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17秋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小结(16).pdf

Deprecating。(讽刺)1 页 128.395 KB下载文档
2017秋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小结(16).pdf
当前文档共1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17秋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小结(16).pdf

2017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小结 2018-03-19 14:21:10 去年8月,我有幸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数学系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交流,也度过了我人生迄今为止最长的一个夏天。4个月的时光,是在 Central Library冰爽的空调风中的阅读和学习;是在不停爬坡俯冲的School Bus上听着受地区限制的中文歌;是在能看见萤火虫的 夜晚,RVRC球场上的挥汗如雨;是在Yusof Ishak House和RVRC Dining Room都关门的周末,校区西南角美食一条街上的大快朵 颐。几乎每一天都是28°C左右的温度,几乎每一天都是放晴的上午和暴雨的午后,时光静美得让人感觉不到它的流动。 初入新国大, 每一件事都是新奇的。 没有校门的新国大建在一片绵延的丘陵上,国立医院、地铁站、超市商店等等都被这个巨大的校区包裹,所幸校 内主要的校区和宿舍区都设有校车站点,否则每天从宿舍区到校区可能都是一场煎熬的爬山;没有门的RVRC宿舍区建在一座小山上, 每幢宿舍楼的一楼都有Lounge,内有沙发电视、桌球桌足,最宝贵的就是寝室里没有的空调,让学生们放松休息;而上Lecture的 Auditorium——我更愿意叫它礼堂,随便一个这样用来上课的大教室,其体量和装潢水平都足够用来开正式的新闻发布会。 你很难在 校园里看到一个穿着长裤的学生,你很难看到一个没有穿着人字拖的学生,无论男女——新加坡常年湿热的气候打造了这样一种独特的 打扮文化,当我也操起短裤+人字拖的打扮,那种交换生的外来感才算削弱。并且新国大学生非常以学校为荣,他们极少穿品牌——即 使校内的Kent Ridge MRT Station和University Town有各种Uniqlo、H&M的店,他们永远身着印着学校logo、院系logo和宿舍 区logo的T恤,这种和复旦截然不同的“孩子气”,让我感受到了新国大人的朴素和真实。 新加坡的语言构成是多元的。还记得最开始去 食堂点餐,心里揣着对口语的不自信,“Dragon fruit juice, please. ”老板娘听罢对身后的伙计喊道:“火龙果汁一个”,然后又对目 瞪口呆的我说:“2块5”。后来,我也终于学会了“看人下菜碟”,对马来、泰国、印尼面孔和金发碧眼们说英语,对中国面孔说中文—— 虽然这有时很难判断。有一天我还和一个高中才开始学中文的新国大新生边洗衣服边用双语交谈了很久。虽然“新式英语”真的还不如中 式英语那般忠于英语的发音,并且夹杂了很多马来语和印尼语,但他们的流利和英语思维的方式仍然值得我们非英语母语的人学习。 渐 渐融入新国大,我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新国大人的生活状态:“慢慢走,欣赏啊。”充斥新国大人生活的,是接踵而至的社团活动,是五 花八门的体育运动,是一个个夜晚12点,宿舍区一块大场地上为小伙伴庆生的K歌大会,伴之而来的,是第二天一个个在午后起床洗漱 的惺忪睡眼。在新国大,我真的很难嗅到“功利”的气息。我的新国大学邮收到的永远是各种各样趣味性的社交活动的推送;走在 University Town前往Auditorium3的路上,总能看到中心大草坪上数不清的飞盘的爱好者;在RVRC的户外烧烤区,又常常能看到 一群群人欢聚、畅饮。与新国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相对应的,是课程进度的缓慢。每门专业课一周两次Lecture和一次Tutorial,课 堂容量和难度相对复旦都不在一个量级,而用PPT讲解的数学课程也多了那么一丝浮光掠影的味道。当我们得知实变函数和泛函分析竟 然是新国大数学系研一研二课程的时候,我们终于明白了新国大本科生有多么的幸福了。 作为交换生的我们,学习任务就更为轻松了, 于是便也“慢慢走,欣赏啊”。根据实践项目的要求我来到了新加坡植物园——一个完整的热带植被的缩影,尤其是种植着新加坡国 花“万代兰”的国家兰花园,内有成百上千种兰花,只恨自己只能想出“争奇斗艳”这样贫乏的文字来形容那种盛景;8月9号那天我和三五 好友来到了Marina Bay,欣赏新加坡国庆日的盛大烟火,那在空中停滞长达数分钟的“手拉手logo”烟火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也只有新 加坡这样的小国家可以满足几乎每个人切身参与举国盛典的愿望了;我去到了被称为“新加坡的后花园”的隶属于印度尼西亚的民丹岛, 由于不在旅游的旺季,我们一行人好好体验了一把“只有四个人的沙滩”,那种感觉才叫“天地人”,而不是“人人人”;我还去到了曾今新 加坡所隶属的马来西亚,登上吉隆坡的制高点吉隆坡塔,一览整座城市沐浴落日余晖再到接纳灿烂星光。 身在新加坡时,同学间常常开 玩笑说:“我们在逃避现实”。的确,持学生签证无法找实习,上的课转的了学分转不了绩点,新国大的学校生活似乎无法为我们功利的 账本记上一笔。这一个学期的时光,是一场远离压迫感和竞争的轻松的梦,是一次抛却身负压力、露出水面的不长不短的喘气。但那截 然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节奏,在我们刚刚好适应之时,又都离我们而去了。也正是在离去之后,我才恍然发现我想念那个不会让我怀 疑眼镜是不是脏了的干净城市,我爱那个洋溢着笑脸和活力的校园。那么,重新担起压力继续战斗吧,人生有梦也有现实,有脚踏实地 也有诗与远方,为发生过的梦和未来的梦,努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