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生入学须知.pdf
新生入学指南 二○二一年八月 2021 级新生入学须知 为帮助广大新生顺利报到,保障新生身心健康,现将新生入学须知及防疫要求 告知如下,望各位学生和家长认真学习和遵守。 一、报到日期:学校 9 月 11 日、12 日安排新生分批、错时、错峰报到。确因疫 情影响、购票困难、出行管控或存在其它困难的新生,可及时请假,适当推迟报到。 不得提前来校报到。 11 日,医疗系(中医学、中医骨伤、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 学影像技术、健康管理专业)、护理系、口腔医学系(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专 业)新生、转段学生报到。 12 日,药学系(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 管理专业)、康复保健系(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中医养生保 健专业)新生报到。 每日报到具体时间为 8:00-18:00。因防疫工作需要,学生报到仅从南门进入, 其他校门不向学生开放。不在该时段的来校学生,通过门卫人员,与值班辅导员联 系办理入校手续。不在学校批准报到名单内或不符合报到条件的学生不准进入校园。 学生家长、亲友、车辆能否进入校园,将根据疫情控制情况,另行通知。 二、报到地址: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芜湖市弋江区乌霞山西路 18 号国际 会展中心附近)。 报到当天,我校在芜湖火车站、长途汽车站设立新生接待站,并安排接送车; 新生也可自行乘坐 10 路公交车至乌霞山路站下。 三、请务必在规定时间凭本人身份证、《录取通知书》来校报到。如有特殊原 因不能按时报到,时间不得超过两周,逾期不来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 新生报到时和入学后,我校将组织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发现有不符合招生 条件,弄虚作假、冒名顶替者,一律退回原籍。 四、网上自助报到。新生需先完成网上预报到,通过学校主页“招生就业”下 “新生服务网”(http://www.ahzyygz.edu.cn/second/xszzfw)了解报到相关信息、 网上报到流程,完成网上预报到(如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完成网上报到,可到校后在 新生咨询点处咨询)。 学校将在“今日校园”平台开通网上预报到。请新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安装 “今日校园”手机客户端,进行注册并完成校方认证、网上预报到等相关操作。新 —1— 生可在平台上浏览校园风光,了解学校相关情况,在“服务-移动迎新”栏目中完善 个人信息、填报相关事项、选择宿舍、接收通知等。学校请选择“安徽中医药高等 专科学校”,账号为身份证号码,密码为身份证后六位(字母 X 大写)。 五、档案管理。报到前新生须持本人身份证和《录取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内到 相应地点办理档案转出手续(邮寄地址:安徽省芜湖市乌霞山西路 18 号 安徽中医 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收)电话:0553-4836113 邮编:241000)。由于往年曾出 现邮寄档案丢失现象,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建议学生档案自带,并于报到当天 交给辅导员。 六、户口迁移。按照公安部“入学时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 原则,新生可自行决定是否将户口迁至我校。入学前户籍为芜湖市(含市辖五区、 南陵县、无为市)的一律不办理迁移手续。户口迁移落户工作应在新生入学期间办 理,户口一经迁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得中途迁出。 新生户口迁移材料,包括: (1)省内生源:需户口迁移的新生原户籍为安徽省内的报到时须携带录取通 知书及户口本(原件与复印件各一份),身份证复印件一份(正反面),请将血型、 身高、电话用铅笔写在身份证复印件正面。(省内生源无需办理户口迁移证) (2)省外生源:需户口迁移的新生原户籍为安徽省外的新生报到时须携带录 取通知书及户口迁移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身份证复印件一份(正反面), 请将血型、身高、电话用铅笔写在身份证复印件正面。 8.凡办理户口迁移证者,请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户口迁移证》上的姓名,出生年月必须与准考证,身份证保持一致; (2)《户口迁移证》中缝与底页必须盖有迁出派出所户籍专用章; (3)《户口迁移证》上应无涂改痕迹; (4)户口迁移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乌霞山西路 18 号(保卫处) 七、党、团组织关系。党员须在全国党员信息系统中将党员组织关系转至我校 (中共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委员会);同时,省外党员报到时还需携带党员组 织关系介绍信和党员登记表。 团员须提供包括《入团志愿书》《入团申请书》《团员证》(即“两书、一证”, 收缴工作另行通知)在内的纸质档案完成线下组织关系转接,并于入学后按照支部 通知完成“智慧团建”线上团组织关系转接。 —2— 八、后勤服务。为了维护学生利益,新生可自行从家中携带公寓用品至学校使 用。同时,为方便新生,报到期间学校还将在指定地点设置集中售卖点,新生可结 合自身实际情况自愿购买。具体为:棉絮类:盖棉胎、垫棉胎;三件套:被套、枕 套、垫单;蚊帐。其余的草席、水瓶、脸盆、枕芯、枕巾等用品由学校超市提供服 务,学生自行选择。 九、安全提示。新生入学路费、行李托运费等均自理。新生及家长、亲友等在 来校报到途中,注意人身、财产安全,防止诈骗。报到当天,学校将统一安排志愿 者进行迎新服务工作,志愿者将统一着装并佩戴工作证,请注意辨别,如有疑问可 咨询所在系和辅导员老师,谨防上当受骗。 十、学生资助。若家庭确实困难,可在现场报到时通过我校设立的“绿色通道” 办理入学手续。需要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新生请按照随通知书寄发的《国 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简介》和《安徽省农村商业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 款办理指南》相关要求在生源地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成功后通过“今日 校园”中“助学贷款”填写助学贷款“校验码”,并在开学时将贷款受理的相关证 明材料带至学校办理确认手续。 今年安徽省不再办理就学地助学贷款,需要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需在当地办理 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不可同时办理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贷款。 考入我校的外省籍学生,请按生源地省份的助学贷款政策在当地办理助学贷款(相 关事项可咨询当地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助学贷款专用帐户: 户 名: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开户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芜湖营业部(310362002011) 帐 号:80010154900000656 十一、网上缴费。新生在网上进行缴费,足额缴费成功后,可在系统中查看缴 费状态(迎新系统内有一天左右延迟),缴费成功可选宿舍。具体收费标准及缴费 事项另附。(学生本人需携带身份证复印件一份,报到后交辅导员。) 十二、网上选宿舍。学校将于 9 月 7 日下午 14 时起对完成缴费的新生开放网 上选宿舍功能。学校实施专业、班级同学相对集中住宿管理,新生可根据自身情况 选择住宿标准、宿舍和床位。 选宿舍功能开放时间: —3— 9 月 7 日 14 时起,医疗系、口腔医学系所有专业:中医学、中医骨伤、临床 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健康管理、口腔医学、口腔医学 技术专业。 9 月 7 日 15 时起,药学系所有专业: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 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 9 月 7 日 16 时起,康复保健系所有专业: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 容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专业。 9 月 7 日 17 时起,护理系所有专业:护理。 特别说明:我校住宿标准不尽相同,均在网上供新生选择,实行先选先得。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建议选择标准较低的宿舍。 十三、报到单。完成所有流程后,迎新系统将自动生成报到单,可通过手机随 时查看相关信息或自行打印携带。 十四、报到必须材料。 填写“两表”:健康信息表(今日校园“信息收集”每日健康打卡自动生成) 和报到行程表(今日校园“信息收集”填报)。请严格按照要求,每日按时、准确、 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并对填报信息负责。严禁瞒报旅居史、接触史、健康状况等疫情 防控重点信息,违者将负法律责任,学校也将给予纪律处分。 申请“一码”:健康通行码(通过“皖事通”APP 申请安康码绿码或者全国一 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码”绿码。黄码和红码学生不予报到。) 持有“两书”:录取通知书、学生承诺书(见《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承诺书》,报到前打印签字拍照传给辅导员,原件报到后辅导员收取)。 带好“一证”:身份证。 新生报到时须携带一寸蓝底证件照六张。 十五、报到现场流程。 报到现场实行“一测二消三亮四查五通过”程序:测体温——洗手、行李消杀 ——主动出示“健康通行码”——查验电子入校凭证核对身份信息——进入宿舍。 十六、其他防疫须知。 1.报到前请勿离开居住地。加强防控知识学习,认真学习《安徽省学校新冠肺 炎教职员工和学生防护手册(更新版)》等材料,提升防控技能。报到途中做好个 人防护。严格按照所在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要求,配合当地街道、社区执行各 项防控措施;每日健康打卡,关注疫情防控动态、联防联控的政策措施,不造谣、 —4— 不信谣、不传谣;在报到期间全程佩戴口罩、保持手机畅通,异常情况及时报告辅 导员。 2.到校后自觉接受体温检查、健康问询、采集信息,配合相关工作人员的观察、 隔离等安排。 十七、其他未尽事宜可向辅导员或所在系咨询。请同学们密切关注新生服务网 “通知公告”以及今日校园“辅导员通知”和班级 QQ 群。 附:相关联系电话(区号:0553) 1.医疗系(中医学、中医骨伤、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 像技术、健康管理专业):4836176 2.药学系(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 专业):4836123 3.康复保健系(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专业): 4836125 4.护理系(护理专业):4836124 5.口腔医学系(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4836191 6.学生处(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学生资助):4836117 学生处(新生接站、档案管理):4836113 学生处(心理援助):4836119 7.教务处(入伍保留入学资格):4836121 教务处(免费医学定向生):4832158 教务处(招生咨询):4836138 8.财务处(缴费咨询):4836137 9.保卫处(户籍管理、安全防范):4836190、4836110 10.团委(团员管理):4836119 11.组织部(党员管理):4836169 12.总务处(宿舍管理):4836185 总务处(生活用品):4836181 —5— 迎新系统操作指南 1.在手机应用商店或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安装今日校园 APP。 2.打开今日校园,选择下方“学工号”登录。点击右上角“切换”,搜索“安 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点击名字后输入账号密码登录。 账号默认是身份证号码,密码默认是身份证后六位。 3.登录后点击下方“服务”,进入后选择“移动迎新”。打开后根据板块完成 每个环节的填写。 4.也可使用 PC 端迎新系统,内容与移动端一致。 网址:http://ehall.ahzyygz.edu.cn —6—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生报到基本条件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寒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 2021 年春季学期开学准备 工作的通知》(皖教防控办〔2020〕88 号)等文件精神,研究分析近期疫情防控形 势变化,确定新生报到基本条件。 1.低风险地区学生,持健康通行码“绿码”报到,中高风险地区转为低风险地 区不足 14 日的学生,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和 3 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报到。 2.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不报到。 3.近期从境外返回的学生,严格落实境外返皖人员管控措施,解除集中医学观 察后,居家健康监测 14 天,持 3 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码“绿码”报到。 4.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现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 切接触者的,暂不报到。 5.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曾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密 切接触者的,须持 3 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码“绿码”报到。 6.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且排除新冠病毒感染的学生,暂不报到,待治疗 无症状并报学校批准后,方可报到。 7.其他疫情相关原因集中医学观察的学生,解除观察后,居家健康监测 14 天, 持 3 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通行码“绿码”报到。 暂不报到的学生需待条件符合后,再向学校提出报到申请,经学校批准后方可 报到,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报到。学校将继续为暂不报到学生开展线上教育和答疑辅 导,并根据省教育厅的文件精神,另行通知报到相关事宜。 各系对新生报到基本条件进行审核。审核日至报到日期间发生上述情况,需立 即报告,由学校研判处置措施和报到时间。 除上述情况外,其他学生经辅导员审核通知后,正常报到。 如因疫情防控政策变化,新生报到基本条件调整,另行通知。以上未尽事宜, 新生经辅导员报学生工作处,逐例研判。 附:风险地区判定 学生需在报到前查询本人居住地区风险等级,包括所在 省市县(区)的风险等级,如实告知辅导员。如有中高风险 变化立刻停止报到,并报告辅导员重新审核。 新冠肺炎各地区疫情风险等级的查询方式: 1.通过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进行 查询; 2.通过直接点击下方的网址链接进行访问查询: http://bmfw.www.gov.cn/yqfxdjcx/index.html 3.使用手机微信“扫一扫”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查询。 —7—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承诺书 学生姓名: 专业: 本人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学校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管理 规定,服从校园封闭管理。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学校负责的原则,承 担疫情防控社会责任,郑重作出如下承诺: 一、如实报告报到前个人健康状况、密切接触人员健康状况、个人旅行史、接 触史,对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法律责任。 二、我以及与我共同生活的人员,现不是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 例、密切接触者,现居住地非中高风险地区。报到前,没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 状,完全符合学校新生报到基本条件规定的各项要求。 三、报到时,严格做好途中个人防护。 四、我一旦发现自己或者共同生活人员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时,第一时间向 辅导员报告。 五、本人自觉接受各方监督,保证遵守学校以及卫生健康部门新冠肺炎防控有 关规定,做好监护人的职责。 六、本人已认真阅读以上内容,自愿承诺,以上情况如有瞒报、谎报,造成新 冠肺炎疫情在学校传播的,一经查实,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承诺人(学生)签字: 2021 年 月 日 承诺人(监护人)签字: 2021 年 月 日 辅导员签字: 2021 年 月 日 —8—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新生报到途中防疫须知 1.报到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准备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有条件时可随身携带 速干手消毒剂。 2.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佩戴口罩及时就医,排除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后, 接辅导员通知再报到。 3.乘坐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时,需全程佩戴口罩,安检时短暂取下口罩, 面部识别结束后立即戴上口罩,尽快通过安检通道。进入公共场所时,全程佩戴口 罩。 4.全程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上的公共物品或部位。当手接触了公共 物品、咳嗽时用手捂、饭前便后等情况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遵从“七步 洗手法”或者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清洁双手。 5.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接触口眼鼻。注意咳嗽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 巾捂住并妥善处理废弃纸巾,无纸巾时可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6.尽量减少在旅途中进食,确需就餐时,使用自带餐具。 7.留意周围旅客状况,避免与可疑人员近距离接触。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者 须及时报告乘务人员。 8.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尽量避免接 触其他人员,视情及时就医。 9.旅途中如需到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诉医生个人 14 天内是否到过新冠肺炎疫 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的旅居史,是否途经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是否接触过确诊 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等,积极配合开展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10.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便配合有关密切接触者的回溯调查。 —9— 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教职员工和学生防护手册 (更新版节选) 一、个人卫生防护 1.公共场所的个人卫生防护 在密闭公共场所要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 减少接触公共物品。 打喷嚏或咳嗽时,如未佩戴口罩,须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外出回来后立即洗手,采用“七步洗手法”,全程保持手卫生。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频率,缩小外出活动范围。 2.医用口罩使用指引 学校当前应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文件精神,参 照《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和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 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74 号),加强科学引导。中、高风险地区仍 参照《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发〔2020〕33 号)。 使用要求:在校园内,学生需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相当防护级别的 口罩,低风险地区的校园内学生无需佩戴口罩;教师在上课时可不带口罩;学生、 教师和其他员工在封闭场所、人员密集时,需佩戴口罩;学校进出值守人员、清洁 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服务人员,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相当防护级别的口罩。 佩戴方法:佩戴口罩前应洗手,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 口罩被污染的可能。面向口罩无鼻夹的一面,两手各拉住一边耳带,使鼻夹位于口 罩上方;用口罩抵住下巴;将耳带拉至耳后,调整耳带至感觉尽可能舒适;将双手 手指置于金属鼻夹中部,一边向内按压一边顺着鼻夹向两侧移动指尖,直至将鼻夹 完全按压成鼻梁形状为止。 医用一次性口罩,蓝色面朝外,白色面贴口鼻。 摘脱方法:口罩外侧吸附了大量细菌,脱下口罩时避免触碰口罩外侧,用手抓 着系带取下,应将口罩接触口鼻的一面朝外折好,放入清洁的自封袋中。不宜将摘 下来的口罩直接塞进口袋里或随意丢弃,避免造成医用口罩二次污染。摘脱口罩之 后,一定要记得清洗双手,保持手卫生。 处理:废弃的一次性医用口罩应统一收集处理。健康学生和老师 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要求处理即可;出现发热、干咳等呼 吸道症状人员佩戴的医用口罩,需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3.保持手卫生 要做到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 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液或免洗手消毒液清 洁手部。 —10— 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4.正确的洗手方法 在流动水下,淋湿双手。 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 行; ——第七步,一只手的手掌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部分,旋转揉搓,交换双手。 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 捧水冲淋水龙头后关闭水龙头。 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干手器吹干。 小技巧:按“内—外—夹—弓—大—立—腕”口诀进行;时间不应少于 20 秒, 相当于唱完 2 遍“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的《生日快乐歌》。 5.晨午(晚)检与健康报告制度 坚持每日晨午(晚)检。 当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时,要马上告知老师或学校疫情报告负责人。 若发热(额温≥36.8℃或腋下体温≥37.3℃,后者更为准确), 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到学校指定隔离观察室或健康观察室休息,必要时及时送诊。 6.就诊防护 如果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 尽量避免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全程佩 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 二、健康生活方式 1.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避免晚睡晚起和作息时间不规律,上床睡觉时间不宜比平时推迟半小时以上, 起床时间不宜比平时推迟 1 小时以上。 2.健康饮食 一日三餐定时。 保持食物多样,不偏食、挑食。 不喝含糖饮料,多喝开水、茶水。 —11— 家长和儿童青少年一起准备食物,讨论食品营养,学会简单烹饪。 尽量减少订购外卖次数,不购买生食、冷食、烧烤等外卖。 3.减少视屏时间 除完成教育部门线上教学以外,儿童青少年要尽可能减少视屏时间。 青少年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 2 小时。 家长成为子女的榜样,避免“手机控”“电视控”。 用体力活动、家务劳动、亲子互动游戏代替视屏行为。 4.加强体力活动 教职员工及学生尽可能增加室内运动、家务劳动。 居住在疫情低风险社区,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宜不少于 2 小时,近视儿童青少年 户外活动宜更长(户外活动包括散步、快走、慢跑、跳绳、拍球、打羽毛球、健身 操等)。 四、上课卫生要求 以校区、专业、楼栋、年级、班级等为单位进行学习,尽量开放教室。 必要时错峰上课。 在教室内上课的学生和教师可不带口罩。 五、进餐卫生要求 教职员工和学生进餐可实行错峰制。 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避免扎堆就餐。 提倡自带餐具,即买即走。 就餐前、就餐后清洁双手。 六、教职员工和学生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防护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时,全程佩戴口罩。 全程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上的公共物品或部位。当手接触了公共物 品、咳嗽时用手捂、饭前便后等情况下,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遵从“七步洗 手法”;或者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清洁双手。 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并妥善处理废弃纸巾,无纸巾时可用手肘衣服遮住 口鼻。 应留意周围乘客状况,避免与可疑人员近距离接触。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者 须及时报告乘务人员。 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尽量避免接触 其他人员,视病情及时就医。 —12— 旅途中如需到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告诉医生个人 14 天内是否到过新冠肺炎疫情 高风险地区或国家的旅居史,是否途经疫情高风险地区或国家,是否接触过确诊病 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等,积极配合开展相关流行病学调查。 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密切接触者的调查。 七、教职员工和学生入校后安全防护教育 学校应将新冠肺炎及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开学第一课内容,让学生和 教职员工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 学校还应通过其他健康教育途径向学生和教职员工传授传染病个人防护知识与 技能。 八、心理健康 1.开展多形式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通过微博、公众号、微信群或 QQ 群向教职员工和学生推送心理健康科普类 文章等。 利用校园公告栏、宣传栏、教室黑板报、宣传手册发放等方式做好心理健康教 育。 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疏导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活动。 2.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来帮助学生恢复规律学习生活、获得稳定感。 提倡学生维护人际交往,通过远程方式与家人、朋友、同学等保持积极联系, 彼此表达关心,获得情感支持。 如有条件,学校建立心理健康热线。 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利用社会心理热线服务和心理危机干预服务系统。 3.积极推进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多运动,增强体质。 听音乐,缓解紧张情绪。 家长和子女之间保持良好的亲子互动。 丰富线上线下的社团活动。 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冥想训练。 不信谣,不传谣。 4.及时发现并遵从医学科学化解师生的严重心理健康问题 家长和教师学习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的知识,关注他们的心理波动和行为 表现,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封闭的心理活动。 充分利用属地省、市、县综合性医院心理门诊、精神卫生中心及各类有资质的 心理咨询机构等资源,及时转诊受疫情影响导致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接 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并做好后续的衔接和支持性工作。 —13— 缴 费 须 知 一、相关收费标准的说明: 各专业学生的学费标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收取。 二、学生缴费: 我校新生入学全面实施网上报到,网上缴费。新生在 2021 年 9 月 4 开始网上缴费。注意事项: 1.“学号/身份证号”栏填写身份证号码(手机号可以不填); 2.如果交不了改天再交,不要重复交,以免重复两次交费; 3.每天 23:50 至次日 0:10 分为银行切换时间,不要交费; 4.交费时选择带“银联标志”的储蓄卡(信用卡无法缴费)。 5. 不点击使用云闪付付款 6.缴费流程: 一、进入微信公众号—搜索“交通银行微银行”关注; 二、点“慧金融”--“缴费”,选择“银校通”—选“安徽”点“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 校” 。 —14— 三、输入“学号”或“身份证号”和“姓名”点查询缴费点支付。 四、输入银行卡号(储蓄卡卡号,非信用卡)点下一步确认付款。 使用继续浏览器付款,不使用云闪付付款) ( —15— 五、缴费成功 —16— 3900 3900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技术 3900 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旅游方向) 3900 3900 中医养生保健 护理 3900 3900 康复治疗技术 医学美容技术(中医美容方向) 3900 3900 中药学 针灸推拿 3900 药学 3900 3900 健康管理(中医健康管理方向) 药品经营与管理 3900 医学影像技术 3900 3900 医学检验技术 药品质量与安全 3900 预防医学 3900 3900 临床医学 药物制剂技术 3900 中医骨伤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免缴 住宿费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教材费 医保费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69.50 军训服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体检费 —17— 919.50 合计 单位:元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5419.50 备注:1、新生入学时,住宿费按照 600 元/人.学年的标准预收取;在入学后的第一个学期内,按学生实际发生的住宿标准核对后,多退少补。 2、教材费为预收的第一学年的教材和书本费用,在第一学年结束后,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据实结算、多退少补。 3、医保费为 2021 年度的在校大学生城镇医疗保险费,按照芜湖市政府的统一规定的标准在当年 11 月份收取。 口腔医学系 护理系 康复保健系 药学系 医疗系 3900 中医学 学费 免缴 项目与标准 中医学(定向) 系及专业 2021 年秋季入学新生第一学年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