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进口报告2020.pdf
中国服务进口 报告 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2020 年 11 月 目 目 录 录 一、中国进入服务业对外开放新时代 ............................................... 1 (一)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 1 (二)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 3 (三)服务贸易自由便利化步伐加快 ............................................... 4 (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不断深化 ........................................... 4 二、中国开启服务进口发展新篇章 ................................................... 5 (一)中国服务进口规模越来越大 ................................................... 5 (二)中国服务进口质量越来越高 ................................................... 7 (三)中国内向附属机构服务贸易稳定增长 ................................... 9 三、中国服务进口为世界经济作出新贡献 ..................................... 10 (一)促进了全球服务贸易稳定增长 ............................................. 10 (二)推动了全球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 10 (三)增加了全球服务业就业岗位 ................................................. 11 (四)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 12 (五)形成了全球互惠共赢合作平台 ............................................. 12 四、中国与贸易伙伴开创共享新机遇 ............................................. 13 (一)中国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机制 ................................................. 14 (二)中国前十大服务进口国 ......................................................... 14 (三)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进口 ................................. 18 -1- 中国服务进口报告 (四)中国自主要国际和地区组织服务进口 ................................. 18 (五)中国内地自港澳台地区服务进口 ......................................... 22 五、中国服务进口展望 ..................................................................... 23 (一)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将迈向更高水平 ................................. 23 (二)中国将继续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 ..................................... 24 (三)中国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将更加优化 ................. 24 (四)中国与贸易伙伴合作前景将更加广阔 ................................. 25 -2- 一、中国进入服务业对外开放新时代 一、中国进入服务业对外开放新时代 (一)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启了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方位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积 极践行自由贸易理念,全面履行服务贸易领域开放承诺,广泛开 放服务市场。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夯实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基础。2013 年,中国在上海设立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 探索构建相对独立的以扩大服务领域开放为主的服务贸易区域。7 年来,中国自贸试验区扩容至 21 个,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 260 项 制度创新成果。2015 年,中国启动了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 试点,对标国际先进贸易投资规则,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动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5 年间先后实施 3 轮试点方案、403 项试 点任务、35 项开放措施,推广 6 批 25 项试点成果。2020 年,中 国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先行探索,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 体方案》,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培育具有海南特色的合作 竞争新优势,对服务贸易实行以“既准入又准营”为基本特征的 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举措,为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注入新活力。2020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在 2020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 贸易峰会上发表致辞,提出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 合示范区,国务院已批准示范区工作方案。2016—2020 年,中国 先后在天津、上海、海南等 28 个地区,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 点,推动放宽服务贸易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打造服务贸易制度 创新和服务业开放发展的新平台。 1 中国服务进口报告 十九大以来,中国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2020 年,中 国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 (2020 年版)》,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从 2017 年的 63 条减至 33 条。金融领域, 提前取消所有外商投资股比限制,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 围,不再对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单独设限,大幅度扩大外资银 行业务范围,沪深港通每日额度进一步扩大。电信领域,取消国 内多方、存储转发、呼叫中心等增值电信服务外资股比限制,将 上海自贸试验区电信领域开放政策复制推广至其他自贸试验区。 文化娱乐领域,取消电影院建设经营、演出经纪机构须由中方控 股的规定,在自贸试验区将设立文艺表演团体由禁止投资改为中 方控股,把允许外国投资者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 场所的开放举措推广至全国。人力资源领域,取消了外方投资者 出资比例不得低于 25%、中方合资者出资比例不得低于 51%的规 定,取消不得设立外商独资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规定。目前, 还在积极推进探索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热度不减。中国备受世界跨国投资企业 的青睐,持续多年保持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其中服务业成为 外商投资新热点。2019 年,中国服务业吸引外资逆势增长,以人 民币计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 12.5%。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吸收外 资增长 44.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 术服务,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吸收外资分别增长 68.4%、29.4%和 20.6%。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遭受巨大冲击,联 合国贸发会议预测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将下降 30%—40%。中国统 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稳定外商投资预期,实际利用外资率先 企稳。2020 年上半年,中国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 19.2%,其中,信息服务、检验检测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同比分 2 一、中国进入服务业对外开放新时代 别增长 20.9%、8.7%和 35.7%。 (二)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 化,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 环境。2019 年,中国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原则, 颁布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各类市场主 体平等受到法律保护。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 2020》,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跃居第 31 位,比上年提升 15 位, 连续两年被评选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全球 10 个经济体之一。 外资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020 年,中国实施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 确立了新时代外商投资法律制度基本框架。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 期,中国商务部印发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外贸稳外 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出台支持外贸外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等 20 条具体政策措施,一视同仁解决外资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困难。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中国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工作,2019 年出台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中国加 入了几乎所有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与全球许多国家、地区 和国际组织签订了多双边合作协议,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十八 大以来,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口从 2012 年的 177.5 亿美元增至 2019 年的 343.3 亿美元,年均增长 11.2%,高出全球增速 6.2 个 百分点。十九大以来,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口年均增长 12.7%, 高出同期全球增速 6.3 个百分点。欧盟商会发布的《商业信心调 查 2020》报告显示,2/3 的受访者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 的有效性评价为“出色”或“充分”,63%的受访者表示中国仍 3 中国服务进口报告 然是其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 年全 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 14 位。中 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三)服务贸易自由便利化步伐加快 人员往来更加自由。中国不断健全境外专业人才流动机制, 探索与服务贸易发展相适应的灵活就业制度与政策。2017 年,中 国印发《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实施办法》,对被认定的外国人才及 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免费签发 10 年有效、多次入境、每次停留 180 天的签证。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立了外国人在新片区内 工作许可制度和人才签证制度,允许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 建筑、规划、设计等领域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在新片 区内提供服务,其在境外的从业经历可视同境内从业经历。中国 20 余个城市打造了国际人才自由港,开设专门服务窗口,为外籍 人才提供签证、工作许可、永久居留申请等快捷通道。 国际贸易通关更加便利。中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推 出“互联网+海关”、国际展览绿色通道、出入境特殊物品海关 检验检疫改革、诚信船舶通关零待时等便利化机制,逐步将技术 贸易、服务外包、国际会展、国际物流、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查 验等服务贸易相关事项纳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19 年,中 国启动进口“两步申报”通关模式试点,推动“单一窗口”功能 由口岸通关执法向口岸物流、贸易服务全链条拓展。 (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不断深化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是中国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 措。2016 年,中国启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探索创新体制机 4 二、中国开启服务进口发展新篇章 制、扩大服务业开放、培育市场主体、提升便利化水平、优化促 进政策、健全统计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举措,形成了 29 项 制度创新经验。2018 年以来,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进入深化阶 段,形成了 45 项最佳实践案例和经验。 2020 年,中国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全面推进服 务贸易改革、开放、创新,突出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全方 位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 28 个地区,推出 8 项试点任务、122 项具体举措。特别是围绕服务领域审批权下放或 取消、放宽市场准入等,提出 16 项举措;从促进货物、资金、技 术、人员、数据等要素跨境流动方面,提出 38 项便利化举措;在 运输、教育、医疗、金融、专业服务等领域开放方面,重点推出 26 项举措;在推动数字服务、版权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方面, 提出 17 项举措。 二、中国开启服务进口发展新篇章 (一)中国服务进口规模越来越大 2013 年以来,中国服务进口连续 7 年稳居全球第二。中国主 动顺应时代潮流,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在改革与开放 的互动中实现服务进口从小到大的转变。中国服务进口发展可划 分为三个阶段: 快速起步阶段(1982—2000 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服务 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服务进口需求较弱、规模较小。1982 年, 中国服务进口仅 20.2 亿美元。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先后设立 4 个经济特区、14 个沿海开放城市和浦东新区等开放平台,逐渐融 入全球产业链,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服务进口快速起步。2000 5 中国服务进口报告 年,中国服务进口增至 360.3 亿美元,1982—2000 年中国服务进 口年均增长 17.3%,是同期全球服务进口增速的 2.5 倍,占全球服 务进口的比重从 0.4%提高至 2.4%。这一时期,旅行是中国服务进 口的第一大领域,进口从 0.7 亿美元增至 131.1 亿美元,年均增长 34.2%,占中国服务进口的比重从 3.3%提高至 36.4%。 图 2-1:1982—2019 年中国服务进口规模及增速 亿美元 % 6000 140 中国服务进口额 5000 增长率 120 100 4000 80 3000 60 40 2000 20 1000 0 0 -20 数据来源:WTO 高速增长阶段(2001—201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 国服务进口规模迅速扩大,结构逐步优化,排名进入世界前列。 2001—2011 年,中国服务进口从 392.7 亿美元增至 2478.4 亿美元, 年均增长 20.2%,高出同期全球服务进口增速 9.3 个百分点,占全 球服务进口的比重从 2.6%提高至 5.7%,世界排名从第 9 位提升至 第 3 位。这一时期,中国货物进出口快速增长,占全球货物进出 口的比重从 3.6%增长至 9.8%,对国际运输产生了强劲需求。中国 运输进口从 113.3 亿美元增至 804.4 亿美元,年均增长 21.7%,占 6 二、中国开启服务进口发展新篇章 中国服务进口的比重从 28.9%提高至 32.5%。 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 年以来)。十八大以来,中国站在新 时代的历史起点上,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有序 落地,中国服务进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12—2019 年,中国 服务进口从 2813.0 亿美元增至 5006.8 亿美元,年均增长 8.6%,高 出同期全球服务进口增速 4.8 个百分点,占全球服务进口的比重从 6.3%提高至 8.6%,世界第二大服务进口国地位不断巩固。这一时 期,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中国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信计算机和 信息服务成为中国服务进口的新亮点。2012—2019 年,电信计算 机和信息服务进口从 54.9 亿美元增至 268.6 亿美元,年均增长 25.5%,占中国服务进口的比重从 2.0%提高至 5.4%。 (二)中国服务进口质量越来越高 生活性服务进口向高品质发展,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 中国有 14 亿人口,随着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更加强烈,旅行、文化娱乐等高品质生活性服务进口持续 扩大、质量不断提高。十八大以来,旅行进口从 1019.8 亿美元增 至 2507.4 亿美元,年均增长 16.8%,是同期全球增速的 3.6 倍,占 全球旅行进口的比重从 7.5%提高至 18.0%。中国人均旅行支出从 1200 美元增至 1600 美元。 世界旅游组织《马尼拉宣言》指出,旅游是人的基本权利和 长存的生活方式。习近平主席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 化、增进友谊的桥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中国人 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体现。过去人们热衷于购物,今天人们 更加崇尚个性体验、注重旅游品质,出境旅游消费理念不断升华。 7 中国服务进口报告 十八大以来,中国出境旅游人数从 2012 年的 8318 万人次增至 2019 年的 1.55 亿人次,年均增长 10.4%,高出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4.9 个百分点,占全球出境旅游人次的比重从 7.1%提高至 10.3%。 近年来,教育在中国家庭支出中的占比越来越高,留学需求 日趋旺盛。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从 2012 年的 39.9 万人增至 2019 年 的 66.2 万人,年均增长 8.7%。截至 2018 年底,中国正在国外进 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的留学人员数量达 153.4 万人,约占全球 出国留学总数的 14%,是全球最大留学生生源地。中国是美国、 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的第一大留学生源 国。中国留学生占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留学 生的比例超过 30%,占韩国和日本留学生比例高达 57.3%和 49.3%。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进口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2019 年,中 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同比增长 12.9%,占人均消费支出的 比重为 11.7%,比 2013 年提高 4 个百分点。十八大以来,中国个 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进口从 2012 年的 5.6 亿美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40.7 亿美元,年均增长 33.7%,是全球增速的 5 倍,对全球增长的 贡献率达 11.0%。 生产性服务进口稳步提升,推动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电 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成为推动 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 5G、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 发展并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口保持较 快增长。2019 年,中国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口 268.6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3.0%。十八大以来,中国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口年 均增长 23.3%,是同期全球增速的 3.5 倍,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达 8 二、中国开启服务进口发展新篇章 8.7%。十九大以来,中国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口年均增长 28.8%,是同期全球增速的 3.6 倍,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 11.2%。 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持续增长,催生了大量的国际金融服务 需求。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服务进口年均增长 16.1%,是同期全 球增速的 5.7 倍。十九大以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金 融服务进口增长加速,年均增幅达 6.6%,高出全球 2.0 个百分点。 2019 年,中国金融服务进口 24.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2%,高出 全球 15.8 个百分点。 (三)中国内向附属机构服务贸易稳定增长 2016—2018 年,中国内向附属机构服务销售收入从 8530.4 亿 美元增至 11544.1 亿美元,年均增长 16.3%。其中,2018 年中国内 向附属机构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0.6%,内向附属机构服务销售 收入比外向附属机构多 398.5 亿美元。 2018 年,中国内向附属机构销售收入排名前五的国家(地区) 分别是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英属维尔京群岛和德国,实现 销售收入合计 8687.9 亿美元,比 2016 年增长 26.7%;占中国内向 附属机构销售收入的 75.3%;利润总额 1448.2 亿美元,比 2016 年 增长 29.4%;从业人员总数 356.9 万人,比 2016 年增长 24.7%。 其中,中国香港是对内地服务业投资最主要的来源地,2018 年中 国香港内向附属机构销售收入 6172.2 亿美元,占中国内向附属机 构销售收入的 53.5%。 2018 年,中国内向附属机构销售收入排名前五的行业依次为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 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实现销售收入合计 8956.7 亿美元, 9 中国服务进口报告 比 2016 年增长 32.3%;占中国内向附属机构销售收入的 77.6%。 前五大行业利润总额 1829.6 亿美元,比 2016 年增长 56.6%,从业 人员总数 478.0 万人。其中,金融业销售收入增长 61.7%,利润增 长 50.6%,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显示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进一步 深化,外资金融机构在华经营业绩较好。 三、中国服务进口为世界经济作出新贡献 (一)促进了全球服务贸易稳定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累计进口服务 4.9 万亿美元,年均增长 16.1%,远高于同期全球 7.2%的平均水平,对全球服务进口增长 的贡献率达 9.6%,是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第二大力量。加入世界 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累计进口服务 4.7 万亿美元,年均增长 15.2%, 远高于同期全球 7.7%的平均水平,对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贡献率 达 10.8%,是推动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第一大力量。 十八大以来,中国累计进口服务 3.4 万亿美元, 年均增长 9.2%, 高于同期全球 3.7%的平均水平,对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 17.1%,居全球首位。十九大以来,中国累计进口服务 1.5 万亿美 元,年均增长 3.5%,对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 5.3%。 (二)推动了全球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中国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融入全球数字 经济发展浪潮,积极引导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19 年中国数 字经济增加值 35.8 万亿元(约 5.2 万亿美元)1,占 GDP 比重达 36.2%,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67.7%,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 数据来源:《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2020》 10 三、中国服务进口为世界经济作出新贡献 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中国数字服务进口带动了全球数字贸易增长。根据世界贸易 组织有关报告采用的数字服务1统计口径测算,十八大以来,中国 累计进口数字服务 8345.1 亿美元,年均增长 6.0%,高出全球 1.0 个百分点,对全球数字服务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 4.4%。十九大以 来,中国累计进口数字服务 3577.1 亿美元,年均增长 9.7%,高出 全球 2.5 个百分点,对全球数字服务进口增长的贡献率为 5.0%。 疫情之“危”孕育了数字贸易之“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 炎疫情在一段时间内阻碍了人员流动,给货物贸易和传统服务贸易 带来巨大冲击,但疫情之“危”也孕育了数字贸易加快发展之“机”。 网络购物、网上展会等新业态加速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 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广泛应用,对促进各国经济稳 定、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增加了全球服务业就业岗位 中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鼓励其他国家分享发展红 利。通过持续扩大服务进口,支持其他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实在在的出口市场、发展机会和就业机会。根 据世界银行及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数据测算,2019 年中国服务进 口给贸易伙伴提供超过 1800 万个就业机会。旅行是创造就业岗位 最多的领域,2019 年中国出境旅游为贸易伙伴提供约 930 万个就 业岗位。2018 年,中国内向附属机构雇佣外籍员工约 18 万人,其 中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 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外籍员工数量均超过万人。 1 依据 WTO《World Trade Statistical Review 2019》口径计算。 11 中国服务进口报告 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世界各国应落实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 发展议程,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支持力度,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 国家和民众。十九大以来,中国自非洲服务进口年均增长 20%, 远高于同期中国服务进口整体增速。中国服务进口每年为非洲国 家创造就业岗位近 40 万个,赢得了非洲国家的积极评价。中国服 务进口每年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造就业岗位近 300 万个, 是服务贸易合作共赢的重要成果。中国是泰国、越南、印度尼西 亚、柬埔寨、马尔代夫等发展中国家第一大入境旅游客源国,中 国游客带来了巨大的旅游收入,带动了当地酒店餐饮业、零售业、 娱乐业、通信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增进了双方民间交流。 (四)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中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催生了巨大的服务进口需求,为全球产 业链供应链提供了广阔而稳定的市场。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中 国累计进口服务 4.2 万亿美元,年均增长 11.2%,远高于同期全球 3.2%的平均水平,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达 18.5%,是全球增长的 第一大力量,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实现 全产业链复工复产,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在中国“断链”。 2020 年 1—8 月,新兴服务进口 931.6 亿美元,同比增长 4.2%,再 次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作出重要贡献。 (五)形成了全球互惠共赢合作平台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全球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 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开放中国惠及世界的诚意表达,服 务贸易展区是世界优质服务展示与合作的平台。首届中国国际进 12 四、中国与贸易伙伴开创共享新机遇 口博览会服务贸易展区汇集来自全球的 450 家服务贸易参展商, 业务涵盖物流、零售、金融、咨询、服务外包、文化教育、创意 设计、旅游服务等领域,众多业界知名企业集中展示服务产品, 满足中国日益扩大的服务进口需求。第二届进口博览会服务贸易 展区以“服务进口,链接全球”为主题,以商贸物流服务、金融 及咨询服务、检验检测服务、文化和旅游服务、综合服务五大板 块全面支撑起服务进口需求。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助力全球贸易复苏。2020 年,新冠 肺炎疫情对全球贸易产生巨大冲击,中国克服重重困难,以“全 球服务,互惠共享”为主题举办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视频致辞,倡议全球贸易伙伴携手努力、共 克时艰。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办了 190 场论坛及洽谈活动, 吸引了 100 多个国家及地区的 2.2 万家企业机构参与,签订协定协 议类成果 240 项,促进全球服务贸易尽快复苏。 其他展会支撑作用加强。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 会自 2013 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届,2019 年 16 个国家和地区企 业参展,共享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新技术新成果。中国国际数字和 软件服务交易会已成功举办十七届,2019 年来自全球的 18 个国家 和地区的海外企业和机构参展,300 多个项目达成交易意向,向各 国人民充分展示服务贸易领域新发展新突破。中国还举办了一系 列与服务贸易相关的展会,为全球服务提供商进入中国市场创造 更多机会。 四、中国与贸易伙伴开创共享新机遇 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各国互利共赢合作,已与 200 多个国家和 13 中国服务进口报告 地区建立了服务贸易往来,同时积极与服务贸易伙伴开展对话与 磋商,建立合作机制。 (一)中国服务贸易国际合作机制 中国积极拓展服务贸易国际合作,进一步推动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主要服务贸易伙伴国等建立合作机制,促进服务贸易 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已与澳大利亚、巴西、芬兰、德国、印 度、爱尔兰、新加坡、英国、日本、葡萄牙、阿根廷、巴拿马、 乌拉圭和俄罗斯等 14 个国家签署了服务贸易合作备忘录,确立双 方共同发展的重点领域。2017—2019 年,中国自建立服务贸易合 作机制的 14 个国家累计进口服务 4488.0 亿美元,年均增长 8.4%, 远高于同期中国服务进口 3.5%的年均增速,对中国服务进口增长 的贡献率高达 63.6%。2019 年,中国自建立服务贸易合作机制的 14 个国家服务进口 1543.1 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口的比重达到 30.8%。 (二)中国前十大服务进口国 2019 年,中国前十大服务进口来源国分别是美国、日本、澳 大利亚、德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俄罗斯和法国, 服务进口合计 2642.2 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口的 52.7%。 1.美国 2019 年,中国自美国服务进口 834.7 亿美元,同比下降 4.0%, 占中国服务进口的 16.6%。旅行、运输进口合计 564.0 亿美元,占 中国自美国服务进口的 67.6%。其中,旅行进口 451.7 亿美元,同 比下降 5.2%,占中国自美国服务进口的 54.1%;运输进口 112.3 14 四、中国与贸易伙伴开创共享新机遇 亿美元,同比下降 20.4%,占中国自美国服务进口的 13.5%。金融 服务、建筑服务同比分别增长 49.9%、22.8%。十九大以来,中国 自美国累计服务进口 2574.5 亿美元。 2.日本 2019 年,中国自日本服务进口 341.5 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 口的 6.8%。旅行、知识产权使用费、运输是中国自日本服务进口 的主要领域,分别进口 177.2 亿美元、55.6 亿美元和 54.6 亿美元, 分别占中国自日本服务进口的 51.9%、16.3%和 16.0%。个人文化 和娱乐服务,加工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增速较快,同比 分别增长 40.2%、30.0%和 22.1%。十九大以来,中国自日本累计 服务进口 1052.7 亿美元,年均增长 4.6%,高出中国服务进口整体 增速 1.1 个百分点。 3.澳大利亚 2019 年,中国自澳大利亚服务进口 235.8 亿美元,占中国服 务进口的 4.7%。旅行、运输进口分别为 179.2 亿美元和 47.1 亿美 元,分别占中国自澳大利亚服务进口的 76.0%和 20.0%。维护和维 修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同比分别增长 120.1%、37.9%和 33.6%。十九大以来,中国自澳大利亚累计服务进口 765.3 亿美元。 4.德国 2019 年,中国自德国服务进口 229.9 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 口的 4.6%。知识产权使用费、其他商业服务、运输、旅行分别进 口 58.7 亿美元、55.5 亿美元、54.8 亿美元和 35.1 亿美元,分别占 中国自德国服务进口的 25.5%、24.2%、23.9%和 15.3%。建筑服务, 维护和维修服务,金融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同比分别增长 15 中国服务进口报告 51.2%、28.4%、26.7%和 24.7%。十九大以来,中国自德国累计服 务进口 662.2 亿美元,年均增长 8.4%,高出中国服务进口整体增 速 4.9 个百分点。 5.英国 2019 年,中国自英国服务进口 218.8 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 口的 4.4%。其中,旅行进口 138.3 亿美元,占中国自英国服务进 口的 63.2%。运输、其他商业服务分别进口 20.9 亿美元和 20.9 亿 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6.0%和 10.4%,分别占中国自英国服务进口 的 9.6%和 9.6%。十九大以来,中国自英国累计服务进口 656.9 亿 美元。 6.加拿大 2019 年,中国自加拿大服务进口 218.5 亿美元,占中国服务 进口的 4.4%。其中,旅行、运输分别进口 167.3 亿美元和 39.7 亿 美元,分别占中国自加拿大服务进口的 76.6%和 18.2%。加工服务, 建筑,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分别增长 581.7%、66.0%和 30.4%。十 九大以来,中国自加拿大累计服务进口 679.5 亿美元。 7.韩国 2019 年,中国自韩国服务进口 166.8 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 口的 3.3%。其中,旅行、运输和知识产权使用费分别进口 63.5 亿 美元、47.2 亿美元和 24.9 亿美元,分别占中国自韩国服务进口的 38.1%、28.3%和 14.9%。其他商业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保险 服务同比分别增长 26.3%、20.8%和 17.7%。十九大以来,中国自 韩国累计服务进口 485.7 亿美元。 16 四、中国与贸易伙伴开创共享新机遇 8.新加坡 2019 年,中国自新加坡服务进口 163.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8%,占中国服务进口的 3.3%。其中,旅行,其他商业服务, 运输,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占中国自新加坡服务进口的 54.4%、13.1%、12.4%和 6.5%, 分别增长 6.1%、4.0%、 6.4%和 89.2%。 十九大以来,中国自新加坡累计服务进口 427.2 亿美元,年均增长 15.1%,高出中国服务进口整体增速 11.6 个百分点。 9.俄罗斯 2019 年,中国自俄罗斯服务进口 123.8 亿美元,占中国服务 进口的 2.5%。其中,运输和旅行是中国自俄罗斯服务进口的主要 领域,分别进口 93.7 亿美元和 18.7 亿美元,分别占中国自俄罗斯 服务进口的 75.7%和 15.1%。建筑、金融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分别 增长 339.3%、149.5%和 110.7%。十九大以来,中国自俄罗斯累计 服务进口 352.3 亿美元,年均增长 22.7%,远高于中国服务进口整 体增速。 10.法国 2019 年,中国自法国服务进口 109.4 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 口的 2.2%。其中,旅行、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是中国自法国服务 进口的主要领域,分别进口 52.0 亿美元、23.8 亿美元和 14.2 亿美 元,占中国自法国服务进口的 47.5%、21.8%和 13.0%。金融服务, 维护和维修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长 182.5%、64.1%和 26.8%。十九大以来,中国自法国累计服务进口 350.2 亿美元,年均增长 3.2%。 17 中国服务进口报告 (三)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进口 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潜力持续释 放,服务进口持续增长。2019 年,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服务进口共计 798.2 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口的 15.9%。其中,前 十大国家依次是新加坡、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阿联酋、越 南、印度尼西亚、印度、伊朗和菲律宾,分别进口 163.2 亿美元、 123.8 亿美元、78.3 亿美元、53.8 亿美元、45.1 亿美元、44.6 亿美 元、29.1 亿美元、22.1 亿美元、21.5 亿美元和 20.0 亿美元,合计 进口 601.3 亿美元,占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进口总额 的 75.3%。运输、旅行和其他商业服务分别占中国自“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服务进口的 45.1%、34.9%和 7.1%。加工服务,电信计算 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分别增长 77.6%、59.1%和 30.0%。 十九大以来,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进口从 2017 年的 668.7 亿美元增至 2019 年的 798.2 亿美元,累计服务进口 2317.9 亿美元,年均增长 14.5%,比中国服务进口整体增速高 11.0 个百分点,对中国服务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 51.1%。 (四)中国自主要国际和地区组织服务进口 1.欧盟1 2019 年,中国自欧盟成员国服务进口 981.6 亿美元,占中国 服务进口的 19.6%。其中,规模前十的国家依次是德国、英国、法 国、爱尔兰、荷兰、意大利、瑞典、西班牙、奥地利和芬兰,分 1 欧盟是指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塞浦路斯、捷克、克罗地亚、丹麦、爱沙尼亚、芬兰、 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罗马尼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 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英国 28 国。 注:伦敦时间 2020 年 1 月 31 日晚 11 时,英国正式“脱欧”。 18 四、中国与贸易伙伴开创共享新机遇 别进口 229.9 亿美元、218.8 亿美元、109.4 亿美元、104.1 亿美元、 70.8 亿美元、59.9 亿美元、36.2 亿美元、29.1 亿美元、17.5 亿美 元和 16.9 亿美元,合计进口 892.5 亿美元,占中国自欧盟服务进 口的 90.9%。旅行,运输,其他商业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是中国自欧盟服务进口的主要领域,分别进口 340.4 亿美元、189.6 亿美元、167.7 亿美元、129.0 亿美元和 95.7 亿美元,占中国自欧盟服务进口的 34.7%、19.3%、17.1%、13.1% 和 9.7%。 爱尔兰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服务进口来源国,也是中国第 十一大服务进口来源国。2019 年,中国自爱尔兰服务进口 104.1 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口的 2.1%。其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其他商业服务是中国自爱尔兰服务进口的主要领域,分别进口 57.1 亿美元和 26.2 亿美元,占中国自爱尔兰服务进口的 54.8%和 25.2%。十九大以来,中国自爱尔兰累计服务进口 2317.9 亿美元, 增长 1.6 倍,年均增长高达 48.5%,对中国服务进口增长的贡献率 为 13.9%。 2.东盟1 2019 年,中国自东盟服务进口 410.8 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进 口的 8.2%。旅行、运输和建筑分别进口 210.8 亿美元、110.7 亿美 元和 30.3 亿美元,分别占中国自东盟服务进口的 51.3%、26.9%和 7.4%。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加工服务,金融服务同比分别增 长 81.4%、72.0%和 45.9%。 泰国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服务进口来源国。2019 年,中国 1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老挝、 柬埔寨、越南、文莱、菲律宾 10 国。 19 中国服务进口报告 自泰国服务进口 78.3 亿美元,占中国自东盟服务进口的 19.1%。 其中,旅行和运输是中国自泰国服务进口的主要领域,分别进口 50.8 亿美元和 21.2 亿美元,分别占中国自泰国服务进口的 64.8% 和 27.0%。加工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增速较快,同比分别增 长 855.9%和 271.4%。十九大以来,中国自泰国累计服务进口 263.4 亿美元。 3.阿拉伯国家1 2019 年,中国自阿拉伯国家服务进口 120.6 亿美元,同比增 长 2.3%,占中国服务进口的 2.4%。其中,排名前十的国家依次是 阿联酋、沙特阿拉伯、阿曼、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埃及、 约旦、利比亚和摩洛哥,合计进口 116.1 亿美元,占中国自阿拉伯 国家服务进口的 96.3%。运输和旅行分别进口 72.1 亿美元和 23.6 亿美元,占中国自阿拉伯国家服务进口的 59.8%和 19.6%。 阿联酋是中国在阿拉伯国家中的第一大服务进口来源国。 2019 年,中国自阿联酋服务进口 45.1 亿美元,占中国自阿拉伯国 家服务进口的 37.4%。其中,旅行和运输是中国自阿联酋服务进口 的主要领域,分别进口 19.7 亿美元和 17.1 亿美元,占中国自阿联 酋服务进口的 43.6%和 37.9%。知识产权使用费增速较快,同比增 长 68.0%。十九大以来,中国自阿联酋累计服务进口 137.2 亿美元, 年均增长 5.1%。 1 阿拉伯国家联盟(简称“阿盟”)成员国,包括阿尔及利亚、阿联酋、阿曼、埃及、巴勒斯坦、 巴林、吉布提、卡塔尔、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索 马里、突尼斯、叙利亚、也门、伊拉克、约旦、科摩罗 22 个国家。 20 四、中国与贸易伙伴开创共享新机遇 4.中东欧1 2019 年,中国自中东欧国家服务进口 40.0 亿美元。其中,排 名前十的国家依次是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希腊、罗 马尼亚、保加利亚、爱沙尼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进口共 计 38.0 亿美元,占中国自中东欧国家服务进口的 94.9%。运输和 旅行是中国自中东欧国家服务进口的主要领域,分别进口 21.9 亿 美元和 11.8 亿美元,占中国自中东欧国家服务进口的 54.7%和 29.5%。金融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分别增 长 109.2%、93.1%和 42.6%。 5.金砖国家 2017 年,金砖五国领导人在中国厦门举行第九次会晤,通 过《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发布《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合作 路线图》。2019 年,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在巴西举行, 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携手努力共谱合作新篇章》的重要讲话, 强调应深入推进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在贸易和投资、 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不断打造合作成果,努力实现高质量 发展。 2019 年,中国自金砖国家服务进口 237.3 亿美元,占中国服 务进口的 4.7%。其中,运输、旅行和其他商业服务是中国自金砖 国家服务进口的主要领域,分别进口 190.2 亿美元、23.5 亿美元和 11.1 亿美元,占中国自金砖国家服务进口的 80.1%、9.9%和 4.7%。 1 中东欧 17 国,包括阿尔巴尼亚、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希腊、匈牙 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黑山、北马其顿、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 21 中国服务进口报告 (五)中国内地自港澳台地区服务进口 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经贸交流与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两地优 势互补、合作共赢,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发展。2019 年,中国内地 自中国香港服务进口 989.5 亿美元,占内地服务进口的 19.7%,是 内地最大的服务进口来源地。其中,旅行进口 661.0 亿美元,占内 地自中国香港服务进口的 66.8%,是内地自中国香港服务进口的最 大领域。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运输分别进口 93.9 亿美元、83.9 亿美元和 65.5 亿美元,占内地自中国香港服务 进口的 9.5%、8.5%和 6.6%。十九大以来,内地自中国香港累计服 务进口 2904.2 亿美元,年均增长 4.0%。 中国内地与中国澳门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服务进口保持稳 定增长。2019 年,内地自中国澳门服务进口 85.9 亿美元,同比增 长 9.8%。其中,旅行进口 80.7 亿美元,增长 13.1%,占内地自中 国澳门服务进口的 93.9%;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保险服务进口分 别增长 32.7%和 16.2%。十九大以来,内地自中国澳门累计服务进 口 208.6 亿美元,年均增长 12.1%。 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服务贸易潜力较大。2019 年,大陆自中 国台湾服务进口 119.7 亿美元,占大陆服务进口的 2.4%。运输、 旅行和其他商业服务分别进口 56.1 亿美元、34.3 亿美元和 15.3 亿 美元,占大陆自中国台湾服务进口的 46.9%、28.6%和 12.8%。建 筑,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进口分别增长 76.7%、 65.8%和 58.9%。十九大以来,大陆自中国台湾累计服务进口 365.0 亿美元。 22 五、中国服务进口展望 五、中国服务进口展望 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保 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非经济因素冲击, 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发达国 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鸿沟日益扩大。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 切需要团结合作,直面挑战,迅速行动,守望相助。中国将继续 坚持新发展理念,对内深化服务贸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外进 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推进服务进口高质量发展,构建以国内大 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将迈向更高水平 习近平主席在 2020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 峰会上指出,服务业需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行业发展 生态,需要各国努力减少制约要素流动的“边境上”和“边境后” 壁垒,推动跨境互联互通。 深化服务贸易领域改革和开放。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 放,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推进服务贸易创 新发展试点开放平台建设。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积极推 动减少跨境服务贸易项下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三种 模式的准入限制,推动放宽旅行、医疗、教育、法律、科技服务、 文化、金融以及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对境外服务提供者及其服 务限制,引入竞争、激发潜能,推动相关领域跨境服务贸易快速 发展。 进一步降低外资在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加快信息技 术服务、科学技术服务、数字服务、医疗、教育、文化和娱乐业 23 中国服务进口报告 等领域对外开放;有序放宽增值电信业务、商务服务、交通运输 等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激发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鼓励外资企 业参与中国文化、数字服务、中医药等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 设,发展服务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二)中国将继续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 中国始终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 战略,乐见各国搭乘中国服务进口的“顺风车”,欢迎各国高质 量服务进入更广阔的中国市场,更好地满足中国人民需求,惠及 世界人民,增进人类福祉。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 会上提出,预计未来 15 年,中国进口服务将超过 10 万亿美元。 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造成了暂时性影响,但中国经济长期向 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变,中国服 务进口的长期目标没有变。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服务进口增速高 于全球平均水平,服务进口规模累计有望达 2.5 万亿美元,占全球 比重将超过 10%。其中,旅行进口有望突破 1 万亿美元;知识产 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其他 商业服务等数字服务进口累计将超过 1.3 万亿美元。 (三)中国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将更加优化 营商环境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土壤,是中国服务进口走 进新时代的阳光雨露。中国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优化 营商环境,中国永不止步。未来中国将与各国共同营造开放包容 的合作环境,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 继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 高服务贸易整体便利化水平。加快“单一窗口”与民航、港口、 24 五、中国服务进口展望 铁路以及大数据平台的合作对接,提供全程“一站式”通关物流 信息服务。完善签证便利政策,实行人员“一签多行”,放宽外 国人才入境短期停留免签时间以及延长停留时间。加快资格互认 标准落实,拓宽外籍高端人才来华就业渠道,提升自然人移动的 便利化水平。拓宽跨境交付的服务种类和地域范围,鼓励数字技 术发展,引领服务贸易模式创新,促进跨境交付服务与数字技术 有机结合。 继续完善服务贸易法治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中国 将一如既往地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 相关领域法律体系,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促进 国内立法与国际服务贸易投资规则的良性互动。积极参与全球数 字贸易规则制定,建立健全数字贸易的国内规则。 (四)中国与贸易伙伴合作前景将更加广阔 中国是国际公认的大市场之一。为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将持续扩大优质服务进口。旅 游、医疗、留学、文化娱乐等高端生活性服务进口和研发设计、 咨询、金融、保险、数字技术等生产性服务进口需求将日益增大, 为全球服务贸易伙伴带来重要机遇。 中国将继续致力于完善全球服务贸易合作网络,推动多双边 服务贸易规则协调,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推动服务贸易国 际合作迈上新台阶,促进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中国愿同各国商 签服务贸易合作备忘录。推动《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定》(RCEP) 尽快签署实施;升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服务贸 易协议》;继续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拓展节能环保、 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共享经济、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服务贸易 25 中国服务进口报告 的务实合作;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服务贸易合作;加快与英国、 欧盟自贸协定谈判;深化与港澳地区服务贸易合作,提升中国内 地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CEPA 服务贸易协议》开放水平,逐步 减少跨境交付和自然人移动的限制;加强与拉美国家的服务贸易 往来,加快推动与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升级与哥斯达黎加、智利、秘鲁等国的自由贸易协定。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