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电视照明专项技能培养规程........................................................................................................................ 48.pdf
电视照明专项技能 培养规程 撰稿 吕爱杰 传媒技术学院 2013.11 48 电视照明专项技能 培养规程 一、 总体目标与要求 《电视照明》课程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 电视照明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同时,学生能掌握光线的造型能力,技巧和应用方法。依 据电视照明的这些知识能够对某一电视片进行分析;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合理运用电视节目 制作中,根据具体情况创造出富有特色的个性化电视节目。 本课程的必修项目共设计了七个单项实验项目和三个综合实验项目,其基本要求是 1.掌握室外直射光的不同方向的造型方法、散射光的用光方法。 2.掌握室内人工光条件下单人物的基本布光方法。 3.掌握室内人工光条件下多个人物的基本布光方法。 4.了解演播室照明的基本布光方法。 5.在演播室内根据情节利用多灯光为动态人物布光。 选修的一个实验项目利用虚拟照明软件设计照明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电视照明的理论知识。学生能选择合适的光线的造型进 行电视摄像实践及室内照明操作,在教学中要力求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 并重的原则,既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又注重理论创新能力的培养,力争达到理论与实践知 识相互促进、理论与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培养目标。 二、技能培养的程序和方法 (一)理论课内容和方法 具体各部分对应学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如下: 第一章 电视照明是一门艺术 (4 学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电视照明的意义 2、理解电视照明的任务 3、理解电视照明的基本特点 4、了解电视照明在本专业中的地位 5、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视照明的意义 第二节 电视照明的任务 第三节 电视照明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 电视照明与电影照明的异同 第五节 电视照明部门的工作地位与工作关系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几个视频实例 来让学生感受电视照明的重要地位。 49 第二章光的基本概念(2 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基本特性 2、了解光的计量在电视照明中的作用 3、了解不同物体表面结构的用光技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光,什么是可见光, 第二节 照度与亮度 第三节 照度与亮度 第四节 反射与透射 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多媒体课件。 第三章 色温与色彩(2 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色温的含义 2、熟悉掌握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的色温值。 3、掌握色温平衡的几种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色温的定义 第二节 光源的色温 第三节 色温平衡 教学方法: 结合知识的讲授,尽量提供典型的案例,以供学生更好的理解色温在电视摄像及电视艺 术表现主义中的作用。 第四章 色彩学的基本原理 4 教学目标: 1、掌握色彩三要素对色彩的作用 2、掌握色彩的联想与感情表达 3、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冷暖变化、透视变化、强弱变化 4、能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灵活应用色彩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色彩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色彩的联想与感情 第三节 色彩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通过网络自学、布置作业、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 第五章 光线与人眼视觉特性(2 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眼的视觉特性。 2、了解摄像机与人眼的不同。 3、学会用摄像机的思维去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4、掌握摄像机的操作要领,做到稳准匀平。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重新认识眼睛 50 第二节 摄像机作为人的眼睛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中应配合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手段,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课 第六章 电视照明正作者的基本素养(2 学时) 教学目标: 1、是学生认识到培养审美意识与修养的重要性,并学会观察和积累, 2、了解摄像轴线及运用规律,能做到在拍摄和编辑的合理越轴。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电视照明工作者的审美意识 第二节电视照明与摄像轴线和光线轴 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讲解中配合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手段,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 第七章 电视照明与画面造型(2 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硬光和软光的特点; 2、掌握不同光线对不同物体表面结构的造型。 3、掌握如何再现或强调物体空间深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照明与画面的空间深度 第二节 照明与物体的立体形状 第三节 照明与物体的表面结构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中配合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手段,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 第八章 外景自然光照明(8 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自然光照明的规律变化以及各种时刻光的利弊; 2、能熟练根据自然光本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光线照明,或人为改变被摄体的反差, 模拟和再现特殊效果。 ; 3、掌握直射光的照明特点,各种时刻不同的照明效果,如何利用自然光照明。 太阳出升和太阳欲落时刻,正常照明时段,顶光照明时段,顺光照明,斜侧光照明, 逆光照明 4、掌握散射光照明的特点,晨曦和黄昏时间照明,阴霾天和波云天照明,雨雪天和 雾天照明,晴天遮挡法和背阴处照明 5、能根据剧本要求选择合适的光线条件拍摄夜景:真正的夜间拍夜景、晨曦和黄昏 拍夜景。 6、能掌握室内自然光的特点,能对较大场景和较小场景的用光进行设计。 7、能根据现场光线条件选择适当的反光板。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外景自然光照明的特点 第二节 外景自然光照明的任务 第三节 直射光照明 第四节 散射光照明 第五节 夜景照明的设计思路 第六节 室内自然光照明 51 第七节 反光板的使用与效果 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讲解中配合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手段,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 第九章 内景人工光线照明(14 学时) 9.1 知识点: 9.2 对人工光线的认识 知识点:聚光灯、散光灯、回光灯。 9.3 知识点: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装饰光。 9.4 人工光线的造型 知识点:照明角度的确定;人工光线的组合: 教学目标: 1、掌握内景人工光线照明的特点 2、能熟练进行各种灯具的操作; 3、能对任务及场景进行准确造型; 4、掌握静态节目主持人的用光组合(侧光照明效果的光线组合、顺光照明效果的光线 组合、轮廓光照明效果的光线组合) , 5、掌握静态多人物的用光组合,动态人物的用光组合; 6、能够根据要求准确把握光线气氛的渲染; 7、能会设计特殊效果效果; 8、能了解并掌握不同景别用光侧重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内景人工光线照明的特点 第二节 对人工光线的认识 第三节 人工光线的成分 第四节 人工光线的造型 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授为主,讲解中配合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手段,使学生更直观的学习。 第十章 演播室照明 (4 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聚光灯灯具、泛光灯灯具并能熟练使用其布光。 2、了解演播室布光的特点。 3、了解演播室照明程序。 教学内容: 第一节基本灯具的配备与要求 第二节演播室照明方式与特点 第三节演播室照明设计 教学方法: 讲解中配合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手段,利用丰富的图片以及视频,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二)实验课内容和方法 实验课程的设计按照实践与理论自然衔接、以实验促技能、循序渐进的设计思想,培养 学生电视照明的各种技术技巧,扩展学生综合运用现代电视传媒的能力。 52 详细实践项目名称、方法和内容、学时、类型和要求如下: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基本方法和内容 项目 项目 每组 教学 学时 类型 人数 要求 2 基础 4 必修 2 基础 10 必修 2 基础 10 必修 2 设计 10 必修 10 必修 掌握室外直射光的不同方向的造型方法 1 外景自然光的用光 散射光的造型特点,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 用光方向 室内静态单人物布 掌握室内人工光条件下单人物的基本布光方 光 法 室内静态多人物布 掌握室内人工光条件下多个人物的基本布光 光 方法 演播室照明 了解演播室照明的基本布光方法 室内动态多人物布 在演播室内根据情节利用多灯光为动态人物 光 布光 6 特定场景照明 根据故事情节设计场景照明 4 设计 10 必修 7 虚拟照明 利用虚拟照明软件设计照明效果 4 设计 10 选修 2 3 4 5 2 综合 设计 1、基础实验项目。采取分组实验的方式,分阶段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1)课前预习:实验前要求学生自学实验教材,或通过网络平台自学实验内容。 (2)集体讲解:实验前先由实验老师讲解实验要求、步骤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 (3)分组实验:实验课程根据实验设备数量,分组进行,由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实验指导:实验过程中,教师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总结报告:实验完成后学生撰写实验报告,作为实验课程的日常作业和评价依据。 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采取分组实验的方式,分阶段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1)自行设计特殊场景的用光,并画出布光示意图。 (2)进入演播室,按照布光示意图进行布光。 (3)指导教师对布光情况进行点评指导。。 三、测试办法 (一)基础性实验项目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和其提交的实验报告计 算平时成绩。期末实验考试采取现场操作的办法考核,建立了实验测试题库,并制定了评价 标准。测试内容包含了课程的各个基础实验项目,考核采用现场抽题、现场操作、现场打分 方式进行。详见附件-电视照明实验考核题库与考核标准。 实验一 1、 静态单人物布光 识别演播室内常用灯具及其作用 标准操作步骤: (1)聚光灯。它是一种硬光型灯具,模拟无云彩遮挡的阳光直射大地的日光效果,聚 光灯具产生聚束光线,光强度大,方向性强,阴影效果明显。常用做主光。 (2)泛光灯(散光灯) 53 它是一种柔光型灯具,效果似阴天的天空散射光,它可以减弱硬光型灯具造成的 阴影,掩饰物体表面的起伏或缺陷,照明时常用作辅助光、基础光及背景光,其 种类有:舀面型灯具、宽槽型灯、内部反射型灯、柔光灯。 考核标准 规定完成时间为 2 分钟 A. 熟练回答各种灯具类型及其功能(5 分) B. 较熟练回答各种灯具类型及其功能(4 分) C. 能回答各种灯具类型及其功能,但不熟练(3 分) D. 在规定时间内,能回答各种灯具类型及其功能(2 分) E. 能回答各种灯具类型及其功能,但是超时(1 分) F. 规定时间内不能回答各种灯具类型及其功能(0 分) 2、 模拟调光台使用 标准操作步骤: (1)接通调光控制台与调光硅箱电源。 (2)将总控推杆(MASTER)上推于工作状态。 (3)将上场(UPPERMASTER)和下场(LOWERMASTER)总控推杆上推处于工作状态。 (4)将控制 12 条集控推杆的集控总推杆(SUBMASTER)上推处于工作状态。 (5)拨动任一回路对应的微型开关第一位置“ON"位置,该回路被集中在第一集控推杆 控制。依次类推,我们可以将全部或部分回路集控在第一集控推杆控制。任一集 控推杆可集控 12 回路输出的任一路或全部。任一回路输出可同时受一个或多个集 控推杆的控制。 (6)通过调整各推杆,电压输出适当,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光源亮度。 考核标准 规定完成时间为 5 分钟 A. 熟练完成调整,步骤正确,操作规范(5 分) B. 较熟练完成调整(4 分) C. 能完成调整,但不熟练(3 分) D. 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2 分) E. 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但是超时(1 分) F. 规定时间内不能做任何调整工作(0 分) 54 3、 程序控制 标准操作步骤: (1)接通调光控制台与调光硅箱电源。 (2)将总控推杆(MASTER)上推于工作状态,将上场(UPPERMASTER)和下场(LOWERMASTER) 总控推杆上推处于工作状态。 (3)根据需要确定程序走向开关,向右开关(FORW),向左开关(REV)。 (4)确定自动开关(RUN)或手动开关(SETP)。自动时,可用速度推杆(SPEED)调节程序 速 度 ; 手 动 时, 可 使 用 手 动 步 进 按 键 。 向 左 按 (REVERSE STEP) 键 , 向 右按 (FORWARDSTEP)键。 (5)用程序输出幅度推杆(PROGRAMOUTPUTLEVEL)分别控制 4 路程序的输出幅度。 考核标准 规定完成时间为 5 分钟 A. 熟练完成调整,步骤正确,操作规范(5 分) B. 较熟练完成调整(4 分) C. 能完成调整,但不熟练(3 分) D. 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2 分) E. 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但是超时(1 分) F. 规定时间内不能做任何调整工作(0 分) 4、 侧光照明组合 标准操作步骤: (1) 打开摄像机、调光台、调光硅箱电源 (2) 调整摄像机 (3) 确定被摄对象位置 (4) 先布置主光,光位在 4-5H、1V 或 7-8H、1V 的位置上 (5) 然后布置辅助光,光位在 6H、3V 的位置上,以紧靠摄像机拍摄轴线为宜,辅助 光与主光的光比不大于 1:2 (6) 轮廓光灯的位置一般在主光灯所对应的那个角度上,即 11H、10V 的位置上,轮 廓光与主光光比一般在 1:1 或 2:1 左右。 (7) 调整背景光,背景灯要根据主体亮度变化而变化,主体亮背景就稍暗;主体暗, 背景就稍亮,一般背景光与辅助光光比为 1:2 或 1:1。 55 考核标准: 规定完成时间为 5 分钟 A. 熟练完成调整,步骤正确,操作规范(5 分) B. 较熟练完成调整(4 分) C. 能完成调整,但不熟练(3 分) D. 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2 分) E. 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但是超时(1 分) F. 规定时间内不能做任何调整工作(0 分) 5、 顺光照明组合 标准操作步骤: (1) 打开摄像机、调光台、调光硅箱电源 (2) 调整摄像机 (3) 确定被摄对象位置 (4) 先布置主光 1 和主光 2,光位在大致在 6H、3V 的位置上 (5) 轮廓光灯的位置一般在主光灯所对应的那个角度上,即 11H、10V 的位置上,轮 廓光与主光光比一般在 1:1 或 2:1 左右。 (6) 调整背景光,背景灯要根据主体亮度变化而变化,主体亮背景就稍暗;主体暗, 背景就稍亮,一般背景光与辅助光光比为 1:2 或 1:1。 考核标准: 规定完成时间为 5 分钟 A. 熟练完成调整,步骤正确,操作规范(5 分) B. 较熟练完成调整(4 分) C. 能完成调整,但不熟练(3 分) D. 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2 分) E. 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但是超时(1 分) F. 规定时间内不能做任何调整工作(0 分) 实验二 静态双人物布光 1、 程序控制 标准操作步骤: 56 (1)接通调光控制台与调光硅箱电源。 (2)将总控推杆(MASTER)上推于工作状态,将上场(UPPERMASTER)和下场(LOWERMASTER) 总控推杆上推处于工作状态。 (3)根据需要确定程序走向开关,向右开关(FORW),向左开关(REV)。 (4)确定自动开关(RUN)或手动开关(SETP)。自动时,可用速度推杆(SPEED)调节程序 速 度 ; 手 动 时, 可 使 用 手 动 步 进 按 键 。 向 左 按 (REVERSE STEP) 键 , 向 右按 (FORWARDSTEP)键。 (5)用程序输出幅度推杆(PROGRAMOUTPUTLEVEL)分别控制 4 路程序的输出幅度。 考核标准 规定完成时间为 5 分钟 A. 熟练完成调整,步骤正确,操作规范(5 分) B. 较熟练完成调整(4 分) C. 能完成调整,但不熟练(3 分) D. 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2 分) E. 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但是超时(1 分) F. 规定时间内不能做任何调整工作(0 分) 2、分别布光法 标准操作步骤: (1) 打开摄像机、调光台、调光硅箱电源 (2) 调整摄像机 (3) 确定被摄对象位置两个,对象 1 和对象 2 (4)对象 1 进行布光。 先布置主光光位在 4-5H、1V 或 7-8H、1V 的位置上,注意不要将光线打到对象 二身上。 然后布置辅助光,光位在 6H、3V 的位置上,以紧靠摄像机拍摄轴线为宜,辅助 光与主光的光比不大于 1:2,注意不要将光线打到对象二身上。 轮廓光灯的位置一般在主光灯所对应的那个角度上,即 11H、10V 的位置上,轮 廓光与主光光比一般在 1:1 或 2:1 左右。 ,注意不要将光线打到对象二身上。 调整背景光,背景灯要根据主体亮度变化而变化,主体亮背景就稍暗;主体暗, 背景就稍亮,一般背景光与辅助光光比为 1:2 或 1:1。 57 (5)对对象二进行布光 步骤同对象一。 考核标准: 规定完成时间为 5 分钟 1、 熟练完成调整,步骤正确,操作规范(5 分) 2、 较熟练完成调整(4 分) 3、 能完成调整,但不熟练(3 分) 4、 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2 分) 5、 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但是超时(1 分) 6、 规定时间内不能做任何调整工作(0 分) 3、平光高调法 标准操作步骤: (1) 打开摄像机、调光台、调光硅箱电源 (2) 调整摄像机 (3) 确定被摄对象位置两个,对象 1 和对象 2 (4)对象 1 进行布光。 先布置主光光位在光位在 6H、3V 的位置上,注意不要将光线打到对象二身上。 轮廓光灯的位置一般在主光灯所对应的那个角度上,即 11H、10V 的位置上,轮 廓光与主光光比一般在 1:1 或 2:1 左右。 ,注意不要将光线打到对象二身上。 调整背景光,背景灯要根据主体亮度变化而变化,主体亮背景就稍暗;主体暗, 背景就稍亮,一般背景光与辅助光光比为 1:2 或 1:1。 (5)对对象二进行布光 步骤同对象一。 考核标准: 规定完成时间为 5 分钟 1、 熟练完成调整,步骤正确,操作规范(5 分) 2、 较熟练完成调整(4 分) 3、 能完成调整,但不熟练(3 分) 4、 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2 分) 58 5、 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但是超时(1 分) 6、 规定时间内不能做任何调整工作(0 分) 实验三 动态人物布光 1、 程序控制 标准操作步骤: (1)接通调光控制台与调光硅箱电源。 (2)将总控推杆(MASTER)上推于工作状态,将上场(UPPERMASTER)和下场(LOWERMASTER) 总控推杆上推处于工作状态。 (3)根据需要确定程序走向开关,向右开关(FORW),向左开关(REV)。 (4)确定自动开关(RUN)或手动开关(SETP)。自动时,可用速度推杆(SPEED)调节程序 速 度 ; 手 动 时, 可 使 用 手 动 步 进 按 键 。 向 左 按 (REVERSE STEP) 键 , 向 右按 (FORWARDSTEP)键。 (5)用程序输出幅度推杆(PROGRAMOUTPUTLEVEL)分别控制 4 路程序的输出幅度。 考核标准 规定完成时间为 5 分钟 A. 熟练完成调整,步骤正确,操作规范(5 分) B. 较熟练完成调整(4 分) C. 能完成调整,但不熟练(3 分) D. 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2 分) E. 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但是超时(1 分) F. 规定时间内不能做任何调整工作(0 分) 2、分别布光法 标准操作步骤: (1) 打开摄像机、调光台、调光硅箱电源 (2) 调整摄像机 (3) 确定被摄对象位置 (4) 对象 1 进行布光。 考核标准: 规定完成时间为 5 分钟 59 (1) 熟练完成调整,步骤正确,操作规范(5 分) (2) 较熟练完成调整(4 分)能完成调整,但不熟练(3 分) (3) 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2 分) (4) 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但是超时(1 分) (5) 规定时间内不能做任何调整工作(0 分) 实验四 演播室照明 1、 程序控制 操作步骤 (1)接通调光控制台与调光硅箱电源,打开数字调光台电源。 (2)将总控推杆、总集控推杆、总点控推杆推于工作状态。 (3)能对灯光亮度进行控制,可以通过手动调整推杆的上下来调整亮度,可以通过光 轮控制亮度。 (4)集控的操作 记录集控:如果想让某集控杆集中控制某几路灯光,首先将需要集中控制的灯号所对应 的分控推杆,首先打亮要集中控制的几路灯,然后输入:记录集控3确认即可。 取消集控:可输入记录集控3@。确认即可。 (5)场景设置与运行 <1>设置场景。首先打开某场景需要的灯,比如 1.2.3.4 号灯,现将 12.3.4 号灯分控杆推 上到合适亮度值,并将其记录到 2 号场景,就输入:记录场景2场景时间3确认,设 置多个场景。 <2>删除场景。如果有些场景不需要了,可删除场景,比如要将 2 号场景删除,就输 入记录场景2场景时间。确认,听见指示声,再按确认即可。 <3>复制场景。如果某个场景在演出时需要出现多次,为了给运行场景提供方便,可将 场景复制,比如要将场景 4 的内容复制到场景 2 上,可输入记录场景2 场景时间4 确认, 这样第 4 场的内容就被复制到第 2 场了,第 2 场的内容被场景 4 的内容覆盖掉了。 <4>运行场景。场景的运行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手动运行场景,一种是自动 运行场景。二者比较起来自动运行场景更加方便。 ①手动运行场景 手动场是两场手动进行交叉运行,指加载在 A/B 推杆运行的场,按场屏中的顺序从小 到大依次交叉运行。 要想运行场景,首先要装载初始场景。装载初始场景时,输入初始重演场景号场景 时间时间值确认, ②自动运行场景 60 操作步骤: 装载初始场景号:输入初始场景3场景时间2确认。 按运行键,场景 3 淡入现场;再按运行键,场景 3 淡出现场而场景 4 淡入现场;再按运 行键,场景 4 淡出现场而场景 5 淡入现场;再按运行键,场景 5 淡出现场而场景 6 淡入现场。 场景 0 的加载:输入初始重演0场景时间0确认。按运行键就可以关闭场景。 (6)效果设置与运行 <1>效果的记录 现场的效果记录,首先在现场屏条件下,用指令行输入或打开某场景需要的灯,比如 1.2.3.4.5 号灯,然后记录效果。 先记录效果号: 输入 记录效果1效果时间0.2CHA确认。 用上选或下选,选择效果 1,输入内容:1++4@满亮确认,1、2、3、4 光路为 100% 亮度。记录完成。 <2>效果的删除 输入:记录效果3@。确认。 <3>效果的运行 把效果 4 加载到 22 号集控杆上,操作如下: 输入集控22效果4确认,效果 4 加载到第 22 集控杆上,这样推动 22 号集控杆, 效果 4 即被运行出来。 考核标准 规定完成时间为 15 分钟 A.熟 练完成调整,步骤正确,操作规范(15 分) B.较 熟练完成调整(12 分) C.能 完成调整,但不熟练(9 分) D.在 规定时间内,能完成部分调整工作(6 分) E.能 完成部分调整工作,但是超时(3 分) F.规 定时间内不能做任何调整工作(0 分)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