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4-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环境评价报告(部分).pdf
《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战略环境影响报告书 复旦大学-山东省环科院联合课题组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2018 年 04 月 15 日 目 录 1 总则 ........................................................................................................................................4 1.1 指导思想 .........................................................................................................................4 1.2 评价原则 .........................................................................................................................4 1.3 工作目标 .........................................................................................................................6 1.4 评价对象与依据 .............................................................................................................6 1.5 评价范围与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评价方法与技术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评价目标与指标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环境保护战略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评价指标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综合评判的计算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能源规划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能源规划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能源规划体系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规划协调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规划的不确定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社会经济能源发展现状特征及问题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能源发展阶段性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问题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大气环境质量及大气环境容量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环境空气质量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大气环境容量及其空间分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山东能源系统及中长期发展情景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山东能源流向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山东煤炭流向及其总量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山东能源消费变化及需求趋势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Markal-山东模型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中长期发展情景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 德国案例分析对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 研究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 7.1 区域大气污染排放清单及能源行业污染排放特征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数值模拟及能源行业浓度贡献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基于区域能源规划的能源行业大气污染排放情景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 区域能源发展规划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生态资源影响及风险评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区域重要生态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 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格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 区域生态环境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 规划的生态与资源影响识别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5 规划实施区域生态及风险影响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6 生态影响减缓对策及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公众参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 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 普通公众调查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3 企业参与调查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4 政府部门参与调查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能源规划方案综合论证、优化调整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 规划综合论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 规划方案的优化调整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3 环境保护措施的优化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和对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大气污染与碳减排协同治理对策和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生态影响减缓及风险规避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 水资源与土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4 社会稳定风险与邻避冲突减缓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能源规划实施的环境管理及跟踪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环境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跟踪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能源系统优化升级及低碳发展的路径及对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山东能源系统优化路径及其行动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能源规划及相关政策的优化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结论与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I 14.1 规划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规划符合性与协调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3 规划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4 规划实施环境预测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5 规划的环境合理性综合论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6 规划优化调整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7 产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宏观机制对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8 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II 1 总则 1.1 指导思想 遵循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依据 国家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发展战略和方针,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 现代能源体系;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构建目标和指标体系, 评估能源发展规划的环境合理性;以区域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生态红 线约束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和环境准入等管控和约束, 优化其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生产供给和消费利用方式转 型和升级,解决能源发展中的布局性和结构性环境与生态问题。 1.2 评价原则 (1)有效互动 本次战略环评启动时, 《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或“山 东能源规划”)已经通过山东省人民政府的审批。因此,本次战略环评成果与结 论将首先立足于服务规划的实施,以确保对环境因素尤其是大气环境的考虑充分 融入本规划的实施与调整;其次,规划基准年为 2015 年、近期到 2020 年、远期 到 2030 年,本次战略环评将为规划的中期评估提供环境依据;最后,本规划为 省级能源的综合性规划,本次战略环评将对其下位规划如山东省的能源专项规划、 地市级能源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等提出相应的环保要求。总体而言,本次战略环评 能与规划的实施、修订与调整实现有效互动,并对下一轮规划的前期研究与编制 提出预见性要求与策略。 (2)一致性 本次战略环评在充分理解本规划与山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等的相互联系基础之上,围绕能源规划重要时间节点、山东 省内的重点能源生产和消费行业、并以大气环境为重点展开评价,设置了能源、 经济、环境相关的重要内容和专题,体现出本规划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范围 的一致性,并与规划涉及行政区域、行业及领域的环境管理要求相适应。 (3)整体性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又是山东省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生态 4 短板、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最大瓶颈大气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山东省以重化工 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导致山东省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因此,整体性原则体现在:一方面,本次战略环评不局限于对目标规划的环境影 响评价,而是建立起对能源、社会、经济、环境的系统性及其相互关系、相关规 划的整体性考虑;另一方面,本次战略评价统筹考虑各种环境资源与生态要素及 其相互关系,分析规划实施对大气、能源与资源、水、固废、生态与环境风险等 的综合效应,体现出环境资源与生态要素的整体性考虑。 (4)层次性 《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属于省级中长期专项规划,受到“双上位规 划”的约束,应在服从国家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划,并与山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省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等相协调,从而覆盖国家级、 本规划、市级能源综合性规划和省专项规划的整个能源战略体系及不同层次、不 同层级的规划,对省内各类能源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建设布局、重点任务、 重大项目、政策措施等进行统筹,提出相应的决策建议及具体的环境管理要求。 (5)科学性 本次评价通过对山东省环保厅、发改委、经信委、建设厅、交通厅及其他相 关部门、省内 17 个地市、重点行业及重点工业园区、重点的和代表性的能源及 用能企业的实地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考虑到本次环评的范围与对象的 特点,综合参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 术导则 煤炭工业矿区总体规划》等相关技术导则,尽可能选择简单、适用、经 过实践检验可行的评价方法,评价结论应能为能源规划的实施与调整决策提供服 务。 (6)政策性 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能源政策不仅是围绕能源 生产、供应、消费所制定的方针和策略,还需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持续改善 环境质量的需要,尤其是与就业、供暖、交通出行等相关的民生领域相关政策实 现互动。本次战略评价对能源规划尤其是规划实施与调整中的战略性决策行为及 其对相关联政策的影响进行系统、综合性评估,解决山东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与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能源效率与社会发展的质量、能源开发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 安全格局的三大突出矛盾,为推进构建有利于缓解保护的能源资源空间开发格局、 调控区域能源发展规模和开发强度、以能源系统的转型升级促进实现山东新旧动 5 能转换、全省实现“生态立省、绿色惠民”等提供重要决策依据与支持。 1.3 工作目标 (1)广泛开展现状调查、资料收集,结合国家能源战略形势与发展趋势、 山东省及重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和环境保护的需求,系统分析全 省能源发展目标的环境合理性,剖析全省能源发展现状、趋势和制约性的环境与 生态因素; (2)从生命周期的视野,对能源生产、加工、运输和消费等环节,围绕能 源的生产与消费、总量与结构、效率与强度、环境与生态进行全面、深入评估, 重要分析能源的总量、结构、布局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和潜在风险; (3)以整体推进“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优化与升级为目标,以解决 山东省能源发展中的结构性和布局性环境与生态问题为逻辑起点,提出优化、完 善《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对策与建议,给出以环境与生态优化能源发 展的空间格局,管控和优化能源消费的总量、强度、效率和结构的建议; (4)基于全省及各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 线,倒逼约束区域能源开发与消费的规模、强度、效率、格局、结构,基于的环 境准入条件,建立各行业(特别是钢铁、电力、煤化工、电解铝、建材、化工等 重点行业)提高能源效率和促进工业尤其是重点行业以及交通、建筑、居民生活 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环境管理要求。 1.4 评价对象与依据 1.4.1 评价对象 本次战略环评对象——《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 (鲁发改 能源〔2016〕1287 号) 。 1.4.2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7 届 22 号, 2014 年;4 月 24 日修订;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9 届 77 号,2002 年 10 月 28 日通过,2016 年 7 月 2 日修订,2016 年 9 月 1 日实施;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