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2023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第一批项目指南.pdf
指 南 目 第 一 批 项 2023 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 20 23 年 山 东 省 重 点 研 发 计 划 ( 重 大 科 技 创 新 工 程 ) (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第一批项目指南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2023 年 4 月 目 录 一、新动能培育 ........................................................................................ 1 指 南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 1 目 项目一:基础软件 .......................................................................................1 批 项 课题 1:智能三维 CAD 关键技术开发 ...............................................1 第 一 项目二:信息安全 .......................................................................................2 程 ) 课题 1:互联网数据安全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开发 .............................2 新 工 项目三:集成电路 .......................................................................................4 技 创 课题 1:28 纳米集成电路制造 ............................................................ 4 大 科 课题 2:集成电路用 12 寸原子层沉积关键设备研发 .......................5 重 课题 3:大幅面高精度纳米压印光刻装备研发 .................................6 划 ( 项目四:高端芯片 .......................................................................................8 计 课题 1:MEMS 气体流量传感器芯片装备研制 ................................ 8 研 发 课题 2:超薄指静脉识别模组研制 ................................................... 10 重 点 项目五:网络与通信 ................................................................................ 12 东 省 课题 1:光芯片设计软件及通讯用激光器芯片研制 .......................12 年 山 课题 2:卫星通信射频收发芯片研制 ............................................... 13 20 23 课题 3:薄膜铌酸锂调制器芯片关键材料制备与光子集成应用 .. 14 项目六:人工智能 .................................................................................... 15 课题 1:网联汽车协同自动驾驶技术研究 ....................................... 15 课题 2:大规模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开发 ........................................... 16 课题 3:城市轨道交通智慧信号系统开发 ....................................... 18 (二)高端装备 ...................................................................................... 20 — 1 — 项目一:数控机床 .................................................................................... 20 课题 1:数控铣镗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开发 ...............................20 项目二:关键零部件 ................................................................................ 20 课题 1:轻型高效电机技术开发 ....................................................... 20 指 南 课题 2:宽幅线扫描机器技术研发 ................................................... 22 目 项目三:典型行业高端装备 .................................................................... 24 批 项 课题 1:磁悬浮离心式空压机技术开发 ........................................... 24 第 一 课题 2:超高压直流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 24 程 ) 课题 3:绿色建材生产与装配装备开发 ........................................... 26 新 工 课题 4:光电器件超精密装配封装技术及成套装备 .......................28 技 创 课题 5:超大型真空炉研制 ............................................................... 30 大 科 项目四:科学仪器 .................................................................................... 30 重 课题 1:超高精度测量机研制 ........................................................... 30 划 ( 项目五:工程机械 .................................................................................... 33 计 课题 1:智能绿色工程机械成套装备 ............................................... 33 研 发 项目六:汽车制造 .................................................................................... 35 重 点 课题 1:汽车智能悬架系统研发 ....................................................... 35 东 省 课题 2:重型卡车盘式制动器研发 ................................................... 37 年 山 课题 3:新能源汽车用轻质高性能电机铝转子研制 .......................38 20 23 课题 4: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系统开发 ........................................... 41 课题 5:新能源交通装备用甲醇增程器开发 ...................................41 (三)新能源新材料 .............................................................................. 43 项目一:新能源 .........................................................................................43 课题 1:高温磁热材料及热泵系统开发 ........................................... 43 课题 2:储能用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开发 ....................................... 45 —2— 课题 3:高比能正极补锂剂制备 ....................................................... 46 项目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 48 课题 1:12 吋碳化硅晶舟制备 .......................................................... 48 课题 2:电感器磁电转化关键材料制备 ........................................... 50 指 南 课题 3:光纤预制棒制备技术研究 ................................................... 52 目 项目三:金属材料 .................................................................................... 54 批 项 课题 1:集成电路溅射靶材关键制备技术研发 ...............................54 第 一 课题 2:高品质再生铝合金制造成套技术研发 ...............................56 程 ) 课题 3:清洁能源用钢关键技术开发 ............................................... 58 新 工 项目四:复合材料 .................................................................................... 60 技 创 课题 1:芳纶涂覆锂电池隔膜工程化制备 ....................................... 60 大 科 课题 2:特种木质新材料制造 ........................................................... 62 重 项目五:高分子材料 ................................................................................ 64 ( 课题 1: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制造 ............................................... 64 计 划 课题 2:轮胎用氮化石墨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制备 ...........................65 研 发 课题 3:酯型负性光敏封装材料研制 ............................................... 67 重 点 项目六:高性能纤维 ................................................................................ 69 东 省 课题 1:高一致性玻纤电子基材开发 ............................................... 69 山 课题 2:T1100 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化制备 ........................... 71 20 23 年 (四)现代海洋 ...................................................................................... 71 项目一:海洋信息技术 ............................................................................ 71 课题 1:高精度三维探测成像设备研制 ........................................... 71 课题 2:海洋气象预报系统开发 ....................................................... 73 课题 3:北斗三号稳健通信技术与装备 ........................................... 74 项目二:高端海工装备 ............................................................................ 76 —3— 课题 1:海工装备用高端铜合金材料研制 ....................................... 76 课题 2:船用 LNG、氨气、甲醇双燃料供给系统开发 ................. 77 课题 3:船用涡轮增压器研制 ........................................................... 78 课题 4:海工装备用关键材料与焊接技术开发 ...............................79 指 南 项目三:海上风电 .................................................................................... 81 目 课题 1:深远海大型海上风机安装设施开发 ...................................81 批 项 课题 2:海上风电用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开发 ...................................82 第 一 课题 3:海上风电用湿式电缆研制 ................................................... 83 程 ) 项目四:海洋渔业 .................................................................................... 84 新 工 课题 1:海珍品工厂化育苗技术研发 ............................................... 84 技 创 课题 2:贝类机械化采收技术和装备 ............................................... 86 课题 3:对虾循环水养殖技术开发 ................................................... 87 大 科 项目五:海洋生物医药 ............................................................................ 88 ( 重 课题 1:海洋源兽用创新药物研发 ................................................... 88 计 划 课题 2: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专用酶制剂开发 .......................89 研 发 项目六:海洋新材料 ................................................................................ 91 点 课题 1:海洋钛合金石油套管开发 ................................................... 91 东 省 重 项目七:海水综合利用 ............................................................................ 92 山 课题 1:海卤水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 ....................................... 92 20 23 年 课题 2:无氯海/卤水提溴工艺技术装备研发 ..................................93 (五)医养健康 ...................................................................................... 95 项目一:重大新药创制 ............................................................................ 95 课题 1:血液制品 1 类生物创新药研发 ........................................... 95 课题 2:肿瘤疾病 1 类化学创新药研发 ........................................... 96 课题 3:重大疾病 1 类中药新药研发 ............................................... 96 —4— 项目二:生物医用材料 ............................................................................ 97 课题 1:大口径人造血管研制 ........................................................... 97 课题 2:宫腔修复医用材料研发 ....................................................... 99 项目三:高端诊疗装备 .......................................................................... 100 指 南 课题 1:病理质谱检测技术与设备 ................................................. 100 目 课题 2: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靶点检测试剂盒 .................................101 批 项 项目四:智慧医疗装备 .......................................................................... 102 第 一 课题 1:重症肺疾病呼吸用膜材料和支持设备研发 .....................102 程 ) 课题 2:电磁导航硬组织手术机器人 ............................................. 104 新 工 课题 3:体外自动除颤仪研制 ......................................................... 105 技 创 项目五:生物制品 .................................................................................. 106 大 科 课题 1:重组人白介素 12 注射液研发 ........................................... 106 重 课题 2:重组胰高血糖素样肽融合蛋白注射液 .............................107 划 ( 项目六:生物技术与工程 ...................................................................... 108 发 计 课题 1:疫苗制备用核心原料酶研发 ............................................. 108 研 二、传统产业升级 ................................................................................ 110 重 点 (六)现代轻工纺织 ............................................................................ 110 东 省 项目一:高端化工 ...................................................................................110 年 山 课题 1:超高纯电子级氢氟酸开发 ................................................. 110 20 23 课题 2:高纯电子气体乙硅烷制备 ................................................. 110 课题 3:生物基增塑剂开发 ..............................................................111 课题 4:硝化反应连续流工艺与装备开发 ..................................... 113 课题 5:高性能促进剂 MBTS 连续化清洁工艺开发 ....................115 课题 6:有机过氧化物开发 ............................................................. 116 课题 7:高碳烯烃氢甲酰化成套工艺开发 ..................................... 118 —5— 课题 8:聚乳酸成套工艺开发 ......................................................... 120 项目二:现代轻纺 .................................................................................. 122 课题 1:微纳纤维素绿色制备 ......................................................... 122 课题 2:无染上色关键技术开发 ..................................................... 123 指 南 课题 3:可降解聚酯复合非织造材料制造 ..................................... 125 目 课题 4:莱赛尔纤维绿色制造 ......................................................... 127 批 项 (七)现代高效农业 ............................................................................ 129 第 一 项目一:智慧农业 .................................................................................. 129 程 ) 课题 1:无人机方舱集群协同作业调度系统研发 .........................129 新 工 课题 2:种子芽向多维视觉识别与精准抓取装备研制 .................131 技 创 项目二:绿色种养 .................................................................................. 132 大 科 课题 1:黄河流域粮油复合种植节水技术研发 .............................132 重 课题 2:禽类重大传播性疾病防控与生物兽药创制 .....................134 ( 课题 3:猪重要疫病基因工程疫苗创制 ......................................... 135 计 划 项目三:农产品加工 .............................................................................. 137 研 发 课题 1:小麦天然营养素开发 ......................................................... 137 重 点 课题 2:高油酸花生油加工与增值利用技术研发 .........................138 省 课题 3:畜禽肉加工与品控技术研发 ............................................. 140 山 东 课题 4:果蔬质量安全管控技术及装备研发 .................................141 20 23 年 项目四:食品制造 .................................................................................. 143 课题 1:高品质细胞培养鱼肉创制 ................................................. 143 课题 2:乳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 ......................................... 145 课题 3:预制菜营养风味品质提升技术研究 .................................146 课题 4:淀粉基可溶性膳食纤维制备 ............................................. 148 课题 5:酶法合成功能性营养品 ..................................................... 149 —6— 项目五:农机装备 .................................................................................. 151 课题 1:设施种植专用机械装备研发 ............................................. 151 课题 2:土壤和肥料全流程柔性检测技术与装备 .........................153 项目六:盐碱地农业 .............................................................................. 154 指 南 课题 1:耐盐植物功能组分利用技术研发 ..................................... 154 目 三、推动社会发展 ................................................................................ 156 批 项 (八)文化创意 .................................................................................... 156 第 一 项目一:文化创意 .................................................................................. 156 程 ) 课题 1:黄河流域智慧文旅关键技术开发 ..................................... 156 新 工 (九)生态环保 .................................................................................... 158 技 创 项目一:生态环保装备 .......................................................................... 158 大 科 课题 1:污染防控监测用近红外光量子雷达 .................................158 重 课题 2:水处理膜材料和成套装备 ................................................. 159 划 ( 课题 3:稀贵金属二次循环处置技术和成套装置 .........................160 发 计 项目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 162 点 研 课题 1:南四湖流域矿井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及装备 .................162 省 重 课题 2:黄河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水网构建 ..................................... 163 东 (十)地质勘探 .................................................................................... 165 年 山 项目一:地质勘探 .................................................................................. 165 20 23 课题 1:金属深部协同探测技术装备 ............................................. 165 (十一)公共安全 ................................................................................ 167 项目一:公共安全 .................................................................................. 167 课题 1:自主可控智慧公安云原生平台建设 .................................167 —7— 一、新动能培育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项目一:基础软件 课题 1:智能三维 CAD 关键技术开发 指 南 研究内容:针对国产 CAD 工业软件技术相对落后、存在卡 批 项 目 脖子风险的现状,开展云原生智能三维 CAD 系统的开发。研究 第 一 高品质曲面建模、容差建模、特征建模等关键技术,构建新一代 程 ) 自主三维几何建模引擎;研究大数据驱动的产品智能设计、基于 新 工 云端的大规模 CAD 场景高度真实感可视化、支持大量在线用户 协同设计等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协同设计的新一代云原生架构智 技 创 能三维 CAD 系统;研究云原生智能三维 CAD 系统的多样化应 大 科 用问题,建立“互联在线设计+协同设计”的创新云 CAD 系统 ( 重 服务新模式,构建自主的 3D 协同服务平台,并在高端装备、通 计 划 用机械、个性化定制、教育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提升用户设计、 点 重 考核指标: 研 发 制造效率,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省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发形成新一代自主三维几何建模引 山 东 擎,具备高品质曲面建模、容差建模、拓扑命名、特征建模、直 20 23 年 接建模等功能,支持 G1、G2 连续,支持三维 CAD 数据的高效 转换,框架结构和二次开发接口具备独立商业化应用能力;结合 特征自动识别、智能零部件库管理等技术,实现零部件和装配的 智能快速设计;开发出新一代云原生三维 CAD 系统,支持 1000 人以上同时在线设计,支持不少于 100 人的协同设计;搭建形成 自主 3D 协同服务平台,形成不少于 4 个行业的解决方案,在高 — 1 — 端装备、通用机械、个性化定制、教育等领域实现应用示范;申 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3 项,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0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通过智能技术,助力企业创新设计, 降低设计人员门槛,提高产品设计效率 30%;形成不少于 4 个典 指 南 型行业应用案例;自主 3D 协同服务平台累计新增注册用户达到 批 项 目 300 万人,自主云 CAD 系统及自主 3D 协同服务平台服务 100 第 一 万家以上中小微企业,日新增上传模型 10 万件以上,支持交易 程 ) 额超过 10 亿元/年。 新 工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比不低于 3%。 技 创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大 科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 重 于 11 级(盈亏级)。 计 划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云原生智能三维 CAD 系统第三 研 发 方检测报告、自主 3D 协同服务平台运行报告、云原生智能三维 点 CAD 系统及自主 3D 协同服务平台用户应用报告;不少于 4 个典 省 重 型行业应用示范的销售合同、应用报告等证明材料;自主 3D 协 山 东 同服务平台新增 300 万注册用户、每日上传 10 万件模型等证明 20 23 年 材料;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项目二:信息安全 课题 1:互联网数据安全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海量数据对我国数据安全带来的风险挑战, — 2 — 研究构建包含数据安全风险预警、多源数据融合关联分析和溯源 分析平台。研究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优化 融合的多样化海量数据分析与特征识别技术,实现音视频文本提 指 南 取、文本分析、关键词拆分及深度图片筛选;研究主题词扩展、 关键信息逻辑关联关系和多源数据融合关联分析引擎,实现互联 批 项 目 网多维碎片化数据深度分析、监测,提高风险发现效率和准确率; 第 一 研究基于资产化标识的数据溯源技术,开发违规流转、违规外传 程 ) 的碎片化数据追踪溯源工具,构建事件溯源、风险识别反馈、风 新 工 险消除机制;研究一体化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监测预警、流向跟 技 创 踪、事件溯源等技术,搭建互联网数据安全风险预警分析、溯源 分析平台及数据安全检测评估工具,在重点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大 科 消除数据泄密风险,提升数据安全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 ( 重 考核指标: 计 划 (一)项目验收指标:开发出互联网数据安全风险预警分析 研 发 及溯源分析平台,开发出数据安全检测评估工具。支持不低于 点 100 个情报源同时采集,支持数据范式化和详细数据分类,情报 省 重 离线导入速度不低于 100000 条/秒,接口导入不低于 20000 条/ 山 东 秒;支持数据实时索引,数据入库后秒级可查;支持分布式数据 20 23 年 高性能采集、格式化、存储和管理;亿条记录规模下,文本检索 类查询响应时间小于 1 秒;亿级图像规模下,图像相似性检索响 应时间小于 1 秒;支持情报级联共享能力,级联通道处理情报能 力不低于 50000 条/秒;支持管理存储容量不小于 50PB。加密流 量特征识别查全率不低于 80%,多方向图片文字检测的字符识别 准确率不低于 99%;数据安全风险预警准确率大于 85%;多源 — 3 — 数据融合关联分析和溯源分析正确率大于 75%。在党政、国防、 能源等领域开展示范,形成不少于 5 个典型行业场景应用案例。 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10 项,软件著作权不低于 5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研发 1 套互联网数据安全风险预警分 指 南 析及溯源分析平台和 1 套互联网数据安全检测评估工具,形成对 批 项 目 互联网敏感信息泄露的监测、预警和处置监管能力,面向重点行 第 一 业领域门户网站、公众号、博客、论坛等信息源筛查,实现对传 程 ) 输流量监测,对非密文本等进行关键字筛配;针对重大事项、重 新 工 点目标、重要活动进行明确的监测预警和追踪溯源;带动安全咨 技 创 询规划、检测评估、安全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提质增效。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大 科 比不低于 3%。 ( 重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研 发 于 10 级(销售级)。 计 划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重 点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互联网数据安全风险预警分析及 省 溯源分析平台、数据安全检测评估工具的第三方测试检测报告, 山 东 不少于 5 个典型行业场景应用案例的用户应用证明、销售合同等 20 23 年 证明材料;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项目三:集成电路 课题 1:28 纳米集成电路制造 (略) — 4 — 课题 2:集成电路用 12 寸原子层沉积关键设备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集成电路用先进工艺的 12 寸原子层沉积设 备严重依赖进口的现状,开展高性能国产化 12 寸原子层沉积关 指 南 键设备研制。研究晶圆传输系统的硬件系统和软件架构,实现晶 圆传输系统的自动化,满足工业量产需求的性能指标要求;优化 批 项 目 原子层沉积反应腔气流进气方式和气流分布,突破控制晶圆镀膜 第 一 沉积均匀性的核心技术;研究原子层沉积前驱体、膜层的化学性 程 ) 质以及研制反应腔自清洁装置,突破精确控制沉积膜层的沉积厚 新 工 度和颗粒物污染的核心技术,延长设备的维护周期和提高设备生 技 创 产效率;开发气体管路、阀门和射频电源等核心部件,优化管路、 阀门以及射频电源的系统联动,缩短镀膜的沉积周期时间,提升 大 科 镀膜效率,提高产能。 ( 重 考核指标: 计 划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12 寸原 研 发 子层沉积设备,具备可实现晶圆自动校准功能的晶圆传输系统, 点 满足 SECS/GEM 通讯能力且符合 SEMI S2 标准,实现薄膜片内 省 重 均匀性<1%(1 sigma)、片间均匀性<0.5%(1 sigma)、颗粒污染 山 东 <30@>0.06um,沉积周期时间<3s,集成接口(可集成的薄膜沉 20 23 年 积系统数量)≥4 个,机械传输效率≥100 片/小时,实现 ALD 设备在国内半导体领域内的广泛应用。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5 项, 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完成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先进工艺的 12 寸原子层沉积设备的开发,设备相关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 95%, 促进降低对国外进口 ALD 机台的技术依赖,为国内集成电路制 — 5 — 造企业提供配套和支撑。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200 万元 指 南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批 项 目 于 10 级(销售级)。 第 一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满足集成电路先进工艺晶圆量产 程 ) 需求的国产化先进 12 寸 ALD 设备,包括 12 寸原子层沉积设备 新 工 薄膜沉积系统原理样机 1 台和 12 寸原子层沉积设备晶圆传输系 技 创 统原理样机 1 台,提供满足验收指标要求的第三方技术检测报告; 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 重 大 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计 划 课题 3:大幅面高精度纳米压印光刻装备研发 研 发 研究内容:针对传统光刻技术片内均匀性低、片间一致性差 重 点 的产业难题,开展大幅面、高精度纳米压印光刻关键技术研究。 省 研究大幅面压印主动间隙、光刻结构缺陷控制关键技术和滚压自 山 东 适应控制算法,解决大面积纳米压印残余层过厚、结构深宽比不 20 23 年 足的问题;研究模具和基底接触的构效关系,突破跨尺度快速自 动对准关键技术,实现高精度、一致性自动压印;研究纳米压印 光刻技术中设备与工艺的关系,开发大幅面、高精度纳米压印光 刻装备,实现全自动、规模化纳米压印。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纳米压印精度≤10nm,均匀性≥95%; — 6 — 370mm×470mm 基底上压印的微纳光学结构深宽比不低于 7.5:1, 残余层≤20nm,面积良率≥98%;研制出 370mm×470mm 大幅 面、高精度、高密度结构纳米压印光刻装备,设备产能 UPH≥2 片/小时;产品实现在 AR 衍射光波导、3D 传感、车载抬头显示 指 南 等不少于 5 个典型场景的应用验证。申请专利不少于 10 项,其 批 项 目 中发明专利不少于 5 项;制定或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不少于 第 一 2 项。 程 ) (二)绩效评价指标:完成大幅面高精度纳米压印光刻关键 新 工 技术突破与核心装备研制,形成全自动纳米压印生产线为国内集 技 创 成电路制造企业提供配套和支撑,促进产业链集群化发展。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大 科 比不低于 3%。 ( 重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研 发 于 10 级(销售级)。 计 划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点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完整的纳米压印光刻设备、专用 省 重 材料、工艺技术与批量生产整体解决方案 1 套,及考核指标合格 山 东 的第三方测试报告;370mm×470mm 基底上 UPH≥2 片/小时生 20 23 年 产示范线产能及第三方测试报告,提供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 致性报告;不少于 5 个典型场景的用户应用报告、销售合同等证 明材料;产业化生产落地须在山东省内企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7 — 项目四:高端芯片 课题 1:MEMS 气体流量传感器芯片装备研制 研究内容:针对高端气体流量传感器芯片及组件国产化率低、 自主可控度差问题,研究 MEMS 气体流量传感器芯片及系列化 指 南 装备产品。研究先进 MEMS 成膜和刻蚀工艺技术,研究芯片多 批 项 目 物理场动态建模和可靠性能提升技术,突破大硅片器件良率低、 第 一 一致性差、难批量制造瓶颈;研究片上微小空间内多物理场耦合 程 ) 对检测精度和长期可靠性的影响,形成成套 MEMS 气体流量传 新 工 感器芯片制备方案,研制高可靠性、耐酸碱腐蚀的纯固态 MEMS 技 创 流量传感器芯片;研究 MEMS 气体流量检测算法和控制组件的 集成技术,开展高精度、全自动气体流量标定和复杂工况下的自 大 科 适应校准研究,研制微型数字风速计、气体质量流量计等系列化 ( 重 装备产品,在半导体设备、动力设备、医疗设备、家电设备等不 计 划 少于 4 类场景开展应用示范。 研 发 考核指标: 点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制出纯固态 MEMS 气体流量传感 省 重 器 芯 片 , 尺 寸 ≤ 3mm×1mm×0.4mm , 灵 敏 度 ≥ 0.0125 山 东 mV/sccm/mW,响应时间≤2.5ms,在酸碱环境无保护下芯片失 20 23 年 效时间≥2 万小时(0.1%HF,25℃/ 5%NaOH,25℃),芯片 T90 响应时间不超过 2.5ms;8 寸先进 MEMS 晶圆良率≥95%,芯片 平均灵敏度片间一致性≥90%;研制出微型数字风速计、微型气 体流量传感器、气体质量流量计、气体质量流量控制器等不少于 4 类系列化装备组件产品;开发成套工艺规范,形成 MEMS 气 体流量传感器及系列化产品产线,产能达到 500 万颗/年;标校 — 8 — 平台精度优于±0.13% RD(30%-100% F.S.),自动化标定通量不 低于 200 台/每 8 小时;在半导体设备、动力设备、医疗设备、 家电设备等行业设备中开展不少于 4 个场景的应用示范,实现搭 载不少于 5 万台商用空调主机;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10 项。 指 南 (二)绩效评价指标:突破 MEMS 纯固态气体流量传感器 批 项 目 芯片的可靠性设计、可批量化制备工艺等技术难题,实现自主可 第 一 控气体流量传感器供应链条,建立国产 8 寸先进 MEMS 工艺平 程 ) 台,实现国产高端气体流量传感器的规模化应用,带动相关产业 新 工 集群化发展。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技 创 比不低于 3%。 大 科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 重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6 级(正样级),完成后不低 计 划 于 10 级(销售级)。 研 发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 MEMS 气体流量传感芯片样片 重 点 及第三方测试报告,不少于 4 款系列化装备产品第三方测试报告 省 及工艺规范文件;MEMS 工艺技术开发文档,标定平台精度测 山 东 试报告、标定通量评估报告,MEMS 气体流量传感器及系列化 20 23 年 产品产线产能检测报告,提供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报告; 不少于 4 个典型场景的用户应用报告、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产 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9 — 课题 2:超薄指静脉识别模组研制 研究内容:针对传统指纹、人脸等身份认证识别技术易篡改、 易仿造的问题,研究基于国产高安全性芯片的柔性超薄指静脉识 别模组。研究以国产高安全芯片和柔性近红外 TFT 平板探测器 指 南 为核心的超薄指静脉识别模组。研究国产集成电路 40nm 工艺制 批 项 目 程下国密算法、基于格的后量子算法等快速硬件实现关键技术, 第 一 研制支持算法可重构、NFC 识别、硬件图像加速器的高安全性 程 ) 生物/NFC 识别芯片;研究 TFT(薄膜晶体管)的近红外特性,突 新 工 破平板显示基板加载探测技术、大面积柔性近红外 TFT 平板探 技 创 测器的读出电路等关键技术,开展溶液法制备的近红外高灵敏的 光电二极管的开发,研制大面积超薄柔性平板探测器;研发指静 大 科 脉增强匹配算法、密码算法硬件快速实现技术,开发平板显示基 ( 重 板加载探测技术、大面积柔性近红外 TFT 平板探测器的读出电 计 划 路,降低识别算法的拒真率(FRR)与认假率(FAR),研制多 研 发 模态融合高安全超薄指静脉识别模组,实现批量化生产,并开展 重 点 应用示范。 省 考核指标: 山 东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制出基于国产 40nm 制程和国产 20 23 年 CPU 核的自主可控高安全芯片,支持国密 SM2/3/4 算法、后量 子算法 CRYSTALS-KYBER512,支持 USB 2.0 接口、NFC 接口; 研制大面积柔性近红外 TFT 平板探测器,面积>10mm×30mm, 分辨率≥200×320dpi;像素间距≤100μm;器件厚度≤1mm; 器件可弯曲角度≥30°;指静脉增强匹配识别算法达到拒真率 (FRR)<0.01%与认假率(FAR)<0.000005%,达到国际先进水 — 10 — 平。研制出以高安全性生物/NFC 识别芯片为核心的高安全超薄 指静脉识别模组,建成生物/NFC 识别芯片和高安全超薄指静脉 识别模组批量化产线,在智能安防、智慧家居、金融、信创终端、 专用领域等不少于 5 个行业领域实现不低于 10 万台套的规模化 指 南 示范应用;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1 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9 批 项 目 项。 第 一 (二)绩效评价指标:研制面向国防、安防、教育、公安、 程 ) 金融等场景的系列化高安全超薄指静脉识别模组,建成生物 新 工 /NFC 识别芯片和高安全超薄指静脉识别模组批量化产线,解决 技 创 指静脉识别器件、算法“卡脖子”问题,在典型领域实现规模化 应用;推动在家庭、消费电子、金融、智慧安防等多领域实现 大 科 10 万台套规模化示范应用,带动安防产业和信息安全产业发展。 ( 重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计 划 比不低于 3%。 研 发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点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省 重 于 10 级(销售级)。 山 东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高安全性生物/NFC 识别芯片、 20 23 年 高安全超薄指静脉识别模组的第三方考核指标测试合格证明;高 安全性生物/NFC 识别芯片、超薄平板指静脉传感器封装、测试、 量产、产能检测报告,提供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报告; 产品测试、封装工艺等规范文件;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 企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11 — 项目五:网络与通信 课题 1:光芯片设计软件及通讯用激光器芯片研制 研究内容:基于光芯片设计仿真工具和通讯用激光器芯片依 指 南 赖进口的问题,开展光芯片设计软件及通讯用激光器芯片研究。 研究基于光、电、热等多物理效应的激光器芯片工作机理和数学 批 项 目 建模方法,建立激光器芯片物理仿真模型,编制光电设计自动化 第 一 (EPDA)软件,实现激光器芯片全面性能仿真;研究 DML 直 程 ) 接调制寄生频率瞬态及绝热啁啾压制等关键技术,剖析啁啾产生 新 工 机理及啁啾压制方案对 DML 芯片性能影响,探索啁啾控制方式 技 创 并形成色散补偿;开展 DML 芯片有源区材料、结构的创新设计 研究,实现大输出功率、大消光比、低热阻等关键性能;研究降 大 科 低信号在标准单模光纤中色散代价,研究啁啾压制 DML 芯片长 ( 重 距离传输技术方案,实现长距离传输;研究激光器芯片关键晶圆 计 划 生长工艺、处理工艺以及后续器件和模块封装技术,研制系列化 研 发 通讯用激光器芯片,构建激光器芯片晶圆外延生长工艺生产线, 重 点 并在终端场景开展规模化应用示范。 省 考核指标: 山 东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发出基于物理层面的可输出时间维 20 23 年 度及空间维度信息的光电设计自动化仿真(EPDA)软件,实现 光芯片静态、小信号及大信号调制特性的模拟仿真;研制超低啁 啾 1577nm DML 芯片,光功率>12mW, 偏置电流~80mA;消光 比 10dB ; 标 准 单 模 光 纤 传 输 距 离 40Km , 传 输 色 散 代 价 TDP<2dB@误码率 BER=1E-3;晶圆生长质量及均匀性实现层厚 误差<±8%,掺杂浓度误差<±10~15%,PL 波长误差<±3nm,应 — 12 — 变误差<±200ppm;建立激光器芯片晶圆外延生长产线 1 条,实 现设计产品量产输出,激光器芯片产品在不少于 2 个终端场景规 模化应用;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5 项,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2 项。 指 南 (二)绩效评价指标:研制国产化的光电芯片设计软件,摆 脱光芯片研发对进口软件工具的依赖,实现设计自主可控;研制 批 项 目 出高性能超低啁啾激光器芯片,在无源光接入网(PON)系统中 第 一 开展应用示范,实现国产化通讯用激光器芯片的规模化应用,带 程 ) 动国内光器件前沿领域的工艺水平;带动高端光芯片设计、精密 新 工 制造等产业领域的发展。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技 创 比不低于 3%。 大 科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200 万元 ( 重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计 划 于 10 级(销售级)。 研 发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光电设计自动化仿真软件(EPDA) 重 点 的第三方验证报告及客户使用说明;超低啁啾高速直调半导体激 省 光器芯片及封装器件或光模块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及封装产品样 山 东 机;激光器芯片性能及可靠性测试报告,用户应用测试报告;采 20 23 年 购协议或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 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课题 2:卫星通信射频收发芯片研制 (略) — 13 — 课题 3:薄膜铌酸锂调制器芯片关键材料制备与光子集成应 用 研究内容:针对光子通信对铌酸锂调制芯片国产化的需求, 开展膜铌酸锂调制器芯片关键材料制备与光子集成的研究。研究 指 南 X 轴向直拉 6-8 英寸铌酸锂晶体生长中温场设计与参数调控的匹 批 项 目 配机制,解决铌酸锂非对称轴 X 轴向直拉易多晶问题,研究非 第 一 极轴向提拉铌酸锂晶体生长、单畴化与晶体加工工艺,突破大尺 程 ) 寸 X 轴向的铌酸锂生长技术;优化铌酸锂晶圆离子注入、衬底 新 工 键合、单晶薄膜解离与研磨加工等工艺配合机制,实现大尺寸、 技 创 高均匀度,低表面粗糙度、厚度精确可控的高品质铌酸锂晶体薄 膜批量制备;研究铌酸锂材料的高精度刻蚀、电极与多层介质膜 大 科 制备工艺,突破基于半导体工艺的调制器芯片制备技术和高带宽 ( 重 射频封装技术,研制高带宽、小尺寸、低半波电压的薄膜铌酸锂 计 划 调制器芯片及器件。 研 发 考核指标: 重 点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制出 6~8 英寸 X 轴向铌酸锂晶体 省 和晶圆,晶体等径尺寸:Φ160×60mm(6 英寸)、Φ205×60mm(8 山 东 英寸),晶体无散色颗粒,头尾居里温度:1142±3℃;晶圆衍射 20 23 年 角θ≤17°25′±15′,光学均匀性Δn≤5×10-5,摇摆曲线半峰宽≤25″; 晶圆尺寸Φ150×0.5mm(6 英寸)、Φ200×1mm(8 英寸),直径误 差 ±0.5mm 、 厚 度 误 差 ±0.03mm ; TTV ≤ 0.025mm , PLTV95%@LTV0.4 μm;制备出 6~8 英寸铌酸锂单晶薄膜,薄膜 层厚度 300-900nm,厚度偏差小于 80nm,平均厚度允差±20nm, 上表面粗糙度小于 0.2nm;铌酸锂薄膜层表面无色斑、无裂纹, — 14 — 且与二氧化硅界面平整;研制出薄膜铌酸锂调制器芯片,3dB 带 宽≥90GHz,半波电压≤2.5V;研制出全封装的薄膜铌酸锂调制 器,3dB 带宽≥40GHz,半波电压≤2.5V,插入损耗≤5dB;打 造大尺寸(6~8 英寸)X 轴铌酸锂晶圆生产线 1 条,产能达 5 万片/ 指 南 年;申请专利不少于 15 项。 批 项 目 (二)绩效评价指标:实现大尺寸 X 轴向铌酸锂晶体、晶 第 一 圆加工、单晶薄膜到调制器芯片的产业示范,解决我国调制器芯 程 ) “卡脖子”难题,实现国产化铌酸锂基光子集成芯片的规模化应 新 工 用,带动上下游产业及配套产业集群化发展。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技 创 比不低于 3%。 大 科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500 万元 ( 重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计 划 于 10 级(销售级)。 研 发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大尺寸 X 轴铌酸锂晶圆及薄膜、 重 点 调制器芯片及器件的第三方检测报告、用户应用报告,产能达 5 省 万片/年的大尺寸(6~8 英寸)X 轴铌酸锂晶圆生产线第三方验证报 山 东 告、产能报告,以及生产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报告;采购协议 20 23 年 或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项目六:人工智能 课题 1:网联汽车协同自动驾驶技术研究 (略)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公开张榜 — 15 — 课题 2:大规模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工业领域需求多样化、任务差异化、算法普 适性差难以泛化等问题,开展基于多模态、知识建模和强化学习 指 南 等的工业领域大规模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工业 GPT)关键技术 批 项 目 的研究。开展多模态工业场景的数据分析、标注与预处理,研究 第 一 分布式数据存储、数据库治理方式,研究基于超级计算的工业多 程 ) 模态场景海量数据治理技术,建立不同模态的工业场景海量数据 新 工 知识图谱;搭建 Transformer 模型编码解码器结构的变体,研发 技 创 满足各类工业需求的大规模知识体系,构建多模态、多任务场景 下的工业视觉、工业时序异常检测、工业大数据分析及辅助决策 大 科 等的统一模型,解决工业领域多场景任务差异化、模型泛化能力 ( 重 差等问题;研究基于领域知识迁移技术的模型量化技术,打造基 计 划 于统一任务模型的工业边缘计算场景轻量级模型;研究工业领域 研 发 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关键技术标准,建立工业检测智慧化标准体 重 点 系;开展面向工业场景海量多模态数据的平台级高并发数据接入、 省 融合存储、协同质控和智能分析技术研究,构建集工业数据管理、 山 东 模型训练推理、资源优化调度等的一体化工业领域通用人工智慧 20 23 年 平台,并在多领域工业场景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搭建工业场景全产业链的大规模数据 库 1 套,覆盖不少于 3 个工业领域缺陷检测、故障诊断与预测等 数据≥8000 万条;突破复杂工业场景环境与数据融合感知、工 业核心部件的时序故障诊断以及基于领域知识迁移等关键核心 — 16 — 技术;构建可用于工业领域视觉检测、时序故障诊断等不同工业 实际需求场景的通用大模型,模型参数超千亿,响应时间≤2 秒; 构建多模态数据知识图谱引擎 1 套;面向工业场景形成基于领域 知识迁移技术的轻量化软件 1 套;构建工业领域通用人工智能智 指 南 慧平台,智能算力达到 500PFlops@FP16,除 GPU 算力外,配置 批 项 目 包含华为昇腾等 3 种以上国产 AI 算力,兼顾服务与自主可控; 第 一 推动在玻璃容器、装备零部件、电机核心部件等不少于 3 个工业 程 ) 领域开展缺陷检测、故障诊断与预测等示范应用;形成工业领域 新 工 通用人工智能标准体系 1 套,制定或修订地方/团体标准不少于 技 创 10 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15 项,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0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大规模、多模态工业场景全产业 大 科 链数据库,形成涵盖工业视觉识别、工业时序数据异常检测及故 ( 重 障诊断、工业产品全周期辅助决策等不同工业场景的通用人工智 计 划 能“大模型”模式,填补工业领域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空白,完 研 发 成“工业 GPT”自主研发和国产化应用,提升工业领域数据资 重 点 源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基于“工业 GPT”智慧平台,带动产业 省 数字化转型发展。 山 东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单位牵头申报,鼓励高新技术企 20 23 年 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申报。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工业场景全产业链的大规模数据 库、通用大模型、轻量级模型(软件)、多模态数据知识图谱引 — 17 — 擎等满足考核指标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建成工业领域通用人工智 能省级智慧平台,提供技术开发文档和针对平台配置及运行的第 三方测试报告;不少于 3 个工业场景用户应用报告等证明材料; 指 南 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第 一 课题 3:城市轨道交通智慧信号系统开发 批 项 目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程 ) 研究内容:针对国内智慧城轨信号系统核心技术与国外存在 新 工 较大差距、国际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开展基于国标的新一代智慧 技 创 城轨信号系统技术攻关。研究智慧信号系统运营场景和系统架构, 形成新一代智慧信号系统场景文件和系统架构设计文件;研究新 大 科 一代列车控制技术,突破全电子联锁技术、联锁 ZC 一体化技术、 ( 重 车载 ATP/ATO 一体化技术、车-车通信技术、资源精细化管理技 计 划 术、高性能测速测距技术、基于 UWB 的通信和定位技术、中高 研 发 速列车防护技术、列车自主运行技术等列车控制关键技术,提升 重 点 列车运行安全性和运行效率;研究智能化运营维护技术,突破智 省 能调度技术、智能运维技术、灵活编组技术和列车运行图计划编 山 东 制技术,提升运营维护智能化水平;研制新一代智慧城轨信号系 20 23 年 统产品,包括车载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系统、智能调度系统和信 号智能维护系统;搭建新一代智慧城轨信号系统验证测试平台, 完成平台验证和安全评估,并开展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制出新一代智慧城轨信号系统产品, 支持轨道交通自动化运行最高等级 GoA4,兼容 GoA3~GoA1; — 18 — 安全性达到安全完整性等级 SIL4 要求;设备的可靠性指标 MTBF 值≥1×105h,可用性≥99.99%;安全计算机平台 CPU 主频 1.2G, 车载响应时间≤50ms,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列车能耗降低 5%; 指 南 信号系统建设设备成本降低 15%以上,维护成本降低 20%以上; 列车±0.3m 内停车精度≥99.99%,定位分辨率<0.1m;列车正线 批 项 目 追踪间隔≤90s,运行冲击率≤0.75m/s3,满足行业对舒适性要求; 第 一 搭建出新一代智慧信号系统测试验证平台,完成新一代智慧城轨 程 ) 信号系统第三方安全评估,实现在不少于 1 条示范线示范应用, 新 工 示范线包含正线和试车线,正线至少包含 10 个车站,示范里程 不低于 20km;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40 项,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技 创 20 项. 大 科 (二)绩效评价指标:突破新一代智慧城轨信号系统列车自 ( 重 主运行、智能调度等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完成新一代智慧城轨信 计 划 号系统硬件设备和系统软件,打破国外城轨信号系统技术垄断, 研 发 实现新一代智慧城轨信号系统的国产化应用,降低城轨信号设备 重 点 建设成本、维护成本和列车能耗,助力打造集信号通信、综合监 省 控、车辆于一体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 山 东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20 23 年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2 级(利润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新一代智慧城轨信号系统场景分 析、系统架构等文件;新一代智慧城轨信号系统硬件设备和系统 — 19 — 软件;新一代智慧信号系统验证测试平台;新一代智慧信号系统 测试报告、验证报告、确认报告和独立第三方安全评估证书;新 一代智慧信号系统在示范线的示范应用证书;产业化生产需落地 指 南 在山东省内企业。 批 项 目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第 一 (二)高端装备 程 ) 项目一:数控机床 新 工 课题 1:数控铣镗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开发 技 创 (略) 大 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公开张榜 ( 重 项目二:关键零部件 计 划 课题 1:轻型高效电机技术开发 研 发 研究内容:针对交通领域用轻型高效电机被国外垄断的现状, 重 点 开展软磁复合材料轻型高效电机开发。研究新型高饱和磁化强度、 省 低损耗软磁合金材料,研究精准可控的绝缘纳米包覆技术,实现 山 东 包覆层厚度精准可控的绝缘纳米包覆;研究基于软磁复合材料轻 20 23 年 型高效电机三维磁路结构下混合冷却技术,解决高集成电机的冷 却问题,研制基于软磁复合材料的轻型高效电机;开展高开关频 率下的逆变器设计,解决碳化硅(SiC)驱动电路在高开关频率 下的死区效应和桥臂串扰技术难题,开发高电压、高开关频率和 高散热效率的软磁复合材料轻型高效电机用控制器;轻型高效电 机及控制器在新能源汽车、船舶等开展应用示范。 — 20 —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制出高饱和磁化强度、低损耗软磁 复合材料,指标达到饱和磁通密度 1.7T、损耗(1kHz,1T)100W/kg、 指 南 最大磁导率达到 300、矫顽力达到 180A/m;研制出基于软磁复 合材料的轻型高效电机(含电机所有结构件),峰值功率密度≥ 批 项 目 7kW/Kg、峰值转矩≥220N.m、额定功率密度≥3.5kW/Kg,电机 第 一 80%高效区占比超过 82%,优化冷却结构液冷流量≥8L/min,进 程 ) 出口液体温差≤18K,电机最高温升≤80K;研制出基于 SiC 的 新 工 软磁复合材料轻型高效电机用高频大功率电机控制器,峰值功率 ≥160kW,最高效率≥93%、峰值功率密度≥15.7kVA/kg;建成 技 创 软磁复合材料高效电机及控制器规模化产线,实现产能 2 万台/ 大 科 年;产品在新能源汽车、船舶等不少于 2 种场景下规模化示范; ( 重 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5 项,制定或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不少 计 划 于 1 项。 研 发 (二)绩效评价指标:完成软磁复合材料轻型高效电机及控 重 点 制器研发,实现国产化轻型高效电机及控制器在新能源汽车、船 省 舶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大幅降低高效电机系统重量、提升材料 山 东 利用率,并可在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高端产品应用,有效助力 20 23 年 动力机械降低成本和能耗,助力低碳绿色发展。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7 级(环境级),完成后不低 于 11 级(盈亏级)。 — 21 —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软磁复合材料、高效电机、电机 控制器等第三方检测合格报告;不少于 2 种场景应用的用户验证 报告、销售合同及发票等证明资料;年产 2 万台以上规模的电机、 指 南 电机控制器生产线第三方检验报告;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 内企业。 第 一 批 项 目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程 ) 课题 2:宽幅线扫描机器技术研发 新 工 研究内容:针对工业视觉检测中宽幅线扫描机器依赖进口的 技 创 现状,开展宽幅线扫描机器的研究。研究 1200/600/300dpi 高速 感光芯片(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双路模拟数据串行 大 科 传输技术,提高像素传输速度,研究分辨率切换技术,实现分辨 ( 重 率切换时兼顾横向和纵向分辨率,开发高分辨率高速感光芯片与 计 划 图像传感系统;研究 CoaXPress 接口 CameraLink 接口技术,采 研 发 用非对称的高速点对点串行通信数字接口,实现灰度图和真彩图 点 的高速传输;研究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图像信号软硬件处理工艺, 省 重 实现高精度的色彩还原;研究 EMI 对策及高速差分布线,增强 山 东 高速数字接口信号处理板的抗干扰性;研制多型号的系列化宽幅 20 23 年 扫描机器产品,并在锂电池、碳纤维等领域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开发出高分辨率高速感光芯片,感光 传感器时钟频率 40MHz,实现 1200/600/300DPI 的分辨率;单个 感光芯片可实现 1 路、2 路切换模拟数据输出,相机行频达到 100kHz@600DPI、50kHz@1200DPI;研制出系列化宽幅线扫描 — 22 — 机器,单台宽幅线扫描相机扫描宽度最高达到 2300mm,采用白 光/R/G/B/IR/UV 多光谱光源或其中某一种或多种光源;相机工 作距离达到 0~30mm;最大景深达到±1mm;数据深度 8/10bit;色 彩还原误差小于 10%。其中,1500mm 宽幅线扫描产品可实现 指 南 Full Cameralink 接口,传输速度 680×3MB/s;1500 mm 幅面产品 批 项 目 可实现 CoaXPress 接口,传输速度 1400×5MB/s;建成宽幅线扫 第 一 描机器生产线,实现产能达 10000 台(套)/年,在锂电池、碳 程 ) 纤维检测等不少于 2 个领域推广应用案例不少于 2 项,实现批量 新 工 交付产品不少于 2000 台套;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6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研制形成宽幅线扫描机器,打破国外 技 创 企业对宽幅线扫描机器的垄断,建立宽幅线扫描 CIS 生产线,实 大 科 现国产化宽幅线扫描机器在工业检测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保障下 ( 重 游应用企业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带动工业检测和制造业产业 计 划 发展。 点 比不低于 3%。 研 发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省 重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500 万元 山 东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20 23 年 于 12 级(利润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高分辨率高速感光芯片(传感器)、 宽幅线扫描机器考核指标测试合格的第三方检测证明及用户应 用验证报告;宽幅线扫描相机生产线第三方检测报告,以及产品 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验证报告;不少于 2 个领域示范及 批量交付不少于 2000 台(套)产品的销售合同、用户验收报告 — 23 — 及应用证明;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项目三:典型行业高端装备 指 南 课题 1:磁悬浮离心式空压机技术开发 批 项 目 (略) 程 ) 第 一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公开张榜 新 工 课题 2:超高压直流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技 创 研究内容:针对长距离海上输电工程所用交流输电平台存在 电抗、电磁损耗较高的问题,开展超高压直流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大 科 的研究;研究具有表面电荷抑制能力的超高压直流绝缘子设计理 ( 重 论,优化直流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固体绝缘件智能算法,解决绝缘 计 划 气固界面电荷消散及绝缘高可靠性运行问题;研究直流电压下金 研 发 属微粒的运动特性,破解直流环境中微粒抑制问题;研究三元乙 重 点 丙生胶制备关键技术,开展密封件的寿命预测,提高密封件的绝 省 缘气体兼容性、老化性;研究高灵敏度缺陷检测及全景信息感知 山 东 技术,实现光子高灵敏度缺陷检测及精准识别;研究远程智能化 20 23 年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温控系统关键技术,解决开关设备在极端环境 中的可靠运行问题;探究功能元件设计及考核评价标准,研制超 高压直流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并实现海上风场的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形成±500kV 直流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固体绝缘件智能优化算法,优化后±500kV 直流盆式绝缘子对比 — 24 — 500kV 交流盆式绝缘子,稳态表面电荷密度降低≥30%,盆式绝 缘子与隔离开关合格率≥99.5%;掌握直流电压下金属微粒抑制 方法,微粒捕获效率≥80%;GIS 密封系统年漏气率≤0.1%,降 低温室效应排放;光强测量模块峰值光灵敏度≥2×106 V/lm,光 指 南 子计数模块 300nm~700nm 波段计数灵敏度≥4×104s-1·pW-1;监 批 项 目 测系统局部放电检测模块灵敏度≤5pC 以内;研制出±500kV 直 第 一 流气体绝缘开关设备(包含母线、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功能单元) , 程 ) 满足耐受直流电压±750kV/60min,耐受 1550kV 雷电冲击电压正 新 工 负各 3 次,通过±638kV 极性反转试验,额定通流能力 5000A 等 技术条件;形成±500kV 直流气体绝缘开关设备量产能力,并在 技 创 不少于 2 个海上风场实现应用示范;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9 项。 大 科 (二)绩效评价指标:研制出超高压直流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 重 解决中、远海海上风电工程和路上直流工程建设面积大、投资成 计 划 本高的难题,实现直流开关设备的技术领先,大幅提升输电产业 研 发 产品附加值,带动输电产业、绝缘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 重 比不低于 3%。 点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山 东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20 23 年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超高压直流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满 足考核指标的第三方检测报告、用户应用验证报告;不少于 2 个 海上风场应用示范的用户应用报告、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产业 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 25 —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课题 3:绿色建材生产与装配装备开发 指 南 研究内容:针对建筑行业低碳化对绿色建材高智能化成套装 备的需求,开展绿色建材生产装备与装配技术开发。研究绿色建 批 项 目 材智能化生产和施工的全流程整体解决方案,建立全流程绿色技 第 一 术体系;研究面向生产线工艺设计、仿真分析和预测性维护的绿 程 ) 色建材智能制造生产线数字孪生技术,建立实际运行数据驱动的 新 工 生产线数字多领域孪生模型;开发具备生产状态信息实时感知、 技 创 不合格品自动剔除、智能装备全面联网、重要装备远程可控等功 能的绿色建材智能化生产装备;研制精确上料控制系统,开发基 大 科 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绿色墙材生产线运行智能监控系统;基于工业 ( 重 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研发绿色建材装备柔性化定制、全生命周 计 划 期管理等智能化服务系统;研究施工装配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和 研 发 BIM 模型驱动的负碳建材施工装配机器人运动规划、人机协作, 重 点 开发建筑施工机器人。 省 考核指标: 山 东 (一)项目验收指标:构建绿色建材智能制造生产线数字孪 20 23 年 生系统,具备生产线实时映射、预测性维护、虚拟调试 、三维 综合展示以及历史数据回放等功能;开发出绿色建材智能化生产 系统,包含智能化布筋系统、自动布料机、自动码垛机、精确上 料控制设备等;构建绿色建材装备柔性化定制系统、全生命周期 管理服务系统、检验检测智能化服务系统、远程运维智能化服务 系统;开发出新型建筑工业化固废资源化减碳绿色建材智能装备, — 26 — 单条生产线用工人数≤6 人,单位时间(H)能耗≤180kW;产品精 度(长度)≤±1mm,产品精度(宽度)≤±1mm;布料方式自 动+手动;钢筋制品安装方式自动;堆垛入窑生产节拍≤7min; 年产量(同等车间规模)≥30000m3 ;实现固废物利用 5 万吨/ 指 南 年 ; 减 排 二 氧 化 碳 5000 吨 / 年 ; 生 产 的 板 材 幅 面 规 格 达 到 批 项 目 (2.4m-3.6m)×0.6m×(90mm-150mm),平均隔音量≥45dB, 第 一 耐火时长≥4.5 小时。开发出固废负碳建材生产工艺方案 1 个; 程 ) 开发出建筑施工机器人不少于 2 款;新型建筑工业化固废资源化 新 工 减碳绿色建材智能装备的生产能力不少于 20 台套/年;申请发明 专利不少于 10 项,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4 项,制定或修订国家/行 技 创 业/团体标准不少于 1 项。 大 科 (二)绩效评价指标:开发出面向建筑工业化的智能化建造 ( 重 机器人和绿色建材智能生产装备,突破智能化成套技术,降低设 计 划 备进口依赖程度,显著提升我国绿色智能建造水平;带动智能制 研 发 造、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协同处理电石渣、炉渣、粉煤灰等工 重 点 业固废近 100 万吨/年,助力建筑领域碳中和,助力建筑产业转 省 型升级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山 东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20 23 年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新产品新型建筑工业化固废资源 化减碳绿色建材智能装备第三方检测报告、客户应用报告;绿色 — 27 — 建材装备柔性化定制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系统、检验检测 智能化服务系统、远程运维智能化服务系统等第三方检测报道; 固废负碳建材生产工艺方案;不少于 2 款建筑施工机器人的第三 指 南 方检测报告;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批 项 目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第 一 课题 4:光电器件超精密装配封装技术及成套装备 程 ) 研究内容:针对声光电器件复杂和高性能制造对超精密装配、 新 工 封装的需求及相应智能化高性能成套装备依赖进口的现状,开展 技 创 光电器件超精密装配封装技术及成套装备开发。研究高精度高稳 定性微间隔光固化胶水配方、混合工艺,开发叠合装配优化算法, 大 科 研究微间隔组件高速超精密光固化装配技术和控制方法,搭建微 ( 重 间隔光固化胶水制备系统与微间隔组件超精密光固化装配系统; 计 划 建立点胶喷射流-固-热振动脉冲加载多物理场耦合系统分析和 研 发 喷胶微流道优化设计模型,优化设计微胶滴喷射封装关键部件, 重 点 实现喷射点胶量、形精确控制;开展精密封装工艺与关键部件设 省 计,提高封装组件动态响应稳定性,实现封装点胶高一致性;研 山 东 究高速压电驱动及超精密伺服控制技术,开发适用于精密封装的 20 23 年 高精度多运动协同系统,实现高效封装缺陷检测及智能化封装; 研究基于视觉伺服的多轴运动位姿调整方法与系统,开展高性能 伺服控制研究及多运动协同系统设计,研制高精度对准及装配装 置;研究光电元器件超精密装配的误差预测方法与软件,研究智 能装配与封装高效率工艺集成协同技术,开发高速超精密智能装 配、封装与测试系统,研制光电器件高速超精密装配、封装与检 — 28 — 测系统成套装备,并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搭建微间隔光固化胶水制备系统与微 间隔组件超精密光固化装配系统:叠合光电元件特征尺寸≥ 指 南 φ35mm,组件片间距≤100μm,间距偏差≤1μm;搭建微胶滴喷 批 项 目 射封装设备,实现亚纳升点胶:胶喷射封装喷嘴组件喷胶粘度≥ 第 一 20000cps,单点胶体积≤0.5nL±20%,单点胶直径≤0.15mm;研 程 ) 制高性能伺服控制系统以及智能化多运动协同系统:压电驱动器 新 工 带宽高于 100KHz,噪声<100μV RMS;设计压电高性能控制及 技 创 补偿方案不少于 3 套;压电式微纳伺服系统定位精度≤±5 nm; 研制高精度对准及装配装置:光学产品焦距≤5mm;光学装配偶 大 科 件间距离(z)≤±0.125D(虚像距);光学装配偶件间俯仰/倾 ( 重 斜(tip/tilt)≤±0.125D(虚像距);光学装配偶件间水平偏移(x/y) 计 划 ≤10 μm;光学装配偶件间旋转(roll)≤±0.1°;搭建光电器件 研 发 高速超精密装配、封装与检测系统成套装备,光学模组 MTF 测 重 点 量:轴上测量精度≤±0.02,轴外测量精度≤±0.03;测量稳定性 省 ≤±0.01;装配与封装系统效率:<30s/件(不含光固化时间), 山 东 良品率≥99.5%,在 VR、AR 等不少于 3 个产品中实现产业化应 20 23 年 用示范。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20 项,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3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突破超精密装配与封装核心技术,突 破国外装配与封装技术壁垒,研制出国产化光电器件高速超精密 装配、封装与检测系统成套装备,满足光电器件超精密装配与封 装的技术及产业化需求,促进精密制造、电子设备、智能检测等 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 — 29 —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2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指 南 于 10 级(销售级)。 批 项 目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微间隔光固化胶水制备系统与微 第 一 间隔组件超精密光固化装配系统、微胶滴喷射封装设备、高性能 程 ) 伺服控制系统以及智能化多运动协同系统、高精度对准及装配装 新 工 置、光电器件高速超精密装配封装与检测系统成套装备等满足考 技 创 核指标的第三方检测证明;不少于 3 个产品中实现产业化应用示 范的用户应用报告、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 大 科 山东省内企业。 计 划 ( 重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研 发 课题 5:超大型真空炉研制 重 点 (略) 山 东 省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公开张榜 20 23 年 项目四:科学仪器 课题 1:超高精度测量机研制 研究内容:针对国产测量机精度低、测量行程小、运行速度 检测效率低、测量功能弱等问题,研究超高精度的测量机产品。 开展铝合金精密三角横梁和陶瓷 Z 轴等高精密框架结构的研究, 研究高精密气浮轴承、环形光栅系统、高精度转台系统等,实现 — 30 — 无摩擦、无噪音、高承载的传动和状态三项微米级误差等级;结 合先进激光采集技术,研究动、静态 21 项误差补偿技术,进一 步提高测量精度;基于温度场的变化,建立机器导轨随温度梯度 指 南 变化弯曲的数学模型,开展结构温度补偿技术研究,动态的进行 误差补偿,提高测量机的温度变化下的测量精度;研究纳米级高 批 项 目 精度正余弦细分技术和高性能滤波、补偿、细分算法,研究高精 第 一 度规划插补、高精度运动控制参数自调整、测力与位置环复合控 程 ) 制、四轴联动控制等技术,开展返回式扫描、高速扫描安全防护 新 工 及多类型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实现四轴联动转台的控制,优化 技 创 测量数据、提高检测效率;研究全类型高级扫描策略、三维扫描 算法、复杂曲线/曲面轮廓数据处理等模型、算法,开发全特征 大 科 及复杂零部件计量软件;研究多 CPU 并行处理和实时监控技术, ( 重 开发多种几何量元素评价与分析计量软件,实现测量软件源代码 计 划 的自主可控及二次开发;研究三维扫描侧头,设计开发测针自动 研 发 更换架和高精度光学探测系统,集成开发国产化超高精度测量机, 重 点 实现规模化量产,并开展示范应用。 省 考核指标: 山 东 (一)项目验收指标:开发出全特征及复杂零部件计量软件, 20 23 年 支持 3D 智能安全区域的编程功能和包含自动查找、相对测量、 测针三维矢量补偿、曲面矢量与位置自动判断调整等薄的壁件测 量模块,实现复杂的曲线/曲面的轮廓度评价及未知零件的测绘 任务;开发多种几何量元素评价与分析计量软件,具备基本几何 元素测量、复杂曲线曲面和多种专业复杂零件检测和 CAD 等 功能,兼容 I++接口,支持 HPO 光纤激光测量系统、PRECITEC — 31 — LR 超 高 精 度 白 光 测 量 系 统 、 PROFILER R 粗 糙 度 测 头 、 SENMATION 自动测座等探测系统;三维扫描测头,重复精度达 到 0.45um,最大扫描采点率达到 1000 点/秒,水平侧头≥800nm; 指 南 测针自动更换架,适用于多种测量设备;高精度光学探测系统, 分辨率≤0.9nm;研制配置开发部件、软件、系统的国产高精度 批 项 目 测量机,实现四轴联动转台控制,测量范围不小于 第 一 1000mm×800mm×500mm,测量精度≤ 0.5μm;15-30℃环境下 程 ) 实现高精度测量,可驱动直径≥600mm 或负载≥ 750 公斤转台, 新 工 具备安全扫描功能和传感器灵活、自动化切换功能;建成国产高 精度测量机规模化生产线,产能达 50 台套/年;实现在汽车、新 技 创 能源、医疗器械、精密制造等不少于 4 个行业领域的应用示范, 大 科 实现规模化推广不少于 30 台套;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4 项,软 ( 重 件著作权不少于 2 项,制定或修订国家/行业标准不少于 2 项。 计 划 (二)绩效评价指标:掌握国际先进的误差补偿技术,实现 研 发 测量软件源代码的自主可控及二次开发,实现四轴联动转台的控 重 点 制,打造自主可控的超高精度测量机生产线,实现测量机控制系 省 统技术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批量生产,满足多行业对高精度、高效 山 东 率的检测要求,突破国内高端测量机依赖纯进口的“卡脖子”难 20 23 年 题,实现规模化国产化替代,填补国产超高精度测量机的空白, 助力汽车、新能源、医疗器械、精密制造等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 展。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 32 —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6 级(正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全特征及复杂零部件计量软件、 指 南 多种几何量元素评价与分析计量软件设计文件及第三方验证报 告,三维扫描测头、测针自动更换架、高精度光学探测系统及超 批 项 目 高精度测量机第三方测试报告及工艺规范文件;超高精度测量机 第 一 生产线产能检测报告,并提供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报告; 程 ) 不少于 4 个行业领域、不少于 30 台套推广应用的用户应用报告、 新 工 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技 创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大 科 项目五:工程机械 ( 重 课题 1:智能绿色工程机械成套装备 计 划 研究内容:针对传统工程机械能耗高、排放污染重的问题, 研 发 开展智能化绿色工程机械成套装备的研发。研发新能源工程机械 重 点 整机快速构型、智能匹配技术,构建纯电驱动、氢燃料电池驱动 省 两类新能源工程机械的多物理场耦合-多层次-多目标全局优化 山 东 设计模型;研发工程机械人-机-环境-工况自适应全局自趋优能量 20 23 年 管理技术,突破新能源工程机械整机智能控制技术,建立新能源 工程机械控制系统开发的自主技术体系;研发适用于新能源工程 机械的智能热管理系统并系列化,解决全天候复杂环境的适应性 问题;开展整机可靠性设计和安全管理技术研究,突破动力电池 和氢燃料电池监控、故障诊断和运维支持技术,构建新能源工程 机械的故障诊断及预警系统;基于新能源工程机械典型架构,结 — 33 — 合测试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循环工况,完善测试评价体系, 提出适应整车平台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实现新能源工程机械制造 技术突破。 指 南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实现新能源工程机械动力系统智能匹 批 项 目 配设计,匹配模型的动力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与实机误差≤2%; 第 一 实现工程机械人-机-环境-工况自适应全局自趋优智能能量管理, 程 ) 构建不少于 5 种适应作业场景的智能控制策略;对比燃油工程机 新 工 械,纯电工程机械节约使用成本≥50%;纯电推土机持续作业时 技 创 间≥4h,纯电装载机持续作业时间≥5.5h,纯电挖掘机持续作业 时间≥4.5h,氢燃料电池推土机作业氢耗≤6kg/h(170 马力); 大 科 环境适应性:-30℃-50℃;实现对动力电池的智能监测及诊断功 ( 重 能,动力电池热失控提前预警时间不小于 60 分钟;开发 260 马 计 划 力纯电推土机,作业效率≥330m³/h,最大牵引力≥195kN;开发 研 发 不低于 170 马力氢燃料电池驱动推土机,氢燃料电池-动力蓄电 点 池电-电混合驱动下额定驱动功率≥200kW;开发 7 吨纯电装载 省 重 机,最大牵引力≥178kN,最大掘起力≥185kN;开发 22 吨纯电 山 东 挖掘机,最大牵引力≥210kN,铲斗最大挖掘力≥135kN。相关 20 23 年 产品实现在不少于 3 个场景的应用示范,累计推广产品不少于 50 辆;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10 项,授权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6 项, 制定或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不少于 2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开发系列化智能绿色工程机械成套装 备,在建筑、矿业等领域实现推广应用,助力工程机械施工过程 中的碳排放降低,实现工程机械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助推新 — 34 — 能源装备产业链集群发展。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指 南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批 项 目 于 10 级(销售级)。 第 一 项目交示件:全球最大马力纯电推土机、不低于 170 马力氢 程 ) 燃料电池驱动推土机、大马力纯电装载机、纯电挖掘机等产品满 新 工 足技术要求的第三方性能测试报告;不少于 3 个应用场景示范及 技 创 累计推广不少于 50 辆产品的销售合同、用户验收报告及应用证 明;产业化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划 计 项目六:汽车制造 ( 重 大 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研 发 课题 1:汽车智能悬架系统研发 重 点 研究内容:针对汽车智能悬架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的 省 现状,开展汽车智能悬架系统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复杂工况阻尼 山 东 连续可调智能悬架控制技术和基于路面预瞄的阻尼连续可调智 20 23 年 能悬架分频控制算法;开展基于机-电-液-磁多领域物理耦合理论 的先导电磁阀和 CDC 减振器的优化设计,建立核心零部件物理、 数学模型;研究阀芯机加和表面处理工艺及铜钎焊工艺等,研究 阻尼连续可调减振器及先导电磁阀的参数匹配与设计、制造工艺 与装配等关键技术,开展阻尼连续可调智能悬架系统仿真与整车 试验评价,研制阻尼连续可调智能悬架系统。 — 35 —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制出阻尼连续可调智能悬架系统, 典型路况舒适度:降低驾驶员加速度均方根值>10%;操稳性: 最大侧倾角降低>10%;优于经典的天棚阻尼控制;减少 2 个车 指 南 轮加速度或位移传感器,拓宽有效控制频率范围到 10Hz 以内; 批 项 目 磁控理论的计算精度≥80%,电磁阀响应时间<40ms;阻尼力理 第 一 论的计算精度≥80%,核心部件安全系数<2.5;阀座配合表面粗 程 ) 糙度 Ra<0.2,阀芯表面真空电镀,镀层厚度 0.002~0.007mm,阀 新 工 座表面镀锌镍合金,镀层厚度 0.005~0.007mm,阀座中性盐雾试 验>500h;仿真计算结果的准确率误差<±20%;减振器复原阻尼 技 创 力在 0.52m/s 速度时调整范围 4 倍以上,减振器可靠性试验循环 大 科 次数>400 万次;电磁阀响应时间<40ms;先导电磁阀阀座钎焊强 ( 重 度耐油压>15MPa;建成集研发、测试、生产一体的阻尼连续可 计 划 调智能悬架系统产线,产能达 1 万套/年,实现系统及零部件批 研 发 量交付 10000 套以上;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10 项。 重 点 (二)绩效评价指标:汽车智能悬架系统技术指标达到国际 省 先进水平,逐步实现国产智能悬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规模化应 山 东 用,带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 23 年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汽车智能悬架系统满足考核指标 — 36 — 的第三方检测报告、用户应用验证报告;智能悬架系统产线第三 方检测报告和产能报告,以及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证明; 系统及零部件批量交付 10000 套以上的销售合同、用户验收报告 指 南 及应用证明;产业化生产需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批 项 目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第 一 课题 2:重型卡车盘式制动器研发 程 ) 研究内容:针对重型卡车对盘式制动器国产化应用的需求, 新 工 开展重型卡车盘式制动器的研究。开展压力臂杠杆比调整、材料 技 创 改变及结构化设计,研究制动调整机构内部结构,建立盘式制动 间隙自动调整机构,攻克高端卡车气压盘式制动器自调机构技术 大 科 难题,保障刹车间隙恒定;研究温度传感器与智能温控可淋水装 ( 重 置在盘式制动器中的匹配问题,研制形成智能温控可淋水的盘式 计 划 制动器,保障刹车片高温不失效、降温不开裂;研究气压盘式制 研 发 动器轻量化技术,实现制动减重,满足高端卡车盘式制动器发展 省 测试试验台。 重 点 要求;研究气压盘式制动器综合性能测试试验方法,搭建自主化 山 东 考核指标: 20 23 年 (一)项目验收指标:开发新型盘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机构 产品不少于 2 款;开发集成智能温控可淋水装置的盘式制动器产 品不少于 2 款;研制新型轻量化气压盘式制动器较传统产品减重 30%以上;盘式制动器产品,整体重量≤30kg,最大制动力≥ 22000Nm,滑动阻力<100N,制动间隙 0.8-1.2mm,调整机构耐 久>200 万次,拖滞力矩<14N;开发气压盘式制动器综合性能试 — 37 — 验设施,具备模拟惯量、扭转疲劳等实验测试能力,实现制动器 自主检测能力;建成新型盘式制动器总成生产线,产能达 10 万 套/年;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5 项。 指 南 (二)绩效评价指标:研制重型卡车盘式制动器,逐步实现 规模化国产设备的应用,推动重型车辆关键零部件国产化进程, 批 项 目 拉动商用车制动器产业链创新发展。 第 一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程 ) 比不低于 3%。 新 工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5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8 级(产品级),完成后不低 技 创 于 12 级(利润级)。 大 科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重型卡车盘式制动器第三方项目 ( 重 验收报告、用户应用验证报告,产线和气压盘式制动器综合性能 计 划 试验设施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产能报道,以及产品量产后连续三 研 发 批次产品一致性证明;产业化生产需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省 重 点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山 东 课题 3:新能源汽车用轻质高性能电机铝转子研制 20 23 年 研究内容:针对新能源汽车异步感应电机对转子高强度、高 精度、高电导率和轻量化等需求,开发新能源汽车用轻质高性能 电机铝转子产品。研究 Fe、Si、Mg、Cu 等典型金属元素加入到 纯 Al 中后的存在形式和元素之间的相互左右和组织性能关系规 律,建立轻量化新能源汽车高性能电机铝转子专用多元微合金化 铝合金材料性能设计准则;研发高性能铝合金制备工艺,研究铝 — 38 — 合金转子用铝合金材料增材制造设计理论,开发新型高性能铝转 子合金铝材;研究新能源汽车铝合金转子离心成型制造工艺,实 现铝合金材料对异形导条的填充,降低铝合金转子产品在高转速 指 南 下的蠕变程度;设计建立铝转子无损检测缺陷检测系统;开发轻 量化新能源汽车高性能电机铝转子产品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技术, 批 项 目 建立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成型、车加工、动平衡、断条 第 一 检测等制造工艺和设备运维的智能化,形成新能源汽车电机铝转 程 ) 子批量产业化生产能力,实现产品在新能源汽车上装车测试、应 新 工 用及验证。 考核指标: 技 创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发出不少于 3 种不同使用工况的高性 大 科 能新能源汽车电机转子用多元微合金化铝合金材料体系,建立精 ( 重 准的合金元素添加比例预测模型,模型预测值误差低于 5%;铝 计 划 合金材料屈服强度达到 80~100MPa,电导率达到 32~34.5MS/m; 研 发 铝转子产品成型后致密度≥99%;离心铸造成型后填充率≥98%, 点 孔隙率≤1%,高速转动(20000r/min)5min 后,蠕变量≤0.05%, 省 重 X 射线工业 CT 机影像下无可见裂纹、无熔合缺陷;开发出产品 山 东 成型、机加工、动平衡、断条自动化检测的成套工艺;硅钢片铁 20 23 年 芯同心度偏差≤0.08mm、圆度误差≤0.05mm、平面度≤0.3mm; 建立起产品无损检测缺陷的检测系统;建成国产高精度、高效率 规模化生产线 2-3 条,形成铝转子批量产业化生产能力,产能达 30 万台套/年以上;实现不少于 1000 台套铝转子产品在新能源汽 车上装车测试、应用及验证;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不少 于 6 项。 — 39 — (二)绩效评价指标:掌握国际先进的铝转子制造专用铝合 金材料设计与制备技术,实现高性能多元微合金化铝合金材料应 用于轻量化高性能电机铝转子制造;掌握国际先进的新能源汽车 指 南 铝合金转子离心成型制造工艺,打造自主可控的高精度、高效率 规模化生产线;建立起新能源汽车电机铝转子无损检测缺陷的检 批 项 目 测系统;突破国内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核心零部件轻量化难题,实 第 一 现铝转子技术自主可控和产业化生产,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对轻 程 ) 量化高性能电机铝转子高强度、高效率要求和国内外新能源汽车 新 工 行业高端化发展需要,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技 创 比不低于 3%。 大 科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 重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6 级(正样级),完成后不低 计 划 于 10 级(销售级)。 研 发 项目交示件:项目完成时承担单位须提供高转速、轻量化、 点 高电导率、低孔隙率、低蠕变量的新能源汽车电机铝转子产品指 省 重 标测试合格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提供 2 份以上自动化加工及检测 山 东 工艺报告;2-3 条国产高精度、高效率规模化电机铝转子生产线 20 23 年 产能报告,并提供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报告;提供不少 于 1000 台套推广应用的用户应用报告、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 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40 — 课题 4: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系统开发 (略) 目 批 项 课题 5:新能源交通装备用甲醇增程器开发 指 南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公开张榜 第 一 研究内容:针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传动动力系统存在动力性差、 程 ) 车速适应范围窄、电机效率低、价格高和体积大的问题,开展新 新 工 能源交通装备用甲醇增程器的研究。研究被动式燃气点燃、高效 技 创 燃烧系统、多点进气气道喷射以及阿特金森循环等关键技术,匹 配研究发动机专用电喷阀、各缸单独缸压传感器,研究点进气气 大 科 道喷射、预燃室主动点火等关键技术,研究缸内直喷喷射、高滚 ( 重 流流动及米勒技术等,研制形成当量稀薄燃烧兼顾、高滚流、低 计 划 排放、高效率的甲醇发动机;研究双输入轴交替换挡技术,解决 点 重 开展示范应用。 研 发 动力源匹配中断难题,开发增程器双输入混动专用动力总成,并 省 考核指标: 山 东 (一)项目验收指标:甲醇发动机,气缸数 6 个,总排量≥ 20 23 年 12.8L,低怠速≥600±50r/min。研究出 2 种燃料动力型号甲醇增 程器,单燃料甲醇增程器额定功率达到 316~53kW,额定转速≥ 1900r/min , 最 大 扭 矩 1900~050N·m , 最 大 扭 矩 转 速 1000~1500r/min,最小比油耗 406~410g/(kW·h),辅助冷启动温 度≤-35℃,无功率降海拔能力 2800m,噪声≤95dB(A),发动机 B10 寿 命 ≥ 1500000 km; 双 燃 料 甲 醇 增 程 器 额 定 功 率 达 到 — 41 — 367~412kW,额定转速 1800r/min,最大扭矩 2240~2600N·m,最 大 扭 矩 转 速 1100~1400r/min , 最 小 比 油 耗 ( 柴 油 / 甲 醇)147(181)/118(29)g/(kW·h),带辅助起动装置的冷启动温度≤ -40℃,无功率降海拔能力 3000m,噪声≤95.3dB(A),发动机 B10 指 南 寿命 1600000 Km;建成甲醇增程器生产线,产能达 5000 套/年; 批 项 目 实现 2 种燃料动力型号甲醇增程器在不少于 4 个场景下的商用车 第 一 整车、船舶等应用不少于 2000 台/套;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5 项。 程 ) (二)绩效评价指标:突破增程器双输入混动专用动力总成、 新 工 高效燃烧发动机技术难题,实现甲醇增程器的产业化生产及应用, 技 创 在商用车、船舶等动力需求行业设备中批量应用,助力交通领域 节能减碳,带动发动机、发电机等传统产业链发展,推动新能源 大 科 商用车、船舶等产业创新发展。 ( 重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计 划 比不低于 3%。 研 发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点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省 重 于 10 级(销售级)。 山 东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甲醇发动机、2 种燃料动力型号 20 23 年 甲醇增程器等满足考核指标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产能达 5000 套/ 年的甲醇增程器生产线第三方检测报告和产能报告,以及量产后 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证明;2 款甲醇增程器在不少于 4 个场景 下的商用车、船舶等应用不少于 2000 台/套的销售合同、用户验 收报告及应用证明;产业化生产需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42 — (三)新能源新材料 项目一:新能源 指 南 课题 1:高温磁热材料及热泵系统开发 批 项 目 研究内容:基于传统热泵效率低、采用非环保介质、核心零 第 一 部件依赖进口等问题,开展高温磁热材料及热泵系统技术研究。 程 ) 研究高温磁热泵循环构造理论,建立磁热泵磁-热-力场作用下循 新 工 环的动态性能表征模型,明晰不同运行参数及结构参数对制热效 技 创 率、制热量、温跨等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高居里温度、高 磁熵变的多温段磁热材料配方,形成高温磁热材料的合成制备技 大 科 术方案;研究磁热泵循环的回热机理和大温跨磁热回热器及其与 ( 重 磁热泵单元模块的高效融合,设计基于微元回热技术的新型高效 计 划 磁热泵回热器,开发大温跨磁热泵单元模块;研发适用于高温的 研 发 高效热管换热技术,设计适用于高温的高效换热模块,研究高效 重 点 空调的集成设计技术,探究磁热泵技术在多场景的应用方法,开 省 发磁热泵空调,并开展应用示范。 山 东 考核指标: 20 23 年 (一)项目验收指标:建立磁热泵制热循环理论模型 1 套; 研 制 高 温 磁 热 材 料 , 居 里 温 度 不 低 于 100 ℃ , 磁 熵 变 ≥ 5J/kgK@1.5T;开发磁热泵回热器,回热器换热效率≥55%,开 发磁热泵单元模块不少于 3 套,单个模块温跨≥15K,多个模块 复叠温跨≥40K;开发高效换热模块,换热效率≥90%;研制磁 热泵空调产品,工作温度范围-15~45℃,对应制热效率可达到 — 43 — 120~200%,最高制热温度≥60℃,低温下制热效率≥120%,制 热量≥100W;建立系列化磁热泵空调生产线,在商场、家庭、 工厂等不少于 3 个应用场景开展磁热泵应用示范;申请发明专利 指 南 不少于 20 项,制定或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不少于 1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打破高温热泵技术国外垄断现状,实 批 项 目 现磁热泵知识产权自主可控,创新空调运行模式,实现整体效能 第 一 提升 20%;研发磁热材料及永磁体材料,促进中国稀土材料的推 程 ) 广应用,提高稀土产品附加值,为家庭用热、新能源汽车热泵、 新 工 工农业加热等制热行业提供高能效磁热泵产品,带动产业链上下 技 创 游集聚发展。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大 科 比不低于 3%。 ( 重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200 万元 研 发 于 10 级(销售级)。 计 划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重 点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磁热泵制热循环理论模型 1 套; 省 高温磁热材料、磁热泵回热器、磁热泵单元模块、磁热泵空调产 山 东 品第三方考核指标测试合格报告;系列化磁热泵空调生产线第三 20 23 年 方检测报告;在不少于 3 个应用场景示范销售合同、用户验收报 告及应用证明;国家级第三方机构出具的成果鉴定证书,技术成 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业化生产需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44 — 课题 2:储能用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开发 研究内容:面向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对安全高效的新型储能的巨大需求,开展高可靠性高能量密度磷 指 南 酸铁锂电池的开发。研究磷酸铁锂正极片柔韧性提升技术、晶体 控制技术,制备球形核壳结构磷酸铁锂材料,提高磷酸铁锂电池 批 项 目 材料压实密度和克容量;研究先进碳包覆和离子掺杂等技术,提 第 一 高磷酸铁锂材料导电性和批次稳定性;研究纳米粉体分散技术, 程 ) 提高循环性能和安全性;模拟磷酸铁锂电池内部结构、研究集流 新 工 体表面改性和高电子传导技术,优化电池内部结构,提升磷酸铁 技 创 锂电池能量密度;研究高比能磷酸铁锂电解液体系,提高磷酸铁 锂电池环境适应性;研究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生产工艺及生 大 科 产设备智能化控制设备,建成储能用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产线, ( 重 实现安全高效绿色储能技术产业化,并实现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 计 划 规模化应用示范。 研 发 考核指标: 重 点 (一)项目验收指标:球形核壳结构磷酸铁锂材料:压实密 省 度>2.7g/cc,1C 克容量>150mAH/g,电导率>0.1S/cm。储能磷酸 山 东 铁锂电池性能:能量密度>180Wh/kg,100%DOD 循环寿命>5000 20 23 年 次,60%DOD 循环寿命>12000 次,-20℃低温放电容量保持 率>70%;85℃高温存储 1000h 容量保持率>75%;建成储能用高 性能磷酸铁锂电池产线,产能达到 1GWh/年,储能用磷酸铁锂 电池实现在电力系统(发电、供电)储能、基站储能和家庭储能 等不少于 4 种储能场景的规模化示范;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5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突破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的技术 — 45 — 瓶颈问题,完成高可靠性高能量密度的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开发 及产业化研究,拓宽磷酸铁锂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助力能源 结构转型,带动储能电池、磷酸铁锂材料、电解液等新能源电池 指 南 产业发展。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批 项 目 比不低于 3%。 第 一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程 )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新 工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磷酸铁锂材料、储能用磷酸铁锂 技 创 电池等满足考核指标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产能达 1GWh/年的高 大 科 效绿色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第三方检测报告和产能报告, ( 重 以及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证明;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应 计 划 用于电力系统储能、基站储能和家庭储能等不少于 4 种储能场景 研 发 的销售合同、用户验收证明及应用报告;产业化生产需落地在山 重 点 东省内企业。 山 东 省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20 23 年 课题 3:高比能正极补锂剂制备 研究内容:针对富锂铁酸锂制备技术难、空气稳定性差、表 面残碱高、高温存储产气等问题,开展小粒径、低极化、低残碱 制备工艺攻克及产业化研究。研究富锂铁酸锂的成核、晶体生长 过程,分析结块、匣钵粘壁等问题;优化前驱体筛选、混料方式, 解决高锂量下的富锂铁酸锂生长不均匀、过度生长问题;分析富 — 46 — 锂铁酸锂在空气中的质变过程监控和机理,掌握质变规律,指导 产品包覆改性方向;研究不同包覆层隔绝空气效果,明确最佳包 覆层种类、包覆层厚度,指导优化最佳包覆源、包覆条件;研究 指 南 富锂铁酸锂的表面残碱降低技术,提高产品在电池应用中匀浆涂 覆稳定性,减少材料与电解液副反应,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长循 批 项 目 环性能;研究制备-包覆连续化生产技术,减少或裁断成品在空 第 一 气中后处理环节,提高有效可用比容量,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 程 ) 生产能耗和成本;开展匣钵材质的选型和涂层材料的开发,减少 新 工 匣钵腐蚀,减少产品杂质引入,避免杂质影响电池性能;开展富 锂铁酸锂在动力、储能电池领域中电池体系的匹配和应用研究, 技 创 包含 NP 比设计、电解液匹配、化成截止电压探究、二次注液等, 大 科 搭建高比能正极补锂剂制备产线,并实现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 ( 重 等产品应用推广。 计 划 考核指标: 研 发 (一)项目验收指标:开发出小粒径化、低残碱、高比能及 点 空气兼容度佳的富锂铁酸锂,充电比容量≥700mAh/g,游离总 省 重 碱值≤0.5%,粒径 D50≤8μm,20%空气湿度存储 7 天容量≥ 山 东 600mAh/g;开发非水溶液碱值测试方法,正确指导碱值的测试 20 23 年 与评估;开发制备-包覆的连续化生产工艺,建成高比能正极补 锂剂制备产线和示范中心,产能规模达 1000t/年,具备正极补锂 剂的定制化设计和生产能力;应用高性能正极补锂剂,实现磷酸 铁锂动力电池比能量提高率>4%,单体能量密度达到 180Wh/kg, 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循环寿命提升 3000 周以上,循环寿命提升至 10000 周以上;实现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不少于 3 家电 — 47 — 池客户的规模化推广,应用不少于 500t;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20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攻克高比能富锂铁酸锂的制备技术、 指 南 产业化技术,形成国际领先的高比能正极补锂剂技术,广泛应用 批 项 密度同步提升,推动锂离子电池产业创新发展。 目 于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等方面,助力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和能量 第 一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程 ) 比不低于 3%。 新 工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6 级(正样级),完成后不低 技 创 于 10 级(销售级)。 大 科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富锂铁酸锂(高比能正极补锂剂)、 ( 重 应用高比能正极补锂剂的动力磷酸铁锂电池和储能磷酸铁锂电 计 划 池满足考核指标的第三方检测报告;高比能正极补锂剂制备产线 研 发 和示范中心等第三方检测报告、产能报告,以及量产后连续三批 重 点 次产品一致性报告;不少于 3 家电池客户的使用评价反馈报告、 省 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发明专利受理/授权通知书;产业化生产 山 东 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20 23 年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项目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课题 1:12 吋碳化硅晶舟制备 研究内容:针对国内高端芯片制程用碳化硅晶舟完全依赖进 口的问题,开展 12 吋碳化硅晶舟制备关键技术的研究。研究碳 — 48 — 化硅原料的高品质精选、高纯碳化硅提纯工艺、碳化硅粉体表面 改性工艺和碳化硅粉体粉碎、整形技术,研制适用于超复杂 12 吋碳化硅晶舟的高纯碳化硅微粉;研究超复杂 12 吋碳化硅晶舟 指 南 的精准成型技术,优化碳化硅原料配方和添加剂、烧结助剂添加 量,探究料浆性能对坯体成型、成型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设 批 项 目 计最佳成型工艺方案;针对 12 吋碳化硅晶舟烧结过程中材料纯 第 一 度问题,研究装烧方式、烧结气氛、烧结环境等晶舟的烧结技术, 程 ) 突破晶舟的烧结工艺;研究 12 吋碳化硅晶舟材料和产品的全过 新 工 程检测技术,建立完整的检测手段和检测标准体系,优化超复杂 技 创 12 吋碳化硅晶舟的智能化加工方案,提升结构件关键位置的尺 寸精度,降低粗糙度。 大 科 考核指标: ( 重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制出高纯碳化硅微粉,纯 计 划 度>99.995%,振实密度≥1.85g/cm3;研制出超复杂 12 吋碳化硅 研 发 晶舟,杂质含量<100ppm,坯体成型达到产业化要求,合格 重 点 率>90%,材料密度≥3.03g/cm3,室温弯曲强度≥300MPa,高温 省 弯曲强度(1200℃)≥330MPa,导热系数(1200℃)≥30W/m·k, 山 东 晶舟最大尺寸φ350×1000(mm) ,关键位置尺寸公差±0.1mm,关 20 23 年 键位置表面粗糙度 0.8μm;建成碳化硅 12 吋晶舟生产线,产能 超过 500 套/年,完成 2 项以上(含)超复杂 12 吋碳化硅晶舟在 半导体制程工艺中的示范应用;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5 项,制定 或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不少于 3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突破超复杂 12 吋碳化硅晶舟精密成 型、烧结、智能精密加工等制备关键技术,解决晶舟制备“卡脖 — 49 — 子”难题,逐步实现国产超复杂碳化硅晶舟的规模化应用,产品 价格与进口相比下降 60%,提升高端芯片产业链独立自主、安全 可控水平。 入占比不低于 3%。 批 项 目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指 南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投 第 一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程 ) 于 10 级(销售级)。 新 工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超复杂碳化硅 12 吋晶舟第三方 测试检测报告;形成高纯碳化硅粉体的制备工艺技术、超复杂碳 技 创 化硅 12 吋晶舟的精准成型技术、烧结技术和精密加工技术工艺 大 科 包;碳化硅 12 吋晶舟生产线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和产能报告;2 ( 重 项以上(含)的超复杂 12 吋碳化硅晶舟在半导体制程工艺中的 计 划 示范应用采购协议或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 研 发 山东省内企业。 省 重 点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山 东 课题 2:电感器磁电转化关键材料制备 20 23 年 研究内容:面向系统级芯片小型、高频等性能需求,研究芯 片系统集成电感用高频软磁铁氧体材料开发、薄膜制备与应用。 研究材料磁化动力与阻力间竞争关系调控、磁化机制与磁畴形态 间关系控制、广义各向异性诱导及各向异性场调控机制,开发电 感用高频软磁铁氧体薄膜材料;优化磁性薄膜的旋转喷涂工艺, 突破薄膜的低温(≤400℃)晶化及与半导体工艺兼容等关键技 — 50 — 术,解决软磁铁氧体薄膜沉积技术难以与半导体工艺兼容难题, 消除制备技术缺陷导致的磁性能不佳等应用限制,实现低温晶化 的软磁铁氧体薄膜材料和系统级芯片集成用软磁铁氧体薄膜电 指 南 感器的规模化制造。 考核指标: 批 项 目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制出低温沉积(<150℃)的软磁铁 第 一 氧体薄膜,饱和磁化强度 4πMs=4000Gs±20%,磁导率μr ≥100 程 ) (100MHz),截止频率 fr≥500MHz,居里温度 Tc≥200℃,薄膜 新 工 厚度 0.5~2.0μm,薄膜厚度均匀性±10%,薄膜性能参数一致性 ±10%;薄膜电感实现与半导体工艺兼容,应用频率 f≥100MHz, 技 创 2 电感密度 L≥10nH/mm(100MHz) ,品质因数 Q≥10(100MHz) ; 大 科 建成智能化生产线,产能达 2000 吨/年;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10 ( 重 项。 计 划 (二)绩效评价指标:形成芯片系统集成电感用高频软磁铁 研 发 氧体材料及软磁铁氧体薄膜的制造能力,打破国外系统级芯片用 重 点 元器件及其原材料的封锁与垄断;实现高频软磁铁氧体薄膜材料 省 的产业化,加速国产化集成电感的应用普及。 山 东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投 20 23 年 入占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软磁铁氧体薄膜及电感器第三方 考核指标测试合格报告;智能化生产线第三方检测报告,量产后 — 51 — 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报告以及封装工艺等规范文件;企业订单 或采购协议等证明材料;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指 南 课题 3:光纤预制棒制备技术研究 批 项 目 研究内容:面向光纤光缆等网络基础设施对高性能光纤预制 第 一 棒的需求,开展光纤预制板制备技术的研究。研究 OVD 芯棒剖 程 ) 面设计、B/A 数值选型及 OVD 芯棒掺氟技术对光纤低衰减及光 新 工 学性能稳定的影响机制;开展多喷灯相对位置对火焰稳定性影响 技 创 的研究,解决多喷灯干扰问题,提升包层沉淀均匀性;研究喷灯 内各种气体流量比例、喷灯之间的气体流量对沉积转化率和疏松 大 科 体密度、折射率剖面的影响,设计出合格的折射率剖面,提高光 ( 重 纤预制棒稳定性;研究喷灯和沉积靶在沉积过程中的动态距离、 计 划 靶棒移动和旋转速度对沉积密度的影响,提升多喷灯沉积速率和 研 发 沉积转化效率;明晰 VAD 喷灯的角度、位置变化对折射率剖面 重 点 的影响,利用多喷灯 VAD 制备出复杂剖面光纤预制棒;探索烧 省 结速度、温度对成品棒玻璃化的影响,实现光纤预制棒完全玻璃 山 东 化,研制Ø150mm 光纤预制棒,优化 OVD 烧结工艺, 提升Ø150mm 20 23 年 光纤的直径均匀性。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芯棒沉积速率≥20g/min,收集效率 ≥60%;单根芯棒重量≥15kg;研制出Ø150mm 光纤预制棒,外 观无坑洼缺陷,预制棒内部无气泡、气现等缺陷,OVD 沉积速 率 90g/min,收集效率从 55%提高到 70%以上,光纤预制棒外径 — 52 — 均匀性控制在 Dmax-Dmin≤15mm 内;研制 G.657.A2 型号光纤 预制 棒, 1550nm 1×7.5mm 半径 弯损 耗≤0.3(0.5)dB ;1625nm 1×7.5mm 半径弯曲损耗≤0.8(1.0)dB;研制出 G.654.E 型号光纤 预 制 棒 , 光 纤 在 1550nm 波 长 下 耗 损 ≤ 0.165dB ; MFD : 目 批 项 OVD 生产线 2 条;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10 项。 指 南 11.5~12.5μm;建设三喷灯 VAD 产线 2 条,OVD 掺氟产线 2 条, 第 一 (二)绩效评价指标:研制具有优秀抗弯曲性能的光纤预制 程 ) 棒,实现 G.657.A2 和 G.654.E 等光纤预制棒规模化量产,实现 新 工 预制棒综合成本降低 10%,增大光纤的传输距离,降低 5G 网络 技 创 建设成本。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大 科 比不低于 3%。 ( 重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研 发 于 10 级(销售级)。 计 划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点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Ø150mm、G.657.A2、G.654.E 省 重 等光纤预制棒产品第三方检验报告;三喷灯 VAD、OVD 掺氟和 山 东 OVD 产线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以及各类型产品量产后连续三批 20 23 年 次产品一致性报告、用户验证报告;销售合同、销售收入等证明 材料;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53 — 项目三:金属材料 课题 1:集成电路溅射靶材关键制备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国产集成电路溅射靶材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进口溅射靶材“卡脖子”的问题,开展集成电路用溅射靶材制备 指 南 技术与应用研究。探究 Cu 电沉积过程杂质析出的影响因素与机 批 项 目 制,开发成套电解精炼设备,研究优化 7N 超高纯铜深度电解精 第 一 炼提纯工艺;研究真空熔炼工艺及低熔点金属杂质/非金属杂质 程 ) 含量控制技术和铸锭缺陷控制技术,制备出 6N5~7N 大规格超高 新 工 纯铜、铜铝合金以及铜锰合金等铜合金铸锭;开展先进制程用大 技 创 尺寸超高纯铜及铜铝、铜锰等铜合金溅射靶材制备技术研究,解 析铜及铜合金的塑性变形及再结晶特性,优化形变热处理、大规 大 科 格靶材高精密加工、靶材内部微颗粒检测工艺,建成 6N5~7N 超 ( 重 高纯铜、铜铝合金及铜锰合金靶材生产线。 计 划 考核指标: 研 发 (一)项目验收指标:超高纯电解铜纯度≥7N(99.99999wt%, 重 点 分析金属杂质元素 40 个以上) ,关键杂质元素 Ag≤0.08ppm、Si 省 ≤0.05ppm、Fe≤0.005ppm;超高纯铜、铜铝合金及铜锰合金铸 山 东 锭直径≥280mm,铜铸锭纯度≥7N,铜铝合金和铜锰合金铸锭 20 23 年 纯度≥6N5(99.9995wt%,分析金属杂质元素 40 个以上,除非 金属杂质元素用减量法计算),关键金属杂质元素 Ag≤0.09ppm、 Si≤0.09ppm、Fe≤0.05ppm,关键非金属杂质元素 C≤1ppm、H ≤0.1ppm、N≤1ppm、O≤1ppm,其余杂质元素含量满足“GB ∕T 39159-2020 集成电路用高纯铜合金靶材”要求,合金元素 含量偏差≤10%;超高纯铜、铜铝合金及铜锰合金靶材纯度≥6N5 — 54 — (99.9995wt%) ,平均晶粒尺寸≤50μm,靶材直径≥400mm,靶 材焊合率≥98%,表面粗糙度 Ra≤0.4μm;建成超高纯电解铜年 产能≥300 吨生产线,建成超高纯铜、铜铝合金及铜锰合金铸锭 年产能≥300 吨生产线,开发不少于 10 款的超高纯铜、铜铝合 指 南 金及铜锰合金靶材产品;建成 12 英寸超高纯铜、铜铝合金及铜 第 一 制定或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不少于 8 项。 批 项 目 锰合金靶材年产能≥5000 块生产线;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5 项, 程 ) (二)绩效评价指标:开发出 6N5~7N 超高纯铜、铜铝合金 新 工 及铜锰合金靶材,解决当前高端集成电路用溅射靶材“卡脖子” 技 创 问题,实现靶材国产化替代和自主可控;建立 300 吨以上的电解 铜、超高纯铜、铜铝合金及铜锰合金铸锭、靶材生产线,提升我 大 科 省高端制造产业附加值,保障国内集成电路供应链安全,推动产 ( 重 业发展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计 划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研 发 比不低于 3%。 点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省 重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山 东 于 10 级(销售级)。 20 23 年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不少于 5 款的超高纯铜及铜合金 靶材产品以及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报告、用户验证报告; 1000 吨/年的高端集成电路用合金背板产能生产线、300 吨/年产 能的超高纯电解铜生产线、300 吨/年产能的超高纯铜及铜合金铸 锭生产线、5000 块/年产能的超高纯铜及铜合金靶材生产线的第 三方检测报告;销售合同、销售订单等证明材料;产业化生产须 — 55 — 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指 南 课题 2:高品质再生铝合金制造成套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围绕铝矿资源严重依赖进口制约产业发展现状, 批 项 目 聚焦回收铝预处理污染严重、再生铝处理与加工关键设备依赖进 第 一 口等问题,开展高品质再生铝合金制造技术研究。研究废铝表面 程 ) 化合物的热降解/氧化技术及连续热解工艺,开发挥发性有机化 新 工 合物气体的高效吸附材料及吸附工艺技术,揭示再生铝预处理热 技 创 辐射和反流再循环规律,掌握再生铝绿色、智能化、低能耗预处 理技术;基于铝熔体中的团簇演变,揭示回收铝与再生铝合金组 大 科 织性能的关联关系,开发再生铝的熔体处理技术、微合金化品质 ( 重 提升技术、杂质元素调控与变质技术、晶粒细化技术和热处理技 计 划 术,开发高品质再生铝合金的铸造关键技术,建立铝合金圆铸锭 研 发 智能制造生产线;研究集成高品质再生铝绿色高效循环利用关键 重 点 技术,建立再生铝的成形制造关键技术并形成铝加工高端制造产 省 业链闭环生态圈,形成再生铝合金高端制造产品体系,实现再生 山 东 铝在 3C 产品、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等领域的典型应用示范。 20 23 年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再生铝熔体,杂质总含量≤0.5wt.%; 夹杂物含量≤0.5mm2/Kg,氢含量≤0.12ml/100gAl。再生铝合金 圆铸锭,再生铝添加比例≥50%,熔体氢含量≤0.13ml/100gAl; 铸锭低倍组织中无羽毛晶、裂纹、气孔、光亮晶粒等缺陷,高倍 组织无过烧、晶粒度一级、疏松一级;6XXX 系挤压型材本体取 — 56 — 样抗拉强度≥260MPa、屈服强度≥240MPa、伸长率≥8%。再生 铝开发的 7XXX 系 3C 电子产品(再生铝添加比例不少于 50%) , 平均晶粒≤140μm、最大晶粒≤453μm、 晶粒纵横比要求 0.8-1.2; 指 南 夹杂物尺寸≤25μm;本体取样,抗拉强度≥380MPa、屈服强 度≥353MPa、断后延伸率≥10%。形成一套完备的再生铝预处 批 项 目 理、熔铸、均匀化热处理工艺,研发再生铝预处理装备,建成具 第 一 备除杂(油污、橡胶塑料等包覆杂质、泥沙等)、破碎、除铁、 程 ) 磁选、X 光选、脱漆、清洗、烘干等功能的再生铝合金智能化预 新 工 处理生产线 1 条,处理能力不低于 2 万吨/年;建成回收铝-预处 理-再生铝-再合金化-全新铝合金产品一体化智能生产线 1 条,高 技 创 品质再生铝高端制造产品产能不低于 1 万吨/年。实现再生铝在 大 科 3C 产品、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等不少于 2 个领域的典型应用示范, ( 重 应用规模不少于 5000 吨。申请相关发明专利不少于 4 项,参与 计 划 制定或修订国家/行业标准不少于 2 项。 研 发 (二)绩效评价指标:突破再生铝绿色、智能化、低能耗预 重 点 处理制造技术,建成回收铝预处理-再生铝-再合金化-全新铝合金 省 产品一体化智能生产线,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有效完善废弃 山 东 铝材资源回收、分选和加工网络,突破再生铝处理与加工关键设 20 23 年 备“卡脖子”难题,实现再生铝在高端铝部件中循环利用,驱动 铝加工产业和汽车、3C 电子、精密制造等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 展。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 57 —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6 级(正样机),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再生铝熔体、再生铝合金圆铸锭、 指 南 再生铝开发的 3C 电子产品等满足考核指标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再生铝预处理、熔铸、均匀化热处理工艺规范文件;建成再生铝 批 项 目 合金智能化预处理生产线、回收铝-预处理-再生铝-再合金化-全 第 一 新铝合金产品一体化智能生产线,提供产能检测报告和量产后连 程 ) 续三批次产品性能一致性报告;提供在不少于 2 个领域应用规模 新 工 不少于 5000 吨的用户应用报告、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产业化 技 创 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大 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重 课题 3:清洁能源用钢关键技术开发 计 划 研究内容:针对水电工程、LNG、氢能等清洁能源对高性能 研 发 钢材的需求,开展系列化清洁能源用钢的开发。研究低碳、低碳 重 点 当量、低焊接裂纹敏感性调质高强钢组织调控技术,实现板厚方 省 向显微组织梯度与板厚方向淬火冷却速度匹配,研究高强钢两阶 山 东 段轧制、特殊梯度淬火工艺,实现特厚钢板沿板厚方向晶粒均匀 20 23 年 性,开发水电工程用低碳、低碳当量、低焊接裂纹敏感性调质高 强钢;研究镍系超低温环境压力容器钢板洁净钢冶炼、-196℃低 温冲击韧性保证、表面质量控制、剩磁控制、极限薄规格板形控 制技术开发,制定 9Ni 钢炼钢和连铸的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及预 案,开发大型 LNG 储运用 9Ni 钢板;研究低碳当量、多次模焊 储氢容器强韧性匹配技术,添加微量 Nb、V 补充降碳强度损失, — 58 — 采用控轧控冷、细化晶粒,提高焊后热处理后强度水平,充分化 正火,提高低温韧性,开发低碳当量、多次模焊储氢容器钢板; 搭建水电工程用调质高强度钢板、LNG 储运用 9Ni 钢板、储氢 指 南 容器钢板规模化生产线,并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 批 项 目 (一)项目验收指标:开发出 800MPa 级水电用钢工艺技术, 第 一 研制出 800MPa 级高强水电用钢板,化学成分:C≤0.09%,Ceq 程 ) ≤ 0.52% , Pcm ≤ 0.25% , 力 学 性 能 : Rel ≥ 690MPa , Rm : 新 工 770MPa-930MPa,A≥15%,-40℃横向冲击功≥100J,-20℃横 向时效冲击功≥100J;研制出 LNG 储运用 9Ni 钢板,力学性能: 技 创 Rel≥560MPa;Rm680~820MPa;A≥19%;-196℃ Akv(横向) 大 科 ≥100J;研制出低碳当量、多次模焊储氢容器钢板,碳当量≤ ( 重 0.43%,力学性能:Rp0.2≥345MPa,Rm485-620,A≥18%,-20℃ 计 划 以下冲击≥27J;建成 800MPa 级水电钢、LNG 储运用 9Ni 钢、 研 发 储氢容器钢生产线,整体产能达 15000 吨/年以上,相关产品实 点 现在水电工程、LNG 储运、储氢容器等不少于 3 个领域应用示 省 重 范,实现百吨级批量化供应;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2 项,制定或 山 东 修订国家/行业标准不少于 1 项。 20 23 年 (二)绩效评价指标:突破低焊接裂纹敏感性调质高强钢组 织调控、LNG 储运用 9Ni 钢板成套、微量 Nb、V 补充降碳强度 损失等技术,制备出 800MPa 级水电钢、LNG 储运用 9Ni 钢、 储氢容器钢等产品,实现清洁能源用钢,推动钢材高值化应用, 助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 59 —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6 级(正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指 南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 800MPa 级高强水电用钢板、 批 项 目 LNG 储运用 9Ni 钢板、低碳当量多次模焊储氢容器钢板等满足 第 一 考核指标的第三方认证报告,800MPa 级水电钢、LNG 储运用 程 ) 9Ni 钢、储氢容器钢生产线产能检测报告,并提供量产后连续三 新 工 批次产品一致性报告;在水电工程、LNG 储运、储氢容器等不 技 创 少于 3 个领域应用示范,实现百吨级批量化供应的用户应用报告、 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划 计 项目四:复合材料 ( 重 大 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研 发 课题 1:芳纶涂覆锂电池隔膜工程化制备 重 点 研究内容:针对传统锂电池隔膜耐热性差、浸润性差等问题, 省 通过相转换方法,研究芳纶涂覆隔膜制备技术。研究浆料一致性 山 东 精准调控技术,明确单体配比、浓度、溶剂体系以及缩聚反应温 20 23 年 度、时间对聚芳酰胺分子量大小及分布的影响机制,设计浆料组 成配比方案,实现涂布成形均匀性控制;研究聚芳酰胺分子量大 小及其分布、浆料组成、浓度和温度等参数对其流变行为的影响, 揭示凝固过程中浆料流变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聚芳酰胺高分子 -溶剂-致孔剂复杂体系在凝固剂中的相变规律,明确膜聚集态结 构的调控机制,建立成形工艺条件、流变性能、隔膜结构与性能 — 60 — 之间的构效关系,优化芳纶涂覆浆料配方和涂覆成形工艺,建设 芳纶涂覆锂电池隔膜模化生产装置。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制出芳纶涂覆隔膜,涂层厚度单层 指 南 2μm,双层 4μm,透气值 200±50 s·100cc-1,横向、纵向热收缩值 批 项 目 ≤3.0%,在 120℃下加热 1 小时,破膜温度≥230℃,闭孔温度 第 一 <130℃,拉伸强度≥200 MPa/MD;应用芳纶涂覆隔膜制备的锂 程 ) 电池与陶瓷涂覆隔膜制备的锂电池相比高/低温放电容量高 5% 新 工 以上,锂电池循环寿命高 5%以上;建成芳纶涂覆锂电池隔膜规 技 创 模化生产装置,产能达 1 亿平方米/年;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2 项。 大 科 (二)绩效评价指标:开发芳纶隔膜涂覆技术,实现芳纶锂 ( 重 电池隔膜国产替代,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降本达 50%,实现高端 计 划 动力锂电池隔膜材料的自主可控,提升国产高端锂电池隔膜的全 研 发 球竞争力,推动锂电池成本降低 5%,保障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 重 点 产业安全;推动完善芳纶上下游产业链,带动芳纶下游应用技术 省 进步和应用领域高端化发展。 山 东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20 23 年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5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芳纶浆料及其流变学性能技术研 究报告,第三方隔膜及锂电池测试报告,涂覆工艺等规范文件; — 61 — 隔膜产品第三方检测报告;高端锂电池隔膜 1 亿平方米/年的规 模化装置第三方检测证明及产能证明,以及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 品一致性报告;采购协议或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产业化生产须 指 南 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批 项 目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第 一 课题 2:特种木质新材料制造 程 ) 研究内容:基于对木材增强塑化、绿色胶接以及高附加值利 新 工 用的需求,开展绿色轻量特种木质新材料的研究。研究“湿-热- 技 创 力”对折叠木进行超塑性变形永久固定与密实化对折叠木耐久性 和力学强度增强影响规律,优化工艺配方,实现木材良好加工成 大 科 型性和力学强度,开发特种轻量高强折叠木质新材料制造技术; ( 重 创新绿色无醛仿生胶黏剂合成技术,研发仿生无醛胶黏剂,建立 计 划 仿生无醛绿色胶黏剂规模化示范生产线;研究无醛绿色超薄木质 研 发 纤维饰面新材料的原材料,解决甲醛污染、初黏性低、连续化生 重 点 产难度高和耐水性差的技术难题,突破高品质木质纤维单元连续 省 制造和连续化生产制造工艺,研究制造特种无醛绿色超薄饰面新 山 东 材料,建立产业化示范生产线。 20 23 年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制特种轻量高强折叠木质新材料不 少于 3 种,折叠木最大弯折度 90 度,反复对折次数≥100 次, 拉伸强度≥500 MPa,冲击韧性≥6 J cm−2,压缩强度≥80 MPa, 防火阻燃等级为难燃级(B1 级);折叠木质管材(木吸管)压缩 强度≥20 MPa,90℃热水煮不开胶的时间≥6 h;折叠木质蜂窝 — 62 — 结构密度≥0.1g/cm3 ,压缩强度≥10 MPa,比压缩强度≥100 MPa/(g/cm3);超薄饰面新材料的厚度≤0.60mm,连续化生产在 线速度≥100m/min;产品性能指标满足 T/CNFPIA3007-2019 性 能要求,甲醛释放量 ENF 级;开发出仿生无醛胶黏剂,建成年 指 南 产 10 万吨仿生无醛胶黏剂生产线 1 条,建成年产 18 万 m3 的特 批 项 目 种超薄木质纤维饰面新材料连续化生产线 1 条;申请发明专利不 第 一 少于 3 项。 程 ) (二)绩效评价指标:突破特种折叠木质新材料关键技术, 新 工 实现木质材料在汽车、飞机和高层建筑等高端领域的应用,实现 技 创 木材产业高附加值发展,推动木材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大 科 比不低于 3%。 ( 重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研 发 于 10 级(销售级)。 计 划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重 点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绿色轻量特种高强折叠木质新材 省 料、特种超薄木质纤维饰面新材料第三方考核指标测试合格报告 山 东 和用户使用报告;年产 10 万吨仿生无醛胶黏剂生产线、年产 18 20 23 年 万 m3 的特种超薄木质纤维饰面新材料连续化生产线第三方检测 报告及产能报告;产业化生产落地山东省内企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63 — 项目五:高分子材料 课题 1: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制造 研究内容:针对三元乙丙橡胶的生产技术被外国企业垄断、 指 南 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原料依赖进口等问题,开展三元乙丙橡胶 生产技术及其复合材料国产化攻关。探究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 批 项 目 的构效关系和催化聚合机理,研究三元乙丙橡胶催化与聚合反应 第 一 控制关键技术和三元乙丙橡胶产业化全流程制造技术,开发三元 程 ) 乙丙橡胶国产化成套工艺技术和应用于多个领域的三元乙丙橡 新 工 胶复合材料产品;研究国产化三元乙丙橡胶及其复合材料混炼、 成型、数字化、循环利用、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方法和关键装备, 技 创 建设 3 万吨/年国产化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制造成套装备,完 大 科 成生产验证与示范,填补国内空白。 ( 重 考核指标: 计 划 (一)项目验收指标:开发 2 个牌号的三元乙丙橡胶产品, 研 发 ENB 含量 3.0~5.0%,挥发分≤0.50%,灰分≤0.10%,钒含量≤ 点 10μg/g;牌号 1:门尼黏度 50~60(ML125℃1+4),乙烯含量 省 重 52.5%~57.5%,拉伸强度≥12MPa,300%定伸应力≥9MPa,拉 山 东 断伸长率≥350%;牌号 2:门尼黏度 65~75(ML125℃1+4) ,乙 20 23 年 烯含量 66.0%~71.0%,拉伸强度≥14MPa,300%定伸应力≥ 10MPa,拉断伸长率≥320%;开发不少于 2 款三元乙丙橡胶复 合材料,电缆防护用复合材料:拉伸强度≥8.5MPa,伸长率≥ 200%,体积电阻率(20℃)≥1×1013Ω·m,介电强度≥30kV/mm; 汽车密封用复合材料:门尼粘度 60±30(ML100℃1+4),门尼焦 烧时间(120℃) :t5≥2min,拉伸强度>6MPa,扯断伸长率≥200%, — 64 — 压缩永久形变(23±2℃/70h)≤35%。建成 3 万吨/年三元乙丙橡 胶复合材料的生产线。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6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实现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国产化制 指 南 造与成套装备示范,推进同类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助力橡胶产业 向高端化、可持续化转型升级。 批 项 目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第 一 比不低于 3%。 程 )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新 工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1 级(盈亏级)。 技 创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 2 个牌号的三元乙丙橡胶产品、 大 科 2 款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电缆防护用复合材料、汽车密封用 ( 重 复合材料)等产品第三方检测报告和应用性能测试报告;年产 3 计 划 万吨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国产化成套装备示范生产线第三方 研 发 检测报告,以及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报告;销售合同、 重 点 销售收入等证明材料;产业化生产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山 东 省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20 23 年 课题 2:轮胎用氮化石墨增强橡胶复合材料制备 研究内容:聚焦新能源汽车对高性能低成本轮胎的应用需求, 研究氮化石墨工业转化及氮化石墨增强橡胶材料。研究以石化副 产物芳烃(如沥青)和酞菁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固相催化转化制 备氮化石墨技术;研究石墨烯氮掺杂工艺,实现氮掺杂可控调节, 突破石墨与功能树脂原料均匀混合难、界面不相容的瓶颈,实现 — 65 — 低成本氮化石墨规模化技术及纳米石墨功能预分散物制备;针对 纳米石墨基材料功能化难,表面性质、本征物理特性以及结构之 间的界面相互作用等机理不清晰等问题,研究氮化石墨功能预分 指 南 散物与基体材料如橡胶(SSBR/Nd-BR) 、白炭黑(或少量添加炭 黑)、硅烷偶联剂、硫化助剂的复合工艺,研究硫化过程中纳米 批 项 目 石墨、白炭黑等与基体橡胶间的界面强化效应,突破匀分散、强 第 一 界面氮化石墨/橡胶复合材料关键性制备技术;针对高性能轮胎 程 ) 特殊应用需求,研究氮化石墨/橡胶复合材料的流变特性对轮胎 新 工 成型和硫化工艺的影响,优化复合材料配合体系和轮胎生产工艺 胎应用性能评测和示范应用。 大 科 考核指标: 技 创 流程,研制氮化石墨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轮胎,开展试验 ( 重 (一)项目验收指标:氮化石墨:层数少于 10 层,片层尺 计 划 寸(长、宽)范围控制在 200 nm~2 μm,比表面积>200 m2 g-1, 研 发 碳质量分数≥80 %,氧质量分数≤7 %,氮质量分数≥4 %;高 点 性能轮胎专用氮化石墨增强橡胶复合材料:邵氏 A 硬度:65±5, 省 重 300 %定伸强度≥12 MPa,拉伸强度≥18 MPa,扯断伸长率≥ 山 东 420%,撕裂强度≥30 kN/m,DIN 磨耗≤0.18cm2,体积电阻率 20 23 年 ≤109 Ω .cm,滞后损耗因子(tanδ @60 ℃,7%应变,10Hz)≤ 0.08;导热系数≥0.24 W/(m.K);开发出不少于 2 款基于用氮 化 石 墨 / 橡 胶 复 合 材 料 的 高 性 能 轮 胎 : 225/55R18 101W 、 235/55R19 105W,滚动阻力系数达到欧盟标签法 B 级,湿路面 抓地系数达到欧盟标签法 A 级,轮胎电阻≤109Ω(未使用导电 胶条) ,实现不少于 10 万条高性能轮胎的示范应用;形成新产品 — 66 — 和工艺 2 项以上,建成产能达百万吨/年的氮化石墨规模化生产 线,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6 项,制定或修订国家/行业标准不少 于 2 项。 指 南 (二)绩效评价指标:突破氮化石墨工业转化及氮化石墨增 强橡胶材料制备技术,大幅度降低氮化石墨的规模化制备成本, 批 项 目 研制出氮化石墨/橡胶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轮胎应用,进一步提高 第 一 车辆行驶安全,实现轮胎较于现有产品成本降低 15%以上,实现 程 ) 应用高性能轮胎车辆省油 3~5%,实现规模化省油减碳,助力交 新 工 通领域碳达峰。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技 创 比不低于 3%。 大 科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 重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计 划 于 10 级(销售级)。 研 发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氮化石墨、用氮化石墨增强橡胶 重 点 复合材料、2 款氮化石墨增强橡胶轮胎等满足考核指标的第三方 省 检测报告;产能达表万吨/年的氮化石墨工业应用示范生产线第 山 东 三方检测报告和产能报告,以及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证 20 23 年 明;不少于 10 万条高性能轮胎的示范应用的销售合同、用户验 收证明及应用报告;产业化生产需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课题 3:酯型负性光敏封装材料研制 研究内容:针对先进 IC 晶圆级封装材料依赖进口的现状, — 67 — 开展高端酯型负性光敏封装材料(nPSPI)关键技术研究。研究 nPSPI 前驱体树脂结构和综合性能间的关系,对树脂进行定向结 构合成,解决材料核心树脂结构设计问题;探索 nPSPI 助剂体系 与作用机理,研究关键单体及助剂的自主设计合成技术和各项助 指 南 剂的配比方案;研究制程场景中 nPSPI 与其他材料协同作用的服 批 项 目 役行为及失效机制,揭示光敏聚酰亚胺结构对晶圆级封装中服役 第 一 行为的影响规律,优化 nPSPI 材料应用匹配工艺及配方;开发 程 ) nPSPI 材料及工程放大技术,实现 nPSPI 材料产业化,研制单批 新 工 次 200Kg 的高温固化高性能材料的整套工程化装备。 技 创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制出前驱体树脂、感光助剂及高端 大 科 酯型负性光敏封装材料。前驱体树脂:单体纯度>98%,离子含 ( 重 量<10ppm,树脂膜断裂应力>130MPa,断裂伸长率>30%;感光 计 划 助剂:纯度≥99.0%,单个金属离子(钠、钾、铁、铜四种金属 研 发 离子) ≤100ppb, 感光助剂吸收范围 200~450nm;固化温度 350℃, 重 点 拉伸强度>140MPa,断裂伸长率>40%,Tg>270℃,5%热分解温 省 度>400℃,热膨胀系数:20~70ppm,介电常数≤3.3,聚酰亚胺 山 东 膜与铜的附着力>70MPa,光刻精度≤5μm/5μm(线宽/线距,深 20 23 年 宽比≥1,曝光能量 200~400mJ/cm2);膜厚度≤10μm,膜均匀 性≤5%,建成单批次>200Kg 的晶圆级封装用 nPSPI 材料产业化 生产线 1 条;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8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完成高端酯型负性光敏封装材料的原 型配方开发和批量化生产工艺开发,建成国内首条 nPSPI 材料产 业化生产线,实现相关材料的国产化应用。 — 68 —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指 南 于 10 级(销售级)。 批 项 目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高端酯型负性光敏封装材料第三 第 一 方检测报告;nPSPI 材料产业化生产线第三方检测报告,单批次 程 ) 不小于 200Kg 生产能力的第三方验证报告,量产后连续三批次 新 工 产品一致性报告、客户端产线的晶圆级先进封装制程验证报告; 技 创 采购协议或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 企业。 计 划 ( 重 大 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研 发 项目六:高性能纤维 重 点 课题 1:高一致性玻纤电子基材开发 省 研究内容: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对玻纤电子基材高一致 山 东 性的需求,开展高一致性玻纤电子基材的开发。研究玻纤设备、 20 23 年 工艺、环境、张力、摩擦力等影响因素,开发超高频超低损耗低 介电常数玻璃配方;研究智能化生产控制策略、微细玻纤截面垂 直度保障及视觉在线检测技术,提升玻纤产品的质量均一性、高 一致性;研发拉丝成型数字孪生系统,探究窑炉、漏板、拉丝机 与玻璃纤维成型的作用机理,构建交互模型,研究拉丝成型的数 值仿真技术和鲁棒控制算法,优化拉丝参数,实现拉丝缠绕过程 — 69 — 中玻纤保持最优张力、缠绕平顺;研究 RFID 电子芯片技术及智 能化采集技术,开发铁质高湿环境下智能化质量追溯跟踪系统, 实现玻纤生产数据的全过程智能化采集和质量溯源。研发无人值 指 南 守式含水、含固率精密在线高效检测及反馈系统,提升检测效率, 实现高品质玻纤量化的全流程高可靠性生产。 批 项 目 考核指标: 第 一 (一)项目验收指标:开发出超高频超低损耗玻纤产品生产 程 ) 工艺配方,超高频超低损耗玻纤产品介电常数(10GHz)≤4.3、 新 工 介电损耗(10GHz)≤0.002,中空纤维数(ppm)≤10;产品纤 维规格:4.1μm~7.5μm,纤维直径中心值±10%;玻璃纤维直径 技 创 CV≤5%;开发出拉丝成型仿真分析系统,拉丝张力≤350cN; 大 科 开发出 RFID 电子芯片技术及智能化采集系统,RFID 正确识别 ( 重 率≥99%,RFID 电子芯片读取速度≤0.5s;开发出玻纤直径视觉 计 划 在线检测系统,样品数据检测误差范围±0.04μm,单次采样数量 研 发 ≥100 个,识别精准度≥99.9%,识别响应时间≤5s;建成在线 点 智能检测平台,检测速率达到 20 批次/h,称重精度小于 0.1mg, 省 重 称重延时小于 0.1s;设计并建成智能制造生产线,超高频超低损 山 东 耗玻璃纤维产能达到 500 吨/年;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10 项。 20 23 年 (二)绩效评价指标:开发高一致性玻纤电子基材,解决关 键基材“卡脖子”难题,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新一代信 息技术用高端 CCL 和 PCB 性能要求;带动高端通信设备、元器 件产品创新,推动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的技术融合,增 强终端信息产品竞争优势。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投 — 70 — 入占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指 南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超高频超低损耗玻纤电子基材产 批 项 目 品满足考核要求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和用户应用报告;RFID 电子 第 一 芯片技术及智能化采集系统、拉丝成型仿真分析系统、玻纤直径 程 ) 视觉在线检测系统等第三方检测报告;智能制造生产线、在线智 技 创 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新 工 能检测平台的第三方检测报告;采购协议或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 大 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重 课题 2:T1100 级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化制备 研 发 计 划 (略) 重 点 (四)现代海洋 省 项目一:海洋信息技术 山 东 课题 1:高精度三维探测成像设备研制 20 23 年 研究内容:针对当前深海探测成像、识别和定位技术等存在 探测手段单一、探测范围有限、成像精度与维度不足等瓶颈问题, 重点攻克低功耗小型化三维探测声呐成像、水下光学探测三维成 像、声光融合高精度三维成像系统集成和综合性能评测等关键技 术,研制适用于深海移动探测平台和固定平台的声光融合三维探 测成像设备,构建深海声光融合三维成像系统综合性能评测技术 — 71 — 体系,验证其在深海探测领域的使用效能,开展典型场景示范应 用,进行产业化推广。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深海三维成像声呐工程样机 1 套,最 指 南 大工作深度 6000m,成像分辨率≤2cm,中央波束水平和垂直波 批 项 目 束角宽≤0.5°,水平覆盖角宽≥90°,垂直覆盖宽度≥45°,波束 第 一 数为 180×90(水平波束数×垂直波束数),作用距离≥50m。完 程 ) 成可适用于水下固定和移动平台的高精度三维成像光学设备工 新 工 程样机各 1 套,工作水深≥6000m,激光线扫描角度≥50°,测 距分辨率 1.3mm@3m,4.5mm@10m,三维成像距离 1.5-20m, 技 创 单线点云数 2048,采样频率 61440 点/秒。水声和光学三维成像 大 科 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集成技术方案 1 套,设备信号接收时间≤ ( 重 100ms,信号反馈时间不超过 15s,系统平均响应时间≤120s; 计 划 提供声光数据融合算法 1 套,实现声学图像与激光扫描图像的无 研 发 缝拼接。制定深海声光融合三维成像系统综合性能评测技术体系 点 团体或行业标准 1 项。授权专利≥5 项,软件著作权≥5 项。 省 重 (二)绩效评价指标:实现年产样机超 50 台套,完成销售 山 东 10 台套以上。年新增经济效益 3000 万元以上。在海上风电场、 20 23 年 海洋养殖牧场及深海资源探测等示范应用。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1 级(盈亏级)。 — 72 —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研制深海三维成像声呐工程样机 1 套,可适用于水下固定和移动平台的高精度三维成像光学设备工 程样机各 1 套。 指 南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批 项 目 课题 2:海洋气象预报系统开发 第 一 研究内容:面向更高时空分辨率、更高预测精准度和中小尺 程 ) 度海洋气象预报的需求,研究数值模式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精细 新 工 化海洋气象预报技术。基于海洋气象数值预报理论,研究区域高 技 创 分辨率的中小尺度风、浪数值模式预报技术。融合海洋气象实时 观测数据、历史数据、再分析数据,研发风、浪、雾等主要气象 大 科 要素人工智能预报模型,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海洋气象要素预报 ( 重 技术。定制化开发海洋气象精细化预报服务系统,在海洋能源产 计 划 业、海洋渔业和海洋港口航运等重点海洋行业示范应用。 研 发 考核指标: 点 (一)项目验收指标:区域精细化预报技术的时间分辨率达 省 重 到未来 7 天逐 1 小时,重点区域空间分辨率达到 500 米,区域风 山 东 速平均绝对误差小于 2m/s,区域海浪有效波高 24 小时预报误差 20 23 年 小于 18%(波高在 2m 以内绝对误差小于 0.4m)、48 小时预报误 差小于 22%(波高在 2m 以内绝对误差小于 0.5m);基于人工智 能的单点海风风力、海浪有效波高预报准确率较优化前提升 20% 以上,可见光卫星云图海雾识别分割准确率达到 85%以上;完成 海洋能源、海洋渔业、港口航运业行业海洋气象预报服务系统开 发,应用于海上风电站≥3 个、海洋牧场企业≥10 家、渔船≥100 — 73 — 艘;授权发明专利≥2 项,软件著作权≥5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完成销售数量 50 套以上,年新增经 济效益 3000 万元。为海上风电、海洋渔业、海洋港口客户提供 指 南 精细化海洋气象服务,缩短施工工期,提高作业效率。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批 项 目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第 一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500 万元 程 )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新 工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山东海域海洋气象服务平台通用 技 创 版 1 套、山东海域海洋气象服务平台专业版 4 套(包括风电版、 大 科 养殖版、渔船版、港口版)、模块化大气-海洋智能数值预报模型 ( 重 1 套。 研 发 计 划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重 点 课题 3:北斗三号稳健通信技术与装备 省 研究内容:面向当前我国海洋全域自主移动通信的迫切需求, 山 东 研究基于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的跨洲际海洋移动通信技术,研制适 20 23 年 配商船、渔船、浮潜标、无人航行器等高海洋环境适应性的系列 北斗海洋移动卫星通信终端,以及面向典型海洋应用的分理服务 平台,实现基于北斗三号 GEO/MEO 卫星的跨洲际卫星移动稳健 通信服务,开展地中海、南太平洋、白令海峡典型示范区域应用 验证,并进行产业化推广。 考核指标: — 74 — (一)项目验收指标:完成基于北斗三号系统的 3 种海洋移 动卫星通信系统工程样机研制;形成北斗三号同步轨道卫星波束 自适应调节数据信息图谱;单次通信报文最大长度 14000bits; 三 级 海 况 下 定 位 通 信 成 功 率 ≥ 95% ; 语 音 编 码 速 率 指 南 600/1200/2400bps 可调。分理服务运营管理平台由用户管理分系 批 项 目 统、数据处理分系统、基础支撑分系统和运营管理分系统组成; 第 一 满足分布式架构的要求,能通过分布式部署进行扩展;满足主流 程 ) 的浏览器要求,APP 需要兼容主流安装系统。完成至少 3 个航次 新 工 /场景的应用验证,涵盖地中海、南太平洋、白令海部分海域; 技 创 授权发明专利≥2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完成地中海、南太平洋、白令海峡典 大 科 型示范区域应用验证,实现产品年产能力超亿元,年新增经济效 ( 重 益超 3000 万元。 研 发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计 划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点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省 重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6 级(正样级),完成后不低 山 东 于 10 级(销售级)。 20 23 年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海洋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工程样机 3 套,北斗三号分理服务运营管理平台 1 套。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75 — 项目二:高端海工装备 课题 1:海工装备用高端铜合金材料研制 研究内容:针对耐蚀铜合金超大口径筒形件的制造技术难题, 指 南 研究高端铜合金材料设计与熔铸、管材精确塑性成形和铜合金腐 蚀机理与耐蚀关联性研究,研究铜合金均匀腐蚀、点蚀、冲刷腐 批 项 目 蚀机制,建立铜合金服役寿命预测模型,攻克超大口径耐蚀铜合 第 一 金管件的高精度近净成型技术。 程 ) 考核指标: 新 工 (一)项目验收指标:铜合金寿命预测模型包含不同腐蚀形 技 创 式≥3 种;超大口径耐蚀无缝铜合金管材最大外径≥500mm;径 厚比≤45;室温抗拉强度≥500MPa、断后伸长率≥30%;3.5m/s 大 科 海水冲刷腐蚀速率≤0.20mm/年,授权发明专利≥2 项。 ( 重 (二)绩效评价指标:解决现有海洋装备泵体、管路及阀门 计 划 等零部件材料耐蚀性差、服役寿命短、高端材料依靠进口的问题, 研 发 填补国内空白。年新增经济效益超 4 亿元。 重 点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省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山 东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20 23 年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开发耐高流速海水冲刷铜合金铸件及 管材,通过权威第三方检测。形成 2000 吨/年管件的生产能力。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76 — 课题 2:船用 LNG、氨气、甲醇双燃料供给系统开发 研究内容:面向国际相关海事公约对船舶排放的要求,开展 LNG、氨气、甲醇等船舶清洁燃料供给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研究 指 南 大型商船燃料供给系统的构成形式和压力建立方式;根据工艺要 求开展阀组模块压缩机组模块、驳运与增压单元、加热器与蒸发 批 项 目 器模块、集中控制单元、ESD 系统等模块设计,研制完成燃料 第 一 供给系统集成技术及关键设备;研究基于风险评估的系统泄漏检 程 ) 测及应急处理措施,实现对燃料供给系统样机陆基测试;开发 新 工 FGSS、 FASS、Methanol-LFSS 上位机操作系统;分别研制出 LNG、 技 创 氨气、甲醇船舶气体双燃料供给系统样机,并实现实船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 大 科 (一)项目验收指标:LNG 燃料供给压力 6bar,氨供给系 ( 重 统压力 7bar,甲醇供给系统压力 10bar;燃料供给温度 25-45℃; 计 划 研制 LNG 供给系统原理样机、示范样机各 1 套,1 套示范样机 研 发 应用至主机功率 10000HP 以上的大型商船;研制氨供给系统原 点 理样机、示范样机各 1 套,示范样机应用至主机功率 5000HP 以 省 重 上的商船;研制甲醇供给系统原理样机、示范样机各 1 套,示范 山 东 样机应用至 2 万 TEU 以上的大型集装箱船;授权发明专利 6 项, 20 23 年 软件著作权 6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推动国内航运企业船舶低碳化升级换 代,促进零碳、低碳燃料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年新增经济效益超 2 亿元。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 77 —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5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2 级(利润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研制 LNG、氨、甲醇供给系统示范 指 南 样机各 1 套,每种供给系统至少 1 套实船示范应用。分别完成测 批 项 目 试报告 1 份,测试通过第三方船级社认证。 程 ) 第 一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新 工 课题 3:船用涡轮增压器研制 技 创 研究内容:面向低排放船舶对提高涡轮增压器效率的需求, 重点突破离心压气机设计、涡轮气动设计、涡轮壳和叶轮结构设 大 科 计、轴系和转子动力学设计、油-气综合冷却设计、空气冷却设 ( 重 计等关键技术,研发高压比高效率涡轮增压器产品。 计 划 考核指标: 研 发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发高端高压比高效率低排放船舶涡 点 轮增压器,增压比≥6.0;压气机效率≥81%;涡轮增压器整体效 省 重 率≥63%。完成研究报告 5 份;授权发明专利≥2 项。 山 东 (二)绩效评价指标:获得 3 款商用产品,年新增经济效益 20 23 年 约 6000 万元。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 78 —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满足技术指标的高压比涡轮增压 器,适用单台增压器匹配发动机功率 2500KW-5000KW 的系列化 船舶用涡轮增压器 6 台套。完成国内领先的大型船舶涡轮增压器 指 南 综合性能测试台架 1 套。 批 项 目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第 一 课题 4:海工装备用关键材料与焊接技术开发 程 ) 研究内容:面向大型海工装备对高效焊接制造的需求,研究 新 工 中厚板、特厚板高效焊接材料、技术和装备,并示范应用。研发 屈服强度为 355MPa 的 D 级中厚、特厚板制造方法和配套焊接材 技 创 料;研究高效焊接 355MPa 的 D 级中厚、特厚板的施工技术,研 大 科 发中厚板大功率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成套装备及特厚板气电立焊 ( 重 接成套装备,形成能够指导实际工程应用的中厚板、特厚板焊接 计 划 的工艺数据库及专家系统;研制基于光学断层相干扫描原理的 研 发 OCT 系统,实现焊接熔池实时监测、焊枪和焊缝偏差实时修正; 重 点 研究焊接中厚板、特厚板的综合性能、应用性能及焊接接头集成 省 评价技术,建立焊接接头海洋环境腐蚀评价技术,掌握焊工装备 山 东 高效焊接用材料的研发、生产、高效应用的成套技术。 20 23 年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正火轧制或 TMCP 态钢板厚度规格 ≥60mm,屈服强度≥355MPa,抗拉强度 490-630MPa,在不少 于 3 种海洋环境下开展暴露试验不少于 1 年;中厚板激光-电弧 复合焊接接头最大承载激光功率≥30kW,重量≤13kg,一次性 焊透板材厚度≥30mm,焊缝无气孔及裂纹,焊接速度≥1.2m/min; — 79 — 特厚板母材及焊接接头-20℃冲击功≥50J,焊接热输入不低于 400kJ/cm,焊接接头热影响区-10℃的 CTOD 性能≥0.15mm;研 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同轴焊缝跟踪与控制系统 1 套;开发中厚板 激光-电弧复合焊及特厚板气电立焊接装备及配套焊接工艺方法 指 南 各 1 套,制订 1 套能够指导中厚板、特厚板实际焊接应用的焊接 批 项 目 工艺数据库及专家系统;授权专利≥3 项。 第 一 (二)绩效评价指标:提高焊接效率,缩短建造周期。实现 程 ) 中厚板、特厚板高质高效焊接成套装备应用和产业化,年新增经 新 工 济效益 5000 万元。 技 创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大 科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500 万元 ( 重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计 划 于 10 级(销售级)。 发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厚度规格不低于 60mm 的海工装 点 研 备特厚板≥100 吨级,配套焊接材料≥500 ㎏ ;中厚板激光-电弧 省 重 复合焊及特厚板高效焊接装备及配套焊接工艺规程各 1 套;光学 山 东 相干断层扫描同轴焊缝跟踪与控制系统 1 套,指导中厚板、特厚 20 23 年 板实际焊接应用的焊接工艺数据库及专家系统 1 套;在深远海大 型装备进行示范应用,数量不少于 10 套。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80 — 项目三:海上风电 课题 1:深远海大型海上风机安装设施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海上风电场施工窗口期短、对接工序要求高、 指 南 施工设施荷载复杂等问题,研究大型海上风机整体安装设施关键 技术,重点突破海上风机整体安装的甲板可变载荷性能优化、应 批 项 目 力集中判断与消减方法、吊装控制以及适应地层变化的平稳升降 第 一 和数字化研发与智能化等技术,研建深远海大型海上风机安装设 程 ) 施,完成工程示范。 新 工 考核指标: 技 创 (一)项目验收指标:提出大型海上风机安装设施总体布置 优化技术方案,作业水深≤70m,桩腿长度>120m,吊机主钩能 大 科 力≥1500t,吊高≥170m(主甲板以上),甲板作业面积>4000m2, ( 重 甲板可变载荷>6500t;开发 1 套海上风机安装船应力监测安全预 计 划 警系统,运动姿态监测准确率≥90%,关键部位结构应力监测准 研 发 确率≥75%;完成升降系统设备设计方案 1 套,快速拔桩系统一 点 体化设计方案 1 套;完成风电安装设施数字化三维仿真模型 1 套, 省 重 平台运营管理智能决策系统 1 套;完成船载化改造,并通过船级 山 东 社相关认证;研建完成深远海大装载一体化风电安装设施。研究 20 23 年 报告 5 份;授权发明专利≥3 项、软件著作权 2-3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年度安装 10MW 以上大型风机≥50 台。技术应用于第 4 代风电安装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年新增 经济效益 10 亿元。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 81 —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8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指 南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研制深远海大装载一体化风电安装设 施(船)1 台(艘);海上风机安装设施总布置优化技术研究方 批 项 目 案报告及图纸;海上风机安装设施数字孪生系统 1 套。 程 ) 第 一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新 工 课题 2:海上风电用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开发 技 创 研究内容:面向海上大型风电场对风速测量精度以及智能控 制等需求,研发、示范运行新一代机舱型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 大 科 开发海上风机前馈控制模型,提高变桨控制效率,降低叶片疲劳 ( 重 破坏风险;完成基于激光雷达海上风机尾流场反演,基于尾流数 计 划 据提升风电场整体发电效率和运行安全。面向海上风电场对勘察 研 发 期测风的需求,完成浮标型风资源勘测激光雷达系统研发,替代 重 点 传统海上固定式测风塔。 省 考核指标: 山 东 (一)项目验收指标:完成机舱型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 20 23 年 1 套,实现轮毂高度水平风速、风向序列观测,风速测量误差≤ 0.3m/s,风向测量误差≤3°,探测距离 50m-300m,距离库≥20, 数据刷新率≥1Hz,雷达功耗≤100W,重量≤30kg,防护等级≥ IP66,并与控制器结合,实现智能变桨;完成浮标型风资源勘测 激光雷达系统 1 套,风速测量误差≤0.3m/s,风向测量误差≤3°, 探测高度 20m-300m,距离库≥20,数据刷新率≥1Hz,激光雷 — 82 — 达功耗≤100W,防护等级≥IP66,浮标平台直径≥6m,系统适 用水深 10m-250m,海上连续运行时间≥6 个月,具备北斗卫星 数据通讯功能。以上系统均具备大气湍流强度、低空风切变等参 指 南 数反演能力。完成研究技术报告 2 份、系统设计文件 2 份。授权 发明专利≥2 项、软件著作权≥5 项。 批 项 目 (二)绩效评价指标:年产超 50 台套机舱型激光雷达系统, 程 ) 万元,服务山东省“智慧海上风电场”建设。 第 一 5 台套浮标型风资源勘测激光雷达系统。年新增经济效益超 5000 新 工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技 创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大 科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 重 于 11 级(盈亏级)。 计 划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机舱型多普勒激光雷达遥感与控 研 发 制装置 1 台套;风机型式认证报告 1 份、风功率曲线验证报告 1 重 点 份;浮标型风资源勘测激光雷达系统 1 套,第三方测试报告 1 份。 山 东 省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20 23 年 课题 3:海上风电用湿式电缆研制 研究内容:面向海上风电的电力输送需求,开展海上风电湿 式电缆整体振动与稳定性和截面设计等研究,重点突破风电电缆 流固耦合、湿式电缆绝缘阻水、电缆软接头设计制造、大长度湿 式绝缘海缆成缆退扭等关键技术,研制适用于海上风电的大长度 湿式绝缘海缆,完成工程示范。 — 83 —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提出 66kV 及以下海上风电用电缆及 软接头总体设计方案,极限水深 100m,极限设计波高 5m,极限 流速 1m/s,在 90kV 工频耐压下 30min 不击穿,阻水层在 1Mpa 指 南 水压下 7 天无水分渗透现象;焊接完成导体部分的抗拉能力不低 批 项 目 于本体导体强度的 70%;完成完整样缆的制造,成品样缆通过第 第 一 三方认证。完成研究报告 5 套;授权发明专利≥3 项、软件著作 程 ) 权 2-3 项。 新 工 (二)绩效评价指标:湿式绝缘海缆生产线 1 条,实现年产 技 创 能 150km。年新增经济效益超 1.2 亿元。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大 科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 重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研 发 于 10 级(销售级)。 计 划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点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海上风电电缆整体振动及稳定性 省 重 分析报告 1 份;湿式电缆设计方案报告及图纸 1 份;湿式电缆软 山 东 接头设计方案及图纸 1 份;海上风电湿式电缆样品 1km 及测试 20 23 年 报告 1 份。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项目四:海洋渔业 课题 1:海珍品工厂化育苗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皱纹盘鲍、刺参、海胆等海珍品苗种繁育能 — 84 — 耗高、效率低等问题,研究海水控温培育、工厂化大水体尾水处 理及热量回收循环利用新技术,研制机械化倒池、苗种自动剥离 等轻简化机械装备,建立基于新型温度、饵料调控的亲本人工催 指 南 熟技术,重点突破鲍鱼苗种渡夏高温胁迫和高死亡率难题,研究 刺参海区网箱苗种中间培育技术,研究春秋两季海胆人工繁育大 批 项 目 规格苗种培育技术,研发实时苗种培育及养殖智能决策系统;构 第 一 建绿色、高效的苗种繁育技术体系,并开展应用示范。 程 ) 考核指标: 新 工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制海珍品工厂化育苗轻简化机械装 备 2-3 台(套),作业效率提高 30%;建立适宜海珍品生物学特 技 创 性的海水升温、尾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等技术各 1 项;研发皱纹盘 大 科 鲍、海参和海胆亲本温饵调控的人工催熟技术各 1 项;构建皱纹 ( 重 盘鲍工厂化常温育苗技术 1 套,与现行技术相比能耗降低 30% 计 划 以上,出苗规格提升 20%以上;建立基于海区网箱的刺参苗种中 研 发 间培育技术 1 项,单位水体苗种产量提高 20%以上;建立春秋两 点 季海胆人工繁育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 1 项,单位水体苗种产量提 省 重 高 20%以上;开发海珍品苗种生产管理和智能决策系统 1 套;制 山 东 定海珍品苗种繁育低碳降能相关技术行业标准 1 个;授权发明专 20 23 年 利 3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形成黄渤海区海珍品人工苗种低碳高 效产出综合性技术规范 1 套,建立工厂化应用示范水体 5000m3 以上。应用推广面积 6000 亩以上,年新增经济效益 3000 万元。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 85 —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1 级(盈亏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研制海珍品温控循环水苗种培育生产 指 南 线 1 套;海珍品工厂化育苗轻简化机械装备 2-3 台(套);海珍 批 项 目 品亲本性腺促熟专用饵料 1 份;制定海珍品苗种低碳繁育技术行 第 一 业标准 1 个。 新 工 程 )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技 创 课题 2:贝类机械化采收技术和装备 研究内容:针对菲律宾蛤仔、文蛤和硬壳蛤等滩涂埋栖贝类 大 科 探查精度不高与采收效率低等问题,研究滩涂埋栖贝类声学探查 ( 重 数据的高效处理算法,研制声学精准探查装备,建立多源数据融 计 划 合精准探查技术体系;研究滩涂埋栖贝类采收触土部件“底-水- 研 发 机”互作、贝采收损伤及惊扰等机理,研制耐磨减阻脱附仿生采 重 点 收铲构型、“贝-底”快速分离及惊扰装置,研发机械化生态采收 省 智能装备。针对不同水深及贝苗/成贝等情境进行探查和机械化 山 东 生态采收应用示范。 20 23 年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制滩涂埋栖贝类声学精准探查样机 1 套,穿透深度≥30cm,垂直距离分辨率 0.5cm,探查准确率≥ 80%,单机作业效率≥5 亩/小时;研制滩涂埋栖贝类机械化生态 采收样机 3 套,轻简化率≥30%,贝破损率≤5%,单机作业效 率≥3 吨/小时;制定采收装备设计工艺及作业方式改良方案 1 — 86 — 项;应用示范面积≥10 万亩;授权发明专利 3 项,制定行业标 准 2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减少用工 40%以上,对比现有设备采 收效率提高 30%以上,在山东海域示范面积达 10 万亩以上,年 指 南 新增经济效益 6000 万元以上。 批 项 目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第 一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程 )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新 工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技 创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研制埋栖贝类声学精准探查样机 1 大 科 台套,机械化生态采收样机 3 套。行业标准 2 项。 计 划 ( 重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研 发 课题 3:对虾循环水养殖技术开发 重 点 研究内容:针对对虾循环水养殖运行成本高、尾水处理技术 省 效率低等问题,研究养殖污物高效过滤与排出、虾壳死虾自动收 山 东 集与分离等循环水养殖过程控制技术;研发车间水体升温节能技 20 23 年 术和养殖设备节能降耗技术,构建设备能量高效管控系统,研制 养殖管理机器人,构建对虾循环水养殖准无人工厂;研发养殖尾 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尾水滤渣高值化利用。构建智能 化绿色凡纳滨对虾循环水养殖技术体系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发以养殖水浊度控制为核心的智能 — 87 — 化过程控制循环水对虾养殖技术 1 项,循环水利用率≥95%,单 产能耗降低 20%以上;利用养殖尾水滤渣开发新产品 1-2 种;研 制集饵料投喂、虾壳收集、尾水处理等无人化全年连续稳定产出 的循环水养殖成套设备 4 套,构建新养殖模式 1 套,示范水体 指 南 1600m3 以上,对虾单茬单产≥10kg/m3;推广应用成套循环水养 批 项 目 虾新技术装备 20 套以上;形成对虾循环水养殖技术规范 1 项, 第 一 授权发明专利 2 项。 程 ) (二)绩效评价指标:年新增经济效益 1000 万元,新装置、 新 工 新设备推广应用 1000 套以上。 技 创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大 科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 重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计 划 于 10 级(销售级)。 研 发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构建循环水养虾准无人工厂示范面积 点 ≥3700m2, 示范循环水处理成套系统 4 套, 总计养殖水体 1600m3。 省 重 产量验收报告 1 份。 20 23 年 山 东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项目五:海洋生物医药 课题 1:海洋源兽用创新药物研发 研究内容:面向病毒引发的禽畜重大感染性疫病防治需求, 突破海洋源兽用创新药物规模制备技术,系统性开展临床前研究 与临床研究,研发海洋来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的 — 88 — 原创性一类新药,获得兽药创新药批号。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形成全套兽药新药申报数据,获得一 类化学新兽药注册证书。建立符合国家新兽药注册审批要求的 指 南 GMP 生产车间,建立原料药生产线,一类化学新兽药实现上市 批 项 目 销售。国家一类化学新兽药知识产权、证书和产业化均落户山东。 第 一 (二)绩效评价指标:建立原料药生产线 1 条,新药获批后 程 ) 年新增经济效益 5000 万元以上。 新 工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技 创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大 科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 重 于 13 级(回报级)。 计 划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一类化学新兽药注册证书 1 份。 点 研 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省 重 课题 2: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专用酶制剂开发 山 东 研究内容:针对目前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专用酶制剂活 20 23 年 性低、稳定性差、成本高等问题,筛选新型海藻降解酶、脂质加 工专用酶和中性植酸酶基因,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技术,增强酶 的稳定性,突破高效表达、发酵放大及规模化制备技术,开发低 成本、高效的海藻降解用酶、脂质加工专用酶、中性植酸酶系列 产品。 考核指标: — 89 — (一)项目验收指标:开发海藻降解复合酶制剂 5-6 种;脂 质加工专用酶 8-10 种(含适用于 DHA/EPA、DHA/EPA 磷脂、 DHA-甘油酯等制备的专用酶 5-7 种)、中性植酸酶 3-5 种。海藻 指 南 降解复合酶制剂室温储存 3 个月,酶活≥80%;马尾藻降解率(固 体酶解率)≥60%,海带降解率(固体酶解率)≥70%,泡叶藻 批 项 目 降解率(固体酶解率)≥80%。固定化脂肪酶用于鱼油生产,产 第 一 品中 EPA+DHA 含量最高达 85%以上,10 次循环使用后酶活≥ 程 ) 90%。中性植酸酶最适范围为 pH6-7,90℃条件下 3 分钟后残留 新 工 酶活≥80%,解磷效率≥80%。授权发明专利≥2 项。 技 创 (二)绩效评价指标:年新增经济效益 1.5 亿元,加大生物 酶制剂在海洋生物资源中的应用,取代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物 大 科 理化学降解工艺,减少生产用水量与污水排放量。 ( 重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计 划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研 发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点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省 重 于 10 级(销售级)。 山 东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海藻降解复合酶制剂 5-6 种、脂 20 23 年 质加工专用酶 8-10 种、中性植酸酶 3-5 种;建立固定化酶制剂 示范生产线 1 条、海藻降解复合酶制剂生产线 1 条、中性植酸酶 生产线 1 条,产能 5000 吨/年。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90 — 项目六:海洋新材料 课题 1:海洋钛合金石油套管开发 研究内容:面向深海钻探及海洋能源开发对高性能石油油套 指 南 管的迫切需求,研究满足海洋油气及可燃冰开发的高强高韧、长 寿命钛合金石油油套管材料及加工制备技术,形成钛合金石油油 批 项 目 套管配套的完整高承载接头结构设计、制备、检验及现场技术体 第 一 系,提升应用于海洋油气的高性能钛合金管材和螺纹接头生产制 程 ) 备能力。研制适用于深井及超深井苛刻环境耐磨耐蚀涂层成分体 新 工 系,开发长深油井管壁高速熔覆系统;研究模拟工况下涂层的磨 技 创 损、腐蚀耦合损伤机制;建立特殊腐蚀环境涂层耐磨、耐蚀性能 考核评价方法。研制钛合金石油油套管系统样机和耐磨耐蚀涂层, 大 科 具备深水油气田示范应用条件。 ( 重 考核指标: 计 划 (一)项目验收指标:钛合金石油油套管长度 9-12m,壁厚 研 发 范围 7-12mm,屈服强度≥820MPa,0℃时冲击功≥45 焦,水下 点 生产条件下,均匀腐蚀速率≤0.025mm/a;开发出满足深水深层 省 重 工况高承载特殊螺纹及配套技术,钛合金油管螺纹上卸扣 9 次以 山 东 上不粘扣,模拟工况下气密封能力≥100MPa,螺纹表面硬度 HRC 20 23 年 ≥30;产品通过国家石油管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评价。开发长深 石油油套管管壁激光熔覆系统,实现孔径φ≥100mm 管壁激光熔 覆,光纤激光器功率≥6kW,熔覆速率 1-1.5m2/h,涂层厚度≥ 0.2mm。形成磨损、腐蚀耦合损伤机制研究报告 1 份,建立特殊 腐蚀环境涂层耐磨、耐蚀性能考核评价方法 1 套。授权发明专利 3 项。 — 91 — (二)绩效评价指标:高性能钛合金油井管、耐磨耐蚀涂层 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年新增经济效益超 8000 万元。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指 南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200 万元 批 项 目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第 一 于 10 级(销售级)。 程 )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研制钛合金石油油套管及高承载接头 新 工 10 套,完成专业级第三方测试报告 1 份、现场应用结果评估报 告 1 份。长深石油油套管内或外壁激光熔覆系统 1 套。钛合金/ 技 创 钛钢复合管柱设计方案 1 份,完成总体方案研究报告 1 份。 ( 重 大 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计 划 项目七:海水综合利用 研 发 课题 1:海卤水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 重 点 研究内容:针对海卤水精制过程中存在的氯化钠利用率不高、 省 通量低、易结垢等问题,开发新型正负离子定向分离选择性纳滤 山 东 膜,研究基于分域控制理论的海卤水溶质离子定向分离等关键技 20 23 年 术,研究高镁钠浓卤水资源化利用专用连续反应结晶中试技术; 开发智能化海卤水资源化利用软件(平台)并应用,研制高品质 浓盐水生产装置,实现与纯碱等盐化工产业链的耦合接入。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预处理出水浊度≤0.2NTU,藻类去 除率≥92%;高品质浓盐水的氯化钠含量≥120g/L,Mg2+去除率 — 92 — ≥96%,Ca2+去除率≥92%,SO42+去除率≥98%;淡水的 TDS≤ 500mg/L;浓卤水中 Mg2+:Na22+≥4.0;新型正负离子选择性工业 化纳滤膜产品 2 种,其中 SCa/SO4≤0.45,SNa/Mg≤0.18;海卤水综 合利用率≥70%;纳滤膜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流程和行业标准 指 南 1 件;10000m³/d 高品质浓盐水工业化装置 1 套;授权发明专利 7 批 项 目 项。 第 一 (二)绩效评价指标:高镁钠浓卤水资源化利用专用连续反 程 ) 应结晶中试装置 1 套,生产高品质浓盐水 330 万 m³/年,淡水 561 新 工 万 m³/年,建成浓盐水应用于纯碱生产示范工程。年新增经济效 技 创 益 1.7 亿元。提高原盐生产效率,减少土地占用,降低浓水排放。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大 科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 重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研 发 于 11 级(盈亏级)。 计 划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点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研制新型正负离子选择性工业化纳滤 省 重 膜产品 2 种;高镁钠浓卤水资源化利用专用连续反应结晶中试装 山 东 置 1 套;10000m³/d 高品质浓盐水工业化装置 1 套。 20 23 年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课题 2:无氯海/卤水提溴工艺技术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海/卤水空气吹出溴素生产工艺依赖氯气、 二氧化硫等危险化学品的问题,研究选择性电氧化分离溴离子、 聚四氟乙烯气态膜法直接制备溴化钠等关键技术,研发配套设备; — 93 — 研制溴离子电氧化与气态膜法浓缩富集耦合生产设备,优化耦合 生产工艺,建设无氯提溴中试生产线和“电氧化+空气吹出”生产 示范线。 考核指标: 指 南 (一)项目验收指标:电氧化耦合气态膜法中试装置 10 吨/ 批 项 目 年(以溴计),“电氧化+空气吹出”示范线≥100 吨/年(以溴计); 第 一 海/卤水中溴氧化率≥90%,电氧化单位能耗≤1500kWh/t;吸收 程 ) 完成液中溴离子浓度大于 50g/L;溴素质量达国家行业标准一级 新 工 品以上。 (二)绩效评价指标:实现电氧化耦合气态膜法生产溴素 技 创 10 吨/年,建成 300 吨级“电氧化+空气吹出”示范线 1 条,年新增 大 科 经济效益 1000 万元,摆脱传统生产技术中对氯气、二氧化硫等 ( 重 化学危险品依赖,生态环保效益显著。 研 发 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计 划 申报条件:牵头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 点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600 万元 省 重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山 东 于 10 级(销售级)。 20 23 年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研制溴离子电氧化设备 1 套,10 吨/ 年电氧化耦合气态膜法中试装置 1 套,300 吨级“电氧化+空气吹 出”示范线 1 条。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94 — (五)医养健康 项目一:重大新药创制 课题 1:血液制品 1 类生物创新药研发 指 南 研究内容:面向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血液系统疾病,针对已 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后期且按照 1 类新药注册的抗体药物、多肽药 批 项 目 物、重组白蛋白等生物新药,组织开展安全性评价、耐受剂量研 第 一 究、药物有效性方面的研究,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 程 ) 性强、临床价值大、市场前景好的 1 类生物创新药,加快推进完 新 工 成临床试验研究。 技 创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突破 3 项左右生物药新药研发关键技 大 科 术,完成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并取得不少于 1 项 1 类药品注册证 ( 重 书。 计 划 (二)绩效评价指标:取得 1 项以上 1 类药品注册证书。 研 发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重 点 企业牵头,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方式 省 共同参与,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山 东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2000 万元 20 23 年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即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 后期) ,完成后不低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取得 1 类药品注册证书,获得医保部 门准入,在省内医疗机构开展临床应用。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95 — 课题 2:肿瘤疾病 1 类化学创新药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乳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危害我国人民 健康的重大恶性疾病,组织开展小分子化学药、化学原料药等创 指 南 新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耐受剂量研究、药物有效性研究,重点支 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强、临床价值大、市场前景好,已 批 项 目 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后期且按照 1 类新药注册的项目,加快推进完 第 一 成临床试验研究。 程 ) 考核指标: 新 工 (一)项目验收指标:突破 3 项左右化学药新药研发关键技 技 创 术,取得不少于 1 项 1 类药品注册证书。 (二)绩效评价指标:取得 1 项以上 1 类药品注册证书。 大 科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 重 企业牵头,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方式 计 划 共同参与,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研 发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2000 万元 重 点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即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 省 后期) ,完成后不低于 10 级(销售级)。 山 东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取得 1 类药品注册证书,获得医保部 20 23 年 门准入,在省内医疗机构开展临床应用。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课题 3:重大疾病 1 类中药新药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组织开展中 药创新药物安全性评价、耐受剂量研究、药物有效性方面的研究, — 96 — 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强、临床价值大、市场前景 好,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后期且按照 1 类新药注册的项目,加快 推进完成临床试验研究。 指 南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突破 3 项左右中药新药关键技术,取 批 项 目 得不少于 1 项药品注册证书。 第 一 (二)绩效评价指标:取得 1 项以上 1 类药品注册证书。 程 )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新 工 企业牵头,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方式 技 创 共同参与,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2000 万元 大 科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即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 ( 重 后期) ,完成后不低于 10 级(销售级)。 计 划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取得 1 类药品注册证书,获得医保部 研 发 门准入,在省内医疗机构开展临床应用。 省 重 点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山 东 项目二:生物医用材料 20 23 年 课题 1:大口径人造血管研制 研究内容:针对心血管疾病重大临床需求和制约我省相关产 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研发生产大口径新型人造血管。研究优化 现有织物组织结构和织造方法;研究人造血管精密织造和紧密赋 弹技术,开发人造血管成套织造设备和工艺;研究人造血管高效 清洁和生物涂层技术,开发人造血管高效清洁与均匀涂层成套设 — 97 — 备和工艺。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取得 1 个以上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 指 南 证。人造血管制造设备 2 套。开发φ8mm、φ10mm、φ12mm、φ 16mm、φ30mm 直径不同的 5 种人造血管,人造血管轴向拉伸强 批 项 目 度大于 500N,圆周向拉伸强度大于 25N/mm,探针破裂强度大于 第 一 500N , 整 体 水 渗 透 性 小 于 0.5ml/cm · min , 动 态 顺 应 性 程 ) 3-10%/100mmHg,通畅率(术后 12 个月)达到 85%以上。授权发 新 工 明专利 5 项以上。 技 创 (二)绩效评价指标:大口径人造血管年产量 1 万根以上, 年产值 2 亿元以上。 大 科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 重 企业牵头,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方式 计 划 共同参与,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研 发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500 万元 重 点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省 于 10 级(销售级)。 山 东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取得 1 个以上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 20 23 年 证。建成年产大口径人造血管 1 万根以上生产线。项目产品在 3 家以上医院应用评价证明。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98 — 课题 2:宫腔修复医用材料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生殖健康重大临床需求及宫腔粘连(IUA) 的痛点与难点,开展新型宫腔修复高端医用材料关键技术研究, 指 南 研制一种能够治疗宫腔粘连的以细胞外基质(ECM)为基底材料 的植入性医疗器械,材料具备双层多孔结构。重点突破可吸收组 批 项 目 织再生材料防粘连关键技术与内膜创面隔离修复与 I 型胶原降 第 一 解吸收的同步性关键技术。探索 ECM 在引导子宫内膜隔离创面、 程 ) 内膜再生以及肌肉胶原重建作用机制,确定双层多孔材料结构制 新 工 备工艺。开展新型宫腔修复高端医用材料临床研究,建立新型宫 技 创 腔修复高端医用材料用于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再次粘连的有 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优效性临床试验模型。对照 大 科 传统宫内节育器建立新型宫腔修复高端医用材料在预防粘连复 ( 重 发的成功率、术后 AFS 评分、术后月经血量等疗效指标表现评价 计 划 体系,解决我国当前宫腔粘连治疗领域暂未有引导组织再生生物 点 重 考核指标: 研 发 学功能修复材料的关键核心问题。 省 (一)项目验收指标:突破子宫内膜修复材料组织再生材料 山 东 防粘连与内膜创面隔离修复与 I 型胶原降解吸收的同步性关键 20 23 年 技术 2 项。研制用于轻中度宫腔粘连的子宫内膜修复材料 1 项。 确定子宫内膜修复材料生产制备工艺 1 项。建立新型宫腔修复高 端医用材料产品技术要求 1 项。确定临床试验中心 6 家以上,开 展子宫内膜修复材料安全性、有效性临床评价研究,完成 IUA 患 者临床入组及随访 200 例以上,取得临床评价报告 1 份以上。取 得 1 个以上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授权发明专利 2 项以上。 — 99 — (二)绩效评价指标:项目完成后,实现年产量 10 万片以 上,年产值 2.5 亿元。在全国 100 家以上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指 南 企业牵头,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方式 共同参与,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批 项 目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500 万元 第 一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程 ) 于 10 级(销售级)。 新 工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取得 1 个以上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 技 创 证。授权发明专利 2 项以上。 ( 重 项目三:高端诊疗装备 大 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计 划 课题 1:病理质谱检测技术与设备 研 发 研究内容:针对临床肿瘤手术中对于切缘快速定性的现实需 重 点 求,重点研发红外激光解吸电离离子源技术,有效解吸并电离组 省 织样本细胞中的小分子代谢物,使其可以被质谱检测;研发柔性 山 东 可弯曲离子传输系统,对于大气压环境下获得的组织样本离子, 20 23 年 将其从任何远端(如病床旁)传送至质谱仪内进行检测。集成手 持式肿瘤样本采集器、离子高效传输管路等关键核心部件,研发 基于质谱技术的肿瘤切缘快速检测设备。通过大量病理样本进行 累积数据建模,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形成临床专用质谱快速检测 系统。 考核指标: — 100 — (一)项目验收指标:取得 1 个以上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 证。授权发明专利 3 项以上,取得软件著作权 2 项以上。离子传 输系统支持范围不小于 2 米,单次检测时间不大于 20 秒,对于 指 南 某种特定肿瘤检测结果特异性和灵敏度不小于 95%。具有自主知 识产权的 1 套基于质谱技术的肿瘤切缘快速检测设备。 批 项 目 (二)绩效评价指标:项目完成后,设备实现年产值 5 亿元 第 一 左右。用户使用报告 3 份以上。所构建的数据库包含肿瘤患者 程 ) 50 例以上。 新 工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技 创 企业牵头,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方式 共同参与,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大 科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 重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计 划 于 10 级(销售级)。 研 发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取得 1 个以上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 重 点 证。授权发明专利 3 项以上,取得软件著作权 2 项以上。 山 东 省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20 23 年 课题 2: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靶点检测试剂盒 研究内容:针对重症药物不良反应难以预防、死亡率高等问 题,开展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靶点的发现和转化医学研究。重点开 展重症药物不良反应预防靶点的发现、快速检测和临床应用关键 技术的研究;自主研发针对中国人群的重症药物不良反应预防靶 点检测方案,包括对已发现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位点检测试剂盒 — 101 — 的研发及推广、对国外发现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位点进行研究验 证、发现新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位点。 考核指标: 指 南 (一)项目验收指标:取得 1 个以上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 证。授权发明专利 5 项以上,制定行业标准或临床指南共识 1 项 批 项 目 以上。试剂盒检测准确性大于 99%、检测特异性大于 99%、检测 第 一 精密度不大于 5%,试剂盒最低检测限不大于 5ng/mL。 程 ) (二)绩效评价指标:项目完成后,年产量 50 万人次,实 新 工 现年产值 4 亿元以上。在全国 50 家以上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技 创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企业牵头,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方式 大 科 共同参与,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 重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研 发 于 10 级(销售级)。 计 划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重 点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取得 1 个以上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 省 证。授权发明专利 5 项以上,制定行业标准或临床指南共识 1 项 山 东 以上。 20 23 年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项目四:智慧医疗装备 课题 1:重症肺疾病呼吸用膜材料和支持设备研发 研究内容:面向重症肺疾病患者治疗需求,研发呼吸用膜材 料和支持设备;研发系统整体抗凝涂层,实现低血流速下抗凝效 — 102 — 果;研究改进中空纤维片编织工艺,攻克气体交换器稳定量产技 术;开展整机性能验证及临床研究;开发气体交换与病患呼吸循 环融合的数字孪生系统、基于 5G 技术和云/边协同计算的高性能 指 南 控制系统,实现低时延下的设备远程可视化监测和远程操控。 考核指标: 批 项 目 (一)项目验收指标:在整机和膜肺方面,取得 1 个以上国 第 一 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建成呼吸用膜材料和支持设备生产线各 程 ) 1 条。产品实现低血流速下抗凝效果,远程监测可视化延迟低于 新 工 500 毫秒,实现设备的远程操控,控制响应时间小于 1 秒。授权 技 创 发明专利 5 项以上,取得软件著作权 5 项以上。制定行业/团体 标准 5 项以上,制定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 项以上。 大 科 (二)绩效评价指标:整机年产量 100 台以上,膜肺、管路 ( 重 等配套材料年产量 1 万套以上,年产值 2.5 亿元以上。 计 划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研 发 企业牵头,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方式 重 点 共同参与,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省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山 东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6 级(正样级),完成后不低 20 23 年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取得 1 个以上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 证。建成整机、配套耗材生产线各 1 条,形成批量化订单。在 3 家以上医院应用评价证明。授权发明专利 5 项以上,取得软件著 作权 5 项以上。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103 — 课题 2:电磁导航硬组织手术机器人 研究内容:面向外科精准诊疗和治疗的需求,开展应用于创 指 南 伤骨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等领域的电磁导航硬组织手术机器 人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研发功能区分多系统模块化精确配准 批 项 目 技术,实现兼融光、声、电磁多模式的导航功能;研发多模态光 第 一 声磁医学影像融合技术,实现实时/精准/高效的全视场多模态成 程 ) 像;研发智能化配准及多体实时追踪导航技术、迭代自动配准算 新 工 法,结合 AI 实现多模态智能配准;研发高带宽(5G+)多端远程 技 创 协同控制技术,突破远程手术的实时性、准确性、同步性等关键 技术。 大 科 考核指标: ( 重 (一)项目验收指标:取得 1 个以上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 计 划 证。开发 5 种不同类型的电磁导航手术机器人系统,并实现临床 研 发 手术 100 例以上。产品机械臂不少于 6 个自由度,工作空间不小 重 点 于 150×100×100 毫米,智能化配准精度提高至误差精度小于 2 省 毫米,机械手臂定位精度小于 1 毫米,电磁导航重复定位精度达 山 东 到 0.5 毫米,电磁导航追踪周期小于 200 毫秒,影像系统分辨率 20 23 年 优于 0.15 毫米,骨折复位误差实现小于 1.5 毫米。授权发明专 利 3 项以上。 (二)绩效评价指标。项目完成后,年产量 200 台以上,结 合配套相关医疗器械实现年产值 5 亿元以上。在 5 家以上医疗机 构推广应用。 — 104 —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企业牵头,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方式 共同参与,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指 南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5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批 项 目 于 10 级(销售级)。 第 一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取得 1 个以上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 技 创 课题 3:体外自动除颤仪研制 新 工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程 ) 证。授权发明专利 3 项以上。 大 科 研究内容:针对双向波低能量除颤系统技术、可除颤节律识 ( 重 别算法关键技术难题,开展心电信号预处理、可除颤节律特征值 计 划 计算、可除颤节律识别决策框架、心电数据库大规模测试研究, 研 发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体外自动除颤仪 重 点 (AED)管理平台、远程定位和线路导航,构建云平台数据监控 省 系统和紧急医学救援网络。 山 东 考核指标: 20 23 年 (一)项目验收指标:取得 1 个以上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 证。开发 1 套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AED 管理平台系统软件。 产品室颤识别准确度达 99%,窦性心率识别率达 99%,储能电容 不低于 2000 伏,容值 4700 微法,除颤能量 150-200 焦,1 分钟 内不发生击穿或闪弧现象。授权发明专利 2 项以上,取得软件著 作权 3 项以上。 — 105 — (二)绩效评价指标。项目完成后,实现年产量 3 万台,年 产值 3 亿元以上。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指 南 企业牵头,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方式 共同参与,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批 项 目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第 一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程 ) 于 10 级(销售级)。 新 工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取得 1 个以上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 技 创 证。授权发明专利 2 项以上,取得软件著作权 3 项以上。 大 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重 项目五:生物制品 计 划 课题 1:重组人白介素 12 注射液研发 研 发 研究内容:面向目前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的治疗需求,围 重 点 绕创新细胞因子类蛋白药物的临床开发,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 省 程,研发白介素 12 的重组蛋白药物。研究白介素 12 治疗卡波西 山 东 肉瘤的临床药效及安全性、耐受性,突破治疗难题;针对 GMP 体 20 23 年 系建立白介素 12 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开展 GMP 条件下 200L 发 酵工艺和纯化工艺的开发,完成稳定性、工艺验证和工艺表征研 究,突破产能低、活性不稳定的关键技术难题。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取得 1 项 1 类药品注册证书,授权发 明专利 2 项以上,临床试验总结报告 1 份。获得白介素 12 在 GMP — 106 — 生产条件下的 200L 发酵和纯化工艺规程文件一套。发酵产率 240mg/L 以上。 (二)绩效评价指标:项目结束后,实现批产量 100 万支, 指 南 年产能 1000 万支,年产值 15 亿元。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批 项 目 企业牵头,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方式 第 一 共同参与,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程 )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新 工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即已进入Ⅱ期临床试验 技 创 后期) ,完成后不低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取得 1 项 1 类药品注册证书,授权发 大 科 明专利 2 项以上。 计 划 ( 重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研 发 课题 2:重组胰高血糖素样肽融合蛋白注射液 重 点 研究内容:针对国内胰高血糖素样肽主要依赖进口,同时存 省 在体内容易被降解、半衰期短等问题,研发半衰期长、生物活性 山 东 高的重组胰高血糖素样肽融合蛋白。重点突破 GLP-1 蛋白与抗体 20 23 年 Fc 融合关键技术研究,以人源天然铰链区代替长效 GLP-1 类似 物的连接肽(linker) ;完成 200L 规模到 2000L 规模生产工艺放 大,完成与 2000L 规模相匹配的四步蛋白纯化工艺、超滤、纳滤、 制剂生产等工艺的放大,并完成工艺优化;完成三期临床研究, 确定试验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考核指标: — 107 — (一)项目验收指标:完成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并取得不少 于 1 项 1 类药品注册证书;授权发明专利 1 项以上,取得临床总 结报告 2 项以上。实现 2000 升规模生产工艺,蛋白浓度 25mg/ml、 指 南 实现制剂有效期 36 个月以上,注射频次每 2 周 1 次,蛋白表达 量实现 2.5g/L 以上,蛋白纯度 95%以上,蛋白收率 90%以上,制 批 项 目 剂产品率 99%以上。 第 一 (二)绩效评价指标:项目完成后年产量 600 万支,产品上 程 ) 市后三年内销售至全国 500 余家医院,治疗 2 型糖尿病、肥胖等 新 工 患者 600 万人次,在全国实现销售收入 10 亿元以上,市场占有 技 创 率 10%左右。省内销售收入 2 亿元以上,市场占有率 10%左右。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大 科 企业牵头,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方式 ( 重 共同参与,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计 划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研 发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6 级(正样级),完成后不低 重 点 于 10 级(销售级)。 省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取得 1 项以上 1 类药品注册证书。适 山 东 应症临床总结报告 2 项以上。授权发明专利 1 项以上。 20 23 年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项目六:生物技术与工程 课题 1:疫苗制备用核心原料酶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 mRNA 疫苗原料依赖进口的问题,开展 mRNA 疫苗生产用酶及相关原料规模化研究。研发无动物源性培养基, — 108 — 解决下游临床药用产品不确定的生物污染风险;研发大规模大肠 杆菌高密度发酵技术,实现大肠杆菌发酵高密度生长;研发大规 模高效的蛋白纯化技术,通过独有的料液澄清技术和组合层析技 指 南 术,在保证酶活性的前提下去除细菌蛋白、内毒素、宿主 DNA 残 留等;开发高效 mRNA 转录体系,通过研究相关酶的反应特性, 批 项 目 采用 DoE 试验方法设计,确定相关酶的配比、反应体系 pH、关 第 一 键离子强度等,获得高 mRNA 产量的体外转录混合物配方。 程 ) 考核指标: 新 工 (一)项目验收指标:生产线 2 条,mRNA 产量达到 10g/L, 技 创 2000L 规模大肠高密度发酵(菌体湿重达 180g/L);加帽效率 95% 以上;外转录 RNA 的长度 100bp-10K;单次反应体系(20ul)的 大 科 RNA 产量 120-200ug;合成长度可达 10K;灵敏度 1ng 模板;纯 ( 重 度 95%以上。 计 划 (二)绩效评价指标:项目完成后,年销售收入超过 1 亿元。 研 发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重 点 企业牵头,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方式 省 共同参与,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山 东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20 23 年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 完成时须建成生产线 2 条, mRNA 产量达到 10g/L, 2000L 规模 mRNA 原料酶的稳定的生产工艺。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109 — 二、传统产业升级 (六)现代轻工纺织 项目一:高端化工 指 南 课题 1:超高纯电子级氢氟酸开发 (略) 第 一 批 项 目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公开张榜 程 ) 课题 2:高纯电子气体乙硅烷制备 新 工 研究内容:针对用于集成电路用乙硅烷气体纯度不足,高纯 技 创 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开展高效低污染乙硅烷高纯制备、应 用与产业化研究。研究硅镁合金化的物料与催化剂配比和反应条 大 科 件,提高乙硅烷产出率;研究乙硅烷产品与氨、甲硅烷的分离和 ( 重 提纯技术,设计特殊分离设备,提高乙硅烷收率;研究产品精准 计 划 的杂质分析检测方法和分析技术,改进工艺流程采样点和质量控 研 发 制方法,开发样品杂质含量分析技术,提高纯化技术和精准杂质 重 点 分析能力,实现工业化制备高纯乙硅烷产品。 省 考核指标: 山 东 (一)项目验收指标:开发出高效乙硅烷分离提纯技术与系 20 23 年 统,乙硅烷产出率≥30%、收率≥25%;杂质检测分析能力达到 Cp/Cpk 标准,达到 ppm 级,金属离子含量检测能力达到 ppb 级; 建成高纯电子气体甲乙硅烷生产装置,纯度不低于 5N 级的乙硅 烷产能达到 10 吨/年,纯度不低于 7N 级甲硅烷产能达 18 吨/年; 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3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实现高纯乙硅烷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突 — 110 — 破,集成电路用高纯乙硅烷实现规模化应用,打破外国企业对高 纯乙硅烷市场和技术的垄断,保障我国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和高端 光电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比不低于 3%。 批 项 目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500 万元 指 南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第 一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程 ) 于 10 级(销售级)。 新 工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年产 10 吨乙硅烷和 18 吨甲硅烷 技 创 生产装置第三方检测报告,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考核 指标测试合格的证明,产品进入客户产线验证证明、销售合同等; 大 科 产业化生产需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计 划 ( 重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研 发 课题 3:生物基增塑剂开发 重 点 研究内容:针对石油基邻苯类增塑剂因健康危害亟待被替代, 省 生物基增塑剂因成本高、性能不足无法实现广泛替代的产业困境, 山 东 开展新型生物基增塑剂研究。解析微生物高效合成有机酸的分子 20 23 年 机制,研究高效生物反应过程及化学协同技术,创制可实现不饱 和多元有机酸高效合成的人工细胞工厂,开发微生物发酵生产新 工艺,解决原料可及性难题,实现不饱和多元有机酸产品的微生 物规模化绿色制造;通过生物、化工和材料的多学科交叉协作, 优化合成生物技术、绿色化学均相/非均相催化技术和定制化酯 化技术,开发新型不饱和多元有机酸酯类系列化生物基增塑剂产 — 111 — 品,完成生物发酵、催化酯化和分离纯化等关键技术的开发及生 产示范验证,实现成套工艺和设备的优化定型,编制可复制、可 放大的全链条生产工艺包;开展反式乌头酸等多元有机酸酯类系 指 南 列化增塑剂的增塑性能、热稳定性能、耐溶剂抽出性能和耐迁移 性能等综合性能测试,在医用聚氯乙烯(PVC)塑料、食物容器 批 项 目 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推动新型绿色生物基增塑剂的产业化和市 第 一 场化进程。 程 ) 考核指标: 新 工 (一)项目验收指标:提出 2 种以上多元有机酸高效生物合 成分子机制,表征 5-10 种多元有机酸合成关键催化和调控元件, 技 创 设计构建不少于 3 种高效合成不饱和多元有机酸的人工细胞工 大 科 厂,完成百吨罐的生产工艺开发及示范验证,产量大于 60 g/L, ( 重 产酸速率≥0.50 g/L/h,形成发酵工艺包 1 套;提出 3 种以上多 计 划 元有机酸酯化技术,开发 5 种以上不饱和多元有机酸酯类增塑剂, 研 发 完成医用健康(一次性输血/液器具)、食物容器等 3 种以上应用 点 场景的应用示范,增塑效率(参照 DOP)≥130%、 挥发性≤0.60%、 省 重 抽出性≤0.80%、迁移性≤0.30%,产品醇溶出物标准≤10 mg/100 山 东 mL;其中一次性输血/液器具邵氏 A 硬度在 40~90 范围内时,拉 20 23 年 伸强度≥12.4 MPa,断裂伸长率≥300%;2 种以上不饱和多元有 机酸酯增塑剂产品实现生物发酵、催化酯化和分离纯化的一体化 生产技术贯通,产率>90%,建成千吨/年产能生产示范线,形成 生产工艺包 1 套,成本≤2.0 万元/吨;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15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研制新型生物基增塑剂,缓解产业困 — 112 — 境。完成不饱和多元有机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开发,具备生产 百吨罐生产示范线,通过生产方式变革为市场提供一种不饱和多 元有机酸新产品;形成不饱和多元有机酸酯增塑剂的千吨级生产 指 南 能力,为市场提供多种新的生物基增塑剂产品。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批 项 目 比不低于 3%。 第 一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500 万元 程 )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新 工 于 10 级(销售级)。 技 创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 5 种以上不饱和多元有机酸酯类 增塑剂第三方检测报告;3 种以上应用场景中的应用性能评测证 大 科 明、销售合同、用户应用报告等;生产线及产能第三方验证报告, ( 重 以及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报告;产业化生产需落地在山 计 划 东省内企业。 点 研 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省 重 课题 4:硝化反应连续流工艺与装备开发 山 东 研究内容:针对有固体参与或生成,且反应强放热的硝化反 20 23 年 应所存在的安全性差、能耗高、污染重、生产效率低、设备易堵 塞等问题,开展硝化反应连续流工艺和装备研制。研究连续流硝 化反应技术体系、反应机理,建立基础支撑数据库,以间甲基苯 甲酸连续流硝化反应为先导,结合管式反应器结构形式和性能特 点,开展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研究,揭示间甲基苯甲酸硝化反应 机理,确定本质安全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最佳硝化反应工艺条 — 113 — 件,设计高效传热、传质、防堵的连续流管式反应器结构形式, 建立间甲基苯甲酸连续流硝化管式反应器机理模型;研究硝化反 应设备与连续流工艺条件匹配技术,研制连续流管式反应器结构; 指 南 开发间甲基苯甲酸连续流技术集成工艺包,开展中试验证,建成 工业化应用示范装置,进行工程应用示范。 批 项 目 考核指标: 第 一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制出连续流管式反应器结构,实现 程 ) 管 式 反 应 器 传 质 系 数 ≥ 0.01kmol/(m2·s) , 换 热 系 数 ≥ 新 工 1000W/(m2·k),换热比表面积≥6.6m2/110L;开发出间甲基苯甲 技 创 酸连续流技术集成工艺包,开发间甲基苯甲酸连续流硝化示范装 置,单台设备生产能力≥500 吨/年,单位容积产能≥4500 吨 大 科 /(m3·年),建立间甲基苯甲酸连续流产线,2-硝基-3-甲基苯甲酸 ( 重 生产能力≥3000 吨/年。原料间甲基苯甲酸转化率为 100%,目标 计 划 产物 2-硝基-3-甲基苯甲酸得率≥65%(较传统间歇釜式工艺提高 研 发 18%),单位产品能耗≤0.3tce/吨,原料消耗较传统间歇釜式硝化 点 工艺降低 5%以上。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2 项、实用新型专利不 省 重 少于 2 项;制定或修订国家/行业/团体标准不少于 1 项。 山 东 (二)绩效评价指标:突破连续流硝化反应工艺放大技术, 20 23 年 依托连续流管式反应器和硝化反应工艺的完美契合,解决传统硝 化反应热量移走不及时、工艺条件不稳定、高耗能、高污染等行 业难题,实现从实验室级别向工业化千吨级连续流硝化反应工艺 放大,为化工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连续化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比不低于 3%。 — 114 —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2 级(利润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连续流管式反应器结构性能满足 指 南 考核指标的第三方检测报告;2-硝基-3-甲基苯甲酸产品指标合格 批 项 目 的第三方测试报告;连续硝化生产示范产线第三方检测报告和产 第 一 能报告,以及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报告;产业化生产需 新 工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程 ) 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技 创 课题 5:高性能促进剂 MBTS 连续化清洁工艺开发 大 科 研究内容:针对传统 MBTS 生产工艺存在氮氧化物污染、 ( 重 溶剂消耗与能耗大,废水和废盐污染的问题,开展氧气催化氧化 计 划 法连续化合成高性能促进剂 MBTS 清洁工艺研制。系统性研究 研 发 促进剂 MBTS 的化学反应过程,建立 MBTS 反应动力学机理模 重 点 型;研究亚硝酸钠法、双氧水钠盐法、溶剂法的废水、废气、废 省 料的零排放理论与工艺,研究各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形成最优催 山 东 化剂组合配方,建立 MBTS 氧气氧化法催化反应模型,探索釜 20 23 年 式连续化合成方法反应模型与最佳反应条件,中试修正反应模型, 研究万吨级氧气催化氧化法连续化合成 MBTS 生产工艺包,搭 建万吨级 MBTS 连续化清洁工艺生产线。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开发高性能促进剂 MBTS 连续化清 洁工艺,实现三废零排放;形成高性能促进剂 MBTS 连续化清 — 115 — 洁工艺包,建成 MBTS 连续化清洁工艺生产线,产能达万吨级 每年,产出 MBTS 产品,初熔点≥168.5℃,产品纯度≥97.5%, 产品收率达≥97%,达到医药级产品级别;产品生产成本降低约 2000 元/吨,成本低于 1.4 万元/吨;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2 项。 指 南 (二)绩效评价指标:完成高性能促进剂 MBTS 连续化清 批 项 目 洁工艺研制,实现高效清洁生产工艺应用,带动橡胶产品高附加 第 一 值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橡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程 )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新 工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 创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大 科 于 10 级(销售级)。 ( 重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 MBTS 产品满足考核指标的第 计 划 三方检测报告、客户采购规格书等;高性能促进剂 MBTS 连续 研 发 化清洁工艺包;万吨级 MBTS 连续化清洁工艺生产线第三方检 重 点 测报告,以及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报告;产业化生产需 省 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20 23 年 山 东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课题 6:有机过氧化物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有机过氧化物不稳定、反应过程放热高、耗 时长、能耗大、生产过程危险性高的问题,开展基于微反应器的 有机过氧化物生产研究。针对有机过氧化物生产和放大过程中关 键共性问题,研究微化工-有机过氧化物合成、微化工-叔丁基过 — 116 — 氧化氢 TBHP 分离精制技术,开发本质安全的有机过氧化物工业 生产新技术,生产二叔丁基过氧化氢 DTBP、叔丁基过氧化氢 THBP、过氧化甲乙酮 MEKP 等 3 种典型代表的有机过氧化物产 指 南 品;优化有机过氧化物合成关键微化工设备中试和工业化设备设 计、中试/工业化过程工艺,开发前后工序如提纯和精制等配套 批 项 目 新工艺,建立微化工-有机过氧化物生产技术应用示范线。 第 一 考核指标: 程 ) (一)项目验收指标:有机过氧化物的生产效率提升,二叔 新 工 丁基过氧化氢 DTBP、叔丁基过氧化氢 THBP、过氧化甲乙酮 MEKP 单批次生产所需时间均缩短到 30min 以内;二叔丁基过氧 技 创 化氢 DTBP 合成收率>96%,纯度>99%,叔丁醇转化率>99%; 大 科 叔丁基过氧化氢 THBP 合成收率≥70%,THBP 分离收率>90%; ( 重 过氧化甲乙酮 MEKP 合成收率≥70%,活性氧含量>10%,闪 计 划 点>30℃;完成不少于 3 种典型有机过氧化物中试,单套设备折 研 发 合产能 30 吨/年/套;完成不少于 2 种典型有机过氧化物的工业试 点 验,工业试验的单套设备折合产能 600 吨/年;新技术生产过程 省 重 的风险等级降低到 I-II 级;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3 项。 山 东 (二)绩效评价指标:完成基于微反应器的有机过氧化物生 20 23 年 产研究,解决生产过程危险性高的问题,实现本质安全的工业生 产新技术的示范,提高国内企业有机过氧化物自主研发能力和生 产安全性,推动过氧化物产业生产水平提升。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 117 —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有机过氧化物生产专用微化工中 试关键设备不少于 3 套、有机过氧化物生产专用微化工工业化试 指 南 验关键设备不少于 2 套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及单套产能检测报告。 批 项 目 微化工-二叔丁基过氧化氢 DTBP、 微化工-叔丁基过氧化氢 TBHP、 第 一 微化工-过氧化甲乙酮 MEKP 等提供复合考核指标要求的第三方 程 ) 检测报告、用户应用报告等。微化工-有机过氧化物的工业化试 新 工 验第三方检测报告,单套套折合产能为 600 吨/年的工业示范线 技 创 和工业化试验报告;产业化生产需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大 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重 课题 7:高碳烯烃氢甲酰化成套工艺开发 计 划 研究内容:针对高碳烯烃氢甲酰化技术被国外垄断,高碳醇 研 发 /酸产品依赖进口问题,围绕烯烃氢甲酰化关键原料、催化剂及 点 工艺进行研究。研究 1-丁烯/2-丁烯聚合机理,开发丁烯聚合催 省 重 化剂及聚合工艺,探索高选择性 C12 烯烃的合成技术;开展过 山 东 渡金属与有机配体、一氧化碳、氢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设计开 20 23 年 发氢甲酰化催化剂配体,合成高性能氢甲酰化催化剂,剖析原料 结构与催化剂之间的构效关系,提升催化性能;开展烯烃氢甲酰 化工艺研究,解析反应微流场,创新结构设计,提高传质、传热, 提升反应效率,降低能耗;开发催化剂循环回收利用工艺,提高 催化剂利用效率,降低催化剂成本。 考核指标: — 118 — (一)项目验收指标:完成不少于 2 种 1-丁烯/2-丁烯聚合 催化剂的开发,实现 C12 烯烃收率≥30%,C12 烯烃氢甲酰化单 程转化率≥40%,催化剂稳定运行 1000h 以上;完成不少于 2 种 氢甲酰化催化剂开发,实现二聚异丁烯氢甲酰化转化率≥95%, 指 南 目标醛选择性≥98%,催化剂稳定运行 1000h 以上,烯烃转化率 批 项 目 和目标醛选择性不降低;搭建烯烃氢甲酰化关键催化剂及工艺开 第 一 发技术平台,建设烯烃氢甲酰化示范装置 1 套,产能达百吨级/ 程 ) 年以上,输出万吨级工业化装置工艺包;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6 新 工 项,授权专利不少于 3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打造烯烃氢甲酰化关键催化剂及工艺 技 创 开发技术平台,掌握国际先进的 1-丁烯/2-丁烯聚合催化剂及丁 大 科 烯聚合工艺,实现低碳烯烃到高碳烯烃的转化;开发自主知识产 ( 重 权的氢甲酰化催化剂,攻关新一代氢甲酰化工艺,实现国产化替 计 划 代,填补国内高碳烯烃氢甲酰化产品的空白,助力酯类合成油、 研 发 表面活性剂等行业高质量发展。 省 重 比不低于 3%。 点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山 东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20 23 年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关键催化剂开发技术报告、高碳 烯烃氢甲酰化万吨级工艺包、提供工业示范装置产品在下游客户 性能测试合格的验证报告。产业化生产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119 — 课题 8:聚乳酸成套工艺开发 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外乳酸单体主要由玉米、木薯等富糖生 指 南 物发酵进行规模化生产,针对聚乳酸生产工艺路线长、与民争粮 等问题,研究开发煤基化学品为原料的甲醇合成聚乳酸新工艺。 批 项 目 研究改进间歇反应技术,开展工艺条件验证和催化剂性能分析, 第 一 研究甲醇制备乳酸单体的连续分离技术,优化产物分离方法,开 程 ) 发甲醇制备乳酸的连续反应工业路线,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 新 工 化成套工艺技术,实现乳酸单体精制,设计和建设规模化甲醇制 技 创 备乳酸生产装置;改进传统乳酸聚合工艺方法,研究乳酸聚合制 备聚乳酸一步法聚合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实现工艺流程缩 大 科 短,提高聚乳酸收率和质量;优化设计连续反应器、聚合釜、关 ( 重 键精制装置等工艺设备,开发千吨级成套工艺装备,提高生产效 计 划 率和产品质量;基于千吨级中试,开展工业放大及工程示范研究, 研 发 优化产物分离方法,研究开展十万吨级工业生产装置工艺包的开 重 点 发和设计,建成煤基可降解材料乳酸单体及聚乳酸生产线,并实 省 现聚乳酸产品在包装材料、医药材料、塑料工业等场景应用推广。 山 东 考核指标: 20 23 年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发出甲醇制备乳酸的连续反应工艺, 以甲醇计乳酸收率≥60%,乳酸甲酯纯度≥98%,乳酸纯度达到 聚乳酸原料要求或工业乳酸产品的行业标准;形成乳酸合成聚乳 酸的新工艺,以乳酸计总聚合收率达到理论收率的 95%以上,聚 乳 酸 产 品 的 甲 醇 单 耗 ≤ 2.2 t/t , 聚 乳 酸 产 品 达 到 国 家 标 准 GB/T29284-2012 要求;建成规模化甲醇制备乳酸生产装置(中 — 120 — 试),产能达 2000 吨/年,建成聚乳酸成套生产装置(中试),产 能达 1000 吨/年;实现中试放大,开发出年产十万吨级煤基聚乳 酸工业装置工艺包,完成产能 10 万吨/年煤基可降解材料乳酸单 体及聚乳酸生产线项目审批立项;实现乳酸单体成本降低 10%, 指 南 聚乳酸产品成本降低 5%;实现聚乳酸产品在包装材料、医药材 批 项 目 料、塑料工业等不少于 3 种行业领域,不少于 500 吨的规模化应 第 一 用;申请相关发明专利不少于 4 项,参与制定或修订国家/行业 程 ) 标准不少于 1 项。 新 工 (二)绩效评价指标:突破甲醇制乳酸(酯)和直接聚合聚 技 创 乳酸的生产工艺,形成年产十万吨级煤基可降解材料乳酸单体及 聚乳酸工艺包和生产线,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乳酸 大 科 单体和聚乳酸产品成本降低,助力医疗、塑料、纺织等产业绿色 ( 重 低碳发展。 计 划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研 发 比不低于 3%。 点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200 万元 省 重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山 东 于 10 级(销售级)。 20 23 年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乳酸、聚乳酸产品满足考核指标 的第三方验证报告,模化甲醇制备乳酸生产装置(中试)、聚乳 酸成套生产装置(中试)产能检测报告;煤基聚乳酸工业装置工 艺包和年产十万吨的煤基可降解材料乳酸单体及聚乳酸生产线 产能检测报告、立项文件,并提供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 报告;聚乳酸产品不少于 3 种行业领域、不少于 500 吨的规模化 — 121 — 应用的用户应用报告、销售合同等证明材料;产业化生产须落地 在山东省内企业。 指 南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项目二:现代轻纺 批 项 目 课题 1:微纳纤维素绿色制备 第 一 研究内容:针对微纳纤维素新材料制备高端产品受国外垄断 程 ) 的现状,开展微纳纤维素绿色制备的研究。研究微晶纤维助渗透 新 工 技术及定向酸水解技术,探索不同因素对纤维素水解反应产物微 技 创 晶纤维素得率、聚合度、纤维形态和结晶结构等指标的影响,实 现微晶纤维素产品的粒径、粒径分布的调控,研究生物化学机械 大 科 法绿色制备微纳米纤维素关键技术,产出高性能指标要求的微晶 ( 重 纤维素产品;研究预处理程度与纳米纤维素、纤维分离之间的关 计 划 系,研究微晶纤维素及纳米纤维素形态结构与高值化功能化调控 研 发 技术,研发纳米纤维素表面改性和修饰技术,实现纳米纤维素的 重 点 绿色制备及高值化利用;研究纳米纤维素和微晶纤维素的关键制 省 造集成技术,建成纳米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千吨级生产线。 山 东 考核指标: 20 23 年 (一)项目验收指标:微晶纤维素聚合度达到 100~320、粒 径(20~50μm;50~80μm;80~120μm;120~180μm,定向制备)、 结晶度>90%,经表面修饰后的微晶纤维素再分散后,放置 24 小 时 的沉 降 比≥0.95 ; 纳米 纤 维素 聚 合度 达到 100~300、 粒 径 10-40nm、结晶度>92%;应用于生物基防水放油阻隔性功能材料: 经过改性调控的纳米纤维素疏水疏油能力达到 Cobb1800≤5, — 122 — Kit 值达到 12 级。建成年产 4000 吨/年的微晶纤维素生产线不少 于 2 条, 纳米纤维素产能 2500 吨/年的产业化示范线不少于 2 条, 分别完成微晶纤维素和纳米纤维素在生物医药、高端功能材料等 相关领域应用示范;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8 项;制定或修订国家 指 南 /行业/团体标准不少于 2 项。 批 项 目 (二)绩效评价指标:研究微纳纤维素绿色制备技术,开发 第 一 可替代国外高端微纳纤维素产品,实现微纳纤维素自主可控,带 程 ) 动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 新 工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比不低于 3%。 技 创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大 科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 重 于 10 级(销售级)。 计 划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纳米纤维素、微晶纤维素考核指 研 发 标测试合格的第三方证明及应用验证报告;年产 4000 吨/年的微 点 晶纤维素生产线不少于 2 条、年产不低于 2500 吨的纳米纤维素 省 重 产业化生产示范线不少于 2 条的第三方检测报告,以及量产后连 山 东 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证明;产业化生产需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20 23 年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课题 2:无染上色关键技术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纺织品染色流程长、污染大的问题,以及对 流程再造与提升的迫切需求,开展微纳镶嵌无染上色关键技术研 究。研究基于色彩基因改写的纺织品微纳纤维静电纺镶嵌无染上 — 123 — 色技术;研究彩色微纳米纤维-本色纺织纤维镶嵌结构、多尺度 界面耦合的色彩调控机理和彩色微纳纤维静电纺镶嵌技术,建立 微纳纤维镶嵌色彩工程体系;研究彩色微纳米纤维/本色纤维色 指 南 纺成纱技术,揭示多尺度纤维在纤维集合体中的界面接触行为和 界面作用关系,构建彩色微纳米纤维均匀分布调控技术;研究纺 批 项 目 丝溶液控制、电场控制、气流控制、微纳米纤维取向控制、配色 第 一 控制的无染上色系列装备体系,研发微纳纤维静电纺镶嵌产业化 程 ) 关键装备;建立基于彩色纳米纤维空间尺度、转移、镶嵌、耦合 新 工 的色彩改写工程体系,建立相关的无染上色纺织产品设计和技术 技 创 评价体系,研发系列无染上色纺织产品,形成产品标准和产业化 示范应用。 大 科 考核指标: ( 重 (一)项目验收指标:建立微纳纤维静电纺镶嵌无染上色加 计 划 工体系,盐助剂用量减少 90%,染料利用率≥80%,可适用阳离 研 发 子染料、活性染料等多种染料,染料占微纳纤维含量达 0~30%; 重 点 研发系列微纳米纤维无染上色新装备,在梳棉机出口至聚集成条 省 喇叭口之间进行静电纺丝无染上色,棉网运行长度≥2 米,幅宽 山 东 ≥1 米,速度≥90 米/分,棉网克重≥6 克,微纳米纤维平均细度 20 23 年 ≤300 nm,有机溶剂回收率≥95%;构建一套微纳基因改写色彩 体系,建立基因改写纺织品色谱数据库及配适的工艺体系和相关 标准,采用 CIE Lab 标色系(红色约为:L*:85、a*:15、b*: 5, 蓝色约为:L*:85、a*:5、b*: -20,绿色约为:L*:90、a*:-15、b*:10) 。 建成微纳纤维无染上色示范线不少于 2 条,研发 2 款以上无染上 色的彩色风格纺织产品,产能达 500 吨/年;无染上色纱线耐摩 — 124 — 擦色牢度达到 3~4 级,耐高温色牢度应达到 3~4 级,,纺织品吸 湿性、柔软性和可纺性与传统纺织品一致。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10 项。 指 南 (二)绩效评价指标:突破微纳纤维静电纺镶嵌无染上色技 术,解决染色高能耗、高排放问题,建立以独立自主研发新纺织 批 项 目 技术为核心的无染上色产业链和技术链新生态,带动传统纺织产 第 一 业转型升级。 程 )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新 工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 创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大 科 于 10 级(销售级)。 ( 重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微纳镶嵌无染上色加工体系工艺 计 划 包;微纳米纤维无染上色新装备第三方检测报告;2 款以上无染 研 发 上色彩色风格纺织产品样品;不少于 2 条微纳镶嵌无染上色工程 重 点 示范线第三方检测报告和产能报告,以及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 省 一致性报告;产业化生产需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20 23 年 山 东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课题 3:可降解聚酯复合非织造材料制造 研究内容:基于环保、能源、电子等产业对环境及人体友好 型可降解聚酯材料的需求,开展可降解聚酯复合非织造材料关键 技术研究。研究成纤用可降解聚酯材料的可控聚合、化学结构与 聚集态结构调控及合成/杂化技术,通过化学共聚、纳米复合或 — 125 — 功能助剂引入,解决可降解聚酯材料的加工温度窗口窄、可降解 性、机械性能及功能性之间难以协同提高的技术难题;研究改性 可降解聚酯超细纤维的可控成形机制及技术,解决可降解聚酯热 指 南 稳定性差及无机粉体添加量多、分散性差造成的纤维成形加工难、 强度低等问题;研究可降解聚酯非织造材料的梯度结构构筑机制 批 项 目 及制造技术,解决聚酯非织造材料均匀度低、孔结构难以满足高 第 一 性能需求的共性突出问题,研究可降解聚酯母粒及聚酯复合非织 程 ) 造制品的生物降解行为,阐明功能助剂、加工工艺等对制品降解 技 创 现产品的生物降解性能的全面评估。 新 工 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系列化可降解聚酯复合非织造材料,并实 考核指标: 大 科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发粘度可精确调控适用于熔喷及纺 ( 重 粘加工成型的可降解聚酯母粒各 1 种,特性粘度≤0.65dL/g;研 计 划 发可降解聚酯纺粘-熔喷复合非织造材料产品不少于 2 种,适用 研 发 于熔喷及纺粘加工成型,可降解聚酯特性黏数和熔体粘度可精确 点 调 控 ; 可 降 解 聚 酯 超 细 纤 维 平 均 直 径 ≤ 4μm , 纤 维 强 度 ≥ 省 重 3.0cN/dtex,满足非织造材料的成型及实际使用;可降解聚酯复 山 东 合非织造材料平均孔径≤5μm,最大孔径≤15μm;可降解聚酯母 20 23 年 粒 及 聚 酯 复 合 非 织 造 材 料 可 降 解 性 满 足 国 家 标 准 ( GB/T 41010-2021)。建成环境友好与安全型聚酯复合非织造材料制造 生产线,产能达 1 万吨/年;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7 件,制定或 修订国家/行业/团体企业标准不少于 1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完成可降解聚酯复合非织造材料的绿 色规模化制备,缓解可降解聚酯非织造材料的“卡脖子”问题, — 126 — 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带动聚酯非织造产业集群发展。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指 南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批 项 目 于 10 级(销售级)。 第 一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不少于 2 种可降解聚酯非织造材 程 ) 料产品的满足考核指标的第三方检测报告,用户应用验证报告; 新 工 环境友好与安全型聚酯复合非织造材料制造生产线第三方检测 化生产需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技 创 报告和产能报告,以及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证明;产业 ( 重 大 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计 划 课题 4:莱赛尔纤维绿色制造 研 发 研究内容:针对莱赛尔纤维防原纤化技术受国外封锁和筒纱 重 点 染色工艺存在高污染等问题,开展莱赛尔纤维防原纤化工艺与绿 省 色制备技术研究。研究莱赛尔纤维超分子结构模型与原纤化原理, 山 东 揭示原纤等多层次结构在纤维溶胀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纤维 20 23 年 原纤化触发机理;研究莱赛尔纤维纤维素结晶及取向结构对原纤 化的影响规律,通过理论计算结合实验测试剖析原纤化机理。研 究莱赛尔纤维快速原位着色及高温潮固色机理和纤维原纤化机 制,揭示纤维快速上染及固色方法;研究莱赛尔织物防原纤化关 键技术和典型交联剂特定官能团对原纤间架桥作用,开发柔软交联一步法处理工艺,实现莱赛尔织物防原纤化加工技术的柔性 — 127 — 生产;研究莱赛尔纤维制品绿色染整加工技术及产业化,开发新 型自动化染整装备;研究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和水足迹,构建瓦 尔拉-卡塞尔模型,实现流程单元碳足迹和水足迹动态监测和莱 指 南 赛尔纤维制品的绿色低碳产业化生产。 考核指标: 批 项 目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发出莱赛尔纤维织物,达到优等品 第 一 水平,抗起毛起球≥3~4 级,缩水率 1~-4%,洗涤外观≥3.2 级, 程 ) 色牢度(耐摩擦、耐皂洗、耐汗渍、耐水)≥4 级,甲醛含量 新 工 <65mg/kg,强力损失率<10%;与棉织物相比,能耗减少 20%以 上,废水排放量减少 20%以上,产品碳排放当量降低 25%以上; 技 创 开发出新型自动化染整装备,建成无盐少水在线染色生产线 2 条, 大 科 莱赛尔纤维织物生产能力达 6000 万米/年,形成数控在线染色技 ( 重 术的产业化应用;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 15 项,制定或修定国家/ 计 划 行业/团体标准不少于 4 项。 研 发 (二)绩效评价指标:突破莱赛尔原纤化防控技术,打破国 重 点 外技术垄断,促进纺织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纺织产业高质量 省 发展和节能减碳。 山 东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20 23 年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6 级(正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莱赛尔纤维织物、新型自动化染 整装备等第三方检测报告;无盐少水在线染色生产线 2 条的第三 — 128 — 方检测报告及产能报告,以及量产后连续三批次产品一致性证明; 产业化生产需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指 南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七)现代高效农业 批 项 目 项目一:智慧农业 第 一 课题 1:无人机方舱集群协同作业调度系统研发 程 ) 研究内容:针对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开展低空多模态农情 新 工 生境信息、作物生长和病虫害数据的耦合研究,构建面向作物多 技 创 源信息的知识图谱地图和全生命周期动态生长模型,探索病虫害 精准防控与产量预测机制,研发基于最优生产的智能决策管控平 大 科 台;研制无人机专用 5G 高速通信、信息采集及机载储运关键部 ( 重 件;研制具备气象感知、快速充/换电、药/肥自动加注功能的可 计 划 移动无人机方舱,研究基于无人机-方舱的拓扑实现方式及空-地 研 发 协同架构;研究基于“云-边-端”的交叉物联数据链路和通信组网 重 点 协议,突破智能决策与异构混编等关键技术,研发无人机-方舱 省 集群协同作业的智慧调度系统;实现规模化农业示范应用。 山 东 考核指标: 20 23 年 (一)项目验收指标:开发作物农情信息解析及动态生长模 型,农情 参数定 量解析 精度 >85%,作 业区域 减少农 药使用 量>20%,产量预测误差<3%;研发无人机专用 5G 高速通信模块、 视觉及光谱数据采集终端等无人机机载式关键部件 3-5 种,无人 机专用 5G 高速通信模块组网数据延迟≤10ms,作物光谱时序样 本数据>10000 份,无人机储运负载能力≥50kg;方舱无人机换 — 129 — 电耗时≤3min,充电时间≤20min(电量从 20%充至 90%),药/ 肥自动加注时间≤3min;研制异构无人机-方舱集群协同作业关 键技术 4-6 项,研发云-边-端集群协同作业的无人机-方舱智慧调 度信息系统 1 套,可支持装机容量≥500 台。申请发明专利或软 指 南 件著作权 15-20 项。 批 项 目 (二)绩效评价指标:单套系统作业示范应用总面积不低于 第 一 10 万亩;建立农业无人机-方舱集群协同作业智能调度应用场景 程 ) 1-2 个;相比传统作业模式,提高综合生产效率≥15%,减少人 新 工 工成本≥40%;相关无人机机载式关键部件及无人机方舱年产量 技 创 不少于 20 套。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 大 科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 ( 重 所、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 计 划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研 发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重 点 于 10 级(销售级)。 省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作物全生命周期生长信息监测与 山 东 生长识别处理模型以及无人机多机协同作业飞行控制算法 2 套; 20 23 年 无人机机载式关键部件 4-5 种;快速充/换电、药/肥自动加注无 人机方舱 2 套;云-边-端集群协同作业的无人机-方舱智慧调度信 息系统 1 套。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130 — 课题 2:种子芽向多维视觉识别与精准抓取装备研制 研究内容:针对高端芽菜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生产 不集约、环境监测及智能管控能力差、快速生产工艺研究不足等 指 南 问题,重点突破机器视觉识别与分析技术、机械手精准抓取技术、 大规模作业环境精准管控等关键技术;研发智能选种浸种、精量 批 项 目 播种、自动转运、无损伤自动采收、包装等成套全流程智能作业 第 一 装备及自动化物流系统,实现高端芽菜大规模定制生产;研究不 程 ) 同高端芽菜最优生产工艺和环境参数,开发环境智慧监测与智能 新 工 管控系统,提高高栽培容积率条件下车间环境调控均匀度和作业 技 创 管控精准度;集成高端芽菜智能工厂生产工艺流程,进行高端芽 菜工厂成套化智能装备示范应用。 大 科 考核指标: ( 重 (一)项目验收指标:突破机器视觉识别与分析技术、机械 计 划 手精准抓取技术、大规模作业环境精准管控等核心技术 3 项以上; 研 发 创制成套智能作业装备及自动化物流系统,高端芽菜精量播种机 点 器人播种准确率≥98%,芽菜采收机器人作业效率不低于 20 秒/ 省 重 盘,定位精度±1mm,芽菜包装机器人包装速度 1 秒/包,损伤率 山 东 ≤5%;开发高端芽菜智能工厂环境智慧监测及智能管控系统 1-2 20 23 年 套,实现栽培车间内温度均匀性±2℃,相对湿度均匀性±5%;建 成日产芽菜 10 吨、栽培层数达 15 层的无人化植物工厂,实现 2-3 种高端芽菜周年生产;申请专利 4-6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研制全流程机器人及配套设备 6 台(套) 以上;创制高端芽菜智能工厂环境智慧监测及智能管控系统 1-2 套;集成高端芽菜智能工厂生产工艺流程,建成高端芽菜智能植 — 131 — 物工厂示范基地 1-2 处,实现日产芽菜能力 10 吨以上;提高作 业效率 50%以上,减少人工成本 50%以上,减少土地使用量 90% 以上;全省示范推广 20 座以上。 指 南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 批 项 目 所、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 第 一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程 )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新 工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研制芽菜智能选种浸种、精量播种、 技 创 自动转运、无损伤自动采收、包装等全流程机器人及配套设备 6 大 科 台(套)以上,高端芽菜智能工厂环境智慧监测及智能管控系统 ( 重 1-2 套,日产芽菜 10 吨、栽培层数达 15 层的高端芽菜智能植物 计 划 工厂应用示范基地 1-2 处。 省 重 点 研 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山 东 项目二:绿色种养 20 23 年 课题 1:黄河流域粮油复合种植节水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黄河流域粮油复合种植全生长周期水分精准 管理模型算法匮乏和深度节水关键技术不匹配的问题,研究粮油 作物复合种植模式下水肥种间互补与竞争机制,探析深度节水增 产协同效应,开展水分高效型粮油复合种植模式优选;创新多源 水分数据驱动的农田水分精准调控算法,构建复合种植全生长周 — 132 — 期深度节水模型;研发与水肥一体化相配套的分区变量灌溉技术 与智能装备,研发基于云原生技术的“感知-决策-执行-反馈” 一体化云端互通深度节水数据服务系统,实现复合种植精准自动 指 南 灌溉;集成构建粮油作物复合种植全生长周期深度节水技术模式, 并在山东黄河流域进行示范推广。 批 项 目 考核指标: 第 一 (一)项目验收指标:创新粮油复合种植周年深度节水关键 程 ) 技术 3-4 项,制定行业/地方标准(技术规程)2-3 项;开发粮油 新 工 复合种植全生长周期精准水分管理模型 2 套,水分调控准确度≥ 技 创 90%;研发分区变量灌溉智能装备 2-3 套。 (二)绩效评价指标:在山东黄河流域建设核心试验基地 大 科 8-10 个,示范推广面积 100 万亩,实现周年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 重 15%以上、节本增效 200 元/亩以上。 计 划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 研 发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 点 所、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 省 重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500 万元 山 东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7 级(环境级),完成后不低 20 23 年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粮油复合种植周年节水增产增效 技术规程 2-3 项,云端互通深度节水数据服务系统 1 套,节水灌 溉装备 2-3 套。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133 — 课题 2:禽类重大传播性疾病防控与生物兽药创制 研究内容:针对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鸡传染性 贫血、呼肠孤病毒病、鸭细小病毒病、星状病毒病等禽类重大垂 指 南 直传播性疾病及种源性疾病防控中存在的病原遗传演化和致病 机制不清、病原检测精准度低、净化不完全、疫苗免疫过载、新 批 项 目 型疫苗及生物药物研制技术缺乏等瓶颈问题,开展病原遗传演化 第 一 及致病机制研究,揭示病原遗传演化对致病性的影响,筛选获得 程 ) 疫苗候选毒株;开展病原精准检测技术研究,建立多重核酸实时 新 工 检测、抗原可视化检测和表位标识检测等精准高通量检测技术体 技 创 系;开展净化技术研究,建立禽白血病和鸡传染性贫血等疾病科 学高效的净化技术;开展新型疫苗研究,创制减毒活疫苗、亚单 大 科 位疫苗、重组载体疫苗、多联多价疫苗等新型疫苗;开展新型靶 ( 重 向生物兽药研究,创制安全高效的宿主天然防御因子等新型靶向 计 划 药物。对研发的检测技术、生物制品及生物兽药进行产业化开发 点 重 考核指标: 研 发 与应用示范。 省 (一)项目验收指标:突破禽类垂直传播性疾病精准检测技 山 东 术 5 项以上,研制特异性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的试剂盒 4 种 20 23 年 以上,实现禽类各个生长周期及病毒潜伏期的精准监测;建立禽 白血病、传染性贫血等疾病的净化技术标准 2-3 项,实现疾病净 化场的无疫状态;突破禽垂直传播性疾病疫苗“卡脖子”技术,研 制新型减毒疫苗、亚单位疫苗、载体重组苗 2-3 个,实现垂直传 播性疾病的有效防控;突破靶向抗病毒生物兽药研制技术,研制 新型靶向抗病毒制剂 2-3 个,实现体内定向清除病毒。获得临床 — 134 — 试验批件 2 件,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 2 件,申报或授权专利 12 件,申报地方标准 4-6 项,推广技术 5 项,制定企业技术标准 5 项,建立应用示范基地 10 处。 (二)绩效评价指标:检测试剂盒精准度 100%,无交叉反 指 南 应;净化后禽种群相关病原感染率达 0.1%以下;疫苗保护率达 批 项 目 98%以上;新型靶向生物药物无毒无残留,治愈率 90%以上;应 第 一 用示范基地禽类产蛋率提高 2%以上,孵化率提高 2%以上。熟 程 ) 化产业化技术 5 项以上,实现产业化,形成企业技术标准 5 项。 新 工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 技 创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 所、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 大 科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 重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6 级(正样级),完成后不低 计 划 于 10 级(销售级)。 研 发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检测试剂盒 4 种,减毒疫苗、亚 点 单位疫苗及载体重组疫苗 2-3 个,新型靶向抗病毒制剂 2-3 个, 省 重 新兽药注册证书 2 件,地方技术标准申请书或批准书 4 项,企业 山 东 技术标准 5 项,专利申报书或授权书 12 件,应用证明 10 份。 20 23 年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课题 3:猪重要疫病基因工程疫苗创制 研究内容:针对目前生猪重要疫病混合感染严重和多联多价 疫苗缺乏问题,研究反向遗传构建病毒感染性克隆、基因编辑改 造流行毒株和细胞系等技术;进行病毒悬浮培养、细菌高密度发 — 135 — 酵、病毒样颗粒组装、抗原蛋白高效重组表达等“卡脖子”技术攻 关;筛选开发适用于不同疫苗抗原的新型水溶性佐剂或免疫增强 剂;研制猪圆环病毒 2 型、猪支原体肺炎、猪 A 型塞内卡病毒 指 南 病、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感等重要疫病的基因 工程亚单位、口服活载体等“多联多价”疫苗,实现“一针防多病” 批 项 目 的免疫接种方式。 第 一 考核指标: 程 ) (一)项目验收指标:突破生猪重要疫病“多联多价”疫苗创 新 工 制关键技术 4-5 项;建立病毒反向遗传、基因编辑、抗原蛋白高 效表达等技术平台 3-4 个,重组抗原蛋白表达含量不低于 0.5 技 创 mg/mL,病毒样颗粒组装效率不低于 80%,支原体含量不低于 大 科 1.5×109 CCU/mL , 高 密 度 发 酵 重 组 菌 含 量 不 低 于 5.0×109 ( 重 CFU/mL;研制基因工程多联多价疫苗 4-5 个,开发多抗原兼容 计 划 性新型佐剂或免疫增强剂 1-2 种。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 1 项、兽 研 发 药国家标准 1 项、生产批准文号 1 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点 和新兽药临床试验批件 2-3 项,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 8-10 项。 省 重 (二)绩效评价指标:建立示范基地 2-3 处,累计应用猪只 山 东 500 万头以上。 20 23 年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 所、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6 级(正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 136 —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 1 项、兽药国家 标准 1 项、生产批准文号 1 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新兽 药临床试验批件 2-3 项,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 8-10 项。 指 南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批 项 目 项目三:农产品加工 第 一 课题 1:小麦天然营养素开发 程 ) 研究内容:针对我国小麦加工过程中天然营养素资源浪费严 新 工 重、生物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开展小麦新型制粉关 技 创 键技术研究,研制低能耗、低温升的精准分层剥皮和撞击式磨粉 装备,开发安全性高,加工品质好,B 族维生素、烷基间苯二酚 大 科 等天然营养素保留率高的新型营养面粉加工技术;采用微波、短 ( 重 波红外等物理场处理小麦胚芽和糊粉层,提高小麦胚芽油的成品 计 划 率、维生素 E 的保留率和糊粉层的稳定性;采用超声、亚临界水 研 发 等物理场协同固态发酵、多酶耦合等生物技术处理小麦麸皮、胚 重 点 芽粕和面筋蛋白,提高麸皮中酚酸的生物利用率,制备水溶性高 省 阿魏酰阿拉伯木聚糖、阿魏酰低聚糖、活性肽等功能因子,研究 山 东 功能因子的构效、量效关系及其协同增效机制,突破功能因子的 20 23 年 高效生物转化及活性保持等关键技术,开发系列高附加值功能食 品。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突破小麦加工中天然营养素保全、富 集、稳定化与功能性产品制备等关键技术 8-10 项;研制小麦精 准剥皮、制粉、活性肽制备等关键设备 3-4 台(套);新型活性 — 137 — 肽生物反应器中小麦湿面筋充分分散时间≤15min;营养面粉中 天然营养素保留率达到 90%以上,小麦胚芽油成品率及维生素 E 保留率达到 95%以上;主要活性物质的生物利用率提高 2-3 倍; 开发功能性食品 10 种以上,申请发明专利 12 项以上,制定相关 指 南 标准或技术规程 10 项以上。 批 项 目 (二)绩效评价指标:建立/改造日加工小麦 300 吨的营养 第 一 面粉示范生产线 1 条;建立/改造日加工小麦胚芽 200 吨的胚芽 程 ) 油示范生产线 1 条;建立/改造年产 5000 吨高活性面筋蛋白肽示 新 工 范生产线 1 条。 技 创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 大 科 所、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 ( 重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500 万元 研 发 于 10 级(销售级)。 计 划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6 级(正样级),完成后不低 点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建立/改造日加工小麦 300 吨的营养 省 重 面粉示范生产线 1 条;建立/改造日加工小麦胚芽 200 吨的胚芽 山 东 油示范生产线 1 条;建立/改造年产 5000 吨高活性面筋蛋白肽示 20 23 年 范生产线 1 条;研制小麦加工关键设备 3-4 台(套);申请发明 专利 12 项,制定相关标准或技术规程 10 项。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课题 2:高油酸花生油加工与增值利用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花生油加工能耗及排放高,产品功能性差, — 138 — 饼/粕蛋白变性严重、附加值不高等突出问题,研发智能温控烘 烤调质、物理场稳态预处理等柔性加工新技术,研制高效节能预 处理关键配套装备;突破低温柔性压榨、生物酶法解离、新型流 指 南 体萃取、油脂物理生物精制等绿色制油与精制新技术,研发高品 质高油酸花生油新产品;建立黄曲霉毒素等危害因子快速检测方 批 项 目 法,构建基于“花生原料—花生油—饼粕”的典型危害因子链条化 第 一 防控技术体系;研发蛋白绿色高效制取、生物酶法定向修饰、精 程 ) 准重组增效等花生蛋白食品化加工关键技术,开发功能性花生蛋 新 工 白/肽、花生乳等高值化新产品并进行产业化示范。 技 创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突破智能温控烘烤调质、低温柔性压 大 科 榨、油脂物理生物精制、生物酶法定向修饰等关键核心技术 6-8 ( 重 项;研制智能温控烘烤调质机、物理场稳态预处理装置等高效智 计 划 能化装备不少于 2 台(套) ;开发高油酸花生油、功能性蛋白/肽、 研 发 花生乳等高值化新产品 3-7 种;资源食品化利用率提高 15%以上, 点 花生油中油酸含量高于 75%、角鲨烯、生育酚等功能性油脂伴随 省 重 物保留率达 90%以上,毒素控制在国标限量水平。 山 东 (二)绩效评价指标:建设年产 10 万吨高品质高油酸花生 20 23 年 油示范生产线 1 条,实现加工能耗降低 10%以上;申请国家专利 5-10 项。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 所、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200 万元 — 139 —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7 级(环境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建立高油酸花生油柔性加工产业化示 指 南 范线 1 条,高油酸花生油产品中功能性油脂伴随物保留率达 90% 以上。 程 ) 课题 3:畜禽肉加工与品控技术研发 第 一 批 项 目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新 工 研究内容:针对山东省畜禽肉特征品质不清、特色不明,及 技 创 加工、仓储、物流过程品质劣变重、损耗大、能耗高、智能化程 度低、监控不精准等突出问题,挖掘山东不同畜禽品种的资源禀 大 科 赋与肉质特色,开展畜禽肉时空多维品质数字化表征与评定技术 ( 重 研究,开发智能评定系统,研建畜禽肉品质指纹数据库;研发肉 计 划 类食味、营养、加工、道地等多维品质同步数字识别技术,开发 研 发 智能化在线检测监测系统与设备;开展新型快速预冷保质、物理 重 点 场辅助冰温/超冰温保鲜、新型活性包装等精准保鲜减损技术研 省 究,研建畜禽肉柔性组合保质保鲜技术体系;研发肉类产品、环 山 东 境因子多元信息自主感知系统,研发畜禽肉智能分切、数字仓储 20 23 年 物流技术与设备,开发与中式消费方式相匹配的鲁式菜肴工业化 加工专用的高值高质畜禽肉产品并进行产业化示范。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发畜禽肉品质数字识别与智能物流 关键技术 8-10 项,研发新装备不低于 3 种、研发新材料不低于 3 种,开发新产品 20 种以上,研建畜禽肉品质数据库,畜禽肉冷 — 140 — 链物流过程在线检测覆盖率 70%以上,在线检测准确率 90%以 上;新建数字化加工示范线 5 条以上,设备数字化率 60%以上, 授权发明专利 3 项以上。 (二)绩效评价指标:项目完成后,示范企业加工效率提高 指 南 50%以上,节省人工 40%以上,产品合格率≥98%,畜禽肉物流 批 项 目 全程损耗降至 3%以下,产品增值 30%以上,培养科技骨干 20 第 一 名以上。 程 )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 新 工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 所、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 技 创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大 科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 重 于 10 级(销售级)。 计 划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研发新装备不低于 3 种、研发新材料不 研 发 低于 3 种,新建示范线 5 条以上,设备数字化率 60%以上,开发 重 点 畜禽肉类新产品 20 种以上。 山 东 省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20 23 年 课题 4:果蔬质量安全管控技术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山东主要果蔬(苹果、草莓、芹菜、豇豆等) 质量安全快速管控技术可检测危害因子少、通量性差、智能化弱、 数字化不足的瓶颈问题,重点解决危害因子特异性识别元件筛选 效率低、种类少、制备成本高的技术难点,研究识别元件结构信 息及构效关系,研发识别元件高效筛选与制备技术,研制高通量 — 141 — 纳米材料标记探针,开发高通量纸基横向免疫层析微阵列芯片技 术,创制高通量检测结果识别与收集仪器装备,开发物联网-地 理信息(GIS)数据智能融合技术,构筑高通量、数字化、智能 指 南 化快速管控技术平台;开展快速管控技术平台与果蔬质量安全大 数据及全产业链风险溯源技术适配性研究,构建主要果蔬集成化、 批 项 目 可信追溯全程质量智能管控系统,并开展规模化应用示范。 第 一 考核指标: 程 ) (一)项目验收指标:新开发典型危害因子传统抗体类识别 新 工 元件 40-50 种、基因工程抗体类识别元件 10-15 种、核酸适配体 类识别元件 5-10 种,开发高通量纳米材料标记探针 2-3 类,建 技 创 立高通量纸基横向免疫层析微阵列芯片快检产品 2-3 套,单个芯 大 科 片检测通量性≥16,对典型果蔬样本的灵敏度≥99%,特异性≥ ( 重 90%,假阴性率≤1%,假阳性率≤10%;研发高通量检测结果识 计 划 别与收集仪器装备 1-2 套,单通道识别通量性≥16;开发物联网 研 发 -地理信息(GIS)数据智能融合系统 1 套;建立山东主要果蔬质 点 量安全数据库 2-3 个,建立集成化、可信追溯全程质量智能管控 省 重 系统 1 套,并面向 5-8 种山东特色果蔬品类开展规模应用示范; 山 东 授权国家(际)专利≥6 项。 20 23 年 (二)绩效评价指标:构建山东主要果蔬质量安全危害因子 快速检测技术体系,代表性危害因子的检测时间缩短 50%以上、 综合成本降低 60%以上;制定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1-2 项;制定 技术规程或产品标准 10-15 项;技术成果推广到企业、商超、合 作社等相关单位 10-15 家。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 — 142 —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 所、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指 南 于 10 级(销售级)。 批 项 目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交付新开发识别元件 50-60 种;微阵 第 一 列芯片 2-3 套,单个芯片检测通量性≥16;高通量检测结果识别 程 ) 与收集仪器装备 1-2 套,单通道识别通量性≥16;物联网-地理 新 工 信息(GIS)数据智能融合系统 1 套;山东主要果蔬质量安全数 据库 2-3 个;全程质量智能管控系统 1 套;应用示范结果评估报 技 创 告 5-8 份。 划 计 项目四:食品制造 ( 重 大 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研 发 课题 1:高品质细胞培养鱼肉创制 重 点 研究内容:针对高品质细胞培养鱼肉创制中干细胞、无血清 省 培养基、3D 细胞培养支架、食品化等方面存在的关键技术瓶颈, 山 东 构建海水鱼肌肉卫星细胞和脂肪干细胞细胞系,开发适于海水鱼 20 23 年 肌肉卫星细胞和脂肪干细胞细胞系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基础培养 基;创制定制化海水鱼肌肉卫星细胞和脂肪干细胞增殖、干性维 持和快速分化用无血清培养基;构建可食用 3D 细胞培养支架, 研发支架定向裂解和规模化培养细胞无损收集体系;创新基于食 品风味与质构特征的细胞培养鱼肉食品化技术;基于生物反应器 构建细胞体系化增殖放大工艺,结合 3D 打印技术,创新集成规 — 143 — 模化生产工艺,创制高品质细胞培养鱼肉,并形成规模化制备系 统。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开发三文鱼、石斑鱼与大黄鱼肌肉卫 指 南 星细胞和脂肪干细胞细胞系,基础增殖和分化培养基 4 种;研制 批 项 目 筛选肌肉卫星细胞和脂肪干细胞细胞系增殖、干性维持和分化用 第 一 无血清培养基各 2 种;创制高性能 3D 细胞培养支架 6 种;开发 程 ) 食品化技术 3 个,可食用模拟天然海水鱼鱼肉特征的细胞培养鱼 新 工 肉 3 种,具备类似天然鱼肉纹理结构,硬度>8.5N,咀嚼性 5-15g, 蛋白质含量 10-25%,脂肪含量 0.5-22%,模拟肌肉肌原纤维长度 技 创 100-200nm,形成技术标准或规程 3 项以上,建立高品质细胞培 大 科 养鱼肉规模化制备系统 1 套;申请发明专利 10-15 项。 ( 重 (二)绩效评价指标:完成 10 升级生物反应器培养海水鱼 计 划 干细胞,单批次获得细胞培养海水鱼肉 10 克级。 研 发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应为山东省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 重 点 高等学校、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所、高 省 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 山 东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500 万元 20 23 年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4 级(功能级),完成后不低 于 9 级(系统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形成海水鱼肌肉卫星细胞和脂肪干细 胞细胞系规模化培养方法 1 种;创新适宜于细胞系规模化快速增 殖的无血清培养基配方 1 种;开发可食用大体积具备天然鱼肉纹 理的高品质细胞培养海水鱼肉 3 种;建设高品质细胞培养鱼肉规 — 144 — 模化制备系统 1 套。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指 南 课题 2:乳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乳品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设备和关键控制 批 项 目 系统国产化率低问题,开展乳品蛋白酶、脂肪酶底物-信号-酶活 第 一 非靶向分析研究,开发多靶标实时、自动判读技术以及消减控制 程 ) 调控规程,研制基于生物传感器的原料乳生物酶智能检测装备; 新 工 研究乳品微生物核酸自动采集、靶向富集技术,开发多场景多靶 技 创 标实时快速检测控制器及检测规程,研制智能采样机器人及免疫 核酸双靶标微生物自动化检测装备;研究挥发性风味物质演化规 大 科 律,开发基于 GC-IMS 技术的乳品风味多组分高通量检测技术, ( 重 研制痕量挥发性风味智能检测装备;研究乳品热加工副产物乳蛋 计 划 白复合体模型、特性与形成机制,开发消减控制技术,优化升级 研 发 现有乳品热加工技术和装备;开发包材智能拉运、辅料集成控制、 重 点 垫片自动输送、立体式集成入库等全链条智能升级技术和装备。 省 实现乳品智能加工关键技术和装备国产化,并进行示范应用。 山 东 考核指标: 20 23 年 (一)项目验收指标:突破乳品生物酶、微生物、风味、热 加工品质优化关键技术 6-7 项,研制标准化、智能化乳品品质优 化装备 5 种、试剂盒 2 套,乳品蛋白酶、脂肪酶响应<1U/mL、 时间<20min,4 种乳品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荧光假单胞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蜡样芽孢杆菌)检出限≤102CFU/mL、 时间<30min,乳品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400 种、响应<10ppb、 — 145 — 时间<30min,乳品热加工副产物积累量降低 50%以上。乳品品 质检测装备国产化率达到 95%以上;乳品智能制造生产线国产化 率达到 85%以上,其中关键环节设备达到 90%。 (二)绩效评价指标:覆盖液态乳、发酵乳、冰淇淋 3 大类 指 南 产品,乳品智能化生产车间规模达到 30 万吨/年,包材智能拉运、 批 项 目 辅料集成控制、垫片自动包装、立体式集成入库生产关键环节实 第 一 现设备国产化率达到 90%以上,作业效率提高 4 倍以上;示范验 程 ) 证 100 万吨。 新 工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 技 创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 所、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 大 科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 重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计 划 于 10 级(销售级)。 研 发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 100 万吨液态乳、发酵乳、冰淇 点 淋三大类产品示范证明;乳品品质智能化技术标准、技术规程 省 重 6-7 项;微生物高通量实时筛查试剂盒 2 套;乳品品质智能化装 山 东 备及机器人 5 种,乳品热加工优化升级装备 1 套;包材和辅料、 20 23 年 垫片包装、入库环节关键设备,国产化率 90%以上。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课题 3:预制菜营养风味品质提升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预制菜加工、贮运、复热过程中存在的风味 失真、营养损失等品质劣变问题,产业链中有害物控制、溯源、 — 146 — 预警等质量保障技术体系不完善问题,研究非热杀菌、超低温冷 冻、快速冷却等新技术对预制菜风味因子的影响,研发预制菜“锁 鲜保味”品质提升技术;研究多元加热方式对蛋白质、脂肪等营 指 南 养成分含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解析食品组分-加工条件-品质 变化的相互作用机制,研发预制菜营养品质保持技术;研究外源 批 项 目 化学性危害物、加工伴生危害物、包装材料中的加工助剂等品质 第 一 危害因子在预制菜加工、贮藏过程中的迁移、转化机制及控制技 程 ) 术,研发抗菌保鲜包装材料,延长产品货架期;研发基于仿生抗 新 工 体、光致发光增强双模光子晶体等高灵敏快速检测技术及自动化 技 创 检测装置,研究不同加工条件下典型食源性致病菌的生长增殖、 生物膜形成规律,构建预制菜全产业链安全监测与质量保障技术 大 科 体系。 ( 重 考核指标: 计 划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发预制菜营养品质保持技术 3-4 项, 研 发 建立预制菜“锁鲜保味”品质提升技术 3-4 项;研发预制菜抗菌保 点 鲜包装材料 2-3 种;研发农兽药残留等化学危害物精准快速检测 省 重 技术 10-15 种、快速自动化检测装置 3-5 套;分离鉴定预制菜产 山 东 品中的重要致病菌 30-50 株,建立食源性致病菌数据库;建立数 20 23 年 字化全产业链安全追溯体系 1 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5-20 件, 其中国际专利 3-5 件。 (二)绩效评价指标:畜禽类预制菜品质提升与全产业链安 全控制技术体系,至少在 2-3 家预制菜企业实现应用;培训技术 人员 500-1000 人,技术成果示范推广企业 10-15 家。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 — 147 —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 所、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指 南 于 10 级(销售级)。 批 项 目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交专利授权证明或专利进入实质性 第 一 审查阶段证明 15-20 件,其中国际专利 3-5 件;论文 15-20 篇; 程 ) 预制菜抗菌保鲜包装材料 2-3 种,致病菌数据库 1 个,自动化检 新 工 测装置 3-5 套,数字化全产业链安全追溯体系 1 套。 技 创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大 科 课题 4:淀粉基可溶性膳食纤维制备 ( 重 研究内容:针对淀粉基可溶性膳食纤维产业存在的制备效率 计 划 不高、健康功效不明确、高值化产品创制不足等问题,开展带式 研 发 高温可控聚合、物理-复合酶耦联改性等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 重 点 破模拟移动床色谱多元分离、多级膜同步纯化等关键技术,建立 省 高品质抗性糊精、低聚异麦芽糖、聚葡萄糖等可溶性膳食纤维绿 山 东 色高效可控制备技术体系;采用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评价手段, 20 23 年 探明可溶性膳食纤维对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炎性肠病等慢病 的健康功效及作用机制,开发不同病期患者专用的膳食纤维补充 剂、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制定相关标准,并进 行产业化示范。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建立淀粉基可溶性膳食纤维高效制备、 — 148 — 精制纯化技术 3-4 项,开发高品质膳食纤维产品 3-4 种,其中, 抗性糊精得率≥75%,膳食纤维含量≥99%;低聚异麦芽糖得率 ≥75%,含量≥96%;聚葡萄糖含量≥97%,其中分子量 3000-5000 Da 的聚葡萄糖占比≥60%。开展可溶性膳食纤维功效评价 3-5 指 南 项,开发慢病人群专用功能食品、特殊膳食食品 6-8 种,生理功 批 项 目 效提高 20%以上;建立团体标准等相关标准 3-5 项,申请国家发 第 一 明专利 4-6 件。 程 ) (二)绩效评价指标:建设可溶性膳食纤维和高值化产品示 新 工 范生产线 2-3 条;预期经济效益累计 6 亿元以上,利润累计 1.5 技 创 亿元以上,税收累计 5000 万元以上,新增就业 120 人以上。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 大 科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 ( 重 所、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 计 划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研 发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重 点 于 10 级(销售级)。 省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建设可溶性膳食纤维和高值化产品示 山 东 范生产线 2-3 条,开发新产品 6-8 种。 20 23 年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课题 5:酶法合成功能性营养品 研究内容:针对果糖转化生成功能性营养品 D-阿洛酮糖、 D-塔格糖的关键酶催化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解析酶与底物 结合模式和互作机制,组建集成模拟分析、亲和性改造、催化凹 — 149 — 槽理性重构、超高通量筛选以及创新非人工干预迭代定向进化等 多重技术的高效精准糖酶分子改造平台,筛选底物亲和力、催化 效率和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的突变体,实现糖酶催化性能的优化提 升;针对产酶工程菌生长和产酶过程的复杂性、高度非线性、时 指 南 变性、多变量耦合等特征,在食品级枯草芽孢杆菌 CRISPR/Cas9 批 项 目 表达系统基础上,通过表达元件优化、协调转录与翻译,建立高 第 一 效胞外表达体系,有机整合工程菌的微观细胞生理代谢调节和宏 程 ) 观放大发酵环境控制,阐明定向有序及定量可控的酶转化机理, 新 工 构建高效酶转化体系;针对转化产品各组分间分子结构高度相似 技 创 难以分离及产品收率低的问题,开展精准多组分色谱分离技术研 究,同时耦联先进的膜分离技术、真空煮晶耦合程序控温结晶技 大 科 术,实现 D-阿洛酮糖等产品的高品质精制纯化,建立功能性营 ( 重 养品合成工艺应用示范;开展功能性营养品产品应用研究,延伸 计 划 功能糖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研 发 考核指标: 重 点 (一)项目验收指标:构建 D-阿洛酮糖高效生产菌株,酶 省 活力≥2500U/ml,酶转化率≥35%,D-阿洛酮糖产品结晶收率 山 东 45-50%,产品纯度≥99%;构建 D-塔格糖高效生产菌株,酶活 20 23 年 力≥10000U/L、酶转化率≥30%,D-塔格糖产品结晶收率≥50%, 产品纯度≥99%;开发功能性营养品产品应用方案 3-5 项;申请 国家发明专利 4-6 项。 (二)绩效评价指标:建设/改造年产万吨级 D-阿洛酮糖生 产线 1 条,累计新增销售收入 1 亿元,新增利税 1500 万元,出 口创汇 1200 万美元,新增就业 50 人以上。 — 150 —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 所、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指 南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6 级(正样级),完成后不低 批 项 目 于 10 级(销售级)。 第 一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建立高效酶法制备 D-阿洛酮糖及 D- 程 ) 塔格糖工艺技术体系,开发功能性营养品产品应用方案 3-5 项。 新 工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4-6 项,发表论文 3-5 篇。 技 创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大 科 项目五:农机装备 ( 重 课题 1:设施种植专用机械装备研发 计 划 研究内容:针对我省设施种植专用农机装备短缺、人工用量 研 发 大、劳动强度高、内燃动力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展设施种植关键 重 点 生产环节专用农机装备研究,研制多功能作业底盘及配套农机具 省 (旋耕起垄、施肥、覆膜铺管、对靶喷雾)、蔬菜高速定植全自 山 东 动移栽机、叶类蔬菜低损有序收获机、茄果类蔬菜采摘机等电动 20 23 年 作业装备;研究交/直流电双动力驱动、多功能复式一体化作业、 高速定植与缺苗智能补偿、叶类蔬菜有序收获与茄果类蔬菜选择 性收获等技术,提高设施种植机械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突 破设施种植专用机械装备特殊生产工艺技术,实现关键零部件国 产化。 考核指标: — 151 — (一)项目验收指标:突破设施种植智能作业装备关键技术 8-10 项,研制设施种植专用农机装备 8 种以上;全自动移栽速度 ≥90 株/分钟,钵苗栽植合格率≥98%,漏苗率≤2%;底盘整机 功 率 15-60kW , 导 航 精 度 ±2cm , 360° 原 地 转 向 , 行 驶 速 度 指 南 0-30km/h(可调),可以挂接旋耕起垄、施肥、覆膜铺管、对靶喷 批 项 目 雾等机具;旋耕深度≥12cm、起垄高度可调,对靶喷雾定位准 第 一 确率≥95%、施药量控制精度≤5%FS;叶菜收获采净率≥95%、 程 ) 作业效率≥3 亩/小时,茄果类单果采摘作业耗时≤8s、采摘成功 新 工 率≥90%,运输小车载重质量≥200kg、智能跟随;设计温室多 技 创 机具跟随式供电系统 1 套;开发温室农机装备智能控制系统 1 套。 (二)绩效评价指标:大幅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智能 大 科 化技术水平,生产效率提高 90%以上,亩均降低人工成本 500 ( 重 元以上,节约能耗 70%以上,综合经济效益提高 40%以上;关 计 划 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 90%以上。 研 发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 重 点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 省 所、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 山 东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20 23 年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电动多功能作业底盘 1 台及配套 旋耕起垄、施肥、覆膜铺管、对靶喷雾机具 4 套,电动全自动移 栽机 1 台、智能电动叶菜收获机 1 台、智能电动茄果类蔬菜采摘 机 1 台、智能运输小车 1 台,温室多机具跟随式供电系统 1 套, — 152 — 温室农机装备智能控制系统 1 套。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指 南 课题 2:土壤和肥料全流程柔性检测技术与装备 研究内容:针对土壤和肥料传统检测手段存在的土壤样本前 批 项 目 处理效率低、滴定结果判定精度差、样本分析周期长、自动化/ 第 一 智能化/系统化程度低等问题,按照国家检测标准操作规程,研 程 ) 究滴定终点智能实时影像识别、氯离子含量高通量快速检测、移 新 工 动作业机器人自主柔性作业与协同控制、检测流程快速重构和智 技 创 能混排等关键技术;研制土壤样本快速制备装备、智能自动滴定 装备、氯离子/氮素快速分析装备、智能移动作业机器人和检测 大 科 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开发土壤和肥料智能柔性检测系统并研制快 ( 重 速检测实验室/方舱,实现土壤与肥料氮、磷、钾、氯、有机质、 计 划 pH 等关键指标的智能快速检测,满足实验室分析、市场快速抽 点 重 考核指标: 研 发 检、田间现场检测等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开展应用示范。 省 (一)项目验收指标:突破精准影像滴定控制、氯离子快速 山 东 检测、机械臂-移动底盘协同控制与自主柔性作业、检测流程快 20 23 年 速重构和智能混排等核心技术 4-6 项;研制土壤样本快速制备装 备,实现 10 目一次过筛率≥90%,单个土壤样本制备时间≤5min; 研制智能影像滴定装备、便携式氯离子快速分析装备、氮素快速 分析装备,检测效率提升 20%以上;研制全向自主移动检测作业 机器人,运动速度≥1m/s;实现氮、磷、钾、氯、有机质、pH 等不少于 6 项关键指标的智能快速检测,单批次样品检测平均完 — 153 — 成时间≤45min。制定技术标准 3-5 项;集成建设土壤和肥料智 能快速检测实验室 1-2 家、可移动智能检测方舱 1-2 个。 (二)绩效评价指标:相关装备实现产业化生产,并在 5 指 南 家以上检测机构开展示范应用。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 批 项 目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 第 一 所、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 程 )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新 工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技 创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开发土壤样本快速制备装备、智能自 大 科 动滴定装备、氯离子快速分析装备、土壤全氮元素快速分析装备 ( 重 和移动作业机器人等检测装备 7-10 种,检测信息管理系统 1 套, 计 划 并面向实际作业场景研制智能柔性检测实验室/方舱各 1 个。 重 点 研 发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省 项目六:盐碱地农业 山 东 课题 1:耐盐植物功能组分利用技术研发 20 23 年 研究内容:针对碱蓬、罗布麻、酸枣、野生大豆等黄河三角 洲耐盐植物典型功能组分挖掘利用不足、功能成分不明、量效关 系不清以及深加工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对耐盐植物的多酚、生 物碱、多糖与皂苷、功能脂等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建立耐盐植 物功能组分评价体系和基础数据库;对高功能因子耐盐植物开展 功能学评价,解析耐盐植物典型功能物质的健康功能机理,研究 — 154 — 功能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动力学特点,阐明功能物质对健康影响的 “量-效”关系;构建不同响应场景的多组分稳态化共载体系,实 现活性组分的稳态保持、可控装载、靶向递送与精确控释,建立 指 南 相应增效技术体系;建立高活性功能物质高效绿色生产工艺,开 展相关原料组方复配和协同增效研究,开发机理清晰、质量可控、 批 项 目 安全有效的健康功能食品并进行示范应用。 第 一 考核指标: 程 ) (一)项目验收指标:建立耐盐植物功能因子评价技术 1 新 工 套,功能组分基础数据库 1 个;研发功能组分功能学评价技术与 技 创 装置 3-5 个;构建高活性物质绿色高效提取分离制备技术 3-5 项, 创制稳态化、高生物利用率剂型的降脂、降血压和辅助睡眠等大 大 科 健康产品 4-6 个;建立绿色制造中试线 2-3 条;申请或授权专利、 ( 重 软件著作权 5-8 项,制定标准 2-3 项。 计 划 (二)绩效评价指标:建设高功能组分耐盐植物原料生产基 研 发 地 1000 亩,建设健康功能食品加工示范基地 5000m2,引进高层 重 点 次人才 2-3 人,培养企业技术人才 50 人以上,孵化企业 1-2 家。 省 申报条件:牵头申报单位须为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 山 东 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鼓励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重点科研院 20 23 年 所、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形式共同申报。项目成果须在黄河三角洲 国家农高区落地应用并建立示范基地。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盐碱地特色功能性产品、技术标 — 155 — 准和中试生产线。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指 南 三、推动社会发展 (八)文化创意 第 一 课题 1:黄河流域智慧文旅关键技术开发 批 项 目 项目一:文化创意 程 ) 研究内容:针对黄河流域存在文旅资源监管难、数字化呈现 新 工 难的问题,开展基于四维实景模型、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文旅技 技 创 术研究。研究基于三维实景地图和多源实时数据的综合分析及预 测技术,研究数字孪生技术、四维实景建模与更新技术、知识图 大 科 谱与 GIS 地理空间信息系统融合算法,构建黄河文化遗产及文旅 ( 重 资源知识图谱,提高文化旅游感受、增强文旅生产效率和文旅产 计 划 业社交化、互动化效果;研究海量游客时空数据的旅游轨迹分析 研 发 与预测算法和基于游客位置预测模型的景区客流、车流感知及应 重 点 急仿真调度技术,研究基于摄像头监控网络的精准区段客流和车 省 流分析与预测算法,建立游客精细化管理与绿色行为引导系统; 山 东 基于超级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研究面向文旅海量数据 20 23 年 的平台级高并发数据接入、质控、存储和动态分析技术,建立海 量文旅数据治理技术和一体化文旅数据分析预警技术与模型;开 发基于 60Pflops 超高性能计算集群的黄河流域文旅产业一体化 智慧管理平台,打通全省文旅产业各环节、全链条数据壁垒,实 现高并发数据接入、实时存储和及时分析预测,研究制定关键技 术标准,构建黄河流域智慧文旅标准体系。 — 156 —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构建黄河流域(山东段)文化遗产及 文旅资源分布图、知识图谱,包含沿黄 9 市文化遗产及文旅资源 不少于 100 个,知识图谱覆盖全省,四维实景文旅知识点不少于 指 南 500 个;建成不少于 1 个黄河流域文化公园(景点)数字孪生场 批 项 目 景,场景累计规模不小于 500 平方公里;搭建形成黄河流域游客 第 一 “实时监控-分时预约-智能推荐”系统,在不少于 3 个代表性黄 程 ) 河流域景区(省外场景不少于 1 个)开展应用示范,在线注册游 新 工 客数量不少于 500 万,在线访问次数不少于 5000 万次;向线下 技 创 文旅景区引流次数不少于 1000 万次;建设基于 60Pflops 超高性 能计算集群的黄河流域文旅产业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申请发明 大 科 专利不少于 6 项,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0 项;形成标准体系 1 套, ( 重 制定或修订地方/团体标准不少于 5 项。 计 划 (二)绩效评价指标:支撑“数字黄河文旅”建设,催生数 研 发 字孪生、数字原生、沉浸式文旅、XR/MR 等黄河文旅新产品、 重 点 新业态,推动数字孪生、沉浸式文旅、XR/MR 等数字赋能黄河 省 流域文旅产业发展,实现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的黄河文旅景 山 东 区核心保护区发展新模式;提升文旅产业多元多维服务水平和优 20 23 年 化景区精细管理能力。 申报条件:由省内独立法人企业牵头申报,牵头企业研发占 比不低于 3%。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 157 —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提供黄河文化(山东段)基因数据库; 黄河流域(山东段)文旅资源数字分布图;黄河(山东段)国家 文化公园(代表性景点)数字孪生场景;黄河流域游客“实时监 指 南 控-分时预约-智能推荐”系统。产业化须落地在山东省内企业。 批 项 目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第 一 (九)生态环保 程 ) 项目一:生态环保装备 新 工 课题 1:污染防控监测用近红外光量子雷达 技 创 研究内容:针对大气环境中颗粒物实时溯源问题,研发 1.55 微米波段高性能红外单光子探测器,攻克近红外背景噪声消除、 大 科 减少后脉冲影响等关键技术,提高采集系统的光学信噪比;研制 ( 重 高效望远镜收发光路模块、高效率的光学收发采集模块、时间同 计 划 步电路和高速采集模块,提升系统获取有效数据的单径向时间分 研 发 辨率,大幅缩短 360 度全周期扫描时间;开发污染源自动判定识 重 点 别算法,结合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城市污染源的高 省 时空分辨率全自动识别;建立多设备联动、数据共享的数据服务 山 东 中心,开发多设备组网联动数据协调处理算法,实现对污染物的 20 23 年 飘逸轨迹、扩散范围等的判定。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光量子雷达系统人眼安全等级达到 1M(人眼安全)级别,系统探测距离不小于 7 千米,在典型值探 测距离(5000 米)下单径向获取有效数据的时间分辨率≤2 秒, 角分辨率≤1.5 度,空间分辨率≤15 米,360 度扫描时间≤8 分 — 158 — 钟,对污染源识别准确率达到 95%以上;近红外探测器的探测效 率≥15%,噪声≤3 千赫兹(由第三监测机构提供);授权发明专 利 2 项以上,获批软件著作权 1 件以上。 指 南 (二)绩效评价指标:项目完成后,实现年产值 2.5 亿元以 上,市场占有率达到 40%。 批 项 目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第 一 企业牵头,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方式 程 ) 共同参与,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新 工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500 万元 技 创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时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大 科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实现光量子雷达系统在 50 余个地市 ( 重 推广应用,并组网运行;建成光量子雷达组网数据共享中心 1 个, 计 划 实现远程客户端实时查看;授权发明专利 2 项以上,获批软件著 研 发 作权 1 件以上。 省 重 点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山 东 课题 2:水处理膜材料和成套装备 20 23 年 研究内容:针对国内现有国产化反渗透膜材料稳定性不足、 成套装置能耗高等问题,开发适用于水处理体系的具有合适孔径 结构的高性能、高稳定性多孔反渗透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研究 反渗透膜的高效清洗方法;开发均匀分布、厚度可控的无缺陷复 合膜一体化成型规模化制备技术;研究适应于反渗透膜特性的膜 组件制备技术,研制低成本、低能耗膜技术集成工艺及成套装置。 — 159 —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研发的反渗透膜材料可适用于海水淡 化、垃圾渗滤液处理等核心领域,研发的膜元件主要原料实现国 指 南 产化、本省化,水通量不小于 2 L/hBar,当氯化钠强度达到 1000 mg/(L·h)时,氯化钠稳定截留率不小于 99.6%,综合截留率高 批 项 目 于 99%,膜孔径在 2.65-6.64 之间可控,膜分离层厚度小于 300 第 一 纳米,膜寿命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低于 5 年,同等条件下清洗周期 程 ) 和生产成本不高于进口膜水平,授权发明专利 3 项以上。 新 工 (二)绩效评价指标。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膜法水 技 创 处理全流程技术链和产业链,实现可年产值 3 亿元。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大 科 企业牵头,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方式 ( 重 共同参与,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计 划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研 发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重 点 于 10 级(销售级)。 省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建成年生产能力 50 万㎡的反渗透膜 山 东 和纳滤膜规模化生产线,分离膜的幅宽≥1 米,规模化制备出工 20 23 年 业规模膜组件 1 万支/年。 研发小型苦咸水用膜撬装装置 1 台(套)。 授权发明专利 3 项以上。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课题 3:稀贵金属二次循环处置技术和成套装置 研究内容:针对稀贵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存在的技术装备 — 160 — 参差不齐、回收率低、流程长、能耗高等问题,研究稀贵金属二 次资源循环利用过程元素赋存状态、嵌布特征与迁移分配规律; 研发原生资源与多源稀贵金属二次资源协同冶炼关键技术与装 指 南 备、稀贵金属二次资源超高温定向捕集技术与装备;研制协同熔 炼炉、超高温炉关键装备与核心零部件;设计稀贵金属选择性吸 批 项 目 附新材料,开展吸附材料中功能单体与目标离子之间作用研究; 第 一 开发基于分子识别技术的稀贵金属选择性吸附材料制备技术;构 程 ) 建废弃贵金属催化剂高效回收与清洁提取技术体系;开展技术装 新 工 备集成及工程示范,实现稀贵金属二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技 创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形成原生资源与多源稀贵金属二次资 大 科 源协同冶炼、超高温稀贵金属捕集等技术 3-5 项,稀有金属回收 ( 重 率>95%,铂族金属捕集率>99%;实现关键设备 100%国产化;掌 计 划 握稀贵金属选择性吸附材料制备技术,开发金、钯、铂、铑 4 种 研 发 金属选择性吸附材料,吸附容量分别≥500mg/g、≥400mg/g、≥ 重 点 200mg/g、≥100mg/g,在不同初始浓度下吸附平衡时间均≤60 省 min,选择性系数>10,体系中综合回收率均≥95%;授权国家发 山 东 明专利 5 项以上,制定技术规范或团体标准 2 项以上。 20 23 年 (二)绩效评价指标:项目完成后,通过技术转化和装备推 广应用实现年产值 3 亿元以上。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企业牵头,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方式 共同参与,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 161 —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时不低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研制高温熔炼炉 1 台,建成吨级原料 指 南 稀贵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工程 1 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5 项以上,制定技术规范或团体标准 2 项以上。 第 一 批 项 目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程 ) 项目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新 工 课题 1:南四湖流域矿井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及装备 技 创 研究内容:针对南四湖流域等重点区域的矿井水水热协同利 用一体化程度低、治理成本高、环境风险高、绿色低碳技术匮乏 大 科 等瓶颈问题,研究高矿化度、高硫酸根、大流量矿井水高效低成 ( 重 本处理技术与装备;研究矿井水资源分级利用模式与异层回灌多 计 划 场模拟技术,建立矿井水多模式梯级协同利用技术与工程示范; 研 发 研究矿井水高效换热、地源、空气源等热能复合技术,构建生产 重 点 矿井和废弃矿井多能互补耦合利用技术体系,建立高矿化度矿井 省 水高效换热及热能梯级利用技术与工程示范;研制矿井水高效热 山 东 转换和除氟等采热与提质专用设备,建立矿井水“盐-水-热”协 20 23 年 同利用工艺流程与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形成矿井水高效利用、低碳水热协同 利用关键技术 5 项以上,矿化度去除率≥80%,硫酸根去除率≥ 80%,相比较离子交换树脂法处理成本降低 30%;开发兆瓦级高 矿化度矿井水高效高可靠换热器及单台设备处理能力 500m³/h/ — 162 — 套的氟化物处理设备,出水氟离子浓度小于 1.0mg/L,运行费用 <1.5 元/m³;建立规模≥5000t/d 的矿井水水热协同利用及全过 程风险防控示范工程 1 处,矿井水利用率≥70%,单井全生命周 指 南 期减排废水 15%-20%,整体环境效益提升 10-15%;授权发明专利 5 项以上。 批 项 目 (二)绩效评价指标:矿井水梯级利用技术方案的实施有望 第 一 实现 40%以上节能率,矿井水单井回灌能力提升 30%,资源化利 程 ) 用效率提高到 70%,矿井水处理成本降低 30%。 新 工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依法注册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 技 创 企业牵头,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可通过产学研的方式共 同参与项目,技术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大 科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 重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时不低 计 划 于 10 级(销售级)。 研 发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研发兆瓦级冷热转换成套设备 5 台套; 重 点 温室气体和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测传感器 5 套,年产新型改性沸石 省 除氟及改性纳滤产品 20 吨。建成高矿化度、高硫酸根、大流量 3 山 东 矿井水高效低成本处理示范工程 3 处,总处理规模不小于 5 万 20 23 年 m /d。建设矿井水水热协同利用全过程风险防控模式示范工程 1 3 处,回用水量不小于 1 万 m /d。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课题 2:黄河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水网构建 研究内容:针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刚性约束 — 163 — 等突出问题,开展基于流域尺度的现代水网的工程布局优化与河 湖复苏技术研究;开发区域尺度的现代水网构建与地下水生态修 复技术,提出构建集补水、排水、排盐于一体的“渠道—暗管— 指 南 竖井—排水沟”系统工程技术与关键装备,解决高碱地区排水管 材不环保以及排水能力低下、降水改碱效果不佳造成的生态环境 批 项 目 问题;针对跨区域、复杂水网水量调度等问题,提出面向适应性 第 一 管理的黄河水权多维分配机制与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路径。构建 程 ) 黄河三角洲水系连网工程示范区、引黄灌区水盐综合调控试验区、 新 工 生态暗管工程示范区、“暗管+泵吸+虹吸”一体化集水排水示范 技 创 区。 考核指标: 大 科 (一)项目验收指标:水系连通工程示范区供水能力提高 ( 重 5%,生态补水能力提高 15%,河湖复苏河段比例提高 20%,地下 计 划 水超采面积减少 90%,黄河水超载率降低 85%。引黄灌区水盐综 研 发 合调控试验区土壤可溶性含盐量不大于 0.5%,处理后排水全盐 重 点 量<2g/L。渠道—暗管—竖井—排水沟”系统工程技术与关键装 省 备体系较现有技术和装备体系成本降低不少于 10%。提出面向适 山 东 应性管理的黄河三角洲水权多维分配方案 1 套。提交政府或部门 20 23 年 关于湿地生态补水和应急抗旱用水不占用引黄指标的建议 1 套。 授权发明专利 5 项以上。 (二)绩效评价指标:项目完成后,渗灌设备实现年产 1000 套的规模,渗灌节水技术实现产业化,年创造经济效益 10 亿元 以上。 申报条件:山东省境内具有独立法人的单位牵头申报,鼓励 — 164 — 产学研联合申报,研发的技术和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1000 万元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指 南 于 10 级(销售级)。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构建 3 处以上不同尺度的水系连网示 批 项 目 范工程,示范面积不小于 1 万亩,建成生态暗管工程示范区和“暗 第 一 管+泵吸+虹吸”一体化集水排水示范区。 新 工 程 )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技 创 (十)地质勘探 项目一:地质勘探 大 科 课题 1:金属深部协同探测技术装备 ( 重 研究内容:针对深部矿产资源探测与勘查高端装备缺乏,影 计 划 响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等问题。重点突破大深度弱物性差异围岩中 研 发 金矿体高分辨定位、厚覆盖强干扰场景下复杂产状斑岩型铜多金 重 点 属矿床三维精细探测、三维建模和三维成矿预测技术。攻克强干 省 扰环境下厚覆盖、大深度、弱差异条件下的成矿信息提取难题, 山 东 形成矿体精细定位技术体系;开展找矿信息挖掘和成矿空间数值 20 23 年 模拟,预测重点找矿区;研发、改造地表钻探设备和孔内钻探工 具,解决超深复杂地层钻进中钻探设备能力不足、钻进效率不高 难题;建立勘查增储示范区,支撑我国金、铜战略储备安全保障。 考核指标: (一)项目验收指标:形成鲁东地区蚀变岩型金矿和斑岩型 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勘查标识体系各 1 套,提交蚀变岩型金 — 165 — 矿、斑岩型铜多金属矿等矿床类型的三维勘查技术体系及矿体定 位技术 2 套,金矿成矿系统向深部延伸标志不小于 5 千米,铜多 金属成矿系统向深部延伸标志不小于 3 千米。大深度、弱物性差 指 南 异围岩中金矿体高分辨定位有效探测深度不小于 3 千米,深部矿 体空间分辨率不小于 200 米。厚覆盖、强干扰场景下复杂产状斑 批 项 目 岩型铜多金属矿床三维精细探测三维极化率不小于 1.5 千米。建 第 一 立基于重磁、电阻率等地球物理和钻孔约束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 程 ) 1 项,形成适用于矿集区/矿田尺度的三维机器学习成矿预测方 新 工 法 1 个。 技 创 (二)绩效评价指标:项目完成后,增储金金属量 100 吨, 其中金矿不少于 50 吨。 大 科 申报条件:由山东省辖区内具有独立法人单位牵头申报,鼓 ( 重 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研发的技术和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产业化。 计 划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研 发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7 级(环境级),完成后不低 重 点 于 10 级(销售级)。 省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实现蚀变岩型金矿和斑岩型铜多金属 山 东 矿床成矿相关技术在我省 5 处以上矿区找矿实践中应用示范;开 20 23 年 发超深孔岩心钻探高压泥浆泵设备 1 台,升级改进的钻机和专用 钻塔成功应用示范不少于 1 孔,在山东推广应用单位不少于 5 家。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166 — (十一)公共安全 项目一:公共安全 课题 1:自主可控智慧公安云原生平台建设 指 南 研究内容:研发以开发运维、微服务化、容器化等云原生服 务为核心的服务框架,实现常用核心云原生服务的国产化替代; 批 项 目 研发针对视频数据的国产 GPU(图形处理器)架构下的推理技术 第 一 和计算框架,实现视频应用的平滑迭代;研究跨域公安大数据治 程 ) 理与模型协同服务框架体系,构建国产化海量数据统一存储与处 新 工 理系统;研究基于自主可控基础设施的公安信息化应用的迁移、 技 创 适配、优化和共性解决方案,实现典型共性应用落地示范;开展 以信创云为基座的警务服务模型算法、多源数据融合、融合通信 大 科 等关键技术攻关,研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保障系统;研究建 ( 重 设以视频图像数据为核心的数据融合标准,为警种应用提供标准 计 划 化数据支撑。 研 发 考核指标: 重 点 (一)项目验收指标:构建 1 套大规模云原生基础设施平台, 省 规模不低于 1000 节点且支持不少于两款国产处理器;研发国产 山 东 云原生架构的数据融合计算平台,支持至少三种计算模式,发布 20 23 年 配套全栈原生国产化软件解决方案;建设基于零信任架构的跨域 大数据治理与数据模型计算协同服务平台,实现山东 16 市公安 业务数据汇聚和不少于 10 类警务数据源接入,发布不少于 1000 个满足公安业务应用的数据模型,并在不少于 5 种典型警务应用 场景进行示范;研发形成 1 套业务公安信息化应用国产化迁移适 配标准,支持不少于 2 种国产化架构的适配;研发 1 套以国产三 — 167 — 维地理信息平台、视频分析平台、智能语音平台、大数据平台等 为应用基础,以视频监控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图像传输系统、 执法终端系统、网络通信系统等为数据支撑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 指 南 指挥保障系统,响应时间(平均值)≤4.0 秒;发布至少 1 项国 产化迁移替代解决方案,面向全省公安系统发布 1 项自主可控云 批 项 目 原生平台建设标准;制定《视频图像数据与大数据融合应用建设 第 一 指南》1 项。 程 ) (二)绩效评价指标。建立 1 套视频图像数据标准、数据治 新 工 理及服务共享管理机制,并在山东省 16 市公安系统推广应用。 技 创 申报条件:由山东省辖区内具有独立法人单位牵头申报,鼓 励产学研联合申报,研发的技术和成果须在山东省内转化并产业 大 科 化。 ( 重 支持强度:省财政资助资金额度不超过 800 万元 研 发 于 10 级(销售级)。 计 划 技术成熟度:当前等级不低于 5 级(初样级),完成后不低 重 点 项目交示件:完成时须发布国产云原生架构的数据融合计算 省 平台和配套全栈原生国产化软件解决方案,并发布 1 套迁移适配 山 东 辅助工具套件,1 个面向行业应用的国产化适配验证平台;发布 20 23 年 1 套面向公安大数据的分布式数据治理与协同服务系统;研发 1 套基于新创云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保障系统;发布山东省视 频图像数据融合标准规范。 张榜范围:面向省内外公开张榜 — 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