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14.pdf

Painful love(痛爱)3 页 119.981 KB下载文档
14.pdf14.pdf14.pdf
当前文档共3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14.pdf

附件二: 理学院物理系 推荐 2022 年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推荐工作细则 根据上海大学《上海大学 2022 年推荐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和《理学院关于做好 2022 年推荐 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的精神,结合物理系具体情况,特制订如下细则: 一、 成立物理系推荐工作小组: 组 长:蔡传兵、颜明 成 员:葛先辉、洪峰、申明、曾志刚、张爱林、周青利、柯一青 二、 免试推荐人数名额分配方案: 普通推免生 序号 专业名称 推免名额 可推荐人数 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5 6 2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8 10 3 应用物理学 6 8 三、 备注 推荐原则: 1) 符合《实施办法》和《意见》中推荐条件的学生,本人首先提出申请,未在 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者,视为自动放弃推免权利。 2) 截止 2020~2021 学年夏季学期结束,平均绩点不低于 3. 00,且无不及格的 必修课(注:经重修后合格,可认定为目前无不及格必修课程);各实践性 教学环节成绩良好。 3) 按照各专业学生的综合绩点从高到低依次排序。 4) 综合绩点由截止 2020~2021 学年夏季学期结束的前三年成绩平均绩点(以学 生成绩大表为准)和学生全面发展指标相关项目折合绩点两部分构成。综合 绩点相同时,以有发表学术论文者优先推荐;无发表论文学生时,以前三年 成绩平均绩点高者优先推荐;平均绩点也相同时,以大二、大三两年学科基 础课成绩平均绩点高者优先推荐。 计算公式: 综合绩点=前三年成绩平均绩点*75%+全面发展指标相关项目折合后的绩点 (注:全面发展指标相关项目总分折合绩点=4.0*25%) 5) 全面发展的相关项目指标比例分配及折后满绩点如下: 第一类:入伍服兵役 30%, 满绩点 0.3 第二类:志愿服务 5%, 满绩点 0.05 第三类:国际组织实习 7%, 满绩点 0.07 第四类:科研成果 35%, 满绩点 0.35 第五类:竞赛成果 18%, 满绩点 0.18 第六类:体育竞赛成果 5%, 满绩点 0.05 其中,第二类项目参见校团委细则; 第三类项目由国际部认定; 第四类项目,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的物理类学术论文,SCI(一 区)论文得绩点 0.35,SCI 论文得绩点 0.18,核心期刊论文得绩点 0.12。在校期 间所获得已授权专利的第 1 发明人。发明专利得绩点 0.024,实用新型专利 0.012 分;学生与直系亲属或学历、职称、职务明显高于本人者合作的科研成果仅作参考, 不纳入学生本人推免遴选综合评价成绩计算体系。 第五类项目,得分如下 A、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 0.18,全国一等奖 0.06,全国二等奖 0.04;全国三等奖 0.03; B、 全部部分地区大学物理竞赛(上海赛区)。特等奖 0.06,一等奖 0.04,二等奖 0.03. C、 SUPT 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特等奖 0.06,一等奖 0.04,二等奖 0.03 D、 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一等奖 0.04,二等奖 0.03 E、 “iCAN” 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特等奖 0.03,全国一等奖 0.02,全国二 等奖 0.01; F、 大学生全国数学竞赛。特等奖 0.06,一等奖 0.04, 二等奖 0.03; G、 大学生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特等奖 0.06,一等奖 0.04, 二等奖 0.03; H、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O 奖 0.06,F 奖 0.04,M 奖 0.03 I、 大学生全国力学竞赛。国家奖 0.06,一等奖 0.04, 二等奖 0.03; J、 所有团体赛获奖,参照个人奖项,折半计分。 第六类项目由体育学院认定。 以上六类项目中每一类均取最高一项加分。 四、 推荐流程: 符合规定的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前将所有材料提交给辅导员。物理系推荐工作小 组根据学校、学院要求和物理系推荐工作细则操作排序,并报送学院审核。学院审 核后,公示无异上报学校。学生根据情况进行后续操作。 9 月 14 日下午,组织学生报名并填报《2022 年上海大学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 究生推荐表》(附件 3) ,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 9 月 16 日下午 4 点前,物理系推免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遴选指标认真审核考察 学生综合情况,组织专家审核小组审核鉴定学生的学术专长,在学校下达的推荐名 额范围内确定本系拟推荐名单,并由学院进行公示(包括各项加分及结果,公示不 得少于 3 天)。 理学院物理系 2021 年 9 月 13 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