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糖的角度来认识生命.pdf
科 写冷对 云专 20 01年 3月 13日 S C IE N C E 星 期二 电话《 01 0) 8 2 61 45 8 4 电子信箱 s c i e n c e ne ws 3 @2 63 . n e t TA LK S 责任 编辑 张建 成 从糖的角度来认识生命一 ‘砂哗 丫 蛋 白聚糖 采访对象: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 金城 .作为除蛋白和核酸之外的又一类重要生物大分子,人们对糖的生物学研究却远远 金城 , 生物化学博士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 究所研 究 员, 博士生导师, 国际糖生物学学会会员。 1 98 7 年毕业于复 落后于前两者 .香山科学会议两次研讨糖生物学的重要意义 旦大学生物系, 妇9 0 年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 1 93年 于 中国科 学技 术 大学 研 究生 院获博 士 学 位 , 1 9 9 6一1 99 7 年在 美国阿肯 色医科 大学生物化学与分 子生 物学系从 事博 士后研 究。 1 9 97年主持创建 中科 院微 生物 .为了进行研究, 张树政院士在关键时刻曾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垫上试剂购买款 .希望将糖生物学作为新的学科增长点纳入国家生命科学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中, 研究所糖生物学实验室, 主要从事糖芬酶与糖基转移酶的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 究。 现 为中科院创新工程重要学科方 向“ 寡糖的结构、 功能及应用” 项目首席科学家。 使我们在这一新兴领域能早日参与国际竞争 糖蛋白 糖脂_ 睿》残. 、 细胞外 细胞膜 }1 1 细胞 内 澎 糖 是 构 成 细胞 的重 要 物 质 采访 人 : 本 报记者 赵 彦 - ﹁ - 一 创 . ‘日1.舀 . . ﹄1 -  ̄ 卜﹄.性︐户 ⁝ | J .! ﹄ . 1 . ..月口口r 记者 :我们知道 ,今 天,各发 达国家 都在为生命科 学 “ 吃偏饭”,其 焦点就是 以基 因组学为核 心来揭 示生命的奥秘 。 作为除蛋 白和核 酸之 外的又一类重要 的 生命物质 ,人们 对糖 的生物学研 究却相 对较冷。这几年, 你一直和张树政 院士一 起推动糖生物 学的研 究。这之 中支撑你 们的背后 动力是什 么? 金城 :原因很简单 ,就是觉得 “ 作为 研究搪缀合物搪链的结构 与功能的糖生 1 1 U 生命研究的“ 盲区” 记者 :糖生物学被 介绍到 国内 之后 ,国 内研 究者在 “ 九五”期间主 要 开展 了什 么工作? 金城 :近几年国内在搪链的化 学合成 、半合成和结构分析 方法学 践 经验 , 在 中性 糖链的结构测定达 到 先进 水平 , 在复杂搪链和酸性搪 链 的结构分析方面有创新的思路 。 中科院 微 生物 研究所 在 搪 链 的生物 合成和 代谢 研 究方 面有 了 坚实的基础 。如在搪链的生物 合成 研 究 中 ,发现 乙 肝病 毒外壳 蛋 白 0一糖 基化是通 过激 活肝细胞 Ga l pl ,3Ga l NAcZ,3一唾液酸转移酶 来 合成的 ,推测乙肝病毒感染对肝 细 胞搪 基化 系统 的激 活可能 在 细 胞 的 恶性 转 化 中有非 常重 要的作 用 ,为揭示乙肝病毒 、 肝硬化 、 肝癌 糖类药物 人们 对生命过程 中糖 的功能 的研 坏大多来源于植物并使用其水浓性成 分 ,而 同时糖类化合 物又是植物化 学 ( at C h。 衍d at r eDr ug) 的发展。正因为糖 研 究中一直被忽视 的部分 ,这是 因为 参 与 了生命的 几乎 全部过 程 ,糖 类药 糖 类生物学意义 的长期不明确和糖 类 物 对治疗各种 疾病都 显示 了巨大的前 化合物化 学研 究 ( 分 离纯化 ,结构鉴 景 ,知 免疫 系统疾病 ,心血管 系统疾 定 ,化学合成等)的 困难。一个典型的 病 ,神经 系统疾病 ,感染性 疾病,癌症 , 例子是中草药中的皂武成分( 三裕、苗 炎症等等 。可以说, 每一个糖 功能的新 体 、或 苗体 生物碱的糖普化合物),皂 发现 都会马上 引发 一场药物研 究的大 武是许 多中草 药的有效成分 ,市场上 竞赛。 已有 不少 中草 药的皂贰提取物被 开发 其 实 ,糖类化合物 一直是一 类最 作 为药物或保健 品,如人参总武、绞股 重要 的药物之一。早在公元前 1 60 年 蓝总武 、黄茂总贰、羡慕皂武、参 麦液 、 古埃及人就记 载了强心谷的使 用,现 地奥 心血康等等 ,但 是这些植物 的皂 在 使 用的糖类化合 物 药物 已超 过 5 00 武提取物夭由大量结构不同的皂武分 种 ,包括 各种杭 生素、核普、多糖 、 糖脂 子组成 的混合物 ,各 个分子 的含 量差 等, 几乎用于所有疾病的治疗。但是糖 别也很 大 ,到底是哪 一个或哪 几个分 类药物作为一 个概 念却是在近年糖 生 子在起作用?如何起作 用?这些 问题一 物 学成就的基础上被认 识的 ,它强调 直未能研 究清楚。另一方面,中医药的 的是 作 用 于 糖 的生 物过 程 的药 物分 一 些特 点与糖 的功能特点相符合 ,如 子 ,知拜 尔公 司近 年上市的 治疗糖尿 中药的作用相对 西药温和 ,需要 较长 病 的阿卡波糖 ,它是 一个非还原 端带 疗程 ,相对应 的是 糖参与 的生物 过程 一 个六元破环 “ 假糖”的四糖,类似菊 的外观 表现也不像 涉及蛋 白质 和核酸 萄糖水解 的过 渡态结构而对体 内一种 的过程 那样快速 显著 ;又如 中药相对 萄萄 糖 基 水 解酶 具 有极 强 的抑 制作 西 药使 用 大 的剂 量 和 多成 分 的混 合 究 同 时 导 致 了所 谓 糖 类 药 物 . ︐r ..⁝ l 日门门 口 ︑曰 ﹃Jr ︐恤 .Jlr ︑ 目︐ 1: 1 . ︐.‘ ︑ .砂 . ..限曰l tr甲.J刁‘ J声 ︐子夕 1 ; .口 ︐ ⁝ ...夕 - 一‘.尸 叻 1 曰 以﹂ 能的阐 明必将推 动中草药现代化 。 记者 :研 究表明 ,糖链 所含 的信息 和搪链的功能及调控的生物学基 础方面开展了大量研 究工作 ,取 得 量 ,比起核 酸和 蛋白分子 来要 大几个数 量级。现今糖生物学对理解生命现象有 了一 些前沿性 的成果或进 展,一 些 研究已跨人世界先进水平 。 何 帮助?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和中科 金城 :搪 生物 学研究 的显著特 点是 院生态环境 中心是国内的搪化学研 与 化学 、计 算机 科 学 等 的紧 密交 叉 结 究基地 , 其总体研 究水平 已经缩 小 合 。搪链结构分析 、 搪链 合成方法学上的 了与 国际水平的差距 , 在一些方 面 研究 ,是糖 生物 学得 以发 展的基础。 目 还作 出了国际水平的工作 。 如 中科 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前 ,新的搪链结构数据 仍呈直线上升 ,然 受 到国际同行的关注 ;发现 烟曲霉 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对植物皂试 物学”应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生物学领 而对搪链 的功能仍知之甚 少 ,这也 是搪 的合成进 行了系统的研 究 , 发展 了 几丁质酶在形态发生 、菌丝伸长 等 域, 而它又相对被忽略了 。 生物学研 究远远 落后于核酸和 蛋白质研 合成典 型结构皂试的一 系列方法 。 过程 中起关键作用 ,并且作用方式 可以说 ,要真正理解生命奥秘 , 搪生 究的主 要表现 。搪链功能 的研 究是以分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发展了高 特殊 ,有可能成为抗真菌药物筛选 物学是一个不可或缺 的领域 。正是从这 子生物 学 、 细胞生物学 、 病理学 、免疫学 、 区选 、 高立体选择性 的寡糖合成新 方法 , 的靶分子;从微生物中分离了 C MP一唾 一意义讲 ,它并不比现在 的基因组学研 神经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等学 科的进展 并合成了一系列有重要生理作用的寡搪 , 液酸合成酶、唾 液酸酶及 多种搪昔酶 , 并 究 、蛋白组学研究的意义差。前些天 ,人 为基础 的 ,而搪生物学研 究的进展又会 如植物自卫系统激活剂六搪和香菇多搪 完成 了肝 素酶 用于低抗 凝肝素抗平滑 肌 类基因组草图通过 《 科学》、 《 自然》发布, 大大推动这些学 科的发展 。 重 复单元 七搪 等 。 这方 面在近 五 年发 表 增生寡糖 的制备和 甘露搪昔酶制 备甘 露 其中重要 的一点是 发现人类基 因只有 3 0 年代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在对 6 C S I 论文 0 5 余篇, 申 请专. 利 0 3 余项。 寡 搪 的研 究 。其 中 甘露 寡 搪 的研 究 获 万个左右 ,远远低于传统上认为的 1 0 万 以核酸和蛋白质为对象的生命现象的理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 化学所和上海 200年 国家技术 发明 二等奖 。发表 SC I 个基因的数目。毫无疑问, 3万个基因本 解上 已取得 了巨大进展 ,然而 对于 多细 有机所 有专门从事糖链结 构分析 的实验 论文 8篇 , 申请专利 4项。 身所携带的信息远远不 足以构成人体这 胞生物 中的一些高层次生 命现 象还不能 在多搪 、 寡糖和搪肤的分离纯化, 结 另外 ,中科院生化细胞所 、复旦大学 样一个异常复杂的动态系统。因此, 除了 说明 ,比如受精 、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增殖 室 , 构鉴定 等方面进行过大量 方法学研究 以 医学院 、大连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 部 蛋 白质之外 ,包含着庞大信息 、由基 因间 和有规律 的细胞 分化机制 、分 化细胞的 建立并发展了一些分 等单位也开 展了相关研究 ,有着 各自的 用。 物,相时应的是糖与其它分子的作用 接控制的搪类分子在人体的构建和运转 合理立体配制 、组织形成机制 、组织之间 及应用分析工作 , 离 分析方 法 . 具 有雄厚 的理论 基 础和实 特色研究成果 出现 。 户 值得 特别指 出的是 糖生物 学和糖 相 对较 弱 ,一 个糖参 与的过程 的发生 中也应该有着举 足轻重 的意义 ,这就需 的相互控制机 制 、多细胞 生物 细胞 群增 类药物的发展 为中 医中药的研 究与发 往 往 需要 多位 点 或 多靶 点 的共 同作 要糖生物学研究的介人 。我的意思并不 殖的控制机 制等 ,对这些 问题 的说 明必 展提供 了一 个极好 的机 遇 ,这是 因为 用;再如 中医药强调 因人而异 ,相时应 是说基因组研究意义不大了,而是想强 须从细胞间的识别、调控机带认 手 ,而细 调生命现象太复杂了,需要从各下角度、 胞 表面 密布的糖缀合物塘链 的识别 和调 两永 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 糖 的是 个体 中 “糖型”的差异很大 ,而基 类化合物是 中药的重要 成分 ,因为中 因和蛋 白的差异则是很小的。 ( 俞庵 ) 各 个层 次来 共 同完 成 对生 命 现 象 的理 控作用研究将是 得到 答案 的关键。 解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邹承 鲁先生一直 近年的研 究表明 ,无论是在基 本的 强调未来的生物学将走 向综合 ,我想意 生命过程中, 如受精、发生、发育、分化、 记 者 :今年是 “ 十五 ” 计划的 开局之 2 、 2分为4、 4分为8、 8分为 1 6个细胞, 不 思是说需要各个领域知识的“ 整合”。 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恒 态的维持方面 ,还 年,目前 两会 的一个大热 . 东就是谈 论“十 但要互相 结合 ,还必 须保持合理的空间 当然 ,随着人们研究的深人 ,搪生物 是在疾病 的发生和发展 中,如 炎症 及 自 五” 计划。 你们觉得国家应该在“十五” 期 配置和时间进程。例如:在 8一1 6 细胞 学研 究 不仅 对 揭示 生 命 本质 有 重要 意 身免疫疾病 、老化 、癌细胞异常增殖及转 间在哪些方面支持糖 生物 学的研 究? 期发现有路易斯 X ( 玩x )糖抗 原的表达 , 义, 而且还对帮助人们认识疾病机制 、开 移 、病原体感染 、 植物与病原菌相互作用 金城:我的观点很明确, 就是应该设 故称为阶段专 一性胚抗 原 ,可能与桑堪 记者 :糖生物学概念是什 么时候引 到 中国 终于 有 一个 研 究糖 的院 士 ,并 发药物有指导意义 。比如 , 对 中草药搪类 等过程 中都 涉及糖链的参与 ,搪链 在这 立国家 级的项 目来整体推进 我国的塘生 期的致密有关。我们人类有大约4 0 兆 - 入 国 内 的? 向她推 荐 日本于 1 99 2 年出版 的 (搪锁 的研究将产生有我国特色的成果,搪类 些生命和疾病过 程中起特异性 的识 别和 物学研究。目前, 国际科学界对这一领域 5 0 兆个细胞集团,每个集团的细胞相互 金城 :其实在搪生物学 这个概 念引 工学( 糖工程) 》。可以说从那时起, 化合物是中药的重要成分 ,糖 链结构功 调控的作用。 极 为关注 。时不我待 , 趁这一领域研究不 粘附 ,细胞与基 质之间的相互识别和相 人中国前,国内还是有人从事搪的研 张 树政 院士 心 中就 有 一个 愿 望 :推 动 甚深人 ,我们应该尽早加人这 一领域的 互作用 ,集 团之 间的相互识别 、相互作 究 的 , 比 如 中 科 院 上 海 生 化 所 的 孙 搪 生物 学 研 究 在 中国 的 发 展 。经过 一 竞争 , 千万不能 “ 起个大早 , 赶个晚集 ” 。 用、相互制约和调控,沿空间轴和时间 册 、北京阜外医院的张英珊 、上海医 段时间的准备和酝酿 ,我们从 1 99 3年 从科学 角度讲 , 在于糖生物学研究与 轴 井 然有 序 的发 展 ,其 中 的 “生物 信 科 大学 的顾天爵 、东北师大的张翼 开 始 向 国家 自然科 学 基 金 委 员会 、中 核酸和蛋白的研究相比 ,其发展速度仍然 息”只能靠含有信息量比核酸和蛋白质 伸 、预 防 医 学 科学 院 的李 玉 瑞 等几位 国科学 院 、国 家科 技 部 写 建议 ,在 学 高很 多个数量级 的糖链分子来承担 。因 先 生 都是 从 事 糖的 研 究几 十 年 的老 前 术 刊物 上撰 文 宣传 ,引起 了国 内 生物 较慢, 但其重要的科学意义不容忽视。 记者 :请您 简要介绍 目前 糖生物学 的作用三个领域 。糖基化研究主要是研 因此,我们建议在 “ 十五”期间开展 此 ,搪生物学研 究是阐 明生命本质必不 辈 。我 的老 师 张树 政 院士 从事 搪 的研 学 家 和 有关 部 门 的重 视 。除 张树 政 院 的研究热, 点。 究糖链对糖 蛋白功能的影 响以及如 何通 糖链的合成与结构分析方 法学研究 、糖 可少 的重要组成部分。 究也已经40多年了,1 乡9 1 年她当选中 士 外 ,中科 院 上海 有 机所 的惠 永正 先 金城 :搪生物学作为生物 医学 和生 过糖基转移酶 、搪营酶基 因表达 、活性 链 的生物 合成与代谢调控机 制及在细胞 其次 ,还要看到搪 生物 学研究的特 国科学 院院 士 时 ,美 国 Tul ne大 学 的 生 和 上 海医 科 大学 的 陈 惠 黎先 生 也在 a 物 化学交叉点的新前沿 ,已逐 渐成 为生 调节来调控搪 链的合成 ,还可通过 研究 分化和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研究, 殊性。由于糖链结构 的复杂性 、 功能 的多 推动国内糖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u Y 一 e T h i L 来信祝贺,说他很高兴地看 物学研究领域中的新热点 ,一 些发达国 来开发利用 糖基 化的细胞识别功能 ;细 目标是逐步实现糖链合成 和分析的 自动 样性 ,使糖 的研 究远远 滞后于蛋 白质和 家尤其重视这一研究 。美 国很 多著 名的 胞粘附分子 对搪缀合物糖链的识别 作用 化 、标准化 ,解决细胞学和 发育生物学 中 核酸 ,搪 生物学 目前仍处于基础数据积 大学 、研究所都有优 秀的研究 组从事糖 则是糖研究 中发展最快的研究领域 ,不 的一些基本问题 ,同时还 应安排肿瘤治 累阶段 ,还有很多基 本的问题 尚未搞清 , 的化学和生化 的基础研究 。日本于 1 99 1 仅可阐明搪链与蛋白质间的识别和所介 疗新 策略的基础研究 。其中糖链合成代 因此对糖的研究也不能用核酸和蛋白质 年实施了一项投资数百亿日元、为期 巧 导的生命现 象 ,而且药物开 发的市 场前 谢 机制 的研究涉及糖基化 和糖在微生物 研究的标准来衡量 。近 2 0 年来基 因工程 年的 “ 糖工程前沿计划” ,开展搪生物学 景 也十分看 好 ;微生物感染大 多数 是由 感染中的作用两个 国际 前沿 ,而搪链在 和蛋白质工程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 基础与应用研究。 搪链介导的 ,因此对糖在微生物 感染中 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作用研 展 ,而这一切的基础是从 6 0 年代 就开 始 目前 糖生物学研究中的前 沿领 域是 的 作用 的 研 究可 阐 明病 原 菌 致病 的 机 记者:有没有像其他领域一样,也面 同行间的交流合作,为今后的研究奠定 究,则涉及搪链与细胞私附分子在细胞 奠定 的。今天中国在蛋 白质和核酸研 究 搪基化 、细胞粘附分子 ( 即识 别搪链信 制 ,为微生物 感染疾病 的治疗提供依 了基础 。 临着经费紧张的问题? 正常分化 、发育和肿瘤 发生 、发展过程 中 的某些方 面达 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但如 息分子的蛋 白质 )及糖在微生物 感染中 据 。 金城: 在制定“ 九五”规划期间, 我们 要说明的是,虽然 “ 九五”期间未能 的作用。这个方案既符 合糖生物学的 国 果没有国家的持续支持,没有中国生物 曾向有关部门递交了 多份 建议 ,但最终 争取到大项 目,但有关部门仍 对糖生物 际发展趋势 ,又体现 了我们的基础和特 学家在过去 2 0 多年的艰苦努力 ,要取得 未能将糖生物学立项。现在回过头去看, 学研究给予 了足够的重视 ,以多种渠道 色 ,同时也顺应了在人 口与健康主题 方 如此成就也是难以想像的。 进行了 资助 。这 对于开始研 究一个 全新 搪生物学 是一 个新 兴的学科 ,我们 主要原因在于 当时 国内搪 生物 学研究的 面的国家需求 。 基础差 ,国 内相 关研 究单位彼此之间又 领域时显得 尤为关键 ,因为资助新 领域 记 者 :作为一个建议者 ,你认为 “十 是否应该等国际上取得重大突破时才介 缺乏 交流合作 ,因此 组织大项 目的条件 往往有很大的风险 。 五”期 间糖 生物 学研 究应该采取哪 些措 人 、 再去跟踪仿制呢?还是现在就加人? 还不成熟。以我所在的单位为例, 虽然张 总的说来 ,有 关部门都努 力扶 持糖 施呢? 是 等我们 有非常强的实 力后 国家再加 大 树政院 士领 导 的研究小 组早 在 8 0 年代 生物学研究 ,但由于没有大项 目的支撑 , 金城 :首先 ,对糖生物学 的研究必须 投人 呢?还是现在就采取措施增强我 们 给予足够重视,将糖生物学研究列为 “ 十 在该领域的竞争力?这些问题的答案, 我 就发现了糖基化对糖蛋白构象的影响, 资助强度不 够 ,研究工作 的开 展非常困 张树政院士的 为国际领先 ,但 主要 工作 还是进行微生 难 。比如在最 困难的时候 , 五”生命科学研究规划,这是提高中国在 想是不言而喻的。 物糖昔酶的研 究 ,与真 正意义的搪生物 博士生甚至没有经费购买试剂,她不得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整体水平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希望“ 十五” 规划中应体现 学还是有差距的。因此我们当时提出的 不拿出 自己的 2万元积蓄 先垫上。可以 的。2 1 世纪生命科学研究将由单细胞的 搪生物学研究 内容 , 将搪生物学作为新的 研究计划也缺乏 说服 力和竞争 力,未获 说这几年我们国内从事搪生物学研究的 基本生命现象的认 识转 向多细胞生物 的 学科增长点纳人国家生命科学长期发展 批准当在情理之中。但我们并没有灰心, 人是 “ 卧薪尝胆” ,但我们的艰苦努力也 高层次生命现象的解释 。原核单细胞 大 的战略规划中, 使我们在这 一新兴领域早 而是积极开展研 究工 作 ,加强了国 内外 用成绩得到了回报 。 “ 十五” 如何创新 第一位“ 糖” 院士 三大研究热点 急需经费资助 肠杆菌 1分为 2、2分为 4、4分为 8 .二 日参与国际竞争, 为国家奉献出更多的创 …,在对数生长期几个小时就可达到细胞 新成果, 使中国在生命本质的探索和人口 数1 0一 1 0 ’/ml ; 而一个受精卵 1分为 与健康事业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 作为糖生物学研觉对象的糖,早在 香山会议关注 病 。这是 科 学家第 一次确证 体 内的糖 结 合蛋 白与寡 糖之 间的识 别作 用。 更 令人 吃 惊的是 ,在肺 癌和 大肠癌 细胞 表 面也 存 在 s ex。这 一 革 命 性 的进 L 有 色。 展 ,导 致 了糖 工程 的兴起 ,引发 了一 1 99 0年 1 1月,三个研 究小组 同时 场 制备抗 炎和 抗癌 药物 的大 竞赛。许 发现 了血 管 内皮 细胞 一白细 胞钻 附分 多以糖命 名 的药厂 雨后 春 笋般 应运 而 子 1( EL AM 一1 ) ,后 改 称 E选择 蛋 生,如 Ge ne ec t h 公司和Gl yc ome d公司 白 ( E一s e l e c dn) ,它能识 别 白细胞表 就 签仃 了 1 50 万美元 的抗炎 药物生 产 面的 5 1习y lLe isX ( w s Le x,一种血型抗 合 同。 美籍 华裔科 学 家王启辉 在这 场 原 )四聚 糖。 当组织 受损 或感 染 时, 竞赛 中表 现 突 出。他首 先用酶 法合 成 白细 胞钻 附于 内皮细 胞 ,沿血 管壁 滚 了 S Le x, 当时该 四糖的推 其 价格为每 动 .并 穿过 血 管壁进 入 受损组 织 杀死 千克 20亿 美元 ,经他合成后 ,价格 降 入侵病 原 物 ,但 过 多的 白细胞 聚 集 , 低 了3一4个数童级,目前已由 Cy td 则会 引起 炎症及 类风 湿等 自身免 疫疾 公司生产。 ( 张树政) 更好地认识糖链 一个世 纪前就 已为人们所认识 ,但科 学 家对它的研 究,却远远滞后于时蛋白质 和核酸的研 究。在很 长时期 内,糖仅是 作为生物体 内的能量和结构物质被认识 定糖链 结构 的技 术得 以建 立 ,揭 示 出 的。6 0年代 ,科学 家发现 细胞表 面 密 糖链 惊 人的 多样 性和 复杂性 。 比如 , 布着糖级合物的糖链 ,于是推测它们是 由 4个 核替 酸组 成 的寡核普 酸 ,可能 细胞间识别的信息分子 ,但 当时要 想从 的序 列仅有 2 4 种 ;而由 4个 己糖 组成 分子水平来阐明其功 能,还有待 糖链 结 的寡糖 链 ,可 能的序 列则 多达 3万 多 构分析方法的建立。此后三次革命性 的 种 。正 是 由于糖 链 结构的复 杂性 ,使 进展 ,大大推动 了糖 的研 究,也改变了 其 可能 包含 的信 息量 比核酸 和蛋 白质 人 们 对糖 的认 识 。 大 了几 个数量级 。8 0 年 代末 出现 的 第 第一 次革命 开始于 7 0 年代 ,多种 二 次革 命 , 以合 成糖链 的糖 基转 移酶 运 用 高精 密仪 器的化 学浏 定法 以及巧 的克 隆成功 、糖 链 多样 性 的 由来得 以 妙 而精确 的用 内切和 外切糖 替酶 类 测 解释 为 标 志。但 这仍 无助 于揭 示其功 记者 :香山科学会议作为 一个高层 次 、小规模的常设性 学术论坛 ,在我 国科 技界很有 影响 ,其会议主题 的科 学前沿 性 、前瞻性很是 突出。据说 ,糖 生物学两 度被遴 选为会议主题 ,请介绍 一下具体 情 况。 金城 :对 ,香山科学会议组织者对科 学发展方 向的把握很是敏锐 ,我们 申请 会议时得到批准很是顺利 。 的重大 意义 、如何在 中国更好地开展搪 的研 究进行了深人的研 讨。仅隔一年 , 由张树政院士、惠永正研究员、T omo ya og aw a教授及 A la n D.E阮i n教授一起 主持了国际性的主题为 “ 糖缀合物与人 类健康”的第 1 2 次香山科学会议,当 时有2 1 位来自欧、美、日的著名糖生 物学家 和搪化学家参 加会议 ,与 国内同 行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在会上 “ 国际糖 GO)”主席和 几位 1 99 8年,由张树政院士和陈惠黎、 缀 合物 研究组 织 (I 朱正美两位教授一起主持了主题为 “ 塘 代 表还表达了在今 后几年内在中 国举办 生物学与搪工程的前景”的第 1 3 次香 一次 国际 糖 缀 合物 会 议 的愿 望 。可 以 0 山科学 会议 ,会上来 自国 内各 单位 从事 说,这两次香山会议的举行极大地推动 搪研究的生物学家、化学家及从事蛋白 了国内外同行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质 、核 酸研究的科学家 ,就开 展糖 研究 产生了 很有积极的影响 。

从糖的角度来认识生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