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 - 632期.pdf

Pretty boy1 页 6.056 MB下载文档
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 - 632期.pdf
当前文档共1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首都师范大学新闻网 - 632期.pdf

文 第4版 苑 2019 年 5 月 24 日 总第 总第581 632期 期 2019 年 5 月 24 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感想选登 世界等着青年改变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中心 郭佳丽 研究生会 辛桐 蒋晓彤 鲁珍 韩叶子 百年之前,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打破了 “公理战胜强权”的谎言,北京地区的青年学 生纷纷走上街头,为这个艰难前行的国家发 出时代的呐喊,这便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 不仅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思想解放,也为 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五四精神不仅是 历史的,更是时代的。百年之后再谈五四,作 为当代研究生,我们不仅要学习五四运动的 历史意义,更要结合新时代特征,探索五四精 神在新时代的新内涵。 (一)心怀祖国,放眼世界 爱国是五四精神的核心,是千年传承的 优良传统,是深沉厚重的历史情感。但爱国 不代表妄自尊大,历史证明,闭关锁国、故步 自封不能为国家和民族带来真正的和平与发 展。只有在对比中寻找差距,在学习中谋求 发展,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 一,积极借鉴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才能长久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励志奋斗,勇担责任 “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 责任也”。我们正处于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 伟大时代,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 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更需要奋斗 和奉献。我们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勇担时 代责任,敢承历史使命,在学术中笃学求真, 在工作中尽责担当,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 者、开拓者、奉献者。 (三)修身立德,树才自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 以厚德载物。我们既要正风律己以立德,也 编辑部地址:首都师范大学校本部主楼 928 弘扬五四精神 奉献青春力量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中心 陈乾坤 百年前的中国,国家千疮百孔,社会动荡 不安,百姓流离失所,加之外交软弱无能,激 起青年一代激昂的爱国热情。1919 年 5 月 4 日,爱国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 除二十一条”的口号。至此,以学生为先导的 “五四”爱国运动彻底爆发。这一场运动掀开 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不仅激荡着百年前青 年的心灵,更加指引着新时代青年的奋进与 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 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作为新世纪 的青年,我们始终处于触摸时代的前沿阵地, 始终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我们要高举爱国 旗帜,弘扬“五四”精神,奉献青春力量。 弘扬“五四”精神,应当理性爱国。当今 社会,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盲目爱国现象不 断滋生。这些打着要求民主和进步幌子的不 理性的爱国主义会给国家和社会的和平稳定 造成极大危害。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理 性爱国,我们以科学的心态点燃埋藏在心底 的理性的火种,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展现新 时代青年的爱国情怀。 弘扬“五四”精神,应当不断创新。创新 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青年是社会发展的预备力量,青年一代具备 创新思想和能力,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的基本保障。弘扬“五四”精神,必须在求 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真正让青年成为创 新的主力军,成为振兴中国的中坚力量。 弘扬“五四”精神,应当甘于奉献。奉献 国家、奉献人民、奉献民族,是“五四”青年的 精神所在,也是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 存,一些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各 种诱惑和复杂的思想的影响,已经发生了扭 曲和变形,对于青年来说,就是要经得起各种 考验,经得住各种诱惑,在考验和诱惑中寻找 突破口,实现人生价值。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 年。”新时代,我们新青年大有可为,也必然大 有作为! 五四精神 “燃” 青春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中心 刘青、彭芳 历史从不辜负人民,五四运动中一群有 志青年将救国作为自身使命,勇敢地站在了 革命的最前面。100 年过去了,当年的青年 被时代定格,他们身上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 一代的青年人“燃”青春以报国与民。 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需要当代青年的 爱国热情。爱国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源泉,100 年前的青年们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救国救民 的决心,勇敢发声,直至今日,耳边仍回响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爱国口号。但爱国 绝不是一句口号,在每一句口号的背后都有 无数仁人志士为此奋斗,当代青年在继承五 四精神时,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主 动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电 话:68902229 当中去。 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需要当代青年的 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 “青年一代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 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朴实但意义深 远,启示着当代青年人要将个人成长与国家 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的幸福联系在一起,青年 人要活得明白,活得精彩,活得够“燃”,担起 时代使命的青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春, “燃”青春需要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努力奋斗,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 价值。学习和继承五四精神,青年一代需要 跟党走起来,在新时代下“燃”起来! 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需要当代青年的 投稿信箱:cnunews@126.com 团结一心。回顾五四运动这段历史,深深体 会到了青年们合力救国的决心,这种团结奋 斗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必然成事的!当代 青年在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时,更需要团结 一心,既要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 和信心,更要有合力奋进的干劲,作为中国新 时代的青年,需独立自强,为国家复兴和人民 幸福合力奋斗,团结就是力量,青年人的团结 就是建设祖国的发动机! 五四运动告诉我们:青春从不辜负有志 青年,有志青年也从不辜负青春。新时代,新 青年,我们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 义信仰, “燃”起来,我们大有作为! 邮政编码:100048 廊坊华林印务 印刷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主管主办 本 报 讯 5 月 9 日 上 午 ,教 育 部 党 组 成 员、副部长翁铁慧,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 司副司长徐忠波,思政司副司长张文斌,思 政司党建统战处处长蒋宏潮等一行来我校 调研学科建设工作,并先后实地考察我校 数学学科、植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情况。 北京市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宁, 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郑吉春,市委教 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叶茂林,校党委 书记郑萼,校长孟繁华等陪同考察。 翁铁慧一行首先来到数学科学学院, 听取了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李海梁教授关于 数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以来,在 高层次人才培养、一流师资队伍建设、重大 科研成果产出、推进国际化合作交流、服务 国家和首都基础教育等方面的进展汇报, 参观了光场成像与数字几何北京市重点实 验室。翁铁慧对我校数学一流学科建设进 展予以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了我校数学一 流学科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方复全院士 作为带头人的几何拓扑团队在国际上的学 术领先地位。她指出,首都师大的数学学 科发挥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与实际应用 相结合,在解决智能交通、精准医疗等国家 和地方重大社会需求、引领科技创新方面 有很大突破;在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聚焦 高层次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和首都基础教 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后,翁铁慧等一行来到生命科学学 院,参观考察了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演化与 环境变迁重点实验室和植物学国家重点学 科,分别听取了任东教授和生命科学学院 院长马力耕教授的汇报,翁铁慧仔细询问 了学科特色优势、国际影响力以及人才培 养 等 情 况 ,当 她 了 解 到 我 校 发 表 在 SCIENCE、PNAS、PLANT CELL 等国际著 名期刊的论文均为我校第一单位且我校研 究生参与完成、我校收藏的各类昆虫化石 标本超过 30 万件且数量远超大英博物馆和 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为世界第一、我 校教师在国外出版了第一部中国学者关于 昆虫演化的专著时,翁铁慧都给予了充分 肯定。 考察完我校学科建设情况后,翁铁慧 对近年来首都师大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表示肯定,同时对学校下一步工作提出希 望和要求:首都师大学科建设以基础研究为切入点,理论研究底 蕴深厚,并与重大社会需求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研究内容很有特 色并有重要国际影响力,非常契合师范类“双一流”建设高校“特 色发展、错位发展”的定位和思路,希望学校继续努力做好学科 建设工作,产出丰硕成果;继续抓好师资培养,借助学科优势形 成特色,服务首都基础教育。王宁强调了对于市属高校而言,坚 持学科建设“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思路的重要性。最后,翁 铁慧等一行还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我校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弘 文拾级,守正求新”师生作品展。 郑萼、孟繁华对翁铁慧等一行对我校学科建设的高度关注 和充分肯定表示感谢,表示首都师大全校师生员工一定会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机遇、突出特色、坚持内 涵式发展道路,全力促进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国内统一刊号:CN11-0954/(G) 联系电话: (010)68902229 投稿邮箱:cnunews@126.com 我校大学生圆满完成亚洲文化嘉年华演出任务 本报讯 5 月 15 日,亚洲文明对话大 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我国 2019 年举 办的第三场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当 晚,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活动 之一——“青春嘉年华,共圆亚洲梦”亚 洲文化嘉年华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璀璨 上演。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同 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外方领导人夫 妇共同出席活动。 由我校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 院 528 名师范生组成的演出团队,参与了 开幕倒计时以及《我们的亚细亚》、 《火之 激情》、 《风与花的边界》、 《亚洲风情》、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光耀亚洲》6 个节目的演出,圆满完成任务。开幕时 刻, “北京欢迎您” “我们的亚细亚” “HELLO ASIA”发光图案、6 个节目表演 中的群演矩阵组合正是由我校参演学生 在内的团队完成的。这些节目不仅为亚 洲人民凝心聚力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奏 响了最强音符,更展示了亚洲青年的无 限活力。 青春在为祖国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 的光彩!从 4 月 15 日至 5 月 15 日为期一 个月的排练过程中,我校学生演出团队 以深厚的爱国情怀、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不怕吃苦的精神力量投入排练,把祖国 利益、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信念扛在肩 上,克服身体、学业、生活等多种困难,用 优异的演出效果展示了我校大学生在内 的中国青年良好的精神面貌。早出晚 归、风雨无阻,最长达 18 个小时的排练, 手持重重的发光球,无数次蹲起、无数次 奔跑,累了就躺在地上休息,排练等待时 抓紧时间学习,病了依旧在坚持。这样 的排练生活,在同学们看来分外辛苦却 格外有意义。 校党委书记郑萼十分关心学生的排 练情况,两次赴现场慰问参演师生,送去 本报讯 5 月 13 日,首都师范大学 RNA 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暨美国科学院院士学术报告会在 校本部教一楼 201 举行。孟繁华校长与 Manley 教授签署了聘任合同,孟繁华校长向 Manley 教授颁发 了聘书。仪式尾声,孟繁华校长、Manley 教授、Prives 教授和马力耕院长一同为 RNA 研究中心揭牌。 首都师范大学 RNA 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我校在 RNA 研究领域聚集了世界一流、国际顶尖 的学术资源,开启了合作共赢的崭新征程。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国际化进程也将在中心的带 动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争取新作为、再上新台阶。 音乐学院举办庆祝建校 65 周年、研究生教育 40 周年 暨音乐学院建院 55 周年音乐会 本报讯 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我校 研究生院和音乐学院共同承办的庆祝首 都师范大学建校 65 周年、研究生教育 40 周年暨音乐学院建院 55 周年——“音乐 教育人才培养师生音乐会”,于 5 月 17 日 在我校音乐教育实践基地——北京市第 三十五中学“金帆音乐厅”上演。首都师 范大学党委书记郑萼、纪委书记李中奇、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梁占军、副院长尚媛 园以及学校机关职能部处、各院系党政领 导等莅临音乐会。校外嘉宾有全国艺术 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丁凡、中国教 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秘书长莫蕴慧、北京 市教委科技与研究生工作处副处长姜世 军、 《中国音乐教育》杂志主编杜永寿、著 名声乐教育家石惟正,以及国务院学位委 学校官方微博 二维码 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徐元勇,教育部高等 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郑中等近 30 位 专家。我校音乐学院党政班子成员与部 分老教授、老校友,北京市基础音乐教育 战线各级教研员、一线名师,以及在读研 究生与本科生代表一起参加了活动。 晚七时十五分许,音乐会在一曲气势 磅礴的民族管弦乐《龙腾虎跃》中拉开序 幕。整场音乐会以五大版块串联,涵盖师 范与表演,接通校内与校外,囊括声乐和 钢琴,聚合重奏和协奏,其中既有师生同 台联袂的精妙配合,又有与国家院团音乐 家的默契合作;既是教师风采的舞台呈 现,更是育人成果的集中检验。特别是在 近两届全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 学生基本功比赛中斩获一等奖的两位选 手和即将参加下届活动的 2017 级师范班 学生代表的联队展示,更给予音乐会听众 以“音乐师范专业教学技能比赛”的鲜活 现场感。此外,在音乐学院 55 年办学历 程中,不同历史时期培养成才的校友代表 金郑健、沈凡秀、孟大鹏,通过歌剧咏叹 调、管风琴演奏和指挥童声合唱等形式向 母校致敬。音乐会尾声部分, 《老师,我总 是想起你》和《首都师范大学学子之歌》两 首歌曲,洋溢出全体参演师生对母校深情 的眷恋与美好的祝愿,大家引吭高歌,将 气氛推向高潮。整场演出的同期录音,由 音乐学院录音艺术专业师生团队完成。 这场音乐会是对音乐学院教学成果与专 业水平的一次全方位、多角度的集中展 示。 65 周年、40 周年、55 周年,看似简单 的数字,承载的是光荣的历程、厚重的积 淀和挥之不去的记忆。首都师范大学四 十年的研究生教育已然成果丰硕、成就斐 然。画卷正展、盛景可期,音乐学院也将 以此次系列活动为契机,以刚刚获批的北 京市高校高精尖学科 ——“艺术类学科 群”建设为起点,依托悠久的学脉渊源与 优良的教育传统,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事业推向崭新的历史阶段。 本期责任编辑:张加春、哈婧琦 实习编辑:王莹、黄雪亭、刘凡、刘燕、 于瑞瑞、郭徽、张哲、刘正阳 了学校党委的关心。校党委书记郑萼、 校长孟繁华在现场观看了同学们的精彩 演出,第一时间向参演师生祝贺演出成 功。校党委副书记缪劲翔、副校长杨志 成分别召开了多次专题工作会议,研究 部署工作,并与纪委书记李中奇、副校长 李小娟赴鸟巢慰问师生。学校举全校之 力做好排练服务保障工作,成立了由初 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学生处、团 委、教务处、后勤保障部、财务处、体育教 研部、保卫处组成的指挥部,组建了由学 工干部、院系辅导员、退役大学生士兵组 成的日常管理团队,从学生动员与思想 政治工作、教学安排协调、场地保障、餐 饮与生活服务、资金支持、安全保卫、日 常管理等方面做好有力保障。特别是 4 月 15 日至 4 月 26 日,全市 7 所高校 1500 名大学生在我校东校区排练期间,精细 严谨周到的组织协调与服务保障工作得 到了上级部门和兄弟高校的肯定。鼓舞 飞扬、青春亚洲,亚洲文化嘉年华的参演 令学生们受益匪浅,倍感自豪。 本报讯 5 月 16 日下午, “ 亚洲教育的 多样性和共同关切”主题沙龙在我校实验 楼报告厅成功举办,该沙龙是 2019 年亚洲 文明对话大会“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分 论坛的重要分支活动。来自日本中部大 学、韩国釜山教育大学、马来西亚亚太研 究学会、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代顿大 学、德国不莱梅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北京 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 开放大学、延边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研究 机构的专家学者与首都师范大学相关院 系师生共计 120 余人济济一堂,展示全球 化时代多元文明背景下亚洲教育的发展 历程,探讨亚洲教育在维护文明多样性、 促进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弘扬亚洲 教育互鉴共生、共同发展的理念,交流有 关教师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国 际合作交流处处长韩梅主持了沙龙。 开幕式上,我校校长孟繁华教授代表 全体师生对所有嘉宾的参与表示了最诚 挚的感谢和最热烈的欢迎。他谈到,亚洲 教 育 ,是 传 播 亚 洲 智 慧 和 理 念 的 重 要 途 径。在保持民族自豪感的同时,理解其他 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既要追求不同文化里 的共同价值,又要尊重不同文化的多彩品 格,要“求同存异”,要“和而不同”。 此次沙龙由两个单元构成。单元一 的主题是“全球化与亚洲教育的核心认同 ——亚洲教育的传统、多样性与创新”,单 元二的主题是“亚洲教师教育改革与教育 发展”。通过两个单元的交流与研讨,大 家形成了很多有价值的共识。文化传统 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亚洲教育有着独 特的优良传统,形成了充满活力、特色鲜 明的教育文化,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焕发 了新的生机。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教 师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国家整体的教育水 平,因此教师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 领域,教师教育研究是教育研究的重要领 域。亚洲教育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尊师重 教。在新一轮世界教育范式变革中,亚洲 各国都高度重视教师教育的改革和研究, 努力推进教师教育范式变革,并以此来推 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我校副校长杨志成研究员做大会闭 幕发言,他感谢与会各国教育同行专家围绕亚洲教育的多样性 和共同关切所做的真知灼见的发言和讨论。与会专家对亚洲 各国教育文化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上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教育文化与行动上开放包容、互学互 鉴,在教育改革与研究上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是一次亚洲教 育文化多样性交流的精神盛宴,也是亚洲教育学者展望未来、 互学互鉴的学术平台。未来首都师范大学将与亚洲各国乃至 世界各国大学、研究机构展开持续有效的深入合作,共同推动 教育交流与文明对话。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分论坛之主题沙龙 2019 ﹃亚 洲 教 育 的 多 样 性 和 共 同 关 切﹄在 我 校 举 行 主 编:张加春 扬五四之魂, 擎时代大旗 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中心 樊向前 百年的风雨泯灭不了 1919 年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捍卫民 族尊严的怒吼。百年的沧桑磨灭不尽 1919 年成千上万青年学 子力争国家主权的呐喊。浸透百年时空的厚重,五四精神更加 光辉夺目。一百年的艰苦卓绝,一百年的奋发踔厉,我们的祖 国已经昂首在世界东方,正蹄疾步稳的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迈进。 (一)风雷动,旌旗奋 19 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恶敌纷沓。九州之内皆是夷蛮,四 海之间遍布豺狼,接二连三的战争使得沉疴羸弱的晚清政府疲 惫不堪。巍巍中华割地赔款,疆土日丧。泱泱华夏主权外移, 内忧外患。 列强在巴黎和会上的无理行径传回国内后引起社会各界 巨大反响。积攒许久的满腔怒火终于在 5 月 4 日这一天迸发, 北京的爱国学生代表走上街头,为了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 振臂高呼,一场风雷势不可挡! (二)敢教日月换新天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 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今天我们再去读这 些饱含着千钧之力的字眼,仍然觉得热血沸腾。我们读到了他 们襟怀民族大义的爱国情怀,我们读到了他们不惧腐恶的历史 担当,我们读到了他们对国家独立的热切向往,对民族复兴的 殷殷期盼! 今日之盛世中华正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 历经天华成此 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五四运动孕育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 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风雨兼程,披荆斩棘,取得了一 个又一个阶段性胜利,我们的中华民族正一步步从站起来、富 起来,迈向强起来。 (三)雄关漫道真如铁 国之兴盛如斯,焉能少我青年耳!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已自 觉擎起民族复兴的大旗,把个人理想融入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浪潮中,砥砺前行,矢志不渝,努力奋斗。扶贫一线、三 尺讲台、边境岗哨……到处都有我们的身影。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作为新 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更要主动传承五四之魂,践行五四精神。在奋斗 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 “ 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中国”,为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要明德树才以自强。在修身中弘扬大德,崇 尚公德,涵养私德;在历练中增长知识,提升 技能,练就本领。以高尚品德树立人格,以真 才实学服务人民。 百年沧桑,余音铿锵。历史的风尘告诫 我们奋斗的希望,精神的传承指引我们时代 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青年一代有理 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 希望。”处于新时代,我们必将继承五四先烈 的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紧跟时代步伐, 练就过硬本领,锤炼高尚品格,努力做到志存 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追寻 人生路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实现 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学校官方微信 二维码 来我校调研学科建设 教育部党组成员 、 副部长翁铁慧一行 让五四之音响彻师大 让奋斗的青春更亮丽更出彩 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是最幸福的一代,既 看到了 20 世纪九十年代国家的困苦,又见证 了 21 世纪国家的飞速发展,最重要的是我们 这一代青年会参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标的历程,这给我们带来幸福感的同时也意 味着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马院的 一分子,我们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责任,要从自身做起,学好马克思主义相关理 论,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马院姓 马,在马言马,在马信马,在马用马。作为当 代大学生,我们身上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历史责任,责任虽大但不能慌,担子 虽重但不能急,踏踏实实,稳扎稳打,扎根人 民,奉献国家。 王文胜 看啊,他们敬业。在学校里,他们尊重知 识,尊重权威,又敢于挑战,勇于创新;进入社 会,他们明白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于对社会的 奉献,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用劳动创造美好 生活,奉献社会报效国家。 看啊,他们诚信。他说“想走”,于是有了 扎根人民的七年知青岁月;他说“要为人民做 实事”,于是在以习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 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看啊,他们友善。他们悦纳自我,努力实 现自我的提升与完善;他们关心社会,以自身 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他们善待环境,为建设美 丽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而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年。 国际文化学院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00 年前的 5 月 4 号,随着青年学生那震彻云 霄的呐喊,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 幕。在这场运动中,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 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我们没有看到盲 目与畏缩,相反我们看到了责任与担当。在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广大青年 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为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 幸福,进行不懈奋斗,谱写青春乐章。 看啊,他们爱国。当侵略者的铁蹄踏上 中国领土的那一刹,坚守阵地是他们的使命; 当霸权主义的魔爪阴暗地伸向我国时,保家 卫国是他们的担当。 时光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它总在特殊意义的年份把 曾经的历史讲给当代人来听…… 2019 年是五四运动 100 周年,时光老人又把百年前波澜 壮阔的一幕呈现在全体中华儿女面前,让我们仿佛触摸到百 年前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的历史,聆听到五四先辈救中华于水 火的振呼呐喊。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 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把对青年一代的青春寄 语归纳为六点要求,即“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 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这些 要求字字珠玑,句句真言,细细品读无不令人心潮澎湃,豪情 满怀。 “树立远大理想”要求当代青年把个体小我融入到祖国和 人民的大我,志存高远,信念坚定,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立志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热爱伟大祖国”要求当代青年把与生俱来的朴素情感升 华为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主义的无限忠诚,并使之转 化为自己的行动,细化为自己的作为,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 行融入到与祖国共奋进的新征程。 “担当时代责任”要求当代青年增强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和紧迫感,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做事业 的佼佼者,做时代的弄潮儿,做人生的追梦人,努力成长为担 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勇于砥砺奋斗”要求当代青年要敢创敢试,锐意进取,砥 砺自强,勇于打破个人成材、成人、成长的天花板,以只争朝夕 的干劲、坚韧不拔的毅力、无所畏惧的勇气栉风沐雨,负重前 行。 “练就过硬本领”要求当代青年掌握科学知识、文化知识、 专业知识、理论知识、社会知识,深耕专业领域,潜心科研攻 关,挑战认知极限,实现知识报国、知识富国、知识强国的崇高 追求。 “锤炼品德修为”要求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唱响时代主旋律,引领民族新风尚,传递社会正能 量,实现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追求。 风华青年生逢其时,梦想激越重任在肩。中国青年从来 就不缺乏激情与奉献精神,当代青年更不应该缺席这个伟大 时代的生动实践,更不应该缺少时代青年应有的激情和勇气, 更不应该缺失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练本领的人生舞台。 青年一代要铭记习总书记的嘱托,积极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让奋斗的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 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变得更亮丽、更出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