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22版财务管理专业(单招)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

爱wo别走……6 页 180.57 KB下载文档
2022版财务管理专业(单招)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2022版财务管理专业(单招)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2022版财务管理专业(单招)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2022版财务管理专业(单招)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2022版财务管理专业(单招)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2022版财务管理专业(单招)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
当前文档共6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22版财务管理专业(单招)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

财务管理(单招)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 工商管理类 专业代码:120204 一、专业介绍 专业沿革:财务管理专业于 2002 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是本校首批五个本科专业之一。本专业 2008 年获批为江苏省特色专业,2009 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四批)高等学校国家级特色专 业,2012 年以财务管理为专业核心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被批准为江苏省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类, 2015 年获批为江苏高校品牌(A 类)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2019 年通过验收;2020 年获批省一流本科 专业建设点。 专业优势与特色:专业优势体现在:①紧扣学校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文化渗透于人 才培养全过程。②理论教学与实务操作并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理论与实践 教学、思维与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③对接现代产业体系,串联“大智移云物区”等新 技术,帮助学生建立数智化思维,培养数智化能力。④实施双证毕业制度,鼓励学生取得职业资格 证书。⑤以“校企联盟”为载体,服务区域经济。经过多年教学改革与探索,形成了“职业素养操 守诚信化、实践教学训练数智化、专业实习校内仿真化、实验实训考核综合化、职业资格证书系列 化、学校社会企业协同化”专业特色。 就业与服务面向:本专业立足淮海经济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能够适应数字化时 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从事财务管理管理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分、金 融机构及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财务管理、金融和会计实务工作。 二、培养目标 按照“立德树人要求,大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适应经济 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家国情怀与工匠精神,掌握必要的会计、财务、税务、金融和经济管理等 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数字信息获取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新科技工具,能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 和解决财务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数字化视野与创新创业精神,能够适应互联网、人工 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工商、行政、 事业等单位的财务管理一线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学生毕业 2 到 3 年能够在社会各个领域和阶层胜任财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企业、政府机构和 非营利组织等事业单位胜任财务管理工作;并具有较强更新财务理论知识与方法的独立学习能力, 具备适应数字化时代市场经济的知识视野和思维素质,毕业 5 年预期达到企业总会计师或财务管理 总监岗位专业能力要求。 1 目标 1: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和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目标 2:培养掌握扎实的财务、会计、管理、数据分析等方面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在人工智 能信息时代拥有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共享业务处理等基本能力的人才。 目标 3:培养掌握新科技工具与前沿技能,具有一定的云财务智能核算、业财一体化、财务共 享等前沿技能,具有较强信息获取、大数据分析、职业判断等能力,能够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分析 和解决财务实际问题的人才。 目标 4:培养具有数字化时代独立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较高创新创业思维与意识、 开放视野与数字商业价值观的人才。 目标 5:培养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 需求,不断探索和学习,能够胜任数字化时代高层次财务管理岗位的人才。 三、毕业要求 要求 1. 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诚信、规范、 创新和团结合作的职业精神。 要求 2. 文化身心素质: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团队协 作精神,稳定、坚强、恒久的情感力、意志力和人格魅力等心理素质。 要求 3. 学科基础:以管理学与经济学理论作为专业知识结构基础,掌握会计学相关的财经法规、 计算机应用及大数据分析工具,具有解决数字化时代经营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要求 4. 专业知识:掌握会计、财务、金融和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管理学科的理 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要求 5. 专业方法:具有一定的云财务智能核算、业财一体化、财务共享等前沿技能,具备在人 工智能信息时代拥有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共享业务处理等基本能力。 要求 6. 专业素质:具有独立获取信息与提出专业问题的财务职业敏感性,能够综合运用跨学科 知识分析和解决财务实际问题。 要求 7. 信息处理:掌握数字信息获取与大数据分析基本方法,具有收集处理财务信息,撰写相 关财务信息报告和设计文稿的能力。 要求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在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理解并遵守会 计、财务管理职业规范,诚实守信。 要求 9. 职业判断:养成职业判断,具备一定专业水准,能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进行恰当分 析,为财务决策支持和风险管理提出合理建议。 要求 10. 创新创业:具有独立获取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备较高的创新能 力、合作意识、开放视野与数字商业价值观;掌握创造活动思维方法,具备一定创新与创业能力。 要求 11. 人际交流:具有较强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 际问题基本能力,能够就财务或会计等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2 要求 12. 终身学习:了解财务、会计等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学习财务、金融惯例、准 则、制度、政策和法规及其变动;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时代发展 能力。 四、学制与毕业条件 学制:标准学制 4 年,最长学习年限 6 年。 毕业条件: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内容,成绩合格,达到最低毕业要求的 160 学分;取 得至少 4 个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取得 1 个劳动综合实践学分;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符合学校规定的 其它条件与要求,准予毕业。 五、学位及授予条件 符合《徐州工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核心课程 1.中级财务会计(4 学分) 本课程是以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国际惯例为依据,对财务会计理论的阐述和财 务会计实务的讲授。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中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中级 财务会计业务进行基本实务操作。本课程的任务是讲授中级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核算方法以及依 据我国的相关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对企业一般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 2.金融学(3 学分)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揭示了金融市场组成及其 运行规律,是学习其他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 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金融机 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 的掌握,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经济运行中各种金融学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 基础。 3.财务管理(4.5 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学习财 务管理专业其它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资金筹集、运用和分配的基 本理论、基本内容和财务决策方法。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现代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在 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4.成本管理会计(5 学分)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运用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解决实际成本会计核算基本问题的能力,并能有效地对企业的成本费用进行管理;掌握管理会计中 预测决策、评价考核的基本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本课程的任务是讲授成本会计与 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为培养学生的成本核算、经营预决策和管理能力奠定基础。 3 5.税法(2.5 学分)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是以我国当前发布的各种税收法规为依据, 对税法理论的阐述和税法实务的讲析。其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既要掌握税法的基本理 论,又能遵循我国的现行税法处理实际纳税业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我国 现行税法的基本理论和实务,使学生具有解决普通纳税问题的能力。 6.财务大数据分析(2 学分)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先修课程是中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 计、财务管理、大数据基础等。本课程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企业财务决策需求为基础,使用 企业案例中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处理,从而更好的适应数字化财务管理岗位工作的需要。通 过学习,培养学生数据思维和财务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大数据工具整理、分析财务数据的能力。通 过收集、整理企业大量财务相关数据进行,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方法,为企业管理提供预测决策, 是财务和信息技术跨界融合的产物。 7.投资学(3 学分)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投资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和基本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投资决策的能力,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让学 生认识投资的风险及分析方法,掌握必要的风险控制方法。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投资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和把握市场经济中的直接投资和间 接投资,了解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投资体制、投资结构,必要的风险控制方法;掌握投资决策 流程及投资决策技术方法,掌握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方法,培养科学进行投资分析与决策、投资管 理与风险调控的能力。 8.审计学(3 学分)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 基本技术方法,探索审计发展规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审计理论及规则的发展演变过程, 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审计程序。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能查会审的能力,查账 技巧、审计分析能力、审计风险识别能力、审计工作协调和沟通能力以及审计方案的设计能力。综 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解决审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认识实习(1 学分)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 实习单位各环节的会计核算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会计学基本原理和 基本方法,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程通过参观和实习训练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独 立思考能力,初步了解我国关于会计和财务的方针、政策,财务通则,熟悉实习单位的财务会计制 度、内容及工作程序,会计核算特点,提高学生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年论文(2 学分) 4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集中实践课程。撰写学年论文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结合学科基础课和 财务管理专业课学习,研究财务管理专业理论和实际问题,论文资料收集、整理与运用,掌握论文 写作程序与基本规范等方面,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为进一步进行财务管理专业学习,科 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创造条件。通过学习撰写学年论文,巩固所学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并为毕业 论文撰写打下扎实基础。 3.财务会计综合实训(2 学分)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及会计学专业集中实践课程之一。它是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 《成本管理会计》融为一体综合性专业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的会计专业知 识对企业的会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编制会计报表,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和发 展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为以后从事会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会计信息系统实训(1 学分)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及会计学专业集中实践课程之一。本项实践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为配合财务 管理、会计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综合性和深度, 使学生能将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融会贯通,能够适应企业管理现代化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学 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和信息化管理实践能力,从而提高 专业教学的社会适用性。 5.智能化财务决策能力实训(2 学分)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集中实践课程之一。本实训将财务管理知识与技能培养进行系统性整合,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专业的综合知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能 够运用基本财务管理软件解决财务管理中有关模型的数据计算和综合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能够理论 联系实际,较为灵活运用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和知识,解决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基本问题,为以后从事 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6. ERP 沙盘模拟实训(1 学分)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集中实践课程之一。通过本实践课程的训练,使学生深刻体会 ERP 核心 理念,感受管理信息对称状况下的企业运作;体验统一信息平台下的企业运作管理;学习依靠客观 数字评测与决策的意识与技能;感悟准确及时集成的信息对于科学决策的重要作用;训练信息化时 代的基本管理技能,为以后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7.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1 学分) 本课程是管理类各专业的集中实践课,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相关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指导、分组讨论、角色体验、创业实践等教学手段,帮助大学 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提高所需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引导学生积极 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增强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把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实 践促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实训模式,通过创造性的组织实施教学环节,将体验教学、影视教学、案例 5 教学、研讨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力求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 适应能力、创造能力等能力的综合提升。 8.岗位技能实训(2 学分)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集中实践课程之一。它是将财务管理专业各门专业课程融为一体综合性 专业实践课程,是为了更好使学生将其所学的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达到融会贯通 的目的。学生通过本项实践,以实践知识和感性认识来巩固理论教学中的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 务管理与经营决策、金融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财务管理一般问题的能力、了 解企业经营管理基本方法。为以后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9.毕业实习(2 学分) 毕业实习是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本 训练,是顺利完成毕业环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毕业实习,较全面、深入地了解会计核算和财 务管理工作的意义,熟悉现行会计、财务管理制度和实务操作技能,使学生对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 工作实践有一个较全面的感性认识。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深化已学过的专业理论知 识。同时通过实践环节,检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检查学生毕 业实习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的计划性和完善程度。通过毕业实习,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较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理论和 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组织 纪律观念 10.毕业论文(12 学分) 《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之前重要且必须的实践教学环节。在学生完成大学四年所有理论与实 践教学课程之后,要求学生撰写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 识,独立分析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和解决财务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 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进一步训练、提高 和检验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信息搜集、加工、处理能力,外文阅读和翻译能力及 计算机运用处理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