00 0.00 11.11 签约率 (%) 0.00 100.00 100.00 毕业去向落实率(%) 60 1 100.00 100.00 签约率 (%) 合计 人数 100.00 100.00 签就业协议率(%) 17.24 专业 62.50 100.00 深造率(%) 29 4 80.00 表 1.33 土建学院博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 100.00 0.00 8 力学 市政工程 毕业去向落实率(%) 20.00 人数 桥梁与隧道工程 签约率 (%) 5 专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 签就业协议率(%) 签就业协议率(%) 31 139 7 深造率(%) 深造率(%) 企业管理 合计 安全科学与工程 1 100.00 0.00 5.56 0.00 29 100.00 毕业去向落实率(%) 4 应用经济学 100.00 签约率 (%) 旅游管理 6 100.00 签就业协议率(%) 0.00 物流管理与工程 100.00 深造率(%) 20 14 75.00 5.00 管理科学 会计学 100.00 4.17 人数 工程与项目管理 0.00 0.00 24 4 专业 产业经济学 毕业去向落实率(%) 100.00 2 信息安全 签约率 (%) 87.50 软件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 签就业协议率(%) 12.50 人数 网络空间安全 深造率(%) 0.00 人数 安全技术及工程 8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表 1.29 电信学院博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专业 表 1.32 运输学院博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0.00 100.00 77.27 100.00 95.45 0.00 100.00 100.00 13.51 83.78 97.30 91.67 表 1.35 电气学院博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5.56 94.44 100.00 100.00 5.56 20 94.44 BJTU 100.00 100.00 专业 人数 光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表 1.36 理学院博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5 20.00 60.00 100.00 100.00 4 0.00 100.00 100.00 100.00 0.00 100.00 13.79 79.31 1 0.00 光学工程 12 系统理论 2 50.00 3 0.00 统计学 应用数学 2 合计 29 运筹学与控制论 专业 人数 思想政治教育 3 马克思主义理论 16.67 83.33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66.67 66.67 100.00 100.00 100.00 96.55 100.00 深造率(%) 签就业协议率(%) 签约率 (%) 毕业去向落实率(%) 0.00 100.00 100.00 100.00 0.00 100.00 0.00 16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3 本科毕业生签约情况及分析 根据本科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以及深造的情况,分别对毕业生签约地区流向、签约单位性质、国内深造、出国(境) 深造、签约行业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 表 1.38 本科毕业生签约地区流向 上海市 广东省 东北三省 西部地区 其他沿海地区 其他 比例 (%) 38.72 3.86 11.23 2.99 21.71 12.83 8.66 105 28 203 120 总计 81 935 100.00 * 注:签约各省市就业地区人数中含本省市生源,非北京生源签约在京就业人数为 321 人。东北三省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 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新疆,其他沿海地区包括天津、海南、福建、浙江、山东、江苏、河北。其他包括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山西。下同。 40% 京津冀地区 占签约比例 (%) 40.64 人数 38.72% 表 1.39 本科毕业生签约重点地区流向 380 25% 39.89 25.35 11.12 237 104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选择就业地不再盲目追逐“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武汉、杭州、西安、成都、南京、长沙、天津等“新一线” 城市魅力凸显,逐渐成为我校毕业生热衷的择业目的地。 从本科生来看,签约新一线城市毕业生人数前五名依次为武汉市、杭州市、西安市、成都市、南京市。 表 1.40 本科毕业生签约新一线城市人数 序号 新一线城市 人数 占签约人数比例(%) 序号 新一线城市 人数 占签约人数比例(%) 2 杭州市 27 2.89 10 重庆市 7 0.75 2.25 12 1 3 武汉市 西安市 成都市 南京市 长沙市 7 天津市 8 郑州市 28 2.99 22 9 2.35 21 20 15 苏州市 2.14 13 佛山市 1.18 15 1.60 11 10 青岛市 11 14 1.07 * 注:新一线城市名单来自在《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2021 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7 5 沈阳市 0.53 5 0.53 2 0.21 1 0.11 宁波市 2 总计 183 东莞市 0.75 0.21 19.56 1.3.2 本科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 在本科生签约单位中,国有企业占有 52.41% 的比例,由此可见,到国有企业建功立业是我校毕业生的首要选择。 20% 15% 12.83% 11.23% 10% 8.66% 3.86% 上海市 2.99% 广东省 东北三省 图 1.9 本科毕业生签约地区流向 21 BJTU 西部地区 单位 国有 民营 三资 教育 党政机关及 基层 科研 人数 490 308 49 34 31 9 7 性质 21.71% 北京市 粤港澳大湾区 表 1.41 本科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 30% 0% 长江经济带 373 35% 5% “一带一路”经济带 * 注: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一带一路”经济带包括: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上海、 广东、福建、浙江、海南、重庆;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广州、 深圳、珠海、佛山、肇庆、惠州、东莞、中山、江门。以上四类地区所含省市有交叉。 6 北京市 36 地区 5 地区 362 25.35% ;104 人赴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占签约人数 11.12%,这体现出我校在“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引导方面所做的努力。 4 1.3.1 本科毕业生签约地区流向 人数 “一带一路”所涉及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就业,占签约人数 39.89% ;237 人赴“长江经济带”所涉及省市就业,占签约人数 100.00 50.00 表 1.37 马院博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13 合计 100.00 结合时代特色及国家发展需求,2021 届我校本科毕业生共有 380 人赴京津冀地区就业,占签约人数 40.64% ;373 人赴 其他沿海地区 比例 (%) 企业 52.41 企业 32.94 企业 5.24 单位 事业单位 3.64 3.32 其他 22 BJTU 项目 0.95 单位 0.75 部队 总计 7 935 0.75 100.00 1.3.3 本科毕业生主要签约单位 以下 20 家用人单位所录用毕业生总人数为 409 名,占本科生签约总人数的 43.74%。从以下就业单位的行业分布看,轨道交 通、建筑、电力、信息技术及金融行业签约人数较多。 序号 单位名称 1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3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2 4 7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10 16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9 14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16 11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17 11 10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5 15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人数 13 19 字节跳动有限公司 单位名称 11 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8 90 137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5 6 序号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2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9 9 百度控股有限公司 9 8 7 6 5 39 40 1 103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41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50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5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 5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5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79 海尔集团公司 59 5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57 6 中国排名 38 51 7 人数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2 7 单位名称 32 36 表 1.42 本科毕业生主要签约单位 人数 中国排名 78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约比例 31.98%。 91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排名 1 2 3 4 6 7 8 10 11 12 13 14 单位名称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人数 中国排名 5 16 22 1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90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9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BJTU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26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8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0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29 23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20 27 9 5 17 25 7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19 4 人数 15 18 2 单位名称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 7 1 2 2 3 4 2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93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95 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94 96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7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9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98 100 1 5 1 1 1 2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51 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8 1 1 1 3 1 153 TCL 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183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百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8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24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256 内蒙古电力 ( 集团 ) 有限责任公司 284 网易公司 283 1 2 19 250 3 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241 1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146 233 3 1 120 218 2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205 2 11 105 200 4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195 1 4 104 171 1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47 4 人数 101 110 9 1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表 1.43 本科毕业生签约中国 500 强单位 7 10 84 86 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1.3.4 本科毕业生签约中国 500 强企业流向 本科生签约中国 500 强企业人数总计 370 人,占签约比例 39.57%,其中,企业排名在前 100 名的签约人数有 299 人,占签 1 单位名称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372 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22 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15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总计 1 1 3 3 1 5 1 2 1 1 3 1 5 1 3 2 1 1 370 * 注:中国 500 强的排名来源于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21 中国企业 500 强”名单。由于我校轨道交通行业就业比例较高,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 限公司及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均未列入中国 500 强名单,从数据上影响我校签约中国 500 强企业的比例。 1 1 16 24 BJTU 1.3.5 本科毕业生国内深造情况 1.3.7 本科毕业生签约行业分布 占国内深造总数的 30.18%;考取本校 338 人,占国内深造总数的 20.74%;保送外校 289 人,占国内深造总数的 17.73%;考取 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第三为建筑业。 2021 届本科毕业生中,共计 1630 名同学选择国内深造,占毕业人数的 44.71%。攻读研究生 1379 人,其中保送本校 492 人, 外校 260 人,占国内深造总数的 15.95%。攻读第二学士学位 251 人,占国内深造总数的 15.40%。 序号 3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82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 建筑业 17.73% 考取本校 保送外校 图 1.10 本科毕业生国内深造情况 15.95% 15.40% 考取外校 第二学位 81 教育 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8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7 金融业 9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0 235 133 制造业 5 20.74% 保送本校 人数 4 25% 20% 行业类型 1 2 30.18% 30% 15%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7) 统计,本科毕业生签约到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的比例最高,其次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3 58 49 32 29 17 表 1.45 本科毕业生签约行业分布 占签约人数 比例 (%) 序号 19.47 25.13 行业类型 人数 占签约人数 比例 (%) 1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 1.50 14 军队 7 0.75 11 批发和零售业 14.22 13 6.74 15 农、林、牧、渔业 17 卫生和社会工作 8.66 6.20 房地产业 16 5.24 3.42 18 3.10 19 1.82 16 8 0.32 3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总计 0.86 3 采矿业 住宿和餐饮业 1.71 0.32 3 0.32 2 0.21 1 0.11 935 100.00 1.3.6 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情况 1.3.8 本科毕业生分类就业情况 的 40.08%;去美国的学生 88 人,占出国(境)深造人数的 17.46%;去香港(中国)的学生 58 人,占出国(境)深造人数的 济困难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全校平均值,女生的深造率均高于男生,女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平均值, 2021 届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共有 504 名,占毕业人数的 13.82%。其中去英国的学生 202 人,占出国(境)深造人数 11.51%。 出国(境)深造学生中有 337 人进入世界前 100 强名校,占出国(境)深造人数的 66.87%。 国家地区 人数 英国 202 美国 88 * 注:学校排名参考 2021QS 世界大学排名。 表 1.44 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情况 中国(香港) 澳大利亚 58 新加坡 41 34 荷兰 22 加拿大 14 其他 总计 45 504 类型 总数 全体 3646 女生 1454 492 男生 全体 20% 17.46% 11.51% 10% 8.13% 6.75% 英国 美国 中国香港 澳大利亚 新加坡 图 1.11 本科毕业生出国(境)深造情况分析 25 BJTU 8.92% 4.37% 荷兰 2.78% 加拿大 其他 100% 80% 9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男生 人数 比例 (%) 278 12.68 504 1220 少数民族毕业生 40.08% 出国(境)深造 2192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 30% 0% 尤其是少数民族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仍是就业工作努力的方向。 表 1.46 本科毕业生分类就业情况 50% 40% 女生、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难点,但从以下就业数据看出,我校本科毕业生中家庭经 13.82 1630 226 15.54 681 52 10.57 42 女生 人数 949 3.44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 国内深造 560 152 少数民族毕业生 比例 (%) 毕业去向 落实率(%) 43.29 92.15 44.71 46.83 45.90 30.89 90.51 88.03 90.82 86.99 92.15% 90.82% 90.51% 88.03% 86.99% 46.83% 44.71% 45.90% 43.29% 30.89% 13.82%12.68% 15.54% 10.57% 3.44% 出国(境)深造率 国内深造率 图 1.12 本科毕业生分类就业情况 26 BJTU 毕业去向落实率 1.4 毕业研究生签约情况及分析 根据毕业研究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情况,分别对毕业生签约地区流向、签约单位性质、签约行业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 1.4.1 毕业研究生签约地区流向 表 1.47 毕业研究生签约地区流向分布 北京市 上海市 广东省 东北三省 西部地区 其他沿海地区 比例(%) 57.63 3.05 5.49 1.57 6.61 18.59 2058 109 196 56 236 其他 664 * 注:签约各省市就业地区总人数中含本省市生源,其中非北京生源签约在京就业人数为 1926 人。 60% 名前五的有杭州市、西安市、南京市,这三个城市是我校本科及研究生均较为热衷的城市选择。 序号 新一线城市 人数 2 杭州市 93 4 西安市 1 地区 人数 从研究生看,签约新一线城市毕业生人数前五名依次为天津市、杭州市、青岛市、西安市、南京市。与本科生相比,同样排 总计 253 3572 7.06 100.00 天津市 3 6 序号 新一线城市 人数 占签约人数 比例(%) 2.60 10 长沙市 18 0.50 1.71 12 3.39 52 成都市 49 1.37 0.42 11 东莞市 0.31 6 佛山市 15 0.56 15 沈阳市 14 1.37 20 重庆市 13 1.37 49 苏州市 11 1.46 49 郑州市 9 1.85 61 武汉市 8 占签约人数 比例(%) 66 南京市 7 57.63% 121 青岛市 5 表 1.49 毕业研究生签约新一线城市人数 0.17 5 宁波市 0.14 5 总计 0.14 620 17.36 50% 40% 1.4.2 毕业研究生签约单位性质 从签约单位性质上看,毕业研究生到国有企业工作的比例最高,为 52.23%,其次到民营企业就业比例较高。 30% 18.59% 20% 10% 0% 3.05% 北京市 上海市 6.61% 5.49% 7.06% 1.57% 广东省 东北三省 图 1.13 毕业研究生签约地区流向 西部地区 其他沿海地区 其他 2021 年我校毕业研究生共有 2312 人赴京津冀地区就业,占签约人数 64.74%(比去年降低 1.66%); 663 人赴“一带一路” 所涉及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就业,占签约人数的 18.57%;549 人赴“长江经济带”所涉及省市就业,占签约人数 15.37%; 192 人赴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占签约人数的 5.38%;5 人赴雄安新区就业,占签约人数的 0.14%。选择服务于京津冀地区发展的 毕业研究生比例较高。 表 1.48 毕业研究生签约重点地区流向 地区 京津冀地区 “一带一路”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 粤港澳大湾区 雄安新区 占签约比例 (%) 64.74 18.57 15.37 5.38 0.14 人数 2312 663 549 192 5 单位性质 国有企业 比例(%) 52.23 人数 786 22.01 247 240 6.92 教育单位 三资企业 基层项目 其他 部队 6.41 4.59 0.90 0.14 0.08 229 6.72 165 32 5 3 总计 3572 100.00 以下 20 家单位签约人数为 1205 人,占总签约人数的 33.73%。从单位行业分布上看,以轨道交通、电力、信息技术、金融、 军工单位为主。 序号 单位名称 1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3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2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6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7 9 BJTU 民营企业 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 科研单位 1.4.3 毕业研究生主要签约单位 5 27 1865 表 1.50 毕业研究生签约单位性质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美团科技有限公司 表 1.51 毕业研究生主要签约单位 人数 序号 151 12 175 74 63 62 61 60 55 55 52 28 单位名称 人数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46 11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1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4 16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字节跳动有限公司 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1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8 20 BJTU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 49 45 45 39 37 37 37 31 31 1.4.4 毕业研究生中国 500 强企业流向 研究生签约中国 500 强企业人数总计 1696 人,占签约比例 47.48%,其中,企业排名在前 100 名的签约人数有 1295 人,占 签约比例 36.25%。 世界排名 1 单位名称 表 1.52 毕业研究生签约中国 500 强单位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人数 世界排名 14 40 151 39 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4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6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39 44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1 47 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5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 8 9 10 11 12 13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1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 19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7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41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43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42 7 人数 4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 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 14 49 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 24 52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60 51 74 53 45 57 52 55 29 20 8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0 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3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 4 2 1 5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5 60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 1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4 62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华润有限公司 6 65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6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9 69 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28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 30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32 34 18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20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25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9 23 27 29 31 33 35 36 38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3 59 23 61 5 63 4 67 2 70 1 74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 3 6 1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1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5 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 1 3 73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18 13 76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5 7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37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 82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 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4 77 14 79 2 83 24 84 1 29 85 BJTU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海尔集团公司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2 5 1 7 3 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63 195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96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9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103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5 98 104 1 世界排名 93 91 1 4 人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01 2 单位名称 86 31 37 17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6 单位名称 世界排名 105 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51 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1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14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新希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 2 1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121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13 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5 120 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26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132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127 136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2 东浩兰生 ( 集团 ) 有限公司 141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46 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50 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47 3 6 2 4 2 1 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4 153 TCL 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74 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1 181 182 5 9 1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3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6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1 183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7 188 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186 中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电力 ( 集团 ) 有限责任公司 260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30 网易公司 306 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3 2 1 1 4 4 2 1 5 1 1 1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2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2 绿城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61 重庆建工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375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1 1 1 1 376 北京首都开发控股 ( 集团 ) 有限公司 413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3 水发集团有限公司 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22 明阳新能源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40 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446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475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447 BJTU 华泰集团有限公司 旭辉控股 ( 集团 ) 有限公司 442 1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91 434 5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56 387 2 8 3 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65 9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41 358 1 12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51 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228 349 151 160 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09 14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19 30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152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84 6 1 217 275 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59 118 25 208 230 1 百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224 6 55 200 218 3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12 3 人数 194 205 7 46 重庆市金科投资控股 ( 集团 ) 有限责任公司 115 12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107 109 49 单位名称 福建省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总计 2 2 1 1 3 3 1 2 1696 1.4.5 毕业研究生签约行业分布 1.5 全体毕业生主要签约单位及就业行业特色 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第三为金融业。 1.5.1 毕业生主要签约单位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7) 统计,毕业研究生签约到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比例最高,其次为科学 序号 行业类型 人数 占签约人数 比例(%) 序号 行业类型 人数 占签约人数 比例(%)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520 14.56 1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0 0.84 14 批发和零售业 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 金融业 2 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 建筑业 5 7 8 9 制造业 780 384 349 313 289 教育 267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11 10 表 1.53 毕业研究生签约行业分布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5 1.4.6 毕业研究生分类就业情况 21.83 11 10.75 房地产业 13 9.75 8.77 8.09 卫生和社会工作 5.9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7 采矿业 农、林、牧、渔业 18 5.54 12 12 序号 0.70 2 3572 国内深造 比例 (%) 毕业去向 落实率(%) 4.05 99.00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 567 4 0.71 14 2.47 98.24 全体 男生 女生 0.70 81 少数民族毕业生 113 2.91 8 3.33 3 0.71 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 6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57 8 10 90% 60% 50% 97.08 97.88 30% 20% 2.91% 4.05% 1.70% 3.33% 2.47% 0.71% 国内深造率 图 1.14 毕业研究生分类就业情况 31 BJTU 12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18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17 58 52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19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20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 57 52 51 51 47 41 40 36 35 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输送毕业生力度,教育和引导广大毕业生积极参与轨道交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 2021 届签约毕业生中,到国家重点领域(信息技术、轨道交通、建筑、金融、电力、军工行业)就业的毕业生比例达 66.47%。其中,到轨道交通行业就业共 792 人,占签约比例 17.57%,体现出了毕业生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投身国民经济重点领 域就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本科 表 1.56 毕业生签约重点行业情况 合计 信息技术 行业 轨道交通 行业 建筑 行业 金融 行业 电力 行业 军工 行业 (除去各行业 间交叉单位) 占签约比例 (%) 22.67 22.14 15.40 6.74 4.81 1.50 68.98 占签约比例(%) 21.84 16.38 10.39 13.19 5.21 6.89 65.82 占签约比例(%) 22.01 17.57 11.43 11.85 5.13 5.77 66.47 行业类型 总计 40% 出国(境)深造率 65 字节跳动有限公司 10 14 67 签约人数 我校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学校加大向重点地区、重大 研究生 70% 0.64% 0.70% 0.58% 0.83% 0.71% 0.00% 152 单位名称 1.5.2 毕业生就业行业特色 非全日制非定向毕业生 80% 0% 97.79 99.00% 97.08% 97.88% 98.24% 97.79% 96.50% 100% 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美团科技有限公司 96.50 14 0.00 65 9 1.70 人数 0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100.00 32 424 6 312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0.58 非全日制非定向毕业生 85 6 11 比例 (%) 0.83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0.06 1886 人数 2 4 5 女生 240 12 0.34 3887 少数民族毕业生 173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全体 200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3 总数 男生 序号 0.70 类型 0.64 签约人数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0.03 表 1.55 就业人数前 20 名用人单位 * 注:以上统计单位名称为一级单位,签约指签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 表 1.54 毕业研究生分类就业情况 25 单位名称 1 0.22 1 总计 1.99 0.34 2 住宿和餐饮业 出国(境)深造 25 8 军队 19 2.10 25 15 16 7.48 71 以下签约单位主要分布在轨道交通、电力、建筑、信息技术行业,与我校优势学科相匹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人数 人数 人数 212 780 992 207 585 792 144 371 515 * 注:结合我校行业特色,个别单位所属行业有交叉,但在最终合计时未重复计算。 毕业去向落实率 32 BJTU 63 471 534 45 186 231 14 246 260 645 2351 2996 1.6 未就业毕业生情况统计及分析 截至 2021 年 8 月 31 日, 2021 届毕业生中共有 432 名学生未落实就业去向,其中本科毕业生 346 名,研究生 86 名。受近 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学校高度重视未就业毕业生情况,对未就业毕业生开展“线上 + 线下”精准帮扶, 建立未就业毕业生三级联动统计机制,重点统计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暂不就业毕业生等指标,辅导员(班主任)精准摸 排毕业生就业意向和就业状况,发动多方力量点对点进行就业帮扶,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人数 比例(%) 签约中 求职中 0.29 10.98 1 38 有就业意愿 40% 44.19% 30% 10% 2021 届本科毕业生中共有 346 名学生未落实就业去向,其中有就业意愿的 75 名,占未就业人数的 21.68%;无就业意愿的 意愿 41.86% 20% 1.6.1 未就业本科毕业生情况统计及分析 271 名,占未就业人数的 78.32%。 50% 表 1.57 本科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情况统计 拟参加公考 拟应征入伍 32 4 9.25 合计 拟升学 21.68 70.52 75 1.16 244 无就业意愿 拟出国出境 其他暂不就业 23 4 6.64 80% 1.16 78.32 1.16% 签约中 1.16% 求职中 拟参加公考 346 100.00 70.52% 70% 60% 50% 40% 30% 20% 10% 10.98% 0.29% 0% 签约中 9.25% 求职中 6.64% 1.16% 拟参加公考 拟应征入伍 拟升学 图 1.15 本科未就业毕业生情况统计 拟出国出境 1.16% 其他暂不就业 1.6.2 未就业毕业研究生情况统计及分析 2021 届毕业研究生中共有 86 人未落实就业去向,其中有就业意愿 76 人,占未就业人数的 88.37%;无就业意愿 10 人,占 未就业人数的 11.63%。 意愿 人数 比例(%) 表 1.58 未就业毕业研究生情况统计 有就业意愿 无就业意愿 签约中 求职中 拟参加公考 拟自主创业 合计 拟升学 其他暂不就业 合计 1.16 41.86 44.19 1.16 88.37 6.98 4.65 11.63 1 36 38 1 33 76 BJTU 6 4 10 拟自主创业 图 1.16 未就业毕业研究生情况统计 合计 合计 271 0% 6.98% 合计 86 100.00 34 BJTU 拟升学 4.65% 其他暂不就业 毕业生 就业趋势分析 2.1 2017-2021 届毕业生规模及毕业去向落实率 从毕业生人数看,近五年本科毕业人数较为稳定,研究生由于学制调整,硕士毕业生人数有一定波动。受统计时间节点变化 和疫情的影响,毕业去向落实率波动较大。 年份 PART . 02 总人数 2017 3365 2018 3608 2021 更好的把握就业工作规律、市场变化规律以及学生择 业观与就业预期。 Page. 2017 37-38 本科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根据教育部要求,2017-2019 届为毕业当年 10 100% 80% 月 31 日统计数据,2020-2021 届为 8 月 31 日统计 Page. 数据。 97.56 3461 90.51 硕士研究生 毕业去向落实率 (%) 人数 99.64 254 99.46 2774 98.67 3558 93.76 3463 97.69 256 博士研究生 毕业去向落实率 (%) 98.83 98.82 296 99.32 226 94.25 424 98.58 36 2017-2021 届毕业生规模及毕业去向落实率 2017-2021 届毕业生就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能 2778 86.89 3646 人数 98.72 98.13 3559 2020 Page. 毕业去向落实率 (%) 3319 2019 为了全面研究分析我校毕业生就业趋势,我们对 本科生 表 2.1 2017-2021 届毕业生规模及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39 毕业研究生就业趋势分析 2018 2019 2020 98.72% 98.13% 97.56% 90.51% 86.89% 2021 99.46% 99.64% 98.67% 97.69% 93.76% 98.83% 98.82% 99.32% 98.58% 94.25% 9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本科毕业生 硕士毕业生 图 2.1 2017-2021 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统计 35 BJTU 36 BJTU 博士毕业生 2.2 本科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2.2.2 2017-2021 届本科毕业生深造情况 2.2.1 2017-2021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年间呈逐年增长趋势,2021 年深造率比 2017 年上升 3.73%。 自 2020 年开始,本科毕业生新增攻读第二学位作为深造方式,除 2020 年由于疫情原因外,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在 2017-2021 从五年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三年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2021 届毕业生整体毕业去向落实率较 2020 届有所提升。 表 2.2 2017-2021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年份 总人数 毕业去向落实率 (%) 签约率 (%) 签就业协议率 (%) 深造率 (%) 灵活就业率 (%) 2018 3319 98.13 85.42 19.86 56.16 12.71 2020 3608 86.89 83.73 14.55 2017 3365 2019 3559 2021 3646 98.72 97.56 90.51 84.19 86.99 20.23 54.80 17.03 84.17 57.94 56.13 13.52 58.53 年份 14.53 2017 10.57 2019 3.08 6.23 * 注: 2017-2021 届签约指深造 + 签就业协议 + 签劳动合同,2017-2019 届毕业生数据统计时间为当年 10 月 31 日,2020-2021 届毕业生数据统计时间为当年 8 月 31 日,下同。 2018 2020 2021 本科毕业 人数 3365 人数 3319 3559 3608 3646 表 2.3 2017-2021 届本科毕业生深造情况 保研 698 比例 (%) 人数 20.93 666 695 717 20.74 623 20.15 728 第二学位 人数 比例 (%) 人数 比例 (%) 20.07 503 15.16 -- -- 18.51 16.13 550 21.43 出国(境) 比例 (%) 574 20.18 781 考研 15.24 598 16.40 523 771 610 504 15.54 21.66 16.91 13.82 --- 137 人数 比例 (%) 1864 56.16 -- 1844 -- 2062 3.80 251 整体深造情况 6.88 2025 2134 54.80 57.94 56.13 58.53 2.2.3 2017-2021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流向 根据我校签约毕业生的就业地区统计分析可知,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在京就业比例较高。广东省、西部地区及其他沿海地区也 毕业去向落实率(%) 100% 98.72% 签约率(%) 深造率(%) 98.13% 签就业协议率(%) 86.89% 84.19% 86.99% 85.42% 83.73% 90.51% 84.17% 2017 58.53% 2018 70% 60% 50% 54.80% 57.94% 56.16% 56.13% 40% 2019 30% 20% 10% 0% 本科生 97.56% 80% 90% 占有相当大的接收比例。 20.23% 2017 19.86% 2018 17.03% 2019 图 2.2 2017-2021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37 BJTU 14.55% 13.52% 2020 2021 2020 2021 表 2.4 2017-2021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区统计 北京市 上海市 广东省 东北 西部 其他沿海地区 其他 总计 比例 (%) 38.02 2.02 8.90 3.03 22.85 14.36 10.82 100.00 比例 (%) 36.35 2.06 8.96 3.81 20.91 15.45 12.46 100.00 比例 (%) 35.31 2.03 9.09 2.80 21.47 17.60 11.70 100.00 比例 (%) 38.65 1.81 10.44 1.71 23.59 13.86 9.94 100.00 比例 (%) 38.72 3.86 11.23 2.99 21.71 12.83 8.66 100.00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376 353 365 385 362 20 20 21 18 36 * 注:2017 - 2021 届留京人数包含签就业协议及劳动合同。 88 30 87 37 94 29 104 17 105 28 38 BJTU 226 203 222 235 203 142 150 182 138 120 107 121 121 99 81 989 971 1034 996 935 2.3 毕业研究生就业趋势分析 2.3.1 2017-2021 届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 从近五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毕业研究生总人数基本呈上升趋势。与去年统计节点相比,硕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上升 3.93%, 博士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上升 4.33%。 年份 表 2.5 2017-2021 届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 人数 2017 2778 2019 3461 2018 硕士研究生 毕业去向落实率 (%) 人数 99.64 254 99.46 2774 2020 98.67 3558 2021 3463 毕业去向落实率 (%) 98.83 98.82 296 93.76 99.32 226 97.69 PART . 03 博士研究生 256 就业质 跟踪 94.25 424 98.58 为了了解 2021 届毕业生求职期望、 就业满意度等就业状况,进一步提升就业 服务与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水平,我校采用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网络调查 2.3.2 2017-2021 届毕业研究生就业地区流向 问卷,于 2021 年 5 月 -8 月面向我校 2021 五年来,毕业研究生就业地区主要以北京、沿海地区及西部地区为主,研究生在留京方面有一定优势。综合就业地区统计及 届毕业生进行了就业状况问卷调查,调查 签约回省情况,留京就业或回省就业已成为我校研究生就业的主要选择。 研究生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北京市 上海市 比例 (%) 61.41 比例 (%) 表 2.6 2017-2021 届研究生就业地区分布 抽样的毕业生总数为 6518 人,占毕业生 广东省 东北三省 西部地区 其他沿海地区 其他 2.02 5.33 1.37 5.26 17.75 6.86 100.00 61.89 1.72 6.01 0.97 4.78 17.77 6.86 100.00 比例 (%) 62.28 2.42 5.17 0.93 5.82 17.17 6.21 100.00 比例 (%) 59.10 3.26 5.68 0.62 6.06 18.48 6.80 100.00 比例 (%) 57.63 3.05 5.49 1.57 6.61 18.59 7.06 100.00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人数 1612 1658 2086 1903 2058 53 46 81 105 109 140 36 161 26 173 31 183 20 196 56 138 128 195 195 236 466 476 575 595 664 180 184 208 219 253 总数的 86.53%。相关统计分析工作由第 总计 三方协助完成。 2625 2679 3349 3220 3572 Page. 41 Page. 41-42 Page. 43-44 Page. 45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抽样调查 毕业生求职过程调查 毕业生就业匹配度调查 用人单位调查 39 BJTU 40 BJTU 3.1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抽样调查 3.2.2 毕业研究生求职过程调查 3.1.1 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 平均投递简历 表 3.2 研究生投递简历数、面试邀请数、录用通知数及求职周期 平均面试邀请 35.56 份 平均录用通知 12.18 次 平均求职周期 4.02 个 4.31 月 我校研究生求职过程中平均投递简历 35.56 份,平均收到面试邀请 12.18 次,平均收到录取通知 4.02 个,研究生从开始求职 到最终落实工作平均用时 4.31 个月。 3.2.3 本科毕业生求职渠道调查 很满意 25.84% 满意 50.92% 一般 21.41% 图 3.1 本科生就业满意度 不满意 1.83% 80% 70% 60% 61.77% 50% 40% 在就业满意度调查方面,本科毕业生对落实工作的满意度为 98.17%。 30% 20% 13.92% 10% 3.1.2 毕业研究生就业满意度调查 0% 13.61% 6.42% 校园渠道 用人单位自设渠道 社会渠道 亲友渠道 2.29% 政府渠道 0.61% 校企合作渠道 1.38% 其他渠道 图 3.3 本科毕业生求职成功渠道 * 注:本题为多选题。 2021 届本科生求职成功各类渠道中,校园渠道是我校本科生求职成功比例最高的渠道,占比 61.77%,其次是通过用人单位 自设渠道(13.92%)和社会渠道(13.61%)。 很满意 27.96% 满意 55.74% 一般 15.30% 图 3.2 研究生就业满意度 不满意 1.00% 50% 47.56% 40% 毕业研究生对落实工作的满意度为 99.00%,高于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30% 3.2 毕业生求职过程调查 23.96% 20% 表 3.1 本科生投递简历数、面试邀请数、录用通知数及求职周期 14.11 份 17.11% 10% 3.2.1 本科毕业生求职过程调查 平均投递简历 3.2.4 毕业研究生求职渠道调查 平均面试邀请 平均录用通知 5.98 次 2.25 个 0% 41 BJTU 校园渠道 用人单位自设渠道 2.69 月 社会渠道 亲友渠道 4.07% 政府渠道 0.48% 校企合作渠道 1.63% 其他渠道 图 3.4 毕业研究生求职成功渠道 平均求职周期 我校 2021 届本科生求职过程中平均投递简历 14.11 份,平均收到面试邀请 5.98 次,平均收到录取通知 2.25 个,从开始求职 到最终落实工作平均用时 2.69 个月。 5.19% 2021 届研究生求职成功各类渠道中,校园渠道是我校研究生求职成功比例最高的渠道,占比 47.56%,其次是通过用人单位 自设渠道(23.96%)和社会渠道(17.11%)。 42 BJTU 3.3 毕业生就业匹配度调查 3.3.1 毕业生专业需求度调查 3.3.2 毕业生专业与工作相关度调查 50% 50% 49.39% 43.31% 40% 40% 30% 27.20% 30.58% 30% 25.78% 20% 20% 10% 10% 12.69% 7.34% 3.71% 0% 很高 高 一般 图 3.5 2021 届本科生对所学专业社会需求程度的评价 低 0% 很相关 相关 基本相关 图 3.7 2021 届本科生专业与工作的相关度 不相关 96.29% 的 2021 届本科生认为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程度“很高”、“高”或“一般”,3.71% 的人认为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 2021 届本科生中,92.66% 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很相关”、“相关”或“基本相关”,7.34% 的人认为“不相关”。 50% 50% 度“低”。 45.14% 40% 40% 30% 42.37% 40.22% 30% 29.46% 22.08% 20% 20% 13.52% 10% 10% 3.89% 3.32% 0% 很高 高 一般 图 3.6 2021 届研究生对所学专业社会需求程度的评价 低 96.68% 的 2021 届研究生认为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程度“很高”、“高”或“一般”,3.32% 的人认为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 度“低”。 43 BJTU 0% 很相关 相关 基本相关 图 3.8 2021 届研究生专业与工作的相关度 不相关 2021 届研究生中,96.11% 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很相关”、“相关”或“基本相关”,3.89% 的人认为“不相关”。 44 BJTU 就业创业 特色工作 3.4 用人单位调查 3.4.1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调查 非常满意 PART . 04 满意 67.24%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32.76% 全力做好 2021 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2021 图 3.9 我校毕业生的整体质量满意度 调查显示,对于我校毕业生的整体质量,67.24% 的受访单位表示非常满意,32.76% 的受访单位表示满意,没有单位表示不满意。 策部署,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双重影响下的 专业或业务能力 70.25 团队协作能力 25.34 计算机与互联网应用能力 34.45 自学能力 -7.10 18.62 人际交往能力 -8.64 17.47 创新能力 -14.01 21.59 组织与协调能力 -6.91 -7.10 12.96 问题解决能力 13.05 动手能力 12.19 实干与执行能力 -8.16 -9.02 -11.23 -12.57 外语能力 12.00 口头表达能力 8.54 信息收集能力 2.40 领导力 5.66 其他 3.65 6.62 书面表达能力 -09.60 -8.64 3.65 时间管理能力 -10.84 -17.56 1.82 情绪管理能力 -17.37 -46.93 -40 -20 0 1.06 0 20 40 60 80 图 3.10 我校毕业生表现最好与最差的三项能力分析 调查显示,从单位对毕业生评价上看,综合得分排前三位的能力分别为:专业或业务能力、计算机与互联网应用能力和团队 协作能力。 * 注:在对我校毕业生的能力评价中,该项能力被受访单位选中为表现最好的能力则计为 1 分,被选为最差的能力则计 -1 分,该项能力的总分为最好能力得分与最差 能力得分相加。具体计算公式为: 表现最好的得分 =(选择该项能力的单位数量 / 总单位数)*100; 表现最差的得分 =[-(选择该项能力的单位数量 / 总单位数)]*100; 该项能力总分 = 表现最好的得分 + 表现最差的得分。 45 BJTU 严峻就业形势,以“深度开展就业指导,深度提 供精准服务,深度拓展就业市场”为工作方针, 继续深入推进“三计划三工程” ,着力构建全员 参与的大就业工作格局,努力实现我校毕业生更 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11.61 分析能力 -7.01 -60 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六稳” “六保”决 表现最好的能力 -6.24 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党 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党中 表现最差的能力 -6.91 党委的统一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高校思 3.4.2 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能力评价 -6.91 年,北京交通大学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按照学校 Page. 47 以“一把手”工程为统领,努力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 育人新格局 Page. 47 Page. 48 Page. 48 Page. 49 服务战略,拓宽领域,以更宽的视野打造就业新渠道 全程规划,全面辅导,构建立体化生涯教育新体系 长效联动,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创新驱动人才 立足实情,多方联动,更好的落实“招生 - 培养 就业”一体化育人新要求 46 BJTU 4.1 以“一把手”工程为统领,努力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育人新格局 学校坚定不移推进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着力打造全员参与的就业创业协作共同体。深入落实“一把手”工程,学校领 4.3 全程规划,全面辅导,构建立体化生涯教育新体系 导高度重视,多次带队深入基层调研毕业生就业工作,召开全校就业创业工作会,并在校党委常委会上听取毕业生就业工作 4.3.1 打造“精品项目”生涯辅导体系 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构建起“部门、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导师、校友、任课教师”全员参与、统一协调的“大就业” 个角度开展研究生职业能力提升计划。遵循学生求职历程,打造简历诊断、模拟面试工作坊、无领导小组模拟等精品项目。 汇报 ;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职能,不断强化责任体系,初步形成“学校统一领导、部门统筹协调、校院 工作平台。尤其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严峻,校院两级广泛调动教师、校友等各方力量,千方百计促进毕业生就业。 4.2 服务战略,拓宽领域,以更宽的视野打造就业新渠道 4.2.1 不断加强传统行业就业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展新兴业态市场 深化校地对接合作,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向毕业生精准推送就业招聘信息。为满足不同专业学科背景下毕业生的差异性 求职诉求,积极组织开展企业集团类、行业领域类、地方人事部门组团类等多类型中型双选会。截至 2021 年 8 月 31 日,面 向 2021 届毕业生举办招聘会共计 460 场,其中专场招聘会 438 场,行业类、地区集团类中等规模招聘会 20 场,大型双选会 2 场。线上招聘会 44 场,就业微信公众号推送招聘信息 1251 条,考研调剂信息(筛选涵盖我校专业的信息)8 次,涉及 345 所院校(含科研院所)。空中双选会 8 场,其中综合类 3 场,学科特色类 3 场,校地合作类 2 场。发布招聘信息共计 4288 条, 招聘岗位 94570 个。 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分四个阶段点面结合开展本科生职业发展引领计划。从职业定位、求职技巧和职场思维三 注重学生体验式学习,举办职业生涯探索大赛、企业行、“云”面试等活动。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双通道,增加活动线上培训 体系和回放功能、升级职慧 V 课堂等,引导学生开展自助式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举办就业指导类项目 100 余场,覆盖学生 一万五千余人次,学生对就业指导项目整体满意度超过 98%(非常满意和满意之和)。 4.3.2 形成“就业指导特色成果” 持续开展就业创业师资培训,形成内训与外训相结合、小型沙龙与大型团辅相结合的定期培训机制,本年度共开展师资 培训 10 场,覆盖 88 人次。持续深化课程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业及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课程荣获北京高校就 业创业金课,教师代表讲授的《研究生职业发展与能力拓展》课程获北京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一等奖。 4.4 长效联动,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创新驱动人才 4.4.1 构建“多方联动创业教育体系” 4.2.2 提升“重点领域引航工程”和“基层就业引导”实效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开展小规模,多密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各类研讨、沙龙等 200 余场。创办思源创客行系列 继续深化和巩固“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的就业导向,充分依托和挖掘我校各学科专业在行业特色和专业优势方面的优势, 活动,邀请校友企业家、行业知名从业者、专业领域导师交流分享,从多维度、多角度引导和启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技能。 展行业领域类就业市场建设。另外,学校继续发挥并扩大在智慧交通尤其轨道交通行业领域的优势,引导毕业生服务于“高 活动人数近万人次。牵头设计并开发的创新创业类课程《领导力与沟通力》,已有 6 位教师面向全校开放任选课,实现了从小 重点在国防军工、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项目,积极邀请相关重点单位进校招聘,有计划有侧重的开 铁走出去” “一带一路”“交通签过”等战略领域,着重强化向重大战略、重点区域、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行业输送毕 业生力度。 统筹校内外资源,支持建设校内创业实训基地 6 家,校外创业实践基地 1 家,新聘任校外创业导师 8 人。全年参与创业指导 范围试点到全面推广的新突破。 继续引导和鼓励毕业生投身“我与祖国共奋进,扎根基层铸青春”的大潮,持续强化基层工作奖励范围和力度,2021 年 奖励到基层工作毕业生(第一批)63 人,奖励金额 15.7 万元,第二批奖励正在审核中。457 人被授予奋飞奖(其中到西部地 区 224 人,到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各铁路局 208 人)。推进实施地方选调生、特岗教师、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用足用 好各类政策性就业岗位。目前学校已与广西、海南、长春等省市建立定向选调生招录机制,与山东、江西、海南、江苏、浙 江、湖南等地人社部门建立校地合作机制。举办第四届基层工作毕业生训练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岗前培训,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政策理论实务和基层工作经验分享等多个方面的搭配融合。 4.2.3. 推动“国际组织实习任职”进程 继续推进研究生推免、学籍管理和户档派遣等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和落实,3 名优秀本科毕业生保送国际组织专项免试 攻读研究生。学校举办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系列活动,邀请原世界卫生组织资深外交官宋允孚讲授《培养爱国情怀,筑梦国际 组织》专题报告 ;邀请 2019 年曾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丹麦)实习的校友吴梦分享实习经历 ;组织 30 余名学生参访联合国 难民署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中国办公室。学校开办就业资讯网国际组织板块,向在校生推广国际组织相关知识,开展每月 一次 BJTUERS IN IO 分享和每周一次 IO CAREER TALK 信息交流活动,截至目前已发布国际组织信息交流 20 期,开展实践 项目 2 个,发布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岗位 150 条。 47 BJTU 48 BJTU 4.4.2 加强“创业实践帮扶”力度 举办第十二届创业项目选拔大赛,共 81 支团队报名,12 支队伍进入决赛。与本科生院配合完成 2021 年度大学生创新创 业训练项目评审与指导。牵头组织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校共有来自北京和威海两个校区的 339 支学生团队,近 1500 人报名参赛,53 支团队入围北京赛区复赛,最终获全国银奖 1 项,铜奖 1 项,北京市一等奖 3 项, 二等奖 9 项,三等奖 41 项和优秀组织奖。北京市一等奖项目已进入全国总决赛。组织参加 2021 年度北京市优秀创业团队评选, 9 支团队入围,最终获二等奖 1 项。 4.4.3 提升“创业孵化服务”水平 北京交大大学生创业园作为北京市级创业园成员单位之一,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服务。优化服务流程,与科技园联动, 协同建立 5 人制,模块化,一站式服务保障体系。利用假期,持续投入 50 余万元,升级改造创业园的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 为在园孵化的创业团队提供更加舒适的办公环境。 4.5 立足实情,多方联动,更好的落实“招生 - 培养 - 就业”一体化育人新要求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对招生、专业设置、学科建设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反馈作用,主动对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着力完善 统计指标和内容,加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发挥毕业生就业状况对招生与培养工作的反馈作用。 健全就业状况统计发布反馈制度,按照教育部《关于改革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及统 计分类的最新要求,深入开展就业情况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提供决策参考。除按照教育部要求编制了《毕 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外,综合利用我校就业大数据每年编写《五年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调查 分析报告》,报告通过对毕业生各学历层次、各专业按照毕业去向落实率、签约情况及用人单位调查等方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建立就业与招生、培养多向沟通的信息反馈渠道,更好的为“四通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49 BJTU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