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植物王国的科普困惑.pdf
植物王国的科普困惑 中国科学报社!潘!希 这里号称植物王国$ !王国"位于澜沧江最大支流罗梭江的环绕中#西双 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一江碧水的葫芦岛上$%(*( 年由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亲手创建#*" 多年来#几代人 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园来保护$如今#占地面积 %%"" 公 顷的园区#已建成 个专类植物园园区$有 %!$"" 多种 植物和%'"多种鸟类生长生活在这里$ 这就是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亚洲最大的集 科学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这里的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深受好评$然而#坐拥如 此优良的科普资源#科普工作却困难重重$ 说起科普#没有人觉得不重要$然而#现实却让人还 是备感困惑$ 要赔钱#科普旅游搞还是不搞* !每年'"万元的科普宣传费#只相当于西双版纳机场 旁一块广告牌费用的%-*$ "所以#尽管中科院西双版纳热 带植物园今年已经被授予国家 *5 级旅游景区#但分管园 区科普工作的副主任李庆军的选择只能是不做广告# !因 为我们出不起那么多钱"$ !科学时报"5%版转 5!版 !"%%年%!月!$日 创新年轮!攀登足迹 中国科学院第十二届科星奖获奖作品选 !!" #"元的门票价格在全国所有的 *5 级旅游景区中#已经算很低了#每 年*"万#'" 万人次的入园游客#也仅仅刚踏过了 *5 级标准的 !门槛"# 但这已让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普旅游部的 %"" 多位员工忙得团 团转$ 李庆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从 !""# 年到现在#我们共投入了 % 2% 亿 元对园区进行改造#这其中少部分是中科院&国家发改委和省政府等支持 的$但总的来说#与门票的收入还是不相符$每年大约 &""" 万元左右的门 票收入#仅仅够支付部门运行费和这些员工的工资$投入比产出多得多# 花*元大概能换回&元"$ 科普旅游部部长朱鸿祥说#园区的科普要想走出西双版纳#走出云南# 需要的投入只会更多$!国家对科普的投入非常有限#税收上的减免政策也 " 在今年取消了$ !"%"年#由于在科普上的出色工作#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 陈进荣获 !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其实#这个园区的科普源自陈进的一个点子$早在 %(#( 年#年轻的陈 进就和李庆军聊天说%!我们是不是要搞个导游* 要科普导游#和别的园林 导游不一样$ "说干就干#他们在园区蔡公馆旁的依兰香树前挂起牌子 !科 普导游办公室"$ 随后的几年里#园区有了自己的第一位科普导游&第一个指引标识& 第一块科普讲解牌&第一辆电瓶车..!""% 年 %" 月#园区科普旅游部成 立#分为科普教育&安全保卫&票务&环境卫生&导游等*个组$ !现在有科普导游 %" 人左右#我们对导游的要求#是带一次游客必须 要满两小时#否则即使带出去也基本看不到什么#时间都用在走路上了$" 朱鸿祥说#既然科普导游是特色#就要把它做到最好$ 本着这个想法#园区的电瓶车从最初的 ! 辆一直增加到现在的 )* 辆$ 每年*月!!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陈进都会亲自为第一拨客人进行科普讲 解$旅游黄金周导游不够时#经过培训的研究生也要 !顶上"$现在#游客 对导游的满意程度比较高#认为他们的讲解很有科学内涵$ 为了更广泛地宣传科普知识#且降低成本#一年 ) 期的 1雨林故事2 电子杂志只有科普旅游部的赵金丽一人在做#有限的时间里#她要完成策 划专题&组稿和约稿全部工作$ 文章作品三等奖 !!# !经费一年只有)万#*万元#主要是请专家和研究生写#为了调动他 们的积极性#我们给的稿费比别的地方都高$"赵金丽坦言$ !令人向往的科学殿堂#感谢科学家前辈留给我们丰富的植物资源#作 为后辈更有责任做得更好$"这是深圳大学生命科学院一位同学在游客意见 簿上留下的一 段 话$类 似 的 留 言 还 有 很 多#如 !中 国 的 奇 观#世 界 的 骄 傲"& !以对科学的衷心#将一座荒岛发展到今天能感动人类的植物世界# 对你们所付出的艰辛很是钦佩"$ 正是相当多游客在参观完后的积极反馈#给了西双版纳植物园科普工 作继续做下去的决心和信心$但是赔本买卖终归不是买卖#这样的事情到 底是搞还是不搞呢* 难生存#科普旅游让谁去抓* !应该鼓励科学家来做科普#尤其是科研做得好的科学家$但是#现实 的情况是#他们要么觉得没有时间做科普#要么写出来的东西不像科普# 别人看不懂$而很多学文科的来做科普#科学背景又不行#讲得又不够准 确$"李庆军一直在犯愁$ 相比发达国家#李庆军认为#我国看待科普的观念还没有转变#仍然 认为科普是个 !小儿科"$!现在我国真正的科学家不愿意去做科普#他们 都在花心思发 41C论文#科普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科学上还无定论的东西或 是水平不高的科普作品$" 更让李庆军和园区领导为难的是#科普工作者没有自己的职称序列# 工作业绩无法纳入研究所正常的晋升考核通道#更别提带动科学家做科普 的积极性了$这已阻碍了目前国内科普事业的发展#以及科普专业人才的 培养$ 在一片茂叶葱葱的榕树下#西双版纳植物园协同进化研究组研究员杨 大荣在仔细观察榕树果实里密密麻麻的榕小蜂$ 西双版纳是中国榕树和榕小蜂分布的核心地区$!目前已知(#>的榕树 种类中#一种榕树只让一种榕小蜂传粉#而一种榕小蜂一生也仅给一种榕 树传粉#它们有着严格的一对一关系$"杨大荣向记者解释着自己的研究$ 如此有趣的自然现象#杨大荣十分想 让 更 多 的 人 知 晓#为 此#他 给 创新年轮!攀登足迹 中国科学院第十二届科星奖获奖作品选 !!! 1雨林故事2写了一期专题$ !回报只有一些稿费#如果想要职称晋升#别 说写%""篇科普文章#%"""篇也没有用$ "杨大荣直言#这也是所有科研人 员共同面对的问题$ 作为科普旅游部一员#王西敏与杨大荣的状况截然不同$ 留学归国的王西敏到植物园工作后#担任科普组组长$在短短一年多 的时间里#他已经举办了观鸟节&兰花摄影展&冬令营&夏令营等多个科 普活动$ 经常有中小学生的家长特地打长途电话过来#希望能带自己的孩子参 加活动$其实#每天晚上王西敏都会在植物园散步#哪怕只有一位客人希 望听他讲解#他都会耐心地带游客边游览边科普$ !我今年刚刚正式转成副研究员岗位#但还做专职科普$主要是植物园 对科普重视#让我能享受一个合理的待遇和晋升渠道$ "王西敏说#自己是 幸运的#但科普旅游部目前还有 # 名正在工作的研究生没有编制#需要靠 门票收入来发工资$ 按照目前国家的相关规定#专职的科普工作者没有相适应的职称#更 无法申请国家的科普项目和课题#因为只有科研人员才能去申请$ 朱鸿祥说#有了好的想法#但没有项目支持#专职科普工作者的想法 往往难以实现$!在经费匹配和职称晋升上#国家层面需要思考这个问题# 现在的政策容易打消科普工作者的积极性#更无法吸引新人加入进来$ " !真正从事科普的年轻人出路在哪里*"李庆军也在为他们的未来担忧$ 靠信念#!红旗"还能打多久* 让李庆军感触颇深的是#%((( 年他去美国进修时住在科罗拉多州一位 #"多岁的普通老妇人家中# !她经常和朋友去附近的落基山国家公园#里 面两三百种植物#其中很多花草她都能叫上名字#中国的老百姓一般是不 可能做到的"$ 此外#这位美国老妇人还订阅了多本科普杂志#包括 !" # $ % & # # "()$ * + ' # " ,% 和!" # $ % " $-$./ 等# !每一期都认真地看#跟中国有关的还会推荐给 我看"$李庆军认为#美国普通老百姓的科学素养确实很高#这与社会环境 是分不开的$ 文章作品三等奖 !!$ 因此#即便不赚钱#放着科普资源不向社会开放#只会让西双版纳植 物园更加坐立不安#因为他们把科普看做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为此#李 庆军每每在园区里走过#都会站在游客的角度#去发现和反思需要改进的 地方$ !今年我们申请了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普项目#加起来 )" 万 元$"李庆军说#这也是他们第一次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普项目$ !作为中科院的一个研究单位#不搞科普我们依然可以活下去$如果我 们把门关上#不让游客进来#就不需要那么多维护园林的人#不需要导游 和电瓶车#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支出$但是这与我们的初衷实在是不相符合# 我们真的不想看见游客失望的眼光$ "西双版纳植物园党委书记李宏伟说$ 植物园的 !十二五"规划中毅然写着%做好科普工作#大幅度提高入 园人数#使科学知识传播得更加广泛$ 赔本赚吆喝的事情要坚持下来#只能靠信念来支撑了$信念下的 !红 旗"还能打多久呢* 是不是更多的人#该给他们更多实实在在的帮助#好 让他们坚持下去#乃至发扬光大呢*

【中国科学报】植物王国的科普困惑.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