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18级助产专业(普专)人才培养方案.pdf

日、久生情22 页 371.925 KB下载文档
2018级助产专业(普专)人才培养方案.pdf2018级助产专业(普专)人才培养方案.pdf2018级助产专业(普专)人才培养方案.pdf2018级助产专业(普专)人才培养方案.pdf2018级助产专业(普专)人才培养方案.pdf2018级助产专业(普专)人才培养方案.pdf
当前文档共22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18级助产专业(普专)人才培养方案.pdf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助产 二、专业代码 620202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专科 五、就业面向 (一)职业领域 各级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家庭等。 (二)工作岗位 临床助产、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社区护理、家庭健康育儿指导等岗位。 六、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 临床助产、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社区护理、家庭健康育儿指导工作,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 掌握助产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助产技术岗位核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素质 应用型助产专业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 (4)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5)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终身学习的精神,自尊自爱,谦虚正直,积极向上,有创新意识。 2.知识要求 (1)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如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病理学、人体运动学、人体 发育学等)。 (2)“以人为本”、以母婴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助产理念; 1 (3)对产科急症初步应急处理的能力; (4)规范地进行妊娠诊断、孕期保健、正常接生、产后护理、新生儿护理及家庭健康育儿指导的能 力; (5)规范、熟练地进行常用助产技术操作的能力; (6)宣传妇幼保健和优生优育的能力; (7)主动求知、接受新信息和创新的能力。 (8)具有相关临床医疗政策法规与行业规范的知识,熟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 规或行业指导。 3.能力要求 (1)具备必需够用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具备熟练的基础护理技术、专科护理基本技术等方面的操作能力; (3)具备较强地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4)具备初步的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 (5)具备初步的社区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的能力; (6)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熟练运用办公软件等; (7)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及健康的体质; (8)具备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 4.职业素养 (1)热爱临床助产工作,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3)具有严谨、务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4)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遵守医疗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 (5)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团结、协调、配合团队成员,共同开展助产工作。 七、职业证书: (一)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护士条例》和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 74 号《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规定,在中 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 3 年以上的护理、 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 8 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的,可以 申请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试成绩合格者, 可取得护理初级(士)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申请护士执业注 册。 (二)职业技能证书 1.公共营养师,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 2 2.育婴师,由肇庆市劳动局颁发。 3.推拿按摩师,由肇庆市劳动局颁发。 4.美容师,由肇庆市劳动局颁发。 八、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分为通识社科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公共任选课、专业任选课、 专业限选课)和毕业实习五大模块。各模块学时分配见表 1。 表1 助产专业各模块学时分配表 学时数 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模块 理论 实践 (%) 通识社科课程 必修 416 130 31.3 专业基础课程 必修 382 96 25.1 专业课程 必修 1824 188 10.3 选修课程 选修 198 10 5.1 毕业实习 必修 1050 100 1474 52.3 合计 2820 公共选修课 模块 性质 学分 总学时 占总学时比例(%) 公共选修课 选修 6 108 3.73% 1. 通识社科课程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之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以及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设置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大学英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军事理论 和形势与政策、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 基础。 课程设置包括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医学机能学实验技术、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基础、药物 应用护理等课程。 3.专业课程 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助产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掌握娴熟 3 的职业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置包括健康评估、儿童护理、助产技术、基础护理技术、母婴护理、精神与心理护理、成人护 理、护理技能综合实训等。 4.选修课程 主要由新理论、新技术以及专业拓展课程组成。通过本模块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职业品质、职业 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课程设置包括卫生法规、医患沟通、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医学影像技术、急救技术等课程。 5.毕业实习 通过毕业实习,将学校所学助产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临床进行实践应用,培养临床 思维,能够应用助产技术和护理程序对孕产妇进行围产期保健和整体护理,初步具备上岗工作的能力。本 专业临床实习43周,实习单位主要为二级甲等以上医院。 (二)专业核心课程 1. 基础护理技术 (1)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确立以 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学会用护理程序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导护理实践,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 理技术操作,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 (2)教学内容:包括入院护理、安全护理、治疗护理、管道护理、出院护理等。 (3)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结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组织实施。实践教学 主要通过示教、角色扮演、仿真练习、医院见习、床边授课、案例教学等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 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4)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微课和多媒体课件等网络教学 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2. 儿科护理 (1)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 病理、发病机制等基础知识,以及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理论和常用护理技术,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儿科 患儿实施整体护理。 (2)教学内容:包括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儿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等。 (3)教学方法:可采用病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仿真、角色扮演、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校内实训、 临床见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操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及独立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4)网络教学资源:建立网络课程网站,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微课等网 络教学资源,将临床典型病例、课后练习、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案等放入网站,方便学生自学,开 展网上答疑和讨论,提高教学质量。 3.成人护理 (1)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内、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等基础知识,以 4 及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理论和常用护理技术,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内科病人、创伤、感染、肿瘤、畸形、 梗阻、结石等各类外科病人根据人的身、心、社会、文化需要,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提供系 统化整体护理。 (2)教学内容: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内分泌代谢疾 病、结缔组织和风湿性疾病等病人的护理。 (3)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结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组织实施。实践教学 主要通过示教、角色扮演、仿真练习、医院见习、床边授课、案例教学等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 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4)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微课和多媒体课件等网络教学 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4.助产学 (1)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助产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并能把助产 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的工作作风。 (2)教学内容:课程以孕产期系统管理为主线,课程整合为妊娠期保健、分娩期监护和产褥期护理 三大任务模块,每个任务模块又分为若干项目,同时把心理、生理、社会等综合性内容贯穿其中。 (3)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结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组织实施。实践教学 主要通过示教、角色扮演、仿真练习、医院见习、床边授课、案例教学等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 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4)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微课和多媒体课件等网络教学 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5、母婴护理 (1)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妇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等基础知识,以及妇 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理论和常用护理技术,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妇科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2)教学内容: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肿瘤、生殖内分泌、生殖器损伤以及计划生育等。 (3)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结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组织实施。实践教学 主要通过示教、角色扮演、仿真练习、医院见习、床边授课、案例教学等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 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4)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随身课堂、网络课程、微课和多媒体课件等网络教学 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进程安排及说明 1.教学时间分配(见表 2) 表2 理论、实 毕业 教学时间分配表(单位:周) 考试、 入学 学期 实习前 毕业 教育 教育 军训 践教学 实践 机动 教育 5 合计 一 16 2 二 18 2 20 三 18 2 20 四 18 2 20 五 21 六 21 1 42 9 总计 70 1 2 21 1 1 2 1 22 1 23 1 126 2、教学进程安排表及说明(见附件 1) 总学时 2894 学时,平均周学时 28 学时。教学进程表及说明见附件 1 九、专业办学条件和教学建议 (一)专业教学团队 1.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包括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等。教学团 队结构和专业技术职称有合理的比例。 (1)专业教师生师比≤16:1; (2)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应达 80%以上。 2.专业教师的基本要求 (1)热爱卫生职业教育,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教学相长; (2)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 (3)在专业课教师中,应有 1~2 名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高级职称 任职资格,在当地护理行业具有良好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教学研究和科研能力素质优秀,具有丰富的专业 理论与实践教学经历,在学校护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良好的引领作用。 (4)任职期间应具有一定岗位实践经历,专任教师每 2 学年累计在行业一线工作时间应达 90 个工作 日或以上; 3.专业带头人的基本要求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副教授(副高)以上职称; (2)具有系统和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对本专业国内外的状况有一定的 了解,对行业企业对专业的需求非常了解,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对本专业的某一方向有较深的研究或将专 业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要求有机紧密地结合; (3)科教研工作业绩突出,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较高学术价值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过本专 业著作、译著、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主持过相关教科研项目或获市级以上科教研成果。 4.骨干教师的基本要求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已聘任讲师以上职务。 6 (2)具有较系统和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对本专业的某一方向有一定的 研究或将专业培养方案与行业企业要求有机紧密地结合。 (3)有一定的教科研成果,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或参编高校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获得 校级以上教科研成果获、其他校级以上荣誉和表彰或参加市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研究。 5.兼职教师的基本要求 (1)热爱卫生职业教育,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教学相长; (2)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5 年以上临床助产工作经验,精通相关助产技术。 (3)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课程教学要求,掌握现代教学技术,能够按照教学计划要求 承担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且教学效果较好。 (4)身体健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 65 岁。 (5)与学校签订兼职教师聘用协议,服从教学安排与管理,并认真履行协议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二)教学设施 1.校内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的基本要求 围绕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主线,配备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达到培养高端 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本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设置包括人体解剖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和机能实验室等。 2.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拟医院产科的真实情境,按真实设备、真实流程设计,使实训环境、实训条 件更贴近真实的工作岗位,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2)为满足专业核心课程教学需要,学校必须具备基础护理实训室、健康评估室、内科护理实训室、 外科护理实训室、妇产科护理实训室、儿科护理实训室。 主要实训室设备及数量详见附表 2。 (3)实训基地功能 助产专业校内实训基地配备了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融“教、学、做”为一体,满足培养学生助产技 术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基本需要。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加深了专业基本理论和专 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医患沟通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助产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还可为师生开展助产技术科学研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助产技术从业人员职业 技能培训和开展临床医疗服务工作提供条件,是一个集教学、科研、社会培训和医疗服务于一体的助产实 训基地。 (4)专业课的实验实训开出率,达到教学计划和大纲规定的 100%以上。 3.实验(训)基地管理 1)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实验(训)基地的管理工作; 2)制定完善的实验(训)室管理制度、实验(训)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训)操作规程、学生实 验室行为规范,以及实验员管理办法等,并严格执行; 3)实训指导教师由“双师型”教师或临床一线的技术人员担任。专职实训指导教师须按学校有关规 定参加临床实践工作。 7 4.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1)毕业实习基地的基本要求 1)有相对固定的、满足毕业生实习需要的二级及以上有产科的医院为毕业实习基地。毕业实习基地 有完善的实习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2)拥有一支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兼职实习指导老师。实习指导老师综合素质好,职业能力强, 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胜任助产技术实训和实习指导工作。实习带教指导老师与实习生 比例 1:2~4; 3)有毕业实习计划、实习大纲和实习手册。实习大纲规定项目的完成率应达 90%以上,并有出科考试 和鉴定。 (2)教学见习基地的基本要求 1)学校须配备二级甲等及以上等级综合性教学医院做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应配备符合教育部规定 的教学编制人员,科室设置齐全,能满足临床教学的需要。建立稳定的临床教学基地管理体系与协调机制, 确保足够的临床教学基地以满足临床教学和实习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应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 负责临床教学的领导与管理工作,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特别是加强对护理临床技能考试的管理。与城 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村卫生院建立业务关系,为开展社区护理教学和实习提供稳定的基地。保证合格 的临床实习指导教师和国家规定的 8 个月以上的临床实习时间。 2)临床指导教师、专业设施配备和见习场所等能满足开出见习实践项目的基本要求,带教指导教师 与见习生比例为 1:10~15。 3)与学校之间交通便捷。 (3)校外实训基地管理 校外实训基地由学校与医院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实习管理实行三级协同管理机制,即学校(实习办 公室) —系和医院(科教科或医务科)—实习科室(带教老师)。学校和医院的实习管理部门在临床教学中 分别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好毕业实习生的管理和考核工作。各部门应经常性地深入各实习科室进行实习教 学检查,及时了解实习计划的完成情况,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完成临床教学任务。 (三)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1.教材 原则上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助产专业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获奖教材、教育部教学指 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 可根据助产专业办学特色与需要,选用一定数量的“工学结合”校本特色教材。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 要求,并能根据现代助产技术的发展及时修订、更新。 实验实训(指导)教材应与课程标准要求相吻合,与教材内容相配套,能较好地体现现代助产技术、 方法、手段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2.图书 专业图书资料生均≥35 册;专业相关期刊种类≥15 种。 3.数字化教学资源 8 通过校院(企)合作方式共同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专业课程教学网站, 开发随身课堂、网络课 程、微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课件、实训操作视频、理论与技能测试等各种网 上学习资源。将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教学图库、实训指导、考核手册、习题库、参考资料以及相 关教学网站链接等信息放置于学校课程网站中,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 围绕助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夯实基础、突出技能、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改革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强调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更加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注重教学方法的开放性,体现“教、学、做”为一体,推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 革。 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讲授为主,结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讲座等方法组织实施。实践教学主要通 过示教、角色扮演、仿真练习、医院见习、床边授课、案例教学等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职业 能力和职业素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使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应用,注重人文关 怀、实践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 1.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以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为考核点,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1)突出过程与阶段性评价。结合课堂提问、技能操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强调目 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 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 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2.考核建议 实施“过程性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学业考核与职业态度考核相结合” 的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以专业岗位技能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重点。每门 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形成性考核成绩(40%)和课程终结考核成绩(60%)构成。形成性考核包括作业(含实 验报告、学习过程考核(含阶段性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和职业态度考核(含学习态度),课程终结考核 包括期末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 技能考核标准邀请行业一线专家共同制定,技能考核评定由专业老师和行业专家共同完成。 (六)教学管理 1.教学管理组织 根据本专业办学规模和教学管理实际需要,设置助产教研室。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专 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立教学督导小组,强化教学过程 管理。成立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员队伍,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2.教学管理 9 严格执行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文件规定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医疗卫生事业、健康产业与专 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及其年度实施计划、课程标准,规范编制专业教学计划、学期 教学进程计划表、实训教学计划、实习计划等各类教学文件。根据学期教学进程计划表安排教学任务,下 发教学任务书,写好授课计划和教案等。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实施定期检查(开学初、期中、期末)与不 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日常教学管理。针对教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和观 摩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十、继续专业学习深造途径 学生毕业后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继续专业学习深造: 1.在职参加护理专业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本科阶段学习,完成学业达到规定要求,可以获得成人教 育本科学历。 2. 参加全日制专升本(3+2)学历教育,完成学业达到规定要求,可以获得本科学历和学位。 3. 参加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 提高专业理论和实践水平。 附表 2 序号 1 1 实训室 名称 基础护理 实训室 基础护理 实训室 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室主要设施设备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规 格 数 量 (台套) 成人女性护理 人 具有真实人体的仿真结构、能满足临床清洁卫生护 理、吸氧、吸痰、鼻饲、洗胃、导尿、灌肠、肌肉与 静脉注射、血压测量训练 10 成人男性护理 人 具有真实人体的仿真结构、能满足临床清洁卫生护 理、吸氧、吸痰、鼻饲、洗胃、导尿、灌肠、肌肉与 静脉注射、血压测量训练 2 高级成人护理 人 具有真实人体的仿真结构,能进行各种护理操作训 练,有计算机操作系统,可编写病案模拟教学 1 护士工作台 2000mm*1000mm*799mm,模拟医院病区护士工作台 1 住院病人一览 表及病区呼叫 系统 有主机、床头呼叫互动装置,病区床号显示 1 医院办公系统 包括电话、电脑、打印机、医嘱处理和护理文件处理 软件等 1 医用人体秤 可测成人身高、体重。 1、身高:测量范围 700mm~1900mm,最小刻度 5mm, 允许误差正负 5mm; 2、体重:最大称重 120kg,最小分度 0.5kg,允许误 差正负 0.5kg 1 病历车 不锈钢或塑钢材质,有病历格架、静音脚轮,可存放 病历夹 20 个~40 个 1 电子病历车 包括车体、显示屏、存储器、控制电路、触摸屏、供 医护人员查房时随时调阅病历 1 显示时间、“静”等标志,悬于病区走廊 1 电子钟 10 序号 1 实训室 名称 基础护理 实训室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规 格 数 量 (台套) 普通病床 2000mm*900mm*(500mm~600mm) 16 多功能病床 2000mm*900mm*(500mm~600mm)、双摇三折(床头、 中间、床尾能升降)、配有可收折护栏等 4 多功能电控病 床 2000mm×900mm×(550mm-600mm),电压 220v,双摇三 折(床头、中间、床尾能升降),配有可收折护栏等, 均有电动按钮控制,床脚有制动万向轮,配有餐桌、 输液架 4 床旁桌 与病床配套,附有抽屉、柜子 21 床旁椅 与病床配套,适合病员休息、起坐 21 床头设备带 模拟医院病房,配有床号、床头灯、管道吸氧接口、 负压吸引接口、电源等装置 21 床上用品 床垫:2000mm×900mm×100mm; 材料:高弹海绵或 全棕外包帆布; 床褥:2000mm×900mm、有布套的棉 褥; 棉胎:2300mm×1600mm; 枕芯:600mm×400mm (填充物为高弹棉等) 42 平车 1900mm×600mm×800mm; 材料:医用不锈钢; 由担架床、床栏、车闸、输液架、车架等组成 1 轮椅 坐 宽 : 440mm × 480mm ; 坐 高 : 455mm × 480mm ; 载重:100kg,配车闸、脚踏板、固定带等装置,材 质为不锈钢或铝合金车身、高性能尼龙椅面 2 担架 可折叠式帆布担架 1 脚踏凳 300mm×200mm×(150mm-300mm),用于支持床脚材 料:木质、塑钢或不锈钢 4 约束带 带有尼龙塔扣或其他固定装置的宽布带。有四肢、胸 部、膝部等约束带。用于神志模糊、躁动病人的身体 限制,防止误伤 10 支被架 医院常用型号、支托局部棉被,防止肢体受压; 材料:不锈钢、铝合金或塑钢 2 拐杖、手杖、 助行器 单脚、多脚或手扶式助行器;材料:不锈钢、铝合金 或塑钢 2 电热煮沸消毒 器 功率:1500W;电源:220v/50Hz;灭菌定时范围:0~ 30min;外形尺寸:440mm×200mm×230mm;槽内尺寸: 415mm×180mm×90mm;材料:不锈钢 有显示时间、 温度和报警装置 1 手提式压力蒸 汽灭菌器 由压力表、排气阀、安全阀、储物桶(内桶)组成; 外形尺寸:420mm×420mm×600mm;电压:220V,最高 工作压力 0.145MPa~0.165MPa,最高工作温度 126~ 128℃,自涨式封闭,具有压力自锁盖装置,自动排 放冷空气,电加热方式;材料:不锈钢 1 紫外线消毒车 电源:220V±10%50Hz; 输入功率:30Wx2 ;紫外线 波长:253.7nm 定时范围:0~60min;灯管调节角 2 11 序号 实训室 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规 格 数 量 (台套) 度:0~135°有静音脚轮,能移动;材料:不锈钢 不锈钢材料,置镊(钳)筒(45mm~80mm)×(110mm~ 持物钳(镊)、 200mm),可为直筒形或锥形,应与持物钳(镊)大 置物钳筒 小配套 20 治疗碗 (120mm~160mm)×(120mm~2160mm);材料:不 锈钢 40 治疗盘 400mm×300mm;材料:不锈钢 40 有盖罐 (100mm~160mm)×(120mm~160mm);材料:不锈 钢 20 三叉钳 长:200mm;材料不锈钢 2 卫浴设施 独立设置于病房中,有冷热水管、淋喷头、洗脸池、 坐便器、扶手、拉铃、防滑配置等 1 病床 2000mm×900mm ×(550mm~600mm)、双摇三折(床 头、中间、床尾能升降)、配有可收折护栏等 1 循环风紫外线 空气消毒器 低臭氧紫外线灯制备,消毒器由高强度紫外线和过滤 系统组成,可以有效地滤除空气中的尘埃,并可将进 入消毒器的空气中的微生物杀死 1 紫外线消毒灯 用于病房内空气及物体表面消毒 2 洗手池 2000mm×600mm×1800mm,三个洗手位,感应龙头, 冷热水配备,有镜和镜等;材料:不锈钢 6 手烘干器 电压 220V,感应式,自动吹风 6 能快速检测手消毒效果 2 隔离衣 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 20 防护衣 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抗静电、过滤效能和无皮肤刺激 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 收口 20 医用防护面罩 无毒透明材料制成的全封闭式防护面罩,可多次使 用,治疗时佩戴以防止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 性物质溅入人体面部 20 医用防护口罩 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 感染因子或近距离 〈1m 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而发生感染的口罩 40 治疗车 不锈钢或防腐塑钢; (600mm-800mm)*(400mm-500mm) *850mm;上部带抽屉,静音滑道,抽拉灵活无噪声; 配污物桶或污物盆; 配制四个静音耐磨万向脚轮 20 晨间护理车 900mm*450mm*(850mm-920mm)、三层、配有污物袋; 材料:不锈钢或防腐塑钢 5 洗头车 不锈钢或防腐塑钢,具有调节水温、缺水报警、漏电 保护功能 2 床上洗头盆 470mm*350mm*130mm ; 材 料 : 塑 料 或 防 水 材 料 ; 2 手消毒检测仪 1 基础护理 实训室 12 序号 实训室 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规 格 数 量 (台套) 枕式、充气槽式可供卧床病人洗头 气垫褥 1 1 基础护理 实训室 基础护理 实训室 2000mm*900mm,可充气,供卧床病人预防压疮使用 10 压疮仿真模型 显示压疮 1 期-4 期,显示褥疮类型,形象逼真,皮 肤手感真实 2 红外线治疗灯 电压 220V,具有红外线理疗作用,立式或台式 1 牙模型 成人全口,上下牙颌能开合,有舌的放大塑料、硅胶 模型 1 抗血栓泵 给予腿部或双脚压力,或同时对腿部和脚给予压力, 能连续、圆周、梯度腿部压力 5s,130mmHg 脚部压力, 可进行静脉再充盈检测 2 玻璃体温计 (口表) 毛细玻璃管、汞柱式体温计 40 红外线体温计 额式或耳蜗式感温 10 体温计甩降器 1.电源:220V/50Hz;2.工作量:3 支~60 支;3.离 心率:1400 次/min;4.工作时间:10s;5.功率消耗: 40W,能迅速将体温表内水银柱甩降到最低点,操作 方便,噪音小 5 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显示 仪 有监视器、打印、报警等功能 1 电子血压手臂 测量血压训练及考核功能的成人仿真手臂,有屏显控 制器、教学与考核系统。1.可预置设定血压值、脉搏 值。2.系统可生成各种临床常见的高血压病例。 5 吞咽与呼吸机 制演示模型 直观演示吞咽与呼吸机制 2 鼻饲与洗胃模 型 人体仿真结构,头颈部可活动,有完整的口鼻腔、食 道与胃,可实施插鼻饲管、胃管及洗胃训练 5 鼻饲泵(营养 泵) 由吸进管、排出管、泵体、球阀、橡胶囊等构成,通 过反复挤压橡胶囊即可将流食、药液从鼻腔输入到病 人体内,能泵入肉泥、菜泥、淀粉类食物,并可根据 病人需要调节流速 1 透明女性导尿 模型 女性成人仿真外阴,透明的外壳,表现真实的骨盆、 尿道与膀胱的解剖结构,可通过透明的耻骨部观察到 膀胱、尿道的解剖位置,能进行女性导尿、留置导尿 的示教、练习 4 不透明女性导 尿模型 女性成人仿真外阴,能进行女性导尿、留置导尿的示 教、练习 4 透明男性导尿 模型 男性成人仿真外阴,透明外壳,表现真实的骨盆、尿 道与膀胱的解剖结构,可通过透明的耻骨部观察到膀 胱、尿道的解剖位置,能进行男性导尿、留置导尿 4 13 序号 1 实训室 名称 基础护理 实训室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规 格 数 量 (台套) 灌肠与肛管排 气训练仿真模 型 人体仿真结构,下肢关节可活动,可摆放各种灌肠体 位,能进行各种灌肠、肛管排气操作的训练 4 灌肠筒 ( 120mm~ 160mm) × ( 180mm~ 200mm), 1000mL; 材料:不锈钢灌肠筒连接橡胶管及肛管 20 电子导尿灌肠 模型 成人仿真外阴,电压 220V、附灯光显示,有“尿液” 排出 1 药柜 900mm×500mm×1800mm;上部有药瓶搁架、玻璃门及 锁,中间有两个抽屉及锁,下部为两门柜,内有隔板, 可存放各类药物;材料:不锈钢或塑钢; 1 器械柜 900mm×500mm×1800mm; 存放各类器械、物品; 材 料:不锈钢或塑钢 8 发药车 700mm×500mm×900mm;有药盘、小药杯、上下两层 搁架,静音脚轮;材料:不锈钢、塑钢或铝合金 5 超声雾化器 电源:220V±10%,50Hz±1Hz;消耗功率:50W;超 声频率:1.7MHz,±10%;最大雾化率:>3ml/min; 定时范围:0min~60min;连续工作时间:≥4h 5 压缩雾化器 电压 220V,通电后利用空气压缩作为动力,使药液 成气雾状 2 皮内注射模型 仿真模型,能多次练习皮内注射 20 上臂肌内注射 模型 仿真上臂,有骨性标志,能多次练习上臂皮下、肌内 注射 20 臀部肌内注射 模型 仿真臀部,有骨性标志和局解标志,能多次练习臀部 肌内注射 20 静脉注射手臂 模型 仿真手臂,能多次练习静脉注射或静脉输液 20 静脉注射泵 电压 220V,微量溶液输注、单路或双路及多路微量 注射泵 2 快速过敏试验 仪 电压 220V,能进行青霉素、普鲁卡因快速过敏试验 2 输液泵 电压 220V,可控滴速、有报警装置 10 输液架 不锈钢材质,立式、悬吊式、插孔式均可 20 输液椅 医院门诊病人常用的输液座椅 5 冰袋、冰帽、 热水袋 橡胶材质,可装小冰块或热水 5 坐浴椅及盆 供病人坐浴用,符合临床护理要求 2 血气分析模型 仿真手臂、可触及桡动脉搏动,能多次练习动脉穿刺 2 自动静脉采血 器 由多功能采血针、持针器和储血管组成(为全封闭的 真空装置,依据检验目的不同预置不同抗凝剂) 4 14 序号 实训室 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2 3 基础护理 实训室 健康评估 实训室 内科护理 (学)实训 室 格 数 量 (台套) 抢救车 700mm*500mm*900mm;能放置各类抢救药品物品;医 用不锈钢或塑钢 2 全自动洗胃机 电压 220V,频率 50 Hz,功率<60W,噪声<65 dB, 具备可自动进液、出液及灌洗等功能 2 电动吸引器 负 压 值 ≥ 0.09MPa ; 电 机 功 率 180W , 抽 气 功 率 ≥ 20L/min,噪声≤60dB 2 耐高压、40L 柱形无缝钢筒 10 与氧气瓶配套,四脚有万向轮,可折叠式 10 氧气瓶 1 规 氧气瓶推车 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 2 智能化胸腹部 检查教学系统 (教师机) 教师台主控与多个学生台终端的网络系统架构,可实 施全体教学、分组教学、网络监控、网络考试等网络 教学,学生台可独立使用。有胸、腹部检查教学与考 核软件,软件内容系统、全面,素材采集真实。 1 智能化胸腹部 检查教学系统 (学生机) 能够接受教师机发送的操作命令,也可独立操作使 用。可提供上百种异常心脏和肺脏体征的听诊及触 诊,同时提供几十种心脏病人和肺脏病人综合体征查 体训练。 20 听诊器 用于头面颈部、肺、心脏、腹部等项目的听诊部分检 查 10 台式水银血压 计 测 量 范 围 : 0 mmHg ~ 300 mmHg ; 允 许 误 差 : ±1.5mmHg 10 医用人体秤 1.体重:最大称量 120kg,最小分度 0.5kg,允许误差 ±0.5kg; 2.身高:测量范围 700mm~1900mm,最小刻度 5mm, 允许误差±5mm 1 叩诊锤 不锈钢手柄(建议带刻度),配塑胶胶头。用于神经 系统的检查 20 心电图机 台式:6 导联或 8 导联,便携式:12 导联,具有手动 记录、自动记录的功能,可以选择多种报告模式进行 记录 5 标准化病人综 合评估系统 为标准化病人评估的独立空间及相关设备,标准化病 人,录播系统 1 开放式健康评 估辅助教学系 统 触摸屏操作。内容以课程标准为设计蓝本,包括金康 评估常用诊疗技术、习题测试系统。有图文、声音、 动画、视频等,适宜学生学习的触控一体机配置。系 统软件可升级,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添加相关内容 1 多参数监护仪 高亮度TFT液晶显示,具有无线联网功能及护士呼叫 系统,实时ST段分析,15种以上心律失常及心脏起搏 检测,有多种显示方式 2 模拟人 具有真实人体的仿真结构及各部位关节活动,能摆放 各种消毒体位,有体表标志和骨性标志,外观真实, 2 15 序号 实训室 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规 格 数 量 (台套) 柔皮肤软、质感逼真 4 5 5 闭式引流拔管 换药模型 人体仿真结构,可进行引流管放置、换药及引流管的 拔管操作 10 胃肠减压器 一次性使用负压吸引器或电动胃肠减压吸引器 10 手术床 侧面操纵综合手术床,液压升降底盘 2 无影灯 具备照明、安全、无阴影、冷光、可拆卸消毒的功能 2 手术室洗手池 感应式或脚踏式出水医用洗手池,感应自动出水,且 水温恒定的内弧形洗手池 3 麻醉呼吸机 由药液罐、乙醚调节开关、折叠式风箱及呼吸气单向 活瓣和波纹管组成 2 多参数监护仪 高亮度 TFT 液晶显示,具有无线联网功能及护士呼叫 系统,实时 ST 段分析,15 种以上心律失常及心脏起 搏检测,有多种显示方式 2 模拟人 具有真实人体的仿真结构及各部位关节活动,能摆放 各种消毒体位,有体表标志和骨性标志,外观真实, 柔皮肤软、质感逼真 2 手术器械台 普通形状或扇形形状 2 无菌手术衣 棉质,耐氯漂,耐高温 10 常用手术器械 包 内含不锈钢手术器械,如:血管钳、手术刀柄、刀片、 剪刀、持针钳、组织钳、布巾钳、卵圆钳(有齿、无 齿)、胃钳、肠钳、手术钳 2 多功能创伤护 理模型病人 具有真实人体的仿真结构,创伤仿真头部、全套创伤 仿真模块、大小不同口径的出口及入口创伤模块。 2 床单位 床、床褥、枕芯、棉胎、大单、被套、枕套、橡胶单、 中单、床旁桌、桌旁椅 5 创伤护理模拟 人 具有真实人体的仿真结构,创伤仿真头部、全套创伤 仿真模块、大小不同口径的出口及入口创伤模块。 1 局部创伤模型 局部(头部、四肢、躯干)创伤、感染换药模型 10 无菌换药包(弯盘或治疗碗、镊子、纱布和棉球等), 有盖搪瓷杯,有盖方盒,剪刀,止血钳,各种规格刮 匙、探针,持物钳与无菌罐,肢体托扶架,手套,污 物桶,常用消毒剂及外用药物等 6 无菌换药包 弯盘或治疗碗、镊子、纱布和棉球等 6 闭式引流拔管 换药模型 人体仿真结构,可进行引流管放置、换药及引流管的 拔管操作 10 瘘管造口术护 理模型 人体仿真结构,有腹部结肠造瘘口和回肠造瘘口,可 进行术后造口扩张练习,术后永久性造瘘口便袋的置 放和灌肠练习 4 手术室 外科护理 (学)实训 室 外科护理 (学)实训 室 换药车 16 序号 5 6 6 实训室 名称 外科护理 (学)实训 室 妇产科护 理(学)实 训室 妇产科护 理(学)实 训室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规 格 数 量 (台套) 鼻饲与洗胃模 型 人体仿真结构,头颈部可活动,有完整的口鼻腔、食 道与胃,可实施插鼻饲管、胃管及洗胃训练 5 胃肠减压吸引 器 一次性使用负压吸引器或电动胃肠减压吸引器 10 外科打结技能 训练模型 模拟不同粗细的动、静脉张力,可进行双手打结、单 手打结、器械打结;可实施血管的钳夹、切断和结扎 3 外科基本技能 训练模型 成人外科缝合练习肢体模型;切开、缝合模型,皮肤 缝合模块 3 多技能外科训 练组合模型 可进行皮肤切开、缝合、打结、剪线、拆线等技术的 训练 3 骨科牵引床 具有各类骨科牵引及辅助功能 1 牵引用物 多功能牵引架、牵引针、骨锤、牵引弓、手摇钻、牵 引绳、滑轮、重锤、挂钩、肢架、垫高床支垫 1 开放式外科护 理辅助教学系 统 触摸屏操作。内容以课题标准为设计蓝本,包括外科 护理总论、各论、技能训练、习题测试系统。有图文、 声音、动画、视频等,适宜学生学习的触控一体机配 置。系统软件可升级,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添加相关 内容 1 分娩机制示教 模型 模拟正常分娩机转 5 女性骨盆模型 体现女性骨盆特点 20 孕妇产科检查 模拟人 可进行四步触诊、胎儿心音听诊、骨盆外测量、宫高 腹围测量的练习 5 胎心监护仪 能够显示胎儿瞬时心率,能描记胎心、胎动,能录音 及播放胎心音 2 多普勒胎心检 测仪 能够显示胎儿瞬时心率、平均心率 2 模拟产房 按照单人分娩室设置,面积约 20m2 应设有更衣室、 换鞋处、待产室、洗手消毒间、卫生间等 1 多功能产床 能整体水平升降、背板折转;配有隐藏式活动辅助台 面。 5 产科接生操作 台 不锈钢,双层,有轮 5 婴儿辐射保暖 台 具有预热、手控、等温度控制模式;有故障报警提示; 工作电源 AC220V/50Hz;输入功率 700W;控温范围 34.5~37.5℃ 分娩综合技能 训练模型 仿真孕妇下半身模型,胎儿模型(附脐带)、胎盘等, 6 种不同宫颈变化与产道关系的模型,3 种会阴 5 电子婴儿秤 供婴幼儿卧姿称重,有校准功能 2 卧式婴儿身长 测量板 用于测量婴儿身长,最大测量长度为 1000mm 2 17 2 序号 实训室 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7 7 数 量 (台套) 用于正常和病理状态下妇科检查的练习。皮肤可以更 换,子宫和宫颈可以任意组合 8 婴儿护理模型 婴儿特征,具有真实人体仿真结构 20 电子婴儿秤 最大称量为 20kg,有零点校准功能 6 坐式体重秤 (幼儿) 最大称量为 30kg,有零点校准功能 2 儿童磅秤(可 测身高) 可测量儿童体重范围 0kg~50kg 2 卧式婴幼儿测 量床 用于测量婴幼儿身长、最大测量长度 1000mm 5 最大测量 145cm 50 手足约束带、 丁字带、包带 棉质布料 16 配奶用具 可多次消毒 20 冰箱 小功率 1 微波炉 用于加热和烹饪牛奶等食物 1 红外灯或鹅颈 灯 光源功率 100W、500W、1000W 6 不锈钢婴儿床 12 婴儿、儿童高 护栏安全床 可调节体位,有升降功能,点滴架 12 婴儿游泳池 便于观察 4 婴儿浴盆 40cm 10 儿童心肺复苏 模拟人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4 婴儿心肺复苏 模型人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10 婴儿培养箱 双层恒温罩结构,工作电源 AC220V/50Hz 输入功率 700W;控温范围 34.5℃~37.5℃ 4 婴儿辐射保暖 台 具有预热、手控、肤温多种控制模式 4 新生儿光疗箱 箱内≤60dB(A),箱外≤65dB 2 幼儿全身静脉 穿刺模型 全身多静脉穿刺注射 4 婴儿头皮静脉 穿刺模型 头颈部静脉注射、穿刺 10 吸氧头罩 中号、小号吸氧头罩 32 工作电源 AC220V/50Hz,输入功率 700W; 控温范围 34.5℃~37.5℃ 2 新生儿床 儿科护理 (学)实训 室 格 妇科检查模型 软尺 儿科护理 (学)实训 室 规 红外辐射保暖 18 序号 实训室 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规 格 数 量 (台套) 台 新生儿光疗箱 8 重症监护 实训室 ICU 箱内≤60dB(A),箱外≤65dB 2 建筑要求 模拟重症监护病房系统架构,单间 ICU 病房面积为 18-25 ㎡。病房间距离>1.5m,中心护士站,通风采 光,安装洗手设施。 1 功能支持设备 功能设备带或功能架,完善水电、氧气、压缩空气、 负压吸引、照明环境、控制系统。中心吸氧、吸引、 呼叫的标准接口和模拟装置。语音通讯系统。吊塔装 置。 1 基本设备 多功能床、备防褥疮床垫、储物柜、成人护理人。床 边监护仪系统,呼吸机显示监测参数,复苏呼吸气囊, 微量注射泵、输液泵、胃肠营养泵、心电图机。除颤 仪。抢救车。 1 模拟重症监护 病房(ICU)教 学系统(模拟 中心监护站) 8 重症监护 实训室 ICU 实施中心监护:通过中心监控系统,及时地将多个急 危重症模拟人床边多参数监护仪上的各项参数、指标 与数据、图形等,实时地显示在中心监护仪屏幕上, 对所有急危重症模拟人进行动态观察,捕捉瞬息变化 并及时反馈治疗效果。下达指令功能:中心监护站可 对急危重症模拟人病情演变下达各种控制命令;全体 教学功能:中心监护系统可将中心监护站的所有内容 传送到投影仪上进行全体教学;还可以实施分组教 学、实时交互、网络监控等教学功能;智能考核、判 断、保存功能:可对全体学生进行考核,还可以对单 个学生进行考核,其场景、参数均可随时改变;可用 图形、波形、数字准确地记录学生考核情景,客观地 进行评判、打分,并且将考核结果通过网络上传到中 心监护站显示、保存与打印;可升级。 1 模拟重症监护 病房(ICU)教 学系统(急危 重症模拟人) 具有真实人体的仿真结构,有常见的各种异常体温、 脉搏、呼吸、血压,有自主呼吸,瞳孔有对光反射, 可实施气管插管和人工通气,有多种困难气道体征, 有各种心音、呼吸音体征,可预置各种心率、心律, 腹部可听到肠鸣音;有完整的胸腔骨骼结构,可实施 CPR 训练,可进行除颤、电复律和起搏;可实施心电 监护;可进行静脉输液、输血、采血和注射给药,有 药物识别功能;有计算机系统病例储存功能和病例编 辑功能,可进行急危重症病人抢救训练;可升级。 1 儿童用床 不锈钢儿童护栏床;护栏:不低于 600mm,有升降功 能和安全开关,有 2 个点滴架插孔,并附点滴架 1 支; 床垫:具有防水、透气、阻燃、抗菌、无毒功能 1 儿童专用设备 内径 2.5mm-7.0mm 的气管内导管;儿童专用不同型号 后镜片;监护仪应配有宽窄不同的血压袖带和大小不 1 19 序号 实训室 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规 数 量 (台套) 格 等的经皮氧饱和度监测探头 注:实训设备配备标准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助产专业实训仪器设备达标”标准进行配备。实训设备的台(套) 数为同时满足 40 人/班开设实训教学的装备要求。在保证实训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专业的实际班级 数及班级学生数对实训课程进行合理安排,并根据需要增加实训室及相应的仪器设备数量。 制定人:邹立琴 审核人: 审定时间:2017-6-16 20 2018级助产专业教学计划表 课程 结构 分类 通识 社科 课程 考核 方式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教学要求及时数 1.2. 3.4 1.2. 3 1 2000101 军事教育 2 2000102 体育与健康 3 2000103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2 4 2000104 大学英语 1 6 2000105 概论 10 20001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 2.3 1 三 四 五、六 20周 20周 20周 20周 43周 4*2 4*2 4*2 108 2*16 2*18 2*18 20 28 /2*8 2*16 54 30 24 3*8/4*8 4.0 72 60 12 12 理论 2.0 32 32 6.0 108 4 2.5 48 3.0 2.5 48 36 2.0 32 32 2000107 形势与政策 7 2000108 职业生涯规划 2 1.0 16 16 8 2000109 就业与创业指导 4 1.0 16 16 2000110 校内 实验 实训 2.0 32 16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 32 32 23.5 490 294 130 4.0 80 54 26 2430201 人体解剖学 2 2430202 组织胚胎学 1 1.5 30 20 12 3 2430203 生物化学 2 2.5 44 38 6 4 2430204 生理学 1 2.5 48 48 5 2430205 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 2 3.0 54 44 10 6 2430206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2.5 48 38 10 7 2430207 护用药理 3.0 54 46 8 8 2430208 医学机能实验技术 1.5 24 20.5 382 288 2 2 小计 学 前 1 周 16 1 1 4*2 4*2 4*2 /4*4 1 1 2*18 /2*8 1.2. 3.4 2000111 2*18 4*2 3*16 4*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小计 2*16 4*2 4*2 入 学 教 育 和 军 事 训 练 2 周 实 习 前 教 育 1 周 2*16 2*10/3*8 3*16 毕业实 习 42周, 毕业教 育1周 临 床 见 习 3*18 3*16 3*18 3*8/ 0 2430301 护理学导论 1 2.0 32 32 2 2430302 健康评估 3 3.0 52 40 12 3*17 3 2430303 基础护理技术 3、4 7.5 134 86 48 5*17 3*16 4 2430304 助产学 3、4 6.0 106 74 32 4*17 2*10/3*6 5 2430305 儿童护理 3 2.5 44 34 10 2*10/3*7 6 2430306 成人护理 3、4 12.0 216 180 36 6*10/7*7 7 2430307 妇科护理 4 1.5 30 24 6 3*10/ 8 2430308 急救护理 4 2.0 32 22 10 2*16 9 2430309 社区护理 4 2.0 32 32 10 2430310 妇婴保健 4 1.5 32 24 11 2430311 护理技能综合实训 4 1.5 26 12 2430312 临床见习 4 2.0 50 13 2430313 毕业实习 5 43.0 1070 20 84.5 1824 536 188 50 1050 128.5 2696 1118 414 50 1050 6 必修课:总学分/总课时 临 床 见 习 1 周 4*2 6*8/4*8 24 96 4*2 1 小计 专业 限选 课程 二 总课 时 5 11 专业 技能 课程 一 校外 见习.实习 学分 1.2. 3.4 9 专业 基础 课程 实践 课程名称 考试 考查 课程学期开设周学时数及周数 (时数*周数)(前/后) 2*16 7*10/6*6 2*16 8 2*16 26 2*13 50 25*42 20*1 1050 1 2430401 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2 1.0 18 18 /2*8 2 2430402 护理英语 2 1.0 18 18 2*8/ 3 2430403 护理心理 2 2.0 32 32 2*16 4 2430404 护患沟通 2 1.0 16 16 /2*8 5 2430405 护理伦理 1 1.0 16 16 /2*8 6 2430406 卫生法规 1 1.0 16 16 2*8/ 7 2430407 中医护理 3 1.0 18 18 2*9/ 专业 限选 课程 8 2430408 康复护理 4 1.5 32 22 9 2430409 护理管理 4 2.0 32 32 10 2430410 护理礼仪 2 1.0 16 16 11 2430411 精神与心理护理 3 2.0 34 34 11.5 198 188 10 0 140.0 2894 1306 424 50 小计 (必修课+专限选)课程总课时/平均周学时 毕业考试: 1.专业实务 2.实践能力 公共 选修 课程 学期总学时 学期开课门次 学期考试门次 学期考查门次 必修课+专限选 1 200000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培训课程 2.0 36 2 3 4 5 2000002 2000003 2000004 2000005 临床应用解剖操作技术 中国书法 应用写作 音乐鉴赏 2.0 1.0 1.0 1.0 36 18 18 18 6 2000006 医学机能探索性实验 2.0 36 7 2000007 医学文献检索 1.0 18 8 2000008 英语(四级) 2.0 36 9 2000009 英语(六级) 2.0 36 10 2000010 网络选修课程 4.0 72 小计 18.0 324 10 2*16 2*16 2*8/ 2*17 1050 26/25 25/25 13 5 8 16 4 12 26/26 2894 14 3 11 说明: 1.第一、二学年的每学期教学安排为 20周,其中第一学期安排 2周军事训练,原则上每学期最后 2周为复习考试周 ; 2.第三学年进行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按每周25学时计算。 3.《时事与政策》安排周一至五看半小时 《中央新闻》,另每学期安排时事政策讲坛 8学时。“概论”全称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大学英语》参加全国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 》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 。 5. 公共选修课安排在双休日或课余时间上课 ,在校期间每生需修学分不少于 6学分。 6.学生寒假1周、暑假2周到当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进行社会实践 。 7.★为专业核心课程 。 27/28 14 4 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