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附件二:成果总结《“用心用情 志智双扶”—对口支援新疆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pdf

Forgot 丢失9 页 405.229 KB下载文档
附件二:成果总结《“用心用情 志智双扶”—对口支援新疆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pdf附件二:成果总结《“用心用情 志智双扶”—对口支援新疆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pdf附件二:成果总结《“用心用情 志智双扶”—对口支援新疆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pdf附件二:成果总结《“用心用情 志智双扶”—对口支援新疆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pdf附件二:成果总结《“用心用情 志智双扶”—对口支援新疆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pdf附件二:成果总结《“用心用情 志智双扶”—对口支援新疆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pdf
当前文档共9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附件二:成果总结《“用心用情 志智双扶”—对口支援新疆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pdf

“用心用情 志智双扶” ——对口支援新疆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模式构建与应用 成果总结报告 一、背景和意义 2012 年,首都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建京疆学院,搭建长效育 人平台,探索创新内地高校培训新疆少数民族人才新模式。 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中“扶贫先扶 志”“扶贫必扶智”的要求,实施“促进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教 师职后培养”计划,探索出一条“用心用情 志智双扶”培养新疆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新路,形成了一套从思想帮扶入手、以国 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提升为重点、高校继续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有 效经验。 2014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内地院校都应像 首师大一样用心用情培养新疆学生,进而增进民族感情,加强民族 团结。” 十年笃行实干,京疆学院圆满完成“新疆自治区未就业普通高 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计划”,教育部《第三期国家支持新 疆汉语教师培训》项目的“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骨干教师培训” 任务,“新疆和田地区幼儿园园长赴京挂职培训”“和田地区教师 能力素质培养”“第十四师教育系统人才培养以及幼儿园骨干教师 跟岗培训”等项目,累计培养 2313 名学员,覆盖全疆各地州,86% 为少数民族学员。他们“一人带动一校,一人影响一家”,助力新 疆基础教育实现从依靠“输血”到主动“造血”的转变,促进新疆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用心用情 志智双扶”培养理念被应用到 首师大近年来援蒙、援藏、援青等 146 个教育支援协作项目,惠及 1 5.5 万余名干部教师;育人经验和教学模式多次被教育部和北京市 推广。2021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首都师范大学京疆学院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二、解决的教学问题 本成果聚焦教育的根本问题,有效解决了下列教学问题: 1. 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两张皮”问题 培训目标单一,对边疆民族地区教师培训政治要求不突出,思 想政治教育简单低效,对学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职业理想和 志向激发不足。 2. 语言提升与专业教学“两条线”问题 对学员应用国家通用语言开展教学综合训练不足,课程内容相 互割裂,教学方式相对固化。学员返岗后仍不能满足岗位需要。 3. 资源整合与队伍建设“弱散浅”问题 多以项目形式实施培训,缺乏长效育人平台,系统保障不力、 优质协同不足,对政策、需求、学情研究不深入,混合式培训成效 不高。 2 三、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本成果紧扣“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提出“两统一 三融 合”的教学设计思路(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职后培养 过程相统一、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提升与教师业务培训相统一, 政治、业务、语言三者相互融合)。从培养目标、课程模块、培养 方式、机制保障入手推进教学实践和改革创新,做实做细课程思政 建设和“三全育人”,多措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有形的 “志智双扶”将无形的“用心用情”落到实处,实现铸魂有形、认 同有感、育人有效。教育引导学员实现职业理想与志向、专业素养 与能力的双提升。 (一)明确“培养什么人”的目标 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与新时代党的 治疆方略,深刻认识教育援疆中教师培训工作对维护祖国统一、民 族团结与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围绕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提高新疆学员职业能力、强化国家通用语言 应用能力。将“政治可靠”作为培养的第一目标,将“业务精通” 作为培养的主要目标,将“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过硬”作为培养 的重要目标。 (二)创新“怎样培养人”的路径 1.培养内容——构建“5F+L”课程模块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锚定国家通用语言应 用能力提升(Language Training)教学核心内容,借鉴师范生养成 教育(Formative Education)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立适合边疆民族 地区教师的“5F+L”课程模块——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学科专业教 3 育、职业素养教育、通识教育、实践技能提升教育 5 个师范生养成 教育模块和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提升模块。 2.培养方式——实现“四个贯穿”全过程培养 思想帮扶贯穿培养育人全过程。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团结教育、党建思政 与时政学习等专题;实施新疆学员与在校大学生“1+1 互助成长” 计划,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社区文化交流,经典诗词诵读 等浸润式思政教育实践,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立干部进班、 教师跟班、班主任进宿舍制度,全体教学和管理人员以身垂范、榜 样育人。 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提升贯穿学习生活全过程。以语言文字 作为文化浸润的重要载体,深挖语言学习的文化属性和重要意义。 自编教材开展“语言教学+学科专业知识/中华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 育”特色教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拓展第二课堂,创设多样化语 言应用环境。组织学员早自习诵读经典文章、晚自习收看新闻联播, 组建编辑部、指导学员编撰《培训简报》《京疆学院学习报》,带 领学员排练话剧小品,深化语言教学。 精准施教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根据国家战略、新疆发展和个 人职业需要,动态调整培养方案;增开学科专业口语、板书设计、 教案撰写指导等课程,设置“北京课堂一课试讲”,综合训练学员 应用国家通用语言开展教学的能力,开展“沉浸式云跟岗”混合式 培训。建立多维(政治、业务、语言)、多元(任课教师、实践导 师、科研导师、班主任)、多态(思想汇报、学业成绩、教学实录、 平时表现等)的立体评价体系。 系统塑造贯穿教师职业发展全过程。为结业返岗学员免费开放 在线课程 35 门;走访和田、喀什等地学员派出校,送教调研 300 余 4 人次;推进“反转式云跟岗”,聚焦学员岗位实施一对一指导,终 身帮扶学员职业发展、持续发挥“种子效应”。 3.机制保障——长效育人平台 长期建设京疆学院,探索构建党建引领、主线驱动、需求导向、 制度保障、科技赋能的“五元动力系统”保障培养质量:坚持学院 党总支与学员临时党支部建设共同推进,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 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围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开展教育教学,持续推动铸魂育 人走实走深。精心打造专业师资团队,组织 214 名教育专家、中小 学教学名师、教研员和骨干教师长期深度参与教学;整合京津冀 67 所优质学校、园所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形成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 育人平台。建立包括意识形态安全、教学管理规范、师资选聘要求、 学员日常管理及考核评价、教学质量监督乃至党支部建设等完备的 制度体系保证培养质量。综合运用远程教学和大数据平台,精准低 耗高质量培养新疆教师。 四、成果创新点 (一)理念创新——创新“用心用情 志智双扶”新疆教师培训育 人新理念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将习近平总书记 “用心用情培养新疆学生”重要批示与“志智双扶”教育扶贫重要 论述的工作要求融合创新,形成培训育人新理念。提出“两统一 三融合”教学设计思路,明确“政治可靠、业务精通、语言过硬” 培养目标,构建“5F+L”课程模块,构建“五元动力系统”,实现 “四个贯穿”全过程培养。将新疆教师培训当作一种“特殊”的师 范生培养形式进行教学实践。 5 (二)范式创新——创设以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为核心的新疆教师培 训新范式 实施分层次、模块化、沉浸式国家通用语言教学。根据学员 “听说读写”水平进行小班教学,夯实语言基本功;开展专业口语、 板书设计、教案撰写指导等特色语言课程教学,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将国家通用语言教学有机融入思政理论学习、学科专业课程、教师 核心素养讲座、社会文化实践,开展 “北京课堂一课试讲”,破解 教学实践中语言应用难题。创设多样化的语言环境,聘请语言文字 专家、民族政策专家、语文教学名师讲解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 意义、指导学员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提升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 实现从“能说会用”到“乐学善用”。 (三)机制创新——创建以京疆学院为平台的新疆教师培训新机制 首创京疆学院,搭建长效育人平台开展创新实践:以专职管理 团队构建“五元动力系统”运行保障机制;形成上下级联动、校内 外统筹、京疆两地协同、京津冀资源共享的优质协同机制;建立健 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机制。以专业师资和研究团队推进 课程思政建设、实施特色化语言教学,开展“沉浸式云跟岗”和 “反转式云跟岗”,激活教学创新机制;深入研究边疆民族地区教 师培训重点难点问题和教育支援有效模式,探索高校继续教育助力 乡村振兴、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长效机制。 五、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一)“用心用情 志智双扶”援疆工作获得党中央高度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对首师大援疆育人作出重要批示。2017 年,蔡奇 同志在北京市对口支援工作表彰大会上听取了本成果第一完成人林 6 广成所做的专题汇报,并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北京市对口支援工作。 时任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中央 统战部和国家民委领导来校开展调研座谈,充分肯定本成果在高校 服务对口支援国家战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 指出,首师大服务国家、奉献人民,以心感人、以情动人,因势利 导、因材施教,夯实思想基础、增进民族团结,注重建章立制、构 建长效机制的经验,值得各地、各办班学校认真学习借鉴。张春贤 两次致信肯定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培训工作”,并表示“学员们的 成长进步和‘种子效应’确令人欣慰”。 (二)“种子教师”扎根边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本成果系统培养新疆基础教育教师 2313 人、送教培训 1200 余 人,其中南疆教师超过 97%,学员覆盖全疆各地州的大部分县市。 学员在京教学实践完成率 100%,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通过率超过 90%。95%以上学员至今仍然坚守南疆基础教育一线,很多学员已经 成长为当地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校(园)长。 优秀学员牙生江•阿布都艾尼返岗后免费为学生开办“国家通用 语补习班”,并因工作能力突出被任命为和田市阿克恰勒乡第二学 校校长。他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作为“新时代 新青年” 的代表进行报道,并入选新疆广播电视台《70 年 70 人 祖国我是 你的骄傲》人物纪录片。学员艾迪莱作为和田墨玉县第四幼儿园园 长,返岗后将这所薄弱园建设成县级示范园;穆耶赛尔担任喀什乡 村第一书记期间,利用当地“农牧民夜校”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培训、 宣传党的政策。 (三)培养模式和育人平台持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7 相关成果《创建援疆育人“首师大模式”用心用情培养新疆少 数民族教师》《“首都教育远程互助工程”助力和田地区教师国家 通用语言能力提升》《打造“沉浸式云跟岗”模式,实现精准低耗 高效教育帮扶》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帮扶) 典型项目,育人经验和教学模式被推广到全国高校少数民族人才培 养工作。《教育技术学概论》《教师职后培养实训课程——小学语 文》分别入选教育部和北京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学前教育专业 入选北京高校继续教育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入选北京高 校继续教育高水平教学团队。语言教学模式被南京师大、天津师大 等高校借鉴,并运用到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四盟市三科统编教 材教师培训中。学校被国家语委认定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教育培 训类)基地。《幼儿园教师分层分类分岗专业成长系列培训教材》 用于和田 241 所幼儿园培训实践。 理论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首 师大组团项目实施和北京市智力支援“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为 助力边疆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促进教育公平”开拓了新的途径。 (四)育人成效显著广获媒体关注 首师大京疆学院十年坚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主线,开展对口支援新疆中小学教师职后培养工作。积累线下课程 70 门、线上课程 35 门,出版培训教材 5 册、在编教材 3 册、自编 教材 10 余册;走访新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兄弟院校开 展调研 37 次,形成各类研究报告、总结材料近百万字,在高水平期 刊上发表论文 18 篇;录制学员学习实践视频超过 5TB、时长超过 2600 小时,其中 2018 级教育部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骨干教师培训 班视频跟拍 133 天。团队先后获得北京市对口支援工作组织奖、北 8 京市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第八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 体等荣誉,3 名同志入选北京市脱贫攻坚专项奖励,其中 1 人记功。 京疆学院援疆育人成效和突出事迹被新华社、《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等 20 余家重要新闻媒体专题报道 50 余次。“首都师 范大学京疆学院”被百度、头条、搜狐等新媒体持续关注。2016 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朝闻天下》栏目以《走基层:一个特殊的援疆 任务》为题连续 5 天专题介绍京疆学院对口支援新疆教师培养工作, 俞正声看过后批示肯定首师大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的贡献, 并表示“感到震撼、受到教育”。 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