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行政管理学.pdf
611 行政管理学 一、考试要求 《行政管理学》是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理论 课程。要求考生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 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行政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 概念和理论,并了解公共政策的基础知识体系与分析方法。 二、考试形式和考试题型 本课程考试时间 180 分钟,总分 150 分。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题、 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三、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导论: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史;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行政管 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新时代行政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2.行政环境和行政职能:行政环境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经济、政治、文化、 民族宗教、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等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行政职能的概念;行 政职能体系构成;西方国家行政职能演变;我国行政职能改革。 3.行政组织和行政领导:行政组织概念;行政组织理论;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 行政领导的含义和特点;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行政领导制度;行政 领导的方法、方式和艺术;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4.人事行政和行政信息:人事管理、人事行政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务员制度;我 国人事行政的变革。行政信息概述;行政信息管理;行政信息开发利用。 5.公共预算:公共预算概述;现代公共预算制度的发展;预算过程;预算编制与 审批;预算执行;政府决算。 6.公共政策概述:公共政策、政策科学、政策分析和政策研究等术语,公共政策 的内涵、特性及作用;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范围等。 7.公共政策过程:公共政策议程建立、政策方案形成、政策决定、执行与评估等; 公共政策议程、公共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领会各种心理效应对决策活动的影 响。 8.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了解公共政策分析的系统方法,能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具 体方法对公共政策实践或案例进行分析。 9.行政沟通与行政伦理:行政沟通的概念和要素,沟通主体和内容;沟通机制和 方法;政府传播。行政伦理概述;行政伦理的结构和内容;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 以及当代中国行政伦理。 10.行政法治与行政监督:行政法治概述;行政立法;我国行政管理的法治化。 行政权力制约的基本理论,行政监督体系,以及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完善。 11. 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公共危机的分类、分级与与分期;公 共危机管理的体制及机制。 12.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办公室工作的性质与任务;办公室管理的科学化与 现代化;后勤管理的意义与内容;后勤管理体制改革。 13.政府绩效管理:政府绩效管理的概念与特征,政府的绩效计划与实施;政府 绩效考核;政府部门绩效反馈与改进;中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 14.行政改革与发展:行政改革的含义;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基本趋势与优 劣,以及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展望。