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达PLC编程软件使用手册-台达下载中心13760112838.pdf
DVP-4959610-05 2017-12-29 ISPSoft 软件使用手册 版本修订一览表 版本 变更内容 发行日期 第一版 第一版发行 2012/01/06 第二版 第二版发行 2012/06/30 第三版 第三版发行 2012/10/31 第四版 增加附录 D 及附录 E 2015/03/18 1. 第 3 章 加 入 AHxxEMC 系 列 与 AS300 系 列 机 种 相 关 内 容。 2 . 新 增 章 节 :第 8 章 自 定 义 数 据 型 态 、第 9 章 轴 、第 1 5 章 连 续 功 能 图 C F C 、第 2 1 章 G - C o d e 编 辑 器 与 E - C A M 第五版 编 辑 器 及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 2016/05/18 3. 附 录 B 加 入 AHxxEMC 系 列 与 AS300 系 列 机 种 相 关 内容。 4. 删 除 附 录 D 及 附 录 E。 5. 更 新 所 有 章 节 软 件 画 面 。 1. 第 2 章 加 入 AS300 仿 真 器 功 能 介 绍 。 2. 第 3 章 AHxxEMC 系 列 与 AS300 系 列 增 加 及 修 改 功 能。 3. 第 9 章 轴 参 数 增 加 及 修 改 功 能 。 4. 第 14 章 SFC 增 加 下 拉 Action 列 表 功 能 。 5. 第 16 章 增 加 DVP 转 AS 功 能 及 装 置 备 注 新 增 功 能 。 6. 第 21 章 ECAM 表 新 增 文 件 模 式 等 多 项 功 能 及 新 增 第六版 Polynomial 函 数 功 能 。 2017/09/15 7. 第 22 章 定 位 规 画 表 轴 设 定 画 面 变 更 及 各 种 轴 输 出 表 格项目修改;数据示波器、数据记录器接口修改及新 增双垂直量测线。 8. 附 录 A_USB 联 机 新 增 WINDOWS7、 WINDOWS8 及 WINDOWS10 操 作 系 统 USB 联 机 方 式 。 9. 附 录 B 各 系 列 机 种 注 意 事 项 修 改 AS300 系 列 S 装 置 范围。 1. 第 2 章 自 动 储 存 内 容 增 加 备 份 文 件 数 量 设 定 及 修 改 第七版 AH 仿 真 器 启 动 数 量 与 限 制 内 容 。 2. 第 3 章 增 加 AH500 冗 余 系 列 机 种 的 HWCONFIG 相 关 2017/12/29 版本 变更内容 操作介绍及新增系统配置区冗余扩展背板相关操作 介 绍 ; AH500 机 种 之 CPU 基 本 参 数 - 名 称 /批 注 内 容 修 改 ; AHxxEMC 机 种 HWCONFIG 的 PLC 主 机 参 数 设 定 内 , 多 增 加 本 体 IO 滤 波 输 入 。 3 . 第 5 章 新 增 A H 5 0 0 冗 余 系 列 机 种 的 工 作 ( Ta s k ) 管 理工具内容。 4 . 第 6 章 A S 系 列 机 种 支 持 数 据 类 型 内 容 修 改 ;A H 系 列 机种 S 装置支持内容修改。 5. 第 7 章 新 增 AS 系 列 机 种 功 能 块 内 部 区 域 符 号 新 增 不 支 持 的 数 据 类 型 ; 功 能 块 内 存 配 置 内 容 新 增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功能块的基本规格内容修改。 6 . 第 8 章 新 增 结 构 项 宣 告 结 构 及 列 举 数 量 限 制 ;新 增 结 构改变列举及列举改变结构内容。 7. 第 9 章 新 增 轴 项 目 右 侧 周 期 时 间 的 显 示 ; 新 增 「 与 E C AT B u i l d e r 」 同 步 选 项 介 绍 ; 轴 参 数 设 定 之 输 出 装 置 ID 设 定 内 容 修 改 。 8 . 第 1 0 章 M P S 指 令 介 绍 ;梯 形 图 的 允 许 与 失 效 内 容 修 改。 9. 第 13 章 新 增 AH/AS 系 列 机 种 ST 语 言 不 支 持 的 指 令 列 表 及 AS 系 列 机 种 之 ST 语 言 有 支 持 的 指 令 但 有 所 限制的规范事项。 10.第 14 章 修 改 STEP 符 号 占 用 PLC 内 部 的 S 装 置 内 容 ; 增 加 AH500 冗 余 系 列 机 种 执 行 「 Final Scan」 内 容 。 11.第 16 章 修 改 转 换 机 种 可 能 导 致 部 分 程 序 遗 失 需 存 盘 之提示字样。 1 2 . 第 1 7 章 新 增 D V P 机 种 在 线 编 辑 介 绍 ;P L C 系 统 信 息 及 PLC 系 统 记 录 内 容 修 改 增 加 AH500 冗 余 机 种 相 关显示信息及操作内容。 13.第 20 章 新 增 CARD Utility 对 AH500 冗 余 系 列 机 种 相 关内容。 1 4 . 第 2 1 章 叙 述 本 版 不 支 持 G c o d e 功 能 ;E C A M 文 件 模 式新增图表检视功能。 15.第 22 章 定 位 规 画 表 之 定 位 表 格 内 , 地 址 模 式 新 增 相 对 模 式 ( 符 号 / 地 址 )、 绝 对 模 式 ( 符 号 / 地 址 ) 相 关 设 定内容;定位规画表新增符号装置仿真数值设定内 容。 16.附 录 B 新 增 AHCPU560-EN 机 种 内 容 。 发行日期 ISPSoft 使用手册 目录 前言 ..................................................................................I 第 1 章 软件简介 1.1 ISPSoft 简介及系统需求 ................................................ 1-2 1.1.1 特色简介 .............................................................. 1-2 1.1.2 系统需求 .............................................................. 1-2 1.1.3 安裝 ISPSoft ......................................................... 1-3 1.1.4 删除 ISPSoft ......................................................... 1-6 1.2 通讯管理员 COMMGR 简介 ............................................. 1-7 1.2.1 COMMGR 的工作模式 .............................................. 1-7 1.2.2 安裝 COMMGR ...................................................... 1-8 1.2.3 删除 COMMGR .................................................... 1-10 第 2 章 启动与设定 2.1 启始导览与环境介绍 ...................................................... 2-3 2.1.1 进入 ISPSoft 的第一步 ............................................. 2-3 2.1.2 窗口标题与状态栏 ................................................... 2-7 2.1.3 功能工具栏............................................................ 2-8 2.1.4 图标工具栏.......................................................... 2-10 2.1.5 项目管理区与讯息显示区 ......................................... 2-11 2.1.6 编辑工作区.......................................................... 2-13 2.2 ISPSoft 的項目架构 .................................................... 2-15 2.2.1 单机項目与群组項目............................................... 2-15 2.2.2 整合 PMSoft 的运动模块项目 .................................... 2-16 2.2.3 ISPSoft 的单机项目管理 ......................................... 2-17 2.2.4 ISPSoft 的群组项目管理 ......................................... 2-22 2.2.5 ISPSoft 的 PM 项目管理 ......................................... 2-28 2.3 ISPSoft 中的基本设定 ................................................. 2-32 2.3.1 系统及环境设定 .................................................... 2-32 i 2.3.2 用戶编辑格式的导入与导出 ...................................... 2-38 2.4 通讯设定 .................................................................. 2-40 2.4.1 通讯管理员 COMMGR 的启动与关闭 ........................... 2-40 2.4.2 COMMGR 的 Driver 管理........................................ 2-41 2.4.3 建立联机通道-Driver 的建立 ................................... 2-41 2.4.3.1 RS232/422/485 通讯参数设置 ........................... 2-43 2.4.3.2 USB(Virtual COM)通讯参数设置 ...................... 2-44 2.4.3.3 DirectLink(USB)通讯参数设置 ........................ 2-45 2.4.3.4 Ethernet 通讯参数设置 ..................................... 2-46 2.4.3.5 DirectLink(Ethernet)通讯参数设置 .................. 2-47 2.4.3.6 DVP Simulator 通讯参数设置 ............................. 2-48 2.4.3.7 AH Simulator 通讯参数设置 .............................. 2-48 2.4.3.8 AH Simulator 通讯参数设置 .............................. 2-49 2.4.4 建立联机通道-Driver 的启动与停止........................... 2-49 2.4.5 建立联机通道-Driver 的修改与删除........................... 2-50 2.4.6 建立 ISPSoft 与 COMMGR 之间的连结 ........................ 2-51 2.4.7 连接主机与通讯端口............................................... 2-53 2.4.8 实际联机测试 ....................................................... 2-56 第 3 章 PLC 系统的配置与设置 3.1 DVP 系列机种的参数设置 ............................................... 3-4 3.1.1 DVP 主机的系统管理工具 .......................................... 3-4 3.1.2 停电保持设定 ......................................................... 3-4 3.1.3 联机信息 .............................................................. 3-8 3.2 AH500 系列机种的硬件规划工具-HWCONFIG .................... 3-9 3.2.1 HWCONFIG 的环境介绍 ........................................... 3-9 3.2.2 模块配置 ............................................................ 3-12 3.2.2.1 新增模块 ....................................................... 3-12 3.2.2.2 模块的地址配置 ............................................... 3-18 3.2.2.3 批注编辑 ....................................................... 3-22 3.2.2.4 删除模块 ....................................................... 3-23 3.2.2.5 变更模块 ....................................................... 3-25 ii 3.2.2.6 模块的查找/替換功能 ........................................ 3-27 3.2.2.7 模块的复制/粘贴 .............................................. 3-32 3.2.2.8 模块的剪切/粘贴 .............................................. 3-34 3.2.2.9 模块的搬移 .................................................... 3-36 3.2.2.10 新增扩展背板 ................................................ 3-37 3.2.2.11 删除背板 ..................................................... 3-41 3.2.2.12 变更背板 ..................................................... 3-43 3.2.2.13 扩展背板的剪切/复制/粘贴 ................................ 3-45 3.2.2.14 扩展背板图标的搬移 ........................................ 3-49 3.2.2.15 重新排序输入/输出装置范围 .............................. 3-51 3.2.2.16 显示/隐藏名称 ............................................... 3-51 3.2.3 主机与模块的版本管理 ............................................ 3-52 3.3 AH500 机种的 PLC 主机参数设置 ................................... 3-54 3.3.1 打开 PLC 主机的参数设置页面 ................................... 3-54 3.3.2 CPU 基本参数设置 ................................................ 3-55 3.3.2.1 CPU 基本参数-名称 ........................................ 3-55 3.3.2.2 CPU 基本参数-系统 ........................................ 3-56 3.3.2.3 CPU 基本参数-停电保持装置范围 ........................ 3-60 3.3.3 串行端口(COM Port)参数设置 ............................... 3-62 3.3.4 以太网络(Ethernet)基本参数设定........................... 3-63 3.3.5 以太网络(Ethernet)进阶参数设定........................... 3-65 3.3.5.1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过滤器 ................................. 3-65 3.3.5.2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网络时间校正 ......................... 3-67 3.3.5.3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邮件 .................................... 3-68 3.3.5.4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邮件发送条件 ......................... 3-69 3.3.5.5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邮件地址与发送条件设置 ........... 3-73 3.3.5.6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通信接口(Socket) ................ 3-74 3.3.5.7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网页功能 .............................. 3-77 3.3.5.8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数据交换 .............................. 3-78 3.3.6 Port 1 数据交换与 Port 2 数据交换设定 ..................... 3-81 3.3.6.1Port 1-数据交换设定-COM1、Port 2-数据交换-COM2 或 Port 1-数据交换设定-COM .................................................. 3-82 iii 3.3.6.2 Port 2-数据交换设定-Ethernet ........................... 3-83 3.4 AHxxEMC 机种的 PLC 主机参数设定 ............................... 3-84 3.4.1 开启 PLC 主机的参数设定页面 ................................... 3-84 3.4.2 一般设定 ............................................................ 3-85 3.4.2.1 一般设定-系统资讯 ......................................... 3-85 3.4.2.2 一般设定-COM Port Setting ............................. 3-90 3.4.2.3 一般设定-以太网络 - 基本设置 .......................... 3-91 3.4.2.4 一般设定-以太网进阶设定 ................................. 3-92 3.4.3 数据交换-COM 与数据交换-Ethernet ......................... 3-93 3.4.3.1 数据交换-COM................................................ 3-94 3.4.3.2 数据交换-Ethernet .......................................... 3-95 3.5 AS 系列机种的 PLC 主机参数设定 ................................... 3-97 3.5.1 开启 PLC 主机的参数设定页面 ................................... 3-97 3.5.2 一般设定 ............................................................ 3-98 3.5.2.1 一般设定-系统信息 ......................................... 3-98 3.5.2.2 一般设定-COM1 通讯端口设定 & COM2 通讯端口设定3-105 3.5.2.3 一般设定-以太网基本设定 ............................... 3-106 3.5.2.4 一般设定-以太网进阶设定 ............................... 3-106 3.5.2.5 一般设定-功能卡 1 设定.................................. 3-114 3.5.2.6 一般设定-功能卡 2 设定.................................. 3-115 3.5.3 AS 系列机种远程模块配置 ..................................... 3-116 3.5.4 数据交换-COM1、数据交换-COM2 与数据交换-Ethernet3-120 3.5.4.1 数据交换-COM1 与数据交换-COM2 .................... 3-121 3.5.4.2 数据交换-Ethernet ........................................ 3-122 3.6 模块参数设置 .......................................................... 3-123 3.6.1 设置 AH5x0 与 AH5x1 模块内部参数 ........................ 3-123 3.6.2 设定 AHxxEMC 机种与 AS 系列机种模块内部参数......... 3-127 3.6.3 模块内部参数的导出与导入 .................................... 3-130 3.6.4 模块内部参数的更新............................................. 3-131 3.6.5 智慧型模块参数设置............................................. 3-132 3.7 AH 与 AS 系列机种的硬件参数管理及在线诊断 .................. 3-134 iv 3.7.1 硬件规划的保存与打印 .......................................... 3-134 3.7.2 订购清单 .......................................................... 3-135 3.7.3 AH 系列机种的背板信息列表 .................................. 3-136 3.7.4 系统参数上下载 .................................................. 3-137 3.7.5 模块布局侦测 ..................................................... 3-139 3.7.6 AH 系列机种的在线诊断 ........................................ 3-143 3.7.6.1 启动在线操作模式 .......................................... 3-143 3.7.6.2 信息查看与模块诊断 ....................................... 3-144 3.7.6.3 在线变更模块状态 .......................................... 3-145 3.7.6.4 监控表 ........................................................ 3-147 3.7.7 AS 系列机种的在线诊断 ........................................ 3-148 3.7.7.1 启动在线操作模式 .......................................... 3-149 3.7.7.2 信息检视与模块诊断 ....................................... 3-149 3.7.7.3 在线变更模块状态 .......................................... 3-150 3.8 万年历设定 ............................................................ 3-152 3.9 PLC 内存设定(清除程序&恢复出厂值) ......................... 3-153 第 4 章 快速入门 4.1 快速入门 ................................................................... 4-2 4.1.1 范例功能说明 ......................................................... 4-2 4.1.2 硬件规划 .............................................................. 4-2 4.1.3 程序规划 .............................................................. 4-3 4.2 ISPSoft 的项目开发程序 ................................................ 4-3 4.3 新增项目 ................................................................... 4-4 4.4 硬件组态 ................................................................... 4-5 4.4.1 模块配置 .............................................................. 4-5 4.4.2 主机与模块参数设置................................................. 4-7 4.5 建立程序 ................................................................... 4-9 4.5.1 新增梯形图程序 ...................................................... 4-9 4.5.2 基本编辑-建立接点与线圈 ...................................... 4-11 4.5.3 基本编辑-梯形图区段的新增/插入与指令编辑模式 .......... 4-14 v 4.5.4 基本编辑-梯形图区段的选取与操作 ........................... 4-16 4.5.5 基本编辑-并联接点装置 ......................................... 4-18 4.5.6 基本编辑-编辑批注............................................... 4-19 4.5.7 基本编辑-插入 API 应用指令 ................................... 4-20 4.5.8 基本编辑-比较接点的建立与常数的输入格式 ................ 4-22 4.5.9 完成范例程序 ....................................................... 4-23 4.5.10 程序的检查与编译................................................ 4-24 4.6 测试与除错 .............................................................. 4-25 4.6.1 建立联机 ............................................................ 4-25 4.6.2 下载程序与组态参数............................................... 4-27 4.6.3 联机测试 ............................................................ 4-30 第 5 章 POU 与 TASK 5.1 关于程序组织单元(POU)与工作(TASK) ........................ 5-2 5.2 认识程序组织单元(POU) ............................................. 5-3 5.2.1 POU 的编程架构与种类............................................. 5-3 5.2.2 ISPSoft 的 POU 架构 ............................................... 5-4 5.3 认识工作(TASK) ...................................................... 5-5 5.3.1 ISPSoft 中的工作(TASK)管理 ................................. 5-5 5.3.2 项目管理区的工作(TASK)项目 ................................. 5-6 5.3.3 工作(TASK)中的 POU 执行顺序 ............................... 5-7 5.4 POU 的管理操作 .......................................................... 5-9 5.4.1 POU 的建立与属性设置............................................. 5-9 5.4.2 POU 的启动状态 ................................................... 5-12 5.4.3 POU 的删除与复制 ................................................ 5-13 5.4.4 POU 密码的设置与解除........................................... 5-14 5.4.5 导出程序 POU ...................................................... 5-15 5.4.6 导入程序 POU ...................................................... 5-16 5.4.7 导出功能块 POU ................................................... 5-17 5.4.8 导入功能块 POU ................................................... 5-18 5.5 工作(TASK)管理的操作 ............................................ 5-19 vi 5.5.1 工作(TASK)属性与中断条件的设置 .......................... 5-22 5.5.2 POU 的配置 ........................................................ 5-25 5.5.3 POU 的排序 ........................................................ 5-26 5.6 范例实作 ................................................................. 5-27 5.6.1 IEC61131-3 的编程范例 ........................................ 5-27 5.6.2 DVP 机种的中断程序范例 ........................................ 5-32 5.6.3 AH500 机种的中断程序范例 .................................... 5-38 第 6 章 变量符号 6.1 认识变量符号 .............................................................. 6-2 6.1.1 变量符号的作用范围与命名原则 ................................... 6-2 6.1.2 变量符号的类型 ...................................................... 6-3 6.1.3 变量符号的数据类型................................................. 6-4 6.1.4 变量符号的地址配置与初始值 ...................................... 6-5 6.1.5 变量符号的变址寄存器修饰 ........................................ 6-6 6.1.6 变量符号的位操作(限定 AH/AS 机种)......................... 6-8 6.2 ISPSoft 中的变量符号管理 ............................................. 6-9 6.2.1 变量符号表............................................................ 6-9 6.2.2 新增变量符号 ....................................................... 6-10 6.2.3 数组与字符串类型符号的使用原则 .............................. 6-15 6.2.4 变量符号的修改与符号表编辑 .................................... 6-18 6.2.5 清除变量符号的配置地址 ......................................... 6-19 6.2.6 下载变量符号的初始值 ............................................ 6-19 6.2.7 符号表的导出 ....................................................... 6-20 6.2.8 符号表的导入 ....................................................... 6-22 6.2.9 符号表的排序 ....................................................... 6-25 6.2.10 变量符号的筛选 .................................................. 6-26 6.2.11 装置配置范围的设置(限定 DVP 机种) ..................... 6-27 6.3 范例实作 ................................................................. 6-28 6.3.1 变量符号规划 ....................................................... 6-28 6.3.2 建立范例程序 ....................................................... 6-29 vii 第 7 章 功能块与函式库 7.1 认识功能块(Function Block) ....................................... 7-2 7.1.1 功能块简介............................................................ 7-2 7.1.2 功能块的特性与优点................................................. 7-3 7.2 ISPSoft 的功能块(Function Block)架构 ......................... 7-4 7.2.1 功能块的使能(En)端点 .......................................... 7-4 7.2.2 功能块的变量符号 ................................................... 7-5 7.2.3 功能块的输出与输入................................................. 7-6 7.2.4 指针类型的变量符号................................................. 7-9 7.2.5 功能块的定义与实例............................................... 7-12 7.2.6 功能块调用功能块的嵌套结构 .................................... 7-15 7.2.7 功能块的内存配置 ................................................. 7-17 7.3 功能块的使用 ............................................................ 7-22 7.3.1 功能块的基本规格 ................................................. 7-22 7.3.2 功能块专用的脉冲型指令(限定 AH/AS 机种) .............. 7-23 7.3.3 功能块的程序监控 ................................................. 7-24 7.3.4 功能块的修改 ....................................................... 7-25 7.4 范例实作 ................................................................. 7-26 7.4.1 程序规划 ............................................................ 7-26 7.4.2 建立范例程序 ....................................................... 7-27 7.5 认识函式库(Library) ............................................... 7-37 7.5.1 新增用户自定义函式库 ............................................ 7-37 7.5.2 引用用户自定义函式库 ............................................ 7-38 7.5.3 引用台达函式库 .................................................... 7-41 第 8 章 自定义数据类型 8.1 自定义数据类型 ........................................................... 8-2 8.2 结构(STRUCTURE) .................................................. 8-2 8.2.1 结构(STRUCTURE)的意义 ..................................... 8-2 8.2.2 建立结构(STRUCTURE) ........................................ 8-2 8.2.3 使用结构(STRUCTURE)类型变量符号 ........................ 8-4 viii 8.2.4 结构(STRUCTURE)的常见用法 ................................ 8-5 8.2.5 结构(STRUCTURE)改变为列举(ENUMERATION) ...... 8-7 8.3 列举(ENUMERATION)............................................... 8-9 8.3.1 列举(ENUMERATION)的意义.................................. 8-9 8.3.2 建立列举(ENUMERATION) .................................... 8-9 8.3.3 使用列举(ENUMERATION)类型变量符号 .................. 8-11 8.3.4 列举(ENUMERATION)的常见用法 .......................... 8-12 8.3.5 列举(ENUMERATION)改变为结构(STRUCTURE) .... 8-13 第9章 轴 9.1 轴 ........................................................................... 9-2 9.1.1 轴的意义 .............................................................. 9-2 9.1.2 建立轴 ................................................................. 9-2 9.1.3 全局符号表的主符号表与轴符号表 ................................ 9-4 9.2 轴的参数设定、监控与调试 ............................................. 9-6 9.2.1 轴参数设定............................................................ 9-6 9.2.2 监控与调试............................................................ 9-9 第 10 章 梯形图 LD 10.1 梯形图(LD)简介 .................................................... 10-2 10.1.1 ISPSoft 的 LD 编辑环境........................................ 10-2 10.1.2 梯形图区段(NETWORK) .................................... 10-4 10.1.3 选取对象........................................................... 10-5 10.2ISPSoft 中建立 LD 程序 .............................................. 10-6 10.2.1 建立接点(Contact)与线圈(Coil)及 MPS .............. 10-6 10.2.1.1 插入接点(Contact)与变更接点类型 .................. 10-6 10.2.1.2 插入线圈(Coil)与变更线圈类型 ........................ 10-8 10.2.1.3 新增 MPS .................................................... 10-8 10.2.2LD 中使用装置、变量符号及常数 ............................ 10-10 10.2.3 指令编辑模式 ................................................... 10-11 10.2.4 插入 API 应用指令与功能块 .................................. 10-12 10.2.5 编辑比较接点 ................................................... 10-15 ix 10.2.6 编辑区块逻辑指令.............................................. 10-17 10.2.7 编辑多重输出 ................................................... 10-19 10.2.8 设置标签(Label) ............................................ 10-20 10.2.9 编辑批注......................................................... 10-21 10.2.10 符号模式与地址模式的显示切换 ........................... 10-22 10.2.11 书签功能 ....................................................... 10-24 10.2.12 梯形图区段的使能与失效 .................................... 10-25 第 11 章 功能块图 FBD 11.1 功能块图 FBD 简介 .................................................... 11-2 11.1.1 关于功能块图(FBD) .......................................... 11-2 11.1.2 ISPSoft 的 FBD 编辑环境 ...................................... 11-2 11.1.3 功能块图区段(NETWORK) ................................. 11-4 11.1.4 选取对象........................................................... 11-5 11.2 ISPSoft 中建立 FBD 程序 ........................................... 11-6 11.2.1 输入节点与输出节点 ............................................. 11-7 11.2.2 FBD 中使用装置、变量符号及常数 ......................... 11-10 11.2.3 AND 与 OR 方块 ............................................... 11-11 11.2.4 反相逻辑......................................................... 11-14 11.2.5 上沿触发输入与下沿触发输入 ................................ 11-16 11.2.6 置位(SET)输出与复位(RESET)输出 .................. 11-18 11.2.7 API 应用指令、比较接点与功能块 .......................... 11-20 11.2.8 置位标签(Label) ............................................ 11-24 11.2.9 批注与提示 ...................................................... 11-25 11.2.10 符号模式与地址模式的显示切换 ........................... 11-27 11.2.11 书签功能 ....................................................... 11-28 11.2.12 功能块图区段的使能与失效 ................................. 11-29 第 12 章 指令列表 IL 12.1 指令列表(IL)简介 .................................................. 12-2 12.1.1 IL 程序的结构 .................................................... 12-2 12.1.2 IL 的功能块(FB)调用指令 ................................... 12-4 x 12.1.3 IL 编程的注意事项 ............................................... 12-5 12.2 于 ISPSoft 中建立 IL 程序 ........................................... 12-6 12.2.1 ISPSoft 的 IL 编辑环境......................................... 12-6 12.2.2 编辑 IL 指令 ...................................................... 12-7 12.2.3 插入 API 应用指令与功能块 .................................... 12-8 12.2.4 书签功能......................................................... 12-10 12.2.4.1 加入书签 ................................................... 12-10 12.2.4.2 取消书签 ................................................... 12-11 12.2.4.3 移至书签位置 .............................................. 12-12 第 13 章 结构化语言 ST 13.1 认识结构化语言 ST.................................................... 13-3 13.1.1 ST 程序的基本结构 .............................................. 13-3 13.1.2 叙述句(Statement) ......................................... 13-4 13.1.3 表达式(Expression) ......................................... 13-5 13.1.4 操作数(Operand)与运算符(Operator) ............... 13-6 13.1.5 关键词(Keyword)与批注(Comment) ................. 13-7 13.1.6 ST 程序中使用数组符号 ........................................ 13-8 13.1.7 ST 编程的注意事项 .............................................. 13-9 13.2 ISPSoft 中的 ST 叙述句结构 ...................................... 13-10 13.2.1 指定结构 := .................................................... 13-10 13.2.2 条件结构 IF ..................................................... 13-12 13.2.3 条件结构 CASE ................................................ 13-14 13.2.4 循环结构 REPEAT ............................................. 13-16 13.2.5 循环结构 WHILE ............................................... 13-17 13.2.6 循环结构 FOR .................................................. 13-18 13.2.7 API 应用指令结构 ............................................. 13-19 13.2.8 功能块(FB)调用结构 ....................................... 13-20 13.2.9 空白叙述......................................................... 13-22 13.2.10 RETURN 叙述 ................................................ 13-22 13.2.11 EXIT 叙述 ..................................................... 13-23 13.3 于 ISPSoft 中建立 ST 程序 ........................................ 13-24 xi 13.3.1 ISPSoft 的 ST 编辑环境 ...................................... 13-24 13.3.2 编辑 ST 叙述 .................................................... 13-25 13.3.3 插入 API 应用指令与功能块 .................................. 13-26 13.3.4 书签功能......................................................... 13-27 13.4 ST 的程序范例 ....................................................... 13-28 13.4.1 范例说明......................................................... 13-28 13.4.2 硬件规划......................................................... 13-28 13.4.3 程序规划......................................................... 13-28 13.4.4 建立范例程序 ................................................... 13-29 第 14 章 顺序功能图 SFC 14.1 认识顺序功能图 SFC .................................................. 14-3 14.1.1 SFC 程序架构 .................................................... 14-3 14.1.2 SFC 动作原理 .................................................... 14-4 14.2 ISPSoft 中的 SFC 架构 .............................................. 14-5 14.2.1 步进点与 Action ................................................. 14-5 14.2.2 转换点(Transition) .......................................... 14-8 14.2.3 共进分支与选择分支 ........................................... 14-10 14.2.4 并行汇合与选择汇合 ........................................... 14-11 14.2.5 跳跃点 ........................................................... 14-12 14.2.6 Actions 的修饰条件 ........................................... 14-14 14.2.6.1 条件定义 ................................................... 14-15 14.2.6.2 设置修饰条件的注意事项 ................................ 14-18 14.2.7 初始步进点 ...................................................... 14-19 14.3 在 ISPSoft 中建立 SFC 程序 ...................................... 14-21 14.3.1 ISPSoft 的 SFC 编辑环境 .................................... 14-21 14.3.2 Actions 与 Transitions 的建立与管理 ..................... 14-23 14.3.3 新增步进点结构 ................................................ 14-24 14.3.4 插入并联转换点 ................................................ 14-26 14.3.5 插入并联步进点 ................................................ 14-27 14.3.6 插入步进点结构-共进分支&选择汇合 ...................... 14-28 14.3.7 插入步进点结构-选择分支&并行汇合 ...................... 14-29 xii 14.3.8 插入跳跃点 ...................................................... 14-30 14.3.9 指定步进点与转换点符号 ..................................... 14-31 14.3.10 指定初始步进点............................................... 14-31 14.3.11 配置 Actions/折叠 Action 列表............................ 14-32 14.4 SFC 的程序范例 ..................................................... 14-35 14.4.1 范例说明......................................................... 14-35 14.4.2 硬件规划......................................................... 14-36 14.4.3 程序规划......................................................... 14-36 14.4.4 建立范例程序 ................................................... 14-37 第 15 章 连续功能图 CFC 15.1 连续功能图(CFC)简介 ............................................. 15-2 15.1.1 关于连续功能图 .................................................. 15-2 15.1.2 CFC 编程的注意事项 ............................................ 15-2 15.1.3 ISPSoft 的 CFC 编辑环境 ...................................... 15-2 15.1.4 CFC 的图示工具栏 ............................................... 15-3 15.1.5 CFC 编辑工作区的快捷选单 .................................... 15-4 15.2 于 ISPSoft 中建立 CFC 程序 ........................................ 15-5 15.2.1 选取对象........................................................... 15-5 15.2.2 输入节点、输出节点与逻辑闸 .................................. 15-6 15.2.2.1 插入节点或门 ................................................ 15-6 15.2.2.2 新增与删除接脚 ............................................. 15-8 15.2.3 改变接脚的形式 .................................................. 15-9 15.2.4 物件的联机与取消.............................................. 15-10 15.2.5 指令与功能块 ................................................... 15-10 15.2.5.1 插入指令 ................................................... 15-11 15.2.5.2 插入功能块................................................. 15-13 15.2.6 删除对象......................................................... 15-14 15.2.7 编辑装置或符号 ................................................ 15-15 15.2.8 物件的致能与失效.............................................. 15-16 15.2.9 插入批注......................................................... 15-17 15.2.10 变更程序的执行顺序 ......................................... 15-19 xiii 15.2.11 显示设备批注 ................................................. 15-19 第 16 章 编辑辅助工具 16.1 ISPSoft 的编辑工具与辅助功能 .................................... 16-2 16.1.1 变更 PLC 机种 .................................................... 16-2 16.1.2 将 DVP 机种转换为 AS300 机种 .............................. 16-2 16.1.3 专案的下载与上传.............................................. 16-13 16.1.4 LD、FBD 与 CFC 编辑环境的查找替換与定位到功能 .... 16-15 16.1.5 IL 与 ST 编辑环境的查找替換功能 .......................... 16-17 16.1.6 SFC 编辑环境的查找替換功能 ............................... 16-18 16.1.7 符号表的查找功能.............................................. 16-21 16.1.8 项目查找与替換 ................................................ 16-22 16.1.9 打印功能......................................................... 16-23 16.2 装置与寄存器管理 ................................................... 16-25 16.2.1 DVP 机种的装置注释表 ....................................... 16-25 16.2.2 DVP 机种的装置使用状况 .................................... 16-28 16.2.3 AH/AS 系列机种的装置管理工具 ........................... 16-31 16.2.4 寄存器编辑 ...................................................... 16-36 16.2.5 装置状态编辑 ................................................... 16-43 16.2.6 DVP 机种的文件寄存器编辑 ................................. 16-47 16.3 步序定位 .............................................................. 16-53 16.3.1 使用步序跳转 ................................................... 16-53 16.4 程序比对 .............................................................. 16-53 16.4.1 程序比对简介 ................................................... 16-53 16.4.2 与文件比对 ...................................................... 16-54 16.4.3 与 PLC 比对 ..................................................... 16-56 第 17 章 测试与除错工具 17.1 在线监控 ................................................................ 17-3 17.1.1 切换主机的运转/停止状态 ..................................... 17-3 17.1.2 在线监控的功能与环境介绍 ..................................... 17-3 17.1.3 在线模式下变更 X 装置的状态 ................................. 17-8 xiv 17.1.4 程序监控的在线操作 ............................................. 17-9 17.1.5 装置监控表 ...................................................... 17-15 17.1.6 在线编辑与在线更新 ........................................... 17-21 17.2DVP 机种的仿真器 ................................................... 17-23 17.2.1 建立 DVP 仿真器 ............................................... 17-23 17.2.2 启动 DVP 仿真器 ............................................... 17-24 17.3 DVP 机种的除错模式 ............................................... 17-25 17.3.1 启动 DVP 的除错模式 ......................................... 17-26 17.3.2 设定与清除断点 ................................................ 17-27 17.3.3 除错模式下的程序执行 ........................................ 17-27 17.4 AH500 机种的仿真器 .............................................. 17-29 17.4.1 AH500 仿真器的建立与启动 ................................. 17-29 17.4.2 AH500 机种的仿真器面板操作 .............................. 17-31 17.5 AH/AS 机种的除错模式 ............................................ 17-36 17.5.1 进入除错模式 ................................................... 17-36 17.5.2 断点操作......................................................... 17-36 17.5.3 连续执行......................................................... 17-37 17.5.4 单步执行......................................................... 17-38 17.6 确认 PLC 状态........................................................ 17-39 17.6.1 PLC 系统信息 .................................................. 17-39 17.6.2 PLC 系统记录(AH/AS 机种限定) ........................ 17-41 17.7 3D 坐标图 ............................................................ 17-49 17.7.1 功能说明......................................................... 17-49 17.7.2 建立 3D 坐标图................................................. 17-49 17.7.3 加入曲线......................................................... 17-50 17.7.4 显示 3D 坐标图................................................. 17-52 第 18 章 密码管理与数据保护机制 18.1 ISPSoft 的密码架构 .................................................. 18-2 18.2 程序识别码与 PLC 识别码 ............................................ 18-3 18.2.1 程序识别码的设定与解除 ....................................... 18-3 xv 18.2.2PLC 识别码的设定与解除 ........................................ 18-4 18.3 项目密码与 PLC 密码 ................................................. 18-5 18.3.1 项目密码的设定与解除 .......................................... 18-5 18.3.2 PLC 密码的设定与解除.......................................... 18-7 18.3.3 项目密码与 PLC 密码同步 ...................................... 18-8 18.4 POU 密码与设计工具密码............................................ 18-8 18.5 子程序密码(DVP 机种限定)..................................... 18-10 18.5.1 子程序密码简介 ................................................ 18-10 18.5.2 子程序密码的设定与解除 ..................................... 18-11 18.6 其它的密码与数据保护功能 ........................................ 18-11 18.6.1 程序上载失效(DVP 机种限定) ............................ 18-11 18.6.2 只读装置区域设定(DVP 机种限定) ....................... 18-12 18.6.3 TC-01 密码钥匙设定(DVP 机种限定) ................... 18-12 第 19 章 网络规划与数据交换 19.1 网络规划工具-NWCONFIG ........................................ 19-3 19.1.1 NWCONFIG 简介 ............................................... 19-3 19.1.2 相关基础介绍 ..................................................... 19-4 19.1.3 NWCONFIG 的通讯设定 ....................................... 19-6 19.1.3.1 NWCONFIG 中的联机机制 ............................... 19-6 19.1.3.2 设定通讯参数 ................................................ 19-8 19.1.4 工作流程........................................................... 19-9 19.2 网络架构的部署 ...................................................... 19-13 19.2.1 部署节点......................................................... 19-13 19.2.2 连结网络......................................................... 19-17 19.2.3 调整或删除已部署的装置及网络 ............................. 19-21 19.2.4 节点与网络属性的设定 ........................................ 19-24 19.2.5 装置或网络的隐藏/显示 ....................................... 19-28 19.2.6 合法的网络架构 ................................................ 19-31 19.2.7 下载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 ........................ 19-34 19.2.8 绕送路径测试 ................................................... 19-36 xvi 19.3 PLC Link 的建构 .................................................... 19-38 19.3.1 打开 PLC Link 的设定窗口 ................................... 19-38 19.3.2 选择主站装置(步骤 1) ...................................... 19-40 19.3.3 设定通讯参数(步骤 2) ...................................... 19-41 19.3.4 设定数据交换表(步骤 3) ................................... 19-43 19.3.4.1 数据交换表简介 ........................................... 19-43 19.3.4.2 设定区块 ................................................... 19-45 19.3.4.3 数据交换表的机种同步性 ................................ 19-47 19.3.4.4 数据交换表的管理操作 ................................... 19-49 19.3.5 PLC Link 的监控功能 ......................................... 19-50 19.3.6 设定 PLC Link 的注意事项 ................................... 19-54 19.4 Ether Link 的建构 .................................................. 19-55 19.4.1 Ether Link 简介 ............................................... 19-55 19.4.2 开启 Ether Link 的设置窗口 ................................. 19-56 19.4.3 数据交换表的建立与管理 ..................................... 19-58 19.4.4 装置清单与图标区的操作 ..................................... 19-61 19.4.5 Ether Link 的运作模式 ....................................... 19-63 19.4.6 下载 Ether Link 设定 ......................................... 19-65 19.4.7 上传 Ether Link 设定 ......................................... 19-67 19.4.8 删除异步装置 ................................................... 19-69 19.4.9 启动/关闭在线监控模式 ....................................... 19-70 19.4.9.1 启动监控 ................................................... 19-70 19.4.9.2 监控状态显示 .............................................. 19-72 19.4.9.3 关闭监控 ................................................... 19-72 19.4.10 在线启动/停止 Ether Link(标志模式) ................. 19-74 19.4.10.1 启动 Ether Link ........................................ 19-74 19.4.10.2 停止 Ether Link ........................................ 19-75 19.4.11 监控表与错误记录 ............................................ 19-77 19.5 NWCONFIG 的管理与应用 ........................................ 19-78 19.5.1 保存与打印 ...................................................... 19-78 19.5.2 整体下载......................................................... 19-79 19.5.2.1 下载参数说明 .............................................. 19-79 xvii 19.5.2.2 下载操作说明 .............................................. 19-79 19.5.3 ISPSoft 中的绕送应用 ........................................ 19-81 第 20 章 数据的备份与还原 20.1 数据备份存储卡辅助工具(EH2/EH3 机种限定) ............... 20-2 20.1.1 数据备份存储卡简介 ............................................. 20-2 20.1.2 数据备份存储卡的操作 .......................................... 20-3 20.2 PLC 永久备份设定(DVP 部份机种限定) ........................ 20-3 20.3 存储卡工具-CARD Utility(AH/AS 机种限定) ................ 20-4 20.3.1 软件介绍........................................................... 20-4 20.3.2 备份操作........................................................... 20-5 20.3.3 还原操作......................................................... 20-10 第 21 章 G-Code 编辑器与 E-CAM 编辑器 21.1 G-Code 编辑器........................................................ 21-2 21.1.1 关于 G-Code ..................................................... 21-2 21.1.2 G-Code 的指令结构............................................. 21-2 21.1.3 使用 G-Code 编辑器 ............................................ 21-3 21.2 E-CAM 编辑器 ......................................................... 21-8 21.2.1 关于 E-CAM(电子凸轮) ...................................... 21-8 21.2.2 电子凸轮意义说明................................................ 21-8 21.2.3 使用 E-CAM 编辑器 ............................................. 21-9 第 22 章 向导工具 22.1 定位规画表 ............................................................. 22-2 22.1.1 关于定位规画表 .................................................. 22-2 22.1.2 设定定位规画表 .................................................. 22-2 22.1.3 定位规画表的模拟.............................................. 22-10 22.1.4 下载与上载定位规画表 ........................................ 22-16 22.1.5 轴控模式-单轴点对点模式 .................................... 22-17 22.1.6 轴控模式-单轴多段输出模式 ................................. 22-18 22.1.7 轴控模式-双轴直线补间模式 ................................. 22-19 xviii 22.1.8 轴控模式-双轴圆弧补间模式 ................................. 22-20 22.2 资料示波器 ........................................................... 22-22 22.2.1 关于资料示波器 ................................................ 22-22 22.2.2 开启资料示波器 ................................................ 22-22 22.2.3 设定取样参数 ................................................... 22-24 22.2.4 取样模式......................................................... 22-28 22.2.5 显示设置与量测 ................................................ 22-30 22.3 资料纪录器 ........................................................... 22-34 22.3.1 关于资料纪录器 ................................................ 22-34 22.3.2 开启资料示波器 ................................................ 22-34 22.3.3 设定取样参数 ................................................... 22-36 22.3.4 监看与录制模式 ................................................ 22-39 22.3.5 显示设置与量测 ................................................ 22-42 22.4 高速计数器向导 ...................................................... 22-46 22.4.1 关于高速计数器向导 ........................................... 22-46 22.4.2 使用高速计数器向导 ........................................... 22-46 附录 A USB 联机 A.1 安装 PLC 的 USB 驱动程序 ............................................. A-2 A.1.1 在 Windows XP SP3 环境下安装 USB 驱动 .................... A-2 A.1.2 在 Windows7 环境下安装 USB 驱动 ............................. A-7 A.1.3 在 Windows8.1 环境下安装 USB 驱动 ........................ A-11 A.1.4 在 Windows10 环境下安装 USB 驱动 ......................... A-15 A.2 于 COMMGR 中建立 USB 类型的 Driver ........................... A-18 A.3 DVP-SX2 机种的 USB 设定 .......................................... A-20 附录 B 各系列机种的相关注意事项 B.1 AH/AS 系列机种的装置寻址 ............................................ B-2 B.1.1 AH/AS 系列机种的装置种类.......................................B-2 B.1.2 X、Y、D、L 装置的寻址格式......................................B-3 B.1.3 X/Y 接点状态的实时存取 ...........................................B-4 xix B.2 AH/AS 系列机种的装置资源 ............................................ B-5 B.2.1 AHCPU500-EN/AHCPU500-RS2 机种 ........................B-5 B.2.2 AHCPU510-EN/AHCPU510-RS2 机种 ........................B-5 B.2.3 AHCPU520-EN/AHCPU520-RS2 机种 ........................B-6 B.2.4 AHCPU530-EN/AHCPU530-RS2 机种 ........................B-6 B.2.5 AHCPU511-EN/AHCPU511-RS2 机种 ........................B-7 B.2.6 AHCPU521-EN 机种 ...............................................B-7 B.2.7 AHCPU531-EN 机种 ...............................................B-8 B.2.8AHCPU560-EN 机种 ................................................ B-8 B.2.9 AHxxEMC 系列机种 ................................................B-9 B.2.10 AS300 系列机种 ..................................................B-9 B.2.11 各系列机种的数据交换设定 .................................... B-10 B.3 编译与上下载时间 ...................................................... B-10 附录 C 打印管理工具 C.1 环境简介 ................................................................... C-2 C.2 操作功能说明 .............................................................. C-3 xx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前言 ISPSoft 为台达新一代的可編程控制器(PLC)开发工具,除了导入 IEC 61131-3 的编程架构外,更 以多任务整合的方式来进行项目的管理,无论是单纯的小型应用,或是较为复杂的中大型控制系统, ISPSoft 都能提供用户一个高效且便利的开发环境。 关于 IEC 61131-3 早期当各家 PLC 开发商纷纷建立自己的编程语言时,其各自不同的编程方式,对于用戶而言无疑是 一个相当大的负担;有鉴于此,由国际组织 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所 制定与推动的 IEC 61131-3 标准便由此应运而生。其主要的特色在于统整各家的编程特点,并考虑用 戶的背景与习惯,而规范了一个可让各家厂商与用戶共同依循的标准,并可让符合 IEC61131-3 标准 的程序代码具备相当高的可读性与兼容性。以下是关于 IEC 61131-3 的简述。 整合了各家的编程方式及用户习惯,提供了 5 种编程语言,,包括指令列表(IL)、结构化语言(ST) 梯形图(LD)、顺序功能图(SFC)及功能块图(FBD);此外,由功能块图(FBD)所延伸发展 出来的连续功能图(CFC)也成为常用的 PLC 编程语言之一。 使用变量的观念,让用戶可自行定义变量符号来取代 PLC 的装置名称,除了大大地提高程序的可 读性之外,更省去了用戶费心配置装置地址的时间。 使用程序组织单元(POU)的架构,其特色在于将传统单一的程序结构,切割成若干个可独立开发 的程序单元,并透过调用函数(Function)与功能块(Function Block)的方式,让程序架构更 加多元化、模块化,易于用户使用及维护。 使用工作(Task)的观念来对各个开发的程序单元进行管理与组织,将程序开发的工作提升至项 目管理的层次,让大规模的程序开发更便于管理。 手册导览 关于这本手册的编写方向,基本上是以软件功能的介绍与操作说明做为出发点,并会在其中加入部分 相关的观念介绍,至于不同机种之间的差异性,若未造成软件操作上的严重障碍,原则上仅会稍作提 示,而细节的部份则请自行参照各机种的相关操作手册或应用指令手册。 章节的编排主要以功能操作为导向,用戶可轻易的由目录中找到与软件操作相关的各个主题,如设置 通讯参数、在梯形图中插入接点、在线监控、启动仿真器等;若章节的主题有涉及相关的观念介绍时, 原则上都会集中在该章节的前半部,而对于已有一定基础或仅需了解如何实作的用戶,则可略过该部 分的内容,并直接查阅与操作相关的节次即可。此外,部分的内容可能需要搭配其它章节的说明或操 作,而此时于内容中亦会附注用戶须参考的节次。以下则为手册中各章节内容的简介。 第 1 章与第 2 章的内容主要在于软件系统的介绍,包括软件安装、环境介绍与基本设定。 第 3 章的内容将介绍如何在 ISPSoft 中对 PLC 系统进行组态配置与参数设置。 第 4 章为快速入门,在章节中将会透过一个简单的应用范例,而先以非 IEC6113-3 的编程架构来 逐步带领用戶迅速的得知如何在 ISPSoft 中建立一个传统的梯形图程序,并进行简单的测试。 第 5 章~第 8 章将会正式介绍 IEC61131-3 的相关概念,并说明在 ISPSoft 当中的建构方式。 前言 第 9 章将会介绍运动控制与轴的相关概念,并说明在 ISPSoft 当中的使用。 第 10 章~第 15 章将逐一介绍梯形图(LD)、功能块图(FBD)、指令列表(IL)、结构化语言 (ST)及循序功能图(SFC)、连续功能图(CFC)等语言的编程概念,并说明如何于 ISPSoft 当中进行实作。 第 16 章的主要内容在介绍 ISPSoft 所提供的编辑辅助工具。 第 17 章将介绍如何在 ISPSoft 中进行监控、测试与除错,其中亦包括仿真器的操作。 第 18 章的内容主要在介绍 ISPSoft 所提供的密码与数据保护机制。 第 19 章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如何在 ISPSoft 当中部署一个网络架构,并藉以建构数据交换的机制。 第 20 章将介绍如何透过 ISPSoft 来对 PLC 或项目进行数据的备份与还原。 第 21 章将介绍运动控制中常使用到的几种工具,即在 ISPSoft 中的操作。 第 22 章将介绍 ISPSoft 中的几个辅助工具,不论编程或调试方面均大幅增加便利性。 图示说明 下表为手册当中搭配说明所使用的图示: 图示 说明 点击鼠标左键 点击鼠标右键 快点两下鼠标左键 按住鼠标左键后进行拖曳 使用键盘输入 操作顺序(当说明中需要特别表达操作顺序时会配合此标注,例如 配合图片说明的指示编号 重点注意事项 (该事项可能涉及设备、财产或人体的损害) 商标声明 手册中所提及属于台达电子以外的产品与商标,其所有权分属于各公司。 、 ) 第1章 软件简介 目录 1.1 ISPSoft 简介及系统需求 .......................................................... 1-2 1.1.1 特色简介 ........................................................................ 1-2 1.1.2 系统需求 ........................................................................ 1-2 1.1.3 安装 ISPSoft .................................................................. 1-3 1.1.4 删除 ISPSoft .................................................................. 1-6 1.2 通讯管理员 COMMGR 简介 ....................................................... 1-7 1.2.1 COMMGR 的工作模式........................................................ 1-7 1.2.2 安装 COMMGR ................................................................ 1-8 1.2.3 删除 COMMGR ...............................................................1-10 1-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1 ISPSoft 简介及系统需求 ISPSoft 为台达新一代的可编程控制器(PLC)开发工具。采用 IEC 61131-3 的编程架构,支持五种 编程语言以及丰富的应用指令集。除了具备基本的程序编辑功能之外,ISPSoft 还包含了许多的辅助 工具,加上多语系的环境与亲切的使用界面,提供给用戶的将会是一个便利且高效的开发环境。 1.1.1 特色简介 采用国际标准 IEC 61131-3 的编程架构,并内建丰富的应用指令集。 支持五种语言,包括梯形图(LD)、顺序功能图(SFC)、功能块图(FBD) 、指令列表(IL)以及 结构化语言(ST),且在一个项目中并不限定只可使用一种语言。 包含繁体中文、简体中文、英文…等多语系支持。 提供便利的查找/替換功能,其范围可选择在目前的工作窗口或是包含整个项目。 开放用戶自订的操作环境设置 项目管理采用清晰且易于操作的 Windows 阶层树状操作接口 支持项目群组的管理架构,可在同一的项目群组中,进行多个机种的项目开发。 提供许多的便利功能,如批注、书签、程序区段使能/失效、装置与符号管理、仿真器…等。 支持多种联机操作,如在线监控、在线编辑、符号表监控、除错模式、PLC 操作/设置…等。 支持多种项目对象的导入/导出功能 可直接开启 WPLSoft 的文件(*.dvp) ,并将其转换另存为 ISPSoft 格式的文件(*.isp)。 提供多种密码及数据保护机制 支持新一代的通讯管理员 COMMGR 支持台达新一代的 AH500 中型系统 内建多种组态管理工具 硬件规划工具(HWCONFIG):用于对系统上的硬件架构进行组态与参数管理。 网络规划工具(NWCONFIG):用于管理及配置 PLC 系统的网络架构与数据交换机制。 储存卡工具(CARD Utility):透过管理向导与储存卡的操作,可对系统进行备份与还原。 针对运动控制提供各种解决方案,包括 PLCopen MC 功能块、G-code 编辑器、E-CAM 编辑器、 定位规划表等工具。 1.1.2 系统需求 在开始使用 ISPSoft 之前,请务必确认操作系统是否符合以下的需求。 项目 操作系统 1-2 系统需求 Windows XP / VISTA / 7 / 8 / 10 CPU Pentium 1.5G 以上机种 内存 256MB 以上(建议使用 512MB 以上) 第 1 章软件简介 项目 磁盘驱动器 系统需求 硬盘容量:至少须提供 500MB 以上空间供 ISPSoft 使用 光驱 用于透过光盘来进行软件安装的场合(选配) 显示器 分辨率:800 × 600 以上(建议显示设置:1024 x 768 / 96DPI) 键盘/鼠标 一般的键盘鼠标或与 Windows 兼容的装置 打印机 具 Windows 驱动程序的打印机(选配,用于项目内容的打印) RS-232 端口 与 PLC 联机之用 USB 与 PLC 联机之用 以太网 与 PLC 联机之用 联机软件 计算机中须安装通讯管理员-COMMGR 的软件(*2) 三者择一即可。但仍须依据主机本身 或搭配模块所提供的通讯接口(*1) PLC:AH500 全系列 / DVP 全系列(不含 DVP-PM 系列) (*3) 支持机种 交流马达驱动器:VFD 系列内建 PLC 机种。 文本显示器:TP 系列内建 PLC 机种。 *1. ISPSoft 支持多种与 PLC 的联机方式,进行联机前请先确认使用机种所提供的通讯端口及所支持的联机模式。 *2. 关于通讯管理员 COMMGR 的相关介绍请参阅第 1.2 节。 *3. AH10PM-5A 与 AH20MC-5A 模块的项目尚须搭配 PMSoft V2.05 版以上的软件来进行开发。 *4. 以上所提及的功能与规格仅适用于 ISPSoft V2.00 或更高的版本,先前的版本可能不具备完整功能。 1.1.3 安装ISPSoft 当计算机中已有安装旧版的 ISPSoft 时,安装前请先将其刪除(刪除步骤请参考第 1.1.4 节)。 (1) 启动计算机并进入操作系统,且须以具备计算机管理员的权限登入才可进行软件安装。 (2) 将 ISPSoft 光盘放入光 驱 中或从台达官方网 站 http://www.delta.com.tw/ch/index.asp 下 载 ISPSoft 的安装程序(从网络下载的安装程序必须经过解压缩后才可进行安装。) 。 (3) 在「开始」「运行」的窗口中指定安装文件路径后按下「确定」 ,或是直接于安装文件的图标 上双击鼠标左键,以执行安装程序。 1-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4) 待安装窗口出现后,按下「Next」进行下一步。 (5) 输入用戶的相关信息后,按下「Next」进行后续的安装工作。 (6) 保持预设路径,或按下「Change」变更安装路径,完成后按下「Next」进行下一步。 1-4 第 1 章软件简介 (7) 确定安装信息后,按下「Install」便可开始安装。 (8) 完成后,在桌面及开始菜单中会自动建立程序的执行快捷方式,按下「Finish」即可结束安装。 1-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1.4 删除ISPSoft (1) 刪除 ISPSoft 有下列两种方式: 方法一:进入「控制面板」的「添加或删除程序」 ,选取「ISPSoft x.xx」后按下「刪除」 。 方法二:于开始菜单中的 ISPSoft 目录下,点选「UnInstall」。 (默认位置为 程序 > Delta Industrial Automation > PLC > ISPSoft x.xx) (2) 1-6 确认动作后即可开始进行删除。 第 1 章软件简介 1.2 通讯管理员COMMGR简介 COMMGR 是台达电子于 2011 年所开发的新一代通讯管理工具,其主要的功能在于扮演台达软件与 硬件之间的通讯桥梁,而通过 COMMGR 的管理,联机的工作亦将变得更为便利也更有效率。 1.2.1 COMMGR的工作模式 对于所有需要设定的联机参数,我们都可以事先将它们建立在 COMMGR 的管理列表中,而这些事先 建立好的联机参数我们便称之为 Driver。依实际的使用状况,我们可以直接在 COMMGR 当中设置每 组 Driver 的启动状态,而当该组 Driver 的状态被设定为「START」之后,实际的联机通道便会自动 建立,接下来只须在 ISPSoft 中指定欲使用的 Driver 即可进行联机。 除了 ISPSoft 之外,其它通过 COMMGR 来进行联机的软件也可在同时间一起运作,COMMGR 会主 动管理所有的通讯命令,并可让各软件与硬件之间保持最佳的联机状态。 下图为 COMMGR 的主画面及管理列表,其中「Name」字段可由用戶自行设定,「Description」字 段则会显示各组 Driver 的相关参数,而「Status」则显示该 Driver 目前的状态。 1-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2.2 安装COMMGR COMMGR 为独立于 ISPSoft 的工具软件,因此用戶必须另外对其进行安装与刪除,而当计算机中已 有安装旧版的 COMMGR 时,安装前请先将其刪除(刪除步骤请参考第 1.2.3 节)。 (1) 启动计算机并进入操作系统,且须以具备计算机管理员的权限登入才可进行软件安装。 (2) 将含 COMMGR 安装文件的光盘放入光驱或从台达网站 http://www.delta.com.tw/ch/index.asp 下载安装程序(从网络下载的安装程序必须经过解压缩后才可进行安装) 。 (3) 于「开始」「运行」的窗口中指定安装文件路径后按下「确定」 ,或是直接于安装文件的图标 上双击鼠标左键,以执行安装程序。 (4) 1-8 待安装窗口出现后,按下「Next」。 第 1 章软件简介 (5) 输入用戶的相关信息后,按下「Next」进行后续的安装工作。 (6) 确定安装信息后,按下「Install」便可开始安装。 (7) 完成后,在开始菜单中便会自动建立程序的执行快捷方式,而按下「Finish」后即可结束安装。 1-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2.3 删除COMMGR (1) 刪除 COMMGR 有下列两种方式: 方法一:进入「控制面板」的「添加或删除程序」,选取「COMMGR x.xx.xx」后按下「删除」。 方法二:在开始菜单中的 COMMGR 目录中,点选「UnInstall」 。 (默认位置为 程序 > Delta Industrial Automation > Communication > COMMGR) (2) 1-10 确认动作后即可开始进行刪除。 第2章 启动与设定 目录 2.1 开始导览与环境介绍 ........................................................... 2-3 2.1.1 进入 ISPSoft 的第一步 .................................................. 2-3 2.1.2 窗口标题与状态栏 ........................................................ 2-7 2.1.3 功能工具栏 ................................................................. 2-8 2.1.4 图标工具栏 ............................................................... 2-10 2.1.5 项目管理区与信息显示区 .............................................. 2-11 2.1.6 编辑工作区 ............................................................... 2-13 2.2 ISPSOFT 的项目架构 ......................................................... 2-15 2.2.1 单机项目与群组项目 .................................................... 2-15 2.2.2 整合 PMSoft 的运动模块项目 ......................................... 2-16 2.2.3 ISPSoft 的单机项目管理 .............................................. 2-17 2.2.4 ISPSoft 的群组项目管理 .............................................. 2-22 2.2.5 ISPSoft 的 PM 项目管理 .............................................. 2-28 2.3 ISPSOFT 中的基本设定 ...................................................... 2-32 2.3.1 系统及环境设定 ......................................................... 2-32 2.3.2 用戶编辑格式的导入与导出............................................ 2-38 2.4 通讯设定 ....................................................................... 2-40 2.4.1 通讯管理员 COMMGR 的启动与关闭 ................................ 2-40 2.4.2 COMMGR 的 Driver 管理 ............................................. 2-41 2.4.3 建立联机通道-Driver 的建立 ........................................ 2-41 2.4.3.1 RS232/422/485 通讯参数设置 ................................... 2-43 2.4.3.2 USB(Virtual COM)通讯参数设置 .............................. 2-44 2.4.3.3 DirectLink(USB)通讯参数设置 ................................ 2-45 2.4.3.4 Ethernet 通讯参数设置 ............................................. 2-46 2.4.3.5 DirectLink(Ethernet)通讯参数设置 .......................... 2-47 2.4.3.6 DVP Simulator 通讯参数设置 ..................................... 2-48 2.4.3.7 AH Simulator 通讯参数设置 ...................................... 2-48 2.4.3.8 AS Simulator 通讯参数设置....................................... 2-49 2.4.4 建立联机通道-Driver 的启动与停止 ................................ 2-49 2-1 2-2 2.4.5 建立联机通道-Driver 的修改与删除 ............................... 2-50 2.4.6 建立 ISPSoft 与 COMMGR 之间的连结............................. 2-51 2.4.7 连接主机与通讯端口 ................................................... 2-53 2.4.8 实际联机测试 ............................................................ 2-56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2.1 开始导览与环境介绍 2.1.1 进入 ISPSoft 的第一步 成功安装 ISPSoft 后,系统便会自动在桌面及程序菜单中建立快捷方式,点击该快捷方式即可启动 ISPSoft。此外,ISPSoft 亦可同时开启多个软件窗口,只要依据相同步骤,另外再启动 ISPSoft 即可。 待欢迎画面结束后便可正式进入 ISPSoft,而刚进入时,窗口中仅有一些基本的功能可供使用。 直接点击图标工具栏中的 图标即可建立一个新的项目。 2-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在设置窗口中依序输入「项目名称」及「文件路径」,之后在「控制器种类」及「PLC 机种」的下拉 选单中选择机种型式;而点击「属性」则可为此项目加入相关的信息及描述。完成后按下「确定」即 可。 成功建立项目后,画面左侧便会开启一个「项目管理区」,并以阶层树形图的方式列出所有对象;若 未出现该区域,请点击功能工具栏的 视图(V)> 工作区(W)或图标工具栏的 外,若点击 视图(V)> 输出窗口(M)或图标工具栏的 2-4 图标即可。此 图标则可开启「信息显示区」。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刚建立项目时,主要的工作区因尚未进行任何编辑而处于空白状态;若要开始建立 PLC 程序时,可 在「项目管理区」的「程序」项目上点击鼠标右键,之后在选单中依次单击 新增(N)。 在属性窗口中,用戶可在「POU 名称」字段中输入该程序的命名,之后再在「语言」字段中选择欲使 用的编程语言;至于其它参数则可先延用默认值,其意义将在第 5.4 节的内容当中另行介绍。 成功新增一个程序单元后,在「项目管理区」的「程序」项目下便会多出一个对象,而在主要的工作 区中也会自动开启一个程序编辑窗口。 下图便是一个完整的 ISPSoft 工作画面。 2-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窗口标题:显示目前所编辑的项目名称与程序标题。 功能工具栏:共有 8 类的功能操作选项。 图标工具栏:共有 5 类的图标工具栏可供操作。 项目管理区:阶层树状结构的项目对象管理接口。 信息显示区:显示编译结果及项目查找的相关信息。 状态栏:显示目前编辑或联机状态的相关信息。 编辑工作区:显示程序编辑区、符号表及监控表…等工作窗口。 函数库区:列出台达函数库与用户自定义函数库的内容。 在使用 ISPSoft 的过程中,用戶可通过功能工具栏的「帮助(H) 」项目来启动各种的在线辅助。 操作项 功能说明 关于 查询软件版本及发行日期等相关信息。 ISPSoft 使用索引 PLC 指令及特殊寄存器索引 2-6 查询软件的使用说明。(亦可通过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来开启) 查询各种指令及寄存器的说明。而当在程序编辑区中单击某一指令 后,按下键盘的【F1】键便可直接开启该指令的说明页面。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操作项 版本变更纪录 2.1.2 功能说明 列出此版本软件的新增或修改功能。 窗口标题与状态栏 成功建立项目之后,ISPSoft 的窗口标题便会显示该项目的名称,其格式为 项目名称[程序标题],而 当没有设置「程序标题」时,窗口标题则只会显示「项目名称」;此外,当要查看「程序标题」等信 息时,只要在功能工具栏上依序单击 编辑(E) > 程序标题 即可。 、目前编辑位置、 窗口下方的状态栏主要在于显示目前的各种工作状态,包括编辑模式(插入/取代) PLC 扫描时间、程序大小/容量、联机状态、PLC 状态、通讯参数以及 PLC 机种等信息。 2-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1.3 功能工具栏 ISPSoft 的功能工具栏共有 8 类功能项,且依据目前所进行的编辑工作与选用的机种,各类功能项的 下层项目也会有所差异,在此先稍做浏览介绍,详细的操作方式则将在之后的章节当中陆续介绍。 文件:主要功能为基本的项目存取操作。 编辑:主要提供进行编辑工作时所需的操作功能。 视图:主要功能为查看项目中的信息以及设置工作环境的显示方式。 2-8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编译:主要功能为检查程序语法或将项目程序编译为可让 PLC 运行的执行码。 PLC 主机:主要为通过 ISPSoft 对 PLC 主机进行的联机操作或设置功能。 工具:主要为 ISPSoft 所提供的一些便利功能。 窗口:主要功能为管理编辑工作区中的各个窗口。 帮助:主要为 ISPSoft 所提供的一些在线辅助功能。 2-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1.4 图标工具栏 ISPSoft 中共有 5 类的图标工具栏,而且同样会依据目前的编辑内容与选择机种而有不同的显示。此 外,当鼠标移至图标的上方并稍作停留时,画面便会显示该图标的功能与快捷键提示;而在功能工具 栏的 视图(V) > 工具栏 中,用戶可自行勾选所要显示或隐藏的图标工具栏。 文件工具栏:主要为项目操作的相关功能。 标准编辑工具栏:主要为与编辑工作相关的操作选项。 PLC 快速工具栏:主要为与 PLC 操作相关的功能。 除错工具栏:主要为除错功能的相关操作选项,且不同机种的操作图标也会有所差异。 AH/AS 机种: DVP 机种: 编程工具栏:主要为编辑程序时所需的功能项,且不同的编辑语言会有不同的操作图标。 LD: FBD: IL: ST: SFC: CFC: 2-10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2.1.5 项目管理区与信息显示区 项目管理区的主要内容为与项目开发相关的一些对象,并以阶层树状结构做为其管理界面;内容包括 由系统提供的组态管理工具、设备信息与应用指令,同时也包括用戶自行建立的变量符号、程序项目、 监控表等,且随着选用机种的不同,其所显示的项目,如工具、指令…等,亦会有所不同。 默认的项目管理区会固定在 ISPSoft 窗口的左侧,点击此区右上角的 切换图标工具栏上的 图标即可将其关闭,而通过 图标或是功能工具栏的 视图(V) > 工作区(W) 项目则可开启或关闭 项目管理区的显示。此外,当在某个项目对象上按下鼠标右键时,画面便会出现对应的快捷选单,利 用选单上的功能便可进行相关的对象操作。 信息显示区主要有编译信息与查找结果两个页面,而两者之间则可通过信息显示区下方的选项卡来进 行切换。编译信息页面主要是显示进行程序编译或语法检查时的结果或提示信息,而查找结果页面则 是用来条列执行项目查找后的查找结果。 信息显示区的预设位置是固定在 ISPSoft 窗口的下方,而切换图标工具栏上的 图标,或是切换 功能工具栏的 视图(V) > 输出窗口(M)项目便可开启或关闭信息显示区的显示,而点击此区右 上角的 图标亦可将其关闭。 不论是项目管理区或信息显示区,切换两者窗口右上角的 切换成 图标便可改变窗口的显示方式;当图标 状态时便可将该窗口设为自动隐藏,只要鼠标离开该区域一段时间之后,该区域的窗口便 会自动收藏至边缘,而当将鼠标移至收藏边缘上的选项卡时,鼠标所指的窗口便会再次展开。 2 - 1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此外,当窗口未设置为自动隐藏的状态时,用戶可在项目管理区或信息显示区的选项卡上按住鼠标左 键,之后便可将该页面拖曳至任何位置,甚至可拖曳至另一区的位置上与其合并;而要拖曳整个区域 时,只要先按住该区上方的窗口标题之后再进行拖曳即可。 2-12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2.1.6 编辑工作区 此区为各个工作窗口的所在位置,当将工作窗口设为最大化或最小化时,该窗口也会在此区域中进行 缩放;而当工作窗口最大化时,该窗口的状态操作按钮则会显示在功能工具栏的右侧。 工作窗口陈列 工作窗口最大化 通过功能工具栏中的「窗口(W)」功能项即可对这些工作窗口进行管理与切换。 2-1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窗口重叠:单击此项后,所有的窗口会以重叠的方式排列,其中目前的工作窗口会被排在最前方。 窗口垂直并排:所有的窗口会以垂直对齐的方式并行排列,其中目前的工作窗口会被排在最左侧。 窗口水平并排:所有的窗口会以水平对齐的方式并行排列,其中目前的工作窗口会被排在最上方。 2-14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2.2 ISPSoft 的项目架构 2.2.1 单机项目与群组项目 ISPSoft 的项目架构共可分为单机项目与群组项目两种,说明如下。 单机項目 即最基本的项目类型,在每个项目中只可进行一个机种的开发,主要用于简易的单机应用,而项目文 件的类型则为 *.isp。 群组项目 用于联网应用的多主机系统,在一个项目群组中可建立多个单机项目,且不限机种系列;此外,一个 群组中的项目数量并没有上限,用戶可依照实际应用的状况加以规划,而通过 ISPSoft 中的网络规划 工具-NWCONFIG,即可简单且快速的对同一群组中的各个设备进行网络架构的规划。 群组项目的文件类型为 *.pri ,而群组下的每个单机项目的文件类型则同样为 *.isp ,且会放入与项 目名称相同的文件夹中进行分类管理;此外,对于先前已建立好的单机项目,后续亦可通过导入的方 式来加入项目群组当中。 *.关于网络规划工具-NWCONFIG 的相关说明将会在第 19 章的内容当中有详尽的介绍。 2-1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2.2 整合 PMSoft 的运动模块项目 AH500 系列的系统提供了 AH10PM-5A 与 AH20MC-5A 两款运动控制模块,且用戶可在该模块的内 部布署独立的运动控制程序,而其开发的软件则为台达电子所推出的 PMSoft,相关细节与使用方式 请参考各机种与 PMSoft 的使用手册。 在 ISPSoft 中提供了整合 PMSoft 项目的功能,用戶可直接在 ISPSoft 中建立 PMSoft 的项目,且可通 过硬件规划工具-HWCONFIG 来进行相关的硬件配置与参数设置;而不分单机项目或是群组项目的 架构,在每个 AH500 系列机种的项目中皆可建立一个以上的 PM 项目,且数量上并没有特别的限制, 不过进行开发时仍需依据硬件规划工具-HWCONFIG 中的硬件配置来决定该项目的功能是否被启 用,相关细节将在第 2.2.5 节当中另行介绍。 PM 项目的文件类型为 *.ppm ,且会与 AH500 机种的单机项目置于同一路径下,而对于先前已建立 好的 PM 项目,则可通过导入的方式来加入 ISPSoft 的项目中。 *1. 实际进行 PM 项目开发时仍需搭配 PMSoft V2.05 版以上的软件,且在 DVP 机种的 ISP 项目下不可建立 PM 项目。 *2. 导入的 PM 项目必须为 PMSoft V2.05 版以上的文件格式,且不支持 DVP-PM 机种的项目。 *3. 关于硬件规划工具-HWCONFIG 的相关说明将会在第 3 章的内容当中有详尽的介绍。 2-16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2.2.3 ISPSoft 的单机项目管理 建立新单机项目 首先在功能工具栏中单击 文件(F) > 建立项目 > 新项目(N)或点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 接着在设置窗口中依序输入「项目名称」及「文件路径」,之后在「控制器种类」及「机种」的下拉 选单中选择机种型式;而点击「属性」则可为此项目加入相关的信息及描述。完成后按下「确定」键 即可。 2-1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完成新项目的建立后,在 ISPSoft 的窗口标题中便会显示项目的名称,格式为 项目名称【程序标题】 , 而当没有设置「程序标题」时,窗口标题则只会显示「项目名称」;此外,当要查看「程序标题」等 信息时,只要在功能工具栏上依序单击 编辑(E) > 程序标题 即可。 在项目管理区中可见到项目文件的路径与所选的项目机种。而当所建立的为 AH 及 AS 系列的机种项 目时,在机种类型的后方还会以括号显示该 PLC 的标签名称,且会以项目名称做为其默认值,但之 后仍可在硬件规划工具-HWCONFIG 中重新设置,详细说明将在第 3.3.2.1 节的内容当中另行介绍。 *. PLC 的标签名称仅有 AH 及 AS 系列的机种才有,DVP 系列的机种则不会有此信息,而其主要的功能是用来作为设备识别, 尤其是在联网系统的应用或是在进行联机操作时,此信息可用来确认实际的操作对象是否与我们所预期的相同。 保存项目 刚建立项目时,在指定的路径中并不会马上产生实际的项目文件,而必须在执行保存后才会真正的产 生指定的文件。保存项目的操作方式如下。 在功能工具栏中单击 文件(F) > 保存(S) 或直接点击图标工具栏中的 2-18 图标即可。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接着在文 若要以其它的名称或路径另外保存时,请在功能工具栏中单击 文件(F) > 另存为(A) 件窗口中设置新的路径及文件名,完成后按下「保存」按钮即可。 *.文件另存的操作并不会变更 PLC 的标签名称,因标签名称仅会在一开始建立新项目时以项目名称作为其默认值,但之后仍可 在硬件规划工具-HWCONFIG 中重新设置。 2-1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打开旧项目 若要在 ISPSoft 当中开启先前已建立的旧项目时,请在功能工具栏中单击 文件(F) > 打开(O) 或 直接点击图标工具栏中的 图标,接着在文件窗口的「文件类型」中下拉选择欲开启的文件类型, 之后选取欲开启的文件后按下「开启」按钮即可。下表则为可开启的文件类型。 文件类型 ISPSoft Files(*.isp) WPL Files(*.dvp) ISPSoft Group Files(*.pri) 说明 此为 ISPSoft 的单机项目文件,而若打开了旧格式的文件,则在保 存项目时,ISPSoft 将会自动将其转换为新格式的项目文件。 此为 WPLSoft 所建立的项目文件,而打开此类型的文件后,在保 存项目时,ISPSoft 会自动将其转换为 .isp 的 ISPSoft 项目文件。 此为 ISPSoft 的群组项目文件。 *.WPLSoft 亦为台达电子所推出的 PLC 编程软件,相关说明请参考 WPLSoft 使用手册。 2-20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此外,亦可在功能工具栏中直接点击「文件(F)」项目下的项目清单来开启最近编辑过的项目。 关闭项目 若已完成项目的编辑时,请在功能工具栏中单击 文件(F) > 关闭项目(C) 即可将项目关闭,而 若尚未完成保存时,系统便会出现提示窗口询问是否要进行保存。 补充说明 若离开 ISPSoft 之前未先将项目关闭,则下次再启动 ISPSoft 时,系统默认将自动打开上次所编辑的 项目。 (自动打开前次项目的功能可由用戶自行设置启动与否,相关细节请参考第 2.3.1 节。 ) 2-2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2.4 ISPSoft 的群组项目管理 建立新群组项目 首先在功能工具栏中单击 文件(F) > 建立项目 > 群组项目 > 建立群组项目。 而建立新群组时必须连带建立该群组下的第一个单机项目,其设置方式则与建立单机项目时相同,分 ,在「控制器种类」 、「PLC 机种」的下拉选单 别在设置窗口中依序输入「项目名称」及「文件路径」 中选择机种型式,而点击「属性」则可为此项目加入相关的信息及描述;除此之外,还必须在「群组 项目名称」的字段中输入群组名称,完成后按下「确定」即可。 完成群组项目的建立后,在项目管理区中便会显示连带建立的单机项目,且因一开始建立时,群组中 仅有一个单机项目,所以其显示与单独建立单机项目时相同,而所有相关的文件操作也都与在单机项 目架构下的方式无异,唯一不同的是,在群组项目的架构下无法执行另存文件的功能。 2-22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新增单机项目至群组 欲新增其它单机项目至群组中时,请在功能工具栏中依序单击 文件(F) > 建立项目 > 群组项目 > 建立新项目至群组,亦或是在项目管理区中单击任一项目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中单击建 立新项目至群组。 因在群组项目的架构下,同时间只能有一个单机项目处于编辑状态,因此当要新增一个项目至群组中 时,原来正在编辑的项目便会被要求关闭,而此时若该项目尚未保存时,系统便会出现确认信息。 新项目的设置窗口与一般建立新单机项目时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无法设置文件路径。 2-2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启动项目 在群组项目的架构下,同时间只能有一个单机项目处于编辑状态,而要切换编辑的项目时,请在欲切 换的项目对象上点击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中单击 启动项目,或是直接在欲切换的项目对象上 双击鼠标左键即可。 切换项目后,ISPSoft 的窗口标题亦会切换显示为目前所编辑的项目名称与程序标题;而项目管理区 中,处于关闭状态的项目则会以灰阶的图标显示。 导入单机项目文件至群组 2-24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若有某个单机项目文件(*.isp)是在非群组项目的架构下所建立的,通过导入的方式亦可将其加入项 目群组当中;欲进行导入时,请在项目管理区中单击任一项目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中单 击 加入已存在项目至群组,接着便可在文件窗口中选取欲导入的项目文件。 允许导入的文件类型只可为 *.isp 的单机项目文件,而导入项目文件时,系统仅会将该单机项目文件 复制至项目群组的目录下,而原单机项目文件则仍会被保留在原来的路径中。 删除群组中的单机项目 2-2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要将某个单机项目从群组中删除时,请在项目管理区中单击欲删除的项目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 快捷选单中单击 从群组中移除项目;不过若该群组中仅剩一个项目时便无法删除。 此操作仅会将该项目在群组项目的管理列表中删除而已,实际存放在原路径的单机项目文件并不会被 删除,而之后若要重新将该项目加入群组时,只要通过导入的方式重新将其加入即可。 2-26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开启群组项目 若要开启之前建立的群组项目时,请在功能工具栏中单击 文件(F) > 打开(O) 或直接点击图标 工具栏中的 图标,接着再在文件窗口的「文件类型」下拉选择 ISPSoft Group Files(*.pri) , 之后选取欲开启的文件后按下「打开」按钮即可。 而若打开的群组项目中有出现红色叉号的图标时,代表位于此群组路径下的该单机项目文件出现异 常,有可能已被删除、变更路径或是变更名称。 关闭群组项目 在功能工具栏中单击 文件(F) > 关闭项目(C)可将目前正在编辑的单机项目关闭,但此时仍可再 启动其它处于关闭状态的单机项目,而若要关闭整个群组项目时,请单击 关闭全部项目。 2-2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2.5 ISPSoft 的 PM 项目管理 AH500 系列的系统提供了 AH10PM-5A 与 AH20MC-5A 两款运动控制模块,且用戶可在该模块的内 部布署独立的运动控制程序,而其开发的软件则为台达电子所推出的 PMSoft。 在 ISPSoft 的项目管理区中,针对 AH500 系列机种的项目会多出一个「运动模块」的目录,若用戶有 安装 PMSoft V2.05 版以上的软件时,在该目录下便可直接对 PMSoft 的项目进行管理。 建立新 PMSoft 项目 要在 ISPSoft 中建立 PMSoft 项目时,请在项目管理区中单击「运动模块」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 快捷选单中单击 建立运动模块。 接着请在设置窗口的「文件名称」中输入 PMSoft 项目的名称,在「型号」字段下拉选择模块型号, 之后依据 HWCONFIG 中的配置,在「背板编号」及「插槽编号」字段中下拉选择该模块对应的插槽 编号,且每个插槽编号仅可对应一个 PMSoft 项目,而若尚未确定插槽编号亦或是之后要重新调整插 槽时,可先在下拉选单中选择「未定义」 。完成设置之后按下「确定」即可。 *.关于硬件规划工具-HWCONFIG 的相关说明将会在第 3 章的内容当中有详尽的介绍。 2-28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开发 PMSoft 项目 当要对已建立好的运动模块项目进行编辑时,请直接在该项目对象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系统便会自 动开启 PMSoft,而用戶后续即可直接在 PMSoft 当中进行该运动模块的程序开发。 不过对于未指定插槽的运动模块对象,系统将不允许其进行编辑。 *.关于 PMSoft 的操作请参考 PMSoft 使用手册,而通过 ISPSoft 启动的 PMSoft,在操作时将不可执行 PMSoft 当中的新建文 件、打开旧文件、变更机种…等功能;此外,在 PMSoft 中所做的编辑仍必须在 PMSoft 中执行「保存」功能才可保存文件。 删除 PMSoft 项目 欲删除已建立好的运动模块项目时,请先单击欲删除的项目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中单击 删除运动模块项目;而删除运动模块项目时,系统仅会将该项目由项目管理清单中删除,实际存放的 PMSoft 项目文件(*.ppm)则仍会保留在原来的路径中。 2-2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导入 PMSoft 项目 要导入先前所建立的 PMSoft 项目文件(*.ppm)时,请先在项目管理区中单击「运动模块」项目后 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中单击 加入已存在运动模块。 接着请在文件窗口中选取欲导入的 PMSoft 项目文件,完成后按下「打开」即可。而导入的运动模块 项目,其默认的插槽编号亦将为未定义。 导入 PM 项目时,系统仅会将该 PMSoft 项目文件复制至 ISPSoft 的项目路径下,而原始的 PMSoft 项目文件则仍会被保留在原来的路径中;此外,导入的 PMSoft 项目文件必须为 PMSoft V2.05 版以 上的文件格式,且不支持 DVP-PM 机种的项目。 2-30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改变插槽编号 欲变更运动模块项目所对应的插槽编号时,请先单击该模块的项目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 中单击 改变插槽编号。 接着请在设置窗口的「插槽编号」字段下拉选择欲变更的编号,而选择时请注意不可选用已被占用的 插槽;完成后按下「确定」即可。 2-3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3 ISPSoft 中的基本设定 2.3.1 系统及环境设定 在功能工具栏中单击 工具(T) > 语系,之后在下拉选单中便可选择欲使用的操作语系。 在功能工具栏单击 工具(T) > 选项(O)之后便会出现操作环境的设置窗口,而通过窗口上方或 左侧的选项卡便可切换各个页面。 2-32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系统基本设定-初始化设定 若勾选此项,则每次启动 ISPSoft 便会自动开启最后一次编辑且未关闭的项目。 若勾选此项,则存档时会自动产生一个备份文件,当磁盘毁损时,可藉由此档案恢复。 若勾选「时间间隔」时,每隔一段时间(可从右侧的字段设定),系统便会自动将目 前所编辑的项目另外备份成一个暂存档,用户可由「备份档数量」右侧的字段设定需 要备份的数量,若超过存档的最大备份数量,将依序覆盖先前存档,此动作将反复进 行,例如备份数量为 3,到第 4 次存档备份,将覆盖第 1 次存档;若 ISPSoft 发生不 正常关闭,则下次再开启该项目文件时,系统便会询问用户是否要加载最后备份的编 辑内容。当勾选「编译前保存」时,每次编译前便会自动储存目前编辑的项目档。 若勾选「允许符号表中地址字段的装置名称重复」,允许不同的变量符号指定到同一 个装置地址。 (AH/AS 系列机种不允许勾选)。若勾选「允许符号第一个字母为数字」, 允许变量符号名称为数字开头。关于「旧版变量数组编译」,此项目可能随着机种不 同会有不同功能的变化,主要的内容分为「旧版变量数组编译」、 「额外 SFC 装置配 置(韧体 1.02 以上) 」、 「使用除法严谨模式」 、「开启优化」等功能。 系统基本设定-项目管理区 2-3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设置项目管理区中,各对象的显示字型。 设置项目管理区的背景底色。 此处显示的为变更后的预览画面。 系统基本设定-编译信息 此处显示的为变更后的预览画面。 设置信息的显示字型。 设置信息显示区的背景底色。 系统基本设定-符号表 2-34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此处显示的为变更后的预览画面。 先在左侧选择设置项目后,再在右侧字段中设置该项目的显示样式。 若勾选此项,则符号宣告窗口在完成宣告后的状态会预设为自动关闭。 勾选此项时,若在 LD、FBD 或 SFC 等环境中输入未定义的变量符号,并在输入 完毕后直接按下【Enter】键,则此时系统将会自动导出符号宣告窗口。 设置在符号表之间进行剪切/复制时,粘贴的内容是否要包含变量符号的批注。 勾选此项时,图标工具栏的地址模式按钮才可以使用。 勾选此项时,当在程序中输入变量符号时,会自动列出所有符合的已建立变量符 号项目,用户可直接单击鼠标左键或使用键盘上下键由列表中挑选,如下图。 【】或【】 编辑器设定-LADDER 及 FBD 2-3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先在此处选择设置对象。 此处为变更后的预览画面 在此处设置所选对象的显示样式。 在 LD 及 FBD 的程序编辑区中,当鼠标停留在某个装置或变量符号上时,画面将 会显示该装置或变量符号的提示,而在此便可勾选将会显示的提示內容。 在此处设置 LD 及 FBD 中的组件显示宽度,而此设置将会影响编程环境中,功能 块图形内部可显示的字数长短。 编辑器设定-SFC 先在此处选择设置对象。 在此处设置所选对象的显示样式。 此处显示的为变更后的预览画面。 编辑器设定-IL 及 ST 2-36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先在此处选择设置对象。 在此处设置所选项目的显示对象。 此处显示的为变更后的预览画面。 编辑器设定-CFC 先在此处选择设定项目。 在此处设定所选项目的显示样式。 此处显示的为变更后的预览画面。 当按下「默认」按钮时,所有的设置值便可恢复为系统最初的默认值,而完成所有的设置之后,按下 「确定」按钮即可应用所做的变更。 2-3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同时开启多个 ISPSoft 窗口时,不同的 ISPSoft 窗口可做不同的设置,不过系统只会记忆最后一个关闭窗口的环境设置, 因此当下次重新启动 ISPSoft 时,系统便会自动应用最后一个关闭窗口中的设置值。 2.3.2 用戶编辑格式的导入与导出 通过 ISPSoft 所提供的功能,用戶可将自己设置好的环境设置进行导出与导入的动作。 导出用戶编辑格式 ,之后在文件窗口中输入欲导出的文 在功能工具栏中单击 工具(T) > 导出 > 用戶编辑格式(R) 件名后按下「保存」即可。 2-38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导入用戶编辑格式 在功能工具栏中单击 工具(T) > 导入 > 用戶编辑格式(P) ,之后在文件窗口中选择欲导入的文 件后按下「开启」即可。 补充说明 不同版本的 ISPSoft,因其环境参数可能会有所不同,导入后请再次确认是否与预期相符。 2-3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4 通讯设定 下图为 ISPSoft 与台达 PLC 之间的通讯架构,有别于以往的联机方式,ISPSoft 则是统一通过通讯管 理员-COMMGR 来做为通讯的接口。而在此节的内容中,我们将会介绍如何在 ISPSoft 与 PLC 之间 逐步地建立起正常的联机通讯,并完成基本的测试。 *1. 关于通讯管理员-COMMGR 的简介与安装方式,请参考手册第 1.2 节的相关说明。 *2. ISPSoft 在 V2.0 版以上才开始采用 COMMGR 的通讯架构,较早期的版本则仍使用传统的联机方式。 2.4.1 通讯管理员 COMMGR 的启动与关闭 顺利完成 COMMGR 的安装后,系统便会自动在程序菜单当中建立一个执行快捷方式,直接点击该快 捷方式即可启动 COMMGR;而除了首次安装完成后,用戶需自行将其启动外,之后只要每次计算机 重新开机,系统便会自动启动 COMMGR,并将其常驻在 Windows 的右下角;但若 Windows 的右下 角没有出现该图标时,请直接由程序菜单当中自行启动 COMMGR。 当顺利启动 COMMGR 之后,在 Windows 的右下角当中便可发现 COMMGR 的图标,在该图标上双 击鼠标左键,或是点击鼠标右键后单击「Open」即可开启 COMMGR 的管理窗口。 2-40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下图为 COMMGR 的操作画面,窗口的中间部份会列出所有已经建立好的通讯 Driver,ISPSoft 便是 通过指定其中的某个 Driver 来与 COMMGR 之间建立连结;而窗口右侧则是管理这些 Driver 的操作 项,详细操作方式将在下一节的内容当中另行介绍。 当用戶按下窗口右上角的 键或是 键时都可将操作窗口关闭,不过 COMMGR 仍会继续常驻 在 Windows 的右下角当中;若要完全关闭 COMMGR 时,请在 Windows 右下角的 COMMGR 图标 上点击鼠标右键,之后选择「Close」即可将其关闭。 2.4.2 COMMGR 的 Driver 管理 COMMGR 中的 Driver 所代表的意义为软件与计算机通讯端口之间的联机通道。当用戶新增了一个 Driver 且设置好通讯参数,COMMGR 便会与该 Driver 中所指定的通讯端口建立起一个联机通道, 且之后只要计算机重新启动时,COMMGR 便会将该 Driver 自动启动;而当所建立的 Driver 发生联 机通道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例如原本存在的网卡或是 USB 连接线被移除,COMMGR 便会自动将 该 Driver 停止并标示为 ERROR 的状态,而此时位于 Windows 系统列上的 COMMGR 图标也会出现 一个红色的 X 号;而一但联机恢复正常,Driver 的状态也将恢复为 OK。 2.4.3 建立联机通道-Driver 的建立 在 COMMGR 右侧的「Add」键上点击鼠标左键即可开启通讯参数的设置窗口。 2-4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设置的步骤简述如下。 (1) 设置 Driver 名称 在「Driver Name」字段中输入此 Driver 的识别名称,至多可输入 31 个字符,而输入的内容除 了底线之外,不可使用其它如*、#、?、\、%、@ …等特殊符号。 (2) 设置联机型态 在「Connection Setup」的「Type」字段上点击鼠标左键,之后在下拉选单中选择欲使用的联 机型态即可。下列则是目前 COMMGR 所支持的几种联机型态。 2-42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RS232/422/485 通过计算机的 COM Port 与 PLC 主机进行通讯。 USB(Virtual COM) 部分 PLC 主机本身即有提供 USB 的通讯端口,因此计算机与 PLC 主机之间可直接通过 USB 连接线来进行接续。不过在使用此种联机方式之前,请确认计算机中已安装该主机的 USB 驱 动程序,安装方式请参考 附录 A 的相关说明或各机种的使用手册。 Ethernet 通过计算机的以太网络端口与 PLC 主机进行通讯。 DirectLink(USB)& DirectLink(Ethernet) 。当 PLC 与 HMI 在正常联机的状态下,计算机 此为台达 HMI 所提供的 DirectLink(穿透功能) 便可通过 USB 或以太网络与 HMI 进行联机后,再间接地与 PLC 主机进行通讯。详细的联机设 置方式以及使用上的注意事项,请参考台达 HMI 的相关使用手册。 DVP Simulator & AH Simulator& AS Simulator 此型态的 Driver 为连结至仿真器的虚拟通道。若用戶在 ISPSoft 中指定此型态的 Driver,一旦 执行联机的相关操作时,COMMGR 便会主动在 ISPSoft 与仿真器之间传递数据,就如同连接 到真实的 PLC 主机一般。 (3) 设置通讯参数 针对所选的联机型态来设置其通讯参数,而不同的联机型态,其可设置的通讯参数也会不同。关 于各种型态的参数设置方式将会在接下来的几个小节当中陆续介绍。 2.4.3.1 RS232/422/485 通讯参数设置 欲建立 RS232/422/485 型态的 Driver 时,在开启 Driver 设定窗口前请先确认下列两点事项: (a) 计算机中已成功安装相关驱动程序。 (b) 计算机与 PLC 主机之间目前已连接在一起,且已正常运作。 2-4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 在「Driver Name」字段输入识别名称,而输入的内容除了底线之外,不可使用其它特殊符号。 (2) 在「Connection Setup」的「Type」字段下拉选择「RS232/422/485」的联机型态。 (3) 在「COM Port」字段下拉选择欲建立联机通道的通讯端口,而下拉选单中将会显示完整的 COM Port 编号与设备名称,显示的内容则会与 Windows 设备管理器中的内容一致,因此,需先确认 上述(a)(b)两点事项之后才能选择到此 COM Port。 (4) 选择通讯的数据格式为 ASCII 或 RTU。 (5) 设置该端口的通讯协议,且所设置的通讯协议并须与连接的设备一致,而按下「Default」键则 可将通讯协议参数恢复为系统默认值。 若不确定联机设备的通讯协议时,可在该装置与计算机联机时按下「Auto-detect」键即可自动 侦测联机装置的参数,当侦测成功时,该联机装置的通讯协议参数便会被回填在窗口中的对应字 段;不过进行自动侦测时,系统将不会侦测 COM Port 与 ASCII / RTU 这两个参数,因此在 执行自动侦测前,必须先确定此二参数的设定值后才可进行操作。 (6) 设置通讯响应的相关参数。其中「Time of Auto-retry」参数是设置联机错误时的重试次数,而 「Time Interval of Auto-retry」参数则是设置重试的时间间隔。 *.系统仅会在开启 Driver 设置窗口时获取一次设备管理器中的 COM Port 信息,但不会保持实时更新,因此若有某个设备是在 开启 Driver 设置窗口后才加入系统时,在下拉选单中便不会有该设备的选项,此时请先关闭设置窗口后再重新开启。 2.4.3.2 USB(Virtual COM)通讯参数设置 欲建立 USB 型态的 Driver 时,在开启 Driver 设置窗口前请先确认下列两点事项: (a) 计算机中已成功安装该主机的 USB 驱动程序。 (b) 计算机与 PLC 主机之间目前已通过 USB 连接线连接在一起,且已正常运作。 2-44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1) 在「Driver Name」字段输入识别名称,而输入的内容除了底线之外,不可使用其它特殊符号。 (2) 在「Connection Setup」的「Type」字段下拉选择「USB(Virtual COM)」的联机型态。 (3) 在「COM Port」字段下拉选择欲建立联机通道的通讯端口,而若上述(a)(b)两点事项已确 认无误,则此时在下拉选单中便会显示已联机的主机设备名称与其 COM Port 编号。 (4) 设置通讯响应的相关参数。其中「Time of Auto-retry」参数是设置联机错误时的重试次数,而 「Time Interval of Auto-retry」参数则是设置重试的时间间隔。 *.关于 PLC 主机的 USB 驱动程序,其相关说明请参考手册中的 附录 A 或各主机的操作手册。 2.4.3.3 DirectLink(USB)通讯参数设置 (1) 在「Driver Name」字段输入识别名称,而输入的内容除了底线之外,不可使用其它特殊符号。 (2) 在「Connection Setup」的「Type」字段下拉选择「DirectLink(USB)」的联机型态。 (3) 选择 HMI 的 USB 传输模式。若选择「CDC Mode」时,在「COM Port」字段下拉选择欲建立 联机通道的通讯端口,而下拉选单中将会显示完整的 COM Port 编号与装置名称,显示的内容则 会与 Windows 设备管理器中的内容一致。详细的联机设定方式以及使用上的注意事项,请参考 台达 HMI 的相关使用手册。 (4) 设置通讯响应的相关参数。其中「Time of Auto-retry」参数是设置联机错误时的重试次数,而 「Time Interval of Auto-retry」参数则是设置重试的时间间隔。 2-4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4.3.4 Ethernet 通讯参数设置 (1) 在「Driver Name」字段输入识别名称,而输入的内容除了底线之外,不可使用其它特殊符号。 (2) 在「Connection Setup」的「Type」字段下拉选择「Ethernet」的联机型态。 (3) 在「Ethernet Card」的字段下拉选择欲建立联机通道的网卡,而此字段左下角的数字即是所选 网卡目前被配置的 IP 地址。 (4) 依据以太网络本身的特性,计算机可以与连接至网络上的所有设备进行通讯,因此用戶可在「IP Address Setting」的区域中,将可能通过此 Driver 进行通讯的设备 IP 预先建立起来。 部份设备支持自动查找的功能,按下「Search」键后便会开始查找,并将结果显示在列表中。 按下「Add」按钮可在下方的列表中新增一组 IP 地址,之后便可在各字段中输入相关信息。 在此输入联机设备的 IP 地址。 在此输入指定的通讯端口编号,但若无须特别指 定时,请使用默认的通讯端口编号 502。 视用戶的需求在此字段输入此组 IP 的批注。 此字段无法进行编辑,而是在使用「Search」功 能时,用于显示查找到的设备类型。 选取某组 IP 后按下「Del」按钮或直接按下键盘的【DEL】键即可将该组 IP 在列表中删除。 (5) 设置通讯响应的相关参数。其中「Time of Auto-retry」参数是设置联机错误时的重试次数,而 「Time Interval of Auto-retry」参数则是设置重试的时间间隔。 *.系统仅会在开启 Driver 设置窗口时获取一次网卡的信息,但不会保持实时更新,因此若有某个网卡是在开启 Driver 设置窗 口后才加入系统或是变更网卡的设置时,请先关闭 Driver 设置窗口后再重新开启,以确保获取到正确的信息。 2-46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2.4.3.5 DirectLink(Ethernet)通讯参数设置 (1) 在「Driver Name」字段输入识别名称,而输入的内容除了底线之外,不可使用其它特殊符号。 (2) 在「Connection Setup」的「Type」字段下拉选择「DirectLink(Ethernet) 」的联机型态。 (3) 在「Ethernet Card」的字段下拉选择欲建立联机通道的网卡,而此字段左下角的数字即是所选 网卡目前被配置的 IP 地址。 (4) 依据以太网络本身的特性,计算机可以与连接至网络上的所有设备进行通讯,因此用戶可在「IP Address Setting」的区域中,将可能通过此 Driver 进行通讯的设备 IP 预先建立起来。 台达 HMI 支持自动查找的功能,按下「Search」后便会开始查找,并将结果显示在列表中。 按下「Add」按钮可在下方的列表中新增一组 IP 地址,之后便可在各字段中输入相关信息。 在此输入联机设备的 IP 地址。 在此输入指定的通讯端口编号,但若无须特别指 定时,请使用默认的通讯端口编号 502。 视用戶的需求在此字段输入此组 IP 的批注。 此字段在设置 DirectLink(Ethernet)的通讯参 数时暂无作用。 选取某组 IP 后按下「Del」按钮或直接按下键盘的【DEL】键即可将该组 IP 在列表中删除。 (5) 设置通讯响应的相关参数。其中「Time of Auto-retry」参数是设置联机错误时的重试次数,而 「Time Interval of Auto-retry」参数则是设置重试的时间间隔。 *.系统仅会在开启 Driver 设置窗口时获取一次网卡的信息,但不会保持实时更新,因此若有某个网卡是在开启 Driver 设置窗 口后才加入系统或是变更网卡的设置时,请先关闭 Driver 设置窗口后再重新开启,以确保获取到正确的信息。 2-4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4.3.6 DVP Simulator 通讯参数设置 (1) 在「Driver Name」字段输入识别名称,而输入的内容除了底线之外,不可使用其它特殊符号。 (2) 在「Connection Setup」的「Type」字段下拉选择「DVP Simulator」的联机型态。 (3) 此字段不适用于 DVP Simulator,不须设定。 (4) 设置通讯响应的相关参数。其中「Time of Auto-retry」参数是设置联机错误时的重试次数,而 「Time Interval of Auto-retry」参数则是设置重试的时间间隔。 2.4.3.7 AH Simulator 通讯参数设置 (1) 在「Driver Name」字段输入识别名称,而输入的内容除了底线之外,不可使用其它特殊符号。 (2) 在「Connection Setup」的「Type」字段下拉选择「AH Simulator」的联机型态。 (3) 在此输入指定的通讯端口编号,但若无须特别指定时,可直接使用系统默认的配置即可。 (4) 设置通讯响应的相关参数。其中「Time of Auto-retry」参数是设置联机错误时的重试次数,而 「Time Interval of Auto-retry」参数则是设置重试的时间间隔。 *.目前 AH 仿真器不支持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 2-48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2.4.3.8 AS Simulator 通讯参数设置 (1) 在「Driver Name」栏位输入识别名称,而输入的内容除了底线之外,不可使用其它特殊符号。 (2) 在「Connection Setup」的「Type」栏位下拉选择「AS Simulator」的联机类型。 (3) 在此输入指定的通讯端口编号,但若无须特别指定时,可直接使用系统默认的配置即可。 (4) 设定通讯响应的相关参数。其中「Time of Auto-retry」参数是设定联机错误时的重试次数,而 「Time Interval of Auto-retry」参数则是设定重试的时间间隔。 补充说明 (a) COMMGR 只允许建立一个 DVP 仿真器的 Driver,当要重复建立时,系统便会出现警示信息。 (b) 针对 AH 仿真器类型的 Driver,其建立的数量并没有特别限制,但同时启动的数量则不得超过 4 个;此外,建立 Driver 时须注意不同 AH 仿真器的「Port Number」不得重复。 (c) 针对 AS 仿真器类型的 Driver,其建立的数量并没有特别限制,同时启动的数量也没有限制; 此外,建立 Driver 时须注意不同 AS 仿真器的「Port Number」不得重复。 (d) AH 仿真器的功能仅在 V1.01 版以上的 COMMGR 才有提供;AS 仿真器的功能仅在 V1.07 版 以上的 COMMGR 才有提供。 (e) DVP、AH、AS 完整仿真器的功能建议在 ISPSoft V3.03 以上版本的架构使用。 2.4.4 建立联机通道-Driver 的启动与停止 对于一般的 Driver(非仿真器) ,只要装置与计算机的联机正常,COMMGR 即会自动启动联机,用户 无须任何操作。 OK 状态自动切换 ERROR 2-4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而欲启动仿真器 Driver 时,只要先在 COMMGR 的管理列表上单击该仿真器 Driver,之后再在右侧的 「Start」键上点击鼠标左键,待该仿真器 Driver 的 Status 显示为 START 之后即代表启动成功。 而欲停止某个 Driver 时,只要先在 COMMGR 的管理列表上单击该 Driver,之后再在右侧的「Stop」 键上点击鼠标左键,待该 Driver 的 Status 显示为 STOP 后即代表已经停止。 2.4.5 建立联机通道-Driver 的修改与删除 欲修改某个 Driver 的参数时,请先在列表上单击该 Driver 后点击右侧的「Configure」按钮,或是直 接在该 Driver 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便会开启设置窗口,接着请参考第 2.4.3 节的内容逐一进行设置。 2-50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欲删除某个 Driver 时,请先在列表上单击该 Driver 后点击右侧「Delete」按钮或直接按下键盘的【DEL】 键即可将其删除。 2.4.6 建立 ISPSoft 与 COMMGR 之间的连结 当已在 COMMGR 中成功建立 Driver 并启动后,接下来便可在 ISPSoft 中指定欲使用的 Driver,而完 成设置后,在 ISPSoft 与 COMMGR 之间便建立了连结。设置时,每个单机项目都必须单独指定其通 讯方式,因此在群组项目的架构下,用戶必须逐一开启每个单机项目并完成各自的设置。 2-5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 首先请在群组中将欲设置通讯方式的项目启动,但若是在单机项目的架构下则可略过此步骤。 (2) 在 ISPSoft 中点击功能工具栏的 工具(T) > 通讯设置(P) ,之后便会出现设置窗口。 当所设置的对象为群组项目下的 AH/AS 系列机种时,窗口中还会包含「封包绕送模式」的勾选 项目,该选项主要用于启动 AH/AS 系列机种所提供的封包绕送功能,相关操作与说明将在第 19 章的内容当中另行介绍,而在一般操作的状况下,此字段仅须保持不勾选的状态即可。(AH5x1 及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不支持「封包绕送模式」功能) (3) 2-52 在通讯设定的窗口中,请先在「通讯通道名称」字段处下拉选择欲连结的 Driver。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4) 接着在「站号」字段处下拉选择与计算机实际联机的主机站号,但若不确定主机站号时,亦可直 接使用站号 0(广播站号) 。 (5) 而若连结的 Driver 型态为 Ethernet 或 DirectLink(Ethernet)时,请接着在「IP 地址」字段 下拉选择预先在 COMMGR 中建立好的 IP 地址。 (6) 完成所有设置后按下「确定」按钮即可。而此时在 ISPSoft 的状态栏中便会显示目前所连结的 Driver 信息。 补充说明 当某个 COM Port 编号的资源被其他非透过 COMMGR 联机的软件占用时,指定该 COM Port 编号的 Driver 便无法与透过 COMMGR 联机的上位软件通讯;此时请先将该软件关闭,或在该软件中将指定 的 COM Port 资源释放,而之后才可使用 COMMGR 中指定 COM Port 编号的 Driver。反之,若某个 COM Port 编号的资源被透过 COMMGR 联机的软件占用时,该 COM Port 编号也无法再被其他非透 过 COMMGR 联机的软件使用,直到资源被释放。 2.4.7 连接主机与通讯端口 2-5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完成所有的设置后,接下来便可通过通讯连接线将主机与指定的通讯端口接续在一起。下述将列举一 些常用的连接方式与提醒事项,而更进一步的接线与设置方式则请自行参考各机种的操作手册。 1. DVP 系列主机(RS232) 直接以台达专用的 PLC 通讯连接线与主机连接,而 COMMGR Driver 的型态则请选择 RS232。 注意事项:联机前请确认 COMMGR Driver 中所设置的 RS232 参数与 PLC 主机的设置一致。 2. DVP-SX2 主机(USB) DVP 系列的 SX2 主机本身有提供 Mini USB(B-Type)的通讯接口,用戶可直接以 USB 连接线将 主机与计算机进行接续,但因 SX2 机种的 USB 架构是将 USB 转 RS232 的电路内建在主机中,因 此其内部运作仍是采用 RS232 的模式,所以 COMMGR Driver 的型态请选择 RS232。 注意事项: (a) 请确认计算机中已正确安装 SX2 机种的 USB 驱动程序,相关说明请参考 附录 A。 (b) 联机前请确认 COMMGR Driver 中所设置的 RS232 参数与 PLC 主机的设置一致。 3. AH/AS 系列主机(USB) 直接通过 USB 连接线与主机进行接续,而其中主机的 USB 端口为 B-Type 的 Mini USB 型式;至 于 COMMGR Driver 的联机型态则请选择 USB(Virtual COM)。 注意事项:请确认计算机中已正确安装 AH500 机种的 USB 驱动程序,相关说明请参考 附录 A。 4. AH 系列主机(RS232/422/485) 因 AH 系列主机的 COM 端口为标准型式,因此请使用 RX 与 TX 跳线的 RS232 连接线,或通过具 跳 线 功 能 的 转 换 器 来 与 计 算 机 进 行 接 续 , 而 COMMGR Driver 的 联 机 型 态 则 请 选 择 RS232/422/485。 注意事项: 2-54 第 2 章启动与设定 (a) 联机前请确认 COMMGR Driver 中所设置的 RS232 参数与 PLC 主机的设置一致。 (b) AH 系列机种的 COM 接口可规划为 RS232 / RS485 / RS422 等多种模式,联机前请确认该 接口目前所规划的模式是否正确。 (请参考后续的补充说明) 5. AH/AS 系列主机、DVP-15MC 与 DVP-SE(Ethernet) AHCPU5xx-EN 系列、AHxxEMC 系列、AS 系列及 DVP-SE 主机有内建 Ethernet 的 RJ-45 端口, 并可通过以太网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其连接的方式共有两种,一种为通过 HUB 将计算机与 CPU 主 机连接至同一网域上,另一种则是以网络线缆(无须跳线)将计算机与主机直接对接。至于 COMMGR Driver 的型式则请选择 Ethernet。 注意事项: (a) 联机前请确认所架构的网络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b) 确认 CPU 主机本身的以太网参数是否正确,请参考后续的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 CPU 主机本身可能提供「USB」、 「串行端口」与「Ethernet」等 3 种不同的接续方式, 「串行端口」 与「Ethernet」两种通讯端口皆可透过 ISPSoft 所提供的硬件规划工具-HWCONFIG 来设定通讯参 数,相关说明与操作方式则将在第 3 章的内容当中另行介绍。 相较于「串行端口」与「Ethernet」的情况,通过「USB」来与 AH500 主机进行接续则是较为方便 的方式,尤其是与全新的主机进行首次连接时,先通过 USB 连接线与主机建立联机之后,接着再利 用硬件规划工具-HWCONFIG 便可设置并下载「串行端口」与「Ethernet」的通讯参数。 各机种「串行端口」与「Ethernet」通讯参数的出厂默认值,请参阅各机种操作手册。 2-5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4.8 实际联机测试 若已完成上述的所有步骤后,接着便可通过简单的测试来验证是否可正常与主机进行联机。 联机之前请再次确认下列事项。 (a) 确认 COMMGR 已正常启动。 (b) 针对欲使用的 COMMGR Driver,请确认相关参数的设置正确无误,尤其是联机型态为 RS232/422/485 的 Driver,其通讯参数必须与欲联机的主机一致。 (c) 提供通讯端口的设备,如计算机的网卡、HUB、串行端口…等,已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d) 确认在 ISPSoft 的「通讯设定」中,其所指定的 Driver、站号与 IP 地址等设置皆正确无误,而 其中若有指定 IP 地址时,请确认主机实际的 IP 地址与指定的 IP 相同。 (e) 主机与计算机已正确透过通讯连接线连接在一起,主机也已送电并处于正常运作的状态且欲使 用的 COMMGR Driver 处于 OK 状态。 , 确认完上述事项后,接着请在 ISPSoft 的功能工具栏中,依序单击 PLC 主机(P) > 系统信息(I) 此时 ISPSoft 便会尝试自主机中获取相关信息,当已可与主机正常通讯时,画面中便会自动开启一窗 口,并将获取到的主机信息显示在窗口当中。 2-56 第3章 PLC 系统的配置与设置 目录 3.1 DVP 系列机种的参数设置 ..................................................... 3-4 3.1.1 DVP 主机的系统管理工具 ............................................... 3-4 3.1.2 停电保持设定 .............................................................. 3-4 3.1.3 联机信息 ................................................................... 3-8 3.2 AH 与 AS 系列机种的硬件规划工具-HWCONFIG ....................... 3-9 3.2.1 HWCONFIG 的环境介绍 ................................................ 3-9 3.2.2 模块配置 ................................................................. 3-12 3.2.2.1 新增模块 ............................................................... 3-12 3.2.2.2 模块的地址配置 ...................................................... 3-18 3.2.2.3 批注编辑 ............................................................... 3-22 3.2.2.4 删除模块 ............................................................... 3-23 3.2.2.5 变更模块 ............................................................... 3-25 3.2.2.6 模块的查找/替換功能 ................................................ 3-27 3.2.2.7 模块的复制/粘贴 ..................................................... 3-32 3.2.2.8 模块的剪切/粘贴 ..................................................... 3-34 3.2.2.9 模块的搬移 ............................................................ 3-36 3.2.2.10 新增扩展背板及冗余扩展背板 ................................... 3-37 3.2.2.11 删除扩展背板及冗余扩展背板 ................................... 3-41 3.2.2.12 变更背板 ............................................................ 3-43 3.2.2.13 扩展背板及冗余扩展背板的剪切/复制/粘贴 ................... 3-45 3.2.2.14 扩展背板图标及冗余扩展背板图标的搬移 ...................... 3-49 3.2.2.15 重新排序输入/输出装置范围 ..................................... 3-51 3.2.2.16 显示/隐藏名称 ..................................................... 3-51 3.2.3 3.3 主机与模块的版本管理 ................................................. 3-52 AH500 机种的 PLC 主机参数设置 ......................................... 3-54 3.3.1 打开 PLC 主机的参数设置页面 ........................................ 3-54 3.3.2 CPU 基本参数设置 ...................................................... 3-55 3.3.2.1 CPU 基本参数-名称 ................................................ 3-55 3.3.2.2 CPU 基本参数-系统 ................................................ 3-56 3-1 3.3.2.3 CPU 基本参数-停电保持装置范围................................ 3-60 3.3.3 串行端口(COM Port)参数设置 .................................... 3-62 3.3.4 以太网络(Ethernet)基本参数设定 ............................... 3-63 3.3.5 以太网络(Ethernet)进阶参数设定 ............................... 3-65 3.3.5.1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过滤器......................................... 3-65 3.3.5.2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网络时间校正 ................................ 3-67 3.3.5.3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邮件 ........................................... 3-68 3.3.5.4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邮件发送条件 ................................ 3-69 3.3.5.5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邮件地址与发送条件设置 ................... 3-73 3.3.5.6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通信接口(Socket) ....................... 3-74 3.3.5.7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网页功能 ...................................... 3-77 3.3.5.8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数据交换 ...................................... 3-78 3.3.6 数据交换-COM 与数据交换-Ethernet .............................. 3-81 3.3.6.1 Port 1-数据交换设定-COM1、Port 2-数据交换-COM2 或 Port 1数据交换设定-COM ............................................................ 3-82 3.3.6.2 数据交换-Ethernet ................................................. 3-83 3.4 AHXXEMC 机种的 PLC 主机参数设定 ..................................... 3-84 3.4.1 开启 PLC 主机的参数设定页面........................................ 3-84 3.4.2 一般设定 ................................................................. 3-85 3.4.2.1 一般设定-系统资讯 ................................................. 3-85 3.4.2.2 一般设定-COM Port Setting .................................... 3-90 3.4.2.3 一般设定-以太网络 - 基本设置 .................................. 3-91 3.4.2.4 一般设定-以太网进阶设定......................................... 3-92 3.4.3 数据交换-COM2 与数据交换-Ethernet ............................ 3-93 3.4.3.1 数据交换-COM2 ..................................................... 3-94 3.4.3.2 数据交换-Ethernet ................................................. 3-95 3.5 AS 系列机种的 PLC 主机参数设定......................................... 3-97 3.5.1 开启 PLC 主机的参数设定页面........................................ 3-97 3.5.2 一般设定 ................................................................. 3-98 3.5.2.1 一般设定-系统信息 ................................................. 3-98 3.5.2.2 一般设定-COM1 通讯端口设定 & COM2 通讯端口设定 ... 3-105 3.5.2.3 一般设定-以太网基本设定....................................... 3-106 3.5.2.4 一般设定-以太网进阶设定....................................... 3-106 3-2 3.5.2.5 一般设定-功能卡 1 设定 ......................................... 3-114 3.5.2.6 一般设定-功能卡 2 设定 ......................................... 3-115 3.5.3 AS 系列机种远程模块配置 ........................................... 3-116 3.5.4 数据交换-COM1、数据交换-COM2 与数据交换-Ethernet .... 3-120 3.5.4.1 数据交换-COM1 与数据交换-COM2 ............................ 3-121 3.5.4.2 数据交换-Ethernet ................................................ 3-122 3.6 模块参数设置 ............................................................... 3-123 3.6.1 设置 AH5x0 与 AH5x1 模块内部参数 ............................. 3-123 3.6.2 设定 AHxxEMC 机种与 AS 系列机种模块内部参数 .............. 3-127 3.6.3 模块内部参数的导出与导入.......................................... 3-130 3.6.4 模块内部参数的更新 .................................................. 3-131 3.6.5 智慧型模块参数设置 .................................................. 3-132 3.7 AH 与 AS 系列机种的硬件参数管理及在线诊断 ........................ 3-134 3.7.1 硬件规划的保存与打印 ............................................... 3-134 3.7.2 订购清单 ............................................................... 3-135 3.7.3 AH 系列机种的背板信息列表 ........................................ 3-136 3.7.4 系统参数上下载 ....................................................... 3-137 3.7.5 模块布局侦测 .......................................................... 3-139 3.7.6 AH 系列机种的在线诊断 ............................................. 3-143 3.7.6.1 启动在线操作模式 .................................................. 3-143 3.7.6.2 信息查看与模块诊断 ............................................... 3-144 3.7.6.3 在线变更模块状态 .................................................. 3-145 3.7.6.4 监控表 ............................................................... 3-147 3.7.7 AS 系列机种的在线诊断 ............................................. 3-148 3.7.7.1 启动在线操作模式 .................................................. 3-149 3.7.7.2 信息检视与模块诊断 ............................................... 3-149 3.7.7.3 在线变更模块状态 .................................................. 3-150 3.8 万年历设定 .................................................................. 3-152 3.9 PLC 内存设定(清除程序&恢复出厂值) ............................... 3-153 3-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在 ISPSoft 中,用戶可通过内建的功能或工具来对 PLC 主机或整个系统进行组态配置与参数设置,而 在本章的内容当中,我们将逐一介绍关于系统组态与参数设置等功能的操作步骤与设置方式。 3.1 DVP 系列机种的参数设置 3.1.1 DVP 主机的系统管理工具 在 DVP 系列机种的项目中,将项目管理区的主机名称展开后,在其下层便可发现与该主机相关的系 统管理工具,而部分的功能则须与主机进行联机后方可操作。各对象的功能简述如下: 停电保持设定:设置主机停电保持装置的起止范围。 装置资源分配设定:设置自动配置变量符号时所使用的装置范围。 联机信息:查看目前主机的系统设置与参数。 上述功能除了「装置资源分配设定」将会在第 6.2.11 节的内容当中另行介绍之外,「停电保持设定」 与「联机信息」的功能将会在接下来的两个小节当中逐一说明。 3.1.2 (1) 3-4 停电保持设定 在「停电保持设定」的对象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画面便会出现该机种的停电保持设定窗口。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2) 首先用鼠标单击欲设置的装置类别。 (3) 因主机的停电保持区可能是一个不连续的范围,因此在设置前请先选择欲设置的范围区块。 (4) 在设置区域的下方会显示一个条状图,而条状图两侧的数值则代表可设置的范围极限,至于内部 的橘色部份则代表已设为停电保持的范围;但若下方的设置区域显示为灰阶时,便代表目前的 区块范围在所选机种中无法设为停电保持。 设置时请直接在「停电保持范围」的两个栏位中分别输入范围的起讫地址,其中左侧栏位为范 围起点,而右侧则为范围终点;输入设置值时,左侧起点栏位的数值必须小于右侧的终点栏位, 且不可超出条状图所显示的范围极限。 3-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5) 若想让该区块的所有装置都不具备停电保持的功能时,只要按下设置区域中的「清除区块」按钮 即可,而此时的范围栏位则会显示-1 ~ -1。 (6) 若想让设置恢复为系统默认值时,请按下「默认值」按钮即可,而此时所有装置的停电保持设置 都会恢复为系统默认值。 (7) 在 ISPSoft 可与 PLC 主机正常联机的状况下,按下「由 PLC 读出」按钮便可将主机中所有装置 的停电保持设置读取回来。 3-6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8) 完成所有的设置后,在 ISPSoft 可与 PLC 主机正常联机的状况下,按下「写入 PLC」按钮便可 将所有装置的停电保持设置立即写入主机当中,而此时系统便会自动将设置窗口关闭并储存所 有的设置值,之后当保存 ISPSoft 的项目时,此处的设置值亦会一并被保存。 (9) 若暂时不须要将设置值写入 PLC 主机时,按下「确认」键便可应用所有的设置,而之后当保存 ISPSoft 的项目时,此处的设置值亦会一并被保存。 (10) 除了可通过设置窗口的功能将设置值写入主机之外,亦可在下载项目程序时,将该项目中所设置 的停电保持范围一并写入主机当中,操作时仅须将传输选项中的「停电保持范围」勾选起来, 之后按下「传送」便可将数据下载至主机中。关于下载的详细操作将在第 16.1.2 节中另行介绍。 3-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1.3 联机信息 在 ISPSoft 可与 PLC 主机正常联机的状况下,在项目管理区的「联机信息」对象上双击鼠标左键,之 后系统便会自动联机至主机中将相关的系统参数获取回来,并将其以阶层树状的方式陈列在「联机信 息」下,不过此处的信息仅可用于查看而无法进行设置。 3-8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2 AH 与 AS 系列机种的硬件规划工具-HWCONFIG HWCONFIG 为附属于 ISPSoft 底下的硬件规划工具,其功能包括模块背板的配置、CPU 主机参数的 设置、模块参数设置、硬件参数上下载及简易的在线侦测与诊断功能。目前支持 HWCONFIG 的机种 系列包括 AH 及 AS 系列机种,本章节会先就各机种皆通用的功能先行叙述,再指出某机种及其特有 的功能。 请注意!所有硬件规划的参数在设置完毕后,仍必须被下载至主机中才可生效(请参考第 3.7.4 节) 。 3.2.1 HWCONFIG 的环境介绍 在项目管理区的「HWCONFIG」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打开硬件规划工具的工作窗口。 产品列表:此区以目录管理的方式呈现所有可用的硬件资源。 3-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系统配置区:为主要的工作区,用戶可在此处进行整个系统的配置与设置。 信息列表:以列表方式管理目前的系统配置。 系统配置区会以图标显示目前的配置状况,AH 系列机种的每个背板图标的左侧会显示该背板的编号, 而背板中的空插槽也都会标示插槽编号;操作时,以鼠标单击某个模块图标即可将该模块选取起来。 而要选取背板时,请先将鼠标移至背板图标左侧的连接端口位置,接着单击鼠标左键即可。 用户若是使用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在开启 PLC 主机的参数设定页面(「开启 PLC 主机的参数设 定」页面详细内容介绍请参阅第 3.3.1 节),并开启「冗余功能」后(「冗余功能」详细内容介绍请 参阅第 3.3.2.2 节),额外产生的右侧冗余主背板、电源模块、CPU 及模块等是不可被选取的(若是 处于 HWCONFIG 的「在线模式」,右侧冗余主背板上的电源模块、CPU 及模块等则无此限制,但右 侧冗余主背板仍不可被选取;启动在线操作模式,请参阅第 3.7.6.1 节)。 此区域之主背板、电源模 块、模块等不可被选取 3-10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当在系统配置区中选取某个背板后,下方信息列表便会立即显示该背板目前的配置信息,且若是直接 单击某个模块图标时,信息列表亦会将对应的行列选取起来;同样的,若在列表中单击某个行列时, 对应于系统配置区中的设备图标也会同时被选取。此外,当系统配置区中的配置有任何变更时,信息 列表的数据也会立即更新。 AS 系列机种的 CPU 主机为向右侧插入扩展模块的无背板设计,另外具备了功能卡插槽。在系统配置 区同样可以对模块进行配置,扩展卡则须进入 PLC 主机参数设定中配置,功能卡的配置请参阅第 3.5 节。如同其它系列机种,系统配置区与信息列表也会保持同步。 功能卡 扩充模块 而在窗口左侧的产品列表中则会列出所有可用的硬件资源,展开某个硬件分类后,其所属的所有装置 便会列在该分类的下方,单击某个装置后,在目录下方便会出现该装置的规格及描述数据。 台达电子对于部分主机有另外提供专属的组态工具,可通过 HWCONFIG 来直接开启这些工具软件对 模块进行进阶的组态与参数设定,例如 Ethernet/IP 或 EtherCAT 的网络规划等等。 欲设定这些主机的进阶参数时,请先在系统配置区中单击该主机的图标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 选项中单击「通讯软件」,再选择要开启的组态工具。而若此时在 HWCONFIG 中所做的配置与参数 设定尚未完成存盘时,系统会先要求进行存盘后才允许开启对应的软件;而开启之后,在关闭智能型 3 - 1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模块的专属工具软件之前,用户将无法在 HWCONFIG 中做任何的编辑。部份组态工具需另行安装, 未安装时将出现讯息提示用户安装组态软件。 关于开启软件之后的详细操作方式请自行参考各软件以及模块所提供的使用手册。 3.2.2 模块配置 3.2.2.1 新增模块 方法一 AH 系列机种在左侧产品列表中选取欲加入的模块后,直接将其拖曳至欲插入该模块的空白插槽即可。 *.由产品列表拖曳模块至系统配置区时,该模块只能置放于空白的插槽,若拖曳至配有模块的插槽上时,系统将禁止该操作。 3-12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AS 系列机种为无背板设计,扩展模块只能安装至右侧的安装位置,安装模块后安装位置将会继续出 现在最右侧供用户依序插入右侧模块。另外左侧的安装位置供插入电源模块使用,电源模块只能安装 一个。 电源模块安装位置 扩充模块安装位置 方法二 (1) 在 AH 系列机种欲新增模块的空白插槽上或是 AS 系列机种的安装位置双击鼠标左键,或在 AH 系列机种新增模块的空白插槽上单击右键后选择「新增(A)」 ,若是 AS 系列机种,则在安装位 置单击右键后选择「开启(O) 」,而之后便会出现模块选择的窗口。 AH 系列机种 AS 系列机种 3-1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 当在选项中单击某个模块时,在下方的规格栏位便会显示该模块的规格及描述,在确定欲加入的 模块后,在该模块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将其加入。 AH 系列机种 AS 系列机种 方法三 (1) 在信息列表中,在对应插槽的空白行列上双击鼠标左键,或单击鼠标右键后选择「新增」 ,之后 画面便会出现模块选择窗口。 3-14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2) 当在选项中单击某个模块时,在下方的规格栏位便会显示该模块的规格及描述,在确定欲加入的 模块后,在该模块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将其加入。 AH 系列机种 3-1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AS 系列机种 不论是以何种方式新增模块,当完成新增之后,系统配置区与信息列表的显示都会同步更新。 3-16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补充说明 若用户选择的机种为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在开启「冗余功能」后(冗余功能的开启,请参阅第 3.3.2.2 节) ,如需新增「系统配置区」冗余主背板上的模块,模块只能在左侧冗余主背板上新增配置,而 右侧冗余主背板上配置为左侧冗余主背板的镜像映射,无法进行修改。 3-1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2.2.2 模块的地址配置 当 AH 系列机种模块有经常性的数据更新需求时,例如模拟输入模块会持续更新所接收到的模拟信号, 并将其转换为主机可处理的数据,因此系统便会自动为其配置对应的装置地址用以存取数据,而配置 的装置地址亦会显示在信息列表中的「输入装置范围」与「输出装置范围」两个栏位。请参考下图范 例。AS 系列机种主机群组不支持手动设定地址配置,依据模块的安装位置自动配置固定地址,而 RTU 远程群组仅能设置第一台 SCM 模块的起始装置地址,依序配置后续的模块,AS 系列机种远程模块配 置请参阅第 3.5.3 节。 AH16AM10N-5A 模块(插槽 0) 此为 16 点输入的数字 IO 模块,系统为其配置了 X0.0 ~ X0.15 共 1 个 WORD 的装置用以存放输入 该模块的各点状态。 AH16AN01T-5A 模块(插槽 1) 此为 16 点输出的数字 IO 模块,系统为其配置了 Y0.0 ~ Y0.15 共 1 个 WORD 的装置用以存放将由 该模块输出的各点状态。 AH04AD-5A 模块(插槽 2) 此为 4 通道的模拟输入模块,系统为其配置了 D0 ~ D7 共 8 个 WORD,而外部输入的模拟信号便会 在经过转换后被存放于 D0~D7。 AH16AP11T-5A(插槽 3) 此为 8 点输入/8 点输出的数字 IO 模块,且因配置装置时至少须以 1 个 WORD 为单位,因此系统配置 了 X1.0 ~ X1.15(实际使用范围为 X1.0 ~ X1.7)的装置用以存放输入该模块的各点状态;而另外也 配置了 Y1.0 ~ Y1.15(实际使用范围为 Y1.0 ~ Y1.7)的装置用以存放将由该模块输出的各点状态。 3-18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AH20MC-5A(插槽 4) 此为运动控制模块,且因此模块并没有经常性的数据更新需求,因此系统不会为其配置装置地址。 当要更进一步得知所配置的装置地址对应到哪些输出入功能时,请在该模块的图标或信息列表的行列 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系统便会打开该模块的内部参数设置窗口。 *.在信息列表双击鼠标左键时,建议单击在「插槽编号」、 「名称」或「描述」等位置,以避开可编辑的栏位。 在参数设置窗口的主画面单击「常态交换区」选项卡便可切换至装置地址与对应功能的信息列表。 除了系统会为经常性更新的数据而自动配置用以存取该数据的装置之外,对于模块内部非经常性更新 的参数,用戶亦可自行定义对应该参数的 D 对应装置,而之后当系统开始运作时,CPU 主机中的 D 对应装置便会与指定的模块内部参数保持同步,因此用戶可直接经由 D 对应装置而间接的存取模块内 3-1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部的数据,通过此方法会较传统采用 FROM / TO 指令来存取模块内部数据的方法来的更有效率。 如下述范例,我们在 AH04AD-5A 的模块参数设置窗口中,将 D3000 定义为模块参数-「通道 0 平 均次数」的 D 对应装置,因此后续当我们将 HWCONFIG 的参数下载至主机之后,我们便可直接修改 CPU 主机的 D3000 内容值而间接变更 AH04AD-5A 模块的通道 0 平均次数。 此外,运作期间若对 D 对应装置写入模块参数所不允许的值时,系统会立即将两者修正回原来的值。 *.关于模块内部参数的设置方法将在第 3.6 节当中另行介绍;而关于 FROM / TO 指令则请参照各机种的指令手册。 对于信息列表中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除了可由系统自动配置之外,用戶亦可自行定义;设置时请先 在信息列表中单击欲设置的栏位后,在栏位右侧的 按钮单击鼠标左键或是直接输入启始地址,此 时系统便会打开设置窗口,而接着在输入完启始地址之后,按下「确定」按钮即可。 无论是指定信息列表中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或是定义模块内部参数的 D 对应装置,所输入的装置 地址范围皆不可重叠,而当设置的地址发生冲突时,系统将会依据目前所输入的地址而自动修正并提 示下一个可用的空闲地址;例如装置 D3000 已被其它的模块占用,则当要重复指定使用 D3000 时, 3-20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系统便会由输入的 D3000 开始自动查找下一个可用的空闲地址。 当模块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被变更之后,后续再加入模块时,其默认的装置地址则会以最后变更的装 置地址为依据,且自动跳过已使用的装置地址来为其进行配置;而即使最后变更的地址,其编号不是 系统中最大的,新模块的地址配置还是会依据最后变更的装置地址而定。 参考下述范例,首先我们将位于插槽 2 的模块输入装置范围变更为 D50 ~ D57。 之后当加入新模块时,其输入装置范围将会自动由最后变更的 D50 ~ D57 之后开始配置,而不是依 据整个系统中最大的 D100 ~ D107,因此最后该模块的输入装置范围便会被配置于 D58~D65。 AS 系列机种不支持每一模块的地址配置,而远程群组的起始地址配置请参阅第 3.5.3 节。 3-2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2.2.3 批注编辑 在系统配置区上方的灰色区域单击鼠标左键后,在下拉的编辑栏位便可输入该项目的硬件配置批注, 而输入时按下键盘的【Shift】+【Enter】键即可进行换行,输入完毕后直接按下【Enter】键即可。 AH5x0 与 AH5x1 系列机种及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在信息列表中欲加入模块批注的「批注」栏位上单 击鼠标左键后,直接按下键盘或单击批注栏位右侧的 注。 3-22 按钮便可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该模块的批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AHxxEMC 与 AS 系列机种在信息列表中欲加入模块批注的「批注」栏位上单击鼠标左键输入批注或 直接按下键盘或单击批注栏位右侧的 3.2.2.4 按钮便可在弹出的参数设定窗口中输入该模块的批注。 删除模块 删除已配置模块的方法有下列两种(CPU 不可删除,AH 系列机种的电源模块不可删除): 方法一 (1) 先在系统配置区或信息列表上单击欲删除的模块。 AH 系列机种 3-2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AS 系列机种 (2) 在 HWCONFIG 的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删除(D)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亦会是直接按下键盘的【DEL】键。 AH 系列机种 AS 系列机种 方法二 (1) 先在系统配置区或信息列表上单击欲删除的模块后按下鼠标右键。 AH 系列机种 AS 系列机种 (2) 3-24 之后在快捷选项中单击「删除(D) 」。 图标,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AH 系列机种 AS 系列机种 补充说明 若用户选择的机种为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在开启「冗余功能」后(冗余功能的开启,请参阅第 3.3.2.2 节),如需删除「系统配置区」冗余主背板的模块,模块只能在左侧冗余主背板上删除配置,而右侧 冗余主背板上配置为左侧冗余主背板的镜像映射,无法进行修改。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的 CPU 与电 源模块不可删除) 3.2.2.5 变更模块 若是 AH 系列机种想要对系统配置区的模块进行替换变更,可以根据以下步骤: (1) AH 系列机种在系统配置区或信息列表上单击欲变更的模块后按下鼠标右键(CPU 与电源模块不 可变更)。 3-2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 在快捷选项中单击「替換」 ,之后再选择替換的方式。关于两种替換的方式说明如下。 同类型 仅将所选取的模块替換为同类型的其它模块,而替換之后,新模块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将会 与原本相同,而其它的参数设置若无法完全对应时将会被恢复为系统默认值。 全部 可将所选的模块替換为任何类型的模块,而执行之后,其效果等同将原本的模块删除后,再 重新插入另一模块,因此新模块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将会重新配置,而模块的其它参数设置 也将会重新恢复为系统默认值。 (3) 单击欲执行的替換方式后,画面便会出现模块选择窗口,而窗口中只会依据所选的替換方式而显 示可选择的模块;决定欲替换的模块之后,在该模块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 补充说明 若用户选择的机种为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在开启「冗余功能」后(冗余功能的开启,请参阅第 3.3.2.2 节),如需变更「系统配置区」冗余主背板上的模块,模块只能在左侧冗余主背板上变更配置,而右 侧冗余主背板上配置为左侧冗余主背板的镜像映射,无法进行修改。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的 CPU 与 电源模块不可变更) 3-26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2.2.6 模块的查找/替換功能 若是 AH 系列机种想要对系统配置区的模块进行查找/替换,则可以根据以下步骤: (1) 在 HWCONFIG 的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设置(O) > 查找(S),之后画面便会出现操作窗口。 (2) 单击「查找目标」栏位右侧的按钮,之后在出现的选项中选择欲查找的模块型号后,在该模块上 双击鼠标左键,或是直接在该栏位中输入模块型号的关键词。完成后按下「查找」按钮。 3-2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 查找完毕后,符合查找条件的模块便会被列在下方的列表中;而在某一对象上双击鼠标左键后, 位于系统配置区的该模块便会被选取起来。 (4) 当要替換某个模块时,请先在下方的列表中单击要被替換的对象,之后再勾选是否只替換为同类 型的模块,其差异如下: 勾选同类型 仅将所选取的模块替換为同类型的其它模块,而替換之后,新模块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将会 与原本相同,而其它的参数设置若无法完全对应时将会被恢复为系统默认值。 不勾选同类型 可将所选的模块替換为任何类型的模块,而执行之后,其效果等同将原本的模块删除后,再 重新插入另一模块,因此新模块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将会重新配置,而模块的其它参数设置 也将会重新恢复为系统默认值。 (5) 接着单击「替換为」栏位右侧的按钮,并在出现的选项中单击模块型号后,在该模块上双击鼠标 左键即可;且因替換的目标必须为一个确切的模块型号,所以此处不可使用输入字符串的方式。 3-28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若「替換为」栏位保持空白时,则执行替換功能之后,所选的模块便会被删除。 (6) 设置完替換的条件后,按下「替換」按钮便可将所选的对象替換为所设置的新模块;而完成替換 之后,下方的列表便会立即刷新,且会自动选取下一个对象。 (7) 若要执行全部替換时,请在设置完替換的条件后,按下「全部替換」按钮,之后系统便会将列表 中的所有对象替換为所设置的新模块。 3-2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是使用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在开启「冗余功能」后(开启「冗余功能」请参阅第 3.3.2.2 节) ,在执行搜索/取代功能的 取代功能,如需取代「系统配置区」冗余主背板上的模块,模块只能在左侧冗余主背板上取代变更模块,而右侧冗余主背板上 配置为左侧冗余主背板的镜像映射,无法进行修改;而在执行搜索时,右侧冗余主背板的配置不会列在搜索列表中。 若是 AS 系列机种想要对系统配置区的模块进行替换,则可以根据以下步骤: (1)AS 系列机种在系统配置区或信息列表上单击欲替换的模块后按下鼠标右键(CPU 与电源模块不可 替换) 。 或者对欲变更的模块单击鼠标左键,接着在 HWCONFIG 的菜单工具栏中单击「编辑(E)」,然后选 择「替换」,用户若使用这方法,可直接跳过第二步骤,直接看第三步骤。 (2)在快捷选项中单击「替换」 ,之后会出现产品选项。 3-30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接着选择欲替换的模块,双击鼠标左键,则会出现询问窗口,告知被替换的模块将会恢复默认值, 是否继续,选择「是」,即完成替换动作;若想要将所选的同型号模块,一次替换变更,则可先勾 选全部替换,再对欲变更的模块,双击鼠标左键,如下图所示。 3-3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2.2.7 模块的复制/粘贴 复制模块的方法有下列两种(CPU 与电源模块不可进行复制/粘贴操作) : 方法一 在系统配置区或信息列表上单击欲复制的模块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项中单击「复制(C) 」 。 方法二 (1) 先在系统配置区或信息列表上单击欲复制的模块。 (2) 在 HWCONFIG 的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复制(C)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 粘贴模块的方法有下列两种: 方法一 在系统配置区或信息列表上单击欲粘贴的插槽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项中单击「粘贴(P)」 。 3-32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方法二 (1) 先在系统配置区或信息列表上单击欲粘贴的插槽。 (2) 在 HWCONFIG 的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粘贴(P)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 以上两种方法也适用于 AS 系列机种,但因 AS 系列机种为无背板设计,只可粘贴在最右方的安装位 置,或最下方的空白列。 若在已存在的模块上按下粘贴,则会粘贴在此模块之前的位置,如下图,在 04AD 模块上按下快捷选 项的「粘贴(P)」 ,将 06XA 模块粘贴到 04AD 前。 补充说明 当模块进行复制/粘贴的操作时,模块参数的处理规则如下。 输入/输出装置范围:被粘贴的模块会自动跳号至可用的装置范围。 模块批注:一并被复制至粘贴的模块。 模块内部参数:一并被复制至粘贴的模块。 D 对应装置:有指定的 D 对应装置的栏位,在被粘贴的模块内部,会自动跳号至可用的地址。 智慧型模块的进阶参数:不会被复制而成为系统默认值,用戶须重新进行设置。 3-3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如下图范例,其中插槽 0 为被复制的模块,而插槽 1 则为被粘贴的模块。 *.部分智慧型模块可另外打开专属的组态工具进行设置,相关说明将在第 3.6.5 节的内容中另行介绍。 *.AHxxEMC 与 AS300 目前不支持 D 对应功能。 若用户选择的机种为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在开启「冗余功能」后(冗余功能的开启,请参阅第 3.3.2.2 节),如需复制/粘贴「系统配置区」冗余主背板上的模块,模块只能在左侧冗余主背板上做复制/粘贴 的动作,而右侧冗余主背板上配置为左侧冗余主背板的镜像映射,无法进行修改。 3.2.2.8 模块的剪切/粘贴 剪切模块的方法有下列两种(CPU 与电源模块不可进行剪切/粘贴操作) : 方法一 在系统配置区或信息列表上单击欲剪切的模块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项中单击「剪切(T) 」。 方法二 (1) 先在系统配置区或信息列表上单击欲剪切的模块。 3-34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在 HWCONFIG 的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剪切(T)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 粘贴模块的方法有下列两种: 方法一 在系统配置区或信息列表上单击欲粘贴的插槽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项中单击「粘贴(P)」 。 方法二 (1) 先在系统配置区或信息列表上单击欲粘贴的插槽。 (2) 在 HWCONFIG 的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粘贴(P)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 AS 系列机种也支持上述两种剪下方式,但因为 AS 系列机种为无背板设计,相当于将剪切下的模块移 动至最末端。 。如下图将 04AD 剪下后,再粘贴到安装位置,则相当于把 04AD 模块搬移到 06XA 模 块右侧。 3-3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将剪下后的模块粘贴在某一模块的位置上,则会将剪下的模块插入至此模块位置之前的位置。如下 图,将 04AD 剪下后,再粘贴到 06XA 的位置,则相当于把 04AD 模块搬移到 06XA 模块左侧。 补充说明 模块进行剪切/粘贴的操作时,每次剪切后仅可执行一次粘贴的操作。而被剪切模块的输入/输出装置 范围、模块批注、模块内部参数、D 对应装置与智慧型模块的进阶参数将会一并转移至被粘贴的模块。 但 AS 系列机种会依据模块安装位置自动重新排列输入/输出装置范围。 *.部分智慧型模块可另外打开专属的组态工具进行设置,相关说明将在第 3.6.5 节的内容当中另行介绍。 若用户选择的机种为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在开启「冗余功能」后(冗余功能的开启,请参阅第 3.3.2.2 节),如需剪下/粘贴「系统配置区」冗余主背板上的模块,模块只能在左侧冗余主背板上做剪下/粘贴 的动作,而右侧冗余主背板上配置为左侧冗余主背板的镜像映射,无法进行修改。 3.2.2.9 模块的搬移 除了 CPU 与电源模块之外,配置在系统配置区的模块图标皆可直接使用鼠标拖曳来进行搬移。 AH 系列机种的搬移有以下两种状况: 状况一 选取模块后按住鼠标左键,接着将其拖曳至空白插槽,之后该模块便会被搬移至新位置上。 状况二 选取模块后按住鼠标左键,接着将其拖曳至其它模块的位置,此时两模块的位置便会互相交换。 3-36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AS 系列机种为无背板设计,故拖曳某一模块至其它模块的位置上时,将插入到目标模块之前的位置, 并且会在插入的位置出现一个红色的箭头标示。 * 搬移时,模块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模块批注、模块内部参数、D 对应装置与智慧型模块的进阶参数亦会跟随模块移动,但 AS 系列机种会依据模块安装位置自动重新排列输入/输出装置范围。 补充说明 若用户选择的机种为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在开启「冗余功能」后(冗余功能的开启,请参阅第 3.3.2.2 节),如需搬移「系统配置区」冗余主背板上的模块,模块只能在左侧冗余主背板上做搬移的动作, 而右侧冗余主背板上配置为左侧冗余主背板的镜像映射,无法进行修改。 3.2.2.10 新增扩展背板及冗余扩展背板 AH 系列机种新增扩展背板的方法有下列两种(若用户选择的机种为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在开启「冗 余功能」后,冗余功能的开启,请参阅第 3.3.2.2 节,不可新增扩展背板): 方法一 在左侧产品列表中选取欲加入的背板型号后,直接将其拖曳至系统配置区即可;而当将背板拖曳至空 白区域放置时,新背板将会被放置在所有现有背板的下方。 3-3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是将背板拖曳至某个现有背板的位置上放置时,新背板则会被插在该背板的上方。 *.扩展背板不得插在主背板的上方,且不能与冗余扩展背板同时存在。 方法二 在系统配置区的空白处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项中选择「新增(A)」 ,接着在选择窗口中选取 欲加入的背板后,在该背板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此时新背板将会被放置在所有现有背板的下方。 3-38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接着在窗口中选取 单击某个背板图标的左侧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项中选择「新增(A) 欲加入的背板后,在该背板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此时新背板将会被插在一开始所单击的背板下方。 用户若欲加入冗余扩展背板,须注意 AH500 机种加入冗余扩展背板时,冗余扩展背板与扩展背板不 可同时存在;若使用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当用户开启「冗余功能」,冗余功能的开启请参阅第 3.3.2.2 节,仅可新增冗余扩展背板,关于「冗余功能」及新增冗余扩展背板,详细内容请参阅该产品相关手 册,这里介绍新增扩展背板的方法,有下列两种: 方法一 (2)在左侧产品列表中选取欲加入的冗余扩展背板型号后,直接将其拖曳至系统配置区即可;而当将冗 余扩展背板拖曳至空白区域放置时,新冗余扩展背板将会被放置在所有现有背板的下方。 3-3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是将冗余扩展背板拖曳至某个现有冗余扩展背板的位置上放置时,新冗余扩展背板则会被插于该冗 余扩展背板的上方。 *.冗余扩展背板不得插于主背板及冗余主背板的上方,且不能与扩展背板同时存在。 方法二 在系统配置区的空白处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中选择「新增(A)」 ,接着于选择窗口中选取 欲加入的冗余扩展背板后,于该项目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此时新冗余扩展背板将会被放置在所有现 有背板的下方。 3-40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接着在窗口中选取 单击某个背板图标的左侧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中选择「新增(A) 欲加入的冗余扩展背板后,在该项目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此时新冗余扩展背板将会被插一开始所单 击的背板下方。 3.2.2.11 删除扩展背板及冗余扩展背板 删除扩展背板的方法有下列两种(主背板不可删除): 方法一 (1) 在欲删除的背板图标左侧单击鼠标左键,以将该背板选取起来。 3-4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 在 HWCONFIG 的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删除(D)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 亦会是直接按下键盘的【DEL】键。 方法二 在欲删除的背板图标左侧单击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项中单击「删除(D) 」。 *. AHxxEMC 与 AS 系列机种不支持扩展背板相关功能。 删除冗余扩展背板的方法有下列两种(冗余主背板不可删除) : 方法一 (1) 在欲删除的冗余扩展背板图标左侧单击鼠标左键,以将该冗余扩展背板选取起来。 (2) 在 HWCONFIG 的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删除(D)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亦会是直接按下键盘的【DEL】键。 3-42 图标,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方法二 在欲删除的冗余扩展背板图标左侧单击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中单击「删除(D) 」。 AHxxEMC 与 AS 系列机种不支持冗余扩展背板相关功能。 3.2.2.12 变更背板 如欲变更背板可遵循以下步骤: (1) 在欲变更的背板图标左侧单击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项中单击「替換(R) 」。 (2) 在选择窗口中单击欲替换的背板型号后,在该背板上双击鼠标左键。 3-4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补充说明 当新背板的插槽数小于原背板时,变更之后,原背板上超出新背板插槽编号的模块将会被自动删除, 因此变更前请务必小心确认。 若是选择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且开启「冗余功能」 (冗余功能的开启请参阅第 3.3.2.2 节) ,欲需变 更冗余主背板,只能变更左侧冗余主背板,右侧冗余主背板为左侧冗余主背板的镜像映射,无法进行 修改。 3-44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2.2.13 扩展背板及冗余扩展背板的剪切/复制/粘贴 复制或剪切扩展背板的方法有下列两种(主背板不可进行复制/剪切/粘贴的操作): 方法一 在欲复制或剪切的背板图标左侧单击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项中单击「复制(C) 」或「剪切(T) 」。 方法二 在欲复制或剪切的背板图标左侧单击鼠标左键,以将该背板选取起来。 3-4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要执行复制操作时,请在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复制(C)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 要执行剪切操作时,则请在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剪切(T)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 粘贴扩展背板的方法亦有下列两种。而进行粘贴操作时,若单击的粘贴位置是系统配置区的空白处, 则粘贴的背板将会被放置在所有现有背板的下方;但若单击的粘贴位置是某个现有的扩展背板,则粘 贴的背板将会被插在该现有背板的上方。 方法一 在系统配置区单击欲粘贴的位置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项中单击「粘贴(P)」 。 方法二 先单击欲粘贴的位置后,在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粘贴(P)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3-46 图标。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 AHxxEMC 与 AS 系列机种不支持扩展背板相关功能。 复制或剪切冗余扩展背板的方法有下列两种(主背板不可进行复制/剪切/粘贴的操作): 方法一 在欲复制或剪切的冗余扩展背板图标左侧单击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中单击「复制(C)」或「剪 切(T)」 。 方法二 在欲复制或剪切的背板图标左侧单击鼠标左键,以将该冗余扩展背板选取起来。 要执行复制操作时,请在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复制(C)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 3-4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要执行剪切操作时,则请于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剪切(T)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 粘贴冗余扩展背板的方法亦有下列两种。而进行粘贴操作时,若单击的粘贴位置是系统配置区的空白 处,则粘贴的冗余扩展背板将会被放置在所有现有背板的下方;但若单击的粘贴位置是某个现有的冗 余扩展背板,则粘贴的冗余扩展背板将会被插于该现有冗余扩展背板的上方。 方法一 在系统配置区单击欲粘贴的位置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中单击「粘贴(P)」 。 方法二 先单击欲粘贴的位置后,在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粘贴(P)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3-48 图标。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AHxxEMC 与 AS 系列机种不支持冗余扩展背板相关功能。 补充说明 扩展背板、冗余扩展背板在进行剪切/粘贴时,被剪切背板上的所有模块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模块 批注、模块内部参数、D 对应装置与智能型模块的进阶参数将会一并转移至被粘贴的扩展背板、冗余 扩展背板;但进行的若是复制/粘贴的操作时,被复制背板上的所有模块的模块批注与模块内部参数皆 会一并被复制,而输入/输出装置范围与 D 对应装置则会自动跳号,至于智能型模块的进阶参数则不 会被复制而成为系统默认值。 *.部分智能型模块可另外开启专属的组态工具进行设定,相关说明将于第 3.6.5 节的内容当中另行介绍。 3.2.2.14 扩展背板图标及冗余扩展背板图标的搬移 单击扩展背板的左侧后按住鼠标左键,接着将该背板拖曳至其它扩展背板的位置后放开,此时两个背 板便可交换位置,且扩展背板上所有模块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模块批注、模块内部参数、D 对应装 置与智慧型模块的进阶参数亦将会跟随模块而一并被搬移。不过操作时,主背板只能固定在最上方。 3-4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 AHxxEMC 与 AS 系列机种不支持扩展背板相关功能。 单击冗余扩展背板的左侧后按住鼠标左键,接着将该背板拖曳至其它扩展背板的位置后放开,此时两 个背板便可交换位置,且扩展背板上所有模块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模块批注、模块内部参数、D 对 应装置与智能型模块的进阶参数亦将会跟随模块而一并被搬移。不过操作时,冗余主背板只能固定在 最上方。 AHxxEMC 与 AS 系列机种不支持扩展背板相关功能。 3-50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2.2.15 重新排序输入/输出装置范围 AH 系列机种在进行模块配置的过程中,可能会经过许多的搬移或是复制/剪切/粘贴的操作,而此时各 模块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也可能已经经过系统的自动配置而不是按照连续的顺序,此时便可在 HWCONFIG 的菜单工具栏中依序单击 文件(F) > 输入/输出装置重新排序,之后所有模块的输入/ 输出装置范围便会依据插槽及背板的编号顺序而重新排序。 此操作并不会变动各模块内部所设置的 D 对应装置,且重新排序时,若输入/输出装置范围的地址与 D 对应装置冲突时,系统亦会自动跳过 D 对应装置的地址,而以下一个可用的空闲地址来进行编排。 AS 系列机种尚可利用工具栏上的 按钮,执行输入/输出装置重新排序功能。 3.2.2.16 显示/隐藏名称 AS 系列机种在系统配置区可以选择显示或隐藏模块型号名称。按下工具栏的 按钮,便可切换显示 或隐藏型号名称。 3-5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2.3 主机与模块的版本管理 随着主机与模块版本的更新,可使用的功能或参数可能也会有所不同,而在 HWCONFIG 中,提供了 定义功能与参数的设备描述文件;当在安装 ISPSoft 时,最新版的设备描述文件便会一并被安装至系 统中。 因设备描述文件的版本会向下包含所有固件版本的信息,因此当我们在 HWCONFIG 当中进行配置时, 便可依据实际设备的固件版本而选择适合的配置,且依据所配置的版本,可设定的参数也会有所不同; 不过当发生在 HWCONFIG 中所设定的固件版本与实际设备不符时,两者之间的兼容性与下载之后的 状态请参考下表的叙述。 版本差异 设定版本较实际固件版本旧 兼容性说明 设备仍可正常运作,而未在 HWCONFIG 中定义的模块功能或参数 则会以系统默认的状态参与运行。 设备无法运作并进入错误状态,此时用户必须先在 HWCONFIG 中 设定版本较实际固件版本新 重新选择符合实际模块的固件版本,并在重新确认参数之后再次执行 下载的程序。 *1.上述的兼容性机制仅限 V1.0 版本以后的模块,V1.0 版以前的版本则无法与 V1.0 版或以上的版本兼容。 *2.依据机种的不同,设备描述档案可能称为「DDF」或「MDS」檔。 欲设定模块的固体版本时,请直接在信息列表的「固件版本」栏位下拉选择版本编号即可,而无固件 版本的模块在该栏位便不会有版本编号的显示。 当要批次变更某个型号的模块固体版本时,请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设置(O) > 固件版本批次变更, 接着画面便会出现设定窗口。 3-52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首先单击「模块名称」栏位右侧的按钮,并在随后开启的模块选择窗口中选择欲设定的模块型号,确 认型号后在该项目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 接着请再在「固件版本」的栏位下拉选择欲替换的版本编号,而设定完成后,按下「确定」键便可将 所有指定模块的固件版本替换为所选的版本编号。 AS 系列机种不支持固件版本变更。 补充说明 欲获知模块实际固体版本的方法可通过模块布局侦测的功能,或是在联机的状态下,藉由检视模块信 息来得知;不过两种方式皆必须在 ISPSoft 可与主机正常联机,且实际模块也已完成安装的状态下。 关于这两个功能的详细说明将分别在第 3.7.5 节与第 3.7.6 节的内容当中另行介绍。 3-5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3 AH500 机种的 PLC 主机参数设置 3.3.1 打开 PLC 主机的参数设置页面 启动 HWCONFIG 之后,在系统配置区的 CPU 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接着系统便会自动打开 CPU 主 机的参数设置页面,且随着主机型号的不同,其可设置的参数与显示的画面也会有所差异。 设置主机参数前,请务必查阅各机种的操作手册,并确认所设置的参数对主机本身以及整体系统 的影响,以避免造成系统或人员的伤害。 *.参数设定完毕之后,仍必须被下载至主机当中才可生效,下载的方式请参考第 3.7.4 节。 设置页面中亦根据参数类别而区分为许多的分页,操作时可配合窗口上方的主类别选项卡以及位于每 个主类别页面下方的副类别选项卡来切换各个参数设置的分页。 3-54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3.2 CPU 基本参数设置 3.3.2.1 CPU 基本参数-名称 此类参数位于「CPU」主类别的「名称」副类别页面中,而此页面只有「名称」与「批注」两个栏位, 对于 AH5x0 系列机种,「名称」栏位最多可输入 32 个字符,而「批注」栏位最多可输入 60 个字符; 对于 AH5x1 系列机种或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 「名称」栏最多可输入 31 个字符,而「批注」栏最多 可输入 63 个字符, 「批注」栏所输入的字符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包括特殊字符及空格键皆可输入,不 过须注意一个中文字将会占用两个字符。 3-5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当新增一个 ISPSoft 项目时,系统便会以项目的名称作为主机的默认名称,且会显示在项目管理区的 机种名称后方,而后续则可在此处重新定义。 PLC 标签名称的功能主要是用来做为设备识别,尤其是在联网系统的应用或是在进行联机操作时,藉 由确认 PLC 标签名称的方式便可防止用戶的误操作;当用戶要对主机进行数据的上下载或其它的联 机操作时,若发现操作对象的主机标签名称与项目中的标签名称不符时,系统便会提醒用戶做再次的 确认,以避免对其它的主机造成非预期的影响。 3.3.2.2 CPU 基本参数-系统 此类参数位于「CPU」主类别的「系统」副类别页面中,其功能主要是设置 CPU 本身的系统参数。 3-56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清除非停电保持区装置(STOP RUN) 若此项被勾选,则当 PLC 主机的状态由 STOP 切换至 RUN 时,非停电保持区的装置状态及数值将会被全部清除。 Y 装置状态(STOP RUN) 设置主机状态由 STOP 切换至 RUN 时的 Y 装置状态。 清除:将所有 Y 装置的输出都设为 OFF。 保持现在状态:输出将保持现状。 回复停止前状态:恢复上次切换为 STOP 前的状态。 重置按钮 & 清除按钮 此参数主要用来设置 CPU 本体面板上的重置(RST)按钮与 清除(CLR)按钮的功能是否被启动。关于按钮功能的说明 与操作方式请参考各机种的操作手册。 AH5x0 及 AH5x1 系列面板 AH500 冗余系列 面板 3-5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启动冗余功能 此功能启动时,此时「系统配置区」会出现两个冗余主背板,如下 图,分别为「左侧冗余主背板」及「右侧冗余主背板」 ,而「右侧冗 余主背板」为「左侧冗余主背板」的镜像映射,是无法进行新增、 删除、变更模块等动作,若需进行此类动作,需于「左侧冗余主背 板」进行。在启动冗余功能之后, 「系统配置区」内所有扩展背板将 自动改为冗余扩展背板;冗余主背板可配置的模块及冗余功能详细 操作方式请参阅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该产品之相关手册。(目前仅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支持启动冗 余功能) 左侧冗余主背板 右侧冗余主背板 通讯能力占用扫描时间比率 此功能启动时,用户可自行调控通讯能力占用扫描时间的 (目前仅 AH5x1 及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支持此功 比率。 能) 程序扫描逾时定时器(WDT) 此参数用来设置程序扫描的逾时时间。一般情况下,主机系 统会在每次扫描周期结束后自动重置 WDT,但若因某些原因 而造成扫描程序无法在设置的时间内完成时,系统便会产生 WDT 逾时而让主机进入错误状态。关于错误处理的相关说明 请参考各机种的操作手册。 固定扫描时间 勾选是否固定最小的程序扫瞄时间,并在此处设置该时间的 参数值。若此功能被启动,则当实际的程序扫描时间小于设 置值时,主机便会强制等待时间到达设置值后,才会开始下 3-58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一次的扫描;而若实际的扫描时间大于此设置值,则主机便不理会此设置值而根据实际的扫描时间进 行运作。此外,设置扫描时间时须特别注意,若设置的扫描时间大于程序扫描逾时定时器(WDT)的 设置值时,一旦主机开始运行后,便必定会发生 WDT 逾时的错误。 定时中断时间设置 AH 系列机种共提供 4 个定时中断源, 且可在此处设置每个中断源 的触发时间间隔。请参考下图,在 ISPSoft 中,定时中断子程序 的建立方式是采用 TASK 与 POU 的架构,相关说明将在第 5 章 的内容当中有详尽的介绍。 远端执行功能 设置是否允许通过 IO 接点来切换主机的 RUN/STOP 状态, 并在此指定对应的 X 装置地址。以右图的设置为例,当输入 接点 X0.0 的状态为 ON 时,主机将被切换至 RUN 状态;而 当 X0.0 为 OFF 时,主机则会被切换至 STOP。 固定通信时间回应 当未启动此功能时,系统会在每次的扫描周期结束后,才会 处理所有通讯端口的响应;而将此功能启动后,主机便会每 隔一段时间就会轮流处理各通讯端口的工作,因此可得到较 实时的通讯响应;不过当系统处理通讯响应的工作时,会先 将程序扫描的工作暂时中断,因此启用此功能将可能造成扫 描时间的延长,请确认使用时不会造成系统运作的问题。 错误记录文件存放位置 当设置为 PLC 时,主机的错误记录将只被存放在主机内部的 SR 寄存器中,但若选择 PLC 及存储卡时,记录除了会存储 在主机内部以外,也会同时备份至存储卡中。AH500 系列机 种的内部只能存放 20 笔错误记录,当超过 20 笔时,最新的 记录将会直接覆盖掉最旧的记录;但若选择的是 PLC 及存 3-5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储卡,则当主机内部的记录超过 20 笔时,在覆盖掉旧记录之前,系统便会先将旧记录备份在存储卡 中。 程序执行错误 & 总线发生错误的 CPU 运作模式 当主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错误时,根据所产生的错误码,主 机的运行状态亦会有所差异,而其中有部分的错误则可由用 户自行定义;主机的运作状态设置时,仅须在此处分别选择 发生错误时的状态处理机制,并在后续确实将参数下载至主 机当中即可。关于主机错误的处理机制请参考各机种的操作 手册或相关技术文档。 远端重置 设置是否允许经由远端系统来重置主机。以下图 ISPSoft 为 例,必须先勾选此功能,并确实将参数下载至主机之后,在 ISPSoft 中才可执行将主机恢复为出厂默认值的功能。 3.3.2.3 CPU 基本参数-停电保持装置范围 此类参数位于「CPU」主类别的「停电保持装置范围」的副类别页面中,主要的功能在于规划各装置 的停电保持区范围。 3-60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1) 用鼠标单击欲设置的装置类别便可切换至对应的页面,而在设置区域的下方会显示一个条状图, 其两侧的数值则代表可设置的范围极限,至于内部蓝色的部份则代表已设为停电保持的范围。 (2) 设置时请直接在设置区域的两个栏位中输入范围的起止地址,其中左侧为范围起点,而右侧则为 范围终点;输入数值时,左侧栏位的数值必须小于右侧,且不可超出条状图所显示的范围极限。 (3) 若想让该装置的所有范围都不具备停电保持的功能时,只要按下设置区域中的「清除」键即可, 而此时的范围栏位便会变为灰阶,并显示为 -1 ~ -1。 3-6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4) 若想让目前所选装置的停电保持范围恢复为系统默认值时,请按下「默认值」按钮即可。 补充说明 部分装置的停电保持区域并非涵盖整个范围,当有最大数量的限制时,在设置区域的下方便会显示相 关的提示。下图则为 AHCPU530-EN 机种中,D 装置停电保持范围的设置页面;由提示可知,允许设 为停电保持范围的总数只有 32768 个 WORD,这代表用戶在整段可设范围的 0 ~ 65535 之中,必须 将停电保持区设为任何小于或等于 32768 的范围,例如 0 ~ 32767,或 10000 ~ 42767。 以下图为例,图中所输入的装置范围为 0 ~ 32768,而数量已经达到 32769 个 WORD,因此要离开该 页面时,系统便会出现数值超过范围的警告信息。 3.3.3 串行端口(COM Port)参数设置 在主类别选项卡中单击「COM Port」即可进入串行端口(COM Port)参数的设置画面,而当所设置 的机种本身具有两个 COM Port 时,如 AHCPU5xx-RS2,此页面便会有两个相同的 COM Port 设置 区域,且两个 COM Port 之间的设置都是彼此独立的。 关于通过串行端口(COM Port)来与主机进行联机的相关注意事项请参考第 2.4.7 节当中的说明。 3-62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设置此通信端口所采用的传输方式,选项有 RS232 / RS485 / RS422。 设置此通信端口所采用的波特率(Baud Rate)。当所选用的传输方式为 RS232 时,其波特率有 9600 / 19200 / 38400 / 57600 / 115200…等选项,而当所选的传输方式为 RS485 或 RS422 时, 其波特率则会包括 9600 / 19200 / 38400 / 57600 / 115200 / 230400 / 460800 / 921600。 设置其它通讯协议参数,其中当传输模式为 RTU 时,数据长度只能设置为 8 bit。 设置此通讯端口的通讯站号,以做为网络通讯上的设备识别,而在同一条网络上的站号则不允许 重复,其设置范围为 0 ~ 247。 当该端口扮演从站(Slave)的角色,且所连接的网络上亦有其它的从站时,此端口的站号便不可 设置为 0,因站号 0 在通讯协议中具有广播通讯的使用意义。当主站(Master)在数据封包中指 定将数据传送给站号 0 的从站(Slave)时,这代表是要将数据传送给所有的从站,而所有的从站, 不论其本身的站号为何都会接受这笔数据封包。 当通讯失败时,主机便会重试联机,而重试的次数便可在此栏位中进行设置,范围则为 0 ~ 20。 在此可设置通讯失败时的重试时间间隔。当 PLC 主机因通讯失败而尝试重新联机时,便会在间隔 此设置时间后才会进行下一次的联机动作。可设置的范围为 100~65535 ms。 3.3.4 以太网络(Ethernet)基本参数设定 此参数页面必须选用内建以太网络端口的机种才可进入,如 AHCPU5xx-EN,设置时在主类别选项卡 中单击「以太网络-基本设定」即可进入。此处主要用于设置主机以太网络(Ethernet)端口的通讯 参数,关于通过 Ethernet 来与主机进行联机的相关注意事项请参考第 2.4.7 节当中的说明,而关于以 太网络的概念,请自行参考其它相关文档或书籍,此处将不再多做介绍。 3-6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设置主机 IP 的定址模式。若设为「静态」,代表 IP 地址等参数将由用戶直接指定,但若设为 「DHCP」或「BOOTP」 ,则代表 IP 地址将经由 DHCP/BOOTP 来动态分配。 当定址模式选择「静态」时,在此处便可设置主机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及网关地址。 当主机在网络上没有进行任何数据交换,且已超过联机保持时间时,主机便会自动中断联机。 *.关于设定主机 IP 的寻址模式,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开启冗余功能时(冗余功能的开启,请参阅第 3.3.2.2 节) ,目前没支持 DHCP 模式,AH500 冗余系列机种详细 IP 设定,请参阅该产品相关手册。 当将定址模式设为「动态」时,依据下列的步骤进行操作便可读回由 DHCP 所配置的地址参数。 (1) 将主机连上以太网络,并确认网络与主机皆可正常运作。 (2) 定址模式设为「动态」,并将参数正确的下载至主机中。 (3) 按下右侧的「更新」键后,系统便会读回主机内部的地址配置,并填入下方的栏位中。 ` 若用户是使用 AH5x1 或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则可使用 DNS 服务器地址功能,用户可使用自动取 得 DNS 服务器地址,或使用自行指定的惯用 DNS 服务器地址或其它 DNS 服务器地址。 3-64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3.5 以太网络(Ethernet)进阶参数设定 若所设置的主机为内建以太网络端口的机种,如 AHCPU5xx-EN,画面中便会有以太网络的页面选项 卡;在主类别选项卡中单击「以太网络-进阶设定」,之后便可进入网络进阶功能的设置页面。 3.3.5.1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过滤器 此类参数位于「以太网络-进阶设定」主类别的「过滤器」副类别页面中。主要在于设置网络设备的 过滤功能,而通过此处的设置便可多加一层的确认机制,以确保通讯的对象为我们所允许的设备。 IP 地址过滤 此功能可用以限定通讯对象。当此功能被启用后,只有 IP 地址列在清单范围中的设备才允许跟主机 进行通讯,至于其余 IP 地址的设备,其所传送进来的数据封包,主机将会直接将其丢弃。此功能的 设置步骤如下,而清单中最多可设置 16 组的地址范围。 3-6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 勾选「启动 IP 地址过滤设置」,之后在欲修改或新增过滤范围的行列上双击鼠标左键。 (2) 在设置窗口中输入地址范围,而输入时,起始地址必须小于结束地址,完成后按下「确定」即可。 静态 ARP 表 此功能用来绑定 IP 地址与对应的 MAC 地址。因每个设备的 MAC 地址是唯一且绝对不会重复的,因 此在知道通讯对象 A 的 MAC 地址时,便可将其 MAC 地址与设备 A 被配置的 IP 地址加以绑定,之后 主机便只会将该 IP 地址认定为是设备 A 的专属地址,而即使有另一设备 B 被设置为同样的 IP 地址, 主机也不会对设备 B 做出任何响应。此功能的设置步骤如下,而清单中最多可绑定 16 组设备地址。 (1) 勾选「启动静态 ARP 表」,之后在欲修改或新增的对象行列上双击鼠标左键。 (2) 在设置窗口中输入指定设备的 MAC 及 IP 地址,完成后按下「确定」即可。 以下图的表格为例,当下列表格的设置被成功下载至主机之后,当主机开始运行时,只有 IP 地址位 于 192.168.1.1 ~ 192.168.1.50 以及 192.168.1.100 ~ 192.168.1.150 这两个区间范围内的设备才 允许与主机进行通讯;此外,当主机与 IP 地址为 192.168.1.20 的设备进行通讯时,该设备的 MAC 地址必须为 BA:99:BA:14:BA:51;同样的,当主机与 IP 地址为 192.168.1.21 的设备进行通讯时,该 设备的 MAC 地址亦必须为 00:10:5A:81:CA:FD。 3-66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 欲获知主机本身的 MAC 地址时, 可藉由 HWCONFIG 中的在线功能来查看 CPU 主机的信息(第 3.7.6 节); 又或者通过 ISPSoft 的 PLC 狀態信息来得知目前联机主机的信息与状态(第 17.6.1 节) 。 3.3.5.2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网络时间校正 此类参数位于「以太网络-进阶设定」主类别的「网络时间校正」副类别页面中,主要在于启动主机 以 NTP 服务器来进行时间校正的功能,并可在此处进行相关设置。关于 NTP 的概念请自行参考相关 文档或书籍,此处将不再多加介绍。 欲设置网络时间校正时,请先勾选「启动 NTP 客户端服务」,之后在下方的区域设置相关参数。 3-6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设置 NTP 服务器的 IP 地址。主机将会定期联机至此服务器来校正内部的时间。 设置定期更新的时间间隔。以上图为例,主机将会每隔 30 分钟便联机至 NTP 服务器。 设置是否启用日光节约时间,并在下方栏位设置采用日光节约时间的启始与结束时间。 设置所采用的时区。 3.3.5.3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邮件 此类参数位于「以太网络-进阶设定」主类别的「邮件」副类别页面中,主要在于设置邮件功能。 欲启动邮件功能时,请先勾选「启动邮件发送功能」,之后在下方的区域设置相关参数。 3-68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邮件服务器:在此设置发送邮件服务器的 IP 地址。 使用默认值。 通讯端口:输入发送邮件服务器的通讯端口,或单击右侧的 本机邮件地址:设置发送电子邮件时所使用的寄件邮箱,最多可输入 64 个字符。 邮件主題:此处的字符串会固定被加在每封邮件的主題开头,而输入的内容只可为英数字或特 殊符号,且最多只可输入 16 个字符。 帐号认证:依据发送邮件服务器的状况,在此处设置登入前是否须先验证帐号及密码。 帐号认证信息:输入登入发送邮件服务器时须验证的帐号与密码,最多可输入 16 个字符。而 当上述的各项参数皆已正确输入,且计算机可与发送邮件服务器正常联机时, 按下「认证」键便可测试帐号密码是否正确。 3.3.5.4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邮件发送条件 此类参数位于「以太网络-进阶设定」主类别的「邮件发送条件」副类别页面中,主要在于设置发送 邮件的触发条件。欲设置此的功能之前,必须先勾选「邮件」副类别页面中的「启动邮件发送功能」 , 请参考第 3.3.5.3 节的相关说明。 3-6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在「发送条件设置」的表格中会列出所有的发送条件,最多可设置 8 组;当要设置或查看某组条件的 详细内容时,只要在该列位置上单击两下鼠标左键,之后便会打开设置窗口。 (1) 首先在「条件设置」区域设置此组邮件发送的条件名称与时间间隔。 条件名称 设置此组发送条件的名称,而输入的内容只可为英数字或特殊符号,且最多只可输入 16 个字符。而 当有电子邮件因为这组发送条件而被寄送出去时,这个名称便会被附加在邮件的主题中。 发送时间间隔 设置重复发送的时间间隔,以每 10 分钟为一单位。当此组发送条件持续成立时,系统便会每隔一段 时间就发出一封电子邮件;而在间隔时间内,针对同样的发送条件,邮件则不会再重复发送。 (2) 3-70 接着在「条件模式」区域选择发送电子邮件的触发条件。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CPU 错误 当主机发生错误时,发送条件便会成立,而关于主机错误状态的相关说明,请参考各机种的操作手册。 当选择此条件时,请再在右侧的下拉选项中挑选错误的类别。 (a) 致命错误:当主机发生被定义为致命错误的状况时才会触发邮件发送。 (b) 所有错误:只要主机有错误产生时,邮件发送条件就会成立。 CPU(停止 <=> 执行) 当主机的运行状态由 STOP 切换至 RUN,或由 RUN 切换至 STOP 时,发送条件便会成立。 发送周期 定期发出电子邮件。而发送时间则根据上方「条件设置」中的「发送时间间隔」来决定。 位元值变更 当指定装置的位元状态变化符合设置条件时便会触发邮件发送。以下图为例,当 X0.0 由 OFF 变为 ON 时,邮件发送条件就会成立。欲设置条件时,请在选项下方的表格上双击左键即可打开窗口。 装置名称:在此下拉选择装置的类别。 3-7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装置编号 & 位元:在此输入装置的地址,且当所选装置为 X/Y/D/L 时须一并指定位元编号。 状态:在此下拉选择触发的条件为上升沿检出或下降沿检出。 字元值变更 当指定装置的内容数值符合设置条件时便会触发邮件发送。以下图为例,当 D0 大于 10 时,邮件发送 条件就会成立。欲设置条件时,请在选项下方的表格上双击左键即可打开窗口。 装置名称:在此下拉选择装置的类别。 装置编号:在此输入装置的地址。 状态 & 数值:在此设置触发的条件。 (3) 接着在「邮件内容」区域勾选要做为邮件文本的内容,其对象包括自订的讯息与存放在主机内部 的错误记录,而其中用戶自订的信息只可包含英数字及特殊符号。 (4) 接着在「附件」区域设置是否要在邮件中加入附件。而欲设置附件时,请务必确认各机种所允许 的最大邮件的文件大小,相关信息请参考各机种的操作手册。 3-72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无 选择此项代表无需附加文件。 文件 可选择存储卡中的错误记录或系统备份文件做为邮件附件。 PLC 装置 若选择此项,则当发送电子邮件时,系统会主动获取下方设置范围中的装置状态或数值来做为附加文 件;而在选择此项之后,在下方的装置栏位上双击左键便会出现设置窗口,最多可设置两组。以下图 为例,当此组条件成立时,装置 D0~D9 的内容值便会被当作附件而一并发送出去。 (5) 完成所有设置后按下「确定」即可建立一组条件。 3.3.5.5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邮件地址与发送条件设置 此类参数位于「以太网络-进阶设定」主类别的「邮件地址与发送条件设置」的副类别页面中。主要 在于设置邮件发送的触发条件与邮件收件人之间的关系。而欲设置此处的功能之前,必须在「邮件」 副类别页面中勾选「启动邮件发送功能」,并在「邮件发送条件」的副类别页面中至少设置一组的邮 件发送条件,相关说明请参考第 3.3.5.3 节与第 3.3.5.4 节。 3-7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设置时请先在右侧的「邮件地址」栏位输入收件人的电子邮件,而每个主机至多可设置 8 个地址,且 每个地址最大可输入 64 个字符;接着再在左侧勾选对应此收件人的发送条件,而未设置邮件地址或 是在「邮件发送条件」的副类别页面中未设置该组条件时,对应的勾选位置将会呈现灰阶的状态。 以下图为例,当条件 1 或条件 4 成立时,系统会自动发出邮件至 user_1@delta.com.tw;当条件 2 或条件 5 成立时,系统则会发出邮件至 user_2@delta.com.tw;而当条件 1 成立时,系统除了会发 出邮件至 user_1@delta.com.tw 之外,同样会发出邮件至 user_4@delta.com.tw。 3.3.5.6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通信接口(Socket) 此类参数位于「以太网络-进阶设定」主类别的「通信接口」副类别页面中,主要在于设置通过以太 网络来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接口参数;不过此功能仍需搭配特定的 API 应用指令才可进行操作,相关 细节请参考 AH500 程序手册。关于通信接口(Socket)的概念请自行参考相关文档或书籍,此处将 不再多加介绍。 3-74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AH 系统支持主机本身与其它主机或设备之间,经由通信接口(Socket)的建立来进行数据交换,且 同时支持 TCP 与 UDP 两种传输协议,而两种协议都可各自设置 8 组的通道;欲设置时请先勾选「启 动通信接口功能」,之后在表格中要设置的行列处双击鼠标左键即可打开设置窗口。详细操作参见下 图。 TCP 与 UDP 协议的参数几乎相同,差别只在于 UDP 没有「连机保持时间」的参数,因此下列仅以 TCP 的参数设置窗口来说明各参数本身所代表的意义。 3-7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设置远端设备的 IP 地址。 设置在这组通道中,远端设备所使用的通信端口编号,输入范围为 0 ~ 65535。 设置在这组通道中,本地主机所使用的通信端口编号,输入范围为 0 ~ 65535。 设置本地主机要传送的数据长度,输入范围为 0 ~ 500 words。 设置在本地主机中,存放传送数据的启始地址。 设置本地主机要接收的数据长度,输入范围为 0 ~ 500 words。 设置在本地主机中,存放接收数据的启始地址。 设置连机的最大闲置时间。当建立的连机超过此时间无数据传输时,主机便会自动中断连机。 设置时,本机与远端的通讯端口编号不可相同,且传送与接收的装置地址范围不可重叠。而以上图为 例,远端设备的 IP 地址为 192.168.1.100,且打开一个编号为 65500 的通信端口,而本地主机也打 开一个编号为 65501 的通信端口,两者之间便将通过这组通道来进行数据的传递。 当本地主机要传送数据给远端设备时,本地主机会先将数据存放在 D0~D9 共 10 个 WORD 的空间缓 存之后,再将数据传送出去;而当接收到来自远端设备的数据时,主机则会将接收的数据存放在装置 D100 ~ D119 共 20 个 WORD 的空间中。 若收到的数据量大于所设置的长度时,主机会根据设置的长度,将最前面的 20 个数据存放在 D100 ~ D119 中,超出的部份则会直接将其丢弃;同样的,若收到的数据量小于设置长度时,主机则会从设 置的启始位置 D100 依序存放数据,而未被存放新数据的位置则会保持原本的内容值。 当通道联机已超过 60 秒未有任何的数据传输时,主机便会主动将主机端的通信接口(Socket)关闭, 并结束通道联机。 3-76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3.5.7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网页功能 此参数位于「以太网络-进阶设定」主类别的「网页功能」副类别页面中,主要在于设置是否启动内 嵌在主机端的网页监控功能。 首先勾选「启动网页功能」 ,之后在下拉选项中单击欲采用的网页语系;当此参数被正确的下载至主 机后,用戶即可通过网页浏览器直接查看内嵌在主机端的监控网页。 * 关于主机内嵌的网页监控功能,相关细节请参考各机种的操作手册。 3-7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3.5.8 以太网络进阶参数-数据交换 AH5x0-EN 系列机种的 CPU 模块本身内建了基于标准 MODBUS TCP 的数据交换功能,此功能位于 「以太网络-进阶设置」主类别的「数据交换」副类别页面中,功能的设定方式如下。 第一次开启此分页时,因尚未设定任何数据,所以表格是空白的,单击右侧的「新增」按钮便可插入 一组新数据,在该数据上方双击左键便可开启数据设定画面。 设定启动方式为程控时为由 PLC 的程控是否执行设定的数据交换的旗标;启动方式为 PLC 执行 3-78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时为当 PLC 转入 RUN 状态时会自动执行设定的数据交换;永远执行则为当 PLC 上电时便会不断 执行数据交换。 按下新增按钮便会在区域的数据交换表区域新增一列新的数据交换表。按下上移与下移按钮可 以对目前选择的数据交换表往上一列或下一列搬移。按下删除按钮可删除目前选择的数据交换表。 按下复制按钮可以将目前选择的数据交换表复制后粘贴到最下方一列。 列出建立的数据交换表。说明如下表。 表格栏位 说明 项目 表示数据交换区块的序号。 启动 表示进行数据交换时,是否启动此组数据交换表。 从站地址 注明此组数据交换表的目标站号地址。 IP 地址 注明此组数据交换表的目标 IP 地址,同一个地址可规划为多组数据交换表。 本地地址 注明主站在此组数据交换表中所使用的装置地址范围。 << / >>「<<」 :输入,表示此列所显示的是主站读取从站的资料区块。 「>>」 :输出,表示此列所显示的是主站写入从站的资料区块。 注明从站在此组数据交换表中所使用的装置地址范围。而当此组数据交换表的从站 远程地址 为自行定义的「MODBUS Device」装置时,此范围会以 16 进制的地址编号来显 示。 数量 注明此组交换表的长度,基本上与装置范围所计算的结果一致。 以鼠标左键双击欲设定的数据交换表,开启数据交换表的设定项目,如下图。勾选启动代表欲启动此 组数据交换表,并且随着前述的启动方式启动。远程站号用于进行数据交换的目标从站设备站号。最 短更新周期(ms)为设定此组数据交换表进行数据交换的时间周期。如果目标设备超过该设定时间 未响应,则判定为逾时。勾选支持同步读写(功能码 0x17)将利用特定的 MODBUS 功能码,主站便 可在一次的命令当中完成读与写的动作,以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不过设定时,请确认参与数据交换 的所有装置都有支持同步读写的 MODBUS 功能码,否则便可能在接收到主站的命令后,会因无法识 别该功能码而造成读写失败。装置种类为目标从站设备的机种,包括台达 PLC 与标准 MODBUS 设备。 3-7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输入」的数据区块 设定当 AH5x0-EN 系列机种自远程设备读取数据时,AH5x0-EN 系列机种用以存放数据的 D 装置起始 地址,接着指定欲读取的远程设备装置类别及起始位置。设定输入的数据长度。 「输出」的数据区块 设定当 AH5x0-EN 系列机种写入数据至远程设备时,AH5x0-EN 系列机种源数据的 D 装置类别起始地 址,接着指定被写入数据的远程设备装置类别及起始位置。设定输出的数据长度。 AH5x0-EN 系列机种在设定数据交换区块时,本地端只能以 Word 为单位的 D 装置,远程则可以 Bit 为单位,且 Bit 不必由 0 开始,例如远程的起始地址可设为 D0.3;当设定的数据长度不是 Word 的倍 数时, 本地端仍会以对应的 Bit 进行数据交换,未参予数据交换的 Bit 则保持原状。 如将远程的 M0~M19 读取至本地端的 D0~D1,则数据会依序存放在 D0.0~D1.3,而 D1.4~D1.15 则会保持原状。 *.目前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不支持「以太网络-进阶设定」之数据交换功能,若要使用「数据交换」,请参阅第 3.3.6 节。 3-80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3.6 数据交换-COM 与数据交换-Ethernet AH5x1 系列机种及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另外提供了数据交换的设定页面,而依据机种型号,有提供 两个 COM 端口,或是一个 COM 端口与一个以太网络接口的机种,这些参数分别位于「数据交换 -COM1」与「数据交换-COM2」或「数据交换-COM」与「数据交换-Ethernet」分页,用于建立 AH5x1 系列机种内建通讯端口的数据交换表。AH5x1 系列机种可作为主站,对于作为从站的远程设备进行数 据交换,COM1 与 COM2 通讯口通过 MODBUS 协议;而以太网络端口则通过 MODBUS TCP 协议。 设定栏位三分页皆相同,如下图。 设定启动方式为程控时为由 PLC 的程控是否执行设定的数据交换;PLC 执行为当 PLC 为 RUN 的状态时会自动执行设定的数据交换;永远执行则为当 PLC 上电时便会不断执行数据交换。 按下新增按钮便会在区域的数据交换表区域新增一列新的数据交换表。按下上移与下移按钮可 以对目前选择的数据交换表往上一列或下一列搬移。按下删除按钮可删除目前选择的数据交换表。 按下复制按钮可以将目前选择的数据交换表复制后粘贴到最下方一列。 列出建立的数据交换表。说明如下表。 表格栏位 说明 项目 表示数据交换区块的序号。 启动 表示进行数据交换时,是否启动此组数据交换表。 远程站号 本地地址 注明此组数据交换表所属的从站地址,同一个地址可规划为多组数据交换表。 COM1 与 COM2 分页注明为站号,以太网络分页则注明为 IP。 注明主站在此组数据交换表中所使用的装置地址范围。 3-8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表格栏位 说明 「<<」 :输入,表示此列所显示的是主站读取从站的资料区块。 << / >> 「>>」 :输出,表示此列所显示的是主站写入从站的资料区块。 注明从站在此组数据交换表中所使用的装置地址范围。而当此组数据交换表的从站 远程地址 为自行定义的「MODBUS Device」装置时,此范围会以 16 进制的地址编号来显 示。 数量 注明此组交换表的长度,基本上与装置范围所计算的结果一致。 3.3.6.1 Port 1-数据交换设定-COM1、Port 2-数据交换-COM2 或 Port 1-数据交 换设定-COM 在数据交换-COM1、数据交换-COM2 或数据交换-COM 分页,以鼠标左键双击欲设定的数据交换表, 开启数据交换表的设定项目,如下图。勾选启动代表欲启动此组数据交换表,并且随着前述的启动方 式启动。远程站号用于进行数据交换的目标从站设备站号。最短更新周期(ms)为设定此组数据交 换表进行数据交换的时间周期。联机逾时(ms)为设定若目标设备超过此设定时间未响应,则为逾 时。勾选支持同步读写(功能码 0x17)将利用特定的 MODBUS 功能码,主站便可在一次的命令当中 完成读与写的动作,以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不过设定时,请确认参与数据交换的所有装置都有支持 同步读写的 MODBUS 功能码,否则便可能在接收到主站的命令后,会因无法识别该功能码而造成读 写失败。远程装置种类为目标从站设备的机种,包括台达 PLC 与标准 MODBUS 设备。 3-82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输入」的数据区块 设定当 AH5x1 系列机种自远程设备读取数据时,AH5x1 系列机种用以存放数据的装置类别、装置起 始地址,接着指定欲读取的远程设备装置类别及起始位置。设定输入的数据长度。 「输出」的数据区块 设定当 AH5x1 系列机种写入数据至远程设备时,AH5x1 系列机种源数据的装置类别、起始地址,接 着指定被写入数据的远程设备装置类别及起始位置。设定输出的数据长度。 3.3.6.2 数据交换-Ethernet 在数据交换-Ethernet 分页,以鼠标左键双击欲设定的数据交换表,开启数据交换表的设定项目,如 下图。设定内容基本上与数据交换-COM 分页相同,只有装置种类所支持的目标从站设备的机种,为 包括台达 PLC 与标准 MODBUS TCP 设备,以及 IP 地址用于输入远程从站设备的 IP 地址,其余设 定内容请参阅数据交换-COM 分页内容。 若在上图的最短更新周期(ms)或联机逾时(ms)栏位右方勾选套用至所有数据,按下「确定」按 钮后,则此两设定将会被写入到 Port 2-数据交换设定-Ethernet 分页其它的数据交换表中,也可不做 勾选项独设定此数据交换表。 3-8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4 AHxxEMC 机种的 PLC 主机参数设定 3.4.1 开启 PLC 主机的参数设定页面 启动 HWCONFIG 之后,在系统配置区的 CPU 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接着系统便会自动开启 CPU 主 机的参数设定页面,且随着主机型号的不同,其可设定的参数与显示的画面也会有所差异。 设定主机参数前,请务必查阅各机种的操作手册,并确认所设定的参数对主机本身以及整体系统 的影响,以避免造成系统或人员的伤害。 *.参数设定完毕之后,仍必须被下载至主机当中才可生效,下载的方式请参考第 3.7.4 节。 此处会显示 装置信息 参数设定页面中亦根据参数类别而区分为许多的分页,操作时可配合窗口上方的主类别卷标以及位于 每个主类别页面中的项目阶层切换不同的设定页面。页面右方标题栏依序列出参数名称,及供用户填 3-84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入的设定值栏位,设定值的单位及设定值的默认值、最大值与最小值。 3.4.2 一般设定 3.4.2.1 一般设定-系统资讯 此类参数位于「一般设定」分页的「系统资讯」项目中,此项目内包括了系统资讯、系统参数、停电 保持设定、本体 IO 中断。 「系统资讯」页面只有「名称」与「批注」两个栏位,其中「名称」栏最多可输入 31 个字符,而「批 注」栏最多可输入 63 个字符。且所输入的字符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包括特殊字符及空格键皆可输入, 不过须注意一个中文字将会占用两个字符。 当新增一个 ISPSoft 项目时,系统便会以项目的名称作为主机的默认名称,且会显示在项目管理区的 3-8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机种名称后方,而后续则可在此处重新定义。 PLC 卷标名称的功能主要是用来做为装置识别,尤其是在联网系统的应用或是在进行联机操作时,藉 由确认 PLC 标签名称的方式便可防止用户的误操作;当用户要对主机进行数据的上下载或其它的联 机操作时,若发现操作对象的主机卷标名称与项目中的卷标名称不符时,系统便会提醒用户做再次的 确认,以避免对其它的主机造成非预期的影响。 「系统参数」页面设定各项参数如下,可藉由下拉选项或输入框设定适当的参数值。 清除非停电保持区装置(STOP --> RUN) 勾选设定当 PLC 主机的状态由 STOP 切换至 RUN 时,非停电保持区的所有装置状态及数值是否被清 除。 Y 装置状态(Stop --> Run) 设定主机状态在 STOP 切换到 RUN 时的 Y 装置状态。 清除:将所有 Y 装置的输出都设为 OFF。 保持现在状态:输出将保持现状。 3-86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回复停止前状态:Y 装置的输出将回复到主机 STOP 之前的状态。 错误记录文件存放位置 设定选择错误记录的存放位置。 PLC:存放在 PLC。存满二十笔数据后,旧的纪录会被新的纪录覆盖。 PLC 及储存卡:存放在 PLC 与储存卡。PLC 存满二十笔数据后,会被搬移至储存卡存放。 程序执行错误时 CPU 的运作模式 设定选择程序执行错误时 CPU 的运作模式。 停止:CPU 将切换到 Stop。 维持原状态:CPU 维持发生错误前的状态。 总线发生错误时 CPU 运作模式 设定选择总线发生错误时 CPU 的运作模式。 停止:CPU 将切换到 Stop。 维持原状态:CPU 维持发生错误前的状态。 远程重置启动 设定是否允许经由远程系统来重置主机。以下图 ISPSoft 为例,必须先勾选此功能,并确实将参数下 载至主机之后,在 ISPSoft 中才可执行将主机恢复为出厂默认值的功能。 不使用:不使用远程重置功能。 使用:使用远程重置功能。 固定通讯时间响应 当未启动此功能时,系统会在每次的扫描周期结束后,才会处理所有通讯端口的响应;而将此功能启 动后,主机便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轮流处理各通讯端口的工作,因此可得到较实时的通讯响应;不过 当系统处理通讯响应的工作时,会先将程序扫描的工作暂时中断,因此启用此功能将可能造成扫描时 间的延长,请务必确认使用时不会造成系统运作的问题。 程序扫描逾时定时器 3-8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设定的扫描逾时时间,若程序执行超过此时间,主机会回报错误。 启动固定扫描时间 勾选设定主机在最短在固定的时间完成一次扫描周期。启动后当实际的程序扫瞄时间小于设定值时, 主机便会强制等待时间到达设定值后,才会开始下一次的扫描;而若实际的扫描时间大于此设定值, 则主机便不理会此设定值而根据实际的扫描时间进行运作。 扫描时间 若前述启动固定扫描时间设为启动时,在此栏位输入设定的周期时间。须注意若设定的扫描时间大于 程序扫描逾时定时器的设定值时,一旦主机开始运行后,会发生超时错误。 定时中断 0 设定定时中断的时间,搭配工作管理中的定时中断 0 使用。请参阅第五章。 定时中断 1 设定定时中断的时间,搭配工作管理中的定时中断 1 使用。请参阅第五章。 定时中断 2 设定定时中断的时间,搭配工作管理中的定时中断 2 使用。请参阅第五章。 高速扫描 设定定时中断的时间,搭配工作管理中的定时中断 3 使用。请参阅第五章。 「停电保持设定」页面设定各项参数如下,供用户设定各种装置的停电保持区范围。 按下 开启设定窗口,可设定此类装置的起始与结束地址。若要使用停电保持功能,请在零到最大值 范围对起始与结束地址做设定。按下「默认值」按钮恢复默认值,按下「清除」按钮将栏位清除为-1, 此时为不使用停电保持功能,完成设定后按下「确定」储存设定或「取消」放弃设定后离开页面。 3-88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本体 IO 中断」页面设定各项参数如下,供用户勾选设定各 X 输入点启动中断输入功能。 X0.8~X0.15 将依序搭配工作管理中的 IO 中断(1)~ IO 中断(8),请参阅第五章。 「本体 IO 输入滤波设定」页面设定各项参数如下,供用户做主机输入点滤波设定,用以过滤掉不需 要的干扰信号。 3-8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X 点输入滤波时间 用来设定输入端接收脉冲的响应时间,设定范围 0~1000,单位 ms,小于此响应时间则会被滤掉。 X 点输入硬件滤波时间 此设定用来设定,小于 X 点输入 Duty On 的时间,输入范围为 1~50000000,单位为 0.1us,此时间 值 t 与滤波频率之间的关系为滤波频率(f)*= (Hz),输入频率高于此滤波频率的信 号将会被滤掉。(X 点输入 Duty On 的时间的详细说明,请参考 AH Motion Controller 操作手冊) *.关于「本体 IO 输入滤波」 ,详细设定内容请参阅 AH Motion Controller 操作手册。 3.4.2.2 一般设定-COM Port Setting AHxxEMC 机种具备 2 个 COM 端口,单击项目列表中的 COM Port 1 Setting 或 COM Port 2 Setting, 可分别设定 COM1 与 COM2 参数,COM1 专供用户上下载,COM2 还可以进行数据交换,两 COM 端口设定项目皆相同。 3-90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设定该通讯口通讯协议。 设定此通讯端口的通讯站号,以做为网络通讯上的装置识别,而在同一条网络上的站号则不允许 重复。当该通讯口扮演从站(Slave)的角色,且所连接的网络上亦有其它的从站时,此通讯口 的站号便不可设定为 0,因站号 0 在通讯协议中具有广播通讯的使用意义。当主站(Master) 在数据封包中指定将数据传送给站号 0 的从站(Slave)时,这代表是要将数据传送给所有的从 站,而所有的从站,不论其本身的站号为何都会接受这笔数据封包。 当通讯失败时,主机便会重试联机,而重试的次数便可在传输错误自动询问次数栏位中进行设定。 自动询问时间间隔可设定通讯失败时的重试时间间隔。当 PLC 主机因通讯失败而尝试重新联机 时,便会在间隔此设定时间后才会进行下一次的联机动作。 3.4.2.3 一般设定-以太网络 - 基本设置 在项目列表中单击「以太网络 - 基本设置」项目即可进入。此处主要用于设定主机以太网络(Ethernet) 端口的通讯参数,关于通过 Ethernet 来与主机进行联机的相关注意事项请参考第 2.4.7 节当中的说明, 而关于以太网络的概念,请自行参考其它相关文件或书籍,此处将不再多做介绍。 3-9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设定主机 IP 的寻址模式。若设为「静态」,代表 IP 地址等参数将由用户直接指定,但若设为「动态」 , 则代表 IP 地址将由动态分配。 3.4.2.4 一般设定-以太网进阶设定 以太网进阶设定页面中,主要在于设定通过以太网络来进行数据交换的通讯接口参数,内含「通讯接 口」页面;此项目主要设定通过以太网络来进行数据交换的通讯接口参数;不过此功能仍需搭配特定 的 API 应用指令才可进行操作,相关细节请参考 AHxxEMC 机种相关指令手册。关于通讯接口 (Socket)的概念请自行参考相关文件或书籍,此处将不再多加介绍。 AHxxEMC 系列机种系统支持主机本身与其它主机或装置之间,经由通讯接口(Socket)的建立来进 行数据交换,且同时支持 TCP 与 UDP 两种传输协议,而两种协议都可各自设定 8 组的联机通道;欲 设定时,请分别在 TCP 设定页面与 UDP 设定页面做设定。 TCP 与 UDP 协议的参数几乎相同,差别只在于 UDP 没有「联机保持时间」的参数,参数说明如下。 远程 IP 地址:设定远程装置的 IP 地址。 远程通讯口:设定在这组联机中,远程装置所使用的通讯端口编号,输入范围为 0 ~ 65535。 本机通讯端口:设定在这组联机中,本地主机所使用的通讯端口编号,输入范围为 0 ~ 65535。 传送数据地址:设定在本地主机中,存放传送数据的启始地址。 传送数据长度:设定本地主机要传送的数据长度,输入范围为 0 ~ 1000 Bytes。 接收数据地址:设定在本地主机中,存放接收数据的启始地址。 接收数据长度:设定本地主机要接收的数据长度,输入范围为 0 ~ 1000 Bytes。 联机保持时间:设定联机的最大空闲时间。当建立的联机超过此时间无数据传输时,主机便会自动 中断联机。 设定时,本机与远程的通讯端口编号不可相同,且传送与接收的装置地址范围不可重叠。而以上图为 3-92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例,远程装置的 IP 地址为 192.168.1.100,且开启一个编号为 65500 的通讯接口,而本地主机也开 启一个编号为 65501 的通讯接口,两者之间便将通过这组联机通道来进行数据的传递。 当本地主机要传送数据给远程装置时,本地主机会先将数据存放在 D0~D9 共 10 个 WORD 的空间暂 存之后,再将数据传送出去;而当接收到来自远程装置的数据时,主机则会将接收的数据存放在装置 D100 ~ D119 共 20 个 WORD 的空间中。 若收到的数据量大于所设定的长度时,主机会根据设定的长度,将最前面的 20 个数据存放在 D100 ~ D119 中,超出的部份则会直接将其丢弃;同样的,若收到的数据量小于设定长度时,主机则会从设 定的启始位置 D100 依序存放数据,而未被存放新数据的位置则会保持原本的内容值。 当 TCP 通道联机已超过 30 秒未有任何的数据传输时,主机便会主动将主机端的通讯接口(Socket) 关闭,并结束通道联机。 3.4.3 数据交换-COM2 与数据交换-Ethernet 此类参数分别位于「数据交换-COM2」 、与「数据交换-Ethernet」分页,用于建立 AHxxEMC 系列机 种内建通讯端口的数据交换表。AHxxEMC 系列机种可作为主站,对于作为从站的远程设备进行数据 交换,COM2 通讯口通过 MODBUS 协议;而以太网络端口口则通过 MODBUS TCP 协议。设定栏位 两分页皆相同,如下图。 设定启动方式为程控时为由 PLC 的程控是否执行设定的数据交换;PLC 执行为当 PLC 为 RUN 的状态时会自动执行设定的数据交换;永远执行则为当 PLC 上电时便会不断执行数据交换。 按下「新增」按钮便会在区域的数据交换表区域新增一列新的数据交换表。按下「上移」与「下 移」按钮可以对目前选择的数据交换表往上一列或下一列搬移。按下「删除」按钮可删除目前选 择的数据交换表。按下「复制」按钮可以将目前选择的数据交换表复制后粘贴到最下方一列。 列出建立的数据交换表。说明如下表。 3-9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表格栏位 说明 项目 表示数据交换区块的序号。 启动 表示进行数据交换时,是否启动此组数据交换表。 远程站号/ 注明此组数据交换表所属的从站地址,同一个地址可规划为多组数据交换表。 IP 地址 COM1 与 COM2 分页注明为站号,以太网络分页则注明为 IP。 本地地址 注明主站在此组数据交换表中所使用的装置地址范围。 << / >>「<<」 :输入,表示此列所显示的是主站读取从站的资料区块。 「>>」 :输出,表示此列所显示的是主站写入从站的资料区块。 注明从站在此组数据交换表中所使用的装置地址范围。而当此组数据交换表的从站 远程地址 为自行定义的「MODBUS Device」装置时,此范围会以 16 进制的地址编号来显 示。 数量 注明此组交换表的长度,基本上与装置范围所计算的结果一致。 3.4.3.1 数据交换-COM2 在数据交换-COM2 分页,以鼠标左键双击欲设定的数据交换表,开启数据交换表的设定项目,如下 图。勾选启动代表欲启动此组数据交换表,并且随着前述的启动方式启动。远程站号用于进行数据交 换的目标从站设备站号。最短更新周期(ms)为设定此组数据交换表进行数据交换的时间周期。联 机逾时(ms)为设定若目标设备超过此设定时间未响应,则为逾时。勾选支持同步读写(功能码 0x17) 将利用特定的 MODBUS 功能码,主站便可在一次的命令当中完成读与写的动作,以提高数据交换的 效率;不过设定时,请确认参与数据交换的所有装置都有支持同步读写的 MODBUS 功能码,否则便 可能在接收到主站的命令后,会因无法识别该功能码而造成读写失败。装置种类为目标从站设备的机 种,包括台达 PLC 与标准 MODBUS 设备。 3-94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读取」的数据区块 设定当 AHxxEMC 系列机种自远程设备读取数据时,AHxxEMC 系列机种用以存放数据的装置类别、 装置起始地址,接着指定欲读取的远程设备装置类别及起始位置。设定输入的数据长度。 「写入」的数据区块 设定当 AHxxEMC 系列机种写入数据至远程设备时,AHxxEMC 系列机种源数据的装置类别、起始地 址,接着指定被写入数据的远程设备装置类别及起始位置。设定输出的数据长度。 3.4.3.2 数据交换-Ethernet 在数据交换-Ethernet 分页,以鼠标左键双击欲设定的数据交换表,开启数据交换表的设定项目,如 下图。设定内容基本上与数据交换-COM2 分页相同,只有装置种类所支持的目标从站设备的机种, 为包括台达 PLC 与标准 MODBUS TCP 设备,以及 IP 地址用于输入远程从站设备的 IP 地址,其余 设定内容请参阅数据交换-COM2 分页内容。 3-9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在上图的最短更新周期(ms)或联机逾时(ms)栏位右方勾选套用至所有数据,按下「确定」按 钮后,则此两设定将会被写入到数据交换-Ethernet 分页其它的数据交换表中,也可不做勾选项独设 定此数据交换表。 3-96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5 AS 系列机种的 PLC 主机参数设定 3.5.1 开启 PLC 主机的参数设定页面 启动 HWCONFIG 之后,在系统配置区的 CPU 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接着系统便会自动开启 CPU 主 机的参数设定页面,且随着主机型号的不同,其可设定的参数与显示的画面也会有所差异。 设定主机参数前,请务必查阅各机种的操作手册,并确认所设定的参数对主机本身以及整体系统 的影响,以避免造成系统或人员的伤害。 *.参数设定完毕之后,仍必须被下载至主机当中才可生效,下载的方式请参考第 3.7.4 节。 此处显示 装置信息 参数设定页面中亦根据参数类别而区分为许多的分页,操作时可配合窗口上方的主类别卷标以及位于 每个主类别页面中页面左方的项目阶层切换不同的设定页面。页面右方标题栏依序列出参数名称,及 3-9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供用户填入的设定值栏位,设定值的单位及设定值的默认值、最大值与最小值。 3.5.2 一般设定 3.5.2.1 一般设定-系统信息 此类参数字在「一般设定」分页的「系统信息」项目中,此项目内包括了系统信息、系统参数、停电 保持范围设定、输入点滤波时间、极限点设定、日光节约时间。 「系统信息」页面只有「名称」与「批注」两个栏位,其中「名称」栏最多可输入 15 字符,而「批 注」栏最多可输入 31 个字符。且所输入的字符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包括特殊字符及空格键皆可输入, 不过须注意一个中文字将会占用两个字符。 3-98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当新增一个 ISPSoft 项目时,系统便会以项目的名称作为主机的默认名称,且会显示在项目管理区的 机种名称后方,而后续则可在此处重新定义。 PLC 卷标名称的功能主要是用来做为装置识别,尤其是在联网系统的应用或是在进行联机操作时,藉 由确认 PLC 标签名称的方式便可防止用户的误操作;当用户要对主机进行数据的上下载或其它的联 机操作时,若发现操作对象的主机卷标名称与项目中的卷标名称不符时,系统便会提醒用户做再次的 确认,以避免对其它的主机造成非预期的影响。 「系统参数」页面设定各项参数如下,可藉由下拉选项或输入框设定适当的参数值。 Run --> Stop 非停电保持区清除 设定当 PLC 主机的状态由 Run 切换至 Stop 时,非停电保持区的所有装置状态及数值是否被清除。 关闭:装置状态与数值保持现状。 3-9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启动:装置状态与数值清除为默认值。 Run <--> Stop 时 Y 输出处理方式 设定主机状态在 RUN 与 STOP 状态间切换时的 Y 装置状态。 Off:将所有 Y 装置的输出都设为 Off。 保持:输出将保持现状。 上电时 I/O 模块配置方式选择 设定主机上电时自动读取模块实际配置,或由用户在 HWCONFIG 中手动设定的配置。 自动:用户不须设定任何模块与参数,依据实际连接的模块运行。 手动:依据用户由 HWCONFIG 定义。 I/O 模块参数与手动设定不符时选择执行方式 若前述上电时 I/O 模块配置方式选择设为手动时,此项目才可设定当实际模块配置与手动设定不符时 的处理 主机自动更新:主机依据实际模块配置更新存放在主机内部的配置信息。 主机报警:主机回报错误。 I/O 模块无响应时选择执行方式 设定当连接的扩展模块其中有通讯断线无响应的模块时,主机与其它正常的模块是否持续运行。 停止运行:主机停止且回报错误。 持续运行:主机与其它正常模块继续运行。 I/O 模块发生错误时选择执行方式 设定当扩展模块出现轻微错误时的处理方式。 停止运行:主机停止且回报错误。 持续运行:主机继续运行,但会记录警告讯息。 上电后延迟侦测 I/O 模块时间 设定主机上电后,延迟多久的时间再对联机的 I/O 模块与远程 I/O 侦测。 指定主机内建 X 输入点控制 Run/Stop 设定是否由某个 X 输入点控制主机的 Run/Stop 状态。 关闭:功能关闭,状态由主机上的指拨开关切换。 启动:使用指定的 X 输入点控制,但主机上的指拨开关操作仍有效。 选择主机内建 X 输入点 若前述指定主机内建 X 输入点控制 Run/Stop 设为启动时,由下拉选项选择一个 X 输入点作为 Run/Stop 切换用。 3-100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启动固定扫描周期时间 设定主机在最短在固定的时间完成一次扫描周期。 关闭:功能关闭。 启动:则当实际的程序扫瞄时间小于设定值时,主机便会强制等待时间到达设定值后,才会开始 下一次的扫描;而若实际的扫描时间大于此设定值,则主机便不理会此设定值而根据实际的扫描时间 进行运作。 输入固定时间 若前述启动固定扫描周期时间设为启动时,在此栏位输入设定的周期时间。须注意若设定的扫描时间 大于设定扫描逾时时间的设定值时,一旦主机开始运行后,会发生超时错误。 设定扫描逾时时间 设定的扫描逾时时间,若程序执行超过此时间,主机会回报错误。 显示电池低电压警报 AS300 可安装一颗用于万年历的锂电池,当锂电池处于低电压状态或未安装时,设定是否显示警报。 关闭:功能关闭。 启动:锂电池处于低电压状态或未安装时,显示警报。 错误历史数据存放位置 设定选择错误记录的存放位置。 PLC:存放在 PLC。存满二十笔数据后,旧的纪录会被新的纪录覆盖。 PLC & SD Card:存放在 PLC 与 SD 卡。PLC 存满二十笔数据后,会被搬移至 SD 卡存放。 COM 口通讯错误记录 设定 COM 口发生错误时是否开启错误记录。 关闭:功能关闭。 启动:启动记录功能。 24Vdc 电源不稳定处理机制 若 24Vdc 电源有发生跳电状况处理机制。 稳定后持续运行:当 24Vdc 供应电源发生不稳定状况时,自动等待电源恢复稳定之后,再持续运 行。 进入快闪错误灯状态:当 24Vdc 供应电源发生不稳定状况时,强制 PLC 进入快闪 ERROR 灯,并 且 STOP 的状态。 通讯模块刷新机制 扫描速度优先:自动分批次刷新数据异动的部分,以不增加太多扫描时间为优先。 数据同步优先:每一次扫描周期刷新所有数据异动的部分,依数据内容同步为优先。 3-10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I601 时间中断设定 设定 I601 时间中断的时间,搭配工作管理中的定时中断 0 使用。请参阅第 5 章。 I602 时间中断设定 设定 I602 时间中断的时间,搭配工作管理中的定时中断 1 使用。请参阅第 5 章。 I603 时间中断设定 设定 I603 时间中断的时间,搭配工作管理中的定时中断 2 使用。请参阅第 5 章。 I604 时间中断设定 设定 I604 时间中断的时间,搭配工作管理中的定时中断 3 使用。请参阅第 5 章。 「装置元件范围设定」页面设定各项参数如下,供用户设定各种装置的停电保持区范围及子程序元件 范围。 按下 开启设定窗口,可设定此类装置的起始与结束地址。按下「默认值」按钮恢复默认值,按下「清 除」按钮将栏位清除为 0,完成设定后按下「确定」储存设定或「取消」放弃设定后离开页面。 3-102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输入点滤波时间」页面用于设定主机上每个输入点的滤波时间,若输入点接收到的信号状态持续时 间小于滤波时间,则会被视为噪声将其过滤,用户可视现场应用环境的干扰状况设定适当的滤波时间。 主机 X 输入点滤波方式选择 设定是否设定各输入点的滤波时间或使用默认值 预设时间:使用预设的滤波时间。 自定义时间:由用户自行设定每个 X 输入点的滤波时间。 X0.0~X0.15 输入点滤波时间 若前述主机 X 输入点滤波方式选择设为自定义时间时,可在此输入 X0.0~X0.15 各自的滤波时间。 「定位轴参数」页面用于设定指定输入点作为轴 1~轴 6 各通道的正极限与负极限,可设定共 12 个极 限点;并可设定指定输入点作为轴 1~轴 6 的 Z 相触发点、原点回归后清除输出点选择;以及对正、 负向软件极限位置做设定。 3-10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轴 1(Y0.0/Y0.1)正、负极限选择~轴 6(Y0.10/Y0.11)正、负极限选择 由下拉选项选择上升沿或下降沿触发及输入的X接点。 轴 1(Y0.0/Y0.1)Z 相触发选择~轴 6(Y0.10/Y0.11)Z 相触发选择 由下拉选项选择上升沿或下降沿触发及输入的X接点。 轴 1(Y0.0/Y0.1)原点回归后清除输出点选择~轴 6(Y0.10/Y0.11)原点回归后清除输出点选择 由下拉选项选择输出接点。 轴 1(Y0.0/Y0.1)正、反向软件极限位置设定~轴 6(Y0.10/Y0.11)正、反向软件极限位置设定 可在栏位设定用户需求的脉冲数当成轴 1~轴 6 的正、反向软件极限位置,设定范围为-2147483647~ 2147483647。 「日光节约时间」页面用于开启或关闭日光节约时间功能及设定进行日光节约时间的日期。开启日光 节约时间时,设定的时间区段内时钟将自动提早设定的节约时间。 日光节约时间关闭/开启 设定关闭或开启日光节约时间。 开始日期-月 设定开始进行日光节约时间的月份。 开始日期-日 设定开始进行日光节约时间的日期。 结束日期-月 设定结束进行日光节约时间的月份。 结束日期-日 3-104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设定结束进行日光节约时间的日期。 节约时间 设定调整提早的日光节时间,单位为分钟。 3.5.2.2 一般设定-COM1 通讯端口设定 & COM2 通讯端口设定 AS300 系列机种依据型号不同有具备 1 或 2 个 COM 端口,单击项目列表中的 COM1 通讯端口设定 或 COM2 通讯端口设定,可分别设定 COM1 与 COM2 参数,两 COM 端口设定项目皆相同。 设定此通讯端口的通讯站号,以做为网络通讯上的装置识别,而在同一条网络上的站号则不允许 重复。 当该通讯口扮演从站(Slave)的角色,且所连接的网络上亦有其它的从站时,此通讯口的站号便 不可设定为 0,因站号 0 在通讯协议中具有广播通讯的使用意义。当主站(Master)在数据封包 中指定将数据传送给站号 0 的从站(Slave)时,这代表是要将数据传送给所有的从站,而所有的 从站,不论其本身的站号为何都会接受这笔数据封包。 设定此通讯端口的设定生效的时机,选择 Stop --> Run 为当主机状态由 Stop 切换为 Run 时生效, 选择上电时则为主机上电时生效。 设定此通信端口所采用的通讯速率(Baud Rate)。可由下拉选项选择预先定义的通讯速率之一, 或选择自定义,输入自定义通讯速率。 设定该通讯口通讯协议。 设定响应通讯前等待时间,当 AS 主机接收到通讯命令后等待设定的时间再进行回复,配合远程 设备模式切换的时间。设定接收等待逾时时间,当 AS 主机作为主站时送出通讯命令,等待设定 的时间后未收到回复则视为逾时。 设定 COM1 灯显示,若下拉选项选择为 COM1,则通讯灯显示的为 COM1 的 RS485 通讯状态, 3-10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选择为 Card1,则通讯灯显示的为扩展卡 CARD1 的通讯状态。 设定 COM2 灯显示,若下拉选项选择为 COM2,则通讯灯显示的为 COM2 的 RS485 通讯状态, 若选择为 Card2,则通讯灯号显示的为扩展卡 CARD2 的通讯状态。 3.5.2.3 一般设定-以太网基本设定 在项目列表中单击「以太网基本设定」项目即可进入。此处主要用于设定主机以太网络(Ethernet) 端口的通讯参数,关于通过 Ethernet 来与主机进行联机的相关注意事项请参考第 2.4.7 节当中的说明, 而关于以太网络的概念,请自行参考其它相关文件或书籍,此处将不再多做介绍。 设定主机 IP 的寻址模式。若设为「静态」,代表 IP 地址等参数将由用户直接指定,但若设为「DHCP」 或「BOOTP」 ,则代表 IP 地址将经由 DHCP/BOOTP 来动态分配。 3.5.2.4 一般设定-以太网进阶设定 此类参数字在「一般设定」分页的「以太网进阶设定」项目中,此项目内包括了 IP 过滤器、网络时 间校正、邮件、通讯接口、RTU 对应。 「IP 过滤器」页面供用户设定网络装置的过滤功能,通过此设定便可多加一层的确认机制,以确保通 讯的对象为我们所允许的装置。此功能可用以限定通讯对象。当此功能被启用后,只有 IP 地址列于 列表范围中的装置才允许跟主机进行通讯,至于其余 IP 地址的装置,其所传送进来的数据封包,主 机将会直接将其丢弃。此功能的设定步骤如下,而清单中最多可设定 8 组的地址范围。 3-106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欲启动 IP 过滤器功能,请勾选启动 IP 地址过滤设定,便可输入以下 1~8 组的 IP 过滤范围的起始与 结束地址。 「网络时间校正」页面供用户启动主机以 NTP 服务器来进行时间校正的功能,并可在此处进行相关 设定。关于 NTP 的概念请自行参考相关文件或书籍,此处将不再多加介绍。 勾选启动 NTP 客户端服务开启功能。 设定 NTP 服务器的地址与定期更新的更新周期。以上图为例,主机将会每隔 30 分钟便联机 至 NTP 服务器。 设定采用时间校正的时间范围。 「邮件」页面供用户设定邮件相关功能。启用当触发设定的条件模式时,将寄送邮件至设定的邮件地 址的相关设定。共可设定四组邮件发送条件与四组邮件地址。 3-10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勾选启动邮件发送功能开启功能,便可设定下方栏位。 由邮件服务器设定外送邮件服务器的 IP 地址,在通讯端口输入外送邮件服务器的通讯端口, 在本机邮件地址设定发送电子邮件时所使用的寄件信箱,输入邮件主旨作为每封邮件的主旨开 头。 勾选账号认证开启功能,依据外送邮件服务器的状况,在此处设定登入前是否须先验证账号及 密码。 输入要传送的目标邮件地址。 在邮件发送条件项目输入条件名称与发送时间间隔,再在条件模式的下拉选项选择邮件发送的触发条 件。当发送条件持续成立时,系统便会每隔一段发送时间间隔就发出一封电子邮件;而在时间间隔内, 针对同样的发送条件,邮件则不会再重复发送。 条件模式可设为以下 CPU Error 3-108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当主机发生错误时,发送条件便会成立,而关于主机错误状态的相关说明,请参考各机种的操作手册。 当选择此条件时,请再在右侧的下拉选项中挑选错误的类别。 (a) 致命错误:当主机发生被定义为致命错误的状况时才会触发邮件发送。 (b) 所有错误:只要主机有错误产生时,邮件发送条件就会成立。 CPU(停止 <=> 执行) 当主机的运行状态由 STOP 切换至 RUN,或由 RUN 切换至 STOP 时,发送条件便会成立。 位值变更 当指定装置的位状态变化符合设定条件时便会触发邮件发送。以下图为例,当 X0.0 由 OFF 变为 ON 时,邮件发送条件就会成立。欲设定条件时,按下表格右方 按钮即可开启窗口。 装置名称:在此下拉选择装置的类别。 装置编号与位:在此输入设备的地址,且当所选装置为 X/Y 时须一并指定位编号。 状态:在此下拉选择触发的条件为上升沿检出或下降沿检出。 字符值变更 当指定装置的内容数值符合设定条件时便会触发邮件发送。以下图为例,当 D0 大于 10 时,邮件发送 条件就会成立。欲设定条件时,按下表格右方 按钮即可开启窗口。 装置名称:在此下拉选择装置的类别。 装置编号:在此输入设备的地址。 状态与数值:在此设定触发的条件。 3-10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发送周期 定期发出电子邮件。而发送时间则根据上方「发送时间间隔」来决定。 当有设定任何条件模式时,会出现用户讯息与错误记录的相关设定, 勾选启动用户讯息功能再按下用户讯息右方 按钮,便可在弹出窗口中输入要做为邮件本文的内容; 若勾选启动错误记录功能,便可在邮件内容中自动添加错误记录。 接着在「附件模式」下拉选项选择是否要在邮件中加入附件。而欲设定附件时,请务必确认各机种所 允许的最大邮件档案大小,相关信息请参考各机种的操作手册。 无 选择此项代表无需附加档案。 文件 可选择储存卡中的错误记录或系统备份文件做为邮件附件。 PLC 装置 若选择此项,则当发送电子邮件时,系统会主动获取下方设定范围中的装置状态或数值来做为附加档 案;而在选择此项之后,在下方的装置名称按下右方 按钮,便会出现设定窗口。以下图为例,当此 组条件成立时,装置 D0~D9 的内容值便会被当作附件而一并发送出去。 3 - 11 0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在邮件地址项目,勾选当邮件发送条件达成时要发送的目标邮件地址。邮件地址在邮件项目中设定。 「通讯接口」页面中,主要在于设定通过以太网络来进行数据交换的通讯接口参数;不过此功能仍需 搭配特定的 API 应用指令才可进行操作,相关细节请参考 AS 系列程序手册。关于通讯接口(Socket) 的概念请自行参考相关文件或书籍,此处将不再多加介绍。 AS 系列机种系统支持主机本身与其它主机或装置之间,经由通讯接口(Socket)的建立来进行数据 3 - 11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交换,且同时支持 TCP 与 UDP 两种传输协议,而两种协议都可各自设定 4 组的联机通道;欲设定时 请先勾选通讯接口「启动通讯接口功能」 ,之后分别在 TCP 设置页面与 UDP 设置页面分别设置。 TCP 与 UDP 协议的参数几乎相同,差别只在于 UDP 没有「联机保持时间」的参数,参数说明如下。 远程 IP 地址:设定远程装置的 IP 地址。 远程通讯端口:设定在这组联机中,远程装置所使用的通讯端口编号,输入范围为 0 ~ 65535。 本机通讯端口:设定在这组联机中,本地主机所使用的通讯端口编号,输入范围为 0 ~ 65535。 传送数据地址:设定在本地主机中,存放传送数据的启始地址。 传送数据长度:设定本地主机要传送的数据长度,输入范围为 0 ~ 200 bytes。 接收数据地址:设定在本地主机中,存放接收数据的启始地址。 接收数据长度:设定本地主机要接收的数据长度,输入范围为 0 ~ 200 bytes。 联机保持时间:设定联机的最大空闲时间。当建立的联机超过此时间无数据传输时,主机便会自 动中断联机。 3 - 11 2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设定时,本机与远程的通讯端口编号不可相同,且传送与接收的装置地址范围不可重叠。而以上图为 例,远程装置的 IP 地址为 192.168.1.100,且开启一个编号为 65500 的通讯接口,而本地主机也开 启一个编号为 65501 的通讯接口,两者之间便将通过这组联机通道来进行数据的传递。 当本地主机要传送数据给远程装置时,本地主机会先将数据存放在 D0~D9 共 10 个 WORD 的空间暂 存之后,再将数据传送出去;而当接收到来自远程装置的数据时,主机则会将接收的数据存放在装置 D100 ~ D119 共 20 个 WORD 的空间中。 若收到的数据量大于所设定的长度时,主机会根据设定的长度,将最前面的 20 个数据存放在 D100 ~ D119 中,超出的部份则会直接将其丢弃;同样的,若收到的数据量小于设定长度时,主机则会从设 定的启始位置 D100 依序存放数据,而未被存放新数据的位置则会保持原本的内容值。 当 TCP 通道联机已超过 60 秒未有任何的数据传输时,主机便会主动将主机端的通讯接口(Socket) 关闭,并结束通道联机。 RTU 对应页面用于设定与 AS 系列机种联机的台达 RTU-EN01 从站,可经由以太网络操作远程设备, 共可联机 4 组 RTU-EN01。关于 RTU-EN01 的操作与设定,请参考该产品手册。 勾选启动 Remote I/O 对应,开启 RTU 模块与 AS 系列机种主机的联机功能,设定更新周期,对 RTU 依此时间周期性更新。设定通讯逾时,当 RTU 超过此时间未响应则为逾时。 RTU 对应页面用于设定每组 RTU-EN01 与 AS 系列机种的数据对应。而 RTU-EN01 与其安装的 I/O 模块需通过 DCISoft 设定,关于 DCISoft 请参阅其操作手册。 3 - 11 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勾选启动开启此站 RTU 功能,各站可单独设定。 设定站号与 IP 地址。 设定 RX 对应地址与 RX 对应长度,用于将连接在 RTU 的 DI 模块上的数字输入点,对应到 AS 系列机种的 X/M 装置与长度。而设定 RY 对应地址与 RY 对应长度,用于将连接在 RTU 的 DO 模块上的数字输出点,对应到 AS300 的 Y/M 装置与长度。 设定 RCR Read 对应地址与 RCR Read 对应长度,用于将连接在 RTU 的 AI 模块上的模拟输 入点,对应到 AS300 的 D/SR 装置与长度。而设定 RCR Write 对应地址与 RCR Write 对应长 度,用于将连接在 RTU 的 AO 模块上的模拟输出点,对应到 AS300 的 D/SR 装置与长度。 3.5.2.5 一般设定-功能卡 1 设定 功能卡 1 设定页面,用于设定在 AS300 主机上功能卡 1 插槽安装的功能卡参数。 3 - 11 4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Card1 配置模式选择栏位,可选择自动侦测侦测实际卡片型号与设置,或选择手动选择,便可 在手动选择功能卡栏位中选择要配置的 AS-F232 通讯卡/F422 通讯卡/F485 通讯卡/F2AD 卡 /F2DA 卡。 设定 AS-F232 通讯卡/F422 通讯卡/F485 通讯卡的通讯参数,参数内容请参阅第 3.5.2.2 节通 讯端口设定内容。 将窗口滑轨移至下部,可见由 F2AD 模拟输入模式设定 F2AD 卡接受 0~10V 或 4~20mA 信号; F2DA 模拟输出模式设定 F2DA 卡送出 0~10V 或 4~20mA 信号。分别在 F2AD 取样时间与 F2AD 平均次数设定 F2AD 卡取样的间隔时间与平均次数。 3.5.2.6 一般设定-功能卡 2 设定 功能卡 2 设定页面,用于设定在 AS 系列主机上功能卡 2 插槽安装的功能卡参数。功能卡 2 与功能卡 1 的差异为手动选择功能卡栏位多了一个 AS-FCOPM 卡选项,设定为此功能卡后,便可设定以下参 数。 AS-FCOPM 工作模式栏位,可选择 AS 专用远程模式/台达 ASD-A2 专属控制/CANopen DS301 协议三种。AS 专用远程模式为用于连接 AS 系列机种远程 I/O,台达 ASD-A2 专属控制用于对 台达伺服产品的专用通讯协议,CANopen DS301 用于 DS301 标准通讯协议的场合。 当 AS-FCOPM 工作模式栏位设为 CANopen DS301 时,可设定此站的站号。 当 AS-FCOPM 工作模式栏位设为 AS 专用远程模式时,可设定远程 I/O 的相关参数。AS 远程 模块连接台数用于设定远程 I/O 的台数,每个远程 I/O 可连接扩展模块,AS 专用远程模块操作 请参考第 3.5.3 节,上电侦测远程不符设定联机台数处理机制为当设定的连接台数与实际联机 侦测到的数量不同时,实际已联机的远程模块正常运作或所有远程模块皆停止。运行时从站断 线后处理机制为当运行时远程 I/O 断线的处理方式为仅显示错误讯息或停止运行并报警。远程 通信逾时设定为当远程 I/O 超过设定时间未响应时,视为逾时。通讯逾时后尝试联机次数为发 生逾时后重新建立联机的次数。 三种 AS-FCOPM 工作模式皆可设定断线后自动重新连接时间设定与 AS-FCOPM 通讯速率。 3 - 11 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5.3 AS 系列机种远程模块配置 AS 系列主机可连接专用的远程 IO 模块,以节省远距离设备到控制器之间的配线。当 AS 系列主机上 一般设定分页的功能卡 2 设定项目中,Card2 配置模式选择栏位选择为手动选择,在手动选择功能卡 设定为 AS-FCOPM 卡后,便可在 AS-FCOPM 工作模式栏位设定为 AS 专用远程模式,再于 AS 远程 模块连接台数设定远程 I/O 模块的台数及相关参数,如下图。 若 AS 远程模块连接台数设定为 2 台,按下「确定」按钮后,便会在系统配置区出现新增的 2 台远程 模块。 3 - 11 6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可在系统配置区对远程模块进行如第 3.2.2 节介绍的配置动作,例如新增、删除、复制、搬移扩展模 块。鼠标的单击或拖曳动作与右键快捷选项的操作也与一般的控制器相同,如下图。可配置的扩展模 块除了网络模块无法配置之外其余模块皆可配置。 同样的,可以双击鼠标左键开启远程模块及其附挂的扩展模块的参数设定页面进行设定。 3 - 11 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远程模块可以设定起始的输入设备范围,如下图。先单击一远程模块后,以鼠标左键双击信息列表区 的远程模块输入设备范围栏位,在出现的设定窗口输入设备编号后按下「确定」按钮,便会更新此远 程模块的输入与输出装置范围,并且依序自动配置安装的扩展模块输入与输出装置范围。 3 - 11 8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 - 11 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5.4 数据交换-COM1、数据交换-COM2 与数据交换-Ethernet 此类参数分别位于「数据交换-COM1」 、 「数据交换-COM2」与「数据交换-Ethernet」分页,用于建 立 AS 系列机种内建通讯端口的数据交换表。AS 系列机种可作为主站,对于作为从站的远程设备进行 数据交换,COM1 与 COM2 通讯口通过 MODBUS 协议;而以太网络端口口则通过 MODBUS TCP 协议。设定栏位三分页皆相同,如下图。 设定启动方式为程控时为由 PLC 的程控是否执行设定的数据交换;PLC 执行为当 PLC 为 RUN 的状态时会自动执行设定的数据交换;永远执行则为当 PLC 上电时便会不断执行数据交换。 按下「新增」按钮便会在区域的数据交换表区域新增一列新的数据交换表。按下「上移」与「下 移」按钮可以对目前选择的数据交换表往上一列或下一列搬移。按下「删除」按钮可删除目前选 择的数据交换表。按下「复制」按钮可以将目前选择的数据交换表复制后粘贴到最下方一列。 列出建立的数据交换表。说明如下表。 表格栏位 说明 项目 表示数据交换区块的序号。 启动 表示进行数据交换时,是否启动此组数据交换表。 远程站号/ 注明此组数据交换表所属的从站地址,同一个地址可规划为多组数据交换表。 IP 地址 COM1 与 COM2 分页注明为站号,以太网络分页则注明为 IP。 本地地址 注明主站在此组数据交换表中所使用的装置地址范围。 << / >>「<<」 :输入,表示此列所显示的是主站读取从站的资料区块。 「>>」 :输出,表示此列所显示的是主站写入从站的资料区块。 注明从站在此组数据交换表中所使用的装置地址范围。而当此组数据交换表的从站 远程地址 为自行定义的「MODBUS Device」装置时,此范围会以 16 进制的地址编号来显 示。 数量 3-120 注明此组交换表的长度,基本上与装置范围所计算的结果一致。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5.4.1 数据交换-COM1 与数据交换-COM2 在数据交换-COM1 或数据交换-COM2 分页,以鼠标左键双击欲设定的数据交换表,开启数据交换表 的设定项目,如下图。勾选启动代表欲启动此组数据交换表,并且随着前述的启动方式启动。远程站 号用于进行数据交换的目标从站设备站号。最短更新周期(ms)为设定此组数据交换表进行数据交 换的时间周期。联机逾时(ms)为设定若目标设备超过此设定时间未响应,则为逾时。勾选支持同 步读写(功能码 0x17)将利用特定的 MODBUS 功能码,主站便可在一次的命令当中完成读与写的动 作,以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不过设定时,请确认参与数据交换的所有装置都有支持同步读写的 MODBUS 功能码,否则便可能在接收到主站的命令后,会因无法识别该功能码而造成读写失败。装 置种类为目标从站设备的机种,包括台达 PLC 与标准 MODBUS 设备。 「读取」的数据区块 设定当 AS 系列机种自远程设备读取数据时,AS 系列机种用以存放数据的装置类别、装置起始地址, 接着指定欲读取的远程设备装置类别及起始位置。设定输入的数据长度。 「写入」的数据区块 设定当 AS 系列机种写入数据至远程设备时,AS 系列机种源数据的装置类别、起始地址,接着指定被 写入数据的远程设备装置类别及起始位置。设定输出的数据长度。 3-12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5.4.2 数据交换-Ethernet 在数据交换-Ethernet 分页,以鼠标左键双击欲设定的数据交换表,开启数据交换表的设定项目,如 下图。设定内容基本上与数据交换-COM1 或数据交换-COM2 分页相同,只有装置种类所支持的目标 从站设备的机种,为包括台达 PLC 与标准 MODBUS TCP 设备,以及 IP 地址用于输入远程从站设备 的 IP 地址,其余设定内容请参阅 COM1 与 COM2 分页内容。 若在上图的最短更新周期(ms)或联机逾时(ms)栏位右方勾选套用至所有数据,按下「确定」按 钮后,则此两设定将会被写入到 Port 2-数据交换设定-Ethernet 分页其它的数据交换表中,也可不做 勾选项独设定此数据交换表。 3-122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6 模块参数设置 3.6.1 设置 AH5x0 与 AH5x1 模块内部参数 在 HWCONFIG 中,用戶可各别为每个配置的模块设置内部参数,而这些参数亦将决定实际运作时, 各个模块所表现出来的功能与特性。(AH500 冗余系列机种目前模块内部参数设定可参考 AH5x1 系 列。)欲进行模块参数的设置时,请在系统配置区的模块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系统便会自动打 开该模块的参数设置窗口。各机种系列的编辑接口略有不同,如下图。 AH5x0 与 AH5x1 系列 此处的参数主要还是依据模块本身所支持的功能,因此设置前请务必查阅该模块的操作手册,并 确认所设置的参数对模块本身以及整体系统的影响,以避免造成系统或人员的伤害。 AH5x0 与 AH5x1 机种在设置窗口的主画面中包含「MDS 信息」与「常态交换区」两个页面,并可藉 由上方的选项卡来进行切换。而其中「MDS 信息」页面主要会显示目前的 MDS 文档版本,而 MDS 版本亦会决定该模块可设置的参数数量与参数值范围。此外,若某个项目文件中的 HWCONFIG 参数 是以较新的 MDS 文档所建立的, 则在打开该项目文件的 HWCONFIG 时,系统便会提示用戶更新 MDS 文档的文件。 3-12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常态交换区」页面则是显示在该模块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中,各装置地址所实际对应的功能。 欲设置参数时,请直接在左侧的参数分类上单击取参数类别,之后在右侧便会出现对应的参数设置表 格;而不论所选的参数类别为何,表格本身的格式都是固定的,差别仅在于显示的内容;此外,依据 该模块所配置的固件版本,对应的参数对象与可设的参数值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则是表格中各个栏位的相关说明,而当某个栏位的底色呈现灰阶时,便代表该栏位无法设置。 3-124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描述 此栏位所显示的为各个参数的名称或叙述。 地址 在此栏位设置 D 对应装置的地址。此功能主要用于对模块内部非经常性更新的参数进行存取,当为某 个模块中的参数指定了 D 对应装置之后,若 HWCONFIG 的参数有被正确下载至主机中,则当系统开 始运作时,CPU 主机中的 D 对应装置便会与指定的模块参数保持同步,因此用戶可直接通过 D 对应 装置而间接的存取模块内部的数据,通过此方法会较传统采用 FROM / TO 指令来存取模块内部数据 的方法来的更有效率。此外,每个机种都有其 D 对应装置的指定数量上限,设置时请务必查阅各机种 的相关使用说明。 如下述范例,我们在 AH04AD-5A 的模块参数设置窗口中,将 D3000 定义为模块参数-「通道 0 平 均次数」的 D 对应装置,因此后续当我们将 HWCONFIG 的参数下载至主机之后,我们便可直接修改 CPU 主机的 D3000 内容值而间接变更 AH04AD-5A 模块的通道 0 平均次数。 此外,运作期间若对 D 对应装置写入模块参数所不允许的值时,系统会立即将两者修正回原来的值。 *.关于 FROM / TO 指令的相关说明请参照各机种的指令手册。 欲指定 D 对应装置时,请先在该参数的「地址」栏位中,单击右侧的 按钮,之后在地址窗口中输 入欲使用的 D 装置地址即可,但须注意不可重复使用在其它 D 对应装置或输出输入装置范围中使用 过的地址;而要解除 D 对应装置时,只要以同样的方式打开地址窗口后,再将地址的数值清除即可。 3-12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当「地址」栏位的底色为灰阶时,代表该参数不可指定 D 对应装置,但若是如下图的例子,其显示的 样式则代表这些参数的数值为位元格式,而第一个栏位中所指定的 D 对应装置,其装置内容值中的某 些位元状态便会对应至下列的各个参数,至于其对应关系则必须参考各模块的说明文档。 监控 在 HWCONFIG 中有提供监控表的功能,用戶可通过监控表中的 D 对应装置而间接存取模块内部的数 据;因此若模块的参数有设置 D 对应装置并将该参数的「监控」栏打勾,则之后打开监控表时,所指 定的 D 对应装置便会显示在监控表中;对于未设置 D 对应装置的参数,其「监控」栏则无法勾选。 以下图为例,虽然每个参数都有设置 D 对应装置,但只有前面两个参数有勾选监控的功能,因此当打 开 HWCONFIG 的监控表之后,只有 D3000 与 D3001 会被列在监控表中。关于 HWCONFIG 的监控 表功能将在第 3.7.6 节当中另行介绍。 初始值 此栏位用于设置所选参数的初始值,后续当下载 HWCONFIG 的参数时,所设置的初始值亦会一并被 写入模块当中;而依据所选参数的不同,此栏位有可能是直接输入或是下拉选项的格式;关于允许输 入的数值范围与初始值下载之后的处理机制,请参考各机种的使用说明。 批注 单击此栏位之后,接着便可直接编辑该参数的批注说明,且最多可输入 32 个字符,其中一个中文字 将占用两个字符,而「批注」栏位的默认值通常与「描述」栏位的内容相同。 3-126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当按下参数设置窗口左下角的「默认」按钮后,该模块的所有参数值便会全部恢复为系统默认值。 3.6.2 设定 AHxxEMC 机种与 AS 系列机种模块内部参数 在 HWCONFIG 中,用户可各别为每个配置的模块设定其内部参数,而这些参数亦将决定实际运作时, 各个模块所表现出来的功能与特性。欲进行模块参数的设定时,请在系统配置区的模块图标上双击鼠 标左键,之后系统便会自动开启该模块的参数设定窗口。各机种系列的编辑接口略有不同,如下图。 AHxxEMC 系列 3-12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AS300 系列 此处的参数设定主要还是依据模块本身所支持的功能,因此设定前请务必查阅该模块的操作手册, 并确认所设定的参数对模块本身以及整体系统的影响,以避免造成系统或人员的伤害。 AHxxEMC 与 AS 系列机种在设定窗口的主画面中包含「装置信息」与「常态交换区」两个页面,并 可藉由上方的标签来进行切换。而其中「装置信息」页面主要会显示模块的相关信息与外观,与目前 的 DDF 文件版本,而 DDF 版本亦会决定该模块可设定的参数数量与参数值范围。另外,当联机时便 会显示主机的固件版本与硬件版本。 「常态交换区」页面则是显示在该模块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中,各装置地址所实际对应的功能。 3-128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欲设定参数时,请直接在左侧的参数分类上单击取参数类别,之后在右侧便会出现对应的参数设定表 格;而不论所选的参数类别为何,表格本身的格式都是固定的,差别仅在于显示的内容;此外,依据 该模块所配置的固件版本,对应的参数项目与可设的参数值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则是表格中各个栏位的相关说明,而当某个栏位的底色呈现灰阶时,便代表该栏位无法设定。 参数名称 此栏位所显示的为各个参数的名称或叙述。 设定值 此栏位用于设定所选参数的初始值,后续当下载 HWCONFIG 的参数时,所设定的初始值亦会一并被 写入模块当中;而依据所选参数的不同,此栏位有可能是直接输入或是下拉选项的格式;关于允许输 入的数值范围与初始值下载之后的处理机制,请参考各机种的使用说明。 3-12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单位、默认值、最小值、最大值 用于分别列出参数的物理量单位,参数的默认值,及参数可设定的范围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供用户设 定参考。 当按下参数设定窗口左下角的「默认」按钮后,该模块的所有参数值便会全部恢复为系统默认值。 3.6.3 模块内部参数的导出与导入 所有模块内部的参数值皆可导出为 CSV 文件另行备份,同时亦可将先前所导出的文件重新导入。欲 导出时,按下参数窗口的「导出」按钮,接着在文件窗口中指定欲导出的路径与文件名后即可。欲导 入时,按下参数窗口的「导入」按钮,接着在文件窗口中指定欲导入的文件后即可。导出与导入按钮 在各机种系列的编辑接口略有不同,如下图。(AH500 冗余系列机种目前模块内部参数的导出与导入 可参考 AH5x1 系列。) AH5x0 与 AH5x1 系列 3-130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AHxxEMC 与 AS300 系列 导入模块参数时系统会先检查文件格式及模块型号,当文件格式或模块型号不符时,系统将会禁止导 入的操作并显示警示讯息;而当原导出文件中所指定的 D 对应装置地址在目前的配置中已被占用时, 导入之后该 D 对应装置的地址便会自动跳号。 3.6.4 模块内部参数的更新 若要做模块内部参数的更新,首先,需进入在线模式,若要进入在线模式请参阅第 3.7 节,进入在线 模式后,单击想要更新参数的模块,此时会跳出装置设定窗口,接着单击窗口中下方的更新按键,此 时模块内部参数即完成更新,此功能仅限于数字输入 I/O、模拟 I/O 及网络模块。 3-13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AHxxEMC 与 AS300 系列 3.6.5 智慧型模块参数设置 台达电子对于部分模块有另外提供专属的组态工具,可通过 HWCONFIG 来直接开启这些工具软件对 模块进行更进阶的组态与参数设定,例如 CANopen 的网络规划……等等。 如下图以 AH500 的系统为例,欲设置这些智慧型模块的进阶参数时,请先在系统配置区中单击该模 块的图标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项中单击「智慧型模块设置」,而若此时在 HWCONFIG 中 所做的配置与参数设置尚未完成保存时,系统会先要求进行保存后才允许打开对应的软件;而打开之 后,在关闭智慧型模块的专属工具软件之前,用戶将无法在 HWCONFIG 中做任何的编辑。部份组态 工具需另行安装,未安装时将出现讯息提示用户安装组态软件。 关于打开软件之后的详细操作方式请自行参考各软件以及模块所提供的使用手册。 3-132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13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7 AH 与 AS 系列机种的硬件参数管理及在线诊断 3.7.1 硬件规划的保存与打印 当完成所有的硬件规划后,便可将 HWCONFIG 中的设置与整个项目一起保存,而此处保存的内容包 括模块配置、模块内部参数及 PLC 主机参数,但不包括智慧型模块的进阶参数;而所保存的文件除 了 PLC 主机参数会另外以「项目名称.para」的文件名保存之外,模块配置与模块内部参数皆会保存 在「项目名称.hw」的文件中,且所有的文件皆会与 ISPSoft 的项目文件(*.isp)存放在同一路径下。 欲保存时,请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文件(F) > 保存(S)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即可。 而要进行打印时,请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文件(F) > 打印(P),之后便会打开打印管理工具,不 过打印的内容仅会包含系统配置区的配置图面。关于打印管理工具的说明请参考附录 C。 补充说明 设置完硬件参数后,当后续又在 ISPSoft 中变更机种类别,且若新机种无法完全支持原硬件设置中的 装置地址范围,则重新打开 HWCONFIG 时,画面便会出现警示讯息。 进入 HWCONFIG 之后,有问题的模块图标将会出现三角形的错误标志,代表该模块处于异常状态; , 此时包括下载与在线模式的功能皆无法使用,而必须待用戶将有问题的地址修正之后,才可重新进行 后续的操作;当错误地址被修正之后,三角形的错误标志便会立即消失。 3-134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7.2 订购清单 当完成所有的硬件配置后,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设置(O)> 订购清单,之后系统便会自动统计所有 配置的硬件,并将其以清单的方式呈现。 当在清单窗口的左上角单击 文件(F)> 导出(E)时,此清单便可以 CSV 文件的格式被导出,而之 后用戶便可通过 EXCEL 来对导出的数据进行编辑或管理。 3-13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7.3 AH 系列机种的背板信息列表 当完成所有的硬件配置后,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文件(F) > 背板信息列表,之后便可通过信息列 表来查看所有的配置。而背板信息列表的呈现则是以背板为单位,并采用阶层管理的方式,用戶可自 行收藏或展开各个背板的下层对象,以增加查看时的便利性。 当在列表窗口的左上角单击 文件(F) > 导出(E)时,此列表同样可以 CSV 的格式被导出,之后 用戶便可通过 EXCEL 来对导出的数据进行编辑或管理。 3-136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7.4 系统参数上下载 在 HWCONFIG 当中所做的设置仍必须被下载至主机中才可正式生效,且因 HWCONFIG 会直接引用 ISPSoft 的通讯设定,因此进行参数上下载之前,请务必确认 ISPSoft 已可与主机正常联机,详细的 设置与操作方式请参考第 2.4 节当中的说明。而执行时,若主机目前的标签名称与参数设置的名称不 符时,画面亦会出现提示信息。 下载系统硬件参数 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设置(O) > 下载(D),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之后便会出现下载 对象的确认窗口,可视需求勾选要下载的项目,但不包括智慧型模块的进阶参数,按下「确定」按钮 后便可将参数下载至主机中。 *.AH5x0 系列机种无法选择要下载的项目,AH500 冗余系列及 AH5x1 系列可以选择要下载的项目。 上载系统硬件参数 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设置(O) > 上载(U),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之后即可将主机中 的硬件组态参数上传回 HWCONFIG 的设置画面中,其内容包括模块配置、模块内部参数及 PLC 主 机参数,但不包括智慧型模块的进阶参数。 3-13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AH5x0 系列机种在 PLC 参数设定页面另外提供了上下载功能(AH500 冗余系列机种不支持此功能), 而此方法便仅会针对 PLC 主机参数的部份进行操作。当在 PLC 参数设定页面的左上角单击 标时便可进行下载,而单击 图 图标则可进行上传。 执行上传操作时,所有的主机参数将会全部被上传回来;而执行下载操作时,画面则会先出现勾选窗 口,用户可在窗口中勾选想要下载的参数主类别,而无须将所有的设定全部下载至主机中。 下图即为下载项目的勾选窗口,而当下载项目包含「CPU」或「以太网络-进阶设定」时,下载时的 主机状态必须为 STOP,因此若主机处于 RUN 的状态时,系统便会在开始下载前先显示提示讯息。 *1. 当主机目前的卷标名称与参数设定的名称不符时,在开始执行上传或下载之前会先显示提示讯息,请参考第 3.3~3.5 节。 *2. HWCONFIG 会引用 ISPSoft 的通信设置,因此进行上下载前请确认 ISPSoft 已可与主机正常联机,请参考第 2.4 节。 3-138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7.5 模块布局侦测 进行模块配置时,除了可通过前述的方式进行操作之外,当用戶已取得相关的硬件设备时,操作上便 可先将硬件设备架设起来,之后再利用 HWCONFIG 的「模块布局侦测」功能,并通过通讯联机的方 式将实际的模块配置状态扫描上来,如此便可省去逐一配置模块的时间;而进行操作之前,请确认 ISPSoft 已可与主机正常联机,详细的设置与操作方式请参考第2.4节当中的内容。 ,或单击图标工具栏 操作时请在 HWCONFIG 的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设置(O) > 模块布局侦测(S) 中的 图标即可;而侦测的内容则包括模块型号、背版与插槽配置、模块固件版本,但并不会包 含模块的参数设置与 CPU 主机参数;且在执行模块布局侦测之后,原本的模块配置与参数设置都将 会完全清除,而 CPU 本身的参数设置则不会受到影响。 完成侦测之后,系统便会将实际背板与插槽上的模块配置状态显示在系统配置区,且会重新配置所有 模块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而所有模块的内部参数也都会设为系统默认值, 若是使用 AH500冗余系列机种,在开启冗余功能后(冗余功能的开启,请参阅3.3.2.2节) ,做「模块 布局侦测」会与未开启冗余功能不同,可参考下两例图说明(此为范例说明,实际侦测结果,请考虑 现场联机状况)。 3-13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未开启「冗余功能」 开启「冗余功能」 3-140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若是 AS300系列机种,单击图标工具栏中的 图标后,会出现询问窗口,询问除了扫描模块外, 是否也要扫描参数,若选择「是」,则会将现场 PLC 模块(不包含 CPU)内部的参数读回,覆盖目前软 件的配置,并检测包括模块型号、插槽配置、模块韧体版本及扩展卡, 当检测完成后,会出现完成 窗口,单击确定后,即完成检测动作,此时系统便会将实际插槽上的模块配置状态显示在系统配置区, 且会重新配置所有模块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若选择「否」 ,则所有模块(不包含 CPU)的内部参数会 设为系统默认值。 原先参数设定为 10 更新参数设定为 20 3-14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AH5x0、AH5x1系列机种及 AH500冗余系列机种配置的固件版本则会依据实际侦测到的模块固件版 本;但若侦测到的固件版本较系统拥有的 MDS 文件还要高时,该栏位便会显示可选的最高版本编号, 但会在批注栏标注该模块实际的固件版本。AHxxEMC 与 AS300系列机种则不会显示固件版本。 *.关于 MDS 文档与模块固件版本的相关说明请参考第 3.4.1 节当中的内容。 接着我们将以一个实例来说明「模块布局侦测」与「上载」之间的差异。其中「模块布局侦测」只会 侦测模块在背板上的配置状况,但不会得知各模块的参数设置;而「上载」则会将存放于主机内部的 系统硬件参数重新读取回来,但读取回来的硬件配置数据则可能已与实际的背板配置状况不符。 首先将下图的硬件参数下载至主机中,而其中模块 AH16AN01R-5A(插槽1)的内部参数如下。 接着我们将置于插槽2的 AH04HC-5A 从实际的背板上删除,此时主机的 BUS FAULT 灯号便会亮起, 代表主机内部的硬件参数已与实际的硬件配置不符。 接下来我们再执行「模块布局侦测」的功能,而侦测后的结果则会与实际的硬件配置状况相符,此时 再打开模块 AH16AN01R-5A(插槽1)的参数窗口,我们会发现模块内的参数皆是系统默认值,而与 先前下载至主机的参数不同,这代表「模块布局侦测」只是单纯侦测模块在背板上的配置状况。 接着我们再执行「上载」的功能,而完成之后,我们会发现上传回来的硬件配置与模块参数,其内容 与之前下载至主机时的设置无异,这也代表「上载」的功能仅会忠实的将存放在主机内部的系统硬件 参数读取回来,而与实际的硬件状态无关。 3-142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接着我们再次执行「模块布局侦测」的功能,并将侦测的结果下载至主机中,此时主机的 BUS FAULT 灯号便会熄灭,这代表主机内部的硬件参数已与实际的硬件配置一致。 3.7.6 AH 系列机种的在线诊断 HWCONFIG 除了提供离线的设备组态之外,更可在与 PLC 联机的状况下,利用在线操作的功能,来 进行简易的系统操作与检修。而因 HWCONFIG 会直接引用 ISPSoft 的通讯设定,因此进行在线操作 之前,请务必确认 ISPSoft 已可与主机正常联机,详细的设置与操作方式请参考第 2.4 节中的内容。 此外,当要执行时,若发现主机目前的标签名称与参数设置的标签名称不符时,画面亦会出现提示讯 息,相关说明请参考第 3.3~3.4 节的内容。 3.7.6.1 (1) 启动在线操作模式 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设置(O) > 在线模式,或按下图标工具栏中的 入 HWCONFIG 的在线模式;而要离开在线模式时,只要再次将 (2) 图标,之后便可进 图标重新按起即可。 在进入在线模式之前,系统会先检查存放在主机内部的硬件配置参数,并确认与系统配置区的模 块设置是否一致,若两者不一致时,系统便会要求重新下载配置参数。 (3) 进入在线模式后,画面中的图标便会根据实际的模块状态而有不同的显示;其中 CPU 图标上的 灯号将与主机实际的灯号状态一致,图标的灯号由上至下分别是 Run、Error 与 Bus Fault。 3-14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是使用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在开启「冗余功能」 (冗余功能的开启,请参阅第 3.3.2.2 节) , 并进入在线模式后,还会显示 Master 和 Standby 状态。 3.7.6.2 信息查看与模块诊断 在在线模式单击 CPU 或模块图标后按下鼠标右键,接着在快捷选项中单击「模块信息」,之后便可通 过联机取得 CPU 或模块的相关信息,并显示在随之打开的窗口当中。 若在模块图标按下鼠标右键,并在选项中单击「诊断」 ,则画面将会出现该模块的错误记录窗口。 3-144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在错误记录窗口中,「当前错误记录」栏位会显示目前的错误状态,而「历史错误记录」栏位则会列 出既往的错误履历,但不同模块可存放的记录笔数皆不相同,若该模块不会保存历史记录时,「历史 错误记录」栏位便会维持空白。此外,数字 IO 模块没有错误记录,因此无法使用「诊断」功能。 当错误状况已排除时,按下窗口中的「清除」键便会清除画面上与模块中保存的错误记录,并可解除 模块的错误状态;按下「更新」键时,系统便会重新获取数据并将其更新在窗口中。 3.7.6.3 在线变更模块状态 HWCONFIG 支持于在线模式时变更设备本身的状态,用戶可藉此进行简单的测试。 变更设备状态之前,请务必确认所做的操作不会造成系统或人员的伤害。 变更设备的运转状态 于在线模式单击 CPU 或模块图标后按下鼠标右键,接着在快捷选项中单击「执行」,之后所选的设备 便会进入执行的状态,且当模块开始执行时,其图标亦会出现绿色的运转显示灯号;而同样的,在快 捷选项中单击「停止」后,所选的设备便会恢复至停止状态。此外,当变更 CPU 的运转状态时,所 有模块的状态也会一并变更。 3-14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变更模块的输入/输出状态 当硬件配置中包含数字 IO、模拟 IO 或温度模块时,在这些模块的右键快捷选项中单击「模块状态」 , 接着便可在状态窗口中监控这些 IO 模块的输入或输出状态,其中数字 IO 模块还可通过右键选项来对 输入或输出通道进行强制 ON/OFF 的操作。不过当执行此功能时,CPU 与该模块则必须处于执行 (RUN)的状态才会实际产生输出。 强制 ON:将单击的通道状态强制设置为 ON。 强制 OFF:将单击的通道状态强制设置为 OFF。 解除:解除单击通道的强制状态。 全部解除:解除全部通道的强制状态。 变更模块参数值 当模块有设置 D 对应装置时,用戶便可在进入在线模式后直接变更这些参数的设置值。不过依据模块 的设计,执行此功能时,CPU 与模块可能须处于执行(RUN)的状态下才会实际产生作用。 (1) 在在线模式下,在欲变更参数值的模块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画面便会打开参数窗口,接着 请在窗口左侧单击欲设置的参数类别,而此时也将发现参数表格的呈现与离线时有很大的差异。 3-146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2) 表格中的「当前值」栏位代表目前模块的参数值,但不会保持实时更新,而当按下参数窗口右侧 键时,系统才会重新获取并将数值填入「当前值」的栏位中。 的 (3) 表格中的「设定值」栏位则用以输入欲变更的数值,且只有预先设置 D 对应装置的参数才可进 行输入,其它参数的「设定值」栏位则会呈现灰阶。要变更参数值时,请直接在「设置值」栏位 输入欲变更的数值,并在完成所有设置值的输入后,按下窗口右侧的 键便可将所有 的参数值写入 D 对应装置中。 *.变更参数设定值前请查阅各模块的使用说明,以确认允许输入的范围。 3.7.6.4 监控表 当 HWCONFIG 处于在线模式时,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设置(O) > 监控表,之后便可在监控表中 查看 D 对应装置的状态值;但监控表中的对象无法自行添加,而必须在模块参数设置中,预先勾选该 参数的监控功能之后,在打开的监控表中才会自动带出对应的对象,相关说明请参考第 3.6.2 节。 3-14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只变更模块参数设置窗口中的「监控」栏位,则设置完成后该参数设置无须下载至主机中即可生效。 监控表中的对象仅供参数值的查看之用,用戶将无法在此变更各个参数值,而若要变更 D 对应装置的 内容值时,请参考第 3.6.1 节的说明来进行操作;此外,用鼠标单击「数值型态」栏位后便可在下拉 选项中选择监控数值的显示格式。 3.7.7 AS 系列机种的在线诊断 HWCONFIG 除了提供脱机的装置组态之外,更可在与 PLC 联机的状况下,利用在线操作的功能,来 进行简易的系统操作与检修。而因 HWCONFIG 会直接引用 ISPSoft 的通信设置,因此进行在线操作 之前,请务必确认 ISPSoft 已可与主机正常联机,详细的设定与操作方式请参考第 2.4 节中的内容。 此外,当要执行时,若发现主机目前的卷标名称与参数设定的标签名称不符时,画面亦会出现提示讯 息,相关说明请参考第 3.5 节的内容。 3-148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7.7.1 启动在线操作模式 (1) 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设置(O) > 在线模式,或按下图标工具栏中的 入 HWCONFIG 的在线模式;而要离开在线模式时,只要再次将 图标,之后便可进 图标重新按起即可。 (2) 在进入在线模式之前,系统会先检查存放在主机内部的硬件配置参数,并确认与系统配置区的模 块设定是否一致,若两者不一致时,系统便会要求重新下载配置参数。 (3) 进入在线模式后,画面中的图标便会根据实际的模块状态而有不同的显示;其中主机图标上的灯 号将与主机实际的灯号状态一致,主机图标的灯号由上至下分别是 Run 与 Error。 侦测到未配置的模块 侦测到的模块与配置不同 模块处于警告(WARING)状态 模块处于错误(ERROR)状态 模块状态正常 3.7.7.2 信息检视与模块诊断 在在线模式单击 CPU 或模块图标后按下鼠标右键,并在选项中单击「诊断」项目,则画面将会出现 该模块的错误记录窗口。 3-14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在错误记录窗口中,「当前错误记录」栏位会显示目前的错误状态,而「历史错误记录」栏位则会列 出既往的错误履历,但不同模块可存放的记录笔数皆不相同,若该模块不会储存历史记录时,「历史 错误记录」栏位便会维持空白。 当错误状况已排除时,按下窗口中的「清除」键便会清除画面上与模块中储存的错误记录,并可解除 模块的错误状态;按下「更新」键时,系统便会重新获取数据并将其更新在窗口中。 3.7.7.3 在线变更模块状态 HWCONFIG 支持于在线模式时变更装置本身的状态,用户可藉此进行简单的测试。 变更装置状态之前,请务必确认所做的操作不会造成系统或人员的伤害。 变更装置的运转状态 在在线模式单击 CPU 主机图标后按下鼠标右键,接着在快捷选项中单击「执行」项目,之后此系统 (包括主机与无错误或警告的模块)便会进入执行的状态,且当主机与模块开始执行时,其图标亦会 出现绿色的运转显示灯号;而同样的,在快捷选项中单击「停止」项目后,此系统便会恢复至停止状 态。与 AH 系列机种不同的是,AS 系列机种无法单独变更模块的运转状态。 3-150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变更模块的输入/输出状态 当硬件配置中包含数字 IO、模拟 IO 或温度模块时,在这些模块的右键快捷选项中单击「模块状态」 项目,接着便可在状态窗口中监控这些 IO 模块的输入或输出状态,其中数字 IO 模块还可通过右键选 项来对输入或输出通道进行强制 ON/OFF 的操作。不过当执行此功能时,CPU 与该模块则必须处于 执行(RUN)的状态才会实际产生输出。 强制 ON:将单击的通道状态强制设定为 ON。 强制 OFF:将单击的通道状态强制设定为 OFF。 解除:解除单击通道的强制状态。 全部解除:解除全部通道的强制状态。 3-15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8 万年历设定 PLC 主机中的万年历信息可通过 ISPSoft 所提供的工具来进行设置,而设置之前,同样必须先确认 ISPSoft 已可与主机正常联机,详细的设置与操作方式请参考第 2.4 节当中的内容。 (1) 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工具(T) > 万年历设定,之后系统便会出现万年历的设置窗口,其中最 上方的日期时间为窗口打开时由 PLC 内部所获取出来的信息。 (2) 当要使用计算机目前的时间做为万年历的设置值时,选择「计算机」选项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3) 若要自订万年历的时间,则请先选择「自订」选项后,分别在日期与时间栏位中输入欲设置的值, 而其中单击日期栏位右侧的按钮便会出现辅助工具;完成设置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3-152 第 3 章 PLC 系 统 的 配 置 与 设 置 3.9 PLC 内存设定(清除程序&恢复出厂值) 通过 ISPSoft,用戶可将 PLC 主机中的程序内存清除,或是直接将 PLC 恢复为出厂默认值,而同样 的,操作前请先确认 ISPSoft 已可与主机正常联机,详细的设置与操作方式请参考第 2.4 节。 (1) 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PLC 主机(P) > PLC 程序内存设定(M) ,之后便会出现操作窗口。 (2) 选择「程序内存清除」后按下「确定」,系统便会将主机内部的程序内存数据全部清除。 (3) 若选择「回复出厂默认值」 ,则主机内部的所有数据与状态都会在确认执行之后被恢复为出厂默 认值。而依据机种的不同,完成后可能必须将 PLC 重新上电才可继续之后的操作。 若连接的是 AH 系列机种,则必须先将 PLC 主机参数中的「远端重置」功能启动并完成参数的下载, 之后才允许通过 ISPSoft 将主机恢复为出厂默认值。详细说明请参考第 3.3 与 3.4 节当中的内容。 3-15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MEMO 3-154 第4章 快速入门 目录 4.1 快速入门 ............................................................................. 4-2 4.1.1 范例功能说明 ................................................................. 4-2 4.1.2 硬件规划....................................................................... 4-2 4.1.3 程序规划....................................................................... 4-3 4.2 ISPSoft 的项目开发程序 .......................................................... 4-3 4.3 新增项目 ............................................................................. 4-4 4.4 硬件组态 ............................................................................. 4-5 4.4.1 模块配置....................................................................... 4-5 4.4.2 主机与模块参数设置 ......................................................... 4-7 4.5 建立程序 ............................................................................. 4-9 4.5.1 新增梯形图程序 .............................................................. 4-9 4.5.2 基本编辑-建立接点与线圈 ...............................................4-11 4.5.3 基本编辑-梯形图区段的新增/插入与指令编辑模式 ..................4-14 4.5.4 基本编辑-梯形图区段的选取与操作 ....................................4-16 4.5.5 基本编辑-并联接点装置 ..................................................4-18 4.5.6 基本编辑-编辑批注 ........................................................4-19 4.5.7 基本编辑-插入 API 应用指令 ............................................4-20 4.5.8 基本编辑-比较接点的建立与常数的输入格式 .........................4-22 4.5.9 完成范例程序 ................................................................4-23 4.5.10 程序的检查与编译 ..........................................................4-24 4.6 测试与除错 ..........................................................................4-25 4.6.1 建立联机......................................................................4-25 4.6.2 下载程序与组态参数 ........................................................4-27 4.6.3 联机测试......................................................................4-30 4-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4.1 快速入门 本章将以一个简单的范例,带领用戶于 ISPSoft 的开发环境中,快速建立一个传统的梯形图程序;不 过在本章中尚不会导入 IEC6113-3 的相关编程观念,如 POU、功能块(FB)、变量符号…等,目的是 为了让尚不熟悉 IEC6113-3 的用戶同样能快速地了解 ISPSoft 所提供的功能,并得以了解如何建立传 统的梯形图程序。至于 IEC6113-3 的相关观念亦将于后续的章节当中陆续介绍。 4.1.1 范例功能说明 设备开始运转时,工件会在输送带上持续地由左至右传送,当传感器检测到工件位于注射器的下方时, PLC 便会送出一触发信号给注射装置,此时注射器便会开始注射胶体,而注射时间将会由外部进行设 置,在 PLC 的程序中则无须加以控制,但设计上必须能让触发信号恢复至 OFF 状态,以便进行下次 的触发。输送带上共有两站的点胶动作,且两站的程序完全相同。 另外,在输送带的左侧会安置一传感器,当工件通过时,计数值便会加 1,当计数值到达 100 时,内 部的完成标志便会被设置为 ON,而该标志的状态则可于后续供其它程序运用,本范例将暂不提及。 4.1.2 硬件规划 在本范例中,我们将选用 AH500 系列主机 AHCPU530-EN,数字 IO 模块则选用 8 点输入/8 点输出 的 AH16AP11R-5A,而主背板则选用 4 槽的 AHBP04M1-5A。下表即为本范例的 IO 配置表。 4-2 型式 裝置地址 说明 DI X0.0 启动按钮 DI X0.1 停止按钮 DI X0.2 到位传感器 1 DI X0.3 到位传感器 2 DI X0.4 计数传感器 DO Y0.0 输送带 DO Y0.1 注射器 1 触发信号 DO Y0.2 注射器 2 触发信号 第 4 章快速入门 4.1.3 (1) 程序规划 当启动按钮(X0.0)由 OFF 变为 ON 时,将内部的运转标志设为 ON,并让输送带(Y0.0)开 始持续运转;而当停止按钮(X0.1)由 OFF 变为 ON 或侦测到错误发生(错误标志为 ON)时, 则将运转标志重置为 OFF,且让所有的动作停止。 (2) 当到位传感器 1(X0.2)为 ON 时,便将注射器 1 触发信号(Y0.1)也设置为 ON;而当传感器 变为 OFF 时,便将该信号重置回 OFF。 (3) 当到位传感器 2(X0.3)为 ON 时,便将注射器 2 触发信号(Y0.2)也设置为 ON;而当传感器 变为 OFF 时,便将该信号重置回 OFF。 (4) 每当计数传感器(X0.4)由 OFF 变为 ON 时,便将内部的计数值加 1;而当计数值大于或等于 100 时,则将内部的完成标志设置为 ON。 4.2 ISPSoft的项目开发程序 下图为一般在 ISPSoft 中进行项目开发时的建议程序,不过用戶仍可依据实际的应用情形与本身的使 用习惯加以调整,相关说明如下。 硬件组态 设置 PLC 主机的相关参数,如停电保持区、通讯端口站号…等,而 AH500 系列的机种还须针对所 搭载的模块进行组态配置与参数设置等工作。 网络规划 当所应用的系统有运用网络架构或是装置之间的数据交换时,透过 ISPSoft 本身所提供的网络规划 工具-NWCONFIG,用戶便可轻易进行网络部署、PLC Link、Ether Link…等网络组态的规划。 建立程序 于 ISPSoft 的程序编辑器上撰写控制程序,并在撰写完成之后进行编译的工作;而当编译产生错误 时,利用编译讯息区的引导功能,用戶便可快速移动至产生错误的位置以进行程序代码的确认。 测试与除错 将编译完成的程序、硬件与网络的组态参数下载至 PLC,并利用 ISPSoft 所提供的各种在线监控功 能来进行测试与除错的工作。 针对本章所介绍的范例,因不包含网络架构的部份,因此仅须进行如下的工作,而各工作的建构方式 与操作步骤,我们亦将于后续的几个小节当中逐一说明。 4-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4.3 新增项目 启动 ISPSoft 后,于工具栏中点选 文件(F) > 建立项目 > 新项目(N) 或直接点击 图标。 接着于项目建立窗口中依序输入「项目名称」及「文件路径」,并于「控制器种类」与「机种」的下 拉选单中选择正确的机种型式,完成后按下「确定」。 (本范例中的机种型式为 AHCPU530-EN) 成功建立项目后,画面的左侧便会打开一个「项目管理区」,并以阶层树形图的方式列出所有对象; 若未出现该区域时,请点击功能工具栏中的 视图(V) > 工作区(W)或点击 4-4 图标即可。 第 4 章快速入门 4.4 硬件组态 项目管理区中的「HWCONFIG」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启动硬件规划工具。 4.4.1 模块配置 初次进入 HWCONFIG 的操作画面时,默认的配置只有搭载 CPU 与电源模块的一个 8 槽背板。但在 本范例的规划中,背板应为 4 槽的 AHBP04M1-5A,并须搭配 AH16AP11R-5A 的数字 IO 模块。 欲变更背板时,请先于系统配置区的背板图标左侧点击鼠标右键,并于快捷选单中点选「替換(R)」 , 之后再于背板选择窗口中的「AHBP04M1-5A」项目上双击鼠标左键,如此便可完成背板的变更。 4-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接着请展开左侧「产品列表」的「数字 IO 模块」 ,并于该目录下找到 AH16AP11R-5A 的项目,之后 直接将该项目拖曳至系统配置区的背板插槽上即可。而成功新增一模块后,于下方表格的对应位置中 便会出现该模块的项目,并列出相关的信息与地址配置。 HWCONFIG 会自动为每个加入的模块配置对应的装置地址,而当配置的地址与规划不符时,于表格 中对应该模块的地址字段上点击鼠标左键,之后再点击字段旁的 4-6 键即可自行指定地址。 第 4 章快速入门 4.4.2 主机与模块参数设置 完成模块配置后,接着便可进一步针对 PLC 主机与扩充模块进行各别的参数设置,操作时仅须于欲 设置参数的主机或模块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打开对应的设置窗口。 首先于 CPU 的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即可打开主机的参数设置窗口。于设置窗口中,我们可以 透过上方的主类别选项卡及下方的副类别选项卡来切换各个设置页,并可在各个页面中设置 PLC 主 机的相关参数;而在本范例中,我们仅须重新定义 PLC 主机的标签名称即可。 PLC 标签名称的参数位于「CPU」主类别的「名称」副类别页面中,且通常在第一次打开 PLC 主机 的参数设置窗口时便会进入该页面;进入该页面后,我们可发现在「名称」的字段中已存在一个与项 目名称相同的默认名称,接着请直接将其修改为「Main_Controller」后,按下「确定」键离开即可。 接下来请于配置的 IO 模块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即可打开设置窗口。 4-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进入模块的参数设置窗口后,主画面中会显示该模块的相关信息,而要开始设置参数时,请先于窗口 左侧的列表中点击欲设置的参数类别,之后即可于参数表格中设置相关的参数。 在本范例中,我们只须延用默认值而无须做任何变更,所以此步骤可直接略过。 完成主机及模块的参数设置后,第一阶段的硬件规划工作便已完成,不过后续仍须将所做的配置与设 置下载至主机后才可生效;在此我们可先将其进行保存,而待之后下载项目程序时再一并下载即可。 欲进行保存时,请直接于功能工具栏中点击 文件(F) > 保存(S) ,又或者于图标工具栏中点击 图标即可。完成之后便可关闭 HWCONFIG 的窗口。 *.更详细的 HWCONFIG 操作方式,请参考第 3 章的相关说明。 4-8 第 4 章快速入门 4.5 建立程序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逐步示范如何在 ISPSoft 当中完成一个传统的梯形图程序,内容包括建立 程序对象、梯形图的基本编辑、程序编译…等,并期待可让用戶快速上手且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 4.5.1 新增梯形图程序 (1) 于项目管理区的「程序」上点击鼠标右键,接着于选单中依次点选 新增(N)。 (2) 于「POU 名称」字段中输入程序的名称,并在「语言」字段中选择梯形图(LD),而其它的设 置则请保持与下图相同的默认值即可;设置完成之后,请按下「确定」键,此时于项目管理区的 「程序」项目下便会多出一个对象,而该对象在 ISPSoft 当中便称之为程序组织单元-POU。 4-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3) 完成 POU 的新增后,在 ISPSoft 的编辑工作区中便会自动打开一个程序编辑窗口。 而进入 LD 的编辑环境后,于 ISPSoft 的窗口中亦会出现对应的编程图标工具栏,其功能简介如下。 图标 键盘(快捷键) 无 Shift + Ctrl + C 无 功能说明 切换为地址模式 显示/隐藏区段批注 显示/隐藏装置批注与提示 Shift + Ctrl + A 将目前选取的梯形图区段设为使能或失效状态 Shift + Ctrl + B 在目前选取的梯形图区段上加入或取消书签标记 Shift + Ctrl + P 移至前一个书签的标记位置 Shift + Ctrl + N 移至下一个书签的标记位置 Ctrl + I 于目前选取的梯形图区段之前插入一个新区段 Shift + Ctrl + I 于目前选取的梯形图区段之后新增一个新区段 ESC 切换为选取工具 指令编辑模式 插入接点装置 指令编辑模式 插入线圈装置 指令编辑模式 插入比较接点 指令编辑模式 选择比较接点的类型 指令编辑模式 插入区块逻辑指令(NP/PN/INV/FB_NP/FB_PN) 指令编辑模式 选择区块逻辑指令的类型(NP/PN/INV/FB_NP/FB_PN) Shift + Ctrl + U 插入指令或功能块 *.关于指令编辑模式请参考本章第 4.5.3 节的相关说明。 4-10 第 4 章快速入门 4.5.2 (1) 基本编辑-建立接点与线圈 于图标工具栏中点选 图标以切换为接点工具,接着将鼠标移至梯形图区段的红色框线处, 而此时鼠标光标便会变为接点的图标;当鼠标往红色框线的左右或下方偏移时,鼠标的图标也会 随之变化,依此便可决定接点的插入方式;而编辑梯形图程序时,必须将鼠标靠近编辑位置才可 进行操作,且插入的组件亦会由系统自动排列,用戶将无法任意搬移组件的位置。 此处尚无须考虑接点的插入方式,因此请直接将鼠标靠近红色框线处按下鼠标左键即可。 (2) 接着请点选 图标或按下键盘的【ESC】键将鼠标光标切回选取状态,并将鼠标移至接点的 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此时便会出现接点型式的下拉选单,其中包括「常开接点」、 「常闭接点」 、 「上升沿触发」及「下降沿触发」。在本范例中,此接点请选择「上升沿触发」的型式。 4 - 1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3) 接下来请将鼠标移至右方的线路上点击一下左键以改变编辑位置,之后再于图标工具栏中点选 图标以切换为线圈工具,接着再将鼠标移至红色框线处;同样的,当鼠标往红色框线的上 方或下方偏移时,鼠标的图标也会跟着变动,依此便可决定线圈的插入方式。 此处同样无须考虑线圈的插入方式,因此请将鼠标靠近红色框线处并按下鼠标左键即可。 (4) 接着请点选 图标或按下键盘的【ESC】键将鼠标切回选取状态,并将鼠标移至线圈的图标 上双击鼠标左键,此时便会出现线圈型式的下拉选单,其中包括「Out」、 「Set」及「Reset」 。 在本范例中,此线圈请选择「Set」的型式。 4-12 第 4 章快速入门 (5) 最后请于接点或线圈的图标上方点击 ??? 字段,此时该字段便会进入编辑状态,而之后便可在 该字段中输入欲配置给此组件的装置地址;输入完成后,按下键盘的【Enter】键即可自动跳至 该区段中的下一个编辑字段,而完成所有字段的编辑后按下【Esc】键即可结束编辑。 在本范例中,请于接点处输入 X0.0,而线圈的部份请输入 M0。 补充说明 当用鼠标点击某个区段后按下【Enter】键,接着系统便会自动打开编辑字段,利用键盘的【Enter】 键便可在同一个区段中反复移动编辑字段,而利用【Tab】键则可跨区段移动,但到了最后一个编辑 字段之后便会停止;编辑时,用戶可直接于编辑字段中使用键盘输入,而完成编辑后,按下【Enter】 键便会自动再切换至该区段中的下一个编辑位置;当要结束编辑时,只要按下【Esc】键即可。 此外,若用戶有宣告变量符号,则在装置地址字段呈现编辑状态时,先清除装置输入字段后便会自动 出现符合该字段型态变量符号的下拉选单供使用者挑选,此时直接使用鼠标点选或利用键盘的上下键 便可进行选择。关于变量符号的相关说明将于第 6 章的内容当中有详尽的介绍,此处将不再多加叙述。 4-1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4.5.3 基本编辑-梯形图区段的新增/插入与指令编辑模式 当于图标工具栏中点选 图标便可于目前选取的区段下方新增一个空白区段;而点选 图标 则会于目前选取的区段上方插入一个空白区段。此处我们先在区段 1 的下方新增一个空白区段。 建立接点与线圈的方式除了利用前一节所介绍的图标工具之外,尚可利用指令编辑模式来达成。 (1) 首先请用鼠标点击区段 2 的线路以决定编辑位置。 (2) 接着请直接用键盘输入 IL 指令(无须分大小写)-” LD M0 ”,且一按下键盘之后,画面便会自 动出现编辑窗口,待输入完毕后按下键盘的【Enter】键或以鼠标点击窗口的「确定」钮即可。 4-14 第 4 章快速入门 (3) 接着请再输入 IL 指令-” OUT Y0.0 ”,并完成如下的程序。 补充说明 针对接点与线圈,系统亦提供简易输入的功能,请参考下述。 (输入的指令无须分大小写) 插入常开接点(A 接点)指令:” A 装置地址 ” 插入常闭接点(B 接点)指令:” B 装置地址 ” 插入输出线圈(OUT)指令:” O 装置地址 ” 4-1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4.5.4 基本编辑-梯形图区段的选取与操作 要于梯形图区段中进行选取时,请先按下键盘的【ESC】键,或于图标工具栏中点击 图标,待 鼠标切换为选取状态后,直接于欲选取的对象上点击鼠标左键即可。下列即为基本的选取操作。 选取整个区段。 选取输入接点。 选取整个区段。 选取输出线圈。 选取方块。 要选取区块时,可先点选任一装置后按住鼠标左键,接着拖曳鼠标便可将区块框选起来;或是先点 选区块范围的第一个对象后,按下键盘的【Ctrl】+【B】,接着再点选区块范围的最后一个对象,并 再次按下【Ctrl】+【B】键便可将其框选;而框选时,该区块必须位于同一个梯形图区段中,且必 须是连续位置的对象,而梯形图区段中的输入装置与输出装置则无法被框选为同一个区块。 当要同时选取多个梯形图区段时,请先按住键盘的【Ctrl】键,接着便可用鼠标分别点选多个不连 续位置的区段;另外也可先按住【Shift】键后,再分别用鼠标点选欲选取范围的第一个与最后一个 梯形图区段,之后便可将整个范围内的区段全部选取起来。 4-16 第 4 章快速入门 当选取某个对象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便可利用快捷选单执行一些基本的操作。 操作项目 复原 取消复原 功能说明 复原方才的编辑动作(最多可复原至 20 个步骤) 取消复原而重复方才的动作 剪切 剪切选取的装置、区块或梯形图区段 复制 复制选取的装置、区块或梯形图区段 粘贴 将方才复制或剪切的对象贴在目前的编辑位置 贴于右方 将对象贴在目前选取的编辑区右方(代表与选取区块串联) 贴于下方 将对象贴在目前选取的编辑区下方(代表与选取区块并联) 删除 (使能/失效)区段 删除选取的装置、区块或梯形图区段 将选取的区段状态设为使能或失效 (失效区段则会于编译时被略过) 接下来则继续本章范例的操作。 (1) 首先选取区段 1 的整个梯形图区段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选单中点选「复制」 。 (2) 接着选取区段 2,并在按下右键后于快捷选单中点选「粘贴」,此时方才所复制的梯形图区段便 会被插在目前选取的区段 2 上方,而原本的区段 2 则将自动递增编号为区段 3。 4-1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4.5.5 (1) 基本编辑-并联接点装置 首先请于图标工具栏中点选 图标以将鼠标切换为接点工具,接着再将鼠标移至目前区段 2 当中的输入接点,而此时鼠标亦会变为接点的形状;刻意将鼠标稍微往下方偏移,待鼠标符号变 为并联的形状后按下鼠标左键,如此便可完成一个并联类型的区块。 (2) 接着请参考前述的方法将区段 2 修改成如下图的程序。 补充说明 当要与某个区块进行并联时,只要先做区块选取之后,再比照上述的方式操作即可。 4-18 第 4 章快速入门 4.5.6 (1) 基本编辑-编辑批注 首先请确认 图标为按下的状态后,直接于欲编辑批注的装置名称上方点击鼠标左键,接着 便可于编辑字段中输入装置批注,完成后按下键盘的【Enter】键即可。 (2) 要为整个区段加入区段批注时,请先确认 图标为按下的状态,接着于区段编号下方的字段 上点击鼠标左键,之后即可于下拉的编辑区域中输入批注;编辑时,按下【Shift】+【Enter】键 便可换行,而编辑完成后,直接按下键盘的【Enter】键即可结束编辑。 (3) 接着请参考前述的说明完成如下的程序。 4-1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4.5.7 基本编辑-插入API应用指令 首先请于上一节完成的五个区段下方新增区段 6,并编写如下的程序。之后由下列三种方式选择其中 一种来插入 API 应用指令。 方法一 先点选欲插入指令的位置,接着直接以键盘输入指令名称(此范例为 INC)后按下【Enter】键即可。 方法二 展开项目管理区的「应用指令」 ,并在找到欲插入指令的类别后将其展开。 点选欲插入的指令(此范例为 INC)后按住鼠标左键,接着将其拖曳至插入位置后放开即可。 4-20 第 4 章快速入门 方法三 先于欲插入指令的位置上点击鼠标左键,之后点选 图标,接着再于出现的选取窗口中点选要加 入的 API 应用指令(此范例为 INC),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成功插入 API 应用指令后,请参考前述的方式修改指令的操作数,并完成如下图的梯形图程序。 4-2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4.5.8 基本编辑-比较接点的建立与常数的输入格式 插入比较接点的方式,除了第 4.5.7 节所介绍的三种方法之外,还可以依据下列的步骤。在此之前, 我们先在所有区段的下方新增一个区段 7,并编写如下的程序。 (1) 先点选工具栏图标 (2) 点选工具栏图标 并下拉选择比较接点的类别。 (此处请选择 >=) ,并将鼠标移至欲插入比较接点的位置,此时鼠标的偏移同样会改变鼠标 的图标而决定插入的位置。在确定位置之后按下鼠标左键即可插入比较接点。 接着请参考前述的方式完成如下的梯形图程序。而有别于早期在 WPLSoft 中使用「K」与「H」来表 达常数的方式,当要在 ISPSoft 中输入 10 进制常数时,仅需直接输入数字即可,而 16 进制常数则必 须于前方加上「16#」 ,如 16#7FFF;此外,亦可使用「8#」与「2#」来表达 8 进制与 2 进制常数。 4-22 第 4 章快速入门 4.5.9 完成范例程序 梯形图编程的基础操作方式都已大致介绍完毕,而依据前面各节的说明,我们便可逐步完成如下图的 范例程序;在编辑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左侧的母线一直是呈现红色的状态,这代表此程序尚未完成 编译,而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继续介绍如何对完成的范例程序进行编译,并将编译后的程序下 载至主机当中进行基本的测试。 *1. 上图的范例程序亦会放置在 ISPSoft 安装目录下的 ..\Project\Example\Gluing_System_C\ 资料夹中。 *2. 更详尽的梯形图编程说明,请参考第 10 章的相关介绍。 4-2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4.5.10 程序的检查与编译 当完成一个程序的编辑之后,接着便可对其进行语法检查或编译的工作。其中「检查」只会对目前工 作窗口的内容进行语法与结构的确认,而「编译」则会针对整个项目进行确认,并在检查无误后自动 产生可让 PLC 运行的执行码,且编译成功后,梯形图左侧的母线也会转变为黑色的状态。 检查 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编译(C) > 检查(C)或直接于图标工具栏中点击 图标即可。 编译 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编译(C) > 编译(A)或直接于图标工具栏中点击 图标即可。 执行完毕后,于 ISPSoft 的「编译讯息」窗口中将会显示确认的结果,而当发现错误时,该窗口便会 列出相关的讯息,直接于该讯息上点击两下鼠标左键,系统便会自动引导用戶移动至产生该错误的位 置,而接着便可进行修正的工作;当修正完毕后,只要再次执行「检查」或「编译」的动作即可。 4-24 第 4 章快速入门 4.6 测试与除错 4.6.1 建立联机 要将程序与参数下载至主机或是进行在线监控之前,必须先在 ISPSoft 与主机之间建立联机,以下针 对本章范例所选用的主机 AHCPU530-EN,并透过 USB 的联机方式来稍做说明,至于其它联机方式 或是更详细的操作方法,请参考第 2.4 节,而关于接线的注意事项则请参考各机种的操作手册。 若已依据第 2.4 节的内容而顺利与主机建立联机者亦可跳过此节的内容。 (1) 将模块正确安装至主背板上,且安装的插槽编号与 HWCONFIG 中的配置必须一致;接着确认 接线无误后,将主机上电。 (2) 将主机与计算机透过 USB 通讯电缆接续在一起,若计算机中已安装 AH500 系列的 USB 驱动程 序,此时于 Windows 的设备管理器中便会出现「Delta PLC」的项目,并且会分配到一个 COM Port 的编号。关于安装 USB 驱动程序的相关说明与注意事项请参考 附录 A 当中的内容。 (3) 确定通讯管理员(COMMGR)已启动并常驻在 Windows 的画面右下角中;若否,则请至「程 序集」中依下列路径至「Delta Industrial Automation」「Communication」「COMMGR」 目录中点击「COMMGR」的快捷方式。 (4) 于画面右下角的 COMMGR 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便会打开 COMMGR 的管理窗口;接着 请于 COMMGR 窗口的右侧点击「Add」键以新增一组 Driver。 4-2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5) 于 Driver 设置窗口中依序完成各字段的参数设置,完成后按下「OK」按钮即可。 于「Driver Name」字段输入此 Driver 的识别名称。 于「Connection Setup」的「Type」字段下拉选择「USB(Virtual COM) 」的联机类型。 于「COM Port」字段下拉选择欲建立联机通道的通讯端口,若前述(1) (2)两个步骤已正 确完成操作,则此时于下拉选单中便会显示已联机的设备名称与其 COM Port 编号。 设置通讯响应的相关参数。其中「Time of Auto-retry」参数是设置联机错误时的重试次数, 而「Time Interval of Auto-retry」参数则是设置重试的时间间隔。 (6) 确认该 Driver 的 Status 字段为 OK 便可关闭窗口。而此时 COMMGR 仍会继续常驻在 Windows 的画面右下角中。 (7) 启动 ISPSoft 之后,于功能工具栏中依序点击 工具(T) > 通讯设定(P) ,接着请于通讯设定 窗口的「通讯信道名称」字段处下拉选择刚才所建立的 COMMGR Driver,而站号字段则保持站 号 0 的设置即可。完成后按下「确定」键离开,此时 ISPSoft 的状态栏便会显示目前的设置。 4-26 第 4 章快速入门 (8) 于工具栏中点选 PLC 主机(P) > PLC 狀態信息(I),若已可顺利与主机进行通讯时,ISPSoft 便会从主机中获取相关信息,并将其显示于画面中。 4.6.2 下载程序与组态参数 当已确定 ISPSoft 可与主机正常进行联机之后,接着便可将项目中的参数与程序下载至主机当中。首 先请启动 ISPSoft 并打开于前几节内容中所建立好的项目,而此范例中需要下载的参数共有 2 项,分 别是硬件规划参数与项目程序。 下载硬件规划参数 4-2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 于项目管理区的「HWCONFIG」上双击鼠标左键,以打开硬件规划工具。 (2) 进入 HWCONFIG 的操作环境后,画面中便会显示先前所规划的硬件配置,而在下载之前请再 次确认实际硬件的配置与此处的规划是否相同。 4-28 第 4 章快速入门 (3) 于 HWCONFIG 的功能工具栏点击 设置(O) > 下载(D)或点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 接着画面便会出现下载项目的提示窗口,按下「确定」按钮之后即可开始进行下载。 (4) 成功下载后,主机本体上的 BUS FAULT 灯号应要呈现熄灭的状态,此时便可将 HWCONFIG 的 窗口关闭。但若 BUS FAULT 灯号仍呈现恒亮或闪烁的状态时,代表 PLC 本身处于异常状态, 此时请再次确认 HWCONFIG 中的规划与实际的硬件配置是否一致,或参考该机种的操作手册 进行错误排除。更进一步的 HWCONFIG 操作说明请参考第 3 章的相关内容。 下载项目程序 确认程序编译无误后,于 ISPSoft 的功能工具栏点选 PLC 主机(P) > PLC 程序传输 > 下载(D) 或点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接着便会出现下载项目的勾选窗口,此时可将项目中的「程序」与 相关批注项目勾选起来,以便日后可由 PLC 中将程序重新上传,完成后按下「传送」即可。 4-2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4.6.3 联机测试 当程序下载至 PLC 主机后,我们便可经由 ISPSoft 来对 PLC 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而于 ISPSoft 中, 监控功能又可分为「装置监控」与「程序监控」。 监控模式 装置监控 程序监控 说明 可透过监控表来实时监控主机目前的装置状态,且因在此模式下,ISPSoft 仅需 更新装置状态,因此 ISPSoft 目前打开的程序与主机内部的程序无须一致。 在此模式下,系统会实时将程序的运作状况显示于程序画面中,也因此系统会要 求 ISPSoft 目前打开的程序必须与主机内部的程序一致。 *.装置监控模式可单独启动,而程序监控模式则必须伴随装置监控模式一起启动。 直接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PLC 主机(P) > 联机模式(L) ,或按下图标工具栏的 入在线监控,而此时系统将会同时启动「装置监控」与「程序监控」两种模式: 进入在线模式时,由 ISPSoft 的状态栏便可查看目前的扫描时间、通讯状况与主机状态。 且启动程序监控的模式后,于原本编辑的程序画面中便会实时显示目前的装置状态。 4-30 图标便可进 第 4 章快速入门 除了可藉由切换主机本体的 RUN/STOP 开关来改变主机的运转状态之外,于 ISPSoft 中亦提供相同 的功能供用戶进行操作;当于 ISPSoft 的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PLC 主机(P) > 运行(R)或按下图 标工具栏的 图标时,PLC 主机便会切换至运行(RUN)状态;而当要将 PLC 主机切换回停止 (STOP)状态时,只要再次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PLC 主机(P) > 停止(S)或直接按下图标工具 栏的 图标即可。 在线监控的模式下,先点选任一装置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选单中便会有许多的控制选项可供 使用,利用这些功能便可于测试过程中暂时改变某个装置的状态或内容值。 变更装置状态前,请务必确认所做的操作不会影响系统运作,或造成系统与人员的伤害。 下表则为各操作项的说明简述,而其中强制设定锁住的功能只可用于 X 与 Y 接点。 操 作 项 目 说 明 设定 ON 将点选的接点状态设置为 ON。 设定 OFF 将点选的接点状态设置为 OFF。 上升沿触发 不管被点选的接点状态为何,系统皆会将该接点先设为 OFF 之后,再设为 ON。 下降沿触发 不管被点选的接点状态为何,系统皆会将该接点先设为 ON 之后,再设为 OFF。 强制设定锁住 将 X 或 Y 接点强制锁定在 ON 或 OFF 的状态。 强制设定装置表 利用表格的方式,批次对 X 或 Y 接点的强制锁定状态进行管理。 当要改变某个装置的内容值时,请先点选该装置后按下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选单中点选「改变当前 值」 ,之后便可由数值设置窗口中设置该操作数的内容值。 4-3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下列即为数值设置窗口的相关说明。 提示讯息。 在此输入需要变更的数值。 欲变更当前值的装置名称或变量符号名称。 于此选择输入的数值格式为 16 位或 32 位。 数值变更记录。(显示格式:装置名称 变更数值)。 当打开二进制模式时,用鼠标便可直接于此处设置各个 Bit 的 ON/OFF 状态。 按下「确定」键可应用设置值,按下「取消」键则可关闭此设置窗口。 点击此键可打开或隐藏二进制模式。 在本范例中,X0.0~X0.15 与 Y0.0~Y0.15 为配置给数字 IO 模块 AH16AP11R-5A 的输入/输出装置范 围,因此当硬件参数下载至 PLC 后,装置 X0.0~X0.15 的状态便会与实际模块的输入状态保持同步。 此时若尝试于程序监控画面中,将 X0.0~X0.15 的接点状态直接设为 ON 或设为 OFF,该接点的状态 仍旧会依据外部实际输入的讯号而被重复刷新。 4-32 第 4 章快速入门 不过在进行测试的过程中,还是可藉由强制设定的功能来将 X 接点锁定在固定的状态。设置时,请先 点选欲设置的 X 或 Y 接点,接着按下鼠标右键并于快捷选单中点选「强制设置锁住」 ,之后便可透过 下阶的项目来进行相关的操作。而处于锁定状态的 X 或 Y 接点,其图标旁便会出现一个大锁的符号。 强制设定锁住 说明 On(X/Y) 将点选的 X 或 Y 接点锁定在 ON 的状态。 Off(X/Y) 将点选的 X 或 Y 接点锁定在 OFF 的状态。 解除(X/Y) 解除点选接点的锁定状态。 全部解除 解除所有接点的锁定状态。 当程序中的 Y 接点处于强制设定状态时,代表该接点的输出状态将不会受到程序执行结果的影响。 *.离开在线监控时并不会自动解除主机内部的强制设定状态,因此结束测试后,请确认是否须将强制设定的状态全部解除。 4-3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下述为建立监控表的方式,且不论是离线或联机的状态下皆可进行监控表的建立。 方法一 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PLC 主机(P) > 符号表监控(T) ,或于图标工具栏中点选 图标。 方法二 在项目管理区点选「装置监控表」后按下鼠标右键,快捷选单中点选 新增。 依据上述方式操作之后,接着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监控表的名称,完成后按下「确定」,项目管理区 的「装置监控表」下便会产生一个对象,当后续要打开监控表时,只要于该对象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 此外,一个项目中可建立多个监控表,而所建立的监控表亦将随着项目一起被保存。 当新增一个监控表时,画面便会自动打开该监控表的管理窗口,此时便可直接于该窗口中建立监控对 象。欲建立对象时,请于监控表的空白处双击鼠标左键,或直接输入装置名称,接着便可于弹出的窗 口中输入启始的装置地址与欲加入的数量,不过须注意每个监控表最多只可建立 100 个监控对象。 4-34 第 4 章快速入门 当加入监控对象时,切换键盘的【Insert】键便可选择使用插入或取代模式;ISPSoft 窗口的状态栏中 便可得知目前所选择的状态。 当选择插入模式时,新增的监控对象将会插于目前监控表中被选取的对象上方;而选择取代模式时, 新增的监控对象便会直接将目前所选取的监控对象取代掉。 当要隐藏某些监控表的字段时,请于监控表中按下鼠标右键,接着于选单中点选「监控字段设定」 , 之后便可透过其下阶的项目来进行设置,而当取消勾选时,该字段便会被隐藏。 4-3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下表则为监控表中各字段的相关说明。 监控表字段 说明 来源 显示变量符号的来源。 符号名称 显示变量符号的名称。 装置名称 显示监控的装置名称。 状态 当监控的对象为位或接点时,此字段会显示其 ON/OFF 状态。 数据类型 若监控的对象为变量符号,则此字段会显示该变量符号的数据类型。 值(16 位) 实际联机监控时,此字段会以 16 位的类型来显示监控值。 值(32 位) 实际联机监控时,此字段会以 32 位的类型来显示监控值。 值(32 位浮点数) 实际联机监控时,此字段会以 32 位的浮点数类型来显示监控值。 数值类型 于此下拉可选择联机监控时所显示的数值格式。 批注 显示监控装置的装置批注或监控符号的符号批注。 当建立好一个监控表后,可于在线模式下透过监控表来监控表格中的各个对象;而当处于在线模式时, 于监控表中点选某个对象后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选单中便会出现与程序监控画面相同的操作项, 利用这些功能便可对监控对象的状态或内容值进行变更。 依据本节所介绍的内容,对于我们所建立的范例程序便可进行简易的测试与除错,进一步的测试与侦 错功能,第 17 章的内容当中有更详尽的介绍。 4-36 第5章 POU 与 TASK 目录 5.1 关于程序组织单元(POU)与工作(TASK) .................................. 5-2 5.2 认识程序组织单元(POU) ....................................................... 5-3 5.2.1 POU 的编程架构与种类 ...................................................... 5-3 5.2.2 ISPSoft 的 POU 架构 ........................................................ 5-4 5.3 认识工作(TASK) ................................................................ 5-5 5.3.1 ISPSoft 中的工作(TASK)管理 .......................................... 5-5 5.3.2 项目管理区的工作(TASK)项目 .......................................... 5-6 5.3.3 工作(TASK)中的 POU 执行顺序 ......................................... 5-7 5.4 POU 的管理操作 .................................................................... 5-9 5.4.1 POU 的建立与属性设置 ...................................................... 5-9 5.4.2 POU 的启动状态 ............................................................ 5-12 5.4.3 POU 的删除与复制 .......................................................... 5-13 5.4.4 POU 密码的设置与解除 .................................................... 5-14 5.4.5 导出程序 POU ............................................................... 5-15 5.4.6 导入程序 POU ............................................................... 5-16 5.4.7 导出功能块 POU ............................................................ 5-17 5.4.8 导入功能块 POU ............................................................ 5-18 5.5 工作(TASK)管理的操作 ...................................................... 5-19 5.5.1 工作(TASK)属性与中断条件的设置 ................................... 5-22 5.5.2 POU 的配置 .................................................................. 5-25 5.5.3 POU 的排序 .................................................................. 5-26 5.6 范例实作 ........................................................................... 5-27 5.6.1 IEC61131-3 的编程范例 .................................................. 5-27 5.6.2 DVP 机种的中断程序范例.................................................. 5-32 5.6.3 AH500 机种的中断程序范例 .............................................. 5-38 5-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5.1 关于程序组织单元(POU)与工作(TASK) 程序组织单元(Program Organization Unit, POU)与工作(TASK)是 IEC61131-3 中相当重要的 编程观念。此二者的最大意义在于让 PLC 的编程由传统的程序撰写提升至项目管理的层次。下表即 为传统梯形图与 IEC61131-3 在程序架构上的分别。 传统 PLC 程序架构 主程序 一般子程序 中断子程序 IEC61131-3 程序架构 1. 将单一的程序切割为许多独立的程序单元(Prog POU) 。 2. 将建立的程序单元指定为周期性的工作(TASK)。 1. 将子程序建立为功能块(FB POU)。 2. 在其它的程序单元中对建立好的功能块(FB)进行调用。 1. 为不同的中断程序,分别建立独立的程序单元(Prog POU)。 2. 将建立好的程序单元指定至对应的中断型工作(TASK)中。 下列即为两种程序架构的示意图,很明显的可看出传统的 PLC 编程必须从头到尾的将程序撰写在同 一份原始码中,而 IEC61131-3 的程序架构则是将程序切割为若干个程序单元,且每个程序单元皆可 独立开发,之后再透过工作管理的方式将各个程序单元分配到适当的执行位置。 当控制系统到达一定的规模时,其内部的控制程序必定也会有相当的复杂度,且程序与程序之间的互 动也势必更加紧密,此时若仍采用传统的 PLC 程序架构,不论是开发过程或是日后的维护,必定会 付出相当大的时间与人力;而在 IEC61131-3 的架构中,藉由 POU 的概念便可让所开发的程序具有高 重用性与高模块化的特性,且透过 TASK 的管理更可让程序单元之间轻易的达到整合。而在接下来的 几个小节中,我们将陆续介绍 POU 与 TASK 的相关观念,并说明如何在 ISPSoft 当中进行实作。 5-2 第 5 章 POU 与 TASK 5.2 认识程序组织单元(POU) 5.2.1 POU 的编程架构与种类 程序组织单元(POU)是建构 PLC 程序的基本元素,有别于传统的 PLC 程序,由 IEC61131-3 所导 入的程序架构,其特色在于将原本一大段的程序分割成若干个小单元,而这些小单元便称之为 POU。 如上一节的内容,传统的 PLC 程序是将所有的程序,包括子程序都写在同一段程序代码当中,当程 序愈来愈庞大时,对于程序的维护与除错都会是相当大的负担;而 POU 的编程方式则是将程序依功 能或特性,分割成若干个小单元,如此对于程序的开发与后续的维护都可以带来相当大的便利;除此 之外,因为其模块化的特性,不同的 POU 亦可交由不同的设计者来进行开发,对于人力的分配与项 目开发的进行也都能带来显著的效益。 在 ISPSoft 中的 POU,依功能特性共可分为程序(PROG)及功能块(FB)两种。 程序(Program, PROG) 程序 POU 可依据其指定的工作(TASK)类型而决定其扮演的角色;若被指定至周期性的工作时, 该程序 POU 扮演的便是主程序的角色;而若被指定至中断型的工作时,该程序 POU 便扮演中断 子程序的角色;此外,在程序 POU 当中可以对功能块(FB)进行调用。 功能块(Function Block, FB) 功能块(FB)内部可以宣告静态型(有记忆性的)的变量符号,因此变量符号的值在运算之后可 以被保持住,即使输入相同的参数值,响应的数值仍会依据功能块目前记忆的数值而与输入的数值 一起运算后再输出,所以输入相同的参数值,响应的数值不一定是一样的。此外,功能块的内部可 以再调用其它功能块。 下图为各 POU 的调用对应关系,其中 Function(FC)亦为 POU 的一种,但因现阶段的 ISPSoft 暂 不支持 Function POU 的功能,所以在此将不再多加描述。 5-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5.2.2 ISPSoft 的 POU 架构 所有用戶所建立的 POU 对象皆会在项目管理区中被列出,而其中程序类型与功能块类型的 POU 会被 分开管理;此外,根据该 POU 对象的编程语言及状态,所显示的图标也会有所不同,而在每个 POU 名称的后方亦会一并带出相关的信息。 在项目管理区的 POU 对象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打开该 POU 的编辑窗口,而窗口主要分为上下两个部 份,上半部为此 POU 的局部符号表,而下半部则为程序的主体,且随着编程语言的不同,下半部的 编辑环境也会随之不同。关于变量符号表与程序编辑的相关说明,将于后续章节当中另行介绍。 下表则为各种 POU 图标的相关说明。 图标 说明 代表此对象为使用梯形图(LD)所开发的 POU 代表此对象为使用指令列表(IL)所开发的 POU 代表此对象为使用功能块图(FBD)所开发的 POU 代表此对象为使用结构化语言(ST)所开发的 POU 代表此对象为使用顺序功能图(SFC)所开发的 POU 代表此对象为使用连续功能图(CFC)所开发的 POU 当图标呈现灰阶代表此 POU 的状态为「关闭」 ,而被设为关闭的 POU 将在编译的过程 中被略过,当然也不会被执行。 当图标出现红色叉号代表此 POU 尚未被指定工作(TASK),而未被指定工作(TASK) 的 POU 将在编译的过程中被略过,当然也不会被执行。 *.关于 POU 的启动状态将于第 5.4.2 节中另行介绍,而工作(TASK)的指定则请参考下一节的说明。 5-4 第 5 章 POU 与 TASK 5.3 认识工作(TASK) 工作(TASK)的意义在于赋予各个程序 POU 一个明确的执行任务,并指定每个程序 POU 之间的执 行顺序或是启动方式;换句话说,如果将各个程序 POU 比喻为球员的话,那么工作(TASK)便类似 于球员所担任的位置或是球场上的阵型,而决定着球员之间的配合模式。 5.3.1 ISPSoft 中的工作(TASK)管理 在 ISPSoft 中,一个项目中的程序 POU 并非都会参与实际的执行,而是必须在指派 TASK 之后才可 确定该 POU 是否执行以及如何执行;当 POU 未被指派 TASK 时,该 POU 仅会被当做一般的原始码 而与项目一起保存,本身并不会被编译为 PLC 的执行码。此外,仅有程序 POU 需要被指派 TASK, 至于功能块(FB)的执行方式,则是依据调用它们的上位 POU 程序而定。 IEC61131-3 程序架构的最大特色便是将程序切割成若干个独立开发的 POU,而最后编译时则会将所 有 POU 程序重新排列组合为一个可逐步扫描的执行码,其排列组合的依据便是 TASK 的配置状态。 在 ISPSoft 中,一个程序 POU 只能指派给一个 TASK,但同一个 TASK 却可配置一个以上的 POU, 且所配置的 POU 也可在该 TASK 中指定执行的顺序;此外,当用戶新增一个程序类型的 POU 时便必 须为其指派一个默认的 TASK。 TASK 的运行方式大致可分为周期性、定时中断以及条件中断等 3 种。 周期性 被指派至周期性 TASK 的程序 POU,其执行方式便是单纯的来回扫描。在 DVP 系列的机种中,因其 系统设置只有一个周期性的 TASK,因此所有周期性扫描的 POU 皆须被分配至此 TASK;而 AH500 系列的机种则有 32 个周期性的 TASK 可供选择,其编号为 0~31,扫描顺序则以编号小的为优先,且 AH500 系列机种尚有支持控制 TASK 的 API 指令(TKON 与 TKOFF) ,用戶可利用该指令在 PLC 的 运行过程中任意启动或暂停某个 TASK 的执行。 此外,以 SFC 语言编辑的 POU 只能被配置于周期性的 TASK 中,而不可配置于中断型的 TASK。 定时中断 被指派至定时中断 TASK 的程序 POU,其功能便类似定时中断子程序,当定时中断的时间到达后, 被分配至该 TASK 的所有 POU 便会依照排列顺序执行一遍。此外,定时中断 TASK 的数量会依据选 用的 PLC 机种而定,该机种支持几组定时中断源,系统便会有几组定时中断的 TASK。 条件中断 条件中断亦可区分为多种类型,如外部中断、I/O 中断、计数中断…等,而不同机种所提供的中断服 务与数量皆会有所不同,因此规划前必须先确认所选用的机种支持哪些中断模式。当程序 POU 被分 配至条件中断 TASK 时,其功能便类似中断子程序,一但中断的条件成立,如计数到达设置值,则被 分配至该 TASK 的所有 POU 便会依照排列顺序执行一遍。 5-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5.3.2 项目管理区的工作(TASK)项目 在项目管理区的「工作」项目下会列出所有 POU 的配置状况,而未被分配任何 POU 的 TASK 项目则 不会被列出;此外,每个 TASK 项目下的 POU 排列顺序则代表了各 POU 被执行的顺序。 以下图的 AH500 机种项目为例,项目中总共建立了 9 个程序 POU,且其 TASK 的配置状况如下。 工作(TASK)名称 POU 未分配 Prog2、Prog3 周期性(0) Prog6、Prog4 周期性(1) Prog5、Prog7 I/O 中断(0) Prog1 定时中断 1(253) Prog8、Prog9 执行方式 因未被指派 TASK,因此这两个 POU 并不会被执行。 因扫描顺序会以编号小的周期性 TASK 为优先,因此当程 序执行时便会以 Prog6 Prog4 Prog5 Prog7 的顺 序来回扫描。 当该中断条件成立时,Prog1 就会被执行一次。 定时中断 1 会每隔一段固定时间就被触发一次,而分配至 此 TASK 的 Prog8 Prog9 也会依序执行一次。 *.关于中断条件的设置将在第 5.5 节中稍做介绍,而更详细的说明请参考各机种的使用手册。 补充说明 欲启动中断功能时,仍必须于周期性的程序中插入 API 应用指令「EI」方可正常执行中断程序。 5-6 第 5 章 POU 与 TASK 5.3.3 工作(TASK)中的 POU 执行顺序 同一个工作(TASK)项目下可以指定一个以上的 POU,而这些 POU 的排列顺序则会决定实际执行 时的顺序。请参考下列范例,该项目共有 4 个 POU,而各 POU 的功能则简述于下表。 POU 名称 功能说明 Prog0 当 M0 为 ON 时,将装置 D0 的值设置为 0。 Prog1 当 M0 为 ON 时,将装置 D0 的值设置为 1。 Prog2 当 M0 为 ON 时,将装置 D0 的值设置为 2。 OUTPUT 当 M0 为 ON 时,依据目前 D0 的值决定 Y0 的输出。 各个 POU 内的程序则请参考下图。 5-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假设 4 个程序 POU 都被指派至周期性(0)的工作(TASK)中,且各 POU 的排序如下图所示,则 其执行顺序便为 Prog0 Prog1 Prog2 OUTPUT;而这也表示执行至「OUTPUT」时的 D0 值 将决定于「Prog2」的程序,因此当 M0 为 ON 时,执行至「OUTPUT」时的 D0 值便会等于 2,而将 D0 的值搬移给 Y0 后,Y0 的值也会为 2,而这也代表在一个扫描周期结束后,实际输出的 Y0 通道中 只有 Y0.1 为 ON。下图即为其等效的程序。 但若我们将「Prog2」移至最上方,且将「Prog0」由工作(TASK)清单中删除,则「Prog0」中的 程序便不会被编译为执行码,而执行的顺序则会变为 Prog2 Prog1 OUTPUT,因此程序执行至 「OUTPUT」时的 D0 值将会决定于「Prog1」的程序,而当 M0 为 ON 时,Y0 的值便会等于 1,亦 即最后输出的 Y0 通道中只有 Y0.0 为 ON。 5-8 第 5 章 POU 与 TASK 5.4 POU 的管理操作 5.4.1 (1) POU 的建立与属性设置 项目管理区中单击要建立的项目,若要建立程序类型的 POU 请单击「程序」,若要建立功能块 类型的 POU 则单击「功能块」。单击后按下鼠标右键并单击 新增(N)。 新增程序 POU 新增功能块 POU (2) 随后出现的窗口中设置该 POU 的属性,而虽然程序类型与功能块类型的 POU 属性有些许差异, 但大致上的设置是相同的。 5-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POU 名称:在此处输入 POU 的名称,而其命名的规则如下。 (a) 不可使用特殊字符或空白,例如 *、#、?、\、%、@ …等。 (b) 最多只可输入 30 个字符,且须注意一个中文字将会占用两个字符。 (c) 名称当中可使用下划线,但不可连续使用,或是置于结尾,例如 ”POU_1” 是合法的名 称,但 “POU__1” 与 “POU_1_” 则是不合法的名称。 (d) 设置 DVP 机种的功能块 POU 名称时,若以 “P0_” 或 “P1_” 为开头,如 “P0_FB0”,则 编译后,该功能块将被强制配置 P0 或 P1 装置,其它依此类推。 工作:若建立的为程序类型的 POU,则可于此处预先指定此 POU 的工作(TASK)类型。 密码:要设置密码时,请先后在此二字段中输入相同的密码,输入的字符可为英文字母、数字 或符号。 语言:此选择开发此 POU 的编程语言。 批注:要加入批注时,请直接于下方空白处输入批注即可。 *.若建立的为程序类型的 POU,则在窗口中还会有一个「启动」的选项,关于此功能将于第 5.4.2 节的内容当中另行介绍。 5-10 第 5 章 POU 与 TASK (3) 完成设置并按下「确定」后,项目管理区的「程序」或「功能块」下便会列出所建的 POU;而 若建立的是程序类型的 POU 时,因已为其指定默认的工作(TASK)类型,因此于「工作」下 亦会将该 POU 列出。 (4) 欲修改已建立的 POU 属性时,该 POU 上点击鼠标右键并单击 属性,之后便可参考前面的叙述 进行设置,不过已建立的 POU 将无法变更编程的语言。 5 - 1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5.4.2 POU 的启动状态 ISPSoft 提供可将某个 POU 暂时关闭的功能,当 POU 被设为关闭状态时,该 POU 便会在编译的过 程中被略过,且其内部的程序也不会被执行。不过此功能仅支持程序类型的 POU。 此功能可被用于进行调测或除错的过程,当在过程中想先略过某些程序,则在操作上便可暂时将该 POU 设为失效状态,待调测完毕后再将其恢复为启动状态即可。 如下图范例,该设备共有五个工作站,且其工作程序被分为 5 个程序 POU 来进行开发。 假设该设备已组立完毕,但测试仪器尚未完成架设,此时即可将「测试 A」与「测试 B」两个 POU 设为「未启动」状态,如此便可略过此两站的动作,而仅针对其它的部份进行调测。 欲设置 POU 的启动状态时,可在 POU 属性窗口中的「启动」项目进行勾选,取消勾选便代表将该 POU 的功能设为关闭,而处于关闭状态的 POU,在项目管理区中亦会以不同的图标来显示。 *1. 虽然将 POU 由原本指定的 TASK 清单中删除也可达到关闭该 POU 功能的效果,但若之后要重新执行该 POU 的功能时, 除了须再次将其分配至原本的 TASK 之外,还必须对该 TASK 清单中的 POU 重新进行排序,因此针对暂时性的 POU 功能 关闭,利用此节介绍的功能来进行操作会相对的较为便利。 *2. 除了可透过 POU 属性窗口来设置启动状态之外,藉由工作管理工具同样可进行设置,详细操作请参考第 5.5 节的介绍。 5-12 第 5 章 POU 与 TASK 5.4.3 POU 的删除与复制 欲删除 POU 时,请在欲删除的对象上点击鼠标右键,接着在快捷选单中单击 删除。 POU 一旦被删除之后便无法再还原,确认之后按下「确定」键即可将所选的 POU 自项目中删除;而 若删除的是程序类型的 POU,则系统亦会自动将其于工作(TASK)清单中剔除。 POU 也支持批次删除,请于项目管理区的程序或功能块项目上点击鼠标右键,接着快捷选单中单击 「POU 批量删除」 。选择窗口勾选欲删除的 POU 后按下「确定」按钮,也可使用「全部选取」、 「反 向选取」、 「全部取消」按钮。再确认窗口按下「确定」按钮后完成 POU 的批次删除。 5-1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欲复制 POU 时,请于欲复制的对象上点击鼠标右键,并在快捷选单中单击 复制。 复制的目的位置可为同一个项目或其它项目,但不可将程序类型的 POU 复制至「功能块」下,而功 能块类型的 POU 亦不可复制至「程序」下。欲贴上所复制的 POU 时,请于目的位置的「程序」或「功 能块」上点击鼠标右键,并在快捷选单中单击 粘贴 即可;而若复制的 POU 为程序类型时,粘贴的 POU 将默认为未指派工作(TASK)的状态。 *.若粘贴的位置已存在相同名称的 POU 时,系统会自动在粘贴的 POU 名称后面加上 CopyOf_n(n 为流水号)做为新名称。 5.4.4 POU 密码的设置与解除 在 ISPSoft 中支持单独对各个 POU 设置密码的功能,而设置与解除的方式如下。 (1) POU 的密码可在一开始新增该 POU 时便直接设置,但若一开始并未设置密码,而是在后续才 要加上密码保护时,请先至项目管理区中,在欲设置密码的 POU 上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 选单中单击 属性 以打开 POU 的属性窗口。 (2) 在「密码设定」区先后输入两次密码,两次输入的密码必须一致以确认输入无误,而输入的字符 可为英数字或符号,完成之后按下「确定」键即可。一旦 POU 加上密码保护之后,每次打开该 POU 的窗口时,系统便会要求先输入密码以进行确认。 5-14 第 5 章 POU 与 TASK (3) 欲解除密码时,请再次打开 POU 的属性窗口,之后再在「密码设定」区输入正确的密码,完成 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5.4.5 导出程序 POU ISPSoft 支持将 POU 进行「导出」与「导入」的功能,不过在群组项目的架构下,每次则只能针对目 前正在编辑的项目进行操作。 在菜单工具栏单击 文件(F) > 导出 > 程序单元,之后便可直接对目前正在编辑的项目进行程序 单元的导出操作;另外也可于项目管理区中单击目前正在编辑项目中的程序项目,之后按下鼠标右键 并于快捷选单中单击 导出程序单元。 5-1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首先设置窗口中设置导出的文件名称及路径,并在「程序」清单中勾选欲导出的程序 POU,而若要为 导出的文件加上密码保护时,请先勾选「密码设定」后,于两个密码字段中输入密码,且两个密码必 须一致以确认输入无误,而输入的字符可为英数字或空白,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5.4.6 导入程序 POU 与「导出」的操作相同,进行「导入」时亦只能针对目前正在编辑的项目进行操作。此外,执行导入 时,不可将导出的功能块 POU,重新导入至「程序」下。 于菜单工具栏单击 文件(F) > 导入 > 程序单元,之后便可直接对目前正在编辑的项目进行程序单 元的导入操作;另外也可于项目管理区中单击目前正在编辑项目中的程序项目,之后按下鼠标右键并 于快捷选单中单击 导入程序单元。 5-16 第 5 章 POU 与 TASK 选择要导入的文件后按下「打开」 ,而若该文件有设置密码保护时,请在出现的窗口中输入正确的密 码后按下「确定」键即可。导入的 POU 将不会被指派任何的工作(TASK) ,且项目中有相同名称的 POU 时,系统将不允许重复名称的 POU 被导入,而其它的 POU 则可正常导入。 5.4.7 导出功能块 POU ISPSoft 支持将 POU 进行「导出」与「导入」的功能,不过在群组项目的架构下,每次则只能针对目 前正在编辑的项目进行操作。 菜单工具栏单击 文件(F) > 导出 > 功能块,之后便可直接对目前正在编辑的项目进行功能块的 导出操作;另外也可在项目管理区中单击目前正在编辑项目中的功能块项目,之后按下鼠标右键并在 快捷选单中单击 导出功能块。 5-1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首先在设置窗口中设置导出的文件名称及路径,并于「功能块」清单中勾选欲导出的功能块 POU,而 若要为导出的文件加上密码保护时,请先勾选「密码设定」后,在两个密码字段中输入密码,且两个 密码必须一致以确认输入无误,而输入的字符可为英数字或空白,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5.4.8 导入功能块 POU 与「导出」操作相同,进行「导入」时亦只能针对目前正在编辑的项目进行操作。此外,亦不可将导 出的程序单元 POU,重新导入至「功能块」下。 在菜单工具栏单击 文件(F) > 导入 > 功能块,之后便可直接对目前正在编辑的项目进行功能块 的导入操作;另外也可于项目管理区中单击目前正在编辑项目中的功能块项目,之后按下鼠标右键并 于快捷选单中单击 导入功能块。 5-18 第 5 章 POU 与 TASK 选择要导入的文件后按下「打开」,而若该文件有设置密码保护时,请在出现的窗口中输入正确的密 码后按下「确定」键即可。当项目中有相同名称的 POU 时,系统将不允许重复名称的 POU 被导入, 而其它的 POU 则可正常导入。 5.5 工作(TASK)管理的操作 下图为在 ISPSoft 中进行工作管理的操作步骤,详细的操作方式将于后续的几个小节当中逐一介绍。 进行工作管理之前必须先打开 ISPSoft 中的工作管理工具,而其打开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方法一 在项目管理区的「工作」上点击鼠标右键,接着在快捷选单中单击「工作管理」,而之后系统便会直 接打开管理工具。 5-1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方法二 展开项目管理区的「工作」目录,并在要设置的工作(TASK)上双击鼠标左键,而之后系统便会打 开管理工具,并直接显示该 TASK 的设置页面。 方法三 在项目管理区单击「程序」中单击欲规划 TASK 的程序 POU,接着点击鼠标右键并在快捷选单中单 击「工作管理」,而之后系统便会自动打开管理工具,并直接显示对应该 POU 的设置页面。 5-20 第 5 章 POU 与 TASK 下图便是工作(TASK)管理工具的操作界面。若是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则在「工作属性」字段内 有多「执行后同步冗余数据」的选项可供勾选,「执行后同步冗余数据」的选项的使用相关内容,请 参阅该产品相关手册。 工作(TASK)列表:此处会列出所有可规划的工作(TASK)对象。 工作(TASK)属性:此处会显示所选(TASK)的属性设置及说明。 工作(TASK)管理区:此处为对 POU 进行配置与排序的操作区。 下图则是对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的工作(TASK)管理工具的操作接口。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 工作(TASK)列表:此处会列出所有可规划的工作(TASK)项目。 工作(TASK)属性:此处会显示所选(TASK)的属性设定和说明以及「执行后 5-2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同步冗余数据」选项,「执行后同步冗余数据」的选项的使用相关内容,请参阅 该产品相关手册。 工作(TASK)管理区:此处为对 POU 进行配置与排序的操作区。 5.5.1 工作(TASK)属性与中断条件的设置 在左侧列表中选定工作(TASK)对象后,「工作属性」的区域便会显示对应该 TASK 的设置与提示, 而此处的功能主要在于设置该 TASK 的执行条件;此外,因每个项目所提供的 TASK 与所选机种的功 能特性有关,因此每个 TASK 的属性内容都会有所差异,不过基本的设置方式都是相同的。 下列先以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对工作属性进行设置,而其它工作属性的设置方式则请参考下述 的范例,再配合对应机种的操作手册或相关说明文档来进行设置。 EX1:假设要设置 SV 机种项目的中断 TASK 属性,首先必须先确认 SV 机种所提供的中断指标,而 下表即为 DVP-PLC 应用技术手册(程序篇)中注明的 SV 机种中断指标。 下图则为 SV 项目的 TASK 列表。若要设置与中断指标 I001(即 X0 的上升沿触发中断)对应 的 TASK 时,请先于工作列表中选择「外部中断(X0) 」,之后于右侧的属性设置区域便会显示 与其相关的设置与提示,而于提示的内容可得知,当上下沿触发的字段设置为 1 时便代表为上 升沿触发,因此接着只要再将「上下沿触发」的字段设置为 1 即可。 5-22 第 5 章 POU 与 TASK EX2:下图为 AHCPU530-EN 机种的 TASK 属性设置画面,且单击的 TASK 页面为周期性(1) ;而因 AH500 系列机种可透过 TKON 与 TKOFF 的 API 应用指令来启动或关闭周期性 TASK 的功能, 因此于此处可设置该 TASK 的初始状态;当「启动」项目未被勾选时,该 TASK 于程序执行时 便会先处于关闭的状态,而之后便必须等待其它 TASK 中的 POU 对其使用 TKON 指令后,该 TASK 才会开始执行。关于 TKON 与 TKOFF 指令的相关说明请参考 AH500 程序手册。 EX3:下图为 AHCPU530-EN 机种的 TASK 属性设置画面,且单击的 TASK 页面为 I/O 中断(2);而 因 AH500 机种的 I/O 中断条件可由用戶自行规划,因此提示文字中便会注明至 HWCONFIG 中 进行设置。下列我们将继续示范如何于 HWCONFIG 中规划中断条件。 此处我们假设指定 I/O 中断(2)的中断条件是要来自计数器模块 AH02HC-5A 的通道 1,而下列则为 透过 HWCONFIG 设置 IO 中断条件的范例,更详细的操作步骤请参考手册第 3 章的说明内容,而关 于 AH500 系列机种的中断功能,则请参考 AH500 机种的操作手册或相关的技术文件。 (1) 打开 ISPSoft 中的 HWCONFIG。 5-2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 欲产生中断信号的计数器模块上双击鼠标左键,接着便会打开模块参数的设置窗口。 (3) 打开模块设置窗口后,请先切换到中断编号的设置页面,并将「通道 1 比较中断编号设置」中 的「初始值」字段设置为预计的中断编号 2。 *.通道 1 与通道 2 的中断编号可相同,而这样的设置代表当有任何一个通道的条件成立时都会触发同一个 I/O 中断。 (4) 接着切换至比较值的设置页面,并于「通道 1 比较值设置」的「初始值」字段中设置触发中断 条件的计数值。 5-24 第 5 章 POU 与 TASK (5) 而完成设置后请务必记得进行保存,并在开始执行前将所设置的参数下载至主机中才可生效。 5.5.2 POU 的配置 完成 TASK 的属性设置后,接下来便要将该 TASK 会执行的 POU 程序配置于该 TASK 的清单中,配 置时请注意,以 SFC 编辑的 POU 只能被配置于周期性的 TASK 中,而不可配置于中断型的 TASK。 (1) 先于左侧工作列表中单击要设置的 TASK 项目,之后管理区中便会显示该 TASK 的配置状况, 其中左侧为尚未指派 TASK 的 POU,而右侧则为已分配给此 TASK 的 POU。 (2) 在工作(TASK)管理区的左侧列表中,单击欲分配至此 TASK 的 POU 后,按下 图标即可 将该 POU 分配给此 TASK。 (3) 在工作(TASK)管理区的右侧列表中,单击欲取消指派的 POU 后,按下 图标即可将该 POU 由此 TASK 清单中删除。 5-2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5.5.3 POU 的排序 完成 TASK 清单中的 POU 配置后,接着便要对这些 POU 进行排序,以决定实际执行时的顺序。 (1) 在工作(TASK)管理区的「已指派 POUs」清单中,先单击欲变更执行顺序的 POU 之后,按下 图标即可将该 POU 的执行顺序往上移动一位,代表其执行顺序提前。 (2) 在工作(TASK)管理区的「已指派 POUs」清单中,先单击欲变更执行顺序的 POU 之后,按下 图标即可将该 POU 的执行顺序往下移动一位,代表其执行顺序延后。 (3) 在工作(TASK)管理区的「已指派 POUs」清单中单击某一 POU 后,勾选或取消「启动」选项 也可改变该 POU 的启动状态,而设为未启动状态的 POU 于列表中亦会以灰阶显示。 5-26 第 5 章 POU 与 TASK *.关于 POU 的启动状态请参考第 5.4.2 节的相关说明。 (4) 完成所有工作(TASK)的设置后,按下工作管理工具的「确定」键即可。 5.6 范例实作 5.6.1 IEC61131-3 的编程范例 延续第 4 章内容中的范例,接着我们将在此节中以 IEC61131-3 的编程架构重新进行规划。下图即为 我们在第 4 章中所建立的程序,且在此我们将依据程序的功能与作用,而将其重新规划为三个部份。 5-2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此部分的主要功能在于控制系统的启动或停止。 此部分的程序主要在于点胶的操作。 此部分的作用在于计数已送入的工件数量。 此节的内容将着重于程序架构的部份,而关于硬件组态、参数设置与除错测试的操作则与第 4 章的说 明内容相同,请试着自行完成相关的部分。 首先请新增一项目,并参考第 4 章的内容完成硬件组态的工作,接着依据上述的规划在「程序」下分 别建立如下的 3 个 POU,建立的方式请参考第 5.4.1 节的相关说明;而建立 POU 时,属性窗口中的 「工作」字段请先保持「周期性(0)」的默认值即可。 5-28 第 5 章 POU 与 TASK 接着请参考第 4 章所介绍的梯形图编辑方式,在各个 POU 窗口中完成以下的程序。 首先是控制系统启动/停止的 POU –「RUN_STOP」 。 5-2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再来是控制点胶动作的 POU –「GLUING」。 最后完成负责计数功能的 POU –「COUNTING」 。 完成程序建立后,请确认「工作」下的 POU 顺序与下图一致,若否,则请重新进行工作规划。 5-30 第 5 章 POU 与 TASK 若要重新规划各 POU 的工作配置时,请于项目管理区的「工作」上点击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 中单击「工作管理」便可打开工作管理工具,接着请参考第 5.5 节的内容进行操作。 若已依据上述的顺序完成 POU 的规划,则之后此程序的执行结果便会与第 4 章的传统梯形图程序相 同。接着请自行参考第 4 章的内容将程序完成编译,并下载至机器中进行后续的测试。 5-3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5.6.2 DVP 机种的中断程序范例 范例说明 当「ON」的按钮(X0)被按下时,Y0~Y7 便会由 Y0 开始轮流扫瞄;当「OFF」的按钮(X1)被按 下时,输出的动作便会停止,而灯号则会停留在目前的状态;当「RST」的按钮(X2)被按下时,输 出便会被重置,且让扫描灯号重新由 Y0 开始。 程序规划 此范例所选用的机种为 SV,且在此我们将程序规划为 4 个程序 POU,而各 POU 的功能请见下表。 POU 名称 功能说明 1. 初始化运转标志(M0)状态与输出数据寄存器(D0)的值,并使能中断。 Run_Stop 2. 当 X0 由 OFF 变为 ON 时,将运转标志(M0)设置为 ON。 3. 当 X1 由 OFF 变为 ON 时,将运转标志(M0)重置为 OFF。 LED 依据输出数据寄存器(D0)的值更新 Y0~Y7 的输出状态。 每隔 0.5 秒,将输出数据寄存器(D0)的内容偏移一个位,并判断当数值超 Shift 过 128(即偏移超过 8 个位)时,将输出数据寄存器(D0)的值重设为 1(代 表重新由 Bit 0 开始进行偏移)。 Reset 将输出数据寄存器(D0)的值重设为 1,亦即将输出的位重置为 Bit 0。 且此 POU 预计会由外部中断 I201(X2 上升沿)来触发执行。 *.关于 SV 机种的中断指标及相关的 API 应用指令请参考 DVP-PLC 应用技术手册(程序篇) 。 建立程序 首先请建立一个 SV 机种的项目。 5-32 第 5 章 POU 与 TASK 因本节的重点在于程序架构的部份,因此关于系统设置及通讯联机的部份将略过不提,请自行参考相 关章节来完成该部分的操作;系统设置请参考第 3.1 节,而通讯联机则请参考第 2.4 节当中的内容。 接着请于项目管理区的「程序」下分别建立如下的 4 个 POU,且 POU 属性的「工作」字段可先保持 「周期性」的默认值即可。 接着请在各 POU 的窗口中完成下列的程序。 *.MOV 指令属于 API 应用指令的「传送比较」类别,而 EI 指令则属于「回路控制」类别。 5-3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MOV 指令属于 API 应用指令的「传送比较」类别。 *.TMR 指令属于 API 应用指令的「基本指令」类别,ROL 指令属于「旋转位移」类别,MOV 指令属于「传送比较」分类, 而比较接点则可由项目管理区的「应用指令」下的「接点类型逻辑运算」分类中找到。 *.MOV 指令属于 API 应用指令的「传送比较」类别。 5-34 第 5 章 POU 与 TASK 完成程序编辑后请打开工作管理工具,而因建立 POU 时,其「工作」属性都沿用「周期性」的默认 值,因此打开工作管理工具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的 POU 都配置在「周期性」的 TASK 清单中。 因「Reset」的功能将由外部中断来触发,因此请将「Reset」由「周期性」的 TASK 清单中删除。 5-3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确定「周期性」的 TASK 清单后,接着便要对清单中的 POU 进行排序,而因为我们希望将初始化与 输入的功能放在扫描周期的最前面,而输出的功能则放在扫描周期的最后,因此便必须将「周期性」 的 TASK 清单依照 「Run_Stop」「Shift」「LED」的顺序重新排序。 接着请在工作列表中选择「外部中断(X2) 」,并将属性设置区域的「上下沿触发」字段设置为 1,代 表此 TASK 的中断条件为 X2 的上升沿触发。 完成 TASK 的属性设置后,接着请将「Reset」POU 配置至「外部中断(X2)」的 TASK 清单中,且 因清单中只有一个 POU,因此无须对清单中的 POU 进行排序。 完成所有操作后请按下「确定」键应用于工作管理工具中所做的配置与设置,而其配置的结果如下。 此范例程序到目前为止已编辑完毕,接着请自行编译并试着下载至主机中进行后续的测试。 5-36 第 5 章 POU 与 TASK 补充说明 若上述的范例程序已成功编译并下载至主机时,接着我们便可以试着透过 WPLSoft 软件将 PLC 内部 的程序代码再上传回来进行比对,下列即是上传回来的程序代码。 由下图的程序可发现,主程序的部分即是由 3 个「周期性」TASK 的 POU 所组成,且组成的顺序为 「Run_Stop」「Shift」「LED」 ,而中断子程序 I201 的内容则与「Reset」POU 相同。 接下来我们可以试着将「Run_Stop」由 TASK 清单中删除,并将「Shift」的 POU 状态设为关闭, 接着完成编译并下载至主机,而之后再透过 WPLSoft 软件将程序代码上传,此时我们便可发现主程 序的部份已不再包含这两个 POU 的程序。 *.WPLSoft 亦为台达的 PLC 编程软件,而其程序架构则属于传统的 PLC 编程架构,相关操作请参考 WPLSoft 的使用手册。 5-3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5.6.3 AH500 机种的中断程序范例 范例说明 按下「START」键(X0.0)时系统便会开始计时,之后必须在 30 秒内按下「STOP」键(X0.1),否 (Y0.0)便会启动。 则「警报器」 硬件规划 本节的范例将选用 AHCPU530-EN 主机,数字 IO 模块则为 8 点输入/8 点输出的 AH16AP11R-5A, 而主背板则选用 4 槽的 AHBP04M1-5A。 (此规划与第 4 章的范例相同) 程序规划 此范例中,我们将利用定时中断的特性来产生一个固定 25ms 时基的计数,并利用程序的规划来达到 计时的功能;如下图,定时中断 0 的 TASK 会每隔 25ms 就触发一次,而每次触发中断时便会将 32Bits 的时间计数寄存器(D0,D1)的值加 1,且只要 PLC 维持 RUN 的状态,此动作便会持续进行,藉此 便可产生一个固定时基的计数;之后只要读取时间计数寄存器(D0,D1)的值便可得知 PLC 已经运转 的时间,例如时间计数寄存器(D0,D1)的值为 10,则 PLC 运转的时间便是 250ms(10x25ms)。 当「START」键按下时,程序会将时间计数寄存器(D0,D1)的当前值传给启始时间寄存器(D2,D3) , 之后时间计数寄存器(D0,D1)会继续累加,而启始时间寄存器(D2,D3)则会保持在「START」键 被按下的瞬间;因此后续只要将时间计数寄存器(D0,D1)的值减去启始时间寄存器(D2,D3)的值, 便可得知「START」键被按下之后的经过时间,我们会将这个值放到经过时间寄存器(D4,D5)中。 此节的范例除了会示范 AH500 机种的定时中断之外,还将示范 TKON 与 TKOFF 这两个 TASK 的控 制指令。在此我们总共将程序规划为 5 个程序 POU,其功能简述如下。 5-38 第 5 章 POU 与 TASK POU 名称 INT_Timer 功能说明 每 25ms 便会将 32Bits 的时间计数寄存器(D0,D1)的值加 1 。 (此 POU 将规划于定时中断 0 的 TASK 中) 初始化标志(M0,M1)及所有相关的寄存器(D0~D7) ,并使能中断。 Initialize 此 POU 会在第一个扫描周期执行时,将其它周期性 POU 所属的周期性(0) TASK 功能启动,接着再将自己本身所属的周期性(1)TASK 功能关闭,所 以此 POU 仅会在第一个扫描周期时被执行。 当 X0.0 由 OFF 变为 ON 时,便启动运转标志(M0)并将目前时间计数寄存 Control 器(D0,D1)的值传送给启始时间寄存器(D2,D3);当 X0.1 由 OFF 变为 ON 或计时产生溢位时,便关闭运转标志(M0) 。 将时间计数寄存器(D0,D1)的值减去启始时间寄存器(D2,D3)的值以求 Time_CHK 出「START」键被按下后的经过时间,并将其存放于经过时间寄存器(D4,D5) 中;且当计算出来的经过时间小于 0 时,便将溢位标志(M1)设为 ON。 Signal 当经过时间超出 30 秒(25ms x 1200)或溢位标志(M1)为 ON 时,将警 报器(Y0.0)设置为 ON *.关于 AH500 机种的中断指标及相关的 API 应用指令请参考 AH500 操作手册及 AH500 程序手册。 建立程序 首先请建立一 AHCPU530-EN 机种的项目。 因本章的硬件规划与第 4 章的范例相同,因此请自行参考第 4.4 节的内容完成硬件组态及参数设置。 5-3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请在项目管理区的「程序」下分别建立如下的 5 个 POU,且 POU 属性的「工作」字段可先保持「周 期性(0)」的默认值即可。 接着请在各 POU 的窗口中完成下列的程序。 *.EI 指令属于 API 应用指令下的「回路控制」类别,DNMOV 指令则属于「数据传输」类别,而 TKON 指令与 TKOFF 指令 则属于「工作管理」类别。 5-40 第 5 章 POU 与 TASK *.DINC 指令属于 API 应用指令下的「四则逻辑运算」类别。 *.D- 指令属于 API 应用指令下的「四则逻辑运算」类别,比较接点 D< 则位于「接点类型逻辑运算」的分类中。 *.比较接点 D> 可由项目管理区的「应用指令」下的「接点类型逻辑运算」分类中找到。 5-4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DMOV 指令属于 API 应用指令下的「数据传输」类别。 完成程序编辑后请打开工作管理工具,而因建立 POU 时,其「工作」属性都沿用「周期性(0) 」的 默认值,因此打开工作管理工具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的 POU 都配置在「周期性(0) 」的清单中。 首先设置「周期性(0)」的 TASK 属性,而因在程序的规划中,「周期性(0) 」TASK 的功能将会由 「Initialize」这个 POU 来启动,因此我们必须先取消勾选「周期性(0) 」的「启动」项目。 5-42 第 5 章 POU 与 TASK 因「INT_Timer」须配置于「定时中断 0」的 TASK,而「Initialize」则须配置在「周期性(1) 」的 TASK 中,所以在此先将这两个 POU 由「周期性(0) 」的 TASK 清单中删除。 确定「周期性(0) 」的 TASK 清单后,接着便要对清单中的 POU 进行排序,而因为我们希望将与输 入相关的功能放在扫描周期的最前面,而与输出相关的功能则放在扫描周期的最后,因此将 TASK 清 单中的 POU 依照 「Control」「Time_CHK」「Signal」的顺序重新排序。 接着我们选择「周期性(1) 」的 TASK,且因「周期性(1) 」的 TASK 必须先在第一个扫描周期之后 才会关闭,因此请直接保留其「启动」项目的勾选状态。 之后将「Initialize」这个 POU 配置到「周期性(1) 」的 TASK 中即可,且因 TASK 中只有一个 POU 所以无须进行排序。 5-4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接着我们选择「定时中断 0(252)」的 TASK,而由工作属性区的提示得知,此 TASK 的属性必须在 HWCONFIG 中进行设置,因此我们可在此先完成 TASK 的配置,后续再另外进行工作属性的设置。 将「INT_Timer」这个 POU 配置到「定时中断 0(252)」的 TASK 中。 完成所有操作后请按下「确定」键应用在工作管理工具中所做的配置与设置,而配置的结果如下。 5-44 第 5 章 POU 与 TASK 接着便要继续设置「定时中断 0」的工作属性。请先打开 HWCONFIG 工具。 打开 HWCONFIG 工具后,请于 CPU 模块的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以打开 CPU 的属性设置窗口。接着 切换至「CPU」主类别下的「系统」副类别。 5-4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在「系统」副类别的页面中可见到「定时中断时间设置」的区域;将「定时中断 0」字段的值设置为 25ms 后,按下窗口右下角的「确定」键即可完成设置。 完成后请将 HWCONFIG 中的设置进行保存,且须将此处的设置值一并下载至主机中才可正式生效。 更进一步的 HWCONFIG 操作说明,请参考第 3 章当中的相关内容。 此范例程序到目前为止已编辑完毕,接着请自行将程序完成编译,并试着下载至主机当中进行测试。 5-46 第6章 变量符号 目录 6.1 认识变量符号........................................................................ 6-2 6.1.1 变量符号的作用范围与命名原则 ............................................ 6-2 6.1.2 变量符号的类型 ............................................................... 6-3 6.1.3 变量符号的数据类型 .......................................................... 6-4 6.1.4 变量符号的地址配置与初始值 ............................................... 6-5 6.1.5 变量符号的变址寄存器修饰 .................................................. 6-6 6.1.6 变量符号的位操作(限定 AH/AS 机种) .................................. 6-8 6.2 ISPSoft 中的变量符号管理 ....................................................... 6-9 6.2.1 变量符号表 ..................................................................... 6-9 6.2.2 新增变量符号 ................................................................ 6-10 6.2.3 数组与字符串类型符号的使用原则 ....................................... 6-15 6.2.4 变量符号的修改与符号表编辑 ............................................. 6-18 6.2.5 清除变量符号的配置地址 .................................................. 6-19 6.2.6 下载变量符号的初始值 ..................................................... 6-19 6.2.7 符号表的导出 ................................................................ 6-20 6.2.8 符号表的导入 ................................................................ 6-22 6.2.9 符号表的排序 ................................................................ 6-25 6.2.10 变量符号的筛选 ............................................................. 6-26 6.2.11 装置配置范围的设置(限定 DVP 机种) ................................ 6-27 6.3 范例实作 ........................................................................... 6-28 6.3.1 变量符号规划 ................................................................ 6-28 6.3.2 建立范例程序 ................................................................ 6-29 6-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6.1 认识变量符号 在传统的 PLC 程序开发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在管理装置地址,而在面对大型的项目时, 不论在管理或除错上都会是很大的负担。有鉴于此,在 IEC 61131-3 中便导入了一般高级语言中的变 量观念,除了可自行定义变量符号名称来替換 PLC 的装置编号之外,更可利用自动配置地址的功能 来节省配置装置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程序的可读性及开发效率。 *.变量在 ISPSoft 中被称之为符号(Symbol) ,因此在手册之中,变量与符号代表的将会是相同的意义。 6.1.1 变量符号的作用范围与命名原则 变量符号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宣告的程序(如下图),且依据宣告位置的不同又可分为全局符号与局部 符号;全局符号可让项目中的所有 POU 共享,而局部符号则只能在宣告该符号的 POU 当中使用。此 外,在不同 POU 当中的局部符号名称是可以重复的,但若宣告的局部符号与某个全局符号的名称重 复时,则在宣告该局部符号的 POU 当中,系统会自动将此名称的变量符号视为局部符号。 变量符号在命名时有其一定的规则与限制,说明如下。 变量符号的名称不可超过 30 个字符,且须注意一个中文字会占用两个字符。 不可使用系统保留的关键词,如指令名称、装置名称,或是其它在系统中已被赋予特殊意义的保留 字,但若只是被包含在名称当中则是合法的,如 “M0” 是不合法的名称,但 “_M0” 则是合法的。 变量符号的名称不可与列举名称重复,列举的用法请参阅第 8 章。 变量符号的名称当中不可有空白,例如 “INPUT CH0” 便是不合法的名称。 名称当中可使用下划线,但不可连续使用,或是置于结尾,例如 ”INPUT_CH0” 是合法的名称, 但 “INPUT__CH0” 与 “INPUT_CH0_” 则是不合法的名称。 变量符号的名称不可使用特殊字符,例如 *、#、?、\、%、@ …等。 *. 变量符号请避免将第一个字命名为数字,以及 DFB_(系统内定的函式库开头);变量符号的地址建议使用自动配置以达分 配的优化。 6-2 第 6 章变量符号 6.1.2 变量符号的类型 变量符号的类型依功能可分为下列 5 种,而各种类型所具有的特性则请参考下列说明。 VAR-一般变量符号 当变量符号被宣告成此类型时,代表该变量符号仅供一般的运算之用,而其所代表的意义则必须视宣 告时,该变量符号被指定的数据类型或是对应的装置名称。 VAR_RETAIN-停电保持型的一般变量符号 此类型的变量符号仅支持 AH/AS 系列的机种使用,且在功能块的内部无法宣告为此类型,而其功能 则与 VAR 类型相同,差别在于宣告为 VAR_RETAIN 类型的变量符号,当在自动配置地址时会被配置 在停电保持的区域,因此在 PLC 主机断电后,该变量符号仍会保有最后的状态值。 *.此类型变量符号不可指定装置地址,且其数据类型亦不可为 TIMER、COUNTER 或 STEP。 VAR_INPUT-功能块输入端点的变量符号 此类型的变量符号主要用做功能块的输入端点,且只有在功能块内部才可宣告;当功能块接受调用时, 便可利用此类型的变量符号来接收调用方的输入值。此外,在 LD/FBD 等编程环境中,此类型的变量 符号会被排列在功能块图标的左侧,并会配置一端点用以接受调用方的输入值。 VAR_OUTPUT-功能块输出端点的变量符号 此类型的变量符号主要用做功能块的输出端点,且只有在功能块内部才可宣告;当功能块执行完毕之 后,其运算的结果便可经由此类型的变量符号来回传给调用方。此外,在 LD/FBD 等编程环境中,此 类型的变量符号会被排列在功能块图标的右侧,并会配置一端点用以输出结果。 VAR_IN_OUT-功能块反馈型端点的变量符号 此类的变量符号主要用做功能块的反馈型端点,且只有在功能块当中才可宣告,其功能请参考下例。 当功能块被调用时,调用方会先将 D1 的状态值输入 VAR_IN_OUT 类型的变量符号 DT_IO,而运算 结束后,DT_IO 便会再将自己最后的状态值反馈输出至 D1。此外,在 LD/FBD 等编程环境中,此类 型的变量符号会被排列在功能块图标的左侧,且该端点会以蓝色的粗线来与调用方进行连结。 6-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6.1.3 变量符号的数据类型 变量符号的数据类型会决定其内容值所代表的意义,例如有两个符号 VAR_1 与 VAR_2,其中 VAR_1 的数据类型为 BOOL,而 VAR_2 则是 WORD 类型;当两者在程序当中被使用时,VAR_1 便可用来 代表一个接点装置,而 VAR_2 则可用来存放 16 Bits 大小的数值,且可进行四则运算或数据搬移。 下表为 ISPSoft 所支持的数据类型,而除了不同机种所支持的数据类型会有所不同之外,在程序 POU 与功能块 POU 中可宣告的变量符号亦会有所不同。 数据类型 说明 BOOL 布尔格式,其内容值可代表一个接点装置的状态。 WORD 16 Bits 数值格式,可存放 16 个 Bit 大小的数据。 DWORD 32 Bits 数值格式,可存放 32 个 Bit 大小的数据。 LWORD 64 Bits 数值格式,可存放 64 个 Bit 大小的数据。 (AS 系列不支持) INT 16 Bits 的带符号整数格式,其最高位代表正负号。 DINT 32 Bits 的带符号整数格式,其最高位代表正负号。 LINT REAL 64 Bits 的带符号整数格式,其最高位代表正负号。 (AS 系列不支持) 32 Bits 的浮点数值格式,其内容为利用 32 Bits 的数据 来表达一个具有小数点的数值。 AH/AS DVP 程序 FB 程序 FB 64 Bits 的浮点数值格式,其内容为利用 64 Bits 的数据 LREAL 来表达一个具有小数点的数值。 (AS 系列不支持) ARRAY STRING 数组格式,而数组长度与存放的数据类型则必须于宣告 时一并指定。 (最大的数组长度为 2048) 字符串格式,以 8 个 Bit 代表 1 个 ASCII 字符,且宣告 时须一并指定字符串长度。 (最多 128 个字符)(*3) STEP 用来做为步进点状态的识别标志。 (*1)(*3) 功能块 代表一个功能块实例的名称。(*2) COUNTER 计数器格式,用来代表计数器装置(*3) TIMER 定时器格式,用来代表定时器装置(*3) POINTER WORD 装置的指针类型变量。(*4) T_POINTER 定时器专用的指针类型变量。(*4) C_POINTER 计数器专用的指针类型变量。(*4) HC_POINTER 高速计数器专用的指针类型变量。 (*4) *1. 关于步进点的说明请参考 第 12 章-顺序功能图 SFC。 6-4 第 6 章变量符号 *2. 功能块类型的变量符号有其特殊意义,相关说明请参考 第 7 章–功能块 FB。 *3. 功能块端点(类型为 VAR_INPUT、VAR_OUT 及 VAR_IN_OUT)的符号不可为 STRING、STEP、COUNTER 或 TIMER。 *4. 关于指针类型的变量符号请参考 第 7 章-功能块 FB。 6.1.4 变量符号的地址配置与初始值 每个变量符号都会依据其数据类型而配置一个对应的装置地址,并且可为其设置一个初始值,当下载 项目程序时便可选择是否将初始值一并写入该变量符号所对应的装置地址中。 下表为变量符号的地址配置原则,而不同的机种,其配置原则也不相同。 机种 配置原则 全局符号与程序 POU 的局部符号可自行指定对应的装置地址或交由系统自动配置。 AH/AS 功能块的局部符号仅可交由系统自动配置,而无法自行指定。 自动配置的地址会配置在预留的内存区块,而不会占用 D 或 M 装置;但针对 STEP、 TIMER 与 COUNTER 几种类型,自动配置时仍旧会为其配置 S、T 与 C 装置。 DVP 所有的全局符号与局部符号皆可自行指定对应的装置地址或交由系统自动配置。 系统自动配置的地址皆会占用可用的装置地址。(用戶可设置自动配置的装置范围) 下表则为各种数据类型可指定或配置的装置种类。 数据类型 BOOL AH/AS 自行指定 M / SM 接点及位操作的 D / L / X / Y 装置 DVP 自动配置 自行指定 自动配置 内部存储器 M / X / Y 接点装置 M 接点装置 WORD D / L / X / Y / E / SR 装置 内部存储器 D / E / F 装置 D 装置 DWORD D / L / X / Y / E / SR 装置 内部存储器 D / E / F 装置 D 装置 LWORD D / L / X / Y / E / SR 装置 (注*7) 内部存储器 无此类型 INT D / L / X / Y 装置 内部存储器 无此类型 DINT D / L / X / Y 装置 内部存储器 无此类型 LINT D / L / X / Y 装置(注*7) 内部存储器 无此类型 REAL D / L / X / Y 装置 内部存储器 LREAL D / L / X / Y 装置(注*7) 内部存储器 无此类型 STRING D / L / X / Y 装置 内部存储器 无此类型 STEP S 装置(注*6) S 装置(注*6) S 装置 S 装置 COUNTER C / HC 装置 C 装置 C 装置 C 装置 TIMER T 装置 T 装置 T 装置 T 装置 D 装置 D 装置 ARRAY 类型的变量符号会根据指定的数组数据类型决定所配置的装置类型,且会由 ARRAY 自行指定或自动配置的启始地址开始,连续配置符合数组长度的装置数量。 ARRAY 所指定的装置不可为 SR / SM / E / F。 *1. AH/AS 机种中,当变量符号的对应装置地址被配置于内部存储器时,用戶无法得知实际的地址值。 6-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 关于 ARRAY 与 STRING 符号的相关注意事项,请参考本章 第 6.2.3 节 的相关说明。 *3. 关于 DVP 机种自动配置范围的设置方式与限制,请参考本章 第 6.2.11 节 的相关说明。 *4. 功能块类型的变量符号具有特殊意义,相关说明将于 第 7 章-功能块 FB 当中另行介绍。 *5. 位操作指的是以 X0.0、Y0.1…等格式来表达字中的某个位,详细说明请参考 附录 B 的相关内容。 *6. 针对 AH 系列机种,目前 S 装置只支持 AH5x0 机种。 *7. AS 系列机种,不支持 LWORD、LINT 及 LREAL 数据类型。 6.1.5 变量符号的变址寄存器修饰 ISPSoft 允许使用变址寄存器来修饰变量符号,其格式为 符号名称@变址寄存器,其中变址寄存器可 以是一个 E 或 F 装置的编号,也可以是一个指定 E、F 装置地址的变量符号。 变址寄存器内部储存的数据,其意义代表被修饰对象的偏移值;以上图为例,当变址寄存器 E0 的值 为 2 时,则 VAR_0@E0 代表的便是 VAR_0 所指定的装置(D100)再偏移 2 个地址,即装置 D102, 而当 M0 为 ON 时,被变更内容的对象便会是 D102。 此规则亦可应用于数组类型的变量符号中,其格式为 数组符号名称[索引]@变址寄存器,其中索引值 必须为常数格式,若索引值为变量符号的格式时,将不再允许使用变址寄存器来修饰。 如下图,Ary 为一含 5 个元素的数组,且其指定的启始地址为 D200,而系统在编译时便会自动为其 配置 D200~D204 这个区间的装置;因此若变址寄存器 E0 的值为 2,则 Ary[0]@E0 的操作对象便会 是 Ary[0] 的地址 D200 再偏移 2 个地址,即装置 D202,同时也是数组元素 Ary[2] 的地址。但若再 将变址寄存器 E0 的值为变更为 6,则 Ary[0]@E0 的操作对象便会是 D206,很明显已经超出此数组 所涵盖的范围,不过这样的使用仍是合法的,因为变址寄存器只负责忠实的进行地址偏移而已,所以 若拿来作为数组索引的用途时请特别小心。关于数组的使用将于第 6.2.3 节另行介绍。 6-6 第 6 章变量符号 关于利用变址寄存器来修饰操作数的用法,在不同系列的机种上亦会有所差异,请参考下表。 应用场合 范例 AH/AS DVP 修饰指令操作数 MOV 100 VWD@E0 依指令规则而定 依指令规则而定 修饰接点或线圈 LD VBL_0@E0 OUT VBL_1@E1 支持 依机种而定 修饰数组类型的变量符号 ARY[0]@E0 支持 支持 *1. AH/AS 系列的机种当中,变址寄存器只有 E 装置,而 DVP 系列机种除了 E 装置之外尚有 F 装置可搭配使用,相关说明请 参考各机种的操作手册或技术文档。 *2. 变址寄存器不可再拿变址寄存器来修饰,例如 E0@E1,因此若拿变址寄存器来修饰变量符号时,请确认该符号的指定地址 不可为 E 装置或 F 装置。 补充说明 (a) 变址寄存器的使用是针对某个装置进行寻址的偏移,但若所修饰的变量符号,其装置地址是采 用自动配置时,因用戶无法得知该变量符号会被随机配置到哪个地址,因此贸然使用变址寄存 器将可能造成程序执行的错乱。 (b) 当经变址寄存器修饰后的装置地址超过可用范围时,PLC 的运作将可能造成错误,因此在使用 上请务必小心;以 AHCPU530-EN 机种为例,使用 D65500@E0 为操作数,当 E0 的值超过 35 时,便会造成寻址的范围超过 D 装置的可用范围 D65535,而使得 PLC 进入错误状态。 (c) 当变址寄存器的值被变更时,实际操作的装置便会随即变更,因此若原本操作的装置没有在程 序的其它位置被使用到的话,该装置的值便会保留在最后的状态;以 AHCPU530-EN 机种为例, 如下图程序,当 E0 的值为 2 时,M0 的状态会输出给 M102,因此 M102 的状态为 ON;但当 E0 的值由 2 变成 3 时,实际操作的装置便会变更成 M103,此时 M103 便会为 ON,而因 M102 在程序中已经没有其它程序对其进行操作,因此 M102 便会继续保持在 ON 的状态。 6-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6.1.6 变量符号的位操作(限定 AH/AS 机种) AH/AS 系列机种的字装置可支持位操作,其格式为 字装置.位编号,例如 D0.2 便代表操作对象为装 置 D0 中的 Bit 2;而此项规则亦可应用至变量符号,格式为 符号名称.位编号,如 VB.2;同时也可 应用至数组类型的变量符号,其格式为 数组符号名称[索引].位编号,例如 Ary[0].1。 位编号只可使用 10 进制常数,且不论所修饰的变量符号为何种数据类型,位编号的使用范围只能为 0~15;且亦不可用于 BOOL、STEP、COUNTER、TIMER、功能块、HC_POINTER、C_POINTER 及 T_POINTER…等类型的变量符号。 参考下图程序,变量 VB 为 WORD 格式,且假设其目前的值为 0,则当 M0 为 ON 时,VB 的 Bit2 就 会为 1,此时 VB 的值便会变成 4。 6-8 第 6 章变量符号 在 AH/AS 系列机种中,变址寄存器与位操作可以混合使用,而当两者混合使用时, 「@」符号会有较 高的优先权。请参考下列的范例,其中变量 VB 为 WORD 格式。 EX1:VB.1@E0(VB 指定为 D100;E0=3) 解读方式为先解读 1@E0,因此 VB.1@E0 等同 VB.4,而实际的操作对象便会是 D100 的 Bit 4。 EX2:VB@E0.1(VB 指定为 D100;E0=3) 先解读 VB@E0,因此内容会解读为 D103.1,而实际的操作对象便会是 D103 的 Bit 1。 EX3:VB@E0.1@E1(VB 指定为 D100;E0=3;E1=2) 解读方式为将 VB@E0,与 1@E1 分开解读。在此 VB@E0 等同于 D103,而 1@E1 则等于 3,因此 整个叙述可解读为 D103.3,所以实际的操作对象便会是 D103 的 Bit 3。 *1. 使用位操作时,系统仅会忠实的取得数据中的某个位状态,至于该位状态是否具有意义,则须由用戶自行判断。 *2. 在现阶段的 ISPSoft 中,可使用的位编号范围只有 0~15,不过在未来新版的软件中,系统将视变量符号的数据长度,而允 许使用 0~31 或 0~63 的位编号范围,且亦将支持使用变量符号来表达位编号,如 VB.VC。 6.2 ISPSoft 中的变量符号管理 6.2.1 变量符号表 全局符号表 在项目管理区的「全局符号」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便可开启全局符号表。 部分机种的全局符号表又依照功能的不同而分类了数个子项目,例如 AHxxEMC 系列机种的全局符号 表可展开如下图,主符号即表为一般的全局符号表,其他的符号表则为对应不同功能所产生的全局符 号表,这些符号表中的符号在程序中也可如全局符号般被使用,但建立符号的方式请参阅各相关功能 的说明章节内容。 6-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局部符号表 在 ISPSoft 中,局部符号表被安排在每个 POU 窗口的上方,而当用鼠标点击局部符号表下方的按钮 时,便可将局部符号表隐藏起来,再点击一次便可重新开启。 6.2.2 (1) 6-10 新增变量符号 直接在符号表的空白处双击鼠标左键,或于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后,于选单中点选「新增符号」 。 第 6 章变量符号 (2) 执行新增符号后,画面便会出现变量符号的宣告窗口。请先在「符号名称」字段输入欲使用的变 量符号名称,而命名的规则请参考本章第 6.1.1 节的相关说明。 *1. 随着不同的宣告位置,如不同机种、全局/局部,出现的窗口亦会有所差异,不过基本的字段与设置方式都是相同的。 *2. 在各种编程语言的环境中都有自动导出宣告窗口的方法,详细说明请参考手册第 8 章~第 12 章的相关内容。 (3) 在「类型」字段的下拉选单中选择变量符号的类型,而随着变量符号宣告的位置不同,该字段可 选择的项目亦会有所不同。相关说明请参考本章第 6.1.2 节的内容。 *1. 全局符号与程序 POU 的局部符号仅可选择 VAR 与 VAR_RETAIN 两种类型,但 DVP 机种不可选择 VAR_RETAIN。 *2. 功能块 POU 的局部符号,不分机种皆可选择 VAR、VAR_INPUT、VAR_OUTPUT 与 VAR_IN_OUT 等四种类型。 (4) 按下「数据类型」字段右侧的按钮,并于随后弹出的窗口中设置变量符号的数据类型,完成后按 下「确定」键即可。关于各种数据类型的说明请参考本章第 6.1.3 节的内容。 关于功能块、用户自定义类型、STRING 与 ARRAY 等几种数据类型的设置,补充说明如下。 6 - 1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功能块 在「数据类型项目」中选择「功能块」,之后再在清单中指定对应的功能块定义。宣告为此数据类型 的变量符号便代表宣告一个所选功能块的实例,详细说明请参考手册第 7 章的相关内容。 用户自定义类型 「数据类型项目」中选择「用户自定义类型」,之后再在清单中指定已宣告的 DUT。宣告为此数据类 型的变量符号,详细说明请参考手册第 8 章的相关内容。 STRING 若选择的数据类型为 STRING,则请一并在窗口的右下角设置字符串的最大长度,其范围为 1~128, 而所设置的值则代表此字符串符号最大可容纳的字符数。设置时以鼠标点击 递增设置值的个位数,而点击 6-12 或 或 按钮便可递减或递增设置值的十位数。 按钮便可递减或 第 6 章变量符号 ARRAY 若选择的数据类型为 ARRAY,则按下确定后便会出现 ARRAY 的设置窗口,请在此窗口中一并设置 ARRAY 的种类与大小;而其中数组大小的范围为 1~2048,设置时以鼠标点击 减或递增设置值的个位数,而点击 (5) 或 或 按钮便可递 按钮便可递减或递增设置值的十位数。 若「地址」字段保持空白,则代表此变量符号的装置地址将交由系统自动配置;而若要指定装置 地址时,可直接于「地址」字段输入装置地址或点击该字段右侧的按钮,并于随后弹出的窗口中 指定使用装置。相关说明请参考本章第 6.1.4 节的内容。 6-1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 当选择的数据类型为功能块时, 「地址」字段将无法进行设置。 *2. AH/AS 系列机种的功能块局部符号表,其变量符号的「地址」字段亦无法进行设置。 *3. 在 AH/AS 机种中,部份装置可使用位操作,如 X0.0、D0.1…,而此类装置的设置窗口便会有「位编号」的字段。 (6) 若须为此变量符号设置初始值时,请在「初始值」字段中直接输入即可,而所设置的值必须符合 变量符号的数据类型及大小;且当变量符号的数据类型为 ARRAY 时,点击「初始值」字段后便 会出现一个初始值的设置窗口,之后便可于该窗口中逐一设置各个数组元素的初始值。 BOOL 符号的初始值为 TRUE 或 FALSE,且在输入时亦可简略的输入 T 或 F,或者直接输入 1 或 0,系统将会在输入完毕之后自动进行转换;而在输入字符串符号的初始值时,其字符数不得 超过所设置的字符串长度,且亦无须为该字符串加上双引号,否则加上的双引号将会被视为字符 串内容的一部分;此外,若符号的数据类型为功能块或使用者自定义形态时,「初始值」字段将 不可设置。 (7) 6-14 欲加入注释时,请先在「注释」字段点击鼠标左键,接着便可于出现的下拉页面中输入注释。 第 6 章变量符号 (8) 宣告窗口中尚有三个可勾选的选项,其功能请参考下述。而确认所有的设置后,按下「确定」键 即可完成一个变量符号的新增。 自动关闭窗口 若取消此项的勾选,则按下确定后,宣告窗口便不会自动关闭,如此即可方便用戶连续宣告变量 符号。而其默认值的设置方式请参考第 2.3.1 节中的「系统基本设定-符号表」项目。 插入 当勾选此项时,此处宣告的变量符号便会新增在符号表被选择的变量符号上方;未勾选时,则被 新增到符号表最下一列。 宣告在全局符号表 当勾选此项时,此处宣告的变量符号便会自动被宣告在全局符号表中;而若一开始开启宣告窗口 的位置就是在全局符号表时,此选项便不会出现。 6.2.3 数组与字符串类型符号的使用原则 数组类型的变量符号 如下图范例,当要在程序当中存取数组类型的变量符号时,其表达的格式为 符号名称[索引],而在一 般的状况下,索引值只可为 10 进制常数,但若是 AH/AS 系列机种的项目,且选择的为 ST 语言时, 索引值的部份则可为变量符号;而不论是常数或变量,索引值的内容必须由 0 开始,且不可大于或等 于数组的大小,例如大小为 10 的数组符号,其索引值的范围则必须为 0~9;此外,当使用变量做为 索引值时,请小心避免变量的内容值超出索引值的合法范围,否则将可能在运作时造成数据的错乱。 6-1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宣告数组类型的变量符号时,除了须指定数组元素的数据类型之外,亦须一并指定数组的大小,范围 则为 1~2048;且在自行指定数组符号的启始地址时,须根据数组的数据类型而指定对应的装置,但 须注意不可指定为 SR、SM、E、F…等装置,关于各种数据类型所对应的装置类别请参考第 6.1.4 节 的相关说明;而在配置数组符号所使用的地址区间时,不论是自行指定或自动配置,皆会由启始的地 址开始,连续配置符合数组长度的装置数量。 如下图,其中 Ary_0 的「数据类型」字段为 ARRAY[3] OF DWORD,代表该数组的大小为 3,亦 即包含 3 个元素,且其元素的数据类型为 DWORD,而由「地址」字段可知所指定的启始地址为 D0, 因此该数组将会占用 D0~D5 共 6 个 WORD(3 个 DWORD)的装置地址。 接着再看 Ary_1 的数组符号,其「数据类型」字段为 ARRAY[5] OF BOOL,代表该数组的大小为 5,且元素的数据类型为 BOOL,而由「地址」字段可知所指定的启始地址为 M0,因此该数组将会占 用 M0~M4 共 5 个 M 装置。 在宣告数组类型的变量符号时可各别为每个元素定义其初始值,请参考下列范例。 A_Ary 的「初始值」字段显示为 [1,2,3,4,5],代表数组元素 A_Ary[0] 的初始值为 1,A_Ary[1] 的初 始值为 2,其它依此类推;而 B_Ary 的「初始值」字段则显示为 [1,3(0),5],其中的第二个初始值为 3(0),代表由第二个元素开始,有连续 3 个元素的初始值皆为 0。 6-16 第 6 章变量符号 A_Ary B_Ary 元素 初始值 元素 初始值 A_Ary[0] A_Ary[1] A_Ary[2] A_Ary[3] A_Ary[4] 1 2 3 4 5 B_Ary[0] B_Ary[1] B_Ary[2] B_Ary[3] B_Ary[4] 1 0 0 0 5 另外,当自定义数据类型中具有二维或三维数组的元素时,此类型的变量符号将可使用 [n,n] 或 [n,n,n] 加以指定。如下图自定义数据类型中的元素 pt1 为三维数组,则程序中的变量符号 vardut 可 以 vardut.pt1[1,1,1] 的方式指定数组中的第 [1,1,1] 个数组元素。 字符串类型的变量符号 ISPSoft 中的字符串是以 ASCII 格式来表达,而其常数的表达格式则是加上双引号,例如 ”ABCD”; 且字符串类型的变量符号通常会搭配 API 应用指令来进行操作,相关的使用规则请参考各机种的应用 指令手册或相关技术文档。此外,字符串类型的变量符号目前仅支持 AH/AS 系列的机种,且功能块 端点(类型为 VAR_IN、VAR_OUT 及 VAR_IN_OUT)的符号亦不可为 STRING 类型,因此若要于功 能块内部进行字符串的处理时,建议将其建立为全局符号。关于功能块的使用将于第 7 章另行介绍。 用戶在宣告字符串类型的符号时便须一并指定字符串的最大长度,指定的范围为 1~128,其中 1 个字 符就会占用 1 个 Byte 的空间;而为其配置地址时,除了配置符合最大长度的空间之外,尚须多配置 一个 Byte 的空间以储存字符串的结束字符,且若配置的最后一段空间未满 1 个 WORD 时,便须补满 1 个 WORD;例如 3 个字符的字符串须配置 2 个 WORD 的空间(4 Bytes),而 4 或 5 个字符的字符 串则须配置 3 个 WORD(6 Bytes)。 请参考下图的字符串符号,其中在数据类型 STRING 后的括号中会显示字符串的最大长度;此外,指 定字符串符号的初始值时无须加上双引号,且初始值的字符串长度必须小于或等于宣告的最大长度。 6-1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6.2.4 变量符号的修改与符号表编辑 若要修改变量符号本身的属性时,请直接于欲修改的变量符号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便可再次开启该 变量符号的宣告窗口,接着参考本章第 6.2.2 节的说明修改各字段的设置值即可。 此外,当要对符号表中的项目进行编辑时,用戶可透过功能工具栏中的「编辑」功能项或符号表的右 键快捷选单来进行操作。而其中各种基本操作的相关说明请参考下表。 6-18 第 6 章变量符号 操作项目 还原 取消还原 功能说明 还原方才的编辑动作(*最多可复原 20 个步骤) 取消还原而重复方才的动作 剪切 剪切选取的变量符号 复制 复制选取的变量符号 粘贴 将方才复制或剪切的变量符号贴在目前编辑的符号表中 删除 删除选取的变量符号 全部选取 选取符号表中所有的变量符号 *1. 在不同机种或 POU 之间进行变量符号的 复制/剪切/粘贴 操作时,请务必确认粘贴后的变量符号属性是否正确。 *2. AH/AS 系列机种与 DVP 系列机种之间的变量符号不可进行 复制/剪切/粘贴 的操作。 *3. 若粘贴的符号表中已有相同名称的符号时,系统会自动在粘贴的符号名称后方加上 CopyOf_n(n 为流水号)做为新名称。 6.2.5 清除变量符号的配置地址 不论是用戶自行指定或是系统自动配置的装置地址,执行此功能便可将符号表中的所有装置地址全部 清除,而之后再次执行编译时,系统便会自动为其重新配置。另外,此功能仅会清除目前点选的符号 表中的装置地址,而不会影响其它的符号表。 执行时请先在符号表中点击鼠标右键后,接着在快捷选单中点选「清除符号表地址字段」即可。 6.2.6 下载变量符号的初始值 每个变量符号在宣告时都可为其设置一个初始值,而在下载项目程序时便可选择是否将初始值一并写 入该变量符号所对应的装置地址中。不过初始值的写入动作仅会在每次下载时才执行一次,而后续如 主机断电或是 RUN/STOP 切换后,再次进入 RUN 模式的这个阶段,变量符号的初始值无法恢复原设 置;因此对于须确保每次进入执行状态必须初始化的变量符号,建议还是于程序中加入初始值的初始 化程序。此外,执行在线更新的动作时,系统也不会重新下载变量符号的初始值。 欲执行时,请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PLC 程序传输 > 下载(D)或点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接 着勾选传输选项的「符号初始值」后,按下「传送」即可将符号初始值写入 PLC 当中。 6-1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进行下载前请先确认 ISPSoft 已可与主机正常进行联机,相关说明请参考手册中第 2.4 节的内容。 6.2.7 符号表的导出 项目中所建立的变量符号亦可被导出为 CSV 文件,而之后用戶便可直接透过 EXCEL 来开启,并对导 出的数据进行后续的编辑与管理。 欲导出变量符号时,请直接在符号表中按下鼠标右键,接着在快捷选单中点选「导出全局符号」或「导 出局部符号」即可。 6-20 第 6 章变量符号 而除了通过右键的快捷选单之外,在导出全局符号表时,亦可藉由功能工具栏或项目管理区的操作项 来进行导出;不过若在群组项目的架构下,每次则只能针对目前正在编辑的项目进行操作。 操作时,请于功能工具栏点选 工具(T) > 导出 > 全局符号表(L),之后便可直接对目前正在编辑 的项目进行全局符号表的导出操作;另外也可在项目管理区中点选目前正在编辑的项目或该项目中的 任何一个对象,之后按下鼠标右键并于快捷选单中点选 导出 > 全局符号表(L)即可。 6-2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6.2.8 符号表的导入 建立变量符号时,除了可在 ISPSoft 的符号表当中逐一进行宣告之外,用戶亦可先将符号表导出,接 着再透过 EXCEL 直接开启,并依据导出的格式进行编辑,而编辑完毕之后,只要再将其重新导入 ISPSoft 的符号表中即可,如此便可轻松地建立大量的变量符号。下列便是导出后的符号表格式。 欲导入变量符号时,请直接于符号表中按下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选单中点选「导入全局符号」或「导 入局部符号」的项目即可。 6-22 第 6 章变量符号 而除了透过右键的快捷选单之外,在导入全局符号表时,亦可藉由功能工具栏或项目管理区的操作项 来进行导入;不过若在群组项目的架构下,每次则只能针对目前正在编辑的项目进行操作。 操作时,请于功能工具栏点选 工具(T) > 导入 > 全局符号表(G),之后便可直接对目前正在编 辑的项目进行全局符号表的导入操作;另外也可于项目管理区中点选目前正在编辑的项目或该项目中 的任何一个对象,之后按下鼠标右键并于快捷选单中点选 导入 > 全局符号表(G)即可。 依据上述的方式执行之后,接着请于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欲导入的文件,并在左下角的字段中设置在导 入之前,是否要先清除该符号表中所有已存在的符号,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补充说明 变量符号可在不同的机种或 POU 之间进行导出与导入,但若准备导入的文件中有存在以下状态的变 量符号时,该变量符号将被自动排除或转换,而其它的变量符号则可正常被导入;此外,当导入的过 程中有出现异常时,于项目的路径下便会产生一个记录文件,其文件名为「项目名称_ErrorLog」,查 看该文档便可得知导入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 6-2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a) 当接受导入的符号表中已存在相同名称的变量符号时,文件中重复名称的变量符号将自动被排 除,但若选择在导入前先清除符号表内容则不会有此问题。 (b) 当文件中的变量符号,其数据类型为被导入机种所不支持的类型时,该变量符号将被排除。 (c) 文件中的的变量符号有指定装置地址,但该装置为被导入机种不支持的装置种类,或装置地址 超过被导入机种的装置寻址范围时,该变量符号将被排除。 (d) 在不同 POU 或全局符号之间进行导出导入的操作时,若欲导入的符号类型,如 VAR_INPUT、 VAR_OUTPUT…,与被导入的符号表不兼容时,该项目将被排除。 (e) 将 AH/AS 系列机种的全局符号表导入 DVP 系列机种时,若变量符号的类型为 VAR_RETAIN, 则导入后,所有 VAR_RETAIN 的类型将会被视为 VAR 类型。 下列为将 AHCPU530-EN 项目的全局符号表汇入至 SV 机种项目的范例,其中符号 Var_A、Var_B、 Var_C 皆可被汇入,但符号 Var_C 的 VAR_RETAIN 类别将被自动视为 VAR 类别;而变量符号 Var_D 则因为 SV 机种不支持 L 装置而被排除;另外,变量符号 Var_E 则是因为 D65535 已超过 SV 机种的 寻址范围,而变量符号 Var_F 则是因为 SV 机种不支持 STRING 类型的变量符号,因此也都会被自动 排除。 除了须注意符号表之间的数据格式之外,在符号批注的部份亦须注意下列事项。 下图是分别以 EXCEL 与记事本来开启的同一个文件,而由当中可发现,实际 CSV 文件的格式是以逗 号来区隔每个字段,因此当我们在符号表的批注字段中使用逗号时,系统便会自动把逗号之后的内容 视为其它字段,如下图红框中的 C2 与 C3,而重新导入时,逗号之后的内容便会因此而遗失。 6-24 第 6 章变量符号 6.2.9 符号表的排序 不论是全局或区域符号表,当要调整符号的排序时,可以直接在符号表上用右键点选要移动的符号, 再于快捷选单上点选上移或下移,移动指定的符号。 也可在符号表中点选欲调整的变量符号,之后利用键盘的【Alt】+【】或【Alt】+【】键调整该 变量符号的上下位置。 在功能块的局部符号表中,VAR_INPUT、VAR_IN_OUT 及 VAR_OUTPUT 等类型的变量符号,其排 列顺序将会影响功能块端点的操作数顺序。 6-2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此外,在全局符号表及程序 POU 的局部符号表中,在「符号名称」或「地址」的字段名称上点击鼠 标左键后,符号表中的变量符号便会以该字段为参考值而重新进行排序;而此时该字段名称上也会出 现排序方向的符号,再次点击字段名称则可改变排序的方向。而如同上述,功能块局部符号的排列将 会影响功能块端点的操作数次序,因此功能块的局部符号表将无法使用此种方式进行排序。 6.2.10 变量符号的筛选 此功能可用于查看具有共同条件的变量符号。 (1) 符号表处按下鼠标右键,之后点选「符号筛选」 。 (2) 出现的窗口中设置筛选条件,而输入的内容亦可使用万用字符「*」来代表任何字符串,且当系 统进行筛选时,符号表中的变量符号必须同时符合每个设置的条件才会被筛选出来,而若希望 略过某个条件时,只要让该条件的字段保持空白即可。设置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6-26 第 6 章变量符号 (3) 被筛选出来的变量符号会显示于符号表中另外开启的显示分页中,点击符号表上方的选项卡即可 进行切换,当筛选的组别过多时,利用页面右上方的 点击页面右上方的 与 键亦可对选项卡进行切换,而 键即可关闭该分页的显示。此外,这些另外开启的显示分页仅供查看之 用,本身无法进行任何编辑,若要对符号表进行编辑时,请先切回原符号表,即选项卡名称为 Normal 的显示分页,接着再进行后续的操作。 6.2.11 装置配置范围的设置(限定 DVP 机种) DVP 机种中,所有自动配置的地址都会使用原本的装置资源,而为了便于管理,用戶可事先在项目中 设置用来进行自动配置的装置范围,且不同的项目皆可有其专属的设置;当进行项目编译时,系统只 会使用此范围内的装置来进行配置,但若变量符号的数量超过所设置的范围时,编译的结果便会产生 装置资源不足的错误信息。关于装置地址配置的相关说明请参考本章第 6.1.4 节的内容。 设置时先展开项目管理区的机种项目,之后再于其下层的「装置资源分配设定」项目上双击鼠标左键。 接着便可于出现的窗口中设置各种装置的配置范围,且各种装置都有其各自的范围限制,例如 SV 机 种的 D 装置只能从 D2000 开始,M 装置只能从 M2000 开始,C 装置只能配置一般用的 16 Bits 计数 器,T 装置则只可设置时基为 100ms 的定时器,而当输入不允许的地址时,系统便会自动进行修正。 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而此处的设置亦会随着项目一起被储存。 6-2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6.3 范例实作 在第 4 章的内容中,我们曾以一个简单的范例来示范如何建立一个梯形图程序,并在第 5.6.1 节中以 IEC61131-3 的程序架构重新规划;而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延续于 5.6.1 节中所建立的范例,并 在程序中以变量符号来替換原本的装置名称。 6.3.1 变量符号规划 下表为重新规划的装置符号对照表,而其规划的原则与建议请参考下述。 原装置名称 符号名称 指定地址 宣告位置 功能说明 X0.0 START_BT X0.0 全局符号表 启动按钮 X0.1 STOP_BT X0.1 全局符号表 停止按钮 X0.2 InP_SNR_1 X0.2 全局符号表 到位传感器 1 X0.3 InP_SNR_2 X0.3 全局符号表 到位传感器 2 X0.4 CNT_SNR X0.4 全局符号表 计数传感器 Y0.0 CONVEYER Y0.0 全局符号表 输送带 Y0.1 TRIG_1 Y0.1 全局符号表 注射器 1 触发信号 Y0.2 TRIG_2 Y0.2 全局符号表 注射器 2 触发信号 M0 RUNNING 自动配置 全局符号表 运转标志 M1 COMPLETE 自动配置 全局符号表 完成标志 M2 ERROR 自动配置 全局符号表 错误标志 D0 CNT_DT 自动配置 局部符号表 入料计数值 6-28 第 6 章变量符号 X 与 Y 装置为与 PLC 外部连接的接点,且其装置地址与设备的接线有关,所以必须自行指定正确 的装置地址;此外,虽然部分的 X 与 Y 装置仅会于某个 POU 当中被使用,但仍建议将其建立于全 局符号表中,这对于后续的维护会较为便利,例如变更 IO 接线,或是要于后续新增的程序中存取 这些接点时;不过这并非必然的,用戶仍可依据自己的习惯来进行规划。 原本的 M0、M1 与 M2 这 3 个标志,因为会被不同的 POU 进行存取,所以将这三个变量符号宣告 于全局符号表中,且在操作上无须刻意指定装置地址,因此将其规划为自动配置。 原本的 D0 寄存器,其功能仅做为计数值的寄存之用,且只会用于「COUNTING」的 POU 当中, 因此在规划上,其对应的变量符号仅须直接宣告在「COUNTING」POU 的局部符号表当中,且其 装置地址亦只要规划为自动配置即可。 6.3.2 建立范例程序 接下来可直接开启第 5.6.1 节当中的范例来进行修改或是重新建立程序。若要重新建立程序时,请先 新增一个项目,之后参考第 4 章与第 5.6.1 节的相关介绍,并配合接下来的说明逐一完成此节的范例。 首先请开启全局符号表,并参考本章第 6.2 节的内容于全局符号表中建立如下的变量符号。 完成全局符号表的建立后,请开启「RUN_STOP」这个程序 POU,而若是直接开启第 5.6.1 节中的 范例来进行修改的用戶将可发现,自行指定地址的装置都已变更为对应的符号名称,且原本的装置批 注也已显示为符号批注;若未有如下图的显示时,请参考后续的内容进行显示的切换。 6-2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对于有指定装置地址的变量符号,于 LD 的环境中,用戶可自行选择该变量符号的呈现方式;当图标 工具栏的 图标为按下的状态时,程序画面便会以指定的装置地址与装置批注来显示这些变量符 号;而若 图标为未按下的状态时,程序画面便会以符号名称与符号批注来显示。 *.上图的 M0 因并未配置给任何的变量符号,所以切换时仍会一直保持原状;而同样的,若变量符号未配置装置地址,或是由 系统自动配置至内部存储器时,该变量符号的显示也会保持原状。 接着可将程序中的运转旗标 M0 变更为变量符号「RUNNING」 ,而变更的方式除了依据第 4 章的说明 直接输入之外,先清除装置输入字段后点击鼠标左键,之后自动出现符合该字段类型变量符号的下拉 选单供使用者挑选。而若是使用键盘时,亦可在该字段进入编辑状态时,配合【】与【】键便可 进行选取,完成后按下【Enter】键即可。 接下来请参考之前的说明逐一完成如下的程序 POU。 6-30 第 6 章变量符号 6-3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是重新建立程序的用戶,请依据第 4 章与第 5.6.1 节的相关说明完成硬件组态、硬件参数设置,工 作(TASK)管理…等操作;而完成范例程序后,请自行编译项目程序,并将硬件参数与程序下载至 主机当中进行测试;而下载程序时,请一并勾选「符号初始值」以便将「COUNTING」POU 中的局 部符号「CNT_DT」的初始值一并写入主机中。 6-32 第7章 功能块与函数库 目录 7.1 认识功能块(Function Block) ................................................. 7-2 7.1.1 功能块简介 ..................................................................... 7-2 7.1.2 功能块的特性与优点 .......................................................... 7-3 7.2 ISPSoft 的功能块(Function Block)架构 ................................... 7-4 7.2.1 功能块的使能(En)端点 .................................................... 7-4 7.2.2 功能块的变量符号 ............................................................. 7-5 7.2.3 功能块的输出与输入 .......................................................... 7-6 7.2.4 指针类型的变量符号 .......................................................... 7-9 7.2.5 功能块的定义与实例 ........................................................ 7-12 7.2.6 功能块调用功能块的嵌套结构 ............................................. 7-15 7.2.7 功能块的内存配置 ........................................................... 7-17 7.3 功能块的使用...................................................................... 7-22 7.3.1 功能块的基本规格 ........................................................... 7-22 7.3.2 功能块专用的脉冲型指令(限定 AH/AS 机种) ........................ 7-23 7.3.3 功能块的程序监控 ........................................................... 7-24 7.3.4 功能块的修改 ................................................................ 7-25 7.4 范例实作 ........................................................................... 7-26 7.4.1 程序规划...................................................................... 7-26 7.4.2 建立范例程序 ................................................................ 7-27 7.5 认识函数库(Library) ......................................................... 7-37 7.5.1 新增用户自定义函数库 ..................................................... 7-37 7.5.2 引用用户自定义函数库 ..................................................... 7-38 7.5.3 引用台达函数库 ............................................................. 7-41 7-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7.1 认识功能块(Function Block) 功能块(Function Block,简称 FB)与函数(Function,简称 FC)是在 PLC 编程中相当重要的一 个环节,同时也是 IEC61131-3 所规范的重点项目之一,而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及优点,所以在 ISPSoft 中同时也针对功能块的特性提供了相当多的支持与功能。在 ISPSoft 中,提供了用户自行定 义的 FB POU 与系统定义的 FB POU;目前虽不支持用户自行定义的 FC POU,但提供了 API 应用指 令做为系统的 FC 供用户调用。 7.1.1 功能块简介 功能块是一种具有运算功能的程序组件,本身也属于 POU 的一种,但它无法自行运作,而是必须透 过程序 POU 对它进行调用,并传递相关参数之后,才能执行功能块所定义的功能;而功能块在执行 完毕后,也同样可将内部的运算结果再回传给上层 POU(调用者)所指定的装置或变量符号中。 右图即为功能块的图标,外观与 API 应用指令相当类似,于左右两侧皆 有输入与输出的端点,而使用的方法也十分相近,较大的差异在于上层 POU(调用者)在调用功能块时,用戶必须为其宣告一个功能块类型的 变量符号,而且在功能块内部也允许再对其他的功能块进行调用。 功能块是含记忆功能的单位,每一个功能块都会被配置一组实体的內存区块,用来存放内部变量符号 的状态值,且因功能块内部的变量符号状态会在执行结束后被保留下来,所以每次功能块的执行结果 都将受到上次执行状态的影响,因此实际上有可能在同样的输入条件下,而得到不同的输出结果。 下图便是个一功能块的应用范例,其中可看到上层 POU(调用方)的局部符号表中有一个功能块类型 的变量符号,且该数据类型与功能块的名称相同。关于功能块的使用将于接下来的章节中陆续介绍。 7-2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7.1.2 功能块的特性与优点 功能块之所以被 IEC 61131-3 纳入标准,并且受到众多用戶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许多传统 PLC 编程方式所无法达到的特性与优点。 模块化设计 将一个庞大的程序分成许多不同的子程序,并将各个子程序以功能块的型式加以建立,使用时只要在 程序 POU 中加以调用并排列组合即可。 高独立性 不同功能块可依据及其本身的功能特性或开发人员的习惯而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来建立,如 LD、IL、 ST、FBD…等;而在不同编程语言的 POU 中调用功能块时,也完全无需考虑该功能块是以何种语言 所建立的;例如在 LD 的程序中,若遇到一段须进行复杂运算的程序时,用戶便可将这段程序以 ST 语言建立成一个功能块,之后再于原来的 LD 程序中进行调用即可。 可重用性 功能块一旦建立之后,只要符合使用规则及限制,原则上可一再的被重复使用。 高可移植性 功能块开发完成后,不只是在原来的项目中才可使用,利用导出/导入的功能,在别的项目程序中亦可 使用这些开发好的功能块,因此用戶可逐渐地建立属于自己的功能块库。 维护便利 因功能块已将其所属的程序封装成一个独立的模块,因此当发现功能块内部的程序有错误或是所定义 的功能与实际需求不符时,用戶仅须集中焦点在修改功能块内部所定义的内容即可,而无须在整个庞 大的程序当中进行除错或修改。 增加程序的可读性 用戶可将较为复杂或重复性高的程序封装成一个功能块,接着再于原本的程序当中调用使用,如此便 可精简原本程序的架构,并提高其可读性。 高保密性 所建立的功能块可单独设置密码,用戶可放心的将自己的核心技术建立在功能块中并提供给他人使 用;除此之外,系统商或独立程序开发者亦可在不公开原始码的情况下,只提供特定功能的功能块给 有需求的客户。 高开发效率 依据上述所提及的种种特点,以项目开发的角度来看,功能块的应用可以提供一个高效率的开发环境, 且因功能块的模块化特性,更可让不同的开发人员甚至外包厂商共同参与整个项目的开发,对于人力 资源的利用,亦可提供相当大的弹性。 7-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7.2 ISPSoft 的功能块(Function Block)架构 请参考下图,功能块内部的结构与一般的程序 POU 相似,分为局部符号表与程序主体,且在编辑的 方式上也与一般的程序 POU 几乎相同。在 ISPSoft 中可用来建立功能块的编程语言分别有 LD、IL、 ST 及 FBD,但不包含 SFC,而在这些语言的程序当中也同样可以调用功能块,其中包括在 SFC 的 Action 中同样可以对功能块进行调用。此外,功能块内部的程序也允许再对其他的功能块进行调用, 而调用功能块时,完全无需考虑该功能块的程序是以何种语言所编写的。 7.2.1 功能块的使能(En)端点 上层 POU(调用方)当中调用功能块的方式与执行 API 应用指令的方式类似,同样以输入 En 端点的 逻辑状态来决定该功能块是否被执行;当连结至 En 端点的状态为 ON 时,功能块才会被执行,反之 当连结至 En 端点的状态为 OFF 时,该功能块的动作就会被略过;至于功能块的 Eno 端点,其功能 则仅是把 En 端点的逻辑状态再串接输出给后方的区块。此外,当于 ST 语言中使用功能块时则不会 带入 En 接点的状态,详细说明将于第 13 章的内容当中另行介绍。 7-4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7.2.2 功能块的变量符号 与一般的程序 POU 相同,功能块的内部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局部符号表,而且也可以在功能块当中 使用全局符号,只是在功能块内部使用全局符号时,便可能失去其可移植性,因为当我们利用导出与 导入的方式将功能块复制到另一个项目当中使用时,该项目不见得会有相同的全局符号。 下列为与功能块相关的变量符号说明摘要,更详细的介绍请参考手册中第 6 章的相关内容。 功能块的变量符号类型 类型 说明 VAR 仅供功能块内部运算之用,且在运算结束后,变量符号的状态会被保留下来。 VAR_INPUT VAR_OUTPUT 用做功能块的输入端点。可接收上层 POU(调用方)所指定的操作数,并在执 行功能块时将该操作数的内容值复制进功能块。 用做功能块的输出端点。可在功能块执行完毕后,将运算的结果透过此类变量 符号输出至上层 POU(调用方)所指定的操作数。 功能块的反馈型端点。执行功能块时,先透过此端点将上层 POU(调用方)所 VAR_IN_OUT 指定的操作数内容传进功能块,待功能块执行完毕后,再将运算的结果反馈输 出至上层 POU(调用方)所指定的操作数。 功能块内部局部符号所支持的数据类型 机种 AH/AS 说明 BOOL、WORD、DWORD、LWORD(*注 3)、INT、DINT、LINT(*注 3) 、REAL、LREAL (*注 3)、ARRAY、STRING、POINTER、T_POINTER、C_POINTER、HC_POINTER、 功能块类型 DVP BOOL、WORD、DWORD、LWORD、REAL、ARRAY、STEP、TIMER、COUNTER *1. 功能块端点(类型为 VAR_INPUT、VAR_OUT 及 VAR_IN_OUT)的符号不可为 STRING、STEP、COUNTER 或 TIMER。 *2. POINTER、T_POINTER、C_POINTER 与 HC_POINTER 等指针类型的相关说明将于第 7.2.4 节当中另行介绍。 *3. AS 系列机种在使用功能块内部区域符号不支持 LWORD、LINT 及 LREAL。 功能块的内存配置 机种 AH/AS 说明 宣告为功能块类型的变量符号(功能块实例)与建立于功能块内部的局部符号,宣告时皆 无法自行指定装置地址,系统将会自动为其配置一个主机内部预留的内存区块。 每个宣告为功能块类型的变量符号(功能块实例)都会占用一个 P 装置;而建立于功能 DVP 块内部的局部符号,配置时则会视其数据类型,自主机目前可用的装置资源中,为每个功 能块实例的局部符号配置一个对应的装置地址。 *.关于功能块实例与内存配置的详细说明将于第 7.2.5 节~第 7.2.7 节的内容当中另行介绍。 7-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7.2.3 功能块的输出与输入 一般功能块的输出与输入都是采用传值的方式,即不论是调用方将某个装置指定给功能块的输入端, 或是功能块的运算结果经由输出端点回传给调用方的装置,彼此只是把本身的值复制给对方而已。 在此以下列的图例来加以说明。 功能块执行前 调用方将装置 D0 指定给功能块的输入端点 DT_IN(VAR_INPUT 类型),因此当功能块被调用时,系 统便会将装置 D0 的当前值复制给功能块的变量符号 DT_IN。 功能块执行后 运算结束后,变量符号 DT_IN 的内容值变为 89,不过此改变并不会影响调用方的装置 D0;此外,功 能块的 DT_OUT(VAR_OUT 类型)会将最后的运算结果复制给调用方指定的装置 D2,而之后即使 D2 的内容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被改写了,这个结果依旧不会影响功能块内部的 DT_OUT。 至于变量符号类型为 VAR_IN_OUT 的情况,虽然此类型的变量符号会在功能块执行结束后,立即的 更新调用方指定给该端点的装置内容,但本质上还是先将调用方装置的当前值复制进来后,再将最后 的结果复制回去给调用方装置。 *.在 AH/AS 系列的机种中,功能块的 VAR_IN_OUT 类型端点可宣告为指针类型的变量符号,而有别于上述的传值方式,透过 指针类型的变量符号,调用方可以把外部装置的地址指针传进功能块,详细说明请参考下一节的内容。 7-6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接着请参考下列两个功能块的图例,其中 FB_Var 为功能块的端点变量符号,而变量符号 P_Var 则为 上层 POU(调用方)指定给功能块端点的操作数。基本上 P_VAR 与 FB_VAR 两者之间的数据类型必 须符合下述的基本原则,但为了编程上的便利,ISPSoft 尚提供几个特例原则,只要使用上仍符合这 几个特例原则中的其中一个,即使不符合基本原则,系统仍会将其视为合法的使用方式。 一般数据类型的基本原则 调用方的变量符号(P_VAR)与功能块端点(FB_VAR)的数据类型须完全一致。 一般数据类型的特例原则(参考下表) 1. 当有任何一方为 WORD 系列的数据类型时,另一方便允许是 WORD、INT、REAL 任一系列的 数据类型,而满足此条件时,P_VAR 的数据长度便允许大于或等于 FB_VAR。 2. 若 P_VAR(调用方)的数据类型为 STEP,则 FB_VAR(功能块)的数据类型可为 BOOL,此 操作代表调用方的步进点状态将会在功能块的内部使用。 数据类型 FB_Var(功能块) WORD DWORD LWORD WORD DWORD LWORD INT P_VAR DINT (调用方) LINT REAL LREAL INT DINT LINT REAL LREAL BOOL BOOL STEP 除了上述单纯数据类型的原则之外,针对 ARRAY 型式的变量符号,其使用原则说明如下。 ARRAY 操作的基本原则 1. 两方 ARRAY 元素的数据类型必须相同。 2. 数据类型相同时,P_VAR(调用方)的 ARRAY 长度允许大于 FB_VAR(功能块)的长度。 ARRAY 操作的特例原则 1. 比较 ARRAY 的数据类型时,前述一般数据类型的特例原则亦可適用。 2. 当一方为 ARRAY 型式,而另一方为非 ARRAY 型式的变量符号时,系统会将非 ARRAY 型式的变 量符号视为数组长度为 1 的 ARRAY。 7-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 当有一方的 ARRAY 类型为 WORD 系列时,另一方可为 WORD、INT、REAL 任一系列,且两 方在比较数据长度时,可以采用加总的结果来进行判断。例如 DWORD 兼容于长度为 2 的 INT 数组,而长度为 4 的 WORD 数组亦兼容于一个 LINT 的变量符号;不过长度为 4 的 INT 数组与 一个 LINT 的变量符号并不兼容,因两方并没有 WORD 类型的数据格式,因此不符合此原则。 下列则为上述几项使用原则的说明范例。 EX1:P_VAR(调用方)为 INT,FB_VAR(功能块)为 INT。 符合一般数据类型的基本原则,毫无疑问的是合法使用。 EX2:P_VAR(调用方)为 WORD,FB_VAR(功能块)为 INT。 符合一般数据类型的特例原则 1,因此是合法使用。 EX3:P_VAR(调用方)为 LWORD,FB_VAR(功能块)为 DINT。 符合一般数据类型的特例原则 1,因此是合法使用。 ㄨ EX4:P_VAR(调用方)为 WORD,FB_VAR(功能块)为 LINT。 虽然有一方为 WORD 类型,但 P_VAR 的数据长度小于 FB_VAR,因此是不合法的。 ㄨ EX5:P_VAR(调用方)为 LINT,FB_VAR(功能块)为 DINT。 两方数据类型不一致,因此是不合法的。 EX6:P_VAR(调用方)为长度 4 的 INT 数组,FB_VAR(功能块)为长度 3 的 INT 数组。 符合 ARRAY 操作的基本原则,因此是合法使用。 EX7:P_VAR 为长度 2 的 WORD 数组,FB_VAR 则为一般的 WORD 类型(非数组格式)。 符合 ARRAY 操作的特例原则 2,因此是合法使用。 EX8:P_VAR 为长度 4 的 WORD 数组,FB_VAR 则为一般的 DWORD 类型(非数组格式)。 符合 ARRAY 操作的特例原则 3,因此是合法使用。 ㄨ EX9:P_VAR 为长度 4 的 DINT 数组,FB_VAR 为长度 2 的 INT 数组。 两方数据类型不一致,因此是不合法的。 EX10:P_VAR 为一般的 DWORD 类型(非数组格式),FB_VAR 则为长度 2 的 WORD 数组。 符合 ARRAY 操作的特例原则 3,因此是合法使用。 补充说明 (a) 在符合上述原则的情况下,当 P_VAR(调用方)的数据长度大于 FB_VAR(功能块)时,若 是将 P_VAR 输入 FB_VAR 的场合,系统便会由 P_VAR 的低位开始,只取符合 FB_VAR 长度 的数据;若是由 FB_VAR 输出给 P_VAR 的场合,系统则会由低位开始,只改写 P_VAR 中符 合 FB_VAR 长度的数据,超过长度的部份则会保持原状。使用时请小心数据的正确性。 (b) 在 AH500 的功能块变量符号中尚有指针类型的特殊用法,详细说明请参考第 7.2.4 节的内容。 7-8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7.2.4 指针类型的变量符号 指针类型的变量符号主要用于将调用方指定的变量符号或装置指针传进功能块内部,其使用方式上与 一般的数据类型有相当大的不同。一般数据类型的变量符号会使用复制的方式来传递两方目前的内容 值;但若功能块端点被宣告为指针类型时,传进功能块的数据则会是指定给该端点的变量符号或装置 本身的指针,因此在功能块内部进行处理的便会是被指定的对象本身。 如下图范例,调用方将装置 D0 指定给功能块端点「pVAR」,而「pVAR」在功能块内部则被宣告为 指针类型的变量符号,因此当功能块被调用并开始执行时,功能块内部便会把「pVAR」视为装置 D0 的本身,而不是单纯的将 D0 的内容值复制进来而已。 关于指针类型的变量符号,其使用原则如下。 1. 只适用于 AH/AS 系列的机种。 2. 只可在功能块内部宣告,且必须宣告为 VAR_IN_OUT 类型的功能块端点。 3. 各种指针类型的变量符号及使用限制请参考下表。 指针类型 使用限制 数量限制 每个功能块定义中,最多可宣告 16 个 一般指针 POINTER 定时器专用指针 T_POINTER 计数器专用指针 C_POINTER 可传指针 WORD/DWORD/LWORD/INT/DINT/LINT 等类型的变量符号或 D 装置、L 装置或 X、Y 等字装置(如 X0、Y0) 。 数量限制 每个功能块定义中,最多可宣告 8 个 可传指标 T 装置或 TIMER 类型的变量符号 数量限制 每个功能块定义中,最多可宣告 8 个 可传指针 C 装置或 COUNTER 类型的变量符号 数量限制 每个功能块定义中,最多可宣告 8 个 高速计数器专用指针 HC_POINTER 可传指针 HC 装置或指定配置 HC 装置的 COUNTER 类型符号 7-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POINTER 类型符号的使用范例 功能块 FB0 分别有三个输入端点,其数据类型与类型请参考下图红框部份的局部符号表,而调用方的 POU 则会分别把 D0、D1 与 D2(初始值皆为 0)指定给这三个端点。下述则为程序执行的状况。 D0 指定给功能块端点 VAR_IN,且因该符号为 VAR_INPUT 类型的 WORD 类型,因此每次调用功 能块时都会先将装置 D0 的当前值复制给 VAR_IN,而经过功能块内部的运算之后,VAR_IN 的值 会被加上 4,但这个结果并不会影响调用方指定的装置 D0,因此 D0 都会固定保持为初始值 0。 D1 指定给功能块端点 VAR_IO,且因该符号为 VAR_IN_OUT 类型的 WORD 类型,因此每次调用 功能块时都会先将装置 D1 的当前值复制给 VAR_IO,而经运算之后,VAR_IO 的值会被加上 4, 且基于 VAR_IN_OUT 类型的特性,功能块执行完毕后会将 VAR_IO 的值再度复制回去给装置 D1, 因此每次 D1 传进 VAR_IO 的值都是累加后的结果,所以 D1 的内容会在执行的过程中持续累加。 D2 指定给指针类型的功能块端点 pVAR,而基于指针型符号的特性,当功能块在执行时会直接将现 在 D2 的值加上 4 之后,再直接把结果写回 D2,因此在执行过程中,D2 的内容会持续累加。 虽然 D1 与 D2 的执行结果相同,但实际执行的过程却有所差异。此外,因 pVAR 的数据内容是指定 装置 D2 的指针,因此在进行在线监控时并不会如同变量符号 VAR_IO 一般显示目前的数值。 *.SM400 为 AH500 机种的特殊继电器,其特性为主机上电后会保持为 ON,而 SM402 则是只有第一个扫描周期为 ON。 7-10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T_POINTER 与 C_POINTER 类型符号的使用范例 因 AH/AS 系列主机的功能块内部无法宣告 TIMER 与 COUNTER 类型的变量符号,因此我们可利用 T_POINTER 与 C_POINTER 类型的变量符号将计时/计数器的装置指针传进功能块内部进行运作。 功能块 FB1 共有 2 个输入端点,分别是 T_POINTER 类型的 pTMR 及 C_POINTER 类型的 pCNT; 而调用方则分别把变量符号 TMR_1(TIMER 类型)与 CNT_1(COUNTER 类型)指定给两端点。 在调用方的程序当中,当 X0.0 由 OFFON 时 CNT_1 的计数值便会加 1,一直到 CNT_1 的计数值 到达 10 之后,CNT_1 的接点状态便会为 ON;而功能块内部因接收了 TMR_1 与 CNT_1 的指标,因 此执行时会直接判断 CNT_1(pCNT)的接点状态,当 CNT_1(pCNT)为 ON 时便会启动 TMR_1 (pTMR)的计时;当计时到达 5 秒后,CNT_1(pCNT)的状态便会被重置。 同样的,指针型符号于在线监控时不会显示对应装置的当前值。 *.SM400 为 AH500 机种的特殊继电器,其特性为主机上电后会保持为 ON。 7 - 1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7.2.5 功能块的定义与实例 功能块的定义与实例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请参考下列的范例。上层 POU(调用方)会在每次执行 时将变量符号 V1_IN 的值输入给功能块 RIPPLE_FILTER,接着功能块内部便会将此次输入的值与上 次记录的值进行比较后,再将最后的运算结果输出给上层 POU 的 V1_OUT;而为了记录每次运算的 结果,功能块内部便必须宣告可以储存运算结果的局部符号,因此进行编译时,系统便必须为这些局 部符号配置一个实体的內存区块。 接下来考虑一个应用状况,若上层 POU 有好几个数据都须要进行相同的处理程序,而各个数据之间 亦必须彼此独立,则若是如下图的程序,其执行的结果便会是错误的,因每次 V2_IN 输入功能块时, 在功能块内部进行比较的基准却是上次运算 V1_IN 的结果,所以两者的数据将会彼此干扰。 7-12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而若是重新建立一个内容完全相同的功能块 POU,虽然编译时会为两个功能块 POU 的局部符号配置 不同的內存区块,而执行的结果也会是正确的,然而在编程的程序上便会产生许多重复的工作。 有鉴于此,在 IEC61131-3 中便导入了功能块实例的观念。 当我们在项目管理区中新增了一个功能块 POU,并在此 POU 当中进行局部符号的宣告以及程序的编 辑,而完成之后所产生的成品称便之为「功能块定义」,但其意义仅如同一份文档而已,本身并不会 参与实际的运算,同时也不会占用 PLC 运作的任何资源。 当要在某个程序 POU 当中调用该功能块时,用戶便必须先宣告该功能块类型的变量符号,此时便代 表要依据「功能块定义」来制造一个会参与实际运作的对象,其所产出的成品便称之为「功能块实例」 , 而其中功能块类型的符号名称即是「功能块实例」的名称。 当进行编译时,系统便会依据定义而为功能块实例与其内部的局部符号配置一个实体的內存区块。 7-1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再重新考虑之前的情况,当运作上必须要有相同的运算程序,但又需要彼此独立的內存区块,操作上 便可利用功能块实例的特性,只要在调用功能块时,为需要不同內存区块的功能块,另外宣告一个不 同名称的功能块符号即可,系统便会将不同的功能块符号名称视为不同的功能块实例,而在编译时便 会为其配置独立的內存区块。 如下图,项目程序在编译前仅会有功能块定义的项目,而编译后,该定义的下层便会产生实际参与程 序运作的功能块实例,其显示格式为 实例名称[调用方 POU 名称]。 与一般的变量符号相同,只要在符号表中宣告了一个功能块类型的变量符号,之后即使在编辑的程序 当中没有使用到,编译时仍会为其产生对应的功能块实例;此外,在 AH5X0 系列机种中,被程序 POU 所调用的「功能块实例」数量合计不得超过 1024 个。 (未产生实例的功能块定义则可不计),但其他 机种系列则无此限制,直到内存被配置完毕为止。 综合上述,功能块的操作包含了「定义」与「实例」两种观念。 「定义」属于规划的层面,而「实例」 则偏向执行的层面;以产品为例,「功能块定义」相当于工程人员针对开发产品所订定的产品规格, 而「功能块实例」则相当于依据此规格所生产出来的产品。 7-14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7.2.6 功能块调用功能块的嵌套结构 在 ISPSoft 的功能块规格中,对于功能块调用功能块的结构是支持的,且最多可允许调用至 32 层(AH 系列机种)或 16 层(AS/DVP 系列机种);而在认定上,由程序 POU 所调用的功能块实例会被定义 为第一层。 如下图的结构,在功能块 A 的程序中调用了功能块 B,而在功能块 B 的程序中也调用了功能块 C,此 时功能块 A 便是功能块 B 与 C 的上层功能块,而功能块 B 本身也是 C 的上层功能块;且因 ISPSoft 不支持自己调用自己的结构,所以一旦功能块 A 是功能块 B 的上层,则在功能块 B 以下的所有下层 就不允许再调用功能块 A,但所有下层功能块都可以在最上层的程序 POU 当中被调用。 当功能块 A、B、C 皆未被任何程序 POU 所调用时,即使功能块 B 被 A 所调用,而 C 也被 B 所调用, 但因三者皆不会参与程序的实际运作,所以编译时都不会产生功能块实例;直到在某个程序 POU 中 或在全局符号表中宣告了功能块 A 的实例后,系统才会在编译时依据三者的调用关系而产生对应的功 能块实例。下列将以一范例说明在功能块调用功能块的结构下,系统的功能块实例将如何产生。 请参考下列功能块实例的宣告状况及各功能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其中除了功能块 D 的实例被宣告于全 局符号表之外,其余的功能块实例皆被宣告于上层 POU(调用方)的局部符号表中。 7-1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宣告位置 全局符号 局部 符号 程序 Prog 宣告项目 1 个功能块 D 实例:INS_D 1 个功能块 A 实例:INS_A 1 个功能块 B 实例:INS_B 功能块 A 1 个功能块 B 实例:INS_B 功能块 B 2 个功能块 C 实例:INS_C1 及 INS_C2 下列示意图为系统依据上述的调用关系而在编译时所产生的功能块实例。且在下列的图标中可发现, 因功能块 C 的两个实例被宣告于功能块 B 的局部符号表中,因此当有不同的功能块 B 实例被产生时, 就如同细胞分裂一般,宣告于其局部符号表的功能块 C 实例也会等比的被产生出来。此外,因为功能 块 D 的实例被宣告于全局符号表内,所以该实例的功能与其内部储存的数据状态便会让所有的 POU 一起共享,因此系统只会产生一个功能块 D 的实例,且虽然功能块 D 的实例会在两个地方被调用, 但实际在两处程序当中运作的都会是同一个功能块 D 的实例。 下图则为实际进行编译后,在项目管理区中所显示的项目,其中在每个功能块实例后方的中括号内, 其文字的内容会由最上层的程序 POU 开始,依序往下列出各层调用方的 POU 名称。 7-16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在 DVP 机种中,功能块实例不可宣告在功能块的局部符号表中,而当要在功能块内部调用其它功能 块时,下层功能块实例便必须宣告在全局符号表,因此操作时请小心避免运算数据的错乱,若需要独 立的內存区块时,请于全局符号表中宣告不同的功能块实例。 在 AH500 的机种中,功能块实例允许宣告在功能块内部的局部符号表中,因此若非所调用的下层功 能块实例也必须与其它的 POU 共享,否则可直接将该下层功能块的实例宣告在局部符号表中即可。 且在 AH500 系列的机种中,功能块实例的宣告位置将影响系统配置内存区块时所占用的资源,相关 细节将于第 7.2.7 节的内容中加以说明。 7.2.7 功能块的内存配置 当功能块内部有宣告为自动配置地址的局部符号时,在编译及产生实例的过程中,系统便会为这些局 部符号配置一个独立的內存区块;但若功能块内部宣告的局部符号有自行指定装置地址,则该变量符 号便会被视为绝对地址,而在编译时便不会另外为其配置內存区块,之后即使在不同的功能块实例当 中,只要与该变量符号有关的程序,系统都会以用戶自行指定的装置内容来参与运算。 当系统在配置资源时,DVP 系列、AH5X0 系列、AH5X1、AH500 冗余系列、AHxxEMC 系列与 AS300 系列机种所采用的机制并不相同,请参考下述说明。 DVP 系列机种 DVP 机种在配置內存区块时,每个实例都会被自动配置一个 P 装置,但若该 POU 的名称是以 “P0_” 或 “P1_” 做为开头,如 “P0_FB”,则编译后,该实例将被强制配置 P0 或 P1 装置,其它依此类推; 而后续若该功能块被宣告了一个以上的实例,则编译时便会因为重复使用相同的 P 装置而造成错误。 针对功能块内部所宣告的局部符号,系统将会依据每个变量符号的数据类型而为其配置对应的装置地 址,例如 WORD 类型会配置一个 D 装置,而 BOOL 类型则会配置一个 M 装置,因此 DVP 机种的实 例大小会依其所宣告的局部符号而定,且不同的实例会占用不同的装置地址。下图便是一个 DVP 机 种所产生的两个实例,而在开启功能块实例的窗口后,于其各自的局部符号表中便可看到系统会为不 同的实例配置不同的装置地址。 7-1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AH5X0 系列机种 在 AH5X0 系列机种中,系统将会在内部的存储器中预留固定数量的「实例內存区块」供功能块实例 使用,而数量的大小将依机种而定,每个有产生实例的功能块定义会占用一个 P 装置,详细规格请参 考 附录 B;其中每个区块的容量大小都会固定为 4096 Words,且因配置的位置是主机预留的内存, 因此用戶无法藉由开启功能块实例的窗口而得知系统配置的结果。接下来将以第 7.2.6 节的范例来说 明 AH5X0 系列机种的内存配置架构。 下列为第 7.2.6 节范例中的功能块调用结构,详细内容请参考该节的相关说明。 7-18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以 AH5X0 机种来说,对于在程序 POU 的局部符号表中所宣告的第一层功能块实例,系统会单独配置 一个 4096 Words 大小的「实例內存区块」,之后包括第一层的功能块实例与其下层调用的所有功能块 实例,其所需的所有内存都会被分配在同一个 4096 Words 的区块中;另外,针对宣告于全局符号表 的功能块实例,系统亦会单独为其配置一个相同大小的「实例內存区块」。 而根据上述的范例,系统总共会配置如下 3 个 4096 Words 大小的「实例內存区块」。 AH5X0 机种为功能块实例所配置的「实例內存区块」会存放在主机另外预留的内部存储器中,而配置 时并不会占用用戶可用的装置资源,且不论功能块实例的大小,所配置的「实例內存区块」都会固定 为 4096 Words,因此在编程时请小心避免超过可用的区块大小。计算的方式如下。 (1) 每个功能块实例都会固定占用最基本的 2 Words 大小。 (2) 在每个实例的局部符号表中,单独针对每个变量符号,依据其数据大小计算每个变量符号所占用 的 Word 数,未满 1 个 Word 以 1 个 Word 计算。至于功能块类型的变量符号(即下层的功能块 实例)则可在上述(1)中一起统计,此处可先略过不计。 请参考下列的范例,其中各个功能块定义所宣告的局部符号亦统计于下列表格中。 7-1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功能块定义 局部符号数量 功能块 A DWORD x 1 个、LREAL x 1 个、下层功能块实例 x 1 个 功能块 B WORD x 1 个、REAL x 2 个、下层功能块实例 x 2 个 功能块 C BOOL x 2 个、长度为 12 的 BOOL 数组 x 1 个 下列则为此范例的计算过程。 (1) 每个功能块的实例会固定占用 2 Words 的大小,而本范例总共产生 4 个功能块实例,因此共计 占用 8 Words。 (2) 接着计算各个功能块实例的局部符号表中,所有非功能块类型的变量符号所占用的内存大小。 功能块实例 INS_A 2 Words(DWORD x 1 个)+ 4 Words(LREAL x 1 个),总计为 2 + 4 = 6(Words)。 功能块实例 INS_B 1 Word(WORD x 1 个)+ 4 Words(REAL x 2 个),总计为 1 + 4 = 5(Words) 。 功能块实例 INS_C1 / INS_C2 因每个变量符号必须单独计算,且未满 1 个 Word 必须计为 1 个 Word,所以计算每个 BOOL 类型的变量符号时都必须以 1 个 Word 来计算;而长度为 12 的 BOOL 数组,因长度超过 1 个 Word,但未满 2 个 Word,因此必须计为 2 个 Word。计算如下。 2 Words(BOOL x 2 个)+ 2 Words(长度为 12 的 BOOL 数组 x 1 个),总计为 2 + 2 = 4; 而功能块 C 总共产生了 2 个实例,所以两个功能块实例合计为 2 x 4 = 8(Words)。 统计总和之后,可得知此区块对应的功能块实例所占用的内存为 8 + 6 + 5 + 8 = 27 (Words) 。 AH5X1 系列、AH500 冗余系列、AHxxEMC 系列与 AS300 系列机种 AH5X1 系列、AH500 冗余系列、AHxxEMC 系列与 AS300 系列机种功能块的内存,则会存放在主机 另外预留的内部存储器中,而配置时并不会占用用户可用的装置资源,与 AH5X0 系列的不同之处为 AH5X1 系列、AHxxEMC 系列与 AS300 系列机种不会限制实例的大小或个数,而是将此内部存储器 配置完为止,但每个有产生实例的功能块定义会占用一个 P 装置。详细规格请参考 附录 B 下列为第 7.2.6 节范例中的功能块呼叫结构,详细内容请参考该节的相关说明。其中各个功能块定义 所宣告的区域与全局符号数据类型数量亦统计于下列表格中。 7-20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功能块定义 功能块 A 功能块 B 功能块 C 功能块 D 区域/全局符号数量 DWORD x 1 个、LREAL x 1 个 下层功能块实例 x 1 个 WORD x 1 个、REAL x 2 个、下 层功能块实例 x 2 个 BOOL x 2 个、长度为 22 的 BOOL 数组 x 1 个 WORD x 1 个 因此内部存储器占用的方式将如下图所示 下列则为此范例的计算过程。 (1) 所有的实例依宣告的顺序占用内部存储器,首先加入宣告在全局符号表中的功能块实例 INS_D。 功能块实例 INS_D 1 Words,总计为 1(Words) 。 (2) 接着依照呼叫的顺序计算各个区域符号表中,所有非功能块类型的变量符号所占用的内存大 小。 功能块实例 INS_A 2 Words(DWORD x 1 个)+ 4 Words(LREAL x 1 个),总计为 2 + 4 = 6(Words)。 功能块实例 INS_B 1 Word(WORD x 1 个)+ 4 Words(REAL x 2 个),总计为 1 + 4 = 5(Words) 。 7-2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功能块实例 INS_C1 / INS_C2 因每个变量符号必须单独计算,且未满 1 个 Word 必须计为 1 个 Word,所以计算每个 BOOL 类型的变量符号时都必须以 1 个 Word 来计算;而长度为 22 的 BOOL 数组,因长度超过 1 个 Word,但未满 2 个 Word,因此必须计为 2 个 Word。计算如下。 2 Words(BOOL x 2 个)+ 2 Words(长度为 22 的 BOOL 数组 x 1 个),总计为 2 + 2 = 4; 而功能块 C 总共产生了 2 个实例,所以两个功能块实例合计为 2 x 4 = 8(Words)。 功能块实例 INS_B / INS_C1 / INS_C2 如同前述 INS_B 占用 5(Words);INS_C1 / INS_C2 占用 8(Words) 。所以三个功能块 实例合计为 5 + 8 = 13(Words) 。 。 统计总和之后,可得知此区块对应的功能块实例所占用的内存为 1 + 6 + 5 + 8 + 13 = 33 (Words) 7.3 功能块的使用 7.3.1 功能块的基本规格 下列表格为 ISPSoft 的功能块规格,用戶在使用功能块时,请务必确认所有的操作都确实符合下表所 规范的内容,否则便有可能造成编译或执行上的错误。 功能块规格 功能块定义数 全机种:无限制。 AH5X1/ AH500 冗余系列/AHxxEMC/AS:决定于可用控制器装置资源。 功能块实例数 AH5X0:最大的「实例记忆区块」数量会依机种而定 (请参考附录 B) ;决定于 可用控制器装置资源。 DVP:决定于可用控制器装置资源。 AH5X1/ AH500 冗余系列/AS:无限制(直到内部存储器被配置完毕为止) 功能块容量 AH5X0:每一个「实例记忆区块」所提供的内存容量固定为 4096 Words DVP:决定于可配置的装置资源 巢状结构层数 功能块呼叫功能块的巢状结构,AH 系列机种最大允许至 32 层、AS/DVP 系列机 种最大允许至 16 层。 注意事项 所有的功能块端点都必须被指定一个操作数,该操作数可为装置地址或变量符号,而当端点的 符号类型为 VAR_INPUT 时,所指定的操作数亦可为常数。 不可在下层功能块中调用上层功能块,或是自己调用自己。 导出功能块时仅包含该功能块的定义,下层功能块的定义与使用的全局符号则不会一并导出。 除了 ST 语言之外,使用功能块时的 En 接点前方必须连接至有逻辑状态的接点或区块。 支持建立功能块的语言有 LD、IL、ST、FBD 及 CFC,但不包含 SFC。 7-22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可调用功能块的语言有 LD、IL、ST、FBD 及 CFC,而在 SFC 的 Action 程序中也可调用功能 块。 用戶只能修改功能块定义而无法对功能块实例进行修改。 (请参考第 7.3.4 节) 对功能块定义进行在线编辑时,若修改的结果造成上层 POU 的功能块图标异常,此时必须先离 线并将该图标删除后再重新加入,接着才可重新编译并下载程序。(请参考第 7.3.4 节) 使用跳跃指令如 CJ、JMP…时,其目的地仅限同层功能块的内部,而不可跳出功能块外部或跳 至下层功能块的内部。 在 AH/AS 系列机种的功能块内部,用戶不可宣告 TIMER 与 COUNTER 类型的变量符号,但可 以使用指针类型的变量符号。 AH/AS 机种的功能块内部不可使用脉冲型的指令(如 MOVP),而其它不可使用的应用指令尚有 LDP/ANDP/ORP、LDF/ANDF/ORF、PLS、PLF、NP、PN、MC、MCR、GOEND。 AH/AS 机种本身有提供在功能块内部专用的脉冲型指令,详细内容请参考下节的相关说明。 *1. 新增功能块 POU 的方法请参考第 5.4.1 节的介绍;而宣告功能块实例的方法则请参考第 6.2.2 节的说明。 *2. 调用功能块的方法请参考第 10 章~第 15 章中各编程语言的相关介绍。 7.3.2 功能块专用的脉冲型指令(限定 AH/AS 机种) 因 AH/AS 系列机种的功能块内部无法使用脉冲型的指令,如 LDP、LDF、NP、PN 等,因此在应用 上可考虑搭配下列的指令来达到相同的效果。关于各指令的使用说明及限制请参考 AH500 程序手册。 NED 及 PED 其功能类似 LDP 及 LDF,唯 NED 与 PED 需另外指定一个 BOOL 格式的寄存装置,且被用来做为寄 存功能的装置在整个项目中都不可再被使用于其它地方,否则便可能产生运算错乱。 程序 POU 中可使用 LDP 指令(上升沿触发)与 LDF 指令(下降沿触发)。 功能块内部可使用 PED 来替換 LDP,但必须多指定一个寄存用的装置,如下图的 M100。 功能块内部可使用 NED 来替換 LDF,但必须多指定一个寄存用的装置,如下图的 M200。 7-2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FB_NP 及 FB_PN 其功能类似 NP 及 PN,唯 FB_NP 与 FB_PN 需另外指定一个 BOOL 格式的寄存装置,且被用来做为 寄存功能的装置在整个项目中都不可再被使用于其它地方,否则便可能产生运算错乱。 程序 POU 中可使用 NP 指令。 功能块内部可使用 FB_NP 来替換 NP,但必须多指定一个寄存用的装置,如下图的 M300。 程序 POU 中可使用 PN 指令。 功能块内部可使用 FB_PN 来替換 PN,但必须多指定一个寄存用的装置,如下图的 M400。 7.3.3 功能块的程序监控 因为在程序执行时,实际参与运作的是「功能块实例」 ,所以当进行在线的程序监控时,必须开启「功 能块实例」的窗口才可正常进行监控。 如下图,当进行程序监控时,必须开启「功能块实例」的窗口才可进行监控;且由下图可发现,不同 的功能块实例,其运作过程是彼此独立的。 7-24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若开启「功能块定义」的窗口时,该窗口中将不会有任何监控值的显示,因此无法进行程序监控。 *.进行在线编辑时,则必须于「功能块定义」的窗口中才可以修改功能块的内容,相关细节请参考第 7.3.4 节的说明。 7.3.4 功能块的修改 因「功能块实例」是依据「功能块定义」所产生的对象,因此「功能块实例」中的内容将无法直接修 改,而必须在「功能块定义」的窗口中才可以修改内容;当然,所修改的内容将会应用在所有由该功 能块定义所产生的实例中,且在修改之后,仍必须经过编译方可产生新的「功能块实例」。同样的, 进行在线编辑时,亦必须开启「功能块定义」的窗口才可修改内容。 如下图,「功能块定义」处双击鼠标左键,之后便可在「功能块定义」的窗口中修改程序内容。 7-2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开启的是「功能块实例」窗口,则用戶将无法在此处修改程序内容。 当某个功能块已经被其它的 POU 所调用时,则删除该功能块便可能造成上层 POU 中的功能块图标产 生异常(如下图),此时只要将该图标删除即可。 7.4 范例实作 在第 4 章的内容中,我们曾以一个简单的范例来示范如何建立传统的梯形图程序,并在第 5.6.1 节中 以 IEC61131-3 的程序架构重新规划,之后又在第 6.3 节中使用变量符号来替換原本的装置编号;而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延续第 6.3 节中所建立的范例,并在范例中示范如何规划并使用功能块。 7.4.1 程序规划 下表为第 6.3 节的范例程序中,各 POU 的功能简介。 POU 名称 RUN_STOP GLUING COUNTING 功能说明 当按下启动按钮时让设备开始运转,而按下停止按钮或侦测到错误发生时,设 备便会停止运转。 共包含两个相同的工作站程序,内容为当光电传感器为 ON 时,便将注射器的 触发信号设置为 ON;而当光电传感器变为 OFF 时,便将该信号重置回 OFF。 计数工件的入料数量,当入料数量到达 100 时,便将完成标志设置为 ON。 根据各 POU 的程序特性,我们预计规划如下的两个功能块。 在「GLUING」POU 中共包含了两段相同的程序,因此我们可以将该程序建立为一个功能块,之 后便可重复使用;而所完成的功能块将会于「GLUING」POU 当中被调用,且因两个工作站之间 的运作应该彼此独立,因此我们会为其宣告两个独立的功能块实例。 7-26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在「COUNTING」POU 中的程序,除了运转标志与完成标志之外,本身的程序并不会与其它程序 有太多的联结,因此独立性相当的高,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建立为功能块以增加程序的可读性。 7.4.2 建立范例程序 接下来可直接开启第 6.3 节当中的范例来进行修改或是重新建立程序。若要重新建立程序时,请先新 增一个项目,之后参考第 4 章至第 6 章的范例介绍,并配合接下来的说明逐一完成此节的范例。 首先请参考第 5.4.1 节的说明,于项目管理区的「功能块」下新增一个 POU-「EQUIP_TRIG」。 功能块「EQUIP_TRIG」主要是负责点胶的功能。接着请参考第 6.2.2 节的说明,局部符号表中建立 如下的 2 个端点符号,并参考第 4 章至第 6 章的范例介绍,完成下图的程序。 再来请在项目管理区的「功能块」下新增另一 POU-「PARTS_CNT」。 7-2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功能块「PARTS_CNT」的功能则是负责计数入料工件的数量。接着请参考第 6.2.2 节的说明,于局 部符号表中建立如下的 3 个符号,而其中 CNT_DT 的初始值请将其设置为 0;之后请参考第 4 章至第 6 章的范例介绍,完成下图的程序。 再来我们便要在「GLUING」POU 当中调用功能块「EQUIP_TRIG」。首先请参考第 6.2.2 节的说明 在「GLUING」POU 的局部符号表中宣告如下图的 2 个功能块实例,并将程序修改如下。 要在程序当中插入功能块的方式与插入应用指令 API 的方式类似,直接由项目管理区中,将准备插入 的功能块「EQUIP_TRIG」拖曳至欲插入的位置即可。而若该功能块的下层已产生实例时,拖曳时请 注意必须拖曳功能块的定义,而不可拖曳其下层的功能块实例项目。 7-28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插入功能块后,紧接着请逐一指定功能块实例与操作数。 接下来请依照上述的说明完成「GLUING」POU 的修改,而完成的程序如下。 我们接着继续在「COUNTING」POU 当中调用功能块「PARTS_CNT」。首先请在「COUNTING」 POU 的局部符号表中宣告如下的功能块实例,而原本存在的局部符号「CNT_DT」则已没有作用,所 以请将其删除,之后请将「COUNTING」POU 的程序修改如下。 7-2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接着请参考前述的说明插入功能块「PARTS_CNT」,并完成「COUNTING」POU 的修改。 到目前为止,此节的范例程序已编辑完成,接着请再次比对各位所编辑的程序与下列各项是否相同。 7-30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7-3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在确认编辑的程序与本节所列的范例相同后,请试着先执行编译,而编译完成后便可发现在项目管理 区中会多出功能块实例的对象。 7-32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接着请确认已完成硬件组态、硬件参数设置,工作(TASK)管理…等工作,若否,则请依据第 4 章 至第 6 章的范例,逐一完成编辑与设置;完成后便可重新执行编译,并将硬件参数与程序下载至主机 当中进行测试。下载程序时,请一并勾选「符号初始值」,以便将功能块「PARTS_CNT」中的局部符 号「CNT_DT」的初始值一并写入主机中。 完成下载之后,我们试着进入程序监控的状态,并将主机状态设为「RUN」,接着请依据下列的步骤 来进行功能块特性的验证。 进入程序监控画面并启动 PLC 后,请先开启「RUN_STOP」POU 的窗口,并将「START_BT」的状 态强制设定为 ON,此时「RUNNING」标志便会为 ON,代表设备已经开始运转。 7-3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接着请再开启「GLUING」POU 的窗口,并将「InP_SNR_1」的状态也强制设定为 ON,而此时的 「TRIG_1」状态也会跟着变为 ON,代表传感器已感测到工件,并将触发信号送出。 再来请至「RUN_STOP」POU 的窗口中,并将「STOP_BT」的状态强制设定为 ON,而此时标志 「RUNNING」的状态便会恢复为 OFF,代表设备已停止运转。 7-34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接着请再回至「GLUING」POU 的窗口,并将「InP_SNR_1」的状态强制设定为 OFF,但此时输出 「TRIG_1」的状态却仍会维持为 ON;而此状况则是正确的,主要是因为连接至功能块 EN 接点的标 志「RUNNING」已是 OFF 状态,而这也代表功能块将不会被执行,因此功能块并不会将其「TRIG」 端点的值输出给变量符号「TRIG_1」 ,所以「TRIG_1」的状态会维持原状。 接着我们直接将「TRIG_1」的状态设置为 OFF。 7-3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然后开启功能块实例「ET_INS_1」的窗口。而由功能块实例的监控画面可发现, 「TRIG」端点的状 态仍会维持 ON,这代表当功能块实例不被执行时,其内部的变量符号仍会保持在最后执行的状态。 接着我们再开启功能块实例「ET_INS_2」的窗口并与「ET_INS_1」进行比对,可发现两者的状态并 不相同,而这也代表不同功能块实例之间的运作是彼此独立的。 依据上述的操作,我们可验证下述三点。 1. 当 EN 接点的状态为 OFF 时,功能块内部的程序将不会被执行。 2 功能块内部的变量符号状态会在执行结束后被保留下来。 3. 不同功能块实例之间的运作是彼此独立的。 不过很明显的,目前程序的执行状况已与原本不同,在第 6.3 节的范例中,当「RUNNING」标志为 OFF 时, 「TRIG_1」的状态会被设置为 OFF;而在本节的范例中,当「RUNNING」标志为 OFF 时, 「TRIG_1」会保持在最后的状态;不过这也是事先就已预期且可接受的状况,主要是因为在设备的 规划中,将「TRIG_1」设置为 OFF 的目的是为了能进行下次的触发,因此即使在设备不运转的状况 下,「TRIG_1」的状态保持原状也不会影响设备原本的功能性。关于设备功能的规划,请参考第 4.1 节的相关说明。 7-36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7.5 认识函数库(Library) 函数库(Library)包括了用户自定义函数库(User Defined Library)与台达函数库(Delta Library)。 有了前述章节功能块的概念之后,对于常用的功能块,用户可以将其导出成为用户自定义函数库(User Defined Library),以便在不同的项目中重复使用这些功能块。而台达也对于各种应用场合提供一系 列的功能块,存放在台达函数库(Delta Library)中,供用户直接运用。 7.5.1 新增用户自定义函数库 当项目中建立了功能块,希望在不同的项目中重复使用时,便可利用导出到用户自定义函数库的功能。 选择项目管理区的功能块项目,点击鼠标右键开启快捷选单,点选「导出功能块」 。 将出现导出功能块窗口,依序输入文件名、勾选导出至用户自定义函数库及要导出的功能块;文件名 为用于函数库的分类,同一文件名可导出多个功能块函数库。完成设定后按下「确定」按钮,再于导 出成功窗口按下「确定」按钮完成。 7-3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在函数库区点选用户自定义函数库分页,便会在用户自定义函数库区中找到刚才导出的函式。 此时点选此函式,在预览区将会显示此函式功能块属性设定的批注内容。 7.5.2 引用用户自定义函数库 如同前述章节,一旦导出功能块到用户自定义函数库后,同一台计算机即便开启新的项目,在用户自 定义函数库中,也会出现已导出功能块的函式,此时便可以下列方式将函式引用到功能块区中。 方法一 点选功能块项目,按下鼠标右键开启快捷选单,点选引用功能块。 7-38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此时会出现引用功能块窗口,点选函数库的类别,从中选择要引用的函式,点选「确定」按钮。最后 完成所有函式的引用后,按下「取消」按钮,关闭窗口,在项目管理区的功能块项目下,便会新增引 用的函数库功能块,功能块的操作则与一般的功能块相同。 方法二 直接在用户自定义函数库中点选要使用的函式,按住鼠标后拖曳到 POU 中要呼叫的位置,便会加入 到 POU 中。 7-3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加入到 POU 中后,在项目管理区的功能块项目下,也会自动新增出此函式的功能块节点,功能块的 操作则与一般的功能块相同。 自动新增功 能块节点 7-40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7.5.3 引用台达函数库 对于各种产业的应用场合,台达提供了一系列的函数库供用户引用,点选函数库区的台达函数库分页, 便会分类列出目前版本所支持的台达函数库。 同样的,对于台达函数库有以下两种方法引用到功能块区中。 方法一 点选功能块项目,按下鼠标右键开启快捷选单,点选「引用功能块」 。 此时会出现引用功能块窗口,点选函数库的类别,从中选择要引用的函式,点选「确定」按钮。最后 完成所有函式的引用后,按下「取消」按钮,关闭窗口,在项目管理区的功能块项目下,便会新增引 用的函数库功能块,功能块的操作则与一般的功能块相同。 7-4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方法二 直接在台达函数库中点选要使用的函式,按住鼠标后拖曳到 POU 中要呼叫的位置,便会加入到 POU 中。 加入到 POU 中后,在项目管理区的功能块项目下,也会自动新增出此函式的功能块节点,功能块的 操作则与一般的功能块相同。 7-42 第 7 章 功 能 块 FB 自动新增功 能块节点 *1. 台达函数库的功能块定义的程序内容,用户无法开启检视或编辑。 7-4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MEMO 7-44 第8章 自定义数据类型 目录 8.1 自定义数据类型 ..................................................................... 8-2 8.2 结构(STRUCTURE) ............................................................ 8-2 8.2.1 结构(STRUCTURE)的意义 ............................................. 8-2 8.2.2 建立结构(STRUCTURE) ................................................ 8-2 8.2.3 使用结构(STRUCTURE)类型变量符号................................ 8-4 8.2.4 结构(STRUCTURE)的常见用法 ........................................ 8-5 8.2.5 结构(STRUCTURE)改变为列举(ENUMERATION) .............. 8-7 8.3 列举(ENUMERATION) ........................................................ 8-9 8.3.1 列举(ENUMERATION)的意义 ......................................... 8-9 8.3.2 建立列举(ENUMERATION) ............................................ 8-9 8.3.3 使用列举(ENUMERATION)类型变量符号 .......................... 8-11 8.3.4 列举(ENUMERATION)的常见用法 .................................. 8-12 8.3.5 列举(ENUMERATION)改变为结构(STRUCTURE) ............ 8-13 8-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8.1 自定义数据类型 自定义数据类型(又称 DUT(Data Unit Type)或 UDT(User-defined Data Type) ),为供用户使用 现有基本数据类型组合而成的数据类型。在 PLC 程序开发过程中,有时基本的数据类型仍不能满足 用户程序中变量符号的使用需要。 在 IEC 61131-3 中便导入了一般高级语言中的自定义数据类型观念, 除了可让变量符号支持自定义数据类型外,同时也提高了程序的可读性及开发效率。 8.2 结构(STRUCTURE) 8.2.1 结构(STRUCTURE)的意义 结构(STRUCTURE)表示由固定数目的多种数据类型的元素组成的数据结构。而结构或数组的元素 还可以做为另一结构的元素。结构可用于定义分组数据以及作为一个数据单元来传送参数。 8.2.2 建立结构(STRUCTURE) 在项目管理区的「自定义数据类型」项目点击鼠标右键,单击「新增」,出现新增自定义数据类型窗 口,输入结构的「名称」,选择类型为结构后,按下「确定」按钮,即会于自定义数据类型项目下新 增此结构项目。项目列出了结构名称与结构的数据类型。 *.结构的名称命名限制请参阅下方结构名称限制。 一个结构项,只能宣告出一个结构(STRUCTURE),新增完成后会随即在编辑工作区开启结构化编 辑窗口,并自动带出注释与模板供使用者参考修改。 8-2 第 8 章自定义数据类型 之后也可在项目管理区此结构项目上双击鼠标左键再次开启编辑窗口。 结构的格式如下,蓝色字体为系统关键词,黑色字体为用户定义的结构名称与元素名称。 TYPE <结构名称>: STRUCT <元素 1 名称>:<数据类型>;<元素 2 名称>:<数据类型>; ... <元素 n 名称>:<数据类型>; END_STRUCT END_TYPE 结构名称:定义此结构的名称,建议结构名称与项目管理区上的此结构名称相同。 元素名称:定义每个元素的名称。 8-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数据类型:定义每个元素的数据类型,可为 BOOL,WORD,DWORD,LWORD,INT,DINT, LINT,REAL,LREAL,ARRAY 或另一 STRUCTURE 或 ENUMERATION。如下图,当元素数据类 型为 ARRAY 时格式为 ARRAY [0..n] OF <数据类型>;,n 最大为 65535。若元素数据类型为 STRUCTURE 时,直接写入另一 STRUCTURE 的名称。ARRAY 中的数据类型无法再输入 ARRAY, 若要定义多维数组,则最多支持三维数组,三维数组格式为 ARRAY [0..n] [0..n] [0..n] OF <数据类 型>; 二维数组格式为 ARRAY [0..n] [0..n] OF <数据类型>; ,如下图。 结构的结构名称与元素名称使用时有其一定的规则与限制,说明如下。 结构名称不可与其他自定义数据类型名称重复,例如不允许重复的结构名称。 同一结构中不允许重复的元素名称。 结构名称与元素名称不可超过 30 个字符,且须注意一个中文字会占用两个字符。 不可使用系统保留的关键词,如指令名称、装置名称,或是其它在系统中已被赋予特殊意义的保留 字,但若只是被包含在名称当中则是合法的,如 “M0” 是不合法的名称,但 “_M0” 则是合法的。 结构名称与元素名称当中不可有空白,例如 “INPUT CH0” 便是不合法的名称。 结构名称与元素名称当中可使用底线,但不可连续使用,或是置于结尾,例如 ”INPUT_CH0” 是 合法的名称,但 “INPUT__CH0” 与 “INPUT_CH0_” 则是不合法的名称。 结构名称与元素名称不可使用特殊字符,例如 *、#、?、\、%、@ …等。 8.2.3 使用结构(STRUCTURE)类型变量符号 完成结构类型的建立,再执行检查或编译后,在符号表中便可宣告此结构类型的变量,在全局或区域 符号表开启新增符号窗口,输入符号名称后单击数据类型右侧 8-4 按钮,如下图。 第 8 章自定义数据类型 在数据类型窗口单击「用户自定义类型」,在下方字段单击已宣告的结构数据类型。按下「确定」后 完成新建符号。 8.2.4 结构(STRUCTURE)的常见用法 在完成宣告结构与变量符号后,便可于 POU 中使用。如下图,功能块中变量符号 struct_var0 的数 据类型为 Struct_0。在程序中使用此结构变量符号的元素,可用”.”的方式,例如下图中 struct_var0.pt1 为使用此结构变量符号的第一个元素 pt1 作为此接点的 BOOL 数据类型操作数;而 struct_var0.pt2 为使用此结构变量符号的第二个元素 pt2 作为此指令接脚的 WORD 数据类型操作数。 8-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在 POU 中使用上述功能块,为了对应功能块中 Struct_0 数据类型的输入与输出接脚,也必须在此 POU 中宣告 Struct_0 数据类型的变量符号作为操作数,如下图 POUstruct_var,同样的结构的元素也 可用”.”的方式使用。 由上述说明可知,当结构变量符号 POUstruct_Var 输入到 FB0 时,便同时传递了此变量符号内所有 的元素,供 FB0 中的 struct_var0.pt1 与 struct_var0.pt2 运算。因此用户在开发功能块时,可将 结构变量定义为功能块输入或输出接脚,便可同时传递此变量内的所有元素,藉此节省了一一定义接 脚的动作,同时也让程序更为简洁 8-6 第 8 章自定义数据类型 POUstruct_Var POUWord_Var struct_var0.pt1 struct_var0.pt2 当结构的内容包含数组元素时,使用此类结构的变量符号可以下形式书写,如下图中将 M0 的状态写 入自定义数据类型变量符号 Pstruct_var1 中指定元素 pt3 中三维数组的第[1,1,1]个。 8.2.5 结构(STRUCTURE)改变为列举(ENUMERATION) 当用户想将自定义数据类型「结构」改成「列举」 ,可以将 STRUCT 与 END_STRUCT 改成“(”以及 “ ) ; ” ,此时刻再将元素内容改成 ENUM 类型,在执行编译,则自定义数据类型的属性将由(STRUCT) 变为(ENUM),ENUM 的设定内容请参考第 8.3 节 。 8-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改变此红框的内容为 ENUM 内容且编译 属性将变为 ENUM 8-8 第 8 章自定义数据类型 8.3 列举(ENUMERATION) 8.3.1 列举(ENUMERATION)的意义 列举(ENUMERATION)用于定义一组字符串别名以及对应的数值,便于帮助用户记忆。 8.3.2 建立列举(ENUMERATION) 项目管理区的「自定义数据类型」项目点击鼠标右键,单击「新增」 ,出现新增自定义数据类型窗口, 输入名称,选择类型为列举后,按下「确定」按钮,即会于自定义数据类型项目下新增此列举项目。 项目列出了列举名称与列举的数据类型。 *.列举的名称命名限制请参阅下方列举名称限制。 一个列举项,只能宣告出一个列举(ENUMERATION)新增完成后会随即在编辑工作区开启列举编辑 窗口,并自动带出注释与模板供使用者参考修改。 8-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之后也可在项目管理区此列举项目上双击鼠标左键再次开启编辑窗口。 列举的格式如下,蓝色字体为系统关键词,黑色字体为用户定义的列举名称、元素名称及数值。 TYPE <列举名称>: ( <元素 1 名称>:=<数值 1>,<元素 2 名称>:=<数值 2>, ... <元素 n 名称>:=<数值 n> ); END_TYPE 列举名称:定义此列举的名称,建议列举名称与项目管理区上的此列举名称相同。 元素名称:定义每个元素的名称。 8-10 第 8 章自定义数据类型 数值:定义每个元素的数值,范围可为-32768~32767,也可空白不输入,系统将会根据前一元素 的值依序自行带入默认值,且避开已使用的值。如下图,系统将会自动设定元素 Blue 的值 为 1,而 Yellow 的值为 6。 列举的列举名称与元素名称使用时有其一定的规则与限制,说明如下。 列举名称不可与其他自定义数据类型名称重复,例如不允许重复的列举名称。 同一列举中不允许重复的元素名称。 列举名称与元素名称不可超过 30 个字符,且须注意一个中文字会占用两个字符。 不可使用系统保留的关键词,如指令名称、装置名称,或是其它在系统中已被赋予特殊意义的保留 字,但若只是被包含在名称当中则是合法的,如 “M0” 是不合法的名称,但 “_M0” 则是合法的。 列举名称与元素名称当中不可有空白,例如 “INPUT CH0” 便是不合法的名称。 列举名称与元素名称当中可使用底线,但不可连续使用,或是置于结尾,例如 ”INPUT_CH0” 是 合法的名称,但 “INPUT__CH0” 与 “INPUT_CH0_” 则是不合法的名称。 列举名称与元素名称不可使用特殊字符,例如 *、#、?、\、%、@ …等。 列举变量的数据大小为 INT 的数据大小。 8.3.3 使用列举(ENUMERATION)类型变量符号 完成列举类型的建立,再执行检查或编译后,在符号表中便可宣告此列举类型的变量,如下图于全局 或区域符号表开启新建符号窗口,输入符号名称后单击数据类型右侧 按钮。 8 - 1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数据类型窗口单击用户自定义类型,再于下方字段单击已宣告的列举数据类型。按下「确定」后完成 新建符号。 8.3.4 列举(ENUMERATION)的常见用法 在完成宣告列举与变量符号后,便可于 POU 中使用。如下图,变量符号 POUenum_Var0 与 POUenum_Var1 的数据类型为 Enum_0,在符号表中可以元素名称或数值定义初始值,如下图的 Red。 程序中可用”.”的方式指定已定义的列举中某一元素,如下图的 Enum_0.Blue ,并将其指定到一个 Enum_0 类型变量 POUenum_Var0 中(以 MOV 指令) ,相当在将定义的元素数值写入列举变量中, 因此 MOV 指令的结果便会使 POUenum_Var0 的值为 1。 8-12 第 8 章自定义数据类型 另外也可以对列举变量符号进行数值运算,如上图以+指令对 POUenum_Var0 的数值进行+1,并将 结果写入到 POUenum_Var1 ,因为 POUenum_Var0 的数值为 1,故 POUenum_Var1 的执行结 果将为 2,即为定义的元素 Green。 因此在程序实际运行并在线监控时,所有的列举变量符号便会显示当前数值所定义的元素名称,如下 图的 POUenum_Var0=Blue(1) 。需注意的是,若列举变量符号当前的数值未在定义的元素范围内, 则会直接显示此数值,如下图的 POUenum_Var1=11 因为数值 11 未在列举中定义。 8.3.5 列举(ENUMERATION)改变为结构(STRUCTURE) 当用户想将自定义数据类型「列举」改成「结构」,可以将“ ( ”与“ ); ”改成 STRUCT 以及 END_STRUCT ,此时刻再将元素内容改成 STRUCT 类型,再执行编译,则自定义数据类型的属性 将由(EUM)变为(STRUCT),STRUCT 的设定内容请参考第 8.2 节 。 8-1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改变此红框的内容为 STRUCT 内容且编译 属性将变为 STRUCT 8-14 第9章 轴 目录 9.1 轴 ..................................................................................... 9-2 9.1.1 轴的意义 ....................................................................... 9-2 9.1.2 建立轴 .......................................................................... 9-2 9.1.3 全局符号表的主符号表与轴符号表 ......................................... 9-4 9.2 轴的参数设定、监控与调试 ....................................................... 9-6 9.2.1 轴参数设定 .................................................................... 9-6 9.2.2 监控与调试 .................................................................... 9-9 9-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9.1 轴 9.1.1 轴的意义 轴在软件上的定义,依据 PLCopen MC 规范定义,「轴」为用在运动控制功能块中的 STRUCTURE 数据类型 VAR_IN_OUT 参数。轴提供了程序中的运动控制到实际输出设备中的一个接口,轴中纪录 了各项运动控制相关信息,例如位置、速度,…,等等。如下图为 PLCopen MC 规范定义的功能块, 而 AXIS_REF 便为规范定义的轴。 在实际应用上,便是利用各种运动功能块控制轴,再输出到目标的伺服电机驱动器上,达到运动控制。 9.1.2 建立轴 项目管理区的轴项目单击鼠标右键,于快捷选单点选「新增」,出现新增轴窗口,输入轴符号名称, 按下「确定」按钮,即会于轴项目下新增此节点项目。须注意轴符号名称不得与其它全局符号或区域 符号重复;至于轴项目右侧的「周期时间」,为 ECAT Builder 内主站的「周期时间」 ,「周期时间」的 详细内容请参阅 ECAT Builder 使用手册第 3.2 节「主站设定」。 9-2 第 9 章轴 若用户欲将 ECAT Builder 的信息与「轴」的信息(「轴」的信息包含周期时间、节点信息)同步,可 先在 ECAT Builder 内做保存的动作,接着在项目管理区的轴项目单击鼠标右键,快捷选单单击「与 ECAT Builder 同步」,此时刻 ECAT Builder 的信息将与「轴」的信息同步,且与 EtherCAT 符号表的 内容同步,或于各节点项目单击鼠标右键,于快捷选单点选「与 ECAT Builder 同步」,也可达到同样 效果。 除了利用轴项目或各节点项目做同步更新,用户也可利用在 EtherCAT 符号表单击鼠标右键,快捷选 单单击「与 ECAT Builder 同步」,将 ECAT Builder 的信息与「轴」的信息、EtherCAT 符号表的内容 做同步。 轴节点项目名称列出前述的轴符号名称与轴类型,轴类型为依据参数设定中的轴类型设定,可为虚轴 或实轴的 EtherCAT 从站名称与站号。每个轴项目下有轴参数设定和监控与调测两个子项目,请参阅 后续章节。 9-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轴符号名称(轴类型) 在已建立的轴上单击鼠标右键,可于快捷选单单击「删除」,删除此轴;或是单击「属性」,重新设定 轴符号名称。 9.1.3 全局符号表的主符号表与轴符号表 支持轴项目标机种,为了便于使用上的分类管理,全局符号表将包含多个子项目,其中包括主符号表、 轴符号表,与其它网络符号表。主符号表相当于其它机种的全局符号表,用于编辑全局符号。而轴符 号表则列出所有已建立的轴符号名称。其它网络符号表为此机种所支持的总线网络,由其它网络配置 软件(如 ECAT Builder)(所带入的符号数据,关于其它网络配置软件,请参阅各软件操作手册。 完成轴的建立后,在全局符号表中的轴符号表便会自动产生此轴符号名称的变量符号,如下图以鼠标 左键双击轴符号表项目,开启轴符号表。 9-4 第 9 章轴 轴符号表内容无法编辑,只能从项目管理区的轴项目上按下鼠标右键,由快捷选单同时新增、删除轴 项目与其轴符号,或变更轴符号名称,如第 9.1.2 节所述。 轴变量符号可用于 PLCopen MC 功能块与台达功能块的接脚。如下图。 9-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9.2 轴的参数设定、监控与调试 9.2.1 轴参数设定 一旦建立了一个轴节点项目后,便会自动开启此轴的轴参数设定窗口。关闭后使用者也可自行双击此 轴节点项目下的轴参数设定项目再次开启参数设定窗口,此窗口列出此轴所有关于运动控制的设定, 设定项目说明如下,详细意义可参照各机种手册。完成设定后便可与项目一同下载至主机,项目的上 下载请参阅第 16.1.3 节。 轴类型设定 用于设定有实际输出到驱动组件的实轴,或仅在控制器中运算的虚轴。 轴样式设定 对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可设定轴为直线轴或旋转轴,直线轴为朝正方向(或负方向)旋转时位置会不断 递增(递减),而旋转轴为朝正方向(或负方向)旋转到达极限值后;位置值会从最小值(最大值) 开始重新计算。 输出装置 ID 设定 其中当轴类型设定为实轴时,输出装置 ID 设定必须由 ECAT Builder 中带入的伺服名称与站号选择, 代表此轴为实际输出到设定的 EtherCAT 伺服驱动器。如下图,输出装置 ID 设定选择为名称 ASDA-A2-E CoE Drive 站号 5 的 EtherCAT 从站。用户须注意输出装置 ID 设定的下拉选单内容,是 在 ECAT Builder 保存后,关闭 ECAT Builder 且关闭 HWCONFIG 时,会更新;或在 ECAT Builder 保存后,有将「轴」的信息与 ECAT Builder 同步时,会更新, 「轴」的信息与 ECAT Builder 同步方式 可参阅第 9.1.2 节。 单位显示设置 选择系统单位;以用户单位为单位。 9-6 第 9 章轴 电机一圈所需脉冲数 设定控制器送出多少脉冲将使伺服电机旋转一圈。 电机一圈移动距离 设定伺服电机旋转一圈将使实际机构移动多少距离。 轴最高速度设定 设定轴允许的速度上限。 轴启动速度设定 轴开始运动时的启动速度。 最大加速度设定 设定轴允许的加速度上限。 最大减速度设定 设定轴允许的减速度上限。 MC_Stop 减速度=0 定义 当以指令或是发生错误使轴停止时,设定轴停止的方式,可设定立即停止或以目前的减速度减速停止。 ErrorStop 状态减速设定 当轴运动超越软极限设定而使轴停止时,设定轴停止的方式,可设定立即停止或以目前的减速度减速 停止。 软件极限设定 设定是否开启软件极限,极限值由下两参数设定。 轴软件正极限设定 设定轴软件正极限值,只适用于直线轴。 轴软件负极限设定 设定轴软件负极限值,只适用于直线轴。 旋转轴最大位置设定 设定旋转轴朝正方向旋转的最大位置,旋转到达极限值后;位置值会从最小值开始重新计算。 旋转轴最小位置设定 设定旋转轴朝负方向旋转的最小位置,旋转到达极限值后;位置值会从最大值开始重新计算。 9-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齿轮比分子 设定电子齿轮比的分子值。 齿轮比分母 设定电子齿轮比的分母值。 原点回归速度 原点回归速度,执行原点回归时的速度。 原点回归接近速度 执行原点回归时,电机先以原点復归速度运转,当触发近原点信号时,电机开始减速到原点回归接近 速度运转。 位置偏差容许值 此值为实际位置与命令位置误差容许值。 轴参数设定窗口提供了如下图的工具栏,便于编辑此轴参数表格。 搜寻工具,输入字符串后会列出相关的字符串,点选后表格会自动锁定到此字段。 点选 9-8 按钮后,表格将过滤出与初始设定不同的参数字段。 第 9 章轴 点选 按钮,将会把所有设定字段恢复为初始值。点选汇出 格式导出到指定路径;点选汇入 9.2.2 按钮,可将目前的参数以.CSV 按钮可将指定路径的配置文件案汇入。 监控与调试 当 ISPSoft 进入在线模式后,以鼠标左键双击轴项目下的监控与调测项目,开启监控与调试窗。如下 图。 9-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窗口的上半部为监控窗口,用于实时显示轴的状态与轴的物理量设定值与实际值,例如位置、速度等 等。 9-10 第 9 章轴 窗口的下半部为调测窗口,用于在测试阶段连接硬件后,对此轴实时下达调测的命令,如下图,使用 时按下「捕捉」的按钮,将会出现询问窗口,确认取得对此轴的控制。请注意,对轴进行调测前,须 确认现场的配置与人员的位置,在电机运作时不会造成人员的伤害或物体的损坏。 欲关闭调测模式时,点选「释放」按钮,便释放此轴的控制权。 取得轴控制后,接着可按下「伺服 ON」或「伺服 OFF」开关伺服驱动器。 9 - 1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当在伺服 ON 时,于模式的字段便可选择各种对轴调测的模式,不同的模式下方也会出现不同的执行 功能项目供用户输入。对应的功能如下说明。 回原点:依据轴参数的设定执行原点回归,依据 CANopen 规范的 35 种回原点模式中,输入回原点 模式字段,按下「执行」按钮,便会开始进行原点复归动作;原点复归时按下「停止」按钮,便会中 止动作。 寸动:依据轴参数设定的寸动速度执行寸动,输入寸动速度、寸动加速度、寸动减速度后,按下按钮 执行「正向寸动」或「负向寸动」 。 速度:输入速度、加速度时间、减速度时间值。当使用者按下「正向」或「负向」按钮时,驱动器以 设定的加速度时间加速到设定速度维持正向或负向运转,按下「停止」后以设定减速度时间减速停止。 9-12 第 9 章轴 相对位置:输入相对位置(正或负表示)、速度、加速度时间、减速度时间值。当用户按下「启动」 按钮时,驱动器以设定的加速度时间加速到设定速度维持运转,依减速度时间减速停止后到达相对位 置。运转时按下「停止」按钮,便会中止动作。 绝对位置:输入位置、速度、加速度时间、减速度时间值。当用户按下「启动」按钮时,驱动器以设 定的加速度时间加速到设定速度维持运转,依减速度时间减速停止后到达绝对位置。运转时按下「停 止」按钮,便会中止动作。 若用户单击「清除轴记录」按钮时,此时系统纪录内,轴记录将被清除。 9-1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此区数据会 被清除 9-14 第10章 梯形图 LD 目录 10.1 梯形图(LD)简介 ............................................................ 10-2 10.1.1 ISPSoft 的 LD 编辑环境 ................................................. 10-2 10.1.2 梯形图区段(NETWORK) ............................................. 10-4 10.1.3 选取对象 ................................................................... 10-5 10.2 ISPSoft 中建立 LD 程序 ..................................................... 10-6 10.2.1 建立接点(Contact) 、线圈(Coil)及 MPS ......................... 10-6 10.2.1.1 插入接点(Contact)与变更接点类型 ........................... 10-6 10.2.1.2 插入线圈(Coil)与变更线圈类型 ................................. 10-8 10.2.1.3 新增 MPS.............................................................. 10-8 10.2.2 LD 中使用装置、变量符号及常数 .................................... 10-10 10.2.3 指令编辑模式 ............................................................ 10-11 10.2.4 插入 API 应用指令与功能块 ........................................... 10-12 10.2.5 编辑比较接点 ............................................................ 10-15 10.2.6 编辑区块逻辑指令 ...................................................... 10-17 10.2.7 编辑多重输出 ............................................................ 10-19 10.2.8 设置标签(Label) ..................................................... 10-20 10.2.9 编辑批注 ................................................................. 10-21 10.2.10 符号模式与地址模式的显示切换 ...................................... 10-22 10.2.11 书签功能 ................................................................. 10-24 10.2.12 梯形图区段的使能与失效 .............................................. 10-25 10-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0.1 梯形图(LD)简介 梯形图(Ladder Diagram,LD)为 IEC61131-3 所规范的 PLC 编程语言之一,也是最被广泛使用的 PLC 开发工具,其特色在于以控制回路图来表达程序的逻辑。下图即为 ISPSoft 中的梯形图程序。 *.关于梯形图的编程概念请参考台达 DVP 机种的应用技术手册(程序篇),本章将不再多加说明。 10.1.1 ISPSoft 的 LD 编辑环境 在建立 POU 时,于语言字段选择「梯形图(LD) 」便可建立梯形图程序,请参考第 5.4.1 节的说明。 10-2 第 10 章 梯 形 图 下图即为 ISPSoft 当中的梯形图(LD)编辑环境,窗口的上方为区域符号表,而下方则是编辑工作区。 进入 LD 的编辑环境后,ISPSoft 的窗口中便会出现对应的编程图标工具栏,其功能简介如下。 图示 键盘(快捷键) 功能说明 无 切换显示符号或地址 Shift + Ctrl + C 显示/隐藏区段批注 无 显示/隐藏装置批注与提示 Shift + Ctrl + A 将目前选取的梯形图区段设为使能或失效状态 Shift + Ctrl + B 在目前选取的梯形图区段上加入或取消书签标记 Shift + Ctrl + P 移至前一个书签标记的位置 Shift + Ctrl + N 移至下一个书签标记的位置 Ctrl + I 于目前选取的梯形图区段之前插入一个新区段 Shift + Ctrl + I 于目前选取的梯形图区段之后新增一个新区段 ESC 切换为选取工具 指令编辑模式 插入接点装置 指令编辑模式 插入线圈装置 指令编辑模式 新增 MPS 指令编辑模式 插入比较接点 指令编辑模式 选择比较接点的类型 指令编辑模式 插入区块逻辑指令(NP/PN/INV/FB_NP/FB_PN) 指令编辑模式 选择区块逻辑指令的类型(NP/PN/INV/FB_NP/FB_PN) Shift + Ctrl + U 插入指令或功能块 *.关于指令编辑模式请参考本章第 10.2.3 节的相关说明。 10-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0.1.2 梯形图区段(NETWORK) 梯形图(LD)程序是以区段(NETWORK)为编辑单位,每个梯形图区段都是一个独立的运算程序, 而一个梯形图程序亦是由许多的区段所建构而成。此外,在 ISPSoft 中,每个梯形图区段可插入的组 件数量并没有特别的限制,因此不会出现跳行的链接符号。 在每个梯形图区段的左上角都会标示该区段的区段编号,且由区段左侧的颜色便可得知该区段目前的 状态,其状态的显示依功能可分为使能与失效,依编辑状态则可分为选取与未选取,而所显示的颜色 则可于 ISPSoft 的「选项」设定中由用户自行定义,详细操作请参考第 2.3.1 节。 当新增一个梯形图程序时,系统会预先建立一个空白的梯形图区段,而要新增梯形图区段时,请先选 取某个现有区段后,于图示工具栏中单击 而于图示工具栏中单击 10-4 图标即可于选取的梯形图区段下方新增一空白区段。 图示则可于选取的梯形图区段上方插入一空白区段。 第 10 章 梯 形 图 10.1.3 选取对象 要于梯形图区段中进行选取时,请先按下键盘的【ESC】键,或于图示工具栏中单击 图示,待 鼠标切换为选取状态后,直接于欲选取的对象上单击鼠标左键即可。下列即为基本的选取操作。 选取整个区段。 选取输入接点。 选取整个区段。 选取输出线圈。 选取方块。 要选取区块时,可先单击任一装置后按住鼠标左键,接着拖曳鼠标便可将区块框选起来;或是先单 击区块范围的第一个对象后,按下键盘的【Ctrl】+【B】,接着再单击区块范围的最后一个对象,并 再次按下【Ctrl】+【B】键便可将其框选;而框选时,该区块必须位于同一个梯形图区段中,且必 须是连续位置的对象,而梯形图区段中的输入设备与输出装置则无法被框选为同一个区块。 当要同时选取多个梯形图区段时,请先按住键盘的【Ctrl】键,接着便可用鼠标分别单击多个不连 续位置的区段;另外也可先按住【Shift】键后,再分别用鼠标单击欲选取范围的第一个与最后一个 梯形图区段,之后便可将整个范围内的区段全部选取起来。 10-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0.2 ISPSoft 中建立 LD 程序 、线圈(Coil)及 MPS 10.2.1 建立接点(Contact) 下表即为 ISPSoft 中各种接点与线圈类型的图标。 接点 常开接点 10.2.1.1 (1) 常闭接点 上升沿触发 线圈 下降沿触发 OUT SET RESET 插入接点(Contact)与变更接点类型 首先请选择欲插入接点(Contact)的位置,该位置可为线路、接点或区块,而所选的位置也决 定了之后的串并联结构。当要与某个区块做串并联时,在执行前请先将该区块框选起来。 确定插入位置之后,请于图标工具栏中单击 (2) 图示以将鼠标切换为接点工具。 插入接点时,必须先将鼠标靠近欲插入的位置,而此时鼠标光标便会变为接点的图示。 当鼠标靠近某个接点时,便代表要与该接点进行串并联的动作。 当鼠标靠近线路时,便代表要在该线路上插入接点。 10-6 第 10 章 梯 形 图 当鼠标靠近区块时,便代表要与该区块进行串并联。 当要在新区段中插入接点时,请将切换为接点工具的鼠标靠近如下图线路的红框处即可。 (3) 在欲插入的位置上刻意将鼠标往左右或下方偏移时,鼠目标图示也会跟着变化,而依据鼠目标图 示便可决定新接点的插入方式。在确定插入的方式之后按下鼠标左键,接着系统便会插入一个接 点,并将其自动排列在适当的位置上。 (4) 插入接点后,单击 图标或按下键盘的【ESC】键将鼠标光标切回选取状态,接着于该接点 的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便可于下拉选单中选择接点的类型。 10-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0.2.1.2 (1) 插入线圈(Coil)与变更线圈类型 首先请选择欲插入线圈(Coil)的位置,该位置可为线路、线圈或 API 应用指令。确认插入位置 后,请于图标工具栏中单击 (2) 图示以将鼠标切换为线圈工具。 插入线圈时,必须先将鼠标靠近欲插入的位置,而此时鼠标光标便会变为线圈的图示;当鼠标靠 近某个线圈或 API 应用指令,并将鼠标往该对象的上方或下方偏移时,便代表线圈将插于该对 象的上方或下方;而当鼠标靠近的位置是区段的线路上时,插入线圈之后,新线圈只会被排列在 所有输出对象的最上方。 确定插入位置后按下鼠标左键,接着系统便会插入一个线圈,并将其自动排列在适当的位置上。 当区段中没有任何输出对象时,则必须将鼠标靠近选取线路的位置才可插入线圈。 (3) 插入线圈之后,单击 图标或按下键盘的【ESC】键将鼠标光标切回选取状态,接着于该线 圈的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便可于下拉选单中选择线圈的类型。 10.2.1.3 新增 MPS (1) 首先请选择欲新增 MPS 的位置,该位置可为线路、线圈、比较或 API 应用指令。确认新增位置 后,请在图标工具栏中单击 10-8 图示,即可新增 MPS,新增 MPS 功能为新增一个分支点。 第 10 章 梯 形 图 (2) 用户可单击线圈或比较指令,接着单击新增 MPS 钮,即可新增一个分支点。 (3) 用户可单击接点,接着单击新增 MPS 钮,即可新增一个分支点。 (4) 用户也可单击线路,接着单击新增 MPS 钮,即可新增一个分支点。 (5) 某些位置点无法新增 MPS,若单击新增 MPS 钮,则会自动跳至一个可新增 MPS 的位置点。 10-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0.2.2 LD 中使用装置、变量符号及常数 欲于插入的对象中编辑操作数时,请直接于操作数的位置上单击鼠标左键,之后该操作数便会呈现编 辑状态,接着再依据下述方式进行操作即可。 直接单击编辑字段右侧的箭头按钮,接着便可于下拉选单中选择已宣告好的变量符号;而当有宣告数 组符号时,于下拉选单中可挑选该数组,如下图的 Ary[…],再于[ ]中输入数组的元素,多维数组的输 入请见下述说明。 另外亦可直接于编辑字段以键盘输入设备名称或是变量符号,而当输入未经宣告的变量符号时,输入 完毕后按下键盘【Enter】键,系统默认会自动导出符号宣告窗口。 (设定方式请参考第 2.3.1 节) 当用鼠标单击某个区段后按下【Enter】键,接着系统便会自动开启编辑字段,而利用键盘的【Enter】 键便可在同一个区段中反复移动编辑字段,利用【Tab】键则可跨区段移动,但到了最后一个编辑字 段后便会停止;编辑时,用户可直接于编辑字段中使用键盘输入,该字段的下拉选单便会随之展开并 过滤出符合的变量符号,利用键盘的上下键便可进行选择;完成编辑后,按下【Enter】键便会自动再 切换至该区段中的下一个编辑位置,而要结束编辑时,只要按下【Esc】键即可。 补充说明 (a) 要在 ISPSoft 的梯形图(LD)中使用常数时,其格式的范例如下。 10 进制:23456(未加任何标注的数字会被视为 10 进制) 16 进制:16#5BA0(数字前方加上 16#) 8 进制:8#55640(数字前方加上 8#) 2 进制:2#101101110100000(数字前方加上 2#) 字符串:”XYZ”(以双引号包住字符串) BOOL:须使用常开/常闭接点 SM400/SM401(AH/AS)或 M1000/M1001(DVP)来表达。 10-10 第 10 章 梯 形 图 (b) 使用数组时,其输入格式为 符号名称[索引],如上图下拉选单中的 Ary[…],索引值可使用小 于数组大小的 10 进制常数,且必须由 0 开始;数组最高支持三维数组,以“,”分隔,例如 Ary[1,2,3],可用于搭配自定义数据类型使用,请参阅第 8 章。但 LD 尚不支持变量类型的索引 值。 10.2.3 指令编辑模式 在 ISPSoft 的梯形图中,亦提供以直接输入指令的方式来新增装置、API 指令或功能块。 (1) 首先于编辑工作区中单击欲插入对象的位置。 (2) 接着直接用键盘输入指令,而一按下键盘之后,画面便会自动出现编辑窗口,待输入完毕后按下 键盘的【Enter】键或以鼠标单击窗口的「确定」钮即可。(输入的指令无须分大小写) 此外,针对接点与线圈,系统亦提供简易输入的功能,请参考下图。 (输入的指令无须分大小写) 插入常开接点(A 接点)指令:” A 装置地址 ” 插入常闭接点(B 接点)指令:” B 装置地址 ” 插入输出线圈(OUT)指令:” O 装置地址 ” 1 0 - 1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0.2.4 插入 API 应用指令与功能块 在 ISPSoft 的梯形图中,API 应用指令与功能块是以方块的图示来呈现,而在方块中除了对应指令或 功能块的操作数端点之外,尚包含一使能端点 En,该端点的功能在于链接前方的逻辑状态,当前方 的逻辑状态为 ON 时,该 API 指令或功能块才会被执行。 不过两者之间不同的是,功能块的输出会包含一个 Eno 端点,而 API 指令则没有,因此 API 指令在 梯形图中只能被加在梯形图区段的末端,而无法如同功能块一般于后方串接其他组件;此外,在功能 块图标的上方还会有一个功能块实例的字段,而关于功能块的详细介绍请参考第 7 章的内容。 于 ISPSoft 的 LD 编辑环境中,针对插入 API 应用指令与功能块的操作提供了多种方式,说明如下。 方法一 于项目管理区中展开应用指令或功能块的目录,在其中找到欲插入的项目后,于该项目上按住鼠标左 键,之后再将其拖曳至欲插入的位置后放开左键即可。 拖曳功能块时须注意只能拖曳功能块的定义,而不能拖曳其下层的功能块实例项目。 10-12 第 10 章 梯 形 图 方法二 先于欲插入 API 应用指令或功能块的位置上单击鼠标左键,之后于图示工具栏中单击 图标,接 着再于出现的选取窗口中单击要加入的项目,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将其插入指定位置。 先选取欲加入的类别。 若欲加入的是 API 应用指令时,请再于此处选择指令分类。 于此选取 API 应用指令、比较接点或功能块。 若取消此处的勾选,之后便可利用此窗口连续加入指令或功能块。 方法三 先于欲插入 API 应用指令或功能块的位置上单击鼠标左键,之后直接以键盘输入功能块定义或 API 应用指令的名称,此时画面便会出现指令编辑模式的输入字段,输入完毕后按下键盘的【Enter】键或 以鼠标单击窗口的「确定」钮即可。(输入的指令或功能块的名称无须分大小写) 10-1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直接以指令编辑模式输入时,若输入的是功能块,则输入时只可输入功能块定义的名称,而不可加上 功能块端点的操作数;但若输入的是 API 应用指令,则输入时可依照该指令的 IL 语法一并输入指令 的操作数,且输入的操作数数量无须完整,系统将会依序将其插入对应的操作数字段,并让缺少的操 作数字段维持「???」的显示;此外,若输入的操作数包含未经宣告的变量符号时,确认输入之后, 系统亦会自动导出符号宣告窗口。详细的指令语法则请参考各机种的指令手册。 成功插入 API 应用指令或功能块之后,请再参考第 10.2.2 节的说明,逐一完成每个操作数的编辑。 *.自动导出符号宣告窗口的功能可于「选项」当中进行设定,设定方式请参考第 2.3.1 节的说明。 10-14 第 10 章 梯 形 图 10.2.5 编辑比较接点 下图是 ISPSoft 中的比较接点图标,方块图标上方的「>」则是比较的类型, 「S1」与「S2」端点则为 比较的对象,其接受的数据格式决定于比较的类型,而输出「Q」则可直接趋动线圈或是串联接点。 在 LD 的程序中,比较接点可如同一般的接点而与其它接点进行串并联的逻辑运算。 于 LD 程序插入比较接点的方式与插入 API 应用指令相同,操作方式请参考第 10.2.4 节的相关说明。 而除此之外,亦可使用如同插入一般接点(Contact)的方式来插入比较接点,说明如下。 (1) 首先请于图示工具栏的 (2) 接着请选择欲插入比较接点的位置,该位置可为线路、接点或区块,而所选的位置也决定了之后 字段下拉选择比较类型。 的串并联结构。当要与某个区块做串并联时,在执行前请先将该区块框选起来。 确定插入位置之后,请于图标工具栏中单击 图示以将鼠标切换为比较接点工具。 10-1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3) 插入接点时,必须先将鼠标靠近欲插入的位置,而此时鼠标光标便会变为比较接点的图示;而在 该位置上刻意将鼠标往左右或下方偏移时,鼠目标图示也会跟着变化,而依据鼠目标图示便可决 定新接点的插入方式。在确定插入的方式之后按下鼠标左键,接着系统便会插入一个接点,并将 其自动排列在适当的位置上。 (4) 成功插入比较指令之后,请再参考第 10.2.2 节的说明,逐一完成每个操作数的编辑。 补充说明 当要在新区段中插入比较接点时,必须将切换为比较接点工具的鼠标靠近线路才可将其插入。 10-16 第 10 章 梯 形 图 10.2.6 编辑区块逻辑指令 如下图,当要将某个区块的逻辑运算结果拿来做上升沿触发操作时,传统的编辑方式必须将其分为两 个梯形图区段,而使用区块逻辑指令便可将其合并为同一个梯形图区段。 下表即为 ISPSoft 中所提供的区块逻辑指令。 梯形图图示 指令名称 功能说明 NP 当前方区块的逻辑状态由 OFF 变为 ON 时才会输出 ON。 PN 当前方区块的逻辑状态由 ON 变为 OFF 时才会输出 ON。 INV 将前方区块的逻辑状态反相后输出。 FB_NP FB_PN 功能与 NP 类似,唯须额外指定一暂存装置或变量。 (只可用于 AH/AS 系列机种的功能块) 功能与 PN 类似,唯须额外指定一暂存装置或变量。 (只可用于 AH/AS 系列机种的功能块) * 关于 FB_NP 与 FB_PN 指令请查阅各机种程序手册,或参考第 7.3.2 节当中的相关说明。 10-1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下列则为插入区块逻辑指令的方式。 方法一 (1) 请先于图示工具栏的 (2) 单击工具栏图示 (3) 当将鼠标光标靠近欲插入的位置时,鼠标光标便会变为区块逻辑指令的图标,而刻意将鼠标往该 字段下拉选择欲插入的指令类型。 将鼠标光标切换为区块逻辑指令的状态。 位置的左方或右方偏移时,鼠标便会随之变化以代表插入的方式。在确定插入的方式之后按下鼠 标左键,接着系统便会插入一个区块逻辑指令,并将其自动排列在适当的位置上。 方法二 先单击欲插入的位置之后,直接以键盘输入区块逻辑指令的名称,此时画面便会出现指令编辑模式的 输入字段,输入完毕后按下键盘的【Enter】键或以鼠标单击窗口的「确定」钮,此时系统便会于所选 位置的前方插入输入的指令图标。 (输入的指令无须分大小写) 10-18 第 10 章 梯 形 图 10.2.7 编辑多重输出 (1) 欲编辑多重输出时,请先于线路上完成输出的线圈或 API 应用程序。 (2) 接着请将鼠标切换为接点或比较接点工具,之后再将鼠标靠近输出对象后按下鼠标左键。 (3) 接下来便可依据前述的说明逐一完成多重输出的结构。 10-1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0.2.8 设置标签(Label) 当要使用跳跃指令,如 CJ、JMP…时,便必须为跳跃的目标区段设置一个卷标(Label),而卷标的位 置则位于每个区段编号的右侧。此外,当项目机种为 DVP 系列时,所设置的标签必须是一个 P 装置, 但若选择的项目机种为 AH500 系列时,因其 P 装置是由系统自行配置,因此用户不可直接使用 P 装 置,而必须输入一个不重复的卷标符号名称,且卷标符号不需于符号表中宣告。关于 P 装置的用法与 限制请参考各机种的使用手册。 要在指令中使用卷标(Label)时,无论是卷标符号或是 P 装置都无须再加上冒号『: 』。 下列则为设置标签(Label)的操作方式。 (1) 在欲设置标签的区段编号右侧单击鼠标左键。 (2) 若为 DVP 机种,则请输入 P 装置的编号;若为 AH500 机种则请输入卷标符号名称;而输入时, 标签后的冒号『:』可直接省略,系统之后会自行将其补上。完成之后按下【Enter】键即可。 10-20 第 10 章 梯 形 图 10.2.9 编辑批注 在 ISPSoft 的梯形图画面中,除了可直接在程序画面编辑装置批注外,用户亦可替每个梯形图区段加 上区段批注,而区段批注则位于每个梯形图区段的编号下方。 编辑区段批注 (1) 当梯形图工具栏中的 图示为按下的状态时,于每个区段编号的下方便会显示该区段的区段 批注;而同样的,当要隐藏区段批注时,请直接将该图示恢复为未按下的状态即可。 (2) 于区段批注的字段上单击鼠标左键,之后便会出现区段批注的输入字段。 (3) 接着请直接在出现的编辑字段中编辑批注,其中按下键盘的【Shift】+【Enter】即可换行输入; 输入完毕后,直接按下键盘的【Enter】键或用鼠标单击他处即可。 编辑装置批注 (1) 当梯形图工具栏中的 图示为按下的状态时,在每个装置编号的上方便会显示设备批注;而 同样的,当要隐藏装置批注时,请直接将该图示恢复为未按下的状态即可。 10-2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 于装置批注的字段上单击鼠标左键,接着便可直接于该字段中编辑装置批注;输入完毕后,直接 按下键盘的【Enter】键或用鼠标单击他处即可。 补充说明 若梯形图工具栏的 图标为按下的状态,则当程序中的接点或线圈是使用符号名称,且该变量符 号有编辑符号批注时,画面中亦会显示该符号的符号批注,但因装置批注与符号批注在 ISPSoft 中是 属于不同的数据,因此用户将无法直接于程序画面中编辑符号批注;若要编辑符号批注时,用户仍必 须至符号表中才可进行编辑,相关操作请参考第 6.2.4 节。 此外,当梯形图工具栏的 图标为按下的状态时,若将鼠标移至某个装置的上方稍作停留,则此 时画面便会出现该装置的相关提示,而提示的内容则可于 ISPSoft 的「选项」功能中进行设定,请参 考手册中第 2.3.1 节的相关说明。 10.2.10 符号模式与地址模式的显示切换 在 LD 与 FBD 的编辑环境中,当某个变量符号在宣告时有一并指定装置地址时,藉由切换图示工具栏 的 图标便可变更该变量符号的显示模式;但未指定装置地址的变量符号,或未被变量符号所指 定的装置地址则会保持原状。 如下图,当 图示呈现未按下的状态时,代表目前的显示方式为符号模式,此时有指定装置地址 的变量符号便会以符号名称来显示,而组件上方的批注亦会显示为符号批注。 10-22 第 10 章 梯 形 图 如下图,当 图标被按下之后,便代表目前的显示方式为地址模式,此时有指定装置地址的变量 符号便会以装置名称来显示,而组件上方的批注亦会显示为装置批注。 10-2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0.2.11 书签功能 书签的功能主要在于协助用户迅速搜寻或移动至加入书签标注的梯形图区段。 (1) 单击图示工具栏的 该区段后,再次按下 (2) 图示便可于目前选取的区段中加入一书签;若要取消书签时,只要选取 图示即可。 当程序中有插入书签时,按下工具栏图标 即可移动至下一个书签的位置,而按下 图标 则可移动至前一个书签的位置。 补充说明 于功能工具栏的 编辑 > 书签 项目中亦有相同的操作项可供使用,其中单击「移除所有书签」项目 则可同时将所有的书签移除,不过此操作仅会针对目前正在编辑的窗口产生作用。 10-24 第 10 章 梯 形 图 10.2.12 梯形图区段的使能与失效 若某个梯形图区段被设为失效状态,则程序的编译动作便会主动略过该区段,因此当用户在进行测试 或除错的工作时,利用此功能便可暂时关闭程序中的某些程序。 设为使能或失效的区段,在该区段的左侧会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而显示的颜色则可于 ISPSoft 的 「选项」功能中进行设定,请参考手册中第 2.3.1 节的相关说明。 要变更区段的状态时,请先将该区段选取起来,而选取时亦可同时选取多个区段。 于功能工具栏中依序单击 编辑(E) >区段失效(I)或是在选取的区段上按下鼠标右键,接着于快 捷选单中选取「区段失效(I)」,则此时所选区段则会为失效状态。 10-2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再单击编辑(E) >区段使能(A)或是在选取的区段上按下鼠标右键,接着在快捷选单中选取「区 段使能(A)」 ,则会恢复使能状态。 10-26 第 10 章 梯 形 图 10-2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MEMO 10-28 第11章 功能块图FBD 目录 11.1 功能块图 FBD 简介 ............................................................ 11-2 11.1.1 关于功能块图(FBD) ..................................................11-2 11.1.2 ISPSoft 的 FBD 编辑环境 ..............................................11-2 11.1.3 功能块图区段(NETWORK) .........................................11-4 11.1.4 选取对象 ...................................................................11-5 11.2 ISPSoft 中建立 FBD 程序 ................................................... 11-6 11.2.1 输入节点与输出节点 .....................................................11-7 11.2.2 FBD 中使用装置、变量符号及常数 ................................. 11-10 11.2.3 AND 与 OR 方块 ....................................................... 11-11 11.2.4 反相逻辑 ................................................................. 11-14 11.2.5 上沿触发输入与下沿触发输入 ........................................ 11-16 11.2.6 置位(SET)输出与复位(RESET)输出 ......................... 11-18 11.2.7 API 应用指令、比较接点与功能块 .................................. 11-20 11.2.8 置位标签(Label) .................................................... 11-24 11.2.9 批注与提示 .............................................................. 11-25 11.2.10 符号模式与地址模式的显示切换 .................................. 11-27 11.2.11 书签功能 .............................................................. 11-28 11.2.12 功能块图区段的使能与失效 ........................................ 11-29 11 - 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1.1 功能块图FBD简介 11.1.1 关于功能块图(FBD) 功能块图(Function Block Diagram, FBD)也是符合 IEC 61131-3 的编程语言,与梯形图一样属于 图形化的编程方式,不同的是梯形图是以接点为主,类似传统的控制回路图,而 FBD 则是以功能块 为主,呈现方式较接近于系统方块图。FBD 的特点在于着重功能块的模块化优势,编程时可先将整个 程序有系统的切割成许多功能块之后,接着再于 FBD 程序中将各个功能块重新链接部署即可。 下图即是 ISPSoft 当中的 FBD 程序。 11.1.2 ISPSoft的FBD编辑环境 在建立 POU 时,于语言字段选择「功能块图(FBD)」便可建立功能块图程序,请参考第 5.4.1 节。 11 - 2 第 11 章 功 能 块 图 F B D 下图即为 ISPSoft 中的功能块图(FBD)编辑环境,窗口的上方为区域符号表,下方则是编辑工作区。 进入 FBD 的编辑环境后,ISPSoft 的窗口中便会出现对应的编程图标工具栏,其功能简介如下。 图示 键盘(快捷键) 功能说明 无 切换显示符号或地址 Shift + Ctrl + C 显示/隐藏区段批注 无 开启/关闭提示功能 Shift + Ctrl + A 将目前选取的功能块图区段设为使能或失效状态 Shift + Ctrl + B 在目前选取的功能块图区段上加入或取消书签标记 Shift + Ctrl + P 移至前一个书签的标记位置 Shift + Ctrl + N 移至下一个书签的标记位置 Ctrl + I 于目前选取的功能块图区段之前插入一个新区段 Shift + Ctrl + I 于目前选取的功能块图区段之后新增一个新区段 Shift + F1 插入 AND 方块 Shift + F2 插入 OR 方块 Shift + F3 插入输出节点 Shift + F4 增加 AND/OR 方块的输入端点 Shift + F5 删除 AND/OR 方块的输入端点 Shift + F6 插入反相逻辑 Shift + F7 插入置位(SET)/复位(RESET)输出 Shift + F8 插入上沿/下沿触发 Shift + Ctrl + U 插入指令或功能块 *.插入指令与功能块亦可使用键盘直接输入的方式,请参考本章第 11.2.7 节的相关说明。 11 - 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1.1.3 功能块图区段(NETWORK) 功能块图(FBD)程序与梯形图(LD)程序一样是以区段(NETWORK)为编辑单位,每个功能块图 区段都是一个独立的运算程序,而一个功能块图程序亦是由许多的区段所建构而成。此外,在 ISPSoft 中,每个功能块图区段可插入的组件数量并没有特别的限制。 在每个功能块图区段的左上角都会标示该区段的区段编号,且由区段左侧的颜色便可得知该区段目前 的状态,其状态的显示依功能可分为使能与失效,依编辑状态则可分为选取与未选取,而所显示的颜 色则可于 ISPSoft 的「选项」设定中由用户自行定义,详细操作请参考第 2.3.1 节。 当新增一个 FBD 程序时,系统会预先建立一个空白的功能块图区段,而要新增区段时,请先选取某 个现有区段后,于图示工具栏中点击 于图示工具栏中点击 11 - 4 图标即可于选取的功能块图区段下方新增一空白区段。 图标则可于选取的功能块图区段上方插入一空白区段。 第 11 章 功 能 块 图 F B D 11.1.4 选取对象 在编辑工作区中的红色方框便代表目前的编辑位置,也代表目前所选取的对象,而编辑时亦必须将鼠 标移至红框的位置点击后才可进行选取;此外,根据选取位置的不同,编辑时可使用的功能也会有所 差异,而当进行一般的复制/剪下/贴上/删除的操作时,不同的选取位置,其所包含的操作对象也会有 很大的不同;下列即为不同选取位置所代表的意义。 选取此点左侧的输入节点,如上图的 M0。 选取此点之前的所有区块。 选取此点之前的所有区块。 选取右侧的输出节点,如上图的 M1。 选取整个区段。 选取方块。 选取此点之前的所有区块。 选取此点下方的所有输出节点。 选取此点右侧的输出节点。 选取此点之前的所有区块。 当要同时选取多个功能块图区段时,请先按住键盘的【Ctrl】键,接着便可用鼠标分别点选多个不 连续位置的区段;另外也可先按住【Shift】键后,再分别用鼠标点选欲选取范围的第一个与最后一 个功能块图区段,之后便可将整个范围内的区段全部选取起来。 11 - 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1.2 ISPSoft 中建立 FBD 程序 下列为基本的功能块图(FBD)程序范例与其等效的梯形图(LD)程序,而关于各种 FBD 图示所代 表的意义与其建立的方式,我们也将在本节后续的内容当中逐一介绍。 功能块图(FBD)程序 等效梯形图(LD)程序 11 - 6 第 11 章 功 能 块 图 F B D 11.2.1 输入节点与输出节点 在 FBD 的图形中,装置与变量符号皆会以节点的图示来表达,而虽然所代表的节点图标并不会因数 据型态的不同而有所区分,但实际运作时,彼此仍必须符合下述原则才可互相传递数据。 (a) M、S、T、C、HC 装置与 BOOL、STEP、TIMER、COUNTER 等具备位型态的符号可互传。 (b) D、L 装置可与所有 BOOL、STEP、REAL、STRING 以外所有型态的符号互传数据。 (c) T、C 装置可与 D、L 装置及 WORD、INT、TIMER、COUNTER 等型态的符号互传数据。 (d) D、L、HC 装置与指定 HC 装置的 COUNTER 符号可与 DWORD 与 DINT 型态的符号互传数据。 (e) WORD 系列与 INT 系列可互传数据,但输出节点的数据长度必须大于或等于输入节点。 (f) REAL 系列与 STRING 只可与相同型态且长度相同的符号互相传递数据。 (g) 多重输出节点的结构中,每个输出节点的型态皆须符合上述规定,而每组多重输出至多只可增加 至 32 个,但只要往右扩增输出节点之后,便可再建立一组多重输出。 图示 范例 EX1:将 M0 接点的状态输出至 M1。 EX2:将装置 D0 的数据传递给装置 D1。 EX3:以 M100、M200 与 M300 为首,下图总共有三组多重输出,其中每组多重输出至多可再向下增 加到 32 个输出节点,而向右则可继续扩增,且数量上并没有特别限制。 11 - 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EX4:下表则为几个错误的范例。 错误范例 说明 输入节点与输出节点的数据型态不符。 输出节点的数据长度不得小于输入节点。 REAL 符号不可直接与 D 装置互传数据。 REAL 系列的符号必须长度相同才可互传数据。 STRING 符号必须长度相同才可互传数据。 TIMER 符号不可输出给 DWORD 符号,但可传给 WORD。 HC 装置不可输出给 WORD 符号,但可传给 DWORD。 多重输出的每个输出节点皆需符合规则,而左例的错误则是 其中一个输出节点的数据长度小于输入节点。 插入输出节点 (1) 于编辑工作区中点选欲插入输出节点的位置,而下图红框的位置则都允许插入输出节点。 (2) 除了上图的例子之外,其他的结构也都可能允许插入输出节点,若所点选的位置允许加入输出节 点时,图示工具栏中的 11 - 8 图标便会呈现可点选的状态,此时点击该图标便可插入输出节点。 第 11 章 功 能 块 图 F B D 下表中则列举几个输出节点的结构。 于 AND/OR 方块的输入接脚插入输出节点 插入前 插入后 于 AND/OR 方块的输出接脚插入输出节点 插入前 插入后 在现有的输出节点向下增加多重输出 插入前 插入后 向右扩增输出节点 插入前 插入后 *.功能块或 API 应用指令本身的操作数端点不允许建立多重输出。 11 - 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1.2.2 FBD中使用装置、变量符号及常数 欲编辑节点或指令的操作数时,请直接于该组件的位置上点击鼠标左键,之后该组件便会呈现编辑状 态,接着再依据下述方式进行操作即可。 直接点击编辑字段右侧的箭头按钮,接着便可于下拉选单中选择已宣告好的变量符号;而当有宣告数 组符号时,于下拉选单中可便可挑选该数组的各个元素,如下图的 Ary[…]。 另外亦可直接于编辑字段以键盘输入设备名称或是变量符号,而当输入未经宣告的变量符号时,输入 完毕后按下键盘【Enter】键,系统默认会自动导出符号宣告窗口。(设定方式请参考第 2.3.1 节) 当用鼠标点击某个区段后按下【Enter】键,接着系统便会自动开启编辑字段,而利用键盘的【Enter】 键便可在同一个区段中反复移动编辑字段,利用【Tab】键则可跨区段移动,但到了最后一个编辑字 段后便会停止;编辑时,使用者可直接于编辑字段中使用键盘输入,而若按下【Page Down】键时, 该字段的下拉选单便会随之展开,利用键盘的上下键便可进行选择;完成编辑后,按下【Enter】键便 会自动再切换至该区段中的下一个编辑位置,而要结束编辑时,只要按下【Esc】键即可。 补充说明 (a) 要在 ISPSoft 的功能块图(FBD)中使用常数时,其格式的范例如下。 10 进制:23456 (未加任何标注的数字会被视为 10 进制) 16 进制:16#5BA0 (数字前方加上 16#) 8 进制:8#55640 (数字前方加上 8#) 2 进制:2#101101110100000 (数字前方加上 2#) 字符串:”XYZ” (以双引号包住字符串) BOOL:须使用常开/常闭接点 SM400/SM401(AH500)或 M1000/M1001(DVP)来表达。 (b) 使用数组时,其输入格式为 符号名称[索引],如上图下拉选单中的 Ary[1],且因 FBD 尚不支 持变量型态的索引值,因此索引值只可使用小于数组大小的 10 进制常数,且必须由 0 开始。 11 - 1 0 第 11 章 功 能 块 图 F B D 11.2.3 AND与OR方块 FBD 中的接点串并联皆是透过 AND 与 OR 的方块来表达,而其输入与输出节点则必须为布尔格式, 且数量至多可增加至 32 个;此外,AND/OR 的输出至少须有一个输出节点或是再串接至下一组件。 图示 范例 EX1:将 M0、M1、M2 三个接点输入 OR 方块进行运算,并将结果输出给 M3;其运算则相当于将 M0、M1、M2 三个接点并联之后,再将并联后的导通结果拿来驱动 M3 线圈。 EX2:将 M0、M1、M2 三个接点输入 AND 方块进行运算,并将结果输出给 M3;其运算则相当于将 M0、M1、M2 三个接点串联之后,再将串联后的导通结果拿来驱动 M3 线圈。 EX3:下图则为混合 AND/OR 方块所建立的逻辑运算,亦相当于梯形图(LD)中的串并联结构。 11 - 1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插入 AND/OR 方块 (1) 于编辑工作区中点选欲插入 AND/OR 方块的位置,而下图红框的位置则都允许插入方块。 (2) 除了上图的例子之外,其他的结构也都可能允许插入方块,而若所点选的位置允许加入方块时, 图示工具栏中的 与 图示便会呈现可点选的状态。 点击 图示时便可将 AND 方块插入所选的位置。 点击 图标则可于所选位置插入 OR 方块。 11 - 1 2 第 11 章 功 能 块 图 F B D 增加 AND/OR 方块的输入节点 首先点选某个 AND/OR 方块的输入节点,接着点击图示工具栏的 图示便会于所选节点的下方新 增一节点;但须注意若点选的位置是位于最上方的输入节点,如下图的 M0,便无法新增输入节点。 而若一开始选取的位置是在方块上,则输入节点会直接新增于方块的最下方。 删除 AND/OR 方块的输入节点 首先于 AND/OR 方块中点选欲删除的输入节点后,点击图示工具栏的 图示便可将其删除,但删 除节点时须注意下列两点限制。 (a) 位于最上方的输入节点,如下图的 M0,不可删除。 (b) 当仅剩下两个输入节点时便不允许再删除输入节点。 11 - 1 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1.2.4 反相逻辑 在 FBD 的图形中,对于具有布尔逻辑的位置,如 BOOL 型态的输出与输入节点、功能块或 API 应用 指令的 En 接点,我们便可在该位置上插入反相逻辑的运算;不过须注意,功能块或 API 应用指令本 身的操作数端点则不允许加上反相逻辑。 图示 范例 EX1:将 M0 的状态反相后输出至 M1,其操作等同让 M0 的常闭接点直接驱动 M1 线圈。 EX2:在输出节点加上反相逻辑便代表将前方区块的逻辑运算结果经过反相后再输出。 EX3:下图是一个二选一的程序执行架构。在同一个功能块图区段中,当 M0 为 ON 时,系统将会执 行功能块 BLACK;而当 M0 为 OFF 时,系统则会执行功能块 WHITE。 EX4:下图为错误的范例,反相逻辑不得放置于非布尔型态的节点上。 11 - 1 4 第 11 章 功 能 块 图 F B D 插入反相逻辑 (1) 于编辑工作区中点选欲插入反相逻辑的位置,而下图红框的位置则都允许插入反相逻辑。其中 CMP 指令的输出虽然也是 BOOL 型态的操作数,不过在 FBD 的程序中,功能块或 API 应用指 令本身的操作数端点并不允许进行附加的状态编辑,如增加多重输出或加上反相逻辑;此外,反 相逻辑亦不允许加在没有输出节点或未继续串接其他组件的位置上,如区段 3 的输入节点。 (2) 除了上图的例子之外,其他的结构也都可能允许插入反相逻辑,若所点选的位置允许加入反相逻 辑时,图标工具栏中的 图示便会呈现可点选的状态,点击该图示便可插入反相逻辑。 欲取消反相逻辑时,只要于相同位置再次点击图标工具栏中的 图示即可。 11 - 1 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1.2.5 上沿触发输入与下沿触发输入 在 ISPSoft 的 FBD 图形中,输入节点上的 P 符号代表上沿触发,而 F 符号则代表下沿触发;在进 行编辑时,边沿触发只能加在布尔型态的输入节点,或是 AND/OR 方块的输入端点,而功能块或 API 应用指令本身的操作数及 En 端点则不允许加上边沿触发。 图示 范例 EX1:当接点 M0 的状态由 OFF 变为 ON 的周期,M1 的输出便会为 ON,而在下个周期时,M1 则会 再度恢复为 OFF。 EX2:在 AND/OR 方块的输入端点处,虽然没有明确的输入节点,但仍允许加上边沿触发。 EX3:如下图,第一个 API 应用指令的 En 端点因直接连接到输入节点 M0,因此便可在 M0 的位置加 上边沿触发,不过第二个 API 应用指令的 En 端点便不允许加上边沿触发的运算。 EX4:下图为错误的范例,边沿触发不能加在非布尔型态的输入节点上。 11 - 1 6 第 11 章 功 能 块 图 F B D 插入边沿触发 (1) 于编辑工作区中点选欲插入边沿触发的位置,而下图红框的位置则都允许插入边沿触发。其中功 能块 FB0 的输入端点虽然也是 BOOL 型态的操作数,不过在 FBD 的程序中,功能块或 API 应 用指令本身的操作数端点并不允许进行附加的状态编辑,如加上反相逻辑或边沿触发;此外,边 沿触发亦不允许加在没有输出节点或未继续串接其他组件的位置上,如区段 3 的输入节点。 (2) 除了上图的例子之外,其他结构也可能允许插入边沿触发,若所点选的位置允许加入边沿触发时, 工具栏中的 图标便会呈现可点选的状态,反复点击该图标便可切换边沿触发的状态。 11 - 1 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1.2.6 置位(SET)输出与复位(RESET)输出 在 ISPSoft 的 FBD 图形中,若输出节点加上 S 符号便代表置位(SET)输出,而加上 R 符号则代 表复位(RESET)输出;在进行编辑时,置位(SET)与复位(RESET)只能加在布尔型态的输出 节点,而功能块或 API 应用指令本身的操作数则不允许加上置位(SET)或复位(RESET)的运算。 图标 范例 EX1:当 M0 为 ON 时,装置 M1 便会被复位(RESET)为 OFF。 EX2:如下图,在多重输出的结构中,每个输出节点皆可独立编辑其输出型态。 EX3:当 M0 与 M1 任一个接点为 ON 时,M2 便会被置位(SET)为 ON;而当 M0 与 M1 任一个接 点为 ON 且 M3 也为 ON 时,M4 便会被复位(RESET)为 OFF。 EX4:下图为错误的范例,置位(SET)或复位(RESET)输出不能加在非布尔型态的输出节点。 11 - 1 8 第 11 章 功 能 块 图 F B D 插入置位(SET)或复位(RESET)输出 (1) 于编辑工作区中点选欲插入置位(SET)或复位(RESET)输出的位置,而下图红框的位置则 都允许插入置位(SET)或复位(RESET)输出。其中 CMP 指令的输出端点虽然也是 BOOL 型态的操作数,不过在 FBD 的程序中,功能块或 API 应用指令本身的操作数端点并不允许进行 附加的状态编辑,如加上反相逻辑或置位(SET)/复位(RESET)输出。 (2) 除了上图的例子之外,其他结构也可能允许插入置位(SET)或复位(RESET)输出,若所点 选的位置允许加入置位(SET)或复位(RESET)输出时,工具栏中的 图示便会呈现可点 选的状态,而反复点击该图示便可切换所选位置的输出状态。 11 - 1 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1.2.7 API应用指令、比较接点与功能块 在 ISPSoft 的 FBD 图形中,API 应用指令、比较接点与功能块的图标与梯形图(LD)相同,皆是以 方块的图示来呈现,且在功能块图标的上方同样会有一个功能块实例的字段。 FBD 的 API 应用指令及功能块用法与 LD 相同,当连接至使能端点 En 的逻辑状态为 ON 时,该功能 块或 API 应用指令才会被执行;不过基于 FBD 的特性,于同一区段中的功能块或 API 应用指令之间 皆可再插入其它的逻辑运算,如反向逻辑或 AND/OR 方块,因此使用起来具有相当高的灵活度。 图标 范例 EX1:FBD 中的 API 应用指令有包含 Eno 端点,因此在 FBD 的程序中,API 应用指令可于其后方继 续串接其他指令或组件。 EX2:在 FBD 的程序中,比较接点的前方无法再串接其他组件,而其输出则可串接至 AND/OR 方块 的输入端点或直接串接输出节点,亦或是连接至功能块或 API 应用指令的 En 端点。 *.关于功能块的详细介绍请参考第 7 章的内容。 11 - 2 0 第 11 章 功 能 块 图 F B D 插入 API 应用指令、比较接点与功能块 (1) 首先确认欲插入 API 应用指令、比较接点与功能块的位置,而下图红框的位置则都允许插入 API 应用指令与功能块,但比较接点则只可插在下图中有绿色三角形标志的位置。 (2) 在 FBD 的编辑环境中,针对插入 API 应用指令、比较接点与功能块的操作提供了多种方式。 方法一 于项目管理区中展开应用指令或功能块的目录,在其中找到欲插入的项目后,于该项目上按住鼠 标左键,之后再将其拖曳至欲插入的位置后放开左键即可。 11 - 2 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拖曳功能块时须注意只能拖曳功能块的定义,而不能拖曳其下层的功能块实例项目。 方法二 先于欲插入 API 应用指令、比较接点或功能块的位置上点击鼠标左键,之后于工具栏中点选 图标,接着再于出现的选取窗口中点选要加入的项目,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先选取欲加入的类别。 若欲加入的是 API 应用指令(函式库)时,请再于此处选择指令分类。 于此选取 API 应用指令、比较接点或功能块。 若取消此处的勾选,之后便可利用此窗口连续加入指令或功能块。 11 - 2 2 第 11 章 功 能 块 图 F B D 方法三 先于欲插入 API 应用指令、比较接点或功能块的位置上点击鼠标左键,之后直接以键盘输入功 能块定义、比较接点指令或 API 应用指令的名称(无须分大小写),此时画面便会出现指令编辑 模式的输入字段,输入完毕后按下键盘的【Enter】键或以鼠标点击窗口的「确定」钮即可。 若欲插入的是功能块,则输入时只可输入功能块定义的名称,而不可加上功能块端点的操作数; 但若欲插入的是比较接点或 API 应用指令,则输入时可依照该指令的 IL 语法一并输入指令的操 作数,且输入的操作数数量无须完整,系统将会依序将其插入对应的操作数字段,并让缺少的操 作数字段维持「???」的显示;此外,若输入的操作数包含未经宣告的变量符号时,确认输入之 后,系统亦会自动导出符号宣告窗口。关于 IL 指令的语法请参考各机种的指令手册。 (3) 成功插入 API 应用指令、比较接点或功能块之后,请再逐一完成每个操作数的编辑。 *.自动导出符号宣告窗口的功能可于「选项」当中进行设定,设定方式请参考第 2.3.1 节的说明。 11 - 2 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1.2.8 置位标签(Label) 当要使用跳跃指令,如 CJ、JMP…时,便必须为跳跃的目标区段置位一个卷标(Label) ,而卷标的位 置则位于每个区段编号的右侧。此外,当项目机种为 DVP 系列时,所置位的标签必须是一个 P 装置, 但若选择的专案机种为 AH 或 AS 系列时,因其 P 装置是由系统自行配置,因此用户不可直接使用 P 装置,而必须输入一个不重复的卷标符号名称,且卷标符号不需于符号表中宣告。关于 P 装置的用法 与限制请参考各机种的使用手册。 要在指令中使用卷标(Label)时,无论是卷标符号或是 P 装置都无须再加上冒号『:』 。 下列则为置位标签(Label)的操作方式。 (1) 在欲置位标签的区段编号右侧点击鼠标左键。 (2) 若为 DVP 机种,则请输入 P 装置的编号;若为 AH 或 AS 机种则请输入卷标符号名称;而输入 时,标签后的冒号『:』可直接省略,系统之后会自行将其补上。完成之后按下【Enter】键即可。 11 - 2 4 第 11 章 功 能 块 图 F B D 11.2.9 批注与提示 如同梯形图(LD)的编辑环境,于 FBD 中同样可替每个功能块图区段加上区段批注,而区段批注则 位于每个功能块图区段的编号下方。 编辑区段批注 (1) 当功能块图工具栏中的 图示为按下的状态时,于每个区段编号的下方便会显示该区段的区 段批注;而同样的,当要隐藏区段批注时,请直接将该图示恢复为未按下的状态即可。 (2) 于区段批注的字段上点击鼠标左键,之后便会出现区段批注的输入字段。 (3) 接着请直接在出现的编辑字段中编辑批注,其中按下键盘的【Shift】+【Enter】即可换行输入; 输入完毕后,直接按下键盘的【Enter】键或用鼠标点击他处即可。 11 - 2 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FBD 的装置与符号提示 在 FBD 的图形中,装置批注与符号批注并不会直接显示于程序画面中,而要检视批注时,请确认图 示工具栏中的 图标为按下的状态,之后再将鼠标移至欲检视批注的位置稍作停留,此时画面便 会出现该装置或变量符号的相关提示,而提示的内容则可于 ISPSoft 的「选项」功能中进行设定,请 参考第 2.3.1 节的相关说明;同样的,当要关闭提示时,请直接将该图示恢复为未按下的状态即可。 此外,因装置与变量符号在 ISPSoft 中是属于不同的对象,因此将鼠标指向变量符号与指向装置时所 显示的提示与批注内容亦会有所不同。 补充说明 当要编辑装置批注时,亦可利用 ISPSoft 所提供的装置批注管理工具;于该工具中,使用者可透过集 中管理的方式对每个装置的批注进行编辑,详细的操作方式则将于第 16.2 节当中另行介绍。 11 - 2 6 第 11 章 功 能 块 图 F B D 11.2.10 符号模式与地址模式的显示切换 在 LD 与 FBD 的编辑环境中,当某个变量符号在宣告时有一并指定装置地址时,藉由切换图示工具栏 的 图标便可变更该变量符号的显示模式;但未指定装置地址的变量符号,或未被变量符号所指 定的装置地址则会保持原状。 如下图,当 图标呈现未按下的状态时,代表目前的显示方式为符号模式,此时有指定装置地址 的变量符号便会以符号名称来显示,而提示的内容亦会显示为变量符号的提示。 如下图,当 图标被按下之后,便代表目前的显示方式为地址模式,此时有指定装置地址的变量 符号便会以装置名称来显示,而提示的内容亦会显示为装置的提示。 11 - 2 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1.2.11 书签功能 书签的功能主要在于协助用户迅速搜寻或移动至加入书签标注的功能块图区段。 (1) 点击图示工具栏的 该区段后,再次按下 (2) 图标便可于目前选取的区段中加入一书签;若要取消书签时,只要选取 图标即可。 当程序中有插入书签时,按下工具栏图标 即可移动至下一个书签的位置,而按下 图 标则可移动至前一个书签的位置。 补充说明 于功能工具栏的 编辑 > 书签 项目中亦有相同的操作项可供使用,其中点选「移除所有书签」项目 则可同时将所有的书签移除,不过此操作仅会针对目前正在编辑的窗口产生作用。 11 - 2 8 第 11 章 功 能 块 图 F B D 11.2.12 功能块图区段的使能与失效 若某个功能块图区段被设为失效状态,则程序的编译动作便会主动略过该区段,因此当使用者在进行 测试或除错的工作时,利用此功能便可暂时关闭程序中的某些程序。 设为使能或失效的区段,在该区段的左侧会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而显示的颜色则可于 ISPSoft 的 「选项」功能中进行设定,请参考手册中第 2.3.1 节的相关说明。 要变更区段的状态时,请先将该区段选取起来,而选取时亦可同时选取多个区段。 于功能工具栏中依序点选 编辑(E) > (使能/失效)区段,或是在选取的区段上按下鼠标右键,接 着于快捷选单中选取「(使能/失效)区段」 ,另外也可直接于图示工具栏中点击 图示,之后便可 切换被选取区段的使能或失效状态。 当要将所有的区段都恢复为使能状态时,请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编辑(E) > 失效区段全部取消, 不过此操作仅会针对目前正在编辑的窗口产生作用。 11 - 2 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MEMO 11 - 3 0 第12章 指令列表 IL 目录 12.1 指令列表(IL)简介 ........................................................12-2 12.1.1 IL 程序的结构.............................................................12-2 12.1.2 IL 的功能块(FB)调用指令 ...........................................12-4 12.1.3 IL 编程的注意事项 .......................................................12-5 12.2 ISPSOFT 中建立 IL 程序 ...................................................12-6 12.2.1 ISPSoft 的 IL 编辑环境 .................................................12-6 12.2.2 编辑 IL 指令 ...............................................................12-7 12.2.3 插入 API 应用指令与功能块 ............................................12-8 12.2.4 书签功能 ................................................................. 12-10 12.2.4.1 加入书签 ........................................................... 12-10 12.2.4.2 取消书签 ........................................................... 12-11 12.2.4.3 移至书签位置 ...................................................... 12-12 12-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2.1 指令列表(IL)简介 指令列表(Instruction List, IL)是一种类似汇编语言的编程方式,在早期 PC 尚未十分普及的年代, PLC 的编程方式便是利用一种称为书写器的装置将控制指令逐一的输入 PLC 当中,而当时所使用的 语言便是指令列表(IL) 。 12.1.1 IL程序的结构 IL 程序是由一行一行的指令叙述建构而成,而其中的每一行指令便代表一个动作,因此要建构一个完 整梯形图区段所能达成的任务时,以 IL 而言便可能须要编辑多行的程序指令才可达到。 下列即为一个简单的 IL 程序范例,内容中共有 5 行的程序代码,而右侧的 LD 示意图则用来表达每行 IL 指令对应于梯形图程序所代表的意义。 LD M0:加载 M0 的状态值 OR M1:加入 M1 的值做 OR 运算 AND M2:再加入 M2 的值做 AND 运算 OUT M3:将目前的运算结果输出至 M3 (*Note*):此行为程序批注,因此编译时会自动略过。 无动作 12-2 第 12 章 指 令 列 表 I L IL 的指令结构可拆解为操作符(Operator)与操作数(Operand)的组合,其中操作符是代表所要执 行的动作,而操作数则是参与执行动作的成员或对象,且其型态依指令格式可以是装置、变量符号或 常数;此外,在 IL 语法中,各个操作数之间必须使用空白来区隔。 如下列范例,其中 MOV 代表要执行的是数据搬移的动作(操作符),而 D0 与 D1 则分别是参与搬移 动作的来源与目的装置(操作数)。 在 IL 语法中,被框在(* 与 *)符号之间的文字都会被视为批注,而其内部不论包含任何指令或关键 词,当进行编译时,系统都会自动略过这段内容;此外,只要在不破坏指令格式的前提下,批注可被 加在程序中的任何位置,但须留意程序的可读性。如下图,在下列范例中的所有批注都是合法的。 IL 的指令可分为基本指令与 API 应用指令,相关指令的格式与用法在各机种的指令手册中已有详尽的 说明,本章将不再多加叙述;而在编辑过程中要确认指令的用法时,可于 ISPSoft 的功能工具栏中点 选 帮助(H) > PLC 指令及特殊寄存器索引,之后系统便会自动开启说明文档。 此外,若点选某个指令后再按下键盘的【F1】键,则系统便会在开启文档后直显示该指令的页面。 12-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2.1.2 IL的功能块(FB)调用指令 下列则为在 IL 程序中调用功能块的指令格式与注意事项。 除了 CAL 指令、功能块实例名称与左括号须位于同一行之外,其余部分皆可任意换行。 功能块的每个输出入端点与其对应的操作数都必须被包含在括号之中,且每组端点与操作数之间须 以逗号隔开,而可用的操作数型态则必须依据各功能块的定义来加以指定。 CAL 指令之后的名称应为功能块实例而非功能块定义,亦即应输入被宣告成功能块型态的变量符号 名称。关于功能块定义与与功能块实例的详细说明请参考第 7 章的相关内容。 输入侧端点所使用的指定符号为「:=」,而输出侧端点所使用的指定符号则是「=>」 。 结构内的端点与操作数顺序必须依照各功能块的定义,而不可任意变动,其顺序则为排除 En/Eno 端点后,先由上而下列出所有输入侧的端点,其中 VAR_IN_OUT 类型的端点则被归类为输入侧; 接着再由上而下列出所有输出侧的端点。请参考下列功能块的梯形图图标与 IL 指令。 在功能块指令结构的内部并没有任何 En 端点的指定动作,因此当执行至该指令时,系统便会以执 行至该指令之前的逻辑运算状态做为功能块使能与否的判断条件。 12-4 第 12 章 指 令 列 表 I L 12.1.3 IL编程的注意事项 除功能块指令之外,在 IL 程序中的每行文字都会被视为一个指令,因此操作数与操作符之间不可 有换行,否则便会被视为两个不完整的指令。此外,于指令名称、功能块名称或操作数名称的字符 串之间不可插入空白,否则进行编译时将无法识别。 在不破坏指令格式与完整性的前提下,任何的空白或换行都是被允许的。 全角与半角文字在 ISPSoft 中会被视为不同的字符,因此请尽量避免使用全角文字以免造成识别及 解读上的误判。 在 IL 的语法中,英文无大小写的分别,亦即 OUT、Out 与 out 的意义是相同的。 要在 IL 程序当中使用常数时,其表达的格式如下。 10 进制:23456(未加任何标注的数字会被视为 10 进制) 16 进制:16#5BA0(数字前方加上 16#) 8 进制:8#55640(数字前方加上 8#) 2 进制:2#101101110100000(数字前方加上 2#) 字符串:”XYZ”(以双引号包住字符串) BOOL:须使用常开/常闭接点 SM400/SM401(AH500)或 M1000/M1001(DVP)来表达。 使用数组时,其输入格式为 符号名称[索引],且因 IL 尚不支持变量型态的索引值,因此索引值只 可使用小于数组大小的 10 进制常数,且必须由 0 开始。 当使用功能块或 API 应用指令时,若在下达指令之前没有任何 LD 指令或逻辑运算的区块,则执行 编译时便会产生错误。 IL 语言可编辑的行数并没有限制,但仍需考虑编译后的程序大小是否会超出主机的内存容量。 ISPSoft 的 IL 编辑环境支持复制/剪切/粘贴的功能,因此用戶可从其它的文字编辑器中将编辑好的 内容复制到 ISPSoft 的 IL 编辑工作区中。 12-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2.2 ISPSoft中建立IL程序 12.2.1 ISPSoft的IL编辑环境 在建立 POU 时,于语言字段选择「指令列表(IL) 」便可建立 IL 程序,请参考第 5.4.1 节的说明。 下图即为 ISPSoft 中的 IL 编辑环境,其窗口配置的上方为局部符号表,而下方则是编辑工作区,且在 编辑工作区的左侧会有行号显示,用戶可自行设置其显示的格式,详细操作请参考第 2.3.1 节的相关 说明。此外,在进入 IL 的编辑环境后,窗口中亦会出现对应的图标工具栏,其功能如下。 图标 12-6 键盘(快捷键) 功能说明 Shift + Ctrl + B 在目前选取的行列上加入或取消书签标记 Shift + Ctrl + P 移至前一个书签的标记位置 Shift + Ctrl + N 移至下一个书签的标记位置 Shift + Ctrl + U 插入指令或功能块 第 12 章 指 令 列 表 I L 12.2.2 编辑IL指令 在 IL 的编辑工作区中,其操作方式与一般的文字编辑器类似,编辑时只要依据指令格式直接使用键盘 在工作区上面输入或修改文字即可,且当按下键盘的【Enter】键时便可执行换行的动作。 选取文字的方法也与一般的文字编辑器相同。先将鼠标点在选取区块的起点并按住鼠标左键,之后往 选取的方向移动便可框选文字;又或者是先用鼠标点选在某个区块的起点,接着按住键盘的【Shift】 键,之后再用鼠标点选该区块的终点便可将整段区块选取起来。 当在编辑的过程中输入了未经宣告的变量符号时,输入完毕后用鼠标点击该文字并按下右键,之后再 于快捷选单中点选「新增符号」便可自动导出变量符号的宣告窗口。 12-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2.2.3 插入API应用指令与功能块 插入 API 应用指令与功能块的方法有下述三种。 方法一 依据应用指令与功能块的格式,直接于编辑工作区中利用键盘输入即可。 方法二 于项目管理区中展开应用指令或功能块的目录,在其中找到欲插入的对象后,于该对象上按住鼠标左 键,之后再将其拖曳至欲插入的位置后放开左键即可。 插入应用指令或功能块之后,请再依据其定义的格式,直接于插入的样板中编辑对应的操作数。 此外,拖曳功能块时须注意只能拖曳功能块的定义,而不能拖曳其下层的功能块实例。 12-8 第 12 章 指 令 列 表 I L 方法三 先于欲插入 API 应用指令或功能块的位置上点击鼠标左键,之后于图标工具栏中点选 图标,接 着再于出现的选取窗口中点选要加入的对象,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将其插入指定位置。 先选取欲加入的类别。 若欲加入的是 API 应用指令(函式库)时,请再于此处选择指令分类。 于此选取 API 应用指令、比较接点或功能块。 若取消此处的勾选,之后便可利用此窗口连续加入指令或功能块。 接着请再依据应用指令与功能块的格式,直接于插入的样板中编辑对应的操作数。 12-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2.2.4 书签功能 书签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用戶迅速移动至加入书签的行列,而每个 IL 程序至多可加入 10 个书签。 12.2.4.1 加入书签 方法一 先用鼠标点选欲加入书签的行列后按下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选单中点选「书签」,之后再于其中选 择欲加入的书签编号即可。不过若选择的编号已使用于其它行列,则该编号的书签仍会被搬移至目前 选取的行列上。 方法二 首先于欲加入书签的行列上点击一下鼠标左键,接着于图标工具栏中点击 图标,或于功能工具 栏中依序点击 编辑(E) > 书签 > 建立书签(B) 即可。不过使用此方法建立的书签编号只能按 照顺序递增,用戶无法自行指定。 12-10 第 12 章 指 令 列 表 I L 12.2.4.2 取消书签 方法一 先用鼠标点选欲取消书签的行列后按下右键,接着于快捷选单中点选「书签」,之后再于其中点选与 所选行列相同编号的书签即可。不过若选择的是其它编号时,所选行列的书签便会被变更为该编号, 且若此编号的书签已使用于其它行列,则该书签仍会被搬移至目前所选取的行列上。 方法二 首先于欲取消书签的行列上点击一下鼠标左键,接着于图标工具栏中点击 图标,或于功能工具 栏中再次点击 编辑(E) > 书签 > 建立书签(B) 即可。但若于功能工具栏中点击的是 编辑(E) > 书签 > 移除所有书签(R),则目前编辑窗口的中的所有书签便会被全部取消。 1 2 - 1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2.2.4.3 移至书签位置 方法一 于编辑工作区中按下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选单中点选「移至书签位置」,之后在于目录中选择移动 目标的书签编号即可。 方法二 当程序中有插入书签时,于功能工具栏的 编辑(E) > 书签 目录下,或于图标工具栏中按下 标即可移动至下一个书签的位置,而按下 12-12 图标则可移动至前一个书签的位置。 图 第13章 结构化语言 ST 目录 13.1 认识结构化语言 ST .......................................................... 13-3 13.1.1 ST 程序的基本结构 ..................................................... 13-3 13.1.2 叙述句(Statement) ................................................ 13-4 13.1.3 表达式(Expression) ................................................ 13-5 13.1.4 操作数(Operand)与运算符(Operator) ...................... 13-6 13.1.5 关键词(Keyword)与批注(Comment) ........................ 13-7 13.1.6 ST 程序中使用数组符号................................................ 13-8 13.1.7 ST 编程的注意事项 ..................................................... 13-9 13.2 ISPSoft 中的 ST 叙述句结构 ............................................. 13-10 13.2.1 指定结构 := ........................................................... 13-10 13.2.2 条件结构 IF ............................................................ 13-12 13.2.3 条件结构 CASE ....................................................... 13-14 13.2.4 循环结构 REPEAT .................................................... 13-16 13.2.5 循环结构 WHILE ...................................................... 13-17 13.2.6 循环结构 FOR ......................................................... 13-18 13.2.7 API 应用指令结构 ..................................................... 13-19 13.2.8 功能块(FB)调用结构 .............................................. 13-20 13.2.9 空白叙述 ............................................................... 13-22 13.2.10 RETURN 叙述 ......................................................... 13-22 13.2.11 EXIT 叙述 .............................................................. 13-23 13.3 ISPSoft 中建立 ST 程序 .................................................. 13-24 13.3.1 ISPSoft 的 ST 编辑环境 ............................................. 13-24 13.3.2 编辑 ST 叙述........................................................... 13-25 13.3.3 插入 API 应用指令与功能块 ......................................... 13-26 13.3.4 书签功能 ............................................................... 13-27 13.4 ST 的程序范例 .............................................................. 13-28 13.4.1 范例说明 ............................................................... 13-28 13.4.2 硬件规划 ............................................................... 13-28 13-1 13.4.3 程序规划 ............................................................... 13-28 13.4.4 建立范例程序 .......................................................... 13-29 13-2 第 1 3 章 结 构 化 语 言 ST 13.1 认识结构化语言 ST 结构化语言(Structured Text,ST)是一种类似 C 语言或 PASCAL 等高级语言的编程方式,其最大 的特色在于整个程序是由许多的文字叙述所建构而成,而相较于指令列表(IL),ST 则具有较高的可 读性,且可透过类似数学方程式的文法来表达一个复杂的表达式,因此对于一个需要进行繁复运算的 程序来说,ST 是较适合此种应用场合的开发语言。除此之外,对于习惯编写 C 语言等高级语言的程 序设计者而言,ST 语言亦提供了一个较为熟悉的编程环境。 13.1.1 ST 程序的基本结构 下列便是一个很基本的 ST 程序范例,它与下方的梯形图具有同样的功能,但却能用更精简的方式来 加以表达,且所展现的文字结构已经近乎人类所使用的语言文法;而在 ST 程序当中,这样具有执行 意义的文字结构便称之为叙述句(Statement) 。 上述的 ST 程序范例可被解析为如下的结构,而一个 ST 程序便是由许多这样的基本结构所组成。 * 在 ST 的语法中, 『:=』符号代表指定的意义,而『=』符号则代表等于的意义,此点与 C 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 13-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3.1.2 叙述句(Statement) 叙述句是 ST 语言中最基本的执行单位,它代表的是一个可被完整执行的工作。而如同前述的范例, 一个完整叙述句的呈现可能并不局限在同一行文字当中,但它必定是以分号『;』来做为该叙述句的 结尾。另外,一个叙述句中也允许再包含多个或多层的子叙述句,且不论其所处的位置为何,只要是 一个完整叙述句的结尾,最后必定会跟随着『; 』符号。 一个完整的叙述句相当于一个具备完整功能的梯形图区段(NETWORK),它必须能够明确的表达一 件工作。以上述程序中的子叙述句为例,它所执行的工作便是将各装置的内容值依照数学式表达的顺 序 D0*(D1+D2) 来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的结果指定给装置 D10;但如下图红色框线中的内容便不 是一个合法的叙述句,它只是一个表达式(Expression),代表的只是一个数学运算的数值,却不是 一件具体的工作,就如同右侧缺少输出操作数的梯形图程序一样,并不是一个可被完整执行的程序。 由前述可知,一个 ST 程序是由许多的叙述句所组成,而一个叙述句的结构也同时包含了许多元素; 下图便是一个 ST 的程序范例,而其中每个红框的位置都代表一个完整的叙述句。 * 在 ST 的语法中, 『:=』符号代表指定的意义,而『=』符号则代表等于的意义,此点与 C 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 13-4 第 1 3 章 结 构 化 语 言 ST 13.1.3 表达式(Expression) 表达式在叙述句结构当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元素,它代表的是一个「值」,例如 TRUE 或 FALSE 的布尔值,亦或是 16 或 -3 的整数值;而表达式视使用的场合,可以是一个表达式或是一个常数, 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变量符号或装置。下列便是一些表达式的例子。 M0 & M1(布尔值的表达式) 此表达式所代表的是 M0 与 M1 进行 & 运算后的布尔值。 M0 = FALSE(布尔值的表达式) 此表达式所代表的是「M0=FALSE」这个条件是否成立。当 M0 的值为 ON 时,此表达式所代表的 布尔值便是 FALSE;但若 M0 为 OFF 时,因条件的成立,表达式所代表的布尔值便会为 TRUE。 M0(布尔值的表达式) 此表达式则直接以 M0 的值当作其代表的布尔值。当 M0 的值为 ON 时,表达式所代表的布尔值便 会为 TRUE,而当 M0 为 OFF 时,表达式所代表的布尔值则为 FALSE。 D1 + D2(数值的表达式) 此表达式代表的数值为 D1 与 D2 相加后的运算结果。 D0(数值的表达式) 此表达式则直接以 D0 的当前值做为其代表的数值。 D2 = D0 + D1(布尔值的表达式) 这是一个相当容易被混淆的布尔值表达式,它代表的是「D2=D0+D1」这个条件是否成立。也就是 说当 D0 与 D1 相加的结果等于 D2 的当前值时,表达式代表的便是布尔值 TRUE;相反的,如果 D0 与 D1 相加的结果不等于 D2 的当前值时,表达式所代表的即是布尔值 FALSE。 D2 := D0 + D1;(叙述句,非表达式。 ) 此为一个完整的叙述句而非表达式,其代表的意义是「将 D0 与 D1 的相加结果指定给 D2」的一个 工作;不过这个叙述句也是由「D2」与「D0+D1」这两个表达式所组成的。 请参考下列范例,此程序主要由两个 IF 结构的叙述句与其子叙述句所组成。当程序执行至第一个 IF 叙述句时,系统会先判断表达式「M0」的值是否为 TRUE,若此时装置 M0 的状态为 ON 时,系统便 会执行「将 D21+D22 的值指定给 D20」的叙述句工作;而执行至第二个 IF 叙述句时,系统会先判断 D0*(D1+D2)的运算结果是否等于 D20 的值,若两方相等,则代表表达式「D20 = D0*(D1+D2)」 的布尔值为 TRUE,此时系统便会执行「将 M1 的值设为 TRUE」的叙述句工作;但若两方不相等, 系统则会执行「将 M1 的值设为 FALSE」的叙述句工作。 13-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3.1.4 操作数(Operand)与运算符(Operator) 操作数与运算符为组成一个表达式的基本元素。操作数指的是参与运算的对象,而运算符则代表所执 行的运算动作,例如表达式 D0 + D1 中,D0 与 D1 都是操作数,而 + 号则是运算符。 由上一节的各个例子可知,表达式可为一群操作数与运算符的组合,但也可单独的以一个操作数来呈 现一个表达式,而其中做为操作数的可为装置、变量符号或是常数。 如同数学式一般,运算符本身也有执行运算的优先级,而当优先的等级相同时,进行运算的顺序便会 是由左至右。下表即为 ISPSoft 中 ST 语法的运算符一览表。 数据格式 符号 功能 操作数 表达式范例 运算结果 (表达式的值) 优先 表达式 值 等级 最高 ( ) 区块优先 不限 不限 (D0 + 6)* 3 33 ** 次方 浮点数 浮点数 2.0 ** 5.0 3.2E+1 - 负号 带号数值 带号数值 -(D0 + 3) -8 NOT 逻辑反向 布尔 布尔 NOT M0 TRUE * 乘法 任何数值 任何数值 D0 * 3 15 / 除法 任何数值 任何数值 15 / D0 3 MOD 除法取余数 整数 整数 D0 MOD 3 2 +,- 加法、减法 任何数值 任何数值 D0 + 3 8 < , >,<=, >= 数值比较 任何数值 布尔 D0 > 2 TRUE =, <> 等于、不等于 D0 <> 2 TRUE M0 = TRUE FALSE AND, & "及"运算 布尔 布尔 M0 & M1 FALSE XOR "互斥或"运算 布尔 布尔 M0 XOR M1 TRUE OR "或"运算 布尔 布尔 M0 OR M1 TRUE 任何数值 布尔 布尔 最低 *1. 在上述的表达式范例中,各装置的默认值为 M0=FALSE,M1=TRUE,D0=5。 *2. 使用次方运算符「**」时,其搭配的操作数必须使用常数或宣告为浮点格式的变量符号,而不可直接使用装置名称。 13-6 第 1 3 章 结 构 化 语 言 ST 13.1.5 关键词(Keyword)与批注(Comment) 在程序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字便称之为关键词,例如「TRUE」与「FALSE」在程序中代表的是一个 布尔值,而前述范例中的「IF」则代表叙述句所要处理的工作;除此之外,包括 API 应用指令的名称 也会被视为关键词,且为了避免程序的解读错误,在程序中被视为关键词的文字将无法被宣告为变量 符号的名称,但若只是被包含在符号名称当中则是允许的,例如「FIFO」及「_IF」。 在 ST 语法中,被框在(* 与 *)符号之间的文字都会被视为批注,而其内部不论是否包含叙述句、 表达式,亦或是任何的关键词,当进行编译时,系统都会自动略过这段内容;此外,只要在不破坏文 体结构的前提下,批注可被加在程序中的任何位置,但须留意程序的可读性。 请参考下列两个范例,其中编辑于左侧范例中的所有批注都是合法的,而右侧的批注则因为将关键词 「END_IF」切开而破坏其完整性,因此编译时便会产生错误。 ISPSoft 中也提供了将程序转换为区域批注或行批注的快捷功能。先以鼠标左键圈选一段 ST 语言区块 后,按下鼠标右键开启快捷选单。 13-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点选 区域批注/解除 后,所选区块前后便会自动加上批注符号,如下图左;若点选 行批注/解除 后, 所选区块的每一行前后便加上批注符号,如下图右。 区域批注 行批注 13.1.6 ST 程序中使用数组符号 在 ISPSoft 的 ST 程序中使用数组符号时,其表达格式为 符号名称[索引],其中索引的部份可为常数 或变量符号,不过只有在 AH/AS 系列机种的项目中才可使用变量符号做为索引值;而不论是变量符 号或常数,索引值的内容都必须由 0 开始,同时也不可大于或等于数组的大小,例如大小为 10 的数 组符号,其索引值的范围则必须为 0~9。关于数组符号的使用说明请参考第 6.2.3 节的相关内容。 除此之外,使用数组时还须注意下列几点事项。 使用数组符号时只可对单一的数组元素进行操作,而无法将代表整个数组的变量符号当作操作数。 目 前 ISPSoft 的 数 组 类 型 的 变 量 符 号 只 支 持 至 一 维 数 组 ; 但 自 定 义 数 据 形 态 中 的 结 构 (STRUCTURE)内所定义的元素支持最多三维数组,此类变量符号可以下形式书写,如下图中将 D0 的值写入自定义数据类型变量符号 vardut 中指定元素 pt1 中三维数组的第[1,1,1]个。自定义数据 类型请参阅第 8 章。 当数组索引为变量符号时,若在操作的过程中不慎造成索引值超出合法范围,此时 PLC 仍会继续 运作且不会有错误码产生,但实际参与运算的数据便可能已产生错乱。 使用常数索引值的数组符号允许使用间接指定寄存器来进行修饰,但若使用变量符号当作数组索引 时,系统便不允许再加上间接指定寄存器。关于间接指定寄存器的说明请参考第 6.1.5 节。 13-8 第 1 3 章 结 构 化 语 言 ST 13.1.7 ST 编程的注意事项 在不破坏关键词或叙述句结构的前提下,任何的换行或空白都是被允许的。 原则上全角与半角文字在 ISPSoft 中会被视为不同的字符,因此请尽量避免使用全角文字以免造成 识别及解读上的误判。 在 ST 的语法中,英文无大小写的分别,亦即 IF、If 与 if 的意义是相同的。(此点与 C 语言不同) 在 ST 语言中使用常数时,其表达的格式如下。 10 进制:23456 (未加任何标注的数字会被视为 10 进制) 16 进制:16#5BA0 (数字前方加上 16#) 8 进制:8#55640 (数字前方加上 8#) 2 进制:2#101101110100000 (数字前方加上 2#) 字符串:”XYZ” (以双引号包住字符串) BOOL:TRUE 或 FALSE。 在 ISPSoft 的 ST 语法中,原则上一个表达式里的操作数必须为相同的数据类型才可以进行运算, 但若操作数为 INT 与 WORD 类型的数值时,两者之间便可进行混合运算,且 DINT 与 DWORD 之 间的混合运算也同样是合法的,不过若是不同数据长度的操作数则不允许进行混合运算。 进行运算时,不论是 INT 系列或 WORD 系列的数据,系统都会将其视为带符号的整数来处理。 ST 语言可编辑的行数并没有限制,但仍必需考虑主机的内存容量。 ISPSoft 的 ST 编辑环境支持 复制/剪下/贴上 的功能,因此用户可从其他的文本编辑器中将编辑好 的内容复制到 ISPSoft 的 ST 编辑工作区中。 下表则为 ST 语言不支持的指令。 AH/AS 系列机种 所有 IL 的专用指令皆不可使用,例如 LD、LDI、OUT、SET、RST、LD&、LDP…等。 所有脉冲型的 API 指令皆不支持,例如 ROLP、RORP、BCDP、TRDP…等。 所有四则逻辑运算、逻辑控制、接点类型逻辑运算与结构指令类别的指令皆不支持。另外也不支持 PLS、PLF、MOV、DMOV、DFMOV、$MOV、MC、MCR、CJ、JMP、GOEND…等指令。 一般计数器编号搭配的 CNT、DCNT 指令,以及子程序型定时器编号搭配 TMR 指令 下表则为 ST 语言有支持的指令,但须有所限制使用的规范事项: AS 系列机种 所有高速输出指令(API 27xx),如 DPLSY、DDRVI 等,使用前请参考 DDRVI 指令说明。 高速计数器搭配 DCNT 指令时,判断式需永远被执行,以便刷新当前计数值。 13-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AS 系列机种 通讯类的指令,而且需等待设定完成其目标指令,须注意程序流程可让指令被扫描执行。 13.2 ISPSoft 中的 ST 叙述句结构 13.2.1 指定结构 := 格式 功能说明 将右侧表达式所代表的值指定(传送)给左侧的装置或变量符号。 使用规则与限制 结构右侧的表达式可为常数、装置、变量符号或任何表达式,但左侧只能是装置或变量符号。 指定结构两侧的操作数必须符合下列规则才可传递数据。 (a) M、S、T、C、HC 装置与 BOOL、STEP、TIMER、COUNTER 等位类型的符号可互传。 (b) D、L 装置可与所有 BOOL、STEP、REAL、STRING 以外所有类型的符号互传数据。 (c) T、C 装置可与 D、L 装置及 WORD、INT、TIMER、COUNTER 等类型的符号互传数据。 (d) D、L、HC 装置与指定 HC 装置的 COUNTER 符号可与 DWORD 与 DINT 的符号互传数据。 (e) WORD 系列与 INT 系列可互传数据,但左侧的数据长度必须大于或等于右侧。 (f) REAL 系列与 STRING 只可与相同类型且长度相同的符号互相传递数据。 范例 EX1:将 M0 的值传递给变数 OUT_0。 EX2:将装置 M0 设置为 ON。 EX3:将 D1 与 D2 的内容值相加后传递给 D0。 EX4:将变量 DATA 的内容值指定为 3。 13-10 第 1 3 章 结 构 化 语 言 ST EX5:确认 D0 的内容值是否等于 3*2+6*(5+3) ,并把判断结果传送给装置 M0。 EX6:下表则为几个错误的范例。 ST 叙述句 D0 := M0 ; V_WORD := V_DWORD ; D0 := V_REAL ; 说明 两侧的数据类型不符。 左侧的数据长度不得小于右侧。 REAL 符号不可直接与 D 装置互传数据。 V_LREAL := V_REAL ; REAL 系列的符号必须长度相同才可互传数据。 V_DWORD := V_TIMER ; TIMER 符号不可传值给 DWORD 符号,但可传给 WORD。 V_WORD := HC0 ; HC 装置不可传值给 WORD 符号,但可传给 DWORD。 1 3 - 1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3.2.2 条件结构 IF 格式 功能说明 若「布尔值表达式 1」的值为真(True)时,程序便会执行「子叙述句 1」后离开;若为否(False) 则往下判断,并依此类推…;当所有的判断值都为否时,最后便会执行「Other 子叙述句」后离开。 使用规则与限制 布尔值表达式可为装置、变量符号或是任何表达式,但不可为常数。 子叙述句的内容可以是任何合法的完整叙述句,当然也可以是另一个 IF 结构。 跟在关键词 THEN 或 ELSE 后面的子叙述句数量并没有限制。 结构中的 ELSIF 与 ELSE 部份均可省略,而当 ELSE 被省略时,若当中所有的布尔值表达式都 为否(FALSE)时,该结构最后将不会执行任何子叙述句而直接离开。 结构中的 ELSIF 可随意增加,但 ELSE 的部份只能有一个,且必须加在最后一段。 范例 EX1:如果 M0 为 ON,则把 M1 设为 ON,M2 设为 OFF,否则就直接结束此步骤;且不论 M0 的值 为何,其值将会永远传递给 M3。 13-12 第 1 3 章 结 构 化 语 言 ST EX2:若 DT 的值大于 5,则将 OUT_0 设置为 ON,OUT_1 重置为 OFF,否则 OUT_0 与 OUT_1 的 状态都将依循 OUT_2。 EX3:若 M1 为 ON,则将 D0 的值设为 1;但若 M1 不为 ON,则继续判断 M2 是否为 ON,若是,则 将 D0 的值设为 2;但若 M2 也不为 ON,则 D0 的值将被设为 0。 13-1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3.2.3 条件结构 CASE 格式 功能说明 判断「整数表达式」的值是否在「条件数值」的列表中,若是,则执行该条件所对应的「子叙述句」 后离开此结构;若否,则执行关键词「ELSE」之后的「Other 子叙述句」后离开。 使用规则与限制 上图结构中的整数表达式可为装置、变量符号或是任何表达式,但不可为常数,且其代表数值 的数据类型必须为 INT(-32768 ~ 32767)或 DINT(-2147483648 ~ 2147483647)类型的整 数,而若直接使用装置编号,如 D0,系统则会自动将该装置的内容值视为 INT 类型的数据;此 外,若使用表达式且其结果不为整数时,程序将会自动略去小数而只取整数的部份。 列表中的条件数值不可有重复且必须为整数,其范围则须视 CASE 关键词后的整数表达式类型, 即 INT 类型为 -32768 ~ 32767,而 DINT 则是 -2147483648 ~ 2147483647。 当有不同的条件数值却执行相同的叙述句时,编辑时便可将其合并为一列。 (a) 若各条件为不连续数值,则各数值间须以逗号隔开,例如 1, 3, 5 : 子叙述句,而此例则代 表当整数表达式的数值满足 1、3、5 中的任何一个时,系统便会执行同一个子叙述句。 (b) 若各条件数值是某个连续的区块,则编辑时可使用『 .. 』符号来表示条件数值的范围,例 如 3..6 : 子叙述句 便代表当整数表达式的数值落在 3 到 6 的范围内(包含 3 与 6)时, 系统便会执行同一个子叙述句。且当用『 .. 』符号表示条件数值时,左侧数值必须小于右 侧,如 6..3 : 的范围叙述便是不合法的。 子叙述句的内容可以是任何合法的完整叙述句,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 在 CASE 结构中的每个条件数值都可对应多个子叙述句。 关键词 ELSE 与其对应的子叙述句可被省略,但实际操作时,若整数表达式的值没有在条件数 值的列表当中,则该结构将会不执行任何子叙述句而直接离开。 在执行完对应条件的子叙述句后,程序便会直接跳离该 CASE 结构,而无需其他的跳脱指令。 13-14 第 1 3 章 结 构 化 语 言 ST 范例 EX1:若 D0=1,则 M1 为 ON;若 D0=2,则 M2 为 ON;若 D0 为其他数值则 M0 为 ON。 EX2:先判断 D0+D1 的运算值,若该值的范围为 1~3,则将 M0 设置为 ON;但若该值为 5 或 7,则 将 M1 设置为 ON,而当该值不在上述的范围时,程序将不做任何动作并直接离开此结构。 13-1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3.2.4 循环结构 REPEAT 格式 功能说明 先执行子叙述句后再判断「布尔表达式」的值是否为真(True),若其值为真,则程序会直接离开此 结构;若为否(False) ,则结构内部的程序便会重复执行,直到该值为真(True)之后才会离开。 使用规则与限制 布尔表达式可为装置、变量或是任何表达式,但不可为常数。 REPEAT 结构为先执行子叙述句后再判断是否离开,因此结构中的子叙述句至少会执行一次。 子叙述句的内容可以是任何合法的完整叙述句,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且 REPEAT 结构中 的子叙述句数量并没有限制,但若是循环内部还有循环的巢状结构时,最多则只能有 64 层。 UNTIL 后的布尔表达式为离开循环的判断条件,因此请勿使用无法更新的装置或变量来当作该 表达式的操作数,以避免造成无限循环。 X 装置的值必须在程序的扫描周期完成后才会被更新,因此若要以 X 装置的状态做为离开循环的 条件时,请务必在结构内部加上 IO 更新指令的叙述句,或是在中断程序中更新 X 装置的值。 范例 EX1:DT 的初始值为 0,进入循环后,DT 便会持续加 2 递增,直到 DT 大于 100 时才会结束循环。 EX2:下列为一个阶层运算的范例。进入循环之前,D0 的值会先初始化为 1,而循环结束后,D0 的 值便会等于 D10 内容值的阶层运算;若 D10 的值为 5,则最后的 D0 值便会等于 5*4*3*2*1。 13-16 第 1 3 章 结 构 化 语 言 ST 13.2.5 循环结构 WHILE 格式 功能说明 先判断「布尔表达式」的值是否为真(True) ,若为真(True) ,则程序便会继续执行子叙述句,且只 要该值持续为真(True)时,结构内部的程序便会重复执行,直到该值为否(False)之后才会离开。 使用规则与限制 布尔表达式可为装置、变量或是任何表达式,但不可为常数。 WHILE 结构为先判断条件再决定是否执行循环中的叙述,因此内部的叙述句可能完全不执行。 子叙述句的内容可以是任何合法的完整叙述句,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且 WHILE 结构中的 子叙述句数量并没有限制,但若是循环内部还有循环的巢状结构时,最多则只能有 64 层。 跟在关键词 WHILE 之后的布尔表达式为离开循环的判断条件,因此请勿使用无法更新的装置或 变量来当作该表达式的操作数,以避免造成无限循环。 X 装置的值必须在程序的扫描周期完成后才会被更新,因此若要以 X 装置的状态做为离开循环的 条件时,请务必在结构内部加上 IO 更新指令的叙述句,或是在中断程序中更新 X 装置的值。 范例 EX1:DT 的初始值为 0,进入循环后,DT 便会持续加 2 递增,直到 DT 大于 100 时才会结束循环。 EX2:右侧为 WHILE 结构与 REPEAT 结构的比较,而在此例 中,我们会先让离开循环的条件在进入之前就已成立。 因 REPEAT 结构是先执行再判断,因此其结构内部的子 叙述句会被执行一次,所以离开循环后的 D0 值便会等 于 1;而 WHILE 结构则是先判断再执行,且因一开始所 判断的离开条件就已成立,所以其结构内部的子叙述句 完全没被执行过,因此结束后的 D1 值还是会保持为 0。 13-1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3.2.6 循环结构 FOR 格式 功能说明 先将「条件变量或装置」的内容设为「起点值」,之后每执行完一次循环内的程序就将「条件变量或 装置」的内容值加上一次的「递增量」 ,接着再判断其值是否还在「起点值」至「终点值」的范围内, 若是,则继续执行循环;若否,则程序便会直接离开 FOR 结构。 使用规则与限制 上述的起点值、终点值与递增量表达式可以是装置、变量符号、表达式或常数,且其代表数值 的数据类型必须为 INT(-32768 ~ 32767)或 DINT(-2147483648 ~ 2147483647)类型的整 数,而若直接使用装置编号,如 D0,系统则会自动将该装置的内容值视为 INT 类型的数据;此 外,若使用表达式且其结果不为整数时,程序将会自动略去小数而只取整数的部份。 当起点值小于终点值时,所设定的递增量便必须为负数,否则将会造成无限循环。 条件变量的数据类型亦必须是 INT 或 DINT,且当条件变量或装置在循环的程序当中有参与运算 时,请小心避免因变更到它的值而造成无限循环。 子叙述句的内容可以是任何合法的完整叙述句,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且 FOR 结构中的子 叙述句数量并没有限制,但若是循环内部还有循环的巢状结构时,最多则只能有 64 层。 实际运作时,系统会先将条件变量或装置的内容值加上递增量后,再判断是否可以离开循环, 但若加上递增量之后的值会产生溢位时,程序便会因为离开的条件无法成立而造成无限循环。 范例 在循环的执行过程中,符号 INDEX 会由 1 开始每次递增 2,一直到第 5 次的循环结束后,INDEX 的 值会再被加上 2 而等于 11,而此时系统便会判断已超过条件范围(1~9)而离开循环;且因符号 SU 2 2 2 2 2 的初始值为 0,因此离开循环后,SU 的值便会是 1~9 的奇数平方和,即 1 + 3 + 5 + 7 + 9 。 13-18 第 1 3 章 结 构 化 语 言 ST 13.2.7 API 应用指令结构 格式 功能说明 执行 API 应用指令的功能。 使用规则与限制 ST 程序中执行 API 指令时,本身并不须要指定 En 端点的状态,只要程序执行到该叙述句时, 对应的 API 指令就会被执行。不过应用上还是可以搭配 IF 结构来达到具有 En 端点的效果。 只要不破坏操作数与关键词的完整性,任何的换行都是被允许的。 在 ST 语法中的 API 应用指令也是一个叙述句,因此最后的结尾一样要加上分号『;』。 指令中的每个操作数都必须被加在括号中,而可用的操作数则请参考各机种的指令手册。 内部操作数的排列顺序不可变动,其顺序请参考各机种的指令手册。 在 ISPSoft 中的 API 应用指令并不支持回传值的功能,因此 M0 := CMP(D0, D10, M0); 的 叙述句便是不合法的。 只要指令的结构不变,其文字的换行是允许的。 范例 EX1:搭配 IF 结构使用 CMP 指令。 EX2:因在 ST 程序中的 API 应用指令无法操作 En 端点,因此若使用了定时器指令(TMR)时,请 务必于程序中加入重置定时器的叙述句,如下例的行号 4,否则该定时器将无法归零。 13-1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3.2.8 功能块(FB)调用结构 格式 功能说明 执行功能块的功能。 使用规则与限制 ST 程序中调用功能块时,本身并不须要指定 En 端点的状态,只要程序执行到该叙述句,被调 用的功能块就会执行。不过应用上还是可以搭配 IF 结构来达到具有 En 端点的效果。 只要不破坏操作数与关键词的完整性,任何的换行都是被允许的。 功能块的结构也是一个叙述句,因此最后的结尾一样要加上分号『;』。 功能块的每个输出入端点与其对应的操作数都必须被包含在括号之中,且每组端点与操作数之 间须以逗号隔开,而可用的操作数类型则必须依据各功能块的定义来加以指定。 括号之前的名称应为功能块实例而非功能块定义,亦即应输入被宣告成功能块类型的变量符号 名称。关于功能块定义与与功能块实例的详细说明请参考第 7 章的相关内容。 输入侧端点所使用的指定符号为「:=」,而输出侧端点所使用的指定符号则是「=>」 。 结构内的端点与操作数顺序必须依照功能块的定义,而不可任意变动,其顺序则为排除 En/Eno 端点后,先由上而下列出所有输入侧端点,其中 VAR_IN_OUT 类别的端点则被归类为输入侧; 接着再由上而下列出所有输出侧的端点。请参考下列功能块的梯形图图标与 ST 结构。 13-20 第 1 3 章 结 构 化 语 言 ST 范例 EX1:在 ST 的程序中,只要执行到调用功能块的叙述句时,被调用的功能块就会执行。 EX2:搭配 IF 结构来执行功能块的功能。 EX3:根据变量符号 CH 的值来决定执行哪一个功能块实例。 13-2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3.2.9 空白叙述 格式 功能说明 用于必须加入叙述句但却又无须执行任何动作的应用场合。 范例 下图为一个不执行任何动作的 FOR 循环,此循环的功能在于将程序停滞在循环的处理中以达到延迟 (DELAY)执行的效果,而调整循环次数便可调整延迟的时间。 13.2.10 RETURN 叙述 格式 功能说明 此叙述句只可加在用 ST 语言撰写的功能块程序当中,其功能为强制离开目前正在执行的功能块。 范例 下例中的功能块 FB0 为使用 ST 语言所撰写的程序。当程序实际运作时,在功能块执行完上半段的程 序后便会先判断 X0.0 的状态,若 X0.0 为 ON,则此功能块的动作便会立即结束;但若 X0.0 为 OFF, 则该功能块便会执行完整段的程序后才会离开。 13-22 第 1 3 章 结 构 化 语 言 ST 13.2.11 EXIT 叙述 格式 功能说明 此叙述句只可用于循环结构的内部,包括 REPEAT、WHILE 及 FOR,其功能则为强制脱离循环。 范例 EX1:下例为一个 REPEAT 的循环结构,而离开的条件除了待 DT 持续递减至 0 之外,循环中又加入 了一个 IF 结构搭配 EXIT 的叙述句,且让 D0 由 0 开始每次递增 1,而当 D0 递增至 100 时, 程序便会直接离开循环,所以该循环最多只能执行 100 次;在下列的范例中,因 DT 的设定值 为 110,因此当 DT 的值递减至 10 的时候,循环便会因为已执行了 100 次而直接结束,所以 最后 DT 的值便会等于 10,而不会递减至 0。 EX2:下例为一个 FOR 循环,原本是进行 DT 内容值(初始值为 10)的阶层运算,并将最后的运算 结果放置在装置 D0 当中,但其中加入了一个 IF 结构搭配 EXIT 叙述句后,只要 D0 大于 100 时,程序便会立即停止计算并强制离开循环;因此在下列的范例中,当 D10 递增至 5 时,D0 的值便会是 1*2*3*4*5=120,而循环则也会因此提前结束。 13-2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3.3 ISPSoft 中建立 ST 程序 13.3.1 ISPSoft 的 ST 编辑环境 建立 POU 时,于语言字段选择「结构化语言(ST)」便可建立 ST 程序,请参考第 5.4.1 节的说明。 下图即为 ISPSoft 中的 ST 编辑环境,其窗口配置的上方为区域符号表,而下方则是编辑工作区,且 在编辑工作区的左侧默认会有行号显示,用户可自行设定其显示的格式,详细操作请参考第 2.3.1 节 的相关说明。此外,在进入 ST 的编辑环境后,窗口中亦会出现对应的图标工具栏,其功能如下。 图示 功能说明 插入指定结构 := 的范本 插入条件结构 IF 的样板 插入循环结构 REPEAT 的样板 插入循环结构 WHILE 的样板 插入循环结构 FOR 的样板 插入条件结构 CASE 的样板 13-24 第 1 3 章 结 构 化 语 言 ST 13.3.2 编辑 ST 叙述 在 ST 的编辑工作区中,其操作方式与一般的文本编辑器类似,编辑时只要依据 ST 语法的格式直接 使用键盘在工作区上面输入或修改文字即可,且当按下键盘的【Enter】键时便可执行换行的动作。 此外,亦可先点选欲编辑的位置后,直接透过图标工具栏来插入结构的样板并进行修改即可。 选取文字的方法也与一般的文本编辑器相同。先将鼠标点在选取区块的起点并按住鼠标左键,之后往 选取的方向移动便可框选文字;又或者是先用鼠标点选在某个区块的起点,接着按住键盘的【Shift】 键,之后再用鼠标点选该区块的终点便可将整段区块选取起来。 当在编辑的过程中输入了未经宣告的变量符号时,输入完毕后用鼠标点击该文字并按下右键,之后再 于快捷选单中点选「新增符号」便可自动导出变量符号的宣告窗口。 13-2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程序输入的过程中,会自动从以建立的变量符号中筛选出符合的变量符号供用户挑选,可利用键盘的 「↑」、 「↓」键,或直接在选单中点击鼠标左键完成输入。 13.3.3 插入 API 应用指令与功能块 插入 API 应用指令与功能块的方法有下述两种。 方法一 依据应用指令与功能块的格式,直接于编辑工作区中利用键盘输入即可。 方法二 于项目管理区中展开应用指令或功能块的目录,在其中找到欲插入的项目后,于该项目上按住鼠标左 键,之后再将其拖曳至欲插入的位置后放开左键即可。 插入应用指令或功能块之后,请再依据其定义的格式,直接于插入的样板中编辑对应的操作数。 此外,拖曳功能块时须注意只能拖曳功能块的定义,而不能拖曳其下层的功能块实例项目。 13-26 第 1 3 章 结 构 化 语 言 ST 13.3.4 书签功能 书签功能为方便搜寻或移动至特定编辑位置的便利工具。 加入/移除书签 先用鼠标点选欲加入书签的行列后按下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选单中点选「书签」项目,之后再于该 项目中选择欲加入的书签编号即可。而要移除书签时,同样的请先用鼠标点选欲取消书签的行列后按 下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选单中点选「书签」项目,之后再于该项目中点选与所选行列相同编号的书 签即可;不过若选择的是其它编号时,所选行列的书签便会被变更为该编号。此外,若于功能工具栏 中点击 编辑(E) > 书签 > 移除所有书签(R) ,则目前编辑窗口的中的所有书签便会被全部取消。 操作时若点选了一个已使用于其他行列的编号,则该编号的书签便会被搬移至目前选取的行列上。 移至书签位置 编辑工作区中按下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选单中点选「移至书签位置」项目,之后在目录中选择移动 目标的书签编号即可。 13-2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3.4 ST 的程序范例 13.4.1 范例说明 此范例为自动控制应用中经常会使用到的塔灯控制,而此处选用的则是三色灯号加上蜂鸣器的配置。 下表即为各种状态下的控制机制,其中当有一个以上的状态成立时,系统将以优先权较高的为主。 状态代 设 备 状 态 码 灯 号 显 示 红灯 黄灯 绿灯 蜂鸣器 4 设备异常 ON OFF OFF Flash 3 设备异常(关闭蜂鸣器) Flash OFF OFF OFF 2 运转中 OFF OFF ON OFF 1 工作完成 OFF Flash OFF OFF 0 闲置 OFF ON OFF OFF 优先 最高 最低 13.4.2 硬件规划 在本范例中,我们将选用 AH 系列主机 AHCPU530-EN,数字 IO 模块则选用 8 点输入/8 点输出的 AH16AP11R-5A,而主背板则选用 4 槽的 AHBP04M1-5A。下表即为本范例的 IO 配置表。 Type ID DO Y0.0 红灯输出 DO Y0.1 黄灯输出 DO Y0.2 绿灯输出 DO Y0.3 蜂鸣器输出 说明 13.4.3 程序规划 (1) 当标志 ERROR 为 ON,且标志 BUZZER_OFF 为 OFF 时,将状态代码 SC 设为 4。 (2) 当标志 ERROR 为 ON,而标志 BUZZER_OFF 为 ON 时,将状态代码 SC 设为 3。 (3) 当标志 ERROR 为 OFF,且标志 RUNNING 为 ON 时,将状态代码 SC 设为 2。 (4) 当标志 ERROR 与 RUNNING 都为 OFF,但标志 COMPLETE 为 ON 时,将状态代码 SC 设为 1。 (5) 当标志 ERROR、RUNNING 与 COMPLETE 都为 OFF 时,将状态代码 SC 设为 0。 (6) 依据状态代码 SC 切换对应的灯号显示状态。而因灯号控制在许多的应用中都会使用,且灯号的 显示可以有许多种变化,因此考虑程序的扩充性与可再用性,我们会将此段程序规划为功能块。 13-28 第 1 3 章 结 构 化 语 言 ST 13.4.4 建立范例程序 首先请开启 ISPSoft 并建立一新项目。 因本范例的硬件规划与第 4 章相同,因此请参考第 4 章的内容,并自行完成硬件规划的工作。 13-2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接下来请直接于项目管理区中分别建立主程序与功能块的 POU,且在建立时请都选择使用 ST 语言。 再来请将已知的系统标志及 IO 配置建立在全局符号表中。 13-30 第 1 3 章 结 构 化 语 言 ST 接着再编辑功能块 POU 的程序,而在规划上,我们须要建立一个输入端点用以接收主程序所指定的 状态代码,且针对灯号与蜂鸣器的部份,我们亦将其状态的输出结果建立为功能块的输出端点。 因功能块的功用在接收主程序的状态代码,并在经过判断之后将对应的灯号状态输出,所以相当适合 使用 CASE 的结构来设计;而当后续有不同的灯号显示模式时,我们只须要新增一个状态代码,接着 再于此功能块的程序中插入一个 CASE 的条件即可,因此对于后续的扩充将会有相当大的弹性。 编辑时可于编辑工作区中插入 CASE 结构的样板后再加以修改,或是直接输入下列的 ST 程序。 13-3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接下来便可继续编辑主程序的部份,其中我们必须先在主程序的区域符号表中宣告代表状态代码的变 量符号 SC 以及功能块实例 TL_INS;而在程序的规划上,因为在灯号的控制中有优先权的机制,因 此此程序较适合使用 IF 的结构来进行设计;在确定状态代码之后,我们还须调用方才所建立的功能块, 并将状态代码提供给功能块进行运算,而最后所得到的结果便可再指定给实际输出的 IO 接点。 最后完成的主程序如下。 完成以上的编辑后,接着请自行完成编译,并将硬件参数与程序下载至主机当中进行后续的测试。 13-32 第14章 顺序功能图 SFC 目录 14.1 认识顺序功能图 SFC ......................................................... 14-3 14.1.1 SFC 程序架构 ........................................................... 14-3 14.1.2 SFC 动作原理 ........................................................... 14-4 14.2 ISPSoft 中的 SFC 架构 ..................................................... 14-5 14.2.1 步进点与 Action ........................................................ 14-5 14.2.2 转换点(Transition) ................................................. 14-8 14.2.3 共进分支与选择分支 .................................................. 14-10 14.2.4 并行汇合与选择汇合 .................................................. 14-11 14.2.5 跳跃点 .................................................................. 14-12 14.2.6 Actions 的修饰条件 .................................................. 14-14 14.2.6.1 条件定义 .......................................................... 14-15 14.2.6.2 设置修饰条件的注意事项 ....................................... 14-18 14.2.7 14.3 初始步进点 ............................................................. 14-19 在 ISPSoft 中建立 SFC 程序 ............................................. 14-21 14.3.1 ISPSoft 的 SFC 编辑环境 ........................................... 14-21 14.3.2 Actions 与 Transitions 的建立与管理 ............................ 14-23 14.3.3 新增步进点结构 ....................................................... 14-24 14.3.4 插入并联转换点 ....................................................... 14-26 14.3.5 插入并联步进点 ....................................................... 14-27 14.3.6 插入步进点结构-共进分支&选择汇合 ............................. 14-28 14.3.7 插入步进点结构-选择分支&并行汇合 ............................. 14-29 14.3.8 插入跳跃点 ............................................................. 14-30 14.3.9 指定步进点与转换点符号 ............................................ 14-31 14.3.10 指定初始步进点 .................................................... 14-31 14.3.11 配置 Actions/折叠 Action 列表 ................................. 14-32 14.4 SFC 的程序范例 ............................................................ 14-35 14.4.1 范例说明 ............................................................... 14-35 14-1 14.4.2 硬件规划 ............................................................... 14-36 14.4.3 程序规划 ............................................................... 14-36 14.4.4 建立范例程序 .......................................................... 14-37 14-2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14.1 认识顺序功能图 SFC 14.1.1 SFC 程序架构 顺序功能图(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 SFC)是 IEC 61131-3 所规范的 PLC 编程语言之一,其 最大的特色在于以类似流程图的观念来规划程序,适用于着重流程控制及状态转移的控制程序。 在下图中,左侧为基本的 SFC 图形,而右侧则为其对应的程序流程图。由左侧的结构可看出 SFC 程 序是由许多的步进点(STEP)、转换点(Transition)以及每个步进点当中的细部动作(Action)所 构筑而成,其中步进点的功能如同流程图的执行程序,而转换点则如同流程图中的条件判断。 14-3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14.1.2 SFC 动作原理 SFC 程序的执行方式就如同接力赛一般,一个接着一个地传递执行权,当有某个步进点成为启动状态 时,代表该步进点取得执行权,而系统便会执行该步进点所定义的程序,直到该步进点下方的转换点 条件成立后,程序才会将执行权移交给下一个步进点,并将目前执行的步进点关闭,像这样执行权移 转的程序也叫做步进点转移;而当依照这样的规则重复执行,直到最下方的转换点条件成立时,系统 便会再将执行权转移至最后指定跳跃的步进点来继续整个程序的循环。 在执行过程中,系统只会关注拥有执行权的步进点,并执行其内部定义的动作程序,且也只会确认该 步进点下方的转换条件是否成立;换句话说,对于未获得执行权的步进点而言,其下方的转换条件并 不会影响程序的执行步序,而系统也不会主动执行这些步进点所指定的动作程序。 在 ISPSoft 的 SFC 架构中,步进点与转换点必须是交错排列的,因此在编绘 SFC 的图形时,连续两 个步进点或连续两个转换点的结构将无法通过编译。 上例是单纯应用的 SFC 架构,而在 ISPSoft 中尚提供许多丰富且灵活的编程功能,包括分支与汇合的 结构、模块化的动作(Action)与转换点(Transition)程序、可定义动作(Action)执行方式的修饰 条件…等;而这些功能亦将在后续的章节中逐一介绍,并说明如何在 ISPSoft 当中进行实作。 14-4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14.2 ISPSoft 中的 SFC 架构 14.2.1 步进点与 Action 在 ISPSoft 中,每个步进点都必须配置一个 STEP 型态的变量符号来做为其启动与否的状态标志,而 当对应的标志为 ON 时,便代表该步进点已进入启动状态,亦即取得执行权。AH5x0 机种及 DVP 机 种每个 STEP 符号都将占用一个 PLC 内部的 S 装置,至于 S 装置的使用限制与相关说明,详细内容 请参考各机种的操作手册。 当步进点被启动后,其内部所指定的动作即会依据所定义的方式开始执行,直到该步进点将执行权移 交出去之后,所有对应的动作便会视其执行方式的定义来决定停止与否;而在 ISPSoft 中,这些动作 程序亦可如同子程序一般的被模块化,并可重复在不同的步进点当中被指定,且同一个步进点亦可指 定一个以上的动作模块,而这些动作模块在 ISPSoft 当中便称之为 Action;此外,每个 Action 皆可 单独被定义其执行方式,至于决定 Action 执行方式的定义,在 ISPSoft 当中便称之为修饰条件。 在 ISPSoft 中,Action 本身也是一段程序代码,且该程序代码亦可用梯形图(LD) 、指令列表(IL)、 功能块图(FBD)或是结构化语言(ST)来进行开发,而所建立的 Action 程序亦会被列于项目管理 区中;此外,Action 的编程窗口与各个语言的编程环境相同,唯一差异只有 Action 的编程窗口并没有 区域符号表,这是因为在 ISPSoft 中,同一个 SFC 程序的 Action 与 Transition 会共享同一份区域符 号表。 14-5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在编辑 SFC 的程序时,一般会先建立好 Action 的程序之后,再将其配置给各个步进点,并逐一定义 每个 Action 的执行方式(修饰条件);下图即为 Action 的设置画面与设置完成后的 Action 列表。 在 SFC 的执行过程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程序,称之为「Final Scan」,该程序一般是发生在 Action 停 止执行时,系统会再自动执行一个程序以关闭该 Action 当中的所有输出动作;当执行「Final Scan」 时,原本 Action 当中透过 OUT 指令驱动的线圈全部会关闭而呈现 OFF 状态,而所有于该 Action 当 中执行的应用指令与功能块也不再执行,包括定时器也将被重置;不过若是透过 SET 或 RESET 指令 而驱动的线圈,则因该指令的特性,所以仍会保持原状,且计数器也只会停止计数,而其接点的状态 与计数值则同样会维持不变,而不会如同定时器一般被重置。 以下图为例,其中 Action0 为配置于 STEP_0 的 Action,而其修饰条件则为 N(Normal),即一般的 执行条件,因此当执行权由 STEP_0 转移至 STEP_1 时,系统便会再执行一个 Final Scan 的程序。 14-6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下图为步进点 STEP_0 为启动状态的监控画面,其中 Action0 的 M10 处于 ON 的状态,因此输出 M0 的状态也会为 ON,而 M1 则被设置(SET)为 ON,M2 也被重置(RST)为 OFF,至于定时器 T0 与计数器 C0 则都处于计时/计数到达的状态。 下图则为步进点转移至 STEP_1 后的监控画面,其中可发现,即使 M10 仍保持为 ON,输出的 M0 同 样会被关闭,且定时器 T0 也会被重置;不过 M1、M2 与计数器 C0 则还是会保持在原本的状态。 14-7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AH5x1、AH500 冗余系列机种、AHxxEMC 与 AS 系列机种可设置每个 Action 是否执行「Final Scan」, ISPSoft 为预设执行上述的「Final Scan」,欲取消时,在不执行「Final Scan」的 Action 上按下鼠标 右键,将 Action/Transition > 致能重置功能 取消选择,则此 Action 上的图示将以红色表示不执行 「Final Scan」,因此,前述范例中的 STEP_0 在步进点转移后,Action0 中的状态仍将为转移前的状 态。 14.2.2 转换点(Transition) 转换点是决定 SFC 执行时序的重点指标,它会决定目前启动中的步进点是否该将执行权移转到下一 个步进点,且如同前述,只有位于目前启动中的步进点,其下方的转换点才能决定执行权的移转。 在 ISPSoft 中,转换点可以是某个布尔格式的装置或变量,同时也可以是具备逻辑运算的程序代码; 若转换点是一段逻辑运算的输出,则在编辑时便可先将这段运算程序建立为 Transition 程序,之后再 将其指定于对应的转换点即可,且所建立好的 Transition 程序也同样会被列于项目管理区中。 14-8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支持 Transition 程序的语言包括 LD、IL、FBD 与 ST,且虽然编辑的规则不同,其共通点则都是必须 将某个布尔状态输出至与该 Transition 程序同名的符号,而该符号亦无须另外宣告;不过若在符号表 中有宣告与某个 Transition 程序同名的变量符号时,其编译结果便会产生错误。此外,在 Transition 的程序中无法使用 API 应用指令与功能块,但可以使用比较接点与区块逻辑指令(NP、PN、INV)。 当使用 LD 来开发 Transition 程序时,其程序代码只能有一个梯形图区段,而最后输出的接点也只能 是与该 Transition 程序同名的符号;此外,在 LD 的 Transition 程序当中不得有多重输出。 当使用 ST 来开发 Transition 程序时,其程序代码并没有行数的限制,只要在程序代码中有将某个布 尔状态指定给与该 Transition 程序同名的符号即可。 当使用 FBD 来开发 Transition 程序时,其程序代码也只可有一个功能块图区段,而最后的输出节点也 必须是与该 Transition 程序同名的符号,且不得有多重输出。 当使用 IL 来开发 Transition 程序时,其程序代码并没有行数的限制,但无法使用 OUT、SET、RST 与 API 应用指令,亦即程序中只可建立逻辑运算的部份,且最后输出的指令亦必须固定为「TRANS」 , 并搭配与该 Transition 程序同名的符号做为其操作数。 14-9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当建立一个 Transition 程序时,系统便会预先将与该 Transition 程序同名的符号加入程序代码中,用 户仅需完成条件运算的部份即可;而因为同一个 SFC 程序的 Action 与 Transition 会共享同一份区域 符号表,因此在 Transition 程序的编辑窗口中同样没有区域符号表。 由上述的规则可知,于 Transition 程序当中并无法建立过于复杂的程序,因此当转换条件必须经过复 杂的运算时,建议可将该程序建立于步进点的 Action 程序当中,并于该 Action 程序中产生一个决定 步进点转移的条件标志,而之后再将该标志指定于步进点下方的转换点位置即可。 虽然用户无须于符号表中宣告 Transition 程序的符号,但系统仍会为其配置一个内存的位置做为转换 条件是否成立的判断标志,因此编辑 Transition 的程序时,必须确保该符号可以被指定一个确切的逻 辑状态,否则便可能会产生执行上的错误。 以下图 ST 的 Transition 程序为例,在第一次执行的过程中,一旦(M0 AND M1)的结果为 ON 时, Tran4 也将被设为 ON,而此时条件便会成立并将执行权转移至下一个步进点;但当 SFC 的程序再度 将执行权转移回此步进点时,下图的 Transition 程序便会再次运作,而此时若(M0 AND M1)的运算 结果尚为 OFF,则下图的程序便不会执行「THEN」后面的叙述句,因此 Tran4 将无法被更新而保持 在上次为 ON 的状态,而此时系统便会判断条件已成立,并立即将执行权转移至下一个步进点。 若以下图的程序而言,较佳的方式则是加上「ELSE」的描述,以确保 Transition 符号可以被指定一 个确切的逻辑状态;而除了 IF 结构之外,使用 CASE 结构时亦必须留意相同的问题。 14.2.3 共进分支与选择分支 在 SFC 程序中可以有并行处理的程序,这样的结构我们便称之为分支,而分支结构依执行的机制可 分为共进分支与选择分支。 共进分支 下图为共进分支的图例,其中分支的步进点会刻意用双线来进行连结;而共进分支的特征便是所有分 支的步进点会共享同一个转换点,当该转换点的条件成立之后,下方的所有步进点就会同时被启动, 亦即所有的平行路径都会执行。 如下图,当转换点 Tran0 成立后,STEP_0 便会关闭,而 STEP_1 及 STEP_2 则会一起启动。 14-10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选择分支 下图为选择分支的图例,其特征为所有分支的步进点都会有各自的转换点,当其中某一个转换点的条 件成立之后,执行权就会移转至该转换点下方的步进点,而其他的转换点则不再继续判断,因此在选 择分支的平行路径中,同时间只有一条路径的步进点程序会被执行。此外,因转换点的判断顺序是由 左至右,因此如果有多个转换点条件同时成立时,系统仍只会认定位于最左边的转换点。 以下图为例,当转换点 Tran2 的条件成立后,STEP_0 便会关闭并将 STEP_2 启动,而此时的 Tran1 则会停止判断并让 STEP_1 继续保持在不启动的状态。 14.2.4 并行汇合与选择汇合 在 SFC 的分支结构中,最后仍须将所有分支的路径再重新汇整在一起,而这样的汇整程序便称之为 汇合;如同分支结构一般,汇合依执行的机制亦可分为并行汇合与选择汇合。 并行汇合 在图示中,并行汇合的步进点之间亦刻意用双线来链接,而其特征则为所有分支的步进点都会联结至 同一个转换点,因此必须等待连接至该转换点上方的所有步进点都被启动后,转换点才可进行判断。 如下图的范例,须先等待 STEP_1 及 STEP_2 都被启动后,转换点 Tran3 才会开始判断,而当 Tran3 的条件成立时,STEP_1 及 STEP_2 便会一起被关闭,并启动 STEP_3。 选择汇合 1 4 - 11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下图为选择汇合的图例,其特征为所有汇合的步进点都会有各自的转换点,而只要其中某一个转换点 的条件成立之后,执行权就会先行移转至下一个的步进点;但若平行路径中仍有其他被启动的步进点 时,则所有被启动的步进点仍会继续执行,一直到其汇合的转换点成立之后,便会再次启动汇合下方 的步进点,因此选择汇合有可能造成汇合点下方的顺序流程同时有多个步进点被启动,使用上请务必 确认是否会造成程序上的错乱。 如下图,当转换点 Tran1 成立时,STEP_1 便会关闭并直接将 STEP_3 启动,而后续当 Tran2 的条件 也成立时,STEP_2 便一样会被关闭,且不论 STEP_3 的状态为何,系统仍会再次启动 STEP_3。 14.2.5 跳跃点 SFC 允许使用跳跃的结构来将程序中的任一个步进点指定为执行权转移的对象,且在 SFC 的图形中 至少会有一个跳跃点,也就是在图形最下方决定程序循环起点的位置。因为使用跳跃功能的自由度相 当高,所以使用时请务必确认不会造成程序上的错乱。 下图为一个包含选择分支结构的 SFC 程序,此处假设转换点 Tran2 的条件先行成立,因此执行的路 径便会先转移至右侧,而当 Tran4 成立之后,程序便会经由跳跃功能转移至左侧的 STEP1;之后待 程序执行到最下方且当 Tran5 的条件成立时,程序便会重新由 STEP0 开始继续执行。 14-12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使用步进点跳跃时须注意所指定的目标必须为同一 SFC 图形中有使用的步进点,若该步进点未于同 一 SFC 程序中被使用时,即使该步进点已宣告于区域或全局符号表,编译时仍会产生错误。 不过若在系统的规划上需要从某个 SFC 跳跃至另一个 SFC 的程序当中继续执行时,在设计上可善用 步进点与转换点的特性来达成,例如可将跳跃目标的步进点或转换点符号宣告于全局符号表,并在达 成跳跃条件时将该符号设置为 ON,而此段程序则可写于某个 Action 的程序当中。 如下列范例,我们希望程序运作时会先执行 SFC_A 的程序,而当 SFC_A 的所有步序都完成后便跳 跃至 SFC_B 的程序当中继续执行;而同样的,当 SFC_B 的所有步序都完成后便重新跳回 SFC_A 以 继续下个循环;而在设计上我们则可透过转换点的特性来达成。 为了便于说明,下列的范例仅会用步进点「SP_A」与「SP_B」来表达原本要执行的 SFC 程序,且 在其前后也都加上了控制用的步进点,并将转换点「RUN_A」与「RUN_B」宣告于全局符号表中。 当程序执行时,两个 SFC 都会进入步进点「WAIT」 ,并执行「INITIALIZE」的 Action;且因 SFC_A 中的「INITIALIZE」会在第一个扫瞄周期中将转换点「RUN_A」设置为 ON,因此 SFC_A 的程序便 会在随后转移至步进点「SP_A」中,并执行预定的程序;而 SFC_B 中的「INITIALIZE」则会在第一 个扫瞄周期中将转换点「RUN_B」设置为 OFF,因此 SFC_B 便会停留在「WAIT」当中继续等待。 14-13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当 SFC_A 执行至步进点「JUMP」时,其 Action 会将转换点「RUN_B」设置为 ON,并将「RUN_A」 重置为 OFF,而当转换点「RUN_B」设置为 ON 后,SFC_B 的程序便可转移至步进点「SP_B」中 开始执行其预定的程序;此外,因「JUMP」下方的转换点是保持为 ON 的特殊继电器,因此 SFC_A 的步序会立即跳回「WAIT」步进点,且因其转换点「RUN_A」已被重置为 OFF,因此 SFC_A 便会 停留在「WAIT」步进点当中,并等待 SFC_B 的程序再次将「RUN_A」设置为 ON。 在这个架构中,步进点「WAIT」与「JUMP」的功能只用于切换彼此的转换点,其余的时间在实际意 义上都是处于空转的状态;而当程序所应用的机种为 AH/AS 系列时,在规划上还可将两个步进点当 中的 Action 指定为「P」或「P1」的修饰条件,相关细节将于第 14.2.6 节当中另行介绍。 14.2.6 Actions 的修饰条件 在 ISPSoft 中,用戶可透过对 Action 的修饰,来对其执行方式加以定义,不过目前的 DVP 系列机种 无法设置修饰条件,因此都将被视为条件 N,即一般的执行方式。 14-14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显示此组设置所属的步进点名称。 此选择欲指定的修饰条件。 当选择与时间相关的修饰条件时,于此可设置时间属性。 此选择被修饰的 Action。 此字段可编辑此组设置的批注说明。 14.2.6.1 条件定义 N(Normal) 此为一般的执行方式,当步进点启动时,动作便会立即执行,而当步进点因转移而失效后,系统便会 再执行一次 Final Scan,并将所有的动作与输出停止,不过对于使用类似 SET 指令的输出则会保持 原状。目前 DVP 系列机种的所有 Action 都将指定为此种条件。 S(Set) 当步进点启动时,动作便会立即执行,且一旦 Action 开始执行之后,即使步进点已因执行权转移而失 效,该 Action 仍会保持执行状态。 如下图,当 STEP_1 启动时,Action1 与 Action2 便会立即执行,但当 Tran1 条件成立而让 STEP_1 失效时,Action1 便会停止动作,并执行 Final Scan,而 Action2 则会继续维持执行状态。 D(Delay) 当步进点启动时,须延迟一段时间后 Action 才会开始执行;但若转换条件在延迟时间到达之前即已成 立,则此步进点将会直接关闭并转移至下一步进点,而 Action 也不会执行,且到了下次这个步进点再 次启动时,延迟的时间将会重新开始计时。 14-15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如下图,当 STEP_1 启动后,Action1 并不会马上执行,而必须在延迟 2 秒之后,Action1 才会开始 执行动作,但若 STEP_1 在延迟时间到达前即已失效,Action1 便不会执行动作。 SD(Set Delay) 当步进点启动时,需延迟一段时间后 Action 才会开始执行,而一旦 Action 开始执行之后,不论步进 点是否已经转移,该 Action 仍会保持执行状态。此外,即使转换条件在延迟时间到达之前即已成立, 且完成了步进点的转移,然而延迟计时的动作仍会继续,并在计时到达之后开始执行 Action 的动作。 DS(Delay Set) 此条件与 SD 类似,差别在于当转换条件在延迟时间到达之前就已成立时,设置为 DS 条件的延迟计 时动作便会停止,且 Action 也不会执行,而到了下次这个步进点再次启动时,延迟的时间便会重新开 始计时。不过一旦 Action 开始执行之后,不论步进点是否已经转移,该 Action 仍会保持执行状态。 如下图,当 STEP_1 启动后,Action1 与 Action2 并不会马上执行,而必须在延迟 2 秒之后才会开始 动作,不过依据 STEP_1 维持启动状态的时间,可分别考虑下列两种状况。 (a) STEP_1 维持启动状态的时间大于 2 秒 Action1 与 Action2 在时间到达 2 秒时便会开始执行,且之后即使步进点 STEP_1 因步进点转 移而失效后,Action1 与 Action2 仍会维持执行状态。 (b) 步进点 STEP_1 维持启动状态的时间小于 2 秒 Action1 在步进点转移之后仍会继续计时,而在时间到达 2 秒时便会开始执行并维持执行状态; 而 Action2 则会在步进点转移后停止计时,并且也不会执行 Action2 的动作。 L(Limit) Action 在步进点启动时便会立即执行,但当运行时间到达设置值时,即使步进点尚未转移,Action 还 是会自动停止,并执行 Final Scan;而若步进点在时间到达之前即已转移,Action 便会随之停止。 SL(Set Limit) 当步进点启动时,动作便会立即执行,但会固定运行时间。当 Action 的运行时间已到达设置值时,即 使步进点尚未转移,Action 仍会自动停止,并执行一次 Final Scan;而当步进点在时间到达之前即已 转移时,Action 还是会等待运行时间到达之后才会停止。 14-16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如下图,当 STEP_1 启动时,Action1 与 Action2 便会开始执行,此处再分别考虑下列两种状况。 (a) 步进点 STEP_1 维持启动状态的时间大于 2 秒 Action1 与 Action2 在时间到达 2 秒时便会自动停止动作,并执行 Final Scan。 (b) 步进点 STEP_1 维持启动状态的时间小于 2 秒 Action1 在步进点转移之后便会停止动作并执行 Final Scan,但 Action2 仍会继续等待时间到 达 2 秒之后才会停止。 R(Reset) 停止 Action 并执行 Final Scan,且即使是由 S、SD、DS 或 SL 条件来启动的 Action 都会被关闭。 如下图,假设 Action0、Action1 与 Action2 在 STEP_0 为启动状态时即已顺利执行动作,并且在步进 点转移至 STEP_2 之前都会维持执行状态;当步进点转移至 STEP_2 时,Action0 与 Action2 的动作 都将被停止,并执行 Final Scan,而 Action1 则因未被重置,所以仍会保持执行状态。 P(Pulse) 在步进点启动后的第一个扫描周期,动作便会立即执行,但到了第二个周期时,即使步进点仍在启动 状态,所有的动作还是会被停止,并执行 Final Scan。 如下图,在 STEP_1 启动后的第一个扫描周期 Action1 便会开始执行,而因 SM400 的状态为 ON, 因此 M1 与 M2 也都会为 ON;而到了第二个扫描周期时,系统便会将 Action1 的动作关闭,此时即使 SM400 还是为 ON,M2 都会变成 OFF,不过因为 M1 使用 SET 输出,所以仍会保持在 ON 的状态。 14-17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P1(Raising Pulse) 设置此条件的 Action 只会在步进点启动后的第一个扫描周期执行一次,且也不会执行 Final Scan 的 程序;因此当 Action 的内部有使用 OUT(如下图)或 TMR 等需要将动作关闭的指令时,若将其赋予 P1 的修饰条件,在使用上仍是允许的,但编译时会出现警告。 下图的 Action1 在 STEP_1 启动后的第一个扫描周期便会执行动作,此时若 M1 为 ON,则 M2 也会 为 ON,但因使用 P1 修饰的 Action 只会在该步进点启动后的第一个扫描周期中执行一次,并且在之 后也不会执行 Final Scan 的程序,因此后续不论 M1 的状态为何,M2 都将不再随之改变状态。 P0(Falling Pulse) 设置此条件的 Action 只会在步进点刚失效的扫描周期中执行一次,且之后也不会执行 Final Scan 的 程序;因此当 Action 的内部有使用 OUT(如下图)或 TMR 等需要将动作关闭的指令时,若将其赋予 P0 的修饰条件,在使用上仍是允许的,但编译时会出现警告。 下图的 Action1 在 STEP_1 启动后仍不会执行动作,而必须等待 Tran1 的条件成立而使得 STEP_1 失效时才会执行一次,此时若 M1 为 ON,则 M2 也会为 ON,且因使用 P0 修饰的 Action 只会在该步 进点失效的扫描周期中执行一次,并且在之后也不会执行 Final Scan 的程序,因此之后不论 M1 的 状态为何,M2 都将不再随之改变状态。 14.2.6.2 设置修饰条件的注意事项 当 Action 一旦由 S 条件来启动之后,即使于他处将该 Action 设置为 N、P 或其它会将 Action 停止 的条件时,该 Action 仍会维持在执行的状态,而唯有在被赋予条件 R 并顺利执行之后,该 Action 才会被重置。因此当程序中的 Action 曾被赋予 S 的条件属性时,请务必确认是否须配置条件 R 来 将该 Action 重置。 如下图,Action0 与 Action1 在 STEP_0 启动时便会开始执行并维持其执行状态,而当步进点转移 至 STEP_1 时,即使两者分别被赋予 N 与 P 的修饰条件,Action0 与 Action1 仍会继续执行;直到 步进点转移至 STEP_2 时,Action1 会因修饰条件 R 而被重置并停止动作,但 Action0 则因没有任 何 R 条件的修饰,以致在整个程序的执行过程中会一直保持在执行状态。 14-18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设置与时间相关的修饰条件的 Action,除了设置为 R 的修饰条件之外,只能在 SFC 程序中指定一 次。也就是当某个 Action 被设置为 D、SD、DS、L 或 SL 的其中一个条件时,除了设置为 R 之外, 该 Action 就不可再被使用。 如下图范例,Action0 与 Action1 在 STEP_0 的步序中都分别被赋予与时间相关的修饰条件,而在 STEP_1 的步序中,Action1 则被赋予条件 R,因此其用法是正确的;但 Action0 却又再度被赋予 非 R 的修饰条件,因此 Action0 的部份在程序进行编译时便会产生错误。 14.2.7 初始步进点 在 SFC 的执行过程中,因每个步进点都会轮流地被启动且持续循环,因此必须定义一个唯一的步进 点做为程序第一次执行的启始位置,而这个步进点便称之为初始步进点。在 ISPSoft 中,初始步进点 会以双线的方框来表示,且每个 SFC 程序只能有一个初始步进点。 14-19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AH/AS 系列机种可指定 SFC 程序中的任一个步进点做为初始步进点,且在 PLC 启动运转后,当第一 次执行至该 POU 时便会自动由指定的初始步进点开始执行。 而在 DVP 系列的机种中,其 SFC 的 POU 并无法自动执行,而必须藉由其他的 POU 对 SFC 中的某 个步进点执行 SET 指令之后,该 SFC 才会开始运转;因此在 DVP 机种的 SFC 图形中无法指定初始 步进点,且会固定在图形中的第一个位置;而实际运作时,真正的初始步进点则决定于在其他 POU 中被下达 SET 指令的步进点装置或符号。下列则为 DVP 机种的 SFC 启动范例。 首先,请决定该 SFC 的实际初始步进点,并将该初始步进点的变量符号宣告在全局符号表,接着再 其它的 POU 当中对该初始步进点使用 SET 指令;而在对步进点符号下达 SET 指令的程序代码中, 须注意其前方的条件接点或逻辑输出,要避免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还会变为 ON 的状态,否则便可能 再次将该步进点设置为 ON 而造成 SFC 的执行程序产生错乱;建议可以使用特殊继电器 M1002,而 该继电器的特性则是只有在主机启动后的第一个扫描周期才会为 ON。 14-20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14.3 在 ISPSoft 中建立 SFC 程序 14.3.1 ISPSoft 的 SFC 编辑环境 在建立 POU 时,于语言字段选择「顺序功能图(SFC)」便可建立 SFC 程序,更进一步的操作细节 请参考第 5.4.1 节的说明。而除此之外,建立 SFC 程序时须再留意下列两点事项。 (a) 建立功能块 POU 时不可选择 SFC 语言。 (b) SFC 语言的程序 POU 不得指派周期性以外的工作(TASK)。 下图为 ISPSoft 中的 SFC 编辑环境,基本的窗口配置与其他的语言相同,上方为区域符号表,下方则 是 SFC 图形的编辑工作区;而 SFC 的程序图面则是以棋盘的方式来呈现,每个步进点或转换点都会 依序被放在图面的方格中,当用鼠标点击程序图面上的对象或是该对象所处的方格时,该对象便会被 选取,并以黄色的外框来表示已被选取的状态。 14-21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进入 SFC 的编辑环境后,ISPSoft 的窗口中便会出现对应的编程图标工具栏,其功能简介如下。 图示 键盘(快捷键) 功能说明 Shift + F1 新增步进结构于选取位置上方 Shift + F2 新增步进结构于选取位置下方 Shift + F3 选取的转换点右侧并联一新转换点 Shift + F4 选取的转换点左侧并联一新转换点 Shift + F5 选取的步进点右侧并联一新步进点 Shift + F6 选取的步进点左侧并联一新步进点 Shift + F7 选取的步进点右侧建立一共进分支&选择汇合的结构 Shift + F8 选取的步进点左侧建立一共进分支&选择汇合的结构 Shift + F9 选取的转换点右侧建立一选择分支&并行汇合的结构 Shift + F10 选取的转换点左侧建立一选择分支&并行汇合的结构 Shift + F11 插入一跳跃点 除了可透过图示工具栏来进行编辑之外,当于编辑工作区中点选某个对象后按下鼠标右键,于快捷选 单的「编辑项目」下一样会有相同的操作项可供使用,而为了确保图形的完整性与合法性,随着点选 位置的不同,可使用的图形编辑功能也会跟着不同。 14-22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14.3.2 Actions 与 Transitions 的建立与管理 当要新增 Action 的项目时,请先于项目管理区中展开 SFC 的程序 POU,并点选其下方的「Actions」 项目后按下鼠标右键,接着再于快捷选单中点选「新增」,最后再于弹出的设置窗口中设置 Action 的 名称以及开发此 Action 时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即可。 而要新增 Transition 的项目时,请同样先于项目管理区中展开 SFC 的程序 POU 后,在其下方点选 「Transitions」项目后按下鼠标右键,接着再于快捷选单中点选「新增」,最后再弹出的设置窗口中 设置 Transition 的名称以及开发此 Transition 时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即可。 14-23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项目管理区中建立 Action 与 Transition 的项目后,直接于建立的项目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画面便会 出现对应所选语言的程序编辑窗口,而其中在 Transition 的编辑窗口中还会自动带出 Transition 符号 的部份。关于编辑 Action 与 Transition 的注意事项请参考前述第 14.2.1 节~第 14.2.2 节的说明。 Action 与 Transition 的编辑方式与一般的 POU 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在编辑窗口中没有区域符号表, 因此要宣告区域符号时,请于 SFC 图形的编辑窗口中进行宣告,而同一个 SFC 程序的所有 Action 与 Transition 都将共享此份区域符号表。关于各种语言的编辑方式请参考第 10 章~第 15 章当中的介绍。 *. 若建立的 Transition 已指定给 SFC 图面中的某个转换点时,于该转换点上双击鼠标左键亦可开启 Transition 的编辑窗口。 当在建立的 Action 或 Transition 项目上按下鼠标右键后,快捷选单中便有提供一些操作项可供使用, 透过这些操作功能便可对所建立的 Action 或 Transition 项目进行管理。其中当使用复制/贴上功能时, 须注意不可将 Actions 的项目复制至 Transitions 的项目下,当然也不可将 Transitions 的项目复制至 的 Actions 项目下。 14.3.3 新增步进点结构 (1) 先在编辑工作区中点选欲插入步进点结构的位置。 14-24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2) 点击图示工具栏或右键快捷选单 > 编辑项目中的 置的上方,而按下 图标便可将新的步进点结构插于选取位 图标则可将新结构插至选取位置的下方。 14-25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14.3.4 插入并联转换点 (1) 先在编辑工作区中点选欲并联转换点的位置。 (2) 点击图示工具栏或右键快捷选单 > 编辑项目中的 方,而按下 14-26 图标便可将转换点并联至选取位置的右 图标则可将转换点并联至选取位置的左方。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14.3.5 插入并联步进点 (1) 先在编辑工作区中点选欲并联步进点的位置(图面最上方的步进点无法与其他的步进点并联)。 (2) 点击工具栏或右键快捷选单 > 编辑项目中的 而按下图示 图示便可将步进点并联至选取位置的右方, 则可将步进点并联至选取位置的左方。 14-27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14.3.6 插入步进点结构-共进分支&选择汇合 (1) 先在编辑工作区中点选欲插入结构的步进点位置,而点选时必须点在步进点上,且不能是 SFC 图面中最上方的步进点。 (2) 点击工具栏或右键快捷选单 > 编辑项目中的 按下 14-28 图标便可将结构并联至选取位置的右方,而 图标则可将结构并联至选取位置的左方。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14.3.7 插入步进点结构-选择分支&并行汇合 (1) 先在编辑工作区中点选欲插入结构的转换点位置,而点选时必须点在转换点上,且不能是 SFC 图面中最下方的转换点。 (2) 点击工具栏或右键快捷选单 > 编辑项目中的 按下 图标便可将结构并联至选取位置的右方,而 图标则可将结构并联至选取位置的左方。 14-29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14.3.8 插入跳跃点 (1) 先在编辑工作区中点选欲插入跳跃点的位置,而视汇合的结构,点选时必须点在分支路径中最下 方的步进点或转换点。 (2) 点击工具栏或右键快捷选单 > 编辑项目中的 14-30 图示即可插入跳跃点。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14.3.9 指定步进点与转换点符号 当完成图形的部署后,接着便必须于图形中逐一指定每个位置所对应的步进点或转换点符号;编辑时 请先点选欲编辑的步进点或转换点,待黄色方框出现后,于该位置再点击一次鼠标左键便会出现该步 进点或转换点的编辑字段,输入部分文字后,便可从过滤出的下拉选单中选择已建立好的项目即可。 除了利用鼠标之外,用户亦可直接使用键盘来进行操作。先利用键盘的上下键移动图面中的黄色方框, 在选定编辑位置后按下【Enter】键即会出现编辑字段,此时即可直接使用键盘来输入字符串,便会出 现过滤出的下拉选单,利用键盘的上下键便可进行选择,完成编辑后,按下【Enter】键便会自动再切 换至下一个编辑位置,当要结束编辑时,则只要按下【Esc】键即可。此外,当用键盘输入的步进点 名称是尚未宣告的变量符号时,按下【Enter】键后,系统默认将会自动导出符号宣告窗口,但若输入 的位置是转换点时,画面便不会出现符号宣告窗口。 转换点可以指定为结构变量符号中的 BOOL 型态元素,关于结构的说明请参阅第 8 章。 *.自动导出符号宣告窗口的功能可由用户自行设置是否开启,设置方式则请参考第 2.3.1 节。 14.3.10 指定初始步进点 此功能仅限 AH/AS 机种,DVP 机种无法于图面中指定初始步进点。设置时请先在编辑工作区中点选 欲设为初始步进点的位置,之后按下鼠标右键,并于快捷选单中点选「设置初始步进点」即可。 *.关于 DVP 机种的步进点启动请参考本章第 14.2.7 节的相关说明。 14-31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14.3.11 (1) 配置 Actions/折叠 Action 列表 首先点选欲配置 Action 的步进点后按下鼠标右键,接着快捷选单中点选「Action 设定」项目便 可开启设置窗口;但若该步进点的变量符号尚未宣告时,系统将不允许进行 Action 的配置。 (2) 开启设置窗口后,请先于「Action 列表」中下拉选择欲配置的 Action 项目。 (3) 选择好 Action 项目后,请再于「修饰条件」字段下拉选择对应的条件,且当设置的条件与时间 相关时,必须再于「时间(秒)」字段中设置时间参数,而输入时必须以秒为单位,且只可输入 整数(DVP 机种无法设置修饰条件)。 (4) 若要输入批注时,请直接于最下方的空白字段中进行编辑即可。 14-32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5) 当列表中点选某一项目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便可透过快捷选单的操作项进行各种编辑;至于各 操作项的功能则请参考下表。当要于 Action 设置窗口中同时选取多个行列时,可先按住键盘的 【Ctrl】键,接着再用鼠标分别点选不连续位置的行列;另外也可先按住【Shift】键后,再先后 用鼠标点选欲选取范围的第一个与最后一个行列,之后便可将整个范围内的行列全部选取起来。 操作项 功能说明 新增 于所选项目的下方新增一新行列。 插入 于所选项目的上方插入一新行列。 删除 删除目前所选的项目。 全部选取 (6) 同时将所有项目选取起来。 完成所有的设置后按下「确定」按钮即可,而此时于该步进点的右侧便会出现配置的列表。 为便于用户快速的新增与配置 Action,ISPSoft 在 STEP 上提供了一个快捷按钮,点选此按钮后便会 出现新增 Action 窗口,输入完成后按下「确定」按钮,便会同时建立 Action 与配置此 Action 到 STEP 中。 14-33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若用户觉得配置的 Action 会占用画面空间,可单击「折叠 Action 列表」按钮,来做折叠缩放的动作。 14-34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14.4 SFC 的程序范例 14.4.1 范例说明 此范例主要为两个工作站之间的载盘转送 功能,右侧为其工作流程图,而下方则为 实际设备的示意图。 如下图,平台的左侧为入盘区,而右侧则 为退盘区,当入盘与退盘的工作完成后, 连结平台中心的旋转轴便会旋转 180 度, 之后于入盘区接收的载盘便可转送至退盘 区,且完成退盘的空夹具亦可再次回到入 盘区进行下次的入盘动作。此外,在整个 过程当中,除了旋转轴的动作之外,其余 期间的入盘与退盘动作皆是彼此独立的。 当系统开始运转时,位于夹具下方的气缸 会先把两侧的夹具推开,当夹具开启后, 程序便可将入盘与退盘的 Ready 信号设置 为 ON,并等待与此系统衔接的前后工作 站各自完成其入盘与退盘的动作。 当完成入盘或退盘的动作后,系统便会收 到回送的完成信号,此时便可将其对应的 Ready 信号设为 OFF,并将推开夹具的气 缸退回以让夹具关闭;而当系统确认两侧 的夹具皆已关闭后,系统便会送出旋转轴 的触发信号,并在旋转完成且收到回送的 完成信号后开始继续下一个循环。 14-35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14.4.2 硬件规划 在本范例中,我们将选用 AH500 系列主机 AHCPU530-EN,数字 IO 模块则选用 8 点输入/8 点输出 的 AH16AP11R-5A,而主背板则选用 4 槽的 AHBP04M1-5A。下表即为本范例的 IO 配置表。 Type ID DI X0.0 入盘完成信号 DI X0.1 退盘完成信号 DI X0.2 旋转完成信号 DI X0.3 (入盘区)夹具气缸-开启 Sensor DI X0.4 (入盘区)夹具气缸-关闭 Sensor DI X0.5 (退盘区)夹具气缸-开启 Sensor DI X0.6 (退盘区)夹具气缸-关闭 Sensor DO Y0.0 入盘 Ready 信号 DO Y0.1 退盘 Ready 信号 DO Y0.2 旋转轴触发信号 DO Y0.3 (入盘区)夹具气缸 DO Y0.4 (退盘区)夹具气缸 说明 14.4.3 程序规划 (1) 系统的初始程序会先将所有的触发与 Ready 信号重置为 OFF,并等待系统的运转条件成立;而 在本范例的规划中,当运转标志为 ON 且错误标志为 OFF 时,运转条件便会成立。 (2) 一旦确定为运转状态后,系统会先将两侧的夹具(Y0.3 & Y0.4)推开,并确认两个夹具的开启 Sensor(X0.3 & X0.5)为 ON。 (3) 确认夹具已经开启后,系统会先延迟 1 秒,待状态稳定后便会分别送出入盘与退盘的 Ready 信 号(Y0.0 & Y0.1),以通知与系统衔接的前后工作站。 (4) 当入盘侧的动作完成后,系统便会收到入盘完成信号(X0.0),此时系统会先延迟 1 秒,待状态 稳定后再将入盘区的夹具(Y0.3)关闭。 (5) 当退盘侧的动作完成后,系统同样会收到退盘完成信号(X0.1) ,此时系统亦会先延迟 1 秒,待 状态稳定后再将退盘区的夹具(Y0.4)关闭。 (6) 当确认两侧夹具的关闭 Sensor(X0.4 & X0.6)已全部为 ON 后,系统便会发出旋转轴的触发信 号(Y0.2)以开始转送载盘;待旋转完毕后,系统便会收到旋转完成信号(X0.2) ,接着步序便 会重新回到初始程序,而此时若运转条件仍然成立,则程序便会继续进行下一次的循环。 14-36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14.4.4 建立范例程序 首先请开启 ISPSoft 并建立一新项目。 因本范例的硬件规划与第 4 章相同,因此请参考第 4 章的内容,并自行完成硬件规划的工作。 14-37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接下来请直接在项目管理区中新增一 SFC 的程序 POU。 再来请将已知的系统标志及 IO 配置建立在全局符号表中。 14-38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接着请在 SFC 程序的区域符号表中宣告各个步进点的变量符号。 接下来请先建立如下的 SFC 图形,而初始步进点的部份则请直接延用预设的第一个步进点即可。 14-39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再来请至项目管理区中,「Transitions」项目下建立「GO」与「All_Done」两个 Transition。 完成 Transition 项目的建立后,请逐一完成如下的 Transition 程序内容。 接着请再于 POU 的「Actions」项目下建立各个程序的 Action。 14-40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完成 Action 项目的建立后,请再逐一完成如下的 Action 程序内容。 14-41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完成所有 Action 与 Transition 程序建立后,请于 SFC 的图形中逐一指定各个转换点,而其中除了「GO」 与「All_Done」两个 Transition 之外,其余皆以之前建立的全局符号做为转换点的条件。其完成图 形如下所示: 14-42 第 1 4 章 顺 序 功 能 图 SFC 接下来请逐一于各个步进点中配置其对应的 Action,并指定各个 Action 的修饰条件。 最后完成的程序如下,接着请自行完成编译,并将硬件参数与程序下载至主机当中进行后续的测试。 14-43 I S P S o ft 使 用 手 册 MEMO 14-44 第15章 连续功能图CFC 目录 15.1 连续功能图(CFC)简介 ..................................................15-2 15.1.1 关于连续功能图 ..........................................................15-2 15.1.2 CFC 编程的注意事项 ....................................................15-2 15.1.3 ISPSoft 的 CFC 编辑环境 ..............................................15-2 15.1.4 CFC 的图示工具栏 .......................................................15-3 15.1.5 CFC 编辑工作区的快捷选单 ............................................15-4 15.2 ISPSOFT 中建立 CFC 程序 ...................................................15-5 15.2.1 选取对象 ...................................................................15-5 15.2.2 输入节点、输出节点与逻辑闸 ..........................................15-6 15.2.2.1 插入节点或门 .........................................................15-6 15.2.2.2 新增与删除接脚 ......................................................15-8 15.2.3 改变接脚的形式 ..........................................................15-9 15.2.4 物件的联机与取消 ...................................................... 15-10 15.2.5 指令与功能块 ........................................................... 15-10 15.2.5.1 插入指令............................................................. 15-11 15.2.5.2 插入功能块 .......................................................... 15-13 15.2.6 删除对象 ................................................................. 15-14 15.2.7 编辑装置或符号 ........................................................ 15-15 15.2.8 物件的致能与失效 ...................................................... 15-16 15.2.9 插入批注 ................................................................. 15-17 15.2.10 变更程序的执行顺序 ................................................ 15-19 15.2.11 显示设备批注 ........................................................ 15-19 15-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冊 15.1 连续功能图(CFC)简介 15.1.1 关于连续功能图 连续功能图(Continuous Function Chart, CFC)为基于 IEC61131-3 所进一步延伸发展出来的 PLC 编程语言,连续功能图经常被使用在运动控制领域中,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以类似逻辑设计图来表达程 序的控制,相较于其他的 PLC 编程语言,连续功能图提供更明确的输入与输出的逻辑关系,及程序 的执行顺序。 本章后续仅针对 ISPSoft 中的连续功能图操作与建立方式加以介绍,至于连续功能图的动作原理在此 将不再多加叙述。 15.1.2 CFC编程的注意事项 支持键盘输入,但不支持 LD、LDI、LDP、LDF 指令,可以直接输入寄存器或变量的名称,自动贴 上一个输入节点。 键盘输入时,英文无大小写的分别,亦即 OUT、Out 与 out 的意义是相同的。 常数的进制表示如下。 10 进制:2345 16 进制:16#5BA0 浮点数:4.123 *. 仍支持 K、H 表示法。 CFC 语言可编辑的回路数并没有限制,但仍需考虑编译后的程序大小是否会超出主机的内存容量。 节点、逻辑闸、指令或功能块输入接脚只能来自一个来源,但输出接脚的目标可到多个。 15.1.3 ISPSoft 的 CFC 编辑环境 在建立 POU 时,于语言字段选择「连续功能图(CFC) 」便可建立连续功能图程序,请参考第 5.4.1 节的说明。 15-2 第 15 章 连 续 功 能 图 CF C 下图为 ISPSoft 中的 CFC 编辑工作区环境。其窗口的上方配置为区域符号表,用于宣告区域符号,而 下方则是程序编辑区,用于编写 CFC 程序。连续功能图程序的对象包括了节点与逻辑闸等对象,对 象右上角的编号代表程序的执行顺序。 区域符号表 执行顺序 输入节点 输出节点 逻辑闸 程序编辑区 15.1.4 CFC的图示工具栏 进入 CFC 的编辑环境后,ISPSoft 的窗口中便会出现对应的编程图示工具栏,如下图,其功能简介如 下表。 图示 键盘(快捷键) 无 Shift + F9 功能说明 显示设备批注 输入节点 15-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冊 图示 键盘(快捷键) 功能说明 Shift + F3 输出节点 Shift + F10 批注 Shift + F11 OUT 闸 Shift + F1 AND 闸 Shift + F2 OR 闸 Shift + F12 开启/关闭功能块或指令的 EN 接脚 Shift + F4 新增输入接脚 Shift + F5 删除输入接脚 Shift + F6 反相 Shift + F8 正/负缘 Shift + F7 设定/重置 无 无 自动排列,将所有对象依据数据流排序执行顺序,再 由上至下,由左至右依执行顺序排列。 自动缩放,会将画面调整至看到所有对象的大小 15.1.5 CFC编辑工作区的快捷选单 在程序编辑区中按下鼠标右键便会出现快捷选单如下图,相关功能如下表。 操作项目 15-4 功能说明 撤销 撤销刚才的编辑动作 重复 取消复原而重复刚才的动作 剪切 剪切选取的对象 第 15 章 连 续 功 能 图 CF C 操作项目 功能说明 复制 复制选取的对象 粘贴 将方才复制或剪下的对象贴在目前的编辑位置 删除 删除选取的对象 全选 全选程序编辑区所有对象 批注 在鼠标光标位置插入批注 设定逻辑闸指令或功能块的执行顺序;设为数据流,会依照对象之 执行顺序 间的先后关系重新安排执行顺序;设为拓朴,会依照对象摆放的相 对位置,由上至下,由左至右安排执行顺序。 致能/失效 切换对象是否被执行 En 开启/关闭功能块或指令的 EN 接脚 反向 切换接脚是否为反相 正/负缘 切换接脚的正/负缘状态 设定/重置 切换接脚的设定/重置状态 15.2 ISPSoft中建立CFC程序 15.2.1 选取对象 CFC 语言的对象只要使用鼠标便可进行选取,选取后的对象便可进行如剪下、复制等各种编辑动作。 选取对象 将鼠标移至欲选取的对象上方后,点击鼠标左键即可。被选取对象的对象将会以橘色表示,未选取 的对象则以白色表示。如下图。也可使用键盘的箭头键切换选取的对象。 多重选取 在空白处按住鼠标左键后,拖曳欲选取的范围,范围内的对象都将被选取,如下图。 15-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冊 15.2.2 输入节点、输出节点与逻辑闸 CFC 图的原理是藉由输入节点输入来源的变量或寄存器的状态,藉由逻辑闸的运算后将状态输出到输 出节点。但输入与输出节点不可直接相连,故若需要将状态进行搬移,必须使用 OUT 闸,如下图, 为变量 Var_1 的状态搬移到寄存器 M1,及对应梯形图相同意义的程序。 其他的逻辑闸包括了 AND 闸与 OR 闸,藉由连接这些对象,便可设计各种复杂的回路,如下图。 15.2.2.1 插入节点或门 插入节点可用下列二种方式,请依使用习惯择一即可。 方法一:图示工具栏 (1) 点击图标工具栏上要插入的按钮。如下图。 15-6 第 15 章 连 续 功 能 图 CF C (2) 在程序编辑区要放置的位置点击鼠标左键,便完成对象的插入。如下图。 方法二:键盘输入 (1) 先用鼠标左键点选程序编辑区空白处,再直接用键盘输入指令后,画面便会自动出现指令编辑窗 口,待输入完毕后按下键盘的「Enter」键,或以鼠标点击窗口的「确定」钮,此时移动鼠标光标, 在程序编辑区需要插入指令的地方按下鼠标左键,便在此处完成指令的建立(所输入的指令无须 分大小写,且若输入不正确的应用指令或对应装置,按确定键时会有错误讯息) 。如下图。 键盘输入支持的指令如下表。 键盘输入指令 功能说明 OUT 产生一个 OUT 闸 AND 产生一个 AND 闸 15-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冊 键盘输入指令 OR 功能说明 产生一个 OR 闸 寄存器名称 产生一个此寄存器的输入节点 指令名称 产生一个此指令的方块 功能块名称 产生一个此功能块的方块 15.2.2.2 新增与删除接脚 AND 与 OR 闸可使用以下步骤插入及删除输入接脚,便于多输入条件时的设计。 (1) 鼠标点选逻辑闸,使之成为被选取的状态。如下图。 (2) 此时图示工具栏的「新增输入接脚」按钮便会亮起 ,使用鼠标左键点击。如下图。 (3) 此逻辑闸便会在最下方新增一个输入接脚,如下图。 (4) 另一方面,若先选择某个输入接脚,再按下「新增输入接脚」按钮后,则会在选择的输入接脚上 方插入一个输入接脚,如下图。 15-8 第 15 章 连 续 功 能 图 CF C (5) 当需要删除接脚时,可以选择逻辑闸后按下图标工具栏的「删除输入接脚」按钮 ,此时会删除 逻辑闸最下方的输入接脚;或着也可直接点选某个输入接脚后按下「删除输出接脚」按钮,删除 该接脚。 15.2.3 改变接脚的形式 可藉由以下的方式改变接脚的形式,以完成复杂的 CFC 程序设计, (1) 若需要将输入或输出的状态取反相时,使用鼠标点选节点、逻辑闸、功能块、指令等等对象的接 脚,使之成为被选取的状态,再按下图示工具栏或是右键快捷选单的「反相」按钮 ,便可使之 进行状态的反相。如下图。若选取反相的接脚再次按下反相按钮后,便取消反相的设定。 (2) 若需要对输出接脚的状态进行设定或重置的设计时,选取输出节点的接脚,再按下图示工具栏或 是右键快捷选单的「设定/重置」按钮 ,便可将此接脚进行设定或重置。如下图。若在同一接脚 多次按下此按钮,则会将此接脚依序在设定、重置、取消设定之间变换。 (3) 需要对接脚的状态进行上升沿触发或下降沿触发的设计时,选取逻辑闸、功能块、指令等等对象 的接脚,再按下图示工具栏或是右键快捷选单的「上升/下降沿」按钮 ,便可将此接脚进行正缘 或负缘触发的设定。如下图。若在同一接脚多次按下此按钮,则会将此接脚依序在正缘、负缘、 取消设定之间变换。 15-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冊 15.2.4 物件的联机与取消 欲连接已插入的对象,在其中一个对象的接脚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此时可以联机的目标接脚将会以灰 色显示,鼠标移动到另一个组件的最接近的接脚会出现箭头符号,放开鼠标左键将连接此二接脚。如 下图。反之若欲变更或取消对象的联机时,将线段拖曳到新的接脚或空白处即可。 15.2.5 指令与功能块 在 ISPSoft 的连续功能图中,各种指令以方块图标呈现,方块中列出指令名称及操作数,右上角为 CFC 程序执行顺序,另外透过 En 接脚链接前方的逻辑状态,当 En 接脚的逻辑状态为 ON 时,指令才会 执行。如下图。 指令名称 执行顺序 En 接脚 操作数 下图则是 ISPSoft 连续功能图中的功能块符号,同样透过 En 接脚链接前方的逻辑状态,当前方的逻 辑状态为 ON 时,功能块才会执行。此外,功能块符号上方的文字为该功能块的符号名称,也就是功 能块实例的名称,关于功能块的详细介绍请参考手册中第 7 章的相关说明。如下图。 功能块实例名称 功能块定义名称 当需要透过同一个条件启动多个指令或功能块时,可以将此条件的输入节点连接到各个指令与功能块 的 En 接脚,当此输入为 ON 所连接的对象都将依照执行顺序执行,如下图的 enable_1 输入,同时控 制了图中的指令与功能块。 15-10 第 15 章 连 续 功 能 图 CF C 在不需要条件控制的情况,可以选取指令或功能块后按下图标工具栏或右键选单的「En」按钮 , 将 En 接脚关闭,此时 CFC 程序执行到此执行顺序时皆会执行此指令或功能块,如下图。若再次按下 此 En 按钮,则会将此对象的 En 接脚再次开启。 15.2.5.1 插入指令 插入指令可用下列两种方式,请依使用习惯择一即可。 方法一:拖曳指令 (1) 展开应用指令项目,找到欲加入的指令。如下图。 1 5 - 1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冊 (2) 选择要加入的指令按住鼠标左键,拖曳到程序编辑区,在程序编辑区要插入指令的地方放开鼠标 左键,便在此处完成指令的建立。如下图。 方法三:键盘输入 先用鼠标左键点选程序编辑区空白处,再直接用键盘输入该指令后,画面便会自动出现指令编辑窗口, 待输入完毕后按下键盘的「Enter」键,或以鼠标点击窗口的「确定」钮,此时移动鼠标光标,在程 序编辑区需要插入指令的地方按下鼠标左键,便在此处完成指令的建立(所输入的指令无须分大小写, 且若输入不正确的应用指令或对应装置,按确定键时会有错误讯息)。如下图。 15-12 第 15 章 连 续 功 能 图 CF C 15.2.5.2 插入功能块 插入功能块的方法有二种,请依使用习惯择一即可。 方法一:拖曳新增 点选欲插入的功能块定义项目,按住鼠标左键并将它拖曳至程序编辑区中欲插入的位置后放开,便在 此处完成功能块的建立,如下图。 方法二:手动输入 先用鼠标左键点选程序编辑区空白处,再直接用键盘输入该功能块定义的名称后,画面便会自动出现 指令编辑窗口,待输入完毕后按下键盘的「Enter」键,或以鼠标点击窗口的「确定」钮,此时移动 鼠标光标,在程序编辑区需要插入功能块的地方按下鼠标左键,便在此处完成功能块的建立(所输入 的功能块定义名称无须分大小写,且若输入不正确的功能块定义名称或对应装置,按确定键时会有错 误讯息) 。如下图。 15-1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冊 15.2.6 删除对象 当需要删除连续功能图上的单一或多个对象时,可依下列方式删除: (1) 选取该对象,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编辑(E) > 删除(D) 或点击图示工具栏 15-14 按钮。如下图。 第 15 章 连 续 功 能 图 CF C (2) 选取该对象,按下鼠标右键后,于快捷选单点选「删除(D)」。如下图。 (3) 选取该对象,按下键盘「Delete」键,即可删除。如下图。 15.2.7 编辑装置或符号 以鼠标左键双击欲编辑的节点,直接输入欲修改的装置名称,再点选程序编辑区空白处或按下键盘 「Enter」键即可,如下图。 若于节点输入变量符号,按下键盘的「Enter」键后,将出现新增符号窗口,完成设定后按下「确定」, 便完成变量符号的宣告,如下图,变量符号相关规定请参阅第 6 章。 15-1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冊 15.2.8 物件的致能与失效 若某个对象被设为失效状态,则当程序进行编译时,便会主动略过此失效对象的执行顺序,因而此功 能可被用来暂时关闭程序中的某些程序。 (1) 在欲失效的对象上点选鼠标右键。如下图。 (2) 于跳出的快捷选单选择「致能/失效(T)」,该对象会以暗色表示。如下图。 (3) 若须回复为致能对象,则重复上述步骤,于跳出的快捷选单选择「致能/失效(T)」即可。 15-16 第 15 章 连 续 功 能 图 CF C 15.2.9 插入批注 CFC 编辑器提供批注功能供用户使用。共有两种使用批注的方式说明如下。 方法一:在任意位置插入批注 (1) 点选图标工具栏的「批注」按钮。如下图。 (2) 在程序编辑区要放置的位置点击鼠标左键,便完成对象的插入。如下图。 (3) 双击插入的批注对象,便开启编辑窗口,于此输入批注的说明内容。如下图。若欲换行时请按下 键盘的「Shift+Enter」键。 (4) 再点选画面空白处或按下键盘的「Enter」键,完成批注的输入。如下图。此类批注为独立于其他 对象,不因其他对象的新增删除或移动而改变。 15-1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冊 方法二:插入物件的批注 (1) 先选取要插入批注的对象。如下图。 (2) 再点选图标工具栏的「批注」按钮,会出现一个连接到此对象的批注,如下图。同样的可以于此 批注对象输入批注的说明内容。 15-18 第 15 章 连 续 功 能 图 CF C (3) 此类的批注会随被选取对象的搬移而改变位置,当用户搬移了此对象,连接其上的批注也将随之 移动。如下图。 15.2.10 变更程序的执行顺序 CFC 程序依据对象右上角的编号顺序执行,当需要变更某对象的执行顺序时,在此对象点击右键,开 启快捷选单,展开「执行顺序(X)」选单,设定对象的执行顺序,如下图;设为「数据流」时,会 依照对象之间的先后关系重新安排执行顺序;设为「拓朴」时,会依照对象摆放的相对位置,由上至 下,由左至右安排执行顺序。 15.2.11 显示设备批注 点选「显示设备批注」按钮 ,成为按下的状态后,将鼠标移至装置或符号的文字上方便会显示该 对象的相关信息。信息的内容包含地址与批注等。如下图。 15-1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冊 MEMO 15-20 第16章 编辑辅助工具 目录 16.1 ISPSoft 的编辑工具与辅助功能............................................ 16-2 16.1.1 变更 PLC 机种 ........................................................... 16-2 16.1.2 将 DVP 机种转换为 AS300 机种 ..................................... 16-2 16.1.3 专案的下载与上载 .................................................... 16-13 16.1.4 LD、FBD 与 CFC 编辑环境的查找替換与定位到功能 ........... 16-15 16.1.5 IL 与 ST 编辑环境的查找替換功能 ................................. 16-17 16.1.6 SFC 编辑环境的查找替換功能 ...................................... 16-18 16.1.7 符号表的查找功能 .................................................... 16-21 16.1.8 项目查找与替換 ....................................................... 16-22 16.1.9 打印功能 ............................................................... 16-23 16.2 装置与寄存器管理 .......................................................... 16-25 16.2.1 DVP 机种的装置注释表 .............................................. 16-25 16.2.2 DVP 机种的装置使用状况 ........................................... 16-28 16.2.3 AH/AS 系列机种的装置管理工具 ................................... 16-31 16.2.4 寄存器编辑 ............................................................. 16-36 16.2.5 装置状态编辑 .......................................................... 16-43 16.2.6 DVP 机种的文件寄存器编辑 ......................................... 16-47 16.3 步序定位 ..................................................................... 16-53 16.3.1 16.4 使用步序跳转 .......................................................... 16-53 程序比对 ..................................................................... 16-53 16.4.1 程序比对简介 .......................................................... 16-53 16.4.2 与文件比对 ............................................................. 16-54 16.4.3 与 PLC 比对 ............................................................ 16-56 16-1 ISPSo ft 使 用 手 册 16.1 ISPSoft 的编辑工具与辅助功能 16.1.1 变更 PLC 机种 ISPSoft 允许用户变更项目机种,而变更之前请注意下列两点事项。 (a) AH 与 AS 及 DVP 系列系统各不兼容,无法进行机种的变更,目前提供 AS 与 AS 机种互转、 DVP 与 DVP 机种互转、AH 与 AH 机种互转及 DVP 转 AS 机种功能,DVP 转 AS 机种功能相关说明 请见第 16.1.2 节。 (b) 变更前后的机种功能、装置范围或支持的指令可能都会有所差异,因此变更后请务必再次确认 原本的程序、参数设定、硬件规划与网络规划…等部分,是否可让系统正常运作。 ,之后设定窗口中选 当要变更项目机种时,请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工具(T) > PLC 机种设置(S) 择欲变更的 PLC 型号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16.1.2 将 DVP 机种转换为 AS300 机种 若要进行 DVP 机种转换 AS 机种,请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工具(T) > PLC 机种设置(S),之后设 定窗口中选择欲变更的 AS 机种后,可单击选择字段旁边的双箭头按钮,进入「转换对应表」,做 I/O 转换的配置。 16-2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对应表中原起始点及原结束点,代表 DVP 机种之输入 X、Y 的起始及结束点;新起始点及新结束点, 则代表 AS 机种之输入 X、Y 的起始及结束点,用户需注意,DVP 系列 I/O 对 AS300 系列 I/O 转换范 围不一致时,会出现「警告:范围不相符」;对欲设定的表格列,双击鼠标左键,此时储存/删除按钮 将出现,即可用上方下拉式选单进行选择或是直接选取欲变更字段直接进行修改,如下图。 当设定完欲变更的点位,单击储存按钮,便可完成设定,此时会列出「欲转换区段」以及「不转换区 段」。 16-3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当欲新增一片段 I/O 转换,可对表格列单击鼠标左键,输入 I/O 字段,再单击新增按钮,即可新增片 段 当欲删除已设定的对应表格列,可对表格列双击鼠标左键,再单击删除按钮,便可完成删除。 设定完转换对应表,即可退出转换对应表窗口,再对窗口,单击「确认」,会出现询问警告窗口,告 知执行转换变更机型可能导致部份程序遗失(此时若用户欲保留原文件,可先单击「否」 ,取消转换 后,另存完文件后再进行转换),是否要进行转换,若选择「是」,则会开始进行转换工作。 16-4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当完成转换工作后,会出现「转换报告」 ,如下图。 用户可在「转换报告」上方双击鼠标左键,将窗口转换为动态模式,再将窗口向右拉开并往上移,以 方便观察。 16-5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将此窗口往右拉开 并往上移动 转换报告左侧「概观」,会列表出转换后的警告、错误及完成项目,内容分为工作、程序、功能块、 符号及全部,左下方的「全部」,计算每一行之加总,而右上方的「全部」,计算每一列的加总;中间 「圆饼图」会根据所选项目显示错误、警告及完成的比例图,绿色部分为「完成」 、黄色部分为「警 告」、红色部分为「错误」 ,若勾选圆饼图左上方的「立体」 ,则圆饼图会呈现立体型式。 转换报告右侧「讯息」,会在可完全转换的数据前端显示(完成),若转换后可能发生调试问题的数据前 端则会显示(警告),若转换后发生无法转换的数据前端则会显示(错误) ,用户也可在「概观」表格栏 单击想要单独检视完成、警告或错误数据内容,则「讯息」框就只会显示相对应内容,如下图。 16-6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此时显示的是「工 作」项目的「完成」 数据内容 此时显示的是「程 序」项目的「警告」 数据内容 转换报告右侧下方「建议」 ,则会根据转换后有出现「警告」或「错误」的讯息,给予调适修正的建 议。针对转换后,某些指令需做重新调适修改,会有相对应索引文件显示,用户可根据索引文件提示 的内容,做适当的修饰。 16-7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转换前 转换后 若转换后,在「工作管理」部份有所变动,「建议」框中会显示建议的解决方式,用户可对「讯息」 框中相对应的讯息双击鼠标左键,此时会跳出「工作管理」窗口,以供用户调整。 16-8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在做程序转换时,DVP 系列机种之特殊辅助继电器(特 M)或特殊数据缓存器(特 D),若 AS300 系列机 种有相对应的特殊内部电驿或特殊内部缓存器可转换,则会自动生成;若没有可转换,则「建议」框 中,会显示调试的方法。 16-9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转换前 转换后 在做程序转换时,若 DVP 机种与 AS300 系列机种都有支持「台达功能块」,则在转换之后,会自动 生成,若转换之后,AS300 系列机种没有可对应的「台达功能块」 ,则会出现叉号的错误提示,如下 图所示。 16-10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转换前 转换后 在做程序转换时,若 DVP 机种使用的「符号名称」与转换后的 AS300 系列机种关键词,例如:应用指 令、装置名称,有所冲突时,转换后会出现错误信息。 1 6 - 11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转换前 转换后 转换前 在做程序转换时,DVP 系列机种转 AS300 系列机种转换,只支持梯形图(LD)及循序功能图(SFC)语法 转换,若在 DVP 系列机种使用的符号类型是 AS300 系列不支持的,转换后将会被自动删除,例如在 符号表宣告一个数据类型为 STEP 的变量,在转换后此变量将会被自动删除;若在 DVP 系列机种有 使用到 Kn 装置表示法,在转换为 AS300 系列机种时会发生错误。 转换后将自 动删除 16-12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转换前 转换后 16.1.3 专案的下载与上载 ISPSoft 的上下载功能,除了针对项目中的程序进行操作之外,同时亦可包含其他的功能或参数。 欲进行下载时,请于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PLC 主机(P) > PLC 程序传输 > 下载(D),或直接于图 标工具栏中单击 图标,接着再在出现的窗口中勾选欲下载的项目后按下「开始传输」即可。 16-13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而欲进行上载时,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PLC 主机(P) > PLC 程序传输 > 上载(U),或直接单击图 标工具栏的 示,之后再于出现的窗口中勾选欲上载的项目后按下「开始传输」即可。 上下载窗口中,支持不同功能的各系列机种会有不同的上下载项目,不可手动变更勾选的选项在窗口 中也会以灰阶显示。关于各选项的说明请参考下表。 传输选项 说明 执行码 编译后的 PLC 执行码(默认为必定传输的项目) 程序 用户建立的项目程序(原始码) 项目/POU/区段/符号批注 于项目程序中所加入的各种批注 项目密码与 PLC 密码同步 在传输过程中,让项目中设定的项目密码与主机的 PLC 密码一致 停电保持范围 符号初始值 万年历 定位规划表 停电保持范围的设定值(此选项对 AH 系列机种无效) 下载时可一并将符号初始值写入主机对应的内存位置,请参阅第 6.2.6 节 下载时一并将计算机的日期与时间写入 PLC 内部的万年历 定位规划表请参阅第 22 章 轴参数 轴参数请参阅第 9 章 G-Code G-Code 请参阅第 21 章 E-CAM E-CAM 请参阅第 21 章 补充说明 (a) 关于项目密码与 PLC 密码的相关说明将于第 18.3 节的内容当中另行介绍。 (b) AH/AS 系列机种的停电保持范围必须于硬件规划工具-HWCONFIG 中进行上下载,而不可透 过此处来进行操作,相关细节请参考第 3 章当中的说明。 16-14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16.1.4 LD、FBD 与 CFC 编辑环境的查找替換与定位到功能 针对不同的编辑窗口,ISPSoft 所提供的查找、替換与定位功能皆会有所不同,而本节则先针对 LD、 FBD 与 CFC 等图形化编程环境中的功能操作加以说明。 首先请开启工作窗口,之后在欲开始查找的程序编辑位置上单击鼠标左键(CFC 则单击在任意空白处) , 而若单击在区域符号表的位置上时,其进行操作的范围便会是符号表;关于符号表的查找功能将于第 16.1.7 节当中另行介绍。 在 LD、FBD 或 CFC 的编辑环境中,其查找、替換与定位的操作项皆位于菜单工具栏的「编辑(E)」 项目下,且于图标工具栏中也会有对应的图标。而操作时,不论是执行哪一个功能,执行之后所开启 的都会是同一个窗口,差别仅在于开启之后所显示的页面;不过用户在开启窗口后,同样可藉由切换 窗口上方的卷标来更换操作的功能。 16-15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下图为查找与替換功能的操作页面,基本的操作大同小异,皆必须设定查找目标,并在下列字段中选 择查找条件,而设定完毕后按下「查找下一个」按钮或键盘的【F3】键便可逐一进行查找的工作,且 即使关闭查找窗口后,按下键盘的【F3】键仍可继续查找最后一次查找的目标物。当范围不勾选整体 项目时,查找与替換的范围仅限对目前正在编辑的窗口进行操作,当范围勾选整体项目时,结果将列 于讯息显示区中。 查找条件 查找目标 方向 说明 直接输入查找目标,或是单击字段右侧的箭头以下拉挑选查找过的字符串。 于此处选择查找的方向。 大小写须相符:比对字符串须与查找目标的大小写完全一致才符合查找条件。 选项 全字拼写须相符:比对字符串须与查找目标的内容完全一致才符合查找条件。若 勾选全字拼写须相符时可再勾选复制批注至置换装置(全字拼写须相符),将来源 装置批注复制到目标的装置批注中。 目前区段:由目前单击的编辑位置开始查找。 查找起始点 程序起头:依据查找的方向,由程序的最前面或最后面开始查找整段程序。在 CFC 语言固定为此模式。 范围 勾选查找时所包含的范围。 「替換」页面的「替換为」字段直接输入欲替换的字符串,或是单击字段右侧的箭头以下拉挑选输入 过的字符串,此时「替換」页面的「替換」与「全部替換」按钮便会恢复为可单击的状态,按下「替 換」按钮便可将目前所找到的目标物字符串变更为输入的替换字符串,而按下「全部替換」按钮则会 一次替換所有符合查找条件的目标物。 LD 与 FBD 语言中要执行快速移动的功能时,请先进入「定位」页面,之后在「定位种类」字段下拉 选择欲采用的定位种类,共有区段卷标与书签两种,接着再于「输入跳跃位置」字段下拉选择该类别 的定位目标,完成后按下「定位」按钮便可引导用户快速移动至程序中的指定位置。CFC 语言不支持 「定位」功能。 16-16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16.1.5 IL 与 ST 编辑环境的查找替換功能 在 IL 与 ST 的环境中只可使用查找与替換的功能,而此节所介绍的功能则仅会针对目前正在编辑的窗 口进行操作,因此请先开启工作窗口后,于程序编辑区单击鼠标左键,而若单击在区域符号表的位置 上时,其操作的范围便会是符号表,关于符号表的查找功能将于第 16.1.6 节当中另行介绍。 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查找(F) 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即可开启查找操作窗口。 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替換(H) 或单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即可开启替換操作窗口。 16-17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下图为查找与替換功能的操作页面,基本的操作大同小异,皆必须设定查找目标,并于下列字段中选 择查找条件,而执行替換操作时还必须于「替換为」字段中设定欲替换的字符串;设定完毕后按下「查 找下一个」按钮或键盘的【F3】键之后,系统便会自动关闭窗口并开始进行查找的工作,而后续只要 持续按下键盘的【F3】键便可继续查找下一个目标物。 查找条件 说明 查找目标 直接输入查找目标,或是单击字段右侧的箭头以下拉挑选查找过的字符串。 大小写须相符 比对字符串须与查找目标的大小写完全一致才符合查找条件。 全字拼写须相符 比对字符串须与查找目标的内容完全一致才符合查找条件。 从光标位置查找 只由目前光标的位置开始查找(未勾选此项时,系统会查找整个程序)。 选取文字范围 只由框选的文字范围开始查找(未勾选此项时,系统会查找整个程序)。 正则表达式 勾选此项后, 「查找目标」字段便可套用规则表达式的语法。 方向 于此处选择查找的方向。 * 规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为一种标准语法,例如使用「*」号代表万用字符,相关细节请自行查询相关技术文档。 当执行替換操作且找到符合条件的目标物时,画面将会出现询问窗口,而窗口中的按钮功能如下。 按扭 功能说明 是 将目前查找到的字符串变更为替換字符串,并继续查找下一个目标物。 否 不变更目前查找到的字符串,并继续查找下一个目标物。 取消 停止查找的操作并关闭此窗口 全部替換 将所有符合查找条件的目标物字符串全部变更为替換字符串 16.1.6 SFC 编辑环境的查找替換功能 在 SFC 的编辑环境中只可使用查找与替換的功能。请先开启欲进先操作的编辑窗口,并在 SFC 的图 16-18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形编辑区中单击一下鼠标左键,而若单击在区域符号表的位置上时,其操作的范围便会是符号表,关 于符号表的查找功能将于第 16.1.7 节当中另行介绍。 SFC 中的查找与替換的功能操作项皆位于菜单工具栏的「编辑(E) 」项目下,除此之外,在图标工具 栏中亦有对应的图标操作项。而不论是执行哪一个功能,执行之后所开启的都会是同一个窗口,差别 仅在于开启后直接显示的页面,且用户亦可在开启窗口后,藉由切换上方的卷标来更换操作功能。 下图为查找与替換功能的操作页面,基本的操作大同小异,皆必须设定查找目标,并于下列字段中选 择查找条件,而设定完毕后按下「查找下一个」按钮或键盘的【F3】键便可逐一进行查找的工作,且 即使关闭查找窗口后,按下键盘的【F3】键仍可继续查找最后一次查找的目标物。当范围不勾选整体 项目时,查找与替換的范围仅限 SFC 图面中的步进点与转换点,至于 Actions 与 Transitions 中的程 序,则必须先开启该窗口后,依据该程序的编程语言并参考第 16.1.4 节与第 16.1.5 节的内容进行操 作,当范围勾选整体项目时,结果将列于讯息显示区中。 16-19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查找条件 查找目标 方向 说明 直接输入查找目标,或是单击字段右侧的箭头以下拉挑选查找过的字符串。 此处选择查找的方向。 大小写须相符:比对字符串须与查找目标的大小写完全一致才符合查找条件。 选项 全字拼写须相符:比对字符串须与查找目标的内容完全一致才符合查找条件。若 勾选全字拼写须相符时可再勾选复制批注至置换装置(全字拼写须相符),将来源 装置批注复制到目标的装置批注中。 范围 勾选查找时所包含的范围。 「替換」页面的「替換为」字段直接输入欲替换的字符串,或是单击字段右侧的箭头以下拉挑选输入 过的字符串,此时「替換」页面的「替換」与「全部替換」按钮便会恢复为可单击的状态,按下「替 換」按钮便可将目前所找到的目标物字符串变更为输入的替换字符串,而按下「全部替換」按钮则会 一次替換所有符合查找条件的目标物。 16-20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16.1.7 符号表的查找功能 区域符号表与全局符号表只可使用查找的功能,而无法进行替換或到的操作,且除了只会查找「符号 名称」之外,同样仅会对目前正在编辑的窗口进行操作,而不会涵盖整个项目,因此请先开启欲进行 操作的编辑窗口后,在符号表上单击一下鼠标左键,而若单击在程序编辑区时,其查找的范围便会是 程序编辑区,关于程序编辑区的查找替換功能请参考第 16.1.4 节~第 16.1.6 节中的相关说明。 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查找(F) 或单击图标工具栏中的 图标即可开启操作窗口。 设定完查找条件后按下「查找下一个」按钮或键盘的【F3】键便可逐一进行查找的工作,且即使关闭 查找窗口后,按下键盘的【F3】键仍可继续查找最后一次查找的目标物。 查找条件 查找目标 方向 选项 说明 直接输入查找目标,或是单击字段右侧的箭头以下拉挑选查找过的字符串。 于此处选择查找的方向。 大小写须相符:比对字符串须与查找目标的大小写完全一致才符合查找条件。 全字拼写须相符:比对字符串须与查找目标的内容完全一致才符合查找条件。 16-21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16.1.8 项目查找与替換 此功能用于查找/替換项目中的某个装置或符号,而查找的范围则会包含项目中的全局符号表以及所有 POU 的区域符号表与程序编辑区;不过在群组项目中,每次仍只可对正在编辑的项目进行操作。 首先请于项目管理区的全局符号表、程序或功能块项目上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选单中单击「项 目查找/替換」 。 下图为查找与替換功能的操作页面,可藉由窗口上方的卷标来进行切换,而两者的接口大致相同,皆 必须设定查找目标,并于下列字段中选择查找条件;设定完毕后,若在「查找」的页面中按下「确定」 键,接着系统便会开始进行查找的工作;而若在「替換」页面中按下「确定」键,则系统便会在完成 查找后,自动将符合条件的目标物字符串全部变更为「替換为」字段中的字符串,且此动作将无法还 原。 无论是查找或替換的操作,所有查找的结果将会显示在 ISPSoft 窗口下方的讯息显示区,且于某个查 找结果的对象上双击鼠标左键后,系统便会自动引导用户移动至该目标物的所在位置。 16-22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16.1.9 打印功能 ISPSoft 对于编辑工作区中的内容亦提供了打印的功能,相关说明如下。 打印机设定 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文件(F) > 打印机设定,之后便可开启打印机的设定窗口,在打印文件之前可 先于此处选择要使用的列表机与打印格式。 项目打印 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文件(F) > 项目打印,之后便可勾选欲打印的项目,可选的项目包含程序、功 能块与全局符号表,而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依据目前的打印机设定将所选的项目打印出来。 下图为打印的结果,打印内容会包含区域符号表,而批注部分则会依据当时窗口的批注显示状态。 16-23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窗口打印 若只要打印目前正在编辑的窗口内容时,请于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文件(F) > 打印(P),或直接单 击图标工具栏中的 图标,之后便会开启打印区域的选择窗口,而根据编辑窗口内容的不同,选 择之后所打印的结果也会不同,请参考下表。 编辑窗口 选择全部范围 全局符号表 打印完整的全局符号表 LD 与 FBD 程序 打印完整的程序与区域符号表 IL 与 ST 程序 打印完整的程序与区域符号表 SFC 程序 CFC 程序 打印完整的区域符号与 SFC 图面 (不包含 Actions 与 Transitions) 打印完整的程序与区域符号表 选择部分范围 全局符号表无法选择打印部分范围 打印完整区域符号表及选择范围内的程序 (所设定的启始与结束编号代表区段编号) 打印完整区域符号表及选择范围内的程序 (所设定的启始与结束编号代表程序行号) SFC 程序无法选择打印部分范围 CFC 程序无法选择打印部分范围 *.Actions 与 Transitions 的内容仍必须在开启其窗口之后才可进行打印。 设定完成后按下「预览打印」即可开启打印管理工具,而关于打印管理工具的说明则请参考 附录 C。 16-24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16.2 装置与寄存器管理 16.2.1 DVP 机种的装置注释表 进行 DVP 机种的项目开发时,于菜单工具栏单击 文件(F) > 导出 > 导出装置注释…,之后便可 将此项目中的装置注释导出;而要重新导入时,只要单击 文件(F) > 导入 > 导入装置注释…即可。 ,或直接在项 当要批次对装置注释进行管理时,请于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视图(V) > 装置注释(C) 目管理区的「装置注释表」项目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系统便会自动开启装置注释的管理窗口。 16-25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查看/编辑」页面会列出所有装置的批注。先在页面上方选择装置类别后,页面中便会列出该装置范 围的所有批注状况,而当装置名称的左侧出现「*」符号时,代表该装置已在程序当中被使用。当要编 辑批注时,只要在欲编辑的字段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再以键盘输入批注内容即可。 「已使用装置批注」页面则不分装置类别,全部有设定装置批注的装置与其批注都会全部列出,且于 此页面中同样可对各装置的批注进行编辑,其方法则与前述「查看/编辑」页面中的编辑方式相同。 *1. 装置批注与符号批注是彼此独立的,而此表显示的仅会是装置批注的部份,变量符号的批注并不会显示在列表当中。 *2. 特殊继电器与特殊寄存器本身已具有默认的批注,但仍可重新编辑,不过重新编辑的批注只限在这个项目中才有效。 列表中按下右键后,弹出的快捷选单中除了基本的 Windows 操作之外,亦包含许多专属的功能。 16-26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跳跃至 单击此功能后画面便会出现一窗口,在「装置名称」字段输入欲检视的装置名称后按下「确定」键, 之后列表的显示便会立即调整至可检视该装置的范围。 输入设备名称时,装置的类别必须与目前的页面一致,否则便会找不到该装置;而于「已使用装置批 注」页面中使用此功能时,输入的装置名称也必须确实位于该清单之中才可进行操作。 删除未使用的装置批注 单击此项后,对于未使用于程序当中的装置,系统会自动清除这些装置的批注。 16-27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装置名称复制 当选取批注表中的项目,并执行复制或剪下的功能后,该项目便会暂存于 Windows 的剪贴簿中,并 且可于其他的软件中被贴上,如 EXCEL、记事本…;而在操作前,若「装置名称复制」的项目有被 勾选时,复制或剪下的内容便会自动包含装置的名称,请参考下列两个 EXCEL 表的比较。 装置批注导出到符号表 当已为变量符号配置装置地址时,单击此项后,装置批注便可导出至对应该装置地址的符号批注。 16.2.2 DVP 机种的装置使用状况 在编辑 DVP 机种的项目时,利用此功能便可查询项目中的装置使用情形,不过执行之前必须先完成 编译的程序;此外,若在开启此表后曾经变更程序内容时,请先关闭表格并重新编译后再开启此表, 如此表格中才可取得最新的信息。 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视图(V) > 装置使用状况,或直接于项目管理区的「装置使用状况」项目上 双击鼠标左键,之后便可开启管理窗口。 16-28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管理窗口主要分为两个部份,其中左侧为装置的总表,单击窗口上方的卷标便可切换欲检视的装置类 别,其中有打勾的字段便代表该装置已被使用于程序当中,如下图的 M11 与 M12。 在管理窗口的右侧则会将所有已使用的装置列于列表当中,且不会区分装置类别;而当某个装置在程 序中被使用在不同位置时,每个位置的装置信息都会被列于列表之中,如下图的 M11。 16-29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当在右侧列表的项目上双击鼠标左键时,系统便会自动引导用户移至对应该项目的所在位置。 快速移动字段输入设备编号后按下【Enter】键,左侧表格的蓝色光标便会移动至该编号的位置。 16-30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16.2.3 AH/AS 系列机种的装置管理工具 AH/AS 系列机种本身亦提供装置管理的功能,于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视图(V) > 装置批注与已使用 装置,或于项目管理区的「装置批注与已使用装置」项目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便可开启管理窗口。 管理窗口总共包含两个页面,且藉由窗口上方的卷标便可进行切换。但若开启此窗口后曾经变更程序 内容或修改批注时,请先关闭窗口并重新编译后再开启窗口,如此系统才可取得最新的信息。 「检视/编辑装置批注」页面会列出所有已加上装置批注的装置列表及其批注内容,而切换此页面上方 的标签则可选择欲检视的装置类别,其中选择「All」代表不分类别,该页面会列出所有已加上装置批 注的装置。此外,当装置名称的左侧出现「*」符号时,代表该装置已在程序当中被使用。 16-31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用户亦可直接于「检视/编辑装置批注」页面修改或新增装置批注。要修改装置批注时,请于欲修改的 项目上双击鼠标左键,或是按下右键后于选单中单击「编辑」,之后便可于编辑窗口中进行修改。而 其中 SR 与 SM 本身便会有系统默认的装置批注,不过用户还是可以重新编辑,但重新编辑后的批注 则只限在这个项目中才有效。 要新增装置批注时,请按下鼠标右键后于选单中单击「新增」,或直接在选单中双击鼠标左键,之后 画面便会自动开启编辑窗口,接着直接于编辑窗口中输入设备位置及批注即可,窗口底部的「装置数 量」,是让用户一次产生多笔装置批注字段来用,如下图。 16-32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转换后 用户也可以直接在此页面以键盘输入设备位置,之后画面便会自动开启编辑窗口,接着直接于编辑窗 口中输入批注以及「装置数量」即可,如下图。 16-33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要移除装置批注时,请先单击欲移除批注的项目;若要删除大量批注时,可先单击第一个项目后按下 键盘的【Shift】键,接着再单击最后一个项目,之后该范围的项目便会被选取起来;而要选择整个页 面的装置批注时,请直接在该页面中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选单中单击「全部选取」即可。 选取完欲删除的项目后,接着请直接按下键盘的【DEL】键,或是在按下鼠标右键后于快捷选单中单 击「删除」 ,之后便可将所选取的装置批注全部清除。此外,当删除项目包含 SM 或 SR 的批注时,系 统的处理动作则是将被选取的 SM 或 SR 的装置批注恢复为系统默认值,而非将该项目删除。 若要将装置批注表中的项目重新排序时,请直接按下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选单中单击「排序」,之 后所有项目便会依据装置地址而重新进行排序。 16-34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装置批注表同样可以 CSV 文件的格式进行导出与导入的操作,用户可自行透过 EXCEL 来进行编辑与 管理;而进行操作时,不分目前开启的页面,系统将会针对所有的装置批注进行操作,不过针对 SM 与 SR 的部份,导出时仅会包含用户重新定义的项目,而保持系统默认的部份将不会被导出;同样的, 当导入的文件中有包含 SM 或 SR 的项目时,导入后亦只有该项目所对应的 SM 与 SR 批注会被变更, 其余部分则仍会保留为系统默认值。 欲进行「导出」的操作时,请直接按下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选单中单击「导出」,之后再于文件窗 口设定欲导出的文件名与路径即可;同样的,要进行「导入」的操作时,请直接按下鼠标右键,接着 于快捷选单中单击「导入」 ,之后再于文件窗口选择欲导入的文件即可。 欲快速定位到某个装置时,按下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选单中单击「跳跃至」后画面便会出现一窗口, 在「装置名称」字段输入欲检视的装置名称后按下「确定」键,之后列表的显示便会立即调整至可检 视该装置的范围。 输入设备名称时,装置的类别必须与目前的页面一致,否则便会找不到该装置;而于「已使用装置」 页面中使用此功能时,输入的装置名称也必须确实位于该清单之中才可进行操作。 16-35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已使用装置」页面会列出所有已在程序中被使用的装置列表与该装置的相关信息,而同样也可藉由 切换此页面上方的标签来选择欲检视的装置类别。此外,当在此页面的某个项目上双击鼠标左键时, 系统便会自动引导用户移至对应该项目的所在位置。 16.2.4 寄存器编辑 ISPSoft 提供工具用以批次编辑 T、C、D、L 装置的内容值,并可将其做为配方而进行储存与下载的 操作。开启项目后,于菜单工具栏单击 PLC 主机(P) > 寄存器编辑,之后画面便会开启编辑窗口。 开启窗口后,表格中所带入的装置数值并非由主机内部所上载回来的目前值,而是上次开启此窗口时 所储存的编辑内容,但若是在此项目中第一次开启窗口时,表格的内容便会全部以 0 做为默认值。 操作时,藉由切换窗口上方的卷标便可选择欲检视的装置类别。 16-36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要编辑装置内容时,请先单击欲编辑的装置字段后,直接以键盘输入数值即可。 「显示模式」区域中可选择表格中的数值显示格式。 「数值类型」区域中则可选择数值的表达格式为 16 位或 32 位;当切换为 32 位时,每个装置中的数 值将自动包含下一个装置地址的内容而以 32 位来呈现。 以下图为例,D0 的 16 进制值为 AAAA,D1 的 16 进制值为 BBBB,D2 的 16 进制值为 CCCC;则当 切换为 32 位显示时,D0 会自动包含 D1 的值而以 32 位显示为 BBBBAAAA,D1 则包含 D2 的值而显 示为 CCCCBBBB,而 D2 的显示则因为 D3 的值为 0,所以在包含 D3 的值后会显示为 CCCC。 16-37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当按下窗口中的「全部清除」按钮时,此页面中的所有装置内容便会被清除为 0;不过此操作仅会清 除目前页面中的装置数值,其他页面中的装置数值则会保持原状。 此外,亦可于页面中按下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选单中单击「全选」 ,之后再次按下鼠标右键,并于 选单中单击「清除为 0」便可将该页面中的所有的装置内容清除。 若只想清除部份装置时,可先使用鼠标框选欲清除的范围后,按下鼠标右键并于快捷选单中单击「清 除为 0」,之后框选范围内的装置数值便会被清除。 前往至字段输入设备编号后按下前往按钮,下方表格的蓝色光标便会移动至该编号的位置。 16-38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当按下窗口中的「传输」按钮后,画面中便会出现传输设定窗口,透过此窗口便可将表格中的数值下 载至主机中,或是由主机中将数据读取回来,但操作前请确认目前的 ISPSoft 已可与主机正常联机, 详细说明请参考第 2.4 节中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窗口中选择要执行的操作是要由 PLC 中读取数据并填入编辑区中,或是将目前编辑的值写入 PLC;而针对 D 装置的部分,用户还可于此处设定传输的范围,未在勾选范围内的数值则会保持原状; 当设定完成后按下「确认」按钮即可开始传输,且传输的内容将不分装置类别,包括 T、C 以及设定 范围内的 D 装置都会一并被传输。 将数值写入寄存器前,请务必确认所做的操作不会影响系统运作,或造成系统与人员的伤害。 此处所编辑的内容亦可与项目一起储存,当 ISPSoft 目前的编辑窗口为寄存器编辑工具时,于菜单工 具栏中单击 文件(F) > 保存(S),之后便可将此处的编辑内容储存为 项目名称.dvl 的文件,并 会与 ISPSoft 的项目档(*.isp)存放于同一路径;当下次于该项目中开启此窗口时,系统便会自动于 项目路径下开启此文件,但若项目路径下没有预定的文件时,系统则会将表格的所有装置值默认为 0。 此外,用户亦可于菜单工具栏的 文件(F)项目下单击 另存为(A)将其另外存放于自定义的路径中, 而利用 文件(F)项目下的 打开(O)则可将之前储存的文件再读取回来。当然,所有的文件操作也 都可以透过图标工具栏中对应的图标来进行操作。 16-39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除了可将编辑的内容以文件的型式储存之外,用户亦可将其导出为标准的 CSV 档,而之后便可直接于 EXCEL 当中进行编辑;操作时请于编辑页面中单击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选单中单击「导出」项目, 在出现的设定范围窗口选择导出的范围,之后再指定欲导出的路径与文件名即可,而导出的内容将仅 包含当时所选取的装置类别页面。 当要重新导入文件时,请于编辑页面中单击鼠标右键并于选单中单击「导入」,之后再指定欲导入的 文件即可,不过导入的文件内容必须与目前页面的装置类别一致,不同装置类别的内容将无法导入。 16-40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按下窗口中的「提示」按钮后,画面便会出现提示内容的输入窗口,而完成输入后,工具窗口的下方 便会出现方才所设定的提示内容,且提示的内容将会随着存档时一并被储存,当之后用户开启文件时, 由提示的内容便可清楚的辨别所开启的表格,藉此即可便于用户进行配方管理。 16-41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在开启某个装置类别的编辑页面时,在 ISPSoft 的菜单工具栏单击 文件(F) > 打印(P) ,或者直 接单击图标工具栏中的 图标,之后画面便会出现打印管理窗口,而用户便可藉此将目前所选的 装置类别页面打印出来。 先在「打印选项」中设定欲打印的装置范围后,接着可再设定打印的边界与欲附加于页面中的项目; 而按下「打印设定」则可开启打印机的设定窗口,于此可设定使用的列表机与纸张大小等参数;完成 后按下「预览」便可开启预览画面,确认无误后按下预览画面的「打印」键即可将其印出。 16-42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16.2.5 装置状态编辑 用户亦可透过 ISPSoft 所提供的工具来批次编辑 M 装置与 S 装置的内容值,并可将其做为配方而进行 储存与下载的操作。开启项目后,于菜单工具栏单击 PLC 主机(P) > 装置状态编辑,之后画面便 会开启编辑窗口。 开启窗口后,表格中所带入的装置数值并非由主机内部所上载回来的目前值,而是上次开启此窗口时 所储存的编辑内容,但若是在此项目中第一次开启窗口时,所有的装置便会以 OFF 做为默认值。 操作时,藉由切换窗口上方的卷标便可选择欲检视的装置类别。 要切换表格中的装置状态时,请直接于欲编辑的字段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 当要同时设定某段范围的装置状态时,可先使用鼠标框选欲设定的范围后,按下鼠标右键并于快捷选 单中单击「设定 ON」或「设定 OFF」 ,之后框选范围内的装置便会全部被设为所选择的状态。 16-43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当按下窗口中的「装置在线设置」按钮后,系统便会将此处所做的编辑写入主机当中,而当按下窗口 中的「装置在线读取」按钮时,系统则会将主机当中的状态读取回来,且传输时将不分装置类别,包 括 M 装置与 S 装置的内容将会一并传输;不过操作前请确认目前的 ISPSoft 已可与主机正常联机,详 细说明请参考第 2.4 节中的相关内容。 将数值写入主机前,请务必确认所做的操作不会影响系统运作,或造成系统与人员的伤害。 针对此处所编辑的内容,用户可将其导出为标准的 CSV 档,而之后便可直接于 EXCEL 当中进行编辑; 操作时请于编辑页面中单击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选单中单击「导出」项目,在出现的设定范围窗口 选择导出的范围,之后再指定欲导出的路径与文件名即可,而导出的内容将仅包含当时所选取的装置 类别页面。 16-44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当要重新导入文件时,请于编辑页面中单击鼠标右键并于选单中单击「导入」,之后再指定欲导入的 文件即可,不过导入的文件内容必须与目前页面的装置类别一致,不同装置类别的内容将无法导入。 此处的编辑内容亦可与项目一起储存,当 ISPSoft 目前的编辑窗口为装置状态编辑工具时,于菜单工 具栏中单击 文件(F) > 保存(S),之后便可将此处的内容储存为 项目名称.dvb 的文件,并会与 ISPSoft 的项目档(*.isp)存放于同一路径;当下次于该项目中开启此窗口时,系统便会自动于项目 路径下开启此文件,但若项目路径下没有预定的文件时,系统则会将所有的装置值默认为 OFF。 此外,用户亦可于菜单工具栏的 文件(F)项目下单击 另存为(A)将其另外存放于自定义的路径中, 而利用 文件(F)项目下的 打开(O)则可将之前储存的文件再读取回来。当然,所有的文件操作也 都可以透过图标工具栏中对应的图标来进行操作。 在开启某个装置类别的编辑页面时,在 ISPSoft 的菜单工具栏单击 文件(F) > 打印(P),或者直 接单击图标工具栏中的 图标,之后画面便会出现打印管理窗口,而用户便可藉此将目前所选的 装置类别页面打印出来。 16-45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先在「打印选项」中设定欲打印的装置范围后,接着可再设定打印的边界与欲附加于页面中的项目; 而按下「打印设定」则可开启打印机的设定窗口,于此可设定使用的列表机与纸张大小等参数;完成 后按下「预览」便可开启预览画面,确认无误后按下预览画面的「打印」键即可将其印出。 16-46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16.2.6 DVP 机种的文件寄存器编辑 针对 DVP 系列机种,用户亦可透过 ISPSoft 所提供的工具来批次编辑文件寄存器的内容值,并可将 其做为配方而进行储存与下载的操作。 开启 DVP 系列机种的项目后,于菜单工具栏单击 PLC 主机(P) > 文件寄存器编辑(F),之后画 面便会开启编辑窗口。 开启窗口后,表格中所带入的寄存器数值并非由主机内部所上载回来的目前值,而是上次开启此窗口 时所储存的编辑内容,但若是在此项目中第一次开启窗口时,所有寄存器内容便会以 0 做为默认值。 用户单击卷标切换不同的文件寄存器范围。 要编辑寄存器内容时,请先单击欲编辑的寄存器字段后,直接以键盘输入数值即可。 16-47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用户可于窗口上方切换数值的显示格式。 当按下窗口中的「全部清除」按钮时,此页面中的所有寄存器内容便会被清除为 0。 16-48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此外,亦可于页面中按下鼠标右键,接着在快捷选单中单击「全选」,之后再次按下鼠标右键,并于 选单中单击「清除为 0」便可将该页面中的所有的寄存器内容清除。 只想清除部份寄存器时,可先使用鼠标框选欲清除的范围后,按下鼠标右键并于快捷选单中单击「清 除为 0」,之后框选范围内的寄存器数值便会被清除。 当按下窗口中的「传输」按钮后,画面中便会出现传输设定窗口,透过此窗口便可将表格中的数值下 载至主机中,或是由主机中将数据读取回来,但操作前请确认目前的 ISPSoft 已可与主机正常联机, 详细说明请参考第 2.4 节中的相关内容。 首先于窗口中的「传输类型」字段下拉选择要执行的操作是要由 PLC 中读取数据并填入编辑区中, 或是将目前编辑的值写入 PLC,之后再「传输设定」字段中设定传输的范围,完成后按下「确定」按 钮便可开始传输数据。 将数值写入寄存器前,请务必确认所做的操作不会影响系统运作,或造成系统与人员的伤害。 16-49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此处所编辑的内容可与项目一起储存,当 ISPSoft 目前的编辑窗口为寄存器编辑工具时,于菜单工具 栏中单击 文件(F) > 保存(S),之后便可将此处的编辑内容储存为 项目名称.wft 的文件,并会 与 ISPSoft 的项目档(*.isp)存放于同一路径;当下次于该项目中开启此窗口时,系统便会自动于项 目路径下开启此文件,但若项目路径下没有预定的文件时,系统则会将所有的寄存器内容值默认为 0。 此外,用户亦可于菜单工具栏的 文件(F)项目下单击 另存为(A)将其另外存放于自定义的路径中, 而利用 文件(F)项目下的 打开(O)则可将之前储存的文件再读取回来。当然,所有的文件操作也 都可以透过图标工具栏中对应的图标来进行操作。 除了可将编辑的内容以文件的型式储存之外,用户亦可将其导出为标准的 CSV 档,而之后便可直接 于 EXCEL 当中进行编辑;操作时请于编辑页面中单击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选单中单击「导出」项 目,之后再指定欲导出的路径与文件名即可。 当要重新导入文件时,请于编辑页面中单击鼠标右键,接着再于快捷选单中单击「导入」,之后再指 定欲导入的文件即可。 16-50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按下窗口中的「提示」按钮后,画面便会出现提示内容的输入窗口,而完成输入后,工具窗口的下方 便会出现方才所设定的提示内容,且提示的内容将会随着存档时一并被储存,当之后用户开启文件时, 由提示的内容便可清楚的辨别所开启的表格,藉此即可便于用户进行配方管理。 ,或者直接单击图 在开启寄存器编辑工具时,于 ISPSoft 的菜单工具栏单击 文件(F) > 打印(P) 标工具栏中的 图标,之后画面便会出现打印管理窗口,藉此便可将目前的页面打印出来。 16-51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先于「打印选项」中设定欲打印的装置范围后,接着可再设定打印的边界与欲附加于页面中的项目; 而按下「打印设定」则可开启打印机的设定窗口,于此可设定使用的列表机与纸张大小等参数;完成 后按下「预览」便可开启预览画面,确认无误后按下预览画面的「打印」键即可将其印出。 16-52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16.3 步序定位 16.3.1 使用步序跳转 当主机运行中发生错误时,可藉由特殊寄存器(例如 AH 系列机种的 SR1 与 SR2 的 32 位演算错误地 址锁定寄存器)得知错误的步(step)数,回到项目程序中查找此步数所对应的程序,藉以了解发生 错误的原因。于菜单工具栏单击 编辑(E) > 步序跳转… 开启步序定位窗口,于步序编号字段输入 要查询的步数后,按下确定按钮,ISPSoft 便会自动开启对应此步数的 POU 并定位到程序中。如下图。 使用步序定位时,项目需先行编译。 16.4 程序比对 16.4.1 程序比对简介 ISPSoft 提供了一个程序比对工具,供用户比对计算机中的两个 ISPSoft 项目,或是 ISPSoft 项目与 联机的 PLC 主机内的程序。比对的规则如下。 比对的目标包括机种、型号、工作、全局符号、POU、区域符号、程序。 POU 会先比对 POU 名称,不同的 POU 名称即便内容相同也将判别为不同。 16-53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变量符号表即便两者有相同的内容,变量符号的排列顺序不同也将判别为不同。如下图,右侧的符 号表 var_a 与 var_b 与左侧符号表的顺序不同,故前两行判别为不同。 变量符号表会比对出程序的跳行,如下图。比对的结果将只判别为左侧符号表第 3 行不存在于右侧 的符号表,其他相同。 LD、FBD、IL、ST 语言 POU 会比对出程序的跳行,如下图。比对的结果将只判别为左侧程序 POU 第 2 行不存在于右侧的程序 POU,其他相同。 SFC 语言 POU 的比对只要 SFC 有差异即判别为整个 POU 不同;但 SFC 中的 Action 或 Transition 不同时会办别出 Action 或 Transition 中不同的区段或行。 项目需先存盘后,才可使用程序比对功能。 主机在下载时必须勾选程序项目,之后才可比对此 PLC 主机的内容。 16.4.2 与文件比对 用于比对计算机中的不同项目。请单击 文件(F) > 程序比对(G) > 与项目比对(F) ,在出现 的开启项目窗口中选择要比对的目标项目,按下打开按钮。 16-54 第 16 章 编 辑 辅 助 工 具 之后便会出现程序比对窗口,列出两者的异同。说明如下。 目前开启的项目位置。 比对的目标项目位置。 比对的结果,列出机种型号、工作、全局符号、程序内容的异同。 在不一致的项目上双击鼠标左键,将自动开启此项目的内容,如下图,开启 Prog0 定位并在区段 2。 16-55 ISPSo ft 使 用 手 冊 16.4.3 与 PLC 比对 用于比对主机内容与计算机中的项目。请先确认 ISPSoft 与主机已建立联机,联机设定请参考第 2.4 节,再单击 文件(F) > 程序比对(G) > 与 PLC 比对(L) ,ISPSoft 将读取目前联机主机的项 目,开启程序比对窗口,程序比对窗口与第 16.4.2 节相同。如下图,可见比对项目为目前联机的 PLC 主机机种。 比对目标的 PLC 主机在下载时必须勾选程序项目,若与未下载程序的主机进行比对,则会出现讯息 告知用户无法比对。下载功能请参阅第 16.1.3 章。 16-56 第17章 测试与除错工具 目录 17.1 在线监控 ........................................................................... 17-3 17.1.1 切换主机的运转/停止状态 ............................................ 17-3 17.1.2 在线监控的功能与环境介绍............................................ 17-3 17.1.3 在线模式下变更 X 装置的状态 ........................................ 17-8 17.1.4 程序监控的在线操作 .................................................... 17-9 17.1.5 装置监控表 ............................................................. 17-15 17.1.6 在线编辑与在线更新 .................................................. 17-21 17.2 DVP 机种的仿真器 ............................................................. 17-23 17.2.1 建立 DVP 仿真器 ...................................................... 17-23 17.2.2 启动 DVP 仿真器 ...................................................... 17-24 17.3 DVP 机种的除错模式........................................................... 17-25 17.3.1 启动 DVP 的除错模式 ................................................ 17-26 17.3.2 设定与清除断点 ....................................................... 17-27 17.3.3 除错模式下的程序执行 ............................................... 17-27 17.4 AH500 机种的仿真器(目前不支持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 ............ 17-29 17.4.1 AH500 仿真器的建立与启动 ........................................ 17-29 17.4.2 AH500 机种的仿真器面板操作 ..................................... 17-31 17.5 AH/AS 机种的除错模式 ....................................................... 17-36 17.5.1 进入除错模式 .......................................................... 17-36 17.5.2 断点操作 ............................................................... 17-36 17.5.3 连续执行 ............................................................... 17-37 17.5.4 单步执行 ............................................................... 17-38 17.6 确认 PLC 状态................................................................... 17-39 17.6.1 PLC 系统信息 .......................................................... 17-39 17.6.2 PLC 系统记录(AH/AS 机种限定) ................................ 17-41 17.7 3D 坐标图 ....................................................................... 17-49 17.7.1 功能说明 ............................................................... 17-49 17.7.2 建立 3D 坐标图 ....................................................... 17-49 17.7.3 加入曲线 ............................................................... 17-50 17.7.4 显示 3D 坐标图 ....................................................... 17-52 17-2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17.1 在线监控 17.1.1 切换主机的运转/停止状态 在进行测试与除错的过程中,须要经常性地改变主机的运行状态,而通过 ISPSoft,我们可轻易的进 行切换。在操作前,请确认目前 ISPSoft 已可与主机正常联机,详细说明请参考第 2.4 节。 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PLC 主机(P) > 运行(R),或按下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可将主机切换至 RUN 的状态;而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PLC 主机(P) > 停止(S),或按下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 则可重新将主机切换至 STOP 状态。 通过 ISPSoft 来切换主机的状态时,并不用考虑主机本体的 RUN/STOP 开关位置;且由 ISPSoft 下 达 RUN/STOP 命令后,若再次切换主机本体的 RUN/STOP 开关时还是可以变更主机的运行状态。 17.1.2 在线监控的功能与环境介绍 当 ISPSoft 已可与主机正常联机后,我们便可经由在线监控模式来对 PLC 的执行状况进行监控。关于 主机与 ISPSoft 之间的联机设定方式请参考第 2.4 节的内容。 在 ISPSoft 中,在线监控的模式又可分为「装置监控」与「程序监控」。 监控模式 装置监控 程序监控 说明 可通过监控表来实时监控主机目前的装置状态,且在此模式下,ISPSoft 仅需更 新装置状态,因此目前 ISPSoft 所开启的程序与主机内部的程序无须一致。 在此模式下,系统会实时将程序的运作状况显示在程序画面中,也因此系统会要 求目前 ISPSoft 所开启的程序必须与主机内部的程序一致。 *.装置监控模式可单独启动,而程序监控模式则必须伴随装置监控模式一起启动。 17-3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直接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PLC 主机(P) > 联机模式(L),或按下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便可进 入在线监控,而此时系统将会同时启动「装置监控」与「程序监控」两种模式。 若一开始只要进行装置监控时,按下图标工具栏的 控的图标 图标便可进入装置监控模式,但此时在线监 同样会呈现被按下的状态,代表已进入在线监控;而后续若要再进行程序监控时,只 要再按下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便可进入程序监控的状态。 当要结束在线监控时,只要再次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PLC 主机(P) > 联机模式(L),或按下图标 工具栏的 17-4 图标并将它恢复为未按下的状态即可。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进入在线模式后,在窗口下方的状态栏便可得知程序扫描时间与主机目前的状态,而位于主机状态左 侧的灯号则会实时显示通讯状况,当持续进行通讯时,该灯号便会维持绿灯的状态。 当主机处于错误状态时,部分的操作可能无法进行,例如可能无法将主机切换至 RUN 状态,此时请 先参考各机种的使用手册进行错误排除。 当进入「程序监控」的状态后,程序的画面随实时显示各个装置的状态与当前值,藉此可进行相关的 除错与测试的工作;不过针对不同的编程语言,其显示的画面还是会有些许的差异。 下图为梯形图(LD)的程序监控画面。 下图为功能块图(FBD)的程序监控画面。 17-5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下图为指令列表(IL)的程序监控画面。 下图为结构化语言(ST)的程序监控画面。 下图为顺序功能图(SFC)的程序监控画面。除了 SFC 本身的图面可进行监控之外,该 SFC 所属的 Actions 与 Transitions 也都可进行监控。 下图为连续功能图(CFC)的程序监控画面。 17-6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输入节点 OFF 输出节点 OFF 输入节点 ON 节点实时数值 如上述各种语言的程序监控画面,除了可观察接点状态之外,同时还可监控寄存器的实时值,而为了 便于视图,我们还可设定监控数值的显示格式。 设定时,请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视图(V) > 监控数值型态(N),之后在此下拉选择数值格式,而 当选择「符号型态」时,监控数值便会依据变量符号所宣告的数据类型而自动变更显示格式。 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视图(V) > 浮点位数设定,之后可设定浮点数的显示格式。 17-7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17.1.3 在线模式下变更 X 装置的状态 在「程序监控」的模式下,用户可直接在程序画面上变更接点的状态,不过根据主机的设计,部份的 机种可能不允许用户在线模式下直接变更 X 装置的状态,当企图变更 X 装置的状态时,画面将会显示 通讯错误的信息。相关细节请参考各机种的使用说明。 若测试上有须要对 X 装置直接进行操作时,请在图标工具栏中单击 图标,之后可开启 X 装置的 设定的功能;不过当此功能启动后,外部的实际输入将无法再更新 X 接点的状态。 17-8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在离开在线模式后,设定 X 装置的功能并不会自动解除,因此在离开在线模式之前请确认是否须先将 其解除,以免造成实际运作时,主机无法依据外部的输入来更新 X 接点的状态。 将变更接点状态前,请务必确认所做的操作不会影响系统运作,或造成系统与人员的伤害。 17.1.4 程序监控的在线操作 在「程序监控」的模式下,用户可直接在程序画面上变更接点的状态或寄存器的内容值,藉此可进行 除错或测试的工作;而操作时,若是在 LD 或 FBD 的程序画面中,请将欲先操作的装置或指令操作数 上单击鼠标左键,接着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便可藉由快捷选单中来进行相关的操作;不过依据编程语 言的不同,在该环境下可操作的项目可能会有些许差异。 17-9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若在 IL 或 ST 的程序画面中,请直接在欲操作的操作数上单击右键,之后便可由快捷选单进行操作。 在 SFC 的图面中,请直接在步进点或转换点上单击鼠标右键,之后可由快捷选单来对其状态进行 ON/OFF 的设定操作。 在 CFC 的图面中,请直接在显示的状态上双击鼠标左键,便会在 ON/OFF 的状态中切换。 17-10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关于各操作项的说明简述,请参考下表。 操作项目 说明 设置 ON 将单击的接点状态设置为 ON。 设置 OFF 将单击的接点状态设置为 OFF。 上升沿触发 不管被单击的接点状态为何,系统皆会将该接点先设为 OFF 之后,再设为 ON。 下降沿触发 不管被单击的接点状态为何,系统皆会将该接点先设为 ON 之后,再设为 OFF。 改变当前值 执行此功能后,用户可在输入窗口中设定单击操作数的内容值。 强制设定锁住 将 X 或 Y 接点强制锁定在 ON 或 OFF 的状态。 强制设定装置表 利用表格的方式,批次对 X 或 Y 接点的强制锁定 ON/OFF 状态进行管理。 将变更装置状态前,请务必确认所做的操作不会影响系统运作,或造成系统与人员的伤害。 改变当前值 单击某一操作数后按下鼠标右键,接着在快捷选单中单击「改变当前值」,之后便可实时由下图的窗 口中设定该操作数的内容值。 1 7 - 11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提示信息。 此输入欲变更的数值。 欲变更当前值的装置名称或变量符号名称。 在此选择输入的数值格式为 16 位或 32 位。 数值变更记录。(显示格式:装置名称 变更数值)。 当开启二进制模式时,用鼠标便可直接设定各个 Bit 的 ON/OFF 状态。 按下「确定」键可套用设定值,按下「取消」键则可关闭此设定窗口。 单击此键可开启或隐藏二进制模式。 关于 CFC 语言,改变当前值只要在显示目前数值的位置上双击鼠标左键,数值便会呈现编辑状态, 输入欲改变的数值后,以鼠标单击空白处或按下键盘的 Enter 键,便完成数值的输入。 按下 Enter 17-12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强制设定锁住 强制锁定 ON/OFF 的功能仅可使用在 X 或 Y 接点,其作用在于将 X 或 Y 接点锁定在某个状态上;当 某个 X 接点被锁定后,实际外部输入的状况将无法改变该接点的状态;而同样的,当某个 Y 接点被锁 定后,无论程序内部的运行结果为何,最后 Y 接点的实际输出仍会依据该接点被锁定的状态。 如下图,因接点 Y0.0 被强制锁定为 ON,因此即使 M0 为 OFF,Y0.0 还是会固定在 ON 的状态,且 处于强制锁定 ON/OFF 状态的接点,在该接点图标的旁边会出现一个大锁的符号。 设定时,请先在欲操作的 X 或 Y 接点上单击鼠标左键,接着按下鼠标右键并在快捷选单中单击「强制 设定锁住」,之后便可通过其下阶的项目来进行相关的操作。 On(X/Y) :将单击的 X 或 Y 接点锁定在 ON 的状态。 Off(X/Y) :将单击的 X 或 Y 接点锁定在 OFF 的状态。 解除(X/Y):解除单击接点的锁定状态。 17-13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全部解除:解除所有接点的锁定状态。 *1.不同机种对于强制锁定 ON/OFF 的处理机制及点数限制可能不同,设定前请先参考各机种的相关使用说明。 *2.在离开在线模式后,各接点的强制锁定状态将不会自动解除,请务必确认目前的状态是否会造成影响。 强制设定装置表 此功能可利用表格的方式,批次对 X 或 Y 接点的强制锁定 ON/OFF 状态进行管理。 设定时,请在程序画面中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中单击「强制设定装置表」 ;而开启表格后, 请先切换上方的卷标选择要设定的装置种类,接着在表格中单击欲设定的接点并按下鼠标右键,之后 便可通过快捷选单中的项目来进行相关操作。 强制设定锁定 On(X/Y):将单击的接点强制设定为 ON。 强制设定锁定 Off(X/Y):将单击的接点强制设定为 OFF。 解除设定锁定(X/Y):解除单击接点的强制状态。 17-14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全部解除锁定:不分 X 或 Y 装置,所有接点的强制状态将会全部解除。 *1.不同机种对于强制锁定 ON/OFF 的处理机制及点数限制可能不同,设定前请先参考各机种的相关使用说明。 *2.在离开在线模式后,各接点的强制锁定状态将不会自动解除,请务必确认目前的状态是否会造成影响。 17.1.5 装置监控表 当进入在线模式后,不论是「程序监控」或是「装置监控」模式,用户皆可通过监控表的方式来对程 序中的装置或是变量符号进行监控;而在 ISPSoft 中,每个项目都允许建立一个以上的监控表,而每 个监控表则至多可建立 100 个监控项目,用户可自行对所要监控的项目进行归类管理,且监控表的建 立与管理皆可在脱机的状态下完成,而所建立的监控表亦将会随着项目一起储存,下次再开启项目时 便无须重新建立。 开始新增一个监控表的方法有如下三种。 方法一 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PLC 主机(P) > 符号表监控(T)。 方法二 在项目管理区单击「装置监控表」项目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选单中单击「新增」。 17-15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方法三 直接在图标工具栏中单击 图标。 依据上述的方式执行之后,画面便会出现一个弹出窗口,在该窗口输入监控表的名称后按下「确定」 , 之后在项目管理区的「装置监控表」项目下便会产生一个对象,并自动在编辑工作区开启该监控表的 管理窗口,而后续便可在此窗口中进行监控项目的管理。 欲删除监控表时,请在项目管理区中单击欲删除的监控表项目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中选 择「删除」即可。当要重新命名已建立好的监控表时,请在项目管理区中单击欲重新命名的监控表项 目后按下鼠标右键,接着在快捷选单中选择「重新命名」,之后便可变更该监控表的名称。 在 ISPSoft 中允许同时开启多个监控表窗口,而要开启时请移至项目管理区中,直接在欲开启的监控 表项目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 当要在监控表中加入监控项目时,请在监控表的空白处双击鼠标左键,或直接以键盘输入设备名称, 之后画面便会出现设定窗口,直接在该窗口中输入启始的装置地址与欲加入的装置数量即可,不过须 注意每个监控表至多只可建立 100 个监控项目。 17-16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切换键盘的【Insert】键可选择插入或取代两种模式,且会显示在 ISPSoft 的状态栏中。 当处于插入模式时,新增的监控项目会插入在目前在监控表中被选取的项目上方。 但若处于取代模式时,新增的监控项目则会取代目前被选取的项目。 在监控表中除了可加入装置之外,亦可直接在监控表中加入变量符号, 17-17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操作时只需在监控表中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中单击「选择监控符号」项目即可。 接着请在符号选取窗口的左侧选择符号表的来源,其来源可以是全局符号表或 POU 的区域符号表, 其中若要选择功能块的区域符号时,必须先执行编译并产生功能块实例后,功能块内部的变量符号才 会被配置一个实体的内存位置,而此时才可对其进行监控,且因不同的功能块实例会配置不同的内存 位置,因此挑选功能块内部的区域符号时必须单击功能块实例的项目后才可进行选取。 选取符号表的来源后,请再在符号选取窗口的右侧勾选欲加入监控的项目,其中若有数组符号时,列 表中便会展开所有的数组元素;勾选完毕后按下「确定」按钮即可将所选项目加入监控表中,而之后 可再继续选择其它的变量符号,当完成所有符号的加入之后,按下「取消」按钮即可关闭窗口。 17-18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指针类型的变量符号无法进行监控。 当要删除监控项目时,请先在监控表中单击欲删除的项目,而选取时若先按住键盘的【Ctrl】键则可 连续选取多个项目;若要选取连续范围时,请先单击第一个项目后按住键盘的【Shift】键,之后再单 击该范围的最后一个项目便可将整个范围选取起来;而若要选取全部的项目时,可直接在监控表中按 下鼠标右键,接着在快捷选单中单击「全部选取(A) 」项目即可。 17-19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选取完欲删除的项目后,请在该项目上单击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中单击「删除(D)」项目,亦 或是直接按下键盘的【DEL】键即可。 为了便于视图,在使用时可将监控表中的部份字段设为隐藏,而设定时请直接在监控表中按下鼠标右 键,接着在快捷选单中单击「监控字段设定」项目,之后可在其下阶的选项中设定欲显示的字段,取 消勾选代表该字段将被隐藏。关于各字段的相关说明请参考下述。 下表则为监控表中各字段的相关说明。 监控表字段 来源 显示变量符号的来源。 符号名称 显示变量符号的名称。 装置名称 显示监控的装置名称。 状态 若监控的对象为位或接点时,此字段会显示其 ON/OFF 状态。 数据型态 若监控的对象为变量符号,则此字段会显示该变量符号的数据类型。 值(16 位) 实际联机监控时,此字段会以 16 位的类型来显示监控值。 值(32 位) 实际联机监控时,此字段会以 32 位的类型来显示监控值。 值(32 位浮点数) 17-20 说明 实际联机监控时,此字段会以 32 位的浮点数类型来显示监控值。 数值类型 在此下拉可选择联机监控时所显示的数值格式。 批注 显示监控装置的装置批注或监控符号的符号批注。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当建立好一个监控表后,接着可在在线模式下通过监控表来监控表格中的各个项目,而如同「程序监 控」一般,在在线模式下,在监控表中单击某个项目后下鼠标右键,之后可利用快捷选单中的操作项 来对监控项目的状态或内容值进行变更。关于各种操作项目的相关说明请参考第 17.1.4 节。 补充说明 监控项目一旦加入监控表之后,后续若变更监控装置的装置批注时,请先关闭监控表窗口后再重新开 启以便取得更新;而若变更了变量符号的相关属性或将其由符号表中移除时,该监控项目将可能无法 自动更新,且后续亦将无法在在线监控时产生作用,此时请将其删除后再重新加入监控表中。 17.1.6 在线编辑与在线更新 当系统处于「程序监控」的模式,且主机处于 RUN 的状态下,用户便可通过在线编辑与在线更新的 功能来实时修改监控中的程序内容,而各种语言的编辑限制则请参考下表。 编程语言 LD 语言 FBD 语言 说明 每次只可编辑一个程序区段,但允许新增区段,而一旦新增了一个区段后,可编辑的 区域便会转移至该新区段中,亦即无法再回头编辑方才所编辑的区段。 每次只可编辑一个程序区段,但允许新增区段,而一旦新增了一个区段后,可编辑的 区域便会转移至该新区段中,亦即无法再回头编辑方才所编辑的区段。 IL 语言 没有特别的行数限制。 ST 语言 没有特别的行数限制。 SFC 语言 CFC 语言 共通限制 SFC 的图形无法在在线编辑时进行修改,但可以修改 Actions 与 Transitions 内部的 程序,其限制则依据所使用的编程语言而与上述相同。 没有特别的编辑限制。 每次更新后只能编辑一个 POU。 在线编辑时无法修改或新增变量符号。 17-21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欲进行在线编辑时,请在「程序监控」的模式下,并确认主机处于 RUN 的状态后,直接在图标工具 栏中按下 图标即可。 进入在线编辑之后,在 ISPSoft 的状态栏中便会显示为「在线编辑」的状态。 当完成程序的编辑并成功编译之后,按下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便可将修改的程序下载至主机中进 行更新,而若程序尚未完成编译时,系统便会主动要求用户进行编译的工作。 若是使用 DVP 机种,在单击 图标后,做下载时,出现「建议在此操作后重新下载程序」提示窗口, 此时,若选择「OK」 ,就会将目前编译后的程序执行码下载至 PLC。 若要将 PLC 原始码下载至 PLC,则需再单击 才可同步 PLC 原始码。 17-22 ,勾选「程序」选项,将 PLC 原始码下载进 PLC,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17.2 DVP 机种的仿真器 17.2.1 建立 DVP 仿真器 首先请启动通讯管理员-COMMGR,并在开启 COMMGR 的主窗口后,单击右侧的「Add」按钮以 新增一个 COMMGR Driver。关于 COMMGR 的详细说明请参考第 2.4 节当中的内容。 17-23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开启设定窗口后请依序完成下述字段的设定,完成后按下「OK」按钮即可建立一个 DVP 仿真器。 (1) 「Driver Name」字段输入此 Driver 的识别名称。 (2) 「Connection Setup」的「Type」字段下拉选择「DVP Simulator」的联机型式。 (3) 设定通讯响应的相关参数。其中「Time of Auto-retry」参数是设定联机错误时的重试次数,而 「Time Interval of Auto-retry」参数则是设定重试的时间间隔。 *.COMMGR 当中只可建立一个 DVP 仿真器的 Driver,当要重复建立时,系统便会出现警示信息。 17.2.2 启动 DVP 仿真器 开启 COMMGR 的主窗口后,将 DVP 仿真器的 COMMGR Driver 状态设为「START」,而此时便已 启动了 DVP 仿真器。 17-24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接着在 ISPSoft 的工作窗口中,依序单击菜单工具栏中的 工具(T) > 通讯设定(P) 项目,之后 再在出现的通讯设定窗口中选择 DVP 仿真器的 COMMGR Driver,完成后按下「确定」即可。 完成 ISPSoft 的通讯设定后,在窗口下方的状态栏便会显示目前的联机型式为 DVP 仿真器。 此时便可开始正常的进行联机操作,COMMGR 会主动在 ISPSoft 与 DVP 仿真器之间传递数据,而在 操作期间便会如同与实际的主机联机一般;不过仿真的部分仅供程序运作的测试,如程序上下载、在 线监控、装置与寄存器编辑、X 装置强制设定…等功能,其余的联机操作可能会无法执行或不具意义。 17.3 DVP 机种的除错模式 ISPSoft 针对 DVP 机种有提供除错模式的功能,而其内容包括了断点操作、单步执行、限定次数执行… 等基本的除错工具;藉由这些工具,用户可方便的针对程序的部份进行侦错与测试。而在开始进入 DVP 的除错模式之前,请先留意下列两点的注意事项。 (a) DVP 的除错模式仅能在仿真器的联机模式下执行。 (b) 在线模式下无法启动除错模式,但仍可在进入除错模式之后启动装置监控的功能。 17-25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17.3.1 启动 DVP 的除错模式 首先请将系统设为 DVP 仿真器的联机模式,操作细节请参考第 17.2 节的相关说明,之后在图标工具 栏中按下 图标即可进入除错模式,而此时画面便会出现一个除错窗口,所有的除错工作都将在 该窗口中进行。后续若要离开除错模式时,只要再次按下 图标并恢复为未按下的状态即可。 DVP 的除错窗口是将程序编译后而重新以 IL 语言来所呈现,其中蓝色背景的行列为程序目前暂停的 位置,而暂停的位置则是尚未执行的程序。 17-26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17.3.2 设定与清除断点 除错窗口中欲设定断点的行列上按下鼠标右键,并在快捷选单中单击「设定断点」项目即可加入一个 断点,而在同一行号上再重复一次相同操作则可取消断点的设置。在除错窗口中,加入断点的行号前 方会出现一个「!」的符号,且该行列的背景会以红色来显示。 当要清除所有的断点设置时,请在除错窗口中按下鼠标右键,之后在快捷选单中单击「清除所有断点」 项目即可。 17.3.3 除错模式下的程序执行 连续执行 按下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便会开始连续执行到设定断点的程序为止,此时再次按下 图标便 会继续执行到下一个断点,而若未设定任何断点时,程序便会不中断的来回扫描执行。 17-27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单步执行 在程序执行动作暂停的状况下,每按下一次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可执行一步的程序。 限定次数执行 利用此功能可让程序在扫描周期的次数到达限定次数时自动停止,且过程中完全不受断点的影响。 执行前请先在图标工具栏的 字段左侧的 字段上设定执行次数,至多可设定至 32767,完成后按下该 图标即可开始执行。 停止与重置 在执行过程中,只要按下同一工具栏的 而按下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后便会停止执行动作。 图标可重置所有除错模式下的执行步序及状态值,而下次再执行时便会由 程序的开头重新执行。 *.进入 DVP 的除错模式后,通过监控表仍可在除错模式的执行过程中监控各装置的变化状况。 17-28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17.4 AH500 机种的仿真器(目前不支持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 17.4.1 AH500 仿真器的建立与启动 首先请启动通讯管理员-COMMGR,并在开启 COMMGR 的主窗口后,单击右侧的「Add」按钮以 新增一个 COMMGR Driver。而关于 COMMGR 的详细说明请参考第 2.4 节当中的内容。 开启设定窗口后请依序完成下述字段的设定,完成后按下「OK」按钮即可建立 AH500 仿真器。 (1) 「Driver Name」字段输入此 Driver 的识别名称。 (2) 「Connection Setup」的「Type」字段下拉选择「AH Simulator」的联机型式。 (3) 「Port Number」字段中指定通讯端口编号,而若无须特别指定时,请使用默认值即可。此外, 重复建立 AH500 仿真器的 Driver 时,通讯端口编号亦不可重复,且系统亦会自动跳号。 (4) 设定通讯响应的相关参数。其中「Time of Auto-retry」参数是设定联机错误时的重试次数,而 「Time Interval of Auto-retry」参数则是设定重试的时间间隔。 17-29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开启 COMMGR 的主窗口,并在选择某个 AH500 仿真器的 Driver 后将其状态设为「START」,此时 所选的 AH500 仿真器便会启动,并随之开启一个操作窗口,而窗口的标题则是启动的 Driver 名称。 此外,在 COMMGR 中允许建立多个 AH500 仿真器的 Driver,但最多只能同时启动 4 个 AH500 仿真 器。 接着 ISPSoft 的工作窗口中,依序单击菜单工具栏中的 工具(T) > 通信设置(P) 项目,之后再 在出现的通信设置窗口中选择 AH500 仿真器的 COMMGR Driver,完成后按下「确定」即可。此时窗 口下方的状态栏便会显示目前的联机型式为 AH500 仿真器。 完成上述步骤后便可开始进行联机操作, COMMGR 会主动在 ISPSoft 与 AH500 仿真器之间传递数据, 在操作的过程中就如同与实际的主机联机一般。 下表则是 AH500 仿真器不支持的软件功能、参数与指令。 软件功能 参数 NWCONFIG、CARD Utility、HWCONFIG 的模块布局检测与联机功能。 模块参数、PLC 主机参数中的串行端口参数、以太网络参数以及与储存卡相关的参数。 RS、FWD、REV、STOP、RDST、RSTEF、MODRW、FROM、TO、READ、WRITE、 指令 RPASS、SRCVD、SSEND、SOPEN、SCLOSE、MSEND、EMDRW、MWRIT、 MREAD、MTWRIT、REF;另外包括 DX 与 DY 等实时 IO 存取的用法也不支持。 17-30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17.4.2 AH500 机种的仿真器面板操作 AH500 仿真器的主面板介绍 当在 COMMGR 的列表中将 AH500 仿真器的 Driver 设为「START」之后,画面便会自动开启一个 AH500 仿真器的操作面板,而在面板中可看到一些类似实际主机面板上的灯号与按钮,且与主机的功 能几乎完全相对应,用户可直接在面板上仿真实际主机的操作;关于主机面板上的灯号与按钮功能, 请参考 AH500 机种的相关使用手册或技术文件。 关闭面板时,COMMGR 中的 Driver 便会随之切换为「STOP」的状态;同样的,将 COMMGR 中的 AH500 仿真器 Driver 设为「STOP」状态时,仿真器面板也会自动关闭;而关闭仿真器时,目前所下 载的程序与参数都将会被保留住,并会在下次重新启动仿真器时自动加载。此外,当计算机重新启动 并自动启动 COMMGR 时,所有 AH500 仿真器的状态将会默认为「STOP」 。 在 AH500 仿真器中同样可仿真模块配置的功能,因此当在仿真器模式下将 HWCONFIG 中的参数下 载至主机时,所有的参数值也同样会被储存在仿真器当中。 当下载的模块配置中包含数字 IO 模块、模拟 IO 模块或温度模块时,在 AH500 仿真器的操作面板中 单击「IO Module」按钮则可开启模块 IO 面板,用户可通过此面板的操作来模拟输入与输出的状态。 不过利用此面板进行测试时,仿真器主机必需处于 RUN 的状态,否则便可能无法正常运行。 因 AH500 仿真器仅包含 CPU 模块的功能,因此即使可将 IO 模块的参数下载至仿真器中,但实际模 块的内部处理程序可能无法被仿真出来,如模块报警或 PID 功能…,用户仅可藉由模块所对应的输入 输出装置,即 X、Y 与 D 寄存器的内容值或状态来进行程序的除错与测试。 17-31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AH500 仿真器的模块 IO 面板介绍 下图便是模块 IO 的操作面板,面板中会依序列出各个模块的模块名称、背板编号、插槽编号及对应 该模块的输入/输出信道。 请比较下列 HWCONFIG 的模块配置与上图红框的内容。模块 IO 面板的各个寄存器项目与模块配置 的输入/输出装置范围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用户可通过面板来仿真信号的输入,或视图输出的状况。 下图是一个数字 IO 的寄存器操作区域,其中 Y 装置的部份仅可用来视图输出状况,但无法进行任何 操作;而 X 装置的部份则可直接用鼠标单击各个接点而变更其 ON/OFF 状态,以模拟外部的输入。 下图是一个模拟 IO 的寄存器操作区域,其中的每个字段皆是 32 位浮点数的格式,并对应实际模块的 各个信道;位于下方的 D8 与 D10 便是对应模拟输出信道的 D 装置,此部份的字段仅可用来视图输出 的状况,但无法进行任何操作;至于上方的 D0、D2、D4 与 D6 则是对应模拟输入信道的 D 装置,用 户可在此处设定数值以仿真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而不论是输入或输出,此处模拟的均是对应各信道的 D 装置内容,而非实际的模拟值。 17-32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设定模拟输入的仿真信号 当要设定模拟输入的数值时,请在数值字段旁的 按钮上单击鼠标左键,之后便会开启设定窗口。 下列则为模拟输入数值的设定窗口,设定时请先在左侧选择欲仿真的信号种类,之后再在该类别的右 侧输入对应的信号参数,关于各种信号的说明请参考下表。 信号种类 说明 Constant 为一个固定数值的常数信号。 Random 可指定最大值与最小值的随机信号。 Sine Wave 可指定最大值、最小值与信号周期的正弦波信号。 Square Wave 可指定最大值、最小值、ON 时间与 OFF 时间的周期性矩形波。 Triangle Wave 可指定最大值、最小值与信号周期的三角波信号。 设定完毕后,该字段(通道)便会依据所设定的信号模式而持续送出数据给 COMMGR,而 ISPSoft 便可通过 COMMGR 来获取到 AH500 仿真器的信号,并可藉此进行相关的测试。 17-33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显示或隐藏模块 IO 面板中的模块 模块 IO 面板按下鼠标右键,接着在快捷选单中单击「IO Module Visible settings」 ,之后便可在设 定窗口中勾选欲显示的模块项目,其中取消勾选的项目便代表要将其隐藏起来,而勾选或取消窗口上 方的「Select All」项目则可同时勾选或取消所有项目。完成后按下「OK」即可。 由窗口的右下角便可得知目前的显示状况,其格式为「显示模块数量 / 全部模块数量」;而要恢复所 有模块的显示时,请在再次按下鼠标右键,接着在选单中单击「Show All IO Module 」即可。 17-34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AH500 仿真器数据的备份与还原 在仿真器模式下所下载的参数与程序,我们可通过 AH500 仿真器本身所提供的备份功能将其另外备 份在个人计算机中,而之后通过所产生的备份档,我们可再将其重新还原回原本的仿真器当中,或是 将同样的参数与程序复制至其它的 AH500 仿真器。 欲进行备份操作时,请在 AH500 仿真器的主面板中单击鼠标右键,接着在快捷选单中单击「Backup」 项目,之后再在文件窗口中设定欲储存的备份文件路径与文件名,完成后按下「保存」即可。 欲进行还原操作时,请在 AH500 仿真器的主面板中单击鼠标右键,接着在快捷选单中单击「Restore」 项目,之后再在文件窗口中选取欲还原的备份档,完成后按下「打开」即可。 17-35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17.5 AH/AS 机种的除错模式 17.5.1 进入除错模式 AH/AS 系列机种的除错模式可支持各种编程语言,且虽然不同语言在画面的呈现上会有所差异,但大 致上的操作是相同的;不过在 SFC 中,除错模式的操作仅可在 Actions 当中进行,且该 Actions 所属 的步进点必须处于执行状态;此外,在除错模式下,若 Transitions 的动作无法产生步进点的转移时, 用户必须自行在 SFC 的图面中切换转移点的 ON/OFF 状态来转移步进点。 先将主机切换至 RUN 并启动「程序监控」,之后再按下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即可进入除错模式。 若在 ISPSoft 启动除错模式之前,主机本身就已经在除错模式的状态中(可由状态栏得知),此时便无 法再让目前的 ISPSoft 画面切换至除错模式;其原因有可能是因为上次未正常退出除错模式或者是网 络上的其他用户正在对该主机进行除错的工作;若要重置主机的除错模式时,可先将该主机的状态切 换至 STOP,接着再切换至 RUN,然后便可依据上述的说明重新启动除错模式。 17.5.2 断点操作 在 AH500 系列机种中,一个项目程序(包含所有 POU)最多可设定至 10 个断点。欲设置断点时, 请先在程序画面中单击欲设置的位置,之后按下图标工具栏的 已设定断点的位置上再次按下 图标则可将该断点取消。 当要清除所有的断点时,请直接在图标工具栏中按下 17-36 图标便可加入断点;同样的,在 图标即可。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当程序中有设置断点时,每一次按下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系统便会自动执行程序至下一个断点 后暂停,而暂停的位置则是尚未执行的程序。 17.5.3 连续执行 当按下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后,系统便会开始连续执行到设定断点的程序暂停,此时再次按下 图标便会继续执行到下一个断点;但若未设置任何断点时,按下 来回扫描执行,而在执行过程中,再把 图标后程序便会不中断的 图标按起便可停止程序的执行。 17-37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17.5.4 单步执行 每一次在图标工具栏中按下 图标或 图标时,系统便会在执行完目前位置的程序之后,在 下一个程序之前暂停;至于两个图标的功能差别在于遇上功能块时,若按下 完功能块的功能,并在下一个程序前暂停;而按下 图标便会直接执行 图标则会进入功能块当中,并在功能块内部 继续进行单步执行。不过倘若功能块有设定 POU 密码保护或者功能块 EN 接点的状态为 OFF 时,不 论按下哪一个按钮,单步执行皆不会进入功能块的内部。此外,在 ST 语言中进行单步执行时,必须 配合断点的设置才可正常操作,而 SFC 的 Action 与执行顺序在 SFC POU 之后的其他 POU 亦必须设 定断点才可正常操作。 下列图标则分别以 17-38 与 图标来比较进行单步执行时的差异。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17.6 确认 PLC 状态 17.6.1 PLC 系统信息 在 ISPSoft 可与主机正常联机的情况下,在菜单工具栏单击 PLC 主机(P) > PLC 系统信息(I), 系统便会主动抓取主机内部的相关信息,并将其显示在画面当中;若是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则系 统信息内会多一个「Redundant」分页。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 Redundant 分页的系统信息,为确认当前冗余系统状态或执行相关设定,此页面仅在控制器为「冗余 模式」时方可进行操作(在冗余模式关闭时,为「单机模式」 )。以下表格左例图为「单机模式」的 Redundant 分页内系统信息显示方式,右例图则为「冗余模式」的 Redundant 分页内系统信息显示 方式。 17-39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单机模式 冗余模式 Redundant 分页内的系统信息介绍如下: 此项目用来做冗余系统的设定 。 「CPU ID」为控制器的识别代码,用户可以利用代码来判断,冗余系统是否发生控制器切换, 并执行相对应的动作,此代码除了可以在此页面进行设定之外,也可以利用指令 API2901「RCS」 来进行设定或读取。 「同步设定」此设定用于做冗余系统的资格检查与同步动作的设定,可设定的 选项为「Always」及「Condition」 ; 「同步设定」所设定的相关内容与检查条件,请参阅该产品相 关手册。右侧「更新」用途为将 Redundant 分页内的系统信息所有信息做更新的动作; 「下载」 用途为将此项目的内容做下载的动作。 此项目用来做冗余系统的控制。「启动同步」功用为主控制器对冗余控制器发起资格检查动作,如 通过资格检查则进行同步;「取消同步」功用为取消冗余控制器资格;「控制系统切换」功用为 执行控制器切换,冗余控制器必须符合资格才允许控制器切换;「取得控制权」功用为在没有主 控制器存在时,则将冗余控制器转换成主控制器。 17-40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此项目显示当前控制器当前同步数据量(KBytes)与历史最大同步数据量(KBytes),也可以利 用特殊寄存器「SR18」~「SR21」进行确认。 此项目用来显示当前所链接的控制器,可为主控制器或冗余控制器。 此项目用来显示冗余系统的状态,可显示的状态为「冗余系统验证中」、「冗余系统就绪」、「单机 模式」 、「冗余系统失败」及「光纤同步电缆未连接」。 *.Redundant 分页内配合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详细操作内容,请参阅该产品相关手册。 17.6.2 PLC 系统记录(AH/AS 机种限定) 在 AH/AS 系列机种中,系统的操作及错误记录都会被储存在特定编号的特殊寄存器(SR)中,而在 可与主机正常联机的情况下,在菜单工具栏中单击 PLC 主机(P) > 系统记录 便可通过 ISPSoft 所提供的功能来直接视图这些记录;若是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则可以检视主控制器及冗余控制器 的记录,假若没有检测到主控制器则主控制器检视区将呈现反灰不会做任何动作;假若没有检测到冗 余控制器则冗余控制器检视区将呈现反灰不会做任何动作。窗口中总共包含数个页面,并可通过上方 的标签来进行切换,其所显示的数据则仅会在开启窗口时向主机获取一次而不会与主机保持同步,但 可利用「更新」按钮来更新数据;若是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则可利用「更新」按钮来更新主控制 器及冗余控制器的数据,但假若没有检测到主控制器则主控制器检视区将呈现反灰不会做任何动作, 同样地,若没有检测到冗余控制器则冗余控制器检视区将呈现反灰不会做任何动作。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 17-41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错误记录 此页面可以视图主机及所有模块的错误记录,且在表格中会明确标示每笔记录的错误代码、发生时间 及错误描述,另外还会包含产生该笔错误的模块 ID,以及该模块所在的背板与插槽编号;若是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则可以检视主控制器及冗余控制器的错误记录,假若没有检测到主控制器则主控制器 检视区将呈现反灰不会做任何动作;假若没有检测到冗余控制器则冗余控制器检视区将呈现反灰不会 做任何动作。当按下「更新」按钮时,系统便会再次向主机获取数据,并将其更新在表格中;而按下 「清除记录」按钮时,除了会将表格与主机内部的错误记录清除之外,还会一并重置主机的错误状态, 但如果发生错误的原因依旧存在时,主机便仍会停留在错误状态中,并会重新产生新的错误记录;若 是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则当按下「更新」按钮时,系统便会再次向主控制器及冗余控制器获取数 据,并将其更新在表格中。而按下主控制器「清除记录」按钮时,除了会将表格与主控制器的错误记 录清除之外,还会一并重置主控制器的错误状态;如果主控制器发生错误的原因依旧存在时,主控制 器便仍会停留在错误状态中;而按下冗余控制器「清除记录」按钮时,除了会将表格与冗余控制器的 错误记录清除之外,还会一并重置冗余控制器的错误状态;如果冗余控制器发生错误的原因依旧存在 时,冗余控制器便仍会停留在错误状态中。但假若没有检测到主控制器则主控制器检视区将呈现反灰 不会做任何动作;假若没有检测到冗余控制器则冗余控制器检视区将呈现反灰不会做任何动作。 17-42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 在主机有连接到远程模块时,错误纪录的检视会提供远程模块所在背板编号、插槽编号及 RTU 模块 远程站号,需检视此类数据可单击 来做检视。 另外,错误记录可设定存放至 SD 卡后,再将记录文件搬移到计算机管理,设定方式请参阅第 3 章。 此时可以单击 工具(T) > 检视错误记录文件 ,按下「开启记录档」按钮,选择错误纪录存放的路 径,便可视图历史错误记录内容。 17-43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程序变更记录 此页面会显示对该主机进行上下载的执行记录,其中包括项目程序与规划参数的上下载;同样的,当 按下「更新」按钮时,系统便会再次向主机获取数据,并将其更新在表格中;而按下「清除记录」按 钮时,系统便会将表格与主机内部的程序变更记录一并清除。若是使用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此页 面会显示对该主控制器及冗余控制器进行上下载的执行记录,其中包括项目程序与规划参数的上下 载,而按下「更新」按钮时,系统便会再次向主控制器及冗余控制器获取数据,并将其更新在表格若 系统;若按下主控制器「清除记录」按钮时,系统便会将主控制器表格与主控制器内部的程序变更记 录一并清除;若按下冗余控制器「清除记录」按钮时,系统便会将冗余控制器表格与冗余控制器内部 的程序变更记录一并清除;但假若没有检测到主控制器则主控制器检视区将呈现反灰不会做任何动 作;假若没有检测到冗余控制器则冗余控制器检视区将呈现反灰不会做任何动作。 17-44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 状态变更记录 此页面会显示主机状态的变更记录。当按下「更新」按钮时,系统便会再次向主机获取数据,并将其 更新在表格中;而按下「清除记录」按钮时,系统便会将表格与主机内部的状态变更记录一并清除; 若是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则在按下「更新」按钮时,系统便会再次向主控制器及冗余控制器获取 数据,并将其更新在表格中,而按下主控制器「清除记录」按钮时,系统便会将主控制器表格及主控 制器内部的状态变更记录一并清除,而按下冗余控制器「清除记录」按钮时,系统便会将冗余控制器 表格及冗余控制器内部的状态变更记录一并清除;但假若没有检测到主控制器则主控制器检视区将呈 现反灰不会做任何动作;假若没有检测到冗余控制器则冗余控制器检视区将呈现反灰不会做任何动 作。 17-45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 冗余事件 此页面会显示主控制器及冗余控制器的事件记录。当按下「更新」按钮时,系统便会再次向主控制器 及冗余控制器获取数据,并将其更新在表格中;而按下主控制器「清除记录」按钮时,系统便会将主 控制器表格与主控制器内部的冗余事件一并清除,若按下冗余控制器「清除记录」按钮时,系统便会 17-46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将冗余控制器表格与冗余控制器内部的冗余事件变更记录一并清除;但假若没有检测到主控制器则主 控制器检视区将呈现反灰不会做任何动作;假若没有检测到冗余控制器则冗余控制器检视区将呈现反 灰不会做任何动作。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 *.冗余事件目前仅支持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 轴纪录 页面会显示关于轴的错误记录。当按下「更新」按钮时,系统便会再次向主机获取数据,并将其更新 在表格中;而按下「清除记录」按钮时,系统便会将表格与主机内部的轴纪录一并清除。 17-47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轴记录目前仅支持 AHxxEMC 机种。 17-48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17.7 3D 坐标图 17.7.1 功能说明 监控模式中,当运动程控多轴运动时,可搭配 3D 坐标图功能画出多轴间的运动轨迹,提供用户判断 运动的正确性;也可监控任何变量符号或装置以分析数值趋势。 *.本功能目前仅支持 AHxxEMC 机种。 17.7.2 建立 3D 坐标图 项目管理区的 3D 坐标图项目按下右键,单击「新增」,输入坐标图名称,建立 3D 坐标图项目。项目 最多可加入 10 组 3D 坐标图项目。 一旦建立了一个 3D 坐标图项目后,便会自动开启此 3D 坐标图页面。关闭窗口后用户也可自行双击 此 3D 坐标图项目再次开启窗口,如下图。 17-49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在已建立的 3D 坐标图项目上单击鼠标右键,可在快捷选单单击「删除」 ,删除此项目;或是单击「属 性」,重新设定项目名称。 17.7.3 加入曲线 单击 3D 坐标图页面下方的 17-50 按钮新增一条曲线,出现曲线设定窗口如下图。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输入曲线名称,分别选择坐标轴的 X-轴、Y-轴、Z-轴的来源,不同的来源需搭配不同的设定字段,说 明如下。 当来源选择为位置或速度时,代表此坐标轴数据源为任一轴项目的位置或速度,因此可在轴的下拉选 单选择已建立的轴项目。当主机执行运动程序时,便可实时监控此轴的位置或速度。 当来源选择为装置时,可直接在装置或符号字段输入设备地址,例如 D0,在型态字段下拉选单选择 监控此装置的类型,如下图。 当来源选择为符号时,可单击 按钮开启符号选取窗口,由已建立的全局符号或区域符号选择要监控 的变量符号,并且会根据此变量符号的设定,自动带入类型。 17-51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当来源选择为时间时,此坐标轴数值将随时间每秒递增。 再在曲线设定窗口选择曲线宽度与曲线颜色,按下「确定」按钮完成曲线设定,便会将此条曲线加入 3D 坐标图下方列表。可选择某条曲线后按下 按钮删除该条曲线;按下 按钮可再次开启曲线设定 窗口;由颜色下拉选单改变曲线颜色,勾选选显示/隐藏域,切换是否显示此条曲线在 3D 坐标图中。 一组 3D 坐标图最多可加入 10 条曲线。 17.7.4 显示 3D 坐标图 完成 3D 坐标图的建立之后,确认运动主机与计算机已建立联机,再依照前述章节完成程序下载与执 行监控功能后,便可显示 3D 坐标图。说明如下。 17-52 第 17 章 测 试 与 除 错 工 具 由下拉选单选择区域已建立的曲线,再分别对各个坐标轴单击 或按下 或 进行正负方向的寸动, 按钮,清除已绘制的 3D 坐标图。 在视图模式可切换 3D 的视角,或是由 X/Y/Z 轴所构成的平面。其他的选项可以切换是否显示轨 迹点、阴影效果与坐标网格线;当勾选最适大小时,右方的显示区域将会根据目前轨迹的大小自 动调整坐标轴范围。 3D 坐标图显示区域。 建立 3D 坐标图中要显示的曲线。 3D 坐标图轨迹图形可使用鼠标左键拖曳图形后,旋转图形由不同角度观察,如下图,也可以鼠标滚 轮调整坐标的刻度大小。 若鼠标光标指到轨迹上时,会出现坐标信息,如下图。 17-53 ISPSoft 使 用 手 冊 17-54 第18章 密码管理与数据保护机制 目录 18.1 ISPSoft 的密码架构 ...............................................................18-2 18.2 程序识别码与 PLC 识别码 ........................................................18-3 18.2.1 程序识别码的设定与解除 ...............................................18-3 18.2.2 PLC 识别码的设置与解除 ...............................................18-4 18.3 项目密码与 PLC 密码..............................................................18-5 18.3.1 项目密码的设置与解除 ..................................................18-5 18.3.2 PLC 密码的设置与解除 ..................................................18-7 18.3.3 项目密码与 PLC 密码同步 ..............................................18-8 18.4 POU 密码与设计工具密码 ........................................................18-8 18.5 子程序密码(DVP 机种限定) ................................................. 18-10 18.5.1 子程序密码简介 ........................................................ 18-10 18.5.2 子程序密码的设定与解除 ............................................. 18-11 18.6 其它的密码与数据保护功能 .................................................... 18-11 18.6.1 程序上载失效(DVP 机种限定) .................................... 18-11 18.6.2 只读装置区域设定(DVP 机种限定) ............................... 18-12 18.6.3 TC-01 密码钥匙设定(DVP 机种限定) ........................... 18-12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8.1 ISPSoft的密码架构 针对使用者所开发的项目,ISPSoft 亦提供了多重的保护机制,其目的在于确保用户所开发的程序或 核心技术都可以得到完善的保护。下列即为 ISPSoft 所提供的密码保护架构,其中每种密码都可选择 性的设定或解除,使用者可依据实际的需求而采用不同的数据保护机制。 密码种类 说明 做为第一道把关的认证信息,且因进行项目下载时,设定于 ISPSoft 项 程序识别码 目中的「程序识别码」与设定于主机中的「PLC 识别码」必须完全一致 才可进行操作,因此可用来限制特定项目只可下载至特定主机。 用来保护整体项目程序的密码。若某个项目启动了「项目密码」的保护 项目密码 密码之后才允许开启。 ISPSoft 项目 POU 密码 子程序密码 设计工具密 码 18-2 功能,则当用户要开启该项目中的 POU 时,系统便会要求输入正确的 保护 POU 程序的密码功能,且每个 POU 皆可独立设定专属密码,用户 可用来保护特定的程序代码或核心技术。 用来保护执行码中的子程序,可防堵透过上传执行码的方式来解析功能 块内部的程序。此功能仅支持 DVP 机种,AH/AS 机种则采用其他机制。 为了保护各项设计数据,不同机种对于支持的设计工具也提供密码保护, 包括 G-code 密码、E-CAM 密码与定位规划表上载保护密码。 第 18 章 密 码 管 理 与 数 据 保 护 机 制 密码种类 说明 做为第一道把关的认证信息,且因进行项目下载时,设定于 ISPSoft 项 PLC 识别码 才可进行操作,因此可用来限制特定项目只可下载至特定主机。 PLC PLC 密码 18.2 目中的「程序识别码」与设定于主机中的「PLC 识别码」必须完全一致 用来保护 PLC 内部数据的密码功能,用户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之后才可 对受「PLC 密码」保护的数据进行上下载。 程序识别码与PLC识别码 识别码是做为第一道把关的认证信息,当进行下载时,设定于 ISPSoft 项目中的「程序识别码」与设 定于主机中的「PLC 识别码」必须完全一致才可进行操作,因此识别码的保护机制可用来限制有设定 「程序识别码」的项目只能下载至特定的主机中,而该主机必须设定相同的「PLC 识别码」 。 进行项目程序的上传时,若该主机有设定「PLC 识别码」时,系统会在开始上传数据前要求用户输入 正确的识别码以进行验证;而当开启一个有设定「程序识别码」的项目时,系统同样会要求输入正确 的识别码后才允许开启,因此识别码可用来做为用户存取数据的权限认证。 18.2.1 程序识别码的设定与解除 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工具(T) > 程序设定 > 程序识别码设定,之后便会出现识别码的设定窗口,而 由该窗口的下方便可得知目前开启的项目是否有启动「程序识别码」的保护功能。 若项目目前的「程序识别码」功能为关闭状态时,窗口中便会有两个设定识别码的字段,而要设定识 别码时,请先后于两个字段中输入相同的识别码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若目前「程序识别码」的功能为启动状态,则窗口中只会有一个用来解除识别码的字段,而要解除识 别码时,请直接于此字段输入正确的识别码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设定的识别码中仅能有英文字母、数字及空白,其中英文字母必须区分大小写;此外,不同机种的识 别码字数限制可能不同,请依照窗口字段的提示进行设定。当设定完成后,窗口的状态便会自动切换, 确认无误后按下「取消」键便可关闭窗口。 18-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8.2.2 PLC识别码的设置与解除 欲设定「PLC 识别码」之前,请先确认 ISPSoft 已可与主机正常联机,详细说明请参考第 2.4 节。 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PLC 主机(P) > 系统安全设定 > PLC 识别码设定(A),之后 ISPSoft 便会主 动联机至 PLC 并将主机的状态读取回来;当成功读取主机的信息之后,ISPSoft 便会自动开启识别码 的设定窗口,而由该窗口的下方便可得知主机目前的「PLC 识别码」功能是否启动。 若主机目前的「PLC 识别码」功能为关闭状态时,窗口中便会有两个设定识别码的字段,而要设定识 别码时,请先后于两个字段中输入相同的识别码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若目前「PLC 识别码」的功能为启动状态,则窗口中只会有一个用来解除识别码的字段,而要解除识 别码时,请直接于此字段输入正确的识别码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设定的识别码中仅能有英文字母、数字及空白,其中英文字母必须区分大小写;此外,不同机种的识 别码字数限制可能不同,请依照窗口字段的提示进行设定。当设定完成后,窗口的状态便会自动切换, 确认无误后按下「取消」键便可关闭窗口。 18-4 第 18 章 密 码 管 理 与 数 据 保 护 机 制 18.3 项目密码与PLC密码 「项目密码」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护整体的项目程序,若用户开启某个设有「项目密码」的项目后,当 使用者欲开启该项目中的 POU 时,系统便会要求输入正确的密码之后才允许开启,且「项目密码」 可设定输入的限制次数,当用户输入密码的错误次数超过最大限制时,该项目便会自动关闭。 「PLC 密码」则是设定于主机当中而用来保护主机内部数据的一组密码,当要进行项目的上传或下载 时,系统都会要求输入正确的密码之后才允许后续的操作。此外,设定「PLC 密码」时可一并设定密 码验证的限制次数,当用户输入密码的错误次数超过最大限制时,该主机便会被锁定而不再允许进行 上传或下载的操作,此时唯有将 PLC 回复至出厂设定值之后,锁定的状态才可解除。 18.3.1 项目密码的设置与解除 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工具(T) > 程序设置 > 项目密码设置,之后便会出现「项目密码」的设定窗口, 且由该窗口的状态便可得知目前开启的项目是否有启动「项目密码」的保护功能。此外,当开启的是 DVP 机种的项目时,在「项目密码」的窗口中还会出现「程序复制至 PCC01」的功能项目。 若目前的「项目密码」为关闭状态时,窗口中便会有两个设定密码的字段,而要启动「项目密码」的 功能时,请先后于两个字段当中输入相同的密码,而输入的密码只可为英文字母、数字及空白,其中 英文字母必须区分大小写;此外,不同机种的密码字数限制可能不同,请依照窗口的提示进行设定。 18-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若要设定密码输入的限制次数时,请先勾选「启动限制次数」之后,于其右侧的字段设定次数;而要 启动「程序复制至 PCC01」的功能(详见下述)时,请直接勾选该项目即可。 完成设定后请按下「确定」键,若设定无误时,窗口便会自动切换为启动「项目密码」的状态,此时 按下「取消」键便可关闭窗口。 当目前「项目密码」的功能为启动状态,则窗口中只会有一个用来解除密码的字段,而要解除密码时, 请直接于此字段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按下「确定」键即可。同样的,若成功解除密码后,窗口便会自动 切换为关闭「项目密码」的状态,此时按下「取消」键便可关闭窗口。 18-6 第 18 章 密 码 管 理 与 数 据 保 护 机 制 补充说明 PCC01(产品全名为 DVPPCC01)为 DVP 系列机种专用的数据备份卡,而在此节内容当中所提及的 「程序复制至 PCC01」功能,其主要的作用在于下载项目至 PLC 主机后,系统将会一并将主机设置 于某个状态,而在此状态下将 PCC01 链接至主机来进行备份时,系统便会将所下载的项目程序也一 并备份至 PCC01 当中;不过在下载完毕后至 PCC01 链接至主机之前的期间,若主机有再接收到其 它的通讯命令,如透过 ISPSoft 检视 PLC 信息或切换运行状态,此时所设定的「程序复制至 PCC01」 的功能状态便会失效。此功能目前仅支持 DVP 系列的 ES2 机种,关于支持此功能的韧体版本与 DVPPCC01 的使用方式请参考相关使用手册或技术文件。 18.3.2 PLC密码的设置与解除 欲设定「PLC 密码」之前,请先确认 ISPSoft 已可与主机正常联机,详细说明请参考第 2.4 节。 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PLC 主机(P) > 系统安全设定 > 密码设定(W) ,之后 ISPSoft 便会主动联 机至 PLC 并将主机的状态读取回来;当成功读取主机的信息之后,ISPSoft 便会自动开启密码的设定 窗口,而由该窗口的下方便可得知主机目前的「PLC 密码」功能是否启动。 若主机目前的「PLC 密码」功能为关闭状态时,窗口中便会有两个设定密码的字段;当要设定密码时, 请先后于两个字段中输入相同的密码;而若要设定密码输入的限制次数时,请先勾选「启动限制次数」 之后,再于其右侧的字段设定次数,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若目前「PLC 密码」的功能为启动状态,则窗口中只会有一个用来解除密码的字段,而要解除密码时, 请直接于此字段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设定的密码中仅能有英文字母、数字及空白,其中英文字母必须区分大小写;此外,不同机种的密码 字数限制可能不同,请依照窗口字段的提示进行设定。当设定完成后,窗口的状态便会自动切换,确 认无误后按下「取消」键便可关闭窗口。 18-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8.3.3 项目密码与PLC密码同步 ISPSoft 有提供一个便利的功能,可让用户在下载的过程中同步设定「项目密码」与「PLC 密码」 。执 行下载操作时,若在传输选项当中勾选「项目密码与 PLC 密码同步」的项目时,则下载完成之后, 主机内部的「PLC 密码」将被改写为与「项目密码」一致。 若在下载时勾选「项目密码与 PLC 密码同步」的项目,但该项目本身未设定「项目密码」时,系统 将会要求用户完成「项目密码」的设定;此外,当使用者以开启旧档的方式开启一个项目,且该项目 本身有设定「项目密码」时,下载选项中的「项目密码与 PLC 密码同步」项目便会强迫勾选。 18.4 POU密码与设计工具密码 ISPSoft 允许用户各别为不同的程序或功能块 POU 设定一组专属的密码,当用户要开启有设定密码保 护的 POU 时,系统便会要求输入正确的密码之后才允许开启,利用此功能便可对于包含特定程序代 码或核心技术的数据多加一道保护机制。关于「POU 密码」的设定与解除方式如下。 请于项目管理区中,在欲设定密码的 POU 项目上按下鼠标右键, 之后于选单中点选 属性 以开启 POU 的属性窗口,而于属性窗口的「密码设定」区域中便可得知目前「POU 密码」的状态。 18-8 第 18 章 密 码 管 理 与 数 据 保 护 机 制 若目前的「POU 密码」功能为关闭状态时,区域中便会有两个设定密码的字段;当要设定密码时,请 先后于两个字段中输入相同的密码,而输入的字符可为英文字母、数字或符号,其中英文字母必须区 分大小写,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若目前的「POU 密码」功能为启动状态,则窗口中只会有一个用来解除密码的字段,而要解除密码时, 请直接于此字段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 亦可在一开始新增 POU 时即一并完成密码设定,相关细节请参考第 5.4.1 节的内容说明。 ISPSoft 对不同机种所提供的设计工具,也具备密码保护功能。G-code 密码与 E-CAM 密码请参阅第 21 章;定位规划表上载保护密码请参阅第 22 章。 18-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8.5 子程序密码(DVP机种限定) 18.5.1 子程序密码简介 当一个 DVP 机种的项目程序在编译完成之后,系统所产生的执行码可能会包含主程序、一般子程序 与中断子程序几个部份,其中一般子程序的内容则是由原始码中的功能块 POU 编译而来;而若后续 在进行上传时不勾选「程序」而仅上传「执行码」的部份,则上传完成后,执行码中的一般子程序便 会再度被转换为 ISPSoft 中的功能块 POU,且因「POU 密码」只会保护原始码的 POU 程序,因此由 执行码重新转换的 POU 便不受其保护,而使用者便可随意开启并对功能块内部的内容进行解析。 一般而言,开发者会将核心技术或较底层的程序包装成功能块,但若透过上述的方式取得执行码时, 所有的技术便有可能会被解析出来,因此为了避免此种状况,使用者可在项目下载之前另外加上「子 程序密码」的保护机制;若下载的程序有启动「子程序密码」的功能时,当执行码中的子程序被上传 回来并转换为功能块之后,先前所设定「子程序密码」便会被转换为所有功能块 POU 的「POU 密码」, 因此当用户要开启功能块时,系统便会要求用户输入正确的密码之后才允许开启。 *.AH/AS 机种不支持单独上传执行码的功能,所以不会有此处所提及的数据外泄问题,当然也无需「子程序密码」的功能。 18-10 第 18 章 密 码 管 理 与 数 据 保 护 机 制 18.5.2 子程序密码的设定与解除 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工具(T) > 程序设置 > 子程序密码设置,之后便会开启「子程序密码」的设定 窗口,而由该窗口的下方便可得知目前的「子程序密码」功能是否启动。 若目前「子程序密码」的功能为关闭状态时,窗口中便会有两个设定密码的字段;当要设定密码时, 请先后于两个字段中输入相同的密码,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若目前「子程序密码」的功能为启动状态,则窗口中只会有一个用来解除密码的字段,而要解除密码 时,请直接于此字段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设定的密码中仅能有英文字母、数字及空白,其中英文字母必须区分大小写;当设定完成后,窗口的 状态便会自动切换,确认无误后按下「取消」键便可关闭窗口。 18.6 其它的密码与数据保护功能 18.6.1 程序上载失效(DVP机种限定) 此功能主要在于限制 PLC 的上载操作。当启动此功能后,主机的上传操作便会被禁止,而后续唯有 将主机恢复至出厂默认值才可解除。此外,若主机有设定「PLC 密码」时,设定前必须先将其解除, 且设定完成后,因已不再需要「PLC 密码」的功能,因此用户将无法再设定「PLC 密码」。 欲设定此功能时,请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PLC 主机(P) > 系统安全设定 > 程序上载失效 即可。 且因设定之后,主机内部的数据将无法上传,因此请务必确认是否须将主机的数据事先进行备份。 1 8 - 1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使用此功能前,请确认欲设定的主机机种与其韧体版本是否支持,相关细节请自行参考各机种的操作手册或技术文件。 18.6.2 只读装置区域设定(DVP机种限定) 此功能在于避免 PLC 内部的装置内容被随意变更。当启动此功能后,设定范围内的装置将无法再透 过通讯联机的操作来变更内容值,而唯有将主机恢复至出厂默认值才可解除此状态。 欲设定此功能时,请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PLC 主机(P) > 系统安全设定 > 只读装置区域设定, 之后于设定窗口中勾选欲设置此功能的装置类别,并设定装置范围,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设定前请确认欲设定的主机机种与其韧体版本是否支持此功能,相关细节请自行参考各机种的操作手册或技术文件。 18.6.3 TC-01 密码钥匙设定(DVP机种限定) 此功能主要是针对数字设定显示器 DVPDU-01 所提供的辅助工具。下列即为 DVPDU-01 的图片,其 主要的应用是提供 DVP 系列主机一个简易的操作接口。 18-12 第 18 章 密 码 管 理 与 数 据 保 护 机 制 DVPDU-01 的功能可分为装置监控用的 TS-01 模式与数据读写用的 TC-01 模式;而在 TC-01 模式的 应用中,为了可对有设定「PLC 密码」的主机进行数据读写,事先便可在 DVPDU-01 当中设定一组 与「PLC 密码」相同的「TC-01 密码钥匙」 ,之后当进行数据读写时,系统便会在确认 DVPDU-01 中 的「TC-01 密码钥匙」与主机的「PLC 密码」一致后才会开始进行读写;此外,当主机未设定「PLC 密码」时,在数据读写的同时系统亦会自动将「TC-01 密码钥匙」设为该主机的「PLC 密码」 。 下列则为设定与清除「TC-01 密码钥匙」的操作描述,而设定前请先确认 DVPDU-01 处于等待的状 态,若目前的状态为错误或是处于其它的操作过程中,请先完成操作或将该状态解除。更进一步的说 明请参考 DVPDU-01 的使用手册或相关技术文件。 (1) 长按 DVPDU-01 面板的【ESC】键 3 秒,之后显示器的部份便会进入密码设定画面。 (2) 于 ISPSoft 中设定或清除「TC-01 密码钥匙」。 设定 TC-01 密码钥匙 于功能工具栏点选 工具(T) > TC-01 密码钥匙设置(K) > TC-01 密码钥匙输入,之后于设 定窗口中先后输入两次相同的密码,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18-1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清除 TC-01 密码钥匙 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工具(T) > TC-01 密码钥匙设置(K) > TC-01 密码钥匙清除 即可。 (3) 设定完成后,显示器的画面会显示「KEY SET」 ,接着请再按下面板的【ESC】键离开即可。 18-14 第19章 网络规划与数据交换 目录 19.1 网络规划工具-NWCONFIG ...................................................19-3 19.1.1 NWCONFIG 简介 ........................................................19-3 19.1.2 相关基础介绍 .............................................................19-4 19.1.3 NWCONFIG 的通讯设定 ...............................................19-6 19.1.3.1 NWCONFIG 中的联机机制 .......................................19-6 19.1.3.2 设定通讯参数 ........................................................19-8 19.1.4 工作流程 ...................................................................19-9 19.2 网络架构的部署 ................................................................. 19-13 19.2.1 部署节点 ................................................................. 19-13 19.2.2 连结网络 ................................................................. 19-17 19.2.3 调整或删除已部署的装置及网络 ..................................... 19-21 19.2.4 节点与网络属性的设定 ................................................ 19-24 19.2.5 装置或网络的隐藏/显示 ............................................... 19-28 19.2.6 合法的网络架构 ........................................................ 19-31 19.2.7 下载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 ................................ 19-34 19.2.8 绕送路径测试 ........................................................... 19-36 19.3 PLC Link 的建构 ............................................................... 19-38 19.3.1 打开 PLC Link 的设定窗口 ........................................... 19-38 19.3.2 选择主站装置(步骤 1) .............................................. 19-40 19.3.3 设定通讯参数(步骤 2) .............................................. 19-41 19.3.4 设定数据交换表(步骤 3) ........................................... 19-43 19.3.4.1 数据交换表简介 ................................................... 19-43 19.3.4.2 设定区块 ........................................................... 19-45 19.3.4.3 数据交换表的机种同步性 ........................................ 19-47 19.3.4.4 数据交换表的管理操作........................................... 19-49 19.3.5 PLC Link 的监控功能 ................................................. 19-50 19.3.6 设定 PLC Link 的注意事项 ........................................... 19-54 19-1 19.4 Ether Link 的建构 ............................................................. 19-55 19.4.1 Ether Link 简介 ....................................................... 19-55 19.4.2 开启 Ether Link 的设置窗口 ......................................... 19-56 19.4.3 数据交换表的建立与管理 ............................................. 19-58 19.4.4 装置清单与图标区的操作 ............................................. 19-61 19.4.5 Ether Link 的运作模式 ............................................... 19-63 19.4.6 下载 Ether Link 设定 ................................................. 19-65 19.4.7 上传 Ether Link 设定 ................................................. 19-67 19.4.8 删除异步装置 ........................................................... 19-69 19.4.9 启动/关闭在线监控模式 ............................................... 19-70 19.4.9.1 启动监控 ........................................................... 19-70 19.4.9.2 监控状态显示...................................................... 19-72 19.4.9.3 关闭监控 ........................................................... 19-72 19.4.10 在线启动/停止 Ether Link(标志模式) .......................... 19-74 19.4.10.1 启动 Ether Link ................................................. 19-74 19.4.10.2 停止 Ether Link ................................................. 19-75 19.4.11 监控表与错误记录...................................................... 19-77 19.5 NWCONFIG 的管理与应用 ................................................... 19-78 19.5.1 保存与打印 .............................................................. 19-78 19.5.2 整体下载 ................................................................. 19-79 19.5.2.1 下载参数说明...................................................... 19-79 19.5.2.2 下载操作说明...................................................... 19-79 19.5.3 19-2 ISPSoft 中的绕送应用 ................................................ 19-81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1 网络规划工具-NWCONFIG 19.1.1 NWCONFIG简介 NWCONFIG 为 ISPSoft 所提供的网络规划工具,功能在于规划整个项目的网络架构,并藉此建立常 态性的数据交换机制,而其主要负责的工作如下,详细说明将于本章后续的内容逐一介绍。 (a) 规划整个项目的网络部署,并建立数据的传送路径。 (b) 规划 RS485 的数据交换机制-PLC Link。 (c) 规划 Ethernet 的数据交换机制-Ether Link。 NWCONFIG 的定位在于规划整个项目的网络架构,因此其所在的位置会在整个项目目录的最上层, 而欲开启 NWCONFIG 时,请直接于项目管理区的「NWCONFIG」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 图标工作区:为主要的工作区,用戶可于此规划整个网络架构。 装置列表:此区以目录管理的方式呈现所有可使用的装置资源。 讯息窗口:此处会显示操作过程中的相关讯息。 19-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1.2 相关基础介绍 在开始进行网络规划之前,针对操作过程所需具备的一些基础认知,我们将在本节当中先加以介绍。 装置与网络 装置为 NWCONFIG 中最基本的组件,其所指的可以是 PLC 主机、扩充模块,或是用戶自行定义的 设备;而此处的网络(NETWORK)则是指连接各个装置的逻辑通道,且每个网络都必须指定一个唯 一的网络编号,而型态则有 RS-485 及 Ethernet 两种。另外,因各装置用以连接至网络的端点即是该 装置的通讯口,因此当一个装置具有两个以上的通讯口时,该装置便可同时连接至不同编号的网络。 关于 NWCONFIG 中的通讯口标示将于第 19.2.2 节当中另行介绍。 PLC 名称 如上图的「AH-01」、 「AH-02」与「AH-03」 。当 PLC 的机种为 A500 系列时,PLC 名称则必须依据 HWCONFIG 中的设定,而主要的功能是在通讯时做为主机的识别,详细说明请参考第 3.3.2.1 节;但 以其它非 A500 系列的机种而言,PLC 名称则如同主机的批注一般,本身并没有任何操作上的意义。 节点(Node)与节点编号 节点(Node)指的是在一个网络中可以独立运作的基本单位,如上图的 ~ ,其中节点 虽 包含主机与网络模块两个装置,但因模块本身无法独立运作,因此仍须将两者合并而视为一个节点。 此外,AH500 系列机种有支持「绕送功能」 ,即跨主机的联机操作,例如可透过上图的节点 来对 节点 进行监控;而使用此功能的前提则是须先规划数据的传送路径,并对路径中的每个数据转 送点都赋予一个节点编号;当在进行规划时,仅有 AH500 系列的机种可设定节点编号,且同一编号 的网络上亦不可存在相同节点编号的节点;而最后完成路径规划并下载至各个主机之后,每个节点的 主机便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绕送表(Routing Table)以作为转送资料的依据。 站号 用来做为 RS485 网络上的工作站识别,而同一个网络编号上的工作站,其站号不可重复。此外,站 号是依据通讯口来进行配置,基本上一个通讯口便代表一个工作站,因此当一个节点本身包含数个串 行端口(COM Port)时,只要有连上网络的串行端口(COM Port)都必须为其指定一个站号。 19-4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IP 地址与 DHCP 模式 用来指定某个以太网(Ethernet)上的端点,且同一网络编号上的所有端点,其 IP 地址不可重复,而 设定时请务必注意,IP 地址的最后一码不可为 0 或 255;此外,IP 地址是依据通讯口来进行配置,基 本上一个通讯口便可代表一个网络端点,因此当一个节点本身包含数个以太网的通讯口时,只要有连 上网的端点都必须为其指定一个 IP 地址。 DHCP 则为动态指定 IP 地址的机制;当某个端点使用 DHCP 模式时,该端点便可被自动配置一个 IP 地址;不过,使用 DHCP 模式的端点将无法在 NWCONFIG 的规划中被连接至任何网络。 子网掩码 用来划分子网域的参数值,且通常在同一网络编号上的端点,其子网掩码都会被设定为相同的值;此 外,同一个网络编号上的装置,其网域必须相同才可进行数据交换。 PLC Link PLC Link 为透过 RS485 的联机来进行数据交换的网络机制。当某个 RS485 的网络上存在多个节点 时,我们便可于该网络中规划一个数据交换的机制;当设置参数被下载至设为主站的主机且开始运行 后,透过特殊继电器与特殊寄存器的操作,系统便可进行数据交换的动作。 PLC Link 是一种主从架构,一个 RS485 的网络上只能有一个主站,而其它从站则必须被动的接收主 站轮流发出的读写命令,因此从站与从站之间无法直接交换数据,而必须透过主站的转发。 Ether Link Ether Link 为透过 Ethernet 的联机来进行数据交换的网络机制。当某个 Ethernet 的网络上存在多个 节点时,我们便可于该网络中规划一个数据交换的机制,并指定其运作的方式;当 Ether Link 的设置 参数被下载至各个主机且开始运行后,系统便会依据设定的启动模式而自动地进行数据交换的动作。 此外,目前只有 AH500 系列的机种有支持 Ether Link 的功能。 有别于 PLC Link 的主从架构,Ether Link 的操作概念则是允许所有节点对其他的节点发出索取数据 的需求,但只能被动的在接收到需求之后才可将数据传送给提出需求的节点;而因为没有强迫写入的 动作,因此相对的有较高的安全性,且透过 TCP/IP 的协议,系统会自动管理报文传送的机制,相较 于 PLC Link 的轮流读写则会有较高的执行效率。 *.关于 RS485 与以太网(Ethernet)的相关概念,请自行参考其它书籍或技术文档。 19-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1.3 NWCONFIG的通讯设定 NWCONFIG 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网络功能的组态与规划,而在过程中无可避免的须要对所规划的网络 节点进行参数上下载或是监控的动作,且此处所规划的网络节点,其中可能包含了 ISPSoft 项目机种 以外的装置,因此用戶必须另外在 NWCONFIG 当中设定通讯参数,而无法直接沿用 ISPSoft 当中的 设定。在开始说明如何设数之前,以下会先针对 NWCONFIG 中的通讯机制做简单的介绍,以便在进 行设定时可选择适当的通讯参数。 19.1.3.1 NWCONFIG中的联机机制 当在 NWCONFIG 中进行上下载或在线监控时,其操作的对象将可能是网络规划中的任何一个节点, 且这些操作在 NWCONFIG 中也可能会提供单点与多点两种操作模式,因此进行操作前请务必依据操 作的模式来考虑联机的方式,并依此选择适当的通讯参数。 单点模式 仅针对指定的装置进行上下载或在线监控,因此操作前请务必确认所指定的装置与实际联机至计算机 的装置是否一致,否则便可能发生误操作。 多点模式 同时对整个网络上的节点进行操作,但进行多点模式的前提是欲进行操作的所有装置都必须连接至 Ethernet 的网络上,且每个装置都必须设定好正确的 IP 地址,而 COMMGR Driver 也必须选择为 Ethernet 的联机型式。 19-6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不论是单点或多点模式,若选择的 COMMGR Driver 为 Ethernet 的型式,而之后在进行上下载或监控 操作时,系统便会依据用戶在 NWCONFIG 中所规划的 IP 地址来进行通讯,因此进行联机时请务必 确认各装置内部的实际 IP 地址与 NWCONFIG 中的设置一致,且实际架设的网络也必须与规划的配 置一致或兼容,否则便可能在操作得过程中发生误动作,或收发到非预期的数据。 除了上述所介绍的方式之外,NWCONFIG 亦可透过报文绕送模式的机制来进行联机操作。 报文绕送模式是 AH500 系列机种所提供的功能,主要的概念是透过转送的机制来对非直接接续的装 置进行联机;如下图,当实际与计算机联机的装置为 AH-01,但操作上却须要与 AH-03 进行联机时, 此时便可启动报文绕送模式,并指定 AH-01 为初始站台,而之后当计算机送出通讯命令时,该命令便 可经由 AH-01 AH-02 AH-03 的路径送达欲联机的装置 AH-03。 下列则为使用报文绕送模式的相关注意事项。 (a) 必须先于 NWCONFIG 完成所有网络的规划,并将产生的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下载 至路径中的每个节点。详细内容将于第 19.2 节当中另行介绍。 (b) 只有 AH500 系列的机种可提供绕送的功能,而 DVP 系列机种或其它装置则不可做为转发报文 的中继站,不过还是可以当作绕送路径的终点站,亦即欲进行通讯的对象。 19-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1.3.2 设定通讯参数 下列为在 NWCONFIG 中设定通讯参数的步骤,其中有部分的前置作业亦需一并纳入考虑,相关的细 节,如 COMMGR 的操作、与主机联机的注意事项…,则请参考第 2.4 节当中的内容。 (1) 正确启动通讯管理员-COMMGR,且于 COMMGR 中事先建立好搭配联机所需的 Driver。 (2) 当使用单点模式进行操作时,请先确认要进行操作的对象与实际联机的装置是否一致;而若要进 行多点模式的操作时,请确认所有参与操作的装置都必须连接至 Ethernet 的网络上,且每个装 置都必须设定好正确的 IP 地址,而该 IP 地址与网络架设亦必须与 NWCONFIG 中的规划一致。 (3) 于 NWCONFIG 的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工具(T) > 通讯设定,或点选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 之后在画面中便会出现通讯设定的窗口;请依下述说明进行设定,完成后按下「确定」即可。 (4) 于设定窗口中的「通讯通道名称」字段下拉选择欲使用的 COMMGR Driver,而选择时请考虑前 述步骤(2)所提及的联机方式以选择适当的 Driver;若是单点模式时,请选择可与指定装置正 常联机的 COMMGR Driver,而若是多点模式时,其 Driver 的型式便必须为 Ethernet。此外, 在开始联机之前,也请务必确认所选的 COMMGR Driver 处于并非「ERROR」状态。 (5) 使用报文绕送模式前,请先确认路径中的节点都已正确下载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而 要使用时请先勾选「报文绕送模式」 ,接着于下方的「初始站台」处下拉选择绕送路径的起点装 置;一般而言,「初始站台」便是与计算机实际连接的装置,但若计算机同时与多个装置连接, 或是透过 Ethernet 与其它装置连接时,请自行依据 NWCONFIG 的网络规划来选择第一个接收 报文的装置,亦即计算机直接与其通讯的对象。此外,当选择使用报文绕送模式时, 「通讯通道 名称」字段所选择的对象便必须是可与于「初始站台」进行联机的 COMMGR Driver。 19-8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1.4 工作流程 因网络的规划会牵涉到一个系统的整体运作,因此它的工作流程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而在本节的内容 中,针对完成一个网络规划所须的工作流程会先做大略的介绍,至于细节操作的部份则将于后续的节 次当中逐一说明;当然,此处所介绍的方式,仅是在一般情况下可有效率完成工作的使用建议,其方 式不尽然可应用所有的案例,用戶仍可依据实际情况或个人习惯来加以调整。 (1) 在透过 ISPSoft 架构系统之前,请事先完成整个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内容必须包括网络中各节 点所采用的 PLC 机种或装置种类、PLC 主机是否需搭配通讯模块、每个节点之间如何接续、进 行接续的通讯端口所规划的 IP 地址或 RS485 站号、RS485 的通讯参数等;除此之外,可能还 须事先规划预期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与数据交换的区块,当然这个部分可能会牵涉到 PLC 程序 的设计;在完成这些规划之后,接着便可在 ISPSoft 中逐一建构起整个网络的架构。 (2) ISPSoft 中建立项目,如果在系统中有两部以上的台达 PLC 时,我们会建议直接将其建立为群 组项目,详细操作方式请参考第 2.2 节的相关说明。 (3) 针对 AH500 机种,请逐一开启群组中每个单机项目的 HWCONFIG 工具,并完成每个机种的硬 件规划;内容包括模块配置、通讯模块参数设定以及 CPU 参数的 PLC 标签名称、COM Port 设 定、以太网络基本设定…等;详细操作方式请参考第 3 章的相关说明。 19-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10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4) 于 NWCONFIG 中完成网络部署。 (5) 建立 PLC Link 或 Ether Link 的数据交换机制,而此两者之间是独立运作的,因此在规划时并没 有先后顺序的差别;规划时须注意所有的数据读写区块要避免发生地址重迭,否则在实际运作时 便可能产生错乱,因此建议在规划之前能够依据程序的设计而事先定义数据交换的地址区块。 下图为 PLC Link 的数据交换表,且在完成设定之后,网络规划的画面上会加上主站的标示。 1 9 - 1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下图则为 Ether Link 的数据交换表。 (6) 依序将项目程序、HWCONFIG 的硬件规划参数与 NWCONFIG 的网络规划参数一一下载至每个 主机当中;其中若网络规划的内容包含 DVP 机种或 AH500 机种以外的装置,请自行参照各装 置的使用说明逐一完成其通讯参数或相关功能的设定。 下图则为 NWCONFIG 的下载选项窗口,其中依据各节点的规划不同,可下载的选项也会不同。 (7) 在正式启动系统前,请依据规划的网络架构完成实际的网络布线。 19-12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2 网络架构的部署 19.2.1 部署节点 当首次开启某个项目中的 NWCONFIG 时,系统会依据项目中所建立的机种,不分 AH500 或 DVP 系 列,所有建立的项目机种都会自动被部署于工作区中,且 AH500 机种还会依据 HWCONFIG 的设定 而将对应的模块与节点参数一并带出来,而这些节点于后续的操作中也将不允许任意变更或删除。 除了依据项目而自动带出的节点之外,用戶仍可另外加入其它的 PLC 主机或装置,而加入新装置的 方式共有下列两种。 方法一 左侧的装置列表中选择欲新增的主机或装置型号后,该对象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该主机的图标便会 被排列在所有装置的右侧。 19-1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方法二 左侧的装置列表中点选欲新增的主机或装置型号后,直接将其拖曳至欲放置的位置即可。 在 NWCONFIG 中,用戶亦可藉由自行定义的方式加入标准 MODBUS 的装置;操作时请先于装置列 表中点选「MODBUS Device」的图标,接着依据上述两种方式将其加入工作区中;而加入之后画面 便会出现该装置的定义窗口,请先于「名称」字段输入该装置的识别名称,接着于「端口数量」下拉 选择此装置会加入网络部署的端口数量,至多可设定 3 个,完成后按下「确定」即可。 19-14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除了可于图标工作区中加入其它主机之外,亦可于主机上附挂通讯模块;不过若是依据项目内容而自 动带出来的 AH500 系列主机,用戶将无法于 NWCONFIG 当中为其加上模块,在操作上必须先关闭 NWCONFIG 之后,再重新于 HWCONFIG 中进行硬件的规划与设定,且须在完成 HWCONFIG 的设 定并保存之后,重新开启 NWCONFIG 时,亦统才会为其更新;至于自动由项目所带出来的 DVP 系 列主机,因没有与 HWCONFIG 同步的问题,因此可于 NWCONFIG 中直接为其加上模块。 欲加入通讯模块时亦可透过下列两种方式。 方法一 于左侧的装置列表中点选模块型号后,直接将其拖曳至欲附挂该模块的 PLC 主机即可。 但若该主机本身不支持所选择的模块时,鼠标便会变为 的图标。 在 AH500 系列的机种中,10EN 模块仅可放置于主背板上,且至多可放置 8 个,而 SCM 模块则可以 附挂在延伸背板上,且数量的限制会依据每个背板的插槽数量而定。 当透过拖曳的方式来加入 SCM 模块时,用戶还可决定将其拖曳至哪个背板上放置。 19-1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当要将 SCM 模块放置在其它的背板上时,请将其拖曳至该节点右侧的 图标处放开,此时于该节 点的图标上便会自动新增一个延伸背板。 方法二 先于图标工作区点选欲加上模块的主机或背板,之后再于左侧装置列表的模块型号上双击鼠标左键。 不论透过哪种方式,新增模块的背板与插槽编号都可能与实际上的配置不同,因此加上模块之后可能 仍必须重新调整节点的属性。关于节点属性的设定将统一于第 19.2.4 节的内容当中另行介绍,而关于 NWCONFIG 中的通讯口标示则请参考第 19.2.2 节当中的内容。 19-16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2.2 连结网络 完成节点的部署之后,接下来便是要将所有的节点依据事先的规划连上所属的网络。 于工作区中新增网络的作法共有下列几种方式,而所支持的网络型态则有 Ethernet 与 RS485 两种。 方法一 点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便可新增一 Ethernet 网络,而点击 图标则可新增一 RS485 网络。 方法二 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编辑(E) > 新增一个网络,之后再于其下层选项中选择网络型态。 方法三 工作区的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点选「新增一个网络」后在这个下层选择型态。 19-1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在每个节点图标的下方都会显示该节点的通讯口,其中蓝色代表 RS485,而绿色则代表 Ethernet,至 于通讯端口上的编号则会与该装置所定义的端口编号一致,例如 E1 便代表 Ethernet 的第一个端口, C1 代表 COM 1,C2 则代表 COM 2;不过在 SCM 的模块图标上,端口编号则会显示 TR1 与 TR2, 而 10EN 的端口则会显示为 X1 或 X2,其编号的方式主要是要与实际模块上的端口标示一致;此外, 当某个 Ethernet 通讯端口的 IP 地址被设为动态配置(DHCP) ,或是 SCM 模块的某个端口模式被设 为 MODBUS 以外的型式时,该端口的颜色将会呈现灰色且无法连接至任何网络。 要将工作区中的节点连上网络的做法亦有多种方式,说明如下。 使用鼠标拖曳来将装置连结至网络 首先在欲连接的装置通讯口上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此时于现有网络的最下方会出现一条虚线。 将鼠标拖曳至已建立的网络上时,若该网络的型态与通讯口一致,则放开鼠标后便可建立链接。 若将鼠标拖曳至最下方的虚线放开,则系统便会先新增一条相同型态的网络后,再将其接上。 19-18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连接单个或多个装置至现有网络 (1) 按住键盘的【Shift】键后,用鼠标依序点选欲连接的装置与网络,而选取时须遵守下述两个原则。 (a) 选取时,主机与模块须视为独立的个体,而所选取的装置至少都须保留一个未连接,且与 选取网络相同型态的通讯口。 (b) 同时间可选取多个装置,但只能选取一条网络。 (2) 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编辑(E) > 连结所选组件,或点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之后系统 便会自动将所选取的装置连接至选取的网络上。 补充说明 (a) 当选取的对象不符合上述(1)的两个原则时,系统将不会建立链接,并且会出现警示讯息。 (b) 当选取的装置包含一个以上符合连接条件的通讯口时,系统会优先连接编号较小的通讯口。 (c) 可使用鼠标框选连续位置的装置,而使用键盘的【Ctrl】+【A】则可选取所有的装置与网络。 (d) 选取的对象是以装置为单位,因此若同时选取某个节点的主机与模块,且两者都符合上述的原 则时,两者的通讯口都会同时被连接至所选取的网络上。 19-1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自动连接单个或多个装置至一新增网络 (1) 按住键盘的【Shift】键后,用鼠标依序点选欲连接的装置,但不点选网络;选取时,主机与模块 须视为独立的个体,而所选取的装置至少都须保留一个未连接且型态相同的通讯口。 (2) 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编辑(E) > 连结所选组件,或点击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之后系统便 会自动新增一条网络,并将所选取的装置连接至该新增网络上。 补充说明 (a) 当选取的装置不符合上述(1)的选取原则时,系统将不会建立链接,并且会出现警示讯息。 (b) 当选取的装置包含一个以上符合连接条件的通讯口时,系统会优先连接编号较小的通讯口。 (c) 可使用鼠标框选连续位置的装置;而使用键盘的【Ctrl】+【A】则可选取所有的装置与网络。 (d) 选取的对象是以装置为单位,因此若同时选取某个节点的主机与模块,且两者都符合上述的选 取原则时,两者的通讯口都会同时被连接至网络上。 (e) 在进行上述操作时,系统将会自动侦测选取装置中空闲且型态一致的通讯端口,但若同时符合 RS-485 与 Ethernet 两种型态时,系统将会优先建立 Ethernet 的链接。 19-20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2.3 调整或删除已部署的装置及网络 调整节点的排列顺序 工作区中的某个节点图标上按住鼠标左键,之后便可将其拖曳至其它的位置上摆放,如此便可改变节 点图标的排列顺序;且因 NWCONFIG 中的节点图标只能放在同一高度并持续向右方扩展,因此无法 将节点图标拖曳至上方或下方的位置摆放。 透过右键菜单删除单一装置 要删除整个节点时,请在主机的图标上点击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菜单中点选「删除此装置」,之后 连同主机与附挂的模块便会一并被删除;但依据项目设定而自动带出来的主机或模块则无法删除。 若只要删除模块时,请点选欲删除的模块之后按下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菜单中点选「删除此模块」, 之后该模块便会被删除。 19-2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调整网络链接 网络上欲调整链接的接点上按住鼠标左键,此时于该节点的右下方便会出现一个垃圾桶的图标,而在 网络的最下方也会出现一条虚线。 若将鼠标拖曳至垃圾桶图标放开时,该端口的链接便会被取消。 若将鼠标拖曳至下方的虚线时,系统便会先新增一条网络后,再将通讯口连接至该网络上。 当将鼠标拖曳至另一相同型态的网络上放开后,便可将该通讯口的链接变更至该网络。 19-22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透过右键菜单删除单一网络 在欲删除的网络上点击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菜单中点选「删除此网络」,之后该网络便会被删除, 而原本连接至该网络的接线也会一并消失。 同时删除多个装置或网络 首先请于工作区中点选欲删除的对象,而按住键盘的【Shift】键时,便可用鼠标同时点选多个组件; 此外,亦可用鼠标框选连续位置的组件,或使用键盘的【Ctrl】+【A】将所有的对象同时选取起来。 选取完欲删除的组件后,于功能工具栏中依序点选 编辑(E) > 删除所选组件,或点击图标工具栏 的 图标,亦或是直接按下键盘的【DEL】键即可删除所选的组件,不过若是依据项目设定而自 动带出来的节点则无法将其删除;此外,删除主机时,附挂于该主机的模块亦会一并被删除。 19-2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2.4 节点与网络属性的设定 当完成网络的部署之后,于各个节点的上方便会显示该节点的相关信息,而显示的内容除了 PLC 名 称与节点编号之外,同时还会显示有连接至网络的通讯端口属性,若是 RS485 端口则会显示站号, Ethernet 端口则会显示 IP 地址;而其中只有连接网络的通讯端口才会有信息显示,未连接任何网络 的端口将不会显示信息;此外,属于通讯模块的端口信息还会显示背板与插槽编号以便于识别。 除了节点信息之外,于各个网络的左侧亦会显示该网络的编号与型态,而在 Ethernet 的网络上还会显 示该网络的子网掩码设定。 当链接至同一个网络编号的 Ethernet 端点中,若其中有某个端点所设定的网域不同,亦或是子网掩码 设定不一致时,在该网络上便会出现警示的图标;而当子网掩码设定不一致时,该网络上的子网掩码 值将会显示最严谨的那一组。 19-24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设定节点属性 要开启节点属性窗口时,可透过下列两种方式。 (a) 直接于欲设定属性的主机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或点选主机图标后按下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 菜单中点选「装置信息」 。 (b) 直接于欲设定属性的模块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或点选模块图标后按下鼠标右键,接着于快捷 菜单中点选「模块信息」 。 在节点属性的设定窗口中,主机与模块的属性会被放在不同的页面,而用戶则可透过上方的选项卡来 进行切换,且开启窗口时,系统将会依据用戶所点选的装置而自动切换到对应的页面。 19-2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若所点选的装置是依据项目设定而自动带出来的 AH500 系列机种,则开启的属性窗口中,其属性字 段大部份是灰阶的,且该属性必须透过 HWCONFIG 才可进行设定;但若是 DVP 机种或是后续自行 加入的节点,其属性则可让用戶自行设定。关于各属性的意义请参考第 19.1.2 节。 在设定页面中,每个通讯口都会有一个对应的「连结网络编号」字段,于该字段点击鼠标左键后,若 该通讯口可连接至其它编号的网络时,于下拉菜单中便会出现可连接的网络编号选项,于此便可变更 该通讯口所连接的网络编号;但若选择 None 时,该端口的网络链接便会被删除;而此功能与前述第 19.2.3 节中的调整网络链接功能相同。 在模块的设定页面中还可重新定义模块的背板与插槽编号。 完成设定后请按下「确定」键,而此时该节点的状态与上方的信息便会立即更新。 19-26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设定网络属性 点选欲设定属性的网络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选择「网络信息」,亦或直接于该网络左 侧的文字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便会开启网络属性的设定窗口。 于网络属性的设定窗口中,我们可重新定义该网络的编号,但只可选择尚未被使用的网络编号,而除 此之外,我们尚可为该网络加上注释;完成设定之后按下「确定」键便可立即应用所做的变更。 此外,将网络属性窗口中的「显示」取消勾选后,此网络以及只有与其连接的装置便可暂时被隐藏; 但尚有与其它网络连接的装置则会维持显示,而原本与隐藏网络连接的线段则会暂时以虚线来表示。 关于装置或网络的隐藏/显示功能请参考第 19.2.5 节的相关说明。 19-2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2.5 装置或网络的隐藏/显示 为了便于编辑与查看,图标区的装置与网络皆可由用戶自行定义其显示与隐藏的状态,且由下方的状 态栏中便可得知目前显示的装置与总共的装置数量。此外,当某个装置的端口有虚线时,便代表该端 口有链接至某个被隐藏的网络。 只显示与某一装置相关的对象 某一节点的图标上点击鼠标右键后,在快捷菜单中选取「仅显示与此装置相连的装置及网络」,之后 图标区便只会显示与此节点直接相连的网络与装置。 只显示某一网络上的装置 在某一网络上点击鼠标右键后,接着再于快捷菜单中选取「仅显示此网络」,之后图标区便只会显示 与此网络直接相连的装置。 19-28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隐藏某一网络与连接至该网络的装置 开启网络属性窗口后,将「显示」的勾选取消,之后此网络以及只有与其连接的装置便可暂时被隐藏, 但尚有与其它网络连接的装置则会维持显示。 隐藏/显示未连接的装置 欲隐藏或显示图标工作区中未连接至任何网络的装置时,请先于图标工作区的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 接着在快捷菜单中选取「变更未连结网络装置显示状态」,之后便可于下阶的菜单中设定装置的显示 状态;不过每次操作时仅会对目前工作区中的装置进行设定,而后续加入的装置则不受其影响。 19-2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批次设定所有组件的显示状态 利用此功能便可以网络为单位,而同时设定所有装置的显示状态。 首先请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视图(V) > 装置及网络显示设定,亦或直接点选图标工具栏的 图 标便可开启设定窗口。 设定窗口的「网络」区域中勾选欲显示的网络编号,未勾选的选项即代表设为隐藏,而透过「全选」 则可同时勾选或取消所有对象的勾选状态。 在「无连结网络装置」的区域中,用戶可设定目前图标区中未连接至任何网络的装置显示状态;而同 样的,每次的操作仅会对目前工作区中的装置进行设定,而后续加入的装置则不受其影响。 显示所有组件 图标工作区的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后,在快捷菜单中选取「显示所有装置及网络」,之后所有被隐藏 的装置及网络便会重新恢复显示。 19-30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2.6 合法的网络架构 当完成网络架构的部署之后,于功能工具栏中依序点选 编辑(E) > 检查网络规划,亦或于图标工 具栏中点选 图标,之后便可对目前所部署的网络进行合法性的检查,而检查的结果则会显示于 下方的讯息窗口中。 在进行检查时,系统仅会针对有连接网络的端口进行确认,亦即可透过显示于图标工作区的节点或网 络信息来确认规划是否正确,而主要的检查对象则包括节点编号、RS485 站号与 IP 地址;不过若依 据上图的内容来说,整体看来会觉得存在着节点编号、RS485 站号与 IP 地址重复的问题,因此我们 可进一步利用第 19.2.5 节所介绍的技巧,每次只查看一条网络,而透过这样的方式便可清楚的确认到 连接至同一个网络上的节点,其节点编号、RS485 站号与 IP 地址等参数并没有发生重复的现象,也 因此确定上图所列的网络架构是合法的。 19-3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节点编号 原则为同一个网络上的节点编号不得重复,而透过每次只查看一条网络的方式,我们便可清楚的确认 到连接至同一个网络上的节点,其编号并没有发生重复的现象。 19-32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RS485 站号 原则为同一个网络上的站号不得重复,而透过每次只查看一条 RS485 网络的方式,我们便可清楚的 确认到连接至同一个网络上的 RS485 端口,其站号亦没有发生重复的现象。 IP 地址 原则为同一个网络上的 IP 地址不得重复,因此我们可逐一查看每一条 Ethernet 网络上的端口信息, 且在检查之后便可确认同一个网络上的 IP 地址并没有重复。 19-3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2.7 下载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 当完成网络架构的部署并检查无误后,接着便可将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下载至各节点的主 机当中,且因每个主机的内部只会保存与其本身相关的路径数据,因此不同节点会被下载的绕送路径 表(Routing Table)数据也会不同,而下载时也必须逐一完成每个节点的数据下载。 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的下载方式可分为单点与多点两种模式,且下载时的通讯设定不可使 用报文绕送模式;关于各种模式的注意事项与通讯设定的相关说明请参考第 19.1.3 节当中的内容。 单点模式 首先选择欲下载的节点,并于图标工作区中点选该节点的主机部分,且因绕送功能只支持 AH500 系 列的机种,因此选择其它机种或装置时将无法下载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 。 点选完欲下载的主机之后,请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PLC 主机(P) > 下载至 PLC,或直接于图标工 具栏中点选 图标,同时也可于主机图标上点击鼠标右键,之后再于右键快捷菜单中点选「下载 至 PLC」即可;而接下来请直接于下载选项当中勾选「Routing Table」 ,完成之后按下「确定」键便 可将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下载至指定的主机当中。 19-34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多点模式 于图标区中点选其中一条的 Ethernet 网络,而若实际的接线与 NWCONFIG 中的设定一致时,之后便 可将参数下载至与该网络连接的所有节点;不过欲使用多点下载时,通讯设定中的 COMMGR Driver 必须为 Ethernet 的型式,关于 NWCONFIG 中的通讯设定请参考第 19.1.3 节当中的内容。 点选完网络之后,请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PLC 主机(P) > 下载至 PLC,或直接于图标工具栏中点 选 图标即可;而接下来请直接于下载选项当中勾选「Routing Table」 ,完成之后按下「确定」 键便可将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下载至与该网络连接的所有节点。 补充说明 当点选的下载对象有包含 Ether Link 或 PLC Link 的参数可下载时,于下载选项的窗口中亦可将该选 项一并勾选,但当勾选对象为灰阶时,便代表该对象无法下载;关于 Ether Link 与 PLC Link 的相关 内容将于后续的章节当中另行介绍。 此外,因每个主机内部只会保存与其本身相关的路径数据,因此无法将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 自主机内部上传并于 NWCONFIG 的工作区中重建,因此系统并未提供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 的上传功能。 19-3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2.8 绕送路径测试 当完成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的下载之后,接下来便可透过 NWCONFIG 所提供的功能进行 绕送路径的测试。操作的步骤如下。 (1) 请先确认所有节点都已依照 NWCONFIG 中的配置完成接线,且已处于正常运作的状态,而每 个装置内部的设定也都与 NWCONFIG 中的设定一致。接着请于通讯设定窗口中启用「报文绕 送模式」 ,并选择「初始站台」 。关于联机的注意事项与通讯设定的详细说明请参考第 19.1.3 节。 (2) 于图标工作区中点选测试路径的终点装置之后,直接点选图标工具栏中的 图标,或是于功 能工具栏中依序点选 PLC 主机(P) > 绕送路径检测。 同时也可点选路径的终点装置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点选「绕送路径检测」。 19-36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3) 执行「绕送路径检测」的功能之后,于图标工作区中便会有对应的表达图标,而此时画面亦会出 现状态窗口以显示侦测的状态以及图标的说明。 其中于指定为初始站台的节点图标中尚会显示 计算机与初始站台所采用的联机方式,请参考下图中的红框。 (4) 完成检测后,画面上便会显示最后检测的结果。 补充说明 若检测的结果失败时,请再次确认下列事项。 (a) 各装置内部的 IP 地址、站号及通讯设定都与 NWCONFIG 中的配置一致。若是 AH500 系列机 种时,请确认 HWCONFIG 中的主机或模块参数设定,其中包括 COM Port 与以太网络的设定 皆正确无误,并已成功的下载至各主机或模块当中;若是 DVP 机种则请确认各主机或模块内 部的对应寄存器内容是否正确;而其它装置则请参考各装置的使用说明并确认其通讯参数。 (b) 请确认所有的网络接线都与 NWCONFIG 中的配置一致,且每个节点都已正确的连上网络并处 于正常运作的状态。 (c) 参考第 19.1.3 节当中的内容,确认通讯设定当中的内容正确无误。 19-3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3 PLC Link的建构 PLC Link 为透过 RS485 的联机来进行数据交换的网络机制。当某个 RS485 的网络上存在多个节点 时,我们便可于该网络中规划一个数据交换的机制;而当设置参数被下载至设为主站的主机且开始运 行之后,透过特殊继电器与特殊寄存器的操作,系统便可自动进行数据交换的动作。 PLC Link 是一种主从架构,一个 RS485 的网络上只能有一个主站,主站会轮流对其它从站发出读写 的命令,而其它从站则必须被动的在接收到主站的命令后才可做出响应,因此从站与从站之间无法直 接交换数据,但若在应用上需要从站之间的数据交换时,规划时便必须透过主站来建立转发的机制。 19.3.1 打开PLC Link的设定窗口 欲开始建构 PLC Link 之前请务必确认所有的网络设置正确无误后,依照下述方法进行操作。 方法一 首先点选欲建构 PLC Link 的网络。接着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工具(T) > 建构 PLC Link,或直接 点击图标工具栏中的 19-38 图标。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方法二 于欲建构 PLC Link 的网络上双击鼠标左键。 方法三 于欲建构 PLC Link 的网络上点击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点选「建构 PLC Link」 。 依据上述的其中一种方式操作完毕之后,画面便会开启 PLC Link 的规划工具,而 PLC Link 的规划工 具则是以引导的方式逐步带领用戶完成 PLC Link 的建构,其主要的步骤分别是 选择主站装置 设 定通讯参数 设定数据交换表,而当开启规划工具之后,系统将会直接进入上次的操作画面,因此 若该网络为第一次进行规划时,开启的画面便会进入第一个步骤。 此外,PLC Link 的实际执行是透过特殊继电器与特殊寄存器的操作来进行,而此处所介绍的规划工具 则只是提供较为亲切的用戶界面,以协助用戶将 PLC Link 的相关参数下载至对应的特殊继电器与特 殊寄存器当中,因此实际执行的情况仍会依据当时 PLC 内部的特殊继电器与特殊寄存器而定,所以 进行架构时,请务必在正式执行之前确认各主机在 PLC Link 这部份的相关功能与限制,以确保所规 划的 PLC Link 功能可正常运作。 19-3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3.2 选择主站装置(步骤 1) 指定主站时只可选择 AH500 系列或 DVP 系列的 PLC 机种,且因不是所有主机或模块的通讯口都可 被指定为主站,因此设定之前请详阅各机种与模块的使用说明。此外,若一个节点中有多个通讯端口 被连接至同一网络,且若这些通讯口皆可成为主站时,则最后不论指定哪一个通讯口为主站,实际进 行 PLC Link 操作的都将会是该节点的主机,因此执行的结果也都会相同的。 (1) 在「主站装置」的下拉菜单中指定主站,而此处的下拉菜单则仅会列出可设为主站的通讯口。 (2) 选择完成后,按下 图标便可进入下一个步骤,而此时系统会先询问用戶是否要直接上 传主站装置内部的 PLC Link 设定,若选择「否」 ,画面便会直接进入第二步骤;若选择「是」 , 系统便会自指定为主站的装置中,将该节点主机内部的 PLC Link 设定上传回来,而之后便会直 接将上传的数据显示在第三步骤的画面中;不过在执行上传操作前,请先确认下列事项。 (a) 请确认计算机与指定的主站装置之间已正确用通讯线缆完成接续。 (b) 已建立正确的 COMMGR Driver,且该 Driver 已处于「START」状态。 (c) 已正确完成 NWCONFIG 中的通讯设定。 19-40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3.3 设定通讯参数(步骤 2) 此步骤主要在设定进行 PLC Link 时的通讯参数,其中在画面左侧的区域则会显示由主站上传回来的 通讯端口参数,而在同一网络上的所有 PLC Link 从站,其通讯参数皆须与主站一致才可正常运作; 不过若未执行上传的动作时,此区域的各个字段便会显示「未知」 ,且当上传回来的站号与网络配置 的站号不一致时,该字段便会呈现红色以提醒用戶。 最大区块大小 PLC Link 的数据交换是以区块为单位,且一个 PLC Link 的规划中,依据机种的不同,至多可设定 16 组或 32 组的数据交换区块,而此处便是设定每个交换区块的最大数据长度;此外,根据指定为主站 机种的不同,其可设定的最大数据长度也会有所差异,设定时请先查阅各机种的相关说明。 当指定的主站为 AH500 系列的机种时,最大的资料长度便可达到 450 words,不过目前仅有 AH500 系列的机种可支持这个长度的数据交换,因此若选择 450 words 时,DVP 系列机种及其它装置将无法 参与 PLC Link 的运作。 19-4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RS485 通讯保持 一般 DVP 系列的机种在断电重开后,所有的通讯参数将可能会被恢复为默认值,但若勾选「RS485 通讯保持」的选项后,主机便会在执行状态由 STOP 切换至 RUN 时,重新将保存的通讯参数载回; 关于 DVP 系列机种的串行端口通讯参数,请参考各机种的操作手册。 同步读写 一般的状况下,主站对从站发出的写入要求与读取要求命令会分开传送,但若勾选「同步读写」的选 项时,利用特定的 MODBUS 功能码(16 进制码为 17),主站便可在一次的命令当中完成读与写的动 作,如此便可提高数据交换的效率;不过设定时,请确认参与数据交换的所有装置都有支持同步读写 的 MODBUS 功能码,否则便可能在接收到主站的命令后,会因无法识别该功能码而造成读写失败。 下载后启动 PLC Link 当完成 PLC Link 的规划,并将其下载至主机之后,若「下载后启动 PLC Link」的选项有被勾选时, 下载之后便会同时启动 PLC Link 的动作。 命令间隔时间 此处用于设定主站每次发出命令的时间间隔。 完成此页的设定后,按下 19-42 即可进入下一步骤;而按下 则可回至上一个步骤。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3.4 设定数据交换表(步骤 3) 19.3.4.1 数据交换表简介 下列即为 PLC Link 的数据交换表,当 PLC Link 开始执行后,主站装置便会依据数据交换表的设定, 轮流向各个从站进行数据读写的动作。 表格字段 说明 序号(#) 表示数据交换区块的序号,且依据机种的不同,至多可设定 16 组或 32 组的区块。 从站站号 读/写 主站装置地址 <=> 从站装置地址 长度 状态 装置型态 注明此组区块所属的从站站号。而在规划上,同一个站号可规划为多组不同区块的 从站。此外,若此处显示为 0 则是代表未定义的从站,而非广播站号。 「读」:表示此列所显示的是主站读取从站的资料区块。 「写」:表示此列所显示的是主站写入从站的资料区块。 注明主站于此组区块中所使用的装置地址范围。 「<=」:表示此列所显示的是主站读取从站的资料区块。 「=>」:表示此列所显示的是主站写入从站的资料区块。 注明从站于此组区块中所使用的装置地址范围。而当此组区块的从站为自行定义 的「MODBUS Device」装置时,此范围会以 16 进制的地址编号来显示。 注明此组交换区块的长度,基本上与装置范围所计算的结果一致。 设定是否启动此区块的数据交换功能,且当此区块有任何的错误设定时,状态便会 强制切为「关闭」 ,而当状态为「关闭」时,该笔数据的表格底色便会呈现灰色。 此处会显示对应 NWCONFIG 图标工作区的装置名称,而若从站站号是设定于通 讯模块时,显示的内容仍会是主机名称。此外,未定义的从站将会显示 Unknown。 19-4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下图便是一个数据交换表的范例,其中启动 PLC Link 功能的共有#1、#2、 #4 与#5 共 4 组区块,而 其数据交换的规划则请参考下表。 区块序号 说明 主站会读取 2 号从站(SV 机种)的 D2500~D2599 共 100 Words 的数据,并将其存 #1 放于主站的 D3000~D3099,同时也会将主站本身的 D3100~D3149 共 50 Words 的数 据写入从站的 D2600~D2649 当中。 主站会读取 2 号从站(SV 机种)的 M3000~M3159 共 10 Words(160 Bits)的数据, #2 并将其存放于主站的 M3000~M3159,同时也会将主站本身的 M3200~M3359 共 10 Words(160 Bits)的资料写入从站的 M3200~M3359 当中。 主站会自 3 号从站(MODBUS Device)的寄存器地址 16#1000~16#1018 当中读取共 #4 25 Words 的数据,并将其存放于主站的 D3400~D3424 当中,同时也会将主站本身的 D3500~D3524 共 25 Words 的数据写入从站的 16#1025~16#103D 寄存器当中。 主站会读取 6 号从站(CPU530-RS2 机种)的 D3000~D3099 共 100 Words 的数据, #5 并将其存放于主站的 D3600~D3699,同时也会将主站本身的 D3700~D3799 共 100 Words 的数据写入从站的 D3100~D3199 当中。 补充说明 当「状态」字段显示为「关闭」时,代表该组区块的 PLC Link 功能关闭,而此时不论该组区块中的 其它字段设定为何,系统将不予理会;此外,当某组区块中的设定因后续的变更而变为不合法时,此 区块的状态也会被自动切换为「关闭」 。 19-44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3.4.2 设定区块 欲设定区块中的参数时,请直接于该区块的行列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打开设定窗口。 链接装置 于「站号」字段指定此区块所属的从站,而选择站号时,右侧的「机种」字段会显示对应 NWCONFIG 图标工作区中的机种名称,且即使所选的从站站号是属于通讯模块的端口,其显示的内容仍会是主机 的名称;而当所选的站号尚未定义,或未连接至目前规划的 PLC Link 网络时,此字段所显示的内容 便会是「Unknown」 。此外,指定站号时不可选择主站的站号,且即使是已经规划过区块的从站站号 仍可再次指定。 19-4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链接状态 一旦指定了可用的从站站号之后,「链接状态」的字段便会恢复为可选的状态,用戶可于此处设定是 否启动此组区块的 PLC Link 功能。 「读取」操作的数据区块 于「主站参数设定」中设定当主站自从站读取数据时,主站用以存放数据的装置类别、装置起始地址 以及读取的数据长度,接着于「从站参数设定」中指定欲读取的从站装置类别及起始位置;而在一般 的状况下, 「读取」操作的主站与从站装置类别必须相同,但无须与「写入」操作的装置类别一致。 「写入」操作的数据区块 于「主站参数设定」中设定当主站欲写入数据至从站时,来源数据的装置类别、起始地址以及写出的 数据长度,接着于「从站参数设定」中指定被写入数据的从站装置类别及起始位置;而在一般的状况 下, 「写入」操作的主站与从站装置类别必须相同,但无须与「读取」操作的装置类别一致。 规划区块时,同一区块的数据可被写至多个不同的位置中,但却不允许不同区块的数据存放于同一位 置;以上图为例,主站 D3100~D3149 的内容可被重复写至不同的从站,但主站的 D3000~D3099 这 个区块却不能再接收其它从站的数据。此外,在一般的状况下,主站与从站在读取或写入时的装置类 别必须相同,但随着所选的主站/从站机种或通讯参数的不同,设定数据区块时的限制也会不同。 相关设定 说明 选择 450 Words 仅支持 AH500 机种的数据交换,其余机种的 PLC Link 链接状态会强制为关闭; 的最大区块大小 而装置类别则可指定为 M、D 或 L 装置,且主站与从站的装置类别无须相同。 选择 16 Words 当主站机种为 DVP 系列时便可选择 16 Words 的最大区块大小,但此时主站读 的最大区块大小 写区块的起始地址便会固定在某些特殊寄存器中,用戶只可指定数据长度。 所选的从站为用 所选从站为 MODBUS Device 时,其区块的地址会使用 16 进制的编号来表达, 戶自订的装置 且装置类别可选择字的 Register 或位的 Coil。 启动同步读写 除非选择上述「450 Words」的模式,否则启动同步读写时仅可选择 D 装置。 19-46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3.4.3 数据交换表的机种同步性 在数据交换表中的「装置型态」字段,其内容会依据该站号所对应的主机型号来显示,而对应的依据 则是目前 NWCONFIG 图标工作区中的配置;此外,即使从站的站号是属于某个通讯模块的端口时, 其显示的内容仍旧会是该节点的主机型号。 当已完成规划并将所设定的数据保存后,后续若又于 NWCONFIG 当中变更该站号所对应的机种时, 于「装置型态」字段的显示便会是后续变更的机种名称,但会以红色的字体来提醒用戶,而启动状态 则会自动切换为「关闭」;此时用戶必须确认设定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时,请针对错误的部份进行修 正,而当所有的规划都是正确的设定时,请接着将状态恢复为「启动」即可。 19-4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当主站装置为 AH500 系列的机种时,若在执行上传的操作后发现上传的数据与 NWCONFIG 的网络 配置不符时,「装置型态」字段仍会显示图标工作区中的机种名称,但会以红色的字体来提醒用戶, 而启动状态则会自动切换为「关闭」;此时用戶必须确认设定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时,请针对错误的 部份进行修正,而当所有的规划都是正确的设定时,请接着将状态恢复为「启动」即可。 而当主站装置为 DVP 系列的机种时,因 DVP 系列的主机内部不会保存数据交换表中的装置型态,因 此上传回来的数据将无法比对机种是否一致,所以「装置型态」的字段仍会依据图标工作区中的机种 名称来显示,但若区段设定的内容与对应机种之间存在不合理的设定时,其启动状态则会自动被切换 为「关闭」 ,此时用戶便必须针对错误的部份进行修正之后,再将状态恢复为「启动」 。 下图为先前下载于主站装置(SV 机种)的数据,其从站 1 的主机型号为 CPU530-EN。 下图则为目前的网络配置,其从站 1 的主机型号则为 SV2;而重新上传后,装置型态仍会依据目前工 作区的配置,但上传回来的装置地址却已超过 SV2 的寻址范围,因此区块状态会被切换为「关闭」 。 19-48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3.4.4 数据交换表的管理操作 在数据交换表的下方有提供一些操作按钮,而关于各个按钮的功能则请参考下表的说明,其中若按下 画面中的 便可回至上一个步骤。 操作项 导出 重置 检查设定 功能说明 可将此处的数据交换表导出为 CSV 檔,而用戶后续便可透过 EXCEL 来进行编辑 或管理,亦或做为其它开发工作的参考数据。 按下此键可将数据交换表的内容重置为初始状态。 按下此键可检查建立的数据交换表是否正确。 上传 按下此键可将主站装置中的 PLC Link 参数重新上传回来。 下载 确认 PLC Link 的设定正确无误后,按下此键便可将所规划的设定下载至主机中。 下载并监控 完成 确认 PLC Link 的设定正确无误后,按下此键便可将所规划的 PLC Link 设定下载 至主机中,并在下载完毕后自动开启监控窗口。 按下此键便会关闭 PLC Link 的规划工具,且关闭窗口前系统会主动询问使否要保 存所做的变更。 在 PLC Link 的运作中,所有从站都是被动的接收主站所发出的读写命令,因此在此处设定的所有参 数都是针对主站装置所做的规划,而参数的上下载也都是针对主站主机所做的操作;而同样的,进行 监控时,监控的对象也会是主站本身,所以当要进行上下载或监控操作前,请务必确认实际联机的装 置是指定为主站的主机,且已可与该主机正常进行联机,相关说明请参考第 19.1.3 节当中的内容。 19-4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3.5 PLC Link的监控功能 欲进行监控前,请先确认系统已可与指定为主站的主机正常联机,相关说明请参考第 19.1.3 节;接着 在确认 PLC Link 的规划正确无误之后,按下数据交换表下方的「下载并监控」便可开启 PLC Link 的 监控窗口;此外,只有当主站主机处于「RUN」的状态下,PLC Link 的操作才可正常执行,因此在 开始进行监控之前,且先确认主站主机的运转状态是否为「RUN」 。 功能操作区:于此可对 PLC Link 的数据交换功能进行操作。 图标监控区:此区会显示主站对每个从站的读写状态,并且可于此处进行在线的数据读写。 状态灯号区:此区会以灯号来显示目前的 PLC Link 状态。各灯号的意义请见下表。 灯号 PLC 运作状态 当设为主站的 PLC 主机处于 RUN 的状态时,此灯号便会亮起。 PLC Link 启动 当主站的 PLC Link 启动时,此灯号便会亮起。 自动模式 手动模式 同步读写 19-50 说明 若 PLC Link 的执行模式为「自动模式」 ,则开始运作时,此灯号便会亮起。 若 PLC Link 的执行模式为「手动模式」,则当 PLC Link 开始运作后,此灯 号便会亮起,而当执行次数到达「轮询次数」之后,此灯号便会熄灭。 若启动同步读写的功能时,此灯号便会亮起。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功能操作区 于此处可对直接对 PLC Link 的数据交换功能进行设定或操作,不过此处所做的操作都会直接改写主 站主机内部所对应的特殊寄存器与特殊继电器,所以离开 PLC Link 的监控功能之后,PLC Link 的运 作仍会保持在最后操作的状态,因此在离开监控画面前请务必确认目前的 PLC Link 状态是否正确。 当计算机与设为主站的 PLC 主机保持联机时,此灯号便会持续闪烁。 若勾选此项时,PLC Link 便会切换为「手动模式」,而取消勾选时便会再切换回「自动模式」。 当 PLC Link 的执行模式为「手动模式」时,于此处便可设定执行时的「轮询次数」,最大可设定 至 65535;而开始执行之后,当执行次数到达「轮询次数」时,PLC Link 的动作便会停止。 若 PLC Link 的执行模式为「手动模式」,则当 PLC Link 开始执行之后,此处便会显示目前已执行 的次数;而计算的方式则是对所有从站完成一遍的数据读写视为一次。 切换此处的按钮便可启动或停止 PLC Link 的运作。 当在监控的过程中发生联机中断时,窗口的右上角便会出现「恢复监控」的按钮;在排除问题之后, 按下此按钮便可重新进行联机。 图标监控区 PLC Link 在进行运作时,主站主机会依据规划而轮流对各区块所指定的从站进行读写,且透过监控区 中的图标,用戶便可得知主站主机对每个区块进行读写时的状态。 19-5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图标监控区中的图标代表的是主站的读写情况,而非从站装置本身的状态。图标的表达说明如下。 区块读写状态的图标。透过图标上的灯号便可得知此区块的读写状态。 此图标代表该区块未定义 PLC Link 的功能,或功能状态为关闭。 此号码对应的是数据交换表中的「序号」字段,代表区块的序号。 此号码对应的是数据交换表中的「从站站号」字段,代表该区块所指定的从站站号。 此外,因 AH500 系列与 DVP 系列机种的 PLC Link 错误标志有些许差异,因此在显示的图标上亦会 有所不同,请参考下表的说明。 主站机种 区块图标 说明 读取从站数据发生错误时,此灯号便会亮起。 AH500 系列 将数据写入从站而发生错误时,此灯号便会亮起。 正在进行此区块的数据交换时,此灯号便会亮起。 DVP 系列 对从站进行数据读写发生错误时,此灯号便会亮起。 正在进行此区块的数据交换时,此灯号便会亮起。 点选某一区块的图标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便可于快捷菜单中选取欲进行在线编辑的寄存器类别。 写入寄存器:指主站中的寄存器,用来存放欲写入指定从站的数据,如下图的 D3100~D3149。 读取寄存器:指主站中的寄存器,用来存放由指定从站所读回的数据,如下图的 D3000~D3099。 19-52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当选取完寄存器类别后,画面便会开启对应该区块的寄存器监控表。 在某个装置的「数值」字段上双击鼠标左键,或是按下右键后于快捷菜单中点击「编辑数值(Y)」, 之后便可于数值输入窗口中设定该寄存器的内容值;而于「装置注释」字段上双击鼠标左键,或是于 右键的快捷菜单中点选「编辑注释(Z) 」时便可为该装置加上注释,不过此处的注释为 PLC Link 专 用的信息,与 ISPSoft 编程中的装置批注无关。 于此字段输入欲设定的数值。 此字段可切换输入数值时的格式。 开启或隐藏二进制的编辑功能。 开启二进制的编辑功能后,于此处便可 以二进制的方式设定数值。 19-5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3.6 设定PLC Link的注意事项 规划 PLC Link 时,同一个 RS485 网络上只能有一个主站,而当设为主站的节点有多个串行端口时, 该节点亦不允许再成为其它 RS485 网络上的主站,不过仍然可以成为其它 RS485 网络上的从站;如 下图的 AH-01,该节点的通讯端口 C1 为网络#1 上的 PLC Link 主站,而透过模块的 TR1 端口亦可被 指定为网络#2 的从站;此外,AH-01 当中的 C1 与 TR2 都被连接至网络#1,且因两个端口的站号是 彼此独立的,因此在网络#1 的 PLC Link 规划中,TR2 被指定为从站的状况将是被允许的。 PLC Link 的操作机制是由主站轮流对同一网络上的从站发出读写命令,且在实际操作上不允许同时 存在发出命令的主站装置;因此在实际联机的 RS485 网络上,若有存在并未规划于 NWCONFIG 中, 但会发出命令的未知装置,又或者是规划为从站的装置,但在实际运作时却又会发出读写命令,如此 便会因为同时有多个装置发出命令而造成错误;因此在网络规划完毕之后,请务必确认实际的接线与 NWCONFIG 中的规划一致或相容。 此外,当重新定义主站时,若原主站的 PLC Link 参数未重新设定,便可能形成同时有两个主站发出 读写命令而产生错误;因此当要变更主站时,请务必确认原主站的 PLC Link 动作已停止。 * 除了上述状况之外,任何同时间有两个或以上装置发出读写命令的状况都应该被避免。 19-54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4 Ether Link的建构 19.4.1 Ether Link简介 Ether Link 为透过以太网络(Ethernet)的联机来进行数据交换的网络机制。当某个 Ethernet 网络上 存在多个节点时,我们便可于该网络中规划一个数据交换的机制;之后当设定参数被下载至各个节点 的主机之后,根据设定的运作方式,系统便可自动进行数据交换的动作,用戶则无须撰写多余的程序; 不过目前仅有 AH500 系列的机种可支持 Ether Link 的功能。 于 PLC Link 架构中,数据交换的操作是着重在主站的读取与写入,而相较于 PLC Link 的主从架构, Ether Link 则是采用较安全的数据索取机制,其操作则是以网络上的数据需求节点为主。 在 Ether Link 的架构下,网络上的每个节点都可以成为资料需求节点,并主动的发出需求向其它节点 索取数据,但却必须被动的在接收到其它节点的需求之后,才可以将资料回传给提出需求的节点,因 此在这样的架构下,并不会有节点主动或强制的将数据写入其它装置的情况。此外,基于 TCP/IP 的 通讯协议,所有的数据需求节点都可随时提出索取数据的需求,系统本身则会自动安排数据报文的传 送机制,因此在进行数据交换时,这样的机制便可提高执行的效率。 请参考下图的范例,当要建构如下的数据交换关系时,规划上便必须针对两个数据需求节点,分别为 其建立各自的需求对象于数据交换表中。 (a) AH-01 向 AH-02 索取 D100~D109 的数据,并将取得的数据存放于 AH-01 的 D0~D9。 (b) AH-02 向 AH-01 索取 D200~D219 的数据,并将取得数据存放于 AH-02 的 D110~D129。 Ether Link 的设定是以网络为单位,而当某个节点被连接至不同编号的网络时,设定上便可为每个网 络各自设定一组 Ether Link 的参数,因此同一个主机内部可能会保存多组的 Ether Link 的参数;且因 Ether Link 并非如同 PLC Link 一般的主从架构,因此每个节点在不同编号的网络上都可以同时成为数 据需求节点与数据提供节点;例如以上图的第一笔数据来说,AH-01 是数据需求节点,而 AH-02 则 是数据提供节点;而以第二笔数据来说,AH-01 是数据提供节点,而 AH-02 则是数据需求节点。 19-5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4.2 开启Ether Link的设置窗口 欲开始建构 Ether Link 之前请先确认所有的网络部署设定正确无误后,依照下述方法进行操作。 方法一 点选欲建构 Ether Link 的网络后,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工具(T) > 建构 Ether Link,或直接点击 图标工具栏中的 图标。 方法二 于欲建构 Ether Link 的网络上双击鼠标左键。 方法三 于欲建构 Ether Link 的网络上点击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点选「建构 Ether Link」 。 19-56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下图便是 Ether Link 的设定画面。 装置清单:于此选择某节点后,图标区便会显示该节点及被该节点提出需求的其它节点。 图标区:此区会以图标表达数据需求节点与数据提供节点的相关设定与信息。 信息窗口:此区包括数据交换表、操作信息以及装置的错误记录…等 3 个页面。 下列则为图标区中的节点图标与其标示的相关说明 由上至下依序为节点编号、PLC 名称及机种型号。 分隔线的 cpu 字样,代表此处显示的是主机的 IP 地址与其 Ether Link 的启动模式。 分隔线的 插槽 0 字样,代表此处显示的是插槽 0 的模块 IP 地址与其 Ether Link 的启动模式。 此处显示的为数据交换区块的设定。上图 D 区块的 >1< 代表向节点 1 索取数据,而左侧的数字 则代表取自节点 1 的数据将会存放于节点 2 的 D110~D119,至于区块的颜色则是依据节点编号随 机配置;另外,M 与 L 区块无任何显示,代表该区块并无向其它装置索取数据。 19-5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4.3 数据交换表的建立与管理 于讯息窗口中点选「数据表」的选项卡即可切换至数据交换表的操作页面;其中在表格的左上方会显 示目前装置清单中所选取的节点,而表格亦仅会显示以该节点为资料需求节点时的数据。 于表格上方点击 键即可新增一笔数据,且数据的内容可分为两个部份,左侧代表数据需求节点 在取得数据后的存放位置;而右侧则代表欲索取数据的对象(数据提供节点)及索取的数据范围。 设定数据交换区块的步骤如下。 (1) 于数据需求节点的「#」字段下拉选择节点编号,而选择完毕后,紧邻的「装置名称」字段便会 显示对应该节点编号的 PLC 名称。 不过当目前装置清单中所选取的不是「所有节点」 ,而是特定的节点编号时,因表格仅会列出以 该节点为数据需求节点时的数据,所以此字段将会固定为装置清单中所选取的节点编号。 19-58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2) 接着请于数据需求节点的「寄存器」字段下拉选择装置类别,并于「起始地址」字段输入地址编 号,以决定取得数据后的存放位置。 (3) 接着于数据提供节点的「#」字段下拉选择节点编号,且选择时,需求节点与提供节点的编号不 可相同;而选择完毕后,紧邻的「装置名称」字段也会显示对应该节点编号的 PLC 名称。 (4) 再来则要设定欲索取的数据区块。首先请于数据提供节点的「寄存器」字段下拉选择装置类别, 而所选取的类别则无须与数据需求节点一致,接着再于「起始地址」字段输入地址编号即可。 (5) 最后再于「长度」字段设定欲索取的数据长度(单位为 Word) ,且最大不得超过 1900;而设定 完成后,于两侧的「范围」字段便会自动换算数据交换区块的范围。 接下来便可依据上述的说明逐一建立每笔数据,但须注意所设定的数据区段中,数据需求节点的存放 区段不得重迭,而数据提供节点则无特别限制;亦即不同的需求方可要求同一区块的数据,但不可将 不同的数据存放在同一区块。 19-5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当在过程中在要删除某笔数据时,请先选取该笔数据后按下 键即可。 按下表格右上角的「导出」键则可将数据交换表的内容导出为 CSV 文件,用戶后续便可透过 EXCEL 对导出的数据进行编辑,亦或将其做为其它工作的参考数据。 规划完数据交换表后,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编辑(E) > 检查设定,或按下图标工具栏中的 标即可对所设定的资料进行检查,而检查的结果将显示于下方信息窗口中的「信息」页面。 19-60 图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4.4 装置清单与图标区的操作 于装置清单点选「所有节点」时,图标区便会列出所有节点的图标,而下方的数据交换表亦会列出所 有数据交换区块的设置;此外,在各个节点图标的地址区块中,亦会显示各节点用来存放索取数据的 地址范围以及索取数据的对象(数据提供节点)。 如下图节点 1 的图标,我们可由其中得知节点 1 的 D500~D509 将会用来存放取得的数据,且由区块 中的 >2< 可得知该资料来是来自节点 2;同样的,我们也可由节点 2 的图标得知其 D1000~D1019 的区块将会用来存放取自节点 1 的数据。 而当于装置清单点选某个特定编号的节点时,图标区便只会列出该节点与被该节点索取数据的其它节 点图标,而下方的数据交换表亦仅会列出以该节点为数据需求节点时的数据。 如下图,其中节点 1 图标的外围有一个虚线的方框,代表目前节点 1 处于选取状态,而节点 2 的图标 则以灰色底色来呈现,代表节点 2 目前为资料提供节点;在这个状态中,节点 2 的图标将无法选取, 且节点 2 图标下方的数据区块也只会显示提供数据给节点 1 的部份。此外,因节点 3 并未提供数据给 节点 1,所以在这个状态下,节点 3 的图标便不会显示。 由节点 1 的图标中可得知,节点 1 的 D500~D509 会存放取自节点 2 的数据;而由节点 2 的图标与图 标区块中的 <1> 则可得知,节点 2 会将本身 M1000~M1159 的数据提供给节点 1。 19-6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当在装置清单中选取某个特定的节点编号时,图标区中的该节点便会自动处于选取状态;但当装置清 单中选取的是「所有节点」,且要在图标区中选取某个节点时,只要在该节点的节点信息处点击鼠标 左键,之后便可将该节点选取起来;选取时须注意鼠标必须点击在节点信息的位置,若点击在下方的 数据区块则无法将该节点选取起来,而被选取起来的节点图标外围便会有一个虚线的方框。 当某个节点被选取起来之后,便代表用戶目前要将该节点指定为数据需求节点,此时可先于该节点的 下方点选装置类别,点选后该区块便会出现浅蓝色光标;之后再点选其它节点(数据提供节点)的装 置类别,而点选后该区块则会出现浅绿色光标;须注意点选数据提供节点的装置类别时,只须直接点 选该节点下方的区块,而不可将该节点整个选取起来,否则便等于重新指定数据需求节点。 完成之后,按下数据交换表 键便可新增一笔数据,并会直接带入数据需求节点与数据提供节点 的节点编号与寄存器类别,而后续只要再依照第 19.4.3 节的内容逐一完成其它字段的设定即可。 19-62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4.5 Ether Link的运作模式 Ether Link 的启动模式共有三种,相关说明请参考下表。 运作模式 说明 保持停止 主机在运作的期间都不会进行数据交换的动作。 持续运作 一旦主机开始运行后,数据交换的动作便会持续进行。 标志模式 数据交换的动作将依据主机内部的特殊继电器状态来运行,而选择标志模式 后,针对启动数据交换的特殊继电器,用戶还可设定其初始状态。 *.关于 Ether Link 的相关特殊继电器,请参考各机种的使用手册或相关技术文档。 每组网络的 Ether Link 运作是以节点为单位,而当该节点有多个通讯端口被连接到同一个编号的网络 上时,每个通讯端口的启动模式皆可分开设定;实际运作时,系统便会根据设定自动分配每个通讯端 口的传送与接收,而当有某个通讯端口掉线时,系统亦会自动将工作转移至该节点的其它通讯端口。 欲设定某个节点的启动模式时,请参考下列的几种方式。 方法一 于 CPU 或模块信息区块上点击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选取「设定启动模式」 。 19-6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方法二 于欲设定启动模式的 CPU 或模块信息区块上双击鼠标左键。 方法三 于欲设定启动模式的 CPU 或模块信息区块上点击一下鼠标左键后,于图标工具栏中点选 图标, 亦或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编辑(E) > 设定启动模式。 依据上述的方式操作之后,画面便会出现启动模式的设定窗口,而依据在节点图标上所点选的位置, 开启的窗口亦会自动切换至对应的页面,不过用戶仍可透过上方的选项卡自行切换。 接着请直接在「启动模式」的字段下拉选择欲设定的模式,而当选择的是标志模式时,请接着于「初 始状态」的字段下拉选择对应特殊继电器的初始状态。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19-64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4.6 下载Ether Link设定 当完成所有的设定后,仍必须将 Ether Link 的参数下载至 PLC 主机当中,而之后主机才可依据设定 的参数进行数据交换的动作。 单点下载 仅下载所选主机的数据需求设定,并设定该主机与模块的启动模式;而下载之前,请确认系统已可与 该主机或模块正常联机,且已完成 NWCONFIG 的通讯设定,相关说明请参考第 19.1.3 节。 方法一 先选取欲下载参数的数据需求节点,之后于图标工具栏中点选 图标,或是于功能工具栏中 依序点选 PLC 主机(P) > 参数传输 > 下载(单点)。 方法二 于装置清单或图标区中,点选欲下载参数的数据需求节点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点 选「下载(单点)」 。 19-6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多点下载 下载所有节点的数据需求设定与启动模式;而下载之前,请确认所有主机或模块都已接上以太网络, 并且可与 NWCONFIG 透过 Ethernet 进行联机;而在 NWCONFIG 的通讯设定中,也请选择 Ethernet 型式的 COMMGR Driver,否则便无法进行多点下载,相关说明请参考第 19.1.3 节。 方法一 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PLC 主机(P) > 参数传输 > 下载(多点),或于直接点击 图标。 方法二 于装置清单中点选「所有节点」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点选「下载(多点)」 。 补充说明 当设定的参数存在一个未规划任何数据需求的节点时,在进行多点下载后,该节点对应此组网络编号 的 Ether Link 参数亦将会被设定为无数据需求。 19-66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4.7 上传Ether Link设定 利用上传的功能便可重新取得该主机内部的 Ether Link 设定参数。 单点上传 仅上传所选节点的 Ether Link 设定参数;而上传之前,请确认系统已可与该主机或模块正常联机,且 已完成 NWCONFIG 的通讯设定,相关说明请参考第 19.1.3 节。 方法一 先选取欲上传参数的数据需求节点,之后于图标工具栏中点选 图标,或是于功能工具栏中 依序点选 PLC 主机(P) > 参数传输 > 上传(单点)。 方法二 于装置清单或图标区中,点选欲上传参数的数据需求节点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点 选「上传(单点)」 。 19-6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多点上传 上传所有节点的 Ether Link 设定参数;而上传之前,请确认所有主机或模块都已接上以太网络,并且 可与 NWCONFIG 透过 Ethernet 进行联机;而在 NWCONFIG 的通讯设定中,也请选择 Ethernet 型 式的 COMMGR Driver,否则便无法进行多点上传,相关说明请参考第 19.1.3 节。 方法一 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PLC 主机(P) > 参数传输 > 上传(多点),或于直接点选 图标。 方法二 于装置清单中点选「所有节点」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点选「上传(多点)」 。 补充说明 重新上传 Ether Link 的参数后,若在所有参与数据交换的节点中,存在目前未配置于 NWCONFIG 网 络中的节点时,该节点便称之为「异步装置」 ,并会以红色框线来显示;而当 Ether Link 的设定存在 此种异步装置时,系统便不允许进行监控或下载的动作。 19-68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4.8 删除异步装置 当存在异步装置时,系统将不允许进行监控或下载的动作,此时便必须先确认产生异步装置的原因, 若是因为 NWCONFIG 中的网络配置有误,请先修正网络配置后再重新上传 Ether Link 的参数;但若 是上传的参数已不适用目前的网络配置时,请将异步装置删除后再进行后续的操作。 先于图标区中点选欲删除的异步装置后,于功能工具栏点选 编辑(E) > 删除所选异步装置,亦或 直接按下图标工具栏中的 图标即可将所选的异步装置删除。 要同时删除所有的异步装置时,请直接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编辑(E) > 同步装置,或按下图标工 具栏中的 图标即可。 19-6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4.9 启动/关闭在线监控模式 在 Ether Link 的设定窗口中,用戶亦可透过在线监控来操作或测试 Ether Link 的功能,而在线监控的 启动/关闭方式又可分为单点与多点。 启动/关闭方式 单点 多点 说明 功能 每次仅启动或关闭所选节点的在线监控功能。 条件 ISPSoft 可与所选的主机正常联机,且已完成 NWCONFIG 的通讯设定。 功能 同时启动或关闭所有节点的在线监控功能。 条件 所有节点都已接上网络并且可与 ISPSoft 透过 Ethernet 进行联机,而在 NWCONFIG 的通讯设定中,也须选择 Ethernet 型式的 Driver。 *.关于 NWCONFIG 的通讯设定,请参考第 19.1.3 节的相关说明。 在进行监控前请再次确认所有的节点都已依照 NWCONFIG 中的规划完成架设并已正常运作。 (a) 每个节点都已依照 NWCONFIG 中的规划接上网络。 (b) 每个节点都已透过 HWCONFIG 设定各个通讯端口的以太网络参数,并下载至各个主机与模块 当中,而设定的参数则必须与 NWCONFIG 中的规划一致。 (c) 已正确的将 Ether Link 的设定参数下载至主机当中。 (d) 各个节点都已上电并处于正常运作的状态。 19.4.9.1 启动监控 启动单一节点的监控 方法一 选取欲进行监控的数据需求节点,之后于图标工具栏中将 依序点选 PLC 主机(P) > 单点监控。而进入单点监控后, 19-70 图标按下,或是于功能工具栏中 图标也会呈现按下的状态。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方法二 于装置清单或图标区中,点选取欲进行监控的数据需求节点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 点选「单点监控」 。而进入单点监控后, 图标也会呈现按下的状态。 启动所有节点的监控 方法一 于功能工具栏点选 PLC 主机(P) > 多点监控,或直接将图标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下。 方法二 于装置清单中点选「所有节点」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点选「多点监控」 。 补充说明 进入监控画面前,系统会先比对窗口中的 Ether Link 设定与主机当中的设定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时, 系统便会要求重新下载设定参数。 19-7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4.9.2 监控状态显示 当进入监控模式之后,监控中的节点在装置清单中的图标便会呈现彩色。 而此时在节点的图标中也会以不同的文字或图标来显示目前 Ether Link 的运作状态。 状态 运作/停止 运作状态 说明 :Ether Link 功能启动 :Ether Link 功能关闭 :运作正常 :运作异常 :启动模式为保持停止 启动模式 :启动模式为持续运作 :启动模式为标志模式 资料区块 19.4.9.3 :数据交换中 :数据交换动作停止 关闭监控 关闭单一节点的监控 方法一 先选取欲关闭监控的数据需求节点,之后于图标工具栏中将 具栏中依序点选 PLC 主机(P) > 单点停止监控。 19-72 图标重新按起,或是于功能工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方法二 于装置清单或图标区中,点选取欲关闭监控的数据需求节点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 点选「单点停止监控」 。 当所选节点的监控功能被关闭之后,点选该节点时,图标工具栏的 但若还有其它的节点处于监控状态时,图标工具栏的 图标会呈现未按下的状态, 图标则仍会呈现按下的状态。 关闭全部节点的监控 方法一 于功能工具栏中点起 PLC 主机(P) > 多点监控,或重新将图标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起。 方法二 于装置清单中点选「所有节点」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将「多点监控」点起。 19-7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4.10 在线启动/停止Ether Link(标志模式) 当节点的启动模式为标志模式时,于在线监控状态下便可直接操作该标志,并藉此启动或停止某个监 控节点的 Ether Link 运作;不过此操作仅限监控中的节点,不在监控中的节点则无法操作。 操作的方式同样有多点与单点两种,而其操作条件则与启动监控模式相同,请参考第 19.4.11 节。 19.4.10.1 启动Ether Link 启动单一节点的 Ether Link 功能 方法一 选取欲启动 Ether Link 的节点,之后于图标工具栏中点击 图标,或是于功能工具栏中依序 点选 PLC 主机(P) > 标志控制 > 启动 Ether Link(单点) 。 方法二 于装置清单或图标区中,点选取欲启动 Ether Link 的节点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点 选「启动 Ether Link(单点) 」。 19-74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启动所有节点的的 Ether Link 功能 方法一 于功能工具栏中依序点选 PLC 主机(P) > 标志控制 > 启动 Ether Link(多点),或直接于 图标工具栏中点击 图标。 方法二 于装置清单中点选「所有节点」后按下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点选「启动 Ether Link(多点)」 。 19.4.10.2 停止Ether Link 停止单一节点的 Ether Link 功能 方法一 选取欲停止 Ether Link 的节点,之后于图标工具栏中点击 图标,或是于功能工具栏中依序 点选 PLC 主机(P) > 标志控制 > 终止 Ether Link(单点) 。 19-7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方法二 于装置清单或图标区中,点选取欲停止 Ether Link 的节点后按下鼠标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点 选「终止 Ether Link(单点) 」。 停止所有节点的的 Ether Link 功能 方法一 于功能工具栏中依序点选 PLC 主机(P) > 标志控制 > 停止 Ether Link(多点) ,或直接于 图标工具栏中点击 图标。 方法二 于装置清单中点选「所有节点」后按下右键,之后于快捷菜单中点选「停止 Ether Link(多点)」 。 补充说明 当操作的节点本身包含多个通讯端口时,于该节点图标上按下右 键后,接着便可透过快捷菜单来单独启动或停止某个端口的 Ether Link 功能。不过因 Ether Link 的数据交换是以节点为单位,因此 即使某个端口的 Ether Link 功能被关闭了,数据交换的动作仍可 能经由该节点的其它端口持续进行。 19-76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4.11 监控表与错误记录 于监控节点的数据区块上双击鼠标左键,之后便可开启该区块的数值监控窗口,不过此监控窗口的功 能仅供数值查看,用戶无法于此对表格中的数值进行变更。 于此字段可下拉选择数值的显示格式。 此处显示的是监控内容所对应的的区块信息。 于此字段输入装置地址后按下键盘的【Enter】键,之后便可将该地 址移至可视范围。 当选取某个节点时,下方讯息窗口中的「错误记录」页面便会显示该节点主机内部的错误记录;而当 勾选「Ether Link 错误过滤」时,表格中便只会列出与 Ether Link 相关的错误记录;此外,按下「更 新」键便可重新撷取主机内部的错误记录并将其显示于表格中,而按下「清除」键则可将此页面与主 机内部的错误状态一并清除。 错误记录的内容会包含主机与模块所产生的错误记录,而当某笔错误记录是产生自模块时,除了可由 「装置型态」的字段得知该模块的型号之外,亦可由于「背板编号」与「插槽编号」两个字段得知该 模块的所在位置;但若是 CPU 所产生的错误,「背板编号」与「插槽编号」字段则不会有数字显示。 19-7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19.5 NWCONFIG的管理与应用 19.5.1 保存与打印 要进行保存时,请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文件(F) > 保存,或直接于图标工具栏中点选 图标 便可将 NWCONFIG 中的参数进行保存,且保存的内容将包括网络配置、PLC Link 参数与 Ether Link 参数;而保存之后,于项目的路径下将产生与项目同名,但扩展名为 *.nw 与 *.nwsd 的两个文件。 当要进行打印时,请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文件(F) > 预览打印,或直接于图标工具栏中点选 图标,之后系统便会自动开启打印管理工具,但打印的内容只会包含网络部署的图面。关于打印管理 工具的说明请参考 附录 C。 若在应用上须要打印 PLC Link 或 Ether Link 的数据时,请于各自的设定窗口中利用「导出」的功能 将数据交换表导出为 CSV 文件,之后再透过 EXCEL 将其打印出来即可。 19-78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5.2 整体下载 NWCONFIG 的图标工作区中,用戶可直接对网络的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PLC Link 的参数 与 Ether Link 的参数做整体的同步下载,而下载时也必须逐一完成每个节点数据的下载。 19.5.2.1 下载参数说明 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 因每个主机内部只会保存与其本身相关的路径数据,因此不同节点会被下载的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数据也会不同。 PLC Link 参数 仅有指定为主站的主机须要下载 PLC Link 参数,但对于其它的从站而言,下载 PLC Link 便会将其内 部对应 PLC Link 的特殊继电器与特殊寄存器恢复为默认值;因此若不确定该装置是否保有先前被设 为主站的 PLC Link 参数时,请一并对其下载 PLC Link 参数,以免发生同一网络有多个主站的情形。 Ether Link 参数 在数据交换表中有提出数据需求的节点都必须进行下载,不过在各主机的内部则仅会保存与本身相关 的数据需求表;此外,若某装置在 Ether Link 的规划中没有设定任何数据需求时,对其进行下载之后 便会清除该装置内部的数据,而同时也将依据 Ether Link 中的规划设定该装置的启动模式。 19.5.2.2 下载操作说明 整体下载的方式可分为单点与多点两种模式,且下载时的通讯设定不可使用报文绕送模式;关于各种 模式的注意事项与通讯设定的相关说明请参考第 19.1.3 节当中的内容。 单点模式 首先请选择欲下载的节点,并于图标工作区中点选该节点的主机图标。 19-7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接着请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PLC 主机(P) > 下载至 PLC,或直接于图标工具栏中点选 图标, 同时也可于主机图标上点击鼠标右键,之后再于右键快捷菜单中点选「下载至 PLC」即可。 多点模式 图标区中点选其中的 Ethernet 网络后,于功能工具栏中点选 PLC 主机(P) > 下载至 PLC,或直 接于图标工具栏中点选 图标即可。而若实际的接线与 NWCONFIG 中的配置一致时,之后便可 将参数下载至与该网络连接的所有节点。 依据上述的步骤操作之后,画面便会出现下载选项的设定窗口,而其中若有呈现灰阶的选项时,便代 表该参数无法下载至所选的主机或网络上的各个节点;勾选完欲下载的参数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19-80 第 19 章 网 络 规 划 与 数 据 交 换 19.5.3 ISPSoft中的绕送应用 当在 NWCONFIG 中完成网络架构的规划,且已成功下载绕送路径表(Routing Table)至各个节点 后,于 ISPSoft 中便可透过绕送功能来对非直接连接的主机进行上下载或监控;不过当要在 ISPSoft 中使用绕送功能时,其操作的对象则必须都是 AH500 系列的机种,即便是 DVP 机种亦不得做为绕送 路径的终点站,关于此点则与 NWCONFIG 在使用上有所差异。 如下图,当实际连接的主机是 AH-01,但要对 AH-03 进行监控时,透过绕送功能便可达成。 (1) 因要进行监控的是 AH-03,因此请先于群组项目中启动 AH-03 所属的项目。 (2) 接着请在功能工具栏中依序点选 工具(T) > 通讯设定(P) 。 19-8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3) 设定窗口中勾选「报文绕送模式」,之后于「初始站台」字段下拉选择报文绕送的起点站。 一般而言, 「初始站台」会是与计算机实际联机的主机,此处的范例为 AH-01,但若计算机同时 连接其它主机,或是透过 Ethernet 与多个主机进行联机时,请依据 NWCONFIG 的网络规划来 选择第一个接收报文的装置,亦即计算机直接与其通讯的对象。此外,当选择使用报文绕送模式 时,在「通讯通道名称」所选择的对象便必须是可与「初始站台」联机的 COMMGR Driver。 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结束设定,而接下来便可直接透过 AH-01 来对 AH-03 进行监控。 补充说明 要进行绕送功能时须有诸多的前提条件,必须依序完成项目建立、硬件规划与网络规划…等工作,相 关说明请参考第 19.1.4 节当中的内容;而关于联机的注意事项则请参考第 19.1.3 节当中的说明。 19-82 第20章 数据的备份与还原 目录 20.1 数据备份存储卡辅助工具(EH2/EH3 机种限定) ...................... 20-2 20.1.1 数据备份存储卡简介 .................................................... 20-2 20.1.2 数据备份存储卡的操作 ................................................. 20-3 20.2 PLC 永久备份设定(DVP 部份机种限定) ............................... 20-3 20.3 存储卡工具-CARD Utility(AH/AS 机种限定) ....................... 20-4 20.3.1 软件介绍 ................................................................. 20-4 20.3.2 备份操作 ................................................................. 20-5 20.3.3 还原操作 ............................................................... 20-10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0.1 数据备份存储卡辅助工具(EH2/EH3 机种限定) 20.1.1 数据备份存储卡简介 DVP 系列的 EH2 与 EH3 机种可搭配其专属的数据备份存储卡,其产品型号分别是 DVP-256FM(限 EH2 使用,乳白色外壳)与 DVP-512FM(限 EH3 使用,黑色外壳),产品外观如下图。 当存储卡安装完毕并将 PLC 上电后,ISPSoft 的项目管理区中展开机种目录,接着于「联机信息」上 双击鼠标左键,此时若 ISPSoft 可与主机正常联机,则主机的系统信息便会被显示在「联机信息」的 下层项目中,而透过其中的「数据备份存储卡」项目便可得知目前存储卡的状态。 *.关于联机设定的相关说明请参考第 2.4 节当中的内容。 20-2 第 20 章 数 据 的 备 份 与 还 原 20.1.2 数据备份存储卡的操作 欲进行备份存储卡的操作之前,请先确认 ISPSoft 已可与主机进行联机,之后于功能工具栏中点击 PLC 主机(P) > PLC 内存<=>存储卡(F) ,接着选择数据传输的种类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关于数据备份存储卡的详细说明与支持的机种、韧体版本等信息请参考相关的使用手册或技术文件。 20.2 PLC 永久备份设定(DVP 部份机种限定) 在目前推出的 EH2 / EH2-L / EH3 / EH3-L / SV / SV2 几个机种当中,其机器本体即有内建 Flash 的记 忆空间可用来备份主机的数据。相关功能及使用限制请参考各机种的手册或说明文件。 欲透过 ISPSoft 进行数据的备份或还原之前,请先确认 ISPSoft 与主机已可正常联机,接着于功能工 具栏中依序点击 工具(T) > PLC 永久备份设定,待出现操作窗口后,请先选择数据的传输选项, 接着勾选欲传输的内容项目,之后再选择是否启动警告讯息(此功能主要是设定当数据因电池电压不 ,完成后按下「确定」键即可。 足遗失,PLC 自动重新还原数据时,PLC 是否要呈现错误警告) 20-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0.3 存储卡工具-CARD Utility(AH/AS 机种限定) 20.3.1 软件介绍 AH/AS 系列机种本身即内建 SD 卡的插槽,且透过存储卡的操作便可对主机进行数据的备份与还原; 而在 ISPSoft 中,针对 AH/AS 系列机种亦提供便于操作的 存储卡工具-CARD Utility(目前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不支持此功能),其主要的功能在于透过精灵接口,以协助用户对于存储卡、主机及 ISPSoft 项目中的数据进行备份与还原,而其备份的数据则包含程序代码、参数设定、硬件与网络规 划以及主机内部的装置内容值,而 HWCONFIG 中所储存的智能型模块设定相关数据,除了 ECAT Builder 支持备份与还原外,其他软件工具尚不支持备份与还原。关于各系列机种的 SD 卡规格与使用 限制请参考各机种的操作手册或相关技术文件。 AH500 系列机种与 DVP 系列机种关于网络规划的部份,因每个主机的内部只会储存与自身相关的网 络规划数据,因此备份时亦只会备份与所选 PLC 或 ISPSoft 项目主机相关的部份,其内容则包括 Routing Table 与 Ether Link 的数据;而同样的,在进行还原时,即使选择将备份的数据还原回 ISPSoft 的项目档,而还原之后,该项目文件中的 NWCONFIG 数据仍将无法重建。关于网络规划参数的细节 请参考第 19 章当中的相关说明。 下列为 CARD Utility 所支持的功能简述与流程示意图。 将主机内部存放的数据导出为备份文件(*.dup),并可选择将其存放在 PLC 端的存储卡,或是计 算机端的自定义路径。而在操作时,亦可选择是否要将主机内部装置的目前数值一并进行备份。AS 系列机种目前不支持从 CPU 备份到计算机端。 将 ISPSoft 的项目资料导出为备份文件(*.dup) ,但只能存放于计算机端的的自定义路径,AH500 系列机种备份的内容不会包含装置的内容值;AS 系列机种与 AHxxEMC 机种可以将缓存器编辑 (.dvl)、装置状态编辑(*.dvb)、档案缓存器编辑(*.wft)所储存的档案视为装置值进行备份。 将存储卡(PLC 端)中的备份文件重新载回 CPU 主机当中。 将储存在计算机端的备份文件(*.dup)重新载回主机当中,或是选择重新还原为 ISPSoft 的项目 档;而 AH 系列机种当选择还原为 ISPSoft 项目时,系统将自动略过装置内容值以及网络规划的部 份。AS 系列机种将计算机端的备份文件还原为 ISPSoft 项目时,缓存器编辑(.dvl)、装置状态编 辑(*.dvb)、档案缓存器编辑(*.wft)的内容也会被还原。AS 系列机种目前不支持将计算机端的 备份文件还原至主机中。 AHxxEMC 系列机种进行备份时可选择是否将存放于主机上 SD 卡中的 G-Code 文件备份到计算机 端;进行还原时可选择是否将计算机端的 G-Code 文件还原至主机上 SD 卡或 ISP 专案档。 20-4 第 20 章 数 据 的 备 份 与 还 原 欲启动软件时,请在项目管理区的「CARD Utility」项目上双击鼠标左键,而之后系统便会自动开启 操作精灵页面,先选择要进行操作的系列机种,按下「下一步」按钮进入主页面。 20.3.2 备份操作 当要进行备份的来源或目的位置有任何一个为 CPU 主机或存储卡时,请在执行前确认 ISPSoft 已可 与主机正常进行联机,详细操作请参考第 2.4 节的相关说明。 20-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1) 主页面选择「备份(至 DUP 文件)」选项,之后按「下一步」进行后续的操作。 (2) 此步骤选择备份的来源项目,确定后按「下一步」以进行后续的操作。 当选择「ISP 项目」时,请接着点击下方字段的 按钮以选择欲备份的 ISP 专案档(*.isp) , 但若所选档案中的程序尚未完成编译,则于正式执行时系统将会显示提示信息;此时请另外以 ISPSoft 开启该档,接着将该文件中的程序完成编译,并在确认编译无误后将其储存,而完成之 后便可再次对该档进行备份的操作。 20-6 第 20 章 数 据 的 备 份 与 还 原 (3) 当备份的来源为「CPU」时,画面将会多一个步骤以选择是否一并备份主机目前的装置内容值。 (4) 接着于此步骤选择备份档(*.dup)的存放位置,而若选择的备份来源为 ISPSoft 项目时,此处 则仅可选择存放于计算机端。 a. 选择存放于 PLC 端的存储卡时,而 AH 系列机种备份文件的文件名与路径则会固定如下。 存储卡根目录\PLC CARD\AH500\SysDup\AUTOEXEC.dup。 AS 系列机种备份文件的文件名与路径则会固定如下。 存储卡根目录\PLC CARD\AS300\SysDup\AUTOEXEC.dup。 b. 选择存放于计算机端时,请点击下方字段右侧的 按钮以配置文件名与路径。 20-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5) 当使用 AHxxEMC 系列主机,若选择的备份来源为 CPU,目的为计算机时,可选择是否备份 CPU 上安装的 SD 卡中存放的 G-Code。 (6) 若选择的备份来源为 ISPSoft 项目时,可另行设定 PLC 密码,选择 PLC 密码与项目密码相同或 是设定新的 PLC 密码,若选择设定新的 PLC 密码,将会出现密码设定窗口供用户设定密码与限 制次数。 20-8 第 20 章 数 据 的 备 份 与 还 原 (7) 确认摘要的内容与欲进行的操作一致后,按下「执行」即可开始进行备份的动作。 在执行将主机的数据备份至存储卡的过程中,虽使用者可按下「取消」键来中断软件端的动作, 但主机端的系统仍可能会继续处于备份的状态,此时则可将主机断电以强制中断,但所产生的备 份档便可能不完整,因此事后请务必将存储卡中的备份档删除。 当选择将数据备份至存储卡时,因其文件名与路径皆是固定的,因此若存储卡中已存在旧有的备 份文件时,系统将会出现询问窗口,此时请依据提示的讯息以选择最适合的做法。 当备份的来源有开启密码保护的功能时,其处理的机制如下。 操作项目 说明 CPU 存储卡 CPU 中的「PLC 标识符」与「PLC 密码」会一并包含于备份档。 系统会先要求输入主机的「PLC 标识符」与「PLC 密码」 ,并在 CPU 计算机端 确认无误后才会开始进行备份;而完成备份之后,「PLC 标识符」 与「PLC 密码」的数据将会一并包含于备份档中。 20-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操作项目 说明 ISPSoft 专案 计算机 项目中的「程序标识符」 、「项目密码」与备份时输入的「PLC 密 端 (8) 码」会一并包含于备份档。 完成操作后,接着便可选择回到主页面继续操作,或是直接关闭。 20.3.3 还原操作 当要进行还原的来源或目的位置有任何一个为 CPU 主机或存储卡时,请在执行前确认 ISPSoft 已可 与主机正常进行联机,详细操作请参考第 2.4 节的相关说明。 20-10 第 20 章 数 据 的 备 份 与 还 原 (1) 主页面选择「还原(从 DUP 文件)」选项,之后按「下一步」以进行后续的操作。 (2) 指定备份档的来源后,请接着点击路径字段右侧的 按钮选择欲还原的备份档。 若指定的备份档是存放于 PLC 端的存储卡,则选择档案时,系统会自动联机至 PLC 并将存储卡 指定路径中的所有备份文件条列于窗口中,接着请直接于欲还原的备份文件上双击鼠标左键即 可。 2 0 - 1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当使用 AHxxEMC 系列机种,若指定来源为存放于计算机端的备份文件,按下「下一步」后, 会询问用户是否将存放在计算机的 G-Code 文件还原,若按下「是」,与此 DUP 文件相同路径 的.nc 档案都将依据选择的目的位置,被还原到 CPU 上的存储卡或是 ISP 项目中。 *.G-Code 档案的档名,为 100.nc~227.nc,对应 ISPSoft 中的 G-Code 编辑器的 G-Code(外部 SD 卡)项目编号 100~227, 请参阅第 21 章。 (3) 此步骤选择还原后的目的位置,完成设定后请按「下一步」。 a. 若要将备份文件的数据重新载回主机时,请选择「CPU」项目;而当备份文件的来源为存储 卡时,还原的目的位置也仅可选择此项。 b. 若选择「ISP 项目」时,请接着点击路径字段的 按钮以设定还原后的文件名与路径,而 当设定的文件名路径为已经存在的档案时,执行之后该档的内容将被还原的数据所覆盖。 20-12 第 20 章 数 据 的 备 份 与 还 原 (4) 确认摘要的内容与欲进行的操作一致后,按下「执行」即可开始进行还原的动作。 当执行的操作是将数据还原至主机时,若用户按下等待画面的「取消」而中断了系统的动作,此 时所还原的数据将可能不完整,因此后续若不再重新执行还原操作时,请务必将 CPU 主机恢复 为出厂默认值,以免造成运作上的错乱。此外,若备份文件的来源位置是存储卡时,即使在软件 端取消了还原动作,主机系统仍可能会继续执行还原的程序,此时便可将主机断电以强制中断。 当还原的来源或目的位置有包含密码的信息或开启密码保护的功能时,其处理的机制如下。 20-1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操作项目 说明 a. 备份档与 CPU 中的标识符必须一致,否则便中断程序。 b. 当 CPU 中有设定「PLC 密码」时,备份文件与 CPU 中的密码 存储卡 CPU 必须一致,否则便中断程序。 c. 当 CPU 没有设定「PLC 密码」 ,而备份文件有包含密码时,系 统会执行还原并将备份文件的密码设为 CPU 的「PLC 密码」。 a. 备份档与 CPU 中的标识符必须一致,否则便中断程序。 b. 当 CPU 中有设定「PLC 密码」时,备份文件与 CPU 中的密码 计算机端 CPU 必须一致,否则便中断程序并显示提示讯息。 c. 当 CPU 没有设定「PLC 密码」 ,而备份文件有包含密码时,系 统会执行还原并将备份文件的密码设为 CPU 的「PLC 密码」。 还原时,若备份文件中有设定「PLC 密码」,则会出现提示窗口询 计算机端 ISPSoft 专 问用户输入,正确才可进行还原。还原后,备份文件中的项目密 案 码与程序标识符将被还原到 ISPSoft 项目;而备份文件中的「PLC 密码」 、「PLC 标识符」则无法保存至 ISPSoft 项目。 (5) 完成操作后,接着便可选择回到主页面继续操作,或是直接关闭。 20-14 第21章 G-Code 编辑器与 E-CAM 编辑器 目录 21.1 G-Code 编辑器(目前版本不支持此功能) ................................ 21-2 21.1.1 关于 G-Code............................................................. 21-2 21.1.2 G-Code 的指令结构 ..................................................... 21-2 21.1.3 使用 G-Code 编辑器 .................................................... 21-3 21.2 E-CAM 编辑器 .................................................................... 21-8 21.2.1 关于 E-CAM(电子凸轮) ............................................. 21-8 21.2.2 电子凸轮意义说明 ....................................................... 21-8 21.2.3 使用 E-CAM 编辑器 ..................................................... 21-9 21-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1.1 G-Code 编辑器(目前版本不支持此功能) 21.1.1 关于 G-Code 进行运动控制时,为了在两轴或两轴以上进行复杂的加工轨迹,用户可以透过计算器辅助制造软件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将所需加工路径生成 G-Code,再将 G-Code 输入控制器,来驱动 各轴加工。由此可以节省运动程序开发的时间。 G-Code 是一种广泛用于自动化设备的 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程序语言。ISPSoft 支持市面上常用的大多数 G-Code,而不支持的 G-Code 则采 略过不执行的方式处理。 21.1.2 G-Code 的指令结构 G-Code 指令的结构可分为指令名及操作数;操作数又包括了功能表示与参数设定两部分,如下所示。 指令名表示指令执行的功能;功能表示则为操作数执行此指令的目标,例如目标轴位置或速度;参数 设定则为操作数参数的数值。以下 G00 指令,为以最快速度移动 X 轴与 Y 轴到指定的目标位置(100, 100)。 功能表示 操作数 参数设定 指令名 所支持的 G-Code 指令的格式与用法在各机种产品相关手册中已有详尽的说明,用户可自行参考,以 下列出几点基本事项。 每一列 G-Code 开头都必须有一行号,例如 N1,N2,…,等等 在不破坏指令格式下,是否有空白皆是被允许的。例如 G01X50 Y15F20 合法且相同于 G01 X50 Y15 F20。但 G01X50Y15F 20 不合法,因 F20 中有空白。 同一行程序可摆放多种功能指令名。例如:G91G01X10Y30F50G04X4.5。 (目前暂不支持此功能) 同一种类指令在同一行程序以最后一个指令为主。例如:G02G00G01 X10 Y30 F50 相等于 G01 X10 Y30 F50,因 G02、G00、G01 皆为位移指令。 (目前暂不支持此功能) 坐标值与速度值有小數点(.)时,视为乘以 1000 倍。例如:G01X100Y-125.5F200.0 相同于 G01X100Y-125500 F200000。 G00、G01 指令有延续功能;G01、G02、G03 速度參數 F 有延续功能。如下所示: G00 X-40 Y-50 21-2 第 2 1 章 G-Co de 编 辑 器 与 E-C AM 编 辑 器 G03 X-40 Y-50 R100 F20 其他指令相关详细规定请参阅各机种产品相关手册。 21.1.3 使用 G-Code 编辑器 项目管理区的 G-code 编辑器项目下会有两个子项目,下载时分别会配置到不同的位置,G-Code 项 目将存放于主机;而 G-code(外部 SD 卡)则会存放至主机上安装的 SD 存储卡中。选定的项目单击 右键 > 新增,出现新增窗口如下图,于 G-Code 名称输入此项目名称,再选择此项目的编号,若需 要可以设定密码保护 G-Code 设计数据,下次开启编辑窗口时将会询问密码。主机上最多可建立 32 组 G-code 项目,每组最大 64KB;存储卡最多可建立 128 组 G-code 项目,每组最大 2MB。 完成新建后将会在编辑工作区开启 G-Code 编辑窗口,功能说明如下 21-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图示工具栏:提供各项功能按钮,对 G-Code 轨迹示意区画面进行调整,按钮功能说 明如下。 轨迹示意区:依据 G-Code 程序编写区中的程序,实时显示对应的路径轨迹。 G-Code 程序编写区:在此处输入 G-Code。 图标工具栏按钮功能说明 图示 名称 功能说明 开启/关闭网格线 显示轨迹示意区网格线,分别开启/关闭 XY、YZ、XY 平面 的网格线。 切换到 XY 平面 切换轨迹示意区到 XY 平面 切换到 XZ 平面 切换轨迹示意区到 XZ 平面 切换到 YZ 平面 切换轨迹示意区到 YZ 平面 显示 G0 轨迹 显示 G0 多轴高速定位的轨迹 垂直逆时针旋转 对目前轨迹示意区垂直轴逆时针旋转 垂直顺时针旋转 对目前轨迹示意区垂直轴顺时针旋转 水平往上旋转 对目前轨迹示意区水平轴往上旋转 水平往下旋转 对目前轨迹示意区水平轴往下旋转 最适大小 调整轨迹示意区到最适大小 放大 放大轨迹示意区图形 缩小 缩小轨迹示意区图形 在已建立的 G-Code 项目上单击鼠标右键,可于快捷选单单击「删除」,删除此项目;或是单击「属 性」,重新设定项目名称或密码,但不可变更编号。 21-4 第 2 1 章 G-Co de 编 辑 器 与 E-C AM 编 辑 器 当 G-Code 程序编写区单击某一列程序时,轨迹示意区对应的 G-Code 轨迹将以红色线段显示。 用户可以在轨迹示意区按住鼠标左键,拖曳鼠标移动画面显示的区域。 21-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用户可以在轨迹示意区按住鼠标右键,拖曳鼠标旋转画面显示的区域。 完成 G-Code 编辑器的编写之后,便可在 POU 中搭配运动控制指令或功能块使用,例如以 DFB_GroupGcodeRun 指 令 依 G-Code 编 辑 器 项 目 编 号 启 动 指 定 的 G-Code 项 目 。 关 于 DFB_GroupGcodeRun 的使用请参阅各机种相关指令手册。 21-6 第 2 1 章 G-Co de 编 辑 器 与 E-C AM 编 辑 器 G-code 项目编号 完成设定后便可与项目一同下载至主机,项目的上下载请参阅第 16.1.2 节。 21-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1.2 E-CAM 编辑器 21.2.1 关于 E-CAM(电子凸轮) 凸轮是一种不规则形狀的输入件,可经由直接接触传递运动到从动 件,使从动件依设定的规律运动。机械凸轮为由凸轮、从动件以及机 架等三部份组成。如图,当凸轮旋转时,从动件会依照凸轮的外型, 作上下的运动。当进行运动控制时,轴与轴之间常需要进行互相有关 连性的运动,此种运动即需要由凸轮所达成。 电子凸轮(E-CAM)则为以建立电子凸轮表(CAM Chart)的方式, 定义主动件与从动件的关系后,由控制器模拟凸轮的运动,使从轴依 此关系对应主轴运动。电子凸轮的优点为只要修改电子凸轮表,而不 需要变更机构,即可完成凸轮的修改,且无机构的磨耗问题。 21.2.2 电子凸轮意义说明 一个完成建立的 CAM 图表如下图,CAM 图表的横轴代表主轴,纵轴代表从轴,CAM 图表上的数值 皆为单位数(例如脉冲数) ,横轴的 0~3000 个单位为一个电子凸轮周期,纵轴则为相对应的从轴输出 单位数。 当这个 CAM 图表被作为周期性的使用时,主轴与从轴的输出关系如下图。可知电子凸轮将会被运动 主机不断重复的使用,而当主轴完成一个电子凸轮周期时(主轴送出 3000 个单位),主轴的单位数会 继续累加,而非回到初始值;但从轴在完成一个电子凸轮周期后,则会依据电子凸轮设定的行程初始 值再度重复行程的变化。 若以连接伺服马达的观点而言,主轴伺服可视为不断往同方向旋转的传动轴,从轴伺服则可视为依照 电子凸轮关系不断做周期性往复运动的加工轴,这个特性可用于追剪与飞剪等应用。 周期一 21-8 周期二 周期三 第 2 1 章 G-Co de 编 辑 器 与 E-C AM 编 辑 器 21.2.3 使用 E-CAM 编辑器 在项目管理区的 E-CAM 编辑器项目单击 右键 > 新增,出现新增窗口如下图,于 E-CAM 图表名称 输入此项目名称,再选择此项目的编号,接着选择所需的模式,若需要可以设定密码保护 E-CAM 设 计数据,设定好密码后,模式为「图形模式」,则下次开启编辑窗口时将会询问密码;模式为「文件 模式」 ,则在导入导出时会询问密码;用户最多可建立 32 组 E-CAM。 选择的模式可为「图形模式」或「文件模式」,树形图会新增分支如下图 图形模式 文件模式 若选择的模式为「图形模式」,完成新建后将会在编辑工作区开启 E-CAM 编辑窗口,功能说明如下 21-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关系图区:依据数据设定区设计数据,实时显示对应的 E-CAM 位置、速度、加速度 关系图。也可以鼠标左键拖曳移动图中的关键点改变设计数据。也可使用功能按钮新 增关键点或线段。 规划表区:使用功能按钮新增或删除表格,在表格中输入 E-CAM 设计数据。数据将 与关系图同步。 E-CAM 编辑器的功能按钮说明如下 图示 名称 功能说明 新增关键点 在关系图区的位置关系图插入一个关键点 新增线段 在关系图区的位置关系图插入包含两关键点的一条线段 设定 开启设定窗口 导出 导出.TXT 格式的 E-CAM 设计文件到指定路径 导入 从指定路径导入.TXT 格式的 E-CAM 设计文件 新增一行 在数据设定区目前选取的表格之下插入一行新的表格 删除一行 删除目前选取的一行表格 在已建立的 E-CAM 项目上单击鼠标右键,可于快捷选单单击「删除」,删除此项目;或是单击「属性」 , 重新设定项目名称或密码,但不可变更编号。 21-10 第 2 1 章 G-Co de 编 辑 器 与 E-C AM 编 辑 器 E-CAM 编辑器的使用方式,可以单击「新增关键点」 的按钮后,在关系图区要新增的位置下单击 鼠标左键建立一个关键点,此时下方的规划表区也会在相对的位置插入此关键点的数据表格。最多可 加入 20 行表格 2 1 - 1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或是单击「新增线段」 的按钮后,在关系图区要新增的位置下单击鼠标左键建立一个线段,此时 下方的规划表区也会在相对的位置插入此线段两个关键点的数据,当插入线段后,插入线段的 CAM 曲线函数会被固定在「Polynomial」的模式,左方线段编号右侧则会显示「Line Start」及「Line End」。 21-12 第 2 1 章 G-Co de 编 辑 器 与 E-C AM 编 辑 器 用户也可直接在规划表区单击「新增一行」 或「删除一行」 的按钮建立或删除 E-CAM 编辑器 表格,在表格中输入主轴与从轴的位置坐标,上方的关系图将实时变化。 21-1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每行表格提供用户设定一段凸輪曲线,再由數行表格组成整个凸輪曲线(最多 20 行),所有已建立的 表格即构成一个电子凸轮周期,用户于表格输入各的主轴与从轴关系,说明如下。 主轴位置:设定关键点的主轴位置。 从轴位置:设定关键点的从轴位置。 从轴速度:显示根据关键点位置自动计算出的从轴速度。 从轴加速度:显示根据关键点位置自动计算出的从轴加速度。 CAM 曲线:设定目前区段关键点之间所使用的函數,包括 Const Speed、Const Acc.、Single Hypot.、Cycloid、Polynomial 与 B-Spline。 21-14 第 2 1 章 G-Co de 编 辑 器 与 E-C AM 编 辑 器 分辨率:目前区段所使用的资料点數。解析度设定依设备需求來设定,解析度越高设备运作较 平滑,但 E-CAM 数据占的容量越大。 单击「设定」 按钮,开启其他设定窗口,说明如下。 主轴位置:设定显示在关系图区的各关系图主轴显示范围。 从轴位置:设定显示在关系图区的各关系图从轴显示范围。 分辨率:供用户设定此 E-CAM 总共所占用的资料点數,可设定最大至 2047 点。 若新增 E-CAM 图表时,若选择的模式为「文件模式」 ,则用户需先将此 E-CAM 表做汇出的动作,才 可做编辑,首先,于欲导出的 ECAM 项目,单击鼠标右键,再选择「汇出」,选择适当的路径及输入 适当的文件名格式后,单击「保存」,即可完成汇出动作。 用户可于汇出之 CSV 文件,输入 ECAM 动作的 X 点位置(主轴位置)及 Y 点位置(从轴位置),输入格 式为 0、正整数或正浮点数;输入位置点数,最多 2048 组 XY 位置点,最少 2 组 XY 位置点,输入完 毕后,做存盘的动作,再回到 ISPSoft,做导入的动作。 21-1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输入 X 点位置 (主轴位置) 输入 Y 点位置 (从轴位置) 回到 ISPSoft,再欲导入的 ECAM 表项目,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导入」,接着选择欲开启的文件, 再单击「打开」,此时会跳出「导入成功」的信息窗口,单击「确定」,即完成导入动作。 导入成功后,可以看见相对应的 E-CAM 图表,此图表仅能检视导入文件的数据图标。 21-16 第 2 1 章 G-Co de 编 辑 器 与 E-C AM 编 辑 器 在已建立的 E-CAM 项目上单击鼠标右键,可于快捷选单单击「删除」,删除此项目;或是单击「属性」 , 重新设定项目名称或密码,但不可变更编号。 完成 E-CAM 编辑器的编写之后,便可在 POU 中搭配运动控制指令或功能块使用,例如以 MC_Camin 指令依 E-CAM 编辑器项目编号启动指定的 E-CAM 项目。关于 MC_Camin 的使用请参阅各机种相关 指令手册。 21-1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E-CAM 项目编号 完成设定后便可与项目一同下载至主机,项目的上下载请参阅第 16.1.3 节。 用户若希望做 ECAM 图表的转换,建议先将项目做「另存文件」的保留动作,再开始做转换,要将「图 形模式」转成「文件模式」 ,先在欲转换的 ECAM 表项目单击鼠标右键,接着选择「属性」在模式下 拉式选单选择「文件模式」后,单击「确定」。 单击「确定」后,将出现「信息」窗口,询问「若模式被改变,则所有数据将被初始化,是否继续?」 , 此时选择「是」,ECAM 表数据将全被初始化。 21-18 第 2 1 章 G-Co de 编 辑 器 与 E-C AM 编 辑 器 若将初始化的 ECAM 表「汇出」,会出现以下表格。 若要将「文件模式」转成「图形模式」,同样地,建议先将项目做「另存文件」保留的动作,再开始 做转换,先在欲转换的 ECAM 表项目单击鼠标右键,接着选择「属性」在模式下拉式选单选择「图形 模式」后,单击「确定」。 单击「确定」后,将出现「信息」窗口,询问「若模式被改变,则所有数据将被初始化,是否继续?」 , 此时选择「是」,ECAM 表数据将全被初始化,再对此 ECAM 表项目双击鼠标左键,即可进入 ECAM 表。 21-1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用户有使用台达函式库内 AH-Motion 的功能块,例如:DFB_CamWire,在线修改过 E-CAM 图表的 点位,则可利用「上载 E-CAM 数据到文件」的功能,将 E-CAM 表的主轴位置及从轴位置另存成文 件。欲使用此功能,需先与 AHxxEMC 主机联机,再于项目管理区的 E-CAM 编辑器项目单击 右键 > 上载 E-CAM 数据到文件,此时,会出现 PLC 内部数据(E-CAM)窗口。 21-20 第 2 1 章 G-Co de 编 辑 器 与 E-C AM 编 辑 器 在选择完适当存盘路径后,单击「上载并保存」 ,这时,储存路径目录底下会出现 xxxx_scrptdata.txt 及 xxxx_uploadptdata.txt 两种文件,xxxx 为 E-CAM 的项目名称,xxxx_scrptdata.txt 此文件的储存内 容为还未被功能块修改时,E-CAM 图表的主轴位置及从轴位置;xxxx_uploadptdata.txt 此文件的储存 内容为已被功能块修改过,E-CAM 图表的主轴位置及从轴位置,如下图。 此文件为未被功能 块改过的档案 此文件为被功能块 改过的档案 21-2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MEMO 21-22 第22章 向导工具 目录 22.1 定位规画表 .................................................................... 22-2 22.1.1 关于定位规画表 ......................................................... 22-2 22.1.2 设定定位规画表 ......................................................... 22-2 22.1.3 定位规画表的模拟 .................................................... 22-10 22.1.4 下载与上载定位规画表 ............................................... 22-16 22.1.5 轴控模式-单轴点对点模式 ........................................... 22-17 22.1.6 轴控模式-单轴多段输出模式 ........................................ 22-18 22.1.7 轴控模式-双轴直线插补模式 ........................................ 22-19 22.1.8 轴控模式-双轴圆弧插补模式 ........................................ 22-20 22.2 数据示波器 .................................................................. 22-22 22.2.1 关于数据示波器 ....................................................... 22-22 22.2.2 开启数据示波器 ....................................................... 22-22 22.2.3 设定取样参数 .......................................................... 22-24 22.2.4 取样模式 ............................................................... 22-28 22.2.5 显示设置与量测 ....................................................... 22-30 22.3 数据记录器 .................................................................. 22-34 22.3.1 关于数据记录器 ....................................................... 22-34 22.3.2 开启数据记录器 ....................................................... 22-34 22.3.3 设定取样参数 .......................................................... 22-36 22.3.4 监看与录制模式 ....................................................... 22-39 22.3.5 量测 ..................................................................... 22-42 22.4 高速计数器向导 ............................................................. 22-46 22.4.1 关于高速计数器向导 .................................................. 22-46 22.4.2 使用高速计数器向导 .................................................. 22-46 22-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2.1 定位规画表 22.1.1 关于定位规画表 ISPSoft 提供用户一种简易的表格设定,来完成单轴或两轴的运动控制,用户无须了解复杂的运动控 制规范,只要完成表格的建立并下载,再搭配应用指令启动,主机便会依据设定的编号依序执行各轴 输出。 *.目前仅 AS300 机种支持定位规画表,支持的应用指令请参阅该机种的相关程序手册。 22.1.2 设定定位规画表 单击工具栏的 向导(I) > 定位规画表 启动定位规画表设定窗口。将可见三页标签选单,可做进一 步的设定。 22-2 轴设定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此设定用于决定运动轴的控制方式,可利用下拉式选单,选取用户想要的控制方式,若用户需执行 双轴插补运动,则输出方式不可选择 Pulse,需选择 Pulse/Dir 或 AB phase。 此区设定用于定位表格内地址模式若有使用到相对模式(符号/地址)或绝对模式(符号/地址),可 将设置的符号/装置代表的目标位置做仿真,下方「清除」钮,则可以将目标位置的仿真值清零; 相对模式(符号/地址)或绝对模式(符号/地址)的详细介绍,请参阅第 22.1.5~22.1.8 节, 「地址 模式」的介绍。 此为设定定位规划表中数值与实际脉冲输出的单位换算,在「用户自定义基本单位」区中,对需要 进行单位换算的轴勾选「启动」后,输入用户自定义基本单位区中的「数值设定」与「单位名称」 , 及输入 PLC 实际输出脉冲数区中的「数值设定」,如下图,则代表轴 1 在此定位规划表中的 100 个单位将输出 1000 个脉冲,单位名称为 mm 将显示在仿真图中。小数点后位数为当单位转换出现 有小数的状况时,在仿真图中显示小数点范围的上限。按下「恢复初始值」按钮恢复单位设定页面 的初始设定。 。 22-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上载密码保护 用于保护已被下载到主机的定位规画表不被他人读取,分别于密码与确认密码栏位输入一致的密码 后,按下「确定」按钮,便完成密码的设定。欲解除密码设定时,再次于密码栏位输入密码,按下「确 定」按钮解除。密码输入的过程中可勾选「显示字符」 ,以确认输入密码的正确性。 完成密码的设定并下载到主机后,每次上载定位规画表时便会出现询问窗口,必须输入密码无误才可 完成订位规画表的上载。请注意上载密码仅保护主机内的定位规画表不被读取,因此若将另一定位规 画表下载到已有储存定位规画表的主机,不论主机内的定位规画表是否有设定上载密码,都会被新的 定位规画表所覆盖。 22-4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设定密码 解除密码 定位表格 用于设定单轴与两轴运动路径,共四种模式,各种模式的详细说明请参阅第 22.1.5~22.1.8 节。定位 表格的设定区分为上下两部分,上方供用户编辑后新增、修改或删除定位表格,下方则列出四种定位 轴控模式已建立的定位表格内容。 22-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编辑表格 已建立表格 先在上方编辑完成定位表格的各项设定栏位后,按下「新增」按钮,便会依据选择的轴控模式,加入 到下方相同轴控模式分页的定位表格列表中。 22-6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请编辑此区域 所有数据 新增后的每一列编号,用户可藉由上移/下移按钮来做编号增减的动作,但需注意字段「完成后动作」 、 「下一段编号」和「完成旗标(I/M)」是不随上下按钮作变更,如下图。 22-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不会随上移/ 下移钮变更 欲修改已建立的定位表格时,先切换轴控模式分页,再单击要修改的表格后,设定区上方便会出现该 列表格,于设定区上方变更后,按下「修改」按钮,便会更新到下方的定位表格列表中。 22-8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欲删除已建立的定位表格时,先切换设定区下方轴控模式分页,单击要删除的表格后,设定区上方便 会出现该列表格,按下「删除」按钮,便会从设定区下方的定位表格列表中删除该列表格。 定位表格也支持导入与导出功能,便于在不同项目中重复使用已经建立好的定位表格。单击「导出」 按钮,在导出窗口指定路径与文件名后导出定位表格。而于欲导入的项目中单击「导入」按钮,便会 开启导入窗口,选择要导入的档案后按下「打开」按钮,便可导入定位表格。 定位表格导出/ 导出在此处 22-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导出 导入 22.1.3 定位规画表的模拟 完成定位规画表的设定后,可通过仿真图以图形化的方式显示规画表的路径。先单击要仿真的表格的 任一列后,再按下工具栏的「单轴仿真模式」或「双轴仿真模式」按钮,便会出现仿真窗口显示所有 设定路径的连续仿真图,如下图。 22-10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双轴直线插补模式与双轴圆弧插补模式可在同一仿真图中显示混合两模式连续的轨迹,如上图即包括 了直线插补与圆弧插补。单轴点对点模式与单轴多段输出模式的仿真图则只能显示同一模式的轨迹。 如下图为单轴点对点模式的仿真图。 定位规画表也支持单一模式下从某段定位表格开始的仿真,先单击要仿真的起始定位表格后,按下「指 定编号绘图」按钮,便会在仿真图窗口中显示从该列定位表格开始绘制到结束的模拟图。如下图,此 时只绘制从 No.17 开始的路径,即为前一个仿真图的直线插补部分。 2 2 - 1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模拟图工具栏说明如下。 图示 功能说明 勾选在图形中显示全部轴;或是取消勾选以下拉选单选 择显示某一轴 选择某一编号,在图形中以粗线显示该编号的线段。单 击右侧的色块可变更线段颜色。 切换选择线段是否显示箭头代表运动方向 调整图形为最适大小 依 X 方向放大图形 22-12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图示 功能说明 依 X 方向缩小图形 依 Y 方向放大图形 依 Y 方向缩小图形 放大图形 缩小图形 若于单轴仿真模式图上,点击鼠标右键即可选择「X 方向缩放模式」或「Y 方向缩放模式」,若选择「X 方向缩放模式」,接着滚动鼠标滚轮,即可对 X 方向做缩放的动作;同理,若选择「Y 方向缩放模式」, 接着滚动鼠标滚轮,即可对 Y 方向做缩放的动作,下图以「X 方向缩放模式」为例。 选完模式后,滑动鼠 标滚轮,即可缩放 若用户欲使用符号装置仿真数值设定的功能,则可先在全局变量宣告适当形式的变量,接着在定位表 22-1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格填入及选择欲设定的参数及数据,并填入宣告的全局变量在「目标位置」 ;若不想使用全局变量, 用户也可直接指定 D 寄存器在「目标位置」 ,但此时数据会占用掉两个 D 寄存器的长度, 「目标位置」 的输入详细介绍,请参阅第 22.1.5~22.1.8 节。 输入适当的变量 设定参数及数据,并填入全局变量或 D 缓存 器于「目标位置」 填完全局变量或 D 寄存器后,单击「新增」,右侧符号装置仿真数值设定表,将自动新增编号、符号 装置及目标位置(仿真)的新项目,此时可以在目标位置(仿真)的项目,输入欲仿真的目标位置值。 22-14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输入目标位置值后,也可通过工具栏的「单轴仿真模式」或「双轴仿真模式」按钮,来仿真路径。 若用户欲隐藏符号装置仿真数值设定表,也可对隐藏钮点击鼠标左键做隐藏,如下图所示,若想要再 次展开符号装置仿真数值设定表,则再次对隐藏钮点击鼠标左键,即可恢复展开。 22-1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2.1.4 下载与上载定位规画表 完成定位规画表的规画后,依据第 2.4 节完成主机与计算机的联机,便可以在定位表格分页单击「下 载」按钮,将定位规画表下载至主机中。也可按下「上载」按钮将主机储存的定位规画表读回,当主 机中的定位规画表设定有上载密码时,上载时将出现密码询问窗口,输入正确的密码才可将定位规画 表读回。 22-16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上下载的动作同样也整合到项目的上下载中,按下工具栏的 PLC 主机(P) > PLC 程序传输 的「上 载」或「下载」按钮,或是图标工具栏的「上载」或「下载」按钮,于出现的选择窗口,勾选「定位 规画表」选项,按下「开始传输」后,便会进行定位规画表的上下载,如下图。专案的上下载请参阅 第 16.1 章。 22.1.5 轴控模式-单轴点对点模式 设定对某一轴进行点对点定位控制,说明如下。 No.:每一列的编号,自动依输入顺序产生。最大编号为 200。 轴控模式:选择运动的类型。此处选择为单轴点对点。 22-1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轴编号:选择受此定位表格控制的轴。 输出方式:脉冲输出的方式,包括 Pulse、Pulse/Dir、AB phase。 地址模式:选择相对模式进行依据目前的坐标位置而增减的坐标进行定位控制,或选择绝对模式 进行依据绝对坐标做为目标位置的定位控制;若选择相对模式(符号/地址)进行依据目前所代 表的坐标位置,而做增减符号/地址所代表值的坐标值来进行定位控制,也可选择绝对模式(符 号/地址)进行依据绝对坐标且以符号/地址所代表的目标位置来做定位控制。。 目标位置:可在此输入目标坐标。在定位表格「地址模式」使用相对模式(符号/地址)或绝对 模式(符号/地址)时,目标位置的输入,需使用 D 寄存器或全局符号变量,在使用 D 寄存器, 会连续占掉两个 D 寄存器(例如:输入 D100 则会占掉 D100 及 D101 长度,请小心使用!) ;在 使用全局符号变量,地址必须为 D 寄存器的符号变量,且类型必须为 DWORD 或 DINT,所以 也会占掉连续两个 D 寄存器,请小心使用! 目标速度:输入目标速度。 起停速度:定位开始与结束的速度。 加速度时间:到达目标速度的时间。 减速度时间:到达停止速度的时间。 完成后动作:选择执行下一段为当完成此表格后接续到下一行表格,或选择结束为执行完此表格 后结束动作。 完成标志(I/M):表格执行完毕时设定此寄存器为 ON,只有当完成后动作设为结束时才可输入, 可输入 I 中断编号或 M 寄存器名称。支援的中断编号为 I510~I519 共 10 个。 下一段编号:输入接续下一段定位表格的编号, 则为结束,会随完成后动作设为结束后自动 带入。此下一段编号不限制指定同一个轴编号,但是须注意同一轴编号不可有两个以上表格编号 或定位输出指令同时输出。 表格输入注意事项: 1. 目标速度不可输入为 0;在相对模式下,目标位置不可输入为 0。 2. I 中断编号可重复使用,但用户须自行判断此中断为哪一个列编号输出完成。 3. 启动表格输出的指令为 API2718 TPO 指令;当 PLC 正在运行中,可运用 API2719 TPWS 修改输 出参数。 22.1.6 轴控模式-单轴多段输出模式 设定对某一轴进行定位控制,并且可设定每一段以目标速度接续到下一段,也可中断某一定位表格直 接进行下一段。说明如下。 No.:每一列的编号,于输入区域自动依序产生。最大至 200。 轴控模式:选择运动的类型。此处选择为单轴多段输出。 轴编号:选择受此定位表格控制的轴。 22-18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输出方式:脉冲输出的方式,包括 Pulse、Pulse/Dir、AB phase。 地址模式:选择相对模式进行依据目前的坐标位置而增减的坐标进行定位控制,或选择绝对模式 进行依据绝对坐标做为目标位置的定位控制;若选择相对模式(符号/地址)进行依据目前所代 表的坐标位置,而做增减符号/地址所代表值的坐标值来进行定位控制,也可选择绝对模式(符 号/地址)进行依据绝对坐标且以符号/地址所代表的目标位置来做定位控制。 目标位置:可在此输入目标坐标。在定位表格「地址模式」使用相对模式(符号/地址)或绝对 模式(符号/地址)时,目标位置的输入,需使用 D 寄存器或全局符号变量,在使用 D 寄存器, 会连续占掉两个 D 寄存器(例如:输入 D100 则会占掉 D100 及 D101 长度,请小心使用! ) ;在 使用全局符号变量,地址必须为 D 寄存器的符号变量,且类型必须为 DWORD 或 DINT,所以 也会占掉连续两个 D 寄存器,请小心使用! 目标速度:输入目标速度。 加减速时间:到达目标速度及到达停止的时间。 中断讯号(I/M):目前表格进行尚未完成时,若中断讯号设定的寄存器为 ON,则进行下一段定 位表格。可输入 I 中断编号或 M 寄存器名称。支持的中断编号请参阅产品相关程序手册。 完成后动作:选择执行下一段为当完成此表格后接续到下一行表格,或选择结束为执行完此表格 后结束动作。 完成标志(I/M):表格执行完毕时设定此寄存器为 ON,只有当完成后动作设为结束时才可输入, 可输入 I 中断编号或 M 寄存器名称。支援的中断编号为 I510~I519 共 10 个。 下一段编号:输入接续下一段定位表格的编号, 则为结束,会随完成后动作设为结束自动带 入。此下一段编号不限制指定同一个轴编号,但是须注意同一轴编号不可有两个以上表格编号或 定位输出指令同时输出。 表格输入注意事项: 1. 在相对模式下,目标位置不可输入为 0;在绝对模式下,相邻的两个列编号的目标位置不可输入 相同位置。 2. 若加减速时间不为 0,加速度间隔时间固定为 1ms;若加减速时间为 0,代表不作加减速。 3. I 中断编号可重复使用,但用户须自行判断此中断为哪一个列编号输出完成。 4. 启动表格输出的指令为 API2718 TPO 指令;当 PLC 正在运行中,可运用 API2719 TPWS 修改输 出参数。 22.1.7 轴控模式-双轴直线插补模式 设定两轴在 XY 平面上的直线插补运动,使用此模式每次会占用两行定位表格。说明如下。 No.:每一列的编号,于输入区域自动依序产生,双轴模式会占用两行表格,第二行表格的编号 前会加注 T,因此在全部表格内都是双轴模式时,编号最大为 199 与 T199 共 100 组。 轴控模式:选择运动的类型。此处选择为双轴直线插补。 22-1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坐标栏:说明在模拟图中的 X 与 Y 轴坐标所代表的轴。 轴编号:选择受此定位表格控制的轴。 地址模式:选择相对模式进行依据目前的坐标位置而增减的坐标进行定位控制,或选择绝对模式 进行依据绝对坐标做为目标位置的定位控制;若选择相对模式(符号/地址)进行依据目前所代 表的坐标位置,而做增减符号/地址所代表值的坐标值来进行定位控制,也可选择绝对模式(符 号/地址) 进行依据绝对坐标且以符号/地址所代表的目标位置来做定位控制。 目标位置:可在此输入目标坐标。在定位表格「地址模式」使用相对模式(符号/地址)或绝对 模式(符号/地址)时,目标位置的输入,需使用 D 寄存器或全局符号变量,在使用 D 寄存器, 会连续占掉两个 D 寄存器(例如:输入 D100 则会占掉 D100 及 D101 长度,请小心使用!);在 使用全局符号变量,地址必须为 D 寄存器的符号变量,且类型必须为 DWORD 或 DINT,所以 也会占掉连续两个 D 寄存器,请小心使用! 目标速度:输入目标速度。 加减速时间:到达目标速度及到达停止的时间。 完成后动作:选择执行下一段为当完成此表格后接续到下一行表格,或选择结束为执行完此表格 后结束动作。 完成标志(I/M):表格执行完毕时设定此寄存器为 ON,只有当完成后动作设为结束时才可输入, 可输入 I 中断编号或 M 寄存器名称。支援的中断编号为 I510~I519 共 10 个。 下一段编号:输入接续下一段定位表格的编号, 则为结束,会随完成后动作设为结束自动带 入。此下一段编号不限制指定同一个轴编号,但是须注意同一轴编号不可有两个以上表格编号或 定位输出指令同时输出。 表格输入注意事项: 1. 当目标速度或加减速时间输入为 0 时,PLC 会自动以默认之速度;在相对模式下,目标位置不可 输入为 0;在绝对模式下,相邻的两个列编号的目标位置不可输入相同位置。 2. I 中断编号可重复使用,但用户须自行判断此中断为哪一个列编号输出完成。 3. 启动表格输出的指令为 API2718 TPO 指令;当 PLC 正在运行中,可运用 API2720 TPWL 修改输 出参数。 22.1.8 轴控模式-双轴圆弧插补模式 设定两轴在 XY 平面上的圆弧插补运动,使用此模式每次会占用两行定位表格。说明如下。 No.:每一列的编号,于输入区域自动依序产生,双轴模式会占用两行表格,第二行表格的编号 前会加注 T,因此在全部表格内都是双轴模式时,编号最大为 199 与 T199 共 100 组。 轴控模式:选择运动的类型。此处选择为双轴圆弧插补。 坐标栏:说明在模拟图中的 X 与 Y 轴坐标所代表的轴。 22-20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轴编号:选择受此定位表格控制的轴。 地址模式:选择相对模式进行依据目前的坐标位置而增减的坐标进行定位控制,或选择绝对模式 进行依据绝对坐标做为目标位置的定位控制;若选择相对模式(符号/地址)进行依据目前所代 表的坐标位置,而做增减符号/地址所代表值的坐标值来进行定位控制,也可选择绝对模式(符 号/地址)进行依据绝对坐标且以符号/地址所代表的目标位置来做定位控制。 目标位置:可在此输入目标坐标。在定位表格「地址模式」使用相对模式(符号/地址)或绝对 模式(符号/地址)时,目标位置的输入,需使用 D 寄存器或全局符号变量,在使用 D 寄存器, 会连续占掉两个 D 寄存器(例如:输入 D100 则会占掉 D100 及 D101 长度,请小心使用!);在 使用全局符号变量,地址必须为 D 寄存器的符号变量,且类型必须为 DWORD 或 DINT,所以 也会占掉连续两个 D 寄存器,请小心使用! 切线速度:沿圆弧切线的方向运动的向量速度。 圆心偏移量:圆弧目标点与起始位置的联机中心到圆心的距离。如下图的 S,由 A 点到 B 点, 顺时针,S>0 代表要画小于 180 ° 的弧;S<0 代表要画大于 180 ° 的弧。 移动方向:选择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 完成后动作:选择执行下一段为当完成此表格后接续到下一行表格,或选择结束为执行完此表格 后结束动作。 完成标志(I/M):表格执行完毕时设定此寄存器为 ON,只有当完成后动作设为结束时才可输入, 可输入 I 中断编号或 M 寄存器名称。支持的中断编号请参阅产品相关程序手册。支援的中断编 号为 I510~I519 共 10 个。 下一段编号:输入接续下一段定位表格的编号, 则为结束,会随完成后动作设为结束自动带 入。此下一段编号不限制指定同一个轴编号,但是须注意同一轴编号不可有两个以上表格编号或 定位输出指令同时输出。 表格输入注意事项: 1. PLC 会依切线速度,自动计算各段速度;在相对模式下,目标位置不可输入为 0;在绝对模式下, 相邻的两个列编号的目标位置不可输入相同位置。 2. I 中断编号可重复使用,但用户须自行判断此中断为哪一个列编号输出完成。 3. 启动表格输出的指令为 API2718 TPO 指令;当 PLC 正在运行中,可运用 API2721 TPWC 修改输 出参数。 22-2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2.2 数据示波器 22.2.1 关于数据示波器 数据示波器用于在某个触发条件达成后,实时收集变量符号或装置的数值或状态,以曲线图绘制,便 于分析数值趋势。 *.数据示波器目前仅支持 AS300 机种。 22.2.2 开启数据示波器 欲使用此功能时,请先编译目前项目后,再单击 向导(I) > 数据示波器 ,开启数据示波器窗口, 如下图。 数据示波器窗口说明如下。 22-22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图示工具栏:提供各项功能按钮以操作数据示波器。按钮功能说明如下。 波形显示区:实时显示要追踪的变量符号或装置的波形。 设定与量测区:共两个分页。取样参数分页用于设定取样的来源与触发条件;量测分页用 于显示量测工具所量测到的数值及调整波形的颜色与比例等。 图标工具栏按钮功能说明 图示 名称 功能说明 储存全部 将取样设定数据与取样波形数据结果储存到指定路径中。 导出取样设定 将取样设定内容导出到指定路径。 导入取样设定 由指定路径将取样设定内容导入。 导出波形数据 将取样波形数据以.bmp 或.csv 格式导出到指定路径。 设定 设定数据示波器波形与环境的颜色。 分离波形 将多条波形自动以间隔分离。 重迭波形 将多条波形以中心线重迭。 显示网格线 切换是否显示网格线。 水平量测线 波形显示区将出现两条水平线,供用户量测波形。 垂直量测线 波形显示区将出现一条垂直线,供用户量测波形。 双垂直量测线 波形显示区将出现两条垂直线,供用户量测波形。 联机/脱机 切换计算机与主机的联机或脱机模式。 上载 PLC 取样设定 从主机读回数据示波器的取样设定。 22-2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图示 名称 下载取样设定到 PLC 功能说明 将数据示波器的取样设定写入主机。 实时监看 计算机实时从主机读取来源的取样波形。 单次触发 触发条件满足后,从主机读取触发前后共 200 点波形数据一 次。 连续触发 每当触发条件满足后,便从主机读取触发前后共 200 点波形 数据。 22.2.3 设定取样参数 切换取样参数分页,可见位于画面下方的取样来源区域。来源类型可分为 VALUE 与 BOOL 两种类型 作为分类,数据类型为 TIMER 或 COUNTER 的变量符号或装置,可以同时加入 VALUE 与 BOOL 的 取样来源栏位中。单击符号名称的 按钮,开启新增取样来源窗口,再单击符号名称的 按钮,由选择 符号窗口选择要加入的变量符号名称,或直接在装置名称栏位输入设备名称,按下「新增」后,加入 取样来源列表中,如下图。 22-24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变量符号的来源只能来自此 ISPSoft 项目中的全局符号表,若有手动设定装置地址或符号批注,也会 一并带入。 22-2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欲删除已加入的取样来源时,单击要删除的项目后,按下「删除」按钮,即可把该项目删除。 取样周期设定区用于设定数据示波器每个取样点取样的周期,设定系统周期时间为主机每个扫描周期 取样一次;设定自定义时间为每隔设定的时间周期取样一次。 触发条件设定区用于设定触发位置与条件。当触发条件达成时,主机将保存共 200 笔的取样数据,并 读回显示到数据示波器。 22-26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触发位置的设定在单次触发与连续触发会有不同状况,请参阅下述第 22.2.4 节说明。 单击符号/装置的 按钮,开启选择符号窗口,选择符号作为触发条件,但此处的符号/装置必须为已加 入到取样来源中的符号或装置;也可直接于符号/装置栏位输入符号或装置名称。 条件区域为设定触发取样的条件,当符号/装置栏位选择为 BOOL 的变量符号或装置时,自动选择到 BOOL 条件,用户可由下拉选单选择 ON、OFF、上沿触发、下沿触发、上或下沿触发。当设定的符 号或装置满足此设定条件时,则触发显示在数据示波器上。 当符号/装置栏位选择为 Word 或 DWord 或 Real 的变量符号或装置时,自动选择到比对条件非 BOOL 选项,用户可由下拉选单选择自己所需的 Word、DWord 或 Real 数据型式,并由>、<、=、!=(不等 于)、~(范围)、!~(范围之外),搭配前后的数字栏位来做设定。当设定的符号或装置满足此设定条 件时,则触发显示在数据示波器上。如下图,为当 D100 的数值为 10 ~ 100 时,满足触发条件;但若 设定为 10 !~ 100,则 D100 为未满 10 或超过 100,才满足触发条件。 22-2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完成取样参数的设定后按下图示工具栏的 按钮进入联机模式,再按下 按钮便可将设定下载至主 机,须注意设定参数当主机断电后便会被清除,因此重新上电后仍需再次下载设定,可按下图示工具 栏的「导出」按钮 在计算机中保存取样参数设定,便于日后「导入」 使用。 22.2.4 取样模式 完成数据示波器的取样参数设定与下载后,在联机模式 时,可以使用图标工具栏的按钮切换下述三 种模式监看波形。 连续触发 单次触发 实时监看 实时监看:依据设定的取样周期,将取样来源的变量符号或装置的数值或状态不断绘制到数据示 波器上。画面会随之向左卷动,只保留最新的 200 笔数据。 单次触发:依据前述的触发位置设定,当触发条件满足时,将触发位置之后的取样数据,显示在 数据示波器上,只触发一次。如下图,因触发位置设为 50,故当触发条件 M10=OFF 时,会将 取样来源依据取样周期取样绘制到 50~200 的范围中。波形中的红色垂直线即代表触发位置。 22-28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连续触发:依据前述的触发位置设定,数据示波器将保持不断读取的状态,而每次当触发条件满 足时,将触发位置前后的取样数据,自动显示在数据示波器上,欲观看图形时,须将连续触发的 按钮关闭恢复为未按下的状态。如下图,因触发位置设为 50,故当触发条件 M10=ON 时,会将 取样来源依据取样周期取样绘制 200 笔,包括触发位置前 49 笔与之后的 150 笔。波形中的红色 垂直线即代表触发位置。 22-2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2.2.5 显示设置与量测 不论任何模式,切换到量测页面,可以调整数据示波器的波形外观,以达更好的呈现效果。如下图, X 轴比例用以调整横坐标每刻度的点数。 每个波形也可以设定显示的颜色、比例与偏移。比例为纵坐标的比例,如下图为比例设为每刻度的值 为 50 与 20 的比较。 22-30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设定偏移,可调整波形在画面中的位置,如下图。 22-3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偏移:0 偏移:5 切换到量测页面,搭配水平量测线与垂直量测线,可以量测数据示波器的波形数值。如下图,单击 按钮开启水平量测线,单击 按钮开启垂直量测线。 以鼠标单击后拖曳两条水平量测线 Y1 与 Y2,调整到要测量的位置。于下方的区域便会显示水平量测 线的各项数值,先由选单选择 Y 轴的坐标,于 Y1 栏位便会显示水平量测线 Y1 的数值,于 Y2 栏位便 会显示水平量测线 Y2 的数值,I ∆ Y I 栏位代表 Y1 与 Y2 的差值。 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则为此段取样波形中自动计算出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与水平量测 线无关)。 22-32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拖曳垂直量测线 Xc,则下方的 Y 值栏位,则会显示各取样来源与 Xc 交叉所对应的 Y 值。如下图。 搭配双垂直量测线,可以量测数据示波器的时间值。如下图,单击 按钮开启双垂直量测线,以鼠标 单击后拖曳两条垂直量测线 X1 与 X2,调整到要测量的位置,于下方的区域便会显示 I ∆ XI 的时间值 (t 值为计算机与 PLC 两者一次通讯的时间)。 22-3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2.3 数据记录器 22.3.1 关于数据记录器 数据记录器用于长期记录任何变量符号或装置的数值或状态,以曲线图绘制,并且可储存于主机与主 机上的存储卡中,便于分析数值趋势。 *.数据记录器目前仅支持 AS300 机种。 22.3.2 开启数据记录器 欲使用此功能时,请先编译目前项目后,再单击 向导(I) > 数据记录器 ,开启数据记录器窗口, 如下图。 22-34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数据记录器窗口说明如下。 图示工具栏:提供各项功能按钮以操作数据记录器。按钮功能说明如下。 波形显示区:实时显示要记录的变量符号或装置的波形。 设定与量测区:共两个分页。取样参数分页用于设定取样的来源与参数;量测分页用于显示 量测工具所量测到的数值及调整波形的颜色与比例等。 22-3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图标工具栏按钮功能说明 图示 名称 功能说明 储存全部 将取样设定数据与取样波形数据结果储存到指定路径中。 导出取样设定 将取样设定内容导出到指定路径。 导入取样设定 由指定路径将取样设定内容导入。 导出波形数据 将取样波形数据以.bmp 或.csv 格式导出到指定路径。 设定 设定数据记录器波形与环境的颜色。 分离波形 将多条波形自动以间隔分离。 重迭波形 将多条波形以中心线重迭。 显示网格线 切换是否显示网格线。 水平量测线 波形显示区将出现两条水平线,供用户量测波形。 垂直量测线 波形显示区将出现一条垂直线,供用户量测波形。 双垂直量测线 波形显示区将出现两条垂直线,供用户量测波形。 联机/脱机 切换计算机与主机的联机或脱机模式。 上载 PLC 取样设定 从主机读回数据记录器的取样设定。 下载取样设定到 PLC 将数据记录器的取样设定写入主机。 实时监看 计算机实时从主机读取来源的取样波形。 录制数据 按下按钮后开始录制,取消按下后停止录制。 上载 PLC 纪录 由主机读回数据记录器的纪录值 写入存储卡 将主机的纪录数值写入到存储卡中 22.3.3 设定取样参数 切换取样参数分页,可见位于画面下方的取样来源区域。来源类型可分为 VALUE 与 BOOL 两种类型 作为分类,数据类型为 TIMER 或 COUNTER 的变量符号或装置,可以同时加入 VALUE 与 BOOL 的 取样来源栏位中。单击符号名称的 按钮,开启新增取样来源窗口,再单击符号名称的 按钮,由选择 符号窗口选择要加入的变量符号名称,或直接在装置名称栏位输入设备名称,按下「新增」后,加入 取样来源列表中,如下图。 22-36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变量符号的来源只能来自此 ISPSoft 项目中的全局符号表,若有手动设定装置地址或符号批注,也会 一并带入。 欲删除已加入的取样来源时,单击要删除的项目后,按下「删除」按钮,即可把该项目删除。 22-3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参数栏位用于设定数据记录器相关取样参数。取样点数用于设定所有取样来源各别取样几次;取样周 期用于设定数据记录器每次取样的周期。右方栏位则设定当数据记录器已录制到设定的取样点数时, 将停止录制或是继续录制(取代旧数据) 。 完成取样参数的设定后按下图示工具栏的 按钮进入联机模式,再按下 按钮便可将设定下载至主 机,若主机断电,设定参数仍将保存在主机中,可按下图标工具栏的「导出」按钮 在计算机中保存 取样参数设定,便于日后「导入」 使用。 22-38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22.3.4 监看与录制模式 完成数据记录器的取样参数设定与下载后,在联机模式 时,可以使用图标工具栏的按钮切换执行监 看或录制。 录制资料 实时监看 实时监看:依据设定的取样周期,将取样来源的变量符号或装置的数值或状态不断绘制到数据记 录器上。画面会随波型自动调整到最适范围,只保留最新的取样点数个的数据。主机在此模式不 会记录取样来源。 录制数据:使主机录制取样来源的变量符号或装置数值或状态,并储存在主机的内部存储器中。 按下图标工具栏的「录制数据」按钮开始录制。若取样参数设定为当取样点数到达停止录制时, 当设定的取样点数到达后,便会出现窗口告知已完成,并询问是否上载录制的纪录,接着确认是 否再次录制,取消再次录制后便会将录制的数据绘制到数据记录器中。若在未完成取样点数的录 制时,将「录制数据」的按钮恢复为未按下的状态,则会立即停止录制,此时可按下「上载 PLC 纪录」按钮,将已录制数据绘制到数据记录器中。 22-3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若取样参数设定为当取样点数到达继续录制(取代旧数据)时,主机便会不断录制取样源数据,并保 留最新的取样点数笔的数据,先将「录制数据」按钮恢复到未按下的状态后,再按下「上载 PLC 纪 录」,便会将主机录制的数据绘制到数据记录器中。 22-40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若取样参数设定为当取样点数到达继续录制(取代旧数据)时,主机便会不断录制取样源数据,并保 留最新的取样点数笔的数据,若直接按下「上载 PLC 纪录」 ,便会结束这次的录制,并将录制的数据 绘制到数据记录器中,后会出现确认窗口,询问是否继续录制数据,若选「确认」 ,则继续录制数据。 22-4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不论是否正在录制数据,用户可以按下「写入储存卡」按钮 ,将主机目前的录制数据写入到储存卡 中。储存位置在 储存卡根目录\PLC CARD\AS300\Log 中,文件名会依时间自动产为 DATA_LOGGER_年月日_时分秒。 22.3.5 量测 不论在任何模式,切换到量测页面,可以调整数据记录器的波形外观,以达更好的呈现效果。如下图, 每个波形也可以设定显示的颜色、比例与偏移。比例为纵坐标的比例,如下图为比例设为每刻度的值 为 100 与 50 的比较。 22-42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设定偏移,可调整波形在画面中的位置,如下图。 22-4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偏移:0 偏移:5 切换到量测页面,搭配水平量测线与垂直量测线,可以量测数据记录器的波形数值。如下图,单击 按钮开启水平量测线,单击 按钮开启垂直量测线。 以鼠标单击后拖曳两条水平量测线 Y1 与 Y2,调整到要测量的位置。于下方的区域便会显示水平量测 线的各项数值,先由选单选择 Y 轴的坐标,于 Y1 栏位便会显示水平量测线 Y1 的数值,于 Y2 栏位便 会显示水平量测线 Y2 的数值,I ∆ Y I 栏位代表 Y1 与 Y2 的差值。 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则为此段取样波形中自动计算出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与水平量测 线无关)。 22-44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拖曳垂直量测线 Xc,则下方的 Y 值栏位,则会显示各取样来源与 Xc 交叉所对应的 Y 值。如下图。 搭配双垂直量测线,可以量测数据示波器的时间值。如下图,单击 按钮开启双垂直量测线,以鼠标 单击后拖曳两条垂直量测线 X1 与 X2,调整到要测量的位置,于下方的区域便会显示 I ∆ XI 的时间值。 22-4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2.4 高速计数器向导 22.4.1 关于高速计数器向导 高速计数器向导提供用户依据高速计数器的类型、计数的形式、输入点编号选择对应的高速计数器装 置编号,便于用户快速的设定 DCNT 指令。 *.高速计数器向导目前仅支持 AS300 机种的阶梯形图语言。 22.4.2 使用高速计数器向导 于梯形图中的 DCNT 指令上,双击鼠标左键,开启高速计数器向导设定窗口。如下图。 22-46 第 22 章 向 导 工 具 先选择高速计数器的类别,包括硬件 1 相 1 输入、硬件 1 相 2 输入‧‧‧等等。 接着用户可以视需求单击脉冲输入点或计数器右方的下拉选单,选择后另一栏位将同步变更。如下图。 再设定欲计数的数值。先由下拉选单选择十进制、十六进制及 D 装置后,再于右方栏位输入数值或 D 装置编号。 完成设定后,按下「确定」按钮,便会将高速计数器编号与计数器设定值填入 DCNT 指令的输入中。 22-4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22-48 附录A USB联机 目录 A.1 安装 PLC 的 USB 驱动程序 ................................................... A-2 A.1.1 在 Windows XP SP3 环境下安装 USB 驱动 ......................... A-2 A.1.2 在 Windows7 环境下安装 USB 驱动 .................................. A-7 A.1.3 在 Windows8.1 环境下安装 USB 驱动 ............................. A-11 A.1.4 在 Windows10 环境下安装 USB 驱动 .............................. A-15 A.2 COMMGR 中建立 USB 型态的 Driver .................................... A-18 A.3 DVP-SX2 机种的 USB 设定 ................................................ A-20 A-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A.1 安装PLC的USB驱动程序 A.1.1 在Windows XP SP3 环境下安装USB驱动 下列将以 Windows XP 为例,逐步示范如何安装 PLC 的 USB 驱动程序,至于其它操作系统则请自行 参考该操作系统中有关新硬件安装的相关说明。 (1) 确认 PLC 主机已正常上电,并通过 USB 线缆将 PLC 主机连接至计算机的 USB 端口,此时画面 会出现新增硬件的提示窗口,选择「不,暂时不(T) 」的选项之后单击「下一步(N)」 。 (2) 接着窗口中将会显示侦测到的 USB 设备名称,下图为 AH500 机种的设备名称,而其它机种所 显示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此步骤请选择「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高级) (S)」。 A-2 附 录 A US B 联 机 (3) 下表为台达目前内建 USB 通讯接口的 PLC 机种,而在安装完 V2.00 版本以上的 ISPSoft 之后, 各机种的驱动程序亦会被放置在下表的路径中。 机种 驱动程序路径 SX2 ISPSoft 安装路径\drivers\SX2_USB_Driver\ SE ISPSoft 安装路径\drivers\Delta_PLC_USB_Driver\ AH500 系列 ISPSoft 安装路径\drivers\Delta_PLC_USB_Driver\ *.ISPSoft 的预设安装路径为 C:\Program Files\Delta Industrial Automation\ISPSoftx.xx。 接着请根据所连接的 PLC 机种指定正确的驱动程序路径,但若通过其它方式所取得的驱动程序,则 请自行指定相对的路径。完成后单击「下一步(N) 」以继续进行安装步骤。 A-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4) 当于指定的路径中搜寻到正确的驱动程序之后,系统便会开始进行安装,而安装途中若出现未通 过验证测试的警告窗口时,请直接按下「仍然继续(C)」即可。 A-4 附 录 A US B 联 机 (5) 安装结束后,请按下「完成」键离开。 (6) 完成安装后,请先打开 Windows 的设备管理器,当端口(COM 和 LPT)的目录中有列出方才 所安装的设备名称时,便代表驱动程序已安装成功,而此时 Windows 系统便会自动为其配置一 个 COM Port 的编号。 A-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上图为 AH500 机种的设备名称,而其它机种所显示的设备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 补充说明 当更换计算机端的 USB 端口时,系统可能会要求重新安装驱动程序,此时仅需依据前述步骤再次 安装驱动程序即可。而安装完毕后,系统为其配置的 COM Port 编号亦可能会有所不同。 若您的 Windows XP 尚未更新至 SP3 的版本时,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缺少必要文件的警示讯 息,此时可采取如下的两个处置方式。 (a) 取消安装并更新 Windows XP 至 SP3 版,之后再依据前述的步骤重新安装驱动程序。 (b) 自行取得所需的文件后,于出现的警示窗口中指定该文件的路径。 A-6 附 录 A US B 联 机 A.1.2 在Windows7 环境下安装USB驱动 若用户使用 Windows 7 操作系统,接下来将举 AS300 系列逐步示范如何安装 PLC 的 USB 驱动程序。 (1) 确认 AS 主机已正常上电,并通过 USB 电缆将 AS 主机连接至个人计算机的 USB 端口。 (2) 单击 控制台 > 设备管理器 后,双击「其他设备」选项下的「AS300」。 (3) 在以下窗口中,单击「更新驱动程序」按钮,如下所示。 A-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4) 接着窗口中,请选择「浏览计算机上的驱动程序软件(R)」 。 (5) 在安装完 V3.00 版本以上的 ISPSoft 之后,AS 主机的 USB 驱动程序会被放置在 ISPSoft 安装路 径\drivers\Delta_PLC_USB_Driver\,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的驱动程序,请自行指定相关路径。 接着请指定正确的驱动程序路径,但若通过其他方式所取得的驱动程序,则请自行指定相对的路 径。完成后单击「下一步(N) 」以继续进行安装步骤。 A-8 附 录 A US B 联 机 (6) 当于指定的路径中搜寻到正确的驱动程序之后,系统便会开始进行安装,而安装途中若出现要求 验证测试的警告窗口时,直接按下「仍然安装此驱动程序软件(I)」即可。 A-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7) 安装结束后,请按下「关闭」键离开。 (8) 完成安装后,在 Windows 的设备管理器中的端口(COM 与 LPT)项目中,有列出方才所安装的 装置名称时,便代表驱动程序已安装成功, 而此时 Windows 系统便会自动为其配置一个 COM Port 的编号。 A-10 附 录 A US B 联 机 补充说明 当更换计算机端的 USB 端口口时,系统可能会要求重新安装驱动程序,此时仅需依据前述步骤再 次安装驱动程序即可。而安装完毕后,系统为其配置的 COM Port 编号亦可能会有所不同。 A.1.3 在Windows8.1 环境下安装USB驱动 若用户使用 Windows 8.1 操作系统,需先了解数字签名的内容,数字签名是一种可加入文件的电子安 全性标记。它可以让您确认文件的发行者,而且可以协助确认文件自从数字签名之后并未变更。因目 前 DELTA PLC USB 驱动程序无数字签名,接下来将逐步介绍如何关闭 Windows 8.1 操作系统的数字 签名功能,来达成计算机端可顺利安装 DELTA PLC USB 驱动程序,此设定仅限单次使用,当计算机 重新开关机后,会回复原来的强制签章模式。 (1) 按下键盘中 【WIN】+【I】 ,会显示设置接口,单击【变更电脑设置】 。 A - 1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2) 在「电脑设置」画面左半部底下选择【更新和恢复】 ,在「更新和恢复」画面选择【恢复】 ,选完 后选择【立即重启】。 A-12 附 录 A US B 联 机 (3) 待重新启动后于选择选项画面中单击【疑难解答】 ;在疑难解答画面中单击【高级选项】。 (4) 高级选项画面中单击【启动设置】;在启动设置画面中单击【重启】。 A-1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5) 系统会进入另一启动设置画面,按下数字键 7 或 F7 执行禁用驱动程序强制签名,完成后系统会 重新回到 Windows 8 作业画面,此时即可安装 DELTA USB 驱动程序。 (6) 安装 DELTA USB 驱动程序可参考 Windows 7 的安装说明。 A-14 附 录 A US B 联 机 A.1.4 在Windows10 环境下安装USB驱动 若用户使用 Windows 10 操作系统,需先了解数字签名的内容,数字签名是一种可加入文件的电子安 全性标记。它可以让您确认文件的发行者,而且可以协助确认文件自从数字签名之后并未变更。因目 前 DELTA PLC USB 驱动程序无数字签名,所以接下来将逐步介绍如何关闭 Windows 10 操作系统的 数字签名功能,来达成电脑端可顺利安装 DELTA PLC USB 驱动程序,此设定仅限单次使用,当电脑 重新开关机后,会回复原来的强制签章模式。 (1) 单击「开始」,再选择「设置」 。 (2) 接着选择「更新与安全性」。 (3) 选择「恢复」,再选择「立即重启」 。 A-15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4) 待重新启动后于选择选项画面中单击【疑难解答】 ;点完后在疑难解答画面中单击【高级选项】。 (5) 高级选项画面中单击【启动设置】;在启动设置画面中单击【重启】。 A-16 附 录 A US B 联 机 (6) 系统会进入另一启动设置画面,按下数字键 7 或 F7 执行禁用驱动程序强制签名,完成后系统会 重新回到 Windows 10 作业画面,此时即可安装 DELTA USB 驱动程序。 (7) 安装 DELTA USB 驱动程序可参考 Windows 7 的安装说明。 A-17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A.2 COMMGR中建立USB型态的Driver COMMGR 中建立 USB 型态 Driver 的步骤如下。 (1) 确认 PLC 主机已正常上电,并通过 USB 线缆将 PLC 主机连接至计算机的 USB 端口。 (2) 确定通讯管理员 COMMGR 已启动并常驻在 Windows 右下角;若否,则请至「程序」菜单中依 下列路径至「Delta Industrial Automation」「Communication」「COMMGR」目录下 单击「COMMGR」的执行快捷方式。 (3) Windows 右下角的 COMMGR 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 之后再在 COMMGR 窗口的右侧单击「Add」 键。 (4) 首先在「Driver Name」中输入 Driver 的名称,之后在「Connection Setup」的「Type」字段 中下拉选择 USB(Virtual COM) ;不过当 PLC 机种为 SX2 时,联机的型态则请选择 RS232, 相关细节将会在下一节当中另行说明。 A-18 附 录 A US B 联 机 (5) 接着请在「Communication Port」的「COM Port」字段下拉选择对应 PLC 主机的装置名称, 之后在「Time of Auto-retry」设定联机错误时的重试次数,而「Time Interval of Auto-retry」 参数则是设定重试的时间间隔。完成所有设定后按下「OK」键即可。 若在「COM Port」字段的下拉选单中没有对应的 PLC 选项时,请先确认 Windows 设备管理器 的端口(COM 和 LPT)中,是否有对应该主机的设备项目,若否,则请确认 PLC 主机与计算 机是否已通过 USB 线缆正确连接,并确认该主机的驱动程序是否已正确安装。确认无误后,请 先关闭 COMMGR 的 Driver 设定窗口后再重新打开。 (6) COMMGR 的管理列表中单击方才建立好的 Driver,接着于窗口的右侧单击「Start」键,待此 Driver 的 Status 字段变为「START」之后便已成功启动。 *.后续的测试以及更详细的 COMMGR 操作方式则请参考第 2.4 节的相关说明。 A-19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A.3 DVP-SX2 机种的USB设定 DVP-SX2 机种与其它机种的 USB 操作有些许不同,其架构是将 USB 转 RS232 的电路内建于主机中, 因此虽然主机外部的接口是 USB 端口,但内部的运作仍是采用 RS232,所以在 COMMGR 中设定联 机型态时也必须选择 RS232,且其设置的方式,包括「Auto-detect」功能,皆与一般的 RS232 相同。 SX2 机种的 USB 端口可通过特殊数据寄存器 D1109 来设置其通讯参数,详细说明请参考该机种的编 程手册。而于 COMMGR 中设定 Driver 时,请确认所设定的 RS232 参数是否与主机中的设置一致。 A-20 附录B 各系列机种的相关注意事项 目录 B.1 AH/AS 系列机种的装置寻址 ................................................. B-2 B.1.1 AH/AS 系列机种的装置种类 ........................................... B-2 B.1.2 X、Y、D、L 装置的寻址格式 .......................................... B-3 B.1.3 X/Y 接点状态的实时存取 ............................................... B-4 B.2 AH/AS 系列机种的装置资源 ................................................. B-5 B.2.1 AHCPU500-EN/AHCPU500-RS2 机种 ............................. B-5 B.2.2 AHCPU510-EN/AHCPU510-RS2 机种 ............................. B-5 B.2.3 AHCPU520-EN/AHCPU520-RS2 机种 ............................. B-6 B.2.4 AHCPU530-EN/AHCPU530-RS2 机种 ............................. B-6 B.2.5 AHCPU511-EN/AHCPU511-RS2 机种 ............................. B-7 B.2.6 AHCPU521-EN 机种 ................................................... B-7 B.2.7 AHCPU531-EN 机种 ................................................... B-8 B.2.8 AHCPU560-EN 机种 ................................................... B-8 B.2.9 AHxxEMC 系列机种 ..................................................... B-9 B.2.10 AS300 系列机种 ......................................................... B-9 B.2.11 各系列机种的数据交换设定............................................ B-10 B.3 编译与上下载时间 ............................................................ B-10 B-1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AH/AS 系列机种的系统架构与台达目前的 DVP 机种之间有存在部份差异,因此在进行项目开发之前 请务必详阅各机种的使用手册;附录中的内容则是针对在 ISPSoft 中进行 AH/AS 系列机种的项目开发 时,用户须特别注意的事项来加以补充说明。 B.1 AH/AS 系列机种的装置寻址 B.1.1 AH/AS 系列机种的装置种类 下表为 AH/AS 系列机种的装置种类。 装置种类 存取属性 X 位/字符组 输入继电器,代表数字输入(DI)点的状态。(*1) Y 位/字符组 输出继电器,代表数字输出(DO)点的状态。(*1) M 位 内部辅助继电器,用于储存运算过程中的位状态。 S 位 步进点继电器,用来做为 SFC 步进点的状态标志。 D 位/字符组 内部数据寄存器,用来做为运算数据的储存寄存器。(*1) L 位/字符组 链接寄存器,主要用于数据交换的暂存之用。(*1)(*2) T C HC 位 字符组 位 字符组 位 功能说明 定时器装置,用做位装置时则代表计时到达与否的状态标志。 定时器装置,用做字符组装置时则代表定时器的现在值。 计数器装置,用做位装置时则代表计数到达与否的状态标志。 计数器装置,用做字符组装置时则代表计数器的现在值。 32 位计数器装置,用做位装置时则代表计数到达与否的状态标志。 字符组 32 位计数器装置,用做字符组装置时则代表计数器的现在值。 E 字符组 变址寄存器,用做偏移(Offset)运算之用。(*3) SM 位 特殊辅助继电器(特 M) ,做为系统特定功能的状态标志。(*4) SR 字符组 特殊数据寄存器(特 D),做为系统特定功能的数据寄存器。(*4) *1. 依据表达方式的不同,X、Y、D 与 L 装置可分别进行字符组或位操作,相关说明将于本节后续的内容中另行补充。 *2. 链接寄存器(L 装置)主要用于数据交换的暂存之用,但亦可当做一般的 D 装置来使用。AS 系列机种无 L 装置。 *3. AH/AS 机种的变址寄存器只有 E 装置,而没有 F 装置。 *4. 有别于 DVP 机种,AH/AS 机种将特殊辅助继电器与特殊数据寄存器独立规划为 SM 与 SR 两种类型的装置。 关于各装置的详细使用方式与限制,请参考各机种的程序手册,或在各机种项目中透过 ISPSoft 的辅 助说明功能来进行查询。 B-2 附录 B 各系列机种的相关注意事项 B.1.2 X、Y、D、L 装置的寻址格式 X/Y 位装置在 DVP 机种的程序是直接使用 X0、Y1…等表达方式,而 AH/AS 机种则须使用 X0.0、Y0.1 的格式来表达;此外,AH/AS 机种的 X 与 Y 装置可直接进行字符组的操作,因此在装置表达的定义 上,X0 或 Y0 都将被视为一个 WORD 的字符组装置,其中 X0.0 代表 X0 这个字符组装置的第一个位 (最低位),而 X0.15 则代表最后一个位(最高位)。 如下图范例,利用把 D0 的内容搬移给 Y1 的动作,便可批次改变 Y1.0 ~ Y1.15 的位状态。 除了 X 与 Y 装置可同时使用位与字符组操作之外,在 AH/AS 系列机种中,D 与 L 等字符组装置亦可 使用相同的表达方式来直接操作其中的指定位。参考下图范例,接点 M0 的状态会输出给 D0.2,因此 若装置 D0 的初始值为 0,则当 M0 为 ON 时,D0 的值就会变为 4。 当 X、Y、D、L 装置在进行位或字符组操作时,基本上都是在同一个内存区块,差别仅在于存取整个 字符组或是指定的位;而 T、C、HC 装置,其位与字符组装置则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区块;当该装置名 称用于位的指令或操作数时,其所代表的即是计数/计时到达与否的位状态标志;而若使用于字符组的 指令或操作数时,该装置名称便代表计数/定时器的现在值。 B-3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B.1.3 X/Y 接点状态的实时存取 AH/AS 机种的 IO 更新时机与 DVP 机种类似,皆是在每个扫描周期的前后进行批次刷新的动作,但 AH/AS 机种尚支持特别的修饰方式,当在原本的 X 或 Y 装置前加上修饰字符「D」时,系统便会在程 序执行至该指令时立即更新装置的状态;不过此用法只可修饰 X 或 Y 装置,而不可修饰变量符号。 如下图,当程序执行至区段 5 时,系统便会实时读取外部输入 X0.0 端点的信号状态;同样的,当程 序执行至区段 6 时,系统亦会立即将 M1 的状态经由 Y0.0 输出,而无须等待扫描周期结束。 下表即为支持「D」字符修饰的指令,若在列表以外的指令中使用「D」字符修饰的 X 或 Y 装置时, 系统便会将其视为错误的语法,并在编译时产生错误讯息;此外,由下表中可得知,使用「D」字符 修饰的 X 或 Y 装置只可用于位操作,且亦无法做为其他 API 应用指令的操作数。 装置种类 支持指令 X 装置 LD / LDI / LDP / LDF / OR / ORI / ORP / ORF / AND / ANI / ANDP / ANDF Y 装置 OUT / SET / RST / PLS / PLF 下图便是一些合法的应用范例。 下图则为不合法的应用范例,使用「D」字符修饰的 Y 装置不可做为输入接点。 B-4 附录 B 各系列机种的相关注意事项 B.2 AH/AS 系列机种的装置资源 B.2.1 AHCPU500-EN/AHCPU500-RS2 机种 装置类别 寻址范围 X 字符组:X0~X63 字符:X0.0~X63.15 Y 字符组:Y0~Y63 字符:Y0.0~Y63.15 D 字符组:D0~D16383 字符:D0.0~D16383.15 L 字符组:L0~L16383 字符:L0.0~L16383.15 M M0~M8191 S S0~S2047 C C0~C2047 HC HC0~HC63 T T0~T2047 E E0~E31 SR SR0~SR2047 SM SM0~SM2047 功能块的「实例储存区块」数量 64 个 B.2.2 AHCPU510-EN/AHCPU510-RS2 机种 装置类别 寻址范围 X 字符组:X0~X127 字符:X0.0~X127.15 Y 字符组:Y0~Y127 字符:Y0.0~Y127.15 D 字符组:D0~D32767 字符:D0.0~D32767.15 L 字符组:L0~L32767 字符:L0.0~L32767.15 M M0~M8191 S S0~S2047 C C0~C2047 HC HC0~HC63 T T0~T2047 E E0~E31 SR SR0~SR2047 SM SM0~SM2047 功能块的「实例储存区块」数量 256 个 B-5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B.2.3 AHCPU520-EN/AHCPU520-RS2 机种 装置类别 寻址范围 X 字符组:X0~X255 字符:X0.0~X255.15 Y 字符组:Y0~Y255 字符:Y0.0~Y255.15 D 字符组:D0~D65535 字符:D0.0~D65535.15 L 字符组:L0~L65535 字符:L0.0~L65535.15 M M0~M8191 S S0~S2047 C C0~C2047 HC HC0~HC63 T T0~T2047 E E0~E31 SR SR0~SR2047 SM SM0~SM2047 功能块的「实例储存区块」数量 512 个 B.2.4 AHCPU530-EN/AHCPU530-RS2 机种 装置类别 X 字符组:X0~X511 字符:X0.0~X511.15 Y 字符组:Y0~Y511 字符:Y0.0~Y511.15 D 字符组:D0~D65535 字符:D0.0~D65535.15 L 字符组:L0~L65535 字符:L0.0~L65535.15 M M0~M8191 S S0~S2047 C C0~C2047 HC HC0~HC63 T T0~T2047 E E0~E31 SR SR0~SR2047 SM SM0~SM2047 功能块的「实例储存区块」数量 B-6 寻址范围 1024 个 附录 B 各系列机种的相关注意事项 B.2.5 AHCPU511-EN/AHCPU511-RS2 机种 装置类别 寻址范围 X 字符组:X0~X255 字符:X0.0~X255.15 Y 字符组:Y0~Y255 字符:Y0.0~Y255.15 D 字符组:D0~D49151 字符:D0.0~D49151.15 L 字符组:L0~L49151 字符:L0.0~L49151.15 M M0~M8191 S S0~S2047 C C0~C2047 HC HC0~HC63 T T0~T2047 E E0~E31 SR SM SR0~SR2047 (AHCPU511-EN) SR0~SR4095 (AHCPU511-RS2) SM0~SM2047 (AHCPU511-EN) SM0~SM4095 (AHCPU511-RS2) B.2.6 AHCPU521-EN 机种 装置类别 寻址范围 X 字符组:X0~X511 字符:X0.0~X511.15 Y 字符组:Y0~Y511 字符:Y0.0~Y511.15 D 字符组:D0~D98303 字符:D0.0~D98303.15 L 字符组:L0~L98303 字符:L0.0~L98303.15 M M0~M8191 S S0~S2047 C C0~C2047 HC HC0~HC63 T T0~T2047 E E0~E31 SR SR0~SR2047 SM SM0~SM2047 B-7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B.2.7 AHCPU531-EN 机种 装置类别 寻址范围 X 字符组:X0~X1023 字符:X0.0~X1023.15 Y 字符组:Y0~Y1023 字符:Y0.0~Y1023.15 D 字符组:D0~D131071 字符:D0.0~D131071.15 L 字符组:L0~L131071 字符:L0.0~L131071.15 M M0~M8191 S S0~S2047 C C0~C2047 HC HC0~HC63 T T0~T2047 E E0~E31 SR SR0~SR2047 SM SM0~SM2047 B.2.8 AHCPU560-EN 机种 装置类别 B-8 寻址范围 X 字符组:X0~X4095 字符:X0.0~X4095.15 Y 字符组:Y0~Y4095 字符:Y0.0~Y4095.15 D 字符组:D0~D262143 字符:D0.0~D262143.15 L 字符组:L0~L16383 字符:L0.0~L16383.15 M M0~M8191 S S0~S4095 C C0~C2047 HC HC0~HC63 T T0~T2047 E E0~E31 SR SR0~SR4095 SM SM0~SM4095 附录 B 各系列机种的相关注意事项 B.2.9 AHxxEMC 系列机种 装置类别 寻址范围 X 字符组:X0~X511 字符:X0.0~X511.15 Y 字符组:Y0~Y511 字符:Y0.0~Y511.15 D 字符组:D0~D65535 字符:D0.0~D65535.15 L 字符组:L0~L65535 字符:L0.0~L65535.15 M M0~M8191 S S0~S2047 C C0~C2047 HC HC0~HC63 T T0~T2047 E E0~E31 SR SR0~SR2047 SM SM0~SM2047 B.2.10 AS300 系列机种 装置类别 寻址范围 X 字符组:X0~X63 字符:X0.0~X63.15 Y 字符组:Y0~Y63 字符:Y0.0~Y63.15 D 字符组:D0~D29999 字符:D0.0~D29999.15 M M0~M8191 S S0~S2047 C C0~C511 HC HC0~HC255 T T0~T511 E E0~E14 SR SR0~SR2047 SM SM0~SM4095 B-9 ISPSoft 使 用 手 册 B.2.11 各系列机种的数据交换设定 对于台达各系列 PLC 主机,在 ISPSoft 中提供各种工具协助使用者进行包括 Modbus、AH 通讯协议 或 Modbus TCP 等透过 COM 端口或以太网络口的数据交换设定,如下表。关于其他的通讯协议例如 CANopen,需透过其他工具软件如 CANopen Builder,请参阅该软件操作说明。 主机系列 工具 用途 DVP NWCONFIG,请参阅第 19 章 RS485 数据交换规划 AH5X0 系列机种 NWCONFIG,请参阅第 19 章 RS485、以太网数据交换规划 AH5X1 系列机种 HWCONFIG-数据交换的 COM 或 RS485、以太网数据交换规划 AH500 冗余系列机种 Ethernet 分页,请参阅第 3.3.6 节 AHxxEMC AS 系列机种 B.3 HWCONFIG-数据交换的 COM2 或 RS485、以太网数据交换规划 Ethernet 分页,请参阅第 3.4.3 节 HWCONFIG-数据交换的 COM 或 RS485、以太网数据交换规划 Ethernet 分页,请参阅第 3.5.4 节 编译与上下载时间 ISPSoft 的编译时间与程序的大小或变量符号的多寡,及使用的计算机等级有关;而上下载时间则依 据项目大小,与联机的种类及设定的通讯速度有关。在此列出以下数据供用户参考。 计算机等级:CPU Intel(R) I7,RAM 4GB,Windows 7 32 位。 项目内容:5000 行一个接点输出一个线圈的基本指令的梯形图,2 个变量符号。 编译时间:约 2 秒 下载时间:透过 USB 约 4.9 秒 上载时间:透过 USB 约 4.6 秒 B-10 附录C 打印管理工具 目录 C.1 环境简介 ......................................................................... C-2 C.2 操作功能说明 .................................................................... C-3 C-1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C.1 环境简介 打印管理工具主要是提供一个便利的操作界面,用户可在窗口中进行打印预览与打印格式的设置。 打印按钮:完成设置并确认无误后,按下此键便可开始打印。 设定操作区:共分为「显示设定」与「打印设定」两个页面,而藉由下方的选项卡便可进行切换。 打印预览区:此区将显示打印结果的预览画面。 当将鼠标移至打印预览区并点击左键时,鼠标的图示便会变为放大镜的状态;此时若按下鼠标左键, 预览画面便会随之放大,而按下右键时,画面便会再度缩小。 C-2 附录 C 打印管理工具 C.2 操作功能说明 下图即为设定操作区的「显示设定」页面,其主要的功能在于调整下方打印预览区的显示状态。 当打印的范围超过纸张大小时,系统将会自动将其分割为多个页面,而于此处便 可切换预览画面的显示方式;其中在按钮下方的数字则代表页面切割的数量。 透过此处的按钮便可切换显示页面,而于其下方则会显示目前的页码与总页数。 此处的图标代表目前页面与整体文档的相对位置,其中红色区块即为目前页面。 单页模式 总览模式 C-3 IS P S oft 使 用 手 册 下图则为设定操作区的「打印设定」页面,其主要的功能在于设定打印的格式。 按下「纸张设定」按钮便可打开打印机的设置窗口。 在此可设置文件的打印比例,同时也可设定打印时是否添加页首文字与页码。 此处可设定打印文档的边界。 当完成所有的设置并确认无误之后,按下「打印」键便可开始打印。 C-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