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重点实验室2014年年度报告.pdf

lovely day(美好的一天)18 页 403.922 KB下载文档
重点实验室2014年年度报告.pdf重点实验室2014年年度报告.pdf重点实验室2014年年度报告.pdf重点实验室2014年年度报告.pdf重点实验室2014年年度报告.pdf重点实验室2014年年度报告.pdf
当前文档共18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重点实验室2014年年度报告.pdf

批准立项年份 2004 通过验收年份 2010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2014 年 1 月—2014 年 12 月) 实验室名称: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姜庆五 实验室联系人/联系电话:卫国荣/54237215 E-mail 地址:grwei@fudan.edu.cn 依托单位名称:复旦大学 依托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86) 021-65642222 2015 年 3 月 22 日填报 1 / 18 填写说明 一、年度报告中各项指标只统计当年产生的数据,起止时间为 1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年度报告的表格行数可据实调整 .........,不设附件,请做好相 关成果支撑材料的存档工作。年度报告经依托高校考核通过后,于次年 3 月 31 日前在实验室网站公开。 二、“研究水平与贡献”栏中,各项统计数据均为本年度 ...由实验室人员 在本实验室完成的重大科研成果,以及通过国内外合作研究取得的重要成 果。其中: 1.“论文与专著”栏中,成果署名须有实验室。专著指正式出版的学术 著作,不包括译著、论文集等。未正式发表的论文、专著不得统计。 2. “奖励”栏中,取奖项排名最靠前的实验室人员,按照其排名计算系 数。系数计算方式为:1/实验室最靠前人员排名。例如:在某奖项的获奖 人员中,排名最靠前的实验室人员为第一完成人,则系数为 1;若排名最 靠前的为第二完成人,则系数为 1/2=0.5。实验室在年度内获某项奖励多次 的,系数累加计算。部委(省)级奖指部委(省)级对应国家科学技术奖 相应系列奖。一个成果若获两级奖励,填报最高级者。未正式批准的奖励 不统计。 3.“承担任务研究经费”指本年度内实验室实际到账的研究经费、运行 补助费和设备更新费。 4.“发明专利与成果转化”栏中,某些行业批准的具有知识产权意义的 国家级证书(如:新医药、新农药、新软件证书等)视同发明专利填报。 国内外同内容专利不得重复统计。 5.“标准与规范”指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地方标准的数量。 三、“研究队伍建设”栏中: 1.除特别说明统计年度数据外,均统计相关类型人员总数。固定人员 指高等学校聘用的聘期 2 年以上的全职人员;流动人员指访问学者、博士 后研究人员等。 2.“40 岁以下”是指截至当年年底,不超过 40 周岁。 3.“科技人才”和“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栏,只统计固定人员 ....。 4.“国际学术机构任职”指在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刊物任职情况。 四、“开放与运行管理”栏中: 1.“承办学术会议”包括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内学术会议。其中,国内学 术会议是指由主管部门或全国性一级学会批准的学术会议。 2.“国际合作项目”包括实验室承担的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外专 局等部门主管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参与的国际重大科技合作计划/工程 (如:ITER、CERN 等)项目研究,以及双方单位之间正式签订协议书的 国际合作项目。 2 / 18 3 / 18 一、简表 实验室名称 研究方向 (据实增删) 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 1 重大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与控制 研究方向 2 环境健康安全研究与评估 研究方向 3 公共卫生安全政策 研究方向 4 研究方向 5 实验室 主任 实验室 副主任 (常务) 实验室 副主任 实验室 副主任 学术 委员会主 任 姓名 姜庆五 研究方向 传染病流行病学 出生日期 1954.4 职称 姓名 赵根明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1963.8 职称 姓名 厉曙光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1955.1 职称 姓名 屈卫东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1968.1 职称 姓名 李立明 研究方向 出生日期 1956.5 职称 发表论文 SCI 67 篇 EI 篇 科技专著 国内出版 8部 国外出版 部 国家自然科学奖 一等奖 项 二等奖 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项 二等奖 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项 二等奖 项 省、部级科技奖励 一等奖 1项 二等奖 项 教授 任职时间 9年 传染病流行病学 教授 任职时间 4年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教授 任职时间 4年 环境与健康 教授 任职时间 4年 流行病学 教授 任职时间 9年 论文与专著 研究水平 与贡献 奖励 4 / 18 项目到账 总经费 2685 万元 发明专利与 成果转化 标准与规范 纵向经费 2260 万元 横向经费 425 万元 发明专利 申请数 项 授权数 1项 成果转化 转化数 项 转化总经费 万元 2项 行业/地方标准 项 国家标准 实验室固定人员 51 人 实验室流动人员 15 人 院士 0人 千人计划 长期 1 人 短期人 长江学者 特聘 1 人 讲座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人 青年长江 人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人 青年千人计划 人 其他国家、省部级 人才计划 人 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 个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个 科技人才 研究队伍 建设 姓 名 任职机构或组织 职务 国际学术 机构任职 (据实增删) 访问学者 国内 6人 国外 9人 博士后 本年度进站博士后 1人 本年度出站博士后 1人 依托学科 (据实增删) 学科发展 学科 1 研究生培养 学科 2 流行病学 75 人 在读博士生 环境与职业学 学科 3 在读硕士生 营养与食 品卫生学 145 人 与人才培 养 承担本科课程 2831 学时 大专院校教材 8部 承办学术会议 开放与 2次 国际 承担研究生课程 国内 (含港澳台) 2次 5项 年度新增国际合作项目 运行管理 1033 学时 实验室面积 2500 M2 实验室网址 http://healthsafety.fudan.edu.cn/ 主管部门年度经费投入 (直属高校不填)万元 依托单位年度经费投入 5 / 18 80 万元 6 / 18 二、研究水平与贡献 1、主要研究成果与贡献 结合研究方向,简要概述本年度实验室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与进展,包括论 文和专著、标准和规范、发明专利、仪器研发方法创新、政策咨询、基础性工作 等。总结实验室对国家战略需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产业科技创新的贡献, 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2014 年度,重点实验室到位纵向经费总计 2701.8 万元, 其中国内来源 2650.0 万元,国外来源 751.5 万元,到位横向经费 216.0 万元。 2014 年度,新申请立项项目 30 项,总协议金额约 1644.36 万 RMB,包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 项,环保部项目 2 项,卫生部项目 1 项,CMB 项目 2 项。 2014 年度,重点实验室共发表研究论文 194 篇,其中 SCI 论文 67 篇,中 文论文 127 篇。多篇论文发表于高影响力或行业内权威学术期刊,包括:Lancet Glob Health(IF=39.207) ,Int J Cardiol(IF=6.175),Environ Sci Technol(IF=5.481), Clin Microbiol Infect(IF=5.197),JAMA Pediatr(IF=4.252),Eur J Hum Genet (IF=4.225)等。其中阚海东教授、 钱序教授、屈卫东教授各有一篇发表在 lancet[柳 叶刀]杂志。 在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和英国国际发展部联合支持的“直通日内瓦”项目暨 第 67 届世界卫生大会专题培训和中国代表团成员遴选活动中,赵卓慧副教授以 优异的成绩入选该项目。她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之一,全程参加第 67 届世界 卫生大会。 “上海市医院伦理委员会标准操作指南与评估工具的研发与应用”课题、张 蕴晖教授领衔的“邻苯二甲酸酯对敏感人群的生殖发育毒性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获得 2013 年度上海市科技奖三等奖。林海江等“艾滋病防治若干创新研究及其 应用”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浙江省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 位博 士生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博士生:林海江,导师:何纳)。两名硕士生获 得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硕士生:陈涵一,导师:屈卫东;硕士生:杨春雪,导 师:阚海东)。 阚海东、陈秉衡教授的《我国大气颗粒物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的关系》在钱 学森城市学金奖“城市环境问题”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奖。傅华、赵耐青教授 分别获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学者”讲座教授和主讲教授。 厉曙光教授获聘入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风险交流》专 家组。周志俊教授获聘入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五届全国安全生产专家 7 / 18 组。何纳教授和陈文教授分别获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2、承担科研任务 概述实验室本年度科研任务总体情况。 2014 年重点实验室共获得科研经费 2685 万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 面上项目共 14 项,青年和面上项目各占一半,是实验室历史上自然基金获得资 助项目最多的一年。项目获得者分别为夏昭林、薛迪、罗力、付朝伟、王颖、王 霞、常秀丽;窦蕾、蒋虹丽、肖千一、薛鹏、童连、张玉彬、丁盈盈。此外,还 获得环保部项目 2 项,卫生部项目 1 项,CMB 项目 2 项等。 请选择本年度内主要重点任务填写以下信息: 序 号 1 项目/课题名称 编号 负责人 起止时间 饮用水污染的健康风 KSF201017 屈卫东 2013.06-2016.6 险识别技术 2 饮用水与健康 KRF201125 屈卫东 2014.1-2017.12 中国男男性行为者 HIV 3 和 HCV 合并感染的分子 81361120385 和社会网络研究 耐多药及广泛耐药结核 4 病全球流行规律、危险 81361138019 因素及传播机制研究 何纳 14.1-16.12 经费 (万元) 类别 97 863 120 杰青项 目 180 国自然中 -美国际 合作 徐飚 14.1-18.12 210 国自然中 -瑞国际 合作 中国基因Ⅳ型戊型肝炎 5 病毒人畜共患亚型的流 81370081 行特征与进化动力学研 究 陆一涵 14.1-17.12 45.5 国自然面 上项目 6 农药氟咯草酮睾丸毒性 81373040 及机制 周志俊 14.1-17.12 52 国自然面 上项目 7 母婴隐匿性乙型肝炎病 81373065 毒感染及传播机制研究 郑英杰 14.1-17.12 52 国自然面 上项目 周颖 14.1-17.12 48 国自然面 上项目 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 8 酸二乙酯和双酚 A 暴露 81373089 与学龄儿童肥胖流行的 前瞻性队列研究 注:请依次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973”计划(973)、“863”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重点和重大、创新研究群体计划、杰出青年基金、重大科研计划)、国家科技 (攻关) 、国防重大、国际合作、省部重大科技计划、重大横向合作等为序填写,并在类别 栏中注明。只统计项目/课题负责人是实验室人员的任务信息。只填写所牵头负责的项目或 课题。若该项目或课题为某项目的子课题或子任务,请在名称后加*号标注。 8 / 18 三、研究队伍建设 1、各研究方向及研究队伍 学术带 研究方向 头人 主要骨干 重大传染病研究 姜庆五 赵根明、何纳、徐飚、郑英杰、林遂恒、 环境与健康 屈卫东 厉曙光、阚海东、周志俊、夏昭林、吴庆、 何更生、张蕴晖、周颖 公共卫生安全政策 钱 傅华、严非、徐望红、史慧静、郑频频 序 2.本年度固定人员情况 序号 姓名 类型 性别 学位 职称 年龄 实验室工作年限 1 姜庆五 研究人员 男 硕士 教授 61 9年 2 徐 飚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54 9年 3 赵根明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2 9年 4 何 纳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47 9年 5 周志俊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1 9年 6 夏昭林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7 9年 7 吴 庆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54 9年 8 宋伟民 研究人员 男 硕士 教授 62 9年 9 屈卫东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47 9年 10 阚海东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41 9年 11 郭红卫 研究人员 女 硕士 教授 62 9年 12 厉曙光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60 9年 13 钱 序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53 9年 14 傅 华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9 9年 15 何更生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50 9年 16 郑英杰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8 9年 17 张蕴晖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48 9年 18 赵耐青 研究人员 男 硕士 教授 61 9年 19 郑频频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42 9年 9 / 18 20 史慧静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46 9年 21 王伟炳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3 9年 22 徐望红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47 7年 23 周艺彪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5 9年 24 张志杰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5 9年 25 胡 屹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5 5年 26 付朝伟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2 9年 27 赵 琦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39 9年 28 张 涛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39 9年 29 张铁军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1 9年 30 常秀丽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44 9年 31 金克峙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4 9年 32 周 颖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40 9年 33 赵卓慧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35 9年 34 郑唯韡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2 5年 35 王 霞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37 9年 36 陈 波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7 9年 37 蒋 泓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40 9年 38 陆一涵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副教授 35 9年 39 孙 品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讲师 40 9年 40 赵金镯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38 9年 41 王 娜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讲师 33 4年 42 丁盈盈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副教授 32 4年 43 张玉彬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青年副研 36 3年 44 薜 鹏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青年副研 37 2年 45 卫国荣 技术人员 男 本科 主管技师 46 9年 46 徐剑锋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教授 52 4年 47 应哲康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青年研 40 1年 48 汪 玲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教授 57 2年 49 陈仁杰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讲师 28 4年 10 / 18 50 蔡 婧 研究人员 女 博士 青年副研 31 2年 51 王和兴 研究人员 男 博士 讲师 35 4年 注: (1)固定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三种类型,应为所在高等学校聘 用的聘期 2 年以上的全职人员。(2)“在实验室工作年限”栏中填写实验室工作的聘期。 3、本年度流动人员情况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性 年龄 职称 别 高级访问 副教 胡文彪 男 51 学者 授 高级访问 陈 跃 男 58 教授 学者 高级访问 副教 张 建 男 49 学者 授 高级访问 邵中军 男 42 教授 学者 谷本哲 高级访问 男 44 教授 也 学者 高级访问 研究 张 强 男 46 学者 员 高级访问 副教 梁 松 男 47 学者 授 高级访问 副研 顾弋安 女 40 学者 究员 姓名 9 王 类型 国别 工作单位 在实验室工作 期限 澳大 澳大利亚昆士兰 2014.11.24-12.01 利亚 理工大学 加拿 加拿大渥太华大 2014.08.27-12.19 大 学 美国南左治亚大 2014.11.16-11.25 中国 学 中国 第四军医大学 2014.11.06-12.03 日本 日本东京大学 2014.10.25-10.27 美国 美国哈姆納健康 2014.06.29-08.23 科学研究院 美国 费罗里达大学 2014.11.14-11.25 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 2014.08.04-08.29 洁 博士后 女 29 博士 中国 武汉大学 2014.11- 10 于立博 博士后 女 40 博士 中国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1- 11 赵 男 27 博士 中国 复旦大学 2014.07- 12 殷明月 访问学者 女 33 13 李蓓蓓 访问学者 女 30 14 王力强 访问学者 男 35 副教 贵州贵阳护理职 2014.09-2015.07 中国 授 业学院 上海欧华职业技 讲师 中国 2014.09-2015.07 术学院 上海健康职业技 2014.09-2015.07 讲师 中国 术学院 超 博士后 注:(1)流动人员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员、访问学者、其他”三种类型,请按照以上三 种类型进行人员排序。(2)在“实验室工作期限”在实验室工作的协议起止时间。 11 / 18 四、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 1、学科发展 简述实验室所依托学科的年度发展情况,包括科学研究对学科建设的支撑作 用,以及推动学科交叉与新兴学科建设的情况。 公安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期致力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支撑促 进了公共卫生学院相关学科的发展。实验室围绕国家和上海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 亟需解决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重点研究和开发结核病、艾滋病、血吸虫病和流感/禽 流感等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控策略,科学客观评估大气、饮用水污染等 环境因素和食品安全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和地方公共卫生安全 政策的建议和措施,以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和环境相关疾病的发生,保障人群健康,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实验室建设发展中,持续形成新的学科衍生点。 复旦大学积极支持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政策和经费保障。学校 出台了有利于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人才引进政策,从政策措施和经费配套等方面积极 支持重点实验室相关学科申请或联合申请国内外重点科研项目。学校安排专项经费购 置实验室发展必需的重大仪器和设备,并每年下拔100 万经费用于支持重点实验室的基 本发展和国内外高级访问学者的来访。近2 年来,重点实验室所在的公共卫生学院每年 从学院学科基本发展经费中安排20 万元设置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支持校外高等院校、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公共卫生科研机构开展重点实验室相关研究方向的科学研究。 2、科教融合推动教学发展 简要介绍实验室人员承担依托单位教学任务情况,主要包括开设主讲课程、 编写教材、教改项目、教学成果等,以及将本领域前沿研究情况、实验室科研成 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情况。 2014 年,重点实验室为博士生开设7 门课程,为硕士生开设42 门课程,重点实验 室为本科生开设了 56 门课程,其中必修课 35 门,选修课 21 门。所有在编教师 除了出国进修或因病等原因外都参与了本科教学,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开课 率达 95%。 2014 年,汪玲教授主持“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5+3”模式的 构件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12 / 18 3、人才培养 (1)人才培养总体情况 2014 年,重点实验室引进青年副研究员 1 名,讲师 2 名。2014 年 3 名博士后 进站,2 名出站。现有团队中的高水平科研人才包括:欧亚科学院院士 1 名,教育 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 名,国家杰青 1 名,国家优青 1 名,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学 科带头人 5 名,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 1 名,上海市公共卫生优秀青年 人才培养计划 5 名,曙光学者 2 名,上海市启明星 2 名,上海市浦江人才 1 名, CMB 杰出教授 2 名,上海市新优青 1 名。 2014 年,屈卫东教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 年,阚海东教授获得上 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成果转化类)”称号。郑唯韡副教授、 赵卓慧副教授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奖》。2014 年,郑唯韡副教授入 选上海市教委“晨光计划”。1 位博士生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博士生:林海江, 导师:何纳)。两名硕士生获得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硕士生:陈涵一,导师:屈 卫东;硕士生:杨春雪,导师:阚海东) 。 2014 年,重点实验室为博士生开设 7 门课程,为硕士生开设 42 门课程,招 收 24 名博士生,22 名科研型硕士生,26 名全日制 MPH。2014 年在重点实验室 开展的本科生创新项目 5 项,包括望道项目 1 项、曦源项目 2 项、德隆项目 2 项。 (2)研究生代表性成果(列举不超过 3 项) 2014 年是研究生教学成果获奖取得长足进步的一年。林海江博士(导师 何纳)学位论文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博士学位论文)。 学院第一次有硕士学位论文获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奖项,陈涵一硕士(导师屈 卫东)和杨春雪硕士(导师阚海东)的学位论文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 位论文)奖(硕士学位论文) 。 13 / 18 (3)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情况(列举 5 项以内) 序 号 参加会议 形式 学生姓名 1 口头 报告 林之婧 陶 韬 2 口头 报告 参加会议名 称及会议主 办方 导师 Indoor Air,香港理工大学 2014 赵卓慧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Disease Surveillance (ISDS) Conference,美国费城,国际 传染病监测协会主办 2014 徐 飚 硕士/博士 注:请依次以参加会议形式为大会发言、口头报告、发表会议论文、其他为序分别填报。 所有研究生的导师必须是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 五、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1、开放交流 (1)开放课题设置情况 序号 课题名称 1 化学品氧化应激物识别与 毒性评价技术研究 经费 承担人 3 富景奇 儿童青少年双酚 A 和代谢 2 综合征关系队列研究的基 曼氏血吸虫病在中国大陆 传播风险的研究 3 柏品清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时空 3 汪伟 AMPK 在百草枯对 PC12 细 胞毒性中的作用 201501-201512 区疾病预防控 201403-201503 江苏省血吸虫 病防治研究所 201501-201512 中国科学院地 3 任红艳 格局影响因素研究 5 公共卫生学院 制中心 耦合多源数据的青岛地区 4 中国医科大学 起止时间 上海市浦东新 线调查 3 承担人单位 理科学与资源 201501-201512 研究所 3 孟革 3 黄敏 天津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201405-201505 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 6 TGF-β1/Smad3 信号转导通 宁夏医科大学 路的作用机制研究 注:职称一栏,请在职人员填写职称,学生填写博士/硕士。 14 / 18 201406-201506 (2)主办或承办大型学术会议情况 序 主办单位名 会议主 参加人 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类别 号 称 席 数 中国农村地区传染病症 复旦大学公 2014.10.21100 全球 1 状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利 共卫生学院、 徐飚 22 用暨 ISSC 项目传播大会 重点实验室 中瑞 NSFC-VR 合作研究 项目-—“耐多药及广泛耐 公共卫生安 药结核病全球流行规律、 2 全教育部重 危险因素及传播机制研 点实验室 究”的项目进展和学术交 流会议在上海召开 徐飚 2014.10.23 50 双边 注:请按全球性、地区性、双边性、全国性等类别排序,并在类别栏中注明。 (3)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情况 2014 年,对外合作项目,国际交流相当活跃, 2014 年度新立项国际合作项 目 2 项,同时,积极开展与企事业单位开展科研合作,增强国际、国内影响力。 2014 年,主办国际会议 2 次,实验室人员出国访问 114 人次,海外来访 91 人次,聘请外国专家 12 人次。据不完全统计,外宾来学院讲学有 27 场次,接待 交流访问外宾 91 批次,各类出国人员达 118 人次。短期聘请国外专家前来关工作 12 人次。校际交流派出交流学生 4 人次。 实验室一直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欢迎校内外同仁使用。2014 年大型仪器设 备保持一定共享率,随着实验室建设和影响力的开展,将进一步提高仪器设备的 共享率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2014 年度共资助来自国外知名大学、研究所的 12 位学者和来自国内研究机 构的 2 名学者进入实验室进行学术访问、科研合作等,提升了实验室的国际国内 知名度和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程度。均已完成任务。 为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自 2014 以来,每年从学院 发展基金中安排 20 万元,围绕主要研究方向,面向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大学、 研究院所、CDC 等单位设立了开放课题,吸引科技工作者依托本实验室开展研 究工作。通过公开招标和公正评审,2014 年设立 6 项开放课题,已完成结题。 发表实验室标注 SCI 论文 2 篇。涉及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宁夏医科大学、江苏省血吸虫病研究所、上海市 浦东新区 CDC。 15 / 18 (4)科学传播 重点实验室厉曙光、姜庆五、何纳、阚海东等利用多媒体平台,将重点实验 室的科学研究成果以各种形式加以传播,积极参与社会科普和宣教活动。就食品 安全、H7N9 禽流感、雾霾等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 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凤凰电视台以及上海、北京等广播电台的嘉宾访谈和 采访报道;编撰、翻译多本科普书籍,如《食品卫生读本》 , 《三高人群如何选择 保健食品》和《生活中的毒理学》。其中厉曙光教授参编(副主编)的《上海市 市民食品安全知识读本》发行量为 800 万册。重点实验室组织和参与的公共卫生 安全知识传播,提高了社区居民公共卫生安全的科学知识,满足了公众的科普知 识需求,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赞誉。 2、运行管理 (1)学术委员会成员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年龄 所在单位 1 李立明 男 教授 58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否 2 张作风 男 教授 59 美国加州大学 是 3 姜庆五 男 教授 61 复旦大学 否 4 吴永宁 男 研究员 5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否 5 郑玉新 男 研究员 5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否 6 陈 跃 男 教授 54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 是 7 张天宝 男 教授 59 第二军医大学 否 8 凌文华 男 教授 60 中山大学 否 9 曹 佳 男 教授 53 第三军医大学 否 10 陈 坤 男 教授 55 浙江大学 否 11 金银龙 男 教授 6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否 12 施 榕 男 教授 54 交通大学 否 13 傅 华 男 教授 59 复旦大学 否 14 汪 华 男 教授 55 江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否 15 金泰廙 男 教授 72 复旦大学 否 16 / 18 是否外籍 (2)学术委员会工作情况 2014 年 12 月 28 日,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称“重点实验室”) 2014 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召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会委员、复旦大学医学科研管理办公室领导和重点实验室相关学科骨干共 40 余 人出席了会议。 (3)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支持情况 简述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本年度为实验室提供实验室建设和基本运行经费、 相对集中的科研场所和仪器设备等条件保障的情况,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团 队建设、研究生培养指标、自主选题研究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的情况。 复旦大学科研和学科办非常重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有关领导经 常通过多种途径了解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进展,指导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的聚 集和定位。每年保证重点实验室的基本运行费(50 万元)外,还拨专款支持重 点实验室高访学者的学术交流。 3、仪器设备 重点实验室充分整合了各学科既有研究基础和资源成为支撑重点实验室发 展的基础。重点实验室制定了大型设备向实验室全体研究人员开放,并对校内相 关研究机构开放的政策。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鼓励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合 作。重点实验室立项以来,重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彻底改变 了仪器设备落后的被动局面,为重点实验室的技术水平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17 / 18 六、审核意见 1、实验室负责人意见 实验室承诺所填内容属实,数据准确可靠。 数据审核人: 实验室主任: (单位公章) 年月日 2、依托高校意见 依托单位年度考核意见: (需明确是否通过本年度考核,并提及下一步对实验室的支持。 ) 依托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18 / 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