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堂具备的教学策略.pdf
好课堂具备的教学策略 一节好课有许多要素,需要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共同演绎。对 于教师而言,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上出一节好课的重要因素,本文 就与各位老师共同分享 10 条上出好课的关键策略。 一、好课要满足三个条件 “双主互动、多维联系”。课堂教学要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 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多媒体等辅助资源互动联系,从而使教与学 达到高度和谐,实现课堂活动的快乐、高效、优质。 适应现实。教师要关注知识目标的学习与生成,培养学生的学习 能力、应变能力和考试能力。 为学生的未来生存发展提供帮助。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 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思维、交流、表达、组织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好课要做到四个改变 改变教师观念。教师的思想决定课堂教学方式,因此,改变教师 思想是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 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合作、探 究学习。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的充分自学,合作学习需要通过小组 内部的充分交流来实现,探究学习的重点是知识学习和应用练习,应 该以思维训练为主线。 改变教学工具。课堂教学应以“三案”(学案、题案、师案)为 抓手,让学生有法可依、有题可练。学案指的是学生学习的指导方案, 重在目标解读、方法指导、习惯培养;师案指的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方 案,重在教学过程的预设和生成;题案指的是学生知识达标的训练方 案,重在知识点训练、问题设计目的说明、解题思路指导。 改变学习内容。知识学习要立足于教材,将知识学实、学准;教 师要引导学生拓展课本知识,将课内知识与拓展知识有机衔接;学生 要落实知识学习点、线、面、体的整体联系,构建知识树和知识体系; 课堂教学要重视学生对学习方法、思想方法的总结提炼。 三、好课要建构体验模式 学习即体验,没有体验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为帮助学生进行 体验式学习,教师可以构建体验式“6411”课堂教学模式。“6411” 指的是“六步”“四查”“一为本”“一中心”。 六步:导学、自学、互学、展示、检测、拓展;四查:课堂教学 的四次学情调查;一为本: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一中心:以学生 的全面自主发展为中心。 四、好课要彰显不同风格 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 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 能力和接收能力。 鉴于此,在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 点和学科特点,自主探索新授课、阅读课、作文课、复习课、试卷讲 评课等不同课型的流程和模式,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 五、好课要有精彩的导学 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如同拉开的大幕,要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 美的景色;犹如乐章的序曲,要让学生一开始就受到强烈的震撼。 课堂导入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告知 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给学生一些指导性学习建议;告知学生学习时 需要准备的学习用具;告知学生对学习时间的要求;简单解读学案要 点,让学生根据自身能力解决学案中的问题。 六、好课要有安静独立的自学 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应该独立学习教材及相关文本资料,要以 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运用双色笔、纠错本等工具,对自学过 程中的问题进行标注,为互学讨论环节打好基础。 只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激发和提高,才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 创造性。因此,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要求学生高效独立 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七、好课要有互动 互动指的是学生的相互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具体来说, 就是学生之间进行学习帮扶,构建若干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学生 合作、探究的过程,既是解决自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 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互动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力。 合作学习需要科学合理、巧妙安排。合作学习最好不超过 6 个人, 否则效果就会打折扣;在学生安排上,可以是水平基本相当的学生为 一组,也可以是水平不同的学生为一组;在组织形式上,需要小组长 进行周密组织、有序安排;在学习方法上,可以安排学生“小教师” 讲解学习共同体内共性的疑难问题,通过学生教学生的方式,有选择、 有针对地解决问题;互学后期,小组长要明确通过自学、互学仍未解 决的疑难问题,安排小组成员整理大展示的备展内容(成果、疑问、 展示方法等) ,为展示做好充分准备。 互动的目的要明确、重点要突出:互动重在检测自学效果,重在 解决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况,合理设计、安 排需要进行班级大展示的内容。 八、好课要有形式多样的展示 展示是呈现自学、互学成果的环节,分为小组展示和班级展示。 展示环节能够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 力,教师应有创造性地设计各种展示活动,打造活跃、愉悦的课堂气 氛。 小组展示是由小组长组织的组内展示,一般在互动环节后期进行, 目的是展示自学的成果和问题。组内展示的形式包括交流答案、提出 疑问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互教互学、解决问题。 班级展示是全班范围内的展示,主要由教师组织。班级展示的形 式需要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将班级展示设计 成演讲、辩论、朗诵、竞赛等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小 组互学阶段的成果和问题。 展示不是记流水账,一定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一般应关注以 下几个环节: 答疑。“小教师”解答展示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回答其他学生的 质疑。 提问。“小教师”设计问题,让似懂非懂的同学加深印象。 点评。教师要对展示的学生进行评价,点评的学生也要有自己的 观点。教师点评时要注意归纳要点、总结规律,还要指导学生的点评 方法,比如抓疑问、抓规律、抓本质等。 辩论。学生点评后,如果出现不同观点,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 生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之间会反复问答,从而进行思维碰撞, 不断加深理解、纠正错误。 精讲。教师进行讲授、讲解、提炼、归纳。精讲可以在学生展示 的同时进行,也可以在学生全部展示完成之后进行。 教师精讲环节要注意 4 个方面: 一是增强针对性,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需要讲,这就要求教师调查 学情、研究学情、掌握学情; 二是及时迅速,当学生表达不清楚、对问题理解不透彻或者存在 争议时,教师要及时讲解,澄清或解决学生的问题,不要将问题积攒 到一起; 三是控制时间,教师讲的时间多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 时间就少了,教师要尽可能放手,将时间留给学生; 四是精彩有趣,教师要进行充分预设,对教学内容、教学语言做 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结合课堂实际把握随机生成,让 生成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九、好课要有精炼准确的检测 检测环节是为检验学习目标、验收学习效果而设计的,是课堂教 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课堂检测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组内结对互查,也可以是小组 长检查或抽查部分学生,还可以是小组之间相互检查。检测环节的问 题设计,可以是题案中预设的课内练习题、达标检测题,也可以是临 时生成的问题。在检测时间的安排上,可以集中检测,也可以穿插在 教学环节之间进行。 十、好课要有知识的拓展 拓展环节是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延伸。 教师与学生要先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通过课堂小结这一环节, 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究竟要落实哪些重要问题、核心问题以及应该掌 握哪些学习方法。课堂小结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出难点、 归纳要点。此外,教师还要布置课外阅读,让学生结合学习内容,进 行延伸阅读、拓展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