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瓦埠镇张冲村村庄规划批前公示稿.pdf
寿县瓦埠镇 张冲村村庄规划 VILLAGE PLANNING OF ZHANGCHONG VILLAGE IN WABU TOWN (2022-2035) (批前公示稿) 寿县瓦埠镇人民政府 目录 一、规划总则 三、规划目标与策略 1.1 规划背景 1.2 规划范围与期限 1.3 规划依据 1.4 规划原则 1.5 规划技术路线 3.1 总体定位 二、现状认知 2.1 区位条件 2.2 国土空间用途现状 2.3 现状基础设施 2.4 现状人居环境 五、重点区域建设指引 5.1 重点区域详细规划 5.2 村庄风貌引导 5.3 新建住房引导 5.4 景观风貌提升 四、国土空间总体布局与 管制 4.1村庄布点规划 4.2 国土空间总体布局 4.3 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4.4 产业发展规划 4.5 道路交通规划 4.6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4.7 公用设施规划 4.8 村庄安全及防灾减灾 六、近期行动与实施保障 6.1 近期实施项目 6.2 规划实施保障 1.1 规划背景 村庄规划的定位和作用 规划定位: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 规划作用: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的法定依据。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详细规划 城镇开发 边界内 城镇开发 边界外 国 家 省 市 县 乡 (镇) 控制性详 细规划 功能单元 规划/乡 村规划 全国 国土 空间 规划 纲要 省级 国土 空间 规划 纲要 市级 国土 空间 总体 规划 县级 国土 空间 总体 规划 乡镇 国土 空间 总体 规划 总体层面: 定结构 定功能 定规则 管控: 定边界 定用途 建图库 审批依据: 审批依据: 定地类 定地类 定形态 定形态 定图则 定图则 战略层面: 定指标 定目录 定原则 主要内容 市 县 级 1.战略目标 4.生态修复 2.空间格局 5.分解落实 3.要素配置 6.政策措施 村庄规划是整合原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 专项规划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已成为现阶段乡村 落实空 间规划 的专项 规划 特定区 域或行 业专项 规划 振兴战略及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下的新任务。 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 横向补充: 专项/专业规划 管控重点 1.落实上位规划指标,统筹、优化和确定三条控 制线 2.分阶段提出目标和任务 4.提出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的约束要求 专项规划 —— 省国土空间规划 专项规划 市国土空间规划 县国土空间规划 3.明确下位规划需要落实的约束性指标、管控边 界和要求 专项规划 (城镇开发边 (城镇开发边 界内) 界外) 详细规划 村庄规划 专项规划 乡镇国土空间规划 —— 1.总体发展战略 乡 镇 级 2.空间布局和土地使用 3.专项统筹 4.村庄规划指引 5.实施保障 确定三条控制线具体边界,形成全域用途管制 蓝图,上图入库,确保落地实施。 1、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利用在空间和时间上做出的总体安排。 2、对具体地块用途和强度做出的实施性安排,法定依据。 3 、 在特定区域/行业,为体现特定功能,对空间利用和保护作出的专门安排 。 1.2 规划范围与期限 1、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瓦埠镇张冲村的村域范围,包 含陆岗、顾岗、新庄、池塘、大王郢、潘坝、 北洋、张冲、温郢、关塘、赵郢、甲道、薛 店、曹郢、油坊、刘大郢、南圩、汤庄、方 郢等自然村组成,国土总面积8.08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 近期:2022-2025年。 远期:2026-2035年。 规划范围 :8.08平方公里 1.3 规划依据 法律法规 序号 名称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03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04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 05 《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 06 《中央农办 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2019]1号) 07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号) 08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做好村庄规划工作的通知》 09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2022版) 10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村庄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皖自然资函〔2020〕55号) 11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自然资办发〔2020〕57号)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年1号文) 13 《安徽省村庄规划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14 其他国家、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相关规划 序号 名称 01 《寿县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年》 02 《寿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2017-2030》 03 《寿县瓦埠镇总体规划(2004-2020》 04 《瓦埠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05 《寿县瓦埠湖岸线保护与综合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0》 1.4 规划原则 1、坚持底线约束,绿色发展 4、坚持村民主体地位 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优先划定不能进行开发建设的空间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范围,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性要求和约束性指标,严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 守生态安全、国土安全、粮食安全和历史文化保护线,集约节 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村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约用地,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促进村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坚持多规合一,全域全要素管控 5、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落实上级国土空间战略和管控,将各类规划融合为统一的 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统 “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实现村庄规划全域覆盖,全要素管控。 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注重 保证村庄规划叠加到国土空间信息平台上,融入全域“一张图”。 协同性、关联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6、坚持因地制宜、上下联动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 合理调整居民点布局,保持具有乡土特色的民居,合理布局并 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科学把握乡 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 突出重点、上下联动。 1.5 规划技术路线 工作内容 技术路线 意见征询 三类基础研究 调研分析 现状情况分析 规划实施评估 底数底图制作 两大发展设计 发展设计 发展目标 发展定位 宣传动员 意见征询 六个规划统筹 村庄规划 空间总体布局 国土空间用途分区及管控 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产业发展引导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七项具体设计 详细设计 特色风貌 道路设计 重要节点 部门协调 专家咨询 公共空间 景观绿化 环境设施 农村住房 成果公示 一套成果体系 审查备案 文本 图件 附件(说明书、调研、会议纪要) 数据库 五级审查备案 村级 乡(镇)级 区(县)级 市级 构建“多规合一”实用性的村庄规划蓝图 省级 成果公告 2.1 区位条件 区域交通 淮南市下辖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 张冲村 36km 东邻长丰县,北与淮南市区、凤台县毗邻,西靠霍邱县 寿县县城 38km 南与六安市、肥西县相连。 淮南市区 58km 合肥市 张冲村位于瓦埠镇东部,与寿县县城相距36km, 与淮南市区相距38km,与合肥市相距58km。 2.2 国土空间用途现状 土地利用现状 三调经基数转换后国土总面积保持不变808.97公 顷。其中农用地603.95公顷,占总用地面积74.66%; 村庄建设用地88.85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0.98%, 陆地水域108.82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13.45%。 规划基期年(2022年) 规划地类 面积(公顷) 占总面积比 例 国土总面积 808.97 100.00% 耕地(01) 559.57 69.17% 园地(02) 0.00 0.00% 林地(03) 34.53 4.27% 草地(04) 0.14 0.02% 乡村道路用地(0601) (村庄范围外的道 路用地 农业设施建设用地 8.13 1.00% 0.57 0.07% —— 城乡建 村庄建设 设用地 用地 居住用地(07) 农村宅基地 (0703) 32.75 4.05%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 地(08) 机关团体用地 (08010 0.28 0.03% 工业用地(1001) 0.30 0.04% 乡村道路用地(0601) (村庄范围内的道 路用地) 1.56 0.19% 村庄范围内(203)的其他用地 53.95 6.67% 小计 88.85 10.98% 1.47 0.18% 0.95 0.12% 河流水面(1701) 4.60 0.57% 坑塘水面(1704) 80.55 9.96% 沟渠(1705) 23.68 2.93% 5.93 0.73% 区域基础设施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12) 公路用地(1202) 其他建设用地 陆地水域(17) 特殊用地(15) 其他土地(除2301外的23) 2.3 现状基础设施 交通现状 省道:S230、S323,位于村庄西侧和南侧,柏油 路面,道路质量较好,路面宽度8-9米左右; 乡道:Y039,东西穿境而过,水泥路面,道路质量 较好; 主要道路:多为水泥路面,路面宽度5-6米; 次要道路:多以水泥路为主,路面宽度3.5米左右。 支路:多以碎石路、水泥路为主,路面宽度1.5-2.0 米左右。 停车场:现状两处停车场,均与广场共建。 省道 乡道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P 停车场 2.3 现状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张冲村现状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各 类公服设施配置已初具规模,但设施种类与覆盖水 平仍需提升。 张冲村现状公服设施包括党群服务中心、村卫 生室、便民超市、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老年活 动室、健身活动广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布在中 心村,基本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 2.3 现状基础设施 公用设施现状 (1)电力:村内电源引自小甸35kV变电所,基本 满足使用要求。电力电信线比较凌乱,以架空为主, 影响村庄整体形象。离建筑较近,甚至缠绕在建筑 上,可能存一定的安全隐患。 (2)电信:电话、网络设施基本到位,通讯电缆 引自瓦埠镇镇区。 (3)给水:自来水供水源接自瓦埠镇镇区水厂。 (4)雨、污水:现状无雨水、污水设施。 (5)环卫:村内仅中心村一处公共厕所,中心村 设有垃圾收集点。 (6)消防:村内村委会配置了消防设施。 2.4 现状人居环境 村庄风貌 村域内自然环境优越,乡土风貌浓厚,,凝聚 了农田、林地、水域等多种自然资源,呈现自然、 简洁的村庄自然环境风貌,构成一幅林水相依、 较好建筑 花田呼应的水、林、田共生的村庄生态格局。 村庄形态 村落肌理明晰,存在沿道路建设村庄的特征。 村庄体量较小,布局松散,中心村集聚程度较高。 自然村住宅排布相对自由分散,房前屋后空地较 多,用地不集约。 建筑风貌 中心村建筑主要以一层建筑为主,有少量二 层建筑。 较差建筑 3.1 总体定位 依托张冲村良好的区位条件和生态资源,创新规划理念,创新编制方法,将张冲村定位为: 项目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寿县境内,临近瓦埠湖, 是集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的 现代化生态农业示范村 以平原田园景观为基底,以生态养生慢生活体验为主题, 以企业带动、村企合作为模式,打 造集种植、养殖、加工、休闲、展示、体验、生活相融的悠然田园。 4.1 村庄布点规划 村庄布点 居民点布点规划 按最新《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2022年版)》将张冲 村行政村确定为集聚提升型。 提升型居民点: 张冲 稳定型居民点: 北洋、潘坝、温郢、陆岗、池塘、新庄、油坊、曹 郢、南圩子、刘大郢、薛店、甲道 收缩型居民点: 大王郢、顾岗、关塘、汤庄、赵郢、方郢 村庄分类表 序号 1 小长岗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村庄名称 张冲 温郢 陆岗 顾岗 新庄 池塘 大王郢 潘坝 北洋 关塘 赵郢 甲道 薛店 曹郢 油坊 刘大郢 南圩 汤庄 方郢 村庄类型 提升型 稳定型 稳定型 收缩型 稳定型 稳定型 收缩型 稳定型 稳定型 收缩型 收缩型 稳定型 稳定型 稳定型 稳定型 稳定型 稳定型 稳定型 收缩型 拆并意向 保留并新建 保留 保留 搬迁撤并 保留 保留 搬迁撤并 保留 保留 搬迁撤并 搬迁撤并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保留 搬迁撤并 4.2国土空间总体布局 土地利用布局 坚持“全域统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集约 节约、保护耕地、空间优化、功能完善”的新 时代村庄规划理念,对村域全要素的“水、林、 田、村”进行系统梳理,在村民意愿调查的基 础上,对村域国土空间格局进行适当优化。 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关系: 优先保障永久基本农田 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合理优化 整理部分现状村庄建设用地 布局集体经营性用地用于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合理布置设施农用地 4.2国土空间总体布局 规划基期年(2022年) 规划目标年(2035年) 变化量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规划地类 占总面积比 占总面积比 面积(公顷) 面积(公顷) 面积(公顷) 例 例 国土总面积 808.97 100.00% 808.97 100.00% 0.00 耕地(01) 559.57 69.17% 587.11 72.57% 27.53 设施建设用地增加,陆地水域、村庄建设用地 林地(03) 34.53 4.27% 47.05 5.82% 12.52 减少,其他建设用地保持不变。 草地(04) 0.14 0.02% 0.47 0.06% 0.33 8.13 1.00% 9.15 1.13% 1.02 0.57 0.07% 3.83 0.47% 3.26 农村宅基地(0703) 32.75 4.05% 27.81 3.44% -4.94 农村社区服务设施用地 (0704) 0.00 0.00% 0.03 0.00% 0.03 机关团体用地(0801) 0.28 0.03% 0.28 0.03% 0.00 0807社会福利用地 0.00 0.00% 0.25 0.03% 0.25 工业用地(1001) 0.30 0.04% 0.48 0.06% 0.18 乡村道路用地(0601) (村庄范围内的道路用地) 1.56 0.19% 1.09 0.14% -0.47 公用设施用地(13) 0.00 0.00% 0.04 0.00% 0.04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14) 0.00 0.00% 0.21 0.03% 0.21 留白用地(16) 0.00 0.00% 0.63 0.08% 0.63 村庄范围内(203)的其他用地 53.95 6.67% 0.00 0.00% -53.95 小计 88.85 10.98% 30.82 3.81% -58.04 1.47 0.18% 16.09 1.99% 14.62 0.95 0.12% 0.95 0.12% 0.00 河流水面(1701) 4.60 0.57% 4.62 0.57% 0.02 坑塘水面(1704) 80.55 9.96% 78.05 9.65% -2.50 沟渠(1705) 23.68 2.93% 24.91 3.08% 1.23 5.93 0.73% 5.93 0.73% 0.00 耕地、林地、草地、区域基础设施用地、农业 乡村道路用地(0601) (村庄范围外的道路用地) 耕地增加 农业设施建设用地 —— 至2035年,规划范围内耕地面积由559.57 居住用地(07) 公顷调整为587.11公顷,增加27.53公顷。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08) 村庄建设用地减少 至2035年, 规划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面 村庄建设用地 积由88.85公顷调整为30.52公顷,减少58.04公 顷。 陆地水域减少 至2035年,规划范围内陆地水域面积由 区域基础设施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排水用地(1302) 交通运输用地(12) 特殊用地(15) 108.82公顷调整至107.58公顷,减少1.25公 顷。 公路用地(1202) 陆地水域(17) 其他土地(除2301外的23) 4.3 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农用地整理 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区主要位于村域东部和中 部现状耕地基础较好的区域,建设规模约175.11公 顷。 建设内容 田网—土地平整工程:包含田面平整、田型调整; 田块集中、田块规范成型。 路网—田间道路工程:完善农村机耕道路网络及 其配套设施等,构建便捷高效的田间道路体系,满足 农业物流运输、机械化作业和其他农业生产活动与村 民生活需要。 渠网—灌溉与排水工程:沿农田边缘结合道路布 设、结合地形,避免深挖、高填,不切割现有耕地。 使用半自然、透水性材质进行沟渠边坡、渠底的铺装, 适当增加硬质沟渠。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 4.3 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建设用地整理 依据张冲村发展需要,尊重村民意愿,对部分 零星建设用地进行整治与修复。整理建设用地12.05 公顷。其中: 农村宅基地复垦为耕地10.95公顷 农村宅基地调整为农业设施建设用地0.14公顷 复垦农村宅基地 村庄内部道路用地调整为公路用地0.96公顷 复垦农村宅基地 4.3 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 加强生态修复:林、水(坑塘、沟渠)修复 水系整治修复 对现状坑塘、沟渠进行清淤,改善水质状况,对塘 圩、沟坝方式进行改善,采取自然石砌等方式,修复其 生态环境,修复总面积为107.58公顷。 林地整治提升 大井水库泄水河 沟渠整治修复 林地整治修复 对现状林地布局进行适当微调,促进林地更加集 坑塘整治修复 中连片,逐步分批次对杨树林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树 种进行更替,保持林地合理郁闭度,加强林业管护, 修复总面积为47.05公顷。 坑塘清淤 河流景观修复 沟渠清淤 林地整治提升 4.4 产业发展规划 肆 规划编制 发展构思 培育“一村一品” 依托村庄特色种植培育特色张冲村 现代化水平不高 区位条件良好 优 势 所 在 存 在 问 题 自身农业条件较好 瓦埠湖旅游发展联动 产业发展较分散 没有技术支持 推进构建精品农业示范村 依托现有农业的规模化发展,引进技术培育特色,构建现代精品农业示范村 具备三产融合基础 缺少其他类产业 内生动力 发 展 策 略 吸纳劳动力 增加农民受益 激发村庄活力 逐步扩展乡村休闲旅游服务业 依托村庄优质平原农田、田园风貌+村庄肌理+农耕文化 培育“一村一品” 逐步扩展乡村休闲旅游服务业 主导产业——现代农业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定规模,合理开发 辅助产业——农旅融合 发展体验观光旅游 4.4 产业发展规划 肆 规划编制 整体定位 稻香农家游,瓜果田间乐 结合张冲村基础种植产业水稻、油菜和小麦,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及乡村旅游观光;以张冲村田园地貌与道路的分布为特点,依托水稻、 油菜、小麦为载体,打造张冲村特色种植——发展农乐、农学、农养、农作等多种农业体验旅游方式。 未来张冲村在做优一产的同时,发展二、三产业,包括农产品粗加工,蔬菜瓜果的采摘体验、旅游开发等融为一体,实现农业现代化,引 入多种养殖业,形成村庄的特色,打造乡村游乐、种植、养殖三者融合的多种特色化产业。 4.4 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链条完整化 产业规划 ——从单一产品加工模式转向多元高效的复合产业体系 横向拓展:从单一的种植业横向拓展,发展现代农业。 红色文化 休闲垂钓 纵向延伸:发展第二、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乡村 旅游 休闲农庄 瓜果采摘 农事体验 互联网展销 纵 向 延 伸 精品水稻 生态油菜 有机小麦 土鸡 农副 产品 横向拓展 优品研发 横向拓展 牛 猪 4.4 产业发展规划 肆 规划编制 产业规划 第一产业遵循生态经济化 依托田园基地,打造兼具生产价值与景观价值的农业基础层。 “基础种植+特色养殖、种植”多元化种植模式,创造循环经济效益。 第二产业实现经济生态化 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联动,带动农产品深加工。 打造小微产业,将水稻、油菜、小麦、蔬果等农产品以生产作坊的形式进行 初步加工,延伸第一产业。 第三产业升级、塑造品牌竞争力 深度挖掘地域、农业资源、带动丰富的本地元素向产品转化,为生态观光、旅 游发展提供持久的驱动力。 4.4 产业发展规划 肆 规划编制 产业布局 购物 民俗 农业 生产性农业 传统农作物种植 百亩林 千亩田 万亩粮 田园观光区 稻田景观 油菜种植 蔬果采摘 农产品粗加工 加工作坊 包装仓储 交通物流 农旅 创意农产品集市 创作工坊 DIY农事体验 农家住宿体验 民宿体验 农田写生体验 近郊人家 休闲垂钓… 农庄 农文 共享农庄 农耕文化养生 一房一院一地 农房共享租赁 农地共享租赁 农产品展销馆 农耕文化体验 养生康养 精品坊街 自然农田游乐 美食娱乐 购物休闲 民俗体验 自然乐园 稻田体验 农业公园 慢道花海 农庄 农家乐 农耕 展示 农文 游乐 观光 种植 农业 服务 加工 农旅 体验 4.5 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交通:区域统筹、打造外联内畅交通体系 落实区域交通 落实淮桐高速线型。 提升村庄主干路 规划优化调整主干道线型,拓宽村庄主干 路 , 提 升 建 设 品 质 , 路 面 宽 度 5-7 米 , 采 用 沥 青路面,按浏览观光道路打造,满足乡村和现 代化农业发展需要。 完善村庄次干路 规划对村庄次干道进行美化绿化提升,红 线宽度5米,采用沥青路面。 公共交通站点 规划新增公交站1座,位于张冲中心村。 完善停车设施 保留原两处停车场,新建1处停车场(与 广场共建),位于油坊自然村。 图例 国道 省道 乡道 村庄主要道路 村庄次要道路 公交站点 P 停车场 4.5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镇级统筹公共服务设施 张冲村紧邻上奠街道,公共服务设施如教育设施、 医疗卫生设施等与上奠村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村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名称 数量 规模 备注 党群服务中心 1 位于中心村 现状保留 卫生室 1 位于中心村 现状保留 文化活动室 1 位于中心村 现状保留 图书室 1 位于中心村 现状保留 便民超市 2 位于中心村 现状保留 老年活动室 1 位于中心村 现状保留 健身活动场地 — 各自然村配置 部分新建 公 公共服务中心 卫 卫生室 文 文化活动室 图 图书室 便 便民超市 老 老年活动室 健 健身活动场地 4.6 公用设施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 用水量预测 采 用 人 均 综 合 用 水 量 指 标 法 测 算 ,根据相 关规范,服 务 人 口 计 算 指 标 取 100 升 / 人 . 日 , 规 划 服 务 人 口 为 3482 人 。 经 计 算 , 最 高 日 生 活用水量为348.2m 3 /d。 • 水源 采用集中供水,与瓦埠镇区管网联通 ,接 镇区自来水厂。 • 供水管网 供水管网采用环状,沿主干道路建设主干 管,管径为DN200。 给水管线 4.6 公用设施规划 污水工程规划 • 污水量预测 污 水 量 按 照 用 水 量 的 80% 计 算 。 最 高 日 污 水 量为278.6m 3 /d。 • 污水处理站 规划在张冲中心村设置一处污水处理设施, 其它居民点各设置一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 污水管网 完善各居民点污水管网,污水主管网管径 DN400,次管管径DN300。 雨水工程规划 中心村和自然村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就近 排放至附近水体,雨水管网管径为DN500。 污 污水配套 雨 雨水配套 4.6 公用设施规划 电力工程规划 • 用电量预测 采 用 用 电 负 荷 密 度 法 测 算 ,全 村 最 大 用 电 负荷为3.19MW。 面积 指标 (公顷) (kW/ha) 居住用地 26.73 150 4008.88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 用地 0.28 100 28.00 工业用地 2.59 200 518.00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 0.33 10 3.30 用地类别 合计 用地负荷 4558.18 考虑到负荷同时系数取0.7,预测街坊最高负荷为 3191kW。 • 供电管网 电力管线沿S230和村域主要道路进行架设。 电信工程规划 电信线路 镇区电信管网 接入,沿村庄主要道路进 行架设。 接小甸35kV变电站 村域电力管线 4.6 公用设施规划 环卫工程规划 • 垃圾量预测 采 用 采 用 人 均 垃 圾 量 指 标 法 测 算 ,根 据 规 划 常 住人口为3482人。按照人均生活垃圾0.9千克/人计 算,总垃圾量为3.13吨/天。 • 环卫目标 垃圾分类收集率为100%。 • 收集设施规划 垃圾桶:采用垃圾分类垃圾桶,引导村民进行 垃圾分类处理。 垃圾收集亭:每个居住组团设置一处垃圾收集 亭 ,经镇中转站 中转后, 运至垃 圾处理厂 进行无害 化处理。 公共厕所:每个组团设置一处公共厕所 ,满足 居民和游客需求。 废 物箱: 中心 村 、沿 路 设置间距为25-50米, 主要道路设置间距为80—100米,一般道路设置间 距为200—400米。 厕 公共厕所 垃 垃圾收集点 31 4.7 村庄安全及防灾减灾规划 防洪排涝规划 • 防洪标准 根 据 《 寿 县 瓦 埠 镇 总 体 规 划 ( 2011-2030 年)》,张冲村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 • 治涝标准 暴 雨 重 现 期 为 3-5 年 , 其 中 村 庄 为 5 年 , 农 田 为3年。 • 防洪排涝措施 疏浚沟塘水渠,保持泄洪道路畅通,引导自 然降水顺畅排走。 应急避难设施规划 • 应急指挥中心 在张冲中心村设 立应急处置中心和应急服务 中心。 • 应急疏散场地 结合居民点中的健身活动场地和停车场设置 疏散场地。 • 疏散通道 村域内主要道路作为一级疏散通道 ,选择部 分条件好,便于出行的次要道路作为二级疏散通 道。 一级疏散通道 二级疏散通道 应急指挥中心 5.1 重点区域详细规划 张冲中心村 张冲中心村规划用地面积为12.78公顷。居住 户数共285户,现状保留180户,规划安置105户。 规划新建文化活动广场、污水处理设施、停 车场地等设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经济技术指标表 项目 数据 单位 规划用地总面积 12.78 hm2 居住户数 285 户 居住人口 884 人 户均人口 3.1 人 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88.4 m³/d 最高日污水量 70.7 m³/d 容积率 0.24 —— 建筑密度 18 % 绿地率 30 % 规划户均宅基地占地面积 160 ㎡ 停车位 —— 个 9 8 2 3 4 1 8 5 6 7 11 12 1 卫生室 2 污水处理设施 3 公共厕所 4 健身活动广场 5 公共服务中心 6 光伏 7 仓储 8 规划安置建筑 9 养牛厂 10 养老院 11 新建厂房 5.2 村庄风貌引导 5.2.1 引导思想 本次规划张冲村从总体格局上进行风貌控制。在微观控制层面通过对 场所风貌、建筑风貌和绿化风貌三大层面的控制提出导则式的风貌建设指 引,通过尊重自然,生态优先,营造特色、体现文化,修复和重塑乡村风 貌。 风貌引导框架 人工要素 空 间 形 态 空 间 肌 理 街 巷 空 间 广 场 空 间 道 路 空 间 滨 水 空 间 文 化 空 间 绿 化 植 被 自 然 山 水 景 观 格 局 场所绿化风貌 建筑风貌 场所风貌 村 口 空 间 自然要素 建 筑 单 体 建 筑 群 组 生 产 空 间 绿 化 公 共 空 间 绿 化 房 前 屋 后 绿 化 民 宅 庭 院 绿 化 乡 村 道 路 绿 化 5.2 村庄风貌引导 5.2.2 特定风貌区划定 张冲村地处皖北片区,丰富的农田资源和鲜 明的地形地貌特征构成乡村风貌的自然本底。张 冲村临近瓦埠湖,瓦埠湖是安徽省淮河流域最大 的湖泊,全长60公里,水面最宽6000米,最窄处 只有300米 。基于张冲村特色资源要素分析,规 划总体形成“一区、一带、两核心”的风貌空间 格局。 “一区”:以农田为基底,重点进行农田生态修 复和特色农业种植,打造特色田园景观风貌区。 “一带”:重点提升Y039沿路景观,形成生态景 观带。 “两核心”:通过建设用地减量发展,村庄集聚 建设,形成皖北民居风貌核心、张冲新村风貌核 心。 5.2 村庄风貌引导 5.2.3 引导内容 农田:严守规模底线,优化农田肌理,构建农田林网,鼓 水域:延续格局特色,以线串面,倡导生态驳岸的建设,同 励特色种植。在临近主要道路和乡间游线道路打造特色画 时与景观相结合,打造生态特色景观水岸。 田景观风貌。 道路:构建路网体系,老路存续利用,新路依景而行,种植沿 村庄:整体建筑采取组团布局模式;新建与改建部分保持与村 路成景。老路存续利用,新路线型布置应考虑现状资源关系, 落传统风格协调,建筑以黑瓦白墙为特色;与当地清幽秀丽的 主要道路合理设置观景点;步行景观环线用于展示乡村风貌的 山川景色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淡雅明快的美感;建筑宅前屋后 游线,考虑与水、田、林结合布局的模式。 应绿化环绕,形成具有别致皖北韵味的新村落空间。 5.3 新建住房引导 新建住宅指引 一层平面图 设计说明 一、方案概况 此方案为三人居住宅,卧室分为两层布置,起 居室尺度适宜。二层局部设置远期扩展空间,作为 未来家庭人口增加,以便扩充使用。 二、设计构思 建筑立面风格采用皖北风格以满足农村建筑风 格多样化的要求,设计注重建筑的整体协调和细部 的丰富变化,采用一些细节的风格化的处理使得建 筑更加亲切宜人。 三、设计方案特点 和谐的形体关系,丰富的光影变化,整个村庄 和谐宜人,温暖宜居,为社区住户提供了良好的居 住休闲环境。 四、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五、技术经济指标:建筑面积125平方米 二层平面图 5.3 新建住房引导 新建住宅指引 一层平面图 设计说明 一、方案概况 此方案为五人局住宅,前院朝阳,生产生活 使用属性,建筑居中,体型规整,节约用地;后院朝 北,生活辅助属性。建筑内公共、私密区域分区, 两代分层。 二、设计构思 建筑立面风格采用皖北风格以满足农村建 筑风格多样化的要求,宅基地洁污分区、流线 清晰。前院洁区,后院为污区。临水朝阳,日照 通风条件良好,南向种植落叶,夏季遮阳,冬季透 阳通风;户内组织穿堂风。 三、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四、技术经济指标:建筑面积188平方米。 二层平面图 5.3 新建住房引导 新建住宅指引 一层平面图 设计说明 一、方案概况 此方案为农家乐建筑,建筑分为两层布置,前 后两进房屋。前楼两层均为餐厅,后楼一层为农家 自用,二层为客房,均设有独立的卫生间。 二、设计构思 为集约使用土地,建筑布局采用紧凑的平面布 局,力争节约土地,利用院门和院墙界定出完整的 边界。 三、设计方案特点 建筑设计具有皖北建筑特点,公共空间与私密 空间分隔开来。在满足农家乐的使用的同时,满足 村民私人使用。 四、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五、技术经济指标:建筑面积约228平方米 二层平面图 5.4 景观风貌提升 公共空间风貌整治内容 道路整治 照 明 设 施 设 置 停 车 场 农 村 生 活 垃 圾 治 理 农 村 生 活 污 水 治 理 绿化整治 农 村 厕 所 及 粪 污 治 理 村 旁 绿 化 宅 前 屋 后 绿 化 道 路 绿 化 建筑风貌整治 水 旁 绿 化 ··············· 道 路 两 侧 环 境 整 治 ··············· 道 路 硬 化 农村“三大革命” 统 一 立 面 样 式 墙 面 粉 白 立 面 修 缮 5.4 景观风貌提升 5.4.1 村庄道路提升 道路两侧增加乡土树种,增加 排水设施,打造乔灌草的绿化景观 体系。 增加排水、照明 设施 补值开花地被 原有大乔木保留 补植观光灌木 5.4 景观风貌提升 5.4.1 村庄道路提升 5.4 景观风貌提升 5.4.2 宅旁绿化 带菜田宅边绿化:提升意向为小菜园,面积较大,屋前平均为10m,周边存在较大面积范围内种植绿化。 主要树种:石榴、杏树、 柿子树、枣树、丝瓜、矮牵牛、月季、栀子、紫茉莉等。 宿根草本:凤仙花、矮牵牛等 附属 菜畦 用房 后院 碎石路 花篱:月季、栀子、八仙 农宅 花、天鹅绒紫薇等 开花果树:果桃、杏梅等 麦冬、紫茉莉、黄花菜、 硬质场地 草籽等 行道树 落叶乔木 果树 花乔、花灌木 花篱 宿根草本 草籽、麦冬等 沿路边竹篱笆 6.1 近期实施项目 近期建设项目 公交站点 污水处理设施 大井水库泄水河景观修复 林地整治提升 垃圾处理设施 道路提升改造 农产品粗加工厂房 林地整治提升 高标准农田建设 沟渠景观提升 新建健身广场 建设用地复垦 坑塘整治修复 林地整治提升 坑塘整治修复 本次村庄规划的近期规划期限至2025年。结合村民诉求和发展规划,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共分为五大类型。根据规划内容的迫切程度和建设项目的种类安排实施时序,近 期实施的规定具体年限并进行投资估算,远期(2025年以后)建设项目仅预计建设规模,不做详细的时间和资金安排。 6.1 近期实施项目 近期建设项目 类型 近期建设项目表 项目名称 项目位置 占地规模 投资估算(万元) 建设方式 建设年限 大井水库泄水河景观修复 村庄北部 4.62ha 50 提升改造 2025 沟渠景观提升 全域 25.31ha 180 提升改造 2025 建设用地复垦 全域 11.16ha —— 提升改造 —— 高标准农田建设 村庄东部、中部 175.11ha —— 提质改造 —— 林地整治提升 全域 30.57ha —— 提升改造 —— 坑塘整治修复 全域 80.10ha —— 提升改造 —— 产业发展 农副产品加工厂房 张冲中心村 0.18ha 社会投资 新建 2023 公共服务设施 新建一处健身广场 曹郢自然村 0.24ha 96 新建 2025 污水处理设施 各自然村 —— 50 提升/新建 2024 垃圾处理设施 各自然村 —— 15 新建 2023 公交站点 —— 1处 2 提升改造 2023 道路提升改造 全域 2.60ha 260 提升改造 2025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 市政基础设施 道路交通设施 合计 653 6.2 规划实施保障 1、组织实施保障:管理构架与制度建设 村民 政府 村两委 村投资公司 社会 参与主体 参与规划 配合实施 行政管理、制度保障、配套资金 用地报批 政策支持 传达宣传方针策、实施村庄建设规划 落实项目 协调实施 村集体投融资平台、项目运营管理 土地流转 祖宅盘活 投资企业、乡贤、理事会等 项目投资 公益事业 46 6.2 规划实施保障 2、制度实施保障 加强规划土地利用用途的管制 (1)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责任制 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主要控制指标应纳入国民经济和 健全规划实施管理的各项制度 (1)强化“预留”指标管控制度 规划实施期间预留建设用地机动指标,对各类建设项目用地 社会发展规划,以指导规划范围区域内各项土地利用活动。 申请使用预留指标的,必须对项目类型进行严格审查。 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明确乡镇政府耕地保护和节约 (2)完善“留白”用地用途管制 集约用地责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考核体系,落实目标责任 对本规划中的留白用地实行严格管控,依据规划提高现有建 制。 设用地的利用强度,非必要不启用“留白”用地。引导改善农村 (2)加强村庄规划的土地用途管制实施 人均环境、有利农村生产生活的项目合理使用留白用地。 规划范围内编制的村庄、交通、水利、旅游、生态等相 (3)加强农用地转用管理 关建设活动,应当应当符合村庄规划确定的总体布局和用途 规划范围内的城乡建设、土地开发等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必 分区安排,严格依据规划审查各类规划的用地规模和标准。 须符合村庄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涉及农用地转用的,必须严格 依据村庄规划和年度计划进行审查,取得农用地转用许可。 (4)加强规划实施动态监管 充分运用卫星遥感、电子信息等技术手段开展规划实施情况 的动态监测,充分发挥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公众监督和舆论监 督的作用。 47 6.2 规划实施保障 2、制度实施保障 完善规划实施的利益调节机制 提高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度 (1)建立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 (1)健全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制度 加大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财政转移支付和资金补 提高规划实施公众参与程度,增强规划实施的公开性和透明 贴力度,实行保护责任与资金补贴相挂钩,充分调动村级组 度。在安排具体项目用地和土地整治活动时,应广泛听取公众和 织和农民群众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非农建设占 土地权利人意见,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意识。 用耕地成本,健全耕地保护的经济激励和制约机制。 (2)建立节约集约用地的激励机制 (2)加强规划实施的公众监督 经批准的村庄规划,应当依法公告,接受公众监督。建立规 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机制,奖励超额完成节约集约用 划信息公开制度和可查询制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向社会公开 地目标的用地行为;充分运用价格机制抑制多占、滥占和浪 规划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措施和规划实施进展等信息,充分发挥 费土地现象,提高建设用地的取得、使用、保有成本和违法 社会舆论和广大群众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作用。 用地成本。 (3)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工程 以规范权力公开运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落实政府信息公 开、提升办事效率为重点,通过抓“公开”,抓“制度”、抓 “服务”,积极推行“阳光规划”工程。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