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课程标准-核心课程标准-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pdf
急诊医学 临床医学专业 本课程是临床医学的专业拓展课程,是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开设的一 门重要的必修课程。课程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以专业课程的职 业定向性为依据,使学生获得的专科知识和技能满足临床医师职业岗位( 群)发展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 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强化学生临床职业技能的训练,综合开 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理论及实训 教学内容来设计课程思政融入的方式及内容,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训 高素质综合型全科医学人才。 课程根据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能力为本位、以 职业实践为主线,设计遵循学习及认知规律,以临床医师岗位职责要求 和临床医师的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 知识的选取围绕临床急诊医师的工作任务需求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 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需求,并融合了助理执业医师 资格考试的要求,在课程标准、课件、教案制作时将思政元素、专业理 论与能力提升巧妙融合,达到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素质提升融为一体 的技能型课程体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 2 本课程总学时为34,理论课18学时,实训课16学时,建议第三、第 四学期开课。 1.培养严谨、务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主动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 习惯。 2.以患者为中心,生命至上,具有爱心、耐心、细心、同情心、责任心。 3.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观念。 3.养成良好的医患沟通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 4.具备“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 5.注重人文关怀。 1.掌握常用院前院内急救技术、常见急危重症的初步诊治。 2. 熟悉常见中毒、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的诊治和急救处理。 3. 了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急诊医学的发展及研究范畴。 1. 熟练规范地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技术、除颤术、气管插管术、心电监护 技术、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技术等院内、院外常用急救操作技能。 2. 迅速诊断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并实施现场急救。 2 表 1 急诊医学课程学习任务和教学要求 序 号 学习任务 (单元、模块) 知识、技能、素质要求 1.掌握各项急救操作技能的规范操作流程。 2.熟悉各项操作技术的注意事项。 1 绪论 3.了解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各项操作技能的 原理。 4.熟练、规范地操作止血、包扎、固定、搬 运技术,实施院外急救。 5.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和救死扶伤的 理念。 6.理解规范的操作对抢救成功的重要性,增强 学好急救操作技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活动设计 参考学时( 节) ( 理论+ 实践) 理论教学采用案例分 4+4 析、任务驱动、小组讨 论教学方法; 实训教学采用理实一体 、教学做一体化、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 7.实施急救过程中同时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 怀和沟通。 2 心肺脑复苏 1.掌握基本生命支持的主要步骤的内容。 2.掌握复苏药物的使用。 3.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作及与其他急救技能的 配合运用。 4.熟悉延续性生命支持阶段的脑复苏治疗措施 要求。 理论教学采用案例分 析、任务驱动、小组讨 论教学方法; 实训教学采用理实一体 、教学做一体化、线上 5.了解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 线下混合式教学 4+6 6.正确判断心脏骤停,规范实施心肺复苏术。 7.熟练运用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及配合其他急 救技能开展院内心脏骤停抢救。 8.具备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理念,让学生“ 愿救”。 9.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4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 ,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让学生“敢救”。 10.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学习和掌握 规范的操作技能,让学生“会救。 3 急性中毒 1.掌握常见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熟悉常见中毒的现场急救措施。 3.正确判断急性中毒及正确实施急性中毒 的现场急救。 4.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和救死扶伤 的理念。 5.树立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关注 医学发展动态,更新知识体系。 3 理论教学采用案例分 析、任务驱动、小组讨 论教学方法 2 4 环境及理化因 1.掌握中暑、溺水、犬咬伤、毒蛇咬伤的现 素损伤 场急救处理。 2.熟悉临床表现。 理论知识采用案例分 析、任务驱动、小组讨 4 论教学法 3.了解发病机制。 4.对中暑、溺水、犬咬伤、及毒蛇咬伤患 者正确实施现场急救。 5.培养严谨、务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主动 学习、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习惯。 6.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和救死扶伤 的理念。 7.理解规范的操作对抢救成功 的重要性,增强学好急救操作技 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 常用院内急救 1.掌握各项急救操作技能的规范操作流程。 2.熟悉各项操作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 技术 意事项。 3.了解各项操作技能的原理。 教学采用理实一体、 8 教学做一体化、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 4.熟练、规范地运用电除颤术、气管插管术 、心电监护技术、球囊辅助通气技术对患者 实施急救。 5.以患者为中心,生命至上,具有爱心、耐 心、细心、同情心、责任心。 6.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 6 7.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各科常见急症 1.掌握各科急症的诊断及现场急救原则。 2.熟悉各科急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3.了解各科急症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4.正确诊断常见急症及正确实施现场急救措 施。 5.培养细心观察、严谨思考的临床诊疗习惯 。 6.培养缜密的临床思维。 7.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 理论教学采用案例分 4 析、任务驱动、小组 讨论教学方法; 34 合计 3 教材编写紧扣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及本课程标准,以临床急诊工作岗位工作 任务要求为导向进行教材编写。教材以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岗位要求为导向、以 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院前及院内急救基 本技能、心肺脑复苏技术、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治,规范操作常用急救技能, 培养学生“敬佑生命、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树立“时间就是 生命”的急救观念及团队协作观念,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创新进取的精神。 通过校院(企)合作方式共同开发立体化课程资源,在多个在线教学平台 上线应用, 建设线上精品课程、在线公开课程、微课、慕课等信息化教学资 源,提供多媒体课件、操作视频、练习题、授课计划、教案等在教学平台共 享,满足学生泛在式学习需求,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课程资源服务。 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 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任务驱动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拟与综合项目训练教学法和团队学 习法等,根据学习项目的具体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信息化教学手 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独立思 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中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职业素质。 7 1.校内实训基地 急救实训基地包括模拟病房、模拟ICU、急救情景模拟实训室、单项技能实 训室、虚拟现实实训室和室外急救实训场地。常用急救设备有高端智能模拟ICU 患者及系统、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模型、多功能创伤模型、气管插 管模型、虚拟现实实训系统等。 2.校外实训基地 本校与多家三甲医院、二甲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建立长期教 学合作关系,学生可根据教学需要到相关医疗机构开展见习、实习活动。见习 单位及实习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完善,指导教师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及 扎实的教学功底,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生比例 1:2-4,医院设施配备、业务 范围可满足教学需求。 考察知识目标及技能目标,同时将职业道德素养、人文关怀等素质指标 纳入考核指标中。 1.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结合。随堂测试、课后作业、期末考试在线上教 学平台及线上考试系统完成,急救操作技能考核为线下考核。 2.专业水平考核与职业道德素养考核相结合。理论知识考核及操作考核 均将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思政元素纳入考核指标。 7 3.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结合在线教学平台的教学活动数据 与期末考试、操作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4.探索增值性评价。 序号 考核评价项目 成绩比例% 1 期末考试 60 2 操作考核 20 3 作业、随堂测验、实践 10 报告等 4 课堂教学活动参与度、 10 考勤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