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人)公示表.pdf

ン゛GangSter33 页 422.103 KB下载文档
2、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人)公示表.pdf2、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人)公示表.pdf2、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人)公示表.pdf2、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人)公示表.pdf2、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人)公示表.pdf2、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人)公示表.pdf
当前文档共33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拟提名项目(人)公示表.pdf

附件2: 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拟提名项目(人)公示表 (技术发明奖) 项目名称 高炉炉缸活跃度与侧壁碳砖稳定性调控技术开发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1.陈生利(职称:工程师、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工 作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项目负责人,主持15 项技术研发、主持3篇论文发表) 2.刘立广(职称:高级工程师、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 司、工作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技术负责) 3.匡洪锋(职称:工程师、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工 主要完成人 作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项目协调) (职称、完成 4.蔡 林(职称:工程师、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工 单位、工作单 作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技术实施) 位) 5.余 骏(职称:工程师、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工 作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技术支持) 6.陈炯(职称:工程师、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技术应用) 7.于美晨(职称:工程师、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工 作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献:技术应用) 论文 1:<名称:韶钢 8 号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升高处理实践、期刊:南 方金属、年卷:2019年总第228期、第一作者:陈生利、通讯作者:陈 生利> 代表性论文 论文 2:<名称:韶 钢 7 号高 炉 炉 役 后 期 护 炉 措 施、期刊: 炼铁、年卷:2019年总第38卷、第一作者:陈生利、通讯作者:陈生 专著目录 利> 论文 3:<名称:提高富氧率技术攻关实践、期刊:南方金属、年卷: 2018年总第224卷、第一作者:陈生利、通讯作者:陈生利> 专利 1:<高炉炉缸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专利授权号: ZL201910987024.3、发明人:陈生利、匡洪锋、刘立广、沈建明、周凌 云、余骏、陈小东;权利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 2:<高炉炉缸状态调整策略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专利授 权号:ZL201910987023.9;发明人:陈生利、廖经文、凌志宏、柏德 知识产权名称 春、陈彦铭、刘立广、李国斌、钟鸽莊、王宏平、陈炯;权利人:广东 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 3:<一种高炉炉缸碳砖残厚判断方法>(专利授权号: ZL201810789527.5;发明人:陈生利、周凌云、匡洪锋、刘立广、王 振、于美晨、张涛颖、何春来、黎明杰、俞荣;权利人:广东韶钢松山 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 4:<一种高炉低熟料比条件下高铝炉渣粘度调节方法>(专利授权 号:ZL201910689112.5;发明人:陈生利、余骏、陈彦铭、黄发明、陈 小东、匡洪锋、刘立广、柏德春、蔡林、周国贞;权利人:广东韶钢松 山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 5:<高炉填料层气隙判断方法>(专利授权号: ZL202010008308.6;发明人:陈生利、余骏、程曦、杨涛;权利人:广 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 6:<一种气隙检测装置及检测气隙的方法>(专利授权号: ZL202010008309.0;发明人:陈生利、余骏、张强;权利人:广东韶钢 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 7:<不同炉容的高炉铁口深度稳定控制方法>(专利授权号: ZL201911093476.3;发明人:陈生利、余骏、廖经文、凌志宏、陈国 忠、柏德春、陈彦铭、蒋兵、王中绘、蔡思维;权利人:广东韶钢松山 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 8:<一种降低铁口区域碳砖温度的方法>(专利授权号: ZL202010769600.X;发明人:陈生利、刘立广、蔡林、颜伟、曾庆良; 权利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 9:<一种高炉铁口漏铁的处理方法>(专利授权号: ZL201810966002.4;发明人:陈生利、何新、刘经慧、于美晨、周凌 云;权利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专 利 10 : < 一 种 高 炉 新 投 铁 口 深 度 控 制 方 法 > ( 专 利 授 权 号 : ZL201910062934.0;发明人:陈生利、李国超、陈小东、邓晖、徐英 彪、庄锦填、黄立薇、徐国庆、于美晨、蔡林;权利人:广东韶钢松山 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 11:<一种高炉铁口泥套安全检测及修补作业方法>(专利授权 号:ZL201910289771.X;发明人:陈生利、匡洪锋、凌志宏、徐国庆、 韦兵、蒋兵、蔡思维、王中绘、曹旭博、蔡林;权利人:广东韶钢松山 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 12:<高炉铁口角度获取方法和高炉铁口角度调节方法>(专利授 权号:ZL201910799418.6;发明人:陈生利、余骏、陈小东、陈彦铭、 匡洪锋、谢紫锋、涂昇、蔡林、黄恺、于美晨;权利人:广东韶钢松山 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 13:<一种开风口装置>(专利授权号:ZL201921799167.3;发明 人:陈生利、周凌云;权利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 14:<一种高炉开风口装置>(专利授权号:ZL201922111500.3; 发明人:陈生利、陈胜、何新、陈开泉、周凌云;权利人:广东韶钢松 山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 15:<一种可移动压浆装置>(专利授权号:ZL202022015388.6; 发明人:陈生利、蓝文韬、余骏、陈彦铭、陈振东、周凌云、刘立广、 蔡思维、师瑞红、庄锦填;权利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减少烧结机设备故障的技术改造 主要完成单位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1.陈科(职称:机械技术工程师,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 司,主要贡献:项目负责人) 2. 靳向阳(职称:机械工程师,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 司,主要贡献:施工负责人) 3. 王勤福(职称:机械工程师,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 司,主要贡献:机械项目负责人) 4.曾韶锋(职称:电气工程师,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 司,主要贡献:电气项目负责人) 5.高文东(职称:电气工程师,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 主要完成人 司,主要贡献:电气施工负责人) (职称、完成 6.彭岗(职称:机械助理工程师,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 单位、工作单 司,主要贡献:安全负责人) 7.杨柏森(职称:点检员,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主 位) 要贡献:机械质量管控) 8.王国文(职称:技师,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主要 贡献:档案图纸管理) 9.肖慧(职称:技师,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贡 献:电气质量管控) 10.黄寿坚(职称:烧结助理工程师,完成单位: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 限公司,主要贡献:烧结工艺对接) 论文 1:《环冷机台车车轮脱落事故分析和措施》,期刊:烧结球团, 代表性论文 CN43-1133/TF,2017年增刊,第一作者陈科。 论文 2:《减少皮带运输机故障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期刊:中国科技 专著目录 人才,CN10-1256/G3,2021年10期,第一作者王国文。 专利 1:<一种更换烧结机星轮齿板的方法>(专利授权号: ZL2018110774789,陈科、李圭文、高文东等,权利人:广东韶钢松山 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 2:<一种生石灰粉尘除尘装置>(专利授权号: ZL2020204173424,陈科、谢金祥、李圭文等,权利人:广东韶钢松山 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3:<一种组合式除尘器>(专利授权号:ZL2020209078252,陈科、 郭震宇、李圭文等,权利人: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知识产权名称 专利 4:<一种皮带运输机上托辊辅助工具>(专利授权号: ZL2020202701473,陈科、郭震宇、曾韶锋等,权利人:广东韶钢松山 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 5:<一种消除带式烧结机上层台车起拱的压轮装置>(专利授权 号:ZL2020202701308,陈科、郭震宇、李圭文等,权利人:广东韶钢 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 6:<一种清除矿粉中大块异物的装置>(专利授权号: ZL2019211821645,陈科、刘高鑫、靳向阳等,权利人:广东韶钢松山 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超高层超大跨度悬空、悬挑装配式曲面幕墙集成、高效建造技术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 1.曹亚军(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主要贡献:主导了本项目的计划 与实施,对液压同步提升幕墙单元和多轨道滑移各项性能验算提出了 指导性意见) 2.李家勇(职称:中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主要贡献:参与了本项目的计划 主要完成人 与实施,对各项技术方案进行审核) (职称、完成 3.马维新(职称:中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 单位、工作单 完成单位: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主要贡献:参与了本项目的计划 位) 与实施,对各项技术方案进行编制) 4.高勇勇(职称:中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主要贡献:参与了本项目的各项 技术方案进行审核及成果申报工作) 5.郭健(职称:中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完 成单位: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主要贡献:参与了本项目的各项技 术方案进行审核及成果申报工作) 论文1:《超高空底部吊顶铝板系统装配式液压同步提升及滑移施工 应用》,施工技术,2018年12月,第一作者:曹亚军,通讯作者:李 家勇 论文2:《集成化超大超重装饰单元体液压同步提升和滑移》,幕墙 代表性论文 设计,2018年第二期总第59期,第一作者:曹亚军,通讯作者:李家 专著目录 勇 论文3:《重庆来福士广场空中连廊铝板单元整体吊装技术》,施工 技术,2019年1月下,第48券第2期,第一作者:程小剑,通讯作者: 马维新 专利1:<一种全程索道式防风实时拉结缆风技术应用及施工方法> (专利授权号:CN109113354B,发明人:曹亚军、车志岩、李家勇、 马维新、张书斌,权利人:中建深圳装饰有限公司) 专利2:<一种超高层建筑超大幕墙单元同步提升系统>(专利授权 号:CN209556401U,发明人:李凤辉、曹亚军、王东杰、李家勇、车 知识产权名称 志岩、沈应珍、马维新、李道学、魏西川、高勇勇,权利人:中建深 圳装饰有限公司) 专利3:<一种凹凸造型的铝板幕墙凹凸部的固定系统>(专利授权 号:CN208563679U,发明人:夏兵、刘爱秀、车志岩,权利人:中建 深圳装饰有限公司) 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拟提名项目(人)公示表 (科技进步奖) 项目名称 110kV电压等级立体卷铁心电力变压器 主要完成单位 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1. 许凯旋(高级工程师、海鸿电气有限公司、海鸿电气有限公司、作 为项目总负责人,组织论证项目技术路线,领导开展项目研发工作) 2. 梁庆宁(高级工程师、海鸿电气有限公司、海鸿电气有限公司、负 责组织实施项目研发工作,解决项目技术难点) 3. 翟丽珍(高级工程师、海鸿电气有限公司、海鸿电气有限公司、负 责组织产品结构开发,解决开发中相关技术问题) 4. 司徒树伟(高级技师、海鸿电气有限公司、海鸿电气有限公司、负 责项目配套研发设备的开发) 主要完成人 5. 梁毅雄(高级工程师、海鸿电气有限公司、海鸿电气有限公司、负 (职称、完成 责项目线圈结构开发、解决开发中相关技术问题) 单位、工作单 6. 宋丹菊(高级工程师、海鸿电气有限公司、广东敞开电气有限公司 位) 、负责项目线圈绕制工艺开发、解决开发中相关技术问题) 7.周利波(工程师、海鸿电气有限公司、海鸿电气有限公司、负责项目 研发试制现场规划、参与项目样机试制) 8.张淑菁(工程师、海鸿电气有限公司、海鸿电气有限公司、参与项 目线圈绕制工艺开发) 9.周登灵(工程师、海鸿电气有限公司、海鸿电气有限公司、参与项 目线圈绕制工艺开发) 10.关辉淋(工程师、海鸿电气有限公司、海鸿电气有限公司、参与项 目线圈绕制工艺开发) 代表性论文 论文 1:<立体卷铁心变压器铁心柱截面的优化设计、电子世界、2016 专著目录 年第19期、许凯旋> 专利 1: 一种110kV以上电压等级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压紧结构(ZL2014 10582270.8、许凯旋、梁庆宁、梁毅雄、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专利 2: 一种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及其绕制工艺( ZL201410536248.X、许凯旋、梁庆宁、宋丹菊、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知识产权名称 专利 3:110kV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线圈的立式换位机构(ZL201410373 960.2、许凯旋、司徒树伟、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专利 4:一种110kV及以上电压立体卷铁心的立式绕线模具(ZL2014103 76805.6、许凯旋、司徒树伟、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专利 5:110kV以上电压等级立体卷铁芯变压器立式绕线装置(ZL20141 0495685.1、许凯旋、司徒树伟、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专利 6:一种变压器器身的装配方法和结构(ZL201410809137.1、许凯 旋、翟丽珍、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专利 7:一种变压器器身的装配方法及其变压器器身结构(ZL20141010 3401.X、许凯旋、梁庆宁、梁毅雄、海鸿电气有限公司) 专利 8:一种用于箔式线圈的绕制方法(ZL202111011053.X、许凯旋、 梁庆宁、周登灵、张淑菁、周利波、关辉淋、梁毅雄) 标准 9: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 6451-2015、许凯旋 ) 标准10: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0052-2020、梁庆宁)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长效抗菌空气净化功能陶瓷研发及产业化 广东特地陶瓷有限公司 佛山市天工嘉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1.唐奇 正高级工程师 广东特地陶瓷有限公司 技术及创新带头人 (职称、完成 2.廖丽肖(高级技师、广东特地陶瓷有限公司、项目整体协调管理) 单位、工作单 3.吴兰(高级技师、佛山市天工嘉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陶瓷设计研 位) 发) 论文1:《珐琅彩、洋彩、粉彩的工艺联系与区别研究》 2018.08 佛 山陶瓷 代表性论文 杨玉洁 唐奇 专著目录 论文2:《刍议新广彩及其特征和当代意义》 2020.06 佛山陶瓷 房 建伟 唐奇 专利1:《高渗透型的负离子陶瓷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ZL202210462436 吴飞翔、吴晋、罗斌 广东特地陶瓷有限公司 专利2:《发明专利—一种负离子功能数码釉料、制备方法及功能陶 知识产权名称 瓷》ZL202010875572.X 李强、郑树龙、廖丽肖 广东特地陶瓷有限 公司 软件著作权3:<嘉荟集瑞满堂富贵瓷器图样>(粤作登字-2019-F00013620、佛山市天工嘉荟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电能计量采集系统仿真与检测技术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1.刘庆扬(正高级工程师、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国电 科技通信有限公司、项目主要负责人,对创新成果1,2和3有创造性贡 献,主要研究电能计量信息采集通信仿真与检测方法、研制电信息采集 仿真与检测系统。完成了基于频响曲线生成电力信道模型,设计了64阶 系数对称FIR信道拟合数字滤波器,完成了相关标准的制修订。) 2.王祥(高级经济师、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国电科技 通信有限公司、项目骨干成员,对创新成果1,2,3均有创造性贡献,完 成了信道调节控制矩阵的定义,指导设计了用电信息采集仿真与检测系 统、载波通信单元自动化检测系统等。) 3.逄林(工程师、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 有限公司、项目骨干成员,对创新点1,3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主要研究 用电信息采集通信台区仿真与检测方法、研制了电信息采集仿真与检测 系统,设计了载波耦合电路和超低频屏蔽箱。) 4. 李铮(高级工程师、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国电科 技通信有限公司、对创新点1,2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提出了云边协同的 通信单元批量检测理论,指导研制了载波通信单元自动化检测系统,提 出硬件模组化、软件APP化高效生产检测设计模式。) 5.赵金玉(无、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 限公司、对创新点1,2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主要研究用电信息采集通信 主要完成人 仿真与检测方法、研制电信息采集仿真与检测系统,完成了云边协同的 (职称、完成单 通信单元批量检测理论的提出和载波通信单元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研 位、工作单位) 制。) 6.王学良(高级工程师、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国电科 技通信有限公司、对创新成果1,3有创造性贡献,主要研究用电信息采 集通信仿真与检测方法,设计了电信息采集仿真与检测系统,完成了工 频信号与载波信号分离双向耦合方法的定义,完成了信道调节控制矩阵 的设计和项目完成后的评估验证。) 7.毛珊珊(工程师、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国电科技通 信有限公司、对创新点1,3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主要研究用电信息采集 通信仿真与检测方法、研制电信息采集仿真与检测系统,完成了64阶系 数对称FIR信道拟合数字滤波器设计,电力线载波和微功率无线网络路 由拓扑切换控制方法的提出借验证。) 8.王康(工程师、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 有限公司、对创新点1,2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主要研究了基于分布式云 边协同方式的生产批量检测理论,完成了边缘计算载波通信检测设备设 计、完成了用于双模通信设备的性能检测系统设计。) 9.徐波(工程师、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 有限公司、对创新点2,3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主要研究用电信息采集通 信仿真与检测方法,完成了载波通信单元自动化检测系统的研制,完成 了用于双模通信设备的性能检测系统设计。) 10.彭超(助理工程师、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国电科 技通信有限公司、对创新点1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主要研究用电信息采 集通信仿真与检测方法,完成了项目研发阶段的评估验证和电信息采集 仿真与检测系统推广工作。) 论文 1: 论文 2: 论文 3: 专著目录 论文 4:<电水气热多表一体化采集系统研究及应用、电网与清洁能 源、2017、毛珊珊、陆欣> 论文 5:<高速载波通信单元台区识别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 化与仪器仪表,2019(11)、王学良、宋玮琼> 论文 6:<[物联网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C].第三届智能电 网会议论文集、毛珊珊、陆欣> 论文 7:<智能电网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测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电 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8,16(05):82-88、付美明、刘庆扬>专利1:<一种电力线载波和微功率无线信号控制与侦听设备及方 法>(ZL201810005705.0、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 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供电 公司、王学良;刘庆扬;林大朋;付美明;徐书明;卢再峰;逄林;吴群;李莉 华;王康;陈霏;汤志颖;童霆;袁望星) 专利2:<一种智能电网电力宽带载波通信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ZL201810005691.2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付美 明;王学良;徐书明;林大朋;刘庆扬;逄林;卢再锋;汤志颖;童霆;陈霏;吴 群;王康;袁望星;李莉华;) 专利3:<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力线噪声压缩方法及其装 置>(ZL201510364686.7,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 知识产权名称 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林大朋;刘宣;唐悦;何业慎;刘庆扬;史兵;陆欣; 武占侠) 专利4:信号切换矩阵>(ZL201510222379.5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 司、国家电网公司,王学良、林大朋、徐书明、罗萍、雷明、张双、袁 望星、卢再锋) 专利5:<信号路径控制器>(ZL201510222388.4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 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刘建、林大朋、王学良、臧志斌、张夕红、逄林、 付美明、徐晴、童霆、汤志颖) 专利6:<频响曲线实时仿真生成电力线信道的方法>(ZL201510201529.4 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家电网公司臧志斌、梁飞、张超、林大朋、吴泰霖、刘庆扬、何业 慎、史兵、武占侠) 专利7:<一种检测设备>(ZL201720369949.8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 司臧志斌;林大朋;毛珊珊;陆欣;王伟鹏;李深龙;韩正玉;刘海斌) 专利8:<一种低压配电网线路监测设备>(ZL201821657304.5深圳市国电 科技通信有限公司王祥;林大朋;史兵;毛珊珊;武占侠;洪海敏;何晓蓉; 贾宝磊;谢晶晶;罗冬坤) 专利9:<一种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的检测装置>(ZL202020105443.8深圳 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徐波、那辰 星、袁望星、孔建洲、童霆、王佩、李莉华) 国际标准1:(IEEE 1901.1-2018,Power Plus Communications AG PPC(德国)、华为海思、威胜、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万高、 海思、科陆、深圳思达、华立仪表、宁波三星、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 院、上海钜泉光电、青岛东软、深圳力合微、中国电科、Liheng Chen、Peijin Cong、Shuo Dai、Wei Dai、Xu Dechao、Haitao Dong、 Lingqiang Fan、Wei Gao、Pan Guo、Yue Han、Dai Hongguang、Zhang Hongxing、Jianqiang、Hou Xudong 、Hou Jeng-Shiann Jiang、Li Jian、Qi Xin、Jin Zou、Keshu、Ferris Lee、Xiuyan Li、Jiaofeng Li、Chunyan Li、Xiangru Lin、Li-Cheng Lin、Qingyang Liu、Dan LiuLei、Liu Yixuan Lv; Eugen Mayer、MengHsin Ou、Bingbing Peng、Tomasz Piasecki、Yi Qu、Davide Righini、Markus Rindchen、David Ruiz、Garba Sanusi、Ernst Siegler、Kuichao Song、Yu Sun、Andrea Tonello、Harris Tzou、Xiaohui Wang、 Xueliang Wang、Jing Xiangkun、Hu Xiaojing、Shuang Xiong、Guan Yan、Sunny Yang、Bucai Ye、Wu Yifan、Xu Youshi、Hui Yu、Zhang Yungang、Nauman Ahmad Zaffar、Xuming Zhang、Hailong Zhang、Bo Zhao、Ming Zhao、Yunlong Zhong、Jia Zhou) 国际标准2: (Power Plus Communications AG PPC(德国)、华 为海思、威胜、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万高、海思、科陆、深 圳思达、华立仪表、宁波三星、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上海钜泉光 电、青岛东软、深圳力合微、中国电科、Junfeng Chen,Liheng Chen,Peijin Cong,Shuo Dai,Wei Dai,Xu Dechao,Haitao Dong,Lingqiang Fan,Wei Gao,Pan Guo,Yue Han,Dai Hongguang,Zhang Hongxing,Xudong Hou,Xiang Ji,Jeng-Shiann Jiang,Xueping Jiang,Li Jianqi Xin Jin,Zou Keshu, Chunyan Li Jiaofeng LiJun Li,Xiuyan Li,Yong Li,Zhihua Li,Li-Cheng Lin,Xiangru Lin,Dan Liu,Lei Liu,Qingyang Liu,Xiaohui Liu,Yixuan Lu,Eugene Mayer,Menghsin Ou,Bingbing Peng,Tomasz Piasecki,Yi Qu,Davide Righini,Markus Rindchen,David Ruiz,Garba Sanusi,Ernst Siegler,Yu Sun,Kuichao Song,Andrea Tonello,Harris Tzou,Peng Wang,Xiaohui Wang,Xueliang Wang,Shui Wei,Jing Xiangkun,Hu Xiaojing,Shuang Xiong,Ma Xun,Guan Yan,Sunny Yang,Bucai Ye,Wu Yifan,Xu Youshi,Hui Yu,Zhang Yungang,Nauman Ahmad Zaffar,Hailong Zhang,Lianjun Zhang,Xuming Zhang,Bo Zhao,Ming Zhao,Yuliang Zhao,Yunlong Zhong,Jia Zhou) 项目名称 纺织基智能液体采集与分析柔性芯体技术研发及应用 1.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2.佛山睿源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单位 3.广东景兴健康护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4.佛山市嘉邦纸品有限公司 5.苏州康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甘以明(无、佛山睿源科技有限公司、佛山睿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 主要带头人。负责研发智能控制液体定向传输的柔性材料,实现液体在 三维柔性体内定向传输的功能。该项技术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主要负 责项目总体方案设计,攻克研发过程重的重要技术难点,解决在研发、 应用过程重的技术问题,对本项目《三、主要技术创新点(发明点)》中 第1,2,3项创新点(发明点)均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论证并参与工艺路 线实施、关键技术解决、优化工艺研发和产品推广应用,占本人工作量 的95%。支持材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1项(纺科鉴字 [2022]第 80 号),论文1篇(纸和造纸, 2018, 37(2):4.,日本授权发明专利2项 ( JP7062841B2 、 JP7043688B1 ) , 国 内 授 权 发 明 专 利 2 项 (ZL201510581681.X、ZL201510574771.6)) 2.李竹君(教授、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主要骨 干。参与总体方案设计,攻克研发过程重的重要技术难点,解决在研 发、应用过程重的技术问题,对本项目《三、主要技术创新点(发明 点)》中第1,3项创新点(发明点)均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论证并参与工 主要完成人 艺路线实施、关键技术解决、优化工艺研发和产品推广应用,占本人工 (职称、完成单 作量的50%。支持材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1项(纺科鉴字 [2022] 位、工作单位) 第 80号)) 3.邓锦明(无、广东景兴健康护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景兴健康护 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主要带头人。负责项目总体方案设计,攻克 研发过程重的重要技术难点,解决在研发、应用过程重的技术问题,对 本项目《三、主要技术创新点(发明点)》中第1,2,3项创新点(发明 点)均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论证并参与工艺路线实施、关键技术解决、 优化工艺研发和产品推广应用,占本人工作量的90%。支持材料:科学 技术成果鉴定证书1项(纺科鉴字 [2022]第 80号,国内授权新型专利1 项(ZL202122086526.4))) 4.陈富章(无、佛山睿源科技有限公司、佛山睿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 主要骨干。参与总体方案设计,攻克研发过程重的重要技术难点,解决 在研发、应用过程重的技术问题,对本项目《三、主要技术创新点(发 明点)》中第1,2,3项创新点(发明点)均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论证并参 与工艺路线实施、关键技术解决、优化工艺研发和产品推广应用,占本 人工作量的50%。支持材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1项(纺科鉴字 [2022]第 80号)) 5.王成(中级、苏州康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康孚智能科技有限公 司、项目主要骨干。参与总体方案设计,攻克研发过程重的重要技术难 点,解决在研发、应用过程重的技术问题,对本项目《三、主要技术创 新点(发明点)》中第1,2,3项创新点(发明点)均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论证并参与工艺路线实施、关键技术解决、优化工艺研发和产品推广应 用,占本人工作量的50%。支持材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1项(纺科 鉴字 [2022]第 80号))) 6.黄锐懿(无、佛山睿源科技有限公司、佛山睿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 主要骨干。参与总体方案设计,攻克研发过程重的重要技术难点,解决 在研发、应用过程重的技术问题,对本项目《三、主要技术创新点(发 明点)》中第1,2项创新点(发明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论证并参与工 艺路线实施、关键技术解决、优化工艺研发和产品推广应用,占本人工 作量的50%。支持材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1项(纺科鉴字 [2022] 第 80号)。) 7.许旭芳(无、广东景兴健康护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景兴健康护 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主要骨干。参与总体方案设计,攻克研发过 程重的重要技术难点,解决在研发、应用过程重的技术问题,对本项目 《三、主要技术创新点(发明点)》中第2,3项创新点(发明点)做出了创 造性贡献,论证并参与工艺路线实施、关键技术解决、优化工艺研发和 产品推广应用,占本人工作量的50%。支持材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 书1项(纺科鉴字 [2022]第 80号)。) 8.段亮亮(无、广东景兴健康护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景兴健康护 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项目主要骨干。参与总体方案设计,攻克研发过 程重的重要技术难点,解决在研发、应用过程重的技术问题,对本项目 《三、主要技术创新点(发明点)》中第2,3项创新点(发明点)做出了创 造性贡献,论证并参与工艺路线实施、关键技术解决、优化工艺研发和 产品推广应用,占本人工作量的50%。支持材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 书1项(纺科鉴字 [2022]第 80号)。) 9.姚翔(无、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主要技术骨 干。参与项目总体方案设计,攻克研发过程重的重要技术难点,解决在 研发、应用过程重的技术问题,对本项目《三、主要技术创新点(发明 点)》中第1,2项创新点(发明点)均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论证并参与工 艺路线实施、关键技术解决、优化工艺研发和产品推广应用,占本人工 作量的50%。支持材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1项(纺科鉴字 [2022] 第 80号))) 10.黎结仪(无、佛山市嘉邦纸品有限公司、佛山市嘉邦纸品有限公 司、项目主要骨干。参与总体方案设计,攻克研发过程重的重要技术难 点,解决在研发、应用过程重的技术问题,对本项目《三、主要技术创 新点(发明点)》中第1,2,3项创新点(发明点)均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论证并参与工艺路线实施、关键技术解决、优化工艺研发和产品推广应 用,占本人工作量的50%。支持材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1项(纺科 鉴字 [2022]第 80号)。) 11.梁彩虹(中级工程师、佛山睿源科技有限公司、佛山睿源科技有限 公司、项目主要骨干。参与总体方案设计,攻克研发过程重的重要技术 难点,解决在研发、应用过程重的技术问题,对本项目《三、主要技术 创新点(发明点)》中第2,3项创新点(发明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论证 并参与工艺路线实施、关键技术解决、优化工艺研发和产品推广应用, 占本人工作量的50%。支持材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1项(纺科鉴字 [2022]第 80号)。) 12.杨友红(讲师、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主要 骨干。参与总体方案设计,攻克研发过程重的重要技术难点,解决在研 发、应用过程重的技术问题,对本项目《三、主要技术创新点(发明 点)》中第1,2项创新点(发明点)均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论证并参与工 艺路线实施、关键技术解决、优化工艺研发和产品推广应用,占本人工 作量的50%。支持材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1项(纺科鉴字 [2022] 第 80号),论文1篇(纸和造纸, 2018, 37(2):4.)) 13.韦彩云(无、佛山市嘉邦纸品有限公司、佛山市嘉邦纸品有限公 司、项目主要骨干。参与总体方案设计,攻克研发过程重的重要技术难 点,解决在研发、应用过程重的技术问题,对本项目《三、主要技术创 新点(发明点)》中第2,3项创新点(发明点)做出了创造性贡献,论证并 参与工艺路线实施、关键技术解决、优化工艺研发和产品推广应用,占 本人工作量的50%。支持材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1项(纺科鉴字 [2022]第 80号)。) 论文 1:<碳纳米管棉复合纱的电学及力学性能、上海纺织科技、48 (9)(2020)、甘以明(1/4)、甘以明> 论 文 2 : 代表性论文 专著目录 论文 3: 论 文 4 : 论文5:<嵌入式压力传感器的偏置对脉搏信号的影响、东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34(6)(2008)、甘以明(1/4)、甘以明> 论文6:<穿戴式足底压力测试技术的研发与进展、纺织学报、31(1) (2008)、甘以明(3/4)、甘以明> 专利 1:<一种纺织用原料自动输入输出筛选机构 (ZL202010732789.5、何华斌 、佛山睿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专利 2:<開放式配管生産加工装置 >(JP7062841B2 、甘以明,汪 凌,朱延方 、苏州康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知识产权名称 专 利 3 : < ウ ェ ア ラ ブ ル フ レ キ シ ブ ル セ ン サ 装 置 > (JP7043688B1 、甘以明,汪凌, 、苏州康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专利 4:<一种智能传输液体的控制线的制备方法 > (ZL201510581681.X 、甘以明; 刘保江; 张帅 、苏州康孚智能科技 有限公司 ) 专利 5:<一种立体结构智能控制液体定向传输的超舒适性面料制备方 法 >(ZL201510574771.6 、甘以明; 刘保江; 张帅 、苏州康孚智 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专 利 6:<一种液体 管 控纱 线 生 产用自 动 梳纱装 置 > (ZL202020403732.6 、甘以明; 汪凌; 朱延方 、苏州康孚智能科技有 限公司 ) 专利 7:<一种开放式管道生产加工装置 >(ZL202020403731.1 、甘以 明; 汪凌; 朱延方 、苏州康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专利 8:<一种用于卫生用品的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ZL201910014765.3、胡伟 、广东景兴健康护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专利 9:<一种环保透气型卫生巾 >(ZL202122086526.4、邓锦明 、 广东景兴健康护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 单位、工作单 位) 代表性论文 专著目录 知识产权名称 海陆一体多维空间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 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 1.何开全(正高级工程师、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 绘中心、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作为项目 总负责,组织论证项目技术方案,策划项目建设方案) 2.陈贵花(正高级工程师、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 绘中心、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负责项目 建设方案实施,解决项目建设中的技术难点) 3.王立平(高级工程师、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 中心、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负责系统开 发调试,解决开发中的技术问题) 4.彭文(正高级工程师、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 中心、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负责内业数 据制作,解决内业数据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5.姚薇(高级工程师、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 心、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负责多源数据 融合,解决多源数据融合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6.朱家仪(助理工程师、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 中心、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负责内业数 据制作,解决内业数据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7.王华强(高级工程师、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 中心、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负责外业数 据采集、融合,解决数据采集、融合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8.陈一超(高级工程师、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 中心、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负责系统测 试工作,提出系统改进建议) 9.曹敬涛(高级工程师、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 中心、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负责系统推 广测试工作,收集用户反馈建议) 论文1:<珠江口可量测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技术实现、测绘通报、2018 年11卷、彭文>论文2:<陆海一体化可量测智慧海事辅助决策平台研究与应用、中国 科技成果、2018年20卷、陈贵花>论文3:<《粤港澳大湾区港航图集》的设计思路与技术方法、测绘地 理信息、2021年2卷、彭文、李响>论文4:<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快速三维建模方法研究、珠江水运、 2018年4卷、王立平>论文5:<基于关联数据云的专题海图及航行指南设计、珠江水运、 2016年6卷、吕玉晓>软件著作权1:<二三维海陆一体综合管理系统 V1.0>(2020SR0704813,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 中心) 软件著作权2:<海陆全要素数据管理发布软件 V1.0>(2020SR1529090,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 中心) 软件著作权3:<海陆三维数据模型生成软件V1.0>(2020SR1529019, 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 软件著作权4:<海陆一体实景展示子系统V1.0>( 2020SR1529091,交 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 软件著作权5:<海陆一体 综合应用子系统 V1.0>(2020SR1529115, 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 软件著作权6:<海道测量关联数据生产系统V1.0>(2020SR1563127, 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绘中心) 软件著作权7:<海道测量数据生产、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平台 V1.3.34>(2020SR1563128,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广州海事测 绘中心) 项目名称 环保青玉釉料新陶瓷的研制及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 单位、工作单 位) 1.黄志超(日用陶瓷工艺助理工程师、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 限公司、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组织领衔研发了环保 青玉釉料新陶瓷的研制及应用,提供釉料配方并对该技术实现了产业 转化等) 2.黄福传(未取得、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富大 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主要参与人在环保青玉釉料新陶瓷的 研制及应用,提供温度调试及应用等技术支持) 3.黄智凤(未取得、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富大 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研发了环保青玉釉料新陶瓷的研制 及应用,提供釉料及施釉工艺相关参数等信息技术支持) 4.陈秋梅(未取得、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富大 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研发了环保青玉釉料新陶瓷的研制 及应用,提供釉料材料、材料采购及应用过程) 5.游家豪(未取得、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富大 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研发了环保青玉釉料新陶瓷的研制 及应用,提供烧制温度调试和研发经费统计) 6.朱建欢(陶瓷彩绘助理工艺美术师、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 限公司、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环保青玉釉料 新陶瓷的研制及应用,提供釉料调配、画面设计技术及施釉工艺过 程) 7.郭力松(未取得、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富大 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环保青玉釉料新陶瓷的研制及应 用,提供烧制技术及试制过程) 8.游梓煌(未取得、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富大 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环保青玉釉料新陶瓷的研制及应 用,提供施釉工艺、画面设计技术及试制过程等) 9.黄福安(助理工程师、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环保青玉釉料新陶瓷的研制 及应用,提供釉料调配设计技术及实现产业化过程) 代表性论文 专著目录 无 知识产权名称 发明专利1.一种用于青白瓷的釉料(ZL 2015 1 0578410.9、发明 人:黄志超、黄福传、黄智凤、杨云山、陈秋梅、苏志强、游家豪、 朱建欢、郭力松、专利权人:广东富大陶瓷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 单位、工作单 位) 代表性论文 专著目录 深厚硬岩钻孔灌注桩大直径潜孔锤成桩关键技术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1.雷斌(职称:建筑施工/正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深圳市工勘岩 土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贡 献:项目负责人,全程负责项目策划和组织实施,牵头实践创新,组 织实践应用,主持编写技术研究报告) 2.尚增弟(职称:建筑施工/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深圳市工勘岩 土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贡 献:项目技术负责人,协助负责项目总体策划和组织实施,主导潜孔 锤动力系统及结构优化设计) 3.李红波(职称:建筑岩土/正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深圳市工勘 岩土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主要 贡献:协助项目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主导潜孔锤钻进及清孔工艺设 计) 4.林强有(职称:岩土工程/工程师,工作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集 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贡献: 作为项目核心人员,协助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过程管理与组织协调) 5.王贤能(职称:岩土工程/正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深圳市工勘 岩土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主要 贡献:作为项目核心人员,全程参与项目设计、工作方案、成果报告 编写工作) 6.杨静(职称:建筑施工/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 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贡 献:作为项目核心人员,全程参与项目设计、工作方案、成果报告编 写工作) 7.童心(职称:岩土工程/工程师,工作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 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贡献:作 为项目核心人员,全程参与项目设计、工作方案、成果报告编写工 作) 8.李波(职称:岩土/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 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贡献:作 为项目核心人员,全程参与项目设计、工作方案、成果报告编写工 作) 9.李新元(职称:建筑岩土/正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深圳市工勘 岩土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主要 贡献:作为项目核心人员,全程参与项目设计、工作方案、成果报告 编写工作) 10.莫莉(职称:岩土工程/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 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贡 献:作为项目核心人员,全程参与项目设计、工作方案、成果报告编 写工作) 专著1:<大直径潜孔锤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主编:雷斌,副主编:尚增弟>论文2:<深厚硬岩钻孔灌注桩大直径潜孔锤成桩综合施工技术,期 刊:施工技术,年卷:2016年第45卷第13期,第一作者:尚增弟,通 讯作者:尚增弟> 知识产权名称 论文3:<硬岩地下连续墙潜孔锤跟管咬合引孔成槽施工技术,期刊: 施工技术,年卷:2021年第50卷第19期,第一作者:邹俊峰,通讯作 者:邹俊峰>论文4:<潜孔锤孔内掉钻活动式卡销打捞施工技术,期刊:施工技 术,年卷:2022年第51卷第1期,第一作者:尚增弟,通讯作者:童 心>论文5:<灌注桩锥形潜孔锤硬岩钻进施工技术,期刊:施工技术,年 卷:2022年第51卷第2期,第一作者:李洪勋,通讯作者:李洪勋>专利1:发明<潜孔锤跟管钻头>(专利授权号:ZL201410849858.5, 发明人:尚增弟、雷斌、李庆平、李红波、刘智明、李波、叶坤、杨 静、王晶、宋明智,权利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 晟辉机械有限公司) 专利2:发明<深厚填石层止水帷幕潜孔锤跟管咬合综合施工方法> (专利授权号:ZL202010531074.3,发明人:高子建、尚增弟、雷 斌、李洪勋、鲍万伟、许国兵、吴涵、申小平,权利人:深圳市工勘 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晟辉机械有限公司) 专利3:发明<旋挖集束式潜孔锤的硬岩钻进成桩施工方法>(专利授 权号:ZL201910834220.7,发明人:雷斌、邹俊峰、左人宇、李红 波、李新元、戴锦鸿、沙桢晖、陈强,权利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 有限公司) 专利4:发明<潜孔锤钻具的打捞方法>(专利授权号: ZL202010220615.0,发明人:童心、尚增弟、雷斌、黄凯、李波、李 新元、刘治军、杨静,权利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深圳 市晟辉机械有限公司) 专利5:发明<松散填石边坡锚索偏心潜孔锤全套管跟管成锚施工设 备>(专利授权号:ZL202110701322.9,发明人:李凯、雷斌、陈小 慧、王健、卢瑞波、姚云、刘彪、聂长贺,权利人:深圳市工勘岩土 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裕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专利6:发明<全套管与潜孔锤跟管双动力破岩施工结构>(专利授权 号:ZL202110793255.8,发明人:廖启明、高子建、李凯、雷斌、尚 增弟、郑科杰、刘浩贤、王怀妹,权利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 公司、深圳市金刚钻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专利7:实用新型<潜孔锤全护筒的灌注桩孔施工设备>(专利授权 号:ZL201320365744.4,发明人:尚增弟、雷斌、李庆云、宋明智、 叶坤、杨静,权利人:深圳市晟辉机械有限公司、深圳市工勘岩土工 程有限公司) 专利8:外观设计<方形潜孔锤>(专利授权号:ZL201830644484.2, 发明人:雷斌、尚增弟、李红波、叶坤、左人宇、王贤能、袁维民、 雷帆,权利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专利9:外观设计<锥形潜孔锤>(专利授权号:ZL201930018577.9, 发明人:雷斌、尚增弟、李洪勋、雷帆、李波、童心、杨静、莫莉, 权利人: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晟辉机械有限公司) 工法10:<深厚硬岩钻孔灌注桩大直径潜孔锤成桩综合施工工法>(工 法编号:GDGF196-2015,完成单位: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尚增弟、雷斌、王晶、左文荣、李红波、宋明智、骆以 道)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 单位、工作单 位) 代表性论文 专著名录 知识产权名称 神经胶质瘤新型诊治预警分子在肿瘤恶性进展中的分子作用机制 汕头市中心医院 1.许海雄(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汕头市中心医院、完成单位:汕头 市中心医院、主要贡献: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的设计、实施、 进度的控制和数据的收集、总结、论文的撰写、发表等) 2.刘明发(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汕头市中心医院、完成单位:汕头 市中心医院、主要贡献:指导项目的设计、实施、进度的控制和数据 的收集、总结、论文的撰写、发表等) 3.杜则澎(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汕头市中心医院、完成单位:汕 头市中心医院、主要贡献:协助项目的设计、实施、进度的控制和数 据的收集、总结、论文的撰写、发表等) 4.金涛(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汕头市中心医院、完成单位:汕头 市中心医院、主要贡献:参与课题的设计、立项、项目的实施和数据 的收集等工作) 5.徐可(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汕头市中心医院、完成单位:汕头 市中心医院、主要贡献:参与课题的设计、立项、项目的实施等工 作) 6.许圳南(主治医师、工作单位:汕头市中心医院、完成单位:汕头 市中心医院、主要贡献:参与课题的设计、立项、项目的实施和数据 的收集、汇总等工作) 论文1:〈NGAL and NGALR are Frequently Overexpressed in Human Gliomas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Prognosis. Journal of Neuro-Oncology.2011,104(1): 119-27. 第一作者:刘 明发、金涛,通讯作者:许海雄〉 论文2:〈Matrix etalloproteinase-9/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 Complex Activity in Human Glioma Samples Predicts Tumor Presence and Clinical Prognosis. Disease Markers 2015 (2015): 1-07.第一作者:刘明发、胡永阳、 通讯作者:许海雄〉 论文3:〈The Identification of Key Genes and Pathways in Glioma by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 2017;2017:1278081.、第一作者:刘明发、许圳南、通讯 作者:许海雄〉 论文4:〈Ferroptosis in Low-Grade Glioma: A New Marker fo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Med Sci Monit,2020,26: e921947.、第 一作者:刘衍、通讯作者:刘明发、许海雄〉 论文5:〈Lcn2-derived Circular RNA (hsa_circ_0088732) Inhibits Cell Apoptosis and Promotes EMT in Glioma via the miR-661/RAB3D Axis. Frontiers in Oncology 2020 Feb 21;10:170.、第一作者:金涛、通讯作者:柯以铨〉 论文6: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癌 变·畸变·突变, 2014,26(2): 147-150.第一作者:胡永阳、通讯作 者:许海雄 一个新的预警分子,NGAL在脑胶质瘤中高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登记号:粤科成登(2)字[2017]0307、发明人、权利人:许海雄)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 单位、工作单 位) 代表性论文 专著名录 知识产权名称 输煤系统智能化巡检管理平台研发及应用 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1.马超,工程师,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贡献:调研,摸清设备情况,编制项目方案、任务书等文件;关 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组建完整的智能化巡检管理平台系统;指导施工 并解决跨专业问题,现场安全动态检查;组织系统调试、系统运行、 消缺;项目结题、项目后评价。 2.黎谷云,工程师,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贡献: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编制技术规范书、招标文件、实施 方案等技术文件;系统搭建;备件验收,组织指导现场施工并解决跨 专业问题,现场安全动态检查;参与系统调试,设备运行中消缺维 护;参与项目结题、项目后评价。 3.廖方华,高级工程师,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贡献:对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提出建设性建议;方案审批;指导 施工;参与项目结题、项目后评价。 4.张剑,高级工程师,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华东电力试验 研究院 主要贡献:制订项目技术方案;组织项目验收,完善相关验收材料。 5.李涌斌,工程师,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贡献:对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提出建设性建议;指导现场施工并 解决工作过程中跨专业问题,现场安全动态检查。 6.李永卫,工程师,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贡献:对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提出建设性建议;指导现场施工并 解决工作过程中跨专业问题,现场安全动态检查;项目验收。 论文1:《物联网技术的输煤设备巡检管理系统探讨》 杂志名称:科技研究(龙源版) 年份:2021年 卷期:9 作者:宋立信、马超、廖方华、李涌斌、张久洲、黎谷云、李永卫 论文2:《轨道式机器人的输煤皮带智能巡检监测系统的运用分析》 杂志名称:科技研究(龙源版) 年份:2021年 卷期:12 作者:马超、宋立信、崔晓峰、康兰元、董宝苍、张剑、韩耀龙 专利1:《一种输煤皮带的非接触式智能巡检装置》 专利号:202110966025.7 发明人:田旺、马超、廖方华、崔晓峰、李涌斌、黎谷云、李永卫、 康兰元、董宝苍、武海澄、张久洲、张剑、韩耀龙 权利人: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软件著作权1:《输煤栈桥智能化巡检管理平台》 软件登记号:2021SR1179931 著作权人: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软件著作权2:《输煤栈桥热成像采集与智能分析软件》 软件登记号:2021SR1179883 著作权人: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软件著作权3:《输煤栈桥自动避障智能控制系统》 软件登记号:2021SR1182397 著作权人: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名称 太阳能玻璃高透过率高耐候性减反射膜制备关键技术及工艺开发 主要完成单位 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 1.王科(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完 成单位: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主要贡献:项目产品的设计、 开发、生产指导及技术推广) 2.周志文(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主要贡献:镀膜溶液配方研 3.陈海峰(工作单位: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东莞 主要完成人 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主要贡献:镀膜玻璃开发统筹规划) (职称、完成单 4.蔡敬(工作单位: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完成单位:东莞南 位、工作单位) 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主要贡献:镀膜玻璃技术总协调支持) 5.纪朋远(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主要贡献:镀膜溶液工艺试 6.唐高山(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 司、完成单位: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主要贡献:产品推广及 代表性论文 专著名录 无 专利1:<硅镁铝溶胶和掺杂核壳二氧化硅微球镀膜液及制备应用> (201510312827.0、陈刚; 周志文; 宋辉; 王科; 刘明刚; 纪朋远; 唐 高山、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 专利2:<硅镁铝溶胶和掺杂核壳二氧化硅微球镀膜液及制备应用>(日本 JP2016-002185,陈刚; 周志文; 宋辉; 王科; 刘明刚; 纪朋远; 唐高 山、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 ) 专利3:<低成本水基硅溶胶增透镀膜液及其制备和应用> (201510313542.9、周志文; 宋辉; 王科; 刘明刚; 纪朋远; 唐高山、 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专利4:<掺锆二氧化硅聚合物溶胶及其增透减反镀膜液的制备应 用>(201710802028.0、周志文、王科、陈刚、刘明刚、陈海峰、唐高 山、纪朋远、贺志奇、胡小娅、陈诚、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 知识产权名称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5:<纳米核壳二氧化硅微球及增透减反复合镀膜液制备应用>(印度 IN201724015614、周志文、陈刚、王科、宋辉、陈志鸿、刘明刚、纪朋 远、唐高山、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 专利6:<一种高硬度AR镀膜液及其制备方法>(201811445731.1、陈刚、 周志文、王科、刘明刚、陈海峰、贺志奇、胡小娅、陈诚、唐高山、纪 朋远、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7:<一种自清洁高增透镀膜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和自清洁高增透太阳 能玻璃>(201811458219.0、周志文、陈刚、王科、刘明刚、陈海峰、纪 朋远、唐高山、胡小娅、贺志奇、王宏建、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 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8:<一种高硬度防潮增透太阳能玻璃及其制备方 法>(202010352053.5、周志文、王科、陈刚、陈海峰、蔡敬、唐高山、 纪朋远、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9:<一种硅溶胶参杂的防眩光増透镀膜溶液、制备方法及应 用>(202110264790.4、陈刚、周志文、王科、蔡敬、陈海峰、陈志鸿、 何进、唐高山、纪朋远、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10:<一种耐候双层高增透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 法>(202010356629.5、周志文、陈刚、王科、陈海峰、蔡敬、唐高山、 纪朋远、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教学系统中的应用 1.惠州学院 2.深圳市格林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1.杨雪梅(教授、旭日广东服装学院、惠州学院、负责项目申报、规 划、软件开发、成果申报、系统鉴定等全面组织和管理工作。 2.柯宇丹(副教授、旭日广东服装学院、惠州学院、参与项目研究及教 学应用过程,建设1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申请1个专利,2篇论文) 3.张新宁(讲师、旭日广东服装学院、惠州学院、参与项目研究及教学 应用过程, 建设1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参与2项软件著作权,3篇论 4.陆璐(助教、旭日广东服装学院、惠州学院、参与本项目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的研究,参与出版专著一部,建设2项虚拟仿真实 5.于芳(副教授、旭日广东服装学院、惠州学院、参与项目研究及教学 主要完成人 应用过程, 参与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参与2项软件著作权,申请3 (职称、完成单 6.徐丽丽(讲师、旭日广东服装学院、惠州学院、参与项目研究及教学 位、工作单位) 应用过程, 建设1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篇教学论文。) 7.刘海金(助教、旭日广东服装学院、惠州学院、参与本项目教学内 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参与建设1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参 8.陈学军(教授级高工、旭日广东服装学院、惠州学院、参与项目研究 及教学应用过程,申请一项国家标准。) 9.索理(副教授、旭日广东服装学院、惠州学院、参与本项目教学内 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撰写论文。) 10.洪勤真(工程师、惠州学院服装三维数字智能技术开发中心、惠州 学院、参与建设5项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论文1:《基于知识管理的内衣设计及搭配资源库、服装学报、2018年第 3卷、杨雪梅》 论文2:《以产品为线的模块式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教育现代化、 代表性论文 2018年第5卷、徐丽丽》 专著名录 论文3:<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贸易面临的挑战与转型策略研究、价格月 刊、2018年第2卷、索理> 专著4:《内衣设计及产品开发》(化学工业出版社、杨雪梅 陆璐) 专利1:《一种多功能AR教材展示辅助装置》(CN210377904U、杨雪梅 魏志国、惠州学院深圳市格林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专利2:《女款大衣》(ZL 2019 3 0334252.1、于芳) 专利3:《女式大衣》(ZL 2019 3 0334046.0、于芳) 专利4:《女式外套》(ZL 2019 3 0334034.8、于芳) 知识产权名称 专利5:《首饰(甲壳虫)》(ZL 2019 3 0316581.83、柯宇丹) 软件著作权6:《内衣面料图案创意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室系统V1. 0》 (2019SR1251554、杨雪梅、于芳) 软件著作权 7 :《内衣AR教学系统V1.0》(2019SR1251545、杨雪梅、 陆璐、刘海金) 软件著作权 8 :《内衣橱窗多元化即时展示虚拟仿真系统V1.0》 (2020SR0406262、贾雯 杨雪梅) 软件著作权 9 :《内衣色彩搭配软件V1.0》(2017SR142933、深圳市 格林兄弟科技有限公司 杨雪梅 陆路 洪勤真) 软件著作权10 :《内衣虚拟博物馆展示系统》(2019SR1251565、杨雪 梅、于芳、刘海金) 主要完成单位 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拟提名项目(人)公示表 (青年科技创新奖) 候选人 基本情况 姓名 张敏 工作单位 职称 工程师 学历 提名者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 局电力试验研究院 数字电网建 硕士研究生 从事专业 设、科研创新 广东省总工会 提名意见 张敏同志,立足当前电力生产实际痛难点问题,开展了大量 “机器人”代“人”技术研究,研制出首台中低压关键电力设备智 能检测机器人,首次实现“机器人”代替“人”自动完成配变及避 雷器质量检测,该成果分别荣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 术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职工技术协会职工创新成果特等奖等8项奖 励,获得行业的高度认可。同时立足当前数字电网建设,研制了系 列智能传感器,并进行规模推广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 会价值。特提名张敏同志参与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奖评选。 候选人的主要 科研业绩 张敏同志,目前工作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电力 试验研究院,岗位是三级拔尖技术专家、三级技术研发工程师,主 要从事数字电网建设、电网标准化、电力技术创新、新产品及新技 术推广与转化应用等工作。在电力行业社会团体和南网专项工作组 方面,目前担任 IEEE PES 数字电网技术委员会电力芯片与智能传感 技术分委会技术分委会理事成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工产品环境 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南方电网公司十大 科研团队成员、南方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工作组成员、南方电网公司 智能配用电团队成员。近三年分别荣获广州市“羊城工匠”、广东 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广东电网创客、广州供电局一流配电网先 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作为负责参与开展了科研项目 15 项、4 项技 改项目、23 项职工创新项目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形成科研业绩如 下: 一、立足电力生产和科研创新,累计获得知识产权 105 项,发 表电力技术论文 30 篇,参与撰写专著 2 部,获得全国能源化学地质 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职工技术协会职工创新成 果特等奖等奖励 75 项。 二、依托数字电网建设、南网标准 V3.0 设计、智能配电房建 设、智能台区建设、智能管廊建设等,累计制定标准 80 项,包括国 标 7 项、行标 4 项、团标 2 项、企标 67 项。 三、立足现场生产工作,积极开展“机器人”代“人”完成配 电设备智能化检测技术研究,研制了中低压关键电力设备智能检测 机器人,行业内首次实现“机器人”代替“人”自动完成配变及避 雷器质量检测,该项成果荣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 创新成果二等奖、中国职工技术协会职工创新成果特等奖、广州市 职工技术发明创新成果特等奖等奖励。 四、积极落实数字电网建设的战略方针,研制了包括五合一集 成、三合一气体集成、测温、水浸、噪声等 7 类智能传感器,同时 研制了传感器配套的 7 类现场测试工器具,为南方点开展数字南网 建设提供了装备支撑,该项成果已在广东、贵州、云南、海南、广 州、深圳等电网企业进行了转化应用,创造了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社 会价值。 候选人基 本情况 姓名 郑世卿 工作单位 职称 高级工程师 学历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博士研究生 从事专业 汽车制造 提名者 广东省总工会 提名意见 郑世卿作为焊接领域的技术专家,主导了“超高速智能顶篷激 光焊接技术及其在车身制造的应用”项目,解决了高速焊接时熔池 流动紊乱引发的焊缝质量差的行业难题,大幅提了激光焊接的质量 和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应用于汽车制造,为广汽本 田节省成本1.884亿元。综上所述,提名郑世卿参评广东省青年科 技创新奖。 郑世卿主导了“超高速智能顶篷激光焊接技术及其在车身制造 的应用”项目突破了多个行业难题,为企业节省成本1.884亿元, 焊接品质和焊接速度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得到了广东省 汽车工程学会、华中科技大学激光加工国家工程中心等专业机构的 高度认可。项目获得中国职工技术协会组织的2021年度中国职工创 候选人的主要科研 新成果评比一等奖、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 业绩 奖、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州市职 工发明创新大赛特等奖、广汽集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 郑世卿个人撰写激光焊相关的论文10余篇,授权PCT专利1份, 中国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另有4份发明专利正在实质 审查中。被授予机械工业技术标兵、羊城工匠、广汽集团劳动模 范、广州市黄埔区/开发区质量专家等荣誉称号。 胡文英 工作单位 候选人 姓名 基本情况 职称 高级工程师 学历 提名者 提名意见 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 研究生 从事专业 选矿 广东省总工会 胡文英同志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 装头脑、解决实际问题。在工作生活中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发挥了先 锋模范作用。 在大宝山矿处于黑色向有色转型的关键节点,条件艰苦、指标落 后,他却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粤北山区选矿事业中,扎根基层潜心钻研, 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2017年新选厂投产,作为基础设备的立式泡沫泵 故障频繁、跑冒严重。经过仔细分析后,他大胆改用陶瓷卧式泡沫泵, 运用中矿泡沫前序溢流的特殊安装工艺,首创了浮选流程故障自适应调 节技术,完成了基于泡沫泵改造的新型铜硫矿选矿系统项目,建立了全 国首条选矿可变流程。项目完成后,大幅提高了选厂技术指标,选铜实 际回收率提高了9%,半自磨开机率也提高了7%;仅两个多月就实现达产达 标,创下了全国同等规模选厂的最快记录,项目经济效益好、可推广范 围广。 参与的《高酸铜硫矿资源非碱性梯度高效回收一体化精准应用新技 术》荣获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参与研制了世界最大 自吸浆充气式浮选装备,推动了我国选矿技术和装备的进步,成为唯一 掌握大型自吸浆充气式浮选机的国家,被国家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 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收录。2021年8月,被评为韶关市高层 次人才。在他的不断钻研下,大宝山矿选厂铜硫回收率均已超过86%,达 到国内选厂一流水平。 胡文英同志为广东矿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具备重点培 养的政治素质和科研能力,提名参评“2022年度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 奖。” 一、近五年作为技术骨干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具体如下: (1)2017年5月-6月,开发了基于泡沫泵改造的新型铜硫矿选矿系 统。大宝山矿新建的7000 t/d铜硫选厂于2017年4月开始投入试生产,原 设计采用的是立式泡沫泵,泵池容量偏小。因矿石性质变化大、中矿循 环量不稳定,导致泡沫泵故障频繁,跑冒滴漏严重,实际选铜回收率不 到60%。为解决上述问题,2017年6月,开发了基于14台卧式陶瓷泡沫泵 候选人的主要 联合组成的新型铜硫矿选矿系统并投入生产,成功实现了中矿动态循 科研业绩 环,形成浮选流程故障自适应调节技术,保障大型浮选流程长期无跑冒 稳定运行,大幅降低被动停车概率。项目大幅提高了选厂技术指标,选 铜实际回收率提高了9个百分点,达到67.9%,半自磨开机率也提高了7个 百分点,助力选厂仅用时2个月零15天就实现同等规模选矿厂达产达标的 全国最快记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全国首条铜硫选矿可变流程,实现 了“永不停车”。经统计,7月24日—7月30日,7000吨铜硫选厂生产铜 精矿品位为19.79%,铜回收率超过80%;硫精矿品位为43.39%,硫回收率 为83.68%,生产指标大大超过了公司下达的“1872”目标。2018年申请 了《一种改进泡沫泵安装方式的铜硫矿选矿系统》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专利号:ZL 2018 2 1370955.6,并于2019年6月28日获得授权。 (2)2017年9月,完成省级科技计划产学研项目《大宝山铜硫铁钨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平台》,通过该项目的平台建 设,提出了完善科研所实验室科研条件方案,并全程参与建设。该项目 提升了大宝山业科研所的科研水平,平台成员单位通过该产学研合作平 台,较好的完成了建设期内各项重点科研任务,该项目于2019年顺利通 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 (3)2018年发现选厂现场铜分选作业中,尤其是铜精选作业更为明 显,同时存在着上浮快慢分化的现象,仅依靠浮选柱作精选,指标波动 极大,难以进一步提升。为给不同铜矿物中的浮选速度提供合适的梯度 分选条件,根据2000 t/d老选厂经验,2018年启动了精扫改造,在7000 t/d铜硫选厂形成了完整的梯度提铜的工艺流程,并使选铜回收率又提升 至84%。该项目应用成果《高酸铜硫矿资源非碱性梯度高效回收一体化精 准应用新技术》荣获了2018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2020年,创新开发了具有中置浅槽化叶轮-定子和底部闭式矿 浆循环系统的新一代大型自吸浆充气式浮选机,实现首台套世界最大 160m3自吸浆充气式浮选装备工程化,突破了大型浮选机水平配置的瓶 颈。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难选铜硫矿高质量回收关键技术和装备》项 目2021年9月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技术成果鉴定。专 家组认为,本项目推动了选矿技术和装备的进步,使我国成为唯一掌握 大型自吸浆充气式浮选机的国家,提高了我国浮选技术和装备在国外市 场的竞争力。同时,项目还荣获了2021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 奖二等奖,此外还成功被国家自然资源部收录至《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 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2版)。 (5)参与的《复杂铜硫钨多金属资源清洁低耗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 产业化》项目2022年7月22日通过了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 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为复杂铜硫钨多金属资源开发过程的节能降耗 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示范作用,有效推动了我国复杂铜硫钨多 金属资源清洁低耗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二、近五年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其他获奖和 荣誉2项,具体如下: 1.省(部)级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1)2018年12月24日,《高酸铜硫矿资源非碱性梯度高效回收一体 化精准应用新技术》项目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2021年12月31日,《难选铜硫矿高质量回收关键技术和装备》 项目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其他获奖:2018年8月以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广东某矿山选 厂选铜技术改造》获广东省金属学会2017-2018年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 奖。 3.其他荣誉:2021年8月,被评为韶关市高层次人才。 三、近五年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项: 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一种改进泡沫泵安装方式的铜硫矿选矿系 统 》 实 用 新 型 专 利 授 权 , 发 明 人 排 名 第 四 , 专 利 号 : ZL 2018 2 1370955.6,授权公告日:2019年6月28日。 四、共发表了省级以上学术论文10篇,其中近五年发表以第一作者 身份发表共有4篇,具体如下: (1)2018年7月在《金属矿山》上发表的《某高硫铁铜矿石铜硫选 矿试验》; (2)2018年8月在《铜业工程》上发表的《广东某矿山选厂选铜技 术改造》; (3)2018年8月在《矿产综合利用》上发表的《广东省大宝山矿铜 选厂选矿技术提质达效改造》、 (4)2018年8月在《南方金属》上发表的《广东某高硫高铁难选铜 矿选矿试验研究》。 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拟提名项目(人)公示表 (科技成果推广奖) 项目名称 “W”型火焰无烟煤锅炉改烧烟煤研究与应用 广东粤电韶关发电厂有限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 1.杨勤,副高级工程师,广东粤电韶关发电厂有限公司。项目总负责人 ,负责改烧烟煤方案的总体规划方案与成果转化的推进。主导了改造方 主要完成人 案中“制粉系统安全性能改造”、“减少 卫燃带面积”和“燃烧器取 (职称、完成单 消乏气喷口及均分器改造”的总体规划方案确定,以及相关成果转化和 位、工作单位) 科技成果鉴定工作。是实用新型专利“W型火焰锅炉双旋风筒燃烧器空心 消旋叶片”的主要发明人, 科技成果登记:“W"型火焰锅炉无烟煤改 烧烟煤研究与应用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 2.黄益群,副高级工程师,广东粤电韶关发电厂有限公司。项目副总, 负责本项目改造系统的试验验证。主导了科技创新中所列第2项技术点“ 煤种变更彻底,完全由无烟煤改烧烟煤”和第3项技术点“实现全工况改 烧烟煤”的试验验证工作,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和鉴定工作。是论文“W形 无烟煤锅炉改烧烟煤的研究”、“W形火焰锅炉改烧烟煤的实践”的发表 人之一,科技成果登记:“W"型火焰锅炉无烟煤改烧烟煤研究与应用的 主要完成人之一。 3.李亚林,副高级工程师,广东粤电韶关发电厂有限公司。项目技术总 监,负责锅炉的总体布置设计,实现成果产业化。主导研究出主要改造 方案中第2项改造点“燃烧器取消乏气喷口及均分器改造”,并将其应用 于锅炉的总体布置设计中,科技成果登记:“W” 型火焰锅炉无烟煤改 烧烟煤研究与应用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4.熊金华,副高级工程师,广东粤电韶关发电厂有限公司。项目实施负 责人,对项目三大改造方案进行具体的操作实施,对整个项目进行施工 、设备选型、安装等,是论文“W形火焰锅炉改烧烟煤的实践”、“W火 焰无烟煤锅炉改烧烟煤的研究”的发表人之一,是论文“关于锅炉改烧 烟煤后正压直吹式钢球磨制粉系统防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控制"的主要发 表人, 是科技成果登记:“W” 型火焰锅炉无烟煤改烧烟煤研究与应 用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5.何健康,正高级工程师 (教授级),广东粤电韶关发电厂有限公司、 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沙角C电厂。项目顾问,对项目三大改造方案进 行技术指导与问题解决,是科技成果登记:“W"型火焰锅炉无烟煤改烧 烟煤研究与应用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 6.李钢柱,副高级工程师,广东省韶关粤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调 试负责人,对改造好的锅炉进行调试,发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 出相关的解决方案,科技成果登记:“W” 型火焰锅炉无烟煤改烧烟煤 研究与应用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主要完成单位 7.贾建伟,中级工程师,广东粤电韶关发电厂有限公司。项目调试员, 参与项目改造方案“燃烧器取消乏气喷口及均分器改造"的具体实施工作 ,对改造的锅炉进行技术调试,科技成果登记:“W” 型火焰锅炉无烟 煤改烧烟煤研究与应用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论著:《电站锅炉配煤掺烧及经济运行》(《中国电力出版社》)第一 作者:陈刚,通讯作者:陈刚。 代表性论文 论文:《W火焰无烟煤锅炉改烧烟煤的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 专著目录 )2012年第29卷37页,第一作者:何健康,通讯作者:何健康。 论文:《W型火焰锅炉改烧烟煤的实践》(《发电设备期刊》第29卷第4 期)第一作者:丘纪华,通讯作者:丘纪华。 论文:《关于锅炉改造烟煤后正压直吹式钢球磨制粉系统的设计与运行 控制》 (《科技展望》2015年第25卷),第一作者:熊金华,通讯作者:熊金 华。 实用新型专利名称:W型火焰锅炉双旋风筒燃烧器空心消旋叶片,发明人 知识产权名称 :杨勤、饶峰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