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营运资金管理.pdf
第十二章 营运资金管理 第一节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第二节 存货管理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第四节 现金和有价证券管理 12.1营运资金管理策略 一、营运资金的概念与特点 营运资金,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占用 在营运资产上的资金,主要包括流动资产和 流动负债。 1、营运资金的周转具有短期性。 2、营运资金具有流动性。 3、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 4、营运资金的弹性大、成本低。 5、营运资金的风险大。 营运资金的管理政策 (一)营运资金的持有策略 保守政策,是指持有较多流动资产的营 运资金政策。 激进政策,是指持有较少流动资产的营 运资金的政策 。 适中政策,收益与风险均适中。 甲公司流动资产投资政策选择 项目 A政策 B政策 C政策 销售收入(单价20元/件) 1000000 1000000 1000000 息税前利润(利润率10%) 100000 100000 100000 流动资产 500000 400000 300000 固定资产 500000 500000 500000 资产总额 1000000 900000 800000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率 50% 44.44% 37.5% 资产收益率 10% 11.1% 12.5% 营运筹资策略 稳健型筹资策略 配合型筹资策略 激进型筹资策略 稳健型筹资策略 配合型筹资策略 激进型筹资策略 12.2 存货管理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 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有形资产,包括 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委托加工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库存 商品等。 存货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存货的成本与 收益之间进行利弊权衡,实现两者的最 佳组合,以最低的成本提供企业经营所 需的存货。 存货的成本 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臵成本 =订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本+购臵 成本 储存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变动成 本 缺货成本 存货的投资政策 经济进货批量的基本模型 需要设立的假设条件:6 在上述假设下,影响存货经济批量的因 素包括订货变动成本、购臵成本、储存 变动成本; 不包括订货固定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和 缺货成本。 成 本 总成本 Q C 2 储存成本 TC (Q) 经济批量 Q A C B 2 Q A B Q 订货成本 批量 图12-4 存货的经济进货批量和成本示意图 Q A TC (Q) C B 2 Q 经济进货批量Q 2 AB C (公式12.2) 经济进货批量的存货总成本TC (Q * ) 2 ABC Q* AB 经济进货批量的平均占用资金I = P P 2 2C * 年度最佳进货批次= 订货成本= AB Q 储存成本= C 2 A Q AC 2B (公式12.3) (公式12.4) (公式12.5) (公式12.6) 2 AB C 式中,P-存货单价 (公式12.7) 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批量模型 如果存货每年的需要量很少一次全部入库,而几乎总是陆续供应 的,此时需要对存货经济批量基本模型进行调整。 Q E Q d S 1 Q E (Q d ) 2 S TC(Q) A Q d B (1 ) C Q 2 S 2 AB S Q C S d * d TC (Q ) 2 ABC (1 ) S * 有数量折扣的经济批量模型 如果经济订货批量低于数量折扣所要求的数量,那么企 业应该提高订货量来获得数量折扣,还是放弃数量折扣 维持经济订货量水平 ? A Q TC P A B C Q 2 存货成本=进价成本+送货费用+储存成本 具体计算步骤分为两步: 第一,按经济批量采购的存货总成本; 第二,取得数量折扣的存货总成本。 (二)再订购点决策 企业在提前订货时,存货经济批量并没 有改变,而只是时间上有所提前。 再订货点R=订货提前期t×每日正常耗 用量d (公式12.12) (三)安全存量决策 安全存量=订货提前期×平均每天的正 常耗用量+保险储备量 (公式12.13) 在考虑缺货因素时: 存货总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缺 货成本 存货的日常控制方法 (一)存货储存期控制 存货储存本身会给企业造成较多的资金占用费和仓储管理 费。 利润=毛利-固定储存费-每日变动储存费×储存天数- 销售税金及附加 获利或亏损额=变动储存费×(保本储存天数-实际储存 天数) (公式12.17) 如果比保本期每提前一天售出,就可以节约一天的变动储 存费,也就取得了一个相当于变动储存费的利润额。 (二)存货控制的ABC分类管理 法 所谓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 企业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 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 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 1、存货ABC的分类。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两个: 一是金额标准,二是品种数量标准。其中金 额标准是最基本的,品种数量标准仅作为参 考。 三类存货的余额比重大致为A:B:C=0.7: 0.2:0.1,而品种数量比重大数为A:B:C= 0.1:0.2:0.7。 具体过程可以分三个步骤: (1)列示企业全部存货明细表,并计算每种存 货的价值总额及占全部存货金额的百分比; (2)按照金额标志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累加 金额百分比; (3)当金额百分比累加到20%左右时,以上存 货视为A类存货;百分比介于70%~90%之 间的存货作为B类存货,其余则为C类存货。 (三)JIT控制系统 JIT(Just In Time)系统,又称为适时管理 系统,是指在存货控制过程中,在最准 确的地点,按照最标准的质量和最准确 的数量,满足各个环节对存货的需求。 实现了所谓的“零库存管理”的最高境 界,从而实现流动资产投资的最小化, 极大程度地节约资金的占用。 12.3应收账款管理 应收账款的功能 :增加销售和减少存 货。 应收账款投资收益主要是通过赊销取得 的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投资收益=赊销额×边际贡献 率 应收账款投资成本=机会成本+坏账成 本+管理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赊销业务所需资金 ×资金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有 价证券利率 =平均每日赊销额×平均收账期×变动 成本率×有价证券利率 =年赊销收入净额÷360×平均收账期 ×变动成本率×有价证券利率 应收账款管理成本,是指对应收账款进 行管理所发生的成本,包括对顾客进行 信用分析、信用资料的整理、账龄分析、 催款等活动所发生的成本。 应收账款的坏帐成本: 坏账成本=赊销额 ×实际(或预期) 坏账损失率 应收账款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在充分 发挥应收账款功能的基础上,降低应收 账款投资的成本,使提供商业信用、扩 大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大于有关的各项费 用。 应收账款政策 信用标准,预期的坏账损失率 。 客户信用分析基础是5C理论。 信用条件 收账政策 信用标准 对信用标准进行定量分析,主要解决两个问 题:一是确定客户拒付账款的风险,即坏帐 损失率;二是具体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以 作为给予或拒绝提供信用的依据。具体通过 以下三个步骤来进行: (1)设定信用等级的评价标准。 (2)利用既有或潜在客户的财务报表数据, 计算各自的指标值,并与上述标准比较。 (3)进行风险排队,并确定各有关客户的信用 等级。 信用标准一览表 指标 信用标准 信用好 信用差 流动比率 2.5:1 1.6:1 速动比率 1.1:1 0.8:1 现金比率 0.4:1 0.2:1 产权比率 1.8:1 4:1 已获利息倍数 3.2:1 1.6:1 有形净值负债率 1.5:1 2.9:1 应收账款平均收帐天数 26 40 存货周转率(次) 6 4 总资产报酬率(%) 35 20 赊购付款履约情况 及时 拖欠 信用条件 所谓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 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 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率等。 信用条件改变的决策主要是通过比较信 用标准与信用条件变动前后的收益与成 本,遵循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的原则, 即: 综合影响=边际利润-(机会成本+管 理成本+折扣成本+坏账成本) 收帐政策 收账政策,又称收帐方针,是指当客户 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 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 一般而言,收帐费用支出越多,坏帐损 失越少,但这两者并不是线性关系。 综合信用政策 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帐政策结合 起来,考虑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帐 政策的综合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机 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收账成本的影响。 综合信用决策的原则仍是赊销的总收益 应大于因赊销带来的总成本。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 12.3 现金管理 现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暂时停留在 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 行存款、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 现金的持有动机 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和 财务动机。 现金管理的成本 持有成本 :包括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 ; 转换成本 :如委托买卖佣金、委托手 续费、证券的过户费等; 转换成本=证券变现次数×每次的转换 成本 短缺成本 现金管理的目标 现金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资产的流动性 能力和盈利能力之间做出抉择,使风险 和报酬达到均衡,以使企业取得最大的 长期利益。 现金管理政策-最佳现金持有量 的确定 最佳现金持有量,也称目标现金余额, 是指能使现金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有 量。 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主要有存货 模式、随机模式、成本分析模式和现金 周转期模式等等。 存货模式 以存货经济进货批量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鲍莫 模式来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现金余额 N N/2 时间 现金管理总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N T TC i b 2 N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计算公式为: 2Tb N i 最佳现金管理总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TC 2bTi 成本 总成本 持有成 本 转换成本 N最佳现金持有余额 现金持有数量 运用存货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 量,是以下列假设为前提的: (1)企业将多余现金全部投资于短期有 价证券,短期有价证券可以随时转换为 现金,每次转换可以生成大量的现金流 入,然后逐渐流出,当现金余额接近零 时再次循环往复; (2)企业未来年度的现金总需要量可以 比较准确地预测。 随机模式 随机模式的基本原理是确定一个现金控制区 域,求出上限(H)、下限(L)和最佳现金持有量 (E)。上限代表现金持有量的最高点,下限代 表现金持有量的最低点。 企业的现金余额在上、下限间随机波动,在 现金余额处于H和L之间时,不会发生现金交 易。 当现金余额达到上限(H)时则将现金转换成短 期有价证券,使现金余额降至E当现金余额到 下限(L)时,则将短期有价证券转换成现金, 使现金余额回升至E,从而使现金余额经常性 地处在上限和下限之间。 H:最高控制线 E:回归线 L:最低控制线 时间 1 3 F 2 3 E L K 4 H 3E 2L Z=(4E-L)/3 成本分析模式 企业持有现金的相关成本主要是机会成 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三者之和构 成了企业持有现金的相关总成本。 在成本分析模式下,最佳现金持有量就 是持有现金的相关总成本最小时的现金 持有量。 现金周转期模式 现金周转期,是指从现金投入生产经营 开始,到最终转化为现金的过程。主要 包括三个方面: 存货周转期 应收账款周转期 应付账款周转期 存货周转期 应付账款周转期 应收账款周转期 现金周转期 假定每天的现金流量相等时,则有: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 账款周转期 (公式12.36) 最佳现金余额=企业年现金需求总额÷360×现金周 转期 (公式12.37) 现金的日常管理 现金使用范围及库存现金限额 现金收款管理 现金付款管理 作业 某企业全年需用某种材料40000千克,按经验数据,每次订 货的变动性费用为25元,单位储存年均变动性费用为8元 /千克。 供货方规定的折扣条件如表所示,试计算最佳订货量和最 低相关总成本。(提示:分别按下限计算总成本进行比较) 一次定购量/千克 Q≤400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