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级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2020 级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民族传统体育 专业代码:670406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 三、修业年限: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 职业资格证书或 所属专业类 对应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 (代码) (代码) (代码) (或技术领域) 大类 技能等级证书 (代码) 举例 小学教师 (2-09-04-00) 幼儿教师 体育 教育与体 体育类 (89) 育(67) (6704) 教育 (83) (2-09-05-00) 教练员 (2-11-01-01) 运动员 (2-11-01-03) 教练员 体育专业人员 裁判员 幼儿教育教师 幼儿教师资格证 中小学教育教师 小学教师资格证 健身场所服务人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 其他体育工作人 员(2-11-01-99)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 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 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面向武 术馆校、体校、教育等行业的体育专业人员,教练员,小学教育教师,幼儿教育 教师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武术教练员、武术教师教学与训练,赛事组织管理与裁 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 民族自豪感。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 纪;为人正直,诚实守信。 (2)人文素质 有科学的认知理念与认知方法和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自强、自立、 自爱;有正确的审美观;爱好广泛,情趣高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3)身心素质 ①具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不同环境的良好个人习惯; ②具有乐观自信的心态; ③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对不同人群的特征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服 务。 (4)职业素质 ①系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鉴赏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具 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③武术国家二级裁判以上水平,武术段位达到国家级三段以上; ④熟练使用计算机,英语水平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普通话水平达到国家二级 乙等以上。 (5)劳动素质 ①激发劳动热情; ②增强劳动积极性; ③增加学生参与劳动的体力智力水平。 2.知识 (1)公共基础知识 具有大学英语水平的英语知识,具有使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有关应用 文体的适用范围及写作方法等基础知识;掌握社会交际、日常交往中的基本礼仪 知识。 (2)专业基础知识 中外文学知识、中西方文化知识、中国武术文化知识、运动解剖学知识、运 动生理学知识、体育保健健康知识。 (3)专业实践知识 掌握武术套路和散打的训练与方法、武术攻防技术与教学技能,武术表演与 编导能力,大众体育项目训练方法的基本知识。 3.能力 (1)基本能力 外语听说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2)专业核心能力 武术教学能力、对外武术推广能力、中小学教学能力。 (3)综合能力 武德修养、英语会话能力、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团队协作能力、社交公关能 力。 (4)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武术传承、武术推广能力、武术科研能力、武术教学能力。 (5)英语应用能力 英语听说能力、武术对外推广能力。 (6)武术技能 武术教学能力、武术对外推广能力、武术健身能力。 六、职业岗位 (一)分析社会需求 1.目前人才市场供需情况,包括技术职业的供求等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主要包括各级业余体校、武术馆校对民族传 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幼儿园及中小学校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老 年人健身健康活动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上班族”青年人对民族传 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公安类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企事业类治安 工作对武术人才的需求,国际孔子学院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人才的需求。 通过调研发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全民素质的提高,社会对高 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市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 求还是比较广泛的,可从事的职业有:国际武术文化交流、学校教师、教练员、 社会健身指导员、公安类及企事业保安管理等工作。我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 生可以在武术俱乐部、武术培训机构、武术学校、小学或幼儿园从事武术教学、 训练、竞赛与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国内、国际武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武术文 化产品开发与制作等相关工作。 2.与专业相对应具有较高职业认可度的职业资格证书情况 (1)职业资格证书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 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武术、健身气功) 武术段位证书(中国武术协会、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武术教练员证书 武术裁判员证书 健身教练证书 健康管理师资格证书 营养师证书 (2)能力证书 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证书(B 级以上) 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二级乙等以上) 驾驶证 3.目前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内涵是否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等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市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大,但是对于学 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却是大致相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趋向于具有爱岗敬业精神、 团结协作精神、专业理论技术和体育基本知识、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 能力、创新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人才,同时指出现代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 型人才。 (1)品德与礼仪能力及对应的课程 武德教育课程,隶属于体育道德范畴,是习武者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 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与品质,是参加武术活动的人们所遵守的公共体育道德。 武德是武术伦理的规范与习武者道德行为准则的总和。 通过武德教育课的开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习武者应把武德放在首要位置, 这是中华武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条文。继承传统武德中的精华,把习武同发扬 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尊严, 有宽广的心胸,对人要以礼相待。 (2)武术技能及对应的课程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技术层分为两大块,一是“一专”技术即以武术 套路和武术散手为主要专业方向,同时在“一专”里为两个方向添加了相互交叉 的部分课程。二是“多能”技术。即多能技术主要从民族民间体育和传统养生体 育方面增设了相关的课程,包括传统体育养生训练理论与实践,包括传统体育养 生、新编气功,舞龙舞狮、本兰拳扇、地方民间体育等课程。 (3)武术教学能力及对应的课程 武术教学现实中,大多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来自五年制,其文化知识素 养不高,由于武术教学的特点,有必要开设武术传统体育项目的教法课程,使学 生充分掌握不同教学方法的内涵、方法,并能掌握和熟练运用。在教学中要能根 据不同学生情况和不同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示范动作要熟练、准确、 优美,不仅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以及完成顺序,还要能充分调动学 生的学习兴趣。熟练运用完整和分解教学法,将简单动作运用完整法教学,比较 复杂的动作采用分解法教学,并将规范的武术术语带入课堂,使本专业的学生能 够掌握从事武术教学所必需的、基本的教学方法以及专业术语,这样不仅有利于 本专业精华知识的传承,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从事专业教育教学工作。 (4)武术课程营销与管理能力及对应的课程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面的专家和部分用人单位的访谈、咨询和调研的 情况来看,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综合实践能力不理想。 缺乏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市场运作、推广和运营知识的人才阻碍了民族传统体 育产业走向市场化。只有少数人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相关知识,具有专业体 育营销知识和推广市场化运作的人员人才十分缺乏。虽然大部分体育高等院校都 开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各体育局、文体办等体育机构都有直接责任人负责民 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相关工作,但培养出来的人才实践能力较差,缺乏相应的市场 运营及推广项目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负责组织与策划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工作人 员市场营销知识薄弱,体育产业市场意识不强,严重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走 向市场化发展的速度。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结构,是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教育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人才培养高质量的重要保证和手段。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专业理论课程即 包括中医学基础、武术专项理论、武术理论基础、中国武术史和民族传统体育概 论。二是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即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心理 学、体育概论、体育史、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和体育科研方 法等等。 (5)培养具有国际武术视野学生的能力及对应的课程 《武术英语》课程是从学生未来的英语基础出发,发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 生学习的特点,重视英语语言基础的训练,强调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听、 说、读、写、译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 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有助于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6)人文素质、创新能力相对应的课程 增加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和技能等为目标。具体包 括传统的文化知识教育和现代科技类课程,社会适应与创新基本能力类课程,体 育新兴项目类课程和民族传统体育特色课程等,将此部分内容放到选修课中,以 增加课程门类,力求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课程结构弹性化。 (二)剖析岗位能力 表 1 职业岗位及工作任务分析表 序号 职业领域 职业岗位 主要工作任务 指导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 指导运动员进行战术、心理训练 1 体育工作人员 教练员 协助领队制定计划,确定参赛方案 在体育运动竞赛中指导运动员进行竞赛 序号 职业领域 职业岗位 主要工作任务 使用发令工作启动体育比赛 依据比赛规则管理比赛过程 裁判员 对违规者依照规则给予相应判罚 评定比赛结果 指导参加体育活动的群众学习、掌握运动技能 指导群众进行体育训练 社会体育指导员 2 健身场所服务 人员 对群众体育活动进行组织管理 其他健身场所服 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相应服务 务人员 对客户体育需求进行方案设计 制定体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 3 体育教育人员 体育教师 进行学校体育相关教学 七、职业素质能力对应的课程与学习内容分析 (一)职业素养——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课程——学习内容分析 表 2 通识教育课程与素质教育课程 职业素养 课程 学习内容分析 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提高思想道德和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素养,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 与法律基础 确的成才之路。 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为主线,突出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 史逻辑,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 毛泽东思想和 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充分反 中国特色社会 思想政治 映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 主义理论体系 素养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以马克 概论 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重点,全面把握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充分反 职业素养 课程 职业基本 学习内容分析 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素养 了解当前国际与国内发展形势,把握党和国家重大 形势与政策 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 大学英语 社交礼仪与沟 了解科技与社会、历史与文化、哲学与智慧、文学 通技巧 与艺术、礼仪与修养、语言与沟通等人文基本知识。 美术鉴赏等 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 人文素养 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 中华优秀传统 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以及各种 文化 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 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 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武术素质课内容包含武术套路、散打课、拳术、兵 器等内容,通过武术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武 武术素质课 术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其意志力,能 够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理解,使得 身心健康 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得以继承、发扬。 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辅导、情感教育、人际 心理健康教育 关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自我心理修养的指导、 性心理教育以及必要的心理干预等。 学会用科学方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具备高技能 职业发展 职业生涯 大学生职业发 型人才所必需的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素养 发展规划 展与就业指导 了解就业形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以 积极的态度应对未来的挑战。 (二)职业通用能力——专业(平台与核心)课程——学习内容分析 表 3 专业(平台与核心)课程分析 职业能力 课程 学习内容分析 1.全面了解体育发展及系统构成的基础课程 体育基础理论能力 体育概论 2.了解体育本质与规律、体育目标与功能、体育手 段与方法等核心价值的开篇之课 1.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 人体基本结构认知能力 运动解剖学 2.熟悉人体的骨骼、肌肉、内脏等相关系统 1.掌握基本训练方法 基本运动训练能力 运动训练学 2.了解基本的训练原则 3.掌握训练计划的制定 1.掌握武术竞赛基本编排方法 武术竞赛工作能力 武术裁判法 2.掌握武术竞赛规则 1.掌握基本的武术翻译原则 武术双语教学能力 武术英语 2.能够进行基本武术双语教学 (三)职业专项能力——实践教学课程——学习内容分析 表 4 实践教学课程分析 职业能力 课程 学习内容分析 1.人体运动的结构与功能基础 2.健康与运动的合理营养 3.运动技术 身体运动的训练能力 体能训练 4.运动计划 5.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6.课程销售与客户服务 1.学校体育教学 体育技术教学能力 体育教学法 2.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1.跆拳道 专业技术能力 专业技能 2.空手道 3.太极拳 职业能力 课程 通用运动技术能力 体育技能 学习内容分析 1.田径 2.球类 八、教学进程安排 (一)各教学环节总体安排 表 5 各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入学 学年 学期 教学 毕业研 顶岗 复习 活动 究报告 实习 考试 教育 机动 合计 军训 12 1 1 16 二 16 1 1 18 三 16 1 1 18 四 16 1 1 18 五 12 1 1 18 1 15 一 第一学年 2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4 六 14 (二)考核方式与比例 建立全新的考核机制。技术课程改革为“理论知识”加“实践操作”的评价标准, 创建了对应“项目学习、项目实训、项目实习”三阶段的“过程考核、项目考核、顶 岗考核”的综合考核模式,“过程考核”对应项目学习阶段,注重日常基础素质和专 业素质的培养和检验;“项目考核”对应项目实训阶段,检验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 能,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顶岗考核”对应项目实习阶段,是对学生进入顶岗实 习状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考核。 考核形式要求,原则上必修课为考试、选修课为考查。比例为:课程总成绩(100 分)=过程性考核(60 分)+期末笔试(40 分)。 (三)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见附表) (四)专业课程结构及学时分配表 表6 专业结构学时分配统计表 总学时构成 课 备 注 程 学 时 比 例 通识教育课程 730 27.7% 专业群平台课程 216 8.2% 专业核心课程 544 20.7% 实践教学课程 868 33.0% 专业拓展课程 208 8% 素质教育课程 64 2.4% 必修课 选修课 (五)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运行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运行表 类别 序号 课程 武术素质 4 学期 148 1-2 3.传统武术套路 108 3-4 1.武术剧目片段模仿 40 2.表演技巧基础训练 40 2.国家规定器械 武术剧目 课 程 实 训 3 学时 1.国家规定拳术 1 2 实训项目 织与管理 3-4 实训室 4 实训室 40 4.综合实践 48 1.人体运动的结构与功能基础 6 2.健康与运动的合理营养 8 3.运动技术 14 4.运动计划 12 5.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12 6.课程销售与客户服务 12 双语教学 48 3 实训室 武术套路、散打、跆拳道裁判法 32 4 实训室 武术竞赛组 5 室外 3.武术剧目创编 体能训练 武术英语 地点 6 7 综合实训 1 1.学校体育教学 16 2.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24 1.田径 40 2 2.球类 136 2-4 448 5 校外 420 6 校外 理论教学 备注 体育教学法 体育技能 企业实训 与岗位群相应的企业实训 与就业岗位相结合的顶岗 2 顶岗实习 实习 4 室外 室外 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统计表(单位:学时) 表7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时统计表 实践教学 项目 校内实验实训 校外实训 966 868 学时数 780 1850 70.3% 所占比例 29.7% 2630 总学时数 3.实践教学进程 表8 校内实训(实践)教学计划表 序号 实训项目名称 学时 学期 实训场所 1 体能训练 64 4 体能实训室 教学要求 掌握体能训练的训练方法,可以 独立进行体能训练指导 掌握田径、篮球、足球和羽毛球 2 体育技能 192 2-4 田径场、篮球等 的技术方法,可以独立进行体育 相关实训室 技术指导 3 武术剧目 掌握 多种武术技术,能够独立进 128 3-4 相关实训室 40 4 田径场 32 4 校内实训室和教室 行武术节目编排 掌握基本的体育教学的方法,能 4 5 体育教学法 武术裁判法 够独立进行体育教学 掌握武术竞赛的组织与编排,能 够胜任武术裁判工作 序号 实训项目名称 学时 学期 实训场所 教学要求 6 武术英语 48 3 校内实训室和教室 掌握基本的武术英语术语,基本 能够用英语进行武术教学 通过通识课程学习,使学生广泛 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拓宽知识 视野,涵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道德观、法律观,并得到美 7 通识教育课 374 1-4 校内实践基地 感教育、独立人格教育,促进人 文、社会和科技文化沟通,培养 学生的辩证思维、独立思考与判 断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 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具备良 好的职业价值观。 通过素质课程选修开设,可以发 挥学院社科类、体育类、科技类、 艺术类课程之间互补性,开阔学 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 8 素质教育课 88 1-4 校内实践基地 与生活,激发创新灵感;使学生 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协调 发展,以达到培养基础扎实、知 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 型人才的目的。 966 合 计 表9 校外实训(实践)教学计划表 序号 实训项目名称 学时数 学期 实训场所 1 企业实训 448 5 校外实训基地 420 6 校外实训基地 2 顶岗实习 教学要求 按要求进行实习,服从 安排。 按要求进行实习,服从 安排。 备注 序号 实训项目名称 合 学时数 学期 实训场所 教学要求 备注 868 计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本专业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建立了一支 拥有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结构合理、适应专业发展、满足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 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不高于 25:1, 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保持 60%以上。 (二)教学设施 表 10 实习实训基地(室)配置与要求 实验实训 功能 容量 基地(室)名称 (实训实习项目) (一次性容纳人数) 1 体能实训室 体能教学与训练 40 2 汉办实训中心二楼 时尚运动、武术剧目 40 3 汉办实训中心三楼 武术 40 序号 (三)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 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教育政 策等内容。 学校图书馆文教体育类藏书 7111 种,29938 册,体育专业类期刊十余种, 可以供本专业学生查阅资料。 (四)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高职学生特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和以“能力”为 本位的教育理念,把提高学生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针对不同工作、学习环境,灵 活应用以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课程宏观上采用“项目导向”,微观 上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学不按照传统的章节进行,而按项目要求进行结 构重构,即按照完成项目的工作过程分解情境学习任务,通过完成每个任务推动 情境学习的完成,通过情境学习任务的完成拓展整个项目的实现。 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和做, 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作项目的过程。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 动起来,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3.“分层”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层次的不同,吸取武术教学经验、 总结规律,积极改进,教学中针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进行分层 次教学,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以致用,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 4.“分层实训”教学方法。根据武术表演团出访任务的不同,针对出访国家 和对象的需求,成立相应的武术表演小组进行表演训练,在学生项目实习阶段的 教学设计中进行了分组实训的大胆尝试和改革。 (五)教学评价 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 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 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 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 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 价 ——即考试与测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六)质量管理 为推动学院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学院质量部建立了校级教学诊断 与改进机制,形成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各单位按照学院下发听课、巡课、评 教、评学等各项教学规章制度要求,加强日常教学检查,强化教学组织功能,保 障教学秩序有序、顺利开展。主要有《常规教学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课堂教 学管理规定》、《日常教学巡视制度》、《教学检查工作制度》、《调停课管理 办法》、《教学秘书岗位职责》、《教师岗位职责》、《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实 施细则》、《听课制度》、《教师评学工作暂行办法》、《学生评教工作实施办 法》、《教学督导工作条例》等。同时,学院就业中心建立了毕业生跟踪与调查 机制,对各项就业数据进行分析,为人才培养质量与要求提供信息反馈。 为了确保专业学生培养的质量,本专业建立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八个 系统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一是教学决策系统,二是教学指挥系统,三是教学条 件保障系统,四是搜集信息和调控系统,五是教学质量评估、诊断系统,六是教 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七是质量宣传教育系统,八是仲裁系统。这八个系统均有 各自的特色,在整个体系中起到中枢作用的是教学决策系统。 另外,为了提高质量管理,特建立质量监控运转模式。主要包括重点监控结 合全程监控、全面监控结合主要素监控和创建三级动态信息反馈网。 十、毕业条件 (一)学业 修完本专业所有课程并经过考核合格。 (二)学生应考取的证书(毕业时至少考取 3 个以上证书,含至少 1 个职业资格 证书) 1.武术段位证书(三段及以上) 2.普通话等级证书(二级乙等及以上) 3.职业资格证书 (1)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初级及以上) (2)裁判员证书(二级及以上)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必修课部分) 教学时数 课程 课程代码 开设学期及学时 考核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 实践 062100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4 48 16 06210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36 12 06210003 形势与政策 32 32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64 备注 考试 48 8 形式 考试 8 8 8 8 8 考查 计入 32 学时 通识教育课 必修课 06210005 军训 112 06210004 军事理论教育 36 26 06210006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38 38 06210010 武术素质课Ⅰ 168 20 148 06210013 武术素质课Ⅱ 128 20 108 06210007 大学英语 84 84 06210009 计算机应用基础 48 02220016 中华传统文化 36 06230005 心理健康教育 32 06250002 劳动实践 16 小计 112 112 考查 10 36 考试 含创新创 10 72 10 8 考查 96 64 考试 48 考试 48 48 考试 20 16 36 考试 16 16 730 340 32 4 4 4 4 390 288 230 118 86 专业群平台课 专业核心课程 教学实践课程 体育概论 24 24 01220061 运动解剖学 64 64 01220096 运动训练学 64 64 01220088 体育教学法 64 24 40 01220053 体育技能 224 32 192 01220089 武术剧目 128 01220090 武术裁判法 64 01220064 体能训练 64 01220010 武术英语 64 02220011 企业实训 448 16 考试 8 24 考试 64 考试 64 考试 64 考试 64 64 考试 64 64 考试 32 64 考试 64 64 考试 96 128 32 考查 16 03220055 业模块 考试 64 36 10 48 64 考试 448 含毕业研 448 究报告 02220012 顶岗实习 小计 420 1628 420 256 1372 420 24 160 256 320 448 420 注:1.军训不计入总学时;素质教育课每学期 1-2 门计入总学时; 2.思政课、形势与政策、公共艺术类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教育由思政部管理。其中形势与 政策、公共艺术、军事理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由教务部和思政部统筹安排。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选修课部分) 教学时数 课程 课程代码 开设学期及学时 考核 课程名称 总学时 理论 专业拓展课程 01240003 教育学 48 48 01240032 心理学 64 64 01240033 时尚运动 64 8 01240025 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 32 32 208 152 小计 实践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考查 48 考查 64 56 考查 64 考查 32 56 48 形式 64 64 32 选修课 素质教育课程 06230001 民间剪纸艺术 16 16 16 考查 06230002 书法鉴赏 16 16 16 考查 06230016 普通话 16 16 16 考查 06230006 音乐鉴赏 16 16 16 考查 06230003 社交礼仪与沟通技巧 32 06230011 Photoshop 01240009 16 32 考查 32 32 32 考查 球类运动(篮、网、足、排) 32 32 32 考查 06230008 素质拓展与团队建设 32 16 32 考查 04240005 形体与舞蹈 32 32 32 考查 06230019 大学情商培养 16 16 16 考查 06230009 影视鉴赏 16 16 16 考查 06230004 美术鉴赏 16 16 16 考查 06230007 诗词鉴赏 16 16 16 考查 06230005 戏曲鉴赏 16 16 16 考查 06230021 舞蹈鉴赏 16 16 16 考查 小计 第二课堂 06250001 入学教育 06250002 劳动实践 06250003 社会实践(选修) 06250005 社团活动 合计 16 16 64 32 32 2630 780 1850 360 16 32 16 470 470 454 456 420 备注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论证意见 论证专业(方向)名称:民族传统体育 论证时间: 年 月 日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名称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姓名 职务/职称 工作单位 专业特长 签名 联系电话 专 齐少波 副教授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体育管理 13783610887 业 姚亚行 讲师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武术产业 18639296628 姜丙刚 讲师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体育教育与训练 18568181966 朱寒潇 讲师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体育教育与训练 15136133616 李小慧 助教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建 设 指 导 委 武术国际 17603855134 教育 员 会 武术国际 焦继东 助教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成 员 教育 张献科 助教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武术教学与训练 18838056218 耿海潮 助教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武术教学 15617626115 专 业 建 设 指 导 委 员 会 意 见 18537913100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批意见 专业 培养方案 理论课 实践教学 顶岗实习 实践教学占总学时 总学时 总学时 学时 学时 比例(%) 2630 780 1850 420 69.5% 专业(方向)名称 人才 培养 方案 民族传统体育 主要 数据 各院 系 (部) 意见 院系(部)负责人签字(公章): 年 月 日 教务 部审 核意 见 主任签字(公章): 年 月 日 学院 审批 意见 主管院领导签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