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J-104城市空间框架多要素数据动态更新项目.pdf
城市空间框架多要素数据动态更新项目 一、工程立项背景、资金来源和建设情况 空间框架数据作为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核心,是现代化 城市建设、城乡规划和城市管理等行业进行空间应用的基础,建立多 元数据联动更新模式,实现动态应需更新,能够有效保障数据的现势 性和可用性。城市空间框架多要素数据动态更新项目经费由烟台市财 政承担,总金额为 836.4 万元。项目 2019 年 1 月启动,历经 2 年, 分三期工程,于 2021 年 3 月完成验收。项目建立了烟台市空间框架 分要素数据的年度动态更新管理机制,实现了框架数据由多年更新向 年度更新、按需更新的转变;完成了烟台市全市域 1.38 万平方公里 框架数据、电子地图、兴趣点数据的更新;完成了烟台市中心城区 770 平方公里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更新和房屋二三维实体生产;采集了涉及 医疗、教育、交通、城市管理等 21 项政务专题数据。 二、整体设计 项目整体工艺流程包括更新机制建设、标准制定、生产软件 研发、变化动态发现、二三维一体化立体采集、数据建库管理、数据 协同共享等。基于“一套数据,多种用途”的数据资源集约利用思路, 结合二三维一体化、无人机倾斜摄影、分布式服务等技术手段进行动 态维护更新。 三、技术特点 1.基于遥感影像自动解译技术、互联网大数据萃取技术以及 业务数据联动推送,动态精准发现城市空间变化。引入深度学习方法 及空时联合预测模型,融合 AI 空间分析算法以及流程工具,实现从 样本数据制作、GPU 模型训练、模型管理、预测分析、精度评价等典 型机器学习过程到地类识别、异常/变化检测、关键属性提取等高新 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变化发现效率。构建地理空间信息语义库,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萃取技术进行检索,对海量的项目开工、市政建设 等涉城市建设类新闻进行搜集分析,即时更新建设动态,实时发现城 市变化区域信息。通过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和竣 工验收等业务审批系统中的业务数据抽取,实时智能分析城市建设工 程动态,提高了城市变化区域识别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按照“共建共治、做强总库、融合共享”的数据资源集约 利用思路,构建基于网格管理的数据下载、数据修测、数据质检、数 据入库更新的技术体系,联合大数据、城管、建设、发改等部门,通 过动态实时集中采集,实现了多个部门间的城市空间多要素汇聚、实 时更新、按需组装和共建共享。 3.制定烟台市地理实体生产、地理实体表达以及地理实体调 用接口规范,建成了无尺度地理实体数据库,实现城市空间要素、地 理实体、专题数据、电子地图联动更新,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底座,赋 能精准化社会治理。 4.采用自主研发信息化测图管理系统软件,通过三维测图模 块,将工作重心由外业转为内业,降低了项目成本,提升了作业效率 和质量。 四、实施过程及质量控制 项目组科学运用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对项目进行了规划过 程、执行过程、监控过程和收尾过程分阶段管理,分别对项目范围、 进度、成本、质量、人力资源、风险、安全保密和协调沟通机制等方 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通过严格执行质量规划、 质量保证以及质量控制环节,按照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和项目技术 设计要求进行生产,不断进行过程改进,加强质量保证,执行“二级 检查、一级验收”制度,有效保证了项目高效、高质量完成验收。 五、运行情况 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立城市空间框架多要素数据成 果共建、共治、共享体系,为其他政府相关部门智慧应用提供空间基 础数据底图。共梳理空间框架数据 26 类 3 万余条,为智慧烟台时空 大数据建设提供了基础时空服务,为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 提供了 21 类专题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