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研究方法论(2019年7月10日-7月18日开课).pdf
汉语语法研究方法论 Methodology on Chinese Grammar Research 本课程通过对当今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新课题、新方法、新成果的展示,在 短期内提升学生描写、分析和解释汉语语法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有正确的语法 观念和知识储备,直面当代学术环境下汉语语法学的新要求、新动力和新机遇, 做好从事汉语语法研究的准备。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研究生必修基础课程。选课对象是有关专业初入门的博士研 究生、硕士研究生和高年级的本科生,也欢迎青年教师选修。 本次授课包括三段:1)讲授“语言知识资源”的基本内容,它们在当代人 工智能发展中的运用以及对汉语本体研究提出的新挑战;介绍两个特殊领域的研 究所带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深刻变化,包括叙实性问题和零形式问题。2)讲 授汉语小句和句子结构的基本原理,以及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特殊类型学地位; 汉语疑问与时间范畴的结构特性与研究难点,以小见大,呈现汉语句法、语义和 语用多层次的接口与互动现象。3)讲授基于功能语言学派的动态语言观,通过 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事实,介绍“浮现语法”(Emergent Grammar)理论和研究 方法;从语言多样性的视角看汉语的特点,涉及句法、篇章、修辞等方面。 教师风采 cai 采 袁毓林 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yuanyl@pku.edu.cn 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理事,2015 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 聘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汉语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和中文信息处理。 教师风采 方 梅 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fangmei@cass.org.cn 研究员,《中国语文》杂志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为语法学 与篇章语言学。 1 陈振宇 教授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chenzhenyu@fudan.edu.cn 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教研室主任。研究 方向为汉语语法学、理论语言学、计算语言学。 课程设置 cai 采 学分:2 学分 学时:36 学时 上课时间:2019 年 7 月 10 日-7 月 18 日 选课网址: http://register.fudan.edu.cn/p/publish/show.html?queryType=set&searchName=paidIn fo.search&projectId=71548 助教:吴芳格,学号 18210110029,电话 15221536792,邮箱 wufangge@126.com 日期 星期 节次 三 上午第三、四节 三 下午第八、九节 四 上午第三、四节 四 下午第八、九节 五 上午第三、四节 五 下午第八、九节 7 月 13 日 六 上午第三、四节 汉语小句和句子结构的基本原理 陈振宇 7 月 13 日 六 下午第八、九节 语法的跨层性 陈振宇 7 月 14 日 日 上午第三、四节 汉语时间表达的跨层性(上) 陈振宇 7 月 14 日 日 下午第八、九节 汉语时间表达的跨层性(下) 陈振宇 7 月 15 日 一 上午第三、四节 汉语疑问表达的跨层性(上) 陈振宇 7 月 15 日 一 下午第八、九节 汉语疑问表达的跨层性(下) 陈振宇 7 月 16 日 二 上午第三、四节 句法整合及语体差异 方 梅 7 月 16 日 二 下午第八、九节 句法整合与信息结构 方 梅 7 月 17 日 三 上午第三、四节 主句的去范畴化 方 梅 7 月 17 日 三 下午第八、九节 词类的去范畴化 方 梅 7 月 10 日 7 月 10 日 7 月 11 日 7 月 11 日 7 月 12 日 7 月 12 日 上课内容 授课教师 语言知识资源怎样助推“可解释的 袁毓林 人工智能”? 《北大汉语实词信息词典》的知识 袁毓林 内容和理论背景 现代汉语名词的叙实性研究 袁毓林 汉语叙实反叙实名词的句法差异 袁毓林 及其认知解释 零形式和零成分的确立条件 袁毓林 作为方法论策略的零形式和零成 袁毓林 分 2 7 月 18 日 四 上午第三、四节 去范畴化效应(一):语法化 方 梅 7 月 18 日 四 下午第八、九节 去范畴化效应(二):语用化 方 梅 参考教材: 本课程的教材用教师编写的课堂资料。下面是参考书目: 袁毓林, 《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袁毓林, 《汉语语法研究的认知视野》 ,商务印书馆,2004 年。 袁毓林, 《汉语配价语法研究》 ,商务印书馆,2010 年。 袁毓林, 《汉语句子的焦点结构和语义解释》 ,商务印书馆,2012 年。 袁毓林, 《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袁毓林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年。 袁毓林, 《汉语否定表达的认知研究和逻辑分析》,商务印书馆,2018 年。 张伯江、方 梅,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年。 方 梅、乐 耀, 《规约化与立场表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年。 方 梅 《浮现语法:基于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 陈振宇, 《时间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学林出版社,2007 年。 陈振宇, 《疑问系统的认知模型与运算》,学林出版社,2010 年。 陈振宇, 《汉语的小句与句子》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